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0302B - 骑乘式车辆 - Google Patents
骑乘式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70302B CN104870302B CN201380065913.5A CN201380065913A CN104870302B CN 104870302 B CN104870302 B CN 104870302B CN 201380065913 A CN201380065913 A CN 201380065913A CN 104870302 B CN104870302 B CN 1048703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afterframe
- taillight
- supported
- type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4—Rear ligh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088—Detail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2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 B60Q1/2619—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built in the vehicle body
- B60Q1/2623—Details of the fastening means
- B60Q1/2626—Screw-nut fasten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 B62J9/4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ools or spare pa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5/00—Mud-guards for wheels
- B62J15/04—Mud fla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骑乘式车辆的后框架(2)对骑乘者座椅(22)以及同乘者座椅(24)进行支撑。在该后框架(2)的后端部(66L、66R)支撑有尾灯(26)。后框架(2)的后端部(66L、66R)开放。尾灯(26)配置于该开放区域,将后框架(2)的后端部(66L、66R)封闭。
Description
关联申请:本申请主张2012年12月17日申请的特愿2012-274479的优先权,并将其全部内容通过参照引用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骑乘式车辆,具有支撑座椅的后框架和支撑于后框架的后端部的尾灯。
背景技术
在两轮摩托车那样的骑乘式车辆中,有时将左右一对后框架的后端通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交叉管连结,并将尾灯支撑于该交叉管(例如,专利文献1)。通过成为这种构成,能够稳定地支撑宽度大的尾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2-0091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安装构造中,由于在后框架的后端配置有交叉管,因此不但构造变得复杂,而且车体后端的宽度变大而外观变得厚重。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骑乘式车辆,使后框架的后端的宽度变窄,并且能够安装宽度大的尾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骑乘式车辆为,具备支撑座椅的后框架和支撑于上述后框架的后端部的尾灯,其中,上述后框架的后端部开放,上述尾灯将上述后框架的后端部封闭。在此,“后端部开放”是指,后端部由左右一对部件形成,该左右一对部件彼此成为不连结的状态。
根据该构成,由于后框架的后端部开放,该开放的后端部由尾灯封闭,因此后框架的后端部的宽度与尾灯的宽度为相同的程度即可。由此,能够使后框架的后端的宽度变窄,并且能够安装宽度大的尾灯。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在上述尾灯或者上述后框架的一方形成有卡止部,在另一方形成有供上述卡止部从后方卡止的被卡止部,上述尾灯的前端部通过螺栓连结于上述后框架。根据该构成,利用后框架后端部的开放的区域,将尾灯从后方向后框架插入,能够将卡止部容易地卡止于被卡止部。如此,能够在将尾灯卡止于后框架的状态下,将尾灯的前端部螺栓连结于后框架,因此不但操作性提高,而且螺栓连结位置也较少即可。作为其结果,尾灯向车体的组装性提高。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还具备:后挡泥板,支撑于上述后框架,覆盖上述后框架的下方;以及发动机控制单元,配置于上述尾灯的前方,支撑于上述后挡泥板,在上述后框架上形成有对配置有上述尾灯的空间和配置有上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空间进行划分的立壁,通过上述立壁阻止从尾灯侧向上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的进入。根据该构成,由于通过立壁来阻止从尾灯侧向发动机控制单元的进入,因此防止发动机控制单元被盗。
