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05591A - Article management system - Google Patents

Article management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5591A
TW200905591A TW097119416A TW97119416A TW200905591A TW 200905591 A TW200905591 A TW 200905591A TW 097119416 A TW097119416 A TW 097119416A TW 97119416 A TW97119416 A TW 97119416A TW 200905591 A TW200905591 A TW 20090559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item
block
rfid ta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194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sashi Ohtani
Jun Koyama
Shunpei Yamazaki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Publication of TW200905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559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7Combinations of radar systems, e.g. primary radar and secondary radar
    • G01S13/878Combination of several spaced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of known location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 transponder or a reflect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1/00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 G01S11/02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 G01S11/06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using intensity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14Determining absolute distances from a plurality of spaced points of known lo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20090559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物品管理系統,特別關於利用無線 通訊進行物品管理的物品管理系統。 【先前技術】 一般地說,在管理進行交易的多個物品的情況下,利 用如下方法等進行管理:將該物品的資料登記在資料庫中 並且將該物品放在預定的地方。另一方面,日用品等物品 通常不被個別管理,所以有如下畏懼:當改變該物品的地 方時,其所在不清了’而需要花費時間尋找。結果,人需 要隨時記住物品的所在。 然而’人不容易隨時記住物品的所在。特別地,隨著 時間的流逝或者上年紀記憶模糊了,而越來越不容易掌握 物品的所在。另外,即使在記住物品的所在的情況下,當 第三者移動該物品時,也需要重新尋找。 爲了解決追種問題’已經建議如下一種物品管理裝置 :透過將記錄有預定的資訊的r F Ϊ D標籤貼在物品上,並 且帶著RFID讀取通訊裝置到處尋找該物品,來尋找丟失 了的物品(例如,專利文件1 )。 〔專利文件1〕日本專利申請公開第2 0 0 5 - 7 1 1 9 3號 公報 然而’在透過帶著用來讀取貼在物品上的RFID標籤 的R FID讀取通巩裝置來到處尋找物品的方法中,當尋找 200905591 的地方的範圍廣時,不容易效率高地尋找物品。此外,在 實現RFID讀取通訊裝置的小型化時,有如下畏懼:貼在 物品上的RFID標籤和RFID讀取通訊裝置之間的通訊可 能範圍減少,而不容易捜索物品。 【發明內容】 鑒於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效率高地尋找 物品的所在。本發明的目的之一還在於即使在實現可攜式 裝置的小型化的情況下,也抑制伴隨通訊距離的降低的物 品管理的不完全。 本發明之一是一種物品管理系統,該物品管理系統管 理在多個區塊中的任一個中存在的物品的所在,包括:設 置在多個區塊的每一個中的無線通訊裝置;能夠與無線通 訊裝置以無線方式進行通訊的RFID標籤以及可攜式裝置 ,其中RFID標籤貼在物品上,並且透過使設置在多個區 塊的每一個中的無線通訊裝置中的任一個與RFID標籤進 行通訊,檢測出物品,並且透過利用可攜式裝置與設置在 多個區塊的每一個中的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指定物品 所存在的區塊。 此外,本發明之一是一種物品管理系統,該物品管理 系統管理在多個區塊中的任一個中存在的多個物品的所在 ,包括:設置在多個區塊的每一個中的無線通訊裝置;能 夠與無線通訊裝置以無線方式進行通訊的RFID標籤以及 可攜式裝置,其中RFID標籤分別貼在多個物品上,並且 200905591 透過使設置在多個區塊的每一個中的無線通訊裝置與 RFID標籤進行通訊,檢測出在對應的區塊中存在的物品 ,並且透過利用可攜式裝置與設置在多個區塊的每一個中 的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掌握多個物品分別在多個區塊 中的哪一個區塊中。 此外,本發明之一是如下的:在上述結構中,無線通
訊裝置包括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透過第一天線與RFID 標籤進行通訊’並且透過第二天線與可攜式裝置進行通訊 〇 此外,本發明之一是一種物品管理系統,該物品管理 系統管理在多個區塊中的任一個中存在的物品的所在,包 括:設置在多個區塊的每一個中的無線通訊裝置;設置在 多個區塊的每一個中的多個讀取/寫入器;能夠與讀取/寫 入器以無線方式進行通訊的RFID標籤;能夠與無線通訊 裝置以無線方式進行通訊的可攜式裝置,其中多個讀取/ 寫入器與設置在相同的區塊中的無線通訊裝置連接,並且 RF ID標籤貼在物品上,並且透過使多個讀取/寫入器與 RFID標籤進行通訊,檢測出物品以及該物品的位置,並 且透過利用可攜式裝置與設置在多個區塊的每一個中的無 ’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指定物品所存在的區塊以及物品的 位置。 此外’本發明之一在上述結構中利用藍芽(Bluet〇〇th (注冊商標))作爲無線通訊裝置和可攜式裝置之間的通 訊方法。 200905591 透過在每個預定的區塊中設置無線通訊裝置,並且對 於該無線通訊裝置從可攜式裝置進行存取,可以效率高地 尋找要搜索的物品在哪一個區塊中。此外,即使在實現可 攜式裝置的小型化的情況下,也可以抑制無線通訊裝置和 安裝到物品的RFID標籤之間的通訊距離的降低,而可以 準確地進行物品的管理。 