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24480A - Polymer encapsulated aluminum particulates - Google Patents

Polymer encapsulated aluminum particulat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24480A
TW201124480A TW099135213A TW99135213A TW201124480A TW 201124480 A TW201124480 A TW 201124480A TW 099135213 A TW099135213 A TW 099135213A TW 99135213 A TW99135213 A TW 99135213A TW 201124480 A TW201124480 A TW 20112448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ated
tablet
group
polymerization
initia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5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ang Xu
Hai Hui Lin
Parfait Jean Marie Likibi
Original Assignee
Silberline Mfg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lberline Mfg Co Inc filed Critical Silberline Mfg Co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124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448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1/00Treatment of specific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C09C1/40Compounds of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10Encapsulated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1/00Treatment of specific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C09C1/62Metallic pigments or fill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1/00Treatment of specific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C09C1/62Metallic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1/64Aluminium
    • C09C1/644Aluminium treated with organic compounds, e.g.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1/00Treatment of specific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C09C1/62Metallic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1/64Aluminium
    • C09C1/648Aluminium treated with inorganic and organic, e.g. polymer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3/00Treatment in gener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C09C3/10Treatment with 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3/00Treatment in gener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C09C3/12Treatment with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2Emulsion paints including aerosols
    • C09D5/024Emulsion paints including aeros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s
    • C09D5/028Pigments; Fil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09D7/62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modified by treatment with othe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8Ingredients agglomerated by treatment with a binding agent

Description

201124480 六、發明說明: t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3 發明領域 本揭示文一般而言係有關於經塗覆小片及包括該等經 塗覆小片之系統,且更特定地,係有關於經聚合物塗覆小 片之設計、及製備該等經塗覆小片之方法,且係有關於包 括該等經塗覆小片之系統的設計。 c先前技術】 發明背景 使用效果色料以將金屬般或珍珠般光澤導入多種產物 (諸如漆、塗料、墨水、及塑膠)内。該等色料薄片之一性質 為在施加期間,由於其等之高外觀比,所以傾向與該表面 平行而定向。在各種效果色料之中,鋁色料由於其等之作 用,所以可廣泛用以在鏡射角下提供高的光反射並在產物 上表現金屬效果。 效果色料之效能取決於其等與其等之基質的交互作 用。已努力增強色料在其施用環境内之分散性及可相容性。 一色料之表面可經表面活性劑處理,該等表面活性劑 可物理性吸收至該等色料表面上或化學性鍵結至該等色料 表面。US 6,761,762揭示藉使用一表面修飾劑而修飾該等色 料之表面的方法,其中該表面修飾劑具有一可結合至該等 色料表面之表面活性基團、及至少另一可調節該等色料與 其等之施加介質間之交互作用的官能基。 色料表面修飾及囊封亦業經廣泛用以導入阻擋功能、 201124480 保護該色料免於環境侵襲並延長該等色料之剌期、及經 著色物件之耐候性。6知_容易與水反應並形成氫及氫 氧化紹’因此會導致放氣、及褪色。由於愈來愈嚴格的環 境條例要求較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〇c)含量,所以對於在 水系漆及墨水内使用鋁色料之需求增加。在此等敷用物之 製造期間,係使鋁色料分散在由聚合物、水、及其它溶劑 組成之介質中,並在典型施用條件下,使著色材料經常暴 露於驗性及/或酸性環境。 業經努力以無機及有機材料保護該等鋁薄片。例如抑 蝕劑,諸如有機磷酸鹽(美國專利第4,565,716號、美國專利 第4,808,231號)、有機亞磷酸鹽(美國專利第4,808,231號)、 釩化合物、及鉻化合物(美國專利第4,693,754號),業經研究 用以減輕鋁薄片放氣現象。然而,用於水系應用之鋁色料 的保護作用之改善為所欲。而且,金屬色料多半在水性或 溶劑系之系統内並不能合適地充份分散。可藉矽石塗覆法 而獲得具有良好放氣安定性之鋁薄片(美國專利第 2,885,366號;美國專利第3,954,496號)。然而,該脆性矽石 塗層可藉過量的機械應力而損壞。而且,為了減少聚結並 改善色料薄片之分散性,需要可獲合適效能之另外表面處 理法。 亦已努力使用聚合物塗層來包封該鋁薄片以增強其等 與聚合物結合劑之相容性並提供可保護色料之阻擋功能。 例如美國專利第7,479,323號揭示使用聚乙烯醇預處理鋁薄 片以改善色料在水性介質内之分散性。美國專利第 201124480 4,213,886號揭示使用單烯系不飽和矽烷以修飾鋁薄片之程 序。在此等程序中,該矽烷與丙烯酸單體間之自由基聚合 反應可形成經聚合物塗覆之色料。 為了增強該色料對結合劑之可相容性,可將官能基併 入該聚合物塗層内。由於使用有機矽烷或聚合物塗層,所 以可藉混合矽烷或調整聚合物之組成而調整該色料及結合 劑間之交互作用。然而,此等塗層並不能提供保護該等鋁 薄片免於放氣之令人滿意的效能。而且,該聚合物與色料 間之劣黏著性會導致所欲性質之損失。 一般而言,至今如此業經研發之經聚合物塗覆色料患 有兩缺點。