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38080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在裝設於竿體的預定部位之座體,具備 有用來保持捲線器的腳部之罩部的筒狀捲線器座及釣竿。 ' 【先前技術】 作爲筒狀捲線器座,具有下述結構者,即,在作爲裝 @ 設於竿體的預定部位之座體的捲線器座(公報內編號:2 ),具備有作爲罩部之移動罩(公報內編號:3),並且 對形成於座體之螺子部(公報內編號:2a),螺裝螺帽( 公報內編號:4),藉由使螺帽旋進移動,可使移動罩朝 捲線器座的軸線方向滑動(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平7-61號公報(段落〔0008 〕,圖 1 ) Q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在前述結構,由於外嵌於座體之移動罩本身爲切換成 保持捲線器腳之狀態與由捲線器腳分離的狀態者,因此在 移動範圍之座體外周面,無法設置阻礙移動罩通過之突起 物。 因此,在座體的外周面中之移動罩的通過面與外嵌於 該通過面之移動罩的外周面之間,形成有大階差部分。因 此,在實際的釣魚操作時,在將捲線器腳部與捲線器座一 -5- 200938080 同握持之情況,會形成爲手指放在此階差部,手會受到壓 迫感,產生在長時間使用下造成疼痛等的缺失。 又,爲了使移動罩本身移動,需要在座體的外周面設 置沿著竿軸芯方向之導引溝槽,並在移動罩設置與該導引 ' 溝槽卡合之突起,造成構造變得複雜。 又,移動罩本身即使藉由前述這樣的突起與導引溝槽 所導引者,由於在座體與移動罩之間,需要存在有進行移 $ 動所必要的間隙,故因該間隙造成移動罩搖晃,產生晃動 等的問題。 於是,該搖晃狀態傳達至握持移動罩的手,造成握持 狀態變得不穩定。 本發明的目的係在於提供,藉由對罩(hood)部的結 構實施精細處理,消除罩部之搖晃等,達到罩部之移動構 造的簡單化之捲線器座。 〇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結構] 請求項1之發明的結構特徴在於,在裝設於竿體的預 定部位之座體,具備有用來保持捲線器的腳部之罩部,以 按壓保持捲線器腳之腳按壓體與被覆該按壓體之蓋體構成 前述罩部,將前述蓋體安裝固定於前述座體,並且使前述 腳按壓體可朝捲線器腳按壓位置與由捲線器腳分離的位置 移動的這一點,其作用效果如下述。 -6 - 200938080 [作用] 作爲保持捲線器腳之構造,以按壓捲線器腳之腳按壓 體、和容許此腳按壓體朝捲線器腳按壓位置與由捲線器腳 分離的位置移動並被覆腳按壓體之蓋體所構成。 ' 即,因以蓋體被覆腳按壓體,所以,在腳按壓體移動 ' 之際,能使蓋體作爲導件來發揮功能,不需要採用以往這 種導引溝槽與突起之複雜構造。 @ 又,因蓋體固定於座體,所以抑制了搖晃、晃動等, 在將捲線器腳部與捲線器座一同握持之情況,因蓋體的姿 勢穩定,因此該狀態穩固。 [效果] 能夠將腳按壓體的移動構造簡單化,並且握持動作穩 定,即使進行長時間的釣魚,也能舒適地持續操作。 Q [結構] 請求項2之發明的結構特徵在於,如請求項1之發明 ,其中,在將前述蓋體裝設於凹入形成於前述座體之安裝 用座面之狀態下,將前述蓋體的外周面與前述座體的外周 面之連接部位在無或少階差的狀態下圓滑地連結之狀態的 這一點,其作用效果如下述。 [作用效果] 因蓋體可不能移動地固定於座體,所以,在座體的外 200938080 周面中之蓋體所佔據的部位附近,能夠設置到達蓋體的外 周面之部分,藉此,能夠謀求蓋體與座體中之與蓋體的緣 部相對向的部分之階差部的消除。作爲消除階差部之手段 ,爲在座體設置凹入形狀的安裝用座面。