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02903A - 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 - Google Patents

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02903A
TW201402903A TW101140488A TW101140488A TW201402903A TW 201402903 A TW201402903 A TW 201402903A TW 101140488 A TW101140488 A TW 101140488A TW 101140488 A TW101140488 A TW 101140488A TW 201402903 A TW201402903 A TW 20140290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wire
threading
line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0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83844B (zh
Inventor
Tohru Sakuma
Masato Ishikawa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f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fg filed Critical Suzuki Mfg
Publication of TW201402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2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3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384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3/00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loop-taker thread, e.g. for tensioning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00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 D05B1/08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multi-thread seams
    • D05B1/10Double chain-stitch seam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02Loop takers, e.g. loopers for chain-stitch sewing machines, e.g. oscillating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87/00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87/00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 D05B87/02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moving thread through needle or looper ey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課題】氣體供給源之氣體供給動作中不需要迴避從線鉤穿線狀態往針跡形成狀態遷移之安全裝置、機構上簡化、操作上可以少次之單手操作對線鉤更容易地以單觸來進行穿線。【解決手段】構成為用來將來自縫紉機馬達M之動力於針跡形成時往驅動包含線鉤之針跡形成裝置之驅動軸5傳達並於線鉤穿線時往氣體供給源40傳達之咬合離合器60係以往前述氣體供給源動力傳達之供氣驅動體61與固著於前述驅動軸之一端並往前述針跡形成裝置動力傳達之針跡形成驅動體64之一方對應於前述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之手動操作可接離地移動而從前述縫紉機馬達透過離合器中空軸22傳達動力且連接於前述供氣驅動體時係保持其連接狀態之構造。

Description

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特別關於用來對包邊縫紉機、雙線鎖縫縫紉機、平式連鎖縫縫紉機等之線鉤利用加壓氣體自動將線鉤線穿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
以往,於包邊縫紉機、雙線鎖縫縫紉機、平式連鎖縫縫紉機等,已知以將從將線鉤線插入之線鉤線導入機構至線鉤之尖端之線鉤線導引出口連通之中空之線鉤線導引來連結並利用對中空之線鉤線導引供給之加壓氣體之流動將線鉤線搬送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藉此,不需要複雜之掛線,可操作性良好地進行穿線,因此不會將穿線弄錯或在途中有線鉤線露出而插通之線鉤線與其他線纏繞,可以極簡單之操作一口氣穿線(參照專利文獻1~3)。
於此種氣體搬送穿線構造中係用來穿線之路徑非常單純而穿線作業容易,可消除線纏繞或斷線。
然而,以此種氣體搬送穿線構造必須藉由以一方之手使止動軸(定位銷)對停止定位圓板按壓並以另一方之手使滑輪手動旋轉來使針跡形成裝置鎖定並使穿線連結裝置連結,故對沒有精通縫紉機之未熟練操作者而言,此穿線裝置之使用方法對操作者不易理解,同時使用兩手來進行之線鉤線之插通作業非常麻煩,需要為了該作業之訓練。
針對上述問題,有提案不同時使用兩手而藉由以單手數次之操作來對線鉤將線鉤線穿過之追求穿線作業之容易化之線鉤穿線裝置(參照專利文獻4~5)。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286547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335521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第4088504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8-119361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第4741701號公報
專利文獻5揭示之線鉤穿線裝置係使用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桿而可以僅3次之單手操作對線鉤將線鉤線穿過,故作為線鉤穿線裝置雖係極有效,但氣體供給泵之供給動作中有以迴避從線鉤穿線狀態往針跡形成狀態遷移之安全裝置為必要之難點。
此外,專利文獻4揭示之線鉤穿線裝置(圖2)雖與專利文獻5揭示之線鉤穿線裝置不同,係使用專利文獻1~2揭示之按壓扣構造來進行線鉤穿線者,但有如以下之重大之難點。
(1)機構上之難點(a)線鉤(線鉤支持體)、線鉤驅動腕、線道管線鉤線導引 板構成為各別集合之集合體,故縫製時之線鉤驅動與穿線時之切換機構變繁瑣(圖3),(b)於從線槽至線插入口之線鉤穿線路徑沒有線鉤天秤介在,故有另外考慮線鉤天秤機構之必要(圖1、圖5、圖13),(2)操作上之難點(a)本來線鉤穿線係以將從線筒拉出之線鉤線直接穿線至線鉤尖端線出口為目的者,而在專利文獻4揭示之線鉤穿線裝置根本係將從線筒拉出之拉出之線鉤線從線槽至線插入線導引之作業變極麻煩(圖1),(b)專利文獻4揭示之線鉤穿線裝置係以穿線作業大幅簡略化以追求穿線作業之容易化為目的,但實際上需要操作桿之移動操作、飛輪之定位旋轉操作、鎖定扣之按壓操作、空氣吹送開始操作之實際上4次之單手操作,故並未達成穿線作業大幅簡略化以追求穿線作業之容易化之效果。另外,以往認為煩雜之必須將下線之前端直接往線鉤之線插入口插入之問題仍殘留(圖1、圖13)。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此等難點而為者,以提供氣體供給泵之氣體供給動作中不需要迴避從線鉤穿線狀態往針跡形成狀態遷移之安全裝置、機構上簡化、操作上可以少次之單手操作對線鉤更容易地以單觸穿線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為目的。
此外,本發明係以提供將為了將線鉤線氣體搬送之加壓氣體以切換將針跡形成裝置驅動之縫紉機馬達而動作之 氣體供給泵來生成並可以單觸對線鉤穿線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為目的。
