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9371A - 車輛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車輛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9371A
TW201529371A TW103135007A TW103135007A TW201529371A TW 201529371 A TW201529371 A TW 201529371A TW 103135007 A TW103135007 A TW 103135007A TW 103135007 A TW103135007 A TW 103135007A TW 201529371 A TW201529371 A TW 20152937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eat
heating wire
disposed
cush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5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30129B (zh
Inventor
Yuichiro Hoshi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29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9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0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012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5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blown towards the seat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78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al systems
    • B60N2/5685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效率佳地利用從空調裝置送風之空氣來調整座椅加熱器之發熱溫度的車輛用座椅。 車輛用座椅S,具備有於緩衝墊10與表皮20之間具有透氣性的座椅加熱器30。固定於座椅加熱器30之座椅基材31上的加熱線33,配置於一部分與形成在緩衝墊10上之空氣通路13重疊之位置。此外,加熱線33,配置於一部分與形成在座椅基材31上、寬度較加熱線33寬之複數個貫通孔32重疊之位置,且以避開該等貫通孔之中心部的方式延伸。

Description

車輛用座椅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車輛用座椅,尤其是關於一種具備有配置在座椅墊及座椅背的座椅加熱器之車輛用座椅。
習知被提及有藉由在車輛用座椅中於緩衝墊與表皮之間配置由面狀發熱體構成之座椅加熱器,確保乘坐者之乘坐時之舒適感的各種技術。
此外,作為進一步提高乘坐時之舒適感的技術之一,有實際使用併用有空調裝置之車輛用座椅之冷暖房。
具體而言,係在座椅加熱器及表皮維持透氣性的前提下,從空調裝置將暖空氣或冷空氣,通過形成於緩衝墊之空氣通路朝向表皮側進行送風,藉此從車輛用座椅外表皮吹出空氣。
作為如此般之車輛用座椅之一例,在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具備由提高了透氣性的面狀發熱體構成之座椅加熱器的車輛用座椅。
具體而言,座椅加熱器,係將加熱線藉由縫製而固定於由不織布構成之座椅基材上而藉此形成,在座椅基材上,於避開了固定有加熱線之位置的前提下遍及整面形成有貫通孔。
如上述般藉由在座椅加熱器確保透氣性,而能夠使由空調裝置送風之空氣從緩衝墊側朝向表皮側通過。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3991750號公報
然而,在如專利文獻1般之車輛用座椅中,由於在座椅基材上避開貫通孔配置加熱線,因此抑制了從空調裝置通過貫通孔送風之空氣效率佳地冷卻加熱線。此外,亦限制了加熱線之配置自由度。
因此,期望有能夠效率佳地利用從空調裝置送風之空氣調整座椅加熱器之發熱溫度的車輛用座椅。同時,期望有具備確保加熱線之配置自由度之座椅加熱器的車輛用座椅。
此外,在如專利文獻1般之車輛用座椅中,尤其並未考慮到關於形成在緩衝墊之空氣通路與設置於座椅加熱器之貫通孔及加熱線的配置、構成。
因此,期望有考慮到緩衝墊之空氣通路與座椅加熱器之配置、構成的車輛用座椅。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之課題而完成者,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效率佳地利用從空調裝置送風之空氣調整座椅加熱器之發熱溫度的車輛用座椅。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備確保加熱線之配置自由度之座椅加熱器的車輛用座椅。
本發明之其他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考慮到設置於緩衝墊之空氣通路與座椅加熱器之配置、構成的車輛用座椅。
