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02875A - Rotary damper - Google Patents

Rotary damp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2875A
TW200902875A TW096133207A TW96133207A TW200902875A TW 200902875 A TW200902875 A TW 200902875A TW 096133207 A TW096133207 A TW 096133207A TW 96133207 A TW96133207 A TW 96133207A TW 200902875 A TW200902875 A TW 20090287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er casing
rotary damper
groove
imped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3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50349B (en
Inventor
Shunsuke Okabayashi
Keiji Yamaguchi
Shigemitsu Tomita
Bunkin Tou
Yuki Hirano
Kitakawa Ayako
Jinbo Naoto
Koizumi Kazuyoshi
Takei Yoshihisa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02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2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50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503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2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rotary vanes turning in the fluid any throttling effect being immaterial, i.e. damping by viscous shear effect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20090287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之 姑用以阻尼(制動)例如與齒輪或齒桿喷合 被驅動(即從動)齒輪之旋轉之旋轉阻尼器。 【先前技術】 油,係由:外殼,收容在此外殼内之_ 防自軸部與外殼之間漏出之〇型密封 用以 =破驅動齒輪係裝設在自外殼突出之上 如,特公平4-34015號公報)。 1見例 -内轉,為了不讓裝配作業時混入外 級内之工軋钕入轉矩(扭矩)發生部 然而,旋轉子_正反雙向旋轉,t混人 至阻抗部之相反側(背面侧)時,會^ 此混入外殼内之空氣在跨越阻抗部時所發生之 ΐ壓ΪΞί是空氣在跨越阻抗部時受其阻力而 ίίίίΐ。 部時急遽被釋放壓力所造成之 又,此異常聲音在做為阻抗體之祕流體_ , 2易發生’同時’旋轉子與外殼間之間隔愈狹窄易 此外’外殼内之空氣所存在之位置 定之轉矩,結果職生之轉騎發生大小碼之^獲传 200902875 【發明内容】 題目ί =缺失問 =過度壓 rif 生肇因於混人外殼内之空氣之異常聲音(噪 么之氣,繼—定處所,使之對所產生 g低之^減至取小,進而使轉矩大柯均之_被有效的 本發明係具有下列特徵之發明: ⑴二種旋轉阻尼器,係由:外殼, 體’及收容設置在上述外殼内’而至少有 外殼之輸出部上設有能在上述外殼 :;的: ,部之旋轉子所構成;其特徵在於,上述 上述阻抗部上設有空氣停留部者。 〆 (2)在(1)之旋轉阻尼器中,於完成 置之上述外殼之内面設有上下。’位於上側位 2)之旋轉阻尼器中,該m“係由位於圓月 ^各個上述分割空氣停留部間係藉空氣移__=接 ⑷在(1M⑵之轉阻尼n巾,該外殼 於不與上述阻抗部相對向之位置。 二軋停邊邛係設 ⑸在(1)或⑵之旋轉阻尼器中,該外殼 述阻抗部之間設有將兩者相隔開二軋如召邛與上 ⑹在⑴或⑵之旋轉阻尼器中,』外^3二 7 了對應於上述阻抗部之旋轉最“部 输氣停留 貝逋孔之上述空氣移 200902875 動用通路係由設在上述外殼上之凹溝所構成。 (8)在(7)之旋轉阻尼器中,該複數個貫通孔係配設成同心圓 狀’而上述凹溝為對應於上述貫通孔設置於上述外殼上之 圓周凹溝。 依本發明,因外殼之内面或阻抗部設有空氣停留部,在 裝配時混入外殼内之空氣便能停留在此空氣停留部。 因此’旋轉子即使向雙方向旋轉時,停留於空氣停留部 之空氣便可在不受過度壓縮之狀態下在空氣停留部内流動, 於是能防止因混入外殼内之空氣所引起異常聲音(噪聲)之 發生。 ’ 此外,因可將空氣捕獲拘留於一定處所,而可減低對所 產生轉矩(扭矩)之影響,於是可有效減小轉矩輸出大小不 均之情形。 又,因將空氣停留部設在完成安裝之狀態下位於上側位 置之外殼之内面,故能使裝置組裝時混入外殼内之空氣確實 停留於空氣停料,於是能確實後防止混人外殼内之空氣 所引起異常聲音之發生。
^再者,因將空氣停留部形成多數個在關上位置之分割 =乳停留部,並將在圓周方向互相鄰接之各個分判空氣停留 ^藉空氣移動用通路相連通,因此,組裝時混入外殼内之空 受過度之壓縮之狀態下,經由空氣移_通路自一個 刀剖空氣停留部移動至另一個分割空氣停留部。 留邮轉子即使正、反雙崎轉,㈣於分割空氣停 =之空讀在林過度之壓縮狀態下,_空氣移動用通 分割空氣停留部移動至另—個分割空氣停留部,因 可有效防止混入外殼内之空氣所引起異常聲音之發生。 可丄,殼之空氣停留部設在不與阻抗部相“,故 』减少對在阻抗部所發生轉矩之影響。 又’因在外殼d氣停留部與阻抗部之間設有將二者隔 200902875 開之,片,,可減小所產生轉矩大小不均之 ,在外殼内部收容有祕流體之 速度加速時,所產生之轉矩亦择 bo°其旋轉 轉最外周部份會產生主轉矩抗部之接近旋 阻抗部之接近旋轉最外周部份以外留;!,於除了對應 制對所產生轉矩之影塑。 卜之義’於疋’可有效抑 個分割空氣停留部形成貫通孔,並 反雙方向旋轉時,停留於貫通孔 =通,貫通孔之空氣移動用通路开“d =配^人外殼内之空氣可在不受到於 經由凹溝叙從-貫通孔移人另—貫通孔麵狀l下 =j可在不受過度之壓縮狀態下,經由凹部 動至另一貫通孔,故可進一步^、移 起異常聲音之發生。