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6048B -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6048B
CN104246048B CN201280071698.5A CN201280071698A CN104246048B CN 104246048 B CN104246048 B CN 104246048B CN 201280071698 A CN201280071698 A CN 201280071698A CN 104246048 B CN104246048 B CN 1042460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per
threading
linear slit
switching
looper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16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6048A (zh
Inventor
佐久间彻
石川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u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46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6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6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60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3/00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loop-taker thread, e.g. for tensioning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00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 D05B1/08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multi-thread seams
    • D05B1/10Double chain-stitch seam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02Loop takers, e.g. loopers for chain-stitch sewing machines, e.g. oscillating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87/00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87/00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 D05B87/02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moving thread through needle or looper ey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课题:在气体供给源的气体供给动作中,无需设置防止从弯针穿线状态迁移至线缝形成状态的安全装置,机构上精简,操作上能够以更少次数的单手操作,更加简单地通过单触式进行穿线。解决手段:咬合离合器(60),其用于将来自缝纫机电动机(M)的动力分别,在线缝形成时传输至驱动包含弯针的线缝形成装置的驱动轴(5),在弯针穿线时传输至气体供给源(40);该咬合离合器(60)具有:供气驱动体(61),其对气体供给源进行动力传输;线缝形成驱动体(64),其固接在驱动轴的一端上并对线缝形成装置进行动力传输,另一方面,还具有下述结构,其根据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手动操作而自由接触分离地移动,借助离合器中空轴(22)传输来自缝纫机电动机的动力,同时当连接供气驱动体时保持该连接状态。

Description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尤其涉及用于利用加压气体而自动地将弯针线穿过包边缝纫机、双重环缝缝纫机、扁平缝缝纫机等的弯针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在包边缝纫机、双重环缝缝纫机、扁平缝缝纫机等中具有已知的一种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通过从插入弯针线的弯针线导入机构连通至弯针尖端的弯针线导出口来连结的中空弯针线导件,利用供给到中空的弯针线导件内的加压气体的流动来运送弯针线。由此,不需要复杂的上线,能够以较好的操作性进行穿线,因此能够以极简单的操作一次性地进行穿线,而不会发生穿错线,或是在操作中弯针线露出、穿插好的弯针线和其它线缠在一起等问题(参照专利文献1-3)。
在这样的气体运送穿线结构中用于穿线的路径变得十分简单且穿线操作变得容易,能够消除缠线、断线的发生。
然而,在这样的气体运送穿线结构中,必须一边用一只手将止动轴(定位销)对着停止定位圆板按压,一边用另一只手手动转动皮带轮从而锁定线缝形成装置,同时连结穿线连结装置,所以对不精通缝纫机的未熟练操作人员而言,操作人员难以理解该穿线装置的使用方法,而且同时使用双手进行的弯针线的穿线操作十分麻烦,因此需要培训。
因此,有人提出了不用同时使用双手而用单手进行几次操作即可将弯针线穿过弯针的、谋求穿线操作简单化的弯针穿线装置(参照专利文献4-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28654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35521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408850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11936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许第47417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5公开的弯针穿线装置,虽然使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可以仅通过3次的单手操作在弯针上实现弯针穿线,因此作为弯针穿线装置非常有效,但是在气体供给泵的气体供给动作中,为了防止从弯针穿线状态迁移至线缝形成状态,需要设有安全装置,这是一个难点。
另外,专利文献4公开的弯针穿线装置(图2)和专利文献5公开的弯针穿线装置不同,虽然是使用专利文献1-2公开的按钮结构而进行弯针穿线的装置,但具有如下的重大难点。
(1)作为机构上的难点,
(a)弯针(弯针支撑体)、弯针驱动臂、线导管弯针线引导板由分体组合的组合体构成,所以缝制时的弯针驱动和弯针穿线时的切换机构变得繁琐(图3),
(b)在从线槽到线插入口为止的弯针穿线路径上没有弯针天平,因此需要另行考虑弯针天平机构(图1、图5、图13),
(2)作为操作上的难点,
(a)本来弯针穿线的目的在于将从线轴拉出的弯针线直接穿线到弯针尖端线出口,而在专利文献4公开的弯针穿线装置中,将最初从线轴拉出的弯针线从线槽引导至线插入口为止的操作极为麻烦(图1),
(b)专利文献4公开的弯针穿线装置的目的在于通过大幅度地简化穿线操作从而谋求穿线操作的简单化,而实际上需要操作杆的移动操作、飞轮的对位旋转操作、锁定按钮的按压操作、吹气开始操作的四次单手操作,因此达不到大幅度地简化穿线操作而谋求穿线操作简单化的效果。而且,人们一直觉得繁琐的必须将下线的前端直接插入弯针的线插入口的问题仍然存在(图1、图13)。
本发明为解决这些难点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气体供给泵的气体供给动作中,无需设置防止从弯针穿线状态迁移至线缝形成状态的安全装置,机构上精简,操作上能够以更少次数的单手操作,更加简单地通过单触(ワンタッチ)式进行穿线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可通过切换驱动线缝形成装置的缝纫机电动机而动作的气体供给泵,来生成用于气体运送弯针线的加压气体,通过单触式操作来完成弯针的穿线作业。
