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43779A - Compounds - Google Patents

Compound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43779A
TW200843779A TW097105460A TW97105460A TW200843779A TW 200843779 A TW200843779 A TW 200843779A TW 097105460 A TW097105460 A TW 097105460A TW 97105460 A TW97105460 A TW 97105460A TW 200843779 A TW200843779 A TW 20084377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mino
tetrahydro
dihydro
compound
ox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5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inos Lazarides
Stephen Allan Smith
Richard Stocker
Colin Jack Theobald
Original Assignee
Smithkline Beecha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ithkline Beecham Corp filed Critical Smithkline Beecha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43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377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urine ring systems
    • C07D47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urine ring systems with oxygen, sulphur, or nit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s 2 and 6
    • C07D473/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urine ring systems with oxygen, sulphur, or nit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s 2 and 6 one oxygen and one nitrogen atom, e.g. guan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61P11/02Nasal agents, e.g. decongest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61P11/06Antiasthma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61P35/04Antineoplastic agents specific for metasta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61P37/04Immunostimu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8Antiallerg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urine ring systems
    • C07D47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urine ring systems with oxygen, sulphur, or nit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s 2 and 6
    • C07D473/1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urine ring systems with oxygen, sulphur, or nit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s 2 and 6 two nitrogen ato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Onc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Description

200843779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化合物、其製備方法、含其之組合物、其 用於治療各種病症(尤其傳染性疾病、癌症及過敏性疾病 以及其他發炎性病狀,例如過敏性鼻炎及哮喘)及用作疫 苗佐劑之用途。 【先前技術】 脊椎動物常常受到微生物侵襲之威脅且已發展出免疫防 禦之機制以除去傳染性病原體。在哺乳動物中,此免疫系 統包含兩個分枝;先天免疫性及後天免疫性。首要之宿主 防禦為先天免疫系統,其由巨噬細胞及樹突狀細胞介導。 後天免疫性涉及在感染之晚期階段除去病原體且亦能夠產 生免疫記憶力。後天免疫性具高度特異性,此歸因於具有 已經歷基因重排之抗原特異性受體之淋巴細胞的龐大譜 系。 先前認為先天免疫反應不具特異性,但現在已知其能夠 區別自身及各種病原體。先天免疫系統經由有限數目之具 有許多重要特徵之生殖系編碼的模式識別受體 r⑽gnition receptor,PRR)來識別微生物。pRR識別稱為 病原體相關分子模式(path〇gen_ass〇ciated胸^心 pattern,PAMP)之微生物組份,其對於微生物之存活必不 可v。PRR在佰主體内所有特定類型之細胞上原構性表現 且與免疫圯憶力無關。此等受體包括最近鑑別之τ〇ιι樣受 體(Toll-like reCeptor,TLR)、核苦酸募聚域樣受體 128935.doc 200843779 (nucleotide oligomeris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NLR)及 視黃酸可誘導基因樣受體(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like receptor 5 RLR)(Creag"/z EMy OfNeill LA.f Trends ImmunoL 27⑻:352-7) 〇 在哺乳動物中產生有效的先天免疫反應之核心係致使誘 導對細胞起作用以誘導許多效應之干擾素及其他細胞激素 的機制。此等效應可包括活化抗感染基因表現、活化細胞
内之抗原呈現以驅動強抗原特異性免疫及促進呑噬細胞内 之呑嗤作用。 干擾素首先被描述為可保護細胞抵抗病毒感染之物質 {Isaacs & Lindemann) J. Virus Interference. Proc. R. Soc.
Lon· Ser· B,Biol、ScL 1957, 147:258-267)。屯 k體内]型 干擾素為由染色體9上之基因編碼之相關蛋白質的家族, 該等基因編碼干擾素α(ΙΡΝα)之至少13種同功異型物及干 擾素P(IFNP)之一種同功異型物。重組IFNa為最初批准之 生物學治療劑且已成為病毒感染及癌症之重要療法。除引 導細胞上之抗病毒活性外,,亦已知干擾素為免疫反應之有 效調節劑,對免疫系統之細胞起作用。 作為Ci肝乂病毋(hepatitis c yirus,Hcv)疾病之首要 療法,干擾素組合可極其有效地降低病毒負荷及在一些受 檢者中除去病毒複製。然而,許多患者未能展示持續病毒 反應且在此等患者中病毒負荷未得到控制。另夕卜使用、、主 射干擾素之療法可能與許多不需要之不良效應相關,該等 不良效應展示出影響順應性⑺邊以㈣咖"尤 128935.doc 200843779
Haydon G,Mutimer D, Gut. 2006 55(9): 1362-3) 〇
投與可刺激先天免疫反應(包括活化I型干擾素及其他細 胞激素)之小分子化合物會成為治療或預防包括病毒感染 之人類疾病之重要策略。此類型之免疫調節策略具有鑑別 可能不僅適用於傳染性疾病且亦適用於癌症Cwrr, Oncol· Rep· 2004; 6(2) :88-95)、過敗也疾病(Moisan 等人, Am. J· 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 2005; 290(5) :L987-、諸如大腸急躁疾病之其他發炎性病狀⑽m Ο//. 20料,23,· 以)及適用作疫苗佐劑 (Persing 等人,Trends Microbiol· 2002; 10(10 Suppl):S32-7)之化合物的可能性。 導致誘導I型干擾素之機制僅部分地得到理解。一種可 導致在許多細胞類型中誘導干擾素之機制為由RN A解螺旋 酶RIG-I及MDA5識別雙股病毒RNA。認為此機制為由細胞 之仙台病毒(Sendai virus)感染誘導干擾素之主要機制。 此外,誘導干擾素之機制係經由TLR依賴性信號轉導事 件。在人體内,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為專門產生干擾素之細胞,其能夠響 應(例如)病毒感染而產生大量干擾素。展示此等pDC優先 地表現TLR7及TLR9且分別用病毒RNA或DNA刺激此等受 體可誘導干擾素α之表現。 已描述TLR7及TLR9之寡核苷酸促效劑及TLR7之基於小 分子嘌呤的促效劑,其可自動物及人體内之此等細胞類型 講導干擾:素 a(Takeda Κ.等人 ’ Annu· Rev· Immunol·,2003, 128935.doc 200843779 2/:335-76)。TLR7促效劑包括咪唑幷喹啉化合物,諸如咪 喹莫特(imiquimod)及雷西喹莫特(resiquim〇d)、側氧基腺 嘌呤類似物以及核苷類似物,諸如已知誘導干擾素^^已久 之洛索立賓(loxoribine)及7-硫雜-8-側氧基鳥苷。 仍不清楚小分子嘌呤樣化合物如何可誘導〗型干擾素及 其他細胞激素,因為此等已知誘導物之分子標靶尚未鑑
別。然而,已開發表徵人類干擾素IFN(Xi小分子誘導物 (不考慮機制)的檢定策略,其基於用化合物刺激主要人類 供體細胞且在本文中揭示。 【發明内容】 已展示本發明之化合物為人類干擾素之誘導物且可能關 於人類干擾素之已知誘導物具有改良概況,例如增強之效 能。誘導人類干擾素之化合物可適用於治療各種病症,例 如治療傳染性疾病、癌症及過敏性疾病以及其他發炎性病 狀’例如過敏性鼻炎及哮喘,且亦可適用作疫苗佐劑。 在第一態樣中,提供式(I)化合物:
(I) 其中: R為。!-8烷基胺基、Cw烷氧基、C3_7環烷基Cl-6烷基胺 基、C3_7環烷基Cw烷氧基、cN3烷氧基c2-3烷氧基或Hetb-烷氧基; 128935.doc -10- 200843779
Hetb為含有一個氧原子之5員或6員飽和脂族雜環; R2為-(CH2)n-Het ; ^ η為具有1至4之值之整數;
Het為含有一個氧雜原子之5員或 貝A 6貝飽和月曰族雜環,該 雜環可經一或兩個C〗·4燒基取代; 及其鹽及溶劑合物。 抑在另-實施例中,Ri為Cl_6院基胺基、&禮氧基、 壤烷基Cw烷基胺基、C3·7環烷基Ci_6烷氧基、c】_3烷氧基 C2-3烷氧基或Hetb-CK3烷氧基。 70 土 在另-實施例中,Ri為正丁氧基、正丁基胺基、2,2二 曱基戊氧基、正戊基胺基、3_甲基丁氧基、2_甲基丁氧 基、“甲基丁氧基、2-甲基丁基胺基、3-甲基丁基胺基、 1-甲基丁基胺基、2-(環丙基)乙氧基、2-(乙氧基)乙氧基、 (1-甲基-2-甲氧基)乙氧基、環己基曱基胺基、環戊基甲基 胺基、2-(環丙基)乙基胺基、2_(甲基)丙氧基、環己基甲氧 基甲氧基乙氧基、(2·四氫ϋ夫喃基)曱氧基、(2-四氫-2//-哌喃基)甲氧基或2-(異丙氧基)乙氧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1為正丁基胺基、正丁氧基或2_(環 丙基)乙氧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為正丁基胺基、正丁氧基、(7〇_卜 甲基丁氧基、甲基丁氧基或2_(環丙基)乙氧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η為1。 在另一實施例中,η為2。 在另一實施例中,η為3。 128935.doc 200843779 在另一實施例中,η為4。 在另貝化例中,Het為四氫呋喃-3-基、四氫-2//-略喃-3基、四氫-2//-哌喃基、四氫呋喃·2•基、2,2-二甲基四 氮-2仏旅喃_4-基或四氫-2//_哌喃_2•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Het為四氫-2//-哌喃-4-基、四氫呋喃- 2-基、四氫-2扒哌喃_3_基、四氫_2扒哌喃-2_基或四氫呋 喃-3-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Het為四氫_2//_哌喃-3_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Het為四氫_2好_哌喃基、四氫_2仏 哌喃-3-基、四氲_2//_哌喃_2-基、2,2_二甲基四氫哌 喃-4-基、四氫呋喃基或四氫^哌喃_2_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當!!為i時,則Het為四氫呋喃-3-基、 四氫-2//·哌喃.3-基、四氫·2队哌喃·4_基、四氫呋喃-2-基、2,2-二曱基四氫-2/7-哌喃基或四氫-2//-哌喃_2_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當η為2時,則Het為四氫-2//-旅喃-4-基、四氫呋喃-2-基、四氫_2//•哌喃_3_基、四氫_2仏哌喃· 2-基或四氫吱喃-3-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當η為3時,則Het為四氫-2//-哌喃-3 - 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當11為4時,則Het為四氫-2//-旅喃_3_ 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當η為1時,則R2為四氫^哌喃基 或四氫。夫喃-3-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當η為2時,則Het為四氫_2/^哌喃-4_ * 12- 128935.doc 200843779 基、四氫、2好-哌喃基、2,2·二甲基 四氫咬喃-弘基或四氫呋喃_2_基。
