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2365A -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具有其之事務機器 - Google Patents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具有其之事務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2365A
TW201432365A TW103104559A TW103104559A TW201432365A TW 201432365 A TW201432365 A TW 201432365A TW 103104559 A TW103104559 A TW 103104559A TW 103104559 A TW103104559 A TW 103104559A TW 201432365 A TW201432365 A TW 20143236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guiding
cam
guiding groov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4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96420B (zh
Inventor
Kentaro Yabukoshi
Tetsuo Kondo
Original Assignee
Kem Hongko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m Hongkong Ltd filed Critical Kem Hongkong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32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2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6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642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1Top covers or the like
    • H04N1/00554Latches or hing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38Modular devices, i.e. allowing 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components, removal or replacement of components

Abstract

一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包含一組裝腳部、一凸輪部、一支撐元件、一凸輪滑件以及一彈性手段。凸輪部設置在組裝腳部的上部,支撐元件具有彈簧收容部,支撐元件藉由鉸鏈銷將支撐元件的二連結板可任意轉動地組裝在凸輪部。凸輪滑件滑動地設置在彈簧收容部的內部,彈性手段將凸輪滑件往凸輪部推壓,彈性手段彈性地設置在彈簧收容部的內部。在組裝元件與支撐元件各自的後部沒有設置靠接部,靠接部於原稿壓合板呈現完全開啟狀態時彼此靠接,靠接部用以限制支撐元件的轉動,凸輪部設置有導引溝,卡合導引溝的導引銷設置在該二連結板。

Description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具有其之事務機器
本發明係關於適合應用於影印機、複合機(搭載有影印機、傳真機或印表機功能)、印刷機、傳真機與掃瞄機等具有原稿壓合板之事務機器的一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以及具有其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
上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如日本專利公開2011-43593號公報所記載的內容已為習知,日本專利公開2011-43593號公報(以下稱作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係由腳部、固定凸輪部、原稿壓合板的支撐元件、滑件以及彈性手段所構成。腳部可插入拔出地組裝在組裝孔,組裝孔設置在事務機器的裝置本體,固定凸輪部設置在腳部的上部,支撐元件的二連結板藉由鉸鏈銷轉動地組裝在固定凸輪部,滑件滑動地設置在支撐元件內部並且靠接固定凸輪部,彈性手段彈性設置在支撐元件內部且用以將滑件往固定凸輪部推壓。
另外,日本專利公開2011-158053號公報(以下稱作專利文獻2)也公開了另一種習知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係由圓筒狀的組裝腳部、凸輪滑件、彈性手段、支撐元件以及凸輪部所構成。組裝腳部可插入拔出地組裝在組裝孔,組裝孔設置在裝置本體,凸輪滑件滑動地設置在組裝腳部的內部,彈性手段彈性地設置在組裝腳部的內部且用以加強凸輪滑件往一方向的滑動力,支撐元件係支撐原稿壓合板且支撐元件藉由鉸鏈銷轉動地組裝在二連結板之間,該等連結板設置在組裝腳部的上部,凸輪部設置在支撐元件且凸輪部壓接凸輪滑件。
一般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為了將相對於裝置本體開啟的原稿壓合板其開啟角度限制在一預設的開啟角度,會在支撐元件的後部側 與組裝元件的後部側之間設置靠接部(止動手段),此靠接部通常可將開啟的原稿壓合板靜止保持在相對於裝置本體呈略90度的開啟角度。專利文獻1中所提到的止動部,特別如內容中的圖13所示,固定凸輪部1c設置在腳部1的上部,支撐元件4其上板4b的後部靠接在固定凸輪部1c的上面,止動部係前述方式構成。又,專利文獻2的止動部同樣如內容中的圖13所示,由設置在轉動元件120的突起靠接後部蓋板119L與119R所形成,其中後部蓋板119L、119R設置在外殼元件110上。
