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5363B - 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 - Google Patents

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5363B
CN110015363B CN201811549774.4A CN201811549774A CN110015363B CN 110015363 B CN110015363 B CN 110015363B CN 201811549774 A CN201811549774 A CN 201811549774A CN 110015363 B CN110015363 B CN 110015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y
cover
headlamp
fork
sad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497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15363A (zh
Inventor
铃木和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15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5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15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5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2Headligh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3/00Other pro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撑杆的刚度并减小前罩结构的尺寸的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包括:前叉(12),其支撑车轮;前照灯(50),其由前叉来支撑;树脂制成的撑杆(61),其由前叉的顶桥(25)和底桥(26)来支撑;以及前罩(42),其覆盖前照灯的外围,其中,撑杆(61)包括:向下延伸部(70),其从顶桥25)侧向下延伸;和向前延伸部(72),其在向下延伸部(70的下端部的弯曲部(71)处弯曲,并且向前延伸;向前延伸部(72)向前一直延伸到其至少一部分在侧视图中从下方与前照灯(50)的发光面(118)重叠的位置;并且前照灯(50)和前罩(42)经由撑杆(61)来支撑。

Description

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已知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其包括:树脂成型的撑杆(前照灯托架),其支撑前照灯;单个前罩(主罩),其覆盖前照灯的外围;和一对侧盖(子罩),其设置在前罩的左边和右边,并且连接前罩和撑杆(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特开No.2014-76732)。
撑杆需要高刚性,由此,在日本专利特开No.2014-76732中公开的撑杆在改变表面形状的同时向上和向下延伸,以便悬置在顶桥和底桥上,并且撑杆从后面支撑前照灯。另外,前罩被形成为覆盖前照灯和撑杆的外围以便隐藏撑杆的形状,并且与撑杆接合,从而提高撑杆的刚度。进一步地,在日本专利特开No.2014-76732中公开的侧盖通过隐藏前照灯的紧固部来改善外观。
然而,虽然传统鞍乘车辆可以通过接合前罩与撑杆来提高撑杆的刚度,但因为前罩覆盖撑杆的外围且侧盖与前罩重叠,所以它增大前罩结构的尺寸。
鉴于上述情况,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撑杆的刚度并且减小前罩结构的尺寸的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包括:前叉12,其支撑车轮2;前照灯 50,其由前叉12来支撑;树脂制成的撑杆61,其由前叉12的顶桥25和底桥26来支撑;以及前罩42,其覆盖前照灯50的外围,其中,撑杆61包括:向下延伸部70,其从顶桥25侧向下延伸;和向前延伸部72,其在向下延伸部70的下端部的弯曲部 71处弯曲并且向前延伸;向前延伸部72向前一直延伸到其至少一部分在侧视图中从下方与前照灯50的发光面118重叠的位置;并且前照灯50和前罩42经由撑杆61来支撑。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撑杆61可以包括竖立在其外边缘上的壁部73,并且向前延伸部72可以是从下方覆盖前照灯50并且暴露到外部的外观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弯曲部71可以位于底桥26上方,并且可以布置连接底桥26和弯曲部71的子撑杆98。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弯曲部71可以包括开口79,子撑杆98可以通过开口 79进入到撑杆61内部,并且可以沿着向前延伸部72向前延伸,并且子撑杆98的前端部可以固定到向前延伸部72。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向下延伸部70的上部可以固定到顶桥25;向下延伸部 70可以包括:后面部74,其介于上部与弯曲部71之间;和后侧壁75,其竖立在后面部74的外边缘上;并且将前照灯50固定到撑杆61的前照灯支撑部87、94可以布置在后侧壁75和向前延伸部72的下壁部76中。
进一步地,本发明可以包括叉盖69,其从侧面覆盖前叉12,其中,叉盖69在侧视图中从外部与撑杆61的后侧壁75重叠。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叉盖69可以共同紧固到紧固撑杆61和子撑杆98的部分。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前罩42可以包括位于前照灯50侧的侧盖62和位于前照灯50上方的顶盖63,其中,侧盖62可以由撑杆61来支撑,并且顶盖63可以固定到侧盖62。
进一步地,本发明可以包括:仪表64,其介于顶盖63与撑杆61之间;和仪表盖65,其覆盖仪表64的外围,其中,仪表盖65可以紧固到顶盖63和撑杆61。