基、四氫哌喃·3 四氫哌喃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 基、四氫_2好-哌喃-3_ 四辰。南_4_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 基、四氫-2扒哌喃_3 四氫-2//-派喃·4_基、 在本發明之另一態 式(IK匕合物·· 當11為3時,則Het為四氫-2扒哌喃 基、四氫4//-哌喃·2_基、2,2_二甲基 四氫咬喃-夂基或四氫呋喃_2_基。 §11為4時,則Het為四氫-2//-哌喃_4一 _基、四氫-2//-哌喃-2_基、2,2_二甲基 四氫咳喃基或四氫呋喃_2·基。 樣中’提供式(I)化合物之子集,其為
其中:
\為正丁基胺基、正丁氧基或環丙基乙氧基; r2 為-(CH2)n,-Het’ ; η’為 1 ;
Het·為四氫_2扒哌喃·4_基或四氫_3_呋喃基; 及其鹽及溶劑合物。 在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中,提供式⑴化合物之子集,其為 式(I”)化合物: ’、· 128935.doc -13- 200843779
其中:
Rl為正丁基胺基、正丁氧基、(及)-:1-甲基丁氧基、(幻· 1-曱基丁氧基或2_(環丙基)乙氧基; R2"為-(CH2)n”-Het” ; η為2、3或4 ;
Het為四氫_2//-哌喃-4-基、四氫_2//-哌喃-3-基、四氫-2//-哌喃_2•基、2,2-二甲基四氫_2/^哌喃一基、四氫呋喃-3_基或四氫呋喃-2-基; 及其鹽及溶劑合物。 在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中,提供式⑴化合物之子集,其為 式(IA)化合物:
其中: R1a R gCw烷基胺基或Cl6烷氧基; R2A為 _(CH2)nA-HetA ; nA為具有1至4之值之整數;
及具盟及溶劑合物。 128935.doc -14- 200843779 在另一實施例中,RlA為正丁氧基或正丁基胺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1^為1或2。 在另一實施例中,當nA為i時,則HetA為四氫呋喃3 基、四氫- 辰喃-3-基或四氫·277-σ辰喃-4·基。 式(I)化合物之實例在以下清單中提供,且形成本發明之 另一態樣: 6-胺基-2-丁氧基_9-(四氫- 2//-旅喃-4-基甲基)_7,9·二气 嘌呤-8-酮; 6-胺基-2-丁氧基_9-(四氫-2H-哌喃-2-基甲基)_7,9•二氯 嘌呤-8-酮; 6-胺基-2-丁氧基_9_(四氫吱喃基甲基)-7,9 -二氫票 呤-8-酮; 6-胺基-2-丁基胺基·9-(四氫好-旅喃-4-基甲基二氫_ 8//-ϋ票呤-8-酮; 6-胺基-2-丁基胺基-9-(四氫_2//-哌喃-2-基甲基>7,9_二氫_ 8 嗓吟 8 -嗣; 6-胺基-2-丁基胺基-9-(四氫吱喃-2·基甲基)-7,9-二氫_8//_σ票 呤-8-酮; 6-胺基-2-丁基胺基-9-[2-(四氫_2好-哌喃-4-基)乙基]_7,9_二 氫-8//-嘌呤-8-酮; 6-胺基-2-丁基胺基_9-(四氫呋喃基曱基)-7,9-二氫_8仏嘌 呤-8-酮; 6-胺基-2-丁基胺基-9-(四氫_2//-旅喃-3-基甲基)·7,9_二氫_ 8//-嘌呤-8-酮; I28935.doc -15- 200843779 6-胺基-2· 丁氧基-9-(四氫呋喃-3-基甲基)-7,9-二氫-8/f-嘌 呤-8-酮; 6-胺基-2-丁氧基-9-[2-(四氫-2//-哌喃-4-基)乙基]-7,9-二氫-8//-嘌呤-8-酮; 6-胺基-2-丁氧基-9-(四氫-2//-哌喃-3-基甲基)-7,9-二氫-8//-嘌呤-8-酮; 6-胺基-2-丁氧基-9-[2-(四氮咬喃-2-基)乙基]-7,9-二氮-8//-嘌呤-8-酮; 6 -胺基-2 -丁基胺基-9- [2-(四氮σ夫喃-2-基)乙基]-7,9-二氮_ 8//-嘌呤-8-酮; 6-胺基-2-丁氧基-9- [2-(四氮-2//-旅喃-3 -基)乙基]-7,9-二鼠· 8//-嗓呤-8-酮; 6-胺基-2-丁基胺基-9-[2-(四氫-2//·哌喃-3-基)乙基]·7,9-二 氫票呤-8-酮; 6 -胺基-2- [(2,2-二甲基戍基)氧基]-9-(四鼠-2 //-旅喃-4 -基甲 基)-7,9 -二鼠-8 //-ϋ票σ令-8 -酉同, 6-胺基-2-(戍基胺基)-9-(四鼠-2//-旅喃-4-基甲基)-7,9-二 氫-8/f-嘌呤-8-酮; 6 -胺基-2-[(3-甲基丁基)氧基]-9-(四鼠-2 //-旅喃-4-基甲基)_ 7,9 -二氫-8 17票吟-8 -酮; 6 -胺基- 2- [(2-曱基丁基)氧基]-9-(四氮-2 //-旅喃-4·基甲基)_ 7,9 -二氫-8 //-嗓吟-8 -酮; 6 -胺基-2-[(l-甲基丁基)氧基]-9-(四鼠-2 //-旅喃-4 -基甲基)_ 7,9 -二氮-8 σ票吟-8 -嗣, 128935.doc -16- 200843779 6-胺基-2-[(2-甲基丁基)胺基]-9-(四氫-2//-哌喃-4-基甲基)- 7.9- 二氫-8//-嘌呤-8-酮; 6-胺基·2-[(3-曱基丁基)胺基]-9-(四氫-2//-哌喃-4-基曱基)-7,9 -二氮-8 嗓吟-8 ·酉同; 6-胺基-2-[(l-甲基丁基)胺基]-9-(四氫-2//-哌喃-4-基曱基)- 7.9- 二氫-8//-嘌呤-8-酮; 6 -胺基-2- [(2-環丙基乙基)氧基]-9-(四氮-3 -0夫喃基曱基)_ 7.9- 二氫-8孖-嘌呤-8-酮; 6胺基-2-丁氧基-9_[2-(四氮-2//-旅喃-2-基)乙基]-7,9-二氮-8//-嗓呤-8-酮; 6 -胺基-2-丁氧基-9- [(2,2-二曱基四氮-2 旅喃-4-基)甲基]- 7.9- 二氫-8孖-嘌呤-8-酮; 6-胺基-2-(丁基胺基)-9-[(2,2-二曱基四氫-2//-哌喃-4·基)甲 基]-7,9-二氫-8//-11票吟-8-_; 6-胺基-2-丁氧基-9-[2-(四氣-3-咬°南基)乙基]-7,9-二氮-8//-嘌呤-8-酮; 6 -胺基-2-(丁基胺基)-9-[2-(四鼠-2 //-派喃-2-基)乙基]-7,9_ 二氫- 8//-嗓吟-8-嗣; 6-胺基- 2- ( 丁基胺基)-9-[2-(四氮·3-ϋ夫喃基)乙基]-7,9_二氮-8 嗓σ令-8 -嗣; 6 -胺基- 2- ( 丁乳基)-9-(四鼠-3-σ夫喃基曱基)-7,9 -二氮-8 17票 呤-8-酮,異構體1 ; 6-胺基- 2- ( 丁氧基)-9-(四鼠-3 -17夫喃基曱基)-7,9-二氮-8//-嗓 吟酮,異構體2 ; 128935.doc -17- 200843779 6-胺基-2-{[2-(乙氧基)乙基]氧基卜9·(;四氣_2打_哌喃·4·基甲 基)-7,9·二氮-87/·σ票吟·8-調; 6-胺基-2-{[1-甲基-2-(甲氧基)乙基]氧基(四氫_2仏哌 喃-4-基曱基)-7,9-二氫-8//-嘌呤-8-酮; 6-胺基-2-{[2-(乙氧基)乙基]氧基}-9-(四氫-2//-哌喃基甲 基)-7,9-二氫嘌呤-8-酮; 6-胺基-2-{[l -甲基-2-(甲氧基)乙基]氧基}-9-(四氫-2//-派 喃-3-基甲基)-7,9 -二氫-8嗓σ令-8-顯1 ; # 6-胺基-2-[(環己基甲基)胺基]-9-(四氫-2//-哌喃-4-基甲基)- 7.9- 二氫-87/-嘌呤-8-酮; 6-胺基-2-[(環戊基甲基)胺基]-9-(四氫-2//-哌喃-4-基甲基)- 7.9- 二氫-8//-嗓呤-8-酮;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胺基]-9-(四氫-2//-哌喃-4-基甲 基)-7,9 -二氮-8 //-嗓吟-8 -嗣; 6-胺基_2·(丁基胺基)-9-(四氫-3-呋喃基甲基)-7,9-二氫-8//-嘌呤-8-酮,異構體1 ; ® 6-胺基·2-( 丁基胺基)-9·(四氫-3-呋喃基甲基)-7,9-二氫_8//_ 嘌呤-8-酮,異構體2 ; 6-胺基-2-[(2-甲基丙基)氧基]-9-(四氫-2//-哌喃-4-基甲基)-7,9-二氫·票呤-8-酮;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四氫哌喃-4-基曱 基)-7,9-二氫-8//-嘌呤-8_酮; 6_胺基-2-[(環己基甲基)氧基]-9·(四氫-2//-哌喃-4-基曱基)- 7.9- 二氫-8//-嘌呤-8-酮; 128935.doc -18- 200843779 6-胺基-2-{[2-(甲氧基)乙基]氧基}_9_(四氫_2//_哌喃_4_基甲 基)-7,9-二氫- 8//-嗓呤-8-類I ; 6-胺基-2-{[2-(甲氧基)乙基]氧基(四氫呋喃基甲基 7.9- 二氫-8/7·嘌呤-8-酮; 6-胺基-2-[(四氫-2-呋喃基曱基)氧基卜(四氫-2/^哌喃 基曱基)-7,9-二氫- 8//-嗓呤·8_酿j ; 6-胺基-2-(丁基胺基)-9-[3-(四氫-2//-哌喃-3-基)丙基]-7,9-二氫-8//-嘌呤-8-酮; • 6_胺基冬(四氫_2好-哌喃I基甲基)-2-[(四氫-2开-哌喃-2_基 曱氧基]·7,9·二氫-8丑-嘌呤; 6-胺基-2-({2-[(1-甲基乙基)氧基]乙基}氧基>9_(四氫_2//· 哌喃-4-基甲基)-7,9-二氫-8/f_嘌呤_8_酮; 6-胺基-2-(丁基胺基)·9-[4气四氫_27/_哌喃_3_基)丁基]_7,9_ 二氫-8//-嘌呤-8-酮;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胺基]·9_(四氫_3•呋喃基曱基)_ 7,9-二氫·8//-嗓呤-8_ g同; * 6_胺基-2_[(2-環丙基乙基)胺基]·9·(四氫m -3-基曱 基)-7,9-二氫-8/7-嘌呤-g-酉同; 6-胺基-2-[(2-%丙基乙基)氧基卜9-(四氫_3_呋喃基曱基 7.9- m令·8,,異構體工·,及 6 -胺基-2-[(2-環兩某f其、_ R I乙基)乳基]-9-[四氫-3-呋喃基甲基]- 7.9- 二氫-8//-嘌呤ι·,,異構體之; 及其鹽及溶劑合物。 以下式⑴化合物形成本發明之另一態樣: 128935.doc •19- 200843779 6-胺基-2·(丁氧基)-9-(四氫-3-呋喃基甲基)-7,9-二氫-8丑-嘌 呤-8-酮,異構體1 ; 6-胺基-2-丁基胺基-9-(四氫-2//-哌喃-4-基曱基)-7,9-二氫-8//-σ票吟-8-酮; 6-胺基-2-(丁氧基)_9-(四氫-3-呋喃基甲基)-7,9-二氫-8//-嘌 呤-8-酮,異構體2 ; 6-胺基-2-(丁基胺基)-9-(四鼠-3-ϋ夫喃基甲基)-7,9-二氮-8//_ 嘌呤-8-酮,異構體1 ; 6 -胺基- 2- ( 丁基胺基)-9-(四鼠-3-咬喃基甲基)-7,9 -二氮-8 //_ 嘌呤-8-酮,異構體2 ;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四氫-3-呋喃基曱基)- 7.9- 二氫-8丑-嘌呤-8-酮,異構體1 ;及 6 -胺基-2-[(2-壞丙基乙基)乳基]-9-[四氣-3-σ夫喃基甲基]- 7.9- 二氫-8//-嘌呤-8-酮,異構體2; 及其鹽及溶劑合物。 以下式(I)化合物形成本發明之另一態樣: 6-胺基-2-丁氧基-9-[2-(四氮咬喃-2-基)乙基]-7,9-二氮-8//-嘌呤-8-酮,異構體1 ; 6-胺基-2- 丁氧基-9- [2-(四氮°夫喃-2-基)乙基]-7,9-二鼠-8//_ 嘌呤-8-酮,異構體2 ; 6-胺基-2-丁基胺基-9_[2-(四鼠-2//-旅喃-3-基)乙基]-7,9-二 氫-8F-嘌呤-8-酮,異構體1 ; 6-胺基-2· 丁基胺基-9·[2-(四氮- 2//-旅喃-3-基)乙基] 7,9-二 氫-8//-嘌呤-8-酮,異構體2 ; 128935.doc -20- 200843779 6-胺基-2-丁氧基-9·[2-(四氫-2/f-哌喃-2-基)乙基]-7,9-二氫-8//-嘌呤-8-酮,異構體1 ; 6-胺基-2-丁氧基-9-[2-(四氫-2//-哌喃-2-基)乙基]-7,9-二氫-嘌呤-8-酮,異構體2 ; 6-胺基-2-丁氧基-9-[(2,2-二曱基四氫-2//-哌喃-4-基)甲基]- 7.9- 二氫-8//-嘌呤-8-酮,異構體1 ; 6-胺基-2-丁氧基- 9- [(2,2-二甲基四氮-2 //-ϋ辰喃-4-基)甲基]- 7.9- 二氫-8//-嘌呤-8-酮,異構體2; 6 -胺基- 2- ( 丁基胺基)-9-[3-(四氮-2-ϋ夫喃基)丙基]-7,9-二氮_ 8//-嘌呤-8-酮; 6-胺基- 2- ( 丁基胺基)-9-[4-(四氮夫喃基)丁基]-7,9-二氮_ 8/7-嘌呤-8-酮; 6 -胺基- 2- ( 丁基胺基)-9-{2-[(35")-四鼠-3-咬喃基]乙基}-7,9_ 二氫-8//-嘌呤-8-酮; 6 -胺基·2-( 丁基胺基)-9-{2-[(3/?)-四鼠- 3-σ夫σ南基]乙基}-7,9_ 二氫-8//-嘌呤-8-酮; 6-胺基-2-(丁基胺基)-9-[3-(四氮-3-咬喃基)丙基]-7,9-二氮_ 8//-嘌呤-8-酮; 6-胺基-2-(丁基胺基)-9-[4-(四氫-3-呋喃基)丁基]-7,9-二氫-8//-17票吟-8 -酉同; 6 -胺基- 2- (丁基胺基)-9 -[3-(四鼠-2//•旅鳴-2-基)丙基]-7,9_ 二氫嗓呤-8-酮; 6-胺基-2-( 丁基胺基)-9-[4-(四鼠-2//-旅喃-2-基)丁基]-7,9_ 二氫-8//-σ票呤-8-酮; 128935.doc 21 200843779 6-胺基-2-( 丁基胺基)-9-[3-(四氫-2F-哌喃-4-基)丙基]-7,9--一鼠-8 //-嗓 11令-8 ·嗣, 6-胺基-2-(丁基胺基)-9-[4-(四氫-2/f_哌喃-4-基)丁基]-7,9-二氫-8//-嘌呤-8-酮; 6-胺基-2-(丁基胺基)-9-[2-(2,2-二甲基四氫-2//-哌喃-4-基) 乙基]-7,9 -二鼠· 8 //-17票吟-8 -嗣, 6·胺基-2-(丁基胺基)-9-[3-(2,2-二甲基四氫-2//-哌喃-4-基) 丙基]-7,9-二氫-8//-嗓呤-8-酮; 6-胺基-2-(丁基胺基)-9-[4-(2,2-二甲基四氫-2//-哌喃-4-基) 丁基]-7,9-二氫-8//-嘌呤-8-酮; 6-胺基- 2- ( 丁氧基)-9-[3-(四氮-2-ϋ夫喃基)丙基]-7,9-二鼠-8//-嘌呤-8-酮; 6 -胺基-2-( 丁氧基)-9-[4-(四鼠-2-σ夫喃基)丁基]-7,9-二鼠-8//-嘌呤-8-酮; 6-胺基-2-(丁氧基)-9-{2-[(3幻-四氫-3-呋喃基]乙基}-7,9-二 氫-8 i/-σ票吟-8 -嗣; 6 -胺基- 2- (丁氧基)-9-{2-[(3i?)