另外,本發明係以提供藉由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機構而可以單手進行線鉤穿線切換操作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為目的。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係一種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具備從線鉤線入口至線鉤尖端線出口構成為中空構造之至少1個線鉤、將前述線鉤導引之線鉤線插入之線鉤線導入機構、從前述線鉤線導入機構至前述線鉤線入口延在且具有線鉤線導引出口之中空線鉤線導引、將前述線鉤線從前述線鉤線導入機構通過前述中空線鉤線導引往前述線鉤線導引出口藉由氣體搬送來穿線之氣體供給源、用來將來自縫紉機馬達之動力於針跡形成時往驅動包含前述線鉤之針跡形成裝置之驅動軸傳達並於線鉤穿線時往前述氣體供給源傳達之離合器、用來以對應於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之手動操作於線鉤穿線時將往前述針跡形成裝置之動力傳達截斷而往前述氣體供給源傳達動力並於針跡形成時往前述針跡形成裝置傳達動力而將往前述氣體供給源之動力傳達截斷之方式切換前述離合器之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機構,前述離合器係以往前述氣體供給源動力傳達之供氣驅動體與固著於前述驅動軸之一端並往前述針跡形成裝置動力傳達之針跡形成驅動體之一方對應於前述線鉤穿線/針跡形成 切換手動操作部之手動操作可接離地移動而從前述縫紉機馬達透過離合器中空軸傳達動力且連接於前述供氣驅動體時係保持其連接狀態之咬合離合器構成。
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中,於前述線鉤穿線時,前述離合器中空軸係透過可滑動旋轉傳達鍵結合於對應於前述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之手動操作切換滑動之切換滑動套筒並以咬合侵入爪連接於前述供氣驅動體,於前述針跡形成時,前述離合器中空軸係透過前述切換滑動套筒以咬合爪連接於前述針跡形成驅動體。
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中,具備前述線鉤線導引出口與前述線鉤線入口配設為對應於前述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之手動操作於線鉤穿線時與針跡形成時分別可接離之穿線連結裝置。
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中,具備藉由使固著於前述驅動軸之一端之滑輪手動旋轉而在前述線鉤線導引出口與前述線鉤線入口於水平方向一致時將前述中空線鉤線導引之前述線鉤線導引出口與前述線鉤之前述線鉤線入口連接之定位裝置。
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中,前述定位裝置具有同軸安裝於前述驅動軸且於形成於前述線鉤線導引出口與線鉤天秤之天秤孔與前述線鉤線入口於水平方向一致之周方向停止位置具有缺口之停止定位圓板、於將前述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往線鉤穿線側切換手動操作之線鉤穿線時使前述滑輪手動旋轉並嵌合於前述缺口 之止動軸。
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中,具備突設於前述止動軸之控制銷、包含於前述針跡形成時藉由前述控制銷使前述止動軸以從前述停止定位圓板脫離之方式移動之第1控制槽凸輪部與於前述線鉤穿線時藉由前述控制銷使前述止動軸往前述停止定位圓板移動之第2控制槽凸輪部之控制槽凸輪板。
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中,前述切換滑動套筒係對應於前述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之手動操作透過2安定狀態切換板切換滑動而前述線鉤穿線時連接於前述供氣驅動體並於前述針跡形成時連接於前述針跡形成驅動體。
根據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不論以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之任何手動操作,氣體供給泵之氣體供給動作中皆可迴避從線鉤穿線狀態往針跡形成狀態遷移。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線鉤穿線係可以穿線準備操作、穿線定位˙連結滑輪操作、穿線氣體送給操作之單手3操作來實行。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不論以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之任何手動操作,氣體供給泵之氣體供給動作中皆可迴避從線鉤穿線狀態往針跡形成狀態遷移,且以將從線鉤之尖端之線出口至將線 插入之線鉤線導入機構連通之中空之線鉤線導引來連結,故不需要複雜之掛線,可操作性良好地進行穿線,不會將穿線弄錯或在途中有線鉤線露出而插通之線鉤線與其他線纏繞,利用對中空線鉤線導引供給之加壓氣體之流動將線鉤線搬送,故可以極簡單之操作一口氣穿線。
以下,將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針對適用於3支針6條線包邊縫紉機之理想實施形態參照圖面詳述。
如於圖1顯示般,此3支針6條線包邊縫紉機1具有形成床部與臂部之主機架2與副機架2a。
縫紉機馬達M係裝著於主機架2,驅動軸5係沿主機架2於水平方向延伸(圖2、圖3(A)、圖3(B)、圖5(A)、圖5(B)、圖6(A)、圖6(B)、圖7(B)、圖8(A)、圖8(B)、圖9(a))。
驅動軸5係如後述,藉由縫紉機馬達M以正時皮帶MB、驅動軸滑輪21透過後述之離合器60旋轉驅動。
如於圖1、圖2、圖8(A)、圖8(B)、圖9(a)顯示般,設有與驅動軸5同步以驅動軸滑輪28、正時皮帶TB、上軸滑輪5b旋轉之上軸5a。為了使上軸5a與驅動軸5同步驅動,驅動軸滑輪28係以螺絲28a固定於驅動軸5。上軸5a與驅動軸5之旋轉比係1:1。以固定於藉由上軸5a而上下運動之針固定部11且貫通針板3上下運動之針11a、11b、11c、將此等針11a、11b、11c驅動之針驅動機構12、在針板3 上按壓布料25之布按壓機構19、藉由驅動軸5驅動且在針板3之下側以與針11a、11b、11c之軌跡交叉之方式描繪圓弧狀之軌跡往復運動之下線鉤8、在針板3之側方以與下線鉤8之軌跡交叉並在針板3之上側以與針11a、11b、11c之軌跡交叉之方式描繪橢圓弧狀之軌跡往復運動之上線鉤7、雙線鎖線鉤9(圖3(A)~圖3(C))、將此等線鉤驅動之線鉤驅動機構10、使布料25每次縫後步進之送布機構4形成針跡形成裝置30。
此外,於3支針6條線包邊縫紉機1中,設有將布料25之端緣切斷之切刀ct。另外,設有為了調節以送布機構4進行之送布節距之送布節距調節器4a與為了調節以切刀ct進行之切斷寬度之切斷寬度節距調節器4b。
針跡形成裝置30之針驅動機構12係以與驅動軸5同步驅動之上軸5a驅動,送布機構4、線鉤驅動機構10、切刀ct係以驅動軸5驅動。重點是針跡形成裝置30雖係基本上以驅動軸5驅動,但其具體之構造與動作係公知或周知,故其詳細係省略說明。
根據3支針6條線包邊縫紉機1,係將插通於針11a、11b之針線17a、17b、插通於下線鉤8之下線鉤線16b、插通於上線鉤7之下線鉤線16a交叉並於布料25形成包邊縫者。另外,雙線鎖線鉤9係將插通於該雙線鎖線鉤9之雙線鎖線鉤線16c與插通於針11c之針線17c交叉並於布料25形成雙線鎖縫,進行所謂雙羅紋縫者。針線17a、17b、17c係透過針線調整器18a、針線天秤15a、15b對針11a、 11b、11c分別給線。
於此3支針6條線包邊縫紉機1中,關於將各線鉤線16a、16b、16c透過線鉤線調整器18b對上線鉤7、下線鉤8、雙線鎖線鉤9以氣體搬送來線鉤穿線,上線鉤7、下線鉤8、雙線鎖線鉤9係從線鉤線入口7a、8a、9a至線鉤尖端線出口7b、8b、9b形成為中空構造(圖3(A)~圖3(C))。在此,所謂「中空構造」可係使線鉤本身從線鉤線入口7a、8a、9a至線鉤尖端線出口7b、8b、9b為中空構造,或形成為於線鉤從線鉤線入口7a、8a、9a至線鉤尖端線出口7b、8b、9b形成槽並於該槽埋入中空管之構造亦可。在此場合,該構造之剖面可係圓、多角形,或為其一部分缺口之例如剖面C字形亦可。
為了此目的,3支針6條線包邊縫紉機1具備將上線鉤7、下線鉤8、雙線鎖線鉤9導引之各線鉤線插入之線鉤線導入機構110、通過從線鉤線導入機構110至線鉤線入口7a、8a、9a延在且具有線鉤線導引出口7d、8d、9d之中空線鉤線導引130之中空線鉤線導引7e、8e、9e、7f、8f、9f、7g、8g、9g以穿線連結裝置120將各線鉤線往前述線鉤線導引出口7d、8d、9d藉由氣體搬送來線鉤穿線之氣體供給源(圖1、圖2、圖3(A)~圖3(C)、圖5(A)、圖5(B)、圖6(A)、圖6(B))。
