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8876A - 記錄裝置、記錄媒體、及記錄裝置之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記錄裝置、記錄媒體、及記錄裝置之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8876A
TW201318876A TW101127498A TW101127498A TW201318876A TW 201318876 A TW201318876 A TW 201318876A TW 101127498 A TW101127498 A TW 101127498A TW 101127498 A TW101127498 A TW 101127498A TW 201318876 A TW201318876 A TW 20131887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rk
recording medium
length
unit
detec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7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86262B (zh
Inventor
Ryo Yoshida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18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8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6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6262B/zh

Links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可利用將位置檢測用標記形成於記錄媒體,而適當地檢測記錄媒體之剩餘量之狀況。印表機2包括標記長度檢測部41,其於記錄媒體之搬送過程中,基於黑標感測器64之檢測值,檢測黑標之搬送方向上之長度;及剩餘量檢測部42,其係基於利用標記長度檢測部41所檢測之黑標長度,檢測記錄媒體之剩餘量之狀況。

Description

記錄裝置、記錄媒體、及記錄裝置之控制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搬送形成有位置檢測標記之記錄媒體的記錄裝置、該記錄媒體、及該記錄裝置之控制方法。
先前,已知有記錄於捲為捲筒狀且以特定間隔形成有位置檢測用標記(marking)之長條之記錄媒體的記錄裝置(內具防止列印位置偏移功能之印表機),且該記錄裝置係光學性檢測位置檢測用標記,並基於檢測值調整記錄媒體之位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該專利文獻1之記錄裝置係一面藉由紙張搬送機構來搬送記錄媒體,一面藉由列印頭而將圖像記錄於記錄媒體。
[先前技術文獻] [特許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2-326408號公報
作為如上述專利文獻1之記錄裝置之類的搬送記錄媒體且記錄圖像者,存在有需要適當地管理例如捲筒狀記錄媒體之末端已近等、記錄媒體之剩餘量之狀況的需求。此處,可藉由設置用以管理記錄媒體之剩餘量之狀況的專用機構、例如檢測記錄媒體之末端已近的專用感測器等而解決上述需求,但卻存在招致製造成本增大、裝置大型化等之可能性,因此,存在需要儘可能避免設置此種專用機構 之需求。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情況研製而成者,其目的在於可利用使位置檢測用標記形成於記錄媒體之情形而適當地檢測記錄媒體之剩餘量之狀況。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記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搬送部,其係於搬送路徑上搬送形成有複數個尺寸之位置檢測用標記之記錄媒體;標記檢測部,其係設置於上述搬送路徑之特定之讀取位置,且檢測上述讀取位置上之上述記錄媒體之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標記長度檢測部,其係於上述搬送部之上述記錄媒體搬送過程中,基於上述標記檢測部之檢測,檢測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上述搬送方向上之長度;及剩餘量檢測部,其係基於由上述標記長度檢測部檢測之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長度,至少檢測上述記錄媒體之剩餘量之狀況。
根據該構成,於記錄媒體之搬送過程中,檢測位置檢測用標記之長度,並基於所檢測之位置檢測用標記之長度,檢測記錄媒體之剩餘量之狀況,因此,於對形成搬送方向上之長度不同之位置檢測用標記以用於記錄媒體之剩餘量狀況之檢測的記錄媒體之情形時,可利用位置檢測用標記之長度差異,適當地檢測記錄媒體之剩餘量之狀況。
又,作為上述發明之控制裝置,本發明之特徵在於:將上述搬送方向上之長度分別不同且以特定間隔配置於特定範圍之一般標記、配置於與上述記錄媒體之末端相距特定 距離之位置之近端標記、及配置於與上述記錄媒體之末端對應之位置之後端標記作為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而形成於上述記錄媒體;上述剩餘量檢測部係基於由上述標記長度檢測部所檢測之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上述搬送方向上之長度,檢測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種類,且基於經檢測之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種類,檢測上述記錄媒體位於與上述特定範圍對應之位置、上述記錄媒體之末端已近、或者上述記錄媒體已到達與該末端對應之位置。
根據該構成,可利用一般標記、近端標記、及後端標記各自之搬送方向上之長度不同之情形,基於已檢測之位置檢測用標記之長度,檢測位置檢測用標記之種類,進而,可基於已檢測之位置檢測用標記之種類,檢測記錄媒體之剩餘量之狀況,具體而言,可檢測記錄媒體位於與上述特定範圍對應之位置、記錄媒體之末端已近、或者記錄媒體已到達與該末端對應之位置。
又,作為上述發明之控制裝置,本發明之特徵在於包括:設定部,其係可至少設定停止上述搬送部之搬送、將該情形之狀態發送至已連接之控制裝置、或者自警報部進行特定之警報中之任一處理,作為由上述剩餘量檢測部檢測到上述近端標記或上述後端標記之情形時所應進行之處理;對應處理執行部,其於藉由上述剩餘量檢測部檢測到上述近端標記或者上述後端標記之情形時,基於上述設定部之設定,執行對應之處理。