首先,由於聚合物與在下面的基板間之劣黏著 性,所以該塗層容易受損壞。其次,雖然將官能性單體併 入該等聚合物鏈内可改善一外施介質内之色料的分散性/ 可相容性,但是這些官能基會不利地影響該等薄片之化學 抗性。 在先前的方法中,聚合物鏈業經物理性吸收或鬆弛地 結合至該等色料表面。在前者的情況下,該等經吸收聚合 物鏈可很容易經其它聚合物及溶劑取代。在後者的情況 下,係在薄片上之乙烯基或其它烯基及/或炔基不飽和官能 基的存在下,經由單體在溶液中之自由基聚合反應而形成 聚合物。一旦增長聚合反應鏈末端之基團與表面結合之乙 烯基反應時,該等聚合物鏈係共價結合至該等表面。在本 情況下,由於立體遮蔽,於該聚合反應之早期階段,固定 在該表面上之聚合物鏈可防止在溶液中之未結合聚合物鏈 201124480 的基團與表面進行反應,因此可減少接枝密度及該聚合物 塗層之厚度。而且,由於可僅合成無規共聚物,所以用於 這些方法中之自由基聚合反應可提供該等聚合物塗層之結 構的有限控制。 此外,該等色料通常以其等係分散在聚合物樹脂内之 配方施加至一基板。然而,該等色料與該聚合物樹脂間之 交互作用如此複雜以致業經重大的努力以處理該配方内之 色料與樹脂系統間的相容性問題。 【發明内容】 發明概要 本發明描述一包括具有實質上均勻結構之牢固聚合物 塗層之經塗覆小片、一用於製備該經塗覆小片的方法、及 一包括該經塗覆小片之系統。文中該名詞“小片”意指不溶 於生理介質且適用於墨水及漆組成物之透明性、金屬性、 白色或著色之任何形式的礦物或有機粒子。所揭示該方法 包括藉使用表面偶合基團、及自己固定在該小片表面上之 起始劑的起始部位所進行之聚合反應而將該等起始劑分子 固定在小片之表面上。所揭示該方法可以使該等聚合物鏈 均勻成長以製成具有平面塗覆表面之牢固塗覆小片。經由 “活性(living)”或“受控性(controlled)”聚合反應,可合成具有 窄分子量分佈及嵌段共聚物之聚合物鏈。可使用所揭示該 塗覆小片以產生光學效果,且可以是無機色料,其包括但 不限於:光澤色料、白色色料、著色色料、黑色色料及發 光色料。所揭示該系統包括該經塗覆小片。該等經塗覆小 201124480 片很容易分散在所揭示系統内且不需要添加其它聚合物樹 脂即可施加至基板上。 在一實施例中,所揭示經塗覆小片包括一具有實質上 均勻結構因此可得供平滑塗覆表面之聚合物鍵的塗層。就 效果色料而言,此等特徵可增強鱗經塗覆小片之美觀效 果二該經塗覆小片亦具牢固性的原因在該等聚合物鏈係藉 咼岔度共價鍵而堅固地連接至該基板。 在Λ .差塗伋小片之一貫例中,該等聚合物鍵可包括均 聚物、無規共聚物、梯度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 物或其等之任何組合。在—實施法中,該等聚合物鍵包括 可在°亥小片上形成聚合物網狀物塗層之交聯物。 在該形成經塗覆小片之方法的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 括將-起始_定在—小片之表面上。該起始劑包括一表 面活化劑及-起始劑部分(m()i叫),且該小片之表面包括一 官能基。該起始劑分子储使其表面活性基團與該小片之 表面上之官能基進行反應而固定。該方法進—步包括使該 固定化起始劑分子與—或多種可聚合單體反應,使得單體 係添加至_始劑料且形成—已連接至則、片表面的聚 糾勿鏈。該聚合物鏈具有—已共價結合至該小片表面之第 一末端、及-包括可經可逆性終止之鏈末端的第二末端。 在該製備經塗覆小片之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 包括將i始劑固定在囊封薄片之外層上。在本情況下, 〇亥外層可包括一溶膠凝膠塗層或聚合物塗層。 在又另-實施例中,係在聚合物進行期間或其後使該 201124480 等聚合物鏈經交聯。 在該系統之一實施例中,該系統包括一溶劑及一小 片-中《亥小片具有可共價連接至其表面之分散劑及/或樹 脂。在一實例中,該具有分散劑及/或樹脂連接至其表面之 小片為所揭示該經塗覆小片。在—實例中,該系統僅包括 所揭示遠經塗覆小片及溶劑。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闡明所揭示該經塗覆小片之一實施例。 第2a及2b圖為經聚苯乙烯塗覆之小片的掃描電子顯微 照片。 苐3圖表示自第2a及2b圖中所示之經塗覆小片所進行 之聚合反應的聚合動力學。 第4a圖為經40分鐘之聚合反應時間後,在第1圖中所示 之該經塗覆小片的穿透式電子顯微照片。 第4b圖為經20小時之聚合反應時間後,在第1圖中所示 之該經塗覆小片的穿透式電子顯微照片。 第5圖表示經聚苯乙烯囊封之鋁薄片在聚苯乙烯塑膠 内之分散性。 I:實施方式3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參考第1圖’經塗覆小片10包括一具有表面12a之基板 12。該表面12a係經具有多層14a、14b之塗層14塗覆。在第 1圖内所示之經闡明實施例中,該塗層14包括兩層14a、 14b,但在合適情況下,該塗層14可具有一層或不止兩層。 201124480 各該層14a、14b包括聚合物鏈16。在各該層内之聚合物鏈 16的組成可相同或不同。該聚合物鏈16係共價結合至基板 12之表面12a。該塗層14亦可包括可連接聚合物鏈16之鏈間 交聯物18。 所使用基板12可以是無機基板。該無機基板之形狀可 以是,但不限於:球形、小片形等。該無機基板可以是, 但不限於:小片形之材料,諸如金屬氧化物、經金屬氧化 物囊封之材料、矽石、硼矽石、經矽石塗覆之材料、雲母、 玻璃、鐵或鋁。在一實例中,所使用該等小片形材料包括 一具有厚度在自5奈米至500微米範圍内的小片。在另一實 例中,該小片之厚度係在自20奈米至100微米之範圍内。在 又另一實例中,該小片之厚度係在自50奈米至1微米之範圍 内。在又另一實例中,該小片之大小係在自100奈米至1000 微米之範圍内。在又另一實例中,該小片之大小係在自500 奈米至100微米之範圍内。在又另一實例中,該小片之大小 係在自1微米至50微米之範圍内。 該基板12之聚合物鏈16與表面12a間之共價鍵可以使 該塗層得到牢固性及穩定性。文中該名詞“該塗層之牢固性 及穩定性”意指在循環試驗、重複溶劑清洗、及典型反應條 件,該等經塗覆基板之免毁能力(survivability)。 該等聚合物鏈之密度範圍可自0.001至2個鏈/奈米2。在 一實例中,已共價結合至該小片表面之聚合物鏈的密度為 每奈米2之小片表面至少0.7個鏈。因此,該聚合物塗層係藉 這些高密度共價鍵而堅實地固定在該基板。在一實施法 201124480 中,該塗層係進—步藉鏈間交聯物而堅固。 在又另—實例中,該聚合物層之結構具均勻性。文中 5玄名》司、’。構具均勻性”意指該小片之表面與經塗覆小片之 外周圍間的距離就該等小片之表面而言實質上相同,因 此’如使用t透式電子顯微鏡以介於2〇,〇〇〇倍與1〇〇 〇〇〇倍 之間的放大倍率所測定,該平均距離之標準偏差的變動小 於15%。例如如在第4圖中所示,可自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 (其中比例尺線條為奈旬下直接觀測 以測定該塗層之均 勻性。 s玄塗層内之聚合物鏈均勻性可影響效果色料之效能。 該等效果色料之表面上的缺陷可具有獨特的光學性質、可 以以非所欲方式散射光線或反射光線。就金屬效果色料而 言,此種散射或反射作用會降低該等經塗覆表面之影像清 晰度(DOI)及光澤。就以法布里-拍羅(Fabry-Perot)原理為主 之效果色料而言,薄膜厚度或反射率之變異會改變該塗層 之光程長度並導致減少的色強度及純度。在一實施法中, 各該層内之該等聚合物鏈的結構實質上均勻,因此可以使 該小片表面得到平滑塗層且藉此可增強該經塗覆小片之美 觀效果。 金屬效果色料(尤其鋁色料)之純化可改善該等色料之 耐久性及其等之美觀效果。在一實施例中,該經塗覆小片 包括一金屬型小片且該金屬型小片具有一可作為屏障物並 防止水或其它化學品到達内金屬核心之鈍化層,因此可增 強該等小片之化學安定性。 10 201124480 為了降低聚結現象並改善色料小粒之分散性, 省頁外的表面處置以辑姐人 而要 係使㈣^丨ΰ 性質。在—實施例中, /、工土復小片進-步經可以與溶液或樹脂相容之 :官能化’其中係使該等經塗覆小片分散以; 美觀。在—實财,該小片為㈣片且料散層為聚笨乙 烯。在本實例中,該聚苯乙烯可囊封銘薄片且如第5圖令所 不,可經由混合物而輕易地摻合入聚苯乙烯塑膠内、或可 溶解在有機溶劑(諸如甲苯、二甲苯、四氫料、菌香鍵、 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中。 該聚合物塗層可以使該等小片得到額外的阻擒功能。 在一實施法中,該經塗覆小片之塗層包括-内鈍化層及一 外分散層,因此可同時處理鈍化及分散問題。就用於水系 之系統的小片而言’疏水内層可提供—用以防止水到達該 銘薄片之屏障物。同時,親水外層相使該小片分散入水 性介質内。在-實财,㈣鈍化層包括—疏水聚合物, 且省外分散層包括一親水聚合物。可使用之疏水聚合物實 例包括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甲酯)、 聚(曱基丙烯酸正-丁酯)、及聚(甲基丙烯酸全氟環己基曱 S曰)。可使用之§亥親水聚合物實例包括聚(甲基丙稀酸2經乙 酉曰)、聚(甲基丙烯酸一甲胺基乙酯)、聚(丙稀酸)、聚(甲基 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聚(Ν-異-丙基丙烯醯胺)、聚(聚(乙二 醇)曱基丙烯酸S旨)。 