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5425A - 物品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品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5425A
CN101315425A CNA2008100998402A CN200810099840A CN101315425A CN 101315425 A CN101315425 A CN 101315425A CN A2008100998402 A CNA2008100998402 A CN A2008100998402A CN 200810099840 A CN200810099840 A CN 200810099840A CN 101315425 A CN101315425 A CN 101315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rticle
zone
rfid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998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谷久
小山润
山崎舜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15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54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7Combinations of radar systems, e.g. primary radar and secondary radar
    • G01S13/878Combination of several spaced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of known location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 transponder or a reflect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1/00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 G01S11/02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 G01S11/06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using intensity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14Determining absolute distances from a plurality of spaced points of known lo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效率高地寻找物品的下落的物品管理系统。在管理在多个区域中的任一个中存在的物品的下落的物品管理系统中,包括设置在多个区域中的每一个中的无线通信装置、以及能够与无线通信装置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RFID标签以及便携仪器,其中RFID标签安装到物品,并且通过使设置在多个区域的每一个中的无线通信装置中的任一个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检测出物品,并且通过利用便携仪器与设置在多个区域的每一个中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指定物品所存在的区域。

Description

物品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品管理系统,特别涉及利用无线通信进行物品管理的物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地说,在管理进行交易的多个物品的情况下,利用如下方法等进行管理:将该物品的数据注册在数据库中并且将该物品放在预定的地方。另一方面,日用品等物品通常不被个别管理,所以有如下畏惧:当改变该物品的地方时,其下落不清了,而需要花费时间寻找。结果,人需要随时记住物品的下落。
然而,人不容易随时记住物品的下落。特别地,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者上年纪记忆模糊了,而越来越不容易掌握物品的下落。另外,即使在记住物品的下落的情况下,当第三者移动该物品时,也需要重新寻找。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已经建议如下一种物品管理装置:通过将记录有预定的信息的RFID标签贴在物品上,并且带着RFID读取通信装置到处寻找该物品,来寻找丢失了的物品(例如,专利文件1)。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申请公报第2005-71193号
然而,在通过带着用来读取贴在物品上的RFID标签的RFID读取通信装置来到处寻找物品的方法中,当寻找的地方的范围广时,不容易效率高地寻找物品。此外,在实现RFID读取通信装置的小型化时,有如下畏惧:贴在物品上的RFID标签和RFID读取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可能范围减少,而不容易搜索物品。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效率高地寻找物品的下落。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还在于即使在实现便携仪器的小型化的情况下,也抑制伴随通信距离的降低的物品管理的不完全。
本发明之一是一种物品管理系统,该物品管理系统管理在多个区域中的任一个中存在的物品的下落,包括:设置在多个区域的每一个中的无线通信装置;能够与无线通信装置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RFID标签以及便携仪器,其中RFID标签贴在物品上,并且通过使设置在多个区域的每一个中的无线通信装置中的任一个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检测出物品,并且通过利用便携仪器与设置在多个区域的每一个中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指定物品所存在的区域。
此外,本发明之一是一种物品管理系统,该物品管理系统管理在多个区域中的任一个中存在的多个物品的下落,包括:设置在多个区域的每一个中的无线通信装置;能够与无线通信装置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RFID标签以及便携仪器,其中RFID标签分别贴在多个物品上,并且通过使设置在多个区域的每一个中的无线通信装置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检测出在对应的区域中存在的物品,并且通过利用便携仪器与设置在多个区域的每一个中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掌握多个物品分别在多个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中。
此外,本发明之一是如下的:在上述结构中,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通过第一天线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并且通过第二天线与便携仪器进行通信。
此外,本发明之一是一种物品管理系统,该物品管理系统管理在多个区域中的任一个中存在的物品的下落,包括:设置在多个区域的每一个中的无线通信装置;设置在多个区域的每一个中的多个读取/写入器;能够与读取/写入器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RFID标签;能够与无线通信装置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便携仪器,其中多个读取/写入器与设置在相同的区域中的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并且RFID标签贴在物品上,并且通过使多个读取/写入器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检测出物品以及该物品的位置,并且通过利用便携仪器与设置在多个区域的每一个中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指定物品所存在的区域以及物品的位置。