在具备发动机控制单元的情况下优选为,还具备支撑于上述后框架而覆盖上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的上方的ECU罩。根据该构成,还阻止从上方向发动机控制单元的进入,因此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防盗性。此外,即使雨水从座椅的间隙等浸入,也能够防止水分附着于发动机控制单元。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还具备:后挡泥板,支撑于上述后框架,覆盖上述后框架的下方;后翻板,支撑于上述后框架,并向后方延伸;工具箱,配置于上述尾灯的前方,并收纳工具;以及货物挂钩,供对上述工具进行固定的带卡止,上述后挡泥板、上述后翻板以及上述货物挂钩一起紧固于上述后框架。此外,也可以代替工具箱,在上述尾灯的前方配置车辆搭载设备,将用于使该车辆搭载设备安装于车体的设备安装托架,与上述后挡泥板以及上述后翻板一同紧固于上述后框架。车辆搭载设备例如为GPS单元。根据该构成,货物挂钩或者设备安装托架与后挡泥板以及后翻板一同紧固于后框架,因此不但部件数量降低,而且紧固位置较少即可,组装性提高。
请求的范围以及/或者说明书以及/或者附图公开的至少2个构成的任意组合,均包含于本发明。特别是,请求的范围的各技术方案的2个以上的任意组合,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附图说明
根据参考附图对以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说明,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然而,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用于图示以及说明,不用于确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附加的请求的范围确定。在附图中,多个附图中的相同的部件编号表示相同或者相当部分。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骑乘式车辆的一种即两轮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从左斜上方观察该两轮摩托车的后框架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将该两轮摩托车后部的座椅取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从上方斜左侧观察该两轮摩托车的后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从前方斜上方观察该两轮摩托车的尾灯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该后框架和该尾灯的安装构造的、从上方斜左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该后框架和后翻板的安装构造的截面图。
图8是在将座椅取下的状态下,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骑乘式车辆的一种即两轮摩托车的后部进行表示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该后框架和后翻板的安装构造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左侧”以及“右侧”是指从乘座于车辆的操纵者观察的左右侧。
图1表示应用本发明的骑乘式车辆的一种即两轮摩托车。该两轮摩托车的车体框架FR具有构成前半部分的主框架1和构成后半部分的后框架2。后框架2连结于主框架1的后部。在该主框架1的前端安装有头管3,在该头管3中转动自如地插通有转向轴(未图示)。在该转向轴上安装有上横梁4以及下横梁5,在该上横梁4以及下横梁5上支撑有前叉8。在该前叉8的下端部支撑有前轮9,在前轮9的上方安装有前挡泥板15。在前叉8的上端部的上横梁4上安装有把手10。
在上述主框架1的后端部设置有转动臂托架11。转动臂12经由插入到前端部的枢轴13而上下摆动自如地被支撑在该转动臂托架11上。在该转动臂12的后端部支撑有后轮14。在主框架1的中央下部支撑有发动机E,该发动机E经由链那样的动力传递机构16来驱动后轮14。
在后框架2上支撑有骑乘者座椅22和同乘者座椅24,在后框架2的后端部配置有尾灯26。后框架2的骑乘者座椅22以及同乘者座椅24的下方,被后罩32从外侧方覆盖。在后框架2的下方安装有位于后轮14上方的树脂制的后挡泥板36,在后挡泥板36的后部安装有树脂制的后翻板38。在后翻板38上支撑有方向指示器37。
在上述尾灯26的前方、骑乘者座椅22的下方配置有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并支撑于后挡泥板36。在后框架2的前部支撑有该同乘者用脚踏用托架39。
在主框架1的上部、即车体上部,在上述把手10与骑乘者座椅22之间,安装有燃料箱25。此外,在上述上横梁4以及下横梁5上支撑有头灯装置40,在该头灯装置40上支撑有树脂制的前整流罩30。前整流罩30从上方、下方以及两侧方覆盖头灯装置40。在前整流罩30的后方安装有树脂制的侧整流罩31,从侧方覆盖从燃料箱25的下部到发动机E的前方以及遍及下部的部分。
如图2所示那样,后框架2具有构成前半部分的左右一对后框架前部42、42、以及构成后半部分的后框架后部44。后框架前部42以及后框架后部44例如是铝那样的金属的铸造品。将后框架前部42的后端部和后框架后部44的前端部的后者配置在内侧,并通过螺栓45连结。如图1所示那样,后框架前部42对骑乘者座椅22进行支撑,后框架后部44对同乘者座椅24进行支撑。
图2所示的后框架前部42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部件,上下方向尺寸朝向后方变小。在后框架前部42的前端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形成有朝向车宽方向(左右方向)的螺纹孔46、46。在后框架前部42的外侧方,与图1的主框架1重叠地将螺栓47紧固于后框架前部42的螺纹孔46(图2)。由此,主框架1与后框架2连结。
在图2的后框架前部42的下端部的螺纹孔46的后方,沿前后方向排列地设置有2个螺纹孔48、48。螺纹孔48、48是用于对该同乘者用脚踏用的托架39(图1)进行支撑的螺纹孔。此外,在后框架前部42的上端部的螺纹孔46的后方,形成有向外侧方突出的销50。并且,在后框架前部42的后端部,沿前后方向排列地形成有2个螺栓插入孔52。将上述螺栓45插入到螺栓插入孔52。在后框架前部42的后部、详细地是在螺栓插入孔52的若干前方,形成有朝向上下方向的插入孔54。