更進一步,具有組裝腳部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因為組裝腳部可相對於組裝孔往上下方向滑動,所以當原稿屬於如書本般厚的原稿時,透過讓組裝腳部相對於組裝孔往上方滑動,使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相對於裝置本體上升,厚重原稿的上表面可相對於接觸玻璃水平地覆蓋。又,若厚重原稿為字典般厚的原稿時,操作者可將原稿壓合板連同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從裝置本體拆下,並水平押壓在厚重原稿上。此外,在進行原稿壓合板組裝至裝置本體,或者是組裝後對裝置本體內部進行修理點檢時,作業員可手持組裝元件與支撐元件的連結部分,對組裝腳部的組裝孔進行拆裝作業。
是以,上述的結構可讓操作者使用雙手分別拿持左右一對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或者是讓操作者直接用雙手拿持原稿壓合板往上拉起,此時組裝腳部會輕易地從裝置本體上的組裝孔分離,使原稿壓合板從裝置本體拆下,相對地,操作者也能透過將組裝元件的組裝腳部往組裝孔下壓,容易地將原稿壓合板組裝回裝置本體,可簡化原稿壓合板(組裝有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在裝置本體上的拆裝動作。又,這樣的結構對於作業員在進行原稿壓合板或裝置本體的修理、保養、點檢時,必須經常使用雙手拿持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對裝置本體做拆裝作業也有相當大的助益。
然而,當作業員或操作者用雙手拿持左右一對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對裝置本體進行拆裝作業時,由於作用在原稿壓合板的彈性手段其彈力會減弱,因此原稿壓合板會產生前後的搖晃,此搖晃會連帶使支撐元件往前後方向轉動,造成支撐元件與組裝元件之間設置的靠接部(止動手段)夾傷手指的問題。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係在組裝元件中設置有組裝腳部,當操作者或作業員用雙手拿持一對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對裝置本體進行原稿壓合板的拆裝作業時,即使是單手拿持單一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也無須擔心手指被夾傷,同時還能具有簡單的結構組成。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本發明的一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係將事務機器的原稿壓合板相對於事務機器的裝置本體開闔地連結,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包含一組裝元件、一原稿壓合板的支撐元件、一凸輪滑件以及一彈性手段。組裝元件係具有組裝腳部及凸輪部,組裝腳部可任意拆裝地組裝在組裝孔,組裝孔設置在裝置本體,凸輪部設置在組裝腳部的上部。支撐元件具有彈簧收容部,支撐元件藉由鉸鏈銷將支撐元件的二連結板可任意轉動地組裝在凸輪部。凸輪滑件係滑動地設置在彈簧收容部的內部,凸輪滑件與凸輪部相接。彈性手段係將凸輪滑件往凸輪部推壓,彈性手段彈性地設置在彈簧收容部的內部。其中,在組裝元件與支撐元件各自的後部沒有設置靠接部,該等靠接部係於原稿壓合板呈現完全開啟狀態時彼此靠接,該等靠接部用以限制支撐元件的轉動,支撐元件的二連結板與凸輪部的其中之一設置有導引溝,支撐元件的二連結板與凸輪部的其中之另一設置有導引銷,透過導引銷卡合導引溝以限制原稿壓合板的開啟角度。
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內容係為第1項所記載之發明的實施例,其中導引溝與鉸鏈銷平行,導引溝係以貫通凸輪部的方式設置,導引銷組裝在支撐元件的二連結板,導引銷貫通卡合導引溝。
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之內容係為第1項所記載之發明的實施例,其中導引溝與鉸鏈銷平行,導引溝係以貫通凸輪部的方式設置,導引銷係嵌入卡合導引溝,導引銷係為分別從支撐元件的二連結板突出設置的成對元件。
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內容係為第1項所記載之發明的實施例,其中導引溝沒有從凸輪部的兩側貫通,導引溝為成對 的設置,導引銷係為分別從支撐元件的二連結板突出設置的成對元件,成對的導引銷分別嵌入卡合成對的導引溝。
又,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之內容係為第1項所記載之發明的實施例,其中凸輪部設置有複數個位於不同位置的導引溝,導引溝與鉸鏈銷平行,支撐元件的二連結板設置有複數個位於不同位置的導引銷,導引銷與鉸鏈銷平行,導引銷嵌入卡合導引溝。
更進一步,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發明係於第1項至第5項所記載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中,將導引溝設置在支撐元件的二連結板,且將導引銷設置在凸輪部。
另外,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之本發明的一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係將事務機器的原稿壓合板相對於事務機器的裝置本體開闔地連結,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包含一組裝元件、一凸輪滑件、一彈性手段、一支撐元件以及一凸輪部。組裝元件係具有一組裝腳部與二連結板,組裝腳部為圓筒狀且具有彈簧收容部,組裝腳部可任意拆裝地組裝在組裝孔,組裝孔設置在裝置本體,二連結板設置在組裝腳部的上部。凸輪滑件係滑動地設置在彈簧收容部的內部,彈性手段係設置在彈簧收容部的內部,彈性手段係加強凸輪滑件往一方向的滑動力。支撐元件係支撐原稿壓合板,支撐元件藉由鉸鏈銷轉動地組裝在二連結板之間,二連結板設置在組裝腳部的上部。凸輪部係壓接凸輪滑件,凸輪部設置在支撐元件。其中,在組裝元件與支撐元件各自的後部沒有設置靠接部,該等靠接部係於原稿壓合板呈現完全開啟狀態時彼此靠接,該等靠接部用以限制支撐元件的轉動,組裝元件的二連結板與凸輪部的其中之一設置有導引溝,組裝元件的二連結板與凸輪部的其中之另一設置有導引銷,透過導引銷卡合導引溝以限制原稿壓合板的開啟角度。
