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17259A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17259A
TW201617259A TW104117495A TW104117495A TW201617259A TW 201617259 A TW201617259 A TW 201617259A TW 104117495 A TW104117495 A TW 104117495A TW 104117495 A TW104117495 A TW 104117495A TW 201617259 A TW201617259 A TW 20161725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outer casing
disposed
extending
ca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7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54424B (zh
Inventor
大坪靖幸
Original Assignee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7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7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4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442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28Other additional equipment, e.g. back-rests for childr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包含:左側外殼36L;右側外殼36R;後外殼38,其包含配置於左側外殼36L之上方之左外殼延出部42L與配置於右側外殼36R之上方之右外殼延出部42R;尾燈60,其配置於後外殼38之下方;及扶手70,其包含配置於左外殼延出部42L之上方之左連結部73L與配置於右外殼延出部42R之上方之右連結部73R;左側外殼36L、左外殼延出部42L、及左連結部73L藉由左緊固具80LA、80LB而固定於左座架22L,且右側外殼36R、右外殼延出部42R、及右連結部73R藉由右緊固具80RA、80RB而固定於右座架22R。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
可使同乘者乘坐之跨坐型車輛於座部之後方具備扶手。乘坐於座部之同乘者以手抓持扶手。
又,跨坐型車輛具備配置於座部之下方之左右之側外殼、配置於左右之側外殼之後部之間之後外殼、及配置於後外殼之下方之尾燈。尾燈之維護通常係卸除後外殼而進行。於日本專利第2777846號公報中,揭示有具備配置於後外殼之上方之扶手之跨坐型車輛。於日本專利第2777846號公報中,由於扶手配置於後外殼之上方,故而於對尾燈進行維護時,除卸除後外殼外亦將扶手卸除會使維護容易進行。於日本專利第2777846號公報之跨坐型車輛中,後外殼與扶手藉由固定螺栓而固定於車體框架。因此,藉由卸除固定螺栓,而可將扶手與後外殼卸除,從而使尾燈之維護容易進行。
然而,於日本專利第2777846號公報之跨坐型車輛中,後外殼與扶手係藉由固定螺栓而固定於車體框架,且側外殼係與後外殼及扶手分開固定於車體框架。因此,若對固定於後外殼之扶手施加力,則存在後外殼移動之情況。其結果為,有於後外殼與側外殼之間產生間隙 而灰塵或水自間隙侵入外殼內部之虞。
本發明係鑒於該方面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尾燈之維護容易,並且抑制於對扶手施加力時在後外殼與側外殼之間產生間隙的跨坐型車輛。
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具備:左座架,其自主框架向後方延伸;右座架,其自上述主框架向後方延伸,且配置於上述左座架之右側方;座部,其由上述左座架及上述右座架支持;左側外殼,其配置於上述左座架之左側方;右側外殼,其配置於上述右座架之右側方;後外殼,其具備配置於上述左側外殼之後部與上述右側外殼之後部之間之主外殼部、自上述主外殼部向前方延伸且配置於上述左側外殼之上方之左外殼延出部、及自上述主外殼部向前方延伸且配置於上述右側外殼之上方之右外殼延出部;尾燈,其配置於上述後外殼之至少一部分之下方;及扶手,其具備自上述座部之左側方向後方延伸之左側部、自上述座部之右側方向後方延伸之右側部、及於上述座部之後方將上述左側部與上述右側部連結之連結部;且於俯視車輛時,上述連結部與上述後外殼之上述主外殼部重疊,上述左側部具備配置於上述左外殼延出部之上方之左連結部,上述右側部具備配置於上述右外殼延出部之上方之右連結部,上述左側外殼、上述左外殼延出部、及上述左連結部藉由左緊固具而固定於上述左座架,且上述右側外殼、上述右外殼延出部、及上述右連結部藉由右緊固具而固定於上述右座架。
於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中,左側外殼、左外殼延出部、及左連結部藉由左緊固具而固定於左座架,右側外殼、右外殼延出部、及右連結部藉由右緊固具而固定於右座架。藉此,左側外殼、右側外殼、後外殼、及扶手係固定為一體。因此,於對左側外殼、右側外殼、後 外殼及扶手中之至少任一個構件施加外力時,左側外殼、右側外殼及後外殼一體地移動。藉此,可抑制於構件彼此之間產生間隙。其結果為,抑制灰塵或水自間隙侵入左側外殼內部、右側外殼內部及後外殼內部。又,於對尾燈進行維護時,藉由自左右座架分別卸除左右緊固具,而可卸除扶手與後外殼。與將扶手與後外殼分別固定於左右座架之情形相比,使尾燈之維護變得容易。再者,後外殼之左右外殼延出部係分別配置於左右側外殼之上方。因此,於對尾燈進行維護時,即便不卸除左右側外殼,亦可自左右座架卸除扶手與後外殼。