在又另一實施例中,該塗層之厚度高於約1〇〇奈米。在 一實例中,該塗層包括多層,且可獨立控制各該層之組成 201124480 及厚度。 所揭不該方法通常包括使練面偶合基團將起 分固定在該等囊封小片之表面上並使用活性聚合反二 成可連接至該等小片表面之聚合物鏈。經由該活性二八^ 應之過程,增長鏈端可㈣料4料力且聚合物^ 量隨聚合反應時間而增加。因此’可僅藉改變反應二 輕易地控制該塗層厚度。此外,亦可以使用其它因素^ 包括’但不限於:單體濃度、聚合反應時間、溶劑、及領 化劑,以控制塗層之厚度。所揭示方法之優點之一在其^ 精確地控制奈米級之塗層厚度。 兩因素’亦即聚合物鏈之接枝密度及平均分子量,亦 可測定塗層厚度。可藉調整聚合反應條件,諸如聚合反廊 時間、單體濃度、溶劑、反應時間、及催化劑,而調節該 等聚合物鏈之分子量。可藉控制該等小片表面上之起始劑 面積密度而改變接枝密度。經由使用受控性/活性自由基聚 合反應,諸如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反應(美國專利第 5,763,548號)、氮氧化物媒介之聚合反應(美國專利第 6,353,107號)、及可逆加成-片段鏈轉移聚合反應(美國專利 第7,205,362號)’所揭示該方法可以使聚合物鏈以類似速率 自表面成長以在該等小片之表面上形成—具有均勻結構的 塗層。 而且藉去除在溶液巾之未結合起始劑,所形成大部 份聚合物键係固;t於小片表面。因此,在溶液中有最少量 之未結合聚合物鏈。在溶劑之力。成或未加成下,該反應從 12 201124480 頭至尾,該聚合反應混合物可保有低黏性。簡單的純化程 序即可輕易地使該反應溶液内之經聚合物囊封的小片與其 它組份分離。 在一實施例中,係使用包括一起始劑之偶合劑以將具 有起始劑部分之小片表面官能化。在一實施例中,該起始 劑具有一化學結構X-R-Y,其中X表示一表面活性基團,Y 表示一起始劑部分,而R表示一間隔基團。一旦表面活性基 團與存在於該等小片表面上之官能基進行反應時,該等起 始劑部分可固定於該小片。 或者,一起始劑可經由多步驟方法而固定在小片表面 上。在一實例中,該多步驟方法為雙步驟方法。在本情況 下,係首先施加一表面活性分子(X-R1-A)至小片之表面 上。雖然官能基X可將該等分子固定於表面,但是官能基A 可在小片表面上進一步進行化學反應並在該小片表面上形 成起始劑部分(Y)。 在一實施法中,所使用之小片為鋁薄片。所使用該等 鋁薄片可以是,但不限於:習知球磨薄片、真空金屬喷敷 薄片(VMF)、經矽石囊封之薄片、及經金屬氧化物囊封之 薄片。一旦暴露於空氣中,該鋁之表面可以與形成氧化鋁 及氫氧化鋁之氧反應並提供該偶合反應所需之表面羥基。 該表面活性基團(X)可以是,但不限於:單-、二-、及 三-烧氧基妙烧、單-、二-及三-氣叾夕烧、叛酸、有機鱗化合 物、及對金屬、金屬氧化物或石夕石表面具有強烈親和力之 其它化學基團。就三烷氧基矽烷及三氣矽烷而言,在有機 13 201124480 矽烷分子之中的分子間縮合作用可形成此等分子的高密度 牢固塗層。 可藉使用其它表面活性分子稀釋該等帶有起始劑之分 子而調整該小片表面上之起始劑密度。該等稀釋分子亦可 以使該等表面得到額外官能基。 藉應用相同原理,主要由二氧化矽及該表面上之少許 矽烷醇基團所組成之玻璃薄片可輕易地經類似的偶合劑官 能化。可進一步施加所揭示該方法至非鋁及矽石之小片, 其限制條件為所存在之官能基對該等小片表面及該小片之 固定化起始劑部分具有強烈親和力。 亦可經由矽石或金屬氧化物囊封而使其它小片經起始 劑官能化,例如可使用上述方法使Iriodin 100(其係為經氧 化鈦囊封之雲母)經聚合物塗覆。 該小片之表面性質與表面反應性有關,但與該小片之 形狀無關。 該起始劑部分(Y)可以是能誘發自由基聚合反應、受控 性自由基聚合反應、及/或其它鏈聚合反應之任何官能基。 該起始劑部分(Y)可以是,但不限於:一活化鹵原子、烷氧 基胺、二硫酯、二硫胺基曱酸酯、二硫碳酸酯、黃酸酯有 機過氧化物、及偶氮化合物。 '在一實例中,係在該起始劑已固定在小片之表面上之 後,經由過濾而純化該小片以移除任何未結合之偶合劑, 然後進行該聚合反應。在其中該游離偶合劑在溶液中之存 在並不會顯著增加該溶液黏性或不利地改變後續聚合反應 14 201124480 中之其它製程條件的另一實例中,係未進一步純化即直接 使用該反應溶液。 然後使該等經起始劑固定之小片分散在一單體溶液 内。該單體溶液可包括一種單體或不同單體之混合物。可 使用之單體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苯乙烯、(曱基)丙烯酸酯、 (曱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酸、丙烯腈、乙烯吡啶、順丁 烯二醯亞胺、乙酸乙烯酯、氣乙烯、二氣亞乙烯及異戊二 烯。該等經起始劑固定之小片分散入該單體溶液内之後, 自表面進行之聚合反應可形成能共價結合至該小片之聚合 物鏈。由於該等起始劑分子具小尺寸,所以可以以高面積 密度固定在該小片之表面上。因此,本方法可合成具有高 接枝密度之聚合物塗層。 由於自該小片之表面進行的聚合反應係遵照與溶液聚 合反應相同之機制,所以該揭示方法可直接採用能在溶液 聚合反應内經聚合的單體。 活性或受控性自由基聚合反應,諸如原子轉移自由基 聚合反應,氮氧化物媒介之聚合反應、及可逆加成-片段鏈 轉移聚合反應,可自許多不同類型之單體合成具有受控分 子量、多分散性、及結構的聚合物。藉使用活性聚合反應, 所揭示該方法可將該塗層之厚度控制在自數奈米至高至數 佰奈米且進一步可控制小片上之聚合物塗層的結構。使用 穿透式電子顯微術以直接觀察粒子或小片表面上之塗層厚 度及均勻性。在本情況下,可以自超過ίο個不同之經塗覆 小片的放大倍率介於20,000倍及100,000倍之間的穿透式電 15 201124480 子顯微鏡圖片計算塗層厚度之平均及標準偏差。如第4圖中 所示,該等小片上之塗層厚度的標準偏差之變異小於該平 均塗層厚度之15%,其中該比例尺線條為1〇〇奈米。 用於該揭示方法之受控性自由基聚合反應的活性可在 "玄小片上合成多層狀塗層。在一實例中,在預定反應時間 後,可添加第二單體或第二組單體至反應燒瓶。在另一實 例中,於該第一聚合反應結束後,可自反應混合物分離該 等小片,純化,然後與第二單體或第二組單體進行第二聚 合反應。在這兩種情況下,可使用不同於該第一層之組成 物的組成物以形成塗層之第二層。在後者之方法中,該方 法可合成具有完成不同組成物之第二層。可以以任何次數 重複上述步驟並以任何不同的組合之上述步驟以得到多層 狀塗層。 可用於該揭示方法中之單體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丙 烯腈、笨乙烯、二乙烯基苯、4-甲基苯乙烯、3-甲基苯乙烯、 2- 甲基苯乙烯、4-乙烯基茴香醚、4-氟苯乙烯、2-氟苯乙烯、 3- 1苯乙烯、4-氣曱基苯乙烯、4-(第三-丁基)苯乙烯、3_ 氣笨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稀酸乙 酉旨、丙稀酸乙酯、丙浠酸正-丙酯、曱基丙稀酸正_丙酯、曱 基丙烯酸異-丙酯、丙晞酸異-丙酯、丙稀酸正_丁酯、甲基 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第二-丁酯、曱基丙烯酸第二_丁酯、 丙烯酸第三-丁酯、曱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 -戊酯、丙稀酸正-己酯、甲基丙稀酸正-辛酯、丙稀酸2-乙 基己酯、曱基丙烯酸正-癸酯、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 16 201124480 異-癸醋、甲基丙稀酸十—g旨、丙烯酸正_十二酿、曱基丙稀 酸正-十二酯、甲基丙烯酸1-十六酯、丙烯酸硬脂酯、甲基 丙烯酸硬脂酯、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曱基 丙烯酸3,3,5-三甲基環己醋、甲基丙烯酸異、丙烯酸节 西曰、甲基丙烯酸苄酯、丙烯酸五溴苯酯、甲基丙烯酸五溴 苯酯、丙烯酸五氟苯酯、甲基丙烯酸五氟苯酯、丙烯酸苯 酯、甲基丙烯酸苯酯、丙烯酸丨丄丨,^^六氟異丙酯、丙烯 酸11^1氏2即士十七氟癸酉旨、甲基丙稀酸旧,既211,21_1_十 七氟癸醋、丙烯酸1H,1H,3H-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 1H,1H,3H-六氟丁酯、曱基丙烯酸1h,1h,3H-四氟丙酯、丙 稀酸1H,1H,5H-八氟戊酯、甲基丙稀酸1h,1h,5H_/、氟戊 醋、曱基丙烯酸1H,1H,7H-十二氟庚酯、丙烯酸1H,1H_七氟 丁酯、丙烯酸2,2,2-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2,2,2_三氟乙 酯、甲基丙烯酸六氟-異-丙酯、丙烯酸五氟苯酯、甲基丙烯 酸五氟苯酯、甲基丙烯酸全氟環己酯、曱基丙烯醯胺、丙 烯醯胺、4-乙烯基吡啶、曱基丙烯酸N,N_:曱胺基乙酯、 曱基丙細酸N,N-.