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之內容係為第7項所記載之發明的實施例,其中導引溝與鉸鏈銷平行,導引溝係以貫通凸輪部的方式設置,導引銷組裝在組裝元件的二連結板,導引銷貫通卡合導引溝。
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之內容係為第7項所記載之發明的實施例,其中導引溝與鉸鏈銷平行,導引溝係以貫通凸輪部的方式設置,導引銷係嵌入卡合導引溝,導引銷係為分別從組裝元件的二連 結板突出設置的成對元件。
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記載之內容係為第7項所記載之發明的實施例,其中導引溝沒有從凸輪部的兩側貫通,導引溝為成對的設置,導引銷係為分別從組裝元件的二連結板突出設置的成對元件,成對的導引銷分別嵌入卡合成對的導引溝。
又,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記載之內容係為第7項所記載之發明的實施例,其中凸輪部設置有複數個位於不同位置的導引溝,導引溝與鉸鏈銷平行,組裝元件的二連結板設置有複數個位於不同位置的導引銷,導引銷與鉸鏈銷平行,導引銷嵌入卡合導引溝。
更進一步,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記載之內容係為第7項至第11項所記載之發明的實施例,其中導引溝設置在組裝元件的二連結板,導引銷設置在凸輪部。
此外,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記載之發明係為一種事務機器,其係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2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
本發明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透過以上的構成,除了具有簡單的構成外,對於原壓合板的操作者或是對裝置本體內部進行保養點檢的作業員而言,由於在裝置本體前側開啟原稿壓合板的狀態下,本發明能有效地防止對裝置本體進行拆裝作業時,因原稿壓合板上下搖動導致手指被夾在支撐元件與組裝元件之間而受傷的問題,可顯著地提升安全性效果。
1、42‧‧‧事務機器
10‧‧‧厚重原稿
11、22、27、28、31、41、9‧‧‧導引銷
11a‧‧‧頭部
12、21、26、30、36、5‧‧‧支撐元件
12a、21a、26a、30a、35c、5a‧‧‧彈簧收容部
12b、21b、26b、30b、35b、5b‧‧‧連結板
13、20、25、32、35、4‧‧‧組裝元件
13a、20a、25a、32a、35a、4a‧‧‧組裝腳部
13b、20b、25b、32b、36b、4b‧‧‧凸輪部
13c、20c、25c、25d、30c、36c、4c‧‧‧導引溝
14‧‧‧E型環
2、43‧‧‧裝置本體
2a、43a‧‧‧組裝孔
2b、43b‧‧‧接觸玻璃
21c‧‧‧母螺絲孔
22a‧‧‧公螺絲
29、33、40、6‧‧‧鉸鏈銷
3、39‧‧‧原稿壓合板
36a‧‧‧組裝部
37、7‧‧‧凸輪滑件
38‧‧‧壓縮螺旋彈簧
5c‧‧‧閉塞部
5d‧‧‧上板
5e‧‧‧組裝板
5f‧‧‧小孔
5g‧‧‧側板
5h‧‧‧底板
8‧‧‧彈性手段
A、B、C、D、E、F‧‧‧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
a‧‧‧起始端部
b‧‧‧終端部
圖1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本身在通常狀態時的斜視圖。
圖2為從圖1所示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將支撐元件在原稿壓合板閉合狀態下做轉動的斜視圖。
圖3為圖2所示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從其他方向觀看的斜視圖。
圖4為將圖1所示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組裝至事務機器的裝置本體後,將原稿壓合板閉合的側面圖。
圖5為將圖1所示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組裝至事務機器的裝置本體後,將原稿壓合板打開至最大開啟角度的側面圖。
圖6為圖4所示之狀態的縱向剖面圖。
圖7為從圖6所示之狀態將原稿壓合板打開至中間開啟角度的縱向剖面圖。
圖8為圖5所示之狀態的縱向剖面圖。
圖9為原稿為厚重原稿時的使用狀態圖。
圖10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組裝元件的斜視圖。
圖11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支撐元件的斜視圖。
圖12為從圖6中A-A連線方向觀察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他實施例的縱向剖面圖。
圖13為從圖6中A-A連線方向觀察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另一實施例的縱向剖面圖。
圖14為說明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又一實施例的縱向剖面圖。
圖15為從B-B連線方向觀察圖14所示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縱向剖面圖。
圖16為說明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又一實施例的側面圖。
圖17為圖16所示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縱向剖面圖。
圖18為說明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又一實施例的縱向剖面圖。