此外,本发明之一在上述结构中利用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作为无线通信装置和便携仪器之间的通信方法。
通过在每个预定的区域中设置无线通信装置,并且对于该无线通信装置从便携仪器进行访问,可以效率高地寻找要搜索的物品在哪一个区域中。此外,即使在实现便携仪器的小型化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无线通信装置和安装到物品的RFID标签之间的通信距离的降低,而可以准确地进行物品的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物品管理系统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物品管理系统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物品管理系统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物品管理系统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物品管理系统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物品管理系统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物品管理系统的RFID标签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物品管理系统的一个例子的图;以及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物品管理系统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多个不同方式而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个事实就是其方式和详细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及其范围下可以被变换为各种各样的形式。因此,本发明不应该被解释为仅限定在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中。注意,在本说明书的附图中,利用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部分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并且有时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而说明物品管理系统的一个例子。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物品管理系统包括能够以无线方式进行数据的收发的半导体装置(也称为RFID(射频识别)标签、IC标签、RF标签、无线标签、电子标签,以下称为“RFID标签”)、无线通信装置、以及便携仪器,并且通过利用便携仪器与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来掌握安装有RFID标签的物品的下落。以下,参照图1具体地说明物品管理系统的一个例子。
图1所示的物品管理系统由安装到物品101的RFID标签102、无线通信装置103、以及便携仪器104等构成。
无线通信装置103能够以无线方式与RFID标签102、便携仪器104进行通信。利用者可以通过使用便携仪器104对无线通信装置103进行访问,来掌握在可以与无线通信装置103进行通信的范围存在的安装有RFID标签102的物品101的下落。
RFID标签102只要能够以无线方式与无线通信装置103进行通信即可。在RFID标签102和无线通信装置103之间适用的电磁波传输方式可以为电磁耦合方式、电磁感应方式、或者微波方式等。作为传输方式,实施者只要根据使用用途适当地选择即可,并且设置具有最适合传输方式的长度或形状的天线即可。
例如,在使用电磁耦合方式或者电磁感应方式(例如,13.56MHz频带)作为传输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利用电磁感应,将用作天线的导电膜形成为环状(例如,环形天线)或者螺旋状(例如,螺旋天线)。此外,在应用微波方式(例如,UHF频带(860至960MHz带)、2.45GHz频带等)作为传输方式的情况下,考虑到用于传输信号的电磁波的波长,适当地设定用作天线的导电膜的长度和形状即可。例如可以将用作天线的导电膜形成为线状(例如,偶极天线)、平坦形状(例如,平板天线)等。此外,用作天线的导电膜的形状不局限于线状,也可以考虑到电磁波的波长而将它形成为曲线状、蜿蜒形状或组合这些形状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应用UHF频带作为传输方式。这是因为如下缘故:通过应用UHF频带,可以确保无线通信装置103和RFID标签102之间的通信距离,而进行良好的通信。
便携仪器104只要能够以无线方式与无线通信装置103进行通信即可,例如可以利用手机、计算机等。此外,便携仪器104并不一定是可以携带的仪器,也可以是固定设置在某地方的计算机等。作为便携仪器104和无线通信装置103之间的通信方法,可以利用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Wibree等,但是不局限于这些。注意,蓝牙是指如下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之一:在便携信息仪器等中利用2.4GHz频带且用于几米至几十米的仪器之间的连接。Wibree是指如下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之一:利用2.4GHz频带且用于几米至几十米的仪器之间的连接,并且可以使其耗电量小于蓝牙。
无线通信装置103只要能够以无线方式与RFID标签102、便携仪器104进行通信即可。以下参照图2说明无线通信装置103的具体结构。
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装置103包括控制与RFID标签102的通信的R/W区域120、控制与便携仪器104的通信的蓝牙通信区域130、对通过通信而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的控制区域140。
R/W区域120包括第一天线121、第一解调电路122、第一信号处理电路123、第一调制电路124等。R/W区域120通过第一天线121以无线方式与RFID标签102进行信息的收发。作为在R/W区域120和RFID标签102之间应用的电磁波的传输方式,可以使用电磁耦合方式、电磁感应方式、或者微波方式等。
蓝牙通信区域130包括第二天线131、第二解调电路132、第二信号处理电路133、第二调制电路134等。蓝牙通信区域130通过第二天线131以无线方式与便携仪器104进行信息的收发。作为无线通信装置103和便携仪器104之间的通信方法利用2.4GHz频带(在此,蓝牙),从而,可以简单地进行良好的通信。
注意,虽然图2表示利用蓝牙作为无线通信装置103和便携仪器104之间的通信方法的情况,但是不局限于此。例如,还可以使用蓝牙以外的通信方法如Wibree等作为线通信装置103和便携仪器104之间的通信方法。
控制区域140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装置)141、HD(硬盘)142、ROM(只读存储器)143、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44等。CPU 141进行对于通过无线通信而获得的信息的处理等,并且该信息储存在HD 142、ROM 143、RAM 144中。注意,并不一定都设置HD 142、ROM 143、RAM 144,而采用设置有任一种的结构即可。
接着,参照图3说明在多个区域(房间)中掌握物品的下落的情况。图3表示在第一区域151至第三区域153中掌握物品的下落的物品管理系统。注意,区域是隔开的范围,而可以按照管理物品的地方等适当地设定。例如,当在家庭中管理物品的下落时,以每个房间(例如,卧室、起居室、小孩儿的屋子等)为一个区域,并且设定多个区域即可。