藉此,將蓋體的 厚度與凹入部之深度作成相同或大致相同,在將蓋體安裝 於該安裝座的狀態下,能夠將兩者的連接部位作成爲無或 少階差之狀態。 藉此,在將捲線器腳部與捲線器座一同握持之情況, 即使手指放在此連接部位,感到階差存在一事也少,因此 ,手極少感到不舒適感、壓迫感等,且,即使長時間使用 ,也不容易變痛。 [結構] 請求項3之發明的結構特徴在於,請求項1或請求項 2之筒狀捲線器座’其中,構成在前述腳按壓體的外周面 〇 '滑蓋體的內周面的狀態下,用以使前述腳按壓體 移動的這一點,其作用效果如下述。 [作用效果] 因腳按壓體在沿著蓋體之狀態下可進行移動,所以, 移動狀態穩定,可輕快地進行移動操作。 [結構] 請求項4之發明的結構特徵在於,具備如請求項1至 -8 - 200938080 3中任一者之筒狀捲線器座的釣竿的這一點,其作用效果 如下述。 [作用效果] 能夠提供下述釣竿,即,在將捲線器腳部與捲線器座 一同握持之情況,手不會感到不舒適感、壓迫感等,且, 即使長時間使用,也不容易變痛,所以亦可輕快地操作釣 竿,可輕快地進行釣組的投入、捲起操作之釣竿。 【實施方式】 說明關於拋投竿A。拋投竿A係如圖1所示,將具備 有第1導件1A、2號導件至6號導件爲止的5個釣線導 件1B之一號竿1、具備7號導件2A之二號竿2、及具備 安裝固定紡車式捲線器5的筒狀捲線器座4與在竿尾端具 有握持部6之作爲竿體的主竿3,以並繼式(conim〇n φ jointed )連結來構成的。 握持部6係形成爲較主竿3的徑更大徑,當拋投釣組 時,使握持握持部6之手不易滑動。握持部6的外周面亦 可呈圓形的剖面者,但亦可形成爲楕圓狀。即,在如圖1 所示的狀態下,若形成爲橫寬較上下寬更廣的橢圓形的話 ,力量容易進入到握持的手’變得容易進行遠投。 說明關於筒狀捲線器座4。如圖2及圖3所示,筒狀 捲線器座4係具備有:筒狀座體10;前後2個蓋體n、 12;設置於後蓋體12的內部之可動式腳按壓體13;設置 -9- 200938080 於後蓋體12的竿尾側之套筒14;將可動式腳按壓體13 朝套筒14的竿尾側駆動移動用之在竿的軸線方向不能移 動但可旋轉之螺帽體15;設置於螺帽體15的竿尾側之止 檔體16;及設置於止擋體16的後端與前蓋體U的前端 之裝飾環17。 說明關於筒狀座體如圖3至圖5所示’在筒狀 座體1 0,形成有沿著軸線方向到達竿頭的開口與竿尾端 的開口之貫通孔10A’在貫通孔10A的內周面側’如圖7 〜圖9所示,於圓周方向的8個部位,形成有跨越貫通孔 10A的全長範圍之突出條l〇a。 此突出條1 0a的功能係使筒狀座體1 0在密接狀態下 外嵌於主竿3的外周面’即使爲具有各種外徑的主竿3’ 突出條l〇a的前端部也能產生撓曲,使得可合適此筒狀座 體10的內周面。其中,若主竿3的外徑爲更大徑者的話 ,藉由對突出條l〇a的內面實施硏削加工,謀求大徑化’ 能夠確保與大徑的主竿3之合適性。 在不具有這種的突出條10a之以往結構的情況,爲了 適合於主竿3,以緊密捲繞的方式捲繞釣線用以在外觀上 增大主竿3的外徑,謀求筒狀座體10的內周面之合適性 ,但會成爲作業性差者。 藉由採用前述這種本發明的結構,對具有各種外徑的 主竿3能夠範圍寬廣地確保合適性,使得容易單獨地販賣 筒狀捲線器座4。 又,因對主竿3的外徑之合適性高,所以,容易進行 -10- 200938080 將筒狀捲線器座4位置固定於主竿3的竿尾至竿前側的任 意之間隔位置,容易採用對應於釣者的喜好之設置形態。 如圖3至圖5所示,在筒狀座體10的竿頭側端部’ 形成有構成將延伸於紡車式捲線器5的捲線器腳5A的竿 ' 頭側之前腳部5a進行覆蓋按壓作用之罩部的腳安裝部 10B。腳安裝部10B立設有朝筒狀座體10的外側凸出之 凸出部分l〇b,並且在凸出部分10b的內部,形成有收納 U 前腳部5 a之凹部。 此凸出部分l〇b係發揮下述功能,即,當在將紡車式 捲線器5的前腳部5a收納於凹部內之際,對前腳部5a密 接按壓並予以固定時,彈性變形而形成強固的按壓狀態。 