·四氮-3-咬喃基]乙基}-7,9 -二 氫-8//-嘌呤-8-酮; 6-胺基- 2- ( 丁氧基)-9-[3-(四鼠-3-σ夫喃基)丙基]-7,9-二氮-8//·嘌呤_8_酮; 6 -胺基-2·( 丁氧基)-9-[4-(四氮-3-σ夫喃基)丁基]-7,9-二鼠_ 8//-σ票呤-8-酮; 6-胺基-2-(丁氧基)-9_[3-(四氫-2β·哌喃-2-基)丙基]-7,9-二 氫_8//-σ票呤-8-酮; 128935.doc -22- 200843779 6-胺基-2-( 丁氧基)-9-[4-(四氫-2/7-哌喃-2-基)丁基]-7,9-二 氫-8//-嘌呤-8-酮; 6-胺基-2-(丁氧基)-9-[3-(四氫-2//-哌喃-3-基)丙基]-7,9-二 氫-8//-嘌吟-8-酮; 6 -胺基-2 - (丁氧基)-9 [ 4 -(四氮· 2 //-略喃-3 -基)丁基]-7 5 9 -二 氫-8丑-嘌呤-8-酮; 6-胺基-2-( 丁乳基)_9-[3-(四氮-2/jT-旅喃-4-基)丙基] 7,9-二 鼠-8 嗓17令-8 -嗣, 6-胺基-2-(丁氧基)-9-[4-(四氮-2//-旅喃-4-基)丁基]-7,9-二 氫-8//-嘌呤-8-酮; 6 -胺基- 2- (丁氧基)-9-[2_(2,2-二甲基四氮-2 //-旅喃-4 -基)乙 基]·7,9-二氫-8//-嗓吟-8-酮; 6-胺基-2-(丁氧基)-9-[3-(2,2-二甲基四氫-2//-哌喃-4-基)丙 基]-7,9 -二鼠-8好-17票吟-8 -嗣, 6-胺基-2-(丁氧基)-9-[4-(2,2 -二曱基四鼠-2//-派喃-4·基)丁 基]-7,9-二氫-8//-嘌呤-8-酮; 6 -胺基-2-[(2-ί哀丙基乙基)氧基]-9-[2-(四鼠-2 -咬喃基)乙 基]-7,9 -二氮-8 ϋ票 σ令-8 -嗣, 6 -胺基-2-[(2 -壞丙基乙基)氧基]-9-[3-(四氮-2-ϋ夫喃基)丙 基]· 7,9 -二氮-8 //-嗓吟-8 -嗣, 6-胺基-2-[(2-壞丙基乙基)氧基]-9-[4-(四鼠-2 -咬喃基)丁 基]· 7,9 -二氮-8 嗓吟-8 -嗣, 6 -胺基-2-[(2-壞丙基乙基)氧基]-9-[2-(四氮-3-ϋ夫喃基)乙 基]-7,9-二氫-8孖-嘌呤-8-酮; 128935.doc -23- 200843779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2-[(35>四氫-3-呋喃基] 乙基} - 7,9 -二氮-8 σ票吟· 8 -闕, 6 -胺基-2-[(2-壞丙基乙基)乳基]-9-{2-[(37?)-四鼠-3-°夫喃基] 乙基}-7,9 -二氮-8好·嗓σ令-8·嗣;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3-(四氫-3-呋喃基)丙 基]-7,9 -二鼠-8 //-σ票吟-8 -嗣, 6 -胺基-2-[(2-壞丙基乙基)氧基]-9-[4-(四氮-3-σ夫喃基)丁 基]-7,9-二氫-8//-嗓呤-8-酮; 6-胺基-2- [(2-壞丙基乙基)氧基]-9-[2-(四氮-2派喃-2-基) 乙基]-7,9 -二氮-8 //- °票σ令-8 -酉同, 6 -胺基-2- [(2-壞丙基乙基)乳基]-9-[3-(四鼠-2 /f -旅鳴-2 -基) 丙基]-7,9 -二鼠-8 σ票吟-8 -自同, 6-胺基-2- [(2-壞丙基乙基)氧基]-9-[4-(四氮-2 旅喃-2 -基) 丁基]-7,9-二氫-8//-嘌呤-8-酮; 6-胺基-2- [(2-壞丙基乙基)氧基]-9- [2-(四氮- 2//-派喃 3·基) 乙基]-7,9 ·二氣-8 嗓σ令-8 -嗣, 6-胺基-2-[(2-壞丙基乙基)氧基]-9-[4-(四氮·2//-派喃-3-基) 丁基]-7,9-二氫-8//-嘌呤-8-酮; 6-胺基-2-[(2-壞丙基乙基)氧基]-9-[2-(四鼠-2旅喃-4-基) 乙基]-7,9 -二氮-8 σ票吟-8 -嗣, 6 -胺基- 2- [(2-J展丙基乙基)氧基]-9-[3-(四氮-2 派喃-4 -基) 丙基]-7,9 -二鼠-8 ^票σ令-8 -嗣, 6 -胺基-2- [(2-壞丙基乙基)氧基]-9-[4-(四氮-2 //-娘喃-4 -基) 丁基]-7,9-二氳-8/f-嘌呤-8-酮; 128935.doc -24- 200843779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2-(2,2-二甲基四氫-2//-旅喃-4-基)乙基]-7,9_二氫-8/ί-ϋ票吟-8 -酮; 6_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3-(2,2-二曱基四氫-2/7-旅喃-4 -基)丙基]-7,9 -二氮-8 σ票吟-8 -嗣;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4-(2,2-二甲基四氫-2//-派喃-4-基)丁基]-7,9-二氫-877_σ票吟-8-酮; 6-胺基-2-{[(15〇-1-甲基丁基]氧基}-9-[2-(四氫-2-呋喃基)乙 基]-7,9-二氯-8//-嗓吟-8-嗣; 6-胺基-2-{[(1幻-1-曱基丁基]氧基}-9-[3-(四氫-2-呋喃基)丙 6-胺基-2-{[(15*)-1-甲基丁基]氧基}四氮-3-咬喃 基]乙基}-7,9 -二氮-8//-嗓吟-8-嗣, 6-胺基-2-{[(15>l-曱基丁基]氧基}-9-{2-[(3i〇-四氫-3-呋喃 基]乙基} - 7,9 -二鼠-8 117票吟-8 ·闕, 6-胺基-2-{[(15")-1-甲基丁基]氧基}-9-[3-(四氮-3-13夫喃基)丙 基]-7,9·二氫-8丑-嘌呤-8·酮; 6-胺基-2-{[(1$)-1-甲基丁基]氧基}-9-[4-(四氣-3-咬喃基)丁 基]-7,9-二氫-8//-σ票呤-8-酮; 6 -胺基-2-{[(1 iS) -1 -曱基丁基]氧基}·9-[2·(四氮- 2//-派喃-2_ 基)乙基]-7,9-二氫-8//-嘌呤-8-酮; 6-胺基-2-{[(15)-1-甲基丁基]氧基}-9-[3-(四氫-2//-哌喃-2-基)丙基]-7,9-二氫-8//-嘌呤-8-酮; 6-胺基-2-{[(15>l -曱基丁基]氧基}-9-[4-(四氫-2//-哌喃-2-基)丁基]-7,9-二氫-8//-嘌呤-8-酮; 128935.doc -25- 200843779 6-胺基-2_{[(15)-1-曱基丁基]氧基}-9·[2-(四氫-2//_哌喃-3-基)乙基]-7,9 -二氮-8 //-。票吟-8 -嗣; 6-胺基-2-{[(15>1-甲基丁基]氧基}-9-[4-(四氫-2//-哌喃-3-基)丁基]-7,9 -二氮-8//-嗓 σ令-8-嗣; 6-胺基-2-{[(lS)-l -曱基丁基]氧基}-9-[2-(四氫-2//-哌喃-4-基)乙基]-7,9 -二氮-8 //-嗓吟-8 -嗣; 6-胺基-2-{[(lS)-l -甲基丁基]氧基}-9-[3-(四氫-2//-哌喃-4-基)丙基]-7,9-二氫-8//-嘌呤-8-酮; 6-胺基-2-{[(lS)-l -甲基丁基]氧基}-9-[4-(四氫-2/f-哌喃-4-基)丁基]-7,9-二氫-8//-嘌呤-8-酮; 6-胺基-9-[2-(2,2-二甲基四鼠-2//-旅喃-4-基)乙基]-2_ {[(liS)-l -甲基 丁基]氧基}-7,9-二鼠-8//-嗓 σ令-8-阔, 6-胺基-9-[3-(2,2_二甲基四氫-2//-哌喃-4-基)丙基]α-ΠΟα-Ι-甲基 丁基] 氧基 }-7,9-二氫-8//-嘌呤-8-酮; 6-胺基-9-[4-(2,2-二甲基四氫-2//-哌喃-4-基)丁基]-2-{[(15)-1-曱基丁基]氧基}-7,9-二氫-8//-嘌呤-8-酮; 6 -胺基-2-{[(lJ?)-l-甲基丁基]氧基}-9-[2-(四氯-2·°夫喃基) 乙基]-7,9-二氫-8//-嘌呤-8-酮; 6 -胺基甲基丁基]乳基}-9-[3-(四氣-2-σ夫喃基) 丙基]-7,9 -二氮-8 嗓吟 8 -嗣, 6-胺基-2-{[(li?)-l·甲基丁基]氧基}-9-{2-[(35>四氫-3-呋喃 基]乙基}- 7,9 -二鼠-8 //-17票吟-8 -嗣, 6·胺基-2-{[(υ?)-1-甲基丁基]氧基}-9-{2-[(3i〇-四氫-3-呋喃 基]乙基} - 7,9 -二鼠-8 17票吟-8 - @同, 128935.doc -26- 200843779 6-胺基-2-{[(li〇-l-甲基丁基]氧基}-9-[3-(四氫-3-呋喃基) 丙基]-7,9-二氫-8//-嘌呤-8-酮; 6-胺基甲基丁基]氧基卜9-[4-(四氫-3-呋喃基) 丁基]-7,9 -二鼠-8//-σ票吟-8-嗣; 6-胺基曱基丁基]氧基}-9·[2·(四氮-2//-派喃-2-基)乙基]-7,9 -二氯-8//-嗓σ令-8-嗣; 6-胺基曱基丁基]氧基}-9-[3-(四氫-2//-哌喃-2-基)丙基]-7,9 -二鼠-8 //-σ票吟-8 -嗣; 6-胺基-2-{[(li?)-l-曱基丁基]氧基卜9-[4-(四氫-2/7-哌喃-2-基)丁基]-7,9·二氫-8孖-嘌呤-8-酮; 6-胺基-2-{[(li?)-l-甲基丁基]氧基}-9-[2-(四氫-2//-哌喃-3-基)乙基]-7,9-二氫-8//-嘌呤-8-酮; 6 -胺基- 2- {[(li?)-l-甲基丁基]氧基}-9·[4-(四氮-2 //-旅喃-3 _ 基)丁基]-7,9 ·二氮-8 //-嗓吟-8 -阔, 6-胺基- 2- {[(1/?)-1-甲基 丁基]氧基}-9-[2-(四氮-2//-喃-4_ 基)乙基]-7,9-二氫嘌呤-8-酮; 6-胺基-2-{[(li?)-l -曱基丁基]氧基}-9-[3-(四氫-2//-哌喃-4-基)丙基]-7,9 --一鼠-8 //- 0票。令-8 -自同, 6-胺基甲基 丁基]氧基}-9-[4-(四氮-2//-口辰响-4-基)丁基]-7,9 -二氣-8开-17票吟-8 -嗣, 6-胺基-9-[2-(2,2-二曱基四氮-2 //-派喃-4-基)乙基]-2_ 曱基 丁基]氧基}-7,9 -二氮-8嗓 σ令-8-嗣; 6-胺基-9-[3-(2,2-二甲基四氮-2 口底喃-4-基)丙基]-2-{[(li?)-l·甲基丁基]氧基}-7,9 -二氮-8 //-嗓吟-8 -酉同; 128935.doc -27- 200843779 6_胺基-9-[4-(2,2-二甲基四氫_2//•哌喃_4_基)丁基卜2_ {[(1幻-1-曱基丁基]氧基}-7,9_二氫_8//_嘌呤酮; 及其鹽及溶劑合物。 因此,提供一種用作活性治療劑之式⑴化合物或其醫藥 子上可接文之鹽或溶劑合物作為本發明之另一態樣。 因此,亦提供一種用於治療傳染性疾病、癌症、過敏性 疾病及其他發炎性病狀之式⑴化合⑽或其β藥學上可接受 之鹽或溶劑合物。 & 因此,亦提供一種用作疫苗佐劑之式⑴化合物或其醫藥 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進一步提供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 合物用於製造供治療傳染性疾病、録、過敏性疾病及其 他發炎性病狀之藥劑的用途。 在本發明之另—態樣中,提供_種治療傳染性疾病、癌 症、過敏性疾病及其他發炎性病狀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投 與有效置之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 物0 口此,本發明在另一態樣中提供一種組合,其包含至少 一種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以 及至少一種其他治療活性劑。 —進-步提供—種醫藥組合物,纟包含式⑴化合物或其醫 樂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及視情況—或多種醫藥學 上可接受之稀釋劑或載劑。 亦提供一種製備醫藥組合物之方法,其包含將式⑴化合 128935.doc -28- 200843779 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 或多種醫藥學 本文所述之方 該方法包含使 J设又之鹽或溶劑合物與一 上可接受之稀釋劑或载劑混雜。 、 該等式(I)化合物及其鹽及溶劑合物可藉由 法製備’且構成本發明之另一態樣。 因此,提供—種製備式⑴化合物之方法, 式(IIA)化合物去保護·
-中R及R 士口上文對於式⑴化合物所定義且& 基,且之後需要時進行以下可選步驟之一或多者: ⑴將式⑴化合物轉化為另一式(I)化合物; (Π)製備如此形成之化合物之鹽或溶劑合物。 式(II)化 在本發明之—態樣中,式(ΠΑ)化合物可藉由使 合物:
nh2
其中R如上文對於式⑴化合物所定義且R3如上文對於式 (ΠΑ)化合物所定義,與式(IIB)化合物反應來製備: R2-L (IIB), 其中R2如上文對於式⑴化合物所定義且L為合適之離去 基,例如烷基磺醯氧基(諸如甲烷磺醯氧基)或鹵素原子(諸 128935.doc -29- 200843779 如溴)。 在本舍明之一態樣中,式(Η)化合物以鹽之形式使用, 例如三氟乙酸鹽。如下文所述,此鹽由於用例如三氟乙酸 使式(III)化合物去保護而產生。 或者’使如上文所定義之式(11)化合物(通常呈鹽形式, 例如三氟乙酸鹽)與如上文所定義之式(IIB)化合物反應而 不分離中間化合物(IIA),藉此可製備式⑴化合物。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式(11)化合物可藉由使式(ΠΙ)化 _ 合物: ΝΜ
其中R如上文對於式⑴化合物所定義,ρ為保護基,通常 為四氫-2//-哌喃-2-基,且R3如上文對於式(ΙΙΑ)化合物所 定義,與例如三氟乙酸(使用三氟乙酸會導致形成呈三氟 乙酉文鹽形式之式(Π)化合物)之合適去保護劑反應來製備。 在本發明之一悲樣中,其中L為鹵素原子之式(ΙΙΒ)化合 物可藉由使式(IX)化合物: R2-〇g (IX) 其中R2如上文對於式(I)化合物所定義且〇<3為離去基,例 如烷烴磺酸酯基,諸如甲烷磺酸酯基,與諸如無水溴化鋰 之無水驗金屬_化物反應來製備。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式(IX)化合物或其中[為烷基磺 128935.doc -30- 200843779 醯基之式(IIB)化合物可藉由使式(X)化合物: R2-OH (X) 其中R2如上文對於式(I)化合物所定義,與例如烷基磺醯基 鹵化物(諸如甲烧石黃醯氯)之合適活化劑反應來製備。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式(X)化合物可藉由使式(XI)化合 物:
HeiKCHAn-j-COOCu 烷基(XI) 其中Het及η如上文對於式(I)化合物所定義,與諸如氫化鋁 • 鋰之合適還原劑反應來製備。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其中Het為3-四氫哌喃基且η為值 為2之整數的式(X)化合物可藉由使式(XII)化合物:
Het-(CH2)-CHO (XII) 其中Het為3 -四氫派喃基,與例如侧氫化納之合適還原劑 反應來製備。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式(XII)化合物可藉由使式(XIII) 化合物: 鲁 Het-CH^CHCOCu烷基)(XIII) 其中Het為3-四氫哌喃基,與例如鹽酸之合適無機酸反應 來製備。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式(XIII)化合物可藉由使式(XIV) 化合物:
Het-CHO (XIV) 其中Het為3-四氫哌喃基,與式(XV)化合物反應來製備: 烷氧基-(CH2)-P+(Ph)3Cr (XV) 128935.doc -31 - 200843779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式(XIV)化合物可藉由氫化式 (XVI)化合物來製備:
(XVI)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式(III)化合物可藉由使式(IV)化 合物:
MM
p (IV) 其中R1如上文對於式(I)化合物所定義,P如上文對於式 (III)化合物所定義,且X為鹵素原子,例如溴,與例如甲 醇鈉之鹼金屬烷醇鹽反應來製備。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式(IV)化合物可藉由使式(V)化合 物:
R1
P (V) 其中R1如上文對於式(I)化合物所定義且P如上文對於式 (III)化合物所定義,與例如N-溴代丁二醯亞胺之合適鹵化 劑反應來製備。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其中R1為Cw烷氧基、C3.7環烷 128935.doc -32- 200843779 基<^.6烷氧基、c]_6烷氧基Ci_6烷氧基或Hetb_Cw烷氧基之 式(v)化合物可藉由在適當濃度之強鹼(例如金屬鈉、氫化 鈉或第三丁醇鈉)存在下使式(VI)化合物:
NN
其中P如上文對於式(ΠΙ)化合物所定義且γ為鹵素原子,例 如氣’與式(VIA)化合物反應來製備: R'-H (VIA) 其中wacy烷氧基、環烷基Ci·6烷氧基、Ci 6烷氧基 Ci-6烧氧基或Het^C^烧氧基。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其中尺1為(:〗_8烷基胺基或環 烷基C,·6烷基胺基之式(v)化合物可藉由使如上文所定義之 式(VI)化合物與式(VIB)化合物反應來製備: R'-H (VIB) 其中R為〇1-6烧基胺基或C3·7環烧基c1-6胺基。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式(VI)化合物可藉由使式(VII)化 合物:
Z
r (VII) 其中P如上文對於式(III)化合物所定義,γ如上文對於式 128935.doc -33- 200843779 (VI)化合物所定義,且Z為鹵素原子(例如氣),與氨之醇溶 液反應來製備。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式(VII)化合物可由式(VIII)化合 物:
其中Y如上文對於式(VI)化合物所定義且Z如上文對於式 (VII)化合物所定義,藉由與例如3,4-二氫-2/f-哌喃之合適 保護劑反應來製備。 此外,在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中提供一種製備式(I)化合物 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水解式(XXI)化合物:
其中R1及R2如上文對於式(I)化合物所定義且X如上文對於 式(IV)化合物所定義。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其中式(XXI)化合物可藉由鹵化 式(XX)化合物來製備: 128935.doc -34- 200843779
其中R1及R2如上文對於式(I)化合物所定義。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其中R1為Ci_8烷氧基、C3_7環烷 基Cw烷氧基、Cw烷氧基C!_6烷氧基或hW-c^烷氧基之 式(XX)化合物可藉由使式(XIX)化合物:
其中Y如上文對於式(VI)化合物所定義且R2如上文對於式 (I)化合物所定義,與如上文所定義之式(VIA)化合物反應 來製備。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式(XIX)化合物可藉由使式 (XVIII)化合物:
其中Y如上文對於式(VI)化合物所定義,Z如上文對於式 (VII)化合物所定義,且R2如上文對於式(I)化合物所定義, 與氨反應來製備。 128935.doc -35- 200843779 式(XIX)化合物亦可藉由使式(XVII)化合物:
Η (XVII) 其中Υ如上文對於式(VI)化合物所定義,與如上文所定義 之式(ΙΙΒ)化合物反應來製備。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式(XVIII)化合物可藉由使如上文 所定義之式(VIII)化合物與式R2-OH之化合物反應來製備, 其中R2如上文對於式(I)化合物所定義。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式(XVII)化合物可藉由使如上文 所定義之式(VIII)化合物與氨反應來製備。 在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中,其中R1為Cw烷基胺基或C3_7 環烷基CN6烷基胺基之式⑴化合物可藉由使式(XXIII)化合 物:
(XXIII) 其中Y如上文對於式(VI)化合物所定義,R2如上文對於式 (I)化合物所定義,且R3如上文對於式(IIA)化合物所定義, 與如上文所定義之式(VIB)化合物反應來製備。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式(XXIII)化合物可藉由使式 (XXII)化合物: 128935.doc -36- •X (XXII)200843779 NH, Ν' 其中X如上文對於式(IV)化合物所定義,Y如上文對於 (νυ化合物所定義#如上文對於式⑴化合物所定義^ 烧醇鹽陰離子之來源反應來製備。
本發明涵蓋本文所述之實施例與態樣之所有組人 【實施方式】 " 本發明係以熟習此項技術者所已知 吓匕知及瞭解之術語來描 述。為便於參考’了文定義某些術語。然而,不應認為定 義某些術語表示所定義之術語以肖普通意義不—致之方式 使用,或者未定義之任何術語均不作限定或不纟普通及^ 接受之意義内使用。更確切而言,咸信本文所用之所有術 語均描述本發明,以致一般技術者可瞭解本發明之範轉。
N A 以下定義意欲闡明而非限制所定義之術語 對”烷基"之提及包括對適當地含有至多八個碳原子(例如 至多四個碳原子或至多三個碳原子)之相應烧基之直鏈及 支鏈脂族異構體的提及。該等對"烷基"之提及亦可應用於 烷基為另一基團(例如烷基胺基或烷氧基)之部分時。該等 烧基及含有炫基之基團之實例為Ci 4烧基、Ci 6烧基胺基、
Cw烷氧基、C3·7環烷基Cl_6烷基胺基、c37環烷基ci6烷氧 基及Ci-3烧氧基C2_3烧氧基。 對雜% ’或雜環基π之提及係指含有5或6個碳原子及一 128935.doc -37- 200843779 個雜原子之單㈣和雜環 浮$春杠、电卜 衣°亥雜原子為氧。該等雜 衣之只例為四氫呋喃基及四氫哌 。 子=別",提及係指含有介於:個與七個之間的碳原 (j如—個石反原子或五個碳丄 a。π # 原子或,、個妷原子)之單環烷 …山烷基之實例為環丙基、環戊基及環己基。 對”函素"之提及係指填、帛、氯或氣,通常為漠或氯。 心里解下文對本發明之化合物的提及意謂呈游離驗或 鹽或溶劑合物形式之式(I)化合物。
根據上文將瞭解,式⑴化合物及其鹽及溶劑合物之所有 溶劑合物、水合物、複合物、異構體及多晶型形式均包括 在本發明之範疇内。 式(I)化合物之鹽包括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及可能不為醫 藥學上所接受但可適用⑨製備式⑴化合物&其醫藥學上可 接文之鹽的鹽。鹽可衍生自某些無機酸或有機酸,或某些 無機鹼或有機鹼。 本發明在其範_内包括式⑴化合物之鹽之所有可能的化 學計量及非化學計量形式。 鹽之實例為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包括酸加成鹽及鹼加成鹽。對於合適之鹽的評論,參見 Berge等人,j、pharm. Sci·,66:1-19 (1977)。 式(I)化合物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酸加成鹽的實例包括氮 溴酸鹽、鹽酸鹽、硫酸鹽、對曱笨磺酸鹽、曱烷磺酸鹽、 萘磺酸鹽及苯磺酸鹽。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驗鹽之實例包括驗金屬鹽,諸如鈉及 128935.doc -38- 200843779 舒之鹽,及驗土金®臨 孟屬鹽,諸如鈣及鎂之鹽。 鹽可使用此項技術中熟知之技術 液沈澱,接著過濾,充-丄— 例如糟由自溶 μ 或猎由瘵發溶劑而形成。 通常,醫藥學上可垃、☆七私 接文之齩加成鹽可藉由視情 有機溶劑之合適溶劑中視L兄於邊如 气㈣臨, 中使式⑴化合物與合適之強酸(諸如 :二產:s:l硫酸,苯續酸,續酸或萘⑽ :產生通“例如)藉由結晶及過據來分離之鹽來形
應瞭解’多種有機化合物可與溶劑形成複合物該等有 機化合物在料溶财反應或自其沈澱或結晶。此等複人 物被稱為"溶劑合物”。舉例而言,與水之複合物被稱為 水合物’’。具有高沸點之溶劑及/或具有形成氫鍵之高傾向 之溶劑(諸如水、乙醇、異丙醇及N_甲基吡咯啶酮)可用於 形成溶劑合物。式w化合物之溶劑合物在本發明之範疇 内。如本文所使用,術語溶劑合物包含游離鹼化合物以及 其任何鹽之溶劑合物。 本發明之某些化合物可能含有對掌性原子及/或複鍵, 且因此可能以一或多種立體異構形式存在。本發明包含本 么明化合物之所有立體異構體,包括幾何異構體及光學異 構體,而無論其呈個別立體異構體形式或呈其混合物(包 括外消旋變體)形式。任何立體異構體均可能含有小於10 重畺%(例如小於5重量%)或小於〇·5重量%之任何其他立體 異構體。舉例而言,任何光學異構體均可能含有小於丨〇重 量0/〇(例如小於5重量%)或小於0.5重量%之其對映體。 128935.doc -39- 200843779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異構體1"及"異構體2”以及,,非對映 異構體1"及"非對映異構體2"係指分別當使用相關文字中 所指定之層析條件執行分離時之第—及第二溶離異構體或 非對映異構體。應瞭解’溶離次序可視所用之料層析條 件而變化。 本發明之某些化合物可以互變異構形式存在。應理解, 本發明包含本發明化合物之所有互變異構體,而益論豆呈 個別互變異構體形式或呈其混合物形式。
本lx月之化口物可王結晶或非晶形式。此外,本發明化 合物之-些結晶形式可以多晶型物形式存在,其均包括在 本發明之料内。本發明化合物之最具熱力學料性多晶 型形式尤其受關注。 式(I)化合物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具有可 能有益效應之疾病狀況的實例包括傳染性疾病、癌症、過 敏性疾病及其他發炎性病狀。式⑴化合物及其醫藥學上可 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亦可能用作疫苗佐劑。 因此’式⑴化合物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可適用H療各種病症,尤其治療傳染性疾病,包括(但 不限於)由肝炎病毒(例如B型肝炎病#、c型肝炎病毒)、 人類免疫缺陷性病毒、乳頭瘤病毒、轉病毒、呼吸病毒 (主例如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性病毒、鼻病毒、偏肺病 毒、副流感病毒、SARS)及西尼羅病毒(⑽則"㈣引 起之彼等疾病。式⑴化合物及其㈣學上可接受之越或溶 劑合物亦可適用於治療由(例如)細菌、真菌或原生:物引 I28935.doc 200843779 把之微生物感染。此等疾病包括(但不限於)肺結核、細菌 人麴囷病、組織漿菌症、念珠菌病、肺囊蟲病、麻 Μ、壁衣體病、隱球菌疾病、隱孢病(eryp—Wdosis)、 弓蛾病利什哭原蟲病、瘧疾及錐蟲病。