例如,設定部係藉由自控制裝置輸入之命令,而設定於 由剩餘量檢測部檢測到近端標記時應進行之處理。於此情形時,例如,使用者係藉由對由控制裝置之特定之工具功能提供之專用使用者介面指定應進行之處理,而進行有關該處理之設定。而且,根據上述構成,於由搬送狀況檢測部檢測到近端標記之情形時,停止搬送部進行搬送、或者將該結果之狀態發送至控制裝置、或者藉由警報部進行特定之警報。可藉由停止搬送部進行搬送而防止無法印刷特定之交易,又,可藉由發送控制裝置之該結果之狀態,而使控制裝置偵測該結果,執行適當之處理,又,可藉由警報部,利用顯示或聲音將該結果報知使用者,而令使用者迅速地掌握該結果。
又,作為上述發明之記錄裝置,本發明之特徵在於更包括錯誤判別部,該錯誤判別部係於即便由上述搬送部將上述記錄媒體搬送特定距離仍未由上述標記檢測部檢測到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情形時、以及由上述標記長度檢測部檢測之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長度與作為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長度而預先設定之長度中之任一個均不同之情形時,判別已產生錯誤。
雖然存在誤安裝與指定之記錄媒體不同者之情形、或搬送過程中產生卡紙等某種錯誤之情形、未能藉由標記檢測部檢測到位置檢測用標記或檢測到設想為位置檢測用標記長度之長度以外的長度之情形,但根據上述構成,可利用上述情形,準確地檢測已產生錯誤。
又,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其係供給至記錄裝置之長 條之記錄媒體,其特徵在於,形成有複數個尺寸之位置檢測用標記,並且於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中存在有以特定間隔配置於特定範圍之一般標記、配置於與末端相距特定距離之位置之近端標記、及配置於與末端對應之位置之後端標記,且該等標記各自之搬送方向上之長度形成為不同。
可藉由將該構成之記錄媒體提供至記錄裝置,而使記錄裝置利用一般標記、近端標記、及後端標記各自之搬送方向上之長度不同之情形,基於已檢測之位置檢測用標記之長度,檢測位置檢測用標記之種類,進而,可基於已檢測之位置檢測用標記之種類,檢測記錄媒體之剩餘量之狀況,具體而言,可檢測記錄媒體位於與上述特定範圍對應之位置、記錄媒體之末端已近、或者記錄媒體已到達與該末端對應之位置。
又,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係記錄裝置之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於搬送路徑上搬送形成有複數個尺寸之位置檢測用標記的記錄媒體,基於設置於上述搬送路徑之特定之讀取位置、且檢測上述讀取位置上之上述記錄媒體之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標記檢測部之檢測,檢測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上述搬送方向上之長度,且基於經檢測之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長度,至少檢測上述記錄媒體之剩餘量之狀況。
根據該控制方法,於記錄媒體之搬送過程中,檢測位置檢測用標記之長度,且基於已檢測之位置檢測用標記之長度,檢測記錄媒體之剩餘量之狀況,因此,於對形成搬送 方向上之長度不同之位置檢測用標記作為用於檢測記錄媒體之剩餘量之狀況的記錄媒體進行處理之情形時,可利用位置檢測用標記之長度差異,適當地檢測記錄媒體之剩餘量之狀況。
又,於記錄媒體中,亦可相較一般標記較長地形成近端標記,且與近端標記相比較長地形成後端標記。
此處,位置檢測用標記係附加地設置以進行記錄媒體之位置檢測之標記,因此,考慮到記錄媒體自身之外觀性,較理想為儘可能小者。又,一般標記、近端標記、及後端標記之3個標記中,記錄於記錄媒體之數量最多之標記為一般標記。
基於以上情況,根據上述構成,記錄於記錄媒體之頻率最多之一般標記成為最短(=最小)之標記,因此,可實現記錄媒體之外觀性之提昇。又,亦可考慮對與後端標記對應之區域(與記錄媒體之終端對應之區域),設定為不記錄圖像,但形成於存在不進行圖像記錄之可能性之區域的後端標記為最長(=最大),因此,適當地設置後端標記與其他標記之長度之差異後,可進一步實現外觀性之提昇。
又,於記錄媒體中,近端標記之搬送方向上之長度可為與一般標記之搬送方向上之長度的2倍對應之長度,且,後端標記之搬送方向上之長度可為與一般標記之搬送方向上之長度的3倍對應之長度。
根據該構成,由於將一般標記之長度設為可用於檢測之最小單位,使近端標記之長度為該最小單位的2倍,且使 後端標記之長度為該最小單位的3倍,因此,可一面滿足儘量避免位置檢測用標記自身變大之要求,一面對該等標記之各者有效地設置長度之差異。
進而,亦可於藉由視覺來確認各標記時,藉由將一般標記之長度作為基準,掌握對於該一般標記之長度之相對長度,而直觀地確認近端標記及後端標記之各者,因此,便利性較高。
根據本發明,可利用位置檢測用標記,適當地檢測記錄媒體之剩餘量之狀況。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圖1係表示應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印刷系統1之概略構成的圖。又,圖2係表示印刷系統1所包含之印表機2(記錄裝置)之主要部分之構成的側視圖。
圖1所示之印刷系統1係構成例如設置於零售店等店前之銷售時點管理系統(POS(point-of-sale,銷售時點)系統)的收銀機、或者銷售彩券或各種票券的售票系統,且印刷輸出收據、聯票、彩券、票券等賬單。該圖1所示之印刷系統1係將控制印表機之主電腦3連接於發行賬單之印表機2而構成。
主電腦3係包括表示營業額登錄處理或精算處理之處理內容、或者有關發行之賬單之資訊的顯示器12、讀取有關賬單發行之條碼的條碼掃描器13、包含賬單發行指示等之 鍵等各種鍵的鍵輸入部14、收容精算用之現金的錢箱15等。又,於主電腦3連接有收集印表機2之賬單之發行記錄或交易記錄之資料的伺服器16。於賬單之發行時,主電腦3基於來自條碼掃描器13之輸入值或來自鍵輸入部14之輸入值,存取伺服器16,取得發行賬單所需之資訊,於印表機2上生成進行賬單發行相關之各種動作的控制資料,並將其輸出至印表機2。印表機2係基於自主電腦3輸入之控制資料,使各部分進行動作,發行賬單。
又,如圖1所示,於印表機2之本體20上設置有可開閉之面蓋35。於本體20上設置用以開啟面蓋35的槓桿36,若開啟面蓋35,則收容捲紙22(記錄媒體)之空間露出,可實現捲紙22之補充或更換。又,於本體20設置有使印表機2之電源接通/斷開的電源開關37、用以進行動作模式之切換等操作的供紙開關38、及藉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管)之點亮/熄滅狀態來表示印表機2之動作狀態等的LED顯示部39。
如圖2所示,印表機2係使用將長條之感熱紙捲成捲筒狀的捲紙22作為記錄媒體,藉由熱感列印頭24來對捲紙22加熱,記錄(印刷)文字等。印刷後之捲紙22係藉由切割器單元25而切斷,作且為賬單自排紙口28(圖1)排出。
