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49769A - 缝纫机的穿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的穿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49769A
CN107849769A CN201680025449.0A CN201680025449A CN107849769A CN 107849769 A CN107849769 A CN 107849769A CN 201680025449 A CN201680025449 A CN 201680025449A CN 107849769 A CN107849769 A CN 107849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looper
line
needle
looper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54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49769B (zh
Inventor
佐久间徹
铃木充治
工藤茂范
佐藤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u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49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9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49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97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87/00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3/00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loop-taker thread, e.g. for tensioning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D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D05B AND D05C, RELATING TO SEWING, EMBROIDERING AND TUFTING
    • D05D2207/00Use of special elements
    • D05D2207/02Pneumatic or hydraulic devices
    • D05D2207/04Suction or blow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缝纫机的穿线装置,包括:密封唇(7a‑7e),其具有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24),在包围针(1a‑1b、1e‑1g)的线孔(1‑1d、1h‑1j)的线出口(5a‑5e)的针的周边带状环状区域(22),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24)对应有可密封抵接地包围从针的线孔的线出口处吸气的吸气口孔(6a‑6e);针线吸引导管,其连接至密封唇的吸气口孔;位置切换机构,穿针线时,移动密封唇至与针抵接的穿线位置以使吸气口孔与针的线孔的线出口位置对齐,线缝形成时,将密封唇从针处后退并将其移动至待机位置;泵,针线吸引导管连接至吸入端口,穿针线时,泵将插入针的线孔的线入口的针线的一端,从针的线孔的线出口开始,经由吸气口孔,穿过针线吸引导管,吸气至吸入端口,往针的线孔进行穿针线。

Description

缝纫机的穿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的穿线装置,特别是涉及在平缝缝纫机、包边缝缝纫机、双重环缝缝纫机、扁平缝缝纫机等的缝纫机针上,利用气体运送穿针线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在平缝缝纫机、包边缝缝纫机、双重环缝缝纫机、扁平缝缝纫机中,为了往针穿针线,通常使用机械式穿针线工具及装置。并且,提出了通过往针穿针线的排气形态,使用气体运送的空压穿针线装置。
另一方面,提出了为了往针上穿针线,通过吸气形态的使用气体运送的空压穿针线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US 2413014 B
专利文献2:JP 48-9609 B(=JP 00706285 B)
专利文献3:JP 55-54993 A
专利文献4:US 3599587 B
专利文献5:JP 55-53079 U(=US 4198915 B)
专利文献6:US 5345888 B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专利文献1-6所公开的通过吸气形态使用气体运送的空压穿针线装置,与通过排气形态使用气体运送的空压穿针线相比,具有更稳定地实施把针线穿针线至针的线孔的可能性。
但是,在如专利文献1-6所公开的通过吸气形态使用气体运送空压穿针线装置中,实际上,包围穿针线器的应被吸气的缝纫机针的线孔的周边部,没有与应被吸气的缝纫机针的线孔的周围紧贴接合。因为这样,穿针线器,不只从本来应被吸气的缝纫机针的线孔,还从包围穿针线器的应被吸气的缝纫机针的线孔的周边部及与应被吸气的缝纫机针的线孔的周围间的不完全紧贴接合的接口处一并吸气。因此,使用通用的缝纫机电机驱动的泵的吸气量不能给予从本来应被吸气的缝纫机针的线孔处穿线的足够吸气力量。
因此,通过吸气形态使用气体运送空压穿针线装置,存在下述难点,即:在目前不能具体地实施,在市场上尚未达到能获取或者能购买的状况。
因此,本发明旨在解决这些难点,提供了在平缝缝纫机、包边缝缝纫机、双重环缝缝纫机、扁平缝缝纫机等的缝纫机针上,利用气体运送,以仅从缝纫机针的线孔处吸气的吸气形态来穿针线的缝纫机的空压穿针线装置。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了在缝纫机针上,利用气体运送,以仅从缝纫机针的线孔中吸气,减小流体阻力,使用通用的泵电机驱动的泵的吸气量给予充分的吸气力量的吸气形态来穿针线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了在上述的缝纫机针上,利用气体运送,以仅从缝纫机针的线孔中吸气的吸气形态来穿针线的缝纫机的空压穿针线的同时,利用气体运送,以在缝纫机弯针的弯针孔处排气的排气形态来穿弯针线的缝纫机的空压穿弯针线装置。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了仅以通过缝纫机电机驱动的一个泵,在气体运送中利用该吸气及排气,从缝纫机针的线孔处通过吸气形态进行空压穿针线,从缝纫机弯针的弯针孔处以排气形态往缝纫机弯针的弯针孔进行空压穿弯针线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具有线缝形成装置,线缝形成装置包括缝纫机针和线环捕捉装置,线环捕捉装置将与该针一同运动并穿线至针的线孔的针线打结以形成线缝,在以空压式穿线至针的线孔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唇,密封唇具有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在包围针的线孔的线出口的针的周边带状环状的区域,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对应有可密封抵接地包围从针的线孔的线出口处吸气的吸气口孔;针线吸引导管,针线吸引导管连接至密封唇的吸气口孔;位置切换机构,在穿针线时,位置切换机构移动密封唇至与针抵接的穿线位置以使吸气口孔与针的线孔的线出口位置对齐,在线缝形成时,位置切换机构将密封唇从针处后退并将密封唇移动至待机位置;泵,针线吸引导管连接至吸入端口,在穿针线时,泵将插入针的线孔的线入口的针线的一端,从针的线孔的线出口开始,经由吸气口孔,穿过针线吸引导管,吸气至吸入端口,往针的线孔进行穿线。
针在线孔的上部具有用于线环捕捉装置的梭尖通过的针穴,针的周边带状环状区域具有:在横跨针穴的中间部的水平方向延伸的上部平坦形带状区域部分,在横跨线孔的下部的水平方向延伸的下部半圆周形带状区域部分,在连接上部平坦形带状区域部分及下部半圆周形带状区域部分之间的垂直方向和圆周方向延伸的两处侧部带状区域部分;与此对应,密封唇的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具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上部平坦形带状分段,在水平方向延伸的下部半圆周形带状分段,在连接上部平坦形带状分段及下部半圆周形带状分段之间的垂直方向和圆周方向延伸的两处侧部带状分段。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中,密封唇由选自具有柔软性的橡胶、塑料、软木中的一种材料形成。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中,密封唇由选自具有不损害柔软性程度的弹力性的橡胶、塑料、软木中的一种材料形成。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中,包括有分离器,分离器具有:位于针线吸引导管及泵之间,从针线吸引导管中吸气运送而至的针线碰撞的止线壁;使碰撞止线壁的空气流速与朝向泵吸气运送的流速相比低速,防止碰撞止线壁并被止线的针线被朝向泵吸入的空间。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中,位置切换机构具有:操作部,其通过一次手动操作形成穿针线的准备状态的准备位置、保持准备位置;穿针线定位部,其与操作部一同移动,从准备位置开始,根据二次手动操作,通过预先设定的穿针线定时器,形成穿针线的穿针线状态的穿针线位置。