TW201630615A - 利用燃燒合成材料之醫藥組成物、血液處理裝置、化妝品及飲食品 - Google Patents

利用燃燒合成材料之醫藥組成物、血液處理裝置、化妝品及飲食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0615A
TW201630615A TW105100248A TW105100248A TW201630615A TW 201630615 A TW201630615 A TW 201630615A TW 105100248 A TW105100248 A TW 105100248A TW 105100248 A TW105100248 A TW 105100248A TW 201630615 A TW201630615 A TW 20163061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rous ceramic
ceramic
powder
test
porou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0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3485B (zh
Inventor
Osamu Yamada
Junpei Maruo
Original Assignee
Osamu Yamada
Os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samu Yamada, Osu Corp filed Critical Osamu Yamada
Publication of TW201630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0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3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348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24Heavy metals;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52Adding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6Inorganic salts, minerals or trace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22Boron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24Heavy metals; Compounds thereof
    • A61K33/242Gold;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24Heavy metals; Compounds thereof
    • A61K33/243Platinum;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24Heavy metals; Compounds thereof
    • A61K33/26Iron;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24Heavy metals; Compounds thereof
    • A61K33/34Copper;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24Heavy metals; Compounds thereof
    • A61K33/38Silver;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44Elemental carbon, e.g. charcoal, carbon bl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11Encapsulated com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1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norganic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1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norganic ingredients
    • A61K8/25Silicon;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1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norganic ingredients
    • A61K8/29Titanium;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02Stomatological preparations, e.g. drugs for caries, aphtae, periodontit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04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ulcers, gastritis or reflux esophagitis, e.g. antacids, inhibitors of acid secretion, mucosal protect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0Lax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2Antidiarrhoe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6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liver or gallbladder disorders, e.g. hepatoprotective agents, cholagogues, litholy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uscular or neuromuscular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08Antiepileptics; Anticonvuls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g. nootropic agents, cognition enhancers, drugs for treating Alzheimer's disease or other forms of dement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3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treating abuse or dependence
    • A61P25/32Alcohol-ab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4Anorexiants; Antiobesity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6Antihyperlipidem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 A61P3/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for hyperglycaemia, e.g. antidiabe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04Antibacterial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04Antibacterial agents
    • A61P31/06Antibacterial agents for tubercul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A61P31/16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for influenza or rhino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A61P31/18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for HIV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9/00General protective or antinoxious agents
    • A61P39/02Antido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eating ischaemic or atherosclerotic diseases, e.g. antianginal drugs, coronary vasodilators, drug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tinopathy, cerebrovascula insufficiency, renal arterioscler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2Antihypertens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1/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teeth, of the oral cavity or of dentures; Dentifrices, e.g. toothpastes; Mouth rin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nc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Neurology (AREA)
  • Bird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iabetes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besit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Mycology (AREA)
  • Addiction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如下:一種醫藥組成物、化妝品及飲食品,其含有使起始原料進行燃燒合成而得之多孔質陶瓷,該起始原料包含(1)鈦以及(2)選自於由碳、硼、氮及矽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一者;一種醫藥組成物及化妝品,其含有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以及,一種血液處理裝置,其備有使患者之血液作體外循環的血液流路,該血液流路中配置有上述之多孔質陶瓷,且該多孔質陶瓷將會與血液接觸。

Description

利用燃燒合成材料之醫藥組成物、血液處理裝置、化妝品及飲食品
本發明關於一種醫藥組成物、血液處理裝置、化妝品及飲食品。
背景技術
因抗生物質之誤用及濫用,抗藥性菌株在世上蔓延而處於極嚴重狀況一事,世界衛生組織(WHO)刻正發出警告。爰此,需求具有不會造成抗藥性菌株產生之機制的醫藥品及準藥品來作為已出現抗藥性菌株之抗生物質的替代性藥品。此外,在此同時,也需要減少抗生物質用量之對策。
使用抗生物質與出現抗藥性菌株兩者實為無限迴圈,此種化學性療法遲早會面臨極限。事實上,美國疾病對策中心(CDC)已於2013年3月5日報告指出,多用作治療惡性感染症最終手段的碳青黴烯(carbapenem)系抗生物質所無法奏效之碳青黴烯耐性腸內菌(CRE)蔓延一事。
此外,迄今之醫藥品屬於以抗生物質、低分子醫藥品、抗癌劑及抗病毒劑等為代表的化學性療法,雖有病原菌及病毒之增殖抑制劑,幾無具誘導病原菌及病毒自體組織破壞之物理作用的醫藥品。又,抗癌劑之副作用也 成為一大課題。更進一步來說,可簡便製出此等習知醫藥品之技術及生產方法亦不存在。醫藥品以外之化妝品及食品也需求具有維持健康及防止老化等機能之物。
專利文獻1已報導一種多層陶瓷系多孔質材料,其特徵在於:1)部分或全部表面上形成有氧化物系陶瓷層;2)該陶瓷層以外之部分含有非氧化物系陶瓷;及,3)具有立體網狀結構;並且,此種陶瓷系多孔質材料可藉下述方式製得:使2種以上無機粉末所構成之混合粉末成形,使所得成形體於空氣中或氧化性氣體環境中進行燃燒合成反應。
就該陶瓷系多孔質材料之用途而言,專利文獻1列有過濾器、催化劑或催化劑載體、感測器、生物材料、抗菌或防污材料、氣化器、放熱板或熱交換器、電極材料、半導體晶圓吸附板、吸附材、氣體釋放用通氣孔、防振或防音材料及發熱體等。
此外,專利文獻2報導了一種由多孔質陶瓷構成且用以生成銀離子水之材料,該多孔質陶瓷係使含有(1)Ti及Zr中之至少1種、(2)Ag以及(3)C、B、BN及B4C中之至少1種的混合原料進行燃燒合成來製得。在專利文獻2中,如此製得之銀離子水之用途列有消臭、殺菌、抗菌等。
然而,專利文獻1及2並未將多孔質陶瓷使用於醫藥、化妝品及飲食品一事予以具體記載。
專利文獻3中報導了一種活體內之自由基生成劑,其供用以送入活體內之待治療組織,且特徵在於令銀 離子載持於無機質離子交換體或有機物離子交換換所構成的載體。
又,專利文獻4報導了一種口腔洗滌用離子水,其係使載持有鋅離子、銀離子及銅離子等抗菌性金屬離子之無機物系或有機物系載體所構成的金屬離子抗菌劑接觸自來水等而得者。
然而,無論是專利文獻3或4,均未有將利用燃燒合成反應製得之材料作為載體使用的實施例存在。
先行技術文献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5506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66935號公報
【專利文獻3】國際公開第95/14484號
【專利文獻4】日本第5102749號專利公報
發明概要
如前所述,目前正需求一種與抗生物質、抗癌劑等習知藥品迥異之新穎藥品。此外,習知之醫藥品也不存在可簡便製作之技術及生產方法。
迄今,幾乎未曾有過在以單一種類醫藥品來預防、抑制或治療多種疾病之目的下而被開發出的醫藥品。以數種醫藥品來因應一種疾病,毋寧是過去的基本想法。然而,若能僅利用一種醫藥品來預防及治療各種疾病,即 可避免迄今因攝取多種藥劑而引起之過剩作用及拮抗作用或是伴隨此等而發生的嚴重副作用等。
爰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穎之醫藥組成物,該組成物(a)可簡便製作,(b)可利用於治療及/或預防多種疾病,且(c)穎異於習知之抗生物質及抗癌劑等。
本案發明人獲得了下述知識見解:使用數秒至數分鐘之短時間生產方法,即燃燒合成技術而簡便製得之多孔質陶瓷可成為對多種疾病之治療及/或預防有效的藥品。此外,本案發明人發現,亦可將該多孔質陶瓷應用於化妝品及飲食品上。
本發明即是基於此等知識見解進一步反覆探討而完成者,可提供如下之醫藥組成物、血液處理裝置、化妝品及飲食品。
(I)醫藥組成物
(I-1)一種醫藥組成物,含有使起始原料進行燃燒合成而得之多孔質陶瓷,該起始原料包含:(1)鈦;以及(2)選自於由碳、硼、氮及矽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一者。
(I-2)如(I-1)之醫藥組成物,其中前述起始原料更含有選自於由銀、金、白金、鐵及銅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一者。
(I-3)如(I-1)或(I-2)之醫藥組成物,其中前述多孔質陶瓷具有正電荷與負電荷部分已微細分散之結構。
(I-4)如(I-1)至(I-3)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 前述多孔質陶瓷之部分或全部表面上形成有氧化物系陶瓷層。
(I-5)如(I-1)至(I-4)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前述多孔質陶瓷為成形體或其粉碎物。
(I-6)一種醫藥組成物,含有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
(I-7)如(I-6)之醫藥組成物,其中前述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係藉由使如(I-1)至(I-5)中任一項之多孔質陶瓷與液體接觸來製得。
(I-8)如(I-1)至(I-7)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係用以預防及/或治療症狀或疾病,且該症狀或疾病係選自於由炎症性腸病、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症、HIV感染症、諾羅病毒感染症、敗血症、食物中毒、糖代謝相關疾病、肝病、動脈硬化、高血壓、脂質異常症、結核、肥胖症、皮膚病、口潰瘡、急性酒精中毒、酒醉不適、宿醉、食欲不振、牙周病、齲齒、心內膜炎、心肌梗塞、腦梗塞、便秘、腹瀉、痙攣及肌肉疼痛所構成之群組。
(I-9)如(I-1)至(I-7)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係選自於由幽門螺旋桿菌、致齲菌、牙周病菌、結核菌、大腸菌、病原性大腸菌、彎曲桿菌、志賀桿菌及病毒所構成群組中至少一者之除菌劑、整腸劑或抗病毒劑。
(I-10)如(I-1)至(I-7)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用以在幼年至老年之生存期間中抑制生存率降低、提高生存率或抗老化。
(I-11)一種症狀或疾病之預防及/或治療方法,包含將有效量之如(I-1)至(I-7)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予以投藥之步驟,且該症狀或疾病係選自於由炎症性腸病、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症、HIV感染症、諾羅病毒感染症、敗血症、食物中毒、糖代謝相關疾病、肝病、動脈硬化、高血壓、脂質異常症、結核、肥胖症、皮膚病、口潰瘡、急性酒精中毒、酒醉不適、宿醉、食欲不振、牙周病、齲齒、心內膜炎、心肌梗塞、腦梗塞、便秘、腹瀉、痙攣及肌肉疼痛所構成之群組。
(I-12)一種選自於由幽門螺旋桿菌、致齲菌、牙周病菌、結核菌、大腸菌、病原性大腸菌、彎曲桿菌、志賀桿菌及病毒所構成群組中至少一者之除菌或整腸方法,包含:將有效量之如(I-1)至(I-7)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予以投藥之步驟。
(I-13)一種在幼年至老年之生存期間中抑制生存率降低、提高生存率或抗老化之方法,包含:將有效量之如(I-1)至(I-7)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予以投藥之步驟。
(II)血液處理裝置
(II-1)一種血液處理裝置,備有使患者之血液作體外循環的血液流路,該血液流路中配置有如(I-1)至(I-5)中任一項之多孔質陶瓷,且該多孔質陶瓷將會與血液接觸。
(III)化妝品
(III-1)一種化妝品,含有使起始原料進行燃燒合成而得之多孔質陶瓷,該起始原料包含:(1)鈦;以及(2)選 自於由碳、硼、氮及矽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一者。
(III-2)如請(III-1)之化妝品,其中前述起始原料更包含銀、金、白金、鐵及銅中之至少一者。
(III-3)如(III-1)或(III-2)之化妝品,其中前述多孔質陶瓷具有正電荷與負電荷部分已微細分散之結構。
(III-4)如(III-1)至(III-3)中任一項之化妝品,其中前述多孔質陶瓷之部分或全部表面上形成有氧化物系陶瓷層。
(III-5)如(III-1)至(III-4)中任一項之化妝品,其中前述多孔質陶瓷為成形體或其粉碎物。