印表機2係包括捲筒形狀之壓印板23,其將捲紙22收容至本體20,並將該捲紙22退繞,使之於搬送路徑21上進行搬送;熱感列印頭24,其對向配置於壓印板23;以及切割器單元25,其於與搬送方向F(圖2)正交之方向上切斷捲紙 22。切割器單元25既可為於寬度方向上將捲紙22完全切斷之構成,亦可為保留寬度方向中央或者端部不進行切割之構成。
壓印板23係經由未圖示之驅動機構,連結於搬送馬達33(圖3),且藉由搬送馬達33之動作而旋轉。壓印板23與熱感列印頭24係藉由板彈簧等施力機構而以相互密接之方式受力。又,壓印板23之周面係使用橡膠等而成為摩擦係數較高之面。因此,伴隨壓印板23之旋轉,搬送夾隔於壓印板23與熱感列印頭24之間的捲紙22。於搬送馬達33正方向旋轉之情形時,壓印板23於將捲紙22朝向排紙口28搬送之方向上旋轉。
捲紙22係至少於一面設置藉由熱而顯色之顯色層,且該面成為表面10A(記錄面)。於表面10A之相反側即背面10B上,以特定間隔沿搬送方向F設置有作為位置檢測用標記之黑標BM(圖4),以進行印刷或切斷之對準。以下對該黑標BM進行詳細敍述。再者,無論有無背面10B之顯色層皆可。
印表機2係以接觸於捲紙22之表面10A之方式配置有熱感列印頭24,並且於特定之讀取位置RP上,與背面10B對向地設置有黑標感測器64(標記檢測部)。黑標感測器64係反射型之光感測器,且對背面10B照射光,檢測其反射光之光量。勿庸置疑,亦可為透光式光感測器。於本實施形態中,黑標感測器64係以下述之特定之取樣時序,檢測反射光之光量,且於黑標BM位於光之照射位置之情形時,經 由信號處理部51(圖3),對控制部4(圖3)之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之特定之連接埠輸出Low信號,另一方面,於黑標BM不位於光之照射位置之情形時,經由信號處理部51,對控制部4之CPU之特定之連接埠輸出High信號。
又,切割器單元25包括配置於捲紙22之搬送路徑21之一側(背面10B側)的固定刀片30、與該固定刀片30對向地配置於捲紙22之搬送路徑21之另一側(表面10A側)的活動刀片31、使活動刀片31朝向固定刀片30滑動的切割器驅動馬達32。藉由切割器驅動馬達32之驅動力,使活動刀片31經由驅動機構(圖示略)朝向切割器驅動馬達32移動,於固定刀片30與活動刀片31之間將印刷後之捲紙22夾住並切斷。
圖3係表示印表機2之功能性構成之方塊圖。
印表機2包括中樞控制印表機2之各部分的控制部4、按照控制部4之控制而處理各種感測器之信號的信號處理部51、基於控制部4之控制而驅動各馬達的馬達驅動器52、基於控制部4之控制對熱感列印頭24進行通電的列印頭驅動器53、連接於主電腦3且與主電腦3之間收發各種資料的介面(I/F)部54、檢測開關38之操作的輸入部55、及藉由控制部4之控制而切換LED顯示部39之LED之點亮狀態的顯示部56。
控制部4包含記憶控制程式及控制程式之相關設定值等資料的非揮發性記憶體、執行記憶於該ROM(Read-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之程式的CPU、暫時記憶CPU所執 行之程式及所要處理之資料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等而構成。控制部4包括標記長度檢測部41、剩餘量檢測部42、錯誤判別部43、及對應處理執行部44,該等將於下文進行敍述。
於信號處理部51連接有檢測面蓋35開啟之面蓋感測器61、及檢測上述黑標BM的黑標感測器64。面蓋感測器61係於面蓋35開啟時接通之開關式感測器。
黑標感測器64係基於反射光之光量,檢測讀取位置RP上有無黑標BM之感測器,且於黑標BM位於與讀取位置RP對應之位置(光之照射位置)之情形時,對控制部4之CPU之特定之連接埠輸出Low信號,另一方面,於黑標BM不位於與讀取位置RP對應之位置之情形時,對控制部4之CPU之特定之連接埠輸出High信號。
於馬達驅動器52連接有使壓印板23旋轉之搬送馬達33、及切割器單元25所包含之切割器驅動馬達32。馬達驅動器52係對構成為步進馬達之切割器驅動馬達32及搬送馬達33,基於控制部4之控制,輸出驅動信號,使切割器驅動馬達32與搬送馬達33分別沿正方向或者逆方向旋轉。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4、搬送馬達33、壓印板23、及其他附帶機構、裝置協動地作為搬送部發揮功能。
列印頭驅動器53係將驅動電流供給至熱感列印頭24所包含之加熱元件,進而藉由控制每個加熱元件之電流之供給,而由熱感列印頭24對捲紙22執行印刷。
記憶部46係包含快閃ROM或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電子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等可覆寫之非揮發性記憶,且非揮發性且可覆寫地記憶各種資料。
繼而,對捲紙22進行詳細說明。
圖4係示意性表示捲紙22之背面10B之圖,圖5係將捲紙22之背面10B之主要部分放大所得之圖。
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對形成於捲紙22之各部位之長度列舉具體值進行說明,但為便於說明,圖4及圖5並未成為反映各部位之具體長度之準確之縱橫比。
又,於圖4及圖5中,上側為捲紙22之前端側,下側為捲紙22之末端22b側,且於印表機2中搬送捲紙22時,沿著朝上之方向(與圖2之搬送方向F對應之方向)進行搬送。
又,於以下之說明中,捲紙22係將連續發行複數張同一尺寸之標準規格之賬單(例如票券或彩券)作為前提。
如圖4所示,於捲紙22之背面10B上,隔開距離L1(215.9 mm)等間隔地形成有黑標BM。
賬單係於與1個黑標BM對應之區域之表面10A上記錄特定之圖像後,藉由於該1個黑標BM之前後對應之切割位置CT切斷捲紙22而發現。列舉具體例進行說明,由圖4之切割位置CT1與切割位置CT2夾隔之區域係與1個賬單對應之區域。而且,於發行該賬單時,印表機2隨著該賬單之前一賬單之發行,藉由切割器單元25而於切割位置CT1切斷捲紙22後,一面於搬送方向F上搬送捲紙22,一面於捲紙22之表面10A上藉由熱感列印頭24而記錄特定之圖像。進 而,印表機2於搬送方向F上搬送捲紙22,藉由切割器單元25而於切割位置CT2將捲紙22切斷,直至切割位置CT2到達切割器單元25之位置為止。藉此,記錄有特定之圖像之1張賬單之發行結束。同樣地,印表機2將特定之圖像記錄於捲紙22之表面10A上,並且於對應之切割位置CT上將捲紙22切斷,藉此,依次不斷發行賬單。互相鄰接之切割位置CT間之距離L2(=1張賬單之長度方向上之長度)固定為215.9 mm。
印表機2係以如下之方式檢測切割位置CT或各賬單中圖像之記錄開始位置。
即,各切割位置CT對於各黑標BM之相對位置係為固定。例如,1個黑標BM與位於該1個黑標BM之搬送方向F下游側(捲紙22之末端22b側)之切割位置CT的距離L3固定為186.9 mm。據此,印表機2基於黑標感測器64之檢測值,檢測各黑標BM之前端,並藉由構成為步進馬達之搬送馬達33的步級數而管理該檢測後之捲紙22之搬送量,藉此,隨時管理捲紙22對於印表機2之相對位置。於此種管理下,印表機2將適當地檢測切割位置CT或各賬單中圖像之記錄開始位置。