筒狀捲線器主體1 〇係以尼龍、聚乙烯等的熱可塑性樹脂 爲材料來成形的。 以往,擔當這種功能之構件係以樹脂製的緩衝材作爲 另外的零件來構成,接著固定於按壓支承捲線器的腳部之 φ 金屬製的可動罩內周面。但安裝於可動罩內周面之作業繁 雜,且會有長時間使用則變得容易剝落之缺點。 但,如前述般,因能夠將作爲緩衝材來發揮功能的構 件作爲座體的一部分來液體形成,所以,能夠解決以往的 缺點。 說明關於前蓋體11的安裝構造。如圖3至圖6所示 ,於收納紡車式捲線器5的前腳部5a之腳安裝部10B, 在由竿頭開口端沿著軸線方向到達收納前腳部5a的凹部 之入口附近的範圍,設有縮小外周之淺的切削邊(緣)部 -11 - 200938080 分10c。此切削邊(緣)部分l〇c係在收納前腳部5a的 凹部之入口附近形成階差部分10d。 前蓋體11爲外嵌被覆於腳安裝部1 0B者,但形成爲 可吻合地覆蓋前述淺的切削邊(緣)部分10c之筒狀體, 如圖3及圖6所示,以薄的金屬所構成,使得在被覆於淺 的切削邊(緣)部分l〇c之狀態下,不會由前述階差部分 l〇d突出。作爲金屬材料,可採用不銹鋼、鈦、鋁等。其 中,在使用金屬以外的材料之情況,亦可使用在周方向配 置有強化纖維之樹脂材。在此情況,除了熱可塑性樹脂以 外,能夠使用熱硬化性樹脂的環氧樹脂等。藉此,比起使 用金屬之情況,能夠謀求輕量化等。 在此,將淺的切削邊(緣)部分l〇c稱爲用來安裝前 蓋體11之安裝用座面。 筒狀前蓋體π係如圖3〜圖6所示,呈竿頭側爲小 徑、覆蓋凸出部l〇b之部分爲大徑的形狀,形成爲在被覆 於淺的切削邊(緣)部分1 0C之狀態下嵌入到前述階差部 分l〇d之形狀,具有在筒狀座體10的外周面與前蓋體11 的外周面之間作成無階差的狀態之功能。 如此,因能夠將安裝紡車式捲線器5的前腳部5a之 腳安裝部10B之外周面形成爲無階差之平滑的面,所以, 當進行釣魚操作時,將主竿3與紡車式捲線器5 —同握持 的釣者之食指等,雖會放在腳安裝部10B,但因該部分形 成爲平滑的面,所以,不舒適感少,釣者的手指不會變痛 從而變得容易握持。 -12- 200938080 如前述般,腳安裝部1 OB之凸出部1 Ob爲具有緩衝性 之部分,但藉由將金屬製的前蓋體11被覆於此腳安裝部 10B,能夠進行補強,使得收納前腳部5a之安裝狀態形成 爲強固狀態。 在此,以前蓋體11與腳安裝部10B構成固定側罩部 7。作爲成爲此罩部7所保持的對象之捲線器,除了紡車 式捲線器以外,亦可爲雙軸承捲線器。 說明關於裝飾環17。如圖3〜圖6所示,裝飾環17 爲安裝於前蓋體11的竿頭之構件,將筒狀座體1〇的竿頭 、竿尾端的端部處理作成良好者。 即,以往,當在筒狀座體10的竿頭、竿尾端,在主 竿3的外周面與座體10的竿頭等的開口緣之間,因內外 徑的差異造成在半徑方向存在有間隙之情況時,採用下述 作業形態,即對在主竿3的外周面捲繞安裝用線並捲繞掩 埋其間隙之線與座體10的端部之範圍塗佈樹脂塗料予以 固定之作業形態。於是,捲繞線的作業與塗佈樹脂塗料的 作業變得非常花費時間精神。 因此,如前述般,藉由將裝飾環17安裝於前蓋體11 的竿頭的開口緣,則不需要進行捲繞線的作業、樹脂塗布 作業。即,藉由將裝飾環17的內徑形成爲合適於主竿3 的外徑者,變得容易封住主竿3的外周面與座體1〇的竿 頭等的開口緣之間的間隙。 如圖3〜圖6所示,裝飾環17係在外周面具有大徑 部1 7a與小徑部1 7b,在將小徑部1 7b密接於前蓋體1 1 -13- 200938080 的竿頭開口端的內周面的狀態下被裝設,使大 小徑部1 7b之階差部分抵接於前蓋體1 1的竿 。大徑部17a設定成相同外徑,來與前蓋體] 在無階差的狀態下連結。裝飾環17被接著固 11° 其次,說明關於安裝後蓋體12等之筒狀庭 造。