进一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可通过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单手完成弯针穿线切换操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达成该目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弯针,其具有从弯针线入口到弯针尖端线出口的中空结构;弯针线导入机构,其插入被弯针引导的弯针线;中空弯针线导件,其从弯针线导入机构延伸至弯针线入口且具有弯针线导出口;气体供给源,其通过气体运送将弯针线从弯针线导入机构穿过中空弯针线导件送至弯针线导出口从而进行弯针穿线;离合器,其用于将来自缝纫机电动机的动力分别,在线缝形成时传输至驱动包含弯针的线缝形成装置的驱动轴,在弯针穿线时传输至气体供给源;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其用于切换离合器,根据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手动操作,使在弯针穿线时切断对线缝形成装置的动力传输并传输动力至气体供给源,在线缝形成时传输动力至线缝形成装置并切断对气体供给源的动力传输;离合器具有:供气驱动体,其对气体供给源进行动力传输;线缝形成驱动体,其固接在驱动轴的一端上并对线缝形成装置进行动力传输,另一方面,还具有咬合离合器结构,其根据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手动操作而自由接触分离地移动,借助离合器中空轴传输来自缝纫机电动机的动力,同时当连接供气驱动体时保持该连接状态。
本发明的缝纫机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中,弯针穿线时,离合器中空轴借助自由滑动旋转传送销子(摺動自在回転伝達キー),结合于根据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手动操作而切换滑动的切换滑动套筒,通过咬合卡紧爪(噛み合い食い込み爪)连接于供气驱动体,线缝形成时,离合器中空轴借助切换滑动套筒,通过咬合爪(噛み合い爪)连接于线缝形成驱动体。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中,具有穿线连结装置,其中,弯针线导出口和弯针线入口按照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手动操作,以在弯针穿线时以及线缝形成时,可分别自由接触分离的方式设置。
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中,具有定位装置,其在通过手动旋转固接在驱动轴的一端上的皮带轮,将弯针线导出口和弯针线入口在水平方向上整齐一致时,将中空弯针线导件的弯针线导出口和弯针的弯针线入口连接。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中,定位装置具有:停止定位圆板,其同轴安装在驱动轴上,在弯针线导出口、形成在弯针天平上的天平孔、以及弯针线入口在水平方向上整齐一致的圆周方向停止位置上,具有缺口;止动轴,其在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手动操作切换至弯针穿线侧的弯针穿线时,将皮带轮手动旋转,嵌合在缺口上。
本发明的缝纫机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具有:控制销,其突出设置于止动轴;控制槽凸轮板,含有第一控制槽凸轮部,其在线缝形成时,通过控制销移动止动轴,使其从停止定位圆板脱离,还含有第二控制槽凸轮部,其在弯针穿线时,通过控制销移动止动轴,使其向停止定位圆板移动。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中,切换滑动套筒根据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手动操作,借助2稳定状态切换板而切换滑动,在弯针穿线时连接于供气驱动体,在线缝形成时连接于线缝形成驱动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通过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任何手动操作,都可以避免在气体供给泵的气体供给动作中,从弯针穿线状态迁移到线缝形成状态。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能够用如下的3个单手操作执行弯针穿线,即穿线准备操作、穿线定位-连结皮带轮操作、穿线气体供给操作。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通过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任何手动操作,都可以避免在气体供给泵的气体供给动作中,从弯针穿线状态迁移到线缝形成状态,同时,其通过从弯针尖端的线出口连通至插入线的弯针线导入机构来连结的中空弯针线导件,由此,不需要复杂的上线,能够以较好的操作性进行穿线,不会发生穿错线,或是在操作中弯针线露出、穿插好的弯针线和其它线缠在一起等问题,利用供给到中空弯针线导件内的加压气体的流动来运送弯针线,因此能够以极简单的操作一次性地进行穿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从缝纫机的正面右侧看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框图;
图3(A)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线缝形成状态下的部分立体图;
图3(B)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穿线状态下的部分立体图;
图3(C)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穿线连结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a)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的分解立体图,(b)是其组装说明图;
图5(A)(a)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线缝形成状态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的部分立体图,(b)是其控制槽凸轮板的详细说明图;
图5(B)(a)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穿线状态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的部分立体图,(b)是其控制槽凸轮板的详细说明图;
图5(C)(a)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的分解立体图,(b)是其部分详细分解立体图;
图6(A)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线缝形成状态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以及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的部分立体图;
图6(B)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穿线状态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以及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的部分立体图;
图7(A)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咬合离合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7(B)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咬合离合器的部分立体图;
图8(A)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线缝形成状态的咬合离合器的断面图;
图8(B)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穿线状态的咬合离合器的断面图;
图9(a)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咬合离合器以及气体供给泵的分解立体图,(b)是其逆止阀的详细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弯针线导入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适用于3针6线包缝缝纫机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3针6线包缝缝纫机1,具有形成基台(ベッド)和臂部(アーム)的主机架2和副机架2a。