該課題,根據本發明之車輛用座椅,係藉由如以下之發明而解決。本發明之車輛用座椅,具備緩衝墊、被覆該緩衝墊之表皮、及配置 於該緩衝墊與該表皮之間的座椅加熱器,能夠通過形成於該緩衝墊之空氣通路,從該緩衝墊側朝向該表皮側輸送空氣;該座椅加熱器,具備由面狀體構成之座椅基材、及固定於該座椅基材之加熱線;在該座椅基材,設置有複數個貫通孔,該複數個貫通孔,係從表面側貫通至背面側,且以寬度較該空氣通路窄、較該加熱線寬之方式形成;該加熱線,於該緩衝墊上係配置在一部分與該空氣通路重疊之位置,而於該座椅基材則配置在一部分與該複數個貫通孔重疊之位置,且以避開該貫通孔之中心部的方式延伸。
如上述般,由於加熱線於緩衝墊上係配置在一部分與空氣通路重疊之位置,而於座椅基材則配置在一部分與複數個貫通孔重疊之位置,因此能夠效率佳地利用從空調裝置通過空氣通路、貫通孔送風之空氣而調整加熱線之發熱溫度。
此外,由於在該座椅基材,設置以寬度較加熱線寬之方式形成的複數個貫通孔,且加熱線於座椅基材中配置在一部分與複數個貫通孔重疊之位置,因此能夠在座椅基材中不避開複數個貫通孔,而自由地配置加熱線。
此外,由於加熱線以避開在座椅基材中寬度寬之貫通孔之中心部的方式延伸,因此能夠避開在施加有乘坐者之乘坐負載時為最容易沉陷之位置的貫通孔之中心部而配置加熱線,能夠極力地抑制加熱線之變形。
此時,較佳為:該貫通孔由長孔構成;該加熱線,在該座椅基材係延伸於與該貫通孔之長邊方向交叉之方向。
此外,較佳為:該加熱線,在該座椅基材係以相對於該貫通孔之長邊方向形成銳角之方式延伸。
進一步地,較佳為:該加熱線,在該座椅基材係延伸於與該貫通孔之 長邊方向正交之方向。
藉由上述構成,能夠對座椅加熱器保持所希望的透氣性,並確保加熱線之配置自由度,亦同時能極力地抑制加熱線之變形。
此時,較佳為:該加熱線,具備彎曲之彎曲部;該彎曲部,於該座椅基材係配置在避開該貫通孔之位置。
藉由上述構成,由於在加熱線中較易變形之彎曲部,配置在避開貫通孔之位置,因此能夠更進一步地抑制加熱線之變形。
此時,較佳為:該加熱線,具備呈直線狀延伸之直線部;僅該直線部,於該座椅基材係配置在與該貫通孔重疊之位置。
藉由上述構成,由於僅加熱線中較難變形之直線部,配置於與貫通孔重疊之位置,因此能夠更進一步地抑制加熱線之變形。
此時,較佳為:該加熱線,於該座椅基材係以跨越該貫通孔之方式配置,具備:設置在與該貫通孔之外周部分重疊之位置的第1重疊部及第2重疊部,以及設置在與該貫通孔重疊之位置、在該第1重疊部與該第2重疊部之間彎曲的彎曲部;從該彎曲部至連結該第1重疊部與該第2重疊部之直線延長線的垂線距離,短於從該貫通孔之中心部至該延長線的垂線距離。
藉由上述構成,即便是加熱線之彎曲部成為與貫通孔重疊之配置的情形,由於彎曲部及彎曲部周邊與貫通孔之重疊部分極為小,因此能夠更進一步地抑制加熱線之變形。
根據本發明,能夠效率佳地利用從空調裝置通過空氣通路、貫通孔送風之空氣,調整加熱線之發熱溫度。
此外,能夠在座椅基材中不避開複數個貫通孔,而自由地配置加熱線。
此外,能夠避開在施加有乘坐者之乘坐負載時為最容易沉陷之位置的貫通孔之中心部而配置加熱線,能夠極力地抑制加熱線之變形。
根據本發明,能夠對座椅加熱器保持所希望的透氣性,並確保加熱線之配置自由度,亦同時極力地抑制加熱線之變形。
根據本發明,由於在加熱線中較易變形之彎曲部,配置在避開貫通孔之位置,因此能夠更進一步地抑制加熱線之變形。
根據本發明,由於僅加熱線中較難變形之直線部,配置在與貫通孔重疊之位置,因此能夠更進一步地抑制加熱線之變形。
根據本發明,即便是加熱線之彎曲部成為與貫通孔重疊之配置的情形,由於彎曲部及彎曲部周邊與貫通孔之重疊部分極為小,因此能夠更進一步地抑制加熱線之變形。
S‧‧‧車輛用座椅
1‧‧‧座椅墊
2‧‧‧座椅背
2a、3a‧‧‧緩衝墊
2b、3b‧‧‧表皮
3‧‧‧頭靠
10‧‧‧緩衝墊
10a‧‧‧前方襯墊
10b‧‧‧中央襯墊
10c‧‧‧後方襯墊
11、12‧‧‧襯墊槽
13‧‧‧空氣通路
20‧‧‧表皮
20a、20b、20c‧‧‧表皮
21‧‧‧透氣孔
22‧‧‧填塞材
30、130‧‧‧座椅加熱器
31、131‧‧‧座椅基材
31a‧‧‧前方面狀體
31b‧‧‧中央面狀體
31c‧‧‧後方面狀體
31d、31e‧‧‧連結面狀體
32、132‧‧‧貫通孔
32a、132a‧‧‧中心部
33、133‧‧‧加熱線
33a、133a‧‧‧直線部
33b、133b‧‧‧彎曲部
133c‧‧‧第1重疊部
133d‧‧‧第2重疊部
34‧‧‧連接器
圖1,係本實施形態之車輛用座椅之概略立體圖。
圖2,係從座椅左右方向觀察圖1之座椅墊之縱剖面的說明圖。
圖3,係座椅加熱器之俯視圖。
圖4,係圖3之座椅加熱器之要部放大圖。
圖5,係座椅加熱器之第2實施例,其要部放大圖(之1)。
圖6,係座椅加熱器之第2實施例,其要部放大圖(之2)。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車輛用座椅,一邊參照圖 1~圖6一邊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係關於一種如以下所述之車輛用座椅之發明,該車輛用座椅,係具備有於緩衝墊與表皮之間具有透氣性的座椅加熱器,其特徵在於:固定於座椅加熱器之座椅基材上的加熱線,配置在一部分與形成在緩衝墊上之空氣通路重疊之位置,並且配置在一部分與形成在該座椅基材上、寬度較加熱線寬的複數個貫通孔重疊之位置,且以避開該等貫通孔之中心部的方式延伸。
另外,相對於車輛用座椅之座椅背,乘坐者所乘坐之側為座椅前方側。
本實施形態之車輛用座椅S,如圖1所示,主要由座椅墊1、配置於座椅墊1之背面側的座椅背2、及配置於座椅背2之上面側的頭靠(headrest)3所構成。
座椅墊1,係從下方支撐乘坐者的乘坐部,且以於成為骨架之未圖示之墊框架載置緩衝墊10並以表皮20被覆之方式構成。
座椅背2,係從後方支撐乘坐者之背部的背靠部,且以於成為骨架之未圖示之背框架載置緩衝墊2a並以表皮2b被覆之方式構成。
頭靠3,係從後方支撐乘坐者之頭的頭部,且以於成為芯材之未圖示之柱(pillar)載置緩衝墊3a並以表皮3b被覆之方式構成。