在图3所示的物品管理系统中,在多个区域中分别设置有无线通信装置。具体地说,在第一区域151、第二区域152、第三区域153中分别设置有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3a、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3b、第三无线通信装置103c。此外,第一RFID标签102a、第二RFID标签102b、第三RFID标签102c以及第四RFID标签102d分别安装到设置在第一区域151中的物品A101a、设置在第二区域152中的物品B101b、设置在第三区域153中的物品C101c以及物品D101d。
安装到物品的RFID标签储存有该物品的固有信息,并且第一RFID标签102a储存有物品A101a的固有信息。与此同样,第二RFID标签102b至第四RFID标签102d分别储存有物品B101b至物品D101d的固有信息。
在想要知道某个物品的下落的情况下,通过对于要寻找的物品利用便携仪器104与无线通信装置103进行通信,可以指定要寻找的物品在第一区域151至第三区域153中的哪一个区域中。
以下,参照图9而说明当寻找某个物品时的工作。注意,在下面的说明中,描述寻找物品C101c的情况。
首先,为了获得要寻找的物品(在此,物品C101c)的下落的信息,利用便携仪器104对无线通信装置103进行访问(发送信息)(步骤SP01)。注意,预先将关于在第一区域151至第三区域153中存在的物品的信息(安装到物品的RFID标签的信息)注册在便携仪器104中即可。
接着,无线通信装置103从便携仪器104接收信息(步骤SP02),来检测在可以通信的范围存在的RFID标签(步骤SP03)。在此,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3a检测在第一区域151中存在的第一RFID标签102a(物品A101a)。与此同样,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3b检测在第二区域152中存在的第二RFID标签102b(物品B101b),第三无线通信装置103c检测在第三区域153中存在的第三RFID标签102c(物品C101c)以及第四RFID标签102d(物品D101d)。
通过与第一RFID标签102a的通信而获得的物品A101a的信息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3a的R/W区域120的第一信号处理电路123发送到控制区域140,并且在被CPU 141处理之后,被储存在HD 142、ROM 143、RAM 144等中(步骤SP04)。
与此同样,物品B101b的信息被储存在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3b的HD 142、ROM 143、RAM 144等中,而物品C101c以及物品D101d的信息被储存在第三无线通信装置103c的HD 142、ROM 143、RAM144等中。
并且,对从便携仪器104发送来的信息和储存在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3a至第三无线通信装置103c的控制区域140中的信息进行比较,来确认是否有必要的信息(要寻找的物品C101c)(步骤SP05)。注意,从便携仪器104发送来的信息经过蓝牙通信区域130输入到控制区域140。
接着,其结果通过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3a至第三无线通信装置103c的蓝牙通信区域130分别回答于便携仪器104(步骤SP06)。注意,对于从无线通信装置到便携仪器104的回信,既可以仅使设置在各区域的无线通信装置中的检出了要寻找的物品(物品C101c)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又可以使该无线通信装置和不能检测要寻找的物品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在此情况下,在该区域中没有要寻找的物品的信息从不能检测要寻找的物品的无线通信装置回信于便携仪器104。
便携仪器104当发现要寻找的物品时将该区域显示于便携仪器104的屏幕114来通知用户。在此,物品C101c在第三区域153中存在的信息显示于便携仪器104。
如此,通过从便携仪器104对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访问而指定物品的下落,利用者可以效率高地知道所希望的物品的下落而不到处走动。此外,利用设置在每个区域中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与RFID标签的通信,并且通过使用蓝牙作为便携仪器和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方法,可以谋求实现便携仪器的小型化而不降低RFID标签和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距离。
注意,在此示出了为检索特定的物品而从便携仪器104对无线通信装置103a至103c进行访问的情况,但是,当然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物品管理系统除了可以寻找特定物品,还可以将物品的下落(物品存在哪一个区域中)目录化而将它显示于便携仪器104的屏幕114上。在此情况下,利用者可以简单地知道自己所管理的物品在哪里而不到处走动。再者,可以效率高地掌握在每个区域中存在着包括自己不管理的物品的什么物品。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在便携仪器104关于要寻找的物品进行访问之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3a至第三无线通信装置103c分别进行在第一区域151至第三区域153中存在的物品的检测的方法,但是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每个一定的期间中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3a至第三无线通信装置103c分别检测在第一区域151至第三区域153中存在的物品来将它储存在控制区域140中,并且在便携仪器104进行访问的情况下将无线通信装置所储存的最新信息回答于便携仪器104。在此情况下,因为在进行访问的同时可以知道要寻找的物品的下落,所以可以缩短时间。在区域多的情况下,这是特别有效的。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便携仪器104与所有的无线通信装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3a至第三无线通信装置103c)进行通信的情况,但是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直到发现要寻找的物品,依次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03a至第三无线通信装置103c进行通信,并且当找到该物品时结束通信。在此情况下,不需要查找所有的区域,所以可以降低耗电量。在区域多的情况下,这是特别有效的。
此外,也可以采用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彼此进行通信的结构。在此情况下,只要便携仪器104能够与多个无线通信装置中的任一个进行通信,就可以知道在设置有不能直接与便携仪器104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区域中的物品的下落。再者,利用者可以寻找特定物品而不带便携仪器104到处走动。
注意,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物品管理系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在可以采用安装到物品的RFID标签具有上述图2所示的控制区域和蓝牙通信区域的结构的情况下,通过使便携仪器和安装到物品的RFID标签以无线方式直接进行通信,可以不通过无线通信装置而进行物品的管理。在此情况下,作为便携仪器和RFID标签之间的通信方法,可以利用蓝牙、Wibree等,当然不局限于这些。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而说明本发明的物品管理系统的结构。具体地说,将说明除了检测安装有RFID标签的物品的下落(物品存在哪一个区域中)以外,还检测该区域中的物品的位置的情况。