根据本发明的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包括:前叉,其支撑车轮;前照灯,其由前叉来支撑;树脂制成的撑杆,其由前叉的顶桥和底桥来支撑;以及前罩,其覆盖前照灯的外围,其中,撑杆包括:向下延伸部,其从顶桥侧向下延伸;和向前延伸部,其在向下延伸部的下端部的弯曲部处弯曲,并且向前延伸;向前延伸部向前一直延伸到其至少一部分在侧视图中从下方与前照灯的发光面重叠的位置;并且前照灯和前罩经由撑杆来支撑。
根据该构造,撑杆在向下延伸部的下端部的弯曲部处弯曲,并且向前延伸,由此,可以提高撑杆的刚度。另外,前照灯和前罩由包括向前延伸部的撑杆来支撑,该向前延伸部向前一直延伸到其至少一部分在侧视图中从下方与前照灯的发光面重叠的位置。由此,可以在简单结构中支撑前照灯和前罩,这可以减小前罩结构的尺寸。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撑杆可以包括竖立在其外边缘上的壁部,并且向前延伸部可以是从下方覆盖前照灯并且暴露到外部的外观部。根据该构造,可以由竖立在撑杆外边缘上的壁部有效提高撑杆的刚度。另外,撑杆起外观部的作用,这可以减小前罩结构的尺寸,并且可以创新地设计前罩结构。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弯曲部可以位于底桥上方,并且可以包括连接底桥和弯曲部的子撑杆。根据该构造,弯曲部位于底桥上方,这可以减小前罩结构的尺寸。另外,可以由子撑杆有效加强撑杆的刚度。进一步地,子撑杆连接到弯曲部,由此,撑杆可以由子撑杆支撑在高刚性位置中。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弯曲部可以包括开口,子撑杆可以通过开口进入到撑杆内部,并且可以沿着向前延伸部向前延伸,并且子撑杆的前端部可以固定到向前延伸部。根据该构造,向前延伸部由子撑杆来支撑,由此,可以由子撑杆有效支撑撑杆。另外,该构造可以通过由撑杆隐藏子撑杆来使得难以看到子撑杆,由此,可以提供良好的外观。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向下延伸部的上部可以固定到顶桥;向下延伸部可以包括:后面部,其介于上部与弯曲部之间;和后侧壁,其竖立在后面部的外边缘上;并且将前照灯固定到撑杆的前照灯支撑部可以布置在后侧壁和向前延伸部的下壁部中。根据该构造,前照灯由后侧壁的前照灯支撑部和向前延伸部的前照灯支撑部来支撑;前照灯从多个不同方向被支撑;由此,可以牢固固定前照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前罩结构可以包括叉盖,其从侧面覆盖前叉,其中,叉盖可以在侧视图中从外部与撑杆的后侧壁重叠。根据该构造,撑杆的后侧壁可以使用从侧面覆盖前叉的叉盖来隐藏,这可以提供良好的外观。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叉盖可以共同紧固到紧固撑杆和子撑杆的部分。根据该构造,可以由简单结构来固定叉盖;并且可以使用叉盖来提高撑杆和子撑杆的刚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前罩可以包括位于前照灯侧的侧盖和位于前照灯上方的顶盖,其中,侧盖可以由撑杆来支撑,并且顶盖可以固定到侧盖。根据该构造,可以由撑杆在简单结构中支撑侧盖和顶盖。由此,该构造可以减小前罩结构的尺寸。另外,该构造可以由前罩提高撑杆的刚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可以包括:仪表,其介于顶盖与撑杆之间;和仪表盖,其覆盖仪表的外围,其中,仪表盖可以紧固到顶盖和撑杆。根据该构造,可以由简单结构支撑仪表盖,并且可以通过连接顶盖和撑杆由仪表盖提高前罩结构的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的右侧视图;
图2是从前侧看到的前叉的视图;
图3是从前面看到的前罩结构体的正视图;
图4是如在去除遮光板的状态下从前面看到的前罩结构体的正视图;
图5是前罩结构体的左侧视图;
图6是从下左后侧看到的前罩结构体的立体图;
图7是如从左前侧看到的撑杆和仪表盖的立体图;
图8是如从后侧看到的前罩结构体的视图;
图9是沿着图3中的线IX-IX截取的剖面图;
图10是前罩结构体的左侧视图;
图11是从前面看到的前罩结构体的正视图;
图12是例示了在图6中去除撑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如从左前侧看到的、侧盖附接到撑杆的状态的立体图;以及
图14是如从下左前侧看到的、顶盖附接到侧盖的状态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列表
1 摩托车(鞍乘车辆)
2 前轮(车轮)
12 前叉
25 顶桥
26 底桥
42 前罩
50 前照灯
61 撑杆
62、62 侧盖
63 顶盖
64 仪表
65 仪表盖
69 叉盖
70 向下延伸部
71 弯曲部
72 向前延伸部
73 壁部
74 后面部
75、75 后侧壁
76 下壁部
79 开口
87 前照灯固定孔部(前照灯支撑部)
94 前照灯固定孔部(前照灯支撑部)
98 子撑杆
118 发光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注意,在说明书中,指示方向(诸如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的描述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除非另外描述。还注意,各附图中的附图标记FR指示车体的前面,附图标记UP指示车体的上侧,并且附图标记LH指示车体的左侧。在附图中,附图标记RH可以指示车体的右侧。还注意,在设置一对左右部件时,图1中仅例示具有附图标记的右侧部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的右侧视图。摩托车1包括车体架10;发动机11,其支撑在车体架10上;前轮2(车轮),其经由前叉12可转向地支撑在车体架10的前端部上;以及后轮3,其经由摆臂13以竖直可移动的方式支撑在车体架10的下部上。
摩托车1是鞍乘车辆,骑手坐在该鞍乘车辆上,以便跨坐其座位14。
车体架10包括头管15、主架16、中心架17、下架18、一对左右座架19和19、以及一对左右子架20和20。
头管15构成车体架10的前端部。头管15位于车辆宽度的中心处,并且在车辆的侧视图中相对于竖直方向向后倾斜。主架16从头管15倾斜地向下且向后延伸。中心架17从主架16的后端部向下延伸。下架18在主架16下方从头管15倾斜地向下且向后延伸。