如圖4及圖5所示,作爲筒狀座體1〇的 0 述的腳安裝部10B朝竿尾側,形成包含捲線器 中間安裝部10C,並且由後蓋體12的裝設位 爲止,形成有較中間安裝部10C更小徑的竿尾 如圖4、圖6及圖7所示,由中間安裝部 端部1 0D,於捲線器腳安裝面的左右中心位置 微呈圓弧狀突起之圓弧狀承受面10e設置成, 向之狀態,且,承受紡車式捲線器5的前腳部 部5b的底面之狀態。 ❹ 在剖面呈圓弧狀隆起的圓弧狀承受面10e 位置,形成有平坦面,其形成爲可承受捲線器 右兩端及腳按壓體13的兩端腳部13C之平坦 〇 如圖4及圖6所示,平坦承受面10f也與 面1 〇e同樣地形成至竿尾端。但,平坦承受面 安裝部10C之部分l〇g的左右寬度並非一定。 應於收納捲線器5的前腳部5 a的凹部之横寬 分,朝竿尾端側變成爲細的寬度,並且從細的 徑部17a與 頭並定位者 [1的外周面 定於前蓋體 I體10的構 構造,由前 腳安裝面之 置至竿尾端 端部10D。 10C至竿尾 ,將剖面稍 沿著軸線方 :5a及後腳 之左右兩端 腳5A的左 承受面l〇f 圓弧狀承受 1 0 f的中間 首先,從對 的寬廣之部 寬度之中間 -14- 200938080 部朝竿尾端側變成寬廣的寬度者。 在平坦承受面l〇f之對應於竿尾端部10D的部分l〇h ,被區分成爲2個部分,竿頭側之部分形成爲寬廣的寬度 之矩形部分,竿尾側之部分形成爲狹窄的寬度之矩形部分 〇 其次,說明關於筒狀座體1之中間安裝部10C與竿尾 端部10D之外周形狀。如圖11〜圖14所示,中間安裝部 @ 10C之平坦承受面10f及圓弧狀承受面l〇e以外的外周部 分1 〇j係呈以筒狀座體1 〇的貫通孔1 〇 A之軸線X爲中心 的半徑R2的圓弧。 竿尾端部10D中之竿頭側一半的平坦承受面1 Of及圓 弧狀承受面l〇e以外的外周部分10k係被區劃成3個部分 ,左右2個部分係呈半徑較前述的中間安裝部10C之外周 部分l〇j的半徑R2大上極多倍之接近直線的大徑的左右 圓弧面10m。受到此大徑的左右圓弧面l〇m所夾持之向 〇 下的圓弧面1 On係如圖13所示,呈與前述的筒狀座體1〇 的貫通孔1 0A的半徑大致相同半徑之圓弧狀但呈以位於 較筒狀座體10的貫通孔10A之軸線X位置稍上方的軸心 γ爲中心的半徑R3之圓弧。 如圖13所示,在中間安裝部10C之外周部分l〇j與 如圖6 ( c )所示的竿尾端部1 0D之外周部分1 〇k之間’ 產生圓弧面之中心有間隔α差異的芯偏移,藉此’如圖 12所示,在中間安裝部10C與竿尾端部l〇D之境界面, 形成階差部1 〇Ρ。又,因芯偏移,如圖13所示’在中間 -15- 200938080 安裝部10C的下面部分之厚度與竿尾端部10D的下面部 分之厚度中,竿尾端部10D的下面部分之厚度變得較薄 〇 關於這一點所產生之作用效果如後述。 在筒狀座體10的竿尾端,形成爲安裝止擋體16之構 造,成爲下述結構。如圖11、圖12、圖15所示,竿尾端 部10D之竿尾端的外周面l〇q係以貫通孔10A的軸線X 爲中心,利用較竿尾端部10D之外周部分10k的半徑R3 若干小徑R4來形成的。又,在外周面10q,於上半部的 左右位置設有2個突起10r,作爲防止止擋體16脫落並 加以固定之突起1 〇r來發揮功能。 對採用以上這種結構之筒狀座體10,裝設後蓋體12 、套筒14、螺帽體15、止擋體16。首先,說明關於後蓋 體12的安裝。如圖4至圖6所示,後蓋體12爲薄壁的筒 狀體,剖面形狀係如圖7所示,下半部分12A呈圓弧狀 ,其上方成爲半徑爲下半部分12A的半徑的極多倍之大 略直線狀的部分12B,在左右直線狀部分12B的上方,形 成有具有較下半部分12A的半徑大、較直線狀部分12B 的半徑小之半徑的上端部12C。 將前述這種的後蓋體12如圖3及圖6所示的方式外 嵌裝設於筒狀座體10的竿尾端部l〇D,然後,使該後蓋 體12的前端抵接於形成在此竿尾端部10D與中間安裝部 1 0 C之間的階差部1 Op予以定位。