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中,操作部具有:手动操作的手动控制杆,及与手动控制杆连结、通过挂钩部保持准备位置的传送部件;穿针线定位部具有:控制部件,控制部件通过传送部件可动、由弹簧施加弹力、根据二次手动操作,通过预先设定的穿针线定时器、形成穿针线的穿针线状态的穿针线位置,安装密封唇,移动密封唇抵接至针以使吸气口孔位置对齐至针的线孔的线出口。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中,穿针线定位部具有:控制销,限制控制销的运动的控制板,定位销;其中,定位销抵接至具有与针同步驱动的缺口部的转盘,根据二次手动操作嵌合至缺口时,在轴向移位并摆动控制板,通过控制部件移动密封唇抵接至针以使吸气口孔位置对齐至针的线孔的线出口。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中,针由多根的针构成,多根的针至少分为两组;还具有流路选择装置,流路选择装置选择两组的各自的针连接至泵的吸入端口。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中,具有线缝形成装置,线缝形成装置将与作为线环捕捉装置的弯针一同运动并分别穿线至针的线孔及弯针的弯针孔的针线及弯针线打结以形成线缝;还包括:弯针线导入入口,弯针线导入入口与泵的排出端口连接;弯针线导向导管,弯针线导向导管与弯针线导入入口连接,将插入此弯针线导入入口的弯针线的一端从排出端口处开始通过被抽吸的空气进行空气运送;弯针线连接导管,弯针线连接导管以嵌套式嵌合至弯针线导向导管,在穿弯针线时抵接至弯针的弯针孔入口;导管连接机构,在穿弯针线时,导管连接机构使弯针线连接导管抵接至弯针的弯针孔入口,从弯针线导入入口开始,经由弯针线导向导管,穿过弯针线连接导管,将插入弯针线导入入口的弯针线的一端往弯针的弯针孔进行穿弯针线,在线缝形成时,导管连接机构将弯针线连接导管从弯针的弯针孔入口处分离。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中,导管连接机构具有:操作部,操作部安装至缝纫机的基台,通过一次手动操作形成穿弯针线的准备状态的准备位置、保持准备位置;穿弯针线定位部,穿弯针线定位部从准备位置处开始根据二次手动操作,通过预先设定的穿弯针线定时器,形成穿弯针线的穿弯针线状态的穿弯针线位置。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中,穿弯针线定位部具有定位销,定位销与弯针同步驱动,抵接至具有缺口部的转盘,根据二次手动操作,在嵌合至缺口时在轴向移位,移动控制板以使弯针线连接导管抵接至弯针的弯针孔入口且位置对齐。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中,包括流路切换装置,在针线吸引导管及弯针线连接导管和泵的吸入端口及排出端口之间,在穿针线时,流路切换装置切换针线吸引导管往吸入端口、弯针线连接导管往大气口连通;在穿弯针线时,流路切换装置切换排出端口往弯针线连接导管、吸入端口往大气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中,流路切换装置具有流路切换阀,流路切换阀与一次手动操作连动,切换吸入端口及排出端口的一方往针线吸引导管及弯针线连接导管的一方、吸入端口及排出端口的另一方往大气口连通;切换吸入端口及排出端口的另一方往针线吸引导管及弯针线连接导管的另一方、吸入端口及排出端口的一方往大气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中,具有线缝形成装置,线缝形成装置包括缝纫机针和线环捕捉装置,线环捕捉装置将与该针一同运动并穿线至针的线孔的针线打结以形成锭缝线缝,在以空压式穿线至所述的针的线孔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还包括:密封唇,密封唇具有半圆周面边缘部,在包含针的线孔的线出口的针的半圆周面边缘部,半圆周面边缘部对应有可密封抵接地包含从针的线孔处吸气的吸气口孔;针线吸引导管,针线吸引导管连接至密封唇的吸气口孔;位置切换机构,在穿针线时,位置切换机构移动密封唇抵接至与针以使吸气口孔与针的线孔的线出口位置对齐,在线缝形成时,位置切换机构将密封唇从针处后退并将密封唇移动至待机位置;泵,针线吸引导管连接至吸入端口,在穿针线时,泵将插入针的线孔的线入口的针线的一端,从针的线孔的线出口开始,经由吸气口孔,穿过针线吸引导管,吸气至吸入端口,往针的线孔进行穿线。具有线缝形成装置,线缝形成装置将与作为线环捕捉装置的弯针一同运动并分别穿线至针的线孔及弯针的针线及弯针线打结以形成环缝线缝;还包括:弯针线导入入口,弯针线导入入口与泵的排出端口连接;弯针线导向导管,弯针线导向导管与弯针线导入入口连接,将插入弯针线导入入口的弯针线的一端从排出端口处开始通过被抽吸的空气进行空气运送;弯针线连接导管,弯针线连接导管以嵌套式嵌合至弯针线导向导管,在穿弯针线时抵接至弯针的弯针孔入口;导管连接机构,在穿弯针线时,导管连接机构使弯针线连接导管抵接至弯针的弯针孔入口,从弯针线导入入口开始,经由弯针线导向导管,穿过弯针线连接导管,将插入弯针线导入入口的弯针线的一端往弯针的弯针孔进行穿弯针线,在线缝形成时,导管连接机构将弯针线连接导管从弯针的弯针孔入口处分离。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实现了在平缝缝纫机、包边缝缝纫机、双重环缝缝纫机、扁平缝缝纫机等的缝纫机针上,利用气体运送,以仅从缝纫机针的线孔处吸气的吸气形态空压式穿针线。
进一步地,通过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实现了利用气体运送,以仅从缝纫机针的线孔中吸气,减小流体阻力,使用通用的泵电机驱动的泵的吸气量给予充分的吸气力量的吸气形态空压式穿针线。
进一步地,通过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实现了利用气体运送,以仅从缝纫机针的线孔中吸气的吸气形态穿针线的缝纫机的空压穿针线的同时,实现了利用气体运送,以在缝纫机弯针的弯针孔处排气的排气形态空压式穿弯针线。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针线装置的五针八线双重环(扁平缝)、包边缝(包缝)的缝纫机的前视整体立体图;
图2是包含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针线装置的五针八线双重环(扁平缝)、包边缝(包缝)的缝纫机的方块图;
图3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针线装置的部分展开立体图;
图4(a)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针线装置的针从缝制方向的反方向观察的放大立体图;
图4(b)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针线装置的针从缝制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图4(c)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针线装置的密封唇的放大立体图;
图4(d)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针线装置的针及密封唇的一部分断开立体图;
图5(a)是密封唇抵接至针的穿针线状态时针及密封唇的前视方向的正视图;
图5(b)是图5(a)的A-A箭头剖视图;
图5(c)是图5(a)的B-B箭头剖视图;
图5(d)是图5(a)的C-C箭头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针线装置的位置切换机构的部分展开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针线装置的位置切换机构的部分展开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针线装置的包括穿弯针线定位部的位置切换机构的部分展开立体示意图;
图9(a)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针线装置的分离器的外观图;
图9(b)是图9(a)的A-A箭头的剖视图;
图10(a)(A)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针线装置的流路选择装置的分解立体图、(B)是流路选择装置的选择阀的立体图;
图10(b)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针线装置的流路选择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针线装置中使用的泵及穿弯针线装置的说明图;
图12(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针线装置中穿弯针线时的流路切换装置的立体图;
图12(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针线装置中穿针线时的流路切换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针线装置的概略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适用于五针八线双重环(扁平缝)·包边缝(包缝)的缝纫机的本发明的针·弯针空压穿线装置的优选的实施形态,参照附图详述。
如图1所示,双重环(扁平缝)·包边缝(包缝)的缝纫机由基台、立柱及机臂构成,作为驱动轴的下轴LS及上轴US各自并行地在水平方向延伸。下轴LS通过缝纫机电机M1回转驱动。上轴US通过下轴带轮LP、同步带TV、上轴带轮UP,与下轴LS同步回转驱动。下轴LS及上轴US的回转比为1:1。下轴LS连接有缝纫机电机M1停止时可以手动回转操作的手轮HP。