此外,本實施形態之座椅墊1,於緩衝墊10與表皮20之間具備有座椅加熱器30。座椅背2亦同樣具備有其他的座椅加熱器。
緩衝墊10,係由發泡胺甲酸乙酯(urethane)等構成之襯墊(pad)構件,如圖1所示,係以位於座椅前方側之前方襯墊10a、位於中央側之中央襯墊10b、與位於座椅後方側之後方襯墊10c成為一體之方式形成。
在緩衝墊10之座椅前後方向之大致中央部分之上面,於座椅左右方向形成有長條的襯墊槽11、12。
襯墊槽11、12,由縱剖面呈大致U字形狀之槽構成,且於座椅前後方向隔著既定之間隔配置。而且,襯墊槽11,在座椅前後方向將緩衝墊10之上面區分成前方襯墊10a與中央襯墊10b,襯墊槽12,將緩衝墊10之上面區分成中央襯墊10b與後方襯墊10c。
在緩衝墊10之座椅左右方向之大致中央部分,如圖2所示,形成有從上面側往垂直方向貫通至底面側之空氣通路13。
空氣通路13,由橫剖面呈大致圓形狀之貫通孔構成,例如,係使從配置於較座椅墊1更下方之公知的空調裝置送風之空氣朝向表皮20側通過之通路。
空氣通路13,係以既定之排列模式形成,具體而言,係遍及於乘坐者乘坐時支撐乘坐者之大腿部的前方襯墊10a、及支撐乘坐者之臀部的中央襯墊10b之乘坐面整體而形成複數個。
另外,緩衝墊10,由發泡胺甲酸乙酯等之襯墊構件形成,而使整體具備透氣性,因此能夠在空氣通路13以外,整體性地使空氣通過。
表皮20,係由具有伸縮性的公知的皮革材料等構成,且形成為能夠從上方被覆緩衝墊10之形狀。
表皮20,在座椅前後方向中,於與圖1所示之前方襯墊10a、中央襯墊10b、後方襯墊10c之各上面對應的位置,成為一體地設置有表皮20a、表皮20b、與表皮20c。
表皮20a與表皮20b,在與襯墊槽11對應之位置以縫製之方式連結。 同樣地,表皮20b與表皮20c亦在與襯墊槽12對應之位置連結。
在表皮20之座椅左右方向之大致中央部分、與空氣通路13對應之位置,如圖2所示,形成有從上面側往垂直方向貫通至底面側之複數個透氣孔21。
透氣孔21,由橫剖面呈大致圓形狀之孔構成,且係使從空調裝置通過空氣通路13送風之空氣朝向乘坐者側通過之孔。
透氣孔21,以既定之排列模式形成,具體而言,係遍及表皮20a及表皮20b之乘坐面整體而形成複數個。
透氣孔21,形成為寬度較緩衝墊10上之空氣通路13窄,此外,遍及較空氣通路13更廣範圍配置複數個。而且,配置於至少一部分與空氣通路13上下重疊之位置。
因此,能夠使從空調裝置透過空氣通路13送風之空氣,從無數個透氣孔21往乘坐者側遍及廣範圍有效率地進行送風。
另外,在表皮20之中襯墊槽11、12之上方部分、分別縫製有表皮20a、表皮20b及表皮20c之位置,安裝有用於將表皮20引入襯墊槽11、12之未圖示的引入布。
此外,在緩衝墊10之內部、襯墊槽11、12之下方部分,於座椅左右方向埋入長條的剖面呈大致圓形狀之未圖示的嵌線(insert wire)。
表皮20,藉由引入布透過由C字形狀構成之未圖示的C環固定鉤掛於嵌線,而固定於緩衝墊10側。
在表皮20與緩衝墊10之間、與表皮20鄰接之部分,如圖2所示,配置有填塞材22。
填塞材22,由兼具伸縮性與透氣性的胺甲酸乙酯發泡材(urethane foam)等構成,且與表皮20呈一體地接附。而且,能夠使空氣從緩衝墊10側朝向表皮20側通過。
填塞材22,雖係為了確保乘坐者之乘坐感而設置,但亦可為非必要之構成。
座椅加熱器30,係加熱座椅墊1之面狀發熱體,如圖1所示,於上下方向配置在緩衝墊10與表皮20之間。
座椅加熱器30,配置於緩衝墊10之上面、座椅左右方向之大致中央部分,更詳細而言,係以接著劑等貼附於支撐已乘坐之乘坐者之大腿部的前方襯墊10a、支撐乘坐者之臀部的中央襯墊10b、及後方襯墊10c之上面。
另外,在緩衝墊10上面、配置座椅加熱器30之部分,形成有可收容座椅加熱器30之未圖示的加熱器安裝凹部,係考慮到於將座椅加熱器30安裝於緩衝墊10時,座椅加熱器30不露出於表皮側。
座椅加熱器30,如圖3所示,主要係由使用有聚酯(polyester)纖維的多孔質構造之不織布等構成之座椅基材31、及接附固定於座椅基材31之繩索狀之加熱線33構成。
更詳細而言,在座椅基材31上、加熱線33之延伸端部,連接有連接器34,而透過連接器34與車輛之電氣系統連接。
另外,較佳為:在座椅基材31上之既定位置,接合有未圖示之公知的溫度控制裝置、或偵測乘坐者已乘坐之動作的未圖示之公知的乘坐感測器。若以如此般構成,則能夠在已正確偵測出乘坐者之乘坐有無的前提下,在舒適的溫度控制之下加熱座椅緩衝墊1。
座椅基材31,由大致矩形狀之面狀體構成,如圖3所示,具備有分別載置於前方襯墊10a、中央襯墊10b、及後方襯墊10c之上面的大致矩形狀之前方面狀體31a、中央面狀體31b、及後方面狀體31c。此外,具備有連結該等面狀體31a、31b、31c彼此、且一部分插入於襯墊槽11、12內部而載置之大致矩形狀之連結面狀體31d、31e。
更詳細而言,前方面狀體31a與中央面狀體31b,係透過於座椅左右方向隔著間隔設置的2個連結面狀體31d連結。同樣地,中央面狀體31b與後方面狀體31c,係透過2個連結面狀體31e連結。
於座椅基材31,如圖3所示,形成有從上面側往垂直方向貫通至底面側之複數個貫通孔32。
另外,該等面狀體31a、31b、31c之中,於座椅左右方向之大致中央部分並於前端部及後端部,分別形成有對緩衝墊10定位之大致V字形狀的缺口部。
因此,能夠使座椅加熱器30之安裝作業更有效率,此外,能夠將座椅加熱器30精度佳地安裝於所希望的位置。
缺口部,利用配置於座椅左右方向之中央部分的2個貫通孔32之間的空間而配置,且以接近於該2個貫通孔32之方式配置。
貫通孔32,由橫剖面呈大致圓形狀之孔構成,且係使從空調裝置透過空氣通路13送風之空氣朝向表皮20側通過之孔,遍及座椅基材31之上面整體以既定之排列模式形成。
貫通孔32,如圖2所示,形成為寬度較緩衝墊10上之空氣通路13窄,且遍及較空氣通路13更廣範圍配置複數個。而且,配置於至少一部分與空 氣通路13上下重疊之位置。