/防止因混人外_之空氣所引 貫通===?置成同心圓狀,並將凹溝對應於 氣可進===:工:混入外殼内之空 =另一貫通孔,於是可進-步防止因混入外ΐ内:ί氣 所引起異常聲音之發生。 【實施方式】 以下,依照附圖就本發明之實施例詳細說明。 图示ί發明第—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分解透視 圖,2圖表不第1圖所示底殼之左半邊之擴大剖面圖,第 3一圖表不第1圖所示旋轉子之俯視圖’第4圖表示第i圖所 =旋轉子之正視圖,第5圖表示第1圖所示旋轉子之底視圖, ^圖表示沿第3圖A_A線之剖視圖,帛7圖表示第ι圖所 示蓋巧之左半邊之擴大剖視圖,第8圖表示第1圖所示旋轉 阻尼器之裝配過程之說明圖,第9圖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 200902875 之紅轉阻尼器'裝配完成後之剖視圖。
第1圖中,符號D表示旋轉阻尼器’係由:合成樹製底 殼;收容在此底殼11内之粘性流體,在此為矽酮油21(參 照第8圖或第9圖);收容於底殼Η内,具有一部份突出底 殼11外部以做為輪出部之軸部32及可在底殼内所收容矽酮 油中移動之阻抗部36之旋轉子31 ;設有容旋轉子31之轴部 犯穿出之貫通孔52之用以封閉底殼η之開口之合成樹脂製 蓋體51 ;設於此蓋體51與旋轉子31之軸部32之間用以防 嗣油從其間漏出之做為密封部件之〇型圈環61 ;及 裝没於自蓋體51突出之旋轉子31之軸部32之合成樹脂製被 驅動齒輪71(參照第9圖)所構成。 底殼11與蓋體51構成阻尼器之外殼。 士 „亡述底设11係由:於平面形狀圓形之底部13外緣圍繞 壁部14之底殼本體12 :設在底部13之内側底面中心 支部16 ;及設在底殼本體12之外周壁以例如180 (半如Μ延伸且其上設有安裝孔18之安裝突 辟,圓筒壁部14之上部形成有以自圓筒壁部14之内周 土向上^伸面做為内周面之環狀薄肉突出圓筒部⑷。 份,二之外側之與圓筒壁部14之境界部 開成錐形之#’形成有自内側向底部13外側擴 部=购_,輸麵51之外周壁端緣 收容石夕_ 德轉,為用來 圍繞之部份。 丨14戈圓同壁部14所 上述旋轉子31如第1圖至第6圄篦 柱狀轴部32及連設於此轴部 9 200902875 阻抗部36所構成。 筒形狀之匕可旋轉地嵌入之圓 第9圖)突出之部份則設有==364圖)’而自蓋體51(參照 成有與下方軸部之部份’自下往上形 之具有周 孔^之下部設有挖空至下端成圓筒狀 4 2之中心為中心之同心圓上設有與環狀凹 ίίίΐί凹溝37之環狀凹溝54做為空氣停留部^外溝 有容底殼本體12之薄肉突出圓筒丨4讀入 上述被驅動齒輪71如第9圖所示,在中心 32 U端插通之料形孔72a°l呈同二 連汉於此孔72a之上部之擴徑環階部72b之安裝孔72。 下’就具有上述構成之旋轉阻尼110之裝配步驟之— 例說明之: 心ΐ〇先’如第8圖所示’將◦型圈61嵌套於旋轉子31之 ίίί 32 ί上端,並將適量之糊油21注人底殼11之收容部 15内之後’將底殼Π之轴支部16對準凹孔33内插入叙合, 10 200902875 而使軸部32下端及阻抗部36收容在收容部。 又,如果在凹孔部33及阻抗部36之 ^ 塗敷石夕酮油21之後,將適量之糊 ^ ^面)领先 然後將底殼11之做部16解啊插=^15内, 部32下端及阻抗部36收容在收容部15内 ^ ’而使轴 此時,旋轉子31之凹孔35内空氣盔 少殘留於外殼内之空氣。 、…去滯留,因而可減 隨後,將軸部32 —邊插入蓋體51之 使薄肉突tBimMa嵌入蓋體S1 人、孔5丨内’-邊 f \ 將蓋體51覆蓋於底殼U之開口。之下面叙合凹溝55内,而 如士將蓋體51覆蓋於底殼u之開 周邊之矽酮油21被蓋體51之内面擠壓而會 jj61 外側流動,於是,收容部15内之方向 蓋㈣與絲η聊之軸 減少至最低之狀態Τ,使蓋體51之形成嵌二之工乳 &圓筒部份之端部抵住擴開傾斜部14b; ^ 與嵌合凹溝55之溝底僅留下 在此狀恶下,以所定之按壓力將蓋體51向底^ 2二並藉例如高週波炫焊方法將形成嵌合凹溝55之外周辟 閉ΞίΓί與擴開傾斜部施一邊沿周邊環狀炫著,—邊ΐ :為2嵌合凹溝55之溝底抵接薄肉突出圓筒W之上4 之蓋體51溶著於底殼11時,薄肉突出圓筒14a内 之二瑕Λ乎全被排出底殼11外部,使薄 ^si , 此0型圈之密封作用而可防止^油 體51與軸部51之間漏出。 严之,將被驅動錄71藉其安裝孔7 32b 11 200902875 使之變形擴開於擴徑環階部72b内 業即如第9圖所示告完成。門灰轉阻尼器D之裝配作 依本實施例,因在構成外殼之部件 内面設有環狀凹溝54,裝配時混 空軋乃可滯留於此環狀凹溝54内。 丁把八外λ又内之 因此,即使旋轉子31雙向旋轉,能傕、帶s 之空氣不受過度壓縮之狀態在環狀凹溝狀凹溝54 防止肇因於混入外殼内之空氣所生成異常’因此’可 當將此旋轉阻尼器D以蓋體51在上方位曰署° 方之蓋體51之内面設有二ϊί 可將在裝配時混人精狀线確實拘留=之f係’ :可確實防止筆嶋入外殼內之空氣所生成Λ·5;;之 又,因阻抗部36設有與環狀凹溝54相 37之故,此環狀凹溝37亦可拘留空氣,二目,,狀凹溝 外殼内之空氣即使比預期之空氣量多,藉此^裝配時混入 二、3^而可確實防止肇因於混人外殼内之空氣二= | 又,空氣因不會向環狀凹溝54及環狀 動之故,可使所產生之轉矩之大讀喊 ;之外部移 又,將蓋體51熔焊於底殼η上時,薄至最小。 之上端具有播止具之功能之故,自可保持自底二出圓,14a 之高度-定不變’於是自阻抗部36至底部13° |蓋體51 離保持一定,而可有效抑制轉矩之不均情形。體51之距 第10圖表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旋轉^且 L又並3Ϊ二圖至第9圖相同或相當部份二 又,圖示省略之部份,與第一實施例星 參照第一實施例之各圖。 、叫之構成,可 12 200902875 於第10圖中’底殼11之底部13之内側底面設有以軸支 部16之中心為中心之同心圓上之環狀凹溝服做為空 部。 至於旋轉阻尼器D之裝配方式因與與第一實之 關係,在此省略其說明。 、 依本實施例’因在構成外殼之底殼U之位於盘 3對之底部内面設有環狀凹溝13a,胁構成外 51之位於與阻抗部36相對之内面設有環狀凹溝%^骽 裝配時混入外殼内之空氣可滯留於此環狀凹溝丨知、 J 之環= 此’可防止肇因於混入外殼内之空氣所生^異常Ξ 當將此旋轉阻尼器D以蓋體51在上方 用時,因位於上方之蓋體51之内面設有環、^恶女裝使 可將在裝配時混人外殼内之空氣確f拘留 之,係’ =可確實防止筆因於一之空“生狀:^ 又’空氣因不會向環狀凹溝13a、54之 可使所產生之触之大小變誠不均情料 動之故’ 又,將此旋轉阻尼器D以底殼U在上方署、。& ,用時’因位於上方之底殼U之内面設有環 ^大態安裝 ’可將在裝配時混入外殼内之空氣確實 / 1¾之關 =可確實防止筆因於混入外殼内之空氣於:以 之上ίιϊί? 51熔焊於底殼11上時,薄肉突出… 止具之功能之故,自可保持 1出_ 14a :不變,於是自阻抗部36至底部i3 蓋體51 離保持—疋,而可有效抑制轉矩之不均情形。域51之距 13 200902875 第11圖表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 L又’凡與第1圖至第10圖相同或相當部份均 才示不,並省略其說明。 付旎