注意,作为本实施方式所说明的位置检测方法,将如下方法举出作为实例而进行说明:通过利用当信号在空间传播时,根据其传播距离电场强度降低的现象,来检测RFID标签和读取/写入器之间的距离、以及RFID标签的位置。
首先,参照图4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位置检测方法。注意,在图4中示出检测安装到区域200中的物品201的RFID标签202的位置的情况。
如图4所示,在区域200中设置有多个读取/写入器(在此,读取/写入器205a、读取/写入器205b、读取/写入器205c、读取/写入器205d),并且RFID标签202以由读取/写入器205a至读取/写入器205d围绕的方式被配置。当然,读取/写入器的数量不局限于四个。当在三维的空间中检测安装有RFID标签202的物品201的位置时,至少有四个读取/写入器即可。此外,当以二维的坐标检测RFID标签202的位置时,至少有三个读取/写入器即可。此外,当仅测量安装到物品201的RFID标签202和读取/写入器之间的距离时,至少有一个读取/写入器即可。
读取/写入器205a至读取/写入器205d利用LAN(局域网)等与无线通信装置203连接。无线通信装置203与便携仪器204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来控制读取/写入器205a至读取/写入器205d。此外,无线通信装置203根据来自读取/写入器205a至读取/写入器205d的信号检测RFID标签202的位置。在此情况下,无线通信装置203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在上述图2所示的结构中不设置R/W区域120而具有蓝牙通信区域130、以及控制区域140的结构(参照图5)。换言之,可以使用读取/写入器205a至读取/写入器205d代替R/W区域120。
此外,也可以使无线通信装置203用作进行RFID标签202的位置检测的读取/写入器中的一个。在此情况下,在上述图2所示的结构中,与R/W区域120同样,以与无线通信装置203的控制区域140连接的方式设置读取/写入器205a至读取/写入器205c(参照图6)。
注意,通过利用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实现无线通信装置203和读取/写入器205a至读取/写入器205d之间的连接、以及读取/写入器205a至读取/写入器205d彼此之间的连接,即可。
作为在RFID标签202和读取/写入器205a至读取/写入器205d之间应用的电磁波传输方式,可以使用电磁耦合方式、电磁感应方式、或者微波方式等。
读取/写入器205a至读取/写入器205d输出分别具有相等电场强度的距离检测信号。以下,将读取/写入器205a输出的信号、读取/写入器205b输出的信号、读取/写入器205c输出的信号、读取/写入器205d输出的信号分别写为信号Fa、信号Fb、信号Fc、信号Fd(参照图4)。
当检测RFID标签202和读取/写入器之间的距离、或者RFID标签202的位置时,不使信号Fa至信号Fd互相重叠。从而,为了不使RFID标签202同时接收来自多个读取/写入器的信号,读取/写入器205a至读取/写入器205d依次分别发送信号Fa至Fd。通过利用无线通信装置203,控制读取/写入器205a至读取/写入器205d分别发送信号Fa至Fd的时机。
RFID标签202具有接收从读取/写入器205a至读取/写入器205d发送的信号Fa至Fd并且发送通过接收信号Fa至Fd来产生的信号Sa至Sd的功能。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202的结构的框图。图7所示的RFID标签202由天线251、信号振荡部252、信号处理部253构成。
如图7所示,在天线251和信号振荡部252之间进行信号的输入及输出,而在信号振荡部252和信号处理部253之间进行信号的输入及输出。天线251是用来接收来自外部的信号且将信号发送到外部的电路。换言之,图4所示的来自读取/写入器205a至读取/写入器205d的信号Fa至Fd被天线251接收,并且信号Sa至Sd从天线251发送。
信号振荡部252具有基于天线251所接收的信号振荡脉冲信号并将它输出的功能。因此,信号振荡部252具有脉冲振荡电路。脉冲振荡电路具有能够根据输入的信号的电压振荡频率不同的脉冲信号的功能。这种脉冲振荡电路例如可以由整流电路、来自整流电路的信号被输入的环振荡电路构成。
注意,这里所述的脉冲信号是指电压周期性地振动的信号,例如是如矩形波、三角形波、锯形波、正弦形波那样的电压周期性地振幅的波。
此外,信号处理部253具有对从信号振荡部252输出的脉冲信号的脉冲进行计数的功能。因此,信号处理部253具有对从信号振荡部252输出的脉冲信号的脉冲进行计数的计数器。
天线251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换言之,作为应用于RFID标签202中的天线251的信号传输方式,可以使用电磁耦合方式、电磁感应方式、或者微波方式等。实施者考虑到使用用途而适当地选择传输方式即可,并且设置具有最适合传输方式的长度或形状的天线即可。
本实施方式所说明的位置检测方法是如下方法:通过利用当信号在空间传播时,根据其传播距离电场强度降低的现象,来检测RFID标签和读取/写入器之间的距离、以及RFID标签的位置。
参照图8所示的流程图,将说明图4所示的位置检测方法。注意,在此说明如下情况:在从便携仪器104关于要寻找的物品(物品201)进行访问,来检测物品201存在多个区域中的区域200中之后,还指定在区域200中的物品201的位置。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描述设置四个读取/写入器的情况,但是不局限于此。
首先,在检测在区域200中存在着安装有RFID标签202的物品201的事实之后,为了检测RFID标签202和第一读取/写入器205a之间的距离,从第一读取/写入器205a输出信号Fa(步骤ST01)。注意,当检测在多个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中存在着物品201时,可以利用读取/写入器205a至读取/写入器205d进行检测。
RFID标签202利用天线251接收来自读取/写入器205a的信号Fa(步骤ST02)。
由天线251接收的信号Fa输出到信号振荡部252。信号振荡部252产生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以对应于输入的信号Fa的电场强度的频率振荡(步骤ST03)。通过使天线251所接收的信号Fa整流化、平滑化,产生直流电压,并且利用以该直流电压为电源的振荡电路振荡脉冲信号,可以产生这种脉冲信号。
信号振荡部252所振荡的脉冲信号被输入到信号处理部253。信号处理部253直到脉冲信号的脉冲数量成为一定值进行计数(步骤ST04)。
当计数值达到一定值时,信号处理部253产生表示对于脉冲的计数结束的信号Sa(应答信号)(步骤ST05)。应答信号Sa从信号处理部253输出到天线251。从天线251发送应答信号Sa(步骤ST06)。读取/写入器205a接收来自RFID标签202的应答信号Sa(步骤ST07)。当接收应答信号Sa时,读取/写入器205a检测从发送信号Fa到接收应答信号Sa的时间T1(步骤ST08)。在此,将该时间T1称为应答时间T1。
注意,应答时间T1取决于从RFID标签202内的信号振荡部252振荡的脉冲信号的振荡频率。此外,脉冲信号的振荡频率取决于当由RFID标签202接收时的信号Fa的电场强度,而当由RFID标签202接收时的信号Fa的电场强度取决于RFID标签202和第一读取/写入器205a之间的距离。
RFID标签202和读取/写入器205a之间的距离越大,当由RFID标签202接收时的信号Fa的电场强度越弱,因此脉冲信号的振荡频率降低。结果,在信号处理部253中计数脉冲时需要的时间变长,而读取/写入器205a所测量的应答时间T1变长。换言之,因为读取/写入器205a所测量的应答时间T1对应于从信号振荡部252振荡的脉冲信号的频率,所以可以根据应答时间T1来检测RFID标签202和读取/写入器205a之间的距离。
通过利用第二读取/写入器205b、第三读取/写入器205c、第四读取/写入器205d依次进行从步骤ST01到步骤ST08的工作,在读取/写入器205b至读取/写入器205d中分别检测应答时间T2、应答时间T3、应答时间T4。通过利用来自无线通信装置203的指令,来控制与RFID标签202进行通信的读取/写入器的选择。注意,当以三维的坐标指定RFID标签202的位置时,利用至少四个读取/写入器测量应答时间即可,所以当在区域200中有五个以上的读取/写入器时,没需要利用所有的读取/写入器测量应答时间。