一乙胺基乙S旨、曱基丙稀酸縮水甘油酸、 丙烯酸2-羥基乙酯、及曱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丙烯酸縮水 甘油酯、4-乙烯基苯胺、3-乙烯基苯胺、N-異-丙基丙烯醯 胺、Ν,Ν-二乙基丙烯醯胺、Ν,Ν-二曱基丙烯醯胺、聚(乙二 醇)曱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丙稀酸酯、聚(乙二醇)曱醚曱 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乙醚曱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甲 醚丙烯酸酯、1,10-癸二醇二甲基丙稀酸酯、1,3-丁二醇二曱 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稀酸酯、ι,4-丁二醇二曱基丙 17 201124480 烯酸酯、1,4-二丙烯醯基哌畊、ι,4_苯二丙浠酸酯、^弘戊 二醇二曱基丙烯酸酯、1,6_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丨,6_己二醇 二曱基丙烯酸酯、1,9_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2_雙(4_ 曱基丙烯氧基苯基)丙烷、2,2-雙[4-(2-丙烯氧基乙氧基)苯 基]丙烷、2,2-雙[4-(2-羥基-3-曱基丙烯氧基丙氧基)苯基] 丙烷、2,2-二曱基丙二醇二曱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 酸酯、二乙二醇二曱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曱基丙烯酸 酉曰、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 二曱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N,N,_伸乙基雙 丙烯醯胺、N,N、亞甲基雙丙烯醯胺、N,N,-六亞曱基雙丙烯 醯胺、N,N-二烯丙基丙烯酿胺' 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反式-1,4-環己一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丙浠酸 Θ曰、二乙二醇二曱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曱基丙烯酸酯、 1,1,1-三經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曱 基丙烯酸酯、二異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異戊四醇四丙烯酸 酯、異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及聚(乙 一醇)二曱基丙稀酸酯。 該揭示方法的優點之一在其可藉提供控制該塗層之性 質之方式而同時處理重大的爭議。例如如上述,效果色料 之兩重大爭議為鈍化及分散性。該揭示方法可藉使用一鈍 化層塗覆該小片之表面,然後進一步以分散層塗覆該鈍化 層而同時處理這兩項爭議。 此外’該揭示方法可將其它無機及有機著色劑併至該 等溥片上。例如著色劑分子可以與該聚合物之該等官能基 18 201124480 偶合或經乙烯基修飾且可作為用於聚合反應之單體。 在另一實施例中,除了該分散層及鈍化層外,該塗層 進一步包括其它無機及有機著色劑奈米粒子。在一實例 中,奈米粒子係被吸收在互補性聚合物表面之表面上。若 其等之大小夠小,則奈米粒子可嵌埋入該聚合物網絡内。 在一實施法中,該等著色劑可穩定性黏著至該經塗覆小片 之聚合物網路。該名詞“穩定性”之定義為自在典型漆/墨水 系統内之生理學環境中的經聚合物塗覆之小片分離該等色 彩色料的困難程度。 在一實施例中,該揭示系統包括小片,其中分散劑及/ 或樹脂已共價連接至其等之表面。在一實例中,該系統並 不需要與共價結合至該小片表面之分散劑及/或樹脂不同 的額外分散劑及/或樹脂。文中該名詞“額外分散劑及/或樹 脂”意指與該等連接至該小片之表面的聚合物鏈不同且通 常在本項技藝中係以分散劑、成膜劑及/或黏著劑之形式添 加至塗料配方(諸如墨水及漆)之聚合物。該等額外樹脂可以 是,例如醇酸、聚酯、聚醯胺、聚醯亞胺、聚矽氧、酚系、 尿素、三聚氰胺、環氧、聚胺甲酸酯、聚烯烴、聚乙烯、 及聚丙烯酸樹脂。該等額外分散劑之實例可以在以下資料 中找至'J : Organic coating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rd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2007),第 440 頁及第 446頁,其在此併入本案以為參考資料。 在一實施法中,共價連接至小片表面之該等分散劑及/ 或樹脂為聚合物或聚合物網絡。在本情況下,共價連接至 19 201124480 小片之該等分散劑及/或樹脂之添加量足以形成薄膜。在另 一情況下,該等分散劑及/或樹脂之添加量足以使該薄膜黏 著至一基板上。在又另一情況下,該等分散劑及/或樹脂之 添加量可將該等小片分散在一溶劑内。文中該名詞“溶劑” 意指一具有最終塗層之該等組份的液體,因此其等可施加 至基板,然後藉蒸發、處置等而移除。在一方法中,係使 用標準聚合物囊封技術及/或表面誘發之聚合反應技術以 囊封具有該等分散劑及/或樹脂之小片。在本方法之一實施 法中,所形成小片為所揭示該等經塗覆小片。在本情況下, 所揭示該等經塗覆小片可以是,但不限於:經聚苯乙烯塗 覆之Sparkle Silver® Premier 695及經聚(曱基丙烯酸二甲胺 基乙醋)-b-聚苯乙烯塗覆之Sparkle Silver® Premier 695。在 又另一實例中,該揭示系統僅包括所揭示經塗覆小片及 溶劑。 可用於該揭示系統之溶劑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有機 溶劑、水、醇及/或其等之混合物。在一實例中,該溶劑之 含量足以分散該等小片。 文中描述之概念可適用於,但不限於:墨水及漆系統。 該揭示系統的優點之一在不需要添加其它聚合物樹 脂,該等小片之經連接聚合物不僅有助於使經塗覆小片分 散在該等溶劑中,而且可形成薄膜並使該薄膜黏著在基板 上,因此不需要添加與該等共價連接至該小片之樹脂不同 的聚合物樹脂。因此,可大大地簡化該系統之製法。 實例 實例1-經聚苯乙稀塗覆之Silberline Sparkle Silver® 3622之 20 201124480 製法 步驟ι·起始劑固定化作用 添加以下化學品至配備攪拌器及冷凝器之2升反應燒瓶内: 1. 600克鋁糊狀物(Silberline sparkle Silver® 3622, 79.3%非揮發物) 1. 2毫升3-(三甲氧基曱矽烷基丙基)_2_溴_2_曱基丙酸酯 2. 1600毫升甲笨 將該反應混合物加熱到至高l〇〇°C,費時一夜。 一旦反應時間完成,使該混合物冷却至室溫。將該等燒瓶 真空過濾。以曱苯清洗三次。 步驟2.聚合反應 在通風櫥内使用配備攪拌器及加熱包之2升反應燒瓶以進 行該聚合反應。 添加以下試劑至該反應燒版内: 1. 5.008克CuBr 2. 800毫升苯乙烯 3. 92克A1糊狀物(含80克非揮發物) 4. 788毫升丙二醇單曱喊乙酸酯 在一分離的燒瓶内’使五曱基二乙三胺(PMDETA)經氮除 氣’費時30分鐘。然後以經氮滌洗的注射器將7.3毫升經除 氣之PMDETA移至該反應燒瓶。將該溶液加熱至6〇。(:。經 特定反應時間後’中止該反應。 該聚合反應進行後,藉離心法而純化該等經聚合物塗 覆之小片’經丙二醇單曱醚乙酸酯清洗,並在乙醇内沈澱。 21 201124480 使該試樣進一步在纟共箱内乾燥並進一步經掃描式電子顯微 術、穿透式電子顯微術及熱重分析法分析。 實例1之分析 第2 a及2 b圖表示實例1中所獲得之該經聚苯乙烯塗覆 之Sparkle Silver® 3622的掃描式電子顯微照片。 第3圖表示自Sparkle Silver® 3622進行聚合反應之聚合 反應動力學。聚合物對該總小片之重量%係得自熱重分 析。如第 3 圖中所示,Silberline Sparkle Silver® 3622上之聚 苯乙烯塗層的數量隨反應時間而增加。就低於4小時之聚合 反應而言’聚合物塗層之數量隨聚合反應時間而線性增加。 第4a及4b圖表示分別經40分鐘、及2〇小時之聚合反應 時間後之穿透式電子顯微照片分析。這些圖解直接確認在 一長反應時間内可形成厚的聚合物塗層。 實例2-經聚(曱基丙烯酸甲酯)塗覆之SiiberUne sparkie Silver® 3622的製法 步驟1_起始劑固定化作用 與實例1相同 步驟2.聚合反應 添加以下§式劑至配備機械授拌器及加熱包之5〇〇毫升燒瓶内: 1. 0.501 克CuBr 2. 240毫升甲基丙烯酸甲酯 3· 27.6克A1糊狀物(含24克非揮發物;) 4. 236.4毫升丙二醇單曱醚乙酸酉旨 使該溶液經氮除氣並在f互定授拌下加熱至6〇°c。在一分離 22 201124480 的燒瓶内,使PMDETA經氮除氣,費時30分鐘。然後以經 氮滌洗的注射器將0.73毫升經除氣之PMDETA移至該反應 燒瓶。於60°C下維持該反應混合物。 實例3-經聚苯乙埤塗覆之Silberline Sparkle Silver® Premium 695 的製法 步驟1.起始劑固定作用 添加以下化學品至配備機械攪拌器及冷凝器之2升反應燒 瓶内: 1. 480克銘糊狀物(Silberline Sparkle Silver® Premium 695, 75.28%非揮發物) 2. 