【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模式。但是,本 發明可以透過多個不同方式而實施,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 技術人員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個事實就是其方式和詳細內 容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宗旨及其範圍下可以被變換爲各種各 樣的形式。因此,本發明不應該被解釋爲僅限定在本實施 例模式所記載的內容中。注意,在本說明書的附圖中,利 用相同附圖標記表示相同部分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 並且有時省略其說明。 實施例模式1 在本實施例模式中’參照附圖而說明物品管理系統的 一個例子。 本實施例模式所示的物品管理系統包括能夠以無線方 式進行資料的收發的半導體裝置(也稱爲RFID標籤、1C 標籤、RF標籤、無線標籤、電子標籤。以下寫爲“ rFID 標籤”。)、無線通訊裝置、以及可攜式裝置,並且透過 -8 - 200905591 利用可攜式裝置與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來掌 RFID標籤的物品的所在。以下,參照圖1具體 品管理系統的一個例子。 圖1所示的物品管理系統由安裝到物品1 〇 i 標籤102、無線通訊裝置1〇3、以及可攜式裝置 成。 無線通訊裝置1 03能夠以無線方式與rFID '可攜式裝置1 04進行通訊。利用者可以透過使 裝置104對無線通訊裝置1〇3進行存取,來掌握 無線通訊裝置103進行通訊的範圍存在的安裝有 籤1 0 2的物品1 〇 1的所在。 RFID標籤1〇2只要能夠以無線方式與無線 1 03進行通訊即可。在rfid標籤1 02和無線通設 之間適用的電磁波傳輸方式可以爲電磁耦合方式 應方式、或者微波方式等。作爲傳輸方式,實施 據使用用途適當地選擇即可,並且設置具有最適 式的長度或形狀的天線即可。 例如,在使用電磁耦合方式或者電磁感應方 ’ 13.56MHz頻帶)作爲傳輸方式的情況下,由 磁感應’將用作天線的導電膜形成爲環狀(例如 線)或者螺旋狀(例如,螺旋天線)。此外,在 方式(例如,UHF頻帶(860至960MHz帶)’ 頻帶等)作爲傳輸方式的情況下,考慮到用於傳 電磁波的波長,適當地設定用作天線的導電膜的 握安裝有 地說明物 的 RFID 1 〇 4等構 標籤102 用可攜式 在可以與 RFID 標 通訊裝置 I裝置1 03 、電磁感 者只要根 合傳輸方 式(例如 於利用電 ,環形天 應用微波 2.45GHz 輸信號的 長度和形 -9- 200905591 狀即可。例如可以將用作天線的導電膜形成爲線狀(例如 ’偶極天線)、平坦形狀(例如,平板天線)等。此外, 用作天線的導電膜的形狀不局限於線狀,也可以考慮到電 磁波的波長而將它形成爲曲線狀、蜿蜒形狀或組合這些形 狀的形狀。 在本實施例模式中,應用UHF頻帶作爲傳輸方式。 這是因爲如下緣故:透過應用U H F頻帶,可以確保無線 通訊裝置103和RFID標籤1〇2之間的通訊距離,而進行 良好的通訊。 可攜式裝置1 04只要能夠以無線方式與無線通訊裝置 1 〇 3進行通訊即可’例如可以利用手機、電腦等。此外, 可攜式裝置104並不一定是可以攜帶的儀器,也可以是固 定設置在某地方的電腦等。作爲可攜式裝置丨04和無線通 訊裝置1 03之間的通訊方法,可以利用藍芽(Bluetooth ( 注冊商標))、Wibree等,但是不局限於這些。注意,藍 芽是指如下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之一:在攜帶資訊儀器等 中利用2.4GHz頻帶且用於幾m至幾十^!的儀器之間的連 接。Wibree是指如下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之一:利用 2.4GHz頻帶且用於幾m至幾十m的儀器之間的連接,並 且可以使其耗電量小於藍芽。 無線通訊裝置1 0 3只要能夠以無線方式與r f ID標籤 1 〇2、可攜式裝置i 〇4進行通訊即可。以下參照圖2說明 無線通訊裝置1〇3的具體結構。 圖2所示的無線通訊裝置1 〇 3包括控制與r f ID標籤 -10- 200905591 102的通訊的R/W區域l2〇、控制與可攜式裝置l〇4的通 訊的藍芽通信區域1 3 〇、對透過通訊而獲得的資訊進行處 理的控制區域14〇。 R/W區域120包括第一天線121、第一解調電路ι22 、第一信號處理電路123、第一調制電路124等。R/w區 域120透過第一天線121以無線方式與RFID標籤1〇2進 行資訊的收發。作爲在R/W區域12〇和RFID標籤1〇2之 間應用的電磁波的傳輸方式,可以使用電磁耦合方式、電 磁感應方式、或者微波方式等。 藍芽通信區域1 3 0包括第二天線1 3 1、第二解調電路 132、第二信號處理電路133、第二調製電路134等。藍芽 通信區域1 3 0透過第二天線1 3 1以無線方式與可攜式裝置 1 04進行資訊的收發。作爲無線通訊裝置1 0 3和可攜式裝 置104之間的通訊方法利用2.4GHZ頻帶(在此,藍芽) ,從而,可以簡單地進行良好的通訊。 注意,雖然圖2表示利用藍芽作爲無線通訊裝置1 〇 3 和可攜式裝置1 〇 4之間的通訊方法的情況,但是不局限於 此。例如,還可以使用藍芽以外的通訊方法如Wibree等 作爲線通訊裝置1 0 3和可攜式裝置1 04之間的通訊方法。 控制區域140包括CPU (中央處理單元)141、HD( 硬磁片)1 42、ROM (唯讀記憶體)1 43、RAM (隨機存取 記憶體)1 44等。CPU 1 4 1進行對於透過無線通訊而獲得 的資訊的處理等,並且該資訊儲存在HD142、ROM143、 RAM144中。注意,並不一定都設置HD142、ROM143、 -11 - 200905591 R A Μ 1 4 4,而採用設置有任一種的結構即可。 接著,參照圖3說明在多個區塊(房間)中掌握 的所在的情況。圖3表不在第一區塊151至第三區塊 中掌握物品的所在的物品管理系統。注意’區塊是隔 範圍,而可以按照管理物品的地方等適當地設定。例 當在家庭中#理物品的所在時’以每個房間(例如’ 、起居室、小孩兒的屋子等)爲一個區塊’並且§52•疋 區塊即可。 在圖3所示的物品管理系統中,在多個區塊中分 置有無線通訊裝置。具體地說,在第一區塊151、第 塊1 5 2、第三區塊1 5 3中分別設置有第一無線通訊 103a、第二無線通訊裝置l〇3b、第三無線通訊裝置 。此外,第一 RFID標籤102a、第二RFID標籤l〇2b 三RFID標籤102c以及第四RFID標籤102d分別安 設置在第一區塊1 5 1中的物品 A 1 0 1 a、設置在第二 152中的物品 BlOlb、設置在第三區塊 153中的; C 1 0 1 c以及物品D 1 0 1 d。 安裝到物品的RFID標籤儲存有該物品的固有資 並且第一RFID標籤l〇2a儲存有物品AlOla的固有資 與此同樣,第二RFID標籤102b至第四RFID標籤 分別儲存有物品B 1 0 1 b至物品D 1 0 1 d的固有資訊。 在想要知道某個物品的所在的情況下,透過對於 找的物品利用可攜式裝置1 〇4與無線通訊裝置丨03進 訊,可以指定要尋找的物品在第一區塊1 5 1至第三 物品 153 開的 如, 臥室 多個 別設 •-區 裝置 103c 、第 裝到 區塊 物品 訊, 訊。 1 02d 要尋 行通 區塊 -12- 200905591 1 5 3中的哪一個區塊中。 以下,參照圖9而說明當尋找某個物品時的工作。注 意,在下面的說明中,描述尋找物品C 1 0 1 C的情況。 首先,爲了獲得要尋找的物品(在此,物品C 1 0 1 C ) 的所在的資訊,利用可攜式裝置1 04對無線通訊裝置1 〇 3 進行存取(發送資訊)(步驟SP01)。