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2654B - 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2654B
CN110392654B CN201880016937.4A CN201880016937A CN110392654B CN 110392654 B CN110392654 B CN 110392654B CN 201880016937 A CN201880016937 A CN 201880016937A CN 110392654 B CN110392654 B CN 1103926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ddle
support structure
rear fender
type vehicle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69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92654A (zh
Inventor
泷川宽弥
高野洋
小松昭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92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2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92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2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紧凑的撑架的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具备:后挡泥板(47);以及撑架(54),其为左右组合结构,在左右之间形成空间(70),在撑架(54)的末端部支承车牌(77)和后挡泥板(47)并且配置电装部件(75、76),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具备从撑架(54)的基部(55)向车体前方延伸的臂部(56),在该臂部(56)形成有挂物钩卡合部(84),在基部(55)和臂部(56)的端部具备紧固部(55a、56a)。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支承后挡泥板的撑架在末端部具备车牌安装部并且配置牌照灯和方向指示灯。该撑架是左右组合结构,在左右之间设置空间,在该空间中对牌照灯及方向指示灯的线束进行布线。此外该撑架基部具备覆盖后整流罩的下表面的上侧罩部,该撑架基部由从该上侧罩部延伸的上侧撑架和下侧撑架构成。而且在末端部配置挂物钩(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126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现有技术中,当设置考虑了向末端部的布线的空间时,为了确保对聚集在末端部的部件的支承和利用挂物钩时的刚性,具备上侧撑架和下侧撑架,而且形成了支承该上侧撑架和下侧撑架的上侧罩部,成为将该上侧罩支承于车体的结构,从而导致撑架大型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紧凑的撑架的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本说明书中包括2017年3月24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7-060199的全部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其具备:后挡泥板47;以及撑架54,其为左右组合结构,在左右之间形成空间70,在该撑架54的末端部支承车牌77和所述后挡泥板47并且配置电装部件75、76,所述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的特征在于,其具备从所述撑架54的基部55朝向车体前方延伸的臂部56,在该臂部56形成有挂物钩卡合部84,在所述基部55和所述臂部56的端部具备紧固部55a、56a。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臂部56是从所述基部55的左右端部向前方延伸的一对臂。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在所述臂部56形成有相对于后整流罩51的面51a凹陷的凹部56b,所述紧固部55a、56a被紧固于所述后整流罩51。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在所述后整流罩51上与所述臂部56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凹部65。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挂物钩卡合部84形成在所述臂部56的车宽方向内侧面上。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在紧固有所述紧固部55a、56a的后整流罩51的后端配置有尾灯52,在该尾灯52与所述撑架54之间配置有座椅锁定用的锁芯53。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撑架54在俯视观察时在与紧固有所述紧固部55a、56a的后整流罩51之间的连接部处设置有三角形形状的开口57,所述撑架54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Y字状。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电装部件75、76的线束71从向车体宽度方向一侧偏移的位置被取出,并与所述撑架54的左右半体54L重叠。