3毫升3-(三曱氧基甲石夕院基丙基)_2_溴_2_曱基丙酸酯 3. 1200毫升甲苯 將該反應混合物加熱並在回流下維持24小時。一旦該反應 時間完成’使該混合物冷却至室溫。使該等小片經真空過 濾。以甲苯清洗兩次。 步驟2.聚合反應 添加以下试劑至配備機械稅摔器及加熱包之5〇〇毫升反應燒 瓶内: 1 · 0.564克CuBr 2. 270毫升苯乙烯 3. 130.4克A1糊狀物(含76.5克非揮發物) 4. 227毫升曱苯 使該溶液經氮除氣並在恆定攪拌下加熱至6(rc。 在一分離的燒瓶内,使PMDETA經氮除氣,費時3〇分鐘。 23 201124480 然後以經氮滌洗的注射器將〇. 8 3毫升經除氣之P M D Ε ΤΑ移 至該反應燒瓶。 實例4-經聚(丙稀酸第三-丁醋)塗覆之Silberline Sparkle® Premium 695 的製法 步驟1.起始劑固定化作用 與實例3相同 步驟2.聚合反應 添加一攪拌棒及以下試劑至1〇〇毫升反應燒瓶内: 1. 0.188克CuBr 2. 30毫升丙烯酸第三-丁酯 3. 4.83克A1糊狀物(含3克非揮發物) 4. 30毫升丙二醇單曱醚乙酸酯 使該溶液經氮除氣並在油浴内加熱至60°C。在一分離燒瓶 内,使PMDETA經氮除氣,費時30分鐘。然後以經氮滌洗 的注射器將0.275毫升經除氣的PMDETA移至該反應燒瓶 内。於60°C下維持該溶液。 實例5.經聚(曱基丙稀酸苯乙晞-b-二甲胺基乙酯)塗覆之
Silberline Sparkle Silver® Premium 695 的製法 步驟1.起始劑固定化作用 與實例3相同 步驟2.聚合反應 第一聚合反應 添加以下試劑至配備機械攪拌器及加熱包之2升反應燒瓶内: 1. 1.128 克 CuBr 24 201124480 2· 540毫升苯乙烯 3· 260·8克Α1糊狀物(含153克非揮發物) 4. 454毫升丙二醇單甲喊乙酸酯 使該溶液經氮除氣並在恆定搜拌下加熱至6〇。〇。 在一分離燒瓶内,使PMDETA經氮除氣,費時30分鐘。然 後以經氮條洗的注射器將1.66毫升經除氣的pmDETA移至 I亥反應燒瓶。於60 C下維持該溶液。經2小時聚合反應後, 使該反應混合物冷却並藉離心法而純化該A丨糊狀物。 第二聚合反應 添加一攪拌棒及以下試劑至配備攪拌器棒及油浴之丨〇 〇毫 升反應燒瓶内: 1. 125.4毫克(:118犷 2· 20毫升甲基丙稀酸二甲胺基乙g旨 3 · 5克A1糊狀物(含2克非揮發物) 4. 20毫升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 使該溶液經氮除氣並在恆定攪拌下加熱至6〇°c。在一分離 燒瓶内’使五甲基二乙三胺(PMDETA)經氮除氣,費時30 分鐘。然後以經氮滌洗的注射器將183微升經除氣之 PMDETA移至該反應燒瓶。 實例6-經聚苯乙烯塗覆之Iriodin® 1〇〇的製法 步驟1.起始劑固定化作用 添加以下化學品至配備磁性攪拌棒及冷凝器之5 〇 〇毫升圓 底燒瓶内: 1. 37.5克Iriodin⑧ 100(Merck Chemicals) 25 201124480 2. 0.3毫升3-(三甲氧基曱石夕院基丙基)_2_、;臭_2-曱基丙 酸酯 3. 300毫升曱苯 將該反應混合物加熱並在回流下維持18小時。一旦該反應 時間完成,使該混合物冷却至室溫。過濾該等薄片並經曱 苯清洗。 步驟2.聚合反應 添加一攪拌棒及以下試劑至100毫升反應燒瓶内: 1· 0_25克CuBr 2. 40毫升苯乙烯 3. 6.38克Iriondin® 100糊狀物(含4克非揮發物) 4. 40毫升甲苯 將該溶液加熱至60°C。在一分離燒瓶内,使PMDETA經氮 除氣,費時30分鐘。然後以經氮滌洗的注射器將0.37毫升 經除氣之PMDETA移至該反應燒瓶。於60°C下維持該溶液。 實例7-經聚(曱基丙烯酸曱酯)塗覆之Silberline Sparkle Silver® Premium 695 的製法 步驟1.起始劑固定化作用 添加以下化學品至配備機械攪拌器及冷凝器之20升反應燒瓶 内: 1. 4800克銘糊狀物(Silberline Sparkle Silver® Premium 695, 75.68%非揮發物) 2· 12升丙二醇單曱醚乙酸酯 將該反應混合物加熱到至高80°C。 26 201124480 然後,添加16毫升3-(三甲氧基甲矽烷基丙基)-2-溴-2-甲基 丙酸酯。於80°C下維持該反應混合物,費時6小時。一旦該 反應時間完成,使該混合物冷却至室溫。使該等薄片經真 空過濾。以丙二醇單曱醚乙酸酯清洗兩次。 步驟2.聚合反應 使500毫升反應燒瓶配備機械攪拌器及加熱包。添加以下試 劑至該反應燒瓶内: 1. 200毫升曱基丙烯酸曱酯 2. 61 _6克A1薄片(含40克非揮發物) 3. 180毫升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 4. 0.106克CuBr 使該溶液經氬除氣,費時60分鐘並加熱至40°C。在一分離 燒瓶内’使PMDETA經氬除氣,費時30分鐘。然後以經氬 滌洗之注射器將0·16毫升經除氣之PMDETA移至該反應燒 瓶。於40°C下維持該反應混合物。 實例8-經聚(曱基丙烯酸甲酯)塗覆之Silberline Sparkle Silver® Premium 695 的製法 除了步驟2内之反應溫度為50°C不同外,與實例7相同。 實例9-經聚(曱基丙稀酸曱酿)塗覆之Silberline Sparkle Silver® Premium 695 的製法 除了步驟2内之反應溫度為60°C不同外,與實例7相同。 實例10-經聚(三羥曱基丙烷三曱基丙烯酸酯)塗覆之 Silberline Sparkle Silver® Premium 695 的製法 步驟1.起始劑固定化作用 27 201124480 與實例7相同 步驟2.聚合反應 使500毫升反應燒瓶配備機械攪拌器及加熱包,添加以下試 劑至該反應燒瓶内: 1. 20毫升三羥曱基丙烷三曱基丙烯酸酯 2. 61.6克A1薄片(含40克非揮發性) 3. 360毫升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 4. 0.106克CuBr 再使該溶液經氬除氣,費時60分鐘並加熱至40°C。在一分 離燒瓶内,使PMDETA經氬除氣,費時30分鐘。然後以經 氬滌洗之注射器將0.16毫升經除氣之PMDETA移至該反應 燒瓶。於40°C下維持該反應混合物。 實例11-經聚(曱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塗覆之Silberline Sparkle Silver® Premium 695 的製法 步驟1.起始劑固定化作用 與實例7相同 步驟2.聚合反應 使500毫升反應燒瓶配備機械攪拌器及加熱包。添加以下試 劑至該反應燒瓶内: 5. 200毫升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 6. 61.6克A1薄片(含40克非揮發物) 7. 180毫升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 8. 0.106克CuBr 再使該溶液經氬除氣,費時60分鐘並加熱至60°C。在一分 28 201124480 離燒瓶内,使PMDETA經氬除氣,費時30分鐘。然後以經 氬滌洗之注射器將0· 16毫升經除氣的PMDETA移至該反應 燒瓶。於60°C下維持該反應混合物。 實例12-經聚(甲基丙烯酸二曱胺基乙酯)塗覆之Siiber丨ine Sparkle Silver® Premium 695的製法 步驟1.起始劑固定化作用 與實例7相同 步驟2.聚合反應 使2升反應燒瓶配備機械攪拌器及加熱包。添加以下試劑至 該反應燒瓶内: 1. 480毫升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 2. 123.2克A1薄片(含80克非揮發物) 3. 1075毫升丙二醇單曱醚乙酸酯 使該溶液經氬除氣,費時30分鐘,然後添加0.106克CuBr。 再使該反應混合物經氬除氣,費時60分鐘並加熱至60°C。 在一分離燒瓶内’使PMDETA經氬除氣,費時30分鐘。然 後以經氬滌洗之注射器將2.5毫升經除氣之PMDETA移至該 反應燒瓶。於6〇°C下維持該反應混合物。 實例13-經聚苯乙烯塗覆之Silberline Sparkle Silver® Premium 695 的製法 步驟1 與實例7相同 步驟2·聚合反應 使500毫升反應燒瓶配備機械攪拌器及加熱包。添加以下試 29 201124480 劑至該反應燒瓶内: 1. 200毫升苯乙烯 2. 61.6克A1薄片(含40克非揮發物) 3. 180毫升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 4. 0.106克CuBr 再使該反應混合物經氬除氣,費時60分鐘並加熱至60°C。 在一分離燒瓶内’使PMDETA經氬除氣,費時30分鐘。然 後以經氬滌洗之注射器將0.16毫升經除氣的PMDETA移至 該反應燒瓶。於60°C下維持該反應混合物。 貫例14-經聚本乙稀塗覆之suberline Sparkle Silver® Premium 695 的製法 除了用於該聚合反應中之苯乙烯及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的 數量分別為80升及300毫升不同外,與實例13相同。 