因此’作為免疫反應之有效㈣劑,式(1)化合物及其醫 樂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可適用於治療炎症,包括 (J旦不限於)發炎性或過敏性疾/病,諸如哮喘、過敏性鼻 炎、過敏性肺病、嗜伊紅血球肺炎、遲發型過敏、動脈粥 樣硬化、胰腺炎、胃炎、骨關節炎、牛皮癖、類肉瘤病、 肺纖維化、呼吸箸迫症候群、細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 病、竇炎、囊腫狀纖維化及皮膚炎。 式⑴化合物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亦可適 用於治療自體免疫疾病,包括(但不限於)類風濕性關節 炎、牛皮癖性關節炎、全身性紅斑狼瘡、休格連氏疾病 (sjaegrens disease)、強直性脊椎炎、硬皮病、糖尿病、移 植排斥(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發炎性腸病(包括(但不 限於)克羅恩氏疾病(Crohn’s disease)及潰瘍性结腸炎)。 式(I)化合物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亦可適 用於治療各種癌症,尤其治療已知對免疫療法起反應且包 括(但不限於)腎細胞癌、肺癌、乳腺癌、結腸直腸癌、膀 胱癌、黑色素瘤、白血病、淋巴瘤及卵巢癌之癌症。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本文對治療或療法之提及延伸 至確定病狀之預防以及治療。 如本文所提及’式(I)化合物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 128935.doc -41 · 200843779 溶劑合物可適用作治療劑。 如上所述,本發明包括用作活性治療劑之式⑴化合物或 其醫椠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因此,亦提供一種用於治療傳染性疾病、癌症、過敏性 疾病及其他發炎性病狀之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 之鹽或溶劑合物。 因此’亦提供一種用作疫苗佐劑之式G)化合物或其醫藥 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因此,亦提供一種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之式⑴化合物或 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因此,亦提供一種用於治療哮喘之式⑴化合物或其醫藥 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進-步提供式⑴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 合物用於製造供治療傳染性疾病、癌症、過敏性疾病及其 他發炎性病狀之藥劑的用途。 本發明亦包括一種治療傳举神、左广 . 縻1寻木性疾病、癌症、過敏性疾病 及其他發炎性絲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投與有效量之式() 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進-步提供式(I)化合物或其醫 合物用於製造供治療過敏性菖炎…了接又之鹽或溶劑 注π x之樂劑的用途。 本發明亦包括-種治療過敏性 投與有效量之式⑴化合物或其醫 接;^方法包含 合物。 上了接夂之鹽或溶劑 進一步提供式(I)化合物或其 醫藥學上 了接受之鹽或溶劑 128935.doc -42- 200843779 合物用於製造供治療哮喘之藥劑的用途。 本發明亦包括-種治療哮喘之方法,财法包含投與有 效量之式⑴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H容劑合物。 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及直嫛蕴與 久,、酉桌學上可接受之鹽及溶劑合 物可經調配用於以任何習知方式投與。 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及溶劑人 物可(例如)經調配用於口服、局部、吸入、鼻内、頰二 經腸(例如靜脈内、皮下、古
Γ皮内或肌肉内)或直腸投盥。在 -態樣中,式⑴化合物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及溶齊卜 物?調配用於口服投與。在另'態樣中,式⑴化合物及: 西藥學上可接文之鹽及溶劑合物經調配用於局部投與,例 如鼻内投與。 /、 用於口服投與之键劑及膠囊可含有習知賦形劑,諸如黏 合劑,例如糖漿、阿把伯跋 、 K U孜伯膠、明膠、山梨糖醇、黃蓍膠、 潘又粉黏液、纖維辛或7 # 纖耳京a來乙細。比洛咬酮;填充劑,例如乳 糖、微晶纖維素、糖、玉半撕I ^ 、未属I叙、麟酸約或山梨糖醇;潤 滑劑::如硬脂酸鎂、硬脂酸、滑石"乙二醇或二氧 ,朋解』例如馬铃薯殿粉、交聯m甲基纖維素鋼或 裁粉乙醇酸鈉;或濕潤劍, ^ 诸如十二烧基硫酸納。鍵劑可 根據此項技術中熟知之方法進行包衣。 口服液體製劑可芝丨々丨L、 、 )水性或油性懸浮液、溶液、朝 液、糖漿或_劑之形式 或可以在使用前用水或其他合適 之媒劑構成的乾產物形式 乂 ^王現。該等液體製劑可含有習知 、加劑,諸如懸浮劑 列如山梨糖醇糖漿、甲基纖維素、 128935.doc -43- 200843779 葡萄糖/糖聚、明膠、經曱基纖維素、竣甲基纖維素、硬 脂酸鋁凝膠或氫化食用脂肪;乳化劑,例如卵磷酯、脫水 山梨糖醇單油酸酯或阿拉伯膠;非水性媒劑(其可包括食 用油)’例如杏仁油、分餾椰子油、油性酯、丙二醇或乙 醇;或防腐劑’例如對經基苯甲酸甲醋或對經基笨甲酸丙 酯或山梨酸。該等製劑亦可酌情含有緩衝鹽、調味劑、著 色劑及/或甜味劑(例如甘露糖醇)。 用於鼻内投與之調配物包括藉由滴劑或藉由加壓泵投與 • 1鼻之水性調配物。出於此目的,合適之調配物含有水作 為稀釋劑或載劑。用於投與至肺或鼻之水性調配物可具備 習知賦形劑,諸如緩衝劑、張力調節劑及其類似物。水性 調配物亦可藉由噴霧作用投與至鼻或呼吸道之其他區域。 用於吸入投與之調配物包括藉由加壓泵或吸入器投與至 呼吸道之水性、有機或水性/有機混合物、乾粉或結晶調 配物。出於此目的,合適之調配物含有水作為稀釋劑或載 齊j且可具備習知賦形劑,諸如緩衝劑、張力調節劑及其類 似物。水性調配物亦可藉由噴霧作用投與至鼻及呼吸道之 其他區域。該等調配物可為使用合適之液化推進劑自加壓 包(諸如定劑量吸入器)傳遞之水溶液或懸浮液或氣溶膠。 適於吸入之氣溶膠組合物可為懸浮液或溶液且可含有式⑴ 化合物或其鹽或溶劑合物及合適之推進劑,諸如碳氟化合 物或含氫氯氟碳化物或其混合物,尤其氫氟烷,尤其 1,1,1,2-四氟乙烷、1,1,1,2,3,3,3_七氟-正丙烷或其混合 物。虱溶膠組合物可視情況含有此項技術中熟知之其他調 128935.doc -44- 200843779 配物賦形劑,諸如界面活性劑,例如油酸、卵磷醋或寡乳 l(〇ligolactic acid)或其衍生物,例如 w〇 94/21229&w〇 98/3459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nmpany) 中所述,及共溶劑,例如乙醇。 幸人《、礼霄及凝膠可(例如)在添加合適之增稠劑及/或膠 凝劑及/或溶劑之情況下用水性或油性基f調配。因此,
X等基貝可(例如)包括水及/或油,諸如液體石蠟或植物 油’諸如化生油或萬麻油;或溶劑,諸如聚乙二醇。可根 據基質之性質使用之增稠劑及膠凝劑包括軟石冑、硬脂酸 銘、十六醇十八醇、聚乙二醇、羊毛脂、蜂躐、缓基聚亞 曱基及纖維素衍生物及/或單硬脂酸甘油自旨及/或非離子性 乳化劑。 洗劑可用水性或油性基質調配且一般而言亦將含有一或 多種乳化劑、穩定劑、分散劑、懸浮劑或增稠劑。 供外用之粉末可借助於任何合適之粉末基質形成,例如 滑石粉、乳糖或澱粉。滴劑可用水性或非水性基質調配, 亦包含-或多種分散劑、敎劑、懸浮劑或防腐劑。 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人 物可_經調配用於藉由調配為將活性組份傳 ; 中之貼片《其他裝置(例如加壓氣體裝置)而經皮月 對於經頰投與而言,組合物可採用以習知方式調配之 劑或口含劑之形式。 η…叙 化合物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亦可 栓劑,例如含有習知栓劑基質, 5 ,-、 J J知或其他甘油 128935.doc -45- 200843779 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 物亦可配用於藉由快速注射或連續輸注來非經腸投 二且可以單位劑1形式提供,例如以安瓿、小瓶、少量 ::或預填充’主射為形式提供或於添加防腐劑之多劑量容 器中提供。組合物可採用諸如在水性或非水性媒劑中之溶 液斤液或礼液之形式,且可含有調配劑,諸如抗氧化
劑、緩衝劑、抗微生物劑及/或張力調節齊卜或者,活性 成伤可為在使用前用合適之媒劑(例如無菌、無熱原質水) 構成之粉末形式。乾固體呈現可藉由將無菌粉末無菌地填 二至個別無菌容器中或藉由將無菌溶液無菌地填充至各容 器中且凍乾來製備。 根據本^明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 物亦可作為調節疫苗活性之佐劑與疫苗
配物可含有抗體或抗體片段或抗原性組份,包括二;: 於)蛋白質、DNA、活或死細菌及/或病毒或病毒樣粒子, 以及-或多種具有佐劑活性之組份,包括(但不限於)銘 鹽、油及水乳液、熱休克蛋白質、脂質八製劑及衍生物、 糖脂、其他TLR促效劑(諸如CpG _或類似藥劑)、細胞 激素(諸如GM-CSF或IL-12或類似藥劑)。 本發明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可 =獨使用或與其他治療劑組合使用。本發明之化合物或其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及其他醫藥活性劑可二起 或分開投與,且當分開投與時,投與可同時或以任何次序 128935.doc -46- 200843779
依序進行。選擇本發明之化合物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或溶劑合物及其他醫藥活性劑之量及相對投與時序以達成 所需組合治療效應。以本發明之化合物及其醫藥學上可接 受之鹽或溶劑合物與其他治療劑之組合投與可藉由以包括 兩種化合物之單位醫藥組合物,或以各包括一種化合物之 分開醫藥組合物相伴投與而組合。或者,可以連續方式分 開投與該組合,其中首先投與一種治療劑且其次投與另一 種,或反之亦然。該連續投與可為時間接近或時間遙遠 的。
本發明可與一或多種適用於預防或治療病毒感染之藥劑 組合使用。該等藥劑之實例包括:聚合酶抑制劑,諸如 WO 2004/037818-A1 中所揭示者,以及 WO 2004/037818 及 WO 2006/045613 中所揭示者;JTK-003、JTK-019、NM-283、HCV-796、R-803、R1728、R1626,以及 WO 2006/018725、WO 2004/074270、WO 2003/095441、 US2005/0176701、WO 2006/020082、WO 2005/080388 > WO 2004/064925、WO 2004/065367 > WO 2003/007945、 WO 02/04425 > WO 2005/014543 > WO 2003/000254、EP 1065213 、 WO 01/47883 、 WO 2002/057287 、 WO 2002/057245中所揭示者及類似藥劑;複製抑制劑,諸如 阿昔洛韋(acyclovir)、泛昔洛韋(famciclovir)、更昔洛韋 (ganciclovir)、西多福韋(cidofovir)、拉米夫定 (lamivudine)及類似藥劑;蛋白酶抑制劑,諸如HIV蛋白酶 抑制劑沙奎那韋(saquinavir)、利托那韋(1^〇1^¥1]〇、茚地 128935.doc -47- 200843779 那军(indinavir)、奈非那韋化^^^心的〜安普那韋 (amprenavir) 夫沙那韋(fosamprenavir)、貝肯那韋 (breeanavir)、阿紮那韋(atazanavir)、替拉那韋 (tipranavir)、帕利那韋(paiinavir)、拉西那韋卜)及 HCV蛋白酶抑制劑 BILN2061、VX-950、SCH503034 ;及 類似藥劑’核音及核苦酸逆轉錄酶抑制劑,諸如齊多夫定 (zidovudine)、去經肌苦(didanosine)、拉米夫定、紮西他 續(zalcitabine)、阿巴卡韋(abacavir)、司他夫定 (stavidine)、阿丹弗(adefovir)、阿德福韋二0比π夫酯 (adefovir dipivoxil)、福齊夫定(fozivudine)、托多夕 (todoxil)、安卓西他賓(emtricitabine)、阿洛夫定 (alovudine)、安道索韋(am(joxovir)、艾夫他濱 (61¥11(^&1^1^)及類似藥劑;非核苦逆轉錄酶抑制劑(包括具 有抗氧化活性之藥劑,諸如怡妙康(immunocal)、奥替普拉 (oltipraz)等)’諸如奈韋拉平(nevirapine)、地拉韋咬 (delavirdine)、依發韋侖(efavirenz)、洛韋胺(i〇viride)、怡
I 妙康、奥替普拉、卡普拉林(capravirine)、TMC-278、 TMC-125、艾特拉林(etravirine)及類似藥劑;進入抑制 劑’諸如恩福韋地(enfuvirtide)(T-20)、T-1249、PRO-542 、 PRO-140 、 TNX-355 、 BMS-806 、 5-Helix及 類似藥 劑;整合酶抑制劑,諸如L-870,180及類似藥劑;出芽抑 制劑,諸如PA-344及PA-457及類似藥劑;趨化因子受體抑 制劑’諸如維克利諾(vicriviroc)(Sch-C)、Sch-D、 TAK779、嗎拉維諾(maraviroc)(UK-427,857)、TAK449, 128935.doc -48- 200843779 以及 WO 02/74769、WO 2004/054974、WO 2004/055012、 WO 2004/055010、WO 2004/055016、WO 2004/055011 及 WO 2004/054581中所揭示者,及類似藥劑;神經胺糖酸苷 酶抑制劑,諸如紮那米韋(zanamivir)、奥塞米韋 (oseltamivir)、帕拉米韋(peramivir)及類似藥劑;離子通道 阻斷劑,諸如三環癸胺(amantadine)或金剛乙胺 (rimantadine)及類似藥劑;及干擾RNA及反義寡核苷酸, 諸如ISIS-14803,及類似藥劑;未確定作用機理之抗病毒 藥劑,例如 WO 2005/105761、WO 2003/085375 及 WO 2006/122011中所揭示者,及類似藥劑。本發明亦可與一 或多種可適用於預防或治療病毒感染之其他藥劑組合使 用,例如免疫療法(例如干擾素或其他細胞激素/趨化因 子、細胞激素/趨化因子受體調節劑、細胞激素促效劑或 拮抗劑及類似藥劑);及治療劑疫苗、抗纖維化藥劑、消 炎劑(諸如皮質類固醇或NSAID)及類似藥劑。 本發明之化合物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與 抗病毒藥劑之組合的範疇不限於上文所提及之彼等範疇, 但原則上包括與適用於治療病毒疾病之任何醫藥組合物的 任何組合。如上所述,在該等組合中,本發明之化合物及 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及其他抗病毒藥劑可分 開或同時投與。另外,一種藥劑可在投與其他藥劑之前、 同時或之後投與。 本發明之化合物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可 與一或多種可適用於預防或治療過敏性疾病、發炎性疾 128935.doc -49- 200843779 病、自體免疫疾病或類似疾病之其他藥劑組合使用,例 如·抗原免疫療法、抗组織胺、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 劑、支氣管擴張劑(例如β2促效劑、腎上腺素促效劑、抗 膽鹼劑、茶鹼)、甲胺喋呤(meth〇trexate)、白三烯 (leukotriene)調節劑及類似藥劑;單株抗體療法,諸如抗 IgE、抗TNF、抗IL_5、抗iL-6、抗^、抗IL_^類似藥 背J,艾體療法,例如依那昔布(entanercept)及類似藥劑; 抗原非特異性免疫療法(例如干擾素或其他細胞激素/趨化 因子、細胞激素/趨化因子受體調節劑細胞激素促效劑或 拮抗劑、TLR促效劑及類似藥劑)。 本發明之化合物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可 與一或夕種可適用於預防或治療癌症之其他藥劑組合使 用,例如化學治療劑,諸如烷基化劑、拓撲異構酶抑制 劑、抗代谢物、抗有絲分裂劑、激酶抑制劑及類似藥劑; 單株抗體療法,諸如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吉妥單抗 (gemtiizmnab)及其他類似藥劑;免疫療法(例如干擾素或其 他細胞激素/趨化因子、細胞激素/趨化因子受體調節劑:、 細胞激素促效劑或拮抗劑' TLR促效劑及類似藥劑及激 素療法,諸如他莫昔芬(tam〇xifen)、戈舍瑞林(聊㈣仙) 及類似藥劑。 根據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亦可單獨使用或與其他治療領 域(例:it腸月疾病)中之至少一種其他治療劑組合使用。根 據本發明之組合物亦可與基因替代療法組合使用。 本發明包括一種包含至少一種式⑴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 128935.doc -50- 200843779 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以及至少一 入王乂 種其他治療活性劑之組 合。 上文所提及之組合可方便地提供以便以醫藥調配物之形 式使用且因此,包含如上文所定義之組合以及其至少一種 醫樂學上可接受之稀釋劑或載劑的醫藥調配物表示本發明 之另一態樣。 x 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的 舉例而言’受體之物種、 本發明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 治療有效量將視多種因素而定。