此外,貫通孔32,形成為寬度較表皮20上之透氣孔21寬,且遍及與透氣孔21大致相同範圍配置複數個。而且,配置於至少一部分與透氣孔21上下重疊之位置。
藉由上述構成,能夠使從空調裝置透過空氣通路13送風之空氣,效率佳地通過無數個貫通孔32、及無數個透氣孔21往乘坐者側遍及廣範圍進行送風。
加熱線33,係由剖面呈大致圓形狀之長條的線狀物構成之鎳鉻合金(nichrome)發熱線等,並以既定之排列模式接附固定於座椅基材31上。
加熱線33,如圖3所示,構成為以從座椅基材31之後方端部分支成2條並朝向座椅前方呈大致互相平行之方式蜿蜒,且分支的2條加熱線33在座椅基材31之前方部分連結。
加熱線33,如圖2所示,形成為寬度較緩衝墊10上之空氣通路13窄,且遍及較空氣通路13更廣範圍延伸配置。而且,配置於至少一部分與空氣通路13上下重疊之位置。
此外,加熱線33,形成為與表皮20上之透氣孔21同等之寬度、或者寬度較透氣孔21寬,且遍及與透氣孔21大致相同範圍配置。而且,配置於至少一部分與透氣孔21上下重疊之位置。
進一步地,加熱線33,形成為寬度較座椅基材31上之貫通孔32窄,且配置於較貫通孔32更窄之範圍。而且,配置於至少一部分與貫通孔32上下重疊之位置。
藉由上述構成,能夠利用從空調裝置透過空氣通路13、貫通孔32送風之空氣,調整加熱線33之加熱溫度。此外,能夠在加熱線33不阻塞貫通孔32的情況下使空氣通過。
接著,根據圖4詳細地說明在座椅基材31上加熱線33與貫通孔32之位置關係。
加熱線33,如圖4所示,具備呈直線狀延伸之直線部33a、以及從直線部33a連續並往相對於直線部33a之延伸方向交差之方向彎曲之彎曲部33b。
加熱線33之直線部33a,於座椅基材31上係配置在至少一部分與貫通孔32重疊之位置,而且,避開貫通孔32之中心部32a延伸。
彎曲部33b,於座椅基材31上係配置在避開貫通孔32之位置並延伸。亦即,加熱線33之中,僅直線部33a配置在與貫通孔32重疊之位置。
藉由上述構成,由於加熱線33中較難變形之直線部33a與貫通孔32重合配置,而且,較易變形之彎曲部33b配置於避開貫通孔32之位置,因此能夠更進一步地抑制加熱線33之變形。
另外,加熱線33,雖較佳為避開所有的貫通孔32之中心部32a而配置,但藉由避開至少一部分的貫通孔32之中心部32a而配置,能夠抑制加熱線33之變形。
此外,加熱線33之直線部33a,如圖4所示,在避開貫通孔32之中心部32a的前提下,以跨越貫通孔32之方式延伸於座椅左右方向配置。
因此,加熱線33,與以沿貫通孔32之外周部分重合之方式配置的情形相比,能夠使加熱線33與貫通孔32之重疊面積變大。其結果為,使從空調 裝置送風之空氣容易接觸加熱線,而易於調整加熱線之加熱溫度。
<座椅加熱器之第2實施形態>
接著,針對座椅加熱器130之第2實施例,根據圖5、圖6進行說明。
另外,在以下之說明中,與座椅加熱器30重複之內容則省略說明。
第2實施例之座椅加熱器130,與座椅加熱器30相比,具備有由長孔形狀構成之貫通孔132,而在座椅基材131上加熱線133與貫通孔132之位置關係不同。
加熱線133,如圖5所示,具備有直線部133a、及從直線部133a連續並相對於直線部133a之延伸方向彎曲之彎曲部133b。
加熱線133之直線部133a,在座椅基材131上延伸於與貫通孔132之長邊方向大致正交之方向,配置在至少一部分與貫通孔132上下重疊之位置。
彎曲部133b,於座椅基材131上配置在至少一部分與貫通孔132上下重疊之位置。
更詳細而言,加熱線133,如圖6所示,以跨越貫通孔132之方式配置。而且,在將與貫通孔132之外周部分重疊之位置設為第1重疊部133c及第2重疊部133d時,彎曲部133b,在第1重疊部133c與第2重疊部133d之間彎曲,且與貫通孔132上下重合。
此時,彎曲部133b至連結第1重疊部133c與第2重疊部133d之直線延長線的垂線距離D,短於貫通孔132之中心部132a至延長線的垂線距離d。
藉由上述構成,即便是在彎曲部133b成為與貫通孔132上下重疊之配置的情形,由於彎曲部133b及彎曲部周邊、與貫通孔132之重疊部分極為小,因此能夠更進一步地抑制加熱線133之變形。
<其他之實施形態>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緩衝墊10之空氣通路13,雖從上面側往垂直方向貫通至底面側,但並不特別限定,亦可貫通於相對緩衝墊10之乘坐面交差方向。
此外,空氣通路13,雖以遍及支撐已乘坐之乘坐者的大腿部之前方襯墊10a、及支撐乘坐者的臀部之中央襯墊10b的乘坐面整體之方式形成,但並不特別限定,例如,亦可僅形成於前方襯墊10a,亦可適當地變更配置。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表皮20之透氣孔21,雖從上面側往垂直方向貫通至底面側,但並不特別限定,亦可貫通於相對表皮20之乘坐面交差方向。例如,若以從底面側朝向上面側往座椅內側方向傾斜之方式形成透氣孔21,則能夠有效率地使空氣朝向已乘坐之乘坐者集中並輸送,能夠提高乘坐者之舒適感。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座椅加熱器30之座椅基材31,雖具備多個貫通孔32並由提供透氣性之不織布構成,但並不特別限定,亦可適當地變更為使用由網目(mesh)構造所構成之座椅基材等。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貫通孔32,雖從上面側往垂直方向貫通至底面側,但並不特別限定,亦可貫通於相對座椅加熱器30之乘坐面交差方向。