注意,預先將關 於在第一區塊151至第三區塊153中存在的物品的資訊( 安裝到物品的RFID標籤的資訊)登記在可攜式裝置1〇4 中即可。 接著,無線通訊裝置1 0 3從可攜式裝置1 〇 4接收資訊 (步驟SP02 ),來檢測在可以通訊的範圍存在的RFID標 籤(步驟SP03 )。在此,第一無線通訊裝置i〇3a檢測在 第一區塊151中存在的第一 RFID標籤102a (物品A10 la )。與此同樣,第二無線通訊裝置1 0 3 b檢測在第二區塊 152中存在的第二RFID標籤l〇2b (物品BlOlb),第三 無線通訊裝置1 〇 3 c檢測在第三區塊1 5 3中存在的第三 RFID標籤102c (物品ClOlc )以及第四RFID標籤102 d (物品 D 1 0 1 d )。 透過與第一 RFID標籤1 〇2a的通信而獲得的物品 AlOla的資訊從第一無線通訊裝置l〇3a的R/W區域120 的第一信號處理電路1 2 3發送到控制區域i 4 0,並且在被 CPU141 處理之後,被儲存在 HD142、ROM143、RAM144 等中(步驟SP04 )。 與此同樣’物品B 1 01 b的資訊被儲存在第二無線通訊 -13- 200905591 裝置 103b的 HD142、ROM143、RAM144等中,而物品 C 1 0 1 c以及物品D 1 0 1 d的資訊被儲存在第三無線通訊裝置 1 03c 的 HD142、ROM143、RAM144 等中。 並且,對從可攜式裝置104發送來的資訊和儲存在第 一無線通訊裝置1 〇 3 a至第三無線通訊裝置1 0 3 c的控制區 域1 4 0中的資訊進行比較,來確認是否有必要的資訊(要 尋找的物品C 1 0 1 C )(步驟s P 0 5 )。注意,從可攜式裝置 1 04發送來的資訊經過藍芽通信區域1 3 0輸入到控制區域 140 ° 接著,其結果透過第一無線通訊裝置103a至第三無 線通訊裝置1 0 3 C的藍芽通信區域1 3 0分別傳回至可攜式 裝置104 (步驟SP06 )。注意,對於從無線通訊裝置到可 攜式裝置1 04的回覆,既可以僅使設置在各區塊的無線通 訊裝置中的檢出了要尋找的物品(物品C 1 0 1 c )的無線通 訊裝置進行,又可以使該無線通訊裝置和不能檢測要尋找 的物品的無線通訊裝置進行。在此情況下,在該區塊中沒 有要尋找的物品的資訊從不能檢測要尋找的物品的無線通 訊裝置回覆於可攜式裝置1〇4。 可攜式裝置1 〇4當發現要尋找的物品時將該區塊顯示 於可攜式裝置104的螢幕1 14來通知用戶。在此,物品
Cioic在第三區塊153中存在的資訊顯示於可攜式裝置 104。 如此’透過從可攜式裝置1 04對無線通訊裝置進行存 取而指定物品的所在,利用者可以效率高地知道所希望的 -14- 200905591 物品的所在而不到處走動。此外,利用設置在每個區塊中 的無線通訊裝置進行與RFID標籤的通訊,並且透過使用 藍芽作爲可攜式裝置和無線通訊裝置之間的通訊方法,可 以謀求實現可攜式裝置的小型化而不降低RFID標籤和無 線通訊裝置之間的通訊距離。 注意,在此示出了爲檢索特定的物品而從可攜式裝置 104對無線通訊裝置l〇3a至103c進行存取的情況,但是 ,當然本實施例模式所示的物品管理系統除了可以尋找特 定物品,還可以將物品的所在(物品存在哪一個區塊中) 目錄化而將它顯示於可攜式裝置104的螢幕114上。在此 情況下,利用者可以簡單地知道自己所管理的物品在哪里 而不到處走動。再者,可以效率高地掌握在每個區塊中存 在著包括自己不管理的物品的什麽物品。 此外,在上述說明中示出了在可攜式裝置1〇4關於要 尋找的物品進行存取之後,第一無線通訊裝置1 〇3 a至第 三無線通訊裝置l〇3c分別進行在第一區塊151至第三區 塊1 5 3中存在的物品的檢測的方法,但是不局限於此。例 如,也可以採用如下結構:在每個一定的期間中第一無線 通訊裝置l〇3a至第三無線通訊裝置l〇3c分別檢測在第一 區塊151至第三區塊153中存在的物品來將它儲存在控制 區域1 40中,並且在可攜式裝置1 〇4進行存取的情況下將 無線通訊裝置所儲存的最新資訊傳回於可攜式裝置1 04 ° 在此情況下,因爲在進行存取的同時可以知道要尋找的物 品的所在,所以可以縮短時間。在區塊多的情況下’這是 -15- 200905591 特別有效的。 此外’在上述說明中示出了可攜式裝置1〇4與所有的 無線通訊裝置(第一無線通訊裝置l〇3a至第三無線通訊 裝置1 0 3 c )進行通訊的情況,但是不局限於此。例如,也 可以直到發現要尋找的物品,依次與第一無線通訊裝置 103a至第三無線通訊裝置i〇3c進行通訊,並且當找到該 物品時結束通訊。在此情況下,不需要查找所有的區塊, 所以可以降低耗電量。在區塊多的情況下,這是特別有效 的。 此外’也可以採用多個無線通訊裝置彼此進行通訊的 結構。在此情況下,只要可攜式裝置1 〇 4能夠與多個無線 通訊裝置中的任一個進行通訊,就可以知道在設置有不能 直接與可攜式裝置1〇4進行通訊的無線通訊裝置的區塊中 的物品的所在。再者’利用者可以尋找特定物品而不帶可 攜式裝置104到處走動。 注意’本實施例模式所示的物品管理系統不局限於上 述結構。例如,在可以採用安裝到物品的rFID標籤具有 上述圖2所示的控制區域和藍芽通信區域的結構的情況下 ’透過使可攜式裝置和安裝到物品的;rF〗D標籤以無線方 式直接進行通訊,可以不透過無線通訊裝置而進行物品的 管理。在此情況下,作爲可攜式裝置和rFID標籤之間的 通訊方法’可以利用藍芽、W i b r e e等,當然不局限於這些 -16- 200905591 實施例模式2 在本實施例模式中,參照附圖而說明本發明的物品管 理系統的結構。具體地說,將說明除了檢測安裝有RFID 標籤的物品的所在(物品存在哪一個區塊中)以外,還檢 測該區塊中的物品的位置的情況。 注意,作爲本實施例模式所說明的位置檢測方法,將 如下方法舉出作爲實例而進行說明:透過利用當信號在空 間傳播時,根據其傳播距離電場強度降低的現象,來檢測 RFID標籤和讀取/寫入器之間的距離、以及RFID標籤的 位置。 首先’參照圖4而說明本實施例模式所示的位置檢測 方法。注意,在圖4中示出檢測安裝到區塊200中的物品 20 1的RFID標籤202的位置的情況。 如圖4所示,在區塊200中設置有多個讀取/寫入器 (在此’讀取/寫入器20 5 a、讀取/寫入器2 0 5b、讀取/寫 入器20 5 c、讀取/寫入器20 5 d),並且RFID標籤202以 由讀取/寫入器205 a至讀取/寫入器2 05d圍繞的方式被配 置。當然’讀取/寫入器的數量不局限於四個。當在三維 的空間中檢測安裝有RFID標籤202的物品201的位置時 ’至少有四個讀取/寫入器即可。此外,當以二維的座標 檢測RFID標籤202的位置時,至少有三個讀取/寫入器即 可。此外’當僅測量安裝到物品201的RFID標籤202和 讀取/寫入器之間的距離時,至少有一個讀取/寫入器即可 -17- 200905591 讀取/寫入器205a至讀取/寫入器205d利用LAN (局 部區域網路)等與無線通訊裝置203連接。無線通訊裝置 2 03與可攜式裝置204以無線方式進行通訊,來控制讀取/ 寫入器2〇5a至讀取/寫入器2〇5d。此外,無線通訊裝置 2〇3根據來自讀取/寫入器205a至讀取/寫入器205d的信 號檢測RFID標籤202的位置。在此情況下,無線通訊裝 置2 03可以具有如下結構:在上述圖2所示的結構中不設 置R/W區域120而具有藍芽通信區域130、以及控制區域 1 40的結構(參照圖5 )。換言之,可以使用讀取/寫入器 205a至讀取/寫入器205d代替R/W區域120。 此外,也可以使無線通訊裝置203用作進行RFID標 籤2 0 2的位置檢測的讀取/寫入器中的一個。在此情況下 ’在上述圖2所示的結構中,與R/W區域1 20同樣,以與 無線通訊裝置2 0 3的控制區域1 4 0連接的方式設置讀取/ 寫入器205a至讀取/寫入器205c (參照圖6)。 