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上述左緊固具具備第1左緊固具、及配置於上述第1左緊固具之後方之第2左緊固具,於上述左側外殼,形成供上述第1左緊固具插入之第1左貫通孔、及供上述第2左緊固具插入且配置於上述第1左貫通孔之後方之第2左貫通孔,於上述左外殼延出部,形成供上述第1左緊固具插入且配置於上述第1左貫通孔之上方之第3左貫通孔、及供上述第2左緊固具插入且配置於上述第3左貫通孔之後方且上述第2左貫通孔之上方的第4左貫通孔,於上述第1左貫通孔之周緣部或上述第2左貫通孔之周緣部,形成有向上方延伸且貫通上述第3左貫通孔或上述第4左貫通孔之第1左凸座部,於上述第3左貫通孔之周緣部或上述第4左貫通孔之周緣部,形成有向下方延伸且貫通未形成上述第1左凸座部之上述第1左貫通孔或上述第2左貫通孔的第2左凸座部,上述右緊固具具備第1右緊固具、及配置於上述第1右緊固具之後方之第2右緊固具,於上述右側外殼,形成供上述第1右緊固具插入之第1右貫通孔、及供上述第2右緊固插入具且配置於上述第1右貫通孔之後方之第2右貫通孔,於上述右外殼延出部,形成供上述第1右緊固具插入且配置於上述第1右貫通孔之上方之第3右貫通孔、及供上述第2右緊固具插入且配置於上述第3右貫通孔之後方且上述第2右貫通孔之上方的第4右貫通孔,於上述第1右貫通孔之周緣部或上 述第2右貫通孔之周緣部,形成有向上方延伸且貫通上述第3右貫通孔或上述第4右貫通孔之第1右凸座部,且於上述第3右貫通孔之周緣部或上述第4右貫通孔之周緣部,形成有向下方延伸且貫通未形成上述第1右凸座部之上述第1右貫通孔或上述第2右貫通孔的第2右凸座部。
根據上述態樣,於將左側外殼、後外殼、及扶手固定於左座架,將右側外殼、後外殼、及扶手固定於右座架時,分別形成於左右側外殼之第1左右凸座部、及分別形成於後外殼之左右外殼延出部之第2左右凸座部被左右連結部壓扁。因此,可使左右側外殼與後外殼之固定更加穩定,並且可抑制於左右側外殼與後外殼之間產生間隙。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上述左外殼延出部具備自上述第3左貫通孔之周緣部向前方延伸之左前端部,且上述右外殼延出部具備自上述第3右貫通孔之周緣部向前方延伸之右前端部。
根據上述態樣,與左右外殼延出部分別未具備左右前端部之情形相比,可抑制於第3左右貫通孔之周邊產生左右側外殼與後外殼之間隙。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於較上述座部之後端更前方,上述左側外殼、上述左外殼延出部、上述左連結部藉由左緊固具而固定於上述左座架,且於較上述座部之後端更前方,上述右側外殼、上述右外殼延出部、及上述右連結部藉由右緊固具而固定於上述右座架。
根據上述態樣,不使車輛前後方向之長度變大便可確保尾燈之維護空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具備:左尾閃光燈,其配置於上述左側外殼之至少一部分之後方,且於後視車輛時配置於上述尾燈之左方;及右尾閃光燈,其配置於上述右側外殼之至少一部分之後方,且於後視車輛時配置於上述尾燈之右方;且上述左尾閃光燈及上述右尾閃光燈於俯視車輛時與上述扶手重疊,且於側視車輛時配置於上述後外殼 之至少一部分之下方。
根據上述態樣,於對左右尾閃光燈進行維護時,藉由自左右座架分別卸除左右緊固具,而可卸除扶手與後外殼。與扶手及後外殼分別固定於左右座架之情形相比,左右尾閃光燈之維護變得容易。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上述左外殼延出部係配置於較上述左尾閃光燈更前方,且上述右外殼延出部係配置於較上述右尾閃光燈更前方。
根據上述態樣,由於左右外殼延出部配置於較左右尾閃光燈更前方,故而於自左右座架卸除後外殼時,左右尾閃光燈上方之開口之面積變大。因此,左右尾閃光燈之維護變得容易。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上述後外殼具備自上述主外殼部之前端向上方延伸之縱壁,上述扶手具備自上述左連結部向上方延伸且配置於上述縱壁之左端部之左側方之左縱部、及自上述右連結部向上方延伸且配置於上述縱壁之右端部之右側方之右縱部,且於後視車輛時,上述左縱部之上端及上述右縱部之上端位於與上述縱壁之上端相同之高度。
根據上述態樣,由於扶手與後外殼之間隙變小,故而可抑制灰塵等侵入後外殼之內部。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可使尾燈之維護變得容易,並且於對扶手施加力時可抑制於後外殼與側外殼間產生間隙的跨坐型車輛。
1‧‧‧機車
2‧‧‧頭管
3‧‧‧燃料箱
3A‧‧‧蓋體
5‧‧‧把手
6‧‧‧前叉
7‧‧‧前輪
8‧‧‧動力單元
9‧‧‧後輪
10‧‧‧座部
10R‧‧‧後端
10T‧‧‧上端
12‧‧‧第1座部
12T‧‧‧上表面
14‧‧‧第2座部
14T‧‧‧上表面
16‧‧‧凹部
18‧‧‧後擋板
19‧‧‧擋泥板
20‧‧‧車體框架
21‧‧‧主框架
21A‧‧‧前框架
21B‧‧‧下框架
21C‧‧‧後框架
22L‧‧‧左座架
22R‧‧‧右座架
30‧‧‧前外殼
31‧‧‧內板
32‧‧‧平坦腳踏板
34‧‧‧座部下外殼
35L‧‧‧第1左凸座部
35R‧‧‧第1右凸座部
36L‧‧‧左側外殼
36LL‧‧‧左側外殼側部
36LF‧‧‧前端
36LU‧‧‧左側外殼上部
36R‧‧‧右側外殼
36RF‧‧‧前端
36RL‧‧‧右側外殼側部
36RU‧‧‧右側外殼上部
37LA‧‧‧第1左貫通孔
37LB‧‧‧第2左貫通孔
37LC‧‧‧周緣部
37LD‧‧‧周緣部
37RA‧‧‧第1右貫通孔
37RB‧‧‧第2右貫通孔
37RC‧‧‧周緣部
37RD‧‧‧周緣部
38‧‧‧後外殼
40‧‧‧主外殼部
40F‧‧‧前端
42L‧‧‧左外殼延出部
42R‧‧‧右外殼延出部
43LA‧‧‧第3左貫通孔
43LB‧‧‧第4左貫通孔
43LC‧‧‧周緣部
43LD‧‧‧周緣部
43RA‧‧‧第3右貫通孔
43RB‧‧‧第4右貫通孔
43RC‧‧‧周緣部
43RD‧‧‧周緣部
44L‧‧‧第2左凸座部
44R‧‧‧第2右凸座部
45L‧‧‧左前端部
45R‧‧‧右前端部
47‧‧‧縱壁
47L‧‧‧左端部
47R‧‧‧右端部
47T‧‧‧上端
60‧‧‧尾燈
62‧‧‧尾燈用燈泡
64L‧‧‧左尾閃光燈
64R‧‧‧右尾閃光燈
65L‧‧‧左尾閃光燈用燈泡
65R‧‧‧右尾閃光燈用燈泡
68‧‧‧空間