一对左右座架19和19中的每一个从主架16的后端部向后延伸。左右子架20 和20在中心架17的下部与左右座架19和19之间延伸。
另外,车体架10包括角板21。角板21联接主架16的前端部和下架18的前端部。
由挤压材料制成的枢轴支撑部(未例示)布置在中心架17的下部处。摆臂13 可摆动地支撑在在枢轴支撑部上支撑的枢轴30上,以便能够摆动其前端部。后轮3 经由车轴3a支撑在摆臂13的后端部上。
发动机11布置在主架16下方,并且介于中心架17与下架18之间。
发动机11包括:曲轴箱31,其支撑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曲轴(未例示);和汽缸部32,其从曲轴箱31的前部的上部向上延伸。变速器(未例示)被收容在曲轴箱31 的后部中。汽缸部32的汽缸轴32a稍微向前倾斜。
进气装置(未例示)连接到汽缸部32的后部,并且排气装置33连接到汽缸部 32的前部。
排气装置33包括:排气管34,其从汽缸部32的汽缸盖32b的前表面向下引出;和消声器35,其连接到排气管34的后端。
燃料箱38布置在座位14的前方和头管15的后方,并且附接到主架16的上部。
用于驾驶员的一对左右踏板39和39支撑在中心架17的下端部上。
摩托车1包括车体盖41,其覆盖包括车体架10和发动机11的车体。
车体盖41包括前罩42、箱盖43、中心盖44、后盖45、下盖46以及前侧盖36。
前罩42布置在头管15的前方。箱盖43覆盖车体架10的前部和燃料箱38。中心盖44覆盖座位14的前部的下方。后盖45位于中心盖44的后方,并且覆盖座位 14的下方。下盖46从下方覆盖发动机11的曲轴箱31的下部。前侧盖36位于箱盖 43的下方,并且覆盖下架18的左右侧。
前照灯50布置在前罩42内部。一对左右闪光信号灯51和51附接到前罩42。
摩托车1在中心架17的下部处包括主支架47。
前轮2从上方用前挡泥板48覆盖。后轮3从上方用后挡泥板49覆盖,该后挡泥板从左右座架19和19的后端部侧向后延伸。
图2是从前侧看到的前叉12的视图。
参照图1和图2,前叉12包括:转向轴23,其可旋转地支撑在头管15上;一对左右叉管24和24,其布置在前轮2的左右侧上,并且支撑前轮2;顶桥25,其固定到转向轴23的上端,并且联接左右叉管24和24的上部;以及底桥26,其固定到转向轴23的下端,并且联接左右叉管24和24。
转向把27支撑在把手柱28上,该把手柱竖立在顶桥25的顶面上。
顶桥25位于头管15上方,并且固定到转向轴23。底桥26位于头管15下方,并且固定到转向轴23。
底桥26包括:轴固定部26a,其固定到转向轴23的下端,并且位于车宽的中心处;和叉支撑孔部26b和26b,其支撑叉管24和24,各叉支撑孔部布置在车宽方向上的相对端部处。各叉支撑孔部26b的直径由紧固在叉支撑孔部26b在车宽方向上的端处的固定螺栓26c来减小,从而夹紧叉管24。
叉管24和24被布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向后倾斜向摩托车1设置的后倾角。头管 15也向后倾斜后倾角。
前轮2支撑在车轴2a周围,该车轴在叉管24和24的下端部之间延伸。
前罩结构体60(前罩结构)布置在前叉12的上部的前方。
图3是从前面看到的前罩结构体60的正视图。图4是如在去除稍后描述的遮光板66的状态下从前面看到的前罩结构体60的正视图。图5是前罩结构体60的左侧视图。
参照图3至图5,前罩结构体60包括:撑杆61,其固定到前叉12的上部;前照灯50,其支撑在撑杆61上;前罩42;仪表64,其介于前罩42与撑杆61之间;以及仪表盖65,其覆盖仪表64的外围。
更具体地,前罩42包括位于前照灯50的左右侧上的一对左右侧盖62和62;以及位于前照灯50上方的顶盖63。
前罩42的顶盖63包括遮光板66和附接到其的牌照撑杆67。牌照撑杆67支撑牌照68。
前叉12包括一对左右叉盖69和69,其附接到顶盖,并且从侧面覆盖叉管24和 24的上部。
这里,撑杆61、侧盖62和62、顶盖63、仪表盖65、以及叉盖69和69均是通过用模具等成型合成树脂获得的树脂成型产品。由于该原因,前罩结构体60容易制造,并且具有高的形状自由度。
图6是从下左后侧看到的前罩结构体60的立体图。图7是如从左前侧看到的撑杆61和仪表盖65的立体图。图8是如从后侧看到的前罩结构体60的视图。
参照图5至图8,撑杆61一体地包括:向下延伸部70,其从顶桥25侧沿着叉管 24和24向下延伸;向前延伸部72,其在向下延伸部70的下端部的弯曲部71处弯曲,并且向前延伸;以及壁部73,其从其外边缘向上竖立。
向下延伸部70包括:板状后面部74,其位于叉管24和24的前表面的前方,并且被布置为沿着叉管24和24向前和向后倾斜;和一对左右后侧壁75和75,其从后面部74在车宽方向上的外边缘向上竖立。
向下延伸部70的后面部74沿车宽方向跨越左右叉管24和24布置,并且沿竖直方向从顶桥25延伸到底桥26附近。后侧壁75和75的高度随着向下而增大。
向前延伸部72包括:板状下壁部76,其以比后面部74的倾斜度小的向前和向后倾斜度向前延伸;一对左右前侧壁77和7,其从下壁部76在车宽方向上的外边缘向上竖立;以及前壁78,其从下壁部76的前缘向上竖立。前侧壁77和77的高度随着向后而增大。向前延伸部72在车宽方向上的尺寸随着向前而减小。
后侧壁75和75、前侧壁77和77、以及前壁78沿着撑杆61的外边缘连续。撑杆61的壁部73由后侧壁75和75、前侧壁77和77、以及前壁78构成。后侧壁75 和75的下端部连接到前侧壁77和77的后端部。壁部73的高度在弯曲部71处最高。
因为壁部73竖立在后面部74的外边缘上且下壁部76起加强肋的作用,所以撑杆61具有高刚性。
弯曲部71在向下延伸部70的下端部处构成边界部,其在向下延伸部70与向前延伸部72之间相接。撑杆61在车辆侧视图中的倾斜度在弯曲部71处变化。在弯曲部71前方的向前延伸部72以比向下延伸部70的倾斜度缓和的倾斜度向前和向下倾斜。
弯曲部71位于底桥26上方。更具体地,向前延伸部72从底桥26上方的位置向前和向下延伸。
弯曲部71包括开口79,其连通撑杆61内部的空间与后方的外部。开口79跨越后面部74的下端和下壁部76的后端布置。
弯曲部71包括由后侧壁75和75的下端部构成的一对左右弯曲部侧壁80和80。开口79介于左右弯曲部侧壁80与80之间。
如图7例示,从后面部74向前凸出的多个仪表撑杆81布置在撑杆61的向下延伸部70的上部中。仪表撑杆81布置在后面部74在车宽方向上的中心部以及后面部 74在车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中。将仪表盖65紧固到撑杆61的仪表盖固定螺栓82从下方插入仪表撑杆81的孔中。
另外,如图7和图8例示,向后突出的一对左右座位部83和83布置在撑杆61 的向下延伸部70的后面部74的上部中。将撑杆61紧固到顶桥25的撑杆固定螺栓 84和84从前面插入座位部83和83的孔中。撑杆固定螺栓84和84被布置为相对于车宽的中心分布到左右。