後蓋體12係如圖6及 圖7所示,安裝成下述狀態,即使下半部分12A密接於 -16- 200938080 筒狀座體10的竿尾端部10D之朝下的圓弧面1 On之狀態 ,且,使略直線狀部分12B密接於筒狀座體10的中間安 裝部10C之左右圓弧面l〇m的狀態,略直線狀部分12B 的上半部分與上端部12C係位於與平坦承受面1 Of和圓弧 狀承受面l〇e分離之上方的位置。 如以上所述,因後蓋體1 2係在密接於座體1 〇的呈非 圓形狀態之中間安裝部1 0C的狀態下被安裝,所以,不會 在座體10的周方向旋轉。 在形成於後蓋體12的上端部12C及略直線狀部分 12B的上半分與筒狀座體10的平坦承受面10f及圓弧狀 承受面l〇e之間的空間,插入腳按壓體13。 如前述般,裝設後蓋體12的筒狀座體10的竿尾端部 10D之朝下的圓弧面10η係形成爲以比起貫通孔10A的軸 芯X更朝捲線器腳安裝部側偏移的軸芯Y爲中心之圓弧 面。即,如圖14所示,由於貫通孔10A呈以軸芯X爲中 心之圓弧面,朝下的圓弧面1 On呈以軸芯Y爲中心之圓 弧面,故,形成於貫通孔10A與朝下的圓弧面10η之間 的壁厚係比起以軸芯X爲中心形成朝下的圓弧面10η之 情況,成爲較薄。 藉由將這種朝下的圓弧面1 On以偏芯之軸芯Y爲中 心的圓弧面,在後蓋體1 2,也能以軸芯Y爲中心來構成 下半部分12A。又,爲了形成用來收納腳按壓體13之收 納空間,可在下半部分12A的上方,形成直線狀部分12B 與上端部12C。 -17- 200938080 因此,即使爲了收納腳按壓體13,直線狀部分12B 與上端部12C維持圖示之形狀,也因藉由將中間安裝部 10C的下半部分形成薄壁,能夠縮小下半部分12A之形狀 ,因此能夠將後蓋體12的構造緊緻化。 於是,對將手指繞道此部分並將捲線器腳5A與捲線 器座4 —同握持的釣者而言變得容易握持,且,可將此薄 壁的部分之形狀作成任意者》 在將具有以上結構之後蓋體12外嵌裝設於筒狀座體 1 〇的竿尾端部1 0D之狀態下,後蓋體1 2的竿頭側端會抵 接於形成在中間安裝部10C與竿尾端部10D之連接部位 的階差部1 〇P,能夠設置成使後蓋體12的外周面與中間 安裝部10C之外周部分10j無階差地連續的狀態。 後蓋體12係爲外嵌裝設於筒狀座體10的竿尾端部 10D者,但,此竿尾端部10D爲從中間安裝部10C切下 一段並予以加工之部分,構成爲後蓋體12的安裝座面。 因此,如圖6所示,後蓋體12係形成爲在被外嵌裝 設於該安裝座面之狀態下,吻合地覆蓋安裝座面之筒狀體 ,且以薄的金屬所構成,使得在被覆於該安裝座面之狀態 下不會由前述階差部1 〇P突出。作爲金屬材料,可採用不 銹鋼、鈦、鋁等。其中,在使用金屬以外的材料之情況, 亦可使用在周方向配置有強化纖維之樹脂材。在此情況, 除熱可塑性樹脂以外,能使用熱硬化性樹脂的環氧樹脂等 。藉此,比起使用金屬之情況,能夠謀求輕量化等。 以往,採用於筒狀座體1〇的外周面形成公螺紋部, 18 - 200938080 使收納固定捲線器腳的前後腳部之可動罩與螺帽 動之形態的結構中,因形成公螺紋部之筒狀座體 周面係以貫通孔10A的軸芯爲中心形成爲圓弧 ’厚度變後,因此可動罩的下半部分也成爲大徑 果’造成可動罩成爲大型者。 在此’因以貫通孔1 0 A的軸芯X爲中心, 狀座體10之與捲線器安裝面部分180°相反側之 ,所以,外嵌於此部分之後蓋體12也能以偏芯 爲基準並朝捲線器安裝面側偏移的狀態下設置。 夠使捲線器腳5A的安裝位置對貫通孔10A的軸 的狀態設置,且在實際進行釣魚時,配置於捲線 下方之捲線器5的安裝位置會成爲位於下方,作 之重心降低而變得穩定。 又,因成爲捲線器座4朝捲線器安裝部側若 狀態,所以感到近似握持橢圓狀物。即,非筒狀 ,而僅在主竿的外周方向之朝下的面安裝板狀的 ,在該板狀的捲線器座安裝捲線器,獲得與將捲 捲線器腳一同握持的情況相同的握持感覺者。在 線器座僅安裝於主竿的外周面之朝下的位相之情 起主竿的其他外周面,板狀的捲線器座稍微向外 以,比起握持完全圓形的捲線器座之情況’非圓 爲阻抗使得握持捲線器座的手變得不易滑動’能 適合於進行拋投釣組的釣魚操作之捲線器座。 