線鉤線導入機構110具有將各線鉤線插入之廣口線鉤線插入口113a、113b、113c,連接於中空線鉤線導引7e、8e、9e。
如於圖3(A)~圖3(C)、圖10顯示般,線鉤線導入機構110係形成於線鉤線導入台112上。此外,於線鉤線導入台112係形成有穿線扣117。於線插入板111係設有廣口線鉤線插入口113a、113b、113c與穿線扣117面對之線鉤線插入口穴111a、111b、111c與穿線扣穴111d。
以穿線扣117之壓下來動作之穿線開關119b雨後述之以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機構90之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桿)91之操作來動作之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開關119a一起設於線鉤線導入台112上(圖3(A)~圖3(C)、圖10)。
於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開關119a中,後述之穿線準備狀態或線鉤穿線時係可搖動地樞著於固著於線鉤線導入台112上之樞軸161之切換開關腕162藉由張設於線鉤線導入台112之彈簧鉤118a與切換開關腕彈簧鉤162b間之拉伸彈簧163之彈撥而切換開關腕凸輪162c設為不按壓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開關119a。關於其動作係後述。
如於圖1、圖2、圖3(A)~圖3(C)顯示般,3支針6條線包邊縫紉機1係利用從線鉤線入口7a、8a、9a至線鉤尖端線出口7b、8b、9b形成為中空構造之上線鉤7、下線鉤8、雙線鎖線鉤9、上線鉤7、下線鉤8、雙線鎖線鉤9導引之各線鉤線插入之線鉤線導入機構110、由從線鉤線導入機構110至線鉤線入口7a、8a、9a延在且具有線鉤線導引出口7d、8d、9d之中空線鉤線導引130之中空線鉤線導引7e、8e、9e、7f、8f、9f、7g、8g、9g構成之穿線連結裝置120 如以下說明般進行線鉤穿線與縫紉機縫製者。
3支針6條線包邊縫紉機1具備將各線鉤線從線鉤線導入機構110通過中空線鉤線導引130之中空線鉤線導引7e、8e、9e、7f、8f、9f、7g、8g、9g往前述線鉤線導引出口7d、8d、9d藉由氣體搬送來線鉤穿線之為氣體供給源之氣體供給泵41、用來將來自縫紉機馬達M之動力於針跡形成時往驅動包含上線鉤7、下線鉤8、雙線鎖線鉤9之針跡形成裝置30之驅動軸5傳達並於線鉤穿線時往前述氣體供給泵41傳達之離合器、用來以於線鉤穿線時將往前述針跡形成裝置30之動力傳達截斷而往前述氣體供給泵41傳達動力並於針跡形成時往前述針跡形成裝置30傳達動力而將往前述氣體供給泵41之動力傳達截斷之方式切換前述離合器60之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機構90。
如於圖6(A)、圖6(B)、圖7(A)、圖9(a)、圖9(b)顯示般,氣體供給泵41係於線鉤穿線時以以離合器60之供氣驅動體61旋轉之泵驅動偏心凸輪61b而泵驅動棒43往復運動,由以以支軸45樞支之泵驅動腕44往復運動之活塞48、活塞蓋49、氣密滑動之泵汽缸50、其止回閥51構成。
汽缸安裝部50a係以汽缸安裝銷52以允許搖動之方式藉由泵安裝台53安裝於主機架2。
活塞48係安裝於活塞軸48a,往吐出方向形成為尾寬狀之為密封材之活塞蓋49係固定於活塞頭頂部48b。
止回閥51係於連接於泵汽缸50與送出口50b之閥外殼50c具備彈簧51b、以彈簧51b按壓之止回球51a、螺著 於閥外殼50c且於返回(吸入)步驟時以彈簧51b按壓而止回球51a著座而閥關閉且於加壓(前進)步驟時以送出加壓空氣而止回球51a浮起而閥開啟之閥座51c。
於氣體供給泵41之動作中,在活塞48之前進步驟係活塞蓋49對泵汽缸50之內壁面氣密地接合,空氣係壓縮並從送出口50b經由管54往線鉤線導入機構110之吸入口112a(圖10)做為壓縮空氣加壓注入,而在活塞48之返回(吸入)步驟係活塞蓋49不再對泵汽缸50之內壁面氣密地接合,故空氣係經由活塞48與活塞蓋49之外周吸入,且從送出口50b送出之空氣係以止回閥51之止回球51a逆流阻止。
如於圖1、圖2、圖7(A)、圖7(B)、圖8(A)、圖8(B)、圖9(a)顯示般,前述離合器60係以往前述氣體供給泵41動力傳達之供氣驅動體61與固著於前述驅動軸5之一端並往前述針跡形成裝置30動力傳達之針跡形成驅動體64之一方對應於前述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桿)之手動操作可接離地移動而從前述縫紉機馬達M透過離合器中空軸22傳達動力且連接於前述供氣驅動體61時係保持其連接狀態之咬合離合器構成。以下,將離合器稱為咬合離合器60。
若詳述,咬合離合器60係於驅動軸5之軸線上於離合器中空軸22之一端形成有離合器中空軸凸緣22c,於離合器中空軸凸緣22c係來自縫紉機馬達M之動力以正時皮帶MB傳達之驅動軸滑輪21以螺絲21a固著。驅動軸5係以2 個之金屬23對離合器中空軸22可旋轉地嵌合。離合器中空軸22係以C型固定輪26於軸線方向不可移動地定位於驅動軸5。另外,離合器中空軸22之外周係球形金屬24可旋轉地嵌合而安裝於主機架2。
於離合器中空軸22之外周係設有定位段差螺絲66之前端可滑動地嵌合22之供氣驅動體定位槽22a,供氣驅動體61係以定位段差螺絲66嵌合為於軸線方向不可移動而可旋轉。
此外,於驅動軸5有針跡形成驅動體64以螺絲64b固定。
另外,同樣於離合器中空軸22之外周係切換滑動套筒62可旋轉地嵌合。於切換滑動套筒62與離合器中空軸22有將可滑動旋轉傳達鍵63互相嵌合之半圓槽62b,22b分別凹設。於切換滑動套筒62之外周係將咬合離合器60切換之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機構90之離合器切換銷72(圖6(A)、圖6(B))遊嵌之控制槽62a周設。
於供氣驅動體61與切換滑動套筒62之各端面係以互相接合之際互相咬合侵入之方式有咬合侵入爪61a、62c分別形成。咬合侵入爪61a、62c之侵入角度係相對於通過旋轉軸線之平面例如2度(圖7(B))。此侵入角度亦可設計為1度~3度。
於切換滑動套筒62與針跡形成驅動體64之各端面係以互相接合之際互相咬合之方式有咬合爪62d、64a分別形成。
於咬合離合器60中,於前述線鉤穿線時,前述離合器中空軸22係透過可滑動旋轉傳達鍵63結合於對應於前述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91之手動操作切換滑動之切換滑動套筒62並以咬合侵入爪61a、62c連接於前述供氣驅動體61,於前述針跡形成時,前述離合器中空軸22係透過前述切換滑動套筒62以咬合爪62d、64a連接於前述針跡形成驅動體64。
於如上述構成之咬合離合器60之動作中,於前述線鉤穿線時,切換滑動套筒62往供氣驅動體61側滑動,供氣驅動體61與切換滑動套筒62以可滑動旋轉傳達鍵63連結,以泵驅動(偏心)凸輪61b以泵驅動棒43而可驅動氣體供給泵41(圖5(B)(a)、圖6(B)、圖8(B))。在此場合,供氣驅動體61與切換滑動套筒62以具有上述之侵入角度之咬合侵入爪61a、62c結合,故不論以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之任何手動操作,氣體供給泵41之氣體供給動作中皆可迴避從線鉤穿線狀態往針跡形成狀態遷移。
反之,於針跡形成時係切換滑動套筒62往滑輪6之相反側滑動而切換滑動套筒62與針跡形成驅動體64以可滑動旋轉傳達鍵63連結,可驅動驅動軸5(圖5(A)(a)、圖6(A)、圖8(A))。
3支針6條線包邊縫紉機1係如於圖4(a)(b)、圖5(A)(a)、(b)~圖5(C)(a)、(b)顯示般,具有以於針跡形成時與線鉤穿線時往驅動軸5與氣體供給泵41分別傳達動力方式切換前述咬合離合器60之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機構 90。
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桿)91係於樞著於固定於主機架2之切換軸承板93之切換軸92之前端部以螺絲91b螺著於螺絲孔92c。於切換軸92之中間部係設中空線鉤線導引連結腕94,於後端部係將咬合離合器60切換之切換作動子95以螺絲95b固定。另外,設有將螺絲91b隱蔽之外罩91a。
中空線鉤線導引連結腕94於其一對之突起94d之間之插入空間部94c有設於切換軸92之中間部之平面部嵌入,藉由對螺絲穴94b將螺絲92e螺合而堅固地對切換軸92固定。切換軸承板93係在中空線鉤線導引連結腕94之突起94d與設於切換軸92之固定槽92d插著之E型環91a之間夾持定位。
2安定狀態切換板70於主機架2固定。2安定狀態切換板70係於安裝穴71c植設搖動支軸77,具有於於切換軸92之後端部穿孔之連結孔92a前端嵌合之搖動支軸77、於搖動支軸77之後端部可搖動地樞支之切換上腕74、切換下腕75。