圖19為說明圖18所示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使用狀態的縱向剖面圖。
以下,根據圖示內容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以及具有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本發明中,事務機器係 包含影印機、複合機(在影印機上搭載有傳真機或印表機等功能的機器)、印刷機、傳真機、掃瞄機,但並不用以限定本發明。又,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也不限定為下列實施例所記載的內容,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範疇內,還可包含其他多種變化的實施例。
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主要是用在將重量較輕的原稿壓合板開闔地組裝至事務機器的裝置本體上,圖式中在組裝元件與支撐元件的外側雖然設置有多個凹部,這是為了要能節省組裝元件與支撐元件的材料,且達到輕量化目的而設置,在剖面圖中會視情況予以省略。
再者,這類具有組裝腳部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當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組裝腳部從裝置本體拆下時,由於原稿壓合板的重量失去支持,原稿壓合板的重量會大過彈性手段的彈力,此時將如圖1所示,組裝元件會相對支撐元件轉動,原稿壓合板將呈現等同全開狀態時的狀態。在此狀態下,將原稿壓合板往裝置本體組裝時通常會用手拿持組裝元件其凸輪部的靠接部分,但是因為原稿壓合板會相對組裝元件往前後方項搖晃,所以在支撐元件與組裝元件之間具有前述習知技術構成的靠接部同樣會有容易夾傷手指的問題。
又,圖2與圖3係表示原稿壓合板組裝至支撐元件後閉合狀態下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
實施例1
圖1至圖11係表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以及具有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事務機器的一實施例。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A係將原稿壓合板3相對事務機器1的裝置本體2開闔地連結,設計上通常是成對地設置,在以下的說明中僅針對其中之一作說明。
根據圖式,圖4中表示做為事務機器1一例子的影印機其一部分的結構,在影印機的裝置本體2之後部上端,組裝孔2a設置在上下方向,實施例1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A的組裝元件4其組裝腳部4a可任意拆裝地插入固定在組裝孔2a中。組裝元件4係例如為POM等合成樹脂的成型品,組裝腳部4a的上部一體成形地設置有凸輪部4b。必須強調的是,相較於習知技術,本發明在組裝元件4的後部並沒有設置靠接部,前述習 知技術的靠接部在原稿壓合板呈現完全開啟狀態時會與支撐元件5(後續會說明)的後部靠接。
組裝元件4除了可以是實施例中所提到的合成樹脂成型品外,也可以是金屬板,例如是不鏽鋼板經沖壓加工製成。或者組裝元件可以是將組裝腳部以不鏽鋼的金屬圓棒製成,接著透過沖壓加工製作組裝凸輪部的基底部分,再將金屬製的組裝腳部使用固定手段等固定在基底上而成。若組裝元件全體皆為沖壓加工所製成的加工品時,凸輪部較佳為合成樹脂的成型品且組裝在基底部,其中基底部設置在組裝元件的上部。
支撐元件5係如圖中所示同樣例如是POM等的合成樹脂成型品,其透過鉸鏈銷6將連結板5b、5b轉動地連結在組裝元件4的凸輪部4b,連結板5b、5b從彈簧收容部5a往後方延伸設置,彈簧收容部5a在外觀上呈現角筒狀。彈簧收容部5a的內部滑動地收納裝設有凸輪滑件7,凸輪滑件7係與凸輪部4b相接,為了加強凸輪滑件7往一方向的滑動力,在彈簧收容部5a的閉塞部5c之內側與凸輪滑件7之間彈性地設置有彈性手段8,彈性手段8係由壓縮螺旋彈簧所構成且收納容置在彈簧收容部5a中。又,閉塞部5c所設置的小孔5f係作為空氣的漏孔,元件符號5h則為彈簧收容部5a的底板。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發明中支撐元件5的連結板5b、5b其上部沒有被上板所覆蓋,換句話說,由於沒有被構成彈簧收容部5a其上板5d的部分覆蓋,因此當原稿壓合板3呈現完全開啟狀態時,支撐元件5的後部也不會與組裝元件4的後部靠接,自然也就不存在靠接部。
是以,本發明中在組裝元件4與支撐元件5各自的後部並沒有設置靠接部,前述習知技術的靠接部在原稿壓合板3呈現開啟狀態時會與支撐元件5的後部靠接。另外,在側板5g、5g往外側方向上還設置有組裝板5e、5e,側板5g、5g係構成彈簧收容部5a,組裝板5e、5e係組裝原稿壓合板3。
又,設置在凸輪部4b的導引溝4c係被導引銷9所貫通,透過前述構成使導引溝4c卡合導引銷9,導引銷9係組裝在支撐元件5的連結板5b、5b。
以下係針對本發明實施例1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A的作 用效果作說明。
首先將原稿壓合板3的後部組裝在支撐元件5的組裝板5e、5e,再把組裝元件4的組裝腳部4a往組裝孔2a插入,會如圖4所示,閉合原稿壓合板3的狀態下,由於原稿壓合板3的重量在鉸鏈銷6的周圍所產生轉動力矩,會小於凸輪滑件7與凸輪部4b經由彈性手段8的彈力在鉸鏈銷6的周圍所產生的轉動力矩,因此原稿壓合板3可保持在閉合狀態,此時載置在接觸玻璃2b上的原稿(圖中未標示)會被壓貼在接觸玻璃2b上,在此閉合狀態下,導引銷9係位於導引溝4c中起始端部a的位置。其中,組裝孔2a係設置在事務機器1的裝置本體2,接觸玻璃2b係構成原稿載置台。
打開原稿壓合板3時,當手往上推動原稿壓合板3靠近人的手前方側,起先會感受到原稿壓合板3的重量,但是彈性手段8的彈力很快地會大於原稿壓合板3的重量,所以原稿壓合板3的操作者可以在感受不到原稿壓合板3的重量下將原稿壓合板3開啟,值得一提的是,在略30度至60度之間的開啟範圍中,因為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A的鉸鏈力矩會抵消原稿壓合板3在鉸鏈銷6的周圍所產生的轉動力矩,所以原稿壓合板3不會自然地落下而保持在開啟狀態,讓雙手可自由地放開並將原稿載置在接觸玻璃上,同時也能輕易地將原稿取下。在實施例中,特別是如圖8所示,原稿壓合板3在到達相對裝置本體2呈略90度,也就是靠近人的手前方時,導引銷9會到達導引溝4c的終端部b並卡止在此位置,使原稿壓合板3無法再開啟到更大的角度。再者,此完全開啟的狀態下,同樣如圖8所示,因為在組裝元件的後部與支撐元件的後部沒有設置習知技術(參照專利文獻1與專利文獻2)中彼此靠接的靠接部,所以即使用手拿持組裝元件的上部也無須擔心會被夾傷。