在后框架后部44的前端形成有螺纹孔56。上述螺栓45拧入到螺纹孔56中。在图2中仅图示出一个右侧的螺纹孔56。后框架后部44的前端最宽,朝向后方而宽度变窄,在后端宽度变得最窄。详细地说,后框架后部44具有从与后框架前部42的左右的连结部分向内侧弯曲并且向后方延伸的左右的框架片58L、58R。左右的框架片58L、58R的前端以及后部,通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一以及第二交叉构件60、62分别连结。
第一以及第二交叉构件60、62为车宽方向较长的板状,通过铸造与左右的框架片58L、58R一体形成。在第一交叉构件60的前缘部,沿车宽方向排列地形成有2个向前方突出的突片61。在各突片61上形成有朝向上下方向的螺纹孔61a。此外,在第一交叉构件60的上面,沿车宽方向排列而形成有2个朝向上下方向的罩安装螺纹孔59。螺纹孔61a以及罩安装螺纹孔59例如由焊接螺母构成。在第二交叉构件62的后缘部形成有向后方斜下方延伸的卡止部69。
左右的框架片58L、58R为,前半部的上下方向尺寸较大、后半部的上下方向尺寸较小,向后方突出的细长的棒形状。该棒形状的后端66L、66R彼此非连结而开放。即,后框架2的后端部66L、66R开放。如图3所示那样,尾灯26配置在该开放区域,将后框架2的后端部66L、66R封闭。即,后框架2的后端的宽度方向尺寸与尾灯26的后端的宽度方向尺寸几乎相同。此外,在图3中,省略右侧的后框架前部42以及后述的ECU罩68。
在图2的左右的框架片58L、58R的前部的上面,形成有朝向上下方向的挡泥板安装螺纹孔65、65。此外,在左右的框架片58L、58R的后端66L、66R,形成有朝向上下方向的贯通孔即挡泥板安装孔67、67。
在后框架后部44上形成有前壁70。前壁70由从第一交叉构件60的后缘向下方延伸的立壁构成。前壁70与左右的框架片58L、58R相连。在后框架后部44还形成有下壁72。下壁72从前壁70的下缘向后方延伸,并且与左右的框架片58L、58R相连。通过这些前壁70、左右的框架片58L、58R以及下壁72,构成收纳工具的工具箱74。工具箱74为上方开口的箱形状。在工具箱74的右侧方的、从下壁72与右侧的框架片58R相连的部分,形成有电缆用开口75。电缆用开口75供图3的尾灯26的电缆85通过。
工具箱74配置在尾灯26的前方。在第一交叉构件60的上面形成有前侧货物挂钩76。前侧货物挂钩76由向上方突出的突起构成。在工具箱74的后方、尾灯26的前方,设置有由钢丝绳构成的后侧货物挂钩78。后侧货物挂钩78经由钩托架80支撑于后框架后部44。后侧货物挂钩78通过焊接固定于钩托架80。配置于工具箱74的工具T,通过架设在前侧以及后侧货物挂钩76、78上的带82来固定。
上述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在比后框架后部44的前壁70更靠前方,配置在后挡泥板36的上面。即,立壁即前壁70划分出配置工具箱74以及尾灯26的空间、以及配置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空间。由此,阻止从工具箱74以及尾灯26侧进入到发动机控制单元ECU。
在图2的后框架后部44的工具箱74的后方,设置有翻板安装部86。翻板安装部86为朝向前方斜上方的板状,与下壁72以及左右的框架片58L、58R相连。详细地说,翻板安装部86的前缘设置于比形成工具箱74的底面的下壁72更靠下方,两者经由后壁87相连。
在翻板安装部86上形成有由贯通孔构成的翻板安装孔88。翻板安装孔88在翻板安装部86的前部和后部,分别沿车宽方向排列地各设置有2个。从翻板安装部86的前部到中央部,形成有四方形的电缆导入孔90。从该电缆导入孔90,导入图1的后翻板38上所安装的方向指示器37的线束(未图示),通过图2的电缆用开口75向车体的前方引导。
如图3所示那样,电缆导入孔90被安装于钩托架80的线束引导件92在几乎整周上覆盖。线束引导件92由钢丝绳构成,通过焊接固定于钩托架80。通过设置线束引导件92,能够防止方向指示器37(图1)的上述线束损伤。也可以不设置线束引导件92。
在图2的翻板安装部86后部的两侧部,以架设在左右的框架片58L、58R上的方式,形成有尾灯安装部94、94。在各尾灯安装部94上形成有朝向上下方向的尾灯安装螺纹孔94a。
如图4所示那样,在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上方配置有上述ECU罩68。ECU罩68从上方覆盖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整体。ECU罩68在前部的两侧部具有安装片96、96,在各安装片96上形成有安装螺纹孔96a。在ECU罩68的后部,沿车宽方向排列地形成有2个安装部98、98,在各安装部98上形成有插入孔98a。如后述那样,该部分通过螺钉130连结。
图5是从前方斜左侧观察尾灯26的立体图。尾灯26包括:具有由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多个灯(未图示)的灯主体部100;以及安装于灯主体部100而构成发光面的树脂制的罩透镜部102。
在灯主体部100的前端部,沿车宽方向排列地设置有2个前部支撑片104、104。在各前部支撑片104上形成有朝向上下方向的贯通孔104a。在灯主体部100的前后方向中间部的上部,形成有朝向前方开口的被卡止部106。
接着,对图1的尾灯26、后挡泥板36、后翻板38以及后罩32向后框架2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将尾灯26向后框架2进行安装。如图6中由箭头A所示那样,利用后框架2的后端部66L、66R之间的开放区域,将尾灯26从后方向前方移动,使尾灯26的被卡止部106卡止于后框架2的卡止部69。
并且,将在两端设置有凸缘的筒状的弹性垫环108嵌合于尾灯26的前端部的前部支撑片104的贯通孔104a,将螺栓110插入于该弹性垫环108的中心孔108a,并紧固于后框架2的尾灯安装部94的尾灯安装螺纹孔94a(图3)。由此,尾灯26被支撑于后框架2。
接着,将图3的后挡泥板36以及后翻板38向后框架2进行安装。使设置在后挡泥板36上的左右的安装片114、114位于后框架2的上方,将紧固部件116从上方插入形成于安装片114的插入孔(未图示),并拧入到图2的后框架2的挡泥板安装螺纹孔65中。并且,将图3的紧固部件112从上方插入后框架2的后端部的挡泥板安装孔67、67,并拧入到设置在后挡泥板36上的螺纹孔(未图示)中。