70‧‧‧扶手
70T‧‧‧上端
72L‧‧‧左側部
72R‧‧‧右側部
72X‧‧‧連結部
73L‧‧‧左連結部
73R‧‧‧右連結部
74LA‧‧‧第5左貫通孔
74LB‧‧‧第6左貫通孔
74RA‧‧‧第5右貫通孔
74RB‧‧‧第6右貫通孔
75LA‧‧‧周緣部
75LB‧‧‧周緣部
75RA‧‧‧周緣部
75RB‧‧‧周緣部
76LA‧‧‧第3左凸座部
76LB‧‧‧第4左凸座部
76RA‧‧‧第3右凸座部
76RB‧‧‧第4右凸座部
78L‧‧‧左縱部
78LT‧‧‧上端
78R‧‧‧右縱部
78RT‧‧‧上端
80LA‧‧‧第1左緊固具
80LB‧‧‧第2左緊固具
80RA‧‧‧第1右緊固具
80RB‧‧‧第2右緊固具
81‧‧‧螺栓
82‧‧‧螺帽
84L‧‧‧左托架
84R‧‧‧右托架
85LA‧‧‧第7左貫通孔
85LB‧‧‧第8左貫通孔
85RA‧‧‧第7右貫通孔
85RB‧‧‧第8右貫通孔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機車之左側視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機車之車體框架之立體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機車之後部周圍之構造之左側 視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機車之後部周圍之構造之俯視圖。
圖5係表示自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機車卸除座部時之機車之後部周圍之構造的俯視圖。
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左側外殼之立體圖。
圖7係將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左側外殼之一部分放大之立體圖。
圖8係沿圖5中之VIII-VIII線之剖視圖。
圖9係表示自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機車卸除後外殼時之機車之後部周圍之構造的俯視圖。
圖10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機車之後視圖。
圖11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後外殼之立體圖。
圖12係表示自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機車卸除扶手時之機車之後部周圍之構造的俯視圖。
圖13係將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後外殼之一部分放大之立體圖。
圖14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扶手之立體圖。
圖15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扶手之左側視圖。
以下,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係速克達型之機車1。但,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並不限定於速克達型之機車1。跨坐型車輛亦可為速克達型以外之形式之機車。又,跨坐型車輛亦可為三輪機車或ATV(All Terrain Vehicle,全地形車輛)等除機車以外之車輛。再者,跨坐型車輛意指供騎乘者跨乘之車輛。
於以下之說明中,只要未特別說明,則前、後、左、右、上、下分別意指自乘坐於機車1之第1座部12之騎乘者觀察之前、後、左、右、上、下。上、下分別意指當機車1停止於水平面上時之鉛垂方向之上、下。圖式中標註之符號F、Re、L、R、Up、Dn分別表示前、後、左、右、上、下。
如圖1所示,機車1具備頭管2、車體框架20、前輪7、後輪9、及座部10。車體框架20係固定於頭管2。於頭管2支持有未圖示之轉向軸。於轉向軸之上部,安裝有把手5。於轉向軸之下部,連結有前叉6。於前叉6,支持有前輪7。機車1具備動力單元8。雖省略圖示,但動力單元8具備內燃機及V型皮帶式無段變速機。動力單元8之前端部係可搖動地支持於車體框架20。於動力單元8之後端部,連結有後輪9。後輪9係配置於座部10之下方。於後輪9之上方,配置有後擋板18。於後擋板18之上方,配置有擋泥板19。
如圖1所示,車體框架20具備自頭管2向後方延伸之主框架21、自主框架21向後方延伸之左座架22L、及自主框架21向後方延伸之右座架22R。如圖2所示,主框架21具備自頭管2向斜後下方延伸之前框架21A、自前框架21A之下端部向後方延伸之下框架21B、及自下框架21B之後端部沿車寬方向延伸之後框架21C。左座架22L自後框架21C之左端部向斜後上方延伸。右座架22R自後框架21C之右端部向斜後上方延伸。右座架22R係配置於左座架22L之右側方。如圖1所示,於側視車輛時,於前框架21A之後方、下框架21B之上方、左座架22L之前方及右座架22R之前方,形成有凹部16。
如圖1所示,座部10係由左座架22L及右座架22R支持。座部10可由左座架22L及右座架22R直接支持,亦可經由其他構件而間接支持。座部10具備供騎乘者乘坐之第1座部12、及供同乘者乘坐之第2座部14。如圖3所示,第2座部14係配置於第1座部12之後方。第1座部12 之上表面12T較第2座部14之上表面14T位於更下方。
如圖1所示,機車1具備配置於頭管2及前框架21A之前方之前外殼30、配置於頭管2及前框架21A之後方之內板31、配置於下框架21B之上方之平坦腳踏板32、配置於座部10之下方之座部下外殼34、配置於左座架22L之左側方之左側外殼36L、配置於右座架22R之右側方之右側外殼36R(亦參照圖4)、配置於左側外殼36L之後部與右側外殼36R之後部之間之後外殼38(亦參照圖5)。後外殼38、左側外殼36L、及右側外殼36R為不同個體,可相互分離。