此外,貫通孔32,雖由橫剖面呈大致圓形狀之孔構成,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適當地進行形狀變更為剖面呈大致橢圓形狀、剖面呈大致多角形狀等。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加熱線33,雖在座椅基材31上一邊往座椅前後方向大致平行地蜿蜒一邊延伸並固定,但並不特別限定於此,亦可自由地變更加熱線33之配置。
此外,加熱線33,雖藉由接著劑而接附固定於座椅基材31上,但亦可適當地變更為例如將加熱線33編入座椅基材31之內部等。
此外,貫通孔132,雖由長孔形狀構成,且加熱線133以延伸於與貫通孔132之長邊方向大致正交之方向的方式配置,但並不特別限定,例如,亦可延伸於與貫通孔132之長邊方向交差之方向,亦可相對於貫通孔132之長邊方向呈銳角地延伸等,可適當地進行變更。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加熱線33,如圖4所示,雖在避開貫通孔32之中心部32a的前提下,以跨越貫通孔32之方式延伸於座椅左右方向配置,但只要能避開貫通孔32之中心部32a,則可適當地變更配置。
例如,加熱線33,藉由以沿貫通孔32之外周部分重合之方式配置,而能夠使加熱線33與貫通孔32之重疊面積變極小,能夠抑制加熱線33之變形。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加熱線33,雖配置於至少一部分與緩衝墊10上之空氣通路13上下重疊之位置,但此時若避開空氣通路13之中心部延伸則較佳。
據此,在加熱線33與空氣通路13之位置關係中,加熱線33,能夠避 開在施加有乘坐者之乘坐負載時為最易沉陷之位置的空氣通路13之中心部,能夠更進一步地抑制加熱線之變形。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已針對作為具體例並使用於汽車之車輛用座椅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於此,亦可利用作為電車、巴士等其他車輛用座椅、飛機、船等之載具用座椅。
在本實施形態中,主要係針對本發明之車輛用座椅S進行了說明。
但是,上述之實施形態,只不過是為了易於理解本發明之一例,並非限定本發明。本發明,可在不脫離其趣旨下進行變更、改良,而且在本發明中當然也包含其同等性質者。
尤其是,關於座椅基材31、貫通孔32、及包含加熱線33之座椅加熱器30之形狀、配置及構成,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已說明者,終究只不過是一例,並非限定本發明。
30‧‧‧座椅加熱器
31‧‧‧座椅基材
31a‧‧‧前方面狀體
31b‧‧‧中央面狀體
31c‧‧‧後方面狀體
31d、31e‧‧‧連結面狀體
32‧‧‧貫通孔
33‧‧‧加熱線
34‧‧‧連接器

Claims (8)

  1. 一種車輛用座椅,具備緩衝墊、被覆該緩衝墊之表皮、及配置於該緩衝墊與該表皮之間的座椅加熱器,能夠通過形成於該緩衝墊之空氣通路,從該緩衝墊側朝向該表皮側輸送空氣,其特徵在於:該座椅加熱器,具備由面狀體構成之座椅基材、及固定於該座椅基材之加熱線;在該座椅基材,設置有複數個貫通孔,該複數個貫通孔,係從表面側貫通至背面側,且以寬度較該空氣通路窄、較該加熱線寬之方式形成;該加熱線,於該緩衝墊上係配置在一部分與該空氣通路重疊之位置,而於該座椅基材則配置在一部分與該複數個貫通孔重疊之位置,且以避開該貫通孔之中心部的方式延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車輛用座椅,其中,該貫通孔由長孔構成;該加熱線,在該座椅基材係延伸於與該貫通孔之長邊方向交叉之方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車輛用座椅,其中,該加熱線,在該座椅基材係以相對於該貫通孔之長邊方向形成銳角之方式延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車輛用座椅,其中,該加熱線,在該座椅基材係延伸於與該貫通孔之長邊方向正交之方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車輛用座椅,其中,該加熱線,具備彎曲之彎曲部;該彎曲部,於該座椅基材係配置在避開該貫通孔之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車輛用座椅,其中,該加熱線,具備呈直線狀延伸之直線部; 僅該直線部,於該座椅基材係配置在與該貫通孔重疊之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車輛用座椅,其中,該加熱線,具備呈直線狀延伸之直線部;僅該直線部,於該座椅基材係配置在與該貫通孔重疊之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車輛用座椅,其中,該加熱線,於該座椅基材係以跨越該貫通孔之方式配置,具備:設置在與該貫通孔之外周部分重疊之位置的第1重疊部及第2重疊部,以及設置在與該貫通孔重疊之位置、在該第1重疊部與該第2重疊部之間彎曲的彎曲部;從該彎曲部至連結該第1重疊部與該第2重疊部之直線延長線的垂線距離,短於從該貫通孔之中心部至該延長線的垂線距離。
TW103135007A 2013-10-10 2014-10-08 Vehicle seat TWI6301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12690A JP6177653B2 (ja) 2013-10-10 2013-10-10 車両用シート
JPJP2013-212690 2013-10-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9371A true TW201529371A (zh) 2015-08-01