年齡及重量、需要治療之明確病狀及其嚴重性、調配物性 質及投藥途徑為欲考慮之所有因素。治療有效量最終應遵 從巡診醫生之判斷。無論如何,用於治療罹患虛弱之人類 之本發明化合物的有效量通常應在每天〇〇1至1〇〇毫克/公 斤受體(哺乳動物)體重之範圍内。更通常,有效量應在= 天0」至10毫克/公斤體重之範圍内。因此,對於7〇 kg成年 哺乳動物而言,每天實際量之一實例將通常為7至 mg。此量可以每天單劑量或以每天多份(諸如兩份、三 伤、四伤、五份或更多)亞劑量給與,以致總每日劑量相 式⑴化合物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的有效 ,可確定為本發明化合物之有效量本身的一部分。類似劑 量應適用於治療本文所提及之其他病狀。 式⑴化合物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亦可以 任何適#頻_如’每週1·7:欠)投與。#然,精確給藥方 案將視諸如治療適應症、患者年齡及狀況及特定所選投藥 途徑之因素而定。 ' 128935.doc -51 - 200843779 醫藥調配物可以含有每單㈣丨量料量w成份的單 位劑型存在。作為-非限制性實例,該單位可含有〇 5叫 至1 g式⑴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此視所治療之病狀、投藥途徑及*各 夂w者之年齡、體重及狀況 而定。較佳單位劑量調配物為含有如上文所述之每曰劑量 或亞劑量或其適當部分之活性成份的彼等調配物。該等醫 藥調配物可藉由製藥技術中熟知之任何方法來製備。
因=進-步提供-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式⑴化合物 或其面樂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及視情況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稀釋劑或載劑。 合藥組合物之方法1包含將式⑴化 屬…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學上可接受之稀釋劑或載劑混雜。 面柰 貫穿說;明”書及隨後之申請專利範圍,除非本文另有兩 ΐ牛=::包含”及變化將理解為表示包括所陳述之整: ;:組,而不排除任何其他整數或步驟或整數或 文所述之方法製 ,該方法包含使 式(I)化合物及其鹽及溶劑合物可藉由下 備,從而構成本發明之其他態樣。 因此,提供一種製備式(I)化合物之方法 式(ΙΙΑ)化合物去保護·· 128935.doc -52- 200843779 NH. R1 N,Λ -〇 (IIA) /、中以及^如以上對於式⑴化合物所定義且^為^“烧 基,且之後需要日夺進行以下可選步驟之一或多者: ⑴將式(I)化合物轉化為另一式⑴化合物; (ii)製備如此形成之化合物之鹽或溶劑合物。
舉例而言,將式(ΠΑ)化合物溶解於合適之溶劑(例如曱 醇)中且用a適之無機酸於合適之溶劑中的溶液(例如 1,4-二噁烷中之4 N氯化氫)處理。在合適之溫度(例如室溫) 下,將反應物攪拌合適之時間段(例如4_18小時),且於減 壓下移除溶劑以產生接著懸浮於水中之物質。可添加足量 之合適醇(例如甲醇)直至獲得溶液。添加合適之鹼水溶液 (例如2 N氫氧化納溶液)以使混合物達到阳7,且可濃縮溶 液直至形成懸浮液。接著,將固體過濾且用水洗滌,隨後 乾煉以產生式(I)化合物。或者,可中和反應混合物而無需 預先移除溶劑,且在移除一部分溶劑之前或之後藉由過濾 來回收所得產物。 式(ΠΑ)化合物可藉由使式(II)化合物:
(II) 其中R1如上文對於式(I)化合物所定義且“如上文對於式 128935.doc -53 - 200843779 (IIA)化合物所定義,與式(IIB)化合物反應來製備·· r2-L (IIB) 其中R2如上文對於式(I)化合物所定義且乙為合適之離去 基,例如烷基磺醯氧基(諸如甲烷磺醯氧基)或函素原子(諸 如溴)。 舉例而言,於合適之無水溶劑(例如,無水〇1^〇中,將 式(II)化合物之二氟乙酸鹽與無水碳酸鉀一起加熱至合適 之溫度(例如60°c ),歷時合適之時間段(例如!小時),且使 • 其冷卻至室溫,隨後添加式(IIB)化合物。可將反應物於室 温下攪拌合適之時間段(例如20-40小時),且必要時可在合 適之溫度(例如至多90。〇下加熱合適之時間段,例如^小 時。將反應混合物傾入水中且萃取至合適之溶劑(例如乙 酸乙I旨)中。將溶劑萃取物乾燥,於減壓下蒸發至乾,且 純化。應瞭解,實現式(π)化合物與式(IIB)化合物之反應 以產生式(ΠΑ)化合物所需之反應時間及反應溫度將視所用 之個別反應物的明確性質而變化,例如必須選擇反應時間 鲁 及反應溫度以確保獲得式(HA)化合物,但7位置處之N-烧 基化應降至最低或避免。 式(II)化合物可以鹽之形式使用,例如三氟乙酸鹽。如 下文所述,此鹽由於用例如三氟乙酸使式(ΠΙ)化合物去保 護而產生。 或者’式(I)化合物可藉由使如上文所定義之式(11)化合 物(通常呈鹽形式,例如三氟乙酸鹽)與如上文所定義之式 (ΙΙΒ)化合物反應而不分離中間化合物(ηa)來製備。 128935.doc •54- 200843779 舉例而言,將合適之鹼(例如無水碳酸鉀)添加至於合適 溶劑(例如無水N,N-二曱基甲醯胺_F))中之式(ιι)化合物 一氟乙S文|中。將混合物加熱至合適之溫度(例如⑼ c)歷柃合適之蚪間段(例如1小時),且冷卻至室溫。接 著,添加式(IIB)化合物且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合適之溫度 (例如50。〇,歷時合適之時間段(例如12-18小時)。用水使 反應物驟冷且用合適之溶劑(例如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 相分離且乾爍。蒸發有機相及純化如此形成之油狀物產生 產物接者將δ亥產物溶解於合適之溶劑(例如曱醇)中,用 合適之無機酸於合適之溶劑中的溶液(丨,4-二噁烷中之4 Ν 氣化氫)處理,且於室溫下攪拌隔夜。將反應混合物於減 壓下蒸發至乾以產生式⑴化合物,其可經純化。應瞭解, 實現式(II)化合物之三氟乙酸鹽與式(ΠΒ)化合物之反應以 產生式(ΙΙΑ)化合物所需之反應時間及反應溫度將視所用之 個別反應物的明確性質而變化,例如必須選擇反應時間及 反應溫度以確保獲得式(ΙΙΑ)化合物,但7位置處之Ν-烷基 化應降至最低或避免。 式(II)化合物可藉由使式(III)化合物:
其中R1如上文對於式(I)化合物所定義,Ρ為保護基,通常 為四氫-2/f-哌喃-2-基,且R3如上文對於式(IIΑ)化合物所 128935.doc -55 - 200843779 定義,與例如三氟乙酸(使用三氟乙酸導致形成呈三氣乙 酉文鹽形式之式(η)化合物)之合適去保護劑反應來製備。 舉例而言,向式(III)化合物於合適之溶劑(例如無水甲 醇)中之溶液中添加合適之去保護劑,例如三氟乙酸。將 混合物於合適之溫度(例如周圍溫度)下攪拌24-48小時。將 反應混合物濃縮成漿料,隨後用合適之溶劑(例如乙酸乙 酯)稀釋。將該漿料過濾且用少量溶劑(例如乙酸乙酯)洗 條’直至濾液為無色。將殘餘固體藉由空氣乾燥且接著於 春 真空中乾燥以在三氟乙酸用作去保護劑之情況下產生式 (Π)化合物之三氟乙酸鹽。可濃縮先前所獲得之濾液以產 生漿料’接著用少量溶劑(例如乙酸乙酯)稀釋且接著過濾 且乾燥以產生式(11)化合物之三氟乙酸鹽之第二收穫物。 或者’可於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以產生固體,接著可在 合適之溶劑(例如乙醚)存在下濕磨該固體。 其中L為鹵素原子之式(ΠΒ)化合物可藉由使式(ΙΧ)化合 物: R2-OG (IX) 其中R2如上文對於式⑴化合物所定義且OG為離去基,例 如烷烴磺酸酯基,諸如甲烷磺酸酯基,與諸如無水溴化鋰 之無水驗金屬_化物反應來製備。 舉例而言,在攪拌下將合適之溶劑(例如丙酮)中之式 (IX)化合物及合適之鹵化劑(例如無水溴化鋰)回流合適之 時間段(例如3小時)。在使其冷卻後,於減壓下移除溶劑, 將殘餘物用水處理,且用合適之溶劑(例如二氣曱烧)萃 128935.doc -56- 200843779 取。將組合之溶劑萃取物洗條,乾燦,且於減壓下移除溶 劑以產生式(IIB)化合物。 式(IX)化合物或其中L為烷基磺醯基之式⑴化合物可 藉由使式(X)化合物: R2,〇H (X) 其中R2如上文對於式⑴化合物戟義,與例域基綠酿基 幽化物(諸如曱烷磺醯氯)之合適活化劑反應來製備。
舉例而言,向式(X)化合物及合適之驗(例如三乙基胺)於 合適之無水溶劑(例如無水二氯甲院)中的;水冷卻授掉溶液 中逐滴添加合適之活化劑,例如甲烷磺醯氯。經合適之時 間段(例如16小時)使混合物緩慢溫至周圍溫度,接著用飽 和石反酸虱m進—步用合適之有機溶劑(例如二氣甲 烧)萃取水層,且將有機萃取物絲,乾燥,且於減壓下 移除溶劑以產生式(ΙΧ)化合物。 式(X)化合物可藉由使式(ΧΙ)化合物··
HetJCHAnwCOOCu 烧基(XI) …中HetA _上文對於式⑴化合物所定|,與諸如氯化銘 鐘之合適還原劑反應來製備。 舉例而言’使㈣如冰浴來冷卻式(XI)化合物於合適之 無水溶劑(例如無水四氫呋喃)中之攪拌溶液,且於合適氣 氛(例如氮氣氛)、合適溫度(例如小於坑)下逐滴添加氯 化鋁鋰於合適溶劑(例如無水四氫呋喃)中之溶液。使反應 物溫至周圍溫度’且在合適之時間段(例如3小時)後使: (例如)冰浴再冷卻,且添加合適之鹼(例如氧化納), 128935.doc -57- 200843779 同時保持合適之溫度(例如小於1 o°c )。接著,添加合適之 有機溶劑(例如乙醚),且將所得固體過濾且用其他有機溶 劑(例如乙醚)洗滌。接著,蒸發組合之濾液以產生式(X)化 合物。 其中Het為3-四氫哌喃基且η為值為2之整數的式(X)化合 物可藉由使式(XII)化合物:
Het-(CH2)-CHO (XII), 其中Het為3 -四氮略喃基,與例如侧氯化納之合適還原劑 反應來製備。 舉例而言,使用例如冰浴來冷卻合適之還原劑(例如棚 氫化鈉)於合適之溶劑(例如乙醇)中的懸浮液,且在攪拌下 經合適之時間段(例如10分鐘)逐滴添加式(XII)化合物於合 適之溶劑(例如乙醇)中之溶液。在合適之時間段(例如1 5分 鐘)後,移除該冰浴且在另一時間段(例如3小時)後,將混 合物於合適之溫度(例如50°C )下加熱合適之時間段,例如1 小時。冷卻後,蒸發溶劑且將殘餘物用水處理且用合適之 有機溶劑(例如二氯甲烷)萃取。將組合之萃取物洗滌,乾 燥,且蒸發以產生式(X)化合物,其中Het為3-四氫哌喃基 且η為值為2之整數。 式(XII)化合物可藉由使式(XIII)化合物:
Het-CH=CH(OCi.6^&) (XIII) 其中Het為3-四氫哌喃基,與例如鹽酸之合適無機酸反應 來製備。 舉例而言,向式(XIII)化合物於合適之溶劑(例如四氫呋 128935.doc -58 - 200843779 喃)中之攪拌溶液中添加合適之無機酸,例如2 N鹽酸。在 合適之時間段(例如1小時)後,將混合物用水稀釋且用合適 之有機溶劑(例如醚)萃取。接著,將有機萃取物洗滌,乾 燥,且蒸發以產生式(XII)化合物。 式(XIII)化合物可藉由使式(XIV)化合物:
Het-CHO (XIV) 其中Het為3-四氫哌喃基,與式(XV)化合物反應來製備: Cu烷氧基-(CH2)-P+(Ph)3Cr (XV) • 舉例而言,使用例如含有乾冰與丙酮之混合物的冷卻浴 將式(XV)化合物於合適之無水溶劑(例如無水四氫呋喃)中 之懸浮液冷卻至合適之溫度,例如-40°c,且於合適之氣 氛(例如氮氣氛)下在攪拌下逐滴添加合適之強鹼(例如第三 丁醇钟)於合適之無水溶劑(例如無水四氫吱喃)中的溶液。 在合適之時間段(例如45分鐘)後,進一步使用例如含有乾 冰與丙酮之混合物的冷卻浴將混合物冷卻至-65 °C,且逐 滴添加式(XIV)化合物於合適之無水溶劑(例如無水四氫呋 • 喃)中之溶液。移除該冷卻浴且使反應混合物溫至周圍溫 度。接著將反應混合物再攪拌一段時間,例如30分鐘,且 接著藉由傾於冰上使其驟冷。接著用合適之溶劑(例如醚) 萃取混合物,且將組合之萃取物洗滌,乾燥且蒸發以產生 粗式(XIII)化合物,其可藉由例如層析來純化。 式(XIV)化合物可藉由氫化式(XVI)化合物來製備:
CHO (XVI) 128935.doc -59- 200843779 舉例而言,於合適之氣氛(例如氮氣氛)下用1〇%濕潤之 披鈀碳催化劑處理合適之溶劑(例如乙醇)中的式(χνι)化合 物接著於周圍溫度及壓力下氫化合適之時間段(例如3〇 刀鐘)藉由過濾移除邊催化劑且蒸發濾液以產生式(χϊν) 化合物。 式(XVI)化合物可自丙烯醛製備。 舉例而口,冑濃鹽酸添加至《中,才妾著添加丙稀酸及合 適之溶劑(例如甲苯)。將經搜拌之混合物於回流、75。口 加熱合適之時間段(例如1小時),屆時回流將逐漸減弱。使 其冷卻後,添加合適之驗(例如韻鉀)直至混合物呈驗性 且用合適之有機溶劑(例如乙醚)萃取混合物。冑有機萃取 物用鹽水洗條,兹、麼,日$ 1 釔綵且-發以產生粗產物。藉由蒸餾自 粗混合物獲得式(XVI)化合物。 式(ΠΙ)化合物可藉由使式(IV)化合物: ΝΗ.