注意’透過利用有線網路或無線網路,實現無線通訊 裝置203和讀取/寫入器205a至讀取/寫入器205d之間的 連接、以及讀取/寫入器205a至讀取/寫入器205d彼此之 間的連接,即可。 作爲在RFID標籤202和讀取/寫入器205a至讀取/寫 入器2 0 5 d之間應用的電磁波傳輸方式,可以使用電磁耦 合方式、電磁感應方式、或者微波方式等。 讀取/寫入器205a至讀取/寫入器205d輸出分別具有 相等電場強度的距離檢測信號。以下,將讀取/寫入器 -18- 200905591 205a輸出的信號、讀取/寫入器205b輸出的信號、讀取/ 寫入器205c輸出的信號、讀取/寫入器2〇5d輸出的信號 分別寫爲信號Fa '信號Fb、信號Fc、信號Fd (參照圖4 )° 當檢測RFID標籤202和讀取/寫入器之間的距離、或 者RFID標籤202的位置時,不使信號Fa至信號Fd互相 重疊。從而,爲了不使RFID標籤2〇2同時接收來自多個 讀取/寫入器的信號,讀取/寫入器205a至讀取/寫入器 205 d依次分別發送信號Fa至Fd。透過利用無線通訊裝置 203,控制讀取/寫入器205 a至讀取/寫入器205d分別發送 信號Fa至Fd的時機。 RFID標籤202具有接收從讀取/寫入器2〇5a至讀取/ 寫入器205d發送的信號Fa至Fd並且發送透過接收信號 Fa至Fd來産生的信號Sa至Sd的功能。圖7是表示本實 施例模式的RFID標籤202的結構的框圖。圖7所示的 RFID標籤2 0 2由天線2 5 1、信號振盪部2 5 2、信號處理部 2 5 3構成。 如圖7所示’在天線2 5 1和信號振盪部25 2之間進行 信號的輸入及輸出’而在信號振盪部252和信號處理部 2 5 3之間進行信號的輸入及輸出。天線2 5 1是用來接收來 自外部的信號且將信號發送到外部的電路。換言之’圖4 所示的來自讀取/寫入器205a至讀取/寫入器2〇5d的彳曰號 Fa至Fd被天線25 1接收,並且信號Sa至Sd從天線25 1 發送。 -19- 200905591 信號振盪部2 5 2具有基於天線25 1所接收的信號振盪 脈衝信號並將它輸出的功能。因此,信號振盪部25 2具有 脈衝振盪電路。脈衝振盪電路具有能夠根據輸入的信號的 電壓振盪頻率不同的脈衝信號的功能。這種脈衝振盪電路 例如可以由整流電路、來自整流電路的信號被輸入的環振 盪電路構成。 注意,這裏所述的脈衝信號是指電壓周期性地振動的 信號,例如是如矩形波、三角形波、鋸形波、正弦形波那 樣的電壓周期性地振幅的波。 此外,信號處理部253具有對從信號振盪部252輸出 的脈衝信號的脈衝進行計數的功能。因此,信號處理部 25 3具有對從信號振盪部25 2輸出的脈衝信號的脈衝進行 計數的計數器。 天線2 5 1的形狀沒有特別的限制。換言之,作爲應用 於RFID標籤202中的天線251的信號傳輸方式,可以使 用電磁耦合方式、電磁感應方式、或者微波方式等。實施 者考慮到使用用途而適當地選擇傳輸方式即可,並且設置 具有最適合傳輸方式的長度或形狀的天線即可。 本實施例模式所說明的位置檢測方法是如下方法:透 過利用當信號在空間傳播時,根據其傳播距離電場強度降 低的現象,來檢測RFID標籤和讀取/寫入器之間的距離、 以及RFID標籤的位置。 參照圖8所示的流程圖,將說明圖4所示的位置檢測 方法。注意,在此說明如下情況:在從可攜式裝置1 04關 -20- 200905591 於要尋找的物品(物品2 〇 1 )進行存取,來檢測物品2 0 1 存在多個區塊中的區塊200中之後,還指定在區塊2〇〇中 的物品2 0 1的位置。此外,在下面的說明中,描述設置四 個讀取/寫入器的情況,但是不局限於此。 首先,在檢測在區塊200中存在著安裝有rFID標籤 202的物品201的事實之後,爲了檢測RFID標籤2〇2和 第一讀取/寫入器205a之間的距離,從第—讀取/寫入器 205 a輸出信號Fa (步驟ST01 )。注意,當檢測在多個區 塊中的哪一個區塊中存在著物品2 0 1時,可以利用讀取/ 寫入器205a至讀取/寫入器205d進行檢測。 R FID標籤2 0 2利用天線2 5 1接收來自讀取/寫入器 2 0 5 a的信號F a (步驟S T 0 2 )。 由天線251接收的信號Fa輸出到信號振盪部252。信 號振盪部252産生脈衝信號’該脈衝信號以對應於輸入的 信號Fa的電場強度的頻率振盪(步驟ST03 )。透過使天 線251所接收的信號Fa整流化 '平滑化,産生直流電壓 ,並且利用以該直流電壓爲電源的振盪電路振盪脈衝信號 ,可以産生這種脈衝信號。 信號振盪部2 5 2所振盪的脈衝信號被輸入到信號處理 部2 5 3。信號處理部25 3直到脈衝信號的脈衝數量成爲— 定値進行計數(步驟S T 0 4 )。 當計數値達到一定値時,信號處理部2 5 3産生表示對 於脈衝的計數結束的信號Sa (響應信號)(步驟ST〇5) 。響應信號Sa從信號處理部2S3輸出到天線25ι。從天線 -21 - 200905591 251發送響應信號Sa (步驟ST〇6)。讀取/寫入器2〇5&接 收來自RFID標籤202的響應信號Sa (步騾ST07)。當 接收響應信號Sa時’讀取/寫入器2〇5&檢測從發送信號 F a到接收響應信號S a的時間τ !(步驟s T 0 8 )。在此, 將該時間T1稱爲響應時間τ 1。 注意’響應時間T 1取決於從RFID標籤202內的信號 振盪部2 5 2振盪的脈衝信號的振盪頻率。此外,脈衝信號 的振盪頻率取決於當由RFID標籤202接收時的信號Fa的 電場強度,而當由RFID標籤202接收時的信號Fa的電場 強度取決於RFID標籤202和第一讀取/寫入器205a之間 的距離。 RFID標籤202和讀取/寫入器205a之間的距離越大, 當由RFID標籤202接收時的信號Fa的電場強度越弱,因 此脈衝信號的振盪頻率降低。結果,在信號處理部25 3中 計數脈衝時需要的時間變長,而讀取/寫入器205a所測量 的響應時間T1變長。換言之’因爲讀取/寫入器205a所 測量的響應時間Τ 1對應於從信號振盪部2 5 2振盪的脈衝 信號的頻率,所以可以根據響應時間Τ 1來檢測RFID標籤 202和讀取/寫入器205 a之間的距離。 透過利用第二讀取/寫入器205b、第三讀取/寫入器 205c、第四讀取/寫入器依次進行從步驟ST01到步 驟ST08的工作,在讀取/寫入器205b至讀取/寫入器205d 中分別檢測響應時間T2、響應時間T3、響應時間T4。透 過利用來自無線通訊裝置2 0 3的指令’來控制與R F 1D標 -22- 200905591 籤2 02進行通訊的讀取/寫入器的選擇。注意,當以三維 的座標指定RFID標籤2 〇 2的位置時’利用至少四個讀取/ 寫入器測量響應時間即可,所以當在區塊2〇〇中有五個以 上的讀取/寫入器時’沒需要利用所有的讀取/寫入器測量 響應時間。 配置在區塊200中的讀取/寫入器2〇5a至讀取/寫入器 205 d將所測量的響應時間T1至T4經過LAN (局部區域 網路)等傳送到無線通訊裝置2 0 3。無線通訊裝置2 0 3根 據從讀取/寫入器205a至讀取/寫入器205d發送的響應時 間T1至T4,計算讀取/寫入器205a至讀取/寫入器205d 和R FID標籤2 0 2之間的距離d 1、距離D 2、距離D 3、距 離D4。根據這些距離D1至D4和讀取/寫入器205a至讀 取/寫入器2 0 5 d的位置資訊(空間座標、更具體地說,相 對座標),可以指定安裝有RFID標籤202的物品201的 位置(空間座標)。 然後,將物品20 1的位置資訊透過無線通訊裝置203 的藍芽通信區域1 3 0發送到可攜式裝置204。 如此,透過在區塊中設置多個讀取/寫入器,並且測 定該多個讀取/寫入器和安裝到物品的RFID標籤之間的距 離,可以檢測在區塊中的RFID標籤的準確的位置。從而 ,利用者透過利用可攜式裝置對無線通訊裝置進行存取, 除了可以掌握在多個區塊中的RFID標籤的所在以外,還 可以掌握在該物品所存在的區塊中的物品的位置’所以可 以效率高地尋找要搜索的物品而不花費時間。 -23- 200905591 此外,如本實施例模式所示,透過在一個區塊中設置 多個讀取/寫入器,可以減少在物品的周圍存在的遮蔽物 的影響。 