配置在区域200中的读取/写入器205a至读取/写入器205d将所测量的应答时间T1至T4经过LAN(局域网)等传送到无线通信装置203。无线通信装置203根据从读取/写入器205a至读取/写入器205d发送的应答时间T1至T4,计算读取/写入器205a至读取/写入器205d和RFID标签202之间的距离D1、距离D2、距离D3、距离D4。根据这些距离D1至D4和读取/写入器205a至读取/写入器205d的位置信息(空间坐标、更具体地说,相对坐标),可以指定安装有RFID标签202的物品201的位置(空间坐标)。
然后,将物品201的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装置203的蓝牙通信区域130发送到便携仪器204。
如此,通过在区域中设置多个读取/写入器,并且测定该多个读取/写入器和安装到物品的RFID标签之间的距离,可以检测在区域中的RFID标签的准确的位置。从而,利用者通过利用便携仪器对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访问,除了可以掌握在多个区域中的RFID标签的下落以外,还可以掌握在该物品所存在的区域中的物品的位置,所以可以效率高地寻找要搜索的物品而不花费时间。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通过在一个区域中设置多个读取/写入器,可以减少在物品的周围存在的遮蔽物的影响。
本实施方式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物品管理系统的结构适当地组合而实施。
本申请基于2007年5月29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7-142387号,所述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包括在本说明书中。

Claims (11)

1.一种物品管理系统,该物品管理系统管理在多个区域中的任一个中存在的物品的下落,包括:
设置在每一个区域中的无线通信装置;
能够与设置在每一个区域中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RFID标签;以及
能够与设置在每一个区域中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便携仪器,
其中,所述RFID标签安装到所述物品,
并且,通过在所述RFID标签与设置在每一个区域中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中的一个之间的通信,检测出所述物品,
并且,通过在所述便携仪器与设置在每一个区域中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指定所述物品存在于所述多个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无线通信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RFID标签进行通信,并且所述无线通信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便携仪器进行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利用蓝牙
Figure A2008100998400002C1
作为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和所述便携仪器之间的通信方法。
4.一种物品管理系统,该物品管理系统管理在多个区域中的任一个中存在的多个物品的下落,包括:
设置在每一个区域中的无线通信装置;
能够与设置在每一个区域中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多个RFID标签;以及
能够与设置在每一个区域中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便携仪器,
其中,所述多个RFID标签分别安装到所述多个物品,
并且,通过在所述多个RFID标签与设置在每一个区域中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检测出在每一个区域中存在的所述物品,
并且,通过在所述便携仪器与设置在每一个区域中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指定所述多个物品中的每一个存在于所述多个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无线通信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多个RFID标签进行通信,并且所述无线通信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便携仪器进行通信。
6.一种物品管理系统,该物品管理系统管理在多个区域中的任一个中存在的物品的下落,包括:
设置在每一个区域中的无线通信装置;
设置在每一个区域中的多个读取/写入器;
能够与所述多个读取/写入器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RFID标签;以及
能够与设置在每一个区域中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便携仪器,
其中,设置在每一个区域中的所述多个读取/写入器与设置在所述区域中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在操作上连接,
并且,所述RFID标签安装到所述物品,
并且,通过在所述RFID标签与所述多个读取/写入器之间的通信,检测出所述物品以及所述物品的位置,
并且,通过在所述便携仪器与设置在每一个区域中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指定所述物品存在于所述多个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中以及所述区域中的所述物品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在每一个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三个读取/写入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利用蓝牙
Figure A2008100998400003C1
作为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和所述便携仪器之间的通信方法。
9.一种物品管理系统,该物品管理系统管理在第一区域或者第二区域中存在的物品的下落,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无线通信装置;
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
能够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RFID标签;以及
能够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便携仪器,
其中,所述RFID标签安装到所述物品,
并且,通过在所述RFID标签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中的一个之间的通信,检测出所述物品,
并且,通过在所述便携仪器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以及通过在所述便携仪器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指定所述物品存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无线通信装置都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RFID标签进行通信,并且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便携仪器进行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利用蓝牙
Figure A2008100998400004C1
作为所述第一及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和所述便携仪器之间的通信方法。