如图1、图2及图4(a)-图4(d)所示,机臂的机头及基台,设有线缝形成装置4,用以将分别穿线至包边缝针1(1a、1b)的线孔1c、1d、双重环针1(1e、1f、1g)的线孔1h、1i、1j及作为与该针一同运动的线环捕捉装置的弯针2(2a、2b、2c)的弯针孔2d、2e、2f的针线3a、3b、3c、3d、3e及弯针线3f、3g、3h相互打结以形成线缝。
线缝形成装置4包括具有针棒10及压脚棒11的针棒·压脚棒单元座12a,针棒10从上轴US开始通过针棒驱动机构12c可上升下降驱动。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通过针夹12b固定至针棒10。并且,线缝形成装置4包括进给机构15,缝制时,进给机构15将待缝制的布WP夹在针板13及由压脚棒11按压的压脚钣金14之间,一针距一针距地步进。进给机构15与弯针2(2a、2b、2c)的弯针驱动机构一同通过下轴LS驱动。
通过设置有上述线缝形成装置4的五针八线双重环(扁平缝)·包边缝(包缝)的缝纫机,在执行将针线3a、3b,下弯针线3f,上弯针线3g交叉以在待缝制的布WP上形成包边缝(包缝)的线缝的同时,执行将针线3c、3d、3e,双重环弯针线3h交叉以在待缝制的布WP上形成双重环(扁平缝)的线缝。针线3a、3b穿通贯通针板13并上下运动的包边缝针1(1a、1b)的线孔1c、1d;下弯针线3f穿通下弯针2a的弯针孔2d,下弯针2a在针板13的下侧描画圆弧状的轨迹以与包边缝针1(1a、1b)的轨迹交叉地往复运动;上弯针线3g穿通上弯针2b的弯针孔2e,上弯针线2b在针板13的一侧与下弯针2a的轨迹交叉的同时在针板13的上侧描画椭圆弧状的轨迹以与包边缝针1(1a、1b)的轨迹交叉地往复运动;针线3c、3d、3e穿通双重环针1(1e、1f、1g)的线孔1h、1i、1j;双重环弯针线3h穿通双重环弯针2c的弯针孔2f,双重环弯针2c描画椭圆弧状的轨迹以与双重环针1(1e、1f、1g)的轨迹交叉地往复运动。
另外,因为上述的线缝形成装置4的具体的构造及动作为公知或者众所周知的,其详细情况省略说明。
如图1、图2、及图4(a)-图4(d)所示,双重环(扁平缝)·包边缝(包缝)的缝纫机设置有线缝形成装置4,其包括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及将穿线至与这些针一同运动的针的线孔1c、1d、1h、1i、1j的针线3a、3b、3c、3d、3e与弯针线3f、3g、3h打结以形成线缝的作为线环捕捉装置的弯针2(2a、2b、2c)。
如图1、图4(a)-图4(d)及图5(a)-图5(d)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双重环(扁平缝)·包边缝(包缝)的缝纫机,设置有空压式穿线至针的线孔1c、1d、1h、1i、1j的空压穿线装置20。
空压穿线装置20设置有具有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24的密封唇7(7a、7b、7c、7d、7e)。在包围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的各线孔1c、1d、1h、1i、1j的线出口5(5a、5b、5c、5d、5e)的针的周边带状环状区域22处,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24对应有可密封接触地包围从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的线孔1c、1d、1h、1i、1j的线出口5(5a、5b、5c、5d、5e)处吸气的吸气口孔6(6a、6b、6c、6d、6e)。
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的针柄ST各自在各线孔1c、1d、1h、1i、1j的上部具有便于作为线环捕捉装置的弯针2(2a、2b、2c)的梭尖通过的针穴1k(图4(a)、图4(d))。并且,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的针的周边带状环状区域22,如图4(a)、图4(d)、图5(a)-图5(c)所示,具有:在横跨针穴1k的大致中间部的水平方向延伸的上部平坦形带状区域部分9a,在横跨位于针柄ST的各线孔1c、1d、1h、1i、1j的下部的水平方向延伸的下部半圆周形带状区域部分9b,连接上部平坦形带状区域部分9a及下部半圆周形带状区域部分9b之间的垂直方向和圆周方向延伸的两处侧部带状区域部分9c及9d。
与此对应,密封唇7(7a、7b、7c、7d、7e)的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24,如图4(c)、图4(d)、图5(a)-图5(d)所示,具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上部平坦形带状分段9e;在水平方向延伸的下部半圆周形带状分段9f;连接上部平坦形带状分段9e及下部半圆周形带状分段9f之间的垂直方向和圆周方向延伸的两处侧部带状分段9g、9h。
密封唇7(7a、7b、7c、7d、7e)抵接至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时,在周边带状环状区域22及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24的上部,周边带状环状区域22的上部凸状半圆周边缘部分段9a密接至水平方向延伸的上部平坦形带状分段9e;在周边带状环状区域22及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24的下部,周边带状环状区域22的下部凸状半圆周边缘部分段9b密接至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24的下部半圆周形带状分段9f;在周边带状环状区域22及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24的两侧部,周边带状环状区域22的两处侧部带状区域部分9c及9d密接至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24的两处侧部带状分段9g、9h。由此,密封唇7(7a、7b、7c、7d、7e)抵接至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时,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的周边带状环状区域22密接至密封唇7(7a、7b、7c、7d、7e)的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24。因此,因为在空压穿针线时能够仅从缝纫机针的线孔处吸气,所以能够确实、稳定地穿针线。
密封唇7(7a、7b、7c、7d、7e)的各部分有扩大的翼9j、9k逐渐扩展地向外方向突出,以辅助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容易插入密封唇7(7a、7b、7c、7d、7e)。
如图1、图3、图11、图13所示,在空压穿线装置20,密封唇7(7a、7b、7c、7d、7e)的吸气口孔6(6a、6b、6c、6d、6e)通过单根的针线吸引导管40a-40e及组合化针线吸引导管41a-41b连接至后述的泵PU。
如图6-图8所示,空压穿线装置20设置有位置切换机构26,在穿针线时,移动密封唇7(7a、7b、7c、7d、7e)至与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抵接的穿针线位置,以使该吸气口孔6(6a、6b、6c、6d、6e)与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各自的各线孔1c、1d、1h、1i、1j的各线出口5(5a、5b、5c、5d、5e)位置对齐;在形成线缝时,将密封唇7(7a、7b、7c、7d、7e)从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处后退并将密封唇7移动至待机位置。
空气穿线装置20设置有泵PU,泵PU通过单根的针线吸引导管40a-40e及组合化针线吸引导管41a-41b连接至吸入端口28a,在穿针线时,泵PU将插入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的各线孔1c、1d、1h、1i、1j的各线入口5f的针线3a、3b、3c、3d、3e的一端,从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的线孔的各线出口5开始,经由吸气口孔6(6a、6b、6c、6d、6e),通过单个的针线吸引导管40a-40e及组合化针线吸引导管41a-41b,在吸入端口28a吸气,往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的线孔1c、1d、1h、1i、1j进行穿针线。
如图6-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20中,位置切换机构26具有操作部30及穿针线定位部32。操作部30安装至缝纫机机头,通过一次手动操作形成穿针线的准备状态的准备位置、保持准备位置;穿针线定位部32与操作部30一同移动,从准备位置开始,根据固定在作为驱动轴的下轴LS的手轮HP(图1、图2)的手动回转操作、即二次手动操作,通过预先设定的穿针线定时器,形成穿针线状态的穿针线位置。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20中,操作部30具有:手动操作的手动控制杆69,与手动控制杆69连结、通过穿针线定位部32的止动块80及挂钩部74d来保持准备位置的传送部件38。穿针线定位部32具有控制部件90,控制部件90通过传送部件38可动、由唇驱动弹簧86施加弹力、根据手轮HP的二次手动操作通过预先设定的穿针线定时器形成穿针线状态的穿针线位置、移动安装好的密封唇7(7a、7b、7c、7d、7e)抵接针以使吸气口孔6(6a、6b、6c、6d、6e)与针的线孔1c、1d、1h、1i、1j的线出口5(5a、5b、5c、5d、5e)位置对齐。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中,穿针线定位部32具有控制销45及定位销99。定位销99贯通限制控制销45的运动的控制板50,抵接至与针同步驱动的具有缺口部42b的转盘42,根据固定手轮HP的手动回转操作、即根据二次手动操作嵌合至缺口部42b时在轴向移位并摆动控制板50的控制部件90,移动密封唇7(7a、7b、7c、7d、7e)抵接针以使吸气口孔6(6a、6b、6c、6d、6e)与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的线孔1c、1d、1h、1i、1j的线出口5(5a、5b、5c、5d、5e)位置对齐。