實例15-經聚(甲基丙烯酸全氟環己基甲酯)塗覆之Silberline Starbrite® 41〇2 的製法 使500毫升反應燒瓶配備機械攪拌器及加熱包。添加以下試 劑至該反應燒瓶内: 1.40克Silberline Starbrite® 4102在乙酸乙酯中之溶液 (10.102%非揮發物) 2. 0_05毫升3-(三曱氧基甲矽烷基丙基)_2溴_2_甲基丙 酸酯 3. 260毫升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 將該反應混合物加熱至11〇。〇,費時2小時。 使該反應混合物冷却至60°C,繼而添加以下試劑: 30 201124480 1· 100毫升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 2. 10毫升甲基丙烯酸全氟環己基甲酯 3. 0.4克CuBr 使該溶液經氮除氣。然後將〇·59毫升經除氣的PMDETA移入 該反應混合物中。於60°C下維持該反應。 實例16-經聚(曱基丙烯酸正-丁酯-共-曱基丙烯酸異稻酯)塗 覆之Silberline Sparkle Silver® 3622的製法 步驟1.起始劑固化作用 添加以下化學品至配備授掉器及冷凝器之4升反應燒瓶内: 1.900克鋁糊狀物(Silberline Sparkle Silver® 3622, 79.3%非揮發物)。 2· 3毫升3-(三甲氧基甲矽烷基丙基)_2_溴_2_曱基丙酸酯 3. 2400毫升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 將該反應混合物加熱到至高ll〇°C,費時一夜。 一旦該反應時間完成’使該混合物冷却至室溫。使該薄片 經真空過濾。以曱苯清洗三次。 步驟2.聚合反應 添加以下試劑至配備機械攪拌器及加熱包之50〇毫升反應 燒瓶内: 1. 0.4克 CuBr 2. 20毫升甲基丙烯酸異葙酯 3. 20毫升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4. 58.16克A1薄片(含4〇克非揮發物) 5. 342毫升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 31 201124480 使該溶液經氮除氣並加熱至60°C。在一分離燒瓶内,使 PMDETA經氮除氣,費時30分鐘。然後以經氮滌洗之注射 器將0.58毫升經除氣之PMDETA移至該反應燒瓶。於60°C下 維持該溶液。 貫例17-經聚苯乙稀塗覆之8丨出61*丨丨116 8131"131*加@4102的製法 添加以下化學品至配備機械攪拌器及加熱包之500毫升反 應燒瓶内: 1. 60克鋁糊狀物(Silberline StarBrite 4102-PMAC) 2. 240毫升丙二醇單曱醚乙酸酯 將該混合物加熱到至高80。(:並以800rpm之旋轉速度維持該 攪拌器。然後添加0_1毫升3-(三曱氧基曱矽烷基丙基)_2-溴 -2-曱基丙酸酯。 經3小時後,添加1〇〇毫升苯乙烯(如得自Aldrich原樣使用) 且使該反應混合物冷却至6(rc。使該溶液經氬除氣,費時 30分鐘,然後添加CuBr(0_l〇6克)至該反應混合物。再使該 溶液經氬除氣,費時60分鐘。 在一分離燒瓶内,使PMDETA經氬除氣,費時30分鐘。然 後以經氬滌洗之注射器將0丨6毫升經除氣之pMDETA移至 該反應燒瓶。於60。(:下維持該反應混合物。 雖然所揭示經塗覆小片及方法業經連同一較佳實施例 加以描述’熟悉本項技藝者可知所揭示經塗覆小片及方法 之其它目標及精細的改進可在該揭示文之權限及範圍内 完成® s玄揭示文之各方面及所揭示形式很適合獲得所述目標 32 201124480 及其它優點。所揭示詳述不被視為對該等申請專利範圍之 限制。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闡明所揭示該經塗覆小片之一實施例。 第2 a及2 b圖為經聚苯乙烯塗覆之小片的掃描電子顯微 照片。 第3圖表示自第2a及2b圖中所示之經塗覆小片所進行 之聚合反應的聚合動力學。 第4a圖為經40分鐘之聚合反應時間後,在第1圖中所示 之該經塗覆小片的穿透式電子顯微照片。 第4b圖為經20小時之聚合反應時間後,在第1圖中所示 之該經塗覆小片的穿透式電子顯微照片。 第5圖表示經聚苯乙烯囊封之鋁薄片在聚苯乙烯塑膠 内之分散性。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經塗覆小片 14a、14b...多層 12.. .基板 16...聚合物鏈 12a...表面 18…鏈間交聯物 14.. .塗層 33

Claims (1)

  1. 201124480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製造經塗覆小片的方法,其包含: 將一起始劑固定在一小片的表面上,該起始劑包括 一表面活性基團及一起始劑部分(moiety),該小片之表 面包括一官能基,且該起始劑分子係藉使該起始劑分子 之表面活性基團與該小片之表面上的官能基反應而固 定化;且 自該固定化起始劑聚合一或多可聚合單體,使得該 一或多可聚合單體係添加至該起始劑部分並形成一連 接至該小片之表面的聚合物鏈, 其中該聚合物鏈具有一已共價地結合至該小片之 表面的第一末端、及一包括可被逆轉性活化以引發進一 步聚合反應之鏈末端的第二末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固定化起始劑引 發第一單體或第一組單體之聚合反應以及與該第一單 體或第一組單體進行聚合反應,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 步驟:在與該第一單體或第一組單體進行之聚合反應已 終止後,自一活化起始劑鏈端聚合第二單體或第二組單 體,使得該第二單體或第二組單體係添加至該經合成聚 合物鏈之第二末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固定化起始劑係 在與該第一單體或第一組單體進行聚合反應後經純化。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固定化起始劑係 與第一單體或第一組單體反應,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 34 201124480 =··在—預定時間下,使該固定化起始顯第 =二組單體反應’使得該第二單體或第二體二 加至該經合成聚合物鏈之第二末端。 體係外 5.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方法 (1)之化學結構 其中該小片為鋁薄片。 其中έ亥起始劑具有下式 八-XW (!) 為該表面活性基團,γ為該起始劑部分, 隔基團。 7· —種經塗覆小片,其包含: —小片; ’、有至夕I之塗層’該至少-層包括聚合物 鏈,該等聚合物鏈之結構具實質上均句性, ”中°亥等包圍小片表面之聚合物鏈係共價結合至 5亥小片之表面。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經塗覆小片,其中該塗層具有 數層’各層包括該等聚合物鏈,各層内之鮮聚合物鍵 的結構具實質上均勻性。 如申5月專利範圍第7項之經塗覆小片,其中該小片包括 至少一選自以下所組成之群組:金屬氧化物、經金屬氧 化物囊封之材料、石夕石、爛石夕石、經石夕石塗覆之材料、 雲母、玻璃、鐵及鋁。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經塗覆小片其中該等聚合物 鏈之密度為至少0.7個鏈/奈米2。 35 201124480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經塗覆小片,其中該塗層包括 一内純化層、及一外分散層。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經塗覆小片,其中該塗層包括 無機及有機著色劑。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經塗覆小片,其中該塗層包括 鏈間交聯物。 14. 一種系統,其包含: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經塗覆小片,及 一溶劑, 其中該系統並不包括與已共價結合至該小片之表 面的分散劑及/或樹脂不同之任何額外分散劑及/或樹脂。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系統,其中該溶劑係選自以下 所組成之群組:水、低碳醇及/或其等之混合物。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系統,其中該系統為墨水或漆 系統。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系統,其進一步包含數個該等 經塗覆小片、及數個色彩色料,其中該等色彩色料係穩 定地黏著至該等經塗覆小片。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系統,其中該等額外分散劑及 /或樹脂包括醇酸、聚酯、聚醯胺、聚醯亞胺、聚矽氧、 酚系、尿素、三聚氰胺、環氧、聚胺曱酸酯、聚烯烴、 聚乙烯、及聚丙烯酸樹脂。 36