在前述之後蓋體12的竿尾端側’裝設有套f 一同地滑 10的外 面,所以 者,其結 能夠使筒 壁厚變薄 的軸芯Υ 藉此,能 芯X偏芯 器座4的 爲釣竿A 干偏移的 捲線器座 捲線器座 線器座與 板狀的捲 況,因比 突出,所 形部分成 夠作成爲 奇14。如 -19- 200938080 圖4至圖6及圖10所示,套筒14爲筒狀體,與後蓋體 1 2之竿頭側的連接端1 4 A呈朝斜上傾斜之開口。於與該 開口正交的狀態設定套筒1 4的軸線,沿著該軸線朝斜方 向形成套筒14的外周面。套筒14的竿尾側之連接端14B 形成爲朝上下方向之姿勢的開口。在竿頭側的連接端14A ,於上端部分設置有朝竿頭側突出之鍔部14b,在將套筒 1 4裝設於後蓋體1 2的竿尾側之際’鍔部1 4b進入到後蓋 0 體1 2的竿尾端側開口端發揮定位之功能。 如圖16及圖17所示,形成於套筒14的內部之插通 孔14a係以外嵌於筒狀座體10的竿尾端部10D的方式, 形成爲與竿尾側的連接端14B之開口正交的狀態,插通孔 14a係處於與套筒14的軸線交叉的狀態。因此,套筒14 的壁厚係在竿頭側的連接端1 4 A,上端側厚、下端側薄。 相反地在竿尾側的連接端1 4B,上端側薄、下端側厚。如 以上所述,套筒14,其外側的筒狀體之方向爲朝斜上方 Φ ,但形成於內部之插通孔1 4a係朝水平方向被插通。 當將前述這種套筒14外嵌於筒狀座體10的竿尾端部 10D時,如圖6所示,鍔部14b從後蓋體12的竿尾端側 開口進入到內部,後蓋體12的竿尾端覆蓋鳄部14b並抵 接至套筒14的竿頭側之連接端,進行兩者的定位。 被裝設於預定位置之套筒14係在與後蓋體12的竿尾 端無階差連結的狀態下被安裝著,不會對握持捲線器座4 之釣者賦予不舒適感、或手的疼痛感等。 如圖2及圖6所示,成爲在安裝著套筒14的狀態下 -20- 200938080 朝筒狀座體1 〇的中間安裝部1 0C更外側突出的狀態,套 筒14的外面之突出部14c抵接於將捲線器座4與捲線器 腳5A —同握持的釣者的手,發揮脫落防止功能,即使釣 竿A被強力拉引,亦可抑制從手滑動脫離。 說明關於螺帽體15。如圖2至圖6及圖8、圖10所 示,螺帽體15呈大致略圓筒狀形態,在內周面形成有母 螺紋部1 5 A。在竿頭側及竿尾側的開口部,如圖5所示, ^ 形成有被傾斜切削之圓弧狀角部1 5a,形成爲帶圓弧(圓 化)之形狀。在外周面,如圖8所示,形成有大型的栓槽 部15B構造,作爲人爲將螺帽體15進行旋轉操作之際的 滑動停止構造。 如圖6及圖10所示,腳按壓體13被插入至螺帽體 15與套筒14與後蓋體12的內部空間,用來以腳按壓體 13對紡車式捲線器5的後腳部5b發揮按壓作用之結構。 說明腳按壓體13。如圖2〜圖6、圖8及圖10、圖 〇 18〜圖20所示,腳按壓體13係藉由配置於竿頭側之頭部 13A、與配置於頭部13A的竿尾側之螺紋部13B所構成。 頭部13A大致呈拱狀的形狀,使圓弧狀的外周面13a滑接 於後蓋體12的內周面進行滑動。如圖20所示,在頭部 13A的內周面側,形成有受到大致呈拱狀的頂面13b與左 右的縱壁面13c所包圍之凹入空間13d,將紡車式捲線器 5等的後腳部5b插入至該凹入空間13d內,並予以按壓 固定。 說明關於螺紋部13B。如圖18及圖19所示,螺紋部 200938080 13B係比起頭部13A薄、且大致呈長方形,在該長方形狀 的上面形成有公螺紋13e。此公螺紋13e咬合於螺帽體15 的母螺紋部15A,藉由螺帽體15的旋轉,使得腳按壓體 1 3可沿著竿線方向滑動。 如圖19及圖20所示,在由形成於頭部13A的凹入 空間1 3 d之竿尾端至螺紋部1 3 B內的底面部之狀態下,形 成有朝上凹入之圓弧剖面的凹入路13f,凹入路13f從上 方抵接於形成在筒狀座基台10之圓弧狀承受面l〇e,從 竿線方向能不會偏移地進行移動。 