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紧固有所述紧固部55a、56a的后整流罩51的座面60、63指向车体后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其具备:后挡泥板;以及撑架,其为左右组合结构,在左右之间形成空间,在该撑架的末端部支承车牌和所述后挡泥板并且配置电装部件,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具备从所述撑架的基部朝向车体前方延伸的臂部,在该臂部形成有挂物钩卡合部,在所述基部和所述臂部的端部具备紧固部。根据该结构,具备使得能够向撑架末端部进行布线并且从基部延伸的臂部,能够具有刚性地将臂部支承于车体,在该臂部具备挂物钩卡合部,由此能够减少施加于撑架末端的负荷。此外,能够形成紧凑的撑架。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臂部是从所述基部的左右端部向前方延伸的一对臂。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一对臂部在车宽方向上进行紧固从而能够使撑架稳定。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在所述臂部形成有相对于后整流罩的面凹陷的凹部,所述紧固部被紧固于该后整流罩。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后整流罩与臂部之间设置间隙,能够使固定行李的绳或索具通过。此外能够成为设计上的突出点,并且能够使撑架呈现为框架形状。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在所述后整流罩上与所述臂部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凹部。根据该结构,能够匹配臂部的凹部而较大地形成开口,能够使绳或索具等容易贯插其中。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挂物钩卡合部形成在所述臂部的车宽方向内侧面上。根据该结构,从外部看不见挂物钩卡合部的形状,仅使臂部呈现在外部,能够提高美观性。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在紧固有所述紧固部的后整流罩的后端配置有尾灯,在该尾灯与所述撑架之间配置有座椅锁定用的锁芯。根据该结构,能够使锁芯成为设计上的突出点,并且能够利用尾灯抑制灰尘或雨水进入锁芯。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在俯视观察时,所述撑架在与紧固有所述紧固部的后整流罩之间的连接部处设置有三角形形状的开口,所述撑架形成为大致Y字状。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撑架呈现框架形状。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电装部件的线束从向车体宽度方向一侧偏移的位置被取出,并与所述撑架的左右半体重叠。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得线束不易被从开口看到。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紧固有所述紧固部的后整流罩的座面指向车体后方。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从后方进行作业的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左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的左视图。
图3是从后方观察后挡泥板支承结构的图。
图4是从后上方观察后挡泥板支承结构的图。
图5是从下方观察后挡泥板支承结构的图。
图6是从后下方观察撑架的立体图。
图7是自动二轮车的内挡泥板的立体图。
图8是自动二轮车的内挡泥板的右视图。
图9是从前方观察内挡泥板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说明中,关于前后左右及上下的方向的记载,如果没有特别记载,则与相对于车体的各方向相同。此外,各图所示的标号“前”表示车体前方,标号“上”表示车体上方,标号“左”表示车体左方。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左视图。另外,在图1中,对于以左右一对的方式设置的部件,包括标号在内仅图示左侧的部件。
自动二轮车1(鞍乘型车辆)是这样的车辆:在车架10支承有作为动力单元的发动机11,转向系统12将前轮2支承为能够转向,该转向系统12以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于车架10的前端,支承后轮3的摆臂13被设置在车架10的后部侧。自动二轮车1是乘员以跨骑的方式就座的座椅14被设置在车架10的后部上方的鞍乘型车辆。
车架10具备:前立管15,其设置在车架10的前端;主车架16、16,其从前立管15以左右一对的方式前高后低地向后方延伸;左右一对下框架17、17,其从主车架16、16的前端部向后下方延伸;以及左右一对枢轴框架18、18,其从主车架16、16的后端向下方延伸。
此外,车架10具备:左右一对座椅框架19、19,其从主车架16、16的前后中间部前低后高地向后方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副车架20、20,其从枢轴框架18、18的上部前低后高地延伸,并与座椅框架19、19连结。
各主车架16具备:上侧主车架16a,其从前立管15的上部前高后低地延伸;以及下侧主车架16b,其从前立管15的下部前高后低地延伸,并与上侧主车架16a的后端连结。
车架10具备连结上侧主车架16a的前端部与下侧主车架16b的前端部的上部角撑板21。