Ξ示省略之部份,與第—實施例具_之構成,可 參照第一實施例之各圖。 得取J 於第11圖中,蓋體51之底側擴徑部53之外侧盥产此也 δ凹溝55之内側之間的底面設有以中心貫通孔昶肖嵌 g圓上之多個’例如三個分割圓孤狀凹溝54Α做為空= r 係,====找配方式因鮮-實_相同之關 依本實施例,因在構成外殼之部件的蓋體 抗36相對之内面設有多個分割圓弧之;配乂 入外=之空氣啊滯留於此多個分割圓5f=混 弧狀凹子31雙向旋轉’能使滞留於多個分宝信 54A之空氣不受過度壓縮之狀態 : 二5;V/之:因— 用時在上方位置之狀態安裝使 54A之關係,、可將在裝^、、θ之入内夕^有多,分割目弧狀凹溝 個分割圓弧狀凹溝54Α内,;而^實防 内之空氣所生成異常聲音之發生。 f口於〜入外设 之環狀凹 多個分觸弧狀凹溝54A相對向 裝配時狀外細37柯触线,於是, 下之多個分割圓弧狀;;5吏==之#%氣量多時,藉此上 因於温之科實防止肇 又工乳因不會向分割圓弧狀凹溝54Α及環狀凹溝37之 14 200902875 iit動之故,可賴魅之觀之大小_料均情形減 又,因阻抗部36設有與多個分割圓弧狀凹溝54a =大凹溝37之故’裝配時混入外殼内之空氣,可自 内,而可不受過度壓縮之狀態下在凹溝内^圓弧狀凹溝⑽ 弧』ί ^使_子31雙向旋轉’能使滞留於多個分湖 氣不受過度壓縮之狀態從—個糾圓= 生。了防止肇因於、/tb人外如之空氣所生成異常聲音之發 之上Lit:?:%11則 離保持-定,而可 圖,2轉_紅分解透視 標示,並省略其說=第1圖相同或相當部份均以同一符號 參照ϊ二份’與第-實施例具相同之構成,可 割圓弧狀凹溝54A同:且三:圓:==冓 54A及^此分 凹溝^互相相連之‘動用周通方路向5=之^=弧狀 凹溝54A淺之溝深亦可。 同見又但/木度較分割圓弧狀 15 200902875 係,1==㈣邮嶋-纽例相同之關 ^本實施例’因在構成外殼之部件的蓋體S1之位於斑阻 ί;二相對巧面設有多個分割圓弧狀凹溝54A,裝配日;混 If内之空氣乃可經由空氣移動通路_,不受過度壓縮 之狀悲下,於此多個分割圓弧狀凹溝54A内移動。 、’ 因此,即使旋轉子31雙向旋轉,能使滞留於多個分棚 54A之空氣不受過度壓縮之狀態在各個分割圓弧: r v Γϊϋ内移動,因此,可防止肇因於混人外殼内之空氣所 生成異系聲音之發生。 當將此旋轉阻尼器D以蓋體51在上方位置之狀鲅安裝使 用時’因位於上方之蓋體51之内面設有多個分割圓^大凹溝 及,氣移動因通路54Β之關係,可將在裝配時混入外殼 ^之空氣確實拘留於多個分割圓弧狀凹溝54Α内,因而可確 實防止肇因於混入外殼内之空氣所生成異常聲音之發生。 又’三個分割圓弧狀凹溝54Α各相鄰間由空氣移動用通 ,54Β相連通,因此,裝配時混入外殼内之空氣乃可經由空 氣移動通路54Β ’不受過度壓縮之狀態下,於此多個分割圓 弧狀凹溝54Α内移動。 因此’即使旋轉子31雙向旋轉,能使滞留於多個分割圓 弧狀凹溝54Α之空氣不受過度壓縮之狀態下,經由空氣移動 用通路54Β從一個分割圓弧狀凹溝54Α内向另一個分割圓弧 狀凹溝54Α内移動,因此,可防止肇因於混入外殼内之空氣 所生成異常聲音之發生。 又’空氡因不會向分割圓孤狀凹溝54Α及空氣移動用通 路54Β之外部移動之故,可使所產生之轉矩之大小變動或不 均情形減至最小。 ^ ’將蓋體51熔焊於底殼11上時,薄肉突出圓筒14a 之上端具有擔止具之功能之故,自可保持自底部13至蓋體51 16 200902875 之高度-定不變’於是自阻抗部36至底部13及 離保持一定,而可有效抑制轉矩之不均情形。懘w之距 第13圖表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 =並至第12圖相同或相當部份均以同-符i 參照’與第—實施例具相同之構成,可 係,之裝配方式因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之關 依本,施例’因在構成外殼之底殼η 入外威内之空氣乃可滞留於此環狀凹溝14c内口 b $配· 14c ί 31雙向旋轉,也能使濟留於環狀凹溝 此,於混入外殼内之空氣所生成異常聲音ϋ生 虽將此方疋轉阻尼器D以底殼u 空氣嫁實拘i於ί狀^之^係,可將在裝配時混人外殼内之 入外殼内而可確實防止肇因於混 所產i之凹溝⑷之外部移動之故,可使 又,脾^大小雙動或不均情形減至最小。 之上端上時,薄肉突出圓筒i4a 之高度—之故’自可保持自底部13至蓋體51 離保持自阻抗部36至底部13及蓋體51之距 Ϊ 14 有效抑制轉矩之不均情形。 圖表林發明第六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剖視圖, 17 200902875 至第13圖相同或相當部份均以同-符、 並省略其說明。 w'-”叫以间一孖號標示, -構成,可 又,圖示省略之部份,盥第一 參照第-實施例之各圖。〃 也例具相同之; 於第14圖中,底殼u之 部16之中心為中心之數道例心以袖支 做為空氣停留部。 圓上之%狀凹溝13a 另於蓋體51之下侧之擴徑凹部5 55之内側設有以貫通孔52為 圍且位於耿合凹溝 圓上之環狀凹溝54做為空氣停留部。夕、,例如三道在同心 至於旋轉阻尼器D之裝配方i因鱼第—實 係,在此省略其說明。 、弟實轭例相同之關 依本實施例,目在構彭卜殼之絲丨 相對之底部13内面設有環狀凹溝13a,並^ 51之:於與阻抗部36相對之内面設有環狀凹溝dj體 裝配時混人外殼内之空氣可滯留於此環狀匕’