接着,以夹持后挡泥板36的方式,将后翻板38向后框架2进行安装。详细地说,如图7所示那样,使后翻板38与后挡泥板36的下面抵接,通过前侧的2个螺栓118和后侧的2个螺栓120将后翻板38安装于后框架2。
前侧的螺栓118从上方依次插入设置于钩托架80的贯通孔122、后框架2的翻板安装部86的翻板安装孔88、以及设置于后挡泥板36的插入孔124,并紧固于通过嵌入成型而浇注于后翻板38的嵌插螺母126。即,前侧的螺栓118将后挡泥板36、后翻板38以及货物挂钩78一起紧固于后框架2。
另一方面,后侧的螺栓120从上方依次插入后框架2的翻板安装部86的翻板安装孔88、以及设置于后挡泥板36的插入孔124,并紧固于后翻板38的嵌插螺母126。通过以上,后翻板38被支撑于后框架2,并且后挡泥板36的后部被牢固地支撑于后框架2。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后挡泥板36的前部通过拧紧而被支撑于后框架2的前部。
并且,将图3的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固定于后挡泥板36上面,将图4的ECU罩68配置在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上方。详细地说,从上方将螺钉128插入后框架2的插入孔54,并拧入到ECU罩68的安装片的安装螺纹孔96a中。将螺钉130从上方插入到ECU罩68的安装部98的插入孔98a中,并拧入到第一交叉构件60的突片61的螺纹孔61a(图3)。通过以上,ECU罩68被后框架2支撑。
接着,将图1的后罩32向后框架2进行安装。将图2的设置于后框架2的销50插入到设置于后罩32的前部的接合孔(未图示)中,而对后罩32进行定位。在该状态下,将后罩32的后部通过图3的螺栓132而固定于后框架2的第一交叉构件60的罩安装螺纹孔59中。在图1的后罩32上根据需要设置卡合爪(未图示),而与设置于后挡泥板36的卡合槽(未图示)卡合。即,后罩32的后部除了通过螺栓132(图3)紧固以外,还通过插入、卡合来支撑。由此,后罩32的组装性提高。
在上述构成中,如图3所示那样,后框架2的后端部66L、66R开放,该开放的后端部66L、66R被尾灯26封闭。由此,后框架2的后端部66L、66R的宽度与尾灯26的宽度为相同程度即可。由此,能够使后框架2的后端部66L、66R变窄,并且能够安装宽度大的尾灯26。
如图6所示那样,利用后框架2的后端部66L、66R的开放的区域,从后方将尾灯26的被卡止部106插入后框架2的卡止部69,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卡止。在将尾灯26卡止于后框架2的状态下,将尾灯26的前端部通过螺栓110与后框架2连结,因此不但操作性提高,而且螺栓连结位置较少即可。作为其结果,尾灯26向车体的组装性提高。
通过形成于后框架2的图3的前壁70,能够阻止从尾灯26以及工具箱74侧进入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因此能够防止发动机控制单元ECU被盗。
并且,通过图4的ECU罩68,还能够阻止从上方向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进入,因此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防犯性进一步提高。即使在从图1的骑乘者座椅22与同乘者座椅24之间的间隙等浸入雨水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发动机控制单元ECU上附着水分。
如图6所示那样,后侧货物挂钩78与后挡泥板36以及后翻板38一起紧固于后框架2,因此不但部件数量降低,而且紧固部位较少即可,组装性提高。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骑乘式车辆的一种即两轮摩托车的后部的俯视图。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尾灯26的后方设置有工具箱74,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代替该情况,在尾灯26的后方例如配置有GPS单元136那样的车辆搭载设备。该GPS单元136安装于设备安装托架134,设备安装托架134通过螺栓118A、120A而支撑于后框架2。其以外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车辆搭载设备不限于GPS单元136。
使用图9对安装托架134的支撑方法进行说明。前侧的螺栓118A从上方依次插入后框架2的翻板安装部86的翻板安装孔88、以及设置于后挡泥板36的插入孔124,并紧固于通过嵌入成型而浇注于后翻板38的嵌插螺母126。
另一方面,后侧的螺栓120A从上方依次插入设置于安装托架134的插入孔138、后框架2的翻板安装部86的翻板安装孔88、以及设置于后挡泥板36的插入孔124,并被后翻板38的嵌插螺母126紧固。即,后侧的螺栓120A将后挡泥板36、后翻板38以及安装托架134一起紧固于后框架2。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并且,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将GPS单元136那样的车辆搭载设备设置在尾灯26的前方,并且其安装托架134与后挡泥板36以及后翻板38一起紧固于后框架2,因此不但部件数量降低,而且紧固部位较少即可,组装性提高。
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上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追加、变更或者削除。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后框架2上设置卡止部69,在尾灯26上设置被卡止部106,但也可以在后框架2上设置被卡止部,在尾灯26上设置卡止部。因此,这种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符号的说明