此外,车架10具备连结下侧主车架16b的前端部与下框架17的前端部的下部角撑板22。
上部角撑板21及下部角撑板22以左右一对的方式设置。
转向系统12被支承于前立管15。
详细而言,转向系统12具备:转向轴(未图示),其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前立管15;左右一对前叉25、25,其配置在前轮2的左右两侧,支承前轮2;顶梁26,其固定在上述转向轴的上端,连结左右的前叉25、25的上部;底梁27,其固定于上述转向轴的下端,连结左右的前叉25、25;以及把手28,其固定在顶梁26的上部。
前轮2轴支承在架设于前叉25、25的下端部之间的车轴2a上。
摆臂13轴支承在设置于枢轴框架18、18的枢轴29上,并向后方延伸。后轮3轴支承于摆臂13的后端部。
发动机11被设置成悬吊于车架10,并在主车架16、16的下方配置在下框架17、17与枢轴框架18、18之间。
发动机11具备:曲轴箱30,其支承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曲轴(未图示);以及气缸部31,其从曲轴箱30的前部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在曲轴箱30的后部内置有变速器(未图示)。气缸部31的气缸轴线31a向前上方延伸。
发动机11的排气管32被从气缸部31的前表面向下方引出。排气管32的下游端与配置在发动机11的下方的消音器33连接。
发动机11的驱动力经由链34传递到后轮3。
燃料箱35在主车架16、16的上方配置在座椅14与前立管15之间。
前灯36设置在前立管15的前方。
座椅14具备驾驶者用的前侧座椅14a和设置在前侧座椅14a的后上方的同乘者用的后侧座椅14b。
驾驶者用的左右一对脚蹬踏板37、37设置在枢轴框架18、18的下部侧。
自动二轮车1具备覆盖车架10及燃料箱35等车体的车体罩40。
车体罩40具备:燃料箱罩41,其覆盖燃料箱35;左右一对护罩42、42,其安装于燃料箱罩41的前端部;以及左右一对侧罩43、43,其对前侧座椅14a与主车架16、16及副车架20、20之间进行覆盖。
此外,车体罩40具备覆盖座椅框架19、19的后部的后罩44和从下方覆盖发动机11的底罩45。
此外,自动二轮车1具备:前挡泥板46,其从上方覆盖前轮2;后挡泥板47,其从后上方覆盖后轮3;以及内挡泥板48,其从前上方覆盖后轮3。
图2是自动二轮车的后部的左视图,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的说明图。图3是从后方观察后挡泥板支承结构的说明图。图4是从后上方观察后挡泥板支承结构的说明图。
如图2所示,在后罩44的下方安装有后整流罩51。后整流罩51配置在后侧座椅14b的下方,覆盖座椅框架19、19的下方侧。在后整流罩51的后端配置有尾灯52。尾灯52配置成相对于后整流罩51向后方突出。尾灯52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宽度的横向长的形状(参照图3)。在尾灯52的下方,与车宽方向中央部对应地配置有座椅锁定用的锁芯53。锁芯53的上方被尾灯52覆盖。因而,来自上方的雨水或灰尘不易进入锁芯53。锁芯53配置成钥匙53a能够沿前后方向插入,锁芯53被配置为锁芯53的轴向53b(参照图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状态。在后整流罩51的下部安装有支承后挡泥板47的撑架54。
撑架54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后端部(末端部)支承车牌77和后挡泥板47。撑架54具备:基部55,其支承后挡泥板47等;以及臂部56,其从基部55向车体前方延伸。如图3所示,基部55的前方部分支成二股状,撑架54形成为大致Y字状(参照图4~图5)。在俯视观察时,撑架54的前方部在与后整流罩51之间形成了倒三角形形状的开口形状57。在开口形状57的中央部配置有锁芯53。
在从后方观察的情况下,能够使锁芯53成为设计上的突出点,并且锁芯53的位置容易变得醒目,容易从后方识别锁芯53。此外,能够利用尾灯52抑制灰尘或雨水进入锁芯53。
如图2所示,在基部55的前端部形成有左右一对紧固部55a、55a。各紧固部55a、55a与形成在后整流罩51的下部的后侧座面60、60对置配置,并通过螺栓61、61被紧固。后侧座面60、60形成在从后整流罩51向后下方突出的台座部62、62的下端,指向大致后方。
臂部56、56从基部55的前端部左右向前方延伸,以左右一对的方式设置。在各臂部56、56的前端部形成有臂紧固部56a、56a。各臂紧固部56a、56a与配置在后整流罩51的下部的前侧座面63、63对置配置,并通过螺栓61、61被紧固。前侧座面63、63形成在从后整流罩51向后下方突出的台座部64、64的下端,指向大致后方。
因此,能够利用向左右方向分支的一对臂部56、56在车宽方向上与后整流罩51紧固,能够稳定地紧固撑架54。此外,各螺栓61的头部61a指向大致后方,能够从后方紧固各螺栓61,从后方进行作业的作业性提高。
在臂部56、56形成有向相对于后整流罩51的面51a分离的方向凹陷的凹部56b、56b。凹部56b、56b形成在臂紧固部56a与基部55的紧固部55a之间的位置。凹部56b、56b的左右方向外端部56b1、56b1以越靠左右方向外侧而越处于下方的方式倾斜。
利用凹部56b、56b,能够在后整流罩51与臂部56之间设置间隙,能够使固定行李的绳(未图示)或索具(未图示)通过。此外能够成为设计上的突出点,并且能够使撑架54以框架形状呈现。因此,美观性得以提高。
在后整流罩51,在与臂部56、56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部65。凹部65形成在后整流罩51的前侧座面63与后侧座面60之间,凹部65与前侧的台座部64和后侧的台座部62一起构成凹陷形状。凹部65沿左右方向延伸,左右方向外端部65a、65a向上方倾斜。
由后整流罩51的凹部65和臂部56的凹部56b、56b形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开口形状66。