因此,卩卩使旋轉子31雙向旋轉,都能使料於^凹 13a、54之空氣不受财壓縮之狀態在環狀H =發=,可防止肇因於混入外殼内之空氣所心常Ϊ 又,空氣因不會向環狀凹溝13a、54之外部移動之故, 可使所產生之轉矩之大小變動或不均情形減至最小。 厂首ϊ姑因3殼i1两體51所設環狀凹溝i3a、54形成 i^ 人外殼内之空氣即使比預期之空 乳里夕’稭此上下多道核狀凹溝13a、54而可 於混入外殼内之空氣所生成異常聲音之發生。貝丨乃正苹u 當將此旋轉阻尼器D以蓋體51在上方位置 用時,因位於上方之蓋體51之内面設有職凹, 可將在裝配時混入外殼内之空氣確實拘留於環狀凹溝%内, 18 200902875 因而可確實防止筆因於混入外殼内之空氣所生成異常 發生。 9 < 又’將此旋轉阻尼器D以底殼11在上方位置之狀態 使用時,因位於上方之底殼n之底部13内面設有環^凹^ 13a之關係,可將在裝配時混入外殼内之空氣確實拘留於巧 狀凹溝13a内,因而可確實防止肇因於混入外殼内之空氣二 生成異常聲音之發生。 又,將蓋體51熔焊於底殼π上時,薄肉突出圓筒 之亡端具有擋止具之功能之故,自可保持自底部13至蓋體 之高度一定不變,於是自阻抗部36至底部13及蓋體51之距 離保持一定,而可有效抑制轉矩之不均情形。 第15圖表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剖視圖, 又’凡與第1圖至第14圖相同或相當部份均以同一符妒 並省略其說明。 不小 夫日4 ’ =略ίΓ分’與第一實施例具相同之構成,可 麥妝第一貫施例之各圖。 於第15圖中,底殼η之底部13、圓筒壁部14及 ,阻抗部36相對之各内面設有例如,發泡 泡沫聚氨基情乙賴脂博發泡軟㈣W做為 二乳停留部,利用二色成型或複合成型結合為一體。 在It旋轉f尼器D之震配方式因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之關 係’在此省略其說明。 彳仲丨4心哪 依本實施例’因在構成外殼之底殼U之位於與阻抗部邡 相對之底部13及圓筒壁部14之内面設有發泡軟 於構成外殼之蓋體51之聽與阻抗部36姆之^
Si:;:内裝配時混入外殼内之空氣可吸收滞留 因此,即使旋轉子31雙向旋轉,滯留於發 内之空氣因不受過度之壓縮,因此,可防止肇 19 200902875 内之空氣所生成異常聲音之發生。 又’空氣因不會向發泡軟質材19之外部移動之故,可使 所產生之轉矩之大小變動或不均情形減至最小。 當將此旋轉阻尼器D以蓋體51在上方位置之狀態安裝使 用時,因位於上方之蓋體51之内面設有發泡軟質材19,可 將在裝配時混入外殼内之空氣確實拘留於發泡質材19内,因
而可確實防止肇因於混入外殼内之空氣所生成異常聲音之發 生。 - X 又,將此旋轉阻尼器D以底殼11在上方位置之狀態安裝
使用時,因位於上方之底殼11之内面設有發泡軟質材19, 可將在裝配時混入外殼内之空氣確實拘留於發泡軟質材19内 内,因而可確實防止肇因於混入外殼内之空氣所生成異常聲 音之發生。 … -別聆此硬轉阻尼器〇以底殼u及蓋體51在左右之 位置呈豎立狀安裝使用時,因位於上侧之圓筒壁部14内面設 5泡軟質材19 ’可將組裝時混人外殼内 ^ ==生因此,可確實防止-入外殼= 圖筒£工==全 =部14、蓋體51三者中之任一處或二處設置發: 色成型方去又,發泡軟質材19之設置方法不限於二 使用接著劑’或舰合方式貼付或固定在 - 圓_2部14或蓋體51,均無不可。 之上mm1上時’薄肉突出圓筒1½ 之高度―“匕之故,自可保持自底部13至蓋體51 離保持-定阻抗部36至底部13及蓋體51之距 g疋,而可有效抑制轉矩之不均情形。 圖表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分解透視 20 200902875 圖,又,凡與第1圖至第15圖相同或相當部份均以 標示,並省略其說明。 付就
又,圖示省略之部份,與第一實施例具相同之 參照第一實施例之各圖。 # X J 於第16圖中,底殼11之圓筒壁部14至薄肉突 14a之内周底面設有例如將中心角分割為四等分之位 圓筒壁部14至薄肉突出圓筒部14a軸向延伸之直 ^ 空氣停留部。 再⑽做為 係,D咖糊鮮—論】相同之關 依本貫施例,因在構成外殼之底殼n之位於與阻 相對之圓筒壁部14内周面及連接此圓筒壁部14 σ 圓筒部14a之内周面設有軸向直溝14d内。 心專肉大出 ,此:即使旋轉子31雙向旋轉,也能使滞留於直 之工氣不受過度Μ縮之狀態下在直溝14d内移動, 可防止因混人外殼内之空氣所造成之異常聲音之發生。 晉夕ΐΐίϊΐ阻尼如以底殼11及蓋體51在左右方向位 肉突使用時,因位於上方部之圓筒壁部14及薄 時、、曰入外^ 之内面設有直溝14d之隱,可將在褒配 卜之空氣確實拘留於直溝14d内,因而可確實防 肇因於外殼内之空氣所生成異料音之發生。、 ,空氣因不會向直溝14d外部移動之故,可使所產生 轉矩之大f㈣或不均情賴至最小。 之卜Ιίί體51溶焊於底殼11上時,薄肉突出圓筒部⑷ 之高产二具之功能之故,自可保持自底部13至蓋體51 籬保二一—、交,於是自阻抗部36至底部13及蓋體51之距 ^ '疋,而可有效抑制轉矩之不均情形。 圖,第Κ ϊί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分解透視 圖表不本發明第九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剖視圖, 21 200902875 ^凡與第1圖至第16圖相 並省略其說明。 2目§部份均以同一符號標示, 又,圖示省略之部份,鱼楚^ 多照第一實施例之各圖。/、弟一實施例具相同之構成,可 於第17圖中,蓋體μ ,合凹溝55之内側設有以貫^擴徑凹部53外圍且位於 ^籌54之外,設有將此at狀中心之同心圓上之環 其中心具有供轴體51之間之間隔片, 之中心為中心而與環狀凹溝54 j 59=且在以此貫通孔59a 置且以環狀凹溝54之溝賞A古二、圓上,設有以等間隔配 59b。 為直I之例如四個空氣誘導孔 部36之上面之-點而已2使该間隔片59定位於阻抗 又’本實關巾之裝配方法之其他部份目鮮 相同之故,在此省略其說明。 貝也1 依本實施例’ ®在構成歧之部件喊體51之位於 抗部36相對之内面設有環狀凹溝54及輕射溝54c,装^ 混入外设内之空氣乃可經由間隔片59之空氣誘導孔咖滞留 於此環狀凹溝54内。 胃 因此,即使鉍轉子31正反雙向旋轉,能使滯留於環狀凹 溝54及輻射溝54c之空氣不受過度壓縮之狀態在環狀凹溝% 内移動,因此,可防止肇因於混入外殼内之空氣所生成異 聲音之發生。 ^ 因此,即使旋轉子31正反雙向旋轉,能使滯留於環狀凹 I及輻射溝54c之空氣不受過度壓縮之妝雜在瑗貼阳龙η 22 200902875 當將此旋轉阻尼器D以蓋體51在 =二Slf;時混入外殼内之空氣確實= 54 ‘射由ί ί==滞留於環狀凹溝 減至最小。 輯產生之轉矩之大錢動或不均情形 之』具ϊίr突出圓筒部⑷ 之高度-奸變’於是自阻抗部自36至底體51 離保持一定,可有效抑制轉矩之种_。體51之距 標示,並省略其說日Γ圖相同或相當部份均以同一符號 參照第-實施例之各圖Β ’與第一實施例具相同之構成,可 於第19圖中,蓋體51之嵌合 此之Γ蓋 凹部55Α做為空 方向之内_斬向外側、=面面形成自半徑 昇之斜面。 狀凹部55A呈錐狀傾斜面上 係,,軸相同之關 依本實施例,因在構成外碎筌 5;Α ^!;ΓΫ;^36