將於驅動軸5之軸線方向延伸並以長槽71a滑動之離合器切換銷72植設於切換傳達板73之一端之73b之切換傳達板73係於另一端之73a以段差銷76對切換下腕75之連結穴75b樞著。
此外,離合器切換銷72係將2安定狀態切換板70之長槽71a往驅動軸5方向貫通並透過墊片72b而E型環72a 嵌入離合器切換銷72之固定槽而可滑動地樞著。
隨著切換下腕75之搖動而將離合器切換銷72植設之切換傳達板73雖會圓弧狀地驅動,但離合器切換銷72係以貫入之長槽71a於驅動軸5之軸線方向直線滑動。
切換作動子95之前端95a係貫通於切換上腕74穿孔之連結孔74a後到達2安定狀態切換板70之圓弧狀退避孔71b。於切換上腕74之彈簧鉤74c、切換下腕75之彈簧鉤75c間係有拉伸彈簧78張設。
在此,只要將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桿)91往順時針方向B(線鉤穿線側)轉動,藉由切換軸92亦即切換作動子95,切換上腕74往順時針方向搖動,在切換上腕74、切換下腕75通過成為一直線之均衡點之時點藉由拉伸彈簧78而切換上腕74、切換下腕75急速變位為ㄑ字狀,將透過切換傳達板73而離合器切換銷72嵌合之切換滑動套筒62之控制槽62a往驅動軸5之軸線方向右端滑動,供氣驅動體61與切換滑動套筒62係以咬合侵入爪61a、62c互相接合而互相咬合侵入。以泵驅動(偏心)凸輪61b以泵驅動棒43而可驅動氣體供給泵41,成為可線鉤穿線(圖3(B)、圖5(B)、圖8(B))。此外,此咬合離合器60之線鉤穿線準備狀態保持,不論以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之任何手動操作,氣體供給泵41之氣體供給動作中皆可迴避從線鉤穿線狀態往針跡形成狀態遷移。
反之,若將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線鉤穿 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桿)91往反時針方向A(針跡形成側)轉動返回,藉由切換軸92亦即切換作動子95,切換上腕74往反時針方向搖動,在切換上腕74、切換下腕75通過成為一直線之均衡點之時點藉由拉伸彈簧78而切換上腕74、切換下腕75急速變位為逆ㄑ字狀,將透過切換傳達板73而離合器切換銷72嵌合之切換滑動套筒62之控制槽62a往驅動軸5之軸線方向左端滑動,切換滑動套筒62與針跡形成驅動體64係以咬合爪62d、64a互相接合而互相咬合。從縫紉機馬達M往離合器中空軸22有動力傳達,透過切換滑動套筒62之咬合爪62d與針跡形成驅動體64咬合爪64a往針跡形成驅動體64傳達,可與驅動軸5一起使上軸5a旋轉,可使針跡形成裝置30作動而可針跡形成(圖3(A)、圖5(A)、圖8(A))。此外,此離合器之針跡形成準備狀態保持。
另外,中空線鉤線導引130之線鉤線導引出口7d、8d、9d與線鉤線入口7a、8a、9a係於線鉤穿線時與針跡形成時分別可接離地配設。亦即,如於圖1、圖2、圖3(C)、圖5(A)~圖5(C)顯示般,3支針6條線包邊縫紉機1具備前述線鉤線導引出口7d、8d、9d與前述線鉤線入口7a、8a、9a配設為對應於前述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91之手動操作於線鉤穿線時與針跡形成時分別可接離之穿線連結裝置120。
於穿線連結裝置120係設有包邊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21、雙線鎖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36、包邊線鉤線導引出口支持131、雙線鎖線鉤線導引出口支持139、包邊線鉤天秤 線導引133、線鉤線導引支持135、141。包邊線鉤線導引出口支持131、雙線鎖線鉤線導引出口支持139與包邊線鉤天秤線導引133、線鉤線導引支持135、141係以螺絲131d、138a、133b、135b、141b固著於副機架2a。
於穿線連結裝置120之包邊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21之右端121i內係配置為控制槽凸輪板101之連結操作桿101b卡合且控制槽凸輪板101之連結操作桿101b從設於切換軸92之中空線鉤線導引連結腕94(圖4、圖5(C))透過連桿98對應於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桿)91之手動操作移動。
中空線鉤線導引連結腕94係藉由螺絲穴94a與連桿98側之螺絲穴98a以螺絲94e螺合而與連桿98連結。連桿98係藉由線鉤側之螺絲穴98a與控制槽凸輪板101之螺絲穴101c以螺絲101d螺合而與控制槽凸輪板101連結。
於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機構90中,固定於主機架2之切換軸承板93之腳部93c之角穴93b係將開關連結板96與驅動方向平行地可滑動地保持。於開關連結板96之左端部係將定位螺絲螺著且右端具有與切換開關腕162(圖5(C)、圖10)卡合之端面96b,開關連結板96係藉由拉伸彈簧163彈撥之切換開關腕前端162a按壓而往線鉤側滑動後開關連結板96之左端係卡合於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21之右端121h。
於穿線連結裝置120中,於包邊線鉤線導引出口支持131、雙線鎖線鉤線導引出口支持139係設有支持包邊線鉤 線導引連結板121、雙線鎖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36之連結板導引棒132、138。
包邊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21係將設於左端之滑動穴121c與於包邊線鉤線導引出口支持131植設之連結板導引棒132與中央部之軸穴121a與長穴121b之兩側以線導引軸承板99之滑動槽99c、99d樞支而於驅動軸方向可滑動地保持。此外,雙線鎖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36之滑動穴136b與於雙線鎖線鉤線導引出口支持139植設之連結板導引棒138嵌合,藉由右端之連結端136a對包邊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21之連結部121g卡合而連動於包邊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21之滑動一起於驅動軸方向可滑動地保持。
此外,於線導引軸承板99係設角穴99b,將控制槽凸輪板101對應於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桿)91之手動操作於驅動軸方向可滑動地保持(圖3(C)、圖5(C))。
對線鉤線導入機構110(圖10)之中空管116以接合管143連結並延伸之中空線鉤線導引130之中空線鉤線導引7e、8e、9e係分別與以於支持穴141a、135a支持之中繼中空線鉤線導引7g、8g、9g以接合管142連結。
中繼中空線鉤線導引7g、8g、9g係經由支持穴121e、136c、彈簧承受槽121d、136d、支持穴131a、139b、線鉤天秤系導引穴133a、139a對中空線鉤線導引7f、8f、9f巢狀式地插入而形成線鉤線道。於支持穴121e、136c與彈簧承受槽121d、136d係設有擴壓彈簧137,以固定環137a對 彈簧承受槽121d、136d卡止並將中空線鉤線導引7f、8f、9f往線鉤側彈撥。因此,中空線鉤線導引7f、8f、9f係分別於彈簧承受槽121d、136d、支持穴131a、139b可滑動地保持而線鉤線導引出口7d、8d、9d對上線鉤7、下線鉤8、雙線鎖線鉤9之線鉤線入口7a、8a、9a可接離。
此外,如於圖2、圖5(A)~圖5(C)(a)、(b)顯示般,3支針6條線包邊縫紉機1具備定位裝置80。
定位裝置80具有同軸安裝於前述驅動軸5且於前述線鉤線導引出口7d、8d、9d與前述線鉤線入口7a、8a、9a於水平方向一致之周方向停止位置具有缺口81a之停止定位圓板81、於將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桿)91往線鉤穿線側切換手動操作之線鉤穿線時使前述滑輪6手動旋轉而可嵌合於前述缺口81a並使配設為於線鉤穿線時與針跡形成時分別可接離之穿線連結裝置120連結之定位止動軸82與線導引連結軸84。
定位止動軸82係由一體地形成之大徑止動軸部82a與小徑止動軸部82b構成。線導引連結軸84係由一體地形成之大徑線導引連結軸部84a與小徑線導引連結軸部84b構成。彈簧83於小徑止動軸部82b與於大徑線導引連結軸部84a穿設之樞著穴84e之間介在。此外,彈簧86係對大徑線導引連結軸部84a之長穴84c遊嵌,對小徑止動軸部82b之穴82c植設且於從軸部往上下突出之控制銷85與線導引軸承板99之間介在。