本實施例模式可以與上述實施例模式所示的物品管理 系統的結構適當地組合而實施。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物品管理系統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物品管理系統的無線通訊裝置的 結構的圖; 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物品管理系統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物品管理系統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物品管理系統的無線通訊裝置的 結構的圖; 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物品管理系統的無線通訊裝置的 結構的圖; 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物品管理系統的RFID標籤的一 個例子的圖; 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物品管理系統的一個例子的圖; 和 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物品管理系統的一個例子的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0 1 ·物品 -24- 200905591 1 02 : RFID 標籤 103 :無線通訊裝置 104 :可攜式裝置 1 2 0 : R / W 區域
1 3 0 :藍芽通信區域 1 4 0 :控制區域 1 2 1 :第一天線 1 2 2 :第一解調電路 123 :第一信號處理電路 1 2 4 :第一調制電路 1 3 1 :第二天線 1 3 2 :第二解調電路 1 3 3 :第二信號處理電路 1 3 4 :第二調制電路 14 1: CPU
142 : HD
143 : ROM
144 : RAM 1 5 1 :第一區塊 1 5 2 :第二區塊 1 5 3 :第三區塊 103a :第一無線通訊裝置 103b :第二無線通訊裝置 l〇3c :第三無線通訊裝置 -25- 200905591 102a :第一 RFID 標籤 1 02b :第二 RFID 標籤 102c :第三RFID標籟 102d :第四RFID標籤 A 1 0 1 a :物品 B 1 0 1 b _物品 C 1 0 1 c :物品 D 1 0 1 d :物品 1 1 4 :顯示螢幕 2 0 0 ·區塊 2 0 1 :物品 202 : RFID 標籤 20 5 a-205 d :讀取/寫入器 2 〇 3 ‘·無線通訊裝置 204 :可攜式裝置 2 5 1 :天線 25 2 :信號振盪部 25 3 :信號處理部 -26

Claims (1)

  1. 20090559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物品管理系統,該物品管理系統管理在多個 區塊中的任一個中存在的物品的所在,包含: 設置在各個區塊中的無線通訊裝置; 能夠與設置在各個區塊中的該無線通訊裝置以無線方 式進行通訊的RFID標籤;以及 能夠與設置在各個區塊中的該無線通訊裝置以無線方 式進行通訊的可攜式裝置, 其中該RFID標籤安裝到該物品, 其中透過在該RFID標籤與設置在各個區塊中的該無 線通訊裝置中的一個之間的通訊,檢測出該物品,和 其中透過在該可攜式裝置與設置在各個區塊中的該無 線通訊裝置之間的通訊,指明該物品存在於該多個區塊中 的哪一個區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物品管理系統, f 其中該無線通訊裝置包括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 其中該無線通訊裝置透過該第一天線與該RFID標籤 進行通訊,和 其中該無線通訊裝置透過該第二天線與該可攜式裝置 進行通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物品管理系統,其中利 用藍芽(註冊商標)作爲該無線通訊裝置和該可攜式裝置 之間的通訊方法。 4- 一種物品管理系統,該物品管理系統管理在多個 -27- 200905591 區塊中的任一個中存在的多個物品的所在,包含: 設置在各個區塊中的無線通訊裝置; 能夠與設置在各個區塊中的該無線通訊裝置以無線方 式進行通訊的多個RFID標籤;以及 能夠與設置在各個區塊中的該無線通訊裝置以無線方 式進行通訊的可攜式裝置, 其中該多個RFID標籤分別安裝到該物品, 其中透過在該多個RFID標籤與設置在各個區塊中的 該無線通訊裝置之間的通訊,檢測出在各個區塊中存在的 該等物品, 其中透過在該可攜式裝置與設置在各個區塊中的該無 線通訊裝置之間的通訊,指明該多個物品的每一個存在於 該多個區塊中的哪一個區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物品管理系統, 其中該無線通訊裝置包括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 其中該無線通訊裝置透過該第一天線與該多個RFID 標籤進行通訊,和 其中該無線通訊裝置透過該第二天線與該可攜式裝置 進行通訊。 6. 一種物品管理系統,該物品管理系統管理在多個 區塊中的任一個中存在的物品的所在,包含: 設置在各個區塊中的無線通訊裝置; 設置在各個區塊中的多個讀取/寫入器; 能夠與該多個讀取/寫入器以無線方式進行通訊的 -28- 200905591 RFID標籤;以及 能夠與設置在各個區塊中的該無線通訊裝置以無線方 式進行通訊的可攜式裝置, 其中設置在各個區塊中的該多個讀取/寫入器與設置 在該區塊中的該無線通訊裝置操作性的連接, 其中該RFID標籤安裝到該物品, 其中透過在該RFID標籤與該多個讀取/寫入器之間的 通訊,檢測出該物品以及該物品的位置,和 其中透過在該可攜式裝置與設置在每一個區塊中的該 無線通訊裝置之間的通訊,指明該物品存在於該多個區塊 中的哪一個區塊以及該區塊中的該物品的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物品管理系統,其中在 各個區塊中設置有至少三個讀取/寫入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物品管理系統,其中利 用藍芽(註冊商標)作爲該無線通訊裝置和該可攜式裝置 之間的通訊方法。 9. 一種物品管理系統,該物品管理系統管理在第一 區塊或者第二區塊中存在的物品的所在,包含: 設置在該第一區塊中的第一無線通訊裝置; 設置在該第二區塊中的第二無線通訊裝置; 能夠與該第一及第二無線通訊裝置以無線方式進行通 訊的RFID標籤;以及 能夠與該第一及第二無線通訊裝置以無線方式進行通 訊的可攜式裝置, -29- 200905591 其中該RFID標籤安裝到該物品, 其中透過在該RFID標籤與設置在該第一區塊中的該 第一無線通訊裝置和設置在該第二區塊中的該第二無線通 訊裝置中的一個之間的通訊,檢測出該物品,和 其中透過在該可攜式裝置與設置在該第一區塊中的該 第一無線通訊裝置之間的通訊,以及透過在該可攜式裝置 與設置在該第二區塊中的該第二無線通訊裝置之間的通訊 ,指明該物品存在於該第一區塊以及該第二區塊中的哪一 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物品管理系統, 其中該第一及第二無線通訊裝置各包括第一天線和第 二天線, 其中該第一無線通訊裝置以及該第二無線通訊裝置分 別透過該第一天線與該RFID標籤進行通訊,和 其中該第一無線通訊裝置以及該第二無線通訊裝置分 別透過該第二天線與該可攜式裝置進行通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物品管理系統,其中利 用藍芽(註冊商標)作爲該第一及第二無線通訊裝置和該 可攜式裝置之間的通訊方法。 -30-