之空氣可滞留於此環狀凹部脱内。U此裝配時此入外殼内 因此,即使旋轉子31雙向旋轉,能使滞留於環狀凹部55A 200902875 此,可防止肇因於混入外殼内之 面之關係:imp:::,:漸上昇之傾斜 55A内,而确實拘留於環狀凹部A誘導進入環狀凹部 用時以1在上綠置讀態安裝使 可將在二==5内1部5社關係’ 音之= 肇因於混入外殼内之空氣所生成異常聲 面之i面iif不ί向離開阻抗部36之上、下面或面對翔 轉==相對之部份,故 之上ί具講,_咖筒部14a 之高产具功自可保持自底部13至芸體51 離::定1可L是 视圖發明第十—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局部剖 號標示,並省^說日】至第19圖相同或相當部份均以同-符 參照份’與第一實施例具相同之構成,可 收宏^^20圖中,底殼11之安裝突緣17之内周面H、s 17a 緣56 ’此钱突緣56之關下面具 24 200902875 部17a内之安裝突階部56a及可供上述安裝突柱18A(安 18)嵌入連通之安裝孔57,以及以安裝孔57為中心之可 裝突柱18A嵌入之嵌合凹部57a。 ’、女 至於本實施例之裝配方式與第一實施例之裝配 同之點為,將對體51安裝於底殼u上 不 之外周王面用尚週波熔著方法熔著成為一體。 51 例相i之中之其他部份,因與第-實施 周面=======與阻抗部36 外殼内之线可滯留於細部17&内。目此,|配時混入 25 200902875 *〆因此,即使旋轉子31雙向旋轉,能使滯留於凹部17a之 發生因此’可防止肇_入外殼内之空
At ’空氣因不會向凹部他之外部移動之故,可使所產 生之轉矩之大小變動或不均情形減至最小。 置之以底殼U及蓋體51在左右方向位 si 述使㈣,因錄左右兩側之安裝突緣17、 之關係,可將在裝配時混入外殼内之 :内;内’因而可確實防止筆因於混入外 溶焊於底殼11上時,薄肉突出®筒部14a 卜,iLM功能H可保持自底部13至蓋體51 是自阻抗部36至底部13及蓋體51之距 離保,-疋,可有效抑辦矩之*均情形。 視圖第ΐ1,κ凡旋轉阻尼器之分解透 號標示,並省略其說_同或相當部份均以同一符 參照份,與第一實施例具相同之構成,可 於第21圖中,底殼U之底部13 有所定寬度切成高階狀且通過輛支 ^面一體形成具 出部13A之兩側形成凹部⑽做為 〇邛13A ’此突 之上面則設有位於以軸支部16突出部13B 通二凹部13B之圓弧狀細溝之空氣移動用同心圓上可連 13 ^ 36 之空氣可滯留於此凹部13β内。 裝配時混入外殼内 26 200902875 因此,即使旋轉子31雙向旋轉,能使滯留於凹部13B之 空氣不受過度之壓縮,因此,可防止肇因於混入外殼内之空 氣所生成異常聲音之發生。 當將此旋轉阻尼器D以底殼11在上方位置之狀態安裝使 用時’因位於上方之底殼11之内面設有凹部13B之關係,可 將在裝配時混入外殼内之空氣確實拘留於凹部13B内,因而
可破實防止肇因於混入外殼内之空氣所生成異常聲音之發 生。 X
八,王虱囚小嘗向凹邵1邪之外部移動之故 生之轉矩之大小變動或不均情形減至最小。 、又,因凹部13B之間設有使兩者互相連通之空氣移動用 通路13b之故,裝配時混入外殼内之空氣,可經由空 用通路13b’不受過度之壓縮自一凹部13B移至另一凹部13B。 #,此即使旋轉子31雙向旋轉,也能使滯留於凹部;[3β 凹ΐΐίίϊ過度之壓縮下,經由空氣移動用通路13b從一 凹部13B,因此,可防止肇因於混入外 几又内之二瑕^所生成異常聲音之發生。 之上端且料於底殼11上時,薄肉突出圓筒部14a 之高具2 J之故,自可保持自底部13至蓋體51 離保持—定,J f抗部36至底部13及蓋體51之距 當99 @而7有效抑制轉矩之不均情形。 視圖又_之旋獅Μ之分· 號標示,並省^其說日^。目相同或相當部份均以同一符 參照第-?:份’與第-實施例具相同之構成,可 於弟22圖中,蕞^ _ 歲合凹溝55之^1 ^底侧擴徑凹部53之外側與環狀 之多個,例如在的底面对以中心貫通孔52為中心 在個不问直徑之同心圓上沿圓周 27 200902875 配置之各四個凹部54D做為空氣停留部。 又’内周之凹部54D配置在外周之凹部54D之間之位置 呈錯開狀° 至於旋轉阻尼器D之裝配方式因與第—實施例相同之關 係,在此省略其說明。 依本實施例’因在構成外殼之錄51之錄與阻抗部36 相對之内面設有多個凹部54D,裝配時混入外殼内之空氣乃 可滯留於此多個凹部54D内。 ’ 因此’即使旋轉子31雙向旋轉,能使滯留於多個凹部54j) 之空氣不受過度壓縮之狀態在凹部54D内移動,因此, 止肇因於混入外殼内之空氣所生成異常聲音之發生。 又’空氣因不會向凹部54D之外部移動之故,可使 生之轉矩之大小變動或不均情形減至最小。 當將此旋轉阻尼HD以蓋體51在上綠置之狀態 S在因二體51之内面設有多個凹部_之‘ 字|裝配寺犯入外设内之空氣確實拘留於多個凹部 音之確實防止肇因於混人外殼内之空氣所生成異常聲 例之凹部54D ’如果蓋體51採用合成樹月旨射出 之上i具於底殼11上時’薄肉突出圓筒部14a 之高度之4故,自可保持自底部13至蓋體以 離保持—定不且抗部36至底部13及蓋體51之距 第?q 而7有效抑制轉矩之不均情形。 視圖,又,十三實施例之旋ί阻尼器之分解透 號標示,並省略其說=至第22圖相同或相虽部份均以同-符 又’圖示省略之部份,與第—實施例具相同之構成,可 28 200902875 參照第一實施例之各圖。 於第23圖中’蓋體51之内側底面設有以貫通孔犯之 心為中心自擴徑凹部53之外側呈韓射狀向嵌合 5 如將圓周四等分割之位置之四道輻射溝54C做為 至於旋轉阻尼H D之t配方式因與第—實 係,在此省略其制。 j之關 依本實施例,因在構成外殼之蓋體51 相對之内面設有輻射溝54C,因此,裝配時混人外 氣可滯留於此輻射溝54C内。 〜又鬥之工 因此:即使旋轉子31雙向旋轉,能使滯留於舖溝 之1不文過度壓縮之狀態在韓射溝5C内移動,因此 防止賴於混人外殼内之空氣所生成異常聲音之發生。 氣因不會向輕射溝5C之外部移動之X故,可使所 產生之轉矩之大小變動或不均情形減至最小。 斤 當將此旋轉阻尼器D以蓋體51在上方位置 用時,因位於上方之蓋體51之内面机 、 女衣使 线確實拘留於輻射溝54C内, g了確貝防止肇因於混人外殼内之空氣所生成異常聲:之 又’將蓋體51熔焊於底殼u上時 之上端具機止具之功能之故,自同指a 之高度一定不變,於是自% 寺自底邛13至盍體51 齡姓-自抗部36至底部13及蓋體51之拓 可有效㈣觀之柯情形。 視圖ί第 部說明圖,第26圖二 裝配過程之要 符號標示,4略口至弟23 __當部份均以同- 29 200902875 又,圖示省略之部份,盥 參照第一實施例之各圖。、弟實轭例具相同之構成,可 於第24圖中,旋轉子1