进一步地,一对左右侧盖固定孔部85和85布置在撑杆61的向下延伸部70的后面部74的上部的侧部上。侧盖固定孔部85和85在车宽方向上布置在撑杆固定螺栓 84和84的外部。侧盖固定孔部85和85是在从后侧看到时凹进在撑杆61内部的凹部。将侧盖62和62紧固到撑杆61的侧盖固定螺栓86和86从后方插入侧盖固定孔部85和85中。
沿车宽方向贯穿后侧壁75和75的一对左右前照灯固定孔部87和87(前照灯支撑部)布置在撑杆61的向下延伸部70的后侧壁75和75的下部中。将前照灯50紧固到撑杆61的向下延伸部70的前照灯固定螺栓88和88从车宽方向的外部插入前照灯固定孔部87和87中。
沿车宽方向贯穿弯曲部侧壁80和80的一对左右子撑杆固定孔部89和89布置在弯曲部71的弯曲部侧壁80和80中。
多个孔90布置在后面部74的座位部83和83与开口79之间。连接到布置在前罩结构体60中的电气部件(诸如前照灯50)的线束91从外部穿过孔90在前罩结构体60内部引线。
参照图6至图8,在从外部查看时向上凹进的凹部92和92布置在撑杆61的向前延伸部72的下壁部76中。
竖直地贯穿下壁部76的子撑杆固定孔部93和93布置在凹部92和92的后部中。
竖直地贯穿下壁部76的前照灯固定孔部94和94(前照灯支撑部)布置在凹部92和92的前部中。将前照灯50紧固到撑杆61的向前延伸部72的前照灯固定螺栓 95和95从下方插入前照灯固定孔部94和94中。
与侧盖62和62接合的一对左右侧盖接合部96和96布置在向前延伸部72的前侧壁77和77的上边缘中。各侧盖接合部96包括:凸出件96a,其从前侧壁77的上边缘向上凸出;和接合孔96b,其沿车宽方向贯穿凸出件96a。
图9是沿着图3中的线IX-IX截取的剖面图。注意,图9的一部分例示了稍后要描述的顶盖固定螺栓114的一部分的横截面。
参照图2、图7以及图9,前叉12包括从底桥26向前延伸的子撑杆98。
底桥26包括一对左右子撑杆固定部26d和26d,其布置在叉支撑孔部26b和26b 在车宽方向上的内端部中。将子撑杆98紧固到底桥26的子撑杆固定螺栓99和99 从前方紧固到子撑杆固定部26d和26d。
另外,顶桥25的前表面包括固定到撑杆61的上端部的一对左右撑杆固定部25a 和25a(图2)。
子撑杆98包括:一对左右基部98a和98a,其从子撑杆固定部26d和26d向上延伸;臂部98b和98b,其从基部98a和98a的上端向前延伸;前端联接部98c,其沿车宽方向连接臂部98b和98b的前端;以及加强件98d和98d,其从基部98a和98a 向前和向上延伸,并且连接到臂部98b和98b。
连接到撑杆61的一对前侧撑杆紧固部98e和98e布置在前端联接部98c的前缘在车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
连接到撑杆61的一对后侧撑杆紧固部98f和98f布置在加强件98d和98d在车宽方向上的侧面上。
子撑杆98被形成为在平面图中从上方看时为大致U形,并且被形成为在车辆的侧视图中为大致V形。
子撑杆98的基部98a和98a的下端部由子撑杆固定螺栓99和99固定到底桥26。子撑杆98的基部98a和98a从底桥26向上延伸。
子撑杆98的臂部98b和98b从基部98a和98a向前延伸,并且从后方进入撑杆 61的开口79。臂部98b和98b沿着向前延伸部72的下壁部76的上表面向前和向下延伸。
撑杆61的下部由撑杆固定螺栓100和100紧固到子撑杆98的前侧撑杆紧固部98e和98e,这些撑杆固定螺栓从下方插入向前延伸部72的子撑杆固定孔部93和93 中。
另外,撑杆61的下部由子撑杆固定螺栓101和101(图6和图7)紧固到子撑杆 98的后侧撑杆紧固部98f和98f,这些子撑杆固定螺栓从外部沿车宽方向插入弯曲部 71的子撑杆固定孔部89和89中。
进一步地,撑杆61的上部由撑杆固定螺栓84和84(图7至图9)紧固到顶桥 25的撑杆固定部25a和25a(图2和图9),这些撑杆固定螺栓从前方插入向下延伸部70的座位部83和83中。
更具体地,撑杆61的下部经由子撑杆98固定到底桥26,并且其上部固定到顶桥25。前罩结构体60经由撑杆61支撑在前叉12上,并且在转向期间连同前叉12 一起摆动。
向前延伸部72在竖直方向上由撑杆固定螺栓100和100紧固,而弯曲部71在车宽方向上由子撑杆固定螺栓101和101紧固。由于该原因,撑杆61可以在竖直方向和车宽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牢固地固定。
图10是前罩结构体60的左侧视图。图11是从前面看到的前罩结构体60的正视图。图12是例示了在图6中去除撑杆61的状态的立体图。这里,图10和图11例示了去除侧盖62和62、顶盖63等的状态。
参照图9至图12,前照灯50包括:盒状壳体110,其前表面开口;透镜111,其附接到壳体110的前表面;光源(未例示),其收容在壳体110中;以及反射镜112,其将从该光源发出的光向前反射。
壳体110包括:大致竖直的后壁110a;下壁110b,其从后壁110a的下边缘向前延伸;一对侧壁110c和110c,各侧壁从后壁110a的左右边缘向前延伸;以及上壁 110d,其从后壁110a的上边缘向前延伸。大致形成在壳体110的整个前表面之上的开口部110e在车辆的侧视图中向后和向上倾斜。透镜111覆盖开口部110e。
壳体110包括从上壁110d向上延伸的箱状顶盖固定部113。顶盖固定部113的大致整个后表面向后敞开。顶盖固定部113的上表面113a向后和向上倾斜。将顶盖63 固定到前照灯50的顶盖固定螺栓114和114从下方插入顶盖固定部113的上表面113a 的孔中。该对顶盖固定螺栓114和114被布置为相对于位于车宽中心处的中心线C 分布到左右。
如图12例示,用前照灯固定螺栓95和95(图6)紧固的一对左右前部固定部 115和115布置在壳体110的下壁110b的前部中。
另外,壳体110包括从侧壁110c和110c的后端向后延伸的一对左右联接撑杆部116和116。用前照灯固定螺栓88和88(图6)紧固的后部紧固部116a和116a布置在联接撑杆部116和116的后端部中。
透镜111附接到壳体110的前表面,以便封闭开口部110e,并且在车辆的侧视图中向后和向上倾斜。透镜111弯曲,使得其在车宽方向上的中心部在俯视图中向前凸出。
透镜111的前表面充当发光面118,并且来自光源的光从发光面118向前发出。
在图11的正视图中,发光面118的上边缘118a位于发光面118的下边缘118b 的上方和后方,并且在车宽方向上长于下边缘118b。发光面118的左右侧边缘118c 和118c倾斜,以便随着从下边缘118b到上边缘118a沿车宽方向向外定位。
前照灯50布置在撑杆61的向前延伸部72上,从下方用向前延伸部72覆盖,并且从后方用向下延伸部70覆盖。