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黑標BM,存在有一般標記TJ、近端標記NE、及後端標記RE之3種類。如圖4所示,後端標記RE係形成於捲紙22之黑標BM中之形成於捲紙22之最末端22b側的黑標BM。又,近端標記NE係形成於捲紙22之黑標BM中之自位於後端標記RE之前一個標記處之黑標BM 至位於前9個標記處之黑標BM為止的9個黑標BM。即,近端標記NE係配置於與捲紙22之末端22b相距特定距離之位置的標記。又,一般標記TJ係形成於捲紙22之黑標BM中之除了近端標記NE及後端標記RE以外的黑標BM。即,一般標記TJ係以特定間隔配置於捲紙22之特定範圍的標記。
於圖5中,(A)表示一般標記TJ,(B)表示近端標記NE,(C)表示後端標記RE。
一般標記TJ、近端標記NE、及後端標記RE分別如上所述,於發行賬單時,用於檢測切割位置CT或記錄開始位置等,又,用於調整所謂之提示處理等之捲紙22之位置。而且,近端標記NE、及後端標記RE更包含以下之功能。
即,近端標記NE係用於檢測捲紙22之末端22b已近,具體而言,用於檢測可發行之賬單尚餘10張以內。又,後端標記RE係用於檢測捲紙22已到達與末端22b對應之位置,具體而言,用於檢測與形成有該後端標記RE之區域對應之賬單為可發行之最後賬單。對於使用該等標記之印表機2之動作將於下文中進行敍述。
如圖5所示,捲紙22之寬度L4為59 mm,一般標記TJ、近端標記NE、及後端標記RE之寬度方向上之長度L5分別為10 mm。
又,如圖5所示,一般標記TJ之前端TJt、近端標記NE之前端NEt、及後端標記RE之前端REt之前端與位於各標記前端側之切割位置CT的距離L6分別為29 mm。即,黑標BM之前端與切割位置CT之相隔距離係無論黑標BM為何種 類均為固定。
作為一般標記TJ之搬送方向F上之長度的搬送方向長度L7為7 mm。作為近端標記NE之搬送方向F上之長度的搬送方向長度L8為一般標記TJ之搬送方向長度L7的2倍即14 mm。作為後端標記RE之搬送方向F上之長度的搬送方向長度L9為一般標記TJ之搬送方向長度L7的3倍即21 mm。如此,黑標BM因種類不同,其搬送方向F上之長度亦不同。
再者,一般標記TJ之搬送方向長度L7為7 mm,但其係相當於構成為步進馬達之搬送馬達33驅動56步級時捲紙22之搬送量之距離。又,近端標記NE之搬送方向長度L8為14 mm,但其係相當於搬送馬達33驅動112步級時捲紙22之搬送量之距離。又,後端標記RE之搬送方向長度L9為21 mm,但其係相當於搬送馬達33驅動168步級時捲紙22之搬送量之距離。
繼而,對印表機2使用捲紙22連續發行賬單時之動作進行說明。
圖6係表示發行賬單時印表機2之動作的流程圖。
作為圖6之前提,於動作開始時刻,設為軟體性、硬體性之初始處理(搬送或記錄相關之機構的初始動作或者程式中定義之變數的初始化等)已結束。
又,於以下之說明中,為實現發明之明確化而將詳細之說明省略,但印表機2之控制部4係基於黑標感測器64之檢測值與搬送馬達33之步級數之管理,以適當之時序進行賬單發行所需之捲紙22之搬送或對捲紙22之表面10A之圖像 記錄、及捲紙22之切斷。
又,於以下之說明中,標記長度檢測部41、剩餘量檢測部42、及錯誤判別部43之功能係藉由CPU讀出韌體執行等硬體與軟體之協動而實現。
若開始發行賬單(步驟SA1),則印表機2之控制部4驅動搬送馬達33,開始捲紙22朝向搬送方向F之搬送。
於捲紙22之搬送過程中,印表機2之控制部4之標記長度檢測部41取得黑標感測器64之檢測值(步驟SA2)。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於黑標BM位於光之照射位置之情形時,自黑標感測器64對控制部4之CPU之特定之連接埠輸入Low信號,於黑標BM不位於光之照射位置之情形時,自黑標感測器64對控制部4之CPU之特定之連接埠輸入High信號。於以下之說明中,為便於說明,而將輸入Low信號表現為「取得黑值」,將輸入High信號表現為「取得白值」。
該步驟SA2之處理係與下述之步驟SA6中搬送馬達33之1步級量之驅動同步地進行。即,控制部4對黑標感測器64之取樣時序與搬送馬達33之1步級量的驅動時序同步。
取得黑標感測器64之檢測值後,標記長度檢測部41判別所取得之檢測值為黑值抑或是白值(步驟SA3)。
於黑值之情形時(步驟SA3:「黑值」),標記長度檢測部41使黑值計數器進位(步驟SA4)。所謂黑值計數器係指於循環地執行之步驟SA2中連續取得黑值之情形時,概念性表示存儲有表示連續取得黑值之次數之累計之值的變數。 黑值計數器係例如定義於實現標記長度檢測部41之功能之程式中的變數。
如以下說明之步驟中所明示,於黑值計數器中,當自檢測到白值之狀態轉移為檢測到黑值之狀態後,存儲有自檢測到黑值之狀態轉移為檢測到白值之狀態為止之期間中之搬送馬達33的步級數,換言之,存儲有於該期間將成為黑標感測器64之檢測對象之黑標BM之搬送方向F之長度換算為步級數之值。即,標記長度檢測部41係於連續地檢測到黑值作為黑標感測器64之檢測值之情形時,利用黑值計數器管理該連續檢測到黑值之次數之累計,藉此,檢測成為檢測對象之黑標BM之搬送方向F之長度。
於黑值計數器進位後,控制部4進行發行賬單所需之熱感列印頭24之控制(步驟SA5),進而,與1步級量相應地驅動搬送馬達33,於搬送方向F上將捲紙22搬送特定量(步驟SA6)。
繼而,控制部4結束對捲紙22指定之搬送量之搬送,判別賬單發行之相關作業是否結束(步驟SA7),於結束之情形時(步驟SA7:YES)結束處理,於未結束之情形時(步驟SA7:NO),使處理順序返回步驟SA2。
另一方面,於步驟SA3中,已取得之檢測值為白值之情形時(步驟SA3:「白值」),控制部4之剩餘量檢測部42判別黑值計數器之值是否為與後端標記RE之搬送方向長度L9對應之值(步驟SA8)。於以下之說明中,將步驟SA3中直至即將取得白值作為檢測值之前作為黑值所檢測之黑標 BM適當地表現為檢測對象之黑標BM。
對步驟SA8之處理進行詳細敍述,如上所述,後端標記RE之搬送方向長度L9係搬送馬達33之168步級量之長度。因此,於黑值計數器之值為與值「168」對應之值之情形時,成為檢測對象之黑標BM之種類為後端標記RE。據此,於步驟SA8中,剩餘量檢測部42判別黑值計數器之值是否為與值「168」對應之值,藉此,判別作為檢測對象之黑標BM是否為後端標記RE。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考慮到設置印表機2之環境、印表機2之個體差異、輕微之錯誤(1步級量之失步等)等,將使值「168」具有±5之裕量之值「163」~值「173」與黑值計數器之值進行比較,若黑值計數器之值屬於值「163」~值「173」內,則剩餘量檢測部42判別黑值計數器之值為與後端標記RE之搬送方向長度L9對應之值。使之具有裕量之方法可任意設定。
黑值計數器之值係與後端標記RE之搬送方向長度L9對應之值之情形時(步驟SA8:YES),剩餘量檢測部42檢測作為檢測對象之黑標BM為後端標記RE,換言之,檢測捲紙22已到達與末端22b對應之位置(步驟SA9)。
繼而,控制部4之對應處理執行部44係執行預先設定為檢測到後端標記RE時應執行之處理的處理(步驟SA10)。