心為中心之同心圓上执右夕之阻机邛36在以軸部32之中 做為空氣停留部。°又夕,例如三個圓弧狀貫通孔37A 又’如第26圖所示,蔣总私u 51之環狀凹溝54形成較上述二環狀凹溝⑶及蓋體 之凹溝’使圓弧狀貫孔37A之寬度寬大 側。 丨&位於壤狀凹溝13a、54之内 利用在此實施例之環狀凹溝13a、54可做為空氣移動通路來 方 16 33 15内時,受到阻抗部36押壓而自_ 二 =來之石烟油21 ’由於圓弧狀貫通孔37A之内周壁至◦型 H之ί!離a較短於圓弧狀貫通孔37A之外懸至薄肉突出 ,广14a之距離b ’且間隙甚小,乃產生毛細管現象而進 垔圈61與阻抗部36及軸部32之間形成潤滑劑之故,可 防止0型圈61粘住阻抗部36及軸部32之情形,並防止自薄 肉突出圓筒部14a向外部溢出或漏出之情形發生。 又,本實施例之裝配方法中之其他部份因與第—實施例 相同之故,在此省略其說明。 、 依本實施例,因在旋轉子31之阻抗部36設有多個圓弧 狀貫通孔37A並於外殼之底殼11及蓋體51之内面分別設有 使圓弧狀貫通孔37A相連通之環狀凹溝i3a、54,因此,裝 配時混入外殼内之空氣可不受過度之壓縮狀態下,經由環狀 凹溝13a、54從一圓弧狀貫通孔37A流入另一圓弧狀貫通孔 37A。 30 200902875 因此:即使旋轉子31雙向旋轉,能使褒配時混入外殼内 之空氣不焚過度壓縮之狀態下經由環狀凹溝13a、54由一 弧狀貫通孔37A流入另一圓弧狀貫通孔37A,因此,可防止 肇因於混入外殼内之空氣所生成異常聲音之發生。 又,由於將圓弧狀貫通孔37A之内周壁型圈61之距 定為較短於圓弧狀貫通孔37A之外周壁至薄肉突出圓 =二f之距離b ’且間隙甚小,乃於裝配時石夕酮油21因產 占現象而進入0型圈61與阻抗部36及軸部32之間形 J潤,’故可防止〇型圈^齡阻抗部Μ及轴部3 g生並防止自薄肉突出圓筒部14a向外部溢出或漏出之情^ ,此,石夕酮油21 一進入〇型圈61與阻抗部36及轴㈣ 及形ΐ潤滑劑,能防止0型圈61粘附於阻抗部36 靜ί ’乃可有效防止旋轉阻尼器D她時初期轉 也曰^=^'^’^嶋21亦不會自薄肉突出圓筒部 上而^卜=i’。於是祕蓋體51確實輯於底殼η 又,將蓋體51炫焊於底殼η上時,薄肉突 以,具之功能之故’自可保持自#== 二t ί=ίΓ抗部36至底部13及蓋體= 離保,A,而可有效抑制轉矩之不均情形。 亦可得C例中,旋轉子31上如不設環狀_, 在第二實施例中,如形成 空氣i動實5=目中门’如將其與分割圓孤狀凹溝⑽及 移動用通路54B相同之分割圓孤狀凹溝及空氣移動用通 31 200902875 路也設在底部13上之構成,或將此與分割圓弧狀凹溝54A及 空氣移動用通路54B同樣之分割圓弧狀凹溝及空氣移動用通 路僅设於底部13 —方,仍可獲得同樣之功效。 又,在第五實施例中,如將環狀凹溝14C分割成數段以 形成多個分割停留部之構造,或將環狀凹溝14(2分割成數段 以形成多個分割停留部之外’並在各分割停留部之間形成空 氣移動用通路以連通相鄰二分割停留部之構造,均可獲得同 樣之功效。 . 又,在第七實施例中,如在底部13、圓筒壁部μ及蓋 , 體51之與阻抗部36相對之至少其中之一者設置發泡軟質材 i 19之構造,亦可獲得同樣之功效。、 又,在第八實施例中,如增設使各直溝14d相連通之周 向空氣移動用通路之構成,亦可獲得同樣之功效。 - 此外,將各實施例之空氣停留部適當選擇組合之構成, 亦可獲得同樣之效果。 又,在第十五實施例中’如在阻抗部36設凹部、凹溝、 環狀凹溝或環狀凹部以取代圓弧狀貫通孔37A,或不設環狀 凹溝13a及/或環狀凹溝54之構造’也都可獲得同樣之功女 -&上述各實施例係表示在底殼U上設置軸支in ^ 旋轉子31之軸部32設置凹孔33,而藉凹孔33嵌入軸支部16 以可旋轉地支持旋轉子31為例,但如在底殼n上設置凹孔, - 而將軸支部設在軸部之構成,亦無不可。 ,又,實施例中表示軸部32與阻抗部36為一體成型為例, 但如將軸部與阻抗部個別成型,再藉例如角軸與角孔之關係 使之可結合為一體旋轉之構造,亦可行。 ” 又,枯性流體在此係以使用石夕酮油為例加以說明,但採 用具同樣功能之其他粘性流體,例如潤滑脂等,亦可行。 ★上述各實施例係舉軸部32自外殼突出為例加以說明,但 如第27圖所示,具有在從外殼至少有一部份外露之軸部 32 200902875 附設有一可供安裝被驅動齒輪而與轴部 部32c之構造之旋轉阻尼別,亦能適 又,上述各實施例係舉設有防止矽酮油21自 外殼之T出之〇型圈61為例加以說明,但是自 Ϊϋ 壁部14之内周壁設置—環狀旋轉導i 14e 並在,體51之外賤設置驗人此旋轉導溝Μ 轉之城嵌合突條58,财制〇型圈( 可= 止石夕明油21從底殼η盥荖柄R1夕鬥、s 口P牛)亦可防 器D,亦能適用本^與i體Η之間漏出之構成之旋轉阻尼 之旋二本旋轉阻尼器,可做為控制旋轉體 i時2ί: 各種機器或器具,而可有效防止組 ^ 4入外如之空輯引起異常聲音之發生,並賦與高級 33 200902875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分解透視 圖。 第2圖表示第1圖所示之旋轉阻尼器底殼之左半部擴大 剖視圖。 、第3圖表示第1圖所示之旋轉阻尼器底殼之旋轉子之俯 視圖。 第4圖表示第1圖所示之旋轉阻尼器底殼之旋轉子之正 視圖。 第5圖表示第1圖所示之旋轉阻尼器底殼之旋轉子之底 視圖。 第6圖沿第3圖A-A線剖開之剖視圖。 第7圖表示第1圖所示之旋轉阻尼器之蓋體之左半部擴 大剖視圖。 〃 第8圖表示第1圖所示之旋轉阻尼器在裝配過程中之說 明圖。 第9圖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剖視圖。 第10圖表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分解透視 圖。 第11圖表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分解透視 圖。 第12圖表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分解透視 圖。 第13圖表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分解透視 圖。 ,14圖表τ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剖視圖。 f 15圖表,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剖視圖。 第16圖表不本發明第八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分解透視 34 200902875 第17圖表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分解透視 圖。 