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具備突設於前述 止動軸82之控制銷85、包含於前述針跡形成時藉由前述控制銷85使前述止動軸82以從前述停止定位圓板81脫離之方式移動之第1控制槽凸輪部102a與於前述線鉤穿線時藉由前述控制銷85使前述止動軸82往前述停止定位圓板81移動之第2控制槽凸輪部102c與從第2控制槽凸輪部102c往第1控制槽凸輪部102a返回之中間之控制槽凸輪部102b之控制槽凸輪板101。
從設於切換軸92之中空線鉤線導引連結腕94(圖4)透過連桿98有控制槽凸輪板101之一端101a連接,配置為對應於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桿)91之手動操作移動。
於如上述般構成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之作動中,於進行線鉤穿線時只要將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機構90之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桿)91往順時針方向B(線鉤穿線側)轉動(圖3(B)、圖4(a)、(b)、圖5(B)、圖7(B)、圖8(B)),藉由切換軸92、中空線鉤線導引連結腕94、連桿98而控制槽凸輪板101往線鉤方向移動,控制槽凸輪板101之連結操作桿101b從包邊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21離開而往線鉤方向移動。控制銷85位於第2控制槽凸輪部102c,藉由於控制銷85與線導引軸承板99之間介在之彈簧86之彈撥而定位止動軸82之前端係抵接停止定位圓板81之外周面,線導引連結軸84係藉由對樞著穴84e插入之彈簧83將小徑止動軸部82b端面彈發而對軸穴121a嵌合,並因彈簧134之彈性 而不能對長穴121b嵌合而卡止。
在此狀態下,穿線連結裝置120中之線鉤線導引出口7d、8d、9d與線鉤線入口7a、8a、9a係分離。
同時,藉由切換軸92亦即切換作動子95,咬合離合器60中之切換上腕74往順時針方向搖動,在切換上腕74、切換下腕75通過成為一直線之均衡點之時點藉由拉伸彈簧78而切換上腕74、切換下腕75急速變位為ㄑ字狀,將透過切換傳達板73而離合器切換銷72嵌合之切換滑動套筒62之控制槽62a往驅動軸5之軸線方向右端滑動,供氣驅動體61與切換滑動套筒62係以咬合侵入爪61a、62c互相接合而互相咬合侵入。以泵驅動(偏心)凸輪61b以泵驅動棒43而可驅動氣體供給泵41,成為可線鉤穿線。
如上述,穿線連結裝置120與咬合離合器60係成為線鉤穿線準備狀態。
在如上述之咬合離合器60之切換與穿線連結裝置120之連結準備好之狀態下,若使固著於驅動軸5之一端之滑輪6手動旋轉,定位裝置80之定位銷82係於線鉤線導引出口7d、8d、9d與前述線鉤線入口7a、8a、9a、線鉤天秤13、14之天秤孔13a、13b、14a於水平方向一致之周方向停止位置對定位裝置80之停止定位圓板81之缺口81a嵌入,在此一致位置驅動軸5係其旋轉以定位銷82鎖定(圖5(B)、圖6(B)、圖8(B))。
此外,藉由定位銷82對定位裝置80之停止定位圓板81之缺口81a嵌入,穿線連結裝置120作動而定位銷82之 大徑線導引連結軸部84a係從包邊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21之軸穴121a脫離,藉由彈簧134之彈性而包邊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21往線鉤側彈撥,包邊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21之長穴121b係將小徑線導引連結軸部84b滑動。在此場合,藉由定位銷返回彈簧83而小徑線導引連結軸部84b係嵌合於長穴121b。
另一方面,藉由彈簧134之彈性而包邊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21、136亦即中空線鉤線導引130之中空線鉤線導引7e、8e、9e與連結為巢狀之中空線鉤線導引7f、8f、9f係經由支持穴131a、139b、線鉤天秤系導引穴133a、139a往上線鉤7、下線鉤8、雙線鎖線鉤9側移動,線鉤線導引出口7d、8d、9d與線鉤線入口7a、8a、9a通過於其間介在之線鉤天秤13、14之天秤孔13a、13b、14a而連結。在此場合,彈簧137係緩衝中空線鉤線導引7f、8f、9f之線鉤線導引出口7d、8d、9d與上線鉤7、下線鉤8、雙線鎖線鉤9之線鉤線入口7a、8a、9a連結之際之衝擊。
藉此穿線連結裝置120之中空線鉤線導引130係從連結準備成為連結狀態。
此外,在此時點若包邊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21往線鉤側移動,於切換軸承板93可滑動地保持之開關連結板96係藉由拉伸彈簧163彈撥之切換開關腕前端162a按壓而往線鉤側移動。拉伸彈簧163彈撥之切換開關腕162搖動而切換開關腕凸輪162c不按壓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開關119a而使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開關119a為開狀態,透 過馬達控制˙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控制機板119成為穿線扣117之按下之待機狀態。
於穿線連結裝置120之連結狀態中,在將必要之各自之線鉤線5~6mm(1/4 inch)程度對線鉤線導入機構110之廣口線鉤線插入口113a、113b、113c(圖1、圖3、圖9)插入並將對線鉤線導入台112之開關119b連結之穿線扣117按下後,透過馬達控制˙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控制機板119而開關119b成為開狀態,縫紉機馬達M定速旋轉控制,以正時皮帶MB從驅動軸滑輪21、驅動軸滑輪轂22、咬合離合器60之離合器中空軸22以供氣驅動體61、泵驅動偏心凸輪61b、泵驅動棒43、泵驅動腕44而可將泵驅動腕44之活塞48往復驅動(圖7、圖8、圖9(b))。
於氣體供給泵41之動作中,在活塞48之前進步驟係活塞蓋49對泵汽缸50之內壁面氣密地接合,空氣係壓縮並從送出口50b經由管54往線鉤線導入機構110之吸入口112a(圖6、圖8)做為壓縮空氣加壓注入,而在活塞48之返回(吸入)步驟係活塞蓋49不再對泵汽缸50之內壁面氣密地接合,故空氣係經由活塞48與活塞蓋49之外周吸入,且從送出口50b送出之空氣係以止回閥51之止回球51a逆流阻止。
來自氣體供給泵41之壓縮空氣係從送出口50b經由管54往線鉤線導入機構110之吸入口112a(圖10)做為壓縮空氣加壓注入。
各線鉤線係藉由此加壓注入而使吸入線鉤線導入管 116,可通過中空線鉤線導引130之中空線鉤線導引7e、8e、9e、中繼中空線鉤線導引7g、8g、9g、穿線連結裝置120之中空線鉤線導引7f、8f、9f之線鉤線導引出口7d、8d、9d往上線鉤7、下線鉤8、雙線鎖線鉤9之線鉤尖端線出口7b、8b、9b氣體搬送。
根據上述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之線鉤線導入機構110,關於將線鉤線往上線鉤7、下線鉤8、雙線鎖線鉤9插通之作業,於將上線鉤線16a、下線鉤線16b、雙線鎖線鉤線16c從線導入部插入之際,可以線鉤線導入機構110將上線鉤線16a、下線鉤線16b、雙線鎖線鉤線16c之線導入強力且確實地進行。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可將用來將上線鉤線16a、下線鉤線16b、雙線鎖線鉤線16c氣體搬送之加壓氣體以以縫紉機馬達而動作之氣體供給泵41來生成並可以單觸對上線鉤7、下線鉤8、雙線鎖線鉤9穿線。
另外,根據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可以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機構90僅以單手對上線鉤7、下線鉤8、雙線鎖線鉤9穿線。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且以將從上線鉤線16a、下線鉤線16b、雙線鎖線鉤線16c之線鉤尖端線出口7b、8b、9b至插入線之線導入部連通之中空線鉤線導引7e、8e、9e、中繼中空線鉤線導引7g、8g、9g、中空線鉤線導引7f、8f、9f來連結,故不需要複雜之 掛線,可操作性良好地進行穿線,不會將穿線弄錯或在途中有線鉤線露出而插通之上線鉤線16a、下線鉤線16b、雙線鎖線鉤線16c與其他線纏繞,利用對中空線鉤線導引供給之加壓氣體之流動將線鉤線搬送,故可以極簡單之操作一口氣穿線。