詳細敍述,本實施形態係於檢測到後端標記RE之情形時,印表機2應執行之處理由使用者預先設定。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處理,至少可設定停止捲紙22之搬送之處理、將檢測到後端標記RE之結果之狀態發送至主電腦 3之處理、或者藉由使顯示部56之LED以特定之態樣點亮/熄滅而報知該結果之處理中的任一處理。於檢測到後端標記RE之情形時,執行停止捲紙22之搬送之處理,藉此,可防止無法印刷特定之交易。又,可藉由將檢測到後端標記RE之結果之狀態發送至主電腦3,而使主電腦3偵測該結果,並且例如執行將該結果顯示於顯示器12等適當之處理。又,可藉由利用LED報知該結果,而令使用者迅速地掌握該結果。於此情形時,具有LED之顯示部56作為警報部發揮功能。再者,於具有放音功能之情形時,亦可結合LED之報知,又,代替LED之報知,將該結果放音。於此情形時,放音功能之機構、裝置作為警報部發揮功能。
再者,本實施形態構成為利用藉由主電腦3之特定之工具功能所提供之專用之使用者介面,使用者可設定檢測到後端標記RE時應進行之處理。使用者之設定內容係印表機2與主電腦3進行通訊,作為設定資訊46a記憶於印表機2之記憶部46。記憶有設定資訊46a之記憶部46係作為設定部發揮功能。
於步驟SA10中,控制部4之對應處理執行部44係參照記憶於記憶部46之設定資訊46a,取得由使用者預先設定為檢測到後端標記RE時應進行之處理的處理,並執行該處理。該對應處理執行部44之功能係藉由CPU執行韌體等硬體與軟體之協動而實現。
繼而,控制部4係將黑值計數器初始化(步驟SA11),並將處理順序轉移至步驟SA5。
另一方面,於黑值計數器之值並非為與後端標記RE之搬送方向長度L9對應之值之情形時(步驟SA9:NO),即,於黑值計數器之值不屬於值「163」~值「173」內之情形時,剩餘量檢測部42判別黑值計數器之值是否為與近端標記NE之搬送方向長度L8對應之值(步驟SA12)。具體而言,就與步驟SA8相同之觀點而言,剩餘量檢測部42係藉由判別黑值計數器之值是否屬於值「107」~值「117」(使近端標記NE之搬送方向長度L8換算為步級數之值具有±5之裕量的範圍)內,而判別作為檢測對象之黑標BM是否為近端標記NE。
於黑值計數器之值為與近端標記NE之搬送方向長度L8對應之值之情形時(步驟SA12:YES),剩餘量檢測部42檢測作為檢測對象之黑標BM為近端標記NE,換言之,檢測可發行之賬單尚餘10張以內(步驟SA13)。
繼而,控制部4執行預先設定為檢測到近端標記NE時應執行之處理的處理(步驟SA14)。
詳細敍述之,本實施形態係於檢測到近端標記NE之情形時,印表機2應執行之處理由使用者預先設定。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處理,至少可設定停止捲紙22之搬送之處理、將檢測到近端標記NE之結果之狀態發送至主電腦3之處理、或者藉由使顯示部56之LED以特定之態樣點亮/熄滅而報知該結果之處理中之任一處理。於檢測到近端標記NE之情形時,執行停止捲紙22之搬送之處理,藉此,可防止無法印刷特定之交易。又,可藉由將檢測到 近端標記NE之結果之狀態發送至主電腦3,主電腦3可偵測該結果,並且可執行例如將該結果顯示於顯示器12等適當之處理。又,藉由利用LED報知該結果,可令使用者迅速地掌握該結果。於此情形時,具有LED之顯示部56作為警報部發揮功能。再者,於具有放音功能之情形時,亦可與LED之報知一併放音、或者代替LED之報知而將該結果放音。於此情形時,放音功能之機構、裝置作為警報部發揮功能。
再者,本實施形態係構成為使用者可利用藉由主電腦3之特定之工具功能而提供之專用之使用者介面,而設定檢測到近端標記NE時應進行之處理。使用者之設定內容將由印表機2與主電腦3進行通訊,作為設定資訊46a而記憶於印表機2之記憶部46。記憶有設定資訊46a之記憶部46係作為設定部發揮功能。
於步驟SA14中,控制部4之對應處理執行部44係參照記憶於記憶部46之設定資訊46a,取得由使用者預先設定為檢測到近端標記NE時應進行之處理,且執行該處理。該對應處理執行部44之功能係藉由CPU執行韌體等、透過硬體與軟體之協動而實現。
於步驟SA14之處理後,控制部4將黑值計數器初始化(步驟SA11),並將處理順序轉移至步驟SA5。
另一方面,於黑值計數器之值並非為與近端標記NE之搬送方向長度L8對應之值之情形時(步驟SA12:NO),即,黑值計數器之值不屬於值「107」~值「117」內之情 形時,剩餘量檢測部42判別黑值計數器之值是否為與一般標記TJ之搬送方向長度L7對應之值(步驟SA15)。具體而言,就與步驟SA8相同之觀點而言,剩餘量檢測部42藉由判別黑值計數器之值是否屬於值「51」~值「61」(將一般標記TJ之搬送方向長度L7換算為步級數之值中具有±5之裕量的範圍)內,而判別作為檢測對象之黑標BM是否為一般標記TJ。
於黑值計數器之值為與一般標記TJ之搬送方向長度L7對應之值之情形時(步驟SA15:YES),剩餘量檢測部42檢測作為檢測對象之黑標BM為一般標記TJ(步驟SA16)。
繼而,控制部4係執行預先設定為檢測到一般標記TJ時應執行之處理的處理(步驟SA17),並將黑值計數器初始化(步驟SA11),將處理順序轉移至步驟SA5。
另一方面,於步驟SA15中,黑值計數器之值並非為與一般標記TJ之搬送方向長度L7對應之值之情形時(步驟SA15:NO),控制部4之錯誤判別部43判別黑值計數器之值是否為異常值(步驟SA18)。
此處,於正常地進行動作之情形時,執行步驟SA18之處理時之黑值計數器之值應該成為與將各種類之黑標BM之搬送方向F上之長度換算為步級數之值對應之值、或者初始值之值「0」。於黑值計數器之值並非為該等設想之值之情形時,可認為存在捲紙22上產生卡紙或黑標感測器64及其他附帶構件之錯誤等某種錯誤之情形。據此,於步驟SA18中,控制部4之錯誤判別部43於黑值計數器之值不屬 於各種類之黑標BM之搬送方向上之長度換算為步級數的值、具體而言不屬於值「163」~值「173」、值「107」~值「117」、值「51」~值「61」,又,亦非初始值「0」之情形時,判別黑值計數器之值為異常值。
於黑值計數器之值並非為異常值之情形時(步驟SA18:NO),控制部4將黑值計數器之值初始化後(步驟SA11),將處理順序轉移至步驟SA5。
另一方面,於黑值計數器之值為異常值之情形時(步驟SA18:YES),控制部4之錯誤判別部43判別存在產生某種錯誤之可能性,並執行預先設定之錯誤處理(步驟SA19)。所謂錯誤處理係指例如賬單之發行中斷、或藉由使LED以特定之態樣點亮/熄滅而報知錯誤之產生的可能性、或者將該結果之命令輸出至主電腦3。應執行之錯誤處理構成為可由使用者任意設定。
如此般,本實施形態可活用檢測黑標BM之搬送方向F上之長度,迅速且準確地檢測錯誤之產生之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印表機2係檢測黑標BM之長度,且藉由檢測之長度,判別作為檢測對象之黑標BM之種類為一般標記TJ、抑或是近端標記NE、抑或是後端標記RE。
而且,一般標記TJ、近端標記NE、及後端標記RE各自之形狀係如下說明,成為極其適合作為印表機2之上述處理之對象的形狀,進而,因該形狀而發揮如下之效果。