第18圖表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剖視圖。 第19圖表示本發明第十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剖視圖。 第20圖表示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局部剖 視圖。 第21圖表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分解透 視圖。 第22圖表示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分解透 視圖。 第23圖表示本發明第十四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分解透 視圖。 第24圖表示本發明第十五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分解透 視圖。 第25圖表示第24圖所示之旋轉阻尼器在裝配過程中之 說明圖。 第26圖表示本發明第十五實施例之旋轉阻尼器之剖視 圖。 第27圖表示可適用本發明之構造之旋轉阻尼器之剖視 圖。 第28圖表示可適用本發明之另一種之旋轉阻尼器之剖視 35 200902875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D 旋轉阻尼器 11 底殼 12 底殼本體 13 底部 13A 突出部 13B 凹部 13a 環狀凹溝 13b 空氣移動用通路 14 圓筒壁部 14a 薄肉突出圓筒部 14b 擴開傾斜部 14c 環狀凹溝 14d 直溝 14e 環狀旋轉導溝 15 收容部 16 軸支部 17 安裝突緣 17a 凹部 18 安裝孔 18A 安裝突柱 19 發泡軟質材 21 矽酮油(粘性流體) 31 旋轉子 32 軸部 32a 四方柱 32b 四角錐台 32c 卡合部 33 凹孔 34 階段部 36 阻抗部 37, 54 環狀凹溝 37A 圓弧狀貫通孔 51 蓋體 52, 59a貫通孔 53 擴徑凹部 54A 分割圓弧狀凹溝 54B 空氣移動用通路 54C 輻射溝 54D 凹部 55 環狀嵌合凹溝 56 安裝突條 56a 安裝突階部 57 安裝孔 57a 嵌合凹部 58 環狀巍合突條 59 間隔片 59b 空氣誘導孔 61 0型圈(密封部件) 71 被驅動齒輪 72 安裝孔 72a 四角形孔 72b 擴徑環階部 36

Claims (1)

  1. 20090287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旋轉,尼器,係由:外殼;收容在此外殼内之粘性流 體:及收谷设置在上述外殼内,而至少有一部份露出上述 外殼之輸出部上設有能在上述外殼内之粘性流體中移動的 阻抗部之旋轉子所構成; 其特徵在於,上述外殼之内面或上述阻抗部上設有空氣 停留部者。 2. 依請求項1之旋轉阻尼器,其中在安裝狀態下,位於上侧 位置之上述外殼之内面設有上述空氣停留部。 3. 依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旋轉阻尼n,其巾該空氣停留部 =由位於圓周上之複數個分割空氣停留部所構成,而在圓 =上互相鄰接之各虹述分割空氣停留侧係藉空氣移動 用通路相連通。 4. 5言ί求項1或請柄2之旋獅尼ϋ,其中該外殼上之空 氣,留部係設於不與上述阻抗部相對向之位置。 二 5. 求項丨或請求項2之旋轉阻尼器,其中該外殼上之空 β 與上述阻抗部之間設有將兩者相隔開之間隔片。 •^求項1或請求項2之旋轉阻尼n,其中該外殼上之空 =留部係設於除了對應於上述阻抗部之旋轉最外周部份 迎方以外之部份。 3之旋轉阻尼器,其中該阻抗部之複數個分割空 =τ σ卩係由貫通孔所構成,而連通上述貫通孔之上扣 用道路係由_^在上述外殼上之凹溝所構成。 .之旋轉阻尼器,其中該複數個貫通孔係配設成 殼上之圓周=述凹溝為對應於上述貫通孔設置於上述外 37
TW096133207A 2006-10-31 2007-09-06 Rotary damper TWI35034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6/322217 WO2008053570A1 (fr) 2006-10-31 2006-10-31 Amortisseur de rotation
PCT/JP2006/326370 WO2008053574A1 (fr) 2006-10-31 2006-12-27 Amortisseur de rot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2875A true TW200902875A (en) 2009-01-16
TWI350349B TWI350349B (en) 2011-10-11

Family

ID=39343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3207A TWI350349B (en) 2006-10-31 2007-09-06 Rotary damper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77735A1 (zh)
EP (1) EP2088348A4 (zh)
JP (1) JPWO2008053574A1 (zh)
KR (1) KR101305667B1 (zh)
CN (1) CN101529119A (zh)
TW (1) TWI350349B (zh)
WO (2) WO20080535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HU227583B1 (en) * 2008-02-22 2011-08-29 B B I P Szellemi Tulajdonjog Hasznosito Es Vagyonkezeloe Korlatolt Feleloessegue Tarsasag Rotary stand for supporting weight
JP2010039027A (ja) * 2008-08-01 2010-02-18 Nifco Inc 開閉機構、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459137B1 (en) 2010-04-07 2013-06-11 Hydro-Gear Limited Partnership Control assembly for drive system