利用后整流罩51的凹部65,能够配合臂部56、56的凹部56b、56b而较大地形成开口形状66,能够使绳或索具(未图示)等容易贯插其中。
在臂部56、56的后端部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的腹板部67、67(参照图3)。通过臂部56、56和腹板部67、67形成了向下方开放的开口形状67a。通过开口形状67a,后整流罩51的下表面51a向下方露出。
当在左右方向的开口形状66中穿过绳或索具(未图示)时,也能够穿过开口形状67a,能够利用各种方法通过绳或索具。
图5是从下方观察撑架54的图。
撑架54具有大致左右对称形状的左撑架部54L和右撑架部54R,是从左右使左撑架部54L与右撑架部54R组合而进行组装的左右组合结构。各撑架部(左右半体)54L、54R的截面形成为中空状,当通过左右组合来组装各撑架部54L、54R时,在左右的撑架部54L、54R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70。各撑架部54L、54R通过将配置在基部55的中央部的夹紧部件69利用螺栓68固定而被一体地保持。
在撑架54的内部空间70中配置有线束71。线束71由多根配线构成。线束71与配置在车体前方侧的ECU(未图示)电连接,并从形成在后整流罩51的下表面51a的左部(车体宽度方向一侧)的开口部72被引出至内部空间70。开口部72形成在比左后方的台座部62稍微靠右侧(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被紧固于后整流罩51的左撑架部54L隐藏。另外,通过撑架54的腹板部67、67,线束71容易被从下方的开口形状67a遮挡。
因而,与线束71向外部露出的情况相比,仅框架状的撑架54容易识别,确保了美观性。此外,如图3所示,线束71没有进入倒三角形形状的开口形状57,确保了锁芯53相对于开口形状57的配置平衡,无损于美观性。
被引出到内部空间70中的线束71沿着左撑架部54L配置。在各撑架部54L、54R的内表面形成有从左右方向外侧向内侧突出从而缩窄内部空间70的斜板状的空间限制部73(参照图2、图4),限制了配置在内部空间70中的线束71因振动而晃动。
在左撑架部54L的后方部,在上部形成有保持线束71的保持部74,线束71被配置成与从下侧突出的夹紧部件69及螺栓68分离。
因而,在将线束71组装于左撑架部54L后,组装夹紧部件69和螺栓68的作业性提高。
线束71与支承于后挡泥板47的牌照灯(电装部件)75及后方向指示灯(电装部件)76、76电连接。牌照灯75照亮车牌77。
在右撑架部54R形成有多个爪部78,在左撑架部54L形成有供爪部78嵌入而被定位的凹陷状的多个爪容纳部79。因此,能够在对左撑架部54L组装线束71后,使右撑架部54R的爪部78与爪容纳部79组合来进行组装,作业性容易提高。
图6是从后方下部观察撑架54的臂部56的情况下的立体图。
臂部56形成为外壁56d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曲的形状。在臂部56的车宽方向内侧,在前后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板状的肋82、83。因而,在臂部56的内侧,通过外壁56d和肋82、83形成有多个空间81a、81b、81c。通过外壁56d和肋82、83构成了挂物钩(未图示)能够钩住的挂物钩卡合部84。
与未设置肋82、83的情况相比,臂部56的刚性有所增加。
此外,挂物钩卡合部84形成于臂部56,形成在与后整流罩51连接的紧固部55a、55a、56a、56a的附近。因而,与像以往那样,挂物钩卡合部84形成于后挡泥板47、且设置在后整流罩51的远离紧固部55a的撑架54的后端部(前端部)侧的情况相比,在挂物钩卡合部84上勾挂挂物钩(未图示)等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撑架54的负荷。
图7是自动二轮车的内挡泥板48的立体图。图8是自动二轮车的内挡泥板48的右视图。图9是从前方观察内挡泥板48的图。
摆臂13具有左右一对摆臂部13R、13L,支承有内挡泥板(夹抱式(hugger)挡泥板)48。
内挡泥板48具有覆盖后轮3的主体部101。主体部101具有:前方罩部102,其形成为半圆筒状;以及后轮挡泥板部103,其形成在前方罩部102的后方,以覆盖后轮3的前方上部的方式弯曲。
前方罩部102配置在后悬架50的上方,从上方被覆后悬架50。另外,后悬架50的后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摆臂13的支承部13a(参照图8)连结,从而衰减摆臂13的摆动。
如图9所示,后轮挡泥板部103具有:中央部103a,其向后上方延伸,截面形成为半圆筒状;左部103b,其形成在中央部103a的左侧(LH侧);以及右部103c,其相对于中央部103a形成在右侧。
中央部103a从前方侧覆盖后轮3的前方上部3a。
如图7所示,左部103b形成为越靠后方高度越高的三角形形状,左部103b从左侧覆盖后轮3的前方上部。在左部103b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104。凹部104沿前后方向延伸,凹陷成越靠后方高度越高的三角形形状。在凹部104的后端104a形成有长孔状的开口部105。开口部105在侧视观察时向右上方倾斜,在从前方观察的情况下,形成为在上下方向较长(参照图9)。开口部105形成在与后轮3的左端部3b重叠的位置(参照图9)。
如图8所示,右部103c形成为越靠后方高度越高的三角形形状,从右侧覆盖后轮3的前方上部。如图9所示,右部103c形成为与左部103b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在右部103c上与左部103b的凹部104对应地形成有凹部106,在凹部106的后端部106a处与左部103b的开口部105对应地形成有开口部107。开口部107在侧视观察时向后上方倾斜(参照图8),在从前方观察的情况下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较长(参照图9)。开口部107形成在与后轮3的右端部3c重叠的位置(参照图9)。