其次,在線鉤穿線完了之階段,於進行針跡形成時只要將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機構90之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桿)91往反時針方向A(針跡形成側)轉動返回(圖3(A)、圖5(A)),於定位裝置80中,藉由切換軸92、中空線鉤線導引連結腕94、連桿98而控制槽凸輪板101往滑輪方向移動,控制槽凸輪板101之連結操作桿101b係對包邊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21卡合,使包邊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21抵抗彈簧134之彈性而往滑輪方向移動。
對應於控制槽凸輪板101之移動,控制銷85沿著中間之控制槽凸輪部102b滑動而從第2控制槽凸輪部102c往第1控制槽凸輪部102a返回。藉由控制銷85而定位止動軸82之小徑止動軸部82b前端係抵抗彈簧86之彈性而從停止定位圓板81之缺口81a脫離。定位止動軸82亦即線導引連結軸84藉由於其軸線方向往與縫方向反方向移動而於穿線連結裝置120中線導引連結軸84之小徑線導引連結軸部84b係在包邊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21之長穴121b滑動,故線導引連結軸84之大徑線導引連結軸部84a係對軸穴121a嵌合。
線導引連結軸84之大徑線導引連結軸部84a係對軸穴121a嵌合,並因彈簧134之彈性而不能對長穴121b嵌合而卡止。如上述,穿線連結裝置120之線鉤線導引出口7d、8d、9d與線鉤線入口7a、8a、9a係分離。於線鉤線導引出口7d、8d、9d與線鉤線入口7a、8a、9a分離之空間有天秤13、14介在,其天秤孔13a、13b、14a形成上線鉤線16a、下線鉤線16b、雙線鎖線鉤線16c之線道。
如上述只要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桿)91往反時針方向轉動,同時藉由切換軸92亦即切換作動子95,切換上腕74往反時針方向搖動,在切換上腕74、切換下腕75通過成為一直線之均衡點之時點藉由拉伸彈簧78而切換上腕74、切換下腕75急速變位為逆ㄑ字狀,將透過切換傳達板73而離合器切換銷72嵌合之切換滑動套筒62之控制槽62a往驅動軸5之軸線方向左端滑動。
切換滑動套筒62係透過可滑動旋轉傳達鍵63與針跡形成驅動體64以咬合爪62d、64a互相接合而互相咬合。藉此對固著於驅動軸5之針跡形成驅動體64連結,可將驅動軸5旋轉,可使針跡形成裝置30作動而可針跡形成(圖3(A)、圖5(A)、圖6(A)、圖8(A))。在此場合,於線鉤穿線時咬合離合器60係維持供氣驅動體61與切換滑動套筒62以咬合侵入爪61a、62c互相接合而互相咬合侵入之狀態,但為了進行針跡形成而操作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桿)91時縫紉機馬達M係 停止,故此種侵入之狀態會鬆弛或解除,可進行往針跡形成之切換。此外,此離合器之針跡形成準備狀態保持。
其結果,離合器切換銷72係咬合離合器60之切換滑動套筒62往針跡形成驅動體64側滑動,將往供氣驅動體61之動力傳達截斷,可滑動旋轉傳達鍵63對離合器中空軸22之半圓槽62b連結。因此,往驅動軸5動力傳達而可將針跡形成裝置30驅動。
此外,在此時點若包邊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21往滑輪側移動,於切換軸承板93可滑動地保持之開關連結板96係推回包邊線鉤線導引連結板121之右端121h,開關連結板96之右端96b將拉伸彈簧163彈撥之切換開關腕前端162a按壓並往滑輪側移動。拉伸彈簧163彈撥之切換開關腕162搖動而切換開關腕凸輪162c按壓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開關119a使開關為閉狀態,透過馬達控制˙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控制機板119成為馬達控制器(腳控制器)MC之按下之待機狀態。藉由使開關119a為閉狀態,即使於穿線扣117因誤操作等而壓下之場合往縫紉機馬達M之通電控制亦不會進行。
因此,透過馬達控制器(腳控制器)MC而縫紉機馬達M係可變旋轉控制,從縫紉機馬達M以正時皮帶MB以驅動軸滑輪21、離合器中空軸22、咬合離合器60之針跡形成驅動體64可將驅動軸5旋轉驅動。
藉由驅動軸5與與驅動軸5同步驅動之上軸5a之旋轉,針跡形成裝置30之針驅動機構12、送布機構4、線鉤 驅動機構10驅動,可於在針板3上以布按壓機構19按壓之布料25上以針11a、11b、11c、如上述般線鉤穿線之上線鉤7、下線鉤8、雙線鎖線鉤9實行包邊縫及(或)雙線鎖縫。
如從以上之說明明白般,根據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不論以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之任何手動操作,氣體供給泵41之氣體供給動作中皆可迴避從線鉤穿線狀態往針跡形成狀態遷移。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線鉤穿線係可以穿線準備操作、穿線定位˙連結滑輪操作、穿線氣體送給操作之單手3操作來實行。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不論以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之任何手動操作,氣體供給泵之氣體供給動作中皆可迴避從線鉤穿線狀態往針跡形成狀態遷移,且以將從線鉤之尖端之線出口至將線插入之線鉤線導入機構連通之中空之線鉤線導引來連結,故不需要複雜之掛線,可操作性良好地進行穿線,不會將穿線弄錯或在途中有線鉤線露出而插通之線鉤線與其他線纏繞,利用對中空線鉤線導引供給之加壓氣體之流動將線鉤線搬送,故可以極簡單之操作一口氣穿線。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可理想地適用於對線鉤利用加壓氣體以單觸將線鉤線穿過之包邊縫紉機、 雙線鎖縫縫紉機、平式連鎖縫縫紉機等環縫縫紉機。
1‧‧‧縫紉機(包邊縫紉機)
M‧‧‧縫紉機馬達
5‧‧‧驅動軸
6‧‧‧滑輪
7、8、9‧‧‧線鉤(上線鉤、下線鉤、雙線鎖線鉤)
7a、8a、9a‧‧‧線鉤線入口
7b、8b、9b‧‧‧線鉤尖端線出口
7d、8d、9d‧‧‧線鉤線導引出口
10‧‧‧線鉤驅動機構
13、14‧‧‧線鉤天秤
13a、13b、14a‧‧‧天秤孔
16a、16b、16c‧‧‧線鉤線(上線鉤線、下線鉤線、雙線鎖線鉤線)
22‧‧‧離合器中空軸
30‧‧‧針跡形成裝置
40‧‧‧氣體供給源(41:氣體供給泵)
60‧‧‧離合器(咬合離合器)
61‧‧‧供氣驅動體
61a、62c‧‧‧咬合侵入爪
62‧‧‧切換滑動套筒
62d、64a‧‧‧咬合爪
63‧‧‧可滑動旋轉傳達鍵
64‧‧‧針跡形成驅動體
70‧‧‧2安定狀態切換板
80‧‧‧定位裝置
81a‧‧‧缺口
81‧‧‧停止定位圓板
82‧‧‧止動軸
85‧‧‧控制銷
90‧‧‧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機構
91‧‧‧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桿)
101‧‧‧控制槽凸輪板
102a‧‧‧第1控制槽凸輪部
102c‧‧‧第2控制槽凸輪部
110‧‧‧線鉤線導入機構
120‧‧‧穿線連結裝置
130(7e、8e、9e、7f、8f、9f、7g、8g、9g)‧‧‧中空線鉤線導引
圖1係將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從縫紉機之前方右側觀察之全體立體圖。
圖2係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之方塊圖。
圖3(A)係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之針跡形成狀態之部分立體圖。
圖3(B)係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之穿線狀態之部分立體圖。
圖3(C)係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中之穿線連結裝置之分解立體圖。
圖4(a)係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之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機構之分解立體圖,(b)係其組裝說明圖。
圖5(A)(a)係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之針跡形成狀態之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機構之部分立體圖,(b)係其控制槽凸輪板之詳細說明圖。