(III-6)一種化妝品,含有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
(III-7)如(III-6)之化妝品,其中前述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係藉由使如(III-1)至(III-5)中任一項之多孔質陶瓷與液體接觸來製得。
(III-8)如(III-1)至(III-7)中任一項之化妝品,其用於保濕、防止或預防口臭或是防止或改善肌膚老化。
(III-9)一種保濕、防止或預防口臭或是防止或改善肌膚老化之方法,包含:一投予如(III-1)至(III-7)中任一項之化妝品的步驟。
(IV)飲食品
(IV-1)一種飲食品,含有使起始原料進行燃燒合成而得之多孔質陶瓷,該起始原料包含:(1)鈦;以及(2)選自於由碳、硼、氮及矽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一者。
(IV-2)如(IV-1)之飲食品,其中前述起始原料更包含銀、金、白金、鐵及銅中之至少一者。
(IV-3)如(IV-1)或(IV-2)之飲食品,其中前述多孔質陶瓷具有正電荷與負電荷部分已微細分散之結構。
(IV-4)如(IV-1)至(IV-3)中任一項之飲食品,其中前述多孔質陶瓷之部分或全部表面上形成有氧化物系陶瓷層。
(IV-5)如(IV-1)至(IV-4)中任一項之飲食品,其中前述多孔質陶瓷為成形體或其粉碎物。
(IV-6)一種飲食品,含有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
(IV-7)如(IV-6)之飲食品,其中前述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係藉由使如(IV-1)至(IV-5)中任一項之多孔質陶瓷與液體接觸來製得。
(IV-8)如(IV-1)至(IV-7)中任一項之飲食品,其係用以預防或抑制老化、減輕體重、恢復疲勞(特別是恢復肌肉疲勞)、促進酒精等之代謝、增進食欲或是減少齲齒及/或牙周病之風險。
(IV-9)一種預防或抑制老化、減輕體重、恢復疲勞(特別是恢復肌肉疲勞)、促進酒精等之代謝、增進食欲或是減少齲齒及/或牙周病風險的方法,包含:投予有效量之(IV-1)至(IV-7)中任一飲食品之步驟。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含有碳化物、硼化物、氮 化物、矽化物等非氧化物陶瓷之多孔質陶瓷或者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來作為主成分,係一迥異於習知抗生物質、抗癌劑等藥品之新穎藥品。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以單一種類即可對多種疾病及症狀發揮治療及預防效果。此外,上述多孔質陶瓷使用數秒至數分之短時間生產方法的燃燒合成技術即可簡便製作。
又,藉由將上述多孔質陶瓷或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用作化妝品,可獲得保濕、防止及預防口臭、防止及改善肌膚老化等之效果。
進一步而言,藉由將上述多孔質陶瓷或者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用作飲食品,可期待預防及抑制老化及肥胖之效果、體重減輕效果、恢復肌肉疲勞等疲勞現象之效果、血流增大所致促進酒精等代謝之效果、食欲增進效果、減少致齲菌及牙周病菌而減低齲齒及牙周病風險之效果等。
再者,上述多孔質陶瓷不具有慢性毒性、急性毒性及基因毒性,安全性甚高。
圖1係一顯示燃燒合成所得之多孔質陶瓷((TC)式)之微細結構之圖。
圖2為圖表,顯示燃燒合成所得多孔質陶瓷((TC)式)之細孔徑分布。
圖3為圖表,顯示燃燒合成所得多孔質陶瓷((TC)式)於粉碎後之粉末粒徑分布。
圖4-1係一顯示利用電子自旋共振裝置之自由基種之測定結果之圖。
圖4-2係一顯示利用電子自旋共振裝置之自由基種之測定結果之圖。
圖5-1係一顯示奈米氣泡個數與奈米氣泡直徑之關係之圖。
圖5-2係一顯示奈米氣泡個數與奈米氣泡直徑之關係之圖。
圖5-3係一顯示奈米氣泡個數與奈米氣泡直徑之關係之圖。
圖5-4係一顯示奈米氣泡個數與奈米氣泡直徑之關係之圖。
圖6為圖表,顯示利用Fischer大鼠之毒性試驗結果。
圖7為圖表,顯示診斷為克羅恩氏病之患者之各檢測數值之歷時變化。
圖8-1為圖表,顯示腦腫瘤細胞株A172於活體外(in vitro)之增殖抑制試驗結果。
圖8-2為圖表,顯示大腸癌細胞株Colo205於活體外(in vitro)之增殖抑制試驗結果。
圖8-3為圖表,顯示白血病細胞株Jurkat於活體外(in vitro)之增殖抑制試驗結果。
圖8-4為圖表,顯示胃癌細胞株KatoIII於活體外(in vitro)之增殖抑制試驗結果。
圖8-5為圖表,顯示肺癌細胞株PC9於活體外(in vitro)之增殖抑制試驗結果。
圖8-6為圖表,顯示肝臟癌細胞株HepG2於活體外(in vitro)之增殖抑制試驗結果。
圖9為圖表,顯示正常細胞株NHDF與肺癌細胞PC9於活體外(in vitro)之增殖抑制試驗結果。
圖10為圖表,顯示帕金森氏病果蠅模式下之生存率歷時變化。
圖11為圖表,顯示流行性感冒病毒之去活性化試驗結果。
圖12為圖表,顯示HIV之去活性化試驗結果。
圖13為圖表,顯示血液檢測值(T-Cho,Glu,γ-GTP,HbA1c)之歷時變化。
圖14為圖表,顯示血液檢測值(γ-GTP,ALT/GPT)之歷時變化。
圖15-1為圖表,顯示大鼠於攝取高膽固醇食餌後之體重、中性脂肪及心臟重量。
圖15-2為照片,顯示大鼠於攝取高膽固醇食餌後之解剖組織。
圖15-3為照片,顯示在大鼠對照區中之肝臟組織。
圖16為照片,顯示確診為身心症性皮膚病之患者的患部演變。
圖17為圖表,顯示體內酒精濃度之歷時變化。
圖18-1為圖表,顯示大鼠各群之總攝餌量。
圖18-2為圖表,顯示大鼠各群之每隻每日平均攝餌量。
圖19-1為圖表,顯示SA31菌之菌落數歷時變化。
圖19-2為圖表,顯示SA31菌之菌落數歷時變化(部分擴大版)。
圖20為圖表,顯示黑腹果蠅之生存率歷時變化。
圖21為圖表,顯示已施行漱口時之變種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之菌數歷時變化。
圖22為圖表,顯示攝取咀嚼錠前後之呼氣中之乙醛濃度變化。
圖23為顯示臨床試驗規程之圖表,該臨床試驗有關於漱口對齒垢附著之影響。
圖24圖表,顯示以加工水與自來水漱口所致之菌斑指數(齒垢附著率)變化。
圖25為圖表,顯示以加工水與自來水漱口所致之口腔內菌數變化。
圖26為一顯示抗菌率之圖表,即對於致使異位性皮膚炎惡化之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
圖27為圖表,顯示多麩醯胺病模式果蠅之生存率歷時變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就本發明予以詳細說明。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化妝品及飲食品特徵在於含有:使起始原料進行燃燒合成而得之多孔質陶瓷,該起始原料包含(1)鈦以及(2)選自於由碳、硼、氮及矽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一者;或者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
此外,本發明之血液處理裝置係備有使患者之血液作體外循環的血液流路者,其特徵在於:該血液流路中配置有上述多孔質陶瓷,且該多孔質陶瓷將會與血液接觸。
另外,於本說明書中,「含、含有(comprise)」也含括了「本質上由...組成(essentially consist of)」及「由...組成(consist of)」之意。
多孔質陶瓷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化妝品及飲食品所含多孔質陶瓷(以下有時亦稱「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之特徵在於其係使起始原料進行燃燒合成而得者,且該起始原料包含(1)鈦以及(2)選自於由碳、硼、氮及矽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一者。
上述起始原料可呈混合粉末之形態,但更宜為成形體。欲製為成形體時,舉例來說,可利用諸如加壓成形法、擠出成形法等習知方法。此外,成形體之形狀及大小並未特別受限,可設計適合用途及使用目的等之物。成分(2)為氮氣時,也可在粉末存於氣中之狀態下進行燃燒合成,本發明之起始原料也包含諸如鈦存在於氮氣環境中之 情況。
上述成分(1)與成分(2)之混合比例只要是在可進行燃燒合成之範圍內即不受限,可因應所用成分種類及最終製品用途等,予以適當設定。一般來說,成分(1):成分(2)之重量比以鈦:碳系而言為70重量%~95重量%:30重量%~5重量%程度,且宜為75重量%~89重量%:25重量%~11重量%。同樣地,成分(1):成分(2)之重量比以鈦:硼系而言為60重量%~90重量%:40重量%~10重量%程度,且宜為69重量%~80重量%:31重量%~20重量%。又,成分(1):成分(2)之重量比以鈦:氮系而言為70重量%~95重量%:30重量%~5重量%程度,且宜為77重量%~88重量%:23重量%~12重量%。此外,成分(1):成分(2)之重量比以鈦:矽系而言為35重量%~90重量%:65重量%~10重量%程度,且宜為47重量%~80重量%:53重量%~20重量%。
只要可進行燃燒合成,成分(2)可單獨使用碳、硼、氮及矽,或者也可使用其等所構成(composed of)之化合物(例如氮化矽、碳化矽、氮化硼、碳化硼等)。
此外,上述起始原料可視需要而進一步摻合成分(1)及成分(2)以外之成分(成分(3))。此種成分(3)以銀、金、白金、鐵、銅等為佳。其等可使用1種或2種以上。成分(3)之摻合比例可視成分(3)之種類等來適當決定。通常為起始原料中之1~50重量%程度,且宜為10~20重量%。
另,只要可進行燃燒合成,上述成分(1)、(2)及(3)可各自使用不同之原料,或者,也可使用其等所構成 (composed of)之化合物。
燃燒合成法係一使起始原料局部著火來引起化學反應後利用形成化合物之際所釋放之化學反應熱能來連鎖進行反應進而在數秒~數分鐘內獲得生成物的製造方法。燃燒合成反應本身之方法及操作條件等可與習知技術相同,例如可利用放電、照射雷射、碳加熱器等所引起之著火等將起始原料局部加熱,藉此使反應開始。一旦反應開始,反應藉由自發性發熱而進行,最後可獲得目的之多孔質陶瓷。反應時間可視起始原料大小等來適當設定,通常為數秒~數分鐘程度。此外,可藉由預先在起始原料中進一步混合成分(3)來獲得此等成分(3)已微細分散之多孔質陶瓷。
燃燒合成反應雖亦可在真空中及惰性氣體環境中實施,但宜令反應氣體環境為空氣中或氧化性氣體環境中。例如,燃燒合成反應可適於0.1氣壓以上(宜1氣壓以上)之空氣中進行。
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通常具有立體骨架結構。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以氣孔(連通孔)為貫通孔尤佳。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之相對密度非為限定性而可適當設定,通常宜令為30~70%程度。相對密度或氣孔率可以成形體之密度、燃燒合成之反應溫度及氣體環境壓力等予以控制。又,細孔徑分佈通常為0.1~30μm程度。
藉由在大氣中(空氣中)或氧化性氣體環境中進行燃燒合成反應,可獲得表面部分由氧化物系陶瓷、內部 則由非氧化物系陶瓷構成之多孔質陶瓷。
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之形態及大小並未受限,可設計適合用途及使用目的等之物。形態可舉例如圓板狀、球狀、棒狀、板狀及圓柱狀等形態。又,除了粒徑為數mm程度之顆粒外,亦可製成0.5~100μm之粉末(粉碎物),其已粉碎為可部分保有多孔質形狀之程度。粉碎方法可使用一般使用之粉碎機器,諸如顎碎機、盤式粉碎機、東方磨機(Orient mill)、旋轉球磨機、行星球磨機及噴射磨機等。
將成分(1)之鈦替換成與鈦為元素週期表之同族元素(IV族)的鋯(Zr)或鉿(Hf)亦可發揮同樣效果一事,可從參與化學反應之最外殻電子數作出理論說明。然而,鋯及鉿之資源量亦少,難以作為醫藥、化妝品及飲食品之成分來安定供給。
含成分(1)及成分(2)時,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可藉由下述燃燒合成反應來製造:依以下(TC)式至(TS)式中之任一反應式或其等之組合反應式,藉由左側式之原料粉末混合體著火所發生之化學反應熱而連鎖地合成出右側式之生成物。
Ti+(1-X)C→TiC1-X 0≦X≦0.4 (TC)式
Ti+(2-X)B→XTiB+(1-X)TiB2 0≦X≦1 (TB)式
2Ti+(1-X)N2→2TiN1-X 0≦X≦0.4 (TN)式
5Ti+(3+7X)Si→5XTiSi2+(1-X)Ti5Si3 0≦X≦1 (TS)式
依上述(TC)式至(TS)式之任一反應式或其等組 合而成之反應式,在空氣中或氧化性氣體環境中進行燃燒合成時,所得多孔質陶瓷係一僅生成物主相之非氧化物陶瓷之表面層與氧反應而些微地形成熱力學上呈安定之氧化物陶瓷層者,其等為以下(TOC)式至(TOS)式所示生成物或其等組合而成之生成物。
(1-Z)TiC1-X+ZTiO2-X 0≦X≦0.4,0≦Z≦0.4 (TOC)式
(1-Z)(XTiB+(1-X)TiB2)+ZTiO2-X 0≦X≦1,0≦Z≦0.4 (TOB)式
(1-Z)TiN1-X+ZTiO2-X 0≦X≦0.4,0≦Z≦0.4 (TON)式
(1-Z)(5XTiSi2+(1-X)Ti5Si3)+ZTiO2-X 0≦X≦1,0≦Z≦0.4 (TOS)式
此外,含成分(1)~成分(3)時,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可藉由下述燃燒合成反應來製造:按以下(TCM)式至(TSM)式中任一反應式或其等組合而成之左側式的反應式,藉由左側式之原料粉末混合體著火所發生之化學反應熱而連鎖地合成出右側式之生成物。另,式中之M表示銀、金、白金、鐵及銅中之至少1種以上金屬或合金。
(1-Y)(Ti+(1-X)C)+YM→(1-Y)TiC1-X+YM 0≦X≦0.4,0<Y≦0.4 (TCM)式
(1-Y)(Ti+(2-X)B)+YM→(1-Y)(XTiB+(1-X)TiB2)+YM 0≦X≦1,0<Y≦0.4 (TBM)式
(1-Y)(2Ti+(1-X)N2)+YM→2(1-Y)TiN1-X+YM 0≦X≦0.4,0<Y≦0.4 (TNM)式
(1-Y)(5Ti+(3+7X)Si)+YM→(1-Y)(5XTiSi2+(1-X)Ti5Si3)+YM 0≦X≦1,0<Y≦0.4 (TSM)式
依上述(TCM)式至(TSM)式中任一反應式或組合其等而成之反應式,於空氣中或氧化性氣體環境中進行燃燒合成時,所得多孔質陶瓷係一僅有生成物主相之非氧化物陶瓷之表面層與氧反應而些微地形成熱力學上呈安定之氧化物陶瓷層者,其等為以下(TOCM)式至(TOSM)所示 生成物或其等組合而成之生成物。
(1-Z)((1-Y)TiC1-X+YM)+ZTiO2-X 0≦X≦0.4,0<Y≦0.4,0≦Z≦0.4 (TOCM)式
(1-Z)((1-Y)(XTiB+(1-X)TiB2)+YM)+ZTiO2-X 0≦X≦1,0<Y≦0.4,0≦Z≦0.4 (TOBM)式
(1-Z)(2(1-Y)TiN1-X+YM)+ZTiO2-X 0≦X≦0.4,0<Y≦0.4,0≦Z≦0.4 (TONM)式
(1-Z)((1-Y)(5XTiSi2+(1-X)Ti5Si3)+YM)+ZTiO2-X 0≦X≦1,0<Y≦0.4,0≦Z≦0.4 (TOSM)式
以下(BN)式至(OBNM)式之反應式或生成物係使用氮化硼作為成分(2)的情況。另,式中M表示銀、金、白金、鐵及銅中之至少1種以上金屬或合金。
(3-X)Ti+2(1-X)BN→(1-X)TiB2+2TiN1-X 0≦X≦0.4 (BN)式
(1-Y)((3-X)Ti+2(1-X)BN)+YM→(1-Y)((1-X)TiB2+2TiN1-X)+YM 0≦X≦0.4,0<Y≦0.4 (BNM)式
(1-Z)((1-X)TiB2+2TiN1-X)+ZTiO2-X 0≦X≦0.4,0≦Z≦0.4 (OBN)式
(1-Z)((1-Y)((1-X)TiB2+2TiN1-X)+YM)+ZTiO2-X 0≦X≦0.4,0<Y≦0.4,0≦Z≦0.4 (OBNM)式
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化妝品及飲食品特徵在於含有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
上述液體只要是可生成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且可用於醫藥組成物、化妝品或飲食品之液體即不特別受限,可舉例如水及水溶液等,具體來說,可列舉如蒸餾水、純水、超純水、自來水、井水、礦泉水、注射液、輸液、生理食鹽水及緩衝溶液等。
上述自由基(free radical)只要是可得本發明效果之物即不特別受限,宜為羥基自由基(.OH)、碳自由基(.C)及甲基自由基(.CHm,1≦m≦3),更宜為羥基自由基及甲基自由基。自由基可為1種及2種以上中之任一者皆可。
上述奈米氣泡之直徑分布為10~500nm,且以進入10~100nm範圍內為佳。又,上述奈米氣泡在液體中宜含100萬~1億個/mL,更宜含500萬~5000萬個/mL。
上述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可藉由使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與液體接觸來製造。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與液體之比例並未特別受限定,可予以適當設定,一般來說,相對於液體1公升,可將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適當設定在0.01mg~100g程度之範圍內。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與液體混合時,可在常溫下將兩者予以混合。此外,亦可依需要而攪拌混合物。
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與液體混合時宜照射超音波。可藉超音波照射而更有效地促進自由基發生。超音波照射可使用習知裝置來進行。
欲從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去除多孔質陶瓷時,可使用利用一般過濾器等之過濾分離法。進一步來說,由於可製作均勻分散有鐵等磁性物之多孔質陶瓷,可在投入此等磁性物多孔質陶瓷製出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後,使用磁石等吸附、分離並去除磁性物多孔質陶瓷。
於利用合成化合物時之化學反應熱的燃燒合成過程中,藉2500℃~3500℃為止之急速昇溫~急速冷卻而形成多孔質陶瓷。就伴隨此種急遽溫度變化而高速合成之多孔質陶瓷的特徵而言,由於在時間上並無足以使晶格缺陷得以緩和之餘裕,可想見受冷凍後晶格缺陷會維持原樣地殘留下來。因此,會成為包含晶格缺陷之不均質生成物, 且部分地發生電洞(hole)及電子之局部化。將金屬等予以加熱時,會從金屬表面釋放熱電子一事為周知之事實。雖不欲受到任何理論之拘束,但可想見多孔質陶瓷因局部化而生之電位差所形成的電場係自由基發生機制之成因之一。此為燃燒合成特有現象,均質之陶瓷燒結體不可能如上述般生成部分發生電洞(hole)及電子之局部化。
如同上述,屬燃燒合成材料之本發明多孔質陶瓷具有不同於陶瓷燒結體之特性,且推測基於燃燒合成材料之特性而獲得本發明之效果。然而,由於難以正確解析此種特性,而難以藉結構或特性來特定出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
此外,就上述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而言,由於自由基之生命期據稱為數微秒~數秒程度且自由基之量會歷時性地大幅變化,基本上也難以藉結構或特性予以直接特定。
燃燒合成係一有效利用從起始原料生成化合物時之發熱反應的製造方法,所得多孔質陶瓷具有不同於一般合成方法所得陶瓷之電性。由於迄3000℃之急速加熱與放冷所致之急速冷卻係以秒為單位發生,可以想見在晶格缺陷及結晶結構上發生應變。結果,可想見會成為如下之分極化合物:一邊在整體上維持電性中性一邊形成已局部化之電場,且正電荷與負電荷呈微細分散分佈。此種電性雖難以直接測定,但可由以下之實驗結果來間接證明。
將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粉末分散於水中,以光 學顯微鏡觀察所得懸濁液時,得知粒徑在100μm以下時,粉末粒子作旋轉及移動等之運動。若想成這是經分極之粒子各自因周圍粒子而受到電性力而進行複雜之運動,則在物理學上可得理解。此外,粉末粒子結合時亦有此種現象。可想見這是由於電性上異符號之粉末粒子接近時因電性引力而結合之故。