2 后框架
22 骑乘者座椅(座椅)
24 同乘者座椅(座椅)
26 尾灯
36 后挡泥板
38 后翻板
68 ECU罩
69 卡止部
70 前壁(立壁)
74 工具箱
78 后侧货物挂钩(货物挂钩)
106 被卡止部
134 设备安装托架
136 GPS单元(车辆搭载设备)
ECU 发动机控制单元
Claims (6)
1.一种骑乘式车辆,具备支撑座椅的后框架和被支撑于上述后框架的后端部的尾灯,其中,
上述后框架的后端部开放,上述尾灯将上述后框架的后端部封闭,
上述后框架通过用螺栓将构成前半部的后框架前部和构成后半部的后框架后部连结而成,
上述后框架后部具有左右一对框架片,并且朝向后方而宽度变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
在上述尾灯或者上述后框架的一方形成有卡止部,在另一方形成有从后方卡止上述卡止部的被卡止部,
上述尾灯的前端部通过螺栓连结于上述后框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还具备:
后挡泥板,被支撑于上述后框架,并覆盖上述后框架的下方;以及
发动机控制单元,被配置于上述尾灯的前方,并支撑于上述后挡泥板,在上述后框架上形成有划分用于配置上述尾灯的空间和用于配置上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空间的立壁,
通过上述立壁防止从尾灯侧向上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的进入,
上述左右一对框架片的前端通过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交叉构件连结,
上述左右一对框架片的前半部的上下方向尺寸大,后半部的上下方向尺寸小,
上述立壁从上述交叉构件的后缘向下方延伸,与上述左右一对框架片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
还具备ECU罩,该ECU罩被支撑于上述后框架,覆盖上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还具备:
后挡泥板,被支撑于上述后框架,并覆盖上述后框架的下方;
后翻板,被支撑于上述后框架,并向后方延伸;
工具箱,配置于上述尾灯的前方,并收纳工具;以及
货物挂钩,对固定上述工具的带进行卡止,
上述后挡泥板、上述后翻板以及上述货物挂钩被一起紧固于上述后框架。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还具备:
后挡泥板,被支撑于上述后框架,并覆盖上述后框架的下方;
后翻板,被支撑于上述后框架,并向后方延伸;以及
设备安装托架,将配置于上述尾灯的前方的车辆搭载设备安装于车体;
上述后挡泥板、上述后翻板以及上述设备安装托架被一起紧固于上述后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74479 | 2012-12-17 | ||
JP2012274479A JP6029448B2 (ja) | 2012-12-17 | 2012-12-17 | 鞍乗型車両 |
PCT/JP2013/078839 WO2014097738A1 (ja) | 2012-12-17 | 2013-10-24 | 鞍乗型車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70302A CN104870302A (zh) | 2015-08-26 |
CN104870302B true CN104870302B (zh) | 2017-09-15 |
Family
ID=50978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65913.5A Active CN104870302B (zh) | 2012-12-17 | 2013-10-24 | 骑乘式车辆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49929B2 (zh) |
EP (1) | EP2933174B1 (zh) |
JP (1) | JP6029448B2 (zh) |
CN (1) | CN104870302B (zh) |
WO (1) | WO201409773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02950B2 (ja) * | 2016-03-30 | 2018-03-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後部構造 |
JP6214706B2 (ja) * | 2016-03-30 | 2017-10-1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後部構造 |
IN201641042563A (zh) * | 2016-12-14 | 2018-06-15 | ||
CN110392654B (zh) * | 2017-03-24 | 2021-03-1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 |
JP6670788B2 (ja) * | 2017-03-27 | 2020-03-2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構造 |
JP6695368B2 (ja) * | 2018-02-05 | 2020-05-2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補強構造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19485A (zh) * | 1997-12-09 | 1999-06-16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摩托车用尾罩 |
CN101801774A (zh) * | 2007-09-18 | 2010-08-11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骑乘型车辆 |