頭部13A之具備壁面13c的部分成爲支承頭部13A 之腳部13C,此腳部13C的底面被載置於筒狀座基台1〇 的平坦承受面l〇f,使得腳按壓體13滑動。 在此,以腳按壓體13與被覆該腳按壓體13並予以導 引之後蓋體12來構成罩部。 如以上所述,因在頭部13A的左右兩側部形成有腳 部13C,且,頭部13A的上面滑接於後蓋體12的內周面 ,所以,腳按壓體1 3的滑動能不會產生搖晃地進行,螺 帽體15的搖晃也少,旋轉操作也能圓滑地進行。 以往,腳按壓體13係以用來將捲線器的腳部插入並 按壓之具備拱狀罩的筒狀可動體來構成,藉由此可動體與 螺合於形成在筒狀座基台10的螺紋部之螺帽體一同朝竿 線方向移動,切換成安裝捲線器腳部的狀態與固定的狀態 〇 在固定捲線器腳之狀態,爲了藉由螺合於螺紋部之螺 -22- 200938080 帽體來承受,螺紋部使用螺紋間距大、強度高之角螺紋狀 者。又,由於優先進行將可動體與螺帽體之捲線器腳部按 壓的狀態與退避的狀態之間的切換,可動體容易搖晃,支 承捲線器腳之姿勢不穩定。 . 說明關於止擋體16。如圖2〜圖6及圖21〜圖23所 示,止擋體16位於螺帽體15的更接近竿尾側之位置。止 擋體16大致呈筒狀,形成爲竿頭側開口端16A大徑、竿 U 尾側開口端16B小徑,在圖22,其厚度構成爲上端部分 厚臂、下端部分薄壁這種逐漸變化之厚度。如圖21所示 ,止擋體1 6的外形形狀係在隔著圖面上軸線之上方側的 面,具備朝竿尾側逐漸縮徑之緩傾斜面1 6a與位於緩傾斜 面16a更接近竿尾側之陡傾斜面16b,在隔著圖面上軸線 之下方側的面,形成爲由竿頭至竿尾端的範圍逐漸縮徑之 緩傾斜面1 6 a。 如圖21〜圖23所示,在止擋體16的內部空間,形 0 成有沿著軸線方向貫通之貫通孔16C,在貫通孔16C之竿 頭側’形成有外嵌合於筒狀座體10的竿尾端10S之嵌合 孔1 6C、和較嵌合孔1 6c更小徑之定位孔1 6d。在嵌合孔 1 6c之竿頭側開口端,向內突出的突出條1 6e設置於上半 部分範圍,將此突出條16e螺合於筒狀座體10的竿尾端 10S ° 即’如圖11、圖12及圖23所示,在筒狀座體10的 竿尾端l〇s ’形成有較竿尾端部i〇D之外周部分10k更小 徑的外周面l〇q、和比起該外周面l〇q位於更靠近竿尾端 -23- 200938080 側之突起10r。相對於此,如圖6及圖9所示,藉由將突 出條16e嵌入嵌裝成抵接於外周面l〇q、且位於突起10r 的竿頭側’能將止擋體16安裝固定成預定狀態。在止擋 體16已被嵌合固定於筒狀座體1〇的竿尾端部10D之狀 態下,該外周面與螺帽體1 5的外周面圓滑地連結,對將 捲線器座4與捲線器一同握持的手,不會賦予不舒適感, 且不會壓迫手。 具體而言,將此止擋體16嵌合固定於筒狀座體1〇的 干尾部10D之方法如下所述。首先,如圖23所示,將 止擋體16的突出條16e設定成座體10的竿尾端i〇s之突 起1 Or不存在的位相之姿勢,覆蓋止擋體16,在該突出 條16e抵接至形成於筒狀座體1〇的竿尾端部10D之小徑 外周面10q與竿尾端部10D之外周部分l〇k之境界部位 的階差部分爲止,沿著軸線方向移動。當突出條1 6 e到達 小徑外周面l〇q時,使止擋體16朝圓周方向反轉180。, 作成突出條16e進入到筒狀座體1〇的竿尾端部10D之突 起lOr的竿頭側的狀態,壓接突出條l6e與突起l〇r ,固 定止擋體16對座體10之安裝狀態。 如以上說明’螺帽體15係被套筒14與止擋體16夾 持,構成爲不能朝筒狀座體10的軸線方向移動。僅可朝 圓周方向旋轉。另外,朝筒狀座體10的軸線方向移動之 構件爲腳按壓體13,腳按壓體13係被收納於後蓋體12、 螺帽體15的內部空間內。因此’形成於螺帽體15之母螺 紋部15A與腳按壓體13的公螺紋部13e並未露出於表面 -24- 200938080 以往,如前述般,在筒狀座體ίο之圓周方向全周範 圍刻設螺紋部,將螺帽螺合於此螺紋部,使保持捲線器腳 之可動罩可沿著座體的軸線方向滑動。