醫藥組成物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特徵在於含有上述多孔質陶瓷或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可對包含人類在內之哺乳動物進行投藥。
調製為醫藥組成物時,可直接使用上述多孔質陶瓷或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或者,與就醫藥品而言可接受之無毒性載體、稀釋劑或賦形劑共同調製成錠劑(包含裸錠、糖衣錠、發泡錠、膜衣錠、嚼錠、喉錠等)、膠囊劑、丸劑、粉劑(散劑)、顆粒劑、細粒劑、液劑、乳濁液、懸濁液、糖漿、糊劑、注射劑(包含使用時摻合到蒸餾水或胺基酸輸液、電解質輸液等輸液來調製成液劑的情況)、糖果、口香膠劑、潔牙劑、片劑、塗佈劑、注射液、輸液、潔牙劑、漱口劑、霧化吸入劑、噴霧劑等形態後再製成醫藥用製劑。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之上述多孔質陶瓷含量可從醫藥組成物全量中之10-7~100重量%(宜0.01~99.9重量%,更宜0.1~99重量%)的範圍內適當選出。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中,上述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的含量可從醫藥組成物全量中之10-8~100容量%(宜0.001~99.9容量%,更宜0.01~99容量%)的範圍內適當選出。
就本醫藥組成物之投藥方法而言,一般之投藥方法皆可使用,且可使用經口投藥及非經口投藥中之任一種。就非經口投藥之一例而言,除了血中投藥之外,對疾病部位之直接投藥、肌肉內投藥、皮下投藥,呼吸器官系疾病則是以利用霧化器等之霧化吸入等方式進行經肺投藥、經由鼻腔內等黏膜之經鼻投藥或是透過皮膚吸收等之經皮投藥等,任一方式皆可進行。亦可使用含醫藥組成物之片材對疾病部位直接貼附。
表1係按主要疾病別並針對可想見適合醫藥組成物之使用例予以統整者。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之投藥量可因應患者之體重、年齡、性別及症狀等各種條件來適當決定。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在預防及/或治療症狀及疾病上有效,且該症狀及疾病係選自下述所構成之群組:炎症性腸病(克羅恩氏病、潰瘍性大腸炎等)、癌症(胃癌、直腸癌、結腸癌、肝癌、胰癌、肺癌、咽頭癌、食道癌、腎癌、膽囊及膽管癌、頭頸部癌、膀胱癌、前列腺癌、乳癌、子宮癌、卵巢癌、腦腫瘤、白血病等)、神經退化性疾病(多麩醯胺病、阿茲海默病、帕金森氏病、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等)、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症、HIV(人類免疫不全病毒)感染症、諾羅病毒感染症、敗血症、食物中毒、糖代謝相關疾病(糖尿病、高血糖、耐糖能力異常、胰島素抵抗性症候群)、肝病(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等)、動脈硬化、高血壓、脂質異常症、結核、肥胖症、皮膚病(身心症性皮膚病、足癬、炎症性皮膚病、異位性皮膚炎等)、口潰瘡、急性酒精中毒、酒醉不適、宿醉、食欲不振、牙周病、齲齒、心內膜炎、心肌梗塞、腦梗塞、便秘、腹瀉、痙攣、及肌肉疼痛。
此外,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可作為選自於由幽門螺旋桿菌、致齲菌、牙周病菌、結核菌、大腸菌、病原性大腸菌(尤其是O157等之腸管出血性大腸菌)、彎曲桿菌、志賀桿菌及病毒(尤其是流行性感冒病毒、HIV及諾羅病毒)所構成群組中至少一者之除菌劑、整腸劑或抗病毒劑來使用。
進一步來說,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亦可在幼年至老年之生存期間用以抑制生存率之降低、提高生存率或抗老化。
以陶瓷類為主成分之醫藥品幾無前例存在,即便視為存在亦僅限於含氧化物陶瓷之物。相對於此,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係含碳化物、硼化物及氮化物等作為主成分之非氧化物陶瓷,或是可藉由使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與液體接觸來獲得之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的液體。
雖不欲受任何理論所拘束,但可想見的是,本發明並非利用抗生物質、低分子醫藥品、抗癌劑、抗病毒藥等之化學療法,而是以病原菌、病毒及癌細胞自體之組織破壞、代謝阻礙及增殖抑制等使其減少或死亡的物理療法。因此,可以預測不會因多用抗生物質而使抗藥性菌株出現,且不論多種病毒、病原菌、癌細胞等之種別皆可展現醫療效果,進而可同時解決削減抗生物質用量之問題。
迄今,除了主流之低分子藥劑、抗菌藥、抗生物質、抗病毒藥及抗腫瘤物質之外,現在抗體醫藥品、核酸醫藥品及誘發再生之醫藥品等刻正進行開發中。然而,無論何者皆僅能針對有限之疾病,並無如同本發明般可以一種醫藥組成物來成為廣泛症狀及疾病之預防劑、抑制劑或治療劑之物。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對於炎症系疾病領域、消化器官系疾病領域、口腔器官系疾病領域、循環器官系疾病領域、惡性腫瘤系疾病領域、免疫系統疾病領域、神經 系統疾病領域、呼吸器系疾病領域、生活習慣病領域、皮膚系疾病領域以及病毒系領域等多種疾病領域之預防及/或治療皆有效。
對於引起食物中毒之彎曲桿菌、腸管出血性大腸菌O157及志賀桿菌,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甚有效果。此外,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對於非套膜型代表之諾羅病毒及套膜型代表之流行性感冒病毒、HIV等,無論類型皆可使其去活性化。由於如此這般對細菌及病毒發揮效果,對於敗血症等,將與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接觸過之水溶液進行血中投藥亦有效。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對於乙醛之直接分解亦有效。飲酒時,酒精(CH3CH2OH)於肝臟中藉由乙醇脫氫酶(ADH)而成為乙醛(CH3CHO),乙醛則藉乙醛脫氫酶(ALDH)代謝為無害之乙酸(CH3COOH)。之後,乙酸成為二氧化碳(CO2)與水(H2O)排出體外。其中,由517個胺基酸構成且屬蛋白質之一種的ALDH因鹼基序列之差異而可分為3種基因多型。相對於GG型之ALDH,AG型僅有約1/16之代謝能力,至於AA型則無代謝能力。因此,可分為三種人:GG型酒量好,AG型酒量差,AA型則是無法飲酒。乙醛毒性強,不僅會成為頭痛、嘔吐、酒醉不適及宿醉之原因,AA型會長時間殘留於體內而非常危險。不僅飲酒,乙醛也含在香菸之煙中,其係一被指出具致癌性之物質。此外,據最近之研究,得知呼氣中也含有乙醛,且發生原因是由舌苔產生。世界衛生組織已有報告指出,即使在乙醛 6.1~36.1ppb之生理濃度(低濃度)下長期間暴露仍有致癌之風險,長期持續暴露在舌苔所產生之乙醛下實屬有害。
爰此,經口攝取與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接觸過之水溶液或多孔質陶瓷粉末體,在此情況下測定攝取前後之呼氣中之乙醛濃度變化,結果得知攝取後乙醛明顯減少而確認了乙醛之分解(參照試驗例)。雖然作用機制不明,但推測是因為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與唾液等之水溶液接觸所產生之自由基發揮與ALDH同樣之功效而將乙醛分解。無論如何,可藉由持續性地經口攝取與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接觸過之水溶液或者多孔質陶瓷粉末體來減少舌苔,隨此可抑制乙醛發生。由於具有分解乙醛(被認為是癌症之原因物質之一)的能力已明朗化,持續性經口攝取可成為癌症之預防劑。
此外,利用該乙醛分解能力,可使用在下述醫療用途:急性酒精中毒時,可藉由經口投藥或血中投藥來直接分解乙醛。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對於去除口腔內之牙菌斑及抗菌亦有效。在高齡者當中,尤以病臥在床之老人為最,在牙科訪問診療時難以使口腔內部維持清潔。現狀之治療方法為不顯示毒性之低濃度次氯酸殺菌,但無論從安全性觀點出發,亦或從維持長期殺菌之觀點出發,有待改善之空間仍大,而需求一種與食品同樣安全、可日常使用且有去除牙菌斑及抗菌效果之藥劑。
爰此,使用與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接觸過之加 工水來實施1日漱口3次之臨床試驗,結果齒垢附著率數值化之菌斑指數幾乎全員減少,確認了加工水抑制齒垢附著(參照試驗例)。就特徵事項而言,本臨床試驗並未禁止使用潔牙粉刷牙而按平常進行日常生活,即使將不擅刷牙(菌斑指數為2以上)受測者之指數減少視為理所當然,但擅長刷牙(菌斑指數為1以下)受測者之指數也縮小。由此可知,利用加工水可去除牙刷難以到達部分之齒垢。
與此同時,也針對口腔內菌數進行調查,結果以自來水漱口1週後之菌數平均值增加至約170%,但以加工水漱口1週後之菌數平均值減少至約60%,由此得知,在去除齒垢之同時兼具抗菌效果,對於刷牙困難之病臥在床老人的全方位照護有所助益。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對於異位性皮膚炎亦有效。反覆發生肌膚乾燥與皮膚炎之異位性皮膚炎以往被視為自體免疫疾病之1種,但最新研究已藉小鼠實驗確認,包含金黃色葡萄球菌在內之多種細菌在皮膚上異常增殖使得常居菌失衡,結果引發炎症。現在,該疾病之治療法雖有以類固醇製劑來抑制炎症之方法等,但此等之長期多用有時會有易感染性、類固醇性骨質疏鬆症、類固醇性糖尿病、類固醇性潰瘍、水腫(月亮臉)等副作用的情況,而需求無副作用之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劑。由於經投入本發明多孔質陶瓷成形體之加工水及添加粉末之懸濁水顯示出強烈抗菌效果,可成為不具副作用之皮膚炎治療藥候補。
血液處理裝置
本發明之血液處理裝置之特徵在於:裝設有使患者血液作體外循環之血液流路,該血液流路配置有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且該多孔質陶瓷會與血液接觸。
本發明之血液處理裝置中,血液流路係由設有幫浦之軟管與連接軟管之管柱所構成,利用該幫浦之作動,血液會在血液流路中循環。管柱中填充有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藉由該多孔質陶瓷與血液接觸,可期待下述效果:存在血液內之細菌予以殺菌、病毒去活性化、癌細胞之破壞以及多餘廢棄物之蛋白質及異常RNA等之分解與無害化等效果。填充於管柱之多孔質陶瓷只要是成形體、粉末、含粉末之片材狀等具有可供血液與多孔質陶瓷直接接觸之結構者即可,並未特別受限。
化妝品
本發明之化妝品特徵在於含有上述多孔質陶瓷或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
本發明之化妝品包含可應用在動物(包含人類在內)之皮膚、體毛、黏膜、頭髪、指甲、牙齒、頭皮、臉皮及口唇等之各種化妝品。
本發明之化妝品中上述多孔質陶瓷之含量可從化妝品全量中之10-7~100重量%(宜0.01~99.9重量%,更宜0.1~99重量%)的範圍內適當選出。
本發明之化妝品中,上述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的含量可從化妝品全量中之10-8~100容量%(宜0.001~99.9容量%,更宜0.01~99容量%)之範圍內適當選出。
本發明之化妝品除了上述多孔質陶瓷或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之外,亦可視需要而適當摻合用於一般化妝品之成分,例如美白劑、抗氧化劑、油性成分、保濕劑、紫外線吸收劑、界面活性劑、增黏劑、醇類、色材、水性成分、粉末成分、水及各種皮膚營養劑等。
本發明之化妝品之劑型可採用水溶液系、可溶化系、乳化系、粉末系、油液系、凝膠系、軟膏系、氣溶膠系、水-油雙層系及水-油-粉末三層系等廣泛劑型。
本發明化妝品之用途亦是任意,可舉例如:洗面料、化妝水、乳液、美容液、乳霜、凝膠、精華液、敷膜、面膜等基礎化妝品;粉底、口紅、腮紅、眼線、眼影、睫毛膏等妝飾化妝品;指甲油、底油、頂層油、去光水等美甲化妝品;其他如洗面料、(膏狀或液體)潔牙劑、漱口水、卸妝用劑、按摩用劑、鬍後乳液、鬍前乳液、刮鬍霜、沐浴皂、肥皂、洗髮精、潤絲精、護髮乳、整髮料、育毛劑、養髮劑、制汗劑及入浴劑等。
本發明之化妝品可期待保濕、預防及防止口臭、防止及改善肌膚老化等效果。
另,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及化妝品也包含準藥品。
飲食品
本發明之飲食品特徵在於含有上述多孔質陶瓷或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該飲食品包含人類可攝取之各種飲食品,也包含動物用飼料及魚類之餌料。
此外,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因共價鍵結性而在熱及化學上安定,即使將含該多孔質陶瓷之食品加熱調理,也不會引起化學變化、溶解、溶出及改質等,因此可維持攝取效果。
本發明之飲食品可直接使用上述多孔質陶瓷或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亦可視需要而摻合礦物質類、維生素類、類黃酮類、醌類、多酚類、胺基酸、核酸、必須脂肪酸、清涼劑、結合劑、甘味料、崩解劑、潤滑劑、著色料、香料、安定化劑、防腐劑、緩釋調整劑、界面活性劑、溶解劑及濕潤劑等。
本發明之飲食品種類並未特別受限,可舉例如乳製品;發酵食品(優格等);飲料類(果汁、咖啡、紅茶、綠茶等清涼飲料、碳酸飲料、乳品飲料、乳酸菌飲料、添加乳酸菌之飲料、優格飲料、日本酒、洋酒、果實酒等酒類);抹醬類(卡士達醬);糊類(水果糊等);點心類(口香膠、糖果、喉錠、巧克力、甜甜圈、派、泡芙、果凍、甜餅乾、蛋糕、布丁、薄煎餅等);冰類(冰淇淋、冰棒、雪泥等);食品類(麵包、咖哩、湯品、肉醬、麵食、醃漬物、果醬、豆腐等);調味料類(調味醬、甜味調味料、高湯塊等)等。
本發明之飲食品製法亦未特別受限,可適當地依照習知方法。例如,可對前述飲食品之製程中的中間製品或最終製品混合或噴霧上述多孔質陶瓷或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藉此製出本發明之飲食品。
此外,本發明之飲食品亦可用作健康食品、營 養組成物(nutritional composition)、機能性食品、機能性標示食品(Foods with Function Claims)、營養輔助食品、補充品(supplements,例如瘦身補充品等)、保健用食品或特定保健用食品。以補充品型態使用時,投予單位形態並無特別受限而可適當選擇,可舉例如錠劑、膠囊劑、顆粒劑、液劑及散劑等。
本發明之飲食品中,上述多孔質陶瓷之含量可從飲食品全量中之10-7~100重量%(宜0.01~99.9重量%,更宜0.1~99重量%)的範圍內適當選出。
本發明之飲食品中,上述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的含量可從飲食品全量中之10-8~100容量%(宜0.001~99.9容量%,更宜0.01~99容量%)的範圍內適當選出。
本發明之飲食品攝取量可因應攝取者之體重、年齡、性別及症狀等各種條件來適當設定。
本發明之飲食品可期待身體自我修復效果、生存率提升效果、老化及肥胖之預防及抑制效果、體重降低效果、疲勞恢復(特別是肌肉疲勞之恢復)效果、血流增大所致酒精等之代謝促進效果及食欲增進效果等。進一步來說,本發明之飲食品可使牙周病菌及致齲菌減少,也可期待源自此等病菌之各種疾病(齲齒、牙周病等)的預防效果。
藉由攝取含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的各種食品,除了酶分解之外亦與乙醛之直接分解效果相乘,結果可防止酒醉不適及宿醉。含於市售薑黃等之薑黃素成分雖具有活化肝臟代謝機能使乙醛分解速度提升之作用機制,但對 於ALDH本不具作用之AA類型來說,理論上不會發揮效果。另一方面,攝取與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接觸過之水溶液或多孔質陶瓷粉末體時,由於不論分解酶之有無均可進行乙醛之直接分解,而具有對於ALDH不作用之AA類型亦可發揮效果之特徵。
具強烈二次感染力之諾羅病毒因具酒精耐受性而必須使用次氯酸水等進行殺菌或以加熱調理來殺菌。然而,生魚片、生蠔等生食時,即使次氯酸水、加熱調理等手段有效,卻無法避免因其等而造成食用價值毀損。相對來說,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無味無臭,將與該多孔質陶瓷接觸過之加工水噴霧或塗佈在生魚片等之生食上可不致毀損食用價值來進行殺菌及抗菌。因此,加工水可望作為食用亦無害且安全之殺菌劑及抗菌劑來利用。
本發明之飲食品也含括用於畜產。據稱出生後迄1年之仔牛死亡率平均約10%程度。其原因多是伴隨腹瀉所致體力降低而生病,降低此等之死亡率在畜產經營上甚是重要。於此,將與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接觸過之加工水持續給予仔牛,結果出生後迄1年之仔牛死亡率大致為0%。如此,加工水作為畜產用飲料水利用可改善生存率。
不僅如此,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如試驗例所示,不具有慢性毒性、急性毒性及基因毒性,安全性甚高。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內容,但本發明不受此等所侷限。
製造例1:(TC)式
鈦原料使用平均粒徑45μm之粉末。碳原料使用將1次粒徑為0.1μm以下之碳粉末造粒所製成之2次粒徑為1mm程度之顆粒。將鈦原料與碳原料以重量比0.8:0.2秤量後,將充分攪拌混合之物用作起始原料。進行加壓成形將其製成直徑20mm、高20mm之圓柱狀,獲得相對密度50%之壓製粉體。於氬氣環境中將該壓製粉體之上面一部分進行雷射著火,燃燒波以約4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鑑定,得知主成分變為碳化鈦(TiC1-X)。如此成功製出(TC)式所示碳化鈦之多孔質陶瓷成形體。
製造例2:(TOC)式
在空氣中將與製造例1相同之壓製粉體上面一部分進行放電著火,結果,燃燒波以約3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鑑定,得知內部層由碳化鈦構成,且表面層因碳化鈦與空氣中之氧反應而由熱力學上安定之氧化鈦(TiO2-X)構成。如此而成功製得(TOC)式所示含氧化鈦之碳化鈦的多孔質陶瓷成形體。另,全體中氧化鈦所佔比率為10重量%以下。
製造例3:(TCM)式
鈦原料使用平均粒徑45μm之粉末。碳原料使用將1次粒徑為0.1μm以下之碳粉末造粒所製成之2次粒徑為1mm程度之顆粒。金屬原料使用平均粒徑45μm之銀粉。將 鈦原料、碳原料與金屬原料以重量比0.66:0.17:0.17秤量後,將充分攪拌混合之物用作起始原料。進行加壓成形將其製成直徑20mm、高20mm之圓柱狀,獲得相對密度45%之壓製粉體。於氬氣環境中對該壓製粉體之表面部進行雷射著火,燃燒波以約4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鑑定,得知主成分由碳化鈦(TiC1-X)與銀(Ag)構成。以螢光X射線繞射法調查元素分佈之結果,銀均勻地微細分散在碳化鈦周圍,並無熔融凝固為塊狀之部分。如此成功製出(TCM)式所示之含銀碳化鈦之多孔質陶瓷成形體。
製造例4:(TOCM)式
在空氣中將與製造例3相同之壓製粉體進行放電著火,結果,燃燒波以約3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鑑定,得知內部層由碳化鈦與銀構成,且表面層由氧化鈦(TiO2-X)與銀構成。如此而成功製得(TOCM)式所示含氧化鈦且微細分散有銀之碳化鈦的多孔質陶瓷成形體。
製造例5:(TB)式
鈦原料使用平均粒徑45μm之粉末。硼原料使用粒徑10μm以下之粉末。將鈦原料與硼原料以重量比0.75:0.25秤,將充分攪拌混合之物用作起始原料。進行加壓成形將其製成直徑16mm、高30mm之圓柱狀,獲得相對密度50%之壓製粉體。於氬氣環境中對該壓製粉體之上面一部分進行雷射著火,燃燒波以約1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 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鑑定,得知變為主成分為二硼化鈦(TiB2)與硼化鈦(TiB)之混合層。如此成功製出(TB)式所示硼化鈦之多孔質陶瓷成形體。