如圖1所示,於側視車輛時,左側外殼36L係配置於座部下外殼34之後方。左側外殼36L係配置於第2座部14之下方。左側外殼36L之前端36LF係配置於較後輪9更前方。左側外殼36L之前端36LF係配置於較平坦腳踏板32更下方。於側視車輛時,右側外殼36R係配置於座部下外殼34之後方。右側外殼36R係配置於第2座部14之下方。右側外殼36R之前端36RF係配置於較後輪9更前方。右側外殼36R之前端36RF係配置於較平坦腳踏板32更下方。
如圖6所示,左側外殼36L具備左側外殼側部36LL、及左側外殼上部36LU。左側外殼側部36LL係配置於左座架22L(參照圖1)之左側方。左側外殼上部36LU係配置於左座架22L之上方。於左側外殼36L,形成有第1左貫通孔37LA、及配置於第1左貫通孔37LA之後方之第2左貫通孔37LB。第1左貫通孔37LA及第2左貫通孔37LB係形成於左側外殼上部36LU。
如圖7所示,於第2左貫通孔37LB之周緣部37LD,形成有第1左凸座部35L。第1左凸座部35L自周緣部37LD向上方延伸。第1左凸座部35L貫通下述第4左貫通孔43LB(參照圖11)。第1左凸座部35L亦可形成於第1左貫通孔37LA之周緣部37LC。此時,第1左凸座部35L貫通下述第3左貫通孔43LA(參照圖11)。
如圖8所示,於第1左貫通孔37LA中,插入第1左緊固具80LA。於第2左貫通孔37LB中,插入第2左緊固具80LB。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左緊固具80LA及第2左緊固具80LB包含螺栓81及螺帽82。
如圖9所示,右側外殼36R具備右側外殼側部36RL、及右側外殼上部36RU。右側外殼側部36RL係配置於右座架22R(參照圖2)之右側方。右側外殼上部36RU係配置於右座架22R之上方。於右側外殼36R,形成有第1右貫通孔37RA、及配置於第1右貫通孔37RA之後方之第2右貫通孔37RB。第1右貫通孔37RA及第2右貫通孔37RB係形成於右側外殼上部36RU。於第1右貫通孔37RA中,插入第1右緊固具80RA(參照圖5)。於第2右貫通孔37RB中,插入第2右緊固具80RB(參照圖5)。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右緊固具80RA及第2右緊固具80RB包含螺栓及螺帽。
如圖9所示,於第2右貫通孔37RB之周緣部37RD,形成有第1右凸座部35R。第1右凸座部35R自周緣部37RD向上方延伸。第1右凸座部35R貫通下述第4右貫通孔43RB(參照圖11)。第1右凸座部35R亦可形成於第1右貫通孔37RA之周緣部37RC。此時,第1右凸座部35R貫通下述第3右貫通孔43RA(參照圖11)。
如圖10所示,於後視車輛時,後外殼38係配置於座部10之下方。如圖1所示,後外殼38係配置於第2座部14之下方。如圖11所示,後外殼38具備主外殼部40、左外殼延出部42L、及右外殼延出部42R。如圖12所示,主外殼部40係配置於左側外殼36L之後部與右側外殼36R之後部之間。左外殼延出部42L自主外殼部40向前方延伸。左外殼延出部42L係配置於左側外殼36L之上方。左外殼延出部42L係配置於左側外殼上部36LU(參照圖9)之上方。左外殼延出部42L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下述左尾閃光燈64L更前方。右外殼延出部42R自主外殼部40向前方延伸。右外殼延出部42R係配置於右側外殼36R之 上方。右外殼延出部42R係配置於右側外殼上部36RU(參照圖9)之上方。右外殼延出部42R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較下述右尾閃光燈64R更前方。
如圖11所示,於左外殼延出部42L,形成有第3左貫通孔43LA、及配置於第3左貫通孔43LA之後方之第4左貫通孔43LB。第3左貫通孔43LA係配置於第1左貫通孔37LA(參照圖9)之上方。第4左貫通孔43LB係配置於第2左貫通孔37LB(參照圖9)之上方。如圖8所示,於第3左貫通孔43LA中,插入第1左緊固具80LA。於第4左貫通孔43LB中,插入第2左緊固具80LB。
如圖11所示,於第3左貫通孔43LA之周緣部43LC,形成有第2左凸座部44L(亦參照圖13)。第2左凸座部44L自周緣部43LC向下方延伸。第2左凸座部44L貫通第1左貫通孔37LA(參照圖9)。第2左凸座部44L亦可形成於第4左貫通孔43LB之周緣部43LD。此時,第2左凸座部44L貫通第2左貫通孔37LB(參照圖9)。
如圖11所示,於右外殼延出部42R,形成有第3右貫通孔43RA、及配置於第3右貫通孔43RA之後方之第4右貫通孔43RB。第3右貫通孔43RA係配置於第1右貫通孔37RA(參照圖9)之上方。第4右貫通孔43RB係配置於第2右貫通孔37RB(參照圖9)之上方。於第3右貫通孔43RA中,插入第1右緊固具80RA(參照圖5)。於第4右貫通孔43RB中,插入第2右緊固具80RB(參照圖5)。
如圖11所示,於第3右貫通孔43RA之周緣部43RC,形成有第2右凸座部44R。第2右凸座部44R自周緣部43RC向下方延伸。第2右凸座部44R貫通第1右貫通孔37RA(參照圖9)。第2右凸座部44R亦可形成於第4右貫通孔43RB之周緣部43RD。此時,第2右凸座部44R貫通第2右貫通孔37RB(參照圖9)。
如圖11所示,左外殼延出部42L具備自第3左貫通孔43LA之周緣 部43LC向前方延伸之左前端部45L。右外殼延出部42R具備自第3右貫通孔43RA之周緣部43RC向前方延伸之右前端部45R。如圖12所示,左前端部45L係配置於較左尾閃光燈64L更前方。右前端部45R係配置於較右尾閃光燈64R更前方。於俯視車輛時,於左前端部45L與右前端部45R之間,配置有燃料箱3之至少一部分。於左前端部45L與右前端部45R之間,配置有燃料箱3之蓋體3A。蓋體3A係開閉自如地覆蓋未圖示之供油孔。
如圖10所示,後外殼38具備自主外殼部40之前端40F(參照圖11)向上方延伸之縱壁47。
如圖1所示,機車1具備扶手70。扶手70係乘坐於第2座部14之同乘者要支撐身體時供同乘者抓握之構件。扶手70係配置於較第1座部12更後方。扶手70係配置於較左側外殼36L及右側外殼36R更上方。如圖10所示,扶手70之上端70T較座部10之上端10T位於更下方。