JP5759207B2 (ja) * 2011-03-02 2015-08-05 株式会社ニフコ 回転ダンパ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66376B2 (ja) * 2011-05-16 2015-02-12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付き回転ダンパ装置
US20130255654A1 (en) * 2012-03-28 2013-10-03 Dan Nystrom Arrow rest
CN104033523B (zh) * 2014-06-18 2015-11-04 无锡圣丰减震器有限公司 车辆驾驶室用硅油一体型减震器
JP6258188B2 (ja) * 2014-11-27 2018-01-10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ダンパー及びダンパーの製造方法
JP6359441B2 (ja) * 2014-12-16 2018-07-18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ダンパーの製造方法
CN113825925A (zh) * 2019-05-28 2021-12-21 百乐仕株式会社 阻尼器装置
WO2020241290A1 (ja) * 2019-05-28 2020-12-03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ダンパー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1551Y2 (zh) * 1980-09-30 1986-04-11
US4527675A (en) * 1984-04-19 1985-07-09 Nifco Inc. Oil type damper
US4565266A (en) * 1984-04-30 1986-01-21 Nifco Inc. Oil type damper
JPS6165907A (ja) * 1984-09-05 1986-04-04 Toshiba Corp 回転体用制振装置
JPH0137236Y2 (zh) * 1985-02-08 1989-11-10
JPS61192937A (ja) 1985-02-21 1986-08-27 Nifco Inc 回転ダンパ−
JP2884267B2 (ja) * 1991-03-11 1999-04-19 株式会社ニフコ 回転ダンパー
JPH07317820A (ja) * 1994-05-24 1995-12-08 Nifco Inc ロータリーダンパー
JP2603377Y2 (ja) * 1995-03-17 2000-03-06 株式会社ニフコ 回転ダンパー
JP2005030550A (ja) * 2003-06-19 2005-02-03 Nifco Inc 回転ダンパー
JP4272958B2 (ja) * 2003-09-12 2009-06-03 株式会社ニフコ 回転ダンパー
JP4434755B2 (ja) * 2003-09-17 2010-03-17 株式会社ニフコ 回転ダンパー
JP4461099B2 (ja) * 2003-11-05 2010-05-12 不二ラ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ーダンパ及びそれを具備する自動車の付属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88348A1 (en) 2009-08-12
TWI350349B (en) 2011-10-11
KR101305667B1 (ko) 2013-09-09
EP2088348A4 (en) 2009-10-21
WO2008053574A1 (fr) 2008-05-08
US20090277735A1 (en) 2009-11-12
CN101529119A (zh) 2009-09-09
WO2008053570A1 (fr) 2008-05-08
JPWO2008053574A1 (ja) 2010-02-25
KR20090076985A (ko) 2009-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02875A (en) Rotary damper
JPH0434015B2 (zh)
KR910019819A (ko) 자동차의 트랜스미션과 기관사이에 토오크를 전달하는 장치
JP2003130111A (ja) 回転速度制御装置
JP2005114154A (ja) 回転ダンパー
JP4946974B2 (ja) 流体輸送装置及び流体輸送器
JP5762170B2 (ja) 回転ダンパ
CN103328851A (zh) 阻尼装置
JPH09322464A (ja) ラビリンスシール構造がハブに一体に形成されるスピンドルモーター
JP2010261564A (ja) ロータリー弁及びその生産方法
JP2519149Y2 (ja) 回転ダンパー
TWM261619U (en) Rotary damper
JP4898629B2 (ja) ダンパー装置
JP4272958B2 (ja) 回転ダンパー
JP2004301154A (ja) 流体動圧軸受け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モータ
DE202006019839U1 (de) Riemenscheibe mit integriertem Viskose-Drehschwingungsdämpfer
JPH0753399Y2 (ja) スピンドルモータ
KR200295954Y1 (ko) 버터플라이 밸브용 이중 실링구조.
JP2963179B2 (ja) スピンドルモータ
JPH08277835A (ja) 流体動圧軸受
US11885427B1 (en) Valve core with bolt-connected valve stem and drive piece
JPH09144795A (ja) 回転ダンパ
SE9503071L (sv) Skivsållaxel
JP3228911B2 (ja) オルゴール用ドラ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オルゴール
CN108603617A (zh) 阀安排以及用于阀安排的隔膜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