製造例6:(TOB)式
在空氣中對與製造例5相同之壓製粉體上面一部分進行放電著火,結果,燃燒波以約1秒以下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鑑定,得知內部層由硼化鈦構成,且表面層因硼化鈦與空氣中之氧反應而由熱力學上安定之氧化鈦(TiO2-X)構成。如此而成功製得(TOB)式所示含氧化鈦之硼化鈦的多孔質陶瓷成形體。另,全體中氧化鈦所佔比率為10重量%以下。
製造例7:(TBM)式
鈦原料使用平均粒徑45μm之粉末。硼原料使用粒徑10μm以下之粉末。金屬原料使用平均粒徑45μm之金粉。將鈦原料、碳原料與金屬原料以重量比6.75:2.25:1秤量後,將充分攪拌混合之物用作起始原料。進行加壓成形將其製成直徑16mm、高30mm之圓柱狀,獲得相對密度50%之壓製粉體。於氬氣環境中對該壓製粉體之表面部進行雷射著火,燃燒波以約1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鑑定,得知主成分由二硼化鈦(TiB2)、硼化鈦(TiB)與金(Au)構成。以螢光X射線繞射法調查元素分佈之結果,金均勻地 微細分散在硼化鈦周圍,並無熔融凝固為塊狀之部分。如此成功製出(TBM)式所示之含金硼化鈦之多孔質陶瓷成形體。
製造例8:(TOBM)式
在空氣中將與製造例7相同之壓製粉體進行放電著火,結果,燃燒波以約1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鑑定,得知內部層由二硼化鈦(TiB2)、硼化鈦(TiB)與金(Au)構成,且表面層由氧化鈦(TiO2-X)與金構成。如此而成功製得(TOBM)式所示含氧化鈦且微細分散有金之硼化鈦的多孔質陶瓷成形體。
製造例9:(TN)式
鈦原料使用平均粒徑45μm之粉末。進行加壓成行將其製成直徑10mm、高20mm之圓柱狀,獲得相對密度40%之壓製粉體。於1.5氣壓之氮氣環境中對該壓製粉體上面之一部分以加熱器進行灼熱著火,燃燒波以約2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此時間點之氮化率低達10%以下,可辨識殘留鈦。於此,冷卻後取出並粉碎至45μm以下程度,再次進行加壓成形至相同形狀,獲得相對密度30%之壓製粉體。於60氣壓之高壓氮氣環境中,對該壓製粉體上面一部分以加熱器進行灼熱著火,燃燒波以約4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之鑑定,得知主成分變為氮化鈦(TiN0.9)。如此成功製得(TN)式所示碳化鈦之多孔質陶瓷成形體。
製造例10:(TON)式
鈦原料使用平均粒徑45μm之粉末。進行加壓成行將其製成直徑10mm、高20mm之圓柱狀,獲得相對密度40%之壓製粉體。於1.5氣壓之氮氣環境中對該壓製粉體上面之一部分以加熱器進行灼熱著火,燃燒波以約2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此時間點之氮化率低達10%以下,可辨識殘留鈦。於此,冷卻後取出並粉碎至45μm以下程度,再次進行加壓成形至相同形狀,獲得相對密度30%之壓製粉體。於30氣壓之高壓氮氣環境中,對該壓製粉體上面一部分以加熱器進行灼熱著火,燃燒波以約4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之鑑定,得知內部層由氮化鈦構成,表面層因氮化鈦與空氣中之氧反應而由熱力學上安定之氧化鈦(TiO2-X)構成。如此成功製得(TON)式所示氮化鈦之多孔質陶瓷成形體。另,全體中氧化鈦所佔比率為20重量%以下。
製造例11:(TNM)式
鈦原料使用平均粒徑45μm之粉末。金屬原料使用粒徑45μm以下之白金粉末。將鈦原料與金屬原料以重量比0.9:0.1秤量後,將經充分攪拌混合之物用作起始原料。於1.5氣壓之氮氣環境中對該壓製粉體上面一部分以加熱器進行灼熱著火,燃燒波以約2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此時間點之氮化率低達10%以下,可辨識殘留鈦。於此,冷卻後取出並粉碎至45μm以下程度,再次進行加壓成形至相同形狀,獲得相對密度30%之壓製粉體。於60氣壓之高壓氮 氣環境中,對該壓製粉體上面一部分以加熱器進行灼熱著火,燃燒波以約4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鑑定,得知主成分由氮化鈦(TiN0.9)與白金(Pt)構成。以螢光X射線繞射法調查元素分佈之結果,白金均勻地微細分散在氮化鈦周圍,並無熔融凝固為塊狀之部分。如此成功製出(TNM)式所示且微細分散有白金之氮化鈦的多孔質陶瓷成形體。
製造例12:(TONM)式
鈦原料使用平均粒徑45μm之粉末。金屬原料使用粒徑45μm以下之白金粉末。將鈦原料與金屬原料以重量比0.9:0.1秤量後,將經充分攪拌混合之物用作起始原料。於1.5氣壓之氮氣環境中對該壓製粉體上面一部分以加熱器進行灼熱著火,燃燒波以約2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此時間點之氮化率低達10%以下,可辨識殘留鈦。於此,冷卻後取出並粉碎至45μm以下程度,再次進行加壓成形至相同形狀,獲得相對密度30%之壓製粉體。於30氣壓之高壓氮氣環境中,對該壓製粉體上面一部分以加熱器進行灼熱著火,燃燒波以約4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之鑑定,得知內部層由氮化鈦與白金構成,表面層因氮化鈦與空氣中之氧反應而由熱力學上安定之氧化鈦(TiO2-X)與白金構成。如此成功製得(TONM)式所示含氮化鈦且微細分散有白金之氮化鈦的多孔質陶瓷成形體。另,全體中氧化鈦所佔比率為20重量%以下。
製造例13:(TS)式
鈦原料使用平均粒徑100μm之粉末。矽原料使用粒徑1μm以下之粉末。將鈦原料與矽原料以重量比0.74:0.26秤量後,將充分攪拌混合之物用作起始原料。進行加壓成形將其製成一邊長15mm、長100mm之棒狀,獲得相對密度50%之壓製粉體。於氬氣環境中對該壓製粉體之上面一部分進行雷射著火,燃燒波以約6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鑑定,得知主成分變為矽化鈦(Ti5Si3)。如此成功製出(TS)式所示矽化鈦之多孔質陶瓷成形體。
製造例14:(TOS)式
在空氣中將與製造例13相同之壓製粉體進行放電著火,結果,燃燒波以約4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鑑定,得知內部層由矽化鈦構成,且表面層由氧化鈦(TiO2-X)構成。如此而成功製得(TOS)式所示含氧化鈦之矽化鈦的多孔質陶瓷成形體。另,全體中氧化鈦所占比率為10重量%以下。
製造例15:(TSM)式
鈦原料使用平均粒徑100μm粉末。矽原料使用粒徑1μm以下之粉末。金屬原料使用平均粒徑45μm之鐵粉。將鈦原料、碳原料與金屬原料以重量比0.67:0.23:0.1秤量後,將經充分攪拌混合之物作為起始原料。進行加壓成形將其製成一邊長15mm、長100mm之棒狀,獲得相對密度 50%之壓製粉體。於氬氣環境中對該壓製粉體之上面一部分進行雷射著火,燃燒波以約6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鑑定,得知主成分由矽化鈦(Ti5Si3)與鐵(Fe)構成。以螢光X射線繞射法調查元素分佈之結果,鐵均勻地微細分散在矽化鈦周圍,並無熔融凝固為塊狀之部分。如此成功製出(TSM)式所示含鐵矽化鈦的多孔質陶瓷成形體。
製造例16:(TOSM)式
在空氣中將與製造例15相同之壓製粉體進行放電著火,結果,燃燒波以約5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鑑定,得知內部層由矽化鈦與鐵構成,且表面層由氧化鈦(TiO2-X)與鐵構成。如此而成功製得(TOSM)式所示含氧化鈦且微細分散有鐵之矽化鈦的多孔質陶瓷成形體。另,全體中氧化鈦所占比率為10重量%以下。
製造例17:(BN)式
鈦原料使用平均粒徑45μm之粉末。氮化硼原料使用平均粒徑數μm之粉末。將鈦原料與氮化硼原料以重量比0.74:0.26秤量後,將經充分攪拌混合之物用作起始原料。進行加壓成形將其製成直徑40mm、高40mm之圓柱狀,獲得相對密度50%之壓製粉體。於氬氣環境中對該壓製粉體之上面一部分進行雷射著火,燃燒波以約8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鑑定,得知主成分變為由二硼化鈦(TiB2)與氮化 鈦(TiN)之混合層。如此成功製出由(BN)式所示硼化鈦與氮化鈦構成之多孔質陶瓷成形體。
製造例18:(OBN)式
在空氣中對與製造例17相同之壓製粉體上面一部分進行放電著火,結果,燃燒波以約7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鑑定,得知內部層由硼化鈦與氧化鈦構成,且表面層由硼化鈦及氮化鈦與空氣中之氧氣反應所成熱力學上安定之氧化鈦(TiO2-X)所構成。如此而成功製得(OBN)式所示含氧化鈦且由硼化鈦與氮化鈦構成之多孔質陶瓷成形體。另,全體中氧化鈦所占比率為10重量%以下。
製造例19:(BNM)式
鈦原料使用平均粒徑45μm之粉末。氮化硼原料使用平均粒徑為數μm之粉末。金屬原料使用平均粒徑10μm之銅粉。將鈦原料、氮化硼原料與金屬原料以重量比0.59:0.21:0.2秤量後,將經充分攪拌混合之物作為起始原料。進行加壓成形將其製成直徑40mm、高40mm之圓柱狀,獲得相對密度50%之壓製粉體。於氬氣環境中對該壓製粉體之上面一部分進行雷射著火,燃燒波以約8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鑑定,得知主成分由二硼化鈦(TiB2)、氮化鈦(TiN)與銅(Cu)之混合層構成。以螢光X射線繞射法調查元素分佈之結果,銅均勻地微細分散在硼化鈦與氮化鈦周圍,並無熔融凝固為塊狀之部分。如此成功製出(BNM)式所示含銅 且由硼化鈦與氮化鈦構成之多孔質陶瓷成形體。
製造例20:(OBNM)式
在空氣中對與製造例19相同之壓製粉體之上面一部分進行放電著火,結果,燃燒波以約7秒連鎖進行燃燒合成。將自然放冷後取出之生成物以粉末X射線繞射裝置進行結晶層鑑定,得知內部層由二硼化鈦(TiB2)、氮化鈦(TiN)與銅(Cu)構成,且表面層由氧化鈦(TiO2-X)與銅構成。如此成功製得(OBNM)式所示含氧化鈦且微細分散有銅並由硼化鈦與氮化鈦構成之多孔質陶瓷成形體。另,全體中氧化鈦所占比率為10重量%以下。
試驗例1:多孔質組織
作為一例,將製造例1所得碳化鈦多孔質陶瓷成形體之電子顕微鏡照片顯示於圖1。此時全體中空孔率佔60%。呈現陶瓷彼此立體連結且空間亦立體連結之骨架結構,形成了空孔徑具有約0.2μm至約15μm之各種直徑的多孔質陶瓷。佔據全體之平均細孔徑係如圖2所示為約0.28μm。此外,圖3顯示將該多孔質陶瓷成形體以東方磨機粗粉碎後再以噴射磨機微粉碎而成之粉末的粒度分布。粉末之平均粒徑(D50)為2.264μm。
因此,即使是將成形體粉碎而成之粉末,平均細孔徑仍以其之約1/10存在,由此可知粉碎物亦為多孔質陶瓷。以上結果與其他製造例2至製造例20之多孔質陶瓷成形體或其粉碎物大致相同。
於後述試驗例中,將多孔質陶瓷成形體(連續連 結之1個塊體)記為「陶瓷成形體」,將其等粉碎而成之物記為「陶瓷粉末體」。此外,將陶瓷成形體投入水或水溶液中所形成之物記為「加工水」,將陶瓷粉末體投入水或水溶液中所形成之物則記為「含粉末之水」。
試驗例2:自由基測定
對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與液體接觸而得之液體中所含之自由基進行測定。使用之陶瓷粉末體係製造例1~4所製得者,液體使用純水。
關於自由基種,則是以電子自旋共振裝置(ESR)測定。自旋捕捉劑使用DMPO(濃度5%),利用X帶之測定頻率帶,令最大磁場強度為0.65T且掃描時間為120秒。圖4-1之上段為下述情況下產生之自由基種:使(TC)式所示非氧化物陶瓷之代表例即製造例1之陶瓷粉末體、或少量含有(TOC)式所示氧化物陶瓷之非氧化物陶瓷代表例即製造例2之陶瓷粉末體與純水接觸。此時,由訊號解析而確認了羥基自由基(.OH)之存在。
自由基之生命期據稱為數微秒~數秒程度,且會歷時性地大幅變化。此次之測定亦是於純水中投入陶瓷粉末體後,添加DMPO溶液並採取捕捉自由基後之溶液後,以電子自旋共振裝置測定自由基種,因此,當中期間之自由基絕對量會變化。由此等事由,雖然自由基之絕對量不明,仍可從電子自旋共振之訊號強度推定相對之自由基量。自由基之相對量係如圖4-1之下段(空白試驗)所示,係由位在兩端之錳離子的外部標準尖峰強度(濃度固定)與自 由基種之最大尖峰強度的相對比求得。結果,羥基自由基之相對比收束在50%~500%之範圍內。
接著,使(TCM)式所示分散有金屬之非氧化物陶瓷代表例即製造例3之陶瓷粉末體、或(TOCM)式所示含少量金屬與氧化物陶瓷之非氧化物陶瓷代表例即製造例4之陶瓷粉末體與純水接觸,此時產生之自由基種如圖4-1之中段所示。此時,除了羥基自由基之外,也已確認甲基自由基(.CHm)之存在。
另外,圖4-2係在使製造例1或製造例2所示陶瓷粉末體與純水接觸之狀態下,由外部附加頻率1MHz~2MHz程度之超音波時所發生之自由基種。除了羥基自由基之外,還確認了甲基自由基之存在。如此,不含金屬或合金之多孔質陶瓷亦可藉由超音波能量之附加來使自由基種增加一事已明朗化。
DNA之甲基化、羥甲基化等表觀基因組(epigenome)成為基因之開關,開/關之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係後基因體(post-genome)之重要課題,據稱迄今之基因研究無法明瞭之生命現象及疾病之原因可藉此研究而明朗化。所謂DNA之甲基化(5mC)及羥甲基化(5hmC)係指胞嘧啶上加成甲基或羥甲基一事。此次確認了羥基自由基及甲基自由基之發生,可想見其與防止表觀遺傳發生破綻(防止癌症、生活習慣病等與一般不同之基因表現狀態)相關的可能性。
試驗例3:奈米氣泡測定
作為燃燒合成所得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將製造例1至製造例12之12種陶瓷成形體接觸超純水,並以奈米粒子追蹤解析手法求得此時水中所含奈米氣泡個數,、將求得之測定值示於表2。結果,1mL中所含奈米氣泡個數無論是任一例皆有107個之大致同等數量。
接著進行奈米氣泡徑之測定。茲將與製造例1至製造例12之陶瓷成形體接觸過之水分中所含奈米氣泡個數與奈米氣泡徑之關係顯示於圖5-1至圖5-4。可知任一者皆呈約20nm至約400nm之氣泡徑分佈。現在,汽車及火力發電之排放廢氣成為問題。雖然以PM2.5(2.5μm)程度之尺寸而言,固體微粒子幾乎不會透過肺等呼吸器官而進入血液中,但新的PM0.5(500nm)問題已浮上檯面。香菸之二手菸即相當於此。
流行病學上已有報告指出,若是此種程度之微 粒子,其由肺泡攝入血液中之結果,除了呼吸系統以外,會引發循環系統疾病而對人體造成重大影響。基於PM0.5此種固體微粒子即便連血液中也可攝入之事實,此次以多孔質陶瓷與水之接觸而生成之奈米氣泡在並非固體而為氣體之同時,氣泡徑為約20nm至約400nm而更小,可想見其可容易被體內吸收。
試驗例4:奈米氣泡成分分析
奈米氣泡量係將從奈米氣泡之平均直徑求出的體積乘以個數而算出全體積。結果,單位體積中之水所含奈米氣泡濃度大致為5ppb。於此進行奈米氣泡之成分分析。於將超純水所含溶存氣體脫氣而成之脫氣水中投入表3所示製造例1至製造例4之陶瓷成形體,將所得加工水使用氫溶存氣體測定裝置(測定臨界值為0.1ppb)測定,結果如表3所示,超純水與加工水在氫濃度上無差,水溶液之氫則未測出。
因此接著以液體層析/質量分析裝置(LC/MS/MS)測定約5ppb所含氣體成分,但因極微量氣體成分在檢測離臨界值以下,無法分析氣體成分。然而,由於已確認製造例1至製造例4之陶瓷成形體無論種別皆有奈米氣泡存在, 就氫氣以外之可能性而言,可想見是源自多孔質陶瓷或源自燃燒合成後之微量未反應原料之成分有所相關的氣體,或者氫自由基之二次反應而使溶存於水之氧(O)及/或氮(N)相關之氣體(CvBwHxNyOz(0≦v,w,x,y,z≦1))呈現安定化。
試驗例5:pH測定
因氫自由基而起之氫離子存在時,pH會朝酸性側變化。爰此,對照區使用一般自來水且令檢體區為加工水,該加工水係於相同之自來水中投入製造例1至製造例12之陶瓷成形體來製造。測定pH之結果,相對於對照區之平均值為pH=7.42,檢體區為pH=7.46,兩區並未有出現有意差。由此可確認:即使檢體區有氫自由基存在其亦未變化為氫離子,以及並無氫離子之增加。
試驗例6:毒性試驗
在化學安全性之觀點上,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因具共價鍵結性,在體內亦呈安定。除此之外,本發明使用之銀、金、白金、鐵及銅均由食品添加物法所規範,此在安全性觀點上亦無問題。於此,進行細胞層級、動物層級、臨床層級之毒性試驗。
1)細胞層級 活體外(in vitro)試驗
作為(TOB)式所示一例,將製造例6所示陶瓷成形體添加至培養液,使用經添加之檢體來調查對犬腎細胞株(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細胞)之細胞毒性。將1個製造例6之陶瓷成形體放入純水1L並於室溫下靜置24小時之檢體原液以磷酸緩衝生理食鹽水(PBS: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作10倍分階稀釋後,將原液或稀釋液50μL與已懸濁於含5%胎兒血清(FBS:Fetal Bovine serum)之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MEM)之MDCK細胞50μL植入96孔微量盤。MDCK細胞數為5×104個。之後,以二氧化碳孵卵器進行4天培養。培養後,將溶有4%甲醛與0.1%結晶紫之PBS加入各孔100μL後,於室溫下靜置10分鐘將細胞染色。
染色後,以自來水洗淨並使其乾燥後,於各孔中加入乙醇50μL使結晶紫溶出,測定585nm之吸光度。令對細胞添加PBS之孔的吸光度為活細胞率100%,確認檢體之細胞毒性。將其結果示於表4。令對照區之無添加多孔質陶瓷之結果為活細胞率100%,算出各檢體之活細胞率,活細胞率為50%以下時判斷具有細胞毒性。
即使是檢體原液的情況,活細胞率仍有104.0±3.0%,未發現與對照之差。原液經稀釋之檢體當然其活細胞率大致為100%。因此,將製造例6之陶瓷成形體投入培養液亦未對MDCK細胞顯示毒性。
以同樣方法,作為(TOC)式、(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一例,將添加有製造例2、製造例4之陶瓷粉末 體之培養液用於檢體,調查對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細胞之細胞毒性。將該結果示於表5。以對培養液之各陶瓷粉末體之添加濃度為1000ppm,稀釋液以10倍分階稀釋至0.001ppm,將檢體原液製成7種。令對照區之僅PBS之結果為活細胞率100%,算出各檢體之活細胞率,活細胞率為50%以下時判斷具有細胞毒性。
結果,濃度最高之1000ppm添加培養液亦有60%以上之活細胞率,各陶瓷粉末體未發現有細胞毒性。
2)動物層級 活體內(in vivo)試驗 慢性毒性
由於未觀察到細胞層級毒性,接著以魚類進行活體內(in vivo)試驗。將製造例1至製造例20之20種陶瓷成形體大量壓敷到水槽底部而使其成為20vol%,再於水中進行熱帶魚之育成,由於2年以上熱帶魚生育未發生任何問題,可判斷並未具有毒性等。
其次,使用大鼠實施活體內(in vivo)慢性毒性試驗。作為(TC)式、(T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一例,檢體區係將製造例1、製造例3之2種陶瓷粉末體對自來水添加濃度 100ppm而成之含粉末水以給水瓶使大鼠自由攝取,作為飲用水經口投予。對照區為通常之自來水。n數為各群8隻。由於每日飲水攝取平均量為25cc,各陶瓷粉末體之平均攝取量為2.5mg/日。將其體重變化示於圖6。
攝取含此二種陶瓷粉末之水204天(陶瓷粉末體之總攝取量為510mg),並未發生體重減少而順利生育。該總攝取量係相當於大鼠平均體重(約280g)之約0.2%之量。該多孔質陶瓷顯示任何毒性時,應會以體重減少之形式表現,但體重反而較一般自來水攝取群增加。由上述,任一檢體區均未有食欲減退及行動受抑等現象,而未觀察到多孔質陶瓷之慢性毒性。另,每單位體重之多孔質陶瓷攝取量(體重係數)於實驗開始日時各群均為約15.8mg/kg日,實驗結束日之時間點則為5.9~6.1mg/kg日。
3)臨床層級 活體內(invivo)試驗 慢性毒性
由於未觀察到動物層級之毒性,且獲得多數自願受測者之協助,而就慢性毒性進行臨床試驗。多孔質陶瓷使用製造例4之陶瓷成形體作為(TOCM)式所示之代表例。對自來水2L投入1個該成形體,令室溫下靜置12小時所得加工水為檢體。自願受測者A1(70來歲男性)將該檢體以1L/日之量連續經口攝取2年,幾乎未有身體狀況惡化及疾病發生。此外,自願受測者A2(30來歲男性)以2L/日連續經口攝取6個月時,也無身體狀況惡化或發生疾病等現象,反倒是維持了良好之健康狀態。