若原稿為厚重原稿10時,將原稿壓合板3開啟後把厚重原稿10載置在接觸玻璃2b,再閉合原稿壓合板3,此時原稿壓合板3的後端會碰觸厚重原稿10的後端,若更進一步將原稿壓合板3往下推壓,槓桿原理的作用下組裝腳部4a會從組裝孔2a往上方脫離拔出,會如圖9所示,原稿壓合板3將水平地覆蓋在厚重原稿10的上部,可有效地防止外部光線藉由接觸玻璃2b侵入至裝置本體2的內部後產生影印不鮮明的情況。
當進行影印或者對事務機器1組裝,抑或是對裝置本體2進行保養點檢,將原稿壓合板3往裝置本體2進行組裝或者相對裝置本體2做拆裝時,操作者或作業員通常會拿持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A的組裝元件4與支撐元件5的連結部分來進行作業,此時原稿壓合板3係呈現最大開啟角度的狀態,由於習知技術的原稿壓合板3會產生如同上述內容提到的搖晃不安定狀態,因此會很容易夾傷操作者或作業員的手指,但是本發明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A因為在組裝元件4與支撐元件5的後部沒有設置靠接部,即使用手拿持組裝元件4的上部對原稿壓合板3的裝置本體2進行拆裝作業,也不會發生操作者或作業員的手指被夾傷的問題。
實施例2
圖12係表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另一實施例,根據圖式,實施例2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中,具有頭部11a、11a的導引銷11、11成對地組裝在連結板12b、12b,連結板12b、12b係分別嵌入並卡合導引溝13c,其中,連結板12b、12b從支撐元件12的彈簧收容部12a往後部延伸設置,導引溝13c設置在凸輪部13b,凸輪部13b一體地設置在組裝元件13其組裝腳部13a的上部,其他的元件構成則與實施例1的元件相同。實施例2中,導引銷11、11例如是透過E型環14、14組裝在支撐元件12的連結板12b、12b,但也可以是利用緊固的方式組裝至支撐元件12的連結板12b、12b,使用前述的方法同樣能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效果。
實施例3
圖13係表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再一實施例,根據圖式,實施例3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C中,導引溝20c、20c沒有被凸輪部20b所貫通,分別設至在連結板21b、21b的導引銷22、22會嵌入卡合至各導引溝20c、20c,其中,導引溝20c、20c設置在凸輪部20b,凸輪部20b一體地設置在組裝元件20其組裝腳部20a的上部,連結板21b、21b從支撐元件21的彈簧收容部21a延伸設置,使用前述的方法同樣也能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效果。實施例3中,導引銷22、22分別被公螺絲22a、22a所切嵌,公螺絲22a、22a分別螺固在母螺絲孔21c、21c,母螺絲孔21c、21c分別設置支撐元件21的連結板21b、21b。其他的元件構成則與實施例1的元件相同,透過此構成方式同樣能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效果。
實施例4
圖14與圖15係表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又一實施例,根據圖式,實施例4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D中,導引溝25c、25d分別成對地設置在凸輪部25b,各導引溝25c、25d分別被成對的導引銷27、28嵌入並卡合,其中,凸輪部25b一體地設置在組裝元件25其組裝腳部25a的上部,導引銷27、28分別組裝在連結板26b、26b,連結板26b、26b係從支撐元件26的彈簧收容部26a延伸設置。又,元件符號29係為鉸鏈銷。其他的元件構成則與實施例1的元件相同,透過此構成方式同樣能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效果。
實施例5
圖16與圖17係表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又一實施例,根據圖式,實施例5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E中,導引溝30c、30c分別設置在連結板30b、30b(圖中只表示其中一個),導引銷31係設置在凸輪部32b,連結板30b、30b係從支撐元件30的彈簧收容部30a延伸設置,凸輪部32b一體地設置在組裝元件32其組裝腳部32a的上部。又,元件符號33係為鉸鏈銷。其他的元件構成則與實施例1的元件相同,透過此構成方式同樣能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效果。
實施例6
圖18至圖19係表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又一實施例,根據圖式,實施例6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F中,實施例1之凸輪滑件與彈性手段係設置在組裝元件35的組裝腳部35a,凸輪部36b一體地設置在支撐元件36的組裝部36a,且凸輪部36b壓接凸輪滑件。
換句話說,組裝腳部35a係為設置有彈簧收容部35c的筒狀元件,彈簧收容部35c中收納裝設有凸輪滑件37與構成彈性手段的壓縮螺旋彈簧38,壓縮螺旋彈簧38係加強凸輪滑件37往上方滑動的滑動力。組裝腳部35a可任意拆裝地組裝在組裝孔43a,組裝孔43a設置在事務機器42的裝置本體43。又,元件符號43b係為接觸玻璃。支撐元件36設置有組裝部36a與凸輪部36b,組裝部36a係組裝有原稿壓合板39,凸輪部36b設置在組裝部36a,凸輪部36b的部分透過鉸鏈銷40轉動地連結至成對的連結板35b、35b(圖中只表示其中一個)之間,連結板35b、35b設置在組 裝腳部35a的上部。