CN102381401A (zh) * | 2010-08-31 | 2012-03-2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机动二轮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E497558A (zh) * | ||||
JPS5926087U (ja) * | 1982-08-11 | 1984-02-1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等の車両における尾灯の取付構造 |
JPS59102670A (ja) * | 1982-12-03 | 1984-06-13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ェンダ取付け装置 |
JPS629190A (ja) | 1985-07-04 | 1987-01-17 | Matsushita Refrig Co | 熱交換装置 |
JP2678603B2 (ja) * | 1987-10-03 | 1997-11-1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トランク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
DE29610426U1 (de) * | 1996-06-17 | 1996-10-31 | Ackemeier, Alfred, 48159 Münster | Motorradrahmen |
JP3575216B2 (ja) * | 1997-03-10 | 2004-10-13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ェンダ装置 |
JPH10297569A (ja) * | 1997-04-30 | 1998-11-10 | Suzuki Motor Corp |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
JP4216965B2 (ja) * | 1999-09-01 | 2009-01-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JP4144222B2 (ja) * | 2002-01-11 | 2008-09-03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
JP2006088939A (ja) * | 2004-09-24 | 2006-04-06 | Yamaha Motor Co Ltd | 鞍乗型車両 |
JP4628901B2 (ja) * | 2005-08-25 | 2011-02-09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ェンダ |
JP2007269143A (ja) * | 2006-03-31 | 2007-10-18 | Yamaha Motor Co Ltd | 車両用テールランプ装置及び該テールランプ装置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
JP4550799B2 (ja) * | 2006-12-27 | 2010-09-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US8157041B2 (en) * | 2007-03-22 | 2012-04-17 | Suzuki Kabushiki Kaisha | Intake device for motorcycle |
JP5090838B2 (ja) * | 2007-09-21 | 2012-12-05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ェンダ・アセンブリー |
JP4926108B2 (ja) * | 2008-03-31 | 2012-05-0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装置 |
JP5147612B2 (ja) * | 2008-09-11 | 2013-02-2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レギュレータ冷却構造 |
JP5310042B2 (ja) * | 2009-02-03 | 2013-10-09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物品収納構造 |
US8616324B2 (en) * | 2009-07-25 | 2013-12-31 | Gary D. Chipp | Sub-frame and component configuration for mounting of a motorcycle drop seat |
JP5432639B2 (ja) * | 2009-08-26 | 2014-03-05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電装品の取外し防止構造 |
JP5246431B2 (ja) * | 2009-08-31 | 2013-07-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JP5271224B2 (ja) * | 2009-09-25 | 2013-08-2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後部構造 |
EP2540601B1 (en) * | 2010-02-23 | 2014-07-23 | Honda Motor Co., Ltd. | Motorcycle rear portion structure |
JP5725503B2 (ja) * | 2011-07-11 | 2015-05-2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外装部材 |
-
2012