TW099135213A 2009-12-01 2010-10-15 Polymer encapsulated aluminum particulates TW201124480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6562509P 2009-12-01 2009-12-01
US12/904,711 US9062209B2 (en) 2009-12-01 2010-10-14 Polymer encapsulated aluminum particulat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4480A true TW201124480A (en) 2011-07-16

Family

ID=43663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5213A TW201124480A (en) 2009-12-01 2010-10-15 Polymer encapsulated aluminum particulates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9062209B2 (zh)
EP (1) EP2330163A1 (zh)
JP (1) JP2011122152A (zh)
KR (1) KR20110061508A (zh)
CN (1) CN102282222B (zh)
CA (1) CA2723243A1 (zh)
RU (1) RU2010149248A (zh)
TW (1) TW201124480A (zh)
WO (1) WO201106859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12252B2 (en) 2010-07-20 2014-12-16 Silberl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Film-forming pigments and coat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8815982B2 (en) 2010-07-20 2014-08-26 Silberl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Colored system
JP5934990B2 (ja) * 2011-03-03 2016-06-15 旭化成株式会社 金属顔料組成物
US9139715B2 (en) * 2012-09-14 2015-09-22 Silberline Manufacturing Co., Inc. Coating of metal pigments using phosphonic acid-based compounds
KR102011846B1 (ko) * 2013-11-01 2019-08-19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티타니아를 갖는 운모-계 광물을 함유한 고 불투명성 백색 잉크
CN105237937A (zh) * 2015-11-11 2016-01-13 常州绚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免喷涂金属效果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5237938A (zh) * 2015-11-11 2016-01-13 常州绚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免喷涂特殊质感效果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6221301A (zh) * 2016-07-27 2016-12-14 合肥旭阳铝颜料有限公司 一种氰尿酸镧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包覆改性薄片铝粉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41198B (zh) * 2017-10-31 2021-03-12 枞阳县新天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光泽水性铝银浆的制备方法
JP7315312B2 (ja) * 2018-09-12 2023-07-26 旭化成株式会社 樹脂化合物付着アルミニウム顔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762373B (zh) * 2019-01-21 2020-12-22 济南大学 一种含氟聚合物包覆型球形铝粉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
CN115197589B (zh) * 2021-04-08 2023-09-22 长沙族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金属效果的聚合物包覆铝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23144247A (ja) * 2022-03-28 2023-10-1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赤外線透過性の光輝塗膜及び赤外線透過カバ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85366A (en) * 1956-06-28 1959-05-05 Du Pont Product comprising a skin of dense, hydrated amorphous silica bound upon a core of another solid material and process of making same
US3954496A (en) * 1974-10-09 1976-05-0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eparation of dense silica-encapsulated aluminum flake pigment treated with a carboxylic chromic chloride
US4213886A (en) * 1978-10-30 1980-07-2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Treatment of aluminum flake to improve appearance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JPS58179254A (ja) 1982-04-13 1983-10-20 Kureha Chem Ind Co Ltd 塩化ビニル樹脂組成物
US4693754A (en) * 1982-09-20 1987-09-15 Tom Kondis Aluminum particles resistant to reaction with water
US4565716A (en) * 1983-07-05 1986-01-21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Water resistant aluminum particles and coating
US4808231A (en) * 1984-09-21 1989-02-28 Silberline Manufacturing Co., Inc. Inhibitive treatment for aluminum pigments
JPH0692546B2 (ja) * 1988-06-16 1994-11-16 昭和アルミパウダー株式会社 着色メタリック顔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763548A (en) * 1995-03-31 1998-06-09 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 (Co)polymers and a novel polymerization process based on atom (or group)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US6822782B2 (en) * 2001-05-15 2004-11-23 E Ink Corporation Electrophoretic particles an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SG82601A1 (en) * 1998-03-09 2001-08-21 Ciba Sc Holding Ag 1-alkoxy-polyalkyl-piperidi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polymerization regulators