Ν A
-X (IV) Ρ /、中如上文對於式⑴化合物所定義,ρ如上文對於 ()化口物所疋義,且乂為_素原子(例如漠),與例如甲醇 鈉之鹼金屬燒醇鹽反應來製備。 舉例而言,於合適之溶劑(例如曱醇)中將式(IV)化合物 ”驗金屬燒醇鹽之醇溶液(例如於甲醇中之甲醇納 起加熱至合適之溫度(例如,加熱至回流溫度或恰低於回 128935.doc 200843779 流溫度),歷時合適之時間段,例如2_8小時。將反應混合 物於減壓下濃縮且在合適之水相與非水相(例如乙酸乙酉旨 與飽和氯化銨溶液)之間分溶。分離有機相且將水相重複 萃取至乙酸乙酯中。將組合之有機相洗滌,乾燥,蒸發, 且接著置放於減壓下以產生式(111)化合物。 式(IV)化合物可藉由使式(v)化合物:
MM
其中R1如上文對於式⑴化合物所定義且p如上文對於式 (πι)化合物所定義,與例如^溴代丁二醯亞胺之合適鹵化 劑反應來製備。
舉例而言,將式(v)化合物溶解於合適之溶劑(例如氯仿) 中,且冷卻至合適之溫度(例如〇。〇。向此溶液中逐份添加 N-溴代丁二醯亞胺’同時保持合適之溫度,例如小於3 C。將所得混合物於合適之溫度(例如2_3。〇)下攪拌合適之 日才間奴(例如30分鐘)’隨後使其溫至室溫且接著再攪拌— 段時間(例如6小時)。接著用水洗務反應混合物。使用疏水 性玻璃料乾燥/分離有機相且蒸發以產生粗式(IV)化合物, 其可經純化。 其中R1為Cw烧氧基、c3_7環燒基Ci6燒氧基、产氧 :,6燒氧基或Hetb_cl爾基之式(v)化合物可藉由:適 當濃度之強鹼(例如金屬鈉、氫化鈉或第三丁醇鈉)存在下 128935.doc -61 - 200843779 使式(νι)化合物:
Y
P (VI) 其中P如上文對於式⑽化合物所定義且丫為齒素原子(例 如氣),與式(VIA)化合物反應來製備: R、H (VIA)
其中11為〇:1-8烷氧基、(:3_7環烷基(:1_6烷氧基、(:16烷氧基 Ci-6烷氧基或Hetb-C〗-3烷氧基。
舉例而言,將例如第三丁醇鈉之強鹼逐份添加至例如 丁-1-醇之式(VIA)化合物中。攪拌混合物直至均質隨後 將式(VI)化合物添加至溶液中。接著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 合適之溫度(例如loot),歷時合適之時間段,例如12_18 小時。將反應混合物置放於減壓下以移除儘可能多的式 (VIA)化合物,隨後使其在合適之有機溶劑(例如乙醚)與水 之間分溶。分離有機相且可用其他有機溶劑再萃取水相。 使組合之有機相經合適之乾燥劑(例如無水硫酸鎂)乾燥。 藉由過濾移除該乾燥劑且於減壓下蒸發濾液以產生式⑺ 化口物’、中R為C1·6炫氧基,該化合物接著可進一步藉 由例如與甲苯共沸來處理且置放於減壓下。 其中R S Cu烧基胺基或C”環院基Cu烧基胺基之式 (V)化σ物可藉由使如上文所定義之式(VJ)化合物與式 (VIB)化合物反應來製備: 128935.doc -62- 200843779 R、H (VIB), 其中1^1為(:1_6烷基胺基或c3_7環烷基Cl-6胺基。 舉例而言,於合適之溫度(例如室溫)下且於合適之氣气 (例如氮氣氛)下,向式(VI)化合物於合適之無水溶劑(例L 無水乙二醇)中之溶液中添加式(VIB)化合物。將反應物於 合適之溫度(例如120°C )下加熱合適之時間段,例如12 小時。將反應物冷卻至室溫,用合適之溶劑(例如乙酸乙 酯)稀釋,且用水洗滌。使有機層經合適之乾燥劑(例如無 水硫酸鎭)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得到式化人 物,其中R1為<^_6烷基胺基。 式(VI)化合物可藉由使式(VII)化合物:
其中p如上文對於式(111)化合物所定義,γ如上文對於式 (VD化合物所定$ ’且2為齒素原子(例域),與氨之料 液反應來製備。 舉例而言,將式(νπ)化合物與氨於合適之醇(例如異丙 醇)中之2 Μ溶液於合適之溫度(例如5〇。〇下一起加熱合適 之時間段’例如5小時。於周圍溫度下靜置合適之時間段 (例如12-18小時)後,添加另―量之氨的醇溶液以分解所得 濾餅且將反應混合物再加熱合適之時間段(例如9小時),直 至反應完全。將水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且濾、出固體產物。 128935.doc -63- 200843779 接著將固體用(例如)異丙醇與水之混合物洗滌,且接著於 抽吸下空氣乾燥以產生第一收穫物。靜置12-1 8小時後, 可將濾液再過濾以得到第二收穫物且接著於真空中乾燥該 等收穫物。
式(VII)化合物可由式(VIII)化合物:
其中Y如上文對於式(VI)化合物所定義且Z如上文對於式 (VII)化合物所定義,藉由與例如3,4·二氫-2//-哌喃之合適 保護試劑反應來製備。
舉例而言,將式(VIII)化合物添加至合適之溶劑(例如乙 酸乙酯)中,接著添加對曱苯磺酸。將混合物加熱至合適 之溫度,例如50°C,且接著添加3,4-二氫-2//-哌喃。接著 將反應混合物於合適之溫度(例如5〇°C )下加熱合適之時間 段,例如4小時。接著於真空中蒸發反應混合物以產生式 (VII)化合物。 本發明包括一種製備式(I)化合物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水 解式(XXI)化合物:
128935.doc -64- (XXI) 200843779 其中R及R如上文對於式⑴化合物所定義且X如上文對於 式(IV)化合物所定義。 牛例而。於合適之溫度(例如周圍溫度)下向式(XXI)化 合物於合適之溶劑(例如無水正丁醇)中之溶液中添加合適 之濃無機酸’例如濃鹽酸。接著將反應物加熱至合適之溫 度W如8〇-12〇。〇,歷時合適之時間段,例如〇5_8小時。 接著例如藉由於真空中濃縮來減少反應混合物之體積,
添加水’且藉由添加合適之驗水溶液(例如氫氧化鈉溶液) 來中和混合物。接荖,莊士羽 者糟由白知方式分離且純化產物,例 如可藉由過濾來分離產物且藉由層析來純化。 式(XXI)化合物可藉由画化式(χχ)化合物來製備·· ΝΜ
其中R1及R2如上文對於式⑴化合物所定義。
可進 當R1為C】.8烧基胺基或C37環燒基&烧基胺基時 行式(XX)化合物之鹵化,例如,如下所述: 於合適之溫度(例如周圍溫度)下向式(xx)化合物於合適 之無水溶劑(例如無水氯仿)中之溶液中添純_漠代丁二醯 亞胺。將反應混合物於合適之、、西择f 口 w < Μ度(例如周圍溫度)下攪拌 合適之時間段’例如一小時接装 才接者用合適之溶劑(例如二 氣曱烧)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k、土欠 用水冼滌。接著,例如藉由 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有機相,且濃縮。 128935.doc -65- 200843779 當R1為C,-8院氧基、Gw環烷基Cl·6烷氧基、Gy烧氧基 C2·3烧氧基或Hetb-C〗·3烧氧基時,可進行式(χχ)化合物之 鹵化,例如,如下所述: 將式(XX)化合物溶解於冰乙酸中,隨後添加乙酸鈉。接 著將混合物冷卻至合適之溫度(例如於冰浴中),且逐漸添 加溴。將反應混合物溫至合適之溫度(例如周圍溫度),隨 後加熱至合適之溫度(例如於設定為6〇_8(rc之溫度的加熱 裝置中),歷時合適之時間段(例如3_6小時)。用硫代硫酸 • 鈉溶液使反應混合物驟冷且接著藉由添加合適之鹼(例如 氫氡化鈉水溶液)將pH值調整至6-7。接著將混合物萃取至 合適之有機溶劑(例如乙酸乙酯)中,將有機層分離,乾 燥,且移除溶劑。 其中Wacw烷氧基、C3·7環烷基c! 6烷氧基、6烷氧 基Cw烷氧基或Hetb-C〗·3烷氧基之式(χχ)化合物可藉由使 式(XIX)化合物:
其中Y如上文對於式(VI)化合物所定義且R2如上文對於式 ⑴化合物所定義,與如上文所定義之式(VIA)化合物反應 來製備。 舉例而言,將式(xiXHb合物添加至式(VIA)化合物及例 如第二丁醇鈉之強鹼之懸浮液中。接著,將反應混合物例 128935.doc -66 - 200843779 如於微波爐中於合適之溫度(例如90-120°C )下加熱合適之 時間段,例如20-45分鐘。接著用合適之溶劑(例如乙酸乙 酯)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水洗滌。將有機相分離且例如 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且濃縮。可藉由習知方式 分離式(XX)化合物,例如濕磨,接著過濾。 其中R1為Cw烷基胺基、C3_7環烷基Cw烷基胺基之式 (XX)化合物可藉由使式(XIX)化合物與如上文所定義之式 (VIB)化合物反應來製備。 # 舉例而言,將式(XIX)化合物於合適之溶劑(例如環己基 胺)中之溶液例如於微波爐中於合適之溫度(例如150-180 °C )下加熱合適之時間段,例如五分鐘。接著藉由例如層 析來純化粗反應混合物。 式(XIX)化合物可藉由使式(XVIII)化合物:
Z
φ r2 (xvm) 其中Y如上文對於式(VI)化合物所定義,Z如上文對於式 (VII)化合物所定義,且R2如上文對於式(I)化合物所定義, 與氨反應來製備。 舉例而言,將式(XVIII)化合物(其可含有來自式(XVIII) 化合物的合成之作為雜質之殘餘氧化三苯基膦)與氨之醇 溶液(例如,異丙醇中之2 Μ氨)於合適之溫度(例如40-60 °C )下一起加熱合適之時間段,例如12-1 8小時。接著,將 128935.doc -67- 200843779 反應混合物蒸發至乾且藉由自合適之溶劑(例如甲醇)再結 晶來純化產物。 式(XIX)化合物亦可藉由使式(XVII)化合物:
其中Y如上文對於式(VI)化合物所定義,與如上文所定義 φ 之式(IIB)化合物反應來製備。 舉例而言,向式(XVII)化合物及合適之鹼(例如碳酸鉀) 於合適之溶劑(例如N,N-二曱基甲醯胺)中之懸浮液中添加 式(IIB)化合物。將混合物於合適之溫度(例如8(M00°C)下 攪拌合適之時間段,例如12-1 8小時。接著將反應混合物 溶解於合適之溶劑(例如氣仿與異丙醇之混合物)中且用水 萃取。接著將有機相分離,藉由(例如)通過疏水性玻璃料 來乾燥,且濃縮。 • 式(XVIII)化合物可藉由使如上文所定義之式(VIII)化合 物與式R2-〇H之化合物反應來製備,其中R2如上文對於式 (I)化合物所定義。 舉例而言,將式(VIII)化合物與式R2-OH之化合物之混合 物溶解於合適之無水溶劑(例如無水四氫σ夫喃)中。向此溶 液中添加三苯基膦,接著添加氮雜二甲酸二異丙酯(逐 滴)。藉由(例如)用水浴冷卻,將反應混合物之溫度保持在 約45 °c以下。接著,於合適之溫度(例如周圍溫度)下將反 128935.doc •68- 200843779 ^=^=,間段(例如12_18小時),用水使其驟 ,、 σ適之有機溶劑(例如乙酸乙酯)中。將 有機相分離,用水洗滌,且 — 、 ^ # ^ 〇 者糟由(例如)通過疏水性玻 璃枓來乾餘,且於減壓下濃 式純化粗產物。 了精由例如層析之習知方 由使如上文所定義之式(VIII)化合 式(XVII)化合物可藉 物與氨反應來製備。
>舉例而言,將式(彻)化合物與於合適之溶劑(例如異丙 %)中之虱溶液的混合物攪拌且於合適之溫度(例如购40 =)下於高壓爸中加熱合適之時間段,例如12_18小時。接 著,將反應物冷卻且濃縮以產生式(XVII)t合物。 本發明包括其中R、Cl.8烧基胺基或c3 7環烧基Ci 6烧基 胺基之式(I)化合物之合成方法,該化合物可藉由使式 (XXIII)化合物:
(XXIII) 其中Y如上文對於式(VI)化合物所定義,R2如上文對於式 (I)化合物所定義,且R3如上文對於式(ΠΑ)化合物所定義, 與如上文所定義之式(VIB)化合物反應來製備。 舉例而言,將式(XXIII)化合物與式(VIB)化合物之混人 物例如於微波爐中於合適之溫度(例如150-190。〇下加熱a 適之時間段,例如10-20分鐘。接著濃縮反應混合物以產 128935.doc -69- 200843779 NH. 1ST、 人 其中X如上文對於式(Iv)化合物所u,¥如
(幫合物所定義且R2如上文對於式⑴化合物所定義= 娩醇鹽陰離子之來源反應來製備。 -、 >牛m肖式(χχπ)化合物於合適之溶劑(例如無水 醇)中之&液中添加合適之驗(例如氫氧化財溶液),且 混合物於回流下攪拌合適之時間段,例…分鐘。: 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合適之溫度(例如周圍溫度), 、