即,黑標BM係為檢測捲紙22之位置而追加設置之標 記,因此,考慮到捲紙22自身之外觀性,較理想為儘可能小者。另一方面,印表機2係構成為利用各標記之搬送方向F上之長度之差異,確定黑標BM之種類,故必需反映光學性檢測之可靠性或上述裕量等,對各標記之長度充分地設置差異。考慮到該等情形,如本實施形態所示,使一般標記TJ之搬送方向長度L7於光學性檢測時形成為所需充分之長度後,將該一般標記TJ之搬送方向長度L7定義為最小單位,使近端標記NE之搬送方向長度L8為該最小單位的2倍,且使後端標記RE之長度為該最小單位的3倍,藉此,可一面滿足儘量避免黑標BM自身變大之要求,一面充分地考慮到光學性檢測之可靠性,對該等標記分別有效地設置長度之差異。
進而,亦於利用視覺確認各標記時,將一般標記TJ之長度作為基準,掌握對於該一般標記TJ之長度之相對長度,藉此,可直觀地確認近端標記NE、及後端標記RE之各者,故便利性較高。進而,一般標記TJ、近端標記NE、及後端標記RE中形成於捲紙22之數量最多者為一般標記TJ,但以最高頻率形成之一般標記TJ成為最短(=最小),故可實現外觀性之提昇,進而可削減捲紙22自身之製造成本。
又,於步驟SA16中,亦存在藉由使用者之設定而執行賬單之製作之中斷的情形,如此般,形成於存在無法成為賬單對象之可能性之區域的後端標記RE最長(=最大),因此,可進一步實現外觀性之提昇。
再者,於圖6之流程圖所示之動作中,即,利用捲紙22發行賬單之期間,錯誤判別部43監視是否出現即便以特定步級數以上搬送捲紙22,亦未由黑標感測器64檢測到黑標B M之狀態,且於出現該狀態之情形時,判別存在產生錯誤之可能性,並執行對應之處理。
此處,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黑標BM對捲紙22隔開特定間隔定期地進行記錄,故於正常地搬送符合印表機2所對應之規格之正常之捲紙22之情形時,於超過特定之上限值搬送捲紙22之前,應必需藉由黑標感測器64來檢測黑標BM,且於未檢測到黑標BM之情形時,存在設置不符合規格之錯誤之記錄媒體,或者因某種錯誤導致捲紙22之搬送無法正常地進行之可能性。據此,於賬單之發行過程中,錯誤判別部43監視是否出現即便以特定步級數以上搬送捲紙22亦未由黑標感測器64檢測到黑標BM之狀態,且於出現該狀態之情形時,判別存在產生錯誤之可能性。
如以上說明,本實施形態之印表機2之特徵在於包括:檢測黑標BM之搬送方向F上之長度的標記長度檢測部41、及基於由標記長度檢測部41檢測之黑標BM之長度檢測捲紙22之剩餘量之狀況的剩餘量檢測部42。
據此,於捲紙22之搬送過程中,檢測黑標BM之長度,且基於檢測之黑標BM之長度,檢測捲紙22之搬送之狀況,因此,可利用本實施形態之捲紙22中黑標BM之長度之差異,適當地檢測捲紙22之剩餘量之狀況。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黑標BM,存在有搬送方向F 上之長度分別不同的一般標記TJ、近端標記NE、及後端標記RE,且剩餘量檢測部42基於由標記長度檢測部41所檢測之黑標BM之長度,確定黑標BM之種類,且於黑標BM之種類為近端標記NE之情形時,檢測捲紙22之末端22b已近,又,於黑標BM之種類為後端標記RE之情形時,檢測捲紙22已到達與該末端22b對應之位置。
據此,可利用一般標記TJ、近端標記NE、及後端標記RE各自之搬送方向F上之長度不同,基於已檢測之黑標BM之長度,適當地檢測捲紙22之搬送之狀況,具體而言,檢測捲紙22之末端22b已近,又,捲紙22已到達與該末端22b對應之位置。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檢測到近端標記NE或者後端標記RE時應進行之處理,至少可設定停止捲紙22之搬送之處理、將檢測到後端標記RE之結果之狀態發送至主電腦3之處理、或者藉由使顯示部56之LED以特定之態樣點亮/熄滅而報知該結果之處理中的任一處理。而且,對應處理執行部44於檢測到近端標記NE或者後端標記RE之情形時,基於表示經設定之內容的設定資訊46a,執行對應之處理。
可藉由於檢測到近端標記NE或者後端標記RE之情形時執行停止捲紙22之搬送的處理,而防止無法印刷特定之交易。又,可藉由將檢測到後端標記RE之結果之狀態發送至主電腦3,而使主電腦3偵測該結果,並且執行例如將該結果顯示於顯示器12等適當之處理。又,可藉由利用LED報 知該結果,而令使用者迅速地掌握該結果。於此情形時,具有LED之顯示部56作為警報部發揮功能。再者,於具有放音功能之情形時,亦可結合LED之報知,又,代替LED之報知,將該結果放音。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錯誤判別部43係藉由判別經檢測之黑標BM之長度值是否為異常值,而且,藉由監視即便以特定距離搬送已設置之記錄媒體亦是否由黑標感測器64檢測到黑標BM,而檢測錯誤之產生之可能性。
據此,可活用檢測到黑標BM之長度之類的特徵,又,較佳地活用每隔特定間隔定期地形成黑標BM,而迅速且準確地檢測錯誤之產生之可能性。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相較一般標記TJ使近端標記NE較長地形成,且,相較於近端標記NE使後端標記RE較長地形成。
據此,記錄於捲紙22之頻率最多之一般標記TJ成為最短(=最小)之標記,因此,可實現捲紙22之外觀性之提昇。又,亦可考慮對與後端標記RE對應之區域,設定為不記錄圖像,但形成於存在如此不進行圖像記錄之可能性之區域的後端標記RE為最長(=最大),因此,適當地設置後端標記RE與其他標記之長度之差異後,可進一步實現外觀性之提昇。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近端標記NE之長度係與一般標記TJ之長度之2倍對應的長度,且,後端標記RE之長度係與一般標記TJ之長度之3倍對應的長度。
據此,將一般標記TJ之長度設為最小單位,使近端標記NE之長度為該最小單位之2倍,且使後端標記RE之長度為該最小單位的3倍,因此,可一面滿足儘量避免黑標BM自身變大之要求,一面有效地對該等標記之各者設置長度之差異。
進而,亦於利用視覺確認各標記時,可藉由將一般標記TJ之長度設為基準,掌握相對於該一般標記TJ之長度之相對長度,而直觀地確認近端標記NE、及後端標記RE之各者,故便利性較高。即,於需要確認某1個黑標BM之種類為何種類時,可藉由該1個黑標BM為與作為基準之一般標記TJ相同之長度、抑或是2倍之長度、抑或是3倍之長度之類的容易且直觀之作業而迅速地確定黑標BM之種類。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僅為表示本發明之一態樣者,於本發明之範圍內可任意地進行變形及應用。
例如,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中,印表機2為熱感應式,但記錄形式並不限定於此,亦可為噴墨印表機、針打印表機、雷射印表機、熱昇華型印表機等。即,本發明可廣泛地應用於處理記錄有位置檢測用標記之記錄媒體的記錄裝置。
又,例如,圖3所示之各功能區塊可藉由硬體與軟體之協動而任意地實現,且並非暗示特定之硬體構成。
又,例如,可使外部連接於印表機2之其他裝置具有控制部4之功能。
又,亦可藉由執行記憶於印表機2之外部之記憶媒體的 程式,而執行圖示之各流程之各步驟。
1‧‧‧印刷系統
2‧‧‧印表機(記錄裝置)
3‧‧‧主電腦
4‧‧‧控制部
10‧‧‧紙張
10A‧‧‧表面