TWI630129B TWI630129B (zh) 2018-07-21

Family

ID=52813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5007A TWI630129B (zh) 2013-10-10 2014-10-08 Vehicle seat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776541B2 (zh)
JP (1) JP6177653B2 (zh)
CN (2) CN108162820A (zh)
TW (1) TWI630129B (zh)
WO (1) WO20150533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77653B2 (ja) * 2013-10-10 2017-08-09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6500704B2 (ja) * 2015-09-01 2019-04-17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センサ部材
JP6319268B2 (ja) * 2015-11-02 2018-05-0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TWI657995B (zh) * 2017-01-12 2019-05-01 欣富康實業有限公司 頂車機用之墊高塊
JP6754979B2 (ja) * 2017-02-01 2020-09-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シートヒータ
JP7315875B2 (ja) * 2017-04-03 2023-07-27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10272807B2 (en) * 2017-05-02 2019-04-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fficient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ltering systems within a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JP7197760B2 (ja) * 2017-09-05 2022-12-2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KR101997042B1 (ko) * 2017-12-12 2019-07-09 (주)광진윈텍 탄소섬유를 포함하는 면상발열체 및 차량용 시트
US10647231B2 (en) * 2018-01-04 2020-05-12 B/E Aerospace, Inc. Ventilated airline seating component
WO2019146282A1 (ja) * 2018-01-23 2019-08-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シートヒータ
JP2019127256A (ja) * 2018-01-23 2019-08-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シートヒータ
JP2020093649A (ja) * 2018-12-12 2020-06-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シート空調装置
US10919422B2 (en) * 2019-02-27 2021-02-16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Ventilated seat
KR20220074963A (ko) * 2019-12-20 2022-06-03 젠썸 게엠베하 가열 장치
EP4278930A1 (en) 2021-01-12 2023-11-22 Kurabe Industrial Co., Ltd. Heater unit and vehicular seat
WO2022190474A1 (ja) * 2021-03-11 2022-09-15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シート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システム
WO2022244507A1 (ja) * 2021-05-19 2022-11-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シートヒータおよびシート空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9388U (ja) 1982-09-24 1984-04-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車輌用シート
JPS5949389U (ja) 1982-09-24 1984-04-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車輌用シ−トヒ−タ
JPS5949391U (ja) 1982-09-27 1984-04-02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車輌用保温シ−ト