TW097119416A 2007-05-29 2008-05-26 Article management system TW20090559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42387 2007-05-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5591A true TW200905591A (en) 2009-02-01

Family

ID=40087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19416A TW200905591A (en) 2007-05-29 2008-05-26 Article management system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97319A1 (zh)
JP (2) JP2009007168A (zh)
CN (1) CN101315425A (zh)
TW (1) TW20090559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97319A1 (en) * 2007-05-29 2008-12-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Article management system
CN101464518B (zh) * 2008-12-30 2011-09-28 郑之敏 Rfid矩阵分布式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检测控制器及其监测方法
CN102341724B (zh) * 2009-03-02 2013-09-11 迪瓦西公司 卫生监测和管理系统和方法
JP5455401B2 (ja) * 2009-03-13 2014-03-2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所在管理システム
JP5580999B2 (ja) * 2009-03-30 2014-08-27 富士通フロ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検出システム及び検出方法
FR2944109A1 (fr) * 2009-04-06 2010-10-08 Inside Contactless Localisation d'un objet portatif emettant un champ e ou h a l'interieur d'une aire de travail et de detection d'impact
WO2011072616A1 (zh) * 2009-12-18 2011-06-23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扫描式物品查找系统及其电子标签
DE102010033901B4 (de) 2010-08-10 2022-03-17 Volkswagen Ag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Display zur Darstellung veränderlicher Informationen zur Bedienung von Funktionen des Kraftfahrzeuges
CN102163296A (zh) * 2011-04-14 2011-08-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无源数据存储的储物管理系统
CN103377357B (zh) * 2012-04-25 2017-03-01 航天数联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个人物品管理系统
CN103634779A (zh) * 2013-05-10 2014-03-12 伍业峰 一种用于定位和搜寻对象的系统
JP5669921B2 (ja) * 2013-11-20 2015-02-1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所在管理システム
CN104301861B (zh) * 2014-10-17 2017-08-22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5184454A (zh) * 2015-08-19 2015-12-23 北京京东方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管理系统和物品管理方法
CN105281998B (zh) * 2015-11-12 2019-01-18 安徽建筑大学 健康智能家居系统的管理方法
CN105787546A (zh) * 2016-03-25 2016-07-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Rfid标签及rfid系统
CN106066980A (zh) * 2016-05-31 2016-11-02 无锡昊瑜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rifd的家用衣物管理系统
CN106056280A (zh) * 2016-05-31 2016-10-26 无锡昊瑜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rifd的家用衣物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
CN108596052B (zh) * 2018-04-09 2020-10-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查找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8733809A (zh) * 2018-05-21 2018-11-02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物体搜索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和微物智联平台
JP6803089B1 (ja) * 2019-07-16 2020-12-23 Rfルーカス株式会社 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CN110490280A (zh) * 2019-08-12 2019-11-22 上海真智电子标签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装置、方法及安全防护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65858A (en) * 1994-09-14 1996-10-15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inventory system for stacked containers
JP2586347B2 (ja) * 1994-11-15 1997-02-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無線電話システム