DE19820112A1 (de) * 1998-05-06 1999-11-11 Eckart Standard Bronzepulver Mit reaktiven Orientierungshilfsmitteln beschichtete Effektpigmente
JP2000273349A (ja) 1999-03-19 2000-10-03 Nippon Paint Co Ltd 着色アルミニウムフレーク顔料、メタリック塗料および塗膜形成方法
JP3774839B2 (ja) 1999-09-28 2006-05-17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分散液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U6744401A (en) 2000-05-31 2001-12-11 Creavis Gesellschaft Fur Technologie Und Innovation Mbh Polymerically micro-encapsulated pigments
JP2003096334A (ja) 2001-09-26 2003-04-03 Toyo Aluminium Kk 着色アルミニウム顔料、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塗料組成物
JP3890266B2 (ja) * 2002-07-03 2007-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ブロックポリマー化合物、インク組成物、分散性組成物及び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FR2848556B1 (fr) * 2002-12-13 2006-06-16 Bio Merieux Procede de polymerisation radicalaire controlee
DE10344660A1 (de) * 2003-09-25 2005-04-28 Merck Patent Gmbh Verkapselte Pigmente
JP4593151B2 (ja) 2004-03-31 2010-12-08 花王株式会社 化粧料
US7462437B2 (en) * 2004-08-31 2008-12-09 Fujifilm Corporation Presensitized lithographic plate comprising support and hydrophilic image-recording layer
JPWO2006087839A1 (ja) * 2005-02-15 2008-07-03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高密度ポリマーブラシ被覆中空微粒子、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高密度ポリマーブラシ被覆中空微粒子の応用
JP2006328309A (ja) 2005-05-30 2006-12-07 Canon Inc 磁性ポリマー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5037611A1 (de) * 2005-08-05 2007-02-15 Eckart Gmbh & Co. Kg Metalleffektpigmente mit anorganisch/organischer Mischschich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solcher Metalleffektpigmente und deren Verwendung
WO2007145285A1 (ja) 2006-06-16 2007-12-21 Nippon Shokubai Co., Ltd. ポリマー被覆金属酸化物微粒子およびその応用
JP2008266472A (ja) * 2007-04-20 2008-11-06 Nippon Shokubai Co Ltd 金属酸化物ポリマー被覆微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318833B2 (en) * 2007-04-26 2012-11-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lymer-encapsulated pigment with amphiphilic passivation layer
JP5191200B2 (ja) * 2007-09-28 2013-04-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加工顔料,顔料分散組成物,着色パターン形成方法、着色パターン、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JP2011512238A (ja) 2008-01-04 2011-04-21 スパルクシス・ビー.ブイ. 金属酸化物のナノ粒子の表面修飾
WO2009139450A1 (ja) 2008-05-13 2009-11-1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アルミナ複合材
JP2010254934A (ja) 2009-04-28 2010-11-11 Tokai Rika Co Ltd 金属調塗料及び金属調インキ、金属調塗膜、並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2222A (zh) 2011-12-14
EP2330163A1 (en) 2011-06-08
WO2011068596A3 (en) 2011-08-25
KR20110061508A (ko) 2011-06-09
CN102282222B (zh) 2014-07-16
JP2011122152A (ja) 2011-06-23
CA2723243A1 (en) 2011-06-01
WO2011068596A2 (en) 2011-06-09
RU2010149248A (ru) 2012-06-10
US9062209B2 (en) 2015-06-23
US20110130510A1 (en) 2011-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24480A (en) Polymer encapsulated aluminum particulates
TWI513777B (zh) 成膜色料及包括其之塗覆系統
CA1051284A (en) Process for coating pigment particles with organic polymers
DE112005002901T5 (de) Komposit-Pulverbeschichtungsmaterial,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nd Verfahren für die Farbabmusterung von Pulverbeschichtungsmaterial
JP2003501543A (ja) ナノ粒子で改良された塗料組成物用バインダーおよびその使用
TWI519609B (zh) 有色系統
JP5693944B2 (ja) 成膜性を有する有機−無機複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067803A (ja) 多孔質樹脂粒子
JP2012188547A (ja) 有機−無機複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50057380A (ko) 편평입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14111728A (ja) 多孔質樹脂粒子の製造方法
WO2023199972A1 (ja) 分散体、構造体及び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2000313720A (ja) 樹脂粒子の分散安定化方法
JP2022158616A (ja) 着色組成物、および、塗膜
JP2022158617A (ja) 着色組成物、および、塗膜
JP2014189785A (ja) 積層塗膜
JPS6142579A (ja) 上塗用塗料組成物
JPH06172685A (ja) 抗菌性アクリルイソシアヌル酸架橋粒子含有塗料
JP2012162599A (ja) 有機−無機複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MX2007013050A (en) Method to incorporate pigment into paint by formation of resin b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