如圖4所示,扶手70具備左側部72L、右側部72R、及連結部72X。左側部72L自座部10之左側方向後方延伸。左側部72L自第2座部14之左側方向後方延伸。右側部72R自座部10之右側方向後方延伸。右側部72R自第2座部14之右側方向後方延伸。連結部72X於座部10之後方將左側部72L與右側部72R連結。連結部72X係配置於較座部10之後端10R更後方。於俯視車輛時,連結部72X與後外殼38之主外殼部40重疊。如圖5所示,左側部72L具備左連結部73L(亦參照圖14)。左連結部73L係配置於左外殼延出部42L之上方。右側部72R具備右連結部73R(亦參照圖14)。右連結部73R係配置於右外殼延出部42R之上方。
如圖14所示,於左連結部73L,形成有第5左貫通孔74LA、及配置於第5左貫通孔74LA之後方之第6左貫通孔74LB。於第5左貫通孔74LA之周緣部75LA,形成有第3左凸座部76LA(亦參照圖15)。第3左 凸座部76LA自周緣部75LA向下方延伸。第3左凸座部76LA貫通第1左貫通孔37LA(參照圖9)與第3左貫通孔43LA(參照圖12)。於第6左貫通孔74LB之周緣部75LB,形成有第4左凸座部76LB(亦參照圖15)。第4左凸座部76LB自周緣部75LB向下方延伸。第4左凸座部76LB貫通第2左貫通孔37LB(參照圖9)與第4左貫通孔43LB(參照圖12)。如圖8所示,於第5左貫通孔74LA中,插入第1左緊固具80LA。於第6左貫通孔74LB中,插入第2左緊固具80LB。
如圖14所示,於右連結部73R,形成有第5右貫通孔74RA、及配置於第5右貫通孔74RA之後方之第6右貫通孔74RB。於第5右貫通孔74RA之周緣部75RA,形成有第3右凸座部76RA。第3右凸座部76RA自周緣部75RA向下方延伸。第3右凸座部76RA貫通第1右貫通孔37RA(參照圖9)與第3右貫通孔43RA(參照圖12)。於第6右貫通孔74RB之周緣部75RB,形成有第4右凸座部76RB。第4右凸座部76RB自周緣部75RB向下方延伸。第4右凸座部76RB貫通第2右貫通孔37RB(參照圖9)與第4右貫通孔43RB(參照圖12)。於第5右貫通孔74RA中,插入第1右緊固具80RA(參照圖5)。於第6右貫通孔74RB中,插入第2右緊固具80RB(參照圖5)。
如圖14所示,扶手70具備左縱部78L、及右縱部78R。左縱部78L自左連結部73L向上方延伸。右縱部78R自右連結部73R向上方延伸。如圖10所示,左縱部78L係配置於後外殼38之縱壁47之左端部47L之左側方。右縱部78R係配置於後外殼38之縱壁47之右端部47R之右側方。於後視車輛時,左縱部78L之上端78LT位於與縱壁47之上端47T相同之高度。於後視車輛時,右縱部78R之上端78RT位於與縱壁47之上端47T相同之高度。再者,於後視車輛時,左縱部78L之上端78LT位於至少與縱壁47之左端部47L之上端47LT相同之高度即可。於後視車輛時,右縱部78R之上端78RT位於至少與縱壁47之右端部47R之上 端47RT相同之高度即可。
如圖5所示,左側外殼36L、左外殼延出部42L、及左連結部73L係藉由第1左緊固具80LA及第2左緊固具80LB而固定於左座架22L(參照圖2)。更詳細而言,如圖8所示,左側外殼36L、左外殼延出部42L、及左連結部73L係藉由第1左緊固具80LA及第2左緊固具80LB而固定於設置於左座架22L之左托架84L。第1左緊固具80LA係插入至形成於左側外殼36L之第1左貫通孔37LA、形成於左外殼延出部42L之第3左貫通孔43LA、形成於左連結部73L之第5左貫通孔74LA、及形成於左托架84L之第7左貫通孔85LA。第2左緊固具80LB係插入至形成於左側外殼36L之第2左貫通孔37LB、形成於左外殼延出部42L之第4左貫通孔43LB、形成於左連結部73L之第6左貫通孔74LB、及形成於左托架84L之第8左貫通孔85LB。第1左緊固具80LA及第2左緊固具80LB將左側外殼36L、左外殼延出部42L、左連結部73L、及左托架84L固定為一體。
如圖5所示,右側外殼36R、右外殼延出部42R、及右連結部73R係藉由第1右緊固具80RA及第2右緊固具80RB而固定於右座架22R(參照圖2)。更詳細而言,右側外殼36R、右外殼延出部42R、及右連結部73R係藉由第1右緊固具80RA及第2右緊固具80RB而固定於設置於右座架22R之右托架84R(參照圖2)。第1右緊固具80RA係插入至形成於右側外殼36R之第1右貫通孔37RA(參照圖9)、形成於右外殼延出部42R之第3右貫通孔43RA(參照圖12)、形成於右連結部73R之第5右貫通孔74RA(參照圖14)、及形成於右托架84R之第7右貫通孔85RA(參照圖2)。第2右緊固具80RB係插入至形成於右側外殼36R之第2右貫通孔37RB(參照圖9)、形成於右外殼延出部42R之第4右貫通孔43RB(參照圖12)、形成於右連結部73R之第6右貫通孔74RB(參照圖14)、及形成於右托架84R之第8右貫通孔85RB(參照圖2)。第1右緊固具80RA及第2 右緊固具80RB將右側外殼36R、右外殼延出部42R、右連結部73R、及右托架84R固定為一體。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5所示,於較座部10之後端10R更前方,左側外殼36L、左外殼延出部42L、及左連結部73L藉由第1左緊固具80LA及第2左緊固具80LB而固定於左座架22L(參照圖2),且右側外殼36R、右外殼延出部42R、及右連結部73R藉由第1右緊固具80RA及第2右緊固具80RB而固定於右座架22R(參照圖2),但亦可為較座部10之後端10R更後方。
如圖1所示,機車1具備尾燈60、左尾閃光燈64L、及右尾閃光燈64R(亦參照圖4)。尾燈60係配置於後外殼38之至少一部分之下方。如圖10所示,尾燈60係配置於較左側外殼36L更右方。尾燈60係配置於較右側外殼36R更左方。如圖9所示,尾燈60具備尾燈用燈泡62。如圖12所示,尾燈用燈泡62於俯視車輛時與後外殼38重疊。
如圖1所示,左尾閃光燈64L係配置於左側外殼36L之至少一部分之後方。右尾閃光燈64R係配置於右側外殼36R之至少一部分之後方。於側視車輛時,左尾閃光燈64L及右尾閃光燈64R係配置於後外殼38之至少一部分之下方。於側視車輛時,左尾閃光燈64L係配置於較左外殼延出部42L更下方。於側視車輛時,右尾閃光燈64R係配置於較右外殼延出部42R更下方。如圖4所示,於俯視車輛時,左尾閃光燈64L及右尾閃光燈64R與扶手70重疊。於俯視車輛時,左尾閃光燈64L與扶手70之左側部72L重疊。於俯視車輛時,右尾閃光燈64R與扶手70之右側部72R重疊。如圖10所示,於後視車輛時,左尾閃光燈64L係配置於尾燈60之左方。於後視車輛時,右尾閃光燈64R係配置於尾燈60之右方。如圖9所示,左尾閃光燈64L具備左尾閃光燈用燈泡65L。右尾閃光燈64R具備右尾閃光燈用燈泡65R。如圖12所示,於俯視車輛時,左尾閃光燈用燈泡65L之一部分與後外殼38重疊。於俯視 車輛時,右尾閃光燈用燈泡65R之一部分與後外殼38重疊。