对于这样构成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20的构造进一步详细说明的话,如图6-图8所示,在缝纫机的穿线装置20的位置切换机构26中,穿线设定杆板71通过螺钉79a、79b及管套79c固定在缝纫机臂头端的针棒·压脚棒单元座12a上,穿线设定杆板71的穿线设定杆轴安装孔71b上安装有穿线设定杆轴72;传送部件38,在穿线设定杆轴滑动孔74b处滑动安装穿线设定杆轴72。用于执行一次手动操作的手动操作控制杆69从长槽69c开始,通过穿线设定杆臂盖75,经由穿线设定杆板71的狭缝71j,使用止动螺钉76安装至传送部件38的安装部74c。手动操作控制杆69沿手动控制杆滑动面71c滑动。正常状态下,在传送部件38和控制部件90上,唇驱动弹簧86的一边使用垫片87及螺钉88安装在弹簧安装臂74a,另一边通过垫片89a及螺钉89b在接触部74e及接触部90b处连接。
在穿线设定杆板71上,止动块80设置为通过止动块轴82、垫圈85、止动螺钉84,被止动块弹簧83施加顺时针方向的弹力。在止动块80上,止动块解除轴81设置为从穿线设定杆板71的止动块解除轴避让孔71d处露出。手动操作控制杆69上设置有止动块解除轴81滑动的下倾斜凸轮69a、上倾斜凸轮69b及与连接两凸轮的直线凸轮69e。正常状态下,止动块80被止动块弹簧83施加顺时针方向的弹力,止动块解除轴81位于手动控制杆69的下倾斜凸轮69a的下方。当操作作为一次手动操作的手动控制杆69与传送部件38一同沿穿线设定杆轴72滑动下降时,止动块解除轴81从下倾斜凸轮69a开始沿直线凸轮69e滑动,使止动块80逆时针方向回转,更进一步地沿上倾斜凸轮69b滑动使止动块80顺时针方向回转,使传送部件38的挂钩部74d在止动块80的挂钩部80a处卡止。这个状态为在密封唇7(7a、7b、7c、7d、7e)上的上述的准备位置。
唇驱动弹簧86悬架在传送部件38的安装孔74c、螺钉88、垫片87和控制部件90的安装孔90f、螺钉86a、垫片86b之间。唇驱动臂100通过贯通摆动孔100a固定在安装孔90d的销轴98铰接至控制部件90;唇导向板91安装在唇导向板安装面71a上,唇驱动导向轴93安装在唇导向板91的唇驱动导向轴安装孔91f、91g内,在控制部件90的唇驱动导向轴滑动孔90a内,唇驱动导向轴93被转轴支承。唇驱动臂100通过铰接在销孔100b的定位销99,可自由滑动地嵌合在唇导向板91上的凸轮91a内。与唇驱动臂100通过定位销99滑动的凸轮91a续接的变形凸轮91b,由于必须将唇驱动臂100往线缝形成装置4的压脚棒11的横向左侧邻接设置,作为一次手动操作的手动操作控制杆69下降时,将唇驱动臂100往横方向右侧移动,穿针线时,移动密封唇7(7a、7b、7c、7d、7e)以使这些吸气口孔6(6a、6b、6c、6d、6e)位置对齐至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各自的各线孔1c、1d、1h、1i、1j的各线出口5(5a、5b、5c、5d、5e)。另一方面,唇驱动臂100通过唇导向臂103、唇支架轴117、唇支架110连接至密封唇7(7a、7b、7c、7d、7e)。
一方面,通过承载止动螺钉78可自由回转地被支持在穿线设定杆臂盖75的承载件77,嵌合至位于穿针线定位部32的倾斜凸轮工作臂板52的穿线控制杆连结槽52b内。另外,承载止动螺钉78的螺纹端嵌入手动操作控制杆69的长槽69d作为避让。倾斜凸轮工作臂板52通过钩挂在穿线设定杆板71的弹簧钩71e及倾斜凸轮工作臂板52的安装孔52c、螺钉89a、垫片89b的唇复位弹簧89被朝上方施加弹力,通过手动操作控制杆69的下降操作顺时针回转。具有吸排气释放轴销54且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流路切换装置150的流路切换阀53(图8、图12(a)、图12(b)、图13),穿过倾斜凸轮体55的吸排气释放轴结合孔55b及凸轮体安装孔52a,通过螺钉56固定在倾斜凸轮工作臂板52上。
设置在控制部件90的唇驱动销96,嵌合至位于穿针线定位部32的控制板50的唇驱动销连结槽50b。流路切换阀53穿过流路控制本体44的阀贯通孔44b、控制板50的阀贯通孔50a、穿针线安装板41,连接至流路控制本体60的吸排气释放轴贯通孔60a。
上述的控制销45具有准备位置大径部45b、穿针线位置小径部45c,在一面,凸轮从动件连接轴46的首端穿过工作弹簧47,抵接至倾斜凸轮体55的倾斜凸轮55a,在另一面,销端部45a穿过流路控制本体44的控制销贯通孔44a、控制板50的销嵌入大径孔50c、弹簧49、穿针线安装板41、流路控制本体60的控制销贯通孔60b,抵接至具有缺口部42b且通过作为驱动轴的下轴LS同步回转的转盘42的端面42a。另外,工作弹簧47在控制销45的收纳孔45e和使用嵌入在长孔45d的销48以防止脱离的凸轮从动件连接轴46的一端之间介入安装。
如图1、图11、图13所示,泵PU在图示实施例中为往复型,通过泵电机M2驱动,泵PU具有吸入端口28a及吸入阀135a以及排出端口28b及排出阀135b。泵电机M2通过皮带V、带轮PP使偏心凸轮135c回转,该回转运动通过驱动杆135d、摆动连杆135e,以变换的往复线性运动往复驱动泵PU的活塞135f。泵PU也可以是旋转式。
在缝纫机的穿线装置20中,密封唇7(7a、7b、7c、7d、7e)由选自具有柔软性的橡胶、塑料、软木中的一种材料形成。进一步地,在缝纫机的穿线装置中,密封唇7(7a、7b、7c、7d、7e)由选自具有不损害柔软性程度的弹力性的橡胶、塑料、软木中的一种材料形成。一般地,也有根据线的性质、粗细和/或布的性质、厚薄交换不同粗细的针的情况。一方面,规定作为线环捕捉装置的弯针2通过的针的针穴1k的外侧面与该针的中心的距离t(图5b)为定值。据此,由于密封唇7(7a、7b、7c、7d、7e)由选自具有柔软性的橡胶、塑料、软木中选择的一种材料或者从具有不损害柔软性程度的弹力性的橡胶、塑料、软木中的一种材料形成,交换粗细不同的针的时候,能够确保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的周边带状环状区域22和密封唇7(7a、7b、7c、7d、7e)的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24的紧贴性。
如图9(a)-图9(b)及图13所示,分离器主体115插入上述的唇支架110,通过螺钉115a安装。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20中设置有分离器120。分离器120具有:位于针线吸引导管40a-40e及泵PU之间,从针线吸引导管40a-40e中吸气运送而至的针线3a(3b、3c、3d、3e)碰撞的止线壁116;使碰撞止线壁116的空气流速与朝向泵PU吸气运送的流速相比低速,防止碰撞止线壁116并被止线的针线3a(3b、3c、3d、3e)被朝向泵PU吸入的空间115g。
也就是,位于分离器本体115的空间115h与流路115i、115j连通,连接至泵PU的吸入端口28a。冲击止线壁116后的空气的流速与朝向泵PU吸气运送的流速相比变得低速,被吸气运送而至的惯性力较大的针线3a(3b、3c、3d、3e),换言之,碰撞分离空间115g的止线壁116后被留下止线,在此针线与空气分离。一方面,位于空间115h的惯性力较小的空气朝向与泵PU连接的流路急回旋,空间115h从成为吸引的空气流路的流路115i、115j处,通过针线吸引导管41a(41b)被吸引至泵PU。
密封唇7(7a、7b、7c、7d、7e)设置为一一对应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分离器120同样设置为一一对应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
如图8、图10(a)-图10(b)及图(13)所示,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20中,针由多根的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构成,为使泵PU小型、小容量化,这些多根的针至少分为两组,换言之分为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具有选择两组的各自的包边缝针1(1a、1b)或双重环针1(1e、1f、1g)连接至泵PU的吸入端口28a的流路选择装置33。
也就是,流路选择装置33的流路控制本体44里内置了具有在垂直方向延伸的吸气口孔64a的流路选择管道64。这些流路选择管道64的中间部包括有包边缝针用吸气入口孔64b及双重环针用吸气入口孔64c,这些吸气入口孔64b及吸气入口孔64c的角度错位为90°相位。与此对应,流路控制本体44具有吸气出口孔43a、包边缝针用吸气入口孔43b及双重环针用吸气入口孔43c。吸气出口孔43a连接至泵PU。包边缝针用吸气入口孔64b及双重环针用吸气入口孔64c各自连接至包边缝针用吸气入口孔43b及双重环针用吸气入口孔43c。在流路选择装置33上,流路选择控制杆132用于包边缝针用吸气入口孔64b及包边缝针用吸气入口孔43b、双重环针用吸气入口孔64c及双重环针用吸气入口孔43c的任一方的流路选择,流路选择控制杆132在两处的止动块131b间铰接至流路选择控制杆座131的转动轴131a,流路选择控制杆132从流路选择控制杆132的流路选择臂132a开始,通过流路选择连杆61连接至流路选择管道64的流路选择臂65,通过连杆61,将流路选择控制杆132的流路选择臂132a的摆动运动转变为流路选择臂65的摆动运动,然后转变为流路选择管道64的回转运动,从而选择流路。