圖5(B)(a)係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之穿線狀態之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機構之部分立體圖,(b)係其控制槽凸輪板之詳細說明圖。
圖5(C)(a)係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之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機構之分解立體圖,(b)係其部分詳細分解立體圖。
圖6(A)係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之針跡形成狀態之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與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機構之部分立體圖。
圖6(B)係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之穿線狀態之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與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機構之部分立體圖。
圖7(A)係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之咬合離合器之分解立體圖。
圖7(B)係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之咬合離合器之部分立體圖。
圖8(A)係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之針跡形成狀態之咬合離合器之剖面圖。
圖8(B)係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之穿線狀態之咬合離合器之剖面圖。
圖9(a)係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之咬合離合器與氣體供給泵之分解立體圖,(b)係其止回閥之詳細說明圖。
圖10係本發明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之線鉤線導入機構之分解立體圖。
6‧‧‧滑輪
21‧‧‧驅動軸滑輪
22‧‧‧離合器中空軸
28‧‧‧驅動滑輪
40(41)‧‧‧氣體供給源(氣體供給泵)
43‧‧‧泵驅動棒
44‧‧‧泵驅動腕
45‧‧‧支軸
48‧‧‧支軸
48a‧‧‧活塞軸
48b‧‧‧活塞頭頂部
49‧‧‧活塞蓋
50‧‧‧泵汽缸
50a‧‧‧汽缸安裝部
50b‧‧‧送出口
50c‧‧‧閥外殼
51‧‧‧止回閥
51a‧‧‧止回球
51b‧‧‧彈簧
51c‧‧‧閥座
52‧‧‧汽缸安裝銷
53‧‧‧泵安裝台
54‧‧‧管
60‧‧‧離合器(咬合離合器)
61‧‧‧供氣驅動體
61b‧‧‧泵驅動偏心凸輪
62‧‧‧切換滑動套筒
64‧‧‧針跡形成驅動體
66‧‧‧定位段差螺絲
M‧‧‧縫紉機馬達
MB‧‧‧正時皮帶

Claims (7)

  1. 一種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具備從線鉤線入口至線鉤尖端線出口構成為中空構造之至少1個線鉤、將前述線鉤導引之線鉤線插入之線鉤線導入機構、從前述線鉤線導入機構至前述線鉤線入口延在且具有線鉤線導引出口之中空線鉤線導引、將前述線鉤線從前述線鉤線導入機構通過前述中空線鉤線導引往前述線鉤線導引出口藉由氣體搬送來線鉤穿線之氣體供給源、用來將來自縫紉機馬達之動力於針跡形成時往驅動包含前述線鉤之針跡形成裝置之驅動軸傳達並於線鉤穿線時往前述氣體供給源傳達之離合器、用來以對應於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之手動操作於線鉤穿線時將往前述針跡形成裝置之動力傳達截斷而往前述氣體供給源傳達動力並於針跡形成時往前述針跡形成裝置傳達動力而將往前述氣體供給源之動力傳達截斷之方式切換前述離合器之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機構,前述離合器係以咬合離合器構成,其對往前述氣體供給源傳達動力之供氣驅動體與固著於前述驅動軸之一端並往前述針跡形成裝置傳達動力之針跡形成驅動體之一方,對應於前述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之手動操作可接離地移動而從前述縫紉機馬達透過離合器中空軸傳達動力,且在連接於前述供氣驅動體時係保持其連接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其中, 於前述線鉤穿線時,前述離合器中空軸係透過可滑動旋轉傳達鍵結合於對應於前述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之手動操作切換滑動之切換滑動套筒並以咬合侵入爪連接於前述供氣驅動體,於前述針跡形成時,前述離合器中空軸係透過前述切換滑動套筒以咬合爪連接於前述針跡形成驅動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其中,具備前述線鉤線導引出口與前述線鉤線入口配設為對應於前述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之手動操作於線鉤穿線時與針跡形成時分別可接離之穿線連結裝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其中,具備藉由使固著於前述驅動軸之一端之滑輪手動旋轉而在前述線鉤線導引出口與前述線鉤線入口於水平方向一致時將前述中空線鉤線導引之前述線鉤線導引出口與前述線鉤之前述線鉤線入口連接之定位裝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其中,前述定位裝置具有同軸安裝於前述驅動軸且於形成於前述線鉤線導引出口與線鉤天秤之天秤孔與前述線鉤線入口於水平方向一致之周方向停止位置具有缺口之停止定位圓板、於將前述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往線鉤 穿線側切換手動操作之線鉤穿線時使前述滑輪手動旋轉並嵌合於前述缺口之止動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其中,具備突設於前述止動軸之控制銷、包含於前述針跡形成時藉由前述控制銷使前述止動軸以從前述停止定位圓板脫離之方式移動之第1控制槽凸輪部與於前述線鉤穿線時藉由前述控制銷使前述止動軸往前述停止定位圓板移動之第2控制槽凸輪部之控制槽凸輪板。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縫紉機之氣體搬送穿線裝置,其中,前述切換滑動套筒係對應於前述線鉤穿線/針跡形成切換手動操作部之手動操作透過2安定狀態切換板切換滑動而前述線鉤穿線時連接於前述供氣驅動體並於前述針跡形成時連接於前述針跡形成驅動體。
TW101140488A 2012-07-13 2012-11-01 Sewing machine for gas transfer threading device TWI5838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57671A JP6078736B2 (ja) 2012-07-13 2012-07-13 ミシンの気体搬送糸通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2903A true TW201402903A (zh) 2014-01-16
TWI583844B TWI583844B (zh) 2017-05-21

Family

ID=49915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0488A TWI583844B (zh) 2012-07-13 2012-11-01 Sewing machine for gas transfer thread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347163B2 (zh)
EP (1) EP2878724B1 (zh)
JP (1) JP6078736B2 (zh)
KR (1) KR101908763B1 (zh)
CN (1) CN104246048B (zh)
RU (1) RU2598561C2 (zh)
TW (1) TWI583844B (zh)
WO (1) WO201401010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0835B (zh) * 2014-12-05 2017-05-01 Lock sewing machine