CNA2008100998402A 2007-05-29 2008-05-29 物品管理系统 Pending CN1013154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42387 2007-05-29
JP2007142387 2007-05-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5425A true CN101315425A (zh) 2008-12-03

Family

ID=40087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998402A Pending CN101315425A (zh) 2007-05-29 2008-05-29 物品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97319A1 (zh)
JP (2) JP2009007168A (zh)
CN (1) CN101315425A (zh)
TW (1) TW200905591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72616A1 (zh) * 2009-12-18 2011-06-23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扫描式物品查找系统及其电子标签
CN102163296A (zh) * 2011-04-14 2011-08-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无源数据存储的储物管理系统
CN101464518B (zh) * 2008-12-30 2011-09-28 郑之敏 Rfid矩阵分布式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检测控制器及其监测方法
CN103377357A (zh) * 2012-04-25 2013-10-30 航天数联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个人物品管理系统
CN103634779A (zh) * 2013-05-10 2014-03-12 伍业峰 一种用于定位和搜寻对象的系统
CN105787546A (zh) * 2016-03-25 2016-07-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Rfid标签及rfid系统
CN106056280A (zh) * 2016-05-31 2016-10-26 无锡昊瑜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rifd的家用衣物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
CN106066980A (zh) * 2016-05-31 2016-11-02 无锡昊瑜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rifd的家用衣物管理系统
WO2017028481A1 (zh) * 2015-08-19 2017-0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管理系统和物品管理方法
CN108596052A (zh) * 2018-04-09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查找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8733809A (zh) * 2018-05-21 2018-11-02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物体搜索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和微物智联平台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97319A1 (en) * 2007-05-29 2008-12-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Article management system
EP2404193B1 (en) 2009-03-02 2017-05-03 Diversey, Inc. Hygien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JP5455401B2 (ja) * 2009-03-13 2014-03-2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所在管理システム
JP5580999B2 (ja) * 2009-03-30 2014-08-27 富士通フロ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検出システム及び検出方法
FR2944109A1 (fr) * 2009-04-06 2010-10-08 Inside Contactless Localisation d'un objet portatif emettant un champ e ou h a l'interieur d'une aire de travail et de detection d'impact
DE102010033901B4 (de) 2010-08-10 2022-03-17 Volkswagen Ag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Display zur Darstellung veränderlicher Informationen zur Bedienung von Funktionen des Kraftfahrzeuges
JP5669921B2 (ja) * 2013-11-20 2015-02-1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所在管理システム
CN104301861B (zh) * 2014-10-17 2017-08-22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5281998B (zh) * 2015-11-12 2019-01-18 安徽建筑大学 健康智能家居系统的管理方法
JP6803089B1 (ja) * 2019-07-16 2020-12-23 Rfルーカス株式会社 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CN110490280A (zh) * 2019-08-12 2019-11-22 上海真智电子标签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装置、方法及安全防护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65858A (en) * 1994-09-14 1996-10-15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inventory system for stacked containers
JP2586347B2 (ja) * 1994-11-15 1997-02-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無線電話システム
US6996402B2 (en) * 2000-08-29 2006-02-07 Logan James D Rules bas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notification messages based on the proximity of electronic devices to one another
JPH10338312A (ja) * 1997-06-06 1998-12-22 Hitachi Ltd 在庫棚卸方法及びその実施装置
JP2000289814A (ja) * 1999-03-31 2000-10-17 Toshiba Eng Co Ltd 予備機器在庫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US6957072B2 (en) * 2000-05-03 2005-10-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alibration of positioning systems