US6996402B2 (en) * 2000-08-29 2006-02-07 Logan James D Rules bas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notification messages based on the proximity of electronic devices to one another
JPH10338312A (ja) * 1997-06-06 1998-12-22 Hitachi Ltd 在庫棚卸方法及びその実施装置
JP2000289814A (ja) * 1999-03-31 2000-10-17 Toshiba Eng Co Ltd 予備機器在庫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AU2001260861A1 (en) * 2000-05-03 2001-1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alibration of positioning systems
JP2002046821A (ja) * 2000-08-01 2002-0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
US7448544B1 (en) * 2000-11-16 2008-11-11 Gsl Solutions, Inc. Tracking system for individual detection of prescription orders contained within a bulk container
JP2002167011A (ja) * 2000-11-29 2002-06-11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
US7200130B2 (en) * 2001-02-13 2007-04-03 Nokia Corporation Short range RF network configuration
JP2002271229A (ja) * 2001-03-07 2002-09-20 Sharp Corp Rfid検索装置およびrfidを利用する物品検索方法
US6504503B1 (en) * 2001-09-28 2003-01-07 Intel Corporation Peer-to-pee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JP2003150692A (ja) * 2001-11-09 2003-05-23 Casio Soft Co Ltd 捜索システム、捜索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107009B2 (en) * 2002-06-26 2006-09-1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ersonaliz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a personal communication device
US6963289B2 (en) * 2002-10-18 2005-11-08 Aeroscout, Lt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channel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WO2004036482A2 (en) * 2002-10-18 2004-04-29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nimizing unwanted re-negotiation of a passive rfid tag
JP4188072B2 (ja) * 2002-12-16 2008-11-26 アルゼ株式会社 位置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US6784842B2 (en) * 2003-01-22 2004-08-31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ibrating a location system
JP2005092343A (ja) * 2003-09-12 2005-04-07 Amplet:Kk Rfidシステム
US7406320B1 (en) * 2003-12-08 2008-07-29 Airtight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on estim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7119738B2 (en) * 2004-03-01 2006-10-10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Object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RFID
US20050200457A1 (en) * 2004-03-11 2005-09-15 Raj Bridgelall Inventory transport device with integrated RFID reader
US7030761B2 (en) * 2004-03-16 2006-04-18 Symbol Technologies Multi-resolution object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4215683B2 (ja) * 2004-06-04 2009-01-28 Necパーソナル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在庫管理システム
US7170412B2 (en) * 2004-08-31 2007-01-30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Angle of position object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4794155B2 (ja) * 2004-10-15 2011-10-19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
US7489774B2 (en) * 2004-11-04 2009-02-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outing telecommunications to a user in dependence upon device-based routing preferences
US7317394B2 (en) * 2005-01-04 2008-01-08 Rfcyber Corp. System for developing and deploy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enabled software applications
US7164354B1 (en) * 2005-01-25 2007-01-16 Justin Panzer Child protection system