X (XXII) 將所獲得之殘餘物用水濕磨且用合適之溶劑(例如乙二 醋)萃取。將有機層分離’洗務,乾燥,過遽且濃縮以產 生固體產物,可精由例如層析之習知方式將該產物純化。 式(XXII)化合物可藉由使如上文所定義之式⑽)化合 物與_化劑反應來製備。 σ 舉例而5,於合適之溫度(例如周圍溫度)下向式(XIX)化 合物於合適之無水溶劑(例如氣仿)中之溶液中添加合適之 鹵化劑,例如Ν-溴代丁 -砍:Π;… ^ 戌代丁一醯亞胺。將反應混合物於合適之 溫度(例如5〇-7『C)下授拌合適之時間段,例如5_7小時。 將反應混合物冷卻(例如)至周圍溫度,溶解於合適之溶劑 (例如二氯甲烧)中,且用水洗蘇。接著,例如藉由通過疏 128935.doc 200843779 水性玻璃料來乾燥有機相,且濃縮。 縮寫 以下清單提供如本文所使用之某些縮寫之定義。應瞭解 該清單並不詳盡,但未在下文定義之彼等縮寫之意義對於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顯而易見。 DCM 二氯甲烷 DME 1,2-二甲氧基乙烷 DMF N,N-二曱基甲醯胺 EtOAc 乙酸乙酯 Et20 乙醚 h 小時 HC1 鹽酸 HPLC 南效液相層析 ISCO Companion 自動急驟層析設備,藉由UV吸收分析 溶離份,可得自Presearch Limited, MDAP HPLC Basingstoke,Hants·,RG24 8PZ,UK 於C18管柱上進行之逆相HPLC,使用 兩種溶劑梯度溶離,(A)含有甲酸 (0.1 °/〇)之水及(B)含有甲酸(0.05%)之乙 腈-水(95:5 v/v)作為溶離劑,且藉由電 噴質譜分析來分析溶離份。 MeOH 曱醇 mins 分鐘 NBS 矿溴代丁二醯亞胺 128935.doc -71 - 200843779 汽提(Stripped) 於減壓下移除溶劑 TBME 第三丁基甲基醚 TFA 三氟乙酸 iPr 異丙基 t-Bu 第三丁基 Ms 甲磺醯基 Ac 乙醯基 n-Bu 正丁基 Ph 苯基 上文所述之合成方法於流程1中概括。
128935.doc 72- 200843779 流程1
流程1之每一合成步驟之典型反應條件提供如下: A —氫哌喃/對甲苯磺酸,例如5〇°c歷時4小時。 B氨/iPrOH ’例如5〇 C歷時5小時,接著周圍溫度歷時 12-18小時,接著50°C歷時9小時;或6〇。〇歷時4小 128935.doc -73- 200843779 時。 C 對於X=NH>RaNH2/乙二醇,例如120°c歷時12_18小 時。 對於X=0:- RAOH/KOtBu/二曱氧基乙烷,例如93_11〇 °C歷時12-1 8小時。 RAOH/KOtBu 或 NaH,例如 50°C 歷時 72 小 時;或12-18小時,接著72小時,或80-90 °C歷時2-4小時,或1〇〇 歷時12_18小 _ 時。 D 於CHAh或CHCU中之NBS,例如0-2(rc歷時1〇分鐘 至6.5小時,或周圍溫度歷時0.25-2小時。 E Na〇Me/MeOH,例如回流1_18小時或6〇。〇歷時12-48 小時。 F 丁FA/MeOH,例如周圍溫度歷時18-65小時。 G K2C03/DMF,接著 R2L,其中 L= _ 素-Br,例如 6〇。(:歷 時1-1.5小時,接著; • a) 50°C歷時2-18小時,或; b) 60°C歷時2-16小時,或; c) 50°C歷時12-18小時,接著7(rc歷時8小時,或; d) 周圍溫度歷時39小時,接著5(rc歷時2小時,或 e) 50°C歷時1^18小時,接著7(rc歷時8小時,或; f) 50°C歷時12-18小時,接著9〇°c歷時2小時。 或其中L=OMs,例如6(rc歷時1-15小時,接著; a) 90°C歷時2-3.5小時,或; 128935.doc -74- 200843779 b) 50C下5 h周圍溫度下16小時,LiBr於90°〇下歷 時8小時,或; c) 60°C歷時3_16小時。 H HC1/1,4-二噁烷,例如周圍溫度歷時小時。 I 氨/11>1*〇1^,例如120。(:歷時12-18小時。 J K2CO3/DMF,接著 盆由 τ — $ 主 f ^ L具中L—鹵素,例如9〇。〇歷時 12-18小時。 K X=〇:Rl〇H/K〇tBn,例如3〇分鐘。1〇5t下於微波爐 ⑩ 中。 Χ^ΝΗβΝΗ2,例如! 7〇下於微波爐中歷時2_5 min 〇 L x=〇:Br2/Ac〇H,例如冰浴-周圍溫度,接著7(rc歷時 4小時。 X=NH:於CHCh中之NBS,例如周圍溫度歷時4〇爪匕」 小時。
M R2〇H/PPh3/氮雜二甲酸二異丙酯,例如周圍溫度-43 譬 °C N 氨/丨卩^"〇1^,例如50°(:歷時12-18小時。 Ο 於CHCI3中之NBS ’例如6〇。〇歷時6小時。 P NaOH、MeOH,例如回流〇 5小時。 Q純RlNH2,例如170°C下於微波爐中歷時1〇_15分鐘。 RiNIV乙二醇,例如17(rc下於微波爐中歷時2χ3〇 min,接著180°C下於微波爐中歷時30 min。 R 漠HCl/nBuOH,例如 i〇〇°c 歷時 〇·5-6小時。 128935.doc -75- 200843779 式(VIA)、(VIB)、(VIII)、(X)、(XI)、(XII)、(XIII)、 (XIV)、(XV)、(XVI)之化合物及丙烯醛可市售且可獲自 下歹1J 公司:例如 UK ; TCI Europe,
Belgium / ABCR GmbH & Co. KG, Germany / PharmaCore Inc., USA / Chemical Block Ltd” Russia ; Lancaster (04//a iewr入 t/尺,或可與已知程序類似地製 備,例如合成方法之標準參考文字中所揭示者,諸如丄 March,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第 4版(1992),Wiley Inter science 或 Comprehensive Organic Synthesis (Trost B.M. 及 Fleming I·,(編),Pergamon Press,1991)、浪為各义紙 均與該等程序有關,所以其各自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 中〇 可用於本文所述之合成途徑之其他保護基及其移除方式 的實例可見於 W 之 Troieei/ve GVowps M Orgam’c
Synthesis’,第 3 版,J· Wiley and Sons,1999,因為其與該 等程序有關,所以其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對於上文所述反應或方法之任一者而言,可分別使用習 知加熱及冷卻方法,例如調節溫度之油浴或調節溫度之熱 塊,及冰/鹽浴或乾冰/丙酮浴。可使用習知分離方法,例 如自水性或非水性溶劑萃取或萃取至水性或非水性溶劑 中。可使用乾燥有機溶劑、溶液或萃取物之習知方法,諸 如與硫酸鎂或硫酸鈉一起震盪,或通過疏水性玻璃料。需 要時可使用習知純化方法,例如結晶及層析,例如二氧化 矽層析或逆相層析。可使用諸如甲醇、乙醇或丁醇或其水 128935.doc -76- 200843779 性混合物之習知溶劑執行結晶 通常可藉由反應-監測技術來 MS 〇 。應瞭解特定反應時間溫度 測定’例如薄層層析及LC- 適當時,式(I)化合物之個別異構形式可使用諸如非對映 異構何生物之分步結晶或對掌性高效液相層析(對掌性 HPLC)之習知程序而製備為個別異構體。 化合物之絕對立體化學可使用諸如x_射線結晶學之習知 方法來測定。 +考以下實例說明本發明,但決不由該等實例限制本發
明。 X 實驗細節 本文所提及之LCMS系統A及B之實驗細節如下:
系統A 管柱:3.3 cmx4.6 mm ID,3 pm ABZ+PLUS,來自 Supelco 〇 流動速率:3 mL/min。 注射體積:5 pL。 度·室溫。 UV偵測範圍:215至330 nm。 溶劑:A : 0.1%曱酸+ 10 mM乙酸銨; B : 95%乙腈+0.05%曱酸。 梯度: 時間(分鐘) A% B% 0 100 0 0.7 100 0 128935.doc -77- 200843779
系統B 管柱:50 mmx2.1 mm ID,1·7 μπι Acquity UPLC BEH Cis 流動速率:1 mL/min。 注射體積:〇·5 μί。 溫度:40°C。
UV偵測範圍:220至330nm。 溶劑:A : 0.1%甲酸+ 10 mM乙酸銨 B : 95%乙腈+0.05%甲酸。 梯度: 時間(分鐘) A% 0 97 0.7 97 4.2 〇 5.3 〇
4.2 0 100 5.3 0 100 5.5 100 0 B% 3 3 100 100 3 5.5 97 對於中間物219-292及實例61-141而言,如下文所詳述 進行層析純化。 通常使用預填充之石夕朦渡筒來執行層析純化。
Flashmaster II為自動多用戶急驟層析系統,可得自
Argonaut Technologic Ltd,其使用拋棄式、正常相、固 相单取(SPE)濾筒(2 g至1〇〇 g)。1接也 , gj具梃供四級線上溶劑混合 以使梯度方法月b夠進行。使用多功能關 刀月匕開放存取軟體將樣品 128935.doc -78- 200843779 排隊,該軟體管理溶劑、流動速率、梯度分布及收集條 件。該系統裝備有Knauer可變波長UV偵測器及兩個致能 自動峰切割、收集及循執之Gilson FC204溶離份收集器。 對於中間物219-292及實例61-141而言,如下文所詳述 記錄NMR光譜。 用 Bruker DPX 400 或 Bruker Avance DRX 或 Varian Unity 400光譜儀以CDC13或DMSO-A記錄1H NMR光譜,所有光 譜儀均於400 MHz下工作。所用之内標為四曱基矽烷或殘 餘質子化溶劑,對於CDC13為7.25 ppm或對於DMSO-d6& 2.50 ppm 〇 對於中間物219-292而言,於下文給出之條件下進行質 量導向自動製備(mass-directed autopreparation)。 在周圍溫度下,用XBridge C18管柱(100 mm X 19 mm i.d.,5 μηι填充直徑)進行質量導向自動製備型HPLC。所 用之溶劑為: A=用氨溶液調整至pH 10之10 mM碳酸氫銨水溶液; B=乙猜。 使用20 ml/min之流動速率。典型梯度為: 時間(分鐘) A% B% 0 70 30 1 70 30 10 15 85 11 1 99 15 1 99 128935.doc -79- 200843779 UV偵測為210 nm至350 nm波長之平均信號且使用交替 掃描正離子及負離子模式電喷霧電離,用質譜儀記錄質 譜。 實例 中間物1 : 2,6_二氯-9-(四氫-2H_哌喃_2_基)_911_嘌呤
向2,6-二氯嘌呤(25.0 g)中添加乙酸乙酯(26〇 mL),接著 添加對甲苯磺酸(0.253 g)。將混合物加熱至“它且接著添 加3,4_二氫_2i/_哌喃(16.8 g)。接著將反應混合物於5〇艺下 加熱4小時。於真空中蒸發反應混合物以產生呈黃色固體 之標題化合物(36.9 g)。 NMR (CDCls): 8.35 (1H, s), 5.77 (1H, dd), 4.20 (1H, m), 3·79 (1H,m),2.20-1.65 (6H,m)。 中間物2 : 2-氣(四氫_2η·哌喃_2_*)_9Η-嘌呤胺
將2,6-二氯-9-(四氫哌喃-2-基嘌呤(36·9 g)與異 丙醇中之2 Μ氨(250 mL)—起於5(rc下加熱5小時。於周圍 度度下靜置隔夜後,添加另一量之於異丙醇中之2 μ氨 (100 mL)以分解所得濾餅且將反應混合物再加熱9小時直 128935.doc -80 - 200843779 至反應完全。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水(70 mL)且濾出黃色 固體。將該固體用異丙醇:水(5:1 (v/v),60 mL)洗務且接著 於抽吸下空氣乾燥以產生第一收穫物。靜置隔夜後,將濾 液再過濾以分離沈澱物且於真空中乾燥兩種固體。該第_ 收穫物為純的,且第二收穫物質展示極少