接著,製作含30mg之製造例4陶瓷粉末體之錠 劑。自願受測者A3(60來歲男性)、A4(60來歲女性)、A5(50來歲男性)、A6(30來歲男性)以每日平均1錠(30mg)持續與飲料水一起經口攝取2週,結果並未觀察到身體狀況變差或發生疾病等現象。體重係數為0.4~0.6mg/kg日之範圍。自願受測者A7(70來歲男性)、A8(80來歲女性)以每日平均3錠(90mg)跨6個月攝取之結果,並無任何問題。體重係數為1.1~2mg/kg日之範圍,陶瓷粉末體之總攝取量為16.2g。由上述可確知,即使是對於人體亦無慢性毒性。
4)臨床層級 活體內(invivo)試驗 急性毒性
藉由自願協助者實施急性毒性試驗。自願受測者B1(40來歲男性)、B2(20來歲女性)、B3(30來歲男性)分別將製造例2、製造例3、製造例4之陶瓷粉末體與飲料水一起以1次6g連續經口攝取5次,結果未觀察到任何急性毒性。體重係數為100~150mg/kg日之範圍,陶瓷粉末體之總攝取量為30g。
試驗例7:克羅恩氏病
炎症性腸病主要是克羅恩氏病與潰瘍性大腸炎,被指定為國家特定疾病。此次藉由診斷為克羅恩氏病之患者C(20來歲男性)之自願協助,來測定因經口攝取本發明多孔質陶瓷所致之包含C反應性蛋白(CRP)在內的變化。作為(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將1個製造例4之陶瓷成形體投入2L自來水來製出加工水。圖7係以時序表示發病引起之緊急住院至攝取該加工水攝取之檢查結果。
CRP變為0.2而出院後,儘管攝取了用以治療克 羅恩氏病之頗斯得安藥劑(Pentasa,5-Aminosalicylic acid),在C反應性蛋白、白血球(WBC)及血小板(PLT)上升之同時,伴隨發熱、腹痛、全身倦怠感、腹瀉、血便等副作用,體重亦從健康時之70kg減少至50kg,因此將頗斯得安藥劑之攝取停止了約5個月。之後,以2L/日之容量單純地經口攝取加工水,約8個月後CRP快速降低至0.05mg/dL,同時觀察到血液狀態之改善,也完全未引發副作用。隨此,體重亦順利增加,回復到65kg。
如此不攝取其他藥劑而僅攝取經投入本發明多孔質陶瓷之加工水,病狀因此獲得改善一事已明朗化。圖中雖未記載,在2014年10月之定期受診時,CRP為0.15mg/dL而在正常範圍(0.20mg/dL以下)內,經主治醫師判斷其已正常化。如此,對於現階段無根本治療方法而被指定為難治疾病之克羅恩氏病,具有可提供新穎治療方法之可能性。
試驗例8:癌症 活體外(in vitro)
針對於源自人類之6種癌細胞,於添加有濃度100ppm之製造例4陶瓷粉末體(其作為(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的培養液中調查各癌細胞之增殖抑制效果。圖8-1至圖8-6分別為使用腦腫瘤細胞株A172、大腸癌細胞株Colo205、白血病細胞株Jurkat、胃癌細胞株KatoIII、肺癌細胞株PC9、肝癌細胞株HepG2之活體外(in vitro)試驗結果。就6種癌細胞而言,未使用多孔質陶瓷時以對數方式增殖,使用多孔質陶瓷時則不拘癌之種別,對全部之癌細 胞顯示出強烈之抑制效果,其細胞數大幅減少。另外,圖中因癌細胞數在103等級以下無法測定而中止計數。同樣之增殖抑制效果即使在使用(TC)式、(TCM)式代表例之製造例1、製造例3的陶瓷粉末體亦有觀察到。由上可知,不論癌之種別,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皆可使癌細胞數減少。
接著,將1個(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代表例之製造例4之陶瓷成形體置於培養液中,調查癌細胞在不與多孔質陶瓷直接接觸狀態下之增殖抑制效果。圖9為相同條件下使用正常細胞株NHDF(源自人類之纖維母細胞)與肺癌細胞株PC9時之增殖抑制結果。此時,也因多孔質陶瓷之存在,對肺癌細胞顯示出強烈之增殖抑制效果,第6天以後轉為減少。另一方面,正常細胞與無多孔質陶瓷時相較,雖有若干之增殖抑制,但並未轉為減少而順利增殖。以上結果提示了,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幾乎不對正常細胞造成影響,而可用作僅減少癌細胞之癌症治療劑及/或預防劑來利用。
一般使用之抗癌劑也會對正常細胞造成影響,伴有不少副作用。另一方面,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對於癌細胞發揮殺癌效果,與此相對地,不會對正常細胞造成不良影響,毋寧是對正常細胞帶來良好效果。此事可由下述事實所證明:如圖20所示,藉由使用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從幼年期至老年期之廣泛期間,無論在任一期間生存率皆上昇;如圖18-1、2所示,攝取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會引起食欲增進作用等。
習知之癌症治療多以組合「化學療法(抗癌劑等)」「外科手法(手術)」「放射線治療」及「免疫治療」來進行。除了此等4種領域之外,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提供了「物理作用療法」之新領域。亦即,強烈提示了本發明多孔質陶瓷之殺癌效果係基於下述機制:藉由僅對癌細胞造成組織破壞及阻礙代謝等,使癌細胞自體在物理上損壞而死亡。另一方面,對於生物體則如圖6所示未觀察到毒性,對患者而言可說是幾無副作用之物理作用療法。此外,由該物理作用療法提示了,組織破壞不拘癌之種別皆會發生,對於多種癌症之治療有效。事實上,使用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之細胞層級實驗結果足可證明其正當性。
更進一步來說,現在雖有對抗癌症之抗癌劑等治療藥,但並無已證實明確效果之預防劑。經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確認的甲基自由基有可能與防止DNA甲基化等表觀遺傳破綻(防止癌症等與通常不同之基因表現狀態)相關。由此,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未觀察到毒性,可期待作為無副作用之癌症預防劑來持續使用。
試驗例9:神經退化性疾病
神經退化性疾病之代表例有多麩醯胺病、阿茲海默病、帕金森氏病等。多麩醯胺病會引起不隨意運動及歩行障害等。阿茲海默病已有學術報告,因其阻礙血管供給神經細胞營養、妨礙腦神經細胞所產生廢棄物之類澱粉β等變性蛋白質朝血液中排放而導致蓄積等,因此使得記憶障礙及失智症等發作。帕金森氏病係以腦內多巴胺不足與 乙醯膽鹼之相對增加作為病態之進行性疾病。
圖10係使用帕金森氏病態模式果蠅並以生存率來測定有無攝取本發明多孔質陶瓷之差異的結果。作為(OBNM)式所示代表例,將製造例20之陶瓷粉末體以10ppm濃度混入寒天來給餌,以果蠅之生存率探討藥理效果。在給予不含本發明多孔質陶瓷之一般餌的對照區中,第25天後急遽死亡,第37天則全滅。另一方面,在給予本發明多孔質陶瓷之檢體區中,壽命延長至48日。上述結果提示了,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可能成為帕金森氏病之有效治療藥。
試驗例10:流行性感冒病毒
病毒性感染症係以體內產生對病毒之中和抗體來防止感染。然而,因病毒容易變異,預防藥之疫苗也必須按情況另行製作。另一方面,由於病毒係寄生於細胞來增殖,雖有阻礙其等增殖之抗病毒藥,但並非直接破壞病毒自身。爰此,針對使用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所致病毒去活性化進行活體外(in vitro)試驗。
對象病毒使用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H1N1),使用製造例2、製造例4之陶瓷粉末體作為(TOC)式、(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各以1000ppm之濃度投入各培養液20mL,並於培養液中播種病毒液0.2mL。將該反應液置於25℃恒溫槽中維持24小時及48小時,使其接觸作用。之後採取5mL反應液,以過濾器過濾而分離為陶瓷粉末體與病毒液。將該病毒液視為感染價測定用原液並測定感染價。將原液以PBS施行10倍分階稀釋後,將原液或稀釋病毒 液50μL與已懸濁在添加有5%FBS之DMEM的MDCK細胞50μL植入96孔微量盤。之後,於37℃之二氧化碳氣體孵卵器內培養4天。培養後,觀察因病毒增殖引起之細胞變性效果(CPE),使用Reed-Muench法求出病毒感染價(TCID50/mL)並換算為病毒個數(pfu/mL)。將其結果示於圖11。
與不含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之對照區相較下,含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時無論何者均病毒個數減少。尤以(TOCM)式之多孔質陶瓷,其相較於對照區在24小時後約為1/400,48小時後減少至1/1550。因此,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對於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H1N1)具有充分之有效性。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H3N2)也使用同樣之多孔質陶瓷並以相同條件進行試驗,與(H1N1)大致結果相同。
以上可知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對於流行性感冒病毒係不拘種別(亞型)而有效作用。據此,可想見其與迄今之疫苗及抗病毒藥在作用機制上本質相異,具有可將病毒作物理性破壞之作用。此外,因其非生物學上之抑制而具有物理破壞力,推測即使病毒變異亦可因應。即使對於世界流行病,藉由使用此種病毒去活性化方法,亦可期待可大量生產安全之去活性疫苗。
試驗例11:HIV
使用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1)作為BSL3層級之對象病毒,將製造例4之陶瓷粉末體作為(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以1000ppm濃度投入培養液中進行24小時及48小時接觸作用後,將其等作為感染價測定用原液 來測定感染價。去活性化過程及感染價測定實驗與試驗例10相同。將其結果示於圖12。不含本發明多孔質陶瓷之對照區之感染價即使在48小時後仍為1580(TCID50/mL),與初期值幾無變化。另一方面,使用本發明多孔質陶瓷之病毒感染價從初期之1785(TCID50/mL)至24小時後成為158(TCID50/mL),48小時後更減少到126(TCID50/mL)。
由以上結果,可想見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對於人類免疫不全病毒具有充分之有效性。因此,可望利用於現今據稱全世界有高達5千萬HIV感染者之後天性免疫不全症候群(AIDS)的防止發病。
試驗例12:糖代謝、肝機能、脂質異常、肥胖症
若血液中之膽固醇及中性脂肪增加,脂質異常症及以動脈硬化為主要成因之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會極度提高。此外,因動脈硬化等之血管組織變性,糖變得不易滋潤到血管外,血糖值提高而終至糖尿病。日本癌症學會與日本糖尿病學會之共同委員會報告已指出糖尿病與癌症發病之因果關係甚高。
圖13為在糖代謝機能上抱有問題之受測者D1(60來歲男性)之血糖值(Glu)與血紅素A1c(HbA1c)之檢査結果。同時也顯示總膽固醇(T-Cho)與γ麩醯胺基轉肽酶(γ-GTP)之檢査結果。自2014年4月檢査以後,將1個(TOC)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代表例之製造例2陶瓷成形體投入2L自來水,請受測者每天經口攝取該加工水2L。攝取2個月後,在2014年8月檢査結果中,Glu雖高於正常範圍(75~105),但 已由240幾乎減半為130,在此同時,HbA1c也從7.7減為6.4而接近正常範圍(4.6~6.2)。由此可知,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具有改善糖代謝機能之藥效。
圖14為肝機能低落之受測者D2(40來歲男性)之丙胺酸轉胺酶(ALT/GPT)與γ麩醯胺基轉肽酶(γ-GTP)之檢査結果。2013年4月與6月之檢査結果中,任一數值均較正常範圍為高。於是,從2013年6月檢査以後,將1個(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代表例之製造例4陶瓷成形體投入2L自來水,請受測者每天經口攝取該加工水2L。攝取4個月後,2013年10月之檢査結果中,ALT/GPT由當初之50大幅減少為20,收束在正常範圍(4~36)內。此外,γ-GTP雖然較正常範圍(4~68)為高,但也從當初之393大幅改善到約1/3之112。由此可想見,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具有改善肝機能之藥效。
調查了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對於脂質異常症之標幟之一,即中性脂肪(TG)的效果。對大鼠給予4%高膽固醇飼料1個月。N=8,攝餌量為14g/隻‧日,令全部為相同之量。如此以相同給餌量,對照區則使其自由攝取自來水,檢體區則係將製造例2、製造例4之陶瓷粉末體(作為(TOC)式、(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對自來水投入而成濃度100ppm之含粉末水並使大鼠自由攝取。圖15-1為1個月後之體重、血中之中性脂肪以及以組織解剖來計測之心臟重量的結果。相較於對照區,檢體區之體重變得較重,由於給餌量相同,可知攝取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者之吸收 效率提高。一般而言,一旦吸收效率如此提高體重也隨之增加,血中之中性脂肪亦會上昇。然而在本實驗中,中性脂肪在對照區顯示最高值,攝取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為較低之數值。判斷此現象係因攝取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時基礎代謝提升而使中性脂肪消費較多的結果。
依上述,給予高膽固醇食餌而成為脂質異常狀態之大鼠中,攝取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時,吸收效率提高且體重也增加,但代謝活性化程度在此之上,結果中性脂肪減少。此事也由圖15-2之解剖組織所支持。圖中白線包圍部分表示體內脂肪組織。相對於對照區有顯著之脂肪增加,攝取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之檢體區脂肪沉著明顯較少。此一事實提示了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可成為對抗脂質異常症及肥胖症之預防及治療藥。此外,圖15-1也顯示心臟重量,相對於檢體區,對照區發生了心臟肥大。
圖15-3為對照區之代表性肝臟組織。除了觀察到脂肪肝之外,接續橫隔膜周圍之肝組織腫脹(圖中之箭頭部分)也在8例中有3隻發生症狀。另一方面,檢體區在攝取(TOC)式與(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時,分別在8例中有1隻、0隻,病變較少。由於藉由攝取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而使吸收效率提高,可想見其作為肥胖症之預防及治療藥之利用。
試驗例13:肥胖症及瘦身效果
按厚生勞働省之定義,身體質量指數(BMI)達25以上且有健康障礙或其可能性的情況,或者多量內臟脂肪 之情況即視為肥胖症,因此引發之合併症有糖尿病、高血壓、脂質異常等,其病態及於11。
藉由以日本肥胖學会之肥胖基準計係相當於肥胖(2度)之BMI為30的受測者E(60歲男性)之自願協助,將1個(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代表例之製造例4的陶瓷成形體投入2L自來水。請受測者每天經口攝取該加工水1L,並將含2mg之製造例4陶瓷粉末體之錠劑以2錠/日之比例每天與飲料水一起經口攝取。由於3個月後BMI為24而落入被視為正常範圍之18~25範圍內,此提示了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可用於治療肥胖症之可能性。
試驗例14:皮膚病
身心症性皮膚病、足癬之皮膚病、尋常性乾癬、褥瘡等炎症性皮膚病等,有許多種皮膚病存在。對於呈現身心症性皮膚病之受測者F(60來歲男性)進行本發明多孔質陶瓷之投藥。請受測者將含10mg之製造例19之陶瓷粉末體的錠劑以每天1錠的比例與飲料水一起經口攝取。同時,將製造例18之陶瓷成形體的一部分(5g)投入自來水2L,也請受測者以1L/日之比例來經口攝取所得加工水。圖16顯示患者之治癒過程。雖然投藥3日後僅能觀察到些許效果,但第20天時皮膚病幾已完全治癒。對足癬之皮膚病及尋常性乾癬患者,也觀察到同樣之效果。
此外,對於老人照護設施中呈現褥瘡等炎症性皮膚病之多數受測者,將製造例18之陶瓷成形體之一部分(5g)投入自來水500cc並將所得加工水以2~3次程度/日之頻 率對患部噴霧並使其直接乾燥,3天後可觀察到治癒效果。推測這是引起炎症之原因菌等的殺菌作用所致。
試驗例15:酒精之分解促進作用
調查飲酒後之酒精分解是否受到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促進。將1個(TOC)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代表例之製造例2陶瓷成形體投入水中製作含粉末之水。於飲酒前經口攝取該含粉末之水時(檢體區)與未攝取時(對照區)的酒精分解速度係以同一受測者G(20來歲男性)間隔2週各實施1次共實施2次。檢體區係於飲酒前請受測者經口攝取含3.5mg製造例2陶瓷粉末體之含粉末之水100cc,15分鐘後,以15分鐘將酒精濃度15~16度之日本酒360mL飲用完畢。飲用完畢後立刻以BEX酒精檢測套組來測定兩區內之體內酒精濃度之歷時變化。將其結果示於圖17。
飲酒1小時後之體內酒精濃度為同值,但3小時後,檢體區者較對照區體內酒精濃度更早減少,4小時後檢體區已成為0%,相對來說,對照區還有0.015%殘留體內。就(TC)式、(TB)式、(TN)式、(TS)式、(TOB)式、(TON)式及(TOS)式所示各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而言,攝取含有製造例1、製造例5、製造例9、製造例13、製造例6、製造例10、製造例14之各陶瓷粉末體的含粉末之水亦可觀察到同樣之分解促進作用。此外,攝取投入陶瓷成形體所得加工水、及吞服含陶瓷粉末體之錠劑時,也可觀察到同樣效果。
如上所述,飲酒前經口攝取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時,將變成體內之酒精分解受到促進的結果。可想見這 是因攝取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而使血流增大,肝臟之酒精代謝速度加速的緣故。血流增大被推定是因一氧化氮(NO)(其列為源自血管內皮之弛緩因子之一)所致,且可想見,含陶瓷粉末體之懸濁水當中只有水溶液被體內吸收後代謝時,如試驗例4所示二次反應,體內產生NO。無論如何,攝取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具有促進酒精分解代謝之效果,因此作為一例,可想見其作為急性酒精中毒症之治療藥及宿醉之預防藥來使用。
參考例1
飲酒前經口攝取添加有本發明之陶瓷粉末體的含粉末之水,藉此明確得知,飲酒後之體內酒精濃度相較於未攝取時獲得分解促進。為了佐證活體內之代謝促進,以in vitro試驗來確認並未因投入酒精水溶液之本發明多孔質陶瓷而使酒精直接分解。多孔質陶瓷使用與試驗例15相同之製造例2之陶瓷粉末體。
於純度99.5%之乙醇7mL中混入離子交換水493mL來製作酒精水溶液,並以酒精計(0~10度,精度0.1度)測定有無添加製造例2之陶瓷粉末體所致酒精度數之歷時變化。初期之酒精水溶液度數為1.7度。檢體區則以100ppm之濃度投入製造例2之陶瓷粉末體。4天後對照區(無添加陶瓷粉末體)之酒精度數為1.2度,相對來說,檢體區也為1.2度而為同值。
由此可知,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不會引起酒精直接分解。因此確知,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之攝取並非靠 酒精之直接分解,而是在活體內之血流增大及/或酒精代謝促進上發揮效果。
試驗例16:食欲增進作用