缝纫机电动机M安装于主机架2上,驱动轴5沿着主机架2在水平方向延伸(图2、图3(A)、图3(B)、图5(A)、图5(B)、图6(A)、图6(B)、图7(B)、图8(A)、图8(B)、图9(a))。
驱动轴5如后所述,通过缝纫机电动机M,借助同步带MB、驱动轴皮带轮21经由后述的离合器60旋转驱动。
如图1、图2、图8(A)、图8(B)、图9(a)所示,设有与驱动轴5同步并因驱动轴皮带轮28、同步带TB、上轴皮带轮5b而旋转的上轴5a。为了驱动上轴5a使其与驱动轴5同步,驱动轴皮带轮28通过螺丝28a固定于驱动轴5。驱动轴5与上轴5a的旋转比为1:1。线缝形成装置30由以下构成:固定在通过上轴5a上下运动的针夹11上、贯穿针板3而上下运动的针11a、11b、11c;驱动这些针11a、11b、11c的针驱动机构12;将布25压在针板3上的压布机构19;被驱动轴5驱动,以在针板3的下侧,与针11a、11b、11c的轨迹交叉的方式,描绘圆弧状的轨迹而往复运动的下弯针8;以在针板3的侧方与下弯针8的轨迹交叉、同时在针板3的上方与针11a、11b、11c的轨迹交叉的方式,描绘椭圆弧状的轨迹而往复运动的上弯针7;双重环弯针9(图3(A)-图3(C));驱动这些弯针的弯针驱动机构10;以及将布25每次步进1个针眼的送布机构4。
另外,在3针6线包缝缝纫机1中,设有将布25的边缘切断的切割器Ct。进一步,还设有用于调节送布机构4的送布速度的送布速度调节器4a,以及用于调节切割器Ct的切断宽度的切断宽度调节器4b。
线缝形成装置30的针驱动机构12由与驱动轴5同步驱动的上轴5a所驱动,送布机构4、弯针驱动机构10以及切割器Ct由驱动轴5所驱动。总之,线缝形成装置30基本上是由驱动轴5所驱动,但因为其具体构造以及动作为众所周知的技术,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根据3针6线包缝缝纫机1,使穿插在针11a、11b中的针线17a、17b,穿插在下弯针8中的下弯针线16b,和穿插在上弯针7中的上弯针线16a交叉,在布25上形成包缝线迹。此外,双重环弯针9使穿插在其中的双重环弯针线16c和穿插在针11c中的针线17c交叉,在布25上形成双重环线迹,进行所谓的绷缝。针线17a、17b、17c通过针线夹线器18a、针线天平15a、15b分别供线给针11a、11b、11c。
在该3针6线包缝缝纫机1中,在将各弯针线16a、16b、16c,经由弯针线夹线器18b,通过气体运送至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进行弯针穿线时,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形成从弯针线入口7a、8a、9a至弯针尖端线出口7b、8b、9b的中空结构(图3(A)-图3(C))。这里,“中空结构”可以是使弯针本身从弯针线入口7a、8a、9a至弯针尖端线出口7b、8b、9b成中空结构,也可以是在弯针上形成从弯针线入口7a、8a、9a至弯针尖端线出口7b、8b、9b的沟槽,将中空管道埋入其中的结构。此时,该结构的截面可以是圆形、多边形,也可以是部分欠缺的,例如截面C字形。
为了该目的,3针6线包缝缝纫机1包括:弯针线导入机构110,其将导入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中的各弯针线插入;气体供给源40,其通过从弯针线导入机构110延伸至弯针线入口7a、8a、9a并具有弯针线导出口7d、8d、9d的中空弯针线导件130的中空弯针线导件7e、8e、9e、7g、8g、9g、7f、8f、9f,借助穿线连结装置120,通过气体运送将各弯针线向弯针线导出口7d、8d、9d进行弯针穿线(图1、图2、图3(A)-图3(C)、图5(A)、图5(B)、图6(A)、图6(B))。
弯针线导入机构110具有插入各弯针线的广口弯针线插入口113a、113b、113c,连接于中空弯针线导件7e、8e、9e。
如图3(A)-图3(C)、图10所示,弯针线导入机构110形成于弯针线导入台112上。此外,在弯针线导入台112上形成穿线按钮117。在插线板111上设置有广口弯针线插入口113a、113b、113c及与穿线按钮117邻接的弯针线插入口孔111a、111b、111c及穿线按钮孔111d。
由穿线按钮117的按下而动作的穿线开关119b与后述的由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的操作而动作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开关119a—起,设置在弯针线导入台112上(图3(A)-图3(C)、图10)。
对于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开关119a,在后述的穿线准备状态和弯针穿线时,自由摇动地枢接在固定于弯针线导入台112上的枢轴161上的切换开关柄162被设置成如下:在弯针线导入台112的弹簧钩118a和切换开关柄弹簧钩162b之间拉伸设置的拉伸弹簧163的弹拨作用下,切换开关柄凸轮162c不按压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开关119a。关于其动作将在后面说明。
如图1、图2、图3(A)-图3(C)所示,3针6线包缝缝纫机1利用: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其具有从弯针线入口7a、8a、9a到弯针尖端线出口7b、8b、9b的中空结构;弯针线导入机构110,其将导入到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中的弯针线插入;穿线连结装置120,由从弯针线导入机构110延伸至弯针线入口7a、8a、9a并具有弯针线导出口7d、8d、9d的中空弯针线导件130的中空弯针线导件7e、8e、9e、7g、8g、9g、7f、8f、9f构成;按照以下说明的方式,进行弯针穿线和缝纫机缝制。
3针6线包缝缝纫机1包括:气体供给泵41,其是从弯针线导入机构110通过中空弯针线导件130的中空弯针线导件7e、8e、9e、7g、8g、9g、7f、8f、9f,通过气体运送将各弯针线向弯针线导出口7d、8d、9d进行弯针穿线的气体供给源40;离合器60,其用于将来自缝纫机电动机M的动力,分别传输至线缝形成时驱动包含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的线缝形成装置30的驱动轴5,或弯针穿线时的气体供给泵41;以及,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其用于按照在弯针穿线时切断向线缝形成装置30的动力传输,并将动力传输至气体供给泵41,在线缝形成时将动力传输至线缝形成装置30,并切断向气体供给泵41的动力传输的方式,切换离合器60。
如图6(A)、图6(B)、图7(A)、图9(a)、(b)所示,气体供给泵41由:在弯针穿线时,通过由离合器60的供气驱动体61而旋转的泵驱动(偏心)凸轮61b,使泵驱动杆43往复运动,通过枢接在支轴45上的泵驱动柄44而往复运动的活塞48、活塞盖49;使这些气密滑动的泵缸50;及其逆止阀51构成。
缸安装部50a以允许通过缸安装销52摆动的方式,通过泵安装台53安装在主机架2上。
活塞48安装在活塞轴48a上,作为向伸出方向形成末端扩大状的密封材料的活塞盖49固定在活塞顶部48b上。
逆止阀51在与泵缸50和送出口50b连接的阀体50c上包括:弹簧51b;逆止球51a,其通过弹簧51b按压;阀座51c,其通过螺纹固定在阀体50c上,在返回(吸入)步骤时,通过弹簧51b按压,使逆止球51a落位从而闭合阀,在加压(向前)步骤时,通过送出加压空气,使逆止球51a浮起从而开启阀。
在气体供给泵41的动作中,在活塞48的向前步骤中,活塞盖49气密接合在泵缸50的内壁面上,将空气压缩并经由管道54从送出口50b作为压缩空气加压注入到弯针线导入机构110的吸入口112a(图10)中,另一方面,在活塞48的返回(吸入)步骤中,由于活塞盖49不与泵缸50的内壁面气密接合,空气经由活塞48和活塞盖49的外周吸入,此外,从送出口50b送出的空气通过逆止阀51的逆止球51a逆止。
如图1、图2、图7(A)、图7(B)、图8(A)、图8(B)、图9(a)所示,离合器60由咬合离合器构成,具有:供气驱动体61,其对气体供给泵41进行动力传输;线缝形成驱动体64,其固接在驱动轴5的一端上并对线缝形成装置30进行动力传输;另一方面,咬合离合器根据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的手动操作,自由接触分离地移动,借助离合器中空轴22传输来自缝纫机电动机M的动力,同时当连接供气驱动体61时保持该连接状态。以下,将离合器称为咬合离合器60。