JP2002046821A (ja) * 2000-08-01 2002-0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
US7448544B1 (en) * 2000-11-16 2008-11-11 Gsl Solutions, Inc. Tracking system for individual detection of prescription orders contained within a bulk container
JP2002167011A (ja) * 2000-11-29 2002-06-11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
US7200130B2 (en) * 2001-02-13 2007-04-03 Nokia Corporation Short range RF network configuration
JP2002271229A (ja) * 2001-03-07 2002-09-20 Sharp Corp Rfid検索装置およびrfidを利用する物品検索方法
US6504503B1 (en) * 2001-09-28 2003-01-07 Intel Corporation Peer-to-pee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JP2003150692A (ja) * 2001-11-09 2003-05-23 Casio Soft Co Ltd 捜索システム、捜索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107009B2 (en) * 2002-06-26 2006-09-1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ersonaliz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a personal communication device
US6963289B2 (en) * 2002-10-18 2005-11-08 Aeroscout, Lt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channel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EP2381694B1 (en) * 2002-10-18 2015-07-29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nimizing unwanted re-negotiation of a passive RFID tag
JP4188072B2 (ja) * 2002-12-16 2008-11-26 アルゼ株式会社 位置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US6784842B2 (en) * 2003-01-22 2004-08-31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ibrating a location system
JP2005092343A (ja) * 2003-09-12 2005-04-07 Amplet:Kk Rfidシステム
US7406320B1 (en) * 2003-12-08 2008-07-29 Airtight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on estim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7119738B2 (en) * 2004-03-01 2006-10-10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Object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RFID
US20050200457A1 (en) * 2004-03-11 2005-09-15 Raj Bridgelall Inventory transport device with integrated RFID reader
US7030761B2 (en) * 2004-03-16 2006-04-18 Symbol Technologies Multi-resolution object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4215683B2 (ja) * 2004-06-04 2009-01-28 Necパーソナル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在庫管理システム
US7170412B2 (en) * 2004-08-31 2007-01-30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Angle of position object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4794155B2 (ja) * 2004-10-15 2011-10-19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
US7489774B2 (en) * 2004-11-04 2009-02-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outing telecommunications to a user in dependence upon device-based routing preferences
US7317394B2 (en) * 2005-01-04 2008-01-08 Rfcyber Corp. System for developing and deploy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enabled software applications
US7164354B1 (en) * 2005-01-25 2007-01-16 Justin Panzer Child protection system
US7474214B2 (en) * 2005-06-22 2009-01-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tires using RFID
US20070073513A1 (en) * 2005-09-29 2007-03-29 Joshua Posamentier Determining RFID tag location
KR100703092B1 (ko) * 2005-09-30 2007-04-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Rfid를 이용한 위치 인식 시스템 및 이에 사용되는위치 인식용 무선 통신 장치
JP4640703B2 (ja) * 2005-10-31 2011-03-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タグ管理システム
WO2007136022A1 (en) * 2006-05-22 2007-11-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position detection system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EP1881338B1 (en) * 2006-07-20 2011-09-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osition information detection system and position information detection method
JP5179858B2 (ja) * 2007-01-06 2013-04-10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
US7825804B2 (en) * 2007-01-31 2010-11-02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portunistic locationing of RF tags using location triggers