導引銷41較佳為組裝在組裝元件35的連結板35b、35b(圖中只表示其中一個),且導引銷41係嵌入導引溝36c,導引溝36c設置在支撐元件36的凸輪部36b。又,在其他態樣中,導引銷41也可以是設置在凸輪部36b,導引溝36c則可以是設置在組裝元件35的連結板35b、35b,或者可以和實施例1的結構相同,導引銷41是分別從連結板35b、35b突出地設置。
同樣地,在實施例6中,組裝元件35的後部沒有設置習知技術的靠接部,前述的靠接部在支撐元件36轉動時會與支撐元件36靠接,同時,在支撐元件36的後部也沒有設置會與組裝元件35靠接的靠接部。也就是說,本發明在組裝元件35與支撐元件36各自的後部沒有設置習知技術中的靠接部,習知技術的靠接部係於原稿壓合板39呈現開啟狀態時靠接支撐元件36的後部。
因此,支撐元件36的轉動範圍取決於原稿壓合板39的最大開啟角度,如圖19所示,相當於導引銷41與導引溝36c卡合移動的範圍,透過前述的實施方式同樣能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效果。
又,必須強調的是,雖然本發明省略了部分圖示與說明內容,實施例6中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F理所當然地能應用在實施例2至實施例5的變化態樣中。
另外,上述的各個實施例中,設置在凸輪部或連結板的導引溝,除了可以是設置在鉸鏈銷前方的位置之外,在其他變化態樣中也可以是設置在鉸鏈銷後方的位置,或者是設置在以其他鉸鏈銷為中心的外側位置。
再者,上述任一的實施例中組裝元件與支撐元件其具體的形狀並不限制於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內容,只要不脫離本發明的主要精神目的與作用效果,可以具有各種其他實施態樣。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透過以上的構成,具有不夾傷手指的高安全性,且較佳地適合應用在影印機、複合機(在影印機上搭載有傳真機或印表機等功能的機器)、印刷機、傳真機、掃瞄機等具有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
1‧‧‧事務機器
2‧‧‧裝置本體
2a‧‧‧組裝孔
2b‧‧‧接觸玻璃
3‧‧‧原稿壓合板
4‧‧‧組裝元件
4a‧‧‧組裝腳部
4b‧‧‧凸輪部
5‧‧‧支撐元件
5a‧‧‧彈簧收容部
5b‧‧‧連結板
5c‧‧‧閉塞部
5d‧‧‧上板
5f‧‧‧小孔
5h‧‧‧側板
6‧‧‧鉸鏈銷
7‧‧‧凸輪滑件
8‧‧‧彈性手段
9‧‧‧導引銷
A‧‧‧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
a‧‧‧起始端部
b‧‧‧終端部

Claims (13)

  1. 一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係將事務機器的原稿壓合板相對於事務機器的裝置本體開闔地連結,該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包含:一組裝元件,其係具有組裝腳部及凸輪部,該組裝腳部可任意拆裝地組裝在組裝孔,該組裝孔設置在該裝置本體,該凸輪部設置在該組裝腳部的上部;一原稿壓合板的支撐元件,該支撐元件具有彈簧收容部,該支撐元件藉由鉸鏈銷將該支撐元件的二連結板可任意轉動地組裝在該凸輪部;一凸輪滑件,其係滑動地設置在該彈簧收容部的內部,該凸輪滑件與該凸輪部相接;以及一彈性手段,其係將該凸輪滑件往該凸輪部推壓,該彈性手段彈性地設置在該彈簧收容部的內部,其中,在該組裝元件與該支撐元件各自的後部沒有設置靠接部,該等靠接部係於該原稿壓合板呈現完全開啟狀態時彼此靠接,該等靠接部用以限制該支撐元件的轉動,該支撐元件的該二連結板與該凸輪部的其中之一設置有導引溝,該支撐元件的該二連結板與該凸輪部的其中之另一設置有導引銷,透過該導引銷卡合該導引溝以限制該原稿壓合板的開啟角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導引溝與該鉸鏈銷平行,該導引溝係以貫通該凸輪部的方式設置,該導引銷組裝在該支撐元件的該二連結板,該導引銷貫通卡合該導引溝。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導引溝與該鉸鏈銷平行,該導引溝係以貫通該凸輪部的方式設置,該導引銷係嵌入卡合該導引溝,該導引銷係為分別從該支撐元件的該二連結板突出設置 的成對元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導引溝沒有從該凸輪部的兩側貫通,該導引溝為成對的設置,該導引銷係為分別從該支撐元件的該二連結板突出設置的成對元件,成對的該導引銷分別嵌入卡合成對的該導引溝。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凸輪部設置有複數個位於不同位置的該導引溝,該導引溝與該鉸鏈銷平行,該支撐元件的該二連結板設置有複數個位於不同位置的該導引銷,該導引銷與該鉸鏈銷平行,該導引銷嵌入卡合該導引溝。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導引溝設置在該支撐元件的該二連結板,該導引銷設置在該凸輪部。