疾病所致食欲減退與體力降低相關,有時會有其使得疾病惡化之惡性循環的情況。於此,針對攝取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所致食欲增進作用進行調查。使用Fischer大鼠之自由攝餌條件下,對照區使用自來水攝取群,檢體區則使用將(TON)式、(TON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的製造例10、製造例12之陶瓷粉末體以成為100ppm濃度之方式添加到自來水所得含粉末之水的攝取群,以共3群來實施試驗。圖18-1顯示45天之各群總攝餌量,圖18-2顯示一個體中換算為每日平均值之攝餌量。
無論是總攝餌量或一個體之每日平均攝餌量,相較於對照區,檢體區之攝餌量增多。尤以攝取(TON)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一例,即攝取含製造例10之陶瓷粉末之水的群組觀察到最強之食欲增進效果,較對照區增加了約4%。由上可知,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之攝取具有食欲增進作用。
試驗例17:幽門螺旋桿菌
與幽門螺旋桿菌相關之疾病可列舉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幽門螺旋桿菌尤與胃癌具相關関係,世界衛生組織(WHO)經由流行病學之調査而認定幽門螺旋桿為確實之致癌物質之一。迄今幽門螺旋桿菌之驅逐主要係利用抗生物質,但也有抗藥性菌之出現及副作 用之問題。
於此,針對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對抗幽門螺旋桿菌(JCM12093)之抗菌力進行活體外(in vitro)試驗。以5%去除血纖維蛋白原之馬血,將幽門螺旋桿菌以37℃±1℃微嗜氣培養6~8天後,使其浮游於生理食鹽水,並令菌數已調整為103個/mL至104個/mL者為試驗菌液。
培養基使用添加5%去除血纖維蛋白原之馬血的寒天平板培養基。就檢體區而言,使用分別添加有(TC)式、(T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代表例之製造例1、製造例3陶瓷粉末體100ppm之培養基,對照區則使用不含多孔質陶瓷之培養基。於該等三種培養基塗抹各同量之試驗菌液0.1mL,以37℃±1℃作微嗜氣培養預定天數(5~7天)後,計測寒天平板培養基上之生育菌落數。其結果為表6。
與不含多孔質陶瓷之對照區相較,檢體區中無論任一多孔質陶瓷均生育菌落數減少。尤以使用製造例3之(TCM)式所示孔質陶瓷時,幽門螺旋桿菌在培養第5天時既已死亡。
受到此結果與無生物毒性影響,藉由事前呼氣檢査(使用優比特(UBIT))已有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反應之2名自願協助受測者H1(30來歲男性)、H2(50來歲男性),使用 製造例4之(T0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實施活體內(in vivo)試驗。事前呼氣檢査得知△值為6.9%(正常值小於2.5%)之自願協助者H1係將製造例4之陶瓷粉末體以5mg/日之比率與飲料水一起經口攝取2周,結果△值減少為1.1%,而成功地驅逐幽門螺旋桿菌。此外,自願協助者H2事前之△值為28.6%,但以30mg/日之比例與飲料水一起經口攝取同樣之陶瓷粉末體1週,再以60mg/日與飲料水一起經口攝取連續2週後成為1.9%,也成功地驅除幽門螺旋桿菌。如此可知,藉由經口攝取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即使不使用抗生物質等,仍有可能將幽門螺旋桿菌除菌。
試驗例18:牙周病菌
牙槽溢膿、蛀牙等成因為牙周病菌及致齲菌之疾病甚多。此外,厚生勞動省所發表之2012年度人口動態統計中,就死亡原因的部分,「肺炎」接續著「癌症」、「心臟病」而浮顯為第3名。肺炎之中,特別是誤嚥性肺炎已列出牙周病菌及致齲菌係其成因之一,刻正需要開發其有效之除菌劑。此外,潰瘍性大腸炎與致齲菌之因果関係也為論文所報告。
針對牙周病菌,使用多孔質陶瓷進行活體外(in vitro)試驗。將1個(TOB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的製造例8陶瓷成形體放入純水1L來製造培養液。於該培養液中添加牙齦卟啉單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菌使濃度達3.49×106個,於37℃下培養24小時後測定菌數。結果示於表7-1。相較於不含多孔質陶瓷之純水培養液的菌數殘 存有約103CFU/mL,含多孔質陶瓷之培養液的菌數變為0CFU/mL。
同樣地,將1個(TON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的製造例12陶瓷成形體放入純水1L,製作培養液。於該培養液中添加PG菌使濃度為2.22×106個,於37℃下培養,測定24小時後之菌數。將結果示於表7-2。使用含多孔質陶瓷之培養液時,菌數成為0CFU/mL。
由以上事項,由於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作為牙周病菌之除菌劑有效,可想見其作為牙周病等之預防劑及/或治療劑之利用。
試驗例19:致齲菌
就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對毒性雖弱但會引發蛀牙之變種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MT8148菌的效果,進行in vitro試驗。檢體區係將(OBN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即製造例20陶瓷粉末體以濃度100ppm添加於純水所 製成之粉末懸濁水、與添加至磷酸緩衝液之粉末懸濁水共2種用作培養基,對照區則是將不含多孔質陶瓷之純水與磷酸緩衝液用作培養基。於各培養基中添加MT8148菌並使濃度為108個,測定於37℃下培養24小時後之菌數。將結果示於表8-1。觀察到因多孔質陶瓷之有無而使24小時之菌數有105以上之差異。
於同樣之試驗條件下,以濃度100ppm使用(OBN)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即製造例18之陶瓷粉末體,將結果示於表8-2。24小時後之檢體區菌數均為0CFU/mL,完全到達死亡。
致齲菌相關疾病之一還有心內膜炎。已有報告指出,毒性強烈之SA31菌為使心內膜炎重症化等之要因,其除菌劑迄今主要使用抗生物質等。然而抗生物質之副作 用以及其多用導致抗藥性菌株出現等,課題亦多,而尋求替代其之除菌劑。爰此,就多孔質陶瓷對SA31菌之效果進行in vitro試驗。檢體區係將(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即製造例4之陶瓷粉末體以濃度100ppm添加於純水所製成之粉末懸濁水、與添加至磷酸緩衝液之粉末懸濁水共2種用作培養基,對照區則是將不含多孔質陶瓷之純水與磷酸緩衝液用作培養基。於各培養基中添加SA31菌並使濃度為108個,測定於37℃下培養24小時後之菌數。將結果示於表9-1。24小時後之檢體區菌數均為0CFU/mL,完全到達死亡。
於同樣之試驗條件下,以濃度100ppm使用(TOC)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即製造例2之陶瓷粉末體時,如表9-2所示,24小時後之檢體區菌數均為0CFU/mL,完全到達死亡。
據以上結果,由於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作為以MT8148菌及SA31菌為代表之致齲菌的除菌劑係有效,可想見其作為蛀牙等之預防劑及/或治療劑之利用。
接著,使用正常模式大鼠進行in vivo試驗。於大鼠血中注入已添加108個SA31菌之生理食鹽水、已添加同數SA31菌與製造例4之(TOCM)式所示陶瓷成形體而製得之生理食鹽水溶液、已添加同數SA31菌與抗生物質之生理食鹽水、已添加同數SA31菌與抗生物質及製造例4之(TOCM)式所示陶瓷成形體而獲得之生理食鹽水溶液,分4區進行in vivo試驗,每隔預定時間採取血液並培養,測定SA31菌之菌落數。將其結果示於圖19-1。另外,圖19-2為部分擴大之圖。正常大鼠中,血中之SA31菌被白血球等捕食,結果並未增殖而減少。但使用多孔質陶瓷或抗生物質時,則有30分鐘後令菌數減低到1/20以下之藥效。其中尤以使用投入多孔質陶瓷所得生理食鹽水溶液時,2小時後變為0CFU/mL,形成了與使用抗生物質時之3小時相較下,除菌效果在短時間內顯現之結果。
由以上說明,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除了SA31菌自體之除菌外,尚可作為SA31菌所致心內膜炎之重症化預 防劑及/或治療劑來利用。此外,由於藥理效果較抗生物質更高,在可代替抗生物質之同時,也可期待防止病菌之多藥劑抗性化。
試驗例20:生存率提升
使用羽化黑腹果蠅之野生型標準系統(Canton S)之生存率測定實驗為了可進行統計學處理而令n=100(雄雌各50隻)。該黑腹果蠅之給餌與給水係以寒天進行。寒天組成以對照區而言為乾酵母、玉米粉、葡萄糖、瓊脂、丙酸、對氧苯甲酸丁酯(,防腐劑)、寒天及水分。另一方面,檢體區除了此等之外,並以10ppm、100ppm、1000ppm之濃度添加(OBN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即製造例20之陶瓷粉末體至寒天,再將各寒天作為飼料給餌。將所得結果使用Kaplan-Meier法進行生存分析,並以Log rank檢定來確認對照區與檢定區之2群是否在生存率上具有意差。就進行檢定期間而言,則是以充分攝食供試飼料而認為有效的生存率達50%之期間來進行。
此外,Kaplan-Meier法為每次發生死亡時計算生存率來進行生存分析之方法。Log rank檢定係檢定Kaplan-Meier法求得之2群生存率之差。具體來說則是檢定歸零假說(2群在生存率上無差異)。檢定結果在歸零假說之前提下發生機率極小時,即捨棄該歸零假說。有必要設定捨棄歸零假說之機率的基準值,因該基準值係一即使歸零假說為真仍將其捨棄之確率,稱之為危險率(α)。在歸零假說之前提下,檢定統計量χ產生之機率以P表示而稱為P值。 P值為設若將該值設為α則歸零假說會被捨棄之值。因此,一般而言,P≦0.05時在統計學上具有意義,P≦0.01時在統計學上極有意義。將其結果示於表10。
由表可知,對照區與3種檢體區(10ppm、100ppm、1000ppm)中,與對照區相較下可謂生存率在統計學上有意義之檢體區係在對雄性(果蠅)供予含100ppm及1000ppm之本發明多孔質陶瓷的供試飼料之時。
由此次之實驗結果可知,有關雄性黑腹果蠅,與對照區相較檢體區之生存率提升一事,由統計學之處理結果亦甚明顯。將該生存率變化示於圖20。從已馴化之第8天以後的生存率來看,可知檢體區較對照區生存率明顯提高。尤其從第10天至第88天,因攝取含多孔質陶瓷之寒天的效果而顯示出高生存率。另,雖然對照區與檢體區在第88天以後之生存率上變得幾乎相同,但這是因老化進行結果導致無法活動攝食寒天,也無法攝取多孔質陶瓷之故。但就此部分,相對於在此之後對照區在第101天全數死亡,檢體區由濃度較低者依序,全數死亡日延伸到第104天、第 108天及第114天。由此清楚得知,即使在變得不攝取之第88天以後,效果最大仍可發揮2週弱之時間。
在觀諸以上結果之前提下,可判斷攝取多孔質陶瓷並非延長壽命,而是與對照區相較下使各種身體機能維持良好,因此健康生存期間(健康壽命)延長而使死亡率降低。因此,生存期間中即使高齡化仍可維持良好之QOL。特別是,以含10ppm多孔質陶瓷之寒天為餌的檢體區與對照區在第71天至第81天有明確差異,相對於檢體區中生存率以58%固定推移,對照區則是從42%減少到32%。換算成人類時,將會成為健康活至約80歲之人口增加26%。據稱日本人男性之平均壽命約80歳,健康壽命則約70歳。對於從70歳以後之10年之間抱有某些問題而難以健康生存之現狀,攝取多孔質陶瓷對於延長健康壽命有所助益。
如上所述,藉由攝取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可獲得健全之身體機能得以維持且健康生存之機率增加的效果。雖然無法確定活體內之正確反應機制,但藉由攝取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而生存率提升一事已明朗化。尤其是,藉由攝取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不僅有降低年齡增加所致老年期死亡率之效果,從幼年至老年之任一期間中生存率皆提升。
試驗例21:血流依賴性血管擴張
若因高血壓、糖尿病等而對血管造成負擔,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而失去防止動脈硬化之功能,內膜上蓄積膽固醇及脂肪之結果,將會發生斑塊而引起血流障礙。此 外,因斑塊破裂而發生血栓,導致心肌梗塞、腦梗塞等之循環系統疾病。此等之預防藥雖有血栓溶解劑等,但並非本質上之治療,血管內皮狀態之改善甚是重要。
血流依賴性血管擴張(FMD)檢査是動脈硬化、高血壓等之指標,也是用以計量血管擴張率之物。一旦血管內皮細胞機能低落,血管擴張因子之NO產生會減少,FMD值降低。正常值標準為6%以上,小於5%則懷疑有血管內皮障礙。對於受測者I(30來歲男性)測定多孔質陶瓷攝取前後之FMD值。將1個(T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即製造例3之陶瓷成形體投入自來水2L,請受測者以1L/日之量每日攝取所得加工水。攝取前數值為5.5%而係低落之數值,但攝取6個月後數值為11.5%,可見大幅改善。本發明其他之多孔質陶瓷也具有同樣之FMD值改善效果。按上述結果,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在改善血管內皮狀態上具有優異效果。
試驗例22:整腸作用
因脊髄神經損傷導致下半身麻痺之受測者J1(60來歲男性)除了無法歩行之外,被認為因神經損傷而便祕,10天1次以栓劑進行強制排便。於此,將多孔質陶瓷即製造例16之陶瓷多孔質體之一部份(質量5g)投入2L自來水,請受測者以2L/日之比例攝取所得加工水,第3日以後幾乎每日排便,肇因於神經損傷之便秘獲得改善。由此可知,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具整腸作用同時對神經系統也發揮良好作用。在此同時,排便臭氣也大幅減少。
另一方面,於從孩提時代迄今每天早上排便呈腹瀉狀態之受測者J2(60來歲男性)也以1L/日之比例攝取相同之加工水,結果自第3天起從腹瀉狀態成為正常排便,觀察到整腸作用。停止攝取上述加工水後,約1週後再次回復到與以前相同之腹瀉狀態,由此可確認腹瀉狀態之改善係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所致。
試驗例23:痙攣
痙攣之本質要因尚有許多不明確之點。從長距離行駛高速道路之駕駛員中,選出愁訴因經常固定踩踏油門踏板而引起右腳痙攣且一旦發生就長時間不止之受測者K(60來歲男性),在發生相同痙攣時,請受測者以200cc程度經口攝取將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即製造例15之陶瓷多孔質體之一部(5g)投入自來水2L所得加工水。結果,藉由攝取加工水,5分鐘~10分鐘後痙攣停止。認為其係受助於如試驗例21所載之血流增大效果。
試驗例24:肌肉疲勞
考慮到性別、年齡別、每日運動量,將自願協助者之20位受測者大致均等地進行分群。請對照群之受測者飲用市售之1L寶特瓶裝飲料水,請檢體群之受測者飲用已在市售1L寶特瓶裝飲料水中以10ppm濃度添加了平均粒徑為2μm之製造例12陶瓷粉末體的含粉末之水。行程則請受測者徒歩來回包含坡道之單趟5km,之間再請受測者適宜地少量緩緩飲用。就之後即刻、隔天、再隔天之3天筋肉疲勞及肌肉疼痛採行問卷調查。運動後即刻顯示肌肉疲勞之 人數為對照群10位、檢體群9位,幾乎沒有差異。然而,隔天及再隔天顯示肌肉疼痛之人數,相對於對照群8位,檢體群則為0位,顯示出極大差異。依據以上結果,觀察到攝取添加有陶瓷粉末體之含粉末水可在短時間恢復疲勞,隔天以後之肌肉疼痛消失的疲勞恢復效果。
此外,進行每週1次3小時程度之高爾夫球練習的受測者L(60來歲男性)迄今會在練習日之隔天後發生伴隨肌肉疼痛之肌肉疲勞。然而,請受測者以2L/日之比例攝取將1個多孔質陶瓷即製造例12之陶瓷成形體投入自來水2L所得之加工水並同樣地進行高爾夫球練習,結果與以往不同,隔天後之肌肉疼痛消失,在此同時,肌肉疲勞之自覺症狀也消失。
試驗例25:膏狀潔齒劑、口香膠劑
除了基本成分之研磨劑及發泡劑之外,以重量比5%添加製造例8陶瓷粉末體(平均粒徑2μm)作為藥用成分之多孔質陶瓷之一例,製作出膏狀之潔齒劑。使用本潔齒劑,受測者M(20來歲男性)以1天2次之比例進行刷牙。結果,藉由使用本潔齒劑,除了如試驗例18及試驗例19所明示般牙周病菌及致齲菌減少之外,觀察到此等致病菌所致炎症之預防效果、因自由基分解所致之促進牙結石去除效果及生物膜等牙垢之產生防止效果。此外,附著於牙齒之菸垢也因自由基等而促進分解,觀察到比一般潔牙劑更佳之去除效果。將以重量比計係添加1%製造例8之陶瓷粉末體(平均粒徑2μm)來作為藥用成分之多孔質陶瓷的口香膠 以1日2次之比例咬嚼,可觀察到同樣之效果。
試驗例26:液體潔齒劑、漱口劑、喉錠劑、糖劑
一般之液體潔齒劑及漱口劑之類通常會在使用後吐出。此外,其使用後有時會以水漱口,皆會使殺菌效果減少。另一方面,本發明之加工水可用作液體潔牙劑及漱口劑,且如試驗例6所載般不具毒性,即使於口腔中含漱後吞嚥亦無問題。再者,由於使用後無需洗淨等,殺菌效果不會減少,與一般液體潔齒劑及漱口劑相較,具有效果可持續之優異性。另,利用牙刷之刷牙會有許多刷不到之處,本加工水則是連牙周袋皆可滲透,可想見抑制蛀牙及牙槽溢膿進行及預防效果甚高。
為了就此驗證,選出口內細菌數相對較多之受測者N,將1個製造例4之陶瓷成形體作為多孔質陶瓷之一例投入自來水2L,並將所得加工水用作漱口劑,採取非刺激唾液並以MSB培養基調查變種鏈球菌菌數之歷時變化,其結果如圖21。每天過9點、12點、15點、18點及21點時各進行10秒漱口(圖中之△),唾液每日隔12小時採取2次並測菌數。另外,唾液係於漱口當前攝取,並非漱口後即刻之菌數。可知在每隔3小時漱口之日子裡有明確減少。另一方面,通常就寝中菌會增殖,但使用上述加工水漱口時,夜間也觀察到顯著之增殖抑制,結果在實驗開始後第3天21點之菌數成為零。取代漱口劑,製作每錠含有0.1mg至1mg程度之製造例4之陶瓷粉末體的喉錠劑及糖劑,以該等進行同樣試驗,結果因口腔內之滯留時間較漱口更為增加,觀察 到更顯著之殺菌效果。
依據以上內容可知,可藉由持續使用含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之液體潔牙劑、漱口劑、喉錠劑、糖劑等,而使致齲菌大致維持為零。藉由使口腔內維持清淨,也可如試驗例19般期待預防肇因於致齲菌之其他疾病。
試驗例27:口潰瘡
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如試驗例18及試驗例19所明示可觀察到牙周病菌及致齲菌之除菌效果,且含多孔質陶瓷之膏狀潔牙劑、口香膠劑、液體潔牙劑、漱口劑、喉錠劑、糖劑等則可由試驗例25及試驗例26之結果得知其等具強烈殺菌效果。
接受此等結果,請患口潰瘡之受測者3位分別以1日3次之比例攝取與試驗例25、試驗例26相同之口香膠劑(1錠/次)、漱口劑(100cc/次)、喉錠劑(1錠/次),全員都在2天內完全治癒。因此可知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可成為口潰瘡之治療藥。此外,其後也請受測者跨6個月服用,結果在該期間內並無口潰瘡發病。因此可知,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可成為口潰瘡之預防藥。
試驗例28:角質層
對於腳踝角質層堅硬之受測者P1(60來歲女性)、P2(60來歲男性),將1個(TOCD)式所示多孔質陶瓷即製造例4之陶瓷成形體投入自來水1L,使所得加工水含浸到棉花中,1日數次塗佈於患部,約1個月後角質層減少而回復至柔軟之正常皮膚狀態。
試驗例29:口臭
以呼氣檢測器(顯示0級至5級共6階段)來測定加工水攝取前後之呼氣。選出加工水攝取前為4級以上之受測者5位,使用試驗例28之加工水,以1日5次之比例進行10秒/次之漱口,實施1週,之後測定之結果,有2位之口臭減低為0級,3位減低為1級。據此,藉由經口攝取試驗例28之加工水,可如試驗例26所示般進行口腔內殺菌,結果可防止以及預防細菌及細菌代謝物為主因之口臭。
試驗例30:保濕效果
將1個製造例4之陶瓷成形體作為(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投入自來水1L,所得加工水雖然詳細機制不明,卻可用作細胞吸收優異之化妝品。特別是加工水所含奈米氣泡容易為體內吸收。爰此,將本加工水製成敷膜或化粧水請多數女性使用,結果,在具優異保水性而使乾燥皮膚正常化之同時,臉部皺紋也大幅改善。由此等結果,可知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可防止或改善肌膚老化。
製造例21:飲食品之製造方法 (補充品)