参照图6、图7以及图12,前照灯固定螺栓95和95从下方插入向前延伸部72 的前照灯固定孔部94和94中,紧固到前部紧固部115和115,从而,前照灯50固定到向前延伸部72。
另外,前照灯固定螺栓88和88从外部沿车宽方向插入向下延伸部70的前照灯固定孔部87和87中,紧固到后部紧固部116a和116a,从而,前照灯50固定到向下延伸部70。
即,前照灯50由四个点(前照灯固定螺栓95和95以及前照灯固定螺栓88和 88)紧固到撑杆61。
前照灯固定孔部94和94在竖直方向上由前照灯固定螺栓95和95紧固,而前照灯固定孔部87和87在车宽方向上由前照灯固定螺栓88和88紧固。如上所述,前照灯50由紧固方向彼此大致正交的前照灯固定螺栓95和95以及前照灯固定螺栓88 和88固定到撑杆61,由此,前照灯50可以在竖直方向和车宽方向这两者上牢固固定。
图13是如从左前侧看到的、侧盖62和62附接到撑杆61的状态的立体图。
参照图5、图10以及图13,侧盖62和62被形成为壁形,该壁形从撑杆61的前侧壁77和77以及后侧壁75和75的上边缘向上延伸。侧盖62和62在车辆的侧视图中从前侧壁77和77以及后侧壁75和75的上边缘向后和向上延伸,并且从前侧壁 77和77的前端到后侧壁75和75的后端连续。
侧盖62和62从左右侧覆盖前照灯50。前照灯50的壳体110被侧盖62和62覆盖并隐藏。
侧盖62和62的上边缘62a和62a的前部沿着发光面118的侧边缘118c和118c 布置。发光面118从左右侧盖62和62的上边缘62a和62a之间向前露出。
侧盖62和62的上边缘62a和62a的后部连续到顶盖63。
侧盖62和62包括爪状接合凸出部120和120,其在前端部的内表面的下端部中沿车宽方向向内凸出。
侧盖62和62包括固定件121和121,其在后端部的内表面的下端部中沿车宽方向向内延伸。固定件121和121包括由夹紧螺母等构成的紧固部121a和121a。
沿车宽方向向内凸出的多个凸台状顶盖固定部122和122沿前后方向并排地布置在各侧盖62的上边缘62a侧的内表面上。顶盖固定部122和122如沿前后方向看时介于接合凸出部120和120与固定件121和121之间。
接合凸出部120和120从车宽方向上的外部与撑杆61的侧盖接合部96和96的接合孔96b和96b接合,从而,侧盖62和62固定到向前延伸部72。
另外,从后面插入撑杆61的后面部74的侧盖固定孔部85和85(图7和图8) 中的侧盖固定螺栓86和86紧固到固定件121和121的紧固部121a和121a,从而,侧盖62和62固定到向下延伸部70。
参照图7至图11,仪表64沿车宽方向形成为长箱形。仪表64包括显示单元64a,其在其上表面上显示诸如车速的信息。
仪表盖65包括:底壁部65a,其面向仪表64的下表面;和框状外围壁部65b,其竖立在底壁部65a的外周边缘上。
仪表64被放置在仪表盖65的底壁部65a上,并且其外围被外围壁部65b覆盖。换言之,仪表盖65从下方且从外围侧支撑仪表64。
仪表64和仪表盖65布置在前照灯50的上方和后方。
仪表盖65在车辆的侧视图中从撑杆61的向下延伸部70的上端部向前和向上延伸,并且底壁部65a向前和向上倾斜。仪表64的显示单元64a沿着仪表盖65的倾斜度(inclination)向前和向上倾斜,使得容易使驾驶员看到。
底壁部65a的后端部被放置在向下延伸部70的各仪表撑杆81上,并且仪表盖 65由从下方插入仪表撑杆81中的仪表盖固定螺栓82紧固到仪表撑杆81。
仪表盖65在车宽方向的中心部中包括顶盖固定部123,其从底壁部65a的前部向前凸出。顶盖固定部123包括由夹紧螺母等构成的紧固部123a。将顶盖63紧固到仪表盖65的顶盖固定螺栓124(图9)从前侧紧固到紧固部123a。
图14是如从下左前侧看到的、顶盖63附接到侧盖62和62的状态的立体图。
参照图4、图5、图9、图13以及图14,顶盖63是板状构件,其覆盖在前照灯 50与仪表盖65之间以及左右侧盖62与62之间。顶盖63在车辆的侧视图中向后和向上延伸连续到发光面118。
顶盖63的下边缘63a沿着发光面118的上边缘118a,并且顶盖63的上边缘63b 沿着仪表盖65的前缘。
顶盖63的左右侧边缘63c沿着侧盖62和62的上边缘62a和62a的后部。
顶盖63在其上部中包括固定遮光板66的一对左右上侧遮光板固定部130和130。
另外,顶盖63在上侧遮光板固定部130和130下方包括固定遮光板66的一对左右下侧遮光板固定部131和131。
进一步地,参照图4和图9,顶盖63在车宽方向的中心部中包括固定孔部132,顶盖固定螺栓124从前方插入该固定孔部中。固定孔部132在竖直方向上位于上侧遮光板固定部130和130与下侧遮光板固定部131和131之间。
另外,参照图9和图10,顶盖63包括紧固到顶盖固定螺栓114和114的凸台部 133和133。一对凸台部133和133布置在固定孔部132的左边和右边上,并且从顶盖63的内表面延伸到前照灯50的顶盖固定部113。
如图14例示,顶盖63包括一对左右附接部134和134,其从侧边缘63c和63c 的一部分向下延伸。附接部134和134从车宽方向上的内部与侧盖62的上部重叠。
紧固到侧盖62的顶盖固定部122和122(图13)的顶盖固定螺栓135和135从车宽方向上的内部插入附接部134和134中。
在顶盖63的侧边缘63c和63c侧的部分由多个顶盖固定螺栓135(图14)固定到侧盖62和62。
另外,顶盖63的凸台部133和133由顶盖固定螺栓114和114(图9和图11) 固定到前照灯50的顶盖固定部113。
进一步地,在顶盖63的中心的固定孔部132由顶盖固定螺栓124(图4和图9) 固定到仪表盖65的顶盖固定部123。
即,顶盖63紧固到侧盖62和62、前照灯50以及仪表盖65。
仪表盖65封闭顶盖63的上边缘63b与撑杆61的上边缘之间的空间。
闪光信号灯51和51分别固定到顶盖63的左右侧部,并且沿车宽方向从顶盖63 的左右侧部向外延伸。
参照图3和图5,遮光板66是沿着顶盖63的前表面向后和向上延伸的板状构件,并且延伸到仪表盖65的上端的上方,以充当仪表64的帽舌。
遮光板66由从前方插入遮光板66中的一对遮光板固定螺栓137和137紧固到顶盖63的上侧遮光板固定部130和130。
另外,遮光板66由从前方插入遮光板66中的一对遮光板固定螺栓138和138 紧固到顶盖63的下侧遮光板固定部131和131。
牌照撑杆67被布置为从前侧与遮光板66的下部重叠,并且连同遮光板66一起由遮光板固定螺栓138和138紧固到下侧遮光板固定部131和131。
牌照68是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条状板。牌照68由从前方插入牌照68中的牌照固定螺栓139和139紧固到牌照撑杆67。