  7. 一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係將事務機器的原稿壓合板相對於事務機器的裝置本體開闔地連結,該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包含:一組裝元件,其係具有一組裝腳部與二連結板,該組裝腳部為圓筒狀且具有彈簧收容部,該組裝腳部可任意拆裝地組裝在組裝孔,該組裝孔設置在該裝置本體,該二連結板設置在該組裝腳部的上部;一凸輪滑件,其係滑動地設置在該彈簧收容部的內部;一彈性手段,其係設置在該彈簧收容部的內部,該彈性手段係加強該凸輪滑件往一方向的滑動力;一支撐元件,其係支撐該原稿壓合板,該支撐元件藉由鉸鏈銷轉動地組裝在該二連結板之間,該二連結板設置在該組裝腳部的上部;以及一凸輪部,其係壓接該凸輪滑件,該凸輪部設置在該支撐元件,其中,在該組裝元件與該支撐元件各自的後部沒有設置靠接部,該等靠接部係於該原稿壓合板呈現完全開啟狀態時彼此靠接,該等靠接部用 以限制該支撐元件的轉動,該組裝元件的該二連結板與該凸輪部的其中之一設置有導引溝,該組裝元件的該二連結板與該凸輪部的其中之另一設置有該導引銷,透過該導引銷卡合該導引溝以限制該原稿壓合板的開啟角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導引溝與該鉸鏈銷平行,該導引溝係以貫通該凸輪部的方式設置,該導引銷組裝在該組裝元件的該二連結板,該導引銷貫通卡合該導引溝。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導引溝與該鉸鏈銷平行,該導引溝係以貫通該凸輪部的方式設置,該導引銷係嵌入卡合該導引溝,該導引銷係為分別從該組裝元件的該二連結板突出設置的成對元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導引溝沒有從該凸輪部的兩側貫通,該導引溝為成對的設置,該導引銷係為分別從該組裝元件的該二連結板突出設置的成對元件,成對的該導引銷分別嵌入卡合成對的該導引溝。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凸輪部設置有複數個位於不同位置的該導引溝,該導引溝與該鉸鏈銷平行,該組裝元件的該二連結板設置有複數個位於不同位置的該導引銷,該導引銷與該鉸鏈銷平行,該導引銷嵌入卡合該導引溝。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至第11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導引溝設置在該組裝元件的該二連結板,該導引銷設置在該凸輪部。
  13. 一種事務機器,其係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
TW103104559A 2013-02-13 2014-02-12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具有其之事務機器 TWI5964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25329A JP6128585B2 (ja) 2013-02-13 2013-02-13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2365A true TW201432365A (zh) 2014-08-16
TWI596420B TWI596420B (zh) 2017-08-21

Family

ID=51276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4559A TWI596420B (zh) 2013-02-13 2014-02-12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具有其之事務機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128585B2 (zh)
KR (1) KR101591159B1 (zh)
CN (1) CN103984215B (zh)
TW (1) TWI59642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7275B (zh) * 2015-07-13 2017-12-01 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蓋體開闔裝置及具備此蓋體開闔裝置的設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90862B2 (ja) * 2017-05-30 2022-06-27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この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事務機器
JP7283725B2 (ja) * 2018-10-30 2023-05-30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JP7223400B2 (ja) * 2018-12-28 2023-02-16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6331A (ja) * 1983-07-22 1985-02-09 Fuji Xerox Co Ltd 複写機等の原稿押さえ装置
JPS6141242A (ja) * 1984-08-01 1986-02-27 Toshiba Corp デ−タ伝送システム
JPH11125056A (ja) * 1997-10-22 1999-05-11 Nisca Corp ヒンジ装置
US6499189B2 (en) * 1999-01-25 2002-12-31 Nisca Corporation Hing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platen cover control apparatus
JP2000231163A (ja) * 1999-02-09 2000-08-2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4157657B2 (ja) * 1999-09-29 2008-10-01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開閉体のヒンジ
JP3584242B2 (ja) * 2002-03-20 2004-11-04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US20040032578A1 (en) * 2002-08-13 2004-02-19 Hung-Chieh Chen Hinge device for copier lid
JP4351597B2 (ja) * 2004-08-02 2009-10-28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2007088681A (ja) * 2005-09-21 2007-04-05 Seiko Epson Corp 連結機構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07150848A (ja) * 2005-11-29 2007-06-14 Seiko Epson Corp スキャナ装置