另外,在如上述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20中,该缝纫机具有线缝形成装置4,线缝形成装置4将与作为线环捕捉装置的弯针2(2a、2b、2c)一同运动并分别穿线至针的线孔1c、1d、1h、1i、1j及弯针的弯针孔2d、2e、2f的针线3a、3b、3c、3d、3e及弯针线3f、3g、3h打结以形成线缝。
如图1-图2及图11、图13所示,缝纫机的穿线装置20中,包括:与泵的排出端口28b连接的弯针线导入入口35;将插入连接至弯针线导入入口的弯针线导入入口35的弯针线3f、3g、3h的一端从排出端口28b处通过被抽吸的空气进行空气运送的弯针线导向导管37;以嵌套式嵌合至弯针线导向导管37、在穿弯针线时与弯针2(2a、2b、2c)的弯针孔入口2g、2h、2i抵接的弯针线连接导管39;导管连接机构140。在穿弯针线时,导管连接机构140使弯针线连接导管39抵接至弯针的弯针孔入口2g、2h、2i,从弯针线导入入口35开始,经由弯针线导向导管37,穿过弯针线连接导管39,将插入弯针线导入入口35的弯针线3f、3g、3h的一端往弯针的弯针孔2d、2e、2f进行穿弯针线;在形成线缝时,导管连接机构140将弯针线连接导管39从弯针的弯针孔入口2g、2h、2i处分离。该机构本身在JP 4741701B=US 8925472B上公开。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中,导管连接机构140具有操作部141及穿弯针线定位部142。操作部141安装在缝纫机的基台上,通过穿弯针线控制杆136的手动操作、也就是一次手动操作形成穿弯针线的准备状态的准备位置、保持准备位置;穿弯针线定位部142从准备位置开始根据手轮HP的手动回转操作、即二次手动操作,通过预先设定的穿弯针线定时器,形成穿弯针线的穿弯针线状态的穿弯针线位置。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中,穿弯针线定位部142具有定位销147。定位销147与弯针同步驱动,抵接至具有缺口部144的转盘143,根据手轮HP的手动回转操作、即二次手动操作,嵌合至缺口时在轴向移位,位于导管连接机构140的弯针线连接导管39的支撑板145通过弹簧146移动以使弯针线连接导管39位置对齐抵接至弯针的弯针孔入口2g、2h、2i。
如图2、图8、图12(a)、图12(b)及图13所示,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20中,包括流路切换装置150。流路切换装置150在针线吸引导管44d及弯针线连接导管39以及泵的吸入端口28a及排出端口28b之间,各自穿针线时,切换针线吸引导管44d往吸入端口28a、弯针线连接导管39往大气口60d连通;穿弯针线时,切换排出端口28b往弯针线连接导管39、吸入端口28a往大气口44c连通。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20中,流路切换装置150与手动控制杆69的操作、即一次手动操作连动,在流路切换阀53处,作为一体的流路控制本体44、60的具有大气口(吸气释放孔)44c及吸气释放孔60c。流路切换阀53从吸排气释放轴贯通孔60a开始嵌入轴导向管60g,大气口(吸气释放孔)44c与吸气释放孔60c同位置设置。流路切换阀53具有吸排气释放孔53a、53b,根据其回转连接至大气口44c、60d。吸排气释放孔53a、53b在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并且配置为在回转方向上错位90°,倾斜凸轮体55根据位置切换机构26的手动操作控制杆69的下降操作而回转,因此,根据流路切换阀53的90°回转,各自连通至流路控制本体44的大气口44c、60d。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20,通过控制装置(CPU)控制。也就是,控制装置(CPU)连接有穿针线按钮133、穿弯针线按钮152、脚控制器153、电源开关154。缝纫机电机M1及泵电机M2通过控制装置(CPU)驱动控制。
以上实施例,虽然是对于使用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和作为线环捕捉装置的弯针2(2a、2b、2c)的缝纫机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对使用针和作为线环捕捉装置的釜的缝纫机的说明。
在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20,其操作及动作如下实行。
首先,本发明的缝纫机不通过缝纫机电机M1工作时,进一步地,密封唇7(7a、7b、7c、7d、7e)位于上述避让位置时,在缝纫机的穿线装置20的位置切换机构26中,操作作为操作部30的一次手动操作的手动操作控制杆69与传送部件38一同沿穿线设定杆轴72滑动下降的话,止动块解除轴81从下倾斜凸轮69a开始沿直线凸轮69e滑动,使止动块80逆时针方向回转,更进一步地沿上倾斜凸轮69b滑动使止动块80顺时针方向回转,使传送部件38的挂钩部74d卡止至止动块80的挂钩部80a(图6)。这个状态是密封唇7(7a、7b、7c、7d、7e)的准备状态。
同时,通过手动操作控制杆69的下降操作,通过承载止动螺钉78可自由回转地被支撑在穿线设定杆臂盖75的承载件77,使位于穿针线定位部32的倾斜凸轮工作臂板52沿穿线控制杆连结槽52b顺时针方向回转(图8)。因此,因为倾斜凸轮体55的回转,流路切换阀53也90°回转。其结果,根据流路切换装置150的流路切换阀53,切换为针线吸引导管44d连通至吸入端口28a、弯针线连接导管39连通至大气口60d,使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为可穿针线状态(图8、图12(b))。换言之,通过手动操作控制杆69的下降操作,穿针线优先于穿弯针线。关于穿弯针线的操作及动作在后述。
进一步地,当操作手动操作控制杆69下降,控制部件90的唇驱动销96通过控制板50的唇驱动销连结槽50b使控制板50顺时针回转的同时,上述的倾斜凸轮体55回转,控制销45的一端穿过工作弹簧47和凸轮从动件连接轴46抵接至倾斜凸轮体55,另一端穿过流路控制本体44的控制销贯通孔44a、控制板50的大径孔50c、弹簧49、穿针线安装板41、流路控制本体60的控制销贯通孔60b,抵接至转盘42。(图7、图8)。
此处,当执行固定于作为驱动轴的下轴DS的手轮HP的手动回转操作、即二次手动操作时,控制销45嵌合至缺口部42b并在轴线方向移动,因为穿线位置小径部45c嵌入销小径嵌入孔50d,所以控制板50顺时针摆动。因此,因为控制部件90下降,通过唇驱动臂100、唇导向臂103、唇支架轴117、唇支架110而被连接的密封唇7(7a、7b、7c、7d、7e),沿唇导向板91的凸轮91a及变形凸轮91b下降。通过这样,在穿针线定位部32,密封唇7(7a、7b、7c、7d、7e)移动至穿线位置,抵接至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
实际的穿线之前,操作用于使泵PU小型、小容量化的流路选择装置33的流路选择控制阀132来选择任意一组。往右摆动如图10a所示的流路选择控制阀132的话,通过连杆61连接至流路选择管道64,将流路选择控制阀132的摆动运动转化为连杆61的线运动,进一步地转化为流路选择管道64的回转运动,包边缝针用吸气入口孔64b连接至包边缝针用吸气入口孔43b,选择包边缝针1(1a、1b)的流路(图10(b))。往左摆动流路选择控制阀132的话,双重环针用吸气入口孔64c连接至双重环针用吸气入口孔43c,选择双重环针1(1e、1f、1g)的流路。
这样密封唇7(7a、7b、7c、7d、7e)向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的抵接、流路切换、流路选择完成后,投入电源开关154,按压穿线按钮133的话,控制装置(CPU)因为以泵电机M2驱动穿线泵PU,操作者靠近位于针1(1a、1b)或者双重环针1(1e、1f、1g)的线孔1c、1d、1h、1i、1j的线入口5f的针线3a、3b、3c、3d、3e的一端。当密封唇7(7a、7b、7c、7d、7e)抵接至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的话,在周边带状环状区域22及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24的上部,周边带状环状区域22的上部凸状半圆周边缘部分段9a密接至在水平方向延伸的上部平坦形带状分段9e;在周边带状环状区域22及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24的下部,周边带状环状区域22的下部凸状半圆周边缘部分段9b密接至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24的下部半圆周形带状分段9f;在周边带状环状区域22及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24的两侧部,周边带状环状区域22的两处侧部带状区域部分9c及9d密接至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24的两处侧部带状分段9g、9h。由此,密封唇7(7a、7b、7c、7d、7e)抵接至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时,包边缝针1(1a、1b)及双重环针1(1e、1f、1g)的周边带状环状区域22密接至密封唇7(7a、7b、7c、7d、7e)的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24。因此,因为空压穿针线时能够仅从缝纫机针的线孔处吸气,所以能够确实、稳定地线穿针线。