WO2008123262A1 (en) * 2007-03-26 2008-10-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ndividual management system
US20080297319A1 (en) * 2007-05-29 2008-12-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Article management system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4518B (zh) * 2008-12-30 2011-09-28 郑之敏 Rfid矩阵分布式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检测控制器及其监测方法
WO2011072616A1 (zh) * 2009-12-18 2011-06-23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扫描式物品查找系统及其电子标签
CN102163296A (zh) * 2011-04-14 2011-08-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无源数据存储的储物管理系统
CN103377357A (zh) * 2012-04-25 2013-10-30 航天数联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个人物品管理系统
CN103377357B (zh) * 2012-04-25 2017-03-01 航天数联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个人物品管理系统
CN103634779A (zh) * 2013-05-10 2014-03-12 伍业峰 一种用于定位和搜寻对象的系统
WO2017028481A1 (zh) * 2015-08-19 2017-0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管理系统和物品管理方法
CN105787546A (zh) * 2016-03-25 2016-07-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Rfid标签及rfid系统
CN106056280A (zh) * 2016-05-31 2016-10-26 无锡昊瑜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rifd的家用衣物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
CN106066980A (zh) * 2016-05-31 2016-11-02 无锡昊瑜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rifd的家用衣物管理系统
CN108596052A (zh) * 2018-04-09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查找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8733809A (zh) * 2018-05-21 2018-11-02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物体搜索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和微物智联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5591A (en) 2009-02-01
US20080297319A1 (en) 2008-12-04
JP2009007168A (ja) 2009-01-15
JP5778726B2 (ja) 2015-09-16
JP2013234075A (ja) 201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5425A (zh) 物品管理系统
Ahson et al. RFID handbook: applications, technology, security, and privacy
US6982646B2 (en) Object identification system with adaptive transceivers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US20110169607A1 (en) Long range passive real time location system
EP323814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ergy harvest from a proximity coupling device
WO2008016468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ar field data communication with sensors using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protocol
US8364077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position detecting method using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3632122B (zh) 一种智能管理系统及智能管理方法
CN102368306A (zh) 一种旅游物联网控制系统及用于旅游的物联网方法
US11580316B2 (en) Interacting RFID tags
JP2006197202A (ja) 電子タグを用いた情報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タグ
Verma et al. Indoor real-time location system for efficient location tracking using IoT
Ruan et al. RFID and ZigBee based manufacturing monitoring system
Indra et al.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item finder using radio frequency energy harvesting
CN101454787B (zh) 用于读取应答器的方法和系统
CN111788581A (zh) 使多种形式rfid技术交互以提供附加信息、安全性和性能的设备和方法
CN114189058A (zh) 一种在大范围空间内为多个无源电子标签提供电能的装置
JP7426241B2 (ja)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物品管理方法
WO2021140983A1 (ja)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物品管理方法
Nayagam et al.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for advanced library management
Bernardy et al. Basic Methodology for cyber physical system modelling
KR20060107583A (ko) 반도체 장치
CN210605759U (zh) 一种电缆线路路径查找仪
Bai et al. Active RFID Tags for Smart Shelf Based on LF Assistant Devices
CN214429716U (zh) 基于ZigBee技术的RTLS实时定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686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1203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2686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