- 2012-12-17 JP JP2012274479A patent/JP6029448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10-24 WO PCT/JP2013/078839 patent/WO201409773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10-24 CN CN201380065913.5A patent/CN104870302B/zh active Active
- 2013-10-24 EP EP13866325.7A patent/EP2933174B1/en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5-28 US US14/724,677 patent/US9849929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19485A (zh) * | 1997-12-09 | 1999-06-16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摩托车用尾罩 |
CN101801774A (zh) * | 2007-09-18 | 2010-08-11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骑乘型车辆 |
CN102381401A (zh) * | 2010-08-31 | 2012-03-2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机动二轮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259019A1 (en) | 2015-09-17 |
CN104870302A (zh) | 2015-08-26 |
US9849929B2 (en) | 2017-12-26 |
EP2933174A1 (en) | 2015-10-21 |
JP2014118033A (ja) | 2014-06-30 |
EP2933174B1 (en) | 2020-04-15 |
WO2014097738A1 (ja) | 2014-06-26 |
EP2933174A4 (en) | 2016-12-21 |
JP6029448B2 (ja) | 2016-1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70302B (zh) | 骑乘式车辆 | |
JP5332666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ェンダ構造及び自動二輪車 | |
US8851557B2 (en) |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
US9902456B2 (en) | Storage part structure of saddle-ride-type vehicle | |
JP5938302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リッドロック構造 | |
GB2392893A (en) | Motorcycle rear structure for muffler and adjacent component | |
DE102020106588B4 (de) | Befestigungstruktur einer elektrischen komponente für ein sattelsitzfahrzeug | |
JP5460511B2 (ja) | 車両用のリヤフェンダ | |
GB2392894A (en) | Motorcycle structure for tapered muffler and rear fender | |
JP5432639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電装品の取外し防止構造 | |
JP2014108748A (ja) | 自動二輪車 | |
JP2014043191A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配索構造 | |
EP2431263B1 (en) | Saddle ride-type vehicle | |
JP6166333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ハーネスガイド構造 | |
EP3628577B1 (en) | Saddled vehicle | |
TWI554424B (zh) | 跨坐型車輛 | |
JP2006240619A (ja) | 自動二輪車の後部構造 | |
JP5828794B2 (ja) | スクータ型車両 | |
JP6295225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JP4267714B2 (ja) | 自動2輪車のメーター取付構造 | |
JP6554494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マフラー支持構造 | |
ITTO950591A1 (it) | Struttura di scocca di un veicolo | |
JP2006182130A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ヘルメットホルダ取付構造 | |
JP5386021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変速機冷却ダクト | |
JPH0613992U (ja) | 自動2輪車用車体カバ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8 Address after: Japan Hyogo Prefecture Patentee after: Kawasaki motorcy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Hyogo Prefecture Patentee before: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