除了2mg製造例3陶瓷粉末體作為(T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之外,摻合一般使用之糊精、結晶纖維素等賦形劑(增量劑)、二氧化矽等結合劑及硬脂酸鈣等防止附著劑共198mg,將混合粉末打錠製成直徑8mm且重量200mg之圓型錠。將該錠劑作為補充品攝取時,令陶瓷粉末體之每日攝取量以體重係數計在0.2mg/kg~0.5mg/kg之範圍 內,而成為與其相近之錠數。作為一例,令體重係數為0.2mg/kg,體重60kg之人所攝取之陶瓷粉末體量為12mg/日,錠數為6錠。此外,視情況而定,也可適當選擇膜衣錠及糖衣錠。將該錠劑與飲料水共同吞入,多孔質陶瓷與水接觸而成為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水。
(喉錠、糖果、口香膠)
於喉錠、糖果或口香膠之原材料中添加0.1mg~2mg程度之製造例7陶瓷粉末體,藉此製得喉錠、糖果或口香膠。
(麵包)
於碗中盛裝粉類(高筋麵粉、砂糖、鹽、乾酵母及100ppm濃度之製造例11陶瓷粉末體)與溫水並混合後,充分揉捏15分鐘。使該等之麵糰成形為圓形後,蓋上濕布並維持35℃程度,使其一次發酵至約2倍大小。擠壓該膨脹之麵糰使其脫氣後,進行使其更為膨脹之二次發酵。將其裝入模具並以已加溫到200℃程度之烘箱焙烤10分鐘左右而成為吐司麵包。多孔質陶瓷並未阻礙發酵過程,而形成了一般之吐司麵包。
(薄煎餅)
於將市售之薄煎餅(hot cake)粉末中添加蛋、適量之水及100ppm濃度之製造例15陶瓷粉末體,予以混合來製作麵糰。將其以設定在180℃程度之加熱板煎烤,結果製得了薄煎餅。添加100ppm程度並無外觀上之變化,食感也無變化。
(巧克力)
將市售之巧克力原料以隔水加熱方式使一端熔解後,以10ppm至5000ppm濃度添加已令平均粒徑為2μm之製造例19陶瓷粉末體,均勻攪拌後倒入模具使其冷卻而成功製出巧克力。製成了具有與一般巧克力全無違和感之味覺與食感之巧克力。
(寒天果凍)
一邊將水300cc加熱,一邊倒入市售寒天粉末2g,使其充分溶解後,添加適度砂糖與20ppm濃度之已令平均粒徑為2μm之製造例19陶瓷粉末體。裝入模具並以冰箱冷藏,成功製出含多孔質陶瓷之寒天果凍。
(豆腐)
於市售之豆腐用豆乳(濃度13%)中以10ppm濃度添加已令平均粒徑為2μm之製造例19陶瓷粉末體,混合後使溫度呈70~75℃並添加滷水。安靜混合後,放置10分鐘左右至凝固,即成功製出豆腐。
(飲料)
於市售之500cc寶特瓶裝飲料水中添加已令平均粒徑為2μm之製造例4陶瓷粉末體,並使濃度在1ppm至5000ppm間變化。濃度在10ppm以下時可製作出目測幾乎為透明之飲料水。然而若超過100ppm則隨著濃度增加,顏色變為灰色至黑色。
於汽水、綠茶、紅茶及咖啡等飲料中添加已令平均粒徑為2μm之製造例4陶瓷粉末體,並使濃度在1ppm至 5000ppm間變化,而成功至得含多孔質陶瓷之飲料。
試驗例31:飲食品之攝取效果
藉由攝取製造例21所製造之飲食品,除了生存率提升效果、以及為了令該效果成為可能而必須之身體自己修復效果之外,尚可期待老化及肥胖之預防及抑制效果、疲勞恢復效果、血流增大所致促進酒精等代謝之效果以及食欲增進效果等。牙周病菌及致齲菌也可藉攝取此飲食品而自然減少,可想見可一併獲得源自此等病菌之各種疾病的預防效果。
製造例22:嚼錠
製出嚼錠,其可於口腔內舔舐溶化且屬崩解錠之一種。作為(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於製造例4之陶瓷粉末體100mg中添加食品原料之增量劑等並予以打錠,製出直徑15mm、重1g之嚼錠。
試驗例32:呼氣中之乙醛測定
具致癌性之有害乙醛係因飲酒及抽菸而含於血液中及呼氣中,近年來更確認其也會從舌苔等慢性地產生。於此,以健康正常人10位為受測者,請受測者花費約5分鐘經口攝取製造例22之嚼錠1錠,於攝取前後以氣相層析感測儀(FiS公司製,SGEA-P2)測定呼氣中之乙醛濃度。其結果如圖22。
乙醛濃度在嚼錠攝取前為190±30ppb,相對來說,攝取後為65±15ppb,減少至約1/3。因此,可期待藉由日常攝取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來減低長時間暴露在乙醛生 理濃度(低濃度)引起之致癌風險。
作為(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將製造例4之陶瓷成形體投入自來水並攝取製得之加工水,如此亦觀察到同樣之乙醛濃度降低,攝取後減少至1/2以下。
試驗例33:牙菌斑臨床試驗及口腔內菌數變化(抗菌效果)
作為(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代表例,將製造例4之陶瓷成形體投入自來水,使用所得加工水及用以比較檢討之自來水共2種漱口液。進行1日3次各10秒以上之漱口,為了求出加工水與自來水之差異,以菌斑指數(PS)及源自唾液之口腔內菌數測定的雙盲檢測法來實施試驗。另,刷牙可按一般進行。令受測者數n=30,依照圖23所示臨床規程,將受測者分為2群,其中一群進行「以加工水漱口1週(從圖中之開始(1)至結束(2))~休息1週~以自來水漱口1週(從圖中之開始(3)至結束(4))」的排程,另一群則以相反順序進行排程。菌斑指數(PS)及唾液採取係於(1)(2)(3)(4)之各時間點進行。
圖24顯示了臨床規程所示從開始(1)至結束(2)之加工水漱口、與從開始(3)至結束(4)之自來水漱口的菌斑指數(PI)。縱軸之PI係由各人之PS求出,最大值為3(最髒)且最小值為0(無齒垢)。相對於自來水並無法使齒垢附著率之傾向固定,加工水漱口則相較於攝取前在攝取後之齒垢附著率明確。結果,統計學上求得之P值也在加工水漱口上顯示出P<0.0001之有意差。
接著,將口腔內菌數變化示於圖25。加工水及 自來水漱口之菌數變化係以「結束後之菌數(分別為(2)及(4))÷開始前之菌數(分別為(1)及(3))」之指標表示。因此,無菌數變化時之指標為1,在此以下表示減少,在其以上表示增加。相對於以加工水漱口1週後口腔內菌數減少至約60%,自來水漱口則反而增加至170%。從以上觀察到加工水漱口之抗菌效果。
試驗例34:抑制異位性皮膚炎之惡化
以經由小鼠實驗確認,異位性皮膚炎係皮膚上有包含金黃色葡萄球菌在內之多種細菌異常增殖,破壞常居菌平衡,結果引發炎症。於此,調查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所致金黃色葡萄球菌之抗菌效果。
將菌體之金黃色葡萄球菌置於含4%NaCl之LB液體培養基中於37℃下培養24小時。將該培養菌體播種於寒天培養基,在置於培養皿中央之圓盤濾紙上以各濃度塗佈陽性對象及檢體各20μL。陽性對象使用盤尼西林系抗生物質之安比西林,檢體使用懸濁水,其投入有製造例4陶瓷粉末體作為(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於37℃下培養36小時後,以「抑菌圈直徑÷圓盤濾紙直徑」之比率表示抗菌效果。該比率越大,表示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之抗菌效果越大。
茲將實驗結果示於圖26。雖觀察到陶瓷粉末懸濁水在1μg/mL~10μg/mL濃度下具有些微抗菌作用,但隨著濃度上昇而抗菌作用增大,在10000μg/mL時,雖猶不及抗生物質安比西林,但抗菌率達4以上,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具 抗菌效果。
於此,對於呈現異位性皮膚炎之受測者患部以1日6次進行懸濁水噴霧,搔癢也減少而觀察到患部改善。以上明確顯示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對於異位性皮膚炎之症狀改善有效。
試驗例35:多麩醯胺病
屬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之多麩醯胺病會引起不隨意運動及歩行障礙。圖27係使用多麩醯胺病態模式果蠅並以生存率來測定有無攝取本發明多孔質陶瓷所致差異之結果。作為(TOCM)式所示代表例,以100ppm濃度將製造例4之陶瓷粉末體混入寒天給餌,以果蠅之生存率檢討其藥理效果。檢體群之n數為22,對照群之n數為47。
給予不含本發明多孔質陶瓷之一般餌的對照群中,死亡率達50%為第14天,死亡率達100%為第26天;相對來說,給予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的檢體群中,死亡率達50%為第18天,死亡率達100%為第27天,可觀察到壽命延長。使用Kaplan-Meier法將所得結果進行生存分析,並以Log rank檢定來確認對照群與檢定群之2群生存率是否具有意差。進行檢定之期間係至全部個體死亡為止之期間。其結果則是,P值為0.005,檢定群相較於對照群在統計學上具有意差。此外,P值<0.05時判斷具有意差。
上述結果提示了,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可成為多麩醯胺病之有效治療藥或預防藥。
試驗例36:仔牛之死亡率降低
作為飲料水,將(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的製造例4陶瓷成形體投入自來水所得加工水給予50頭仔牛自由飲水,結果未出現腹瀉症狀,迄出生後1年之子牛死亡率大致成為0%。如此,將加工水作為畜產用飲料水來給予,可見生存率之改善。
試驗例37:彎曲桿菌
調查對引起食物中毒之彎曲桿菌的抗菌效果。將添加有製造例4之陶瓷粉末體(作為(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至濃度100μg/mL且添加有5%已去除血纖維蛋白原之馬血的2號血瓊脂培養基(Blood Ager Base No.2)裝入塑膠培養皿(直徑90mm)15mL,使其固化後,塗佈0.1mL之彎曲桿菌菌液(菌數103/mL),培養5及7日天後,計測試驗平板上之生育菌落數。培養條件為35℃、微嗜氣培養。另,作為對照,也在未添加陶瓷粉末體之條件同樣地試驗。
將其結果示於表11。使用製造例4之(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時,彎曲桿菌在培養第5天即已死亡。製造例3之多孔質陶瓷亦是同樣結果。
試驗例38:病原性大腸菌
腸管出血性大腸菌感染症之成因菌係產生verotoxin之病原性大腸菌。調查對其中一種O157之抗菌效果。將添加有作為(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代表例之製造 例4之陶瓷粉末體至濃度100μg/mL的普通寒天培養基放入塑膠培養皿(直徑90mm)20mL,使其固化後塗佈0.1mL之大腸菌(血清型O157:H7,verotoxin I及II型之產生菌株)之菌液(菌數103/mL),培養1及2天後,計測試驗平板上之生育菌落數。培養溫度為35℃。此外,作為對照,也在未添加陶瓷粉末體之條件下同樣進行試驗。
將結果示於表12。使用製造例4之(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時,病原性大腸菌在培養第1天即減半,但在第2天仍存活。
於此,將陶瓷粉末體之濃度提高到10倍之1000μg/mL,將此時之結果示於表13。其他培養條件等均相同。結果,病原性大腸菌在培養第2天即死亡。製造例7及製造例8之多孔質陶瓷亦是同樣結果。
試驗例39:志賀桿菌
調查對志賀桿菌之抗菌效果。添加(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的製造例4陶瓷粉末體至普通寒天培養基使濃度達1000μg/mL,再放入20mL至塑膠培養皿(直 徑90mm)使其固化後,塗佈0.1mL之志賀桿菌菌液(菌數103/mL),培養2及5天後計測試驗平板上之生育菌落數。培養溫度為35℃。另,作為對照,也在未添加陶瓷粉末體之條件同樣進行試驗。
將結果示於表14。使用製造例4之(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時,志賀桿菌在培養第2天即死亡。製造例11及製造例12之多孔質陶瓷也是同樣結果。
參考例2:枯草菌
進行對枯草菌之抗菌活性評價。枯草菌係於LB液體培養基中在37℃下培養1天來製作菌液。接著,作為(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於普通寒天培養基中添加製造例4之陶瓷粉末體至濃度為0、1、10、100、1000μg/mL,再將20mL培養基放入塑膠培養皿(直徑90mm)使其固化,製出寒天平板培養基。於該寒天培養基中塗佈0.3mL菌液(菌數103/mL),培養1天後計測試驗平板上之生育菌落數。結果,不拘陶瓷粉末體之濃度,任一者皆有增殖,對枯草菌之抗菌效果即便在濃度1000μg/mL亦未能觀察到。
對於試驗例17之幽門螺旋桿菌、試驗例34之金黃色葡萄球菌、試驗例37之彎曲桿菌、試驗例38之病原性大腸菌及試驗例39之志賀桿菌等所謂有害身體之毒性菌顯 示出有效之抗菌效果,對於枯草菌等被視為有益身體之菌種則未觀察到抑制效果。本實驗結果即是用以擔保即使經口攝取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亦不會對腸內菌叢造成不良影響此一判斷結果之事例。
試驗例40:諾羅病毒
(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使用製造例4之陶瓷粉末體,對被廣泛用來當作人類諾羅病毒之代替病毒的貓杯狀病毒(FCV:F9菌株)進行去活性化試驗。茲將試驗系統之概要記述如下。
將已添加濃度2000ppm陶瓷粉末體之無血清MEM培養液與已調整為5.0×106TCID50/ml之貓杯狀病毒液(溶劑:含5%血清之MEM)等量混合,於4℃下使其反應。從反應開始至經過24小時之時間點回收反應液,使用孔徑0.2μm之薄膜過濾器予以過濾,從反應液分離出陶瓷粉末體。將回收之濾液直接處以使用了源自貓腎之細胞株(CRFK細胞)的TCID50檢定,進行病毒力價之算定。
將以各試驗算定之病毒力價與受測物質不存在下之力價相較,藉此就受測物質之FCV去活性化作用予以評價。試驗係以N數=2(duplicate)實施。於表15顯示病毒力價測定結果。接著,以24小時後之對照群平均值為100%,將算定之相對值顯示於表16。
由上述結果得知,使貓杯狀病毒與調整為2000ppm之受測物質在4℃下反應24小時之時,使得病毒力價在統計學上有意降低,在去活性化上具顯著效果。
諾羅病毒之2次感染力強,可藉由與帶菌者接觸或攝取帶菌者接觸過之調理品等之感染通路,伴隨腹瀉及發熱而發病。雖然充分洗手等防止感染甚是重要,但附著在不作加熱處理之生魚片及生菜等食品時,並無分辨之方法。因此,雖希望儘可能地不接觸此類食品,但更期望可無損食品價值而以食用亦無害之安全材料將食品本身作殺菌處理或抗菌處理。雖然在原理上可將一般使用之次氯酸等噴霧於食品上進行殺菌處理,但抗菌效果仍低,且有異味而無法成為現實之解決方法。另一方面,本發明之多孔質陶瓷無味無臭且不具毒性,除可成為食品原料之外,因其本身可發揮殺菌效果及抗菌效果,還具有可噴霧或添加到生食之優越性。
試驗例41-1:基因毒性試驗(AMES試驗)
作為(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針對製造例4所得陶瓷粉末體之誘發基因突變性,以使用細菌之回復突變試驗來檢討。遵守之GLP為「有關醫藥品安全性之非臨床試驗的實施基準之省令」(平成9年3月26日厚生省令第21號),並參照經濟協力開發機構所制定之OECD Guideline for the Testing of Chemicals 471(21st July 1997:Bacterial Reverse Mutation Test)。
為了檢討陶瓷粉末體之誘發基因突變性,使用了鼠沙門傷寒桿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TA100、TA98、TA1535及TA1537菌株以及大腸菌(Escherichia coli)WP2uvrA菌株來進行回復突變試驗。試驗係以大鼠肝S9之代謝活性化系統存在下(+S9處理)及代謝活性化系統非存在下(—S9處理)之二處理預保溫法來進行。陶瓷粉末體處理群係以包含指導方針所規定之最高用量的用量(預試驗:0.500~5000μg/皿,用量設定試驗:0.762~5000μg/皿、本試驗:19.5~5000μg/皿)來實施試驗。
結果,陶瓷粉末體處理群無論有無代謝活性化系統皆未觀察到陰性對照群2倍以上之回復突變菌落數增加。此外,用量設定試驗之陰性結果則於本試驗中再現。陽性對照物質對於各試驗菌株顯示了明確之誘發突變作用。由上述結果,判斷於該試驗條件下,陶瓷粉末體對於細菌不顯示誘發基因突變性(陰性)。
試驗例41-2:基因毒性試驗(小核-彗星分析組合試驗)
作為(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針對製造例4所得陶瓷粉末體之活體內(in vivo)DNA損傷性及小核紅血球誘發性,以使用大鼠之彗星分析-小核組合試驗來檢討。遵守之GLP為「有關醫藥品安全性之非臨床試驗的實施基準之省令」(平成9年3月26日厚生省令第21號),並參照經濟協力開發機構所制定之OECD Guideline for the Testing of Chemicals 489(26 September 2014:IN VIVO MAMMALIAN ALKALINE COMET ASSAY)及OECD Guideline for the Testing of Chemicals 474(21st July 1997:Mammalian Erythrocyte Micronucleus Test)。此外,該試驗亦遵守「有關動物愛護及管理之法律」(昭和48年10月1日法律第105號,最終修法:平成25年6月12日法律第38號)及「有關實驗動物之飼養及保管以及減輕痛苦之基準」(平成18年4月28日環境省告示第88號,最終修法:平成25年8月30日環境省告示第84號)來實施。該試驗經實施機關之動物實驗委員會在試驗開始前審査並獲承認,且按照實施機關所制定「有關動物實驗之指針」(2014年6月2日)所載動物倫理評價基準來實施。
陶瓷粉末體用量以指導方針上限之2000mg/kg為最高用量,並設定1000及500mg/kg共3種用量,使Crl:CD(SD)品系雄性大鼠以1日1次、連續3日經口投予。最終投予3小時後,摘出肝臟及胃供彗星分析用,摘出大腿骨供小核試驗用並製作標本。彗星分析係計測DNA損傷性指標之% tail DNA(%TD)。小核試驗則是計測具小核之未成熟 紅血球(MNIE)之出現頻度及相對於所觀察紅血球數中未成熟紅血球數(IE)之比例。
結果,受測物質處理群之%TD及MNIE未有統計學上之有意增加。另,就IE比例而言,雖然1000及2000mg/kg下未有統計學上之有意增加,但在由試驗設施之背景數據求得之基準值(平均±3SD)內。依以上結果判斷,該試驗條件下陶瓷粉末體對於大鼠骨髓細胞不顯示小核誘發性且對於肝臟及胃不顯示DNA損傷性(陰性)。
試驗例42:急性經口毒性試驗(單次投予)
作為(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使用製造例4所得陶瓷粉末體實施大鼠之急性經口投予毒性試驗。所遵守之GLP為「有關醫藥品安全性之非臨床試驗的實施基準之省令」(平成9年3月26日厚生省令第21號),並參照經濟協力開發機構所制定之OECD Guideline for Testing of Chemicals 420(17th December 2001:Acute Oral Toxicity-Fixed Dose Procedure)。此外,該試驗亦遵守「有關動物愛護及管理之法律」(昭和48年10月1日法律第105號,最終修法:平成25年6月12日法律第38號)及「有關實驗動物之飼養及保管以及減輕痛苦之基準」(平成18年4月28日環境省告示第88號,最終修法:平成25年8月30日環境省告示第84號)來實施。該試驗經實施機關之動物實驗委員會在試驗開始前審査並獲承認,且按照實施機關所制定「有關動物實驗之指針」(2014年6月2日)所載動物倫理評價基準來實施。
為了檢討陶瓷粉末體之急性經口毒性,對已絕 食一晚之7~8週齡Crl:CD(SD)品系雌性大鼠5隻以2000mg/kg之用量強制單次經口投予受測物質。以投予後14天作為觀察期間,並觀察動物之一般狀態及體重推移。觀察期間結束後,以肉眼觀察全身諸器官及組織(解剖檢查)。結果,觀察期間通過並無死亡例,且未觀察到對一般狀態及體重推移之毒性影響。此外,於解剖檢查中,未觀察到認為是受到投予受測物質影響之異常。以上,本試驗條件下任何觀察、測定及檢査均未見陶瓷粉末體之毒性影響,推測大鼠單次經口投予時之LD50為超過2000mg/kg之用量。
試驗例43:慢性經口毒性試驗(投予多次)
作為(TOCM)式所示多孔質陶瓷之代表例,使用製造例4所得陶瓷粉末體實施大鼠之慢性經口投予毒性試驗。參照經濟協力開發機構所制定OECD Guideline for the Testing of Chemicals 408(21st September,1998:Repeated Dose 90-day Oral Toxicity Study in Rodents),在14天內將陶瓷粉末體反復經口投予大鼠,調查反復暴露該受測物質時之毒性。此外,該試驗遵守「有關動物愛護及管理之法律」(昭和48年10月1日法律第105號,最終修法:平成25年6月12日法律第38號)及「有關實驗動物之飼養及保管以及減輕痛苦之基準」(平成18年4月28日環境省告示第88號,最終修法:平成25年8月30日環境省告示第84號)來實施。該試驗經實施機關之動物實驗委員會在試驗開始前審査並獲承認,且按照實施機關所制定「有關動物實驗之指針」(2014年6月2日)所載動物倫理評價基準來實施。