如图3例示,牌照68以及闪光信号灯51和51布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并且在车辆的前视图中,牌照68在车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从前侧与闪光信号灯51和51的基端部重叠。在车辆的前视图中,牌照68以及闪光信号灯51和51被布置为在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直线上彼此重叠。闪光信号灯51和51包括沿车宽方向位于牌照68外部的发光单元51a和51a。
如图6例示,顶桥25的左右侧部的后表面包括一对左右叉盖固定部136和136。将叉盖69和69紧固到顶桥25的叉盖固定螺栓140(图5)从后方紧固到叉盖固定部 136和136。
如图5和图13例示,各叉盖69包括:叉盖部69a,其从车宽方向上的外部覆盖叉管24的上部;和延伸部69b,其从叉盖部69的前缘向前延伸。
叉盖部69a沿着圆柱形叉管24的外围形成为弧形。叉盖部69a从顶桥25的下端附近延伸到底桥26的上端附近。
延伸部69b从叉盖部69a的大致整个前缘向前延伸,并且从外部覆盖撑杆61的后面部74和后侧壁75的基端部。因此,延伸部69b可以隐藏侧盖固定螺栓86和86 (图6)、前照灯固定螺栓88和88(图6)、以及子撑杆固定孔部89和89(图6),由此,提供良好的外观。
各叉盖69在其上端部中包括上部固定孔部69c,叉盖固定螺栓140插入该上部固定孔部中。另外,叉盖69在延伸部69b的下端部中包括下部固定孔部69d,子撑杆固定螺栓101从车宽方向的外部插入该下部固定孔部中。
各叉盖69由叉盖固定螺栓140固定到顶桥25,并且由子撑杆固定螺栓101固定到撑杆61。
更具体地,叉盖69的下部固定孔部69d由子撑杆固定螺栓101共同紧固到子撑杆固定孔部89(图6),该子撑杆固定孔部充当紧固撑杆61和子撑杆98的部分。因此,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固定叉盖69和69。
如图5例示,在车辆的侧视图中,撑杆61的向前延伸部72从下方与前照灯50 的透镜111的发光面118重叠。更具体地,在车辆的侧视图中,向前延伸部72从下方与从发光面118的后端118d到前端118e的范围L重叠,并且从下方覆盖前照灯 50。在从上方看到时,向前延伸部72在范围L的一部分中从下方与发光面118重叠。
撑杆61的向前延伸部72是从下方覆盖前照灯50并且暴露到外部的外观部。换言之,撑杆61是支撑前照灯50的支撑部和构成摩托车1的外观的外观部。
撑杆61被三维地构造为使得向前延伸部72在弯曲部71处弯曲,并且从向下延伸部70向前延伸,由此,具有比平面板状撑杆的刚度更高的刚度。由于该原因,即使撑杆61由树脂制成,撑杆61也可以牢固地支撑前照灯50和前罩42。另外,撑杆 61起外观部的作用,在该外观部中内部向前延伸部72覆盖前照灯50,由此,消除对从下面覆盖前照灯50的专用盖的需要,并且减小前罩结构体60的尺寸。
这里,将描述用于去除前照灯50的过程的示例。
首先,去除遮光板66,并且前罩结构体60处于图4所例示的状态。
然后,参照图5,将叉盖固定螺栓140和140以及子撑杆固定螺栓101和101从被紧固中释放,并且去除叉盖69和69。
然后,将顶盖固定螺栓124(图9)、侧盖固定螺栓86和86(图6)、前照灯固定螺栓88和88(图6)以及前照灯固定螺栓95和95(图6)从被紧固中释放。在该状态下,在将侧盖接合部96和96(图13)从与侧盖62和62的接合凸出部120和120 接合中释放时,可以从撑杆61去除其中一体地紧固前照灯50和前罩42(侧盖62和 62以及顶盖63)的小组件,同时撑杆61保持在前叉12中。因此,容易维护前照灯 50等。
如上所述,根据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摩托车1的前罩结构体60包括:前叉 12,其支撑前轮2;前照灯50,其由前叉12来支撑;树脂制成的撑杆61,其由前叉 12的顶桥25和底桥26来支撑;以及前罩42,其覆盖前照灯50的外围,其中,撑杆 61包括:向下延伸部70,其从顶桥25侧向下延伸;和向前延伸部72,其在向下延伸部70的下端部的弯曲部71处弯曲,并且向前延伸;向前延伸部72向前一直延伸到其至少一部分在侧视图中从下方与前照灯50的发光面118重叠的位置;并且前照灯50和前罩42经由撑杆61被支撑。
根据该构造,撑杆61在向下延伸部70的下端部的弯曲部71处弯曲,并且向前延伸,由此,可以提高撑杆61的刚度。另外,前照灯50和前罩42由包括向前延伸部72的撑杆61来支撑,该向前延伸部向前一直延伸到其至少一部分在侧视图中从下方与前照灯50的发光面118重叠的位置。由此,可以以简单结构支撑前照灯50和前罩42,这可以减小前罩结构体60的尺寸。
另外,撑杆61包括竖立在其外边缘上的壁部73,并且向前延伸部72是从下方覆盖前照灯50并且暴露到外部的外观部。根据该构造,可以由竖立在撑杆61外边缘上的壁部73有效提高撑杆61的刚度。另外,撑杆61起外观部的作用,这可以减小前罩结构体60的尺寸,并且可以创新地设计前罩结构体60。
另外,弯曲部71位于底桥26上方,并且包括连接底桥26和弯曲部71的子撑杆 98。根据该构造,弯曲部71位于底桥26上方,这可以减小前罩结构体60的尺寸。另外,可以由子撑杆98有效加强撑杆61的刚度。进一步地,子撑杆98连接到弯曲部71,由此,撑杆61可以由子撑杆98支撑在高刚性位置中。
另外,弯曲部71包括开口79;子撑杆98借助开口79进入到撑杆61内部,并且沿着向前延伸部72向前延伸;并且子撑杆98的前端部固定到向前延伸部72。根据该构造,向前延伸部72由子撑杆98来支撑,由此,可以由子撑杆98有效支撑撑杆61。另外,该构造可以通过由撑杆61隐藏子撑杆98来使得难以看到子撑杆98,由此,可以提供良好的外观。
进一步地,向下延伸部70的上部固定到顶桥25;向下延伸部70包括:后面部 74,其介于上部与弯曲部71之间;和后侧壁75和75,其竖立在后面部74的外边缘上;并且将前照灯50固定到撑杆61的前照灯支撑孔87和94布置在后侧壁75和75 以及向前延伸部72的下壁部76中。根据该构造,前照灯50由后侧壁75和75的前照灯固定孔部87和87以及向前延伸部72的前照灯固定孔部94和94来支撑;前照灯50从多个不同方向来支撑;由此,可以牢固固定前照灯50。
另外,前罩结构体60包括叉盖69和69,其从侧面覆盖前叉12,其中,叉盖69 和69在侧视图中从外部与撑杆61的后侧壁75和75重叠。根据该构造,可以使用从侧面覆盖前叉12的叉盖69和69来隐藏撑杆61的后侧壁75和75。由此,该构造可以提供良好的外观。
另外,叉盖69和69共同紧固到紧固撑杆61和子撑杆98的部分。根据该构造,可以由简单结构来固定叉盖69和69;并且可以使用叉盖69和69来提高撑杆61和子撑杆98的刚度。