当行驶时,后轮挡泥板部103遮挡后轮3溅起的水或泥等,防止飞溅到车体后部而弄脏车体后部或乘员。此外,从内挡泥板48的前方吹来的行驶风被沿着凹部104、106引导,能够经由开口部105、107从内挡泥板48的外侧进入内侧,能够抑制行驶风对内挡泥板48的阻力。
在主体部101的左侧形成有链罩部111。链罩部111形成为向上方凹陷的截面U字状(参照图9),链罩部111沿前后方向延伸。链罩部111沿着链34的上方配置。如图1所示,链罩部111在侧视观察时从左侧的足跟保护器49L的上端49a向后方延伸,后端部111a配置在从动链轮112与后轮3的轮113的轮辋部113a之间。在链罩部111的车宽方向内端部,与后轮3的前方部对应地形成有切口部111b。通过切口部111b,链罩部111能够相对于后轮3接近地配置,从而实现了小型化。
利用链罩部111,防止了链34的油等飞溅,并且乘员等不易触碰链34。
在链罩部111的左侧形成有左安装部114。左安装部114在侧视观察时形成为“7”字状。左安装部114配置在比链34靠左侧的位置。在左安装部114的下方形成有开口部114a,链34在开口部114a处向左侧露出。在左安装部114的前端部114b,在比主体部101靠前侧的位置形成有前固定部115。前固定部115配置于在侧视观察时与左侧的足跟保护器49L重叠的位置(参照图1)。前固定部115配置在比左侧的摆臂部13L靠左侧的位置,从而避开了链34的前侧部分。前固定部115通过螺栓116固定于左侧的摆臂部13L。在左安装部114的后端部114c,与后轮挡泥板部103的后端部对应地形成有后固定部117。后固定部117配置在左侧的摆臂部13L的中央部上部。后固定部117通过螺栓116固定于左侧的摆臂部13L。
在左安装部114的后固定部117与链罩部111之间,形成有呈板状地延伸的板部118。板部118从后固定部117向后上方延伸,与链罩部111的后部连接。如图9所示,在板部118的车宽方向内侧面,形成有沿着板部118延伸的多个肋118a。利用多个的肋118a加强了板部118。通过板部118,即使前后较长的链罩部111振动、或受到行驶风,也不易挠曲。
如图8所示,在主体部101的右侧形成有右安装部121。右安装部121形成为下端部121a沿着右侧的摆臂部13R的上部。在右安装部121上,与前方罩部102的位置对应地形成有前固定部122。在侧视观察时,前固定部122配置在与右足跟保护器49R的前端部49R1对应的位置。前固定部122与固定制动管130及传感器线缆131的固定部件123一起通过螺栓12而被固定于右侧的摆臂部13R。
在右安装部121上,与后轮挡泥板部103的位置对应地形成有后固定部125。在后固定部125,设置有固定制动管130及传感器线缆131的圆环状的固定部件126。固定部件126构成为上端部126a能够相对于右安装部121接近和离开,通过将上端部126a与右安装部121接触地固定,制动管130和传感器线缆131被固定。后固定部125与固定部件126的上端部126a通过螺栓124固定于撑架部127。撑架部127固定于右侧的摆臂部13R。
内挡泥板48在前后左右4处固定于摆臂13,能够与摆臂13一体地摆动。另外,右侧的固定部122、125的间隔比左侧的固定部115、117的间隔窄,接近三点支承。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后挡泥板47借助撑架54支承于车体,撑架54为左右组合结构,在左右之间形成内部空间70,在后端部支承车牌77和后挡泥板47,并且配置有牌照灯75和后方向指示灯76,具备从撑架54的基部55向车体前方延伸的臂部56,在该臂部56形成有挂物钩卡合部84,在基部55和臂部56的端部具备紧固部55a、56a。因此,使得能够向撑架54的后端部进行布线,并且具备从基部55延伸的臂部56,能够具有刚性地将臂部56支承于后整流罩51,在该臂部56具备挂物钩卡合部84,由此能够降低施加到撑架54后端的负荷。此外,能够形成紧凑的撑架54。
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臂部56、56是从基部55的左右端部向前方延伸的一对臂,通过一对臂部56、56能够在车宽方向上紧固,从而能够使撑架54稳定。
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臂部56形成有相对于后整流罩51的面51a凹陷的凹部56b,紧固部55a、56a被紧固于后整流罩51,能够在后整流罩51与臂部56之间设置间隙,能够使固定行李的绳或索具(未图示)通过。此外,能够成为设计上的突出点,并且使撑架54呈现为框架形状。
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后整流罩51上与臂部56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凹部65,能够配合臂部56的凹部56b而较大地形成面向左右方向的开口形状66,从而能够使绳或索具等容易贯插其中。
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挂物钩卡合部84形成在臂部56的车宽方向内侧面上,从外部看不见挂物钩卡合部84的形状,仅使框架形状的臂部56呈现于外部,能够提高美观性。
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紧固有紧固部55a、56a的后整流罩51的后端配置有尾灯52,在该尾灯52与撑架54之间配置有座椅锁定用的锁芯53,能够使锁芯53成为设计上的突出点,并且能够利用尾灯52抑制灰尘或雨水进入锁芯。
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俯视观察时,撑架54在与紧固有紧固部55a、56a的后整流罩51之间的连接部处设置有三角形形状的开口形状57,撑架54形成为大致Y字状,能够使撑架54呈现为框架形状。
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牌照灯75和后方向指示灯76的线束71从向车体宽度方向一侧偏移的位置被取出,与左撑架部54L重叠,使得不易从撑架54形成的开口形状57、66、67a看见线束71。