藉此,利用使螺合 ' 於螺紋部之螺帽旋轉驅動,使可動罩與螺帽一同地滑動, ' 來切換成保持捲線器腳之狀態與由捲線器腳分離的狀態。 因採用前述這種結構,所以,爲了將螺紋部之長度作 0 成可動罩可移動之充分的長度,造成該螺紋部之部分由可 動罩及螺帽大幅突出而露出於表面,將捲線器腳與捲線器 座一同握持的手接觸該螺紋部,產生賦予手不舒適感且手 疼痛之虞。 又,由於手會與螺帽接觸,且在投入釣組之際揮動釣 竿的同時對螺帽進行鬆弛操作,故,螺帽在進行釣魚操作 的途中產生鬆驰,或由於需要使螺帽與可動罩一同地移動 ’故,螺帽與螺紋部之咬合狀態被較簡單地設置,產生即 Ο 使螺帽螺合於螺紋部之狀態,在螺帽多少也會產生晃動等 的缺點。 相對於此,在本發明中,因螺紋部15A、13e未露出 於表面,所以,將捲線器腳5A與捲線器座4 一同握持的 手不會與螺紋部15A、13e接觸,不舒適感少,手不會感 到疼痛。因螺帽體15不能朝筒狀座體10的軸線方向移動 地被安裝著,所以,螺帽體15不會產生鬆弛,因此不會 產生晃動。 在止擋體16的更靠竿尾側,設有裝飾環17。針對此 -25- 200938080 裝飾環17,先前已做過說明,在此僅簡單敘述。 如圖2〜圖6所示,裝飾環17係在外周面具有大徑 部1 7a與小徑部1 7b,在將小徑部1 7b密接於止擋體1 6 的竿尾開口端的內周面之狀態下被裝設著,使大徑部17a 與小徑部17b之階差部分抵接於止擋體16的竿尾端’進 行定位者。大徑部17a係以與止擋體16的外周面無階差 的狀態連結的方式,設定成相同外徑。裝飾環17接著固 U 定於止擋體16。 [其他實施形態] (1) 爲了將腳按壓體13構成爲可朝捲線器腳按壓位 置與由捲線器腳分離的位置移動,而採用螺合於螺帽體 1 5並加以驅動之形態,但,亦可利用彈簧,以彈簧力將 其移動至捲線器腳按壓位置,抗衡彈簧,以人力將其回復 到由捲線器腳分離的位置之方式,或以齒條小齒輪方式, Q 利用手指來驅動小齒輪的形態。 (2) 將一方的罩部7作爲固定側罩部,將另一方的 罩部8作爲可動側罩部,但亦可將雙方的罩部7、8構成 爲可動側罩部。 (3) 作爲適用前述捲線器座4之釣竿A,不僅是前 述的拋投竿,亦可使用於磯釣竿、船釣竿等。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顯示拋投竿組裝前的側面圖。 -26- 200938080 圖2係將顯示捲線器安裝於捲線器座之狀態的側面圖 圖3係顯示捲線器座之斜視圖。。 圖4係顯示捲線器座之分解斜視圖。 圖5係顯示組裝捲線器座前的狀態之縱斷側面圖。 圖6係將顯示捲線器安裝於捲線器座之狀態的縱斷側 面圖。 ❹ 圖7係圖6之VII-VII線斷面圖。 圖8係圖6之VIII-VIII線斷面圖。 圖9係圖6之IX-IX線斷面圖。 圖10(a)係顯示以可動側罩部保持捲線器腳前的狀 態之縱斷側面圖,(b )係顯示已經以可動側罩部保持了 捲線器腳的狀態之縱斷側面圖。 圖11係顯示座體之平面圖。 圖1 2係顯示座體之側面圖。 圖13係圖12之XIII-XIII線斷面圖。 圖14係圖12之XIV-XIV線斷面圖。 圖15係圖12之XV-XV線斷面圖。 圖1 6係套筒的側面圖。 圖17係套筒的前面圖。 圖18係腳按壓體的平面圖。 圖1 9係腳按壓體的側面圖。 圖20係腳按壓體的縱斷正面圖。 圖21係止擋體的縱斷側面圖。 -27- 200938080 圖22係圖21之XXII-XXII線斷面圖。 圖23係顯示將止擋體安裝至捲線器主體的竿尾端前 的狀態之分解斜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3 :主竿(竿體) 5 :紡車式捲線器(捲線器) 5A :捲線器腳 8 :罩部 10 :筒狀座體 l〇j :外周部分(中間安裝部) 12 :後蓋體(蓋體)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