JPH0436684Y2 (zh) 1985-05-20 1992-08-28
JPH0252608A (ja) * 1988-08-17 1990-02-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ヒータ
JP2003264265A (ja) * 2002-03-08 2003-09-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力用半導体装置
JP3991750B2 (ja) 2002-04-08 2007-10-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面状発熱体
US6893086B2 (en) * 2002-07-03 2005-05-17 W.E.T. Automotive Systems Ltd. Automotive vehicle seat insert
WO2004041585A2 (en) * 2002-11-05 2004-05-21 Witchie, Ronald, G. A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air flow within an upholstered seat
CN100508666C (zh) * 2002-11-21 2009-07-01 W.E.T.汽车系统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加热器及其形成方法
US7205510B2 (en) * 2004-03-22 2007-04-17 W.E.T. Automotive Systems Ltd. Heater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JP2006081575A (ja) * 2004-09-14 2006-03-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温調座席装置
US7452028B2 (en) * 2004-12-03 2008-11-18 Igb Automotive Ltd. Modular comfort assembly for occupant support
US20060289421A1 (en) * 2005-04-12 2006-12-28 Hyperion Innovations, Inc. Portable heated seating
JP5116470B2 (ja) * 2005-08-11 2013-01-09 株式会社クラベ 座席用採暖装置
DE102006052935A1 (de) * 2005-11-10 2007-06-14 W.E.T. Automotive Systems Ag Fahrzeugsitz mit Polsterschicht
JP2007209397A (ja) * 2006-02-07 2007-08-23 Mitsubishi Motors Corp 空調シート
WO2008005051A1 (en) * 2006-07-07 2008-01-10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apid cooling and heating of car seats with massaging effects
US20090033130A1 (en) * 2007-07-02 2009-02-05 David Marquette Fluid delivery systems for climate controlled seats
JP5500792B2 (ja) 2008-06-20 2014-05-21 株式会社クラベ ヒータユニット、シートヒータ及びシート
JP5531438B2 (ja) * 2009-04-02 2014-06-2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8752891B2 (en) * 2009-05-26 2014-06-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Planar heating device and seat with same
DE112011101808T5 (de) * 2010-05-27 2013-05-16 W.E.T.Automotive Systems Ltd. Heiz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JP5464063B2 (ja) 2010-06-07 2014-04-0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布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68594B2 (ja) * 2011-04-28 2015-02-1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DE102012009295A1 (de) * 2011-05-12 2013-01-03 W.E.T. Automotive System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reitstellung von Wärme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JP2013049402A (ja) * 2011-08-02 2013-03-1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JP2013095349A (ja) 2011-11-04 2013-05-20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CN102689607B (zh) * 2012-05-22 2015-06-17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及其制作工艺