这种场合,从针线吸引导管40a-40e中吸气运送而至的针线3a(3b、3c、3d、3e)碰撞位于设置在针线吸引导管40a-40e及泵PU之间的穿线装置20中的分离器120的止线壁116,在空间115,使碰撞止线壁116的空气流速与朝向泵PU吸气运送的流速相比低速,防止碰撞止线壁116并被止线的针线3a(3b、3c、3d、3e)被朝向泵PU吸入。被吸气运送而至的惯性力较大的针线3a(3b、3c、3d、3e),冲击止线壁116后的空气的流速与朝向泵PU吸气运送的流速相比变得低速,换言之,碰撞分离空间115g的止线壁116后被止线并留下,在此针线与空气分离。一方面,位于空间115h的惯性力较小的空气朝向与泵PU连接的流路急回旋,经由成为被吸引的空气流路的流路115i、115j及针线吸引导管44d,通过泵PU,从其吸入端口28a处被吸引。
相反地,通过操作部30的手动操作控制杆69的上升操作,密封唇7(7a、7b、7c、7d、7e)复位至待机位置。也就是,通过承载止动螺钉78可自由回转地被支撑在穿线设定杆臂盖75的承载件77,使位于穿针线定位部32的倾斜凸轮工作臂板52的穿线控制杆连结槽52b逆时针方向回转。因此,因为倾斜凸轮体55的回转,所以流路切换阀53也90°回转。其结果,通过流路切换装置150的流路切换阀53,在穿弯针线时,切换为排出端口28b连通至弯针线连接导管39、吸入端口28a连通至大气口44c,使弯针2(2a、2b、2c)变为可穿弯针线状态(图8、图12(a))。
这种场合,通过穿弯针线定位部142的操作部141,执行一次手动操作的话,导管连接机构140的弯针线导向导管37以嵌套式与弯针线连接导管39嵌合的状态,定位销147抵接至转盘143,形成穿弯针线的准备状态的准备位置、保持准备位置。接下来,在穿弯针线定位部142,执行手轮HP的手动回转操作、即二次手动操作的话,通过导管连接机构140,使定位销147嵌合至缺口部144时在轴向移位,滑动支撑板145以从使弯针线连接导管39位置对齐抵接至弯针2(2a、2b、2c)的弯针孔入口2g、2h、2i的准备位置开始,通过预先设定的穿弯针线定时器,形成穿弯针线的穿弯针线状态的穿弯针线位置,弯针线连接导管39抵接至弯针孔入口2g、2h、2i,弯针孔2d、2e、2f接合至弯针线导入入口35。
在这里,按压穿弯针线开始按钮152的话,控制装置(CPU)因为以泵电机M2驱动穿线泵PU,操作者将弯针线3f、3g、3h的一端插入弯针线导入机构161的弯针线导入入口35的话,该弯针线从导管连接机构140的弯针线连接导管39开始,穿过弯针线导向导管37被空气运送至弯针孔2d、2e、2f。由此,弯针2(2a、2b、2c)通过从泵PU的排出端口28b开始被抽吸的空气,从弯针线导入入口35处开始,穿弯针线至弯针孔2d、2e、2f。
并且,执行上述操作部141的一次手动操作的反操作的话,线缝形成时将弯针线连接导管39从弯针2(2a、2b、2c)的弯针孔入口2g、2h、2i处分离,复位至线缝形成状态。
这样穿弯针线完成后,通过踩踏脚控制器153,控制装置(CPU)因为以缝纫机电机M1从上下轴US、LS开始驱动针棒驱动机构12c、进给机构15、弯针驱动机构160,因此在执行将针线3a、3b,下弯针线3f,上弯针线3g交叉以在待缝制的布WP上形成包边缝(包缝)的线缝的同时,执行将针线3c、3d、3e,双重环弯针线3h交叉以在待缝制的布WP上形成双重环(扁平缝)的线缝。针线3a、3b穿通贯通针板13上下运动的包边缝针1(1a、1b)的线孔1c、1d;下弯针线3f穿通下弯针2a的弯针孔2d,下弯针2a在针板13的下侧描画圆弧状的轨迹以与包边缝针1(1a、1b)的轨迹交叉地往复运动;上弯针线3g穿通上弯针2b的弯针孔2e,上弯针线2b在针板13的侧方与下弯针2a的轨迹交叉的同时在针板13的上侧描画椭圆弧状的轨迹以与包边缝针1(1a、1b)的轨迹交叉地往复运动;针线3c、3d、3e穿通双重环针1(1e、1f、1g)的线孔1h、1i、1j;双重环弯针线3h穿通双重环弯针2c的弯针孔2f,双重环弯针2c描画椭圆弧状的轨迹以与双重环针1(1e、1f、1g)的轨迹交叉地往复运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可以适用于仅以使用缝纫机电机驱动的一个泵,在气体运送上利用其吸气及排气,执行以吸气形态从缝纫机针的线孔处空压穿针线,和执行以排气形态空压穿弯针线至缝纫机弯针的弯针孔的平缝缝纫机、包边缝缝纫机、双重环缝缝纫机、扁平缝缝纫机等的缝纫机上。
符号的说明
LS 下轴;
US 上轴;
LP 下轴带轮;
TV 同步带;
UP 上轴带轮;
HP 手轮;
M1 缝纫机电机;
M2 泵电机;
CPU 控制装置;
WP 布;
ST 针柄;
PU 泵;
V 皮带;
PP 带轮;
t 距离;
1(1a、1b) 包边缝针;
1c、1d、1h、1i、1j 线孔;
1(1e、1f、1g) 双重环针;
1k 针穴;
2(2a、2b、2c) 弯针;
2d、2e、2f 弯针孔;
2g、2h、2i 弯针孔入口;
3a、3b、3c、3d、3e 针线;
3f、3g、3h 弯针线;
4 线缝形成装置;
5(5a、5b、5c、5d、5e) 线出口;
5f 线入口;
6(6a、6b、6c、6d、6e) 吸气口孔;
7(7a、7b、7c、7d、7e) 密封唇;
9a 上部平坦形带状区域部分;
9b 下部半圆周形带状区域部分;
9c、9d 侧部带状区域部分;
9e 上部平坦形带状分段;
9f 下部半圆周形带状分段;
9g、9h 侧部带状分段;
9j、9k 翼;
10 针棒;
11 压脚棒;
12a 针棒·压脚棒单元座;
12b 针夹;
12c 针棒驱动机构;
13、 针板;
14、 压脚钣金;
15、 进给机构;
20、 空压穿线装置;
22、 周边带状环状区域;
24、 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
26、 位置切换机构;
28a 吸入端口;
28b 排出端口;
30 操作部;
32 穿针线定位部;
33 流路选择装置;
35 弯针线导入入口;
37 弯针线导向导管;
38 传送部件;
39 弯针线连接导管;
40a-40e 针线吸引导管;
41a、41b 组合化针线吸引导管;
41 穿针线安装板;
42 转盘;
42a 端面;
42b 缺口部;
43a 吸气出口孔;
43b 包边缝针用吸气入口孔;
43c 双重环针用吸气入口孔;
43d 排气孔;
44 流路控制本体;
44a 控制销贯通孔;
44b 阀贯通孔;
44c 大气口;
44d 针线吸引导管;
45 控制销;
45a 控制销端部;
45b 准备位置大径部;
45c 穿线位置小径部;
45d 长孔;
45e 收纳孔;
46 凸轮从动件连接轴;
47 工作弹簧;
49 弹簧;
47 工作弹簧;
48 销;
50 控制板;
50a 阀贯通孔;
50b 唇驱动销连结槽;
50c 销嵌入大径孔;
52 倾斜凸轮工作臂板;
52a 凸轮体安装孔;
52b 穿线控制杆连结槽;
52c 安装孔;
53 流路切换阀;
53a、53b 吸排气释放阀;
54 吸排气释放轴销;
55 倾斜凸轮体;
55a 倾斜凸轮;
55b 吸排气释放轴结合孔;
56 螺钉;
60 流路控制本体;
60a 吸排气释放轴贯通孔;
60b 控制销贯通孔;
60c 吸气释放孔;
60d 大气口;
60e 轴导向管;
61 流路选择连杆;
64 流路选择管道;
64a 吸气出口孔;
64b 包边缝针用吸气入口孔;
64c 双重环针用吸气入口孔;
65 流路选择臂;
69 手动控制杆;
69a 下倾斜凸轮;
69b 上倾斜凸轮;
69c 长槽;
69d 长槽;
69e 直线凸轮;
71 穿线设定杆板;
71a 唇导向板安装面;
71b 穿线设定杆轴安装孔;
71c 手动控制杆滑动面;
71d 止动块解除轴避让孔;
71e 弹簧钩;
71j 狭缝;
72 穿线设定杆轴;
74a 弹簧安装臂;
74b 穿线设定杆轴滑动孔;
74c 安装部;
74d 挂钩部;
74e 接触部;
75 穿线设定杆臂盖;
76 止动螺钉;
77 承载件;
78 承载止动螺钉;
79a、79b 螺钉;
79c 管套;
80 止动块;
80a 挂钩部;
81 止动块解除轴;
82 止动块轴;
83 止动块弹簧;
84 止动螺钉;
85 垫圈;
86 唇驱动弹簧;
87 垫片;
88 螺钉;
89 唇复位弹簧;
89a 垫片;
89b 螺钉;
90 控制部件;
90a 唇驱动导向轴滑动孔;
90b 接触部;
90d 安装孔;
90f 安装孔;
91 唇导向板;
91a 凸轮;
91b 变形凸轮;
91f、91g 唇驱动导向轴安装孔;
93 唇驱动导向轴;
96 唇驱动销;
98 销轴;
99 定位销;
100 唇驱动臂;
100a 摆动孔;
100b 销孔;
103 唇导向臂;
110 唇支架;
115 分离器主体;
115a 螺钉;
115b 组合化吸引端口;
115c 组合化吸引端口;
115g 空间;
115h 空间;
115i、115j 流路;
116 止线壁;
117 唇支架轴;
120 分离器;
131 流路选择控制杆座;
131a 转动轴;
131b 止动块;
132 流路选择控制杆;
132a 流路选择臂;
133 穿针线按钮;
135a 吸入阀;
135b 排出阀;
135c 偏心凸轮;
135d 驱动杆;
135e 摆动连杆;
135f 活塞;
136 穿弯针线控制杆;
140 导管连接机构;
141 操作部;
142 穿弯针线定位部;
143 转盘;
144 缺口部;
145 支撑板;
146 弹簧;
147 定位销;
150 流路切换装置;
152 穿弯针线按钮;
153 脚控制器;
154 电源开关;
160 弯针驱动机构。

Claims (15)

1.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线缝形成装置,所述线缝形成装置包括缝纫机针和线环捕捉装置,所述线环捕捉装置将与所述针一同运动并穿线至所述针的线孔的针线打结以形成线缝,在以空压式穿线至所述的针的线孔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中,还包括:
密封唇,所述密封唇具有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在包围所述针的线孔的线出口的所述针的周边带状环状区域处,所述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对应有可密封抵接地包围从所述针的线孔的线出口处吸气的吸气口孔;
针线吸引导管,所述针线吸引导管连接至所述密封唇的所述吸气口孔;
位置切换机构,在穿针线时,所述位置切换机构移动所述密封唇至与所述针抵接的穿线位置以使所述吸气口孔与所述针的线孔的线出口位置对齐,在线缝形成时,所述位置切换机构将所述密封唇从所述针处后退并将密封唇移动至待机位置;