具体地说,对于咬合离合器60,在驱动轴5的轴线上,在离合器中空轴22的一端形成有离合器中空轴法兰盘22c,离合器中空轴法兰盘22c上,通过螺丝21a固接有通过同步带MB来传输来自缝纫机电动机M的动力的驱动轴皮带轮21。驱动轴5通过2个金属23,自由旋转地嵌合于离合器中空轴22。离合器中空轴22被C型限位环26定位在驱动轴5,使其在轴线方向上不可移动。进一步,在离合器中空轴22的外周,球形金属24自由旋转地嵌合,安装于主机架2。
离合器中空轴22的外周设有供气驱动体定位槽22a,定位台阶螺丝66的前端自由滑动地嵌合在其中,供气驱动体61通过定位台阶螺丝66自由旋转地嵌合在其中,使得在轴线方向上不可移动。
此外,线缝形成驱动体64通过螺丝64b被固定在驱动轴5上。
进一步,同样地,离合器中空轴22的外周自由旋转地嵌合有切换滑动套筒62。切换滑动套筒62和离合器中空轴22上分别设有与自由滑动旋转传送销子63互相嵌合的半圆槽62b、22b。切换滑动套筒62的外周上设有控制槽62a,控制槽62a中游动嵌合有用于切换咬合离合器60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的离合器切换销72(图6(A)、图6(B))。
供气驱动体61和切换滑动套筒62的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彼此接合时互相咬合卡紧的咬合卡紧爪61a、62c。咬合卡紧爪61a、62c的卡紧角度为相对于通过旋转轴线的平面呈比如2°(2度)(图7(B))。该卡紧角度也可以设计为1°~3°(1~3度)。
切换滑动套筒62和线缝形成驱动体64的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彼此接合时互相咬合的咬合爪62d、64a。
对于咬合离合器60,弯针穿线时,离合器中空轴22借助自由滑动旋转传送销子63,结合于根据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91的手动操作而切换滑动的切换滑动套筒62,通过咬合卡紧爪61a、62c连接于供气驱动体61,线缝形成时,离合器中空轴22借助切换滑动套筒62,通过咬合爪62d、64a连接于线缝形成驱动体64。
上述构成的咬合离合器60的动作中,弯针穿线时,切换滑动套筒62滑动至供气驱动体61侧,供气驱动体61和切换滑动套筒62通过自由滑动旋转传送销子63连接,借助泵驱动(偏心)凸轮61b,通过泵驱动杆43即可驱动气体供给泵41(图5(B)(a)、图6(B)、图8(B))。这时,由于供气驱动体61和切换滑动套筒62通过具有上述卡紧角度的咬合卡紧爪61a、62c结合,因此通过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任何手动操作,都可以在气体供给泵41的气体供给动作中,防止从弯针穿线状态迁移至线缝形成状态。
另一方面,线缝形成时,切换滑动套筒62向皮带轮6的相反一侧滑动,切换滑动套筒62和线缝形成驱动体64通过自由滑动旋转传送销子63连接,驱动轴变为可旋转状态(图5(A)(a)、图6(A)、图8(A))。
3针6线包缝缝纫机1如图4(a)、(b)、图5(A)(a)、(b)-图5(C)(a)、(b)所示,具有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其用于切换咬合离合器60,使在线缝形成时和弯针穿线时分别传输动力至驱动轴5及气体供给泵41。
在枢接在固定于主机架2上的切换轴承板93上的切换轴92的前端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被螺丝91b通过螺纹固定在螺孔92c中。切换轴92的中间部设有中空弯针线导件连接柄94,后端部上通过螺丝95b固定有用于切换咬合离合器60的切换动作子95。另外,设有用于隐藏螺丝91b的帽盖91a。
中空弯针线导件连接柄94,其一对凸起94d之间的插入空间部94c嵌入有设置于切换轴92的中间部的平面部,并且在螺孔94b中通过螺丝92e的螺纹结合牢固地固定在切换轴92上。切换轴承板93被夹住并定位在中空弯针线导件连接柄94的凸起94d和设置于切换轴92上的限位槽92d上所插入的E形环91a之间。
2稳定状态切换板固定于主机架2上。2稳定状态切换板70,在安装孔71c中设有摇动支轴77,具有前端嵌合于切换轴92后端部的连接孔92a的摇动支轴77、自由摇动地枢接于摇动支轴77的后端部的切换上柄74、切换下柄75。
将沿驱动轴5的轴线方向在长槽71a中滑动的离合器切换销72植入设置于切换传送板73的一端的73b上的切换传送板73,其另一端的73a通过段销76枢接于切换下柄75的连接孔75b中。
另外,离合器切换销72向着驱动轴5的方向贯通于2稳定状态切换板70的长槽71a,通过垫圈72b,E形环72a嵌入并自由滑动地枢接于离合器切换销72的固定槽。
根据切换下柄75的摇动,植入设置有离合器切换销72的切换传送板73被驱动成圆弧状,离合器切换销72在其插入的长槽71a中沿驱动轴5的轴线方向直线滑动。
切换动作子95的前端95a贯穿切换上柄74上的连接孔74a,到达2稳定状态切换板70的圆弧状通孔71b。切换上柄74的弹簧钩74c、切换下柄75的弹簧钩75c之间拉伸设置有拉伸弹簧78。
这里,如果使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沿顺时针方向B(弯针穿线侧)转动,通过切换轴92、因此通过切换动作子95,切换上柄74向顺时针方向摇动,当经过切换上柄74、切换下柄75成一直线的平衡点时,拉伸弹簧78使得切换上柄74、切换下柄75急速移位形成向右开口状(く字状),通过切换传送板73,使嵌合有离合器切换销72的切换滑动套筒62的控制槽62a向驱动轴5的轴线方向右侧滑动,供气驱动体61和切换滑动套筒62通过咬合卡紧爪61a、62c彼此接合并互相咬合。借助泵驱动(偏心)凸轮61b,通过泵驱动杆43即可驱动气体供给泵41,进行弯针穿线(图3(B)、图5(B)、图8(B))。另外,该咬合离合器60的弯针穿线准备状态被维持,通过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任何手动操作,都可以避免在气体供给泵41的气体供给动作中,从弯针穿线状态迁移到线缝形成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使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沿逆时针方向A(线缝形成侧)转动返回,通过切换轴92、因此通过切换动作子95,切换上柄74向逆时针方向摇动,当经过切换上柄74、切换下柄75成一直线的平衡点时,拉伸弹簧78使得切换上柄74、切换下柄75急速移位形成向左开口状(逆く字状),通过切换传送板73,使嵌合有离合器切换销72的切换滑动套筒62的控制槽62a向驱动轴5的轴线方向左侧滑动,切换滑动套筒62和线缝形成驱动体64通过咬合爪62d、64a彼此接合并互相咬合。来自缝纫机电动机M的动力传输至离合器中空轴22,通过切换滑动套筒62的咬合爪62d和线缝形成驱动体64的咬合爪64a传输至线缝形成驱动体64,驱动轴5和上轴5a变为可转动状态,使线缝形成装置30工作,形成线缝(图3(A)、图5(A)、图8(A))。此外,保持该离合器的线缝形成准备状态。
另一方面,中空弯针线导件130的弯针线导出口7d、8d、9d和弯针线入口7a、8a、9a,以在弯针穿线时以及缝纫机缝制时,可分别自由接触分离的方式设置。即,如图1、图2、图3(C)、图5(A)-图5(C)所示,3针6线包缝缝纫机1包括穿线连结装置120,其中,弯针线导出口7d、8d、9d和弯针线入口7a、8a、9a按照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91的手动操作,以在弯针穿线时以及线缝形成时,可分别自由接触分离的方式设置。
穿线连结装置120设有包缝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21、双重环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36、包缝弯针线导出口支座131、双重环弯针线导出口支座139、包缝弯针天平线导件133、弯针线导件支座135、141。包缝弯针线导出口支座131、双重环弯针线导出口支座139、和包缝弯针天平线导件133、弯针线导件支座135、141,通过螺丝131d、138a、133b、135b、141b固接于副机架2a。
穿线连结装置120的包缝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21的右端121i内,卡合有控制槽凸轮板101的连接操作杆101b,并配置成:通过链杆98,控制槽凸轮板101的连接操作杆101b根据来自设置于切换轴92的中空弯针线导件连接柄94(图4、图5(C))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的操作而移动。
螺孔94a和链杆98的皮带轮侧的螺孔98a通过螺丝94e螺纹连接,使得中空弯针线导件连接柄94连接于链杆98。弯针侧的螺孔98a和控制槽凸轮板101的螺孔101c通过螺丝101d螺纹连接,使得链杆98连接于控制槽凸轮板101。