10B‧‧‧背面
12‧‧‧顯示器
13‧‧‧條碼掃描器
14‧‧‧鍵輸入部
15‧‧‧錢箱
16‧‧‧伺服器
20‧‧‧本體
21‧‧‧搬送路徑
22‧‧‧捲紙(記錄媒體)
22b‧‧‧末端
23‧‧‧壓印板
24‧‧‧熱感列印頭
25‧‧‧切割器單元
28‧‧‧排紙口
30‧‧‧固定刀片
31‧‧‧活動刀片
32‧‧‧切割器驅動馬達
33‧‧‧搬送馬達
35‧‧‧面蓋
36‧‧‧槓桿
37‧‧‧電源開關
38‧‧‧供紙開關
39‧‧‧LED顯示部
41‧‧‧標記長度檢測部
42‧‧‧剩餘量檢測部
43‧‧‧錯誤判別部
44‧‧‧對應處理執行部
46‧‧‧記憶部(設定部)
46a‧‧‧設定資訊
51‧‧‧信號處理部
52‧‧‧馬達驅動器
53‧‧‧列印頭驅動器
54‧‧‧介面(I/F)部
55‧‧‧輸入部
56‧‧‧顯示部
61‧‧‧面蓋感測器
64‧‧‧黑標感測器(標記檢測部)
F‧‧‧搬送方向
BM‧‧‧黑標(位置檢測用標記)
NE‧‧‧近端標記
RE‧‧‧後端標記
TJ‧‧‧一般標記
CT‧‧‧切割位置
RP‧‧‧讀取位置
圖1係表示印刷系統之構成之圖。
圖2係表示印表機之主要部分構成之圖。
圖3係表示印表機之功能性構成之方塊圖。
圖4係表示捲紙之背面之圖。
圖5(A)至(C)係表示捲紙之主要部分之圖。
圖6係表示印表機之動作之流程圖。
2‧‧‧印表機
3‧‧‧主電腦
4‧‧‧控制部
24‧‧‧熱感列印頭
32‧‧‧切割器驅動馬達
33‧‧‧搬送馬達
41‧‧‧標記長度檢測部
42‧‧‧剩餘量檢測部
43‧‧‧錯誤判別部
44‧‧‧對應處理執行部
46‧‧‧記憶部
46a‧‧‧設定資訊
51‧‧‧信號處理部
52‧‧‧馬達驅動器
53‧‧‧列印頭驅動器
54‧‧‧介面(I/F)部
55‧‧‧輸入部
56‧‧‧顯示部
61‧‧‧面蓋感測器
64‧‧‧黑標感測器

Claims (6)

  1. 一種記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搬送部,其係於搬送路徑上搬送形成有複數個尺寸之位置檢測用標記之記錄媒體;標記檢測部,其係設置於上述搬送路徑之特定之讀取位置上,且檢測上述讀取位置上之上述記錄媒體之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標記長度檢測部,其係於上述搬送部進行上述記錄媒體之搬送過程中,基於上述標記檢測部之檢測,檢測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上述搬送方向上之長度;以及剩餘量檢測部,其係基於由上述標記長度檢測部檢測之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長度,至少檢測上述記錄媒體之剩餘量之狀況。
  2. 如請求項1之記錄裝置,其中將上述搬送方向上之長度分別不同且以特定間隔配置於特定範圍之一般標記、配置於與上述記錄媒體之末端相距特定距離之位置之近端標記、及配置於與上述記錄媒體之末端對應之位置之後端標記作為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而形成於上述記錄媒體;上述剩餘量檢測部係基於由上述標記長度檢測部所檢測之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上述搬送方向上之長度,檢測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種類,且基於經檢測之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種類,檢測上述記錄媒體位於與上述特定範圍對應之位置、上述記錄媒體之末端已近、或者上 述記錄媒體已到達與該末端對應之位置。
  3. 如請求項2之記錄裝置,其中包括:設定部,其係可至少設定停止上述搬送部之搬送、將該情形之狀態發送至已連接之控制裝置、或者自警報部進行特定之警報中之任一處理,作為由上述剩餘量檢測部檢測到上述近端標記或上述後端標記之情形時所應進行之處理;以及對應處理執行部,其於藉由上述剩餘量檢測部檢測到上述近端標記或者上述後端標記之情形時,基於上述設定部中之設定,執行對應之處理。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記錄裝置,其中更包含錯誤判別部,該錯誤判別部係於即便由上述搬送部將上述記錄媒體搬送特定距離仍未由上述標記檢測部檢測到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情形時、以及由上述標記長度檢測部檢測之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長度與作為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長度而預先設定之長度中之任一個均不同之情形時,判別已產生錯誤。
  5. 一種記錄媒體,其係供給至記錄裝置之長條之記錄媒體,其特徵在於:該記錄裝置係如請求項1者,且該記錄媒體係形成有複數個尺寸之位置檢測用標記,並且於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中存在有以特定間隔配置於特定範圍之一般標記、配置於與末端相距特定距離之位置之近端標記、及配置於與末端對應之位置之後端標記,且該等標 記各自之搬送方向上之長度形成為不同。
  6. 一種記錄裝置之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於搬送路徑上搬送形成有複數個尺寸之位置檢測用標記的記錄媒體,基於設置於上述搬送路徑之特定之讀取位置、且檢測上述讀取位置上之上述記錄媒體之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標記檢測部之檢測,檢測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上述搬送方向上之長度,且基於經檢測之上述位置檢測用標記之長度,至少檢測上述記錄媒體之剩餘量之狀況。
TW101127498A 2011-08-02 2012-07-30 A recording device, a recording medium, and a recording device TWI4862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8883A JP2013031949A (ja) 2011-08-02 2011-08-02 記録装置、記録媒体、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8876A true TW201318876A (zh) 2013-05-16
TWI486262B TWI486262B (zh) 2015-06-01

Family

ID=47608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7498A TWI486262B (zh) 2011-08-02 2012-07-30 A recording device, a recording medium, and a record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031949A (zh)