泵,所述针线吸引导管连接至吸入端口,在穿针线时,所述泵将插入所述针的线孔的线入口的针线的一端,从所述针的线孔的线出口开始,经由所述吸气口孔,穿过所述针线吸引导管,吸气至所述吸入端口,往所述针的线孔进行穿针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在所述线孔的上部具有用于所述线环捕捉装置的梭尖通过的针穴,所述针的周边带状环状区域具有:在横跨所述针穴的中间部的水平方向延伸的上部平坦形带状区域部分,在横跨所述线孔的下部的水平方向延伸的下部半圆周形带状区域部分,在连接所述上部平坦形带状区域部分及所述下部半圆周形带状区域部分之间的垂直方向和圆周方向延伸的两处侧部带状区域部分;与此对应,所述密封唇的周边带状环状接触部具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上部平坦形带状分段,在水平方向延伸的下部半圆周形带状分段,在连接上部平坦形带状分段及下部半圆周形带状分段之间的垂直方向和圆周方向延伸的两处侧部带状分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唇由选自具有柔软性的橡胶、塑料、软木中的一种材料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唇由选自具有不损害柔软性程度的弹力性的橡胶、塑料、软木中的一种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具有:位于所述针线吸引导管及所述泵之间,从所述针线吸引导管中吸气运送而至的所述针线碰撞的止线壁;使碰撞所述止线壁的空气流速与朝向所述泵吸气运送的流速相比低速,防止碰撞所述止线壁并被止线的所述针线被朝向所述泵吸入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切换机构具有:操作部,其通过一次手动操作形成所述穿针线的准备状态的准备位置、保持准备位置;及
穿针线定位部,其与所述操作部一同移动,从准备位置开始,根据二次手动操作,通过预先设定的穿针线定时器,形成所述穿针线的穿针线状态的穿针线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具有:手动操作的手动控制杆,及与所述手动控制杆连结、通过挂钩部保持所述准备位置的传送部件;
所述穿针线定位部具有: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所述传送部件可动、由弹簧施加弹力、根据所述二次手动操作,通过预先设定的穿针线定时器、形成所述穿针线的穿针线状态的穿针线位置,移动所述密封唇抵接至所述针以使所述吸气口孔位置对齐至所述针的线孔的线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针线定位部具有:控制销,限制所述控制销的运动的控制板,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抵接至具有与所述针同步驱动的缺口部的转盘,根据所述二次手动操作嵌合至所述缺口时,在轴向移位并摆动控制板,通过所述控制部件移动所述的密封唇抵接至所述针以使所述吸气口孔位置对齐至所述针的线孔的线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由多根的针构成,所述多根的针至少分为两组;还具有流路选择装置,所述流路选择装置选择两组的各自的所述的针连接至所述泵的所述吸入端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线缝形成装置,所述线缝形成装置将与作为所述线环捕捉装置的弯针一同运动并分别穿线至所述针的线孔及所述弯针的弯针孔的针线及弯针线打结以形成线缝;
还包括:
弯针线导入入口,所述弯针线导入入口与所述泵的排出端口连接;
弯针线导向导管,所述弯针线导向导管与所述弯针线导入入口连接,将插入所述弯针线导入入口的所述弯针线的一端从所述排出端口处开始通过被抽吸的空气进行空气运送;
弯针线连接导管,所述弯针线连接导管以嵌套式嵌合至所述弯针线导向导管,在穿弯针线时抵接至所述弯针的弯针孔入口;
导管连接机构,在穿弯针线时,所述导管连接机构使所述弯针线连接导管抵接至所述弯针的弯针孔入口,从所述弯针线导入入口开始,经由所述弯针线导向导管,穿过所述弯针线连接导管,将插入所述弯针线导入入口的弯针线的一端往所述弯针的弯针孔进行穿弯针线,在线缝形成时,所述导管连接机构将所述弯针线连接导管从所述弯针的弯针孔入口分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连接机构具有:
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安装至缝纫机的基台,通过一次手动操作形成穿弯针线的准备状态的准备位置、保持准备位置;
穿弯针线定位部,所述穿弯针线定位部从准备位置处开始根据二次手动操作,通过预先设定的穿弯针线定时器,形成所述穿弯针线的穿弯针线状态的穿弯针线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弯针线定位部具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弯针同步驱动,抵接至具有缺口部的转盘,根据二次手动操作,在嵌合至所述缺口时在轴向移位,移动所述控制板以使所述弯针线连接导管抵接至所述弯针的弯针孔入口且位置对齐。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路切换装置,在穿针线时,所述流路切换装置切换所述针线吸引导管往所述吸入端口、所述弯针线连接导管往大气口连通;在穿弯针线时,所述流路切换装置切换所述排出端口往所述弯针线连接导管、所述吸入端口往大气口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流路切换装置具有流路切换阀,所述流路切换阀与所述一次手动操作连动,切换所述吸入端口及所述排出端口的一方往所述针线吸引导管及所述弯针线连接导管的一方、所述吸入端口及所述排出端口的另一方往大气口连通;切换所述吸入端口及所述排出端口的另一方往所述针线吸引导管及所述弯针线连接导管的另一方、所述吸入端口及所述排出端口的一方往大气口连通。
15.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具有线缝形成装置,所述线缝形成装置包括缝纫机针和线环捕捉装置,所述线环捕捉装置将与所述针一同运动并穿线至所述针的线孔的针线打结以形成锭缝线缝,在以空压式穿线至所述针的线孔的缝纫机的空压穿线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唇,所述密封唇具有凹状的半圆周面边缘部,在包含所述针的线孔的线出口的所述针的凸状的半圆周面边缘部,所述凹状的半圆周面边缘部对应有可密封抵接地包含从所述针的线孔处吸气的吸气口孔;
针线吸引导管,所述针线吸引导管连接至所述密封唇的所述吸气口孔;
位置切换机构,在穿针线时,所述位置切换机构移动所述密封唇抵接至与所述针以使所述吸气口孔与所述针的线孔的线出口位置对齐,在线缝形成时,所述位置切换机构将所述密封唇从所述针处后退并将所述密封唇移动至待机位置;
泵,所述针线吸引导管连接至吸入端口,在穿针线时,所述泵将插入所述针的线孔的线入口的针线的一端,从所述针的线孔的线出口开始,经由所述吸气口孔,穿过所述针线吸引导管,在所述吸入端口吸气,往所述针的线孔进行穿针线;
具有线缝形成装置,所述线缝形成装置将与作为所述线环捕捉装置的弯针一同运动并分别穿线至所述针的线孔及所述弯针的弯针孔的针线及弯针线打结以形成环缝线缝;
还包括:
弯针线导入入口,所述弯针线导入入口与所述泵的排出端口连接;
弯针线导向导管,所述弯针线导向导管与所述弯针线导入入口连接,将插入所述弯针线导入入口的所述弯针线的一端从所述排出端口处开始通过被抽吸的空气进行空气运送;
弯针线连接导管,所述弯针线连接导管以嵌套式嵌合至所述弯针线导向导管,在穿弯针线时抵接至所述弯针的弯针孔入口;
导管连接机构,在穿弯针线时,所述导管连接机构使所述弯针线连接导管抵接至所述弯针的弯针孔入口,从所述弯针线导入入口开始,经由所述弯针线导向导管,穿过所述弯针线连接导管,将插入所述弯针线导入入口的弯针线的一端往所述弯针的弯针孔进行穿弯针线,在线缝形成时,所述导管连接机构将所述弯针线连接导管从所述弯针的弯针孔入口分离。
CN201680025449.0A 2016-02-10 2016-06-30 缝纫机的穿线装置 Active CN1078497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3688A JP6866968B2 (ja) 2016-02-10 2016-02-10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2016-023688 2016-02-10
PCT/JP2016/069416 WO2017138163A1 (ja) 2016-02-10 2016-06-30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49769A true CN107849769A (zh) 2018-03-27
CN107849769B CN107849769B (zh) 2021-06-01

Family

ID=59563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5449.0A Active CN107849769B (zh) 2016-02-10 2016-06-30 缝纫机的穿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472754B2 (zh)
JP (1) JP6866968B2 (zh)
KR (1) KR102510205B1 (zh)
CN (1) CN107849769B (zh)
AU (1) AU2016392328B2 (zh)
CH (1) CH713418B1 (zh)
DE (1) DE112016003114B4 (zh)
TW (1) TWI688688B (zh)