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中,固定于主机架2的切换轴承板93的脚部93c的方孔93b承载开关连接板96,使其与驱动轴方向平行地自由滑动。开关连接板96的左端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丝,右端具有与切换开关柄162(图5(C)、图10)卡合的端面96b,开关连接板96被由拉伸弹簧163弹拨的切换开关柄端部162a所按压,向弯针侧滑动,开关连接板96的左端与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21的右端121h卡合。
穿线连结装置120中,包缝弯针线导出口支座131、双重环弯针线导出口支座139设有支撑包缝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21、双重环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36的连接板引导棒132、138。
包缝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21,其设于左端的滑动孔121c和植入设置于包缝弯针线导出口支座131的连接板引导棒132和中央部的轴孔121a以及长孔121b的两侧部,通过线引导连接轴承板99的滑动槽99c、99d枢接,并被承载使其在驱动轴方向上自由滑动。另外,双重环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36的滑动孔136b和植入设置于双重环弯针线导出口支座139的连接板引导棒138嵌合,右端的连结端136a通过与包缝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21的连结部121g卡合,随包缝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21的滑动而联动,被承载并共同在驱动轴方向上自由滑动。
另外,线引导连接轴承板99上设有方孔99b,承载控制槽凸轮板101使其根据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的操作在驱动轴方向上自由滑动(图3(C)、图5(C))。
弯针线导入机构110(图10)的中空管116处通过接合筒143连接延长的中空弯针线导件130的中空弯针线导件7e、8e、9e,通过结合筒142分别和被支撑孔141a、135a所支撑的中转中空弯针线导件7g、8g、9g连接。
中转中空弯针线导件7g、8g、9g,经由支撑孔121e、136c、弹簧承接槽121d、136d、支撑孔131a、139b、弯针天平线引导孔133a、139a,嵌套式地插入中空弯针线导件7f、8f、9f,形成弯针线道。在支撑孔121e、136c和弹簧承接槽121d、136d之间设置扩压弹簧137,通过止动环137a卡止于弹簧承接槽121d、136d中,将中空弯针线导件7f、8f、9f弹拨至弯针侧。因此,分别将中空弯针线导件7f、8f、9f通过弹簧承接槽121d、136d、支撑孔131a、139b自由滑动地保持,使弯针线导出口7d、8d、9d与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的弯针线入口7a、8a、9a可接触分离。
另外,如图2、图5(A)-图5(C)(a)、(b)所示,3针6线包缝缝纫机1具有定位装置80。
定位装置80具有:停止定位圆板81,其同轴安装在驱动轴5上,在与弯针线导出口7d、8d、9d以及弯针线入口7a、8a、9a在水平方向上整齐一致的圆周方向停止位置上,具有缺口81a;定位止动轴82以及线引导连接轴84,其在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手动操作切换至弯针穿线侧进行弯针穿线时,将皮带轮6手动旋转,可嵌合在缺口81a上,与弯针穿线时以及线缝形成时分别可自由接触分离地设置的穿线连结装置120连结。
止动轴82由一体形成的大径止动轴部82a以及小径止动轴部82b构成。线引导连接轴84由一体形成的大径线引导连接轴部84a以及小径线引导连接轴部84b构成。弹簧83处于小径止动轴部82b的端面和穿插设置于大径线引导连接轴部84a的枢接孔84e之间。另外,弹簧86游动嵌合于大径线引导连接轴部84a的长孔84c,处于植入设置于小径止动轴部82b的孔82c并从轴部向上下突出的控制销85和线引导连接轴承板99之间。
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具有:控制销85,其突出设置于止动轴82;控制槽凸轮板101,含有第一控制槽凸轮部102a,其在线缝形成时,通过控制销85移动止动轴82,使其从停止定位圆板81脱离,还含有第二控制槽凸轮部102c,其在弯针穿线时,通过控制销85移动止动轴82,使其向停止定位圆板81移动,还含有中间控制槽凸轮部102b,用于从第二控制槽凸轮部102c返回至第一控制槽凸轮部102a。
通过链杆98,从设置于切换轴92的中空弯针线导件连接柄94(图4)连接有控制槽凸轮板101的一端101a,被配置成根据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的操作而移动。
上述构成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动作中,进行弯针穿线时,如果使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沿顺时针方向B(弯针穿线侧)转动(图3(B)、图4(a)、(b)、图5(B)、图7(A)、图7(B)、图8(B)),通过切换轴92、中空弯针线导件连接柄94、链杆98,控制槽凸轮板101向弯针方向移动,控制槽凸轮板101的连接操作杆101b从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21脱离并向弯针方向移动。控制销85位于第二控制槽凸轮部102c,在处于控制销85和线引导连接轴承板99之间的弹簧86的弹拨下,止动轴82的前端与停止定位圆板81的外周面抵接,通过插入枢接孔84e的弹簧83对小径止动轴部82b端面的弹拨,线引导连接轴84嵌合于轴孔121a并卡止,由于弹簧134的弹性而无法嵌合于长孔121b。
在此状态下,穿线连结装置120中的弯针线导出口7d、8d、9d与弯针线入口7a、8a、9a处于分离状态。
同时,通过切换轴92、因此通过切换动作子95,咬合离合器60中的切换上柄74向顺时针方向摇动,当经过切换上柄74、切换下柄75成一直线的平衡点时,拉伸弹簧78使得切换上柄74、切换下柄75急速移位形成向右开口状(く字状),通过切换传送板73,使嵌合有离合器切换销72的切换滑动套筒62的控制槽62a向驱动轴5的轴线方向右侧滑动,供气驱动体61和切换滑动套筒62通过咬合卡紧爪61a、62c彼此接合并互相咬合。借助泵驱动(偏心)凸轮61b,通过泵驱动杆43即可驱动气体供给泵41,进行弯针穿线。
这样,穿线连结装置120以及咬合离合器60变成弯针穿线准备状态。
在上述咬合离合器60的切换及穿线连结装置120的连结准备后的状态下,如果手动转动固接在驱动轴5一端的皮带轮6,则定位装置80的定位销82会在弯针线导出口7d、8d、9d及弯针线入口7a、8a、9a、弯针天平13、14的天平孔13a、13b、14a在水平方向上整齐一致的圆周方向停止位置处,嵌入在定位装置80的定位圆板81的缺口81a中,在该整齐一致位置上将驱动轴5的转动通过定位销82锁定(图5(B)、图6(B)、图8(B))。
另外,通过定位销82嵌入定位圆板81的缺口81a中,使穿线连结装置120动作而使得定位销82的大径线引导连接轴部84a从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21的轴孔121a中脱离,利用弹簧134的弹性将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21向弯针侧弹拨,使得小径线引导连接轴部84b在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21的长孔121b中滑动。此时,通过定位销回动弹簧83将小径线引导连接轴部84b嵌合在长孔121b中。
另一方面,利用弹簧134的弹性使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21、136,使中空弯针线导件130的中空弯针线导件7e、8e、9e与嵌套式连结的中空弯针线导件7f、8f、9f经由支撑孔131a、139a、天平线导件133a、139b移动至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侧,弯针线导出口7d、8d、9d与弯针线入口7a、8a、9a通过处于其间的弯针天平13、14的天平孔13a、13b、14a而连结。此时,弹簧137可缓冲连结中空弯针线导件7f、8f、9f的弯针线导出口7d、8d、9d与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的弯针线入口7a、8a、9a时的冲击。
由此使穿线连结装置120的中空弯针线导件130从连结准备变成连结状态(图3(B))。