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紧固有紧固部55a、56a的后整流罩51的座面60、63指向车体后方,能够提高从后方进行作业的作业性。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臂部56、56设置有一对,但可以不左右分岔而为一根臂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挂物钩卡合部84由外壁56d和肋82、83形成的结构,但挂物钩卡合部84也可以是突起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束71与左撑架部54L重叠,但也可以与右撑架部54R重叠。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自动二轮车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可以应用具备两个前轮或后轮的三轮鞍乘型车辆、具备四轮以上的车轮的鞍乘型车辆等。
标号说明
51:后整流罩;
51a:面;
52:尾灯;
53:锁芯;
54:撑架;
55:基部;
55a:紧固部;
56:臂部;
56a:紧固部;
56b:凹部;
57:开口;
60、63:座面;
65:凹部;
70:空间;
71:线束;
75、76:电装部件;
77:车牌;
84:挂物钩卡合部。

Claims (8)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其具备:
后挡泥板,其从后上方覆盖后轮;以及
撑架,其安装于在后端配设有尾灯的后整流罩的下部,为左右组合结构,在左右之间形成空间,在该撑架的末端部支承车牌和所述后挡泥板并且配置电装部件,
所述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撑架具备支承所述后挡泥板的基部和从所述基部朝向车体前方延伸的臂部,
该臂部在车宽方向外侧具有外壁,在所述臂部的车宽方向内侧,在前后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板状的肋,在所述臂部的内侧具备挂物钩卡合部,所述挂物钩卡合部由通过所述外壁和所述肋而形成的多个空间构成,
所述挂物钩卡合部形成于所述臂部与所述后整流罩连接的紧固部的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部是从所述基部的左右端部向前方延伸的一对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臂部形成有相对于后整流罩的面凹陷的凹部,所述紧固部被紧固于所述后整流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整流罩上与所述臂部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紧固有所述紧固部的后整流罩的后端配置有尾灯,在该尾灯与所述撑架之间配置有座椅锁定用的锁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架在俯视观察时在与紧固有所述紧固部的后整流罩之间的连接部处设置有三角形形状的开口,所述撑架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Y字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装部件的线束从向车体宽度方向一侧偏移的位置被取出,并与所述撑架的左右半体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紧固有所述紧固部的所述后整流罩的座面指向车体后方。
CN201880016937.4A 2017-03-24 2018-03-16 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 Active CN1103926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0199 2017-03-24
JP2017060199 2017-03-24
PCT/JP2018/010545 WO2018173961A1 (ja) 2017-03-24 2018-03-16 鞍乗り型車両のリアフェンダ支持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2654A CN110392654A (zh) 2019-10-29
CN110392654B true CN110392654B (zh) 2021-03-12

Family

ID=63585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6937.4A Active CN110392654B (zh) 2017-03-24 2018-03-16 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14769B2 (zh)
CN (1) CN110392654B (zh)
WO (1) WO20181739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22008549A (es) * 2020-02-27 2022-08-10 Tvs Motor Co Ltd Ensamble de cubierta trasera para vehiculo de tipo sillin.
JP7377142B2 (ja) 2020-03-17 2023-11-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91273A1 (en) * 2001-09-11 2003-03-12 Spanninga Metaal B.V. Mud flap
CN201646975U (zh) * 2010-01-19 2010-11-24 江门气派摩托车有限公司 摩托车后挡泥板支架与后挡泥板的安装结构