另外,前罩42包括位于前照灯50侧的侧盖62和62以及位于前照灯50上方的顶盖63,其中,侧盖62和62由撑杆61来支撑,并且顶盖63固定到侧盖62和62。根据该构造,可以由撑杆61在简单结构中支撑侧盖62和62以及顶盖63。由此,该构造可以减小前罩结构体60的尺寸。另外,该构造可以由前罩42提高撑杆61的刚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仪表64,其介于顶盖63与撑杆61之间;和仪表盖65,其覆盖仪表64的外围,其中,仪表盖65紧固到顶盖63和撑杆61。根据该构造,可以由简单结构支撑仪表盖65,并且可以通过连接顶盖63和撑杆61由仪表盖65提高前罩结构体60的刚度。
应注意,上述实施方式仅表示本发明应用到的方面,并且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已经被描述为使得撑杆61、侧盖62和62、顶盖63、以及仪表盖65由螺栓来固定,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由作为固定装置的销等来固定。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摩托车1已经被描述为鞍乘车辆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本发明适用于具有两个前轮或后轮的三轮鞍乘车辆或具有四个或更多个车轮的鞍乘车辆。

Claims (8)

1.一种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包括:前叉(12),其支撑车轮(2);前照灯(50),其由所述前叉(12)来支撑;树脂制成的撑杆(61),其由所述前叉(12)的顶桥(25)和底桥(26)来支撑;以及前罩(42),其覆盖所述前照灯(50)的外围,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杆(61)包括:向下延伸部(70),其从所述顶桥(25)侧向下延伸;向前延伸部(72),其在所述向下延伸部(70)的下端部的弯曲部(71)处弯曲并且向前延伸;和左右一对的壁部(73),其竖立在所述撑杆(61)的外边缘上;
所述向前延伸部(72)是向前一直延伸到其至少一部分在从侧面观察时从下方与所述前照灯(50)的发光面(118)重叠的位置并且暴露于外部的外观部;并且
所述前照灯(50)和所述前罩(42)经由所述撑杆(61)来支撑;
布置有连接所述底桥(26)和所述弯曲部(71)的子撑杆(98);
所述弯曲部(71)包括设置于所述左右一对的壁部(73)之间的开口(79),所述子撑杆(98)通过所述开口(79)进入到所述撑杆(61)内部,并且沿着所述向前延伸部(72)向前延伸;并且
所述子撑杆(98)的前端部固定到所述向前延伸部(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其中,
所述向前延伸部(72)从下方覆盖所述前照灯(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其中,
所述弯曲部(71)位于所述底桥(26)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其中,
所述向下延伸部(70)的上部固定到所述顶桥(25);
所述向下延伸部(70)包括:后面部(74),其介于所述上部与所述弯曲部(71)之间;和后侧壁(75),其竖立在所述后面部(74)的外边缘上;并且
将所述前照灯(50)固定到所述撑杆(61)的前照灯支撑部(87、94)被布置在所述后侧壁(75)和所述向前延伸部(72)的下壁部(76)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包括叉盖(69),该叉盖从侧面覆盖所述前叉(12),其中,
所述叉盖(69)在从侧面观察时从外部与所述撑杆(61)的所述后侧壁(75)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其中,
所述叉盖(69)共同紧固到紧固所述撑杆(61)和所述子撑杆(98)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其中,
所述前罩(42)包括位于所述前照灯(50)侧方的侧盖(62)和位于所述前照灯(50)上方的顶盖(63),其中,
所述侧盖(62)由所述撑杆(61)来支撑,并且所述顶盖(63)固定到所述侧盖(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包括:仪表(64),其介于所述顶盖(63)与所述撑杆(61)之间;和仪表盖(65),其覆盖所述仪表(64)的外围,其中,
所述仪表盖(65)紧固到所述顶盖(63)和所述撑杆(61)。
CN201811549774.4A 2017-12-27 2018-12-18 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 Active CN1100153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N201741046774 2017-12-27
IN201741046774 2017-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5363A CN110015363A (zh) 2019-07-16
CN110015363B true CN110015363B (zh) 2020-11-06

Family

ID=67188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49774.4A Active CN110015363B (zh) 2017-12-27 2018-12-18 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59313B2 (zh)
CN (1) CN1100153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3540B (zh) * 2020-04-07 2022-04-1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电动驱动式敞篷代步装置
JP7436572B2 (ja) 2022-06-29 2024-02-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カバ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31502B2 (ja) * 2003-08-19 2008-01-0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のフロントフェンダおよび自動二輪車