另外,这个时候,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21向弯针侧移动时,自由滑动地被承载于切换轴承板93的开关连接板96通过被拉伸弹簧163弹拨的切换开关柄端部162a被按压,向弯针侧移动。被拉伸弹簧163弹拨的切换开关柄162摇动,切换开关柄凸轮162c不对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开关119a按压,使开关119a变成打开状态,通过电动机控制-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控制盘119,变成穿线按钮117按下的待机状态。
在穿线连结装置120的连结状态中,将所需的各弯针线以5-6mm(1/4英寸)程度,插入弯针线导入机构110的广口弯针线插入口113a、113b、113c(图1、图3、图9),并且在按下与弯针线导入台112的开关119b连接的穿线按钮117时,通过电动机控制-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控制盘119,开关119b变成开的状态,缝纫机电动机M被控制为定速旋转,并可通过同步带MB从驱动轴皮带轮21、驱动轴皮带轮毂22、咬合离合器60的离合器中空轴22,通过供气驱动体61、泵驱动凸轮61b、泵驱动杆43、泵驱动柄44,使气体供给泵41的活塞48往复移动驱动(图7、图8、图9(b))。在气体供给泵41的动作中,在活塞48的向前步骤中,活塞盖49气密接合在泵缸50的内壁面上,将空气压缩并经由管道54从送出口50b作为压缩空气加压注入到弯针线导入机构110的吸入口112a(图6、图8)中,另一方面,在活塞48的返回(吸入)步骤中,由于活塞盖49不与泵缸50的内壁面气密接合而成为打开状态,因此空气经由活塞48和活塞盖49的外周吸入,此外,从送出口50b送出的空气通过逆止阀51的逆止球51a逆止。
来自气体供给泵41的压缩空气经由管道54从送出口50b加压注入到弯针线导入机构110的吸入口112a(图10)。
各弯针线通过该加压注入,被吸入到弯针线导入管116,通过中空弯针线导件130的中空弯针线导件7e、8e、9e、中转中空弯针线导件7g、8g、9g、穿线连结装置120的中空弯针线导件7f、8f、9f的弯针线导出口7d、8d、9d,可向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的弯针尖端线出口7b、8b、9b进行气体运送。
根据上述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弯针线导入机构110,在进行弯针线穿插于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的操作,将上弯针线16a、下弯针线16b、双重环弯针线16c从线导入部插入时,可通过弯针线导入机构110强力且确实地进行上弯针线16a、下弯针线16b、双重环弯针线16c的线导入。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通过由缝纫机电动机M而动作的气体供给泵41来生成用于气体运送上弯针线16a、下弯针线16b、双重环弯针线16c的加压气体,可通过一次性操作对上弯针线16a、下弯针线16b、双重环弯针线16c进行穿线。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通过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可仅用单手对上弯针线16a、下弯针线16b、双重环弯针线16c进行穿线。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通过从上弯针线16a、下弯针线16b、双重环弯针线16c的尖端线出口7b、8b、9b连通至将线插入的线导入部的中空线导件7e、8e、9e、中转中空弯针线导件7g、8g、9g、7f、8f、9f来连结,因此不需要复杂的上线,可进行更有操作性的穿线,错穿线、线在中途露出、穿插好的上弯针线16a、下弯针线16b、双重环弯针线16c与其他的线缠绕等这样的情况都不会发生,同时,由于利用供给至中空的线导件机构的加压气体的流动来送线,所以可通过极简单的操作一次性完成穿线。
接着,在弯针穿线结束后的阶段,进行线缝形成时,如果使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沿逆时针方向A(线缝形成侧)转动而返回(图3(A)、图5(A)),则定位装置80中,通过切换轴92、中空弯针线导件连接柄94、链杆98,控制槽凸轮板101向皮带轮方向移动,控制槽凸轮板101的连接操作杆101b卡合于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21,使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21克服弹簧134的弹性向皮带轮方向移动。
随着控制槽凸轮板101的移动,控制销85沿着中间控制槽凸轮部102b滑动,从第二控制槽凸轮部102c返回至第一控制槽凸轮部102a。通过控制销85,止动轴82的小径止动轴部82b前端克服弹簧86的弹性,从停止定位圆板81的缺口81a脱离。止动轴82、因此线引导连接轴84、在其轴线方向上,向缝制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使得穿线连结装置120中,线引导连接轴84的小径线引导连接轴部84b在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21的长孔121b中滑动,因此线引导连接轴84的大径线引导连接轴部84a嵌合于轴孔121a。
线引导连接轴84的大径线引导连接轴部84a嵌合于轴孔121a并卡止,由于弹簧134的弹性而无法嵌合于长孔121b。这样,穿线连结装置120中的弯针线导出口7d、8d、9d与弯针线入口7a、8a、9a处于分离状态。弯针天平13、14位于弯针线导出口7d、8d、9d与弯针线入口7a、8a、9a处于分离状态的空间中,其天平孔13a、13b、14a形成弯针线16a、16b、16c的线道。
如上所述,如果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通过切换轴92、因此通过切换动作子95,切换上柄74向逆时针方向摇动,当经过切换上柄101、切换下柄75成一直线的平衡点时,拉伸弹簧78使得切换上柄74、切换下柄75急速移位形成向左开口状(逆く字状),通过切换传送板73,使嵌合有离合器切换销72的切换滑动套筒62的控制槽62a向驱动轴5的轴线方向左侧滑动。
切换滑动套筒62通过自由滑动旋转传送销子63,和线缝形成驱动体64通过咬合爪62d、64a彼此接合并互相咬合。由此,与固接于驱动轴5的线缝形成驱动体64连接,使驱动轴5可转动,变为可形成线缝的状态(图3(A)、图5(A)、图6(A)、图8(A))。这时,弯针穿线时,咬合离合器60维持供气驱动体61和切换滑动套筒62通过咬合卡紧爪61a、62c彼此接合并互相咬合卡紧的状态,但是当需要进行线缝形成而对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进行操作时,因为缝纫机电动机M处于停止状态,所以上述卡紧状态可以得到缓解或者解除,可以切换至线缝形成。此外,保持该离合器的线缝形成准备状态。
结果,离合器切换销72使咬合离合器60的切换滑动套筒62向线缝形成驱动体64侧滑动,切断对供气驱动体61的动力传输,自由滑动旋转传送销子63连接于离合器中空轴22的半圆槽62b。因此,可对驱动轴5传输动力来驱动线缝形成装置30(图2、图3(A))。
另外,这个时候,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21向皮带轮侧移动时,自由滑动地被承载于切换轴承板93的开关连接板96被按回到弯针线导件连接板121的右端121h,开关连接板96的右端96b按压被拉伸弹簧163弹拨的切换开关柄端部162a,向皮带轮侧移动。被拉伸弹簧163弹拨的切换开关柄162摇动,切换开关柄凸轮162c对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开关119a按压,使开关119a变成关闭状态,通过电动机控制-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控制盘119,变成电动机控制器(脚踏控制器)MC的脚踏按下的待机状态。通过使开关119a变成关闭状态,即使穿线按钮117因误操作等被按下的情况下,缝纫机电动机的通电控制也不会工作。
因此,通过电动机控制器(脚踏控制器)MC,缝纫机电动机M被控制为可变旋转,并可通过同步带MB从缝纫机电动机M,通过驱动轴皮带轮21、驱动轴皮带轮毂22、咬合离合器60的线缝形成驱动体64,使驱动轴5变成可旋转驱动状态。
通过驱动轴5以及和驱动轴5同步驱动的上轴5a的旋转,驱动线缝形成装置30的针驱动机构12、送布机构4及弯针驱动机构10,在针板3上通过压布机构19所按压的布25上,可通过针11a、11b、11c、如上述弯针线穿插后的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执行包缝和(或)双重环缝。