TWI688688B (zh) * 2016-02-10 2020-03-21 日商鈴木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縫紉機之穿線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6042B2 (ja) * 2013-04-04 2016-03-30 株式会社プロベスト 布地の縫製方法
JP6324779B2 (ja) * 2014-03-18 2018-05-16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JP6324780B2 (ja) * 2014-03-18 2018-05-16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TWI598486B (zh) * 2014-04-08 2017-09-11 曾賢長 具有送線供氣導引選擇機構之縫紉機結構
JP6429316B2 (ja) 2014-12-05 2018-11-28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圧縮空気供給装置
JP6433315B2 (ja) * 2015-01-26 2018-12-05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JP6702824B2 (ja) 2016-08-12 2020-06-03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JP7016268B2 (ja) 2018-01-30 2022-02-04 株式会社ジャノメ ロックミシ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36191Y1 (zh) 1966-05-31 1968-03-19
JPS5816915B2 (ja) * 1976-12-17 1983-04-02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本縫,オ−バロツク縫兼用ミシン
JPS5831663A (ja) * 1981-08-20 1983-02-24 Koden Electronics Co Ltd 記録装置
JPS61163971A (ja) * 1985-01-14 1986-07-24 Nippon Steel Corp 高耐久性ガス輸送用内面塗装鋼管
US4967677A (en) * 1989-01-03 1990-11-06 Hosei Mishin Seizo Kabushiki Kaisha Composite sewing machine with single needle for lock and overlock stitches
DE3918572A1 (de) * 1989-06-07 1990-12-13 Union Special Gmbh Vorrichtung zum bilden einer fadenkette an einer mehrnadel-kettenstichnaehmaschine
JPH0527353A (ja) 1991-07-19 1993-02-0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ハロゲン化銀写真感光材料
JP2522209Y2 (ja) * 1991-09-19 1997-01-0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噛合い構造
JP2865470B2 (ja) * 1992-02-24 1999-03-08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3355214B2 (ja) 1993-03-26 2002-12-09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CN1187550A (zh) * 1997-01-08 1998-07-15 周镛 双头缝纫机
JP2001340675A (ja) * 2000-05-31 2001-12-11 Aisin Seiki Co Ltd オーバーロックミシン
JP4088504B2 (ja) * 2002-09-30 2008-05-21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縫目形成装置
JP4542809B2 (ja) * 2004-04-23 2010-09-15 株式会社イケヤフォ−ミュラ トルク断続装置
JP2008104719A (ja) * 2006-10-26 2008-05-08 Juki Corp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2008119361A (ja) * 2006-11-15 2008-05-29 Juki Corp ミシン
JP2008237551A (ja) * 2007-03-27 2008-10-09 Juki Corp ミシン
JP2007313341A (ja) * 2007-07-17 2007-12-06 Suzuki Seisakusho:Kk ミシンの縫目形成装置
JP4741701B2 (ja) * 2009-08-17 2011-08-10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気体搬送糸通し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0835B (zh) * 2014-12-05 2017-05-01 Lock sewing machine
TWI688688B (zh) * 2016-02-10 2020-03-21 日商鈴木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縫紉機之穿線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08763B1 (ko) 2018-10-16
CN104246048B (zh) 2017-06-30
US9347163B2 (en) 2016-05-24
KR20150031410A (ko) 2015-03-24
WO2014010108A1 (ja) 2014-01-16
EP2878724A4 (en) 2016-01-27
RU2015100271A (ru) 2016-07-27
JP6078736B2 (ja) 2017-02-15
US20150167218A1 (en) 2015-06-18
JP2014018292A (ja) 2014-02-03
EP2878724B1 (en) 2018-01-31
CN104246048A (zh) 2014-12-24
TWI583844B (zh) 2017-05-21
RU2598561C2 (ru) 2016-09-27
EP2878724A1 (en)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3844B (zh) Sewing machine for gas transfer threading device
US8925472B2 (en) Gas carrying threading device of sewing machine
US9290872B2 (en) Gas carrying threading device of sewing machine
JPH05228285A (ja)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及び方法
JP2008119361A (ja) ミシン
WO2012172704A1 (ja) ミシンの気体搬送糸通し装置
US6981458B2 (en) Sewing machine with work edge cutting mechanism
JP6324779B2 (ja) ロックミシン
CZ2007755A3 (cs) Šicí stroj na knoflíkové dírky
JP4245222B2 (ja) ミシンの下糸切断装置
JP4355737B2 (ja) ミシンの縫目形成装置
JP2008284158A (ja) 多頭ミシン
TWI421386B (zh) Pinning machine
TWI580835B (zh) Lock sewing machine
JP4309441B2 (ja) ミシンの縫目形成装置
JP2007313341A (ja) ミシンの縫目形成装置
US885913A (en) Sewing-awl.
TW202010889A (zh) 縫紉機之車縫線勾切裝置
JP2007325938A (ja) ミシンの縫目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