JP4385851B2 (ja) * 2004-05-14 2009-12-16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ヘッドランプおよび計器盤の取付構造
JP2007186128A (ja) * 2006-01-13 2007-07-26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5020736B2 (ja) * 2006-09-25 2012-09-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メータ支持構造
EP2208663B1 (en) * 2008-03-07 2012-05-09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addle-riding vehicle
JP5339600B2 (ja) * 2009-03-26 2013-11-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5683441B2 (ja) * 2011-11-29 2015-03-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前部構造
CN102407896B (zh) * 2011-12-15 2013-06-05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摩托车前照灯安装结构
JP5912757B2 (ja) * 2012-03-28 2016-04-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灯火器支持構造
JP6101452B2 (ja) * 2012-08-31 2017-03-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ヘッドライト支持構造
JP6130119B2 (ja) * 2012-10-01 2017-05-1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5961086B2 (ja) * 2012-10-10 2016-08-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JP5913277B2 (ja) * 2013-12-26 2016-04-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ロントカウル構造
JP6325956B2 (ja) * 2014-09-29 2018-05-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CN106364603B (zh) * 2015-07-24 2019-06-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JP6540371B2 (ja) * 2015-08-24 2019-07-1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CN106428320A (zh) * 2016-12-05 2017-02-22 重庆特巴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前车灯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19441A (ja) 2019-07-22
JP6759313B2 (ja) 2020-09-23
BR102018076386A2 (pt) 2019-11-05
CN110015363A (zh)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34677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ポジションライトおよび灯火装置
US20060056191A1 (en) Vehicle
JP5335760B2 (ja) 自動二輪車の灯火装置
JP578242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後部構造
TWI469890B (zh) 機車
JP5292607B2 (ja) 車両の後部灯火装置
CN110015363B (zh) 鞍乘车辆的前罩结构
JP2012051444A (ja) 自動二輪車の前部構造
JP2003320977A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フロントウインカ取付け構造
JP2011207304A (ja) 自動二輪車
JP519623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配線保持構造
EP2557025B1 (en) Back part structure of body i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641501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10461693B (zh) 鞍乘型车辆的前灯支承结构
JP6389966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のヘッドライト取り付け構造
EP2050665B1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JP592150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メータ装置
CN110949579B (zh) 跨骑型车辆
EP2610150B1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2015013536A (ja) 自動二輪車用メータ装置
CN110962967B (zh) 跨骑型车辆
JP6759268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メーター周辺構造
JP2019182306A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217477457U (zh) 跨骑式车辆
JP7273089B2 (ja) 鞍乗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