CN (1) CN102909966A (zh)
TW (1) TWI4862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40387B2 (ja) * 2015-09-01 2019-07-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CN110216996A (zh) * 2019-07-25 2019-09-10 潍坊东航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标跟踪自动套准系统及多标跟踪自动套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29542A (ja) * 1991-07-09 1993-09-07 Fuji Facom Corp ラベルプリンター装置およびラベルテープ
JPH06219023A (ja) * 1993-01-29 1994-08-09 Sharp Corp 紙送り制御装置
JP3357119B2 (ja) * 1993-03-30 2002-12-16 株式会社サトー ラベルプリンタにおけるラベルの印字処理方法
JP2001187662A (ja) * 1999-12-28 2001-07-10 Casio Comput Co Ltd 印刷装置及びロール紙
JP3883821B2 (ja) * 2001-05-30 2007-02-2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CN1168646C (zh) * 2002-03-08 2004-09-29 胡阳 纸张剩余量的监测方法及其提示纸
JP2005178093A (ja) * 2003-12-17 2005-07-0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プリンタ、記録紙情報読み取り方法、記録紙残量検出方法及び記録紙ロール
JP2008265278A (ja) * 2007-03-22 2008-11-06 Brother Ind Ltd ラベル用テープ、ラベル用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ラベル作成装置
JP5056430B2 (ja) * 2007-08-03 2012-10-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表面性改質シート、熱転写シート
JP5383118B2 (ja) * 2008-08-25 2014-01-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搬送ローラの原点検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9966A (zh) 2013-02-06
TWI486262B (zh) 2015-06-01
JP2013031949A (ja) 2013-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279624A1 (en) Printer,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for a printer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 printer
JP4624903B2 (ja) ハイブリッドプリンタ
EP2735448B1 (en) Ticket production device and ticket production method
JP5803243B2 (ja)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396662B2 (ja) プリンタ、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784330B2 (ja) 印刷装置
TWI486262B (zh) A recording device, a recording medium, and a recording device
JP2007106556A (ja) 媒体検出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
JP2013000968A (ja)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30202341A1 (en) Method of setting paper in a printer, and a printer
JP2000141775A (ja) ラベル用紙及びラベルプリンタ
JP5659740B2 (ja) 印字装置
JP2007001264A (ja) 印刷装置及びリボンカセット
US7775730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failure of a paper detector in a roll paper printer, and roll paper printer having control for detecting failure of a paper detector
JP2021121496A (ja)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
JP2017087658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625828B2 (ja) 印字装置
JP2010188628A (ja) 純正ラベル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
JP2005178093A (ja) プリンタ、記録紙情報読み取り方法、記録紙残量検出方法及び記録紙ロール
US11504868B2 (en) Printer and method for cutting continuous paper by the same
JP2013158952A (ja)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4077721A (ja) 携帯型端末、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5958893A (zh) 印刷装置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10149357A (ja)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1341367A (ja) 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