通过以上说明,显然,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通过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任何手动操作,都可以避免在气体供给泵的气体供给动作中,从弯针穿线状态迁移到线缝形成状态。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能够用如下的3个单手操作执行弯针穿线,即穿线准备操作、穿线定位-连结皮带轮操作、穿线气体供给操作。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通过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任何手动操作,都可以避免在气体供给泵的气体供给动作中,从弯针穿线状态迁移到线缝形成状态,同时,其通过从弯针尖端的线出口连结至插入线的弯针线导入机构来连通的中空弯针线导件,因此,不需要复杂的上线,能够以较好的操作性进行穿线,不会发生穿错线,或是在操作中弯针线露出、穿插好的弯针线和其它线缠在一起等问题,利用供给到中空弯针线导件内的加压气体的流动来运送弯针线,因此能够以极简单的操作一次性地进行穿线。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利用加压气体而单触式将弯针线穿过弯针的包边缝纫机、双重环缝缝纫机、扁平缝缝纫机等环缝缝纫机。
附图标记说明:
1 缝纫机(包缝缝纫机);
M 缝纫机电动机;
5 驱动轴;
6 皮带轮;
7、8、9 弯针(上弯针、下弯针、双重环弯针);
7a、8a、9a 弯针线入口;
7b、8b、9b 弯针尖端线出口;
7d、8d、9d 弯针线导出口;
10 弯针驱动机构;
13、14 弯针天平;
13a、13b、14a 天平孔;
16a、16b、16c 弯针线(上弯针线、下弯针线、双重环弯针线);
22 离合器中空轴;
30 线缝形成装置;
40 气体供给源(41气体供给泵);
60 离合器(咬合离合器);
61 供气驱动体;
61a、62c 咬合卡紧爪;
62 切换滑动套筒;
62d、64a 咬合爪;
63 自由滑动旋转传送销子;
64 线缝形成驱动体;
70 2稳定状态切换板;
80 定位装置;
81a 缺口;
81 停止定位圆板;
82 止动轴;
85 控制销;
90 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
91 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
101 控制槽凸轮板;
102a 第一控制槽凸轮部;
102c 第二控制槽凸轮部;
110 弯针线导入机构;
120 穿线连结装置;
130(7e、8e、9e、7f、8f、9f、7g、8g、9g) 中空弯针线导件。

Claims (6)

1.一种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弯针,其具有从弯针线入口到弯针尖端线出口的中空结构;弯针线导入机构,其用于将导入到所述弯针中的弯针线插入;中空弯针线导件,其具有从所述弯针线导入机构延伸到所述弯针线入口的弯针线导出口;气体供给泵,其用于通过将所述弯针线从所述弯针线导入机构穿过所述中空弯针线导件,向所述弯针线导出口运送气体,进行弯针穿线;离合器,其用于将来自缝纫机电动机的动力,分别传输至用于线缝形成时驱动包含所述弯针的线缝形成装置的驱动轴,和弯针穿线时的所述气体供给泵;以及,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其根据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手动操作,用于切换所述离合器,以使得在弯针穿线时将动力传输至所述气体供给泵,以及在线缝形成时将动力传输至所述线缝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具有:供气驱动体,其用于对所述气体供给泵进行动力传输,具有咬合卡紧爪;线缝形成驱动体,其固接在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上并对所述线缝形成装置进行动力传输,具有咬合爪;离合器中空轴,其安装在驱动轴上,并受所述缝纫机电动机旋转地驱动,以及
滑动套筒,其围绕地安装在所述离合器中空轴的外周,与所述离合器中空轴可滑动地连接,并根据所述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手动操作,滑向供气驱动体和线缝形成驱动体中的一者,所述滑动套筒具有咬合卡紧爪,用于和所述供气驱动体上的所述咬合卡紧爪彼此接合并互相咬合,从而连接所述供气驱动体,并保持该连接状态,还具有咬合爪,用于与所述线缝形成驱动体的所述咬合爪彼此咬合,从而连接所述线缝形成驱动体并保持该连接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穿线连结装置,其用于所述弯针线导出口和所述弯针线入口根据所述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手动操作,在弯针穿线时以及线缝形成时,可分别以接触分离的方式自由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定位装置,其用于通过旋转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上的皮带轮,在所述弯针线导出口和所述弯针线入口在水平方向上整齐一致时,将所述中空弯针线导件的所述弯针线导出口和所述弯针的所述弯针线入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具有:停止定位圆板,其同轴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在所述弯针线导出口、形成在弯针天平上的天平孔、以及所述弯针线入口在水平方向上整齐一致的圆周方向停止位置上,具有缺口;止动轴,其在将所述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手动操作切换至弯针穿线侧的弯针穿线时,将所述皮带轮手动旋转,嵌合在所述缺口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控制销,其突出设置于所述止动轴;
控制槽凸轮板,含有第一控制槽凸轮部,其用于在所述线缝形成时,通过所述控制销移动所述止动轴,使其从所述停止定位圆板脱离,还含有第二控制槽凸轮部,其用于在所述弯针穿线时,通过所述控制销移动所述止动轴,使其向所述停止定位圆板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2稳定状态切换板,其用于根据所述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手动操作,通过切换滑动套筒的切换滑动,在所述弯针穿线时连接所述切换滑动套筒至所述供气驱动体,在所述线缝形成时连接所述切换滑动套筒至所述线缝形成驱动体。
CN201280071698.5A 2012-07-13 2012-10-26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Active CN1042460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57671A JP6078736B2 (ja) 2012-07-13 2012-07-13 ミシンの気体搬送糸通し装置
JP2012-157671 2012-07-13
PCT/JP2012/077737 WO2014010108A1 (ja) 2012-07-13 2012-10-26 ミシンの気体搬送糸通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6048A CN104246048A (zh) 2014-12-24
CN104246048B true CN104246048B (zh) 2017-06-30

Family

ID=49915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1698.5A Active CN104246048B (zh) 2012-07-13 2012-10-26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347163B2 (zh)
EP (1) EP2878724B1 (zh)
JP (1) JP6078736B2 (zh)
KR (1) KR101908763B1 (zh)
CN (1) CN104246048B (zh)
RU (1) RU2598561C2 (zh)
TW (1) TWI583844B (zh)