如圖9所示,於尾燈用燈泡62之前方、左尾閃光燈用燈泡65L之右方及右尾閃光燈用燈泡65R之左方,形成有維護用空間68。當自機車1卸除扶手70及後外殼38時,空間68露出至外部。
如上所述,根據機車1,左側外殼36L、左外殼延出部42L、及左連結部73L藉由第1左緊固具80LA及第2左緊固具80LB而固定於左座架22L,右側外殼36R、右外殼延出部42R、及右連結部73R藉由第1右緊固具80RA及第2右緊固具80RB而固定於右座架22R,藉此,左側外殼36L、右側外殼36R、後外殼38、及扶手70係固定為一體。藉此,於對左側外殼36L、右側外殼36R、後外殼38及扶手70中之至少任一個構件施加外力時,左側外殼36L、右側外殼36R及後外殼38一體地移動。因此,可抑制於構件彼此之間產生間隙。其結果為,抑制灰塵或水自間隙侵入左側外殼36L內部、右側外殼36R內部及後外殼38內部。又,於對尾燈60進行維護時,藉由將第1左右緊固具80LA、80RA及第2左右緊固具80LB、80RB分別自左右座架22L、22R卸除,而可卸除扶手70與後外殼38。與扶手70及後外殼38分別固定於左右座架22L、22R之情形相比,尾燈60之維護變得容易。再者,後外殼38之左右外殼延出部42L、42R係分別配置於左右側外殼36L、36R之上方。因此,於對尾燈60進行維護時,即便不卸除左右側外殼36L、36R,亦可自左右座架22L、22R卸除扶手70與後外殼38。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機車1,於將左側外殼36L、後外殼38、及扶手70固定於左座架22L時,形成於左側外殼36L之第1左凸座部35L被第6左貫通孔74LB之周緣部75LB壓扁,形成於左外殼延出部42L之第2左凸座部44L被第5左貫通孔74LA之周緣部75LA壓扁。於將右側外殼36R、後外殼38、及扶手70固定於右座架22R時,形成於右側外殼36R之第1右凸座部35R被第6右貫通孔74RB之周緣部75RB壓扁,形成於 右外殼延出部42R之第2右凸座部44R被第5右貫通孔74RA之周緣部75RA壓扁。因此,可使左右側外殼36L、36R與後外殼38之固定更加穩定,並且可抑制左右側外殼36L、36R與後外殼38之間產生間隙。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機車1,如圖5所示,左外殼延出部42L具備自第3左貫通孔43LA之周緣部43LC向前方延伸之左前端部45L,右外殼延出部42R具備自第3右貫通孔43RA之周緣部43RC向前方延伸之右前端部45R。與左右外殼延出部42L、42R分別未具備左右前端部45L、45R之情形相比,可抑制於第3左右貫通孔43LA、43RA之周邊產生左右側外殼36L、36R與後外殼38之間隙。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機車1,如圖5所示,於較座部10之後端10R更前方,左側外殼36L、左外殼延出部42L、及左連結部73L藉由第1左緊固具80LA及第2左緊固具80LB而固定於左座架22L,於較座部10之後端10R更前方,右側外殼36R、右外殼延出部42R、及右連結部73R藉由第1右緊固具80RA及第2右緊固具80RB而固定於右座架22R。藉此,即便不使機車1之前後方向之長度變大,亦可確保尾燈60之維護空間68。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機車1,於對左右尾閃光燈64L、64R進行維護時,藉由將第1左右緊固具80LA、80RA及第2左右緊固具80LB、80RB自左右座架22L、22R分別卸除,而可卸除扶手70與後外殼38。與扶手70及後外殼38分別固定於左右座架22L、22R之情形相比,左右尾閃光燈64L、64R之維護變得容易。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機車1,如圖12所示,由於左右外殼延出部42L、42R配置於較左右尾閃光燈64L、64R更前方,故而於自左右座架22L、22R卸除後外殼38時,左右尾閃光燈64L、64R之上方之開口之面積變大。因此,左右尾閃光燈64L、64R之維護變得容易。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機車1,如圖10所示,於後視車輛時,扶手70 之左縱部78L之上端78LT及右縱部78R之上端78RT位於與後外殼38之縱壁47之上端47T相同之高度。藉此,可使扶手70與後外殼38之間隙變小,因此可抑制灰塵等侵入後外殼38之內部。
1‧‧‧機車
3‧‧‧燃料箱
3A‧‧‧蓋體
10‧‧‧座部
10R‧‧‧後端
36L‧‧‧左側外殼
36R‧‧‧右側外殼
38‧‧‧後外殼
40‧‧‧主外殼部
42L‧‧‧左外殼延出部
42R‧‧‧右外殼延出部
45L‧‧‧左前端部
45R‧‧‧右前端部
60‧‧‧尾燈
64L‧‧‧左尾閃光燈
64R‧‧‧右尾閃光燈
70‧‧‧扶手
72L‧‧‧左側部
72R‧‧‧右側部
72X‧‧‧連結部
73L‧‧‧左連結部
73R‧‧‧右連結部
80LA‧‧‧第1左緊固具
80LB‧‧‧第2左緊固具
80RA‧‧‧第1右緊固具
80RB‧‧‧第2右緊固具

Claims (7)