WO (1) WO20171381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2124A (zh) * 2018-05-31 2019-12-10 昆山市苞蕾众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手枪式穿线器
KR20240027395A (ko) 2022-08-23 2024-03-04 주식회사 공간의파티 모바일 환경에서 단일 이미지 객체 인식 기반의 시각적 측위 방법 및 장치
KR20240038362A (ko) 2022-09-16 2024-03-25 주식회사 공간의파티 Ar 실내 내비게이션을 위한 객체 포즈 추정 기반의 시각적 위치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13014A (en) * 1944-08-19 1946-12-24 Man Sew Corp Means for threading needles
JPH0214861B2 (zh) * 1985-05-20 1990-04-10 Brother Ind Ltd
JPH06154461A (ja) * 1992-11-24 1994-06-03 Araco Corp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H1076094A (ja) * 1996-09-02 1998-03-24 Juki Corp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CN1416486A (zh) * 2000-03-07 2003-05-07 宫本株式会社 刺绣用缝纫机中的穿线装置
JP2007105283A (ja) * 2005-10-14 2007-04-26 Iwaboo International:Kk 糸通し装置及びミシン
JP2008036341A (ja) * 2006-08-10 2008-02-21 Juki Corp ミシン
CN102666958A (zh) * 2009-08-17 2012-09-12 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CN103249885A (zh) * 2011-09-20 2013-08-14 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CN104246048A (zh) * 2012-07-13 2014-12-24 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89902A (en) * 1965-02-10 1966-12-06 Singer Co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reading a sewing needle
US3486472A (en) * 1967-07-10 1969-12-30 Singer Co Sewing machine pneumatic needle threaders
US3540392A (en) * 1969-04-01 1970-11-17 Singer Co Vacuum needle threader and thread wiper mechanism
US3599587A (en) * 1969-11-18 1971-08-17 Singer Co Sewing machine pneumatic needle threader
US4075959A (en) * 1977-04-06 1978-02-28 The Singer Company Pneumatic thread and fiber feeding devices
US4198915A (en) 1978-10-05 1980-04-22 The Singer Company Vacuum-type pneumatic needle threading assist
US4164191A (en) 1978-10-17 1979-08-14 The Singer Company Sewing machine motor actuated pneumatic pump for needle threading
JPH04336095A (ja) * 1991-05-13 1992-11-24 Niimi:Kk ミシンにおける糸通し装置
JP2865470B2 (ja) * 1992-02-24 1999-03-08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US5345888A (en) 1993-11-15 1994-09-13 Frankel Samuel R Automatic needle threader
JP4140018B2 (ja) * 1998-03-20 2008-08-27 ステップ有限会社 ミシンのための糸通し装置
JP3054818B2 (ja) * 1998-07-03 2000-06-19 ステップ有限会社 ミシンのための糸通し装置
JP5935073B2 (ja) * 2011-06-16 2016-06-15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気体搬送糸通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13014A (en) * 1944-08-19 1946-12-24 Man Sew Corp Means for threading needles
JPH0214861B2 (zh) * 1985-05-20 1990-04-10 Brother Ind Ltd
JPH06154461A (ja) * 1992-11-24 1994-06-03 Araco Corp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H1076094A (ja) * 1996-09-02 1998-03-24 Juki Corp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CN1416486A (zh) * 2000-03-07 2003-05-07 宫本株式会社 刺绣用缝纫机中的穿线装置
JP2007105283A (ja) * 2005-10-14 2007-04-26 Iwaboo International:Kk 糸通し装置及びミシン
JP2008036341A (ja) * 2006-08-10 2008-02-21 Juki Corp ミシン
CN102666958A (zh) * 2009-08-17 2012-09-12 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CN103249885A (zh) * 2011-09-20 2013-08-14 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CN104246048A (zh) * 2012-07-13 2014-12-24 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72754B2 (en) 2019-11-12
JP2017140228A (ja) 2017-08-17
DE112016003114T5 (de) 2018-05-17
WO2017138163A1 (ja) 2017-08-17
US20190048503A1 (en) 2019-02-14
TWI688688B (zh) 2020-03-21
KR102510205B1 (ko) 2023-03-14
AU2016392328A1 (en) 2018-03-22
JP6866968B2 (ja) 2021-04-28
KR20180106848A (ko) 2018-10-01
CN107849769B (zh) 2021-06-01
TW201728798A (zh) 2017-08-16
CH713418B1 (de) 2021-11-15
DE112016003114B4 (de) 2022-12-29
AU2016392328B2 (en) 2022-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9769A (zh) 缝纫机的穿线装置
US8925472B2 (en) Gas carrying threading device of sewing machine
CN104246048B (zh)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TWI468569B (zh) Crank arm type chain sewing machine blade drive device
US9290872B2 (en) Gas carrying threading device of sewing machine
CN106968055B (zh) 一种双针缝纫机的转角缝制方法
JP2018027106A (ja) ミシン及び縫製システム
JP4528498B2 (ja) ボタン穴ミシン
CZ20001329A3 (cs) Dírkovací stroj
JP2008110165A (ja)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
CN104420083B (zh) 缝纫机
JP2007097772A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の大押さえ装置
CN107099942A (zh) 夹紧辅助装置
CN107099936A (zh) 缝纫机
CN209493694U (zh) 一种用于流水线式花样缝纫机的辅助板换料装置
KR100654753B1 (ko) 의류용 장식구슬을 원사에 자동으로 꿰는 장치
US4688500A (en) Device for holding a fabric in blind stich sewing
CN109554834B (zh) 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