WO (1) WO20140101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6042B2 (ja) * 2013-04-04 2016-03-30 株式会社プロベスト 布地の縫製方法
JP6324779B2 (ja) * 2014-03-18 2018-05-16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JP6324780B2 (ja) * 2014-03-18 2018-05-16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TWI598486B (zh) * 2014-04-08 2017-09-11 曾賢長 具有送線供氣導引選擇機構之縫紉機結構
JP6429316B2 (ja) 2014-12-05 2018-11-28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圧縮空気供給装置
JP6401035B2 (ja) * 2014-12-05 2018-10-03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JP6433315B2 (ja) * 2015-01-26 2018-12-05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JP6866968B2 (ja) * 2016-02-10 2021-04-28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6702824B2 (ja) 2016-08-12 2020-06-03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JP7016268B2 (ja) 2018-01-30 2022-02-04 株式会社ジャノメ ロックミシン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58A (zh) * 1992-02-24 1993-09-01 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 缝纫机之穿线装置与穿线方法
JP2948869B2 (ja) * 1989-06-07 1999-09-13 ユニオン・スペシャル・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多針ループステッチ縫ミシンの糸ループ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36191Y1 (zh) 1966-05-31 1968-03-19
JPS5816915B2 (ja) * 1976-12-17 1983-04-02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本縫,オ−バロツク縫兼用ミシン
JPS5831663A (ja) * 1981-08-20 1983-02-24 Koden Electronics Co Ltd 記録装置
JPS61163971A (ja) * 1985-01-14 1986-07-24 Nippon Steel Corp 高耐久性ガス輸送用内面塗装鋼管
US4967677A (en) * 1989-01-03 1990-11-06 Hosei Mishin Seizo Kabushiki Kaisha Composite sewing machine with single needle for lock and overlock stitches
JPH0527353A (ja) 1991-07-19 1993-02-0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ハロゲン化銀写真感光材料
JP2522209Y2 (ja) * 1991-09-19 1997-01-0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噛合い構造
JP3355214B2 (ja) 1993-03-26 2002-12-09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CN1187550A (zh) * 1997-01-08 1998-07-15 周镛 双头缝纫机
JP2001340675A (ja) * 2000-05-31 2001-12-11 Aisin Seiki Co Ltd オーバーロックミシン
JP4088504B2 (ja) * 2002-09-30 2008-05-21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縫目形成装置
JP4542809B2 (ja) * 2004-04-23 2010-09-15 株式会社イケヤフォ−ミュラ トルク断続装置
JP2008104719A (ja) * 2006-10-26 2008-05-08 Juki Corp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2008119361A (ja) * 2006-11-15 2008-05-29 Juki Corp ミシン
JP2008237551A (ja) * 2007-03-27 2008-10-09 Juki Corp ミシン
JP2007313341A (ja) * 2007-07-17 2007-12-06 Suzuki Seisakusho:Kk ミシンの縫目形成装置
JP4741701B2 (ja) * 2009-08-17 2011-08-10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気体搬送糸通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48869B2 (ja) * 1989-06-07 1999-09-13 ユニオン・スペシャル・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多針ループステッチ縫ミシンの糸ループ形成装置
CN1075758A (zh) * 1992-02-24 1993-09-01 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 缝纫机之穿线装置与穿线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08763B1 (ko) 2018-10-16
TW201402903A (zh) 2014-01-16
US9347163B2 (en) 2016-05-24
KR20150031410A (ko) 2015-03-24
WO2014010108A1 (ja) 2014-01-16
EP2878724A4 (en) 2016-01-27
RU2015100271A (ru) 2016-07-27
JP6078736B2 (ja) 2017-02-15
US20150167218A1 (en) 2015-06-18
JP2014018292A (ja) 2014-02-03
EP2878724B1 (en) 2018-01-31
CN104246048A (zh) 2014-12-24
TWI583844B (zh) 2017-05-21
RU2598561C2 (ru) 2016-09-27
EP2878724A1 (en)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6048B (zh)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CN102666958B (zh)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CN103249885B (zh)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JP5935073B2 (ja) ミシンの気体搬送糸通し装置
CN100439589C (zh) 缝纫机用跳缝机构
JP4245222B2 (ja) ミシンの下糸切断装置
CN107849769A (zh) 缝纫机的穿线装置
CN101275340B (zh) 钉扣缝纫机
CN214193701U (zh) 一种分离式平缝机的独立运行底线机构
US7568440B2 (en) Threading device of sewing machine
CN101532215A (zh) 一种套结机压脚自动提升装置
JP2007296377A (ja) ミシンの縫目形成装置
JP3102421U (ja) 横式直筒ミシン
CN105002672B (zh) 具有送线供气导引选择机构的缝纫机结构
CN114575051A (zh) 一种分离式平缝机的独立运行底线机构
JPH1057651A (ja) ミシ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