  1. 一種跨坐型車輛(1),其包含:左座架(22L),其自主框架(21)向後方延伸;右座架(22R),其自上述主框架(21)向後方延伸,且配置於上述左座架(22L)之右側方;座部(10),其由上述左座架(22L)及上述右座架(22R)支持;左側外殼(36L),其配置於上述左座架(22L)之左側方;右側外殼(36R),其配置於上述右座架(22R)之右側方;後外殼(38),其包含配置於上述左側外殼(36L)之後部與上述右側外殼(36R)之後部之間之主外殼部(40)、自上述主外殼部(40)向前方延伸且配置於上述左側外殼(36L)之上方之左外殼延出部(42L)、及自上述主外殼部(40)向前方延伸且配置於上述右側外殼(36R)之上方之右外殼延出部(42R);尾燈(60),其配置於上述後外殼(38)之至少一部分之下方;及扶手(70),其包含自上述座部(10)之左側方向後方延伸之左側部(72L)、自上述座部(10)之右側方向後方延伸之右側部(72R)、及於上述座部(10)之後方將上述左側部(72L)與上述右側部(72R)連結之連結部(72X);且於俯視車輛時,上述連結部(72X)與上述後外殼(38)之上述主外殼部(40)重疊,上述左側部(72L)包含配置於上述左外殼延出部(42L)之上方之左連結部(73L),上述右側部(72R)包含配置於上述右外殼延出部(42R)之上方之右連結部(73R),上述左側外殼(36L)、上述左外殼延出部(42L)、及上述左連結 部(73L)藉由左緊固具(80LA、80LB)而固定於上述左座架(22L),且上述右側外殼(36R)、上述右外殼延出部(42R)、及上述右連結部(73R)藉由右緊固具(80RA、80RB)而固定於上述右座架(22R)。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1),其中上述左緊固具(80LA、80LB)包含第1左緊固具(80LA)、及配置於上述第1左緊固具(80LA)之後方之第2左緊固具(80LB),於上述左側外殼(36L),形成供上述第1左緊固具(80LA)插入之第1左貫通孔(37LA)、及供上述第2左緊固具(80LB)插入且配置於上述第1左貫通孔(37LA)之後方之第2左貫通孔(37LB),於上述左外殼延出部(42L),形成供上述第1左緊固具(80LA)插入且配置於上述第1左貫通孔(37LA)之上方的第3左貫通孔(43LA)、及供上述第2左緊固具(80LB)插入且配置於上述第3左貫通孔(43LA)之後方且上述第2左貫通孔(37LB)之上方的第4左貫通孔(43LB),於上述第1左貫通孔(37LA)之周緣部(37LC)或上述第2左貫通孔(37LB)之周緣部(37D),形成有向上方延伸且貫通上述第3左貫通孔(43LA)或上述第4左貫通孔(43LB)之第1左凸座部(35L),於上述第3左貫通孔(43LA)之周緣部(43LC)或上述第4左貫通孔(43LB)之周緣部(43LD),形成有向下方延伸且貫通未形成上述第1左凸座部(35L)之上述第1左貫通孔(37LA)或上述第2左貫通孔(37LB)的第2左凸座部(44L),上述右緊固具(80RA、80RB)包含第1右緊固具(80RA)、及配置於上述第1右緊固具(80RA)之後方之第2右緊固具(80RB),於上述右側外殼(36R),形成供上述第1右緊固具(80RA)插入之 第1右貫通孔(37RA)、及供上述第2右緊固具(80RB)插入且配置於上述第1右貫通孔(37RA)之後方之第2右貫通孔(37RB),於上述右外殼延出部(42R),形成供上述第1右緊固具(80RA)插入且配置於上述第1右貫通孔(37RA)之上方之第3右貫通孔(43RA)、及供上述第2右緊固具(80RB)插入且配置於上述第3右貫通孔(43RA)之後方且上述第2右貫通孔(37RB)之上方的第4右貫通孔(43RB),於上述第1右貫通孔(37RA)之周緣部(37RC)或上述第2右貫通孔(37RB)之周緣部(37RD),形成向上方延伸且貫通上述第3右貫通孔(43RA)或上述第4右貫通孔(43RB)之第1右凸座部(35R),且於上述第3右貫通孔(43RA)之周緣部(43RC)或上述第4右貫通孔(43RB)之周緣部(43RD),形成向下方延伸且貫通未形成上述第1右凸座部(35R)之上述第1右貫通孔(37RA)或上述第2右貫通孔(37RB)之第2右凸座部(44R)。
  3. 如請求項2之跨坐型車輛(1),其中上述左外殼延出部(42L)包含自上述第3左貫通孔(43LA)之周緣部(43LC)向前方延伸之左前端部(45L),且上述右外殼延出部(42R)包含自上述第3右貫通孔(43RA)之周緣部(43RC)向前方延伸之右前端部(45R)。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1),其中於較上述座部(10)之後端(10R)更前方,上述左側外殼(36L)、上述左外殼延出部(42L)、及上述左連結部(73L)藉由左緊固具(80LA、80LB)而固定於上述左座架(22L),且於較上述座部(10)之後端(10R)更前方,上述右側外殼(36R)、上述右外殼延出部(42R)、及上述右連結部(73R)藉由右緊固具(80RA、80RB)而固定於上述右座架(22R)。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1),其包含:左尾閃光燈(64L),其配置於上述左側外殼(36L)之至少一部分之後方,且於後視車輛時配置於上述尾燈(60)之左方;及右尾閃光燈(64R),其配置於上述右側外殼(36R)之至少一部分之後方,且於後視車輛時配置於上述尾燈(60)之右方;且上述左尾閃光燈(64L)及上述右尾閃光燈(64R)於俯視車輛時與上述扶手(70)重疊,且於側視車輛時配置於上述後外殼(38)之至少一部分之下方。
  6. 如請求項5之跨坐型車輛(1),其中上述左外殼延出部(42L)配置於較上述左尾閃光燈(64L)更前方,且上述右外殼延出部(42R)配置於較上述右尾閃光燈(64R)更前方。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1),其中上述後外殼(38)包含自上述主外殼部(40)之前端(40F)向上方延伸之縱壁(47),上述扶手(70)包含自上述左連結部(73L)向上方延伸且配置於上述縱壁(47)之左端部(47L)之左側方的左縱部(78L)、及自上述右連結部(73R)向上方延伸且配置於上述縱壁(47)之右端部(47R)之右側方的右縱部(78R),且於後視車輛時,上述左縱部(78L)之上端(78LT)及上述右縱部(78R)之上端(78RT)位於與上述縱壁(47)之上端(47T)相同之高度。
TW104117495A 2014-11-06 2015-05-29 跨坐型車輛 TWI5544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26061A JP2016088330A (ja) 2014-11-06 2014-11-06 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7259A true TW201617259A (zh) 2016-05-16
TWI554424B TWI554424B (zh) 2016-10-21