將製造例4所得陶瓷粉末體作為受測物質,以0、100、300及1000mg/kg/day之用量,對雌雄各5隻/群之Crl:CD(SD)大鼠反復經口投予14天。投予期間通過後進行一般狀態觀察、體重及攝餌量之測定,投予期間結束時進行血液學檢査、器官重量測定及全身諸器官之肉眼觀察(解剖檢查)。結果,通過試驗期間,任一試驗群均未有死亡動物,且在一般狀態觀察、體重及攝餌量之測定、血液學檢査、器官重量測定以及解剖檢查中,亦未觀察到投予受測物質所引起之毒性變化。以上,在本試驗條件下,即使是1000mg/kg/day群,任何觀察、測定及檢査均未見投予受測物質所引起之毒性變化。
業界人士可在不脫本發明範圍之前提下將所揭醫藥組成物、化妝品、飲食品及其等之使用方法施予各種變更。此種類似之代用物及改變也視為屬本發明範圍之物。

Claims (21)

  1. 一種醫藥組成物,含有使起始原料進行燃燒合成而得之多孔質陶瓷,該起始原料包含:(1)鈦;以及(2)選自於由碳、硼、氮及矽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一者。
  2. 如請求項1之醫藥組成物,其中前述起始原料更含有選自於由銀、金、白金、鐵及銅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一者。
  3. 如請求項1或2之醫藥組成物,其中前述多孔質陶瓷具有正電荷與負電荷部分已微細分散之結構。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前述多孔質陶瓷之部分或全部表面上形成有氧化物系陶瓷層。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前述多孔質陶瓷為成形體或其粉碎物。
  6. 一種醫藥組成物,含有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
  7. 如請求項6之醫藥組成物,其中前述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係藉由使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多孔質陶瓷與液體接觸來製得。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係用以預防及/或治療症狀或疾病,且該症狀或疾病係選自於由炎症性腸病、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症、HIV感染症、諾羅病毒感染症、敗血症、食物中毒、糖代謝相關疾病、肝病、動脈硬化、高血壓、脂質 異常症、結核、肥胖症、皮膚病、口潰瘡、急性酒精中毒、酒醉不適、宿醉、食欲不振、牙周病、齲齒、心內膜炎、心肌梗塞、腦梗塞、便秘、腹瀉、痙攣及肌肉疼痛所構成之群組。
  9.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係選自於由幽門螺旋桿菌、致齲菌、牙周病菌、結核菌、大腸菌、病原性大腸菌、彎曲桿菌、志賀桿菌及病毒所構成群組中至少一者之除菌劑、整腸劑或抗病毒劑。
  10.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用以在幼年至老年之生存期間中抑制生存率降低、提高生存率或抗老化。
  11. 一種血液處理裝置,備有使患者之血液作體外循環的血液流路,該血液流路中配置有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多孔質陶瓷,且該多孔質陶瓷將會與血液接觸。
  12. 一種化妝品,含有使起始原料進行燃燒合成而得之多孔質陶瓷,該起始原料包含:(1)鈦;以及(2)選自於由碳、硼、氮及矽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一者。
  13. 如請求項12之化妝品,其中前述起始原料更包含銀、金、白金、鐵及銅中之至少一者。
  14. 如請求項12或13之化妝品,其中前述多孔質陶瓷具有正電荷與負電荷部分已微細分散之結構。
  15. 如請求項12至14中任一項之化妝品,其中前述多孔質 陶瓷之部分或全部表面上形成有氧化物系陶瓷層。
  16. 一種化妝品,含有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
  17. 如請求項16之化妝品,其中前述含自由基及奈米氣泡之液體係藉由使如請求項12至15中任一項之多孔質陶瓷與液體接觸來製得。
  18. 一種飲食品,含有使起始原料進行燃燒合成而得之多孔質陶瓷,該起始原料包含:(1)鈦;以及(2)選自於由碳、硼、氮及矽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一者。
  19. 如請求項18之飲食品,其中前述起始原料更包含銀、金、白金、鐵及銅中之至少1種。
  20. 如請求項18或19之飲食品,其中前述多孔質陶瓷具有正電荷與負電荷部分已微細分散之結構。
  21. 如請求項18至20中任一項之飲食品,其中前述多孔質陶瓷之部分或全部表面上形成有氧化物系陶瓷層。
TW105100248A 2015-01-06 2016-01-05 利用燃燒合成材料之醫藥組成物、血液處理裝置、化妝品及飲食品 TWI7134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01176 2015-01-06
JP2015001176 2015-01-06
JP2015162792 2015-08-20
JP2015-162792 2015-08-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0615A true TW201630615A (zh) 2016-09-01
TWI713485B TWI713485B (zh) 2020-12-21

Family

ID=56355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0248A TWI713485B (zh) 2015-01-06 2016-01-05 利用燃燒合成材料之醫藥組成物、血液處理裝置、化妝品及飲食品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471096B2 (zh)
EP (1) EP3243517A4 (zh)
JP (1) JP6706827B2 (zh)
CN (1) CN107106600A (zh)
AU (1) AU2016205715B2 (zh)
CA (1) CA2972949A1 (zh)
EA (1) EA201791542A1 (zh)
TW (1) TWI713485B (zh)
WO (1) WO20161112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58470B2 (ja) * 2017-03-23 2022-04-22 全星薬品工業株式会社 医薬品の製造工程の工程分析方法
JP2019104688A (ja) * 2017-12-08 2019-06-27 大平 猛 治療方法
CN110740740A (zh) * 2018-02-28 2020-01-31 肠内菌群移植临床研究株式会社 含有活体微生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20184002A (ja) * 2019-05-07 2020-1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光学素子、撮像装置、および光学機器
US20220218765A1 (en) * 2019-08-26 2022-07-14 Shinbiosis Corporation Assistant agent for assisting introduction into living body and method of utilizing the same
CN111747757A (zh) * 2020-05-31 2020-10-09 深圳陶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陶瓷材料
CN112010638A (zh) * 2020-05-31 2020-12-01 深圳陶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217105A1 (en) * 2021-04-09 2022-10-13 Sonnenschein Institute, Inc. Bioavailable mixture providing safe, broad-spectrum, antipathogenic, health, fitness, neurological, and homeostatic benefi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9842A (en) * 1988-10-21 1990-03-20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Grained composite materials prepared by combustion synthesis under mechanical pressure
US4988645A (en) 1988-12-12 1991-01-2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Cermet materials prepared by combustion synthesis and metal infiltration
IL96313A (en) 1989-11-14 1995-03-30 Sangi Kk Antibacterial ceramic
WO1994017012A1 (en) 1993-01-27 1994-08-04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Porous ceramic and porous ceramic composite structure
US5217583A (en) 1991-01-30 1993-06-08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Composite electrode for electrochemical processing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in an electrolytic process for producing metallic aluminum
US5316718A (en) 1991-06-14 1994-05-31 Moltech Invent S.A. Composite electrode for electrochemical processing having improved high temperature properties and method for preparation by combustion synthesis
WO1995014484A1 (fr) 1993-11-26 1995-06-01 Kimurakogyo Co., Ltd. GENERATEUR DE RADICAUX LIBRES $i(IN VIVO)
US5558071A (en) * 1994-03-07 1996-09-24 Combustion Electromagnetics, Inc. Ignition system power converter and controller
JP3021113U (ja) 1995-07-28 1996-02-16 ファイルド株式会社 健康用テープ
JPH115729A (ja) 1997-06-17 1999-01-12 Shoji Hyodo 光触媒機能を有する化粧料
IL134830A0 (en) * 2000-03-01 2001-05-20 Chay 13 Medical Res Group N V Peptides and immunostimulatory and anti-bacterial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US6579851B2 (en) * 2000-03-14 2003-06-17 Amylin Pharmaceuticals, Inc. Effects of glucagon-like peptide-1 (7-36) on antro-pyloro-duodenal motility
JP2002316946A (ja) 2001-04-19 2002-10-31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光触媒の生体内への注入方法ならびに生体内への打ち込み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88030B2 (ja) * 2001-06-07 2007-10-10 修 山田 セラミックス系多孔質材料の製造方法
JP2003192467A (ja) 2001-12-20 2003-07-09 Tkx:Kk 開放気孔を有する多孔質材料の製造方法
JPWO2004091308A1 (ja) 2003-04-14 2006-07-06 佐藤 康夫 生物の排泄物衛生化方法
JP4051569B2 (ja) 2004-03-22 2008-02-27 修 山田 金属間化合物系多孔質材料の製造方法
JP2005270358A (ja) 2004-03-25 2005-10-06 Mitsuo Shimada 胆汁酸の除去方法および除去装置ならびに血液浄化剤
JP4601361B2 (ja) 2004-08-31 2010-12-22 修 山田 銀イオン水生成用材料とそれを用いる銀イオン水製造方法
GB0603138D0 (en) * 2006-02-16 2006-03-29 Queen Mary & Westfield College Virucidal materials
CN101023752B (zh) * 2006-02-23 2012-06-20 山田修 银离子水生成用材料及采用此材料的银离子水制造方法
JP5765884B2 (ja) * 2006-09-25 2015-08-19 アーチャー−ダニエルズ−ミッドランド カンパニー 超吸収性表面処理カルボキシアルキル化多糖類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00151043A1 (en) 2006-12-12 2010-06-17 Reo Laboratory Co., Ltd. Preparation for sterilization or disinfection of tissue
SE531318C2 (sv) 2007-02-22 2009-02-24 Tigran Technologies Ab Publ Injicerbar suspension innefattande titan-,titanlegerings- eller titanoxidpartiklar av mikrostruktur
US20130084243A1 (en) * 2010-01-27 2013-04-04 Liliane Goetsch Igf-1r specific antibodies useful in the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cellular proliferative disorders
JP5102749B2 (ja) 2008-01-10 2012-12-19 荒城 慶作 口腔洗滌イオン水
AU2009296734B2 (en) * 2008-09-25 2016-02-18 Cephalon Llc Liquid formulations of bendamustine
US20110028412A1 (en) * 2009-08-03 2011-02-03 Cappellos, Inc. Herbal enhanced analgesic formul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6205715B2 (en) 2020-10-29
AU2016205715A1 (en) 2017-07-20
EP3243517A4 (en) 2018-08-29
EA201791542A1 (ru) 2018-03-30
JPWO2016111285A1 (ja) 2017-10-12
EP3243517A1 (en) 2017-11-15
CN107106600A (zh) 2017-08-29
US10471096B2 (en) 2019-11-12
JP6706827B2 (ja) 2020-06-10
TWI713485B (zh) 2020-12-21
US20180008633A1 (en) 2018-01-11
WO2016111285A1 (ja) 2016-07-14
EP3243517A8 (en) 2018-12-26
CA2972949A1 (en) 2016-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3485B (zh) 利用燃燒合成材料之醫藥組成物、血液處理裝置、化妝品及飲食品
JP2001064192A (ja) ランゲルハンス細胞の遊走抑制剤及び抗原提示抑制剤
TW200305370A (en) Vital cel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lactic acid bacterium as the active ingredient and lactic acid bacterium-containing foods
WO2014190935A1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553406B (zh) 一种组合物、其应用及具有改善口腔健康作用的口服制剂
WO2006033412A1 (ja) 放射線障害軽減剤
JP2015127301A (ja) 水素ナノバブル水を含有する内臓脂肪低減剤及び脂肪合成抑制剤
CN104379155A (zh) 包含裙带菜孢子叶和海鞘皮的混合物提取液的异位性皮肤炎改善用组合物
KR20160122110A (ko) 발효 태반 조성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하는 면역 증강 또는 항피로 조성물과 그의 용도
JP7379152B2 (ja) 筋線維化抑制用組成物
KR20170123009A (ko) 규산염((NaSiO3_10H2O) 은(Ag) 수용액 또는 규산염(NaSiO3_10H2O) 구리(Cu)수용액 조성물 그리고 수용성 규산은염 또는 수용성 규산 구리염과 그 제조방법
KR101941183B1 (ko) 오미자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관절염의 예방 또는 개선용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677937B2 (ja) 自律神経活動調節用組成物および自律神経を調節する方法
CN107890116B (zh) 亮氨酸衍生物、包含其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JP6864964B2 (ja) 経口睡眠改善剤
JP2002047193A (ja) アレルギー性皮膚炎予防または治療用組成物
Tanushri et al. Effect of mouth rinsing with solutions containing different commercially available sugar substitutes on salivary pH-an in vivo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O2010119804A1 (ja) 抗精神疲労剤
JPWO2018221627A1 (ja) スベリヒユ処理物、スベリヒユ処理物の製造方法、サプリメント、医薬品、腸管粘膜保護剤及び整腸剤
JP6218280B2 (ja) 唾液分泌促進剤
WO2021193703A1 (ja) 中枢神経賦活組成物
CN112823156B (zh) 具有抑制tslp分泌能力的松萝酸衍生物及其用途
JP6998044B2 (ja) 亜鉛トランスポーター発現促進剤
KR20170133820A (ko) 갱년기 증상 또는 골다공증 개선용 조성물
Borowiec et al. The advances in human oral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