JP5112718B2 (ja) * 2007-03-08 2013-01-09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5429765B2 (ja) * 2007-04-19 2014-02-26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5382757B2 (ja) * 2007-08-01 2014-01-08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自動開閉装置及びこの原稿圧着板自動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5160959B2 (ja) * 2007-08-21 2013-03-13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5441097B2 (ja) * 2008-12-09 2014-03-12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JP5645210B2 (ja) * 2009-06-08 2014-12-24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5569925B2 (ja) * 2009-08-20 2014-08-13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開閉装置の抜け防止機構並びにこの抜け防止機構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5532790B2 (ja) * 2009-09-25 2014-06-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5811433B2 (ja) * 2010-07-15 2015-11-11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7275B (zh) * 2015-07-13 2017-12-01 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蓋體開闔裝置及具備此蓋體開闔裝置的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84215A (zh) 2014-08-13
CN103984215B (zh) 2017-03-01
TWI596420B (zh) 2017-08-21
JP2014152904A (ja) 2014-08-25
KR20140102135A (ko) 2014-08-21
KR101591159B1 (ko) 2016-02-02
JP6128585B2 (ja)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40855B2 (en) Biaxial hin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596420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具有其之事務機器
TWI529070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使用其之事務機器
TWI422955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US10781621B2 (en) Hinge device and office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TWI501881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JP2011107485A5 (zh)
TWI529069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辦公室自動化機器
TWI607275B (zh) 蓋體開闔裝置及具備此蓋體開闔裝置的設備
TWI499518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保持裝置及具有其之事務機器
TWI491512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辦公室自動化機器
TWI441988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TWI515374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JP499642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43738A (ja) 蓋体開閉装置並びに各種機器
US873066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201708927A (zh) 開闔支撐裝置及具備此開闔支撐裝置的設備
TWI489250B (zh) 易於拆裝之組裝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US11314155B1 (en) Elevator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326734B (en) Elastic device of a hinge
JP4580287B2 (ja) 引戸のロック機構
TW201634301A (zh) 開闔支撐裝置
TWI796847B (zh) 鉸鏈及使用此鉸鏈的事務機器
TWI498493B (zh) 雙軸鉸鏈及具有雙軸鉸鏈之電子裝置
TWM381821U (en) Electronic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