Family

ID=52997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7495A TWI554424B (zh) 2014-11-06 2015-05-29 跨坐型車輛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018045B1 (zh)
JP (1) JP2016088330A (zh)
TW (1) TWI5544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1808B (zh) * 2018-09-14 2020-12-0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DE102022114895A1 (de) * 2022-06-14 2023-12-1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zumindest abschnittsweise flächiges Schalenelement und Rahmenelement für ein einspuriges Kraftfahrzeug mit der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77846B2 (ja) 1991-07-08 1998-07-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シートロック構造
JP2007210486A (ja) * 2006-02-10 2007-08-23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2009214626A (ja) * 2008-03-07 2009-09-24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JP5315214B2 (ja) * 2009-11-10 2013-10-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後部構造
TWI460094B (zh) * 2011-10-25 2014-11-11 Kwang Yang Motor Co After the locomotive center cover structure
JP2013112309A (ja) * 2011-11-30 2013-06-10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JP2013173472A (ja) * 2012-02-27 2013-09-05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4424B (zh) 2016-10-21
EP3018045B1 (en) 2017-09-13
JP2016088330A (ja) 2016-05-23
EP3018045A1 (en)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69165B1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US8899668B2 (en) Air guide structure for saddle type vehicle
US7850225B2 (en) Motorcycle
JP530758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ハンドルロック構造
JP591303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収納構造
JP2016078497A (ja) 鞍乗型車両
CN104870302B (zh) 骑乘式车辆
TWI554424B (zh) 跨坐型車輛
JP585153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施錠構造
EP2289787A2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546088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前部構造
JP2009173216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JP2015223902A (ja) 鞍乗型車両
EP3628577B1 (en) Saddled vehicle
JP2014184946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バッテリー配置構造
CN107878630B (zh) 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
TWI540073B (zh) 跨坐型車輛
JP2020147159A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04554525B (zh) 跨坐型车辆
JP6083816B2 (ja) 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カバーの前部構造
TWI511899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675290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ロントカバー構造
TWI525010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2014166803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後部車体カバー構造
CN110962967A (zh) 跨骑型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