US7474214B2 (en) * 2005-06-22 2009-01-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tires using RFID
US20070073513A1 (en) * 2005-09-29 2007-03-29 Joshua Posamentier Determining RFID tag location
KR100703092B1 (ko) * 2005-09-30 2007-04-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Rfid를 이용한 위치 인식 시스템 및 이에 사용되는위치 인식용 무선 통신 장치
JP4640703B2 (ja) * 2005-10-31 2011-03-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タグ管理システム
WO2007136022A1 (en) * 2006-05-22 2007-11-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position detection system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EP1881338B1 (en) * 2006-07-20 2011-09-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osition information detection system and position information detection method
JP5179858B2 (ja) * 2007-01-06 2013-04-10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
US7825804B2 (en) * 2007-01-31 2010-11-02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portunistic locationing of RF tags using location triggers
WO2008123262A1 (en) * 2007-03-26 2008-10-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ndividual management system
US20080297319A1 (en) * 2007-05-29 2008-12-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Article management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297319A1 (en) 2008-12-04
JP2009007168A (ja) 2009-01-15
JP5778726B2 (ja) 2015-09-16
CN101315425A (zh) 2008-12-03
JP2013234075A (ja) 201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05591A (en) Article management system
US6853687B2 (en) Proximity-based magnetic field generator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RF burst-transmitting tags of geolocation system
AU200932752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tem level UHF RFID tag with low frequency power assist
EP2220595B1 (en) Dual use rfid/eas device
CN102741863B (zh) 射频识别装置和方法
US20080030324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with sensors using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protocol
US2013015480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dating a central plan for an area based on a location of a plurality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s
US20110169607A1 (en) Long range passive real time location system
KR20070074016A (ko) 바코더 리더와 rfid 인식 기능을 구비하는 무선 단말기및 이를 이용한 정보관리시스템
CN111433789A (zh) 用于操作标签的系统和方法
CN20603889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定位系统
KR20050006429A (ko) 추가 정보 확인이 가능한 rf-id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8244830A (ja) 無線タグ利用計測器管理システム
Narmada et al. RFID integration with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KR101257908B1 (ko) 스마트 옷걸이, 이를 이용한 매장 운영 시스템 및 방법
Bouhouche et al. A new middleware architectur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RFID technology into information systems
JP2008521072A (ja) スペクトル機会パラメータを記憶するラベルの手段を有するスペクトル迅速装置
JP2008105855A (ja) 物品管理方法
Bouhouche et al. A new middleware architecture for RFID systems
JP2014174950A (ja) Rfidタグ
Mvoulabolo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in libraries us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Bai et al. Active RFID Tags for Smart Shelf Based on LF Assistant Devices
Ju et al. Combined RFID with sensor of motion detect for Security system
TW201222387A (en) Pointing device for coordinate detecting system supporting operation of multiple pointing devices
TWI421771B (zh) 可應用於門市客服之主動式無線識別系統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