CN102941817B (zh) * 2012-09-07 2015-03-11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加热与压力传感功能的汽车座垫
US9676310B2 (en) * 2012-09-25 2017-06-13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Vehicle seat with thermal device
CN104703840B (zh) * 2012-10-11 2016-10-12 康斯博格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通风和加热车辆座椅组件
US10252650B2 (en) * 2013-03-15 2019-04-09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Vehicle seat with thermal comfort system
JP6177653B2 (ja) * 2013-10-10 2017-08-09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61743A1 (en) 2017-12-21
JP6177653B2 (ja) 2017-08-09
CN108162820A (zh) 2018-06-15
CN105636827B (zh) 2018-01-26
US10195971B2 (en) 2019-02-05
TWI630129B (zh) 2018-07-21
CN105636827A (zh) 2016-06-01
JP2015074375A (ja) 2015-04-20
WO2015053370A1 (ja) 2015-04-16
US20160236598A1 (en) 2016-08-18
US9776541B2 (en) 2017-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0129B (zh) Vehicle seat
US8814262B2 (en) Vehicle seat heater
JP5103114B2 (ja) 空調シート
JP596054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197740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8052498A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7206927B (zh) 车辆用座椅及车辆用座椅的制造方法
JP6427025B2 (ja) シート
JP474512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配線敷設構造
JP2013095349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2096560A (ja) ヒータ付座席
JP628790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7186012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27577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82940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KR101371310B1 (ko) 차량용 통풍시트
JP2018176847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6196267A (ja) 車両用シート
ES2265001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la fabricacion de un asiento de automovil con una estera sensor para la identificacion de la ocupacion de un asiento por una persona o un asiento infantil y el asiento de automovil fabricado segun este procedimiento.
JP7277800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716699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24008819A (ja) パッド材、着座シート及び乗り物用シート
JP6947978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4008321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7252500A (ja)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