CN102673690A (zh) * 2011-03-09 2012-09-1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带整流罩车辆
JP2014104917A (ja) * 2012-11-29 2014-06-09 Kawasaki Heavy Ind Ltd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ラップ・ステー
CN104870302A (zh) * 2012-12-17 2015-08-26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骑乘式车辆
CN105501335A (zh) * 2014-10-10 2016-04-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32633Y2 (zh) * 1984-10-16 1989-10-04
JPS6266890U (zh) * 1985-10-17 1987-04-25
CN104210585A (zh) * 2014-09-16 2014-12-17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后尾框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91273A1 (en) * 2001-09-11 2003-03-12 Spanninga Metaal B.V. Mud flap
CN201646975U (zh) * 2010-01-19 2010-11-24 江门气派摩托车有限公司 摩托车后挡泥板支架与后挡泥板的安装结构
CN102673690A (zh) * 2011-03-09 2012-09-1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带整流罩车辆
JP2014104917A (ja) * 2012-11-29 2014-06-09 Kawasaki Heavy Ind Ltd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ラップ・ステー
CN104870302A (zh) * 2012-12-17 2015-08-26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骑乘式车辆
CN105501335A (zh) * 2014-10-10 2016-04-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2654A (zh) 2019-10-29
JPWO2018173961A1 (ja) 2019-12-12
BR112019017477A2 (pt) 2020-03-31
JP6714769B2 (ja) 2020-06-24
WO2018173961A1 (ja) 2018-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0728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後部構造
IL128805A (en) Exhaust device for vehicles
WO2013179501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5793932B2 (ja) 鞍乗型車両
CN110392654B (zh) 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
JP623895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ライセンスプレート支持構造
JPWO2017169105A1 (ja) 鞍乗型車両
JP509810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ヘッドライト支持構造
CN110015369B (zh) 鞍座式骑乘车辆
JP6389966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のヘッドライト取り付け構造
JP675603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ヘッドライト支持構造
JP590852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グラブレール構造
JP2013226927A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10015363B (zh) 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
JP5271234B2 (ja) 鞍乗型車両
WO2015098879A1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9182306A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734057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721606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7343638B1 (ja) 鞍乗型車両
JP7096381B2 (ja) 鞍乗型車両
CN220662720U (zh) 跨骑型车辆
JP745698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10962967B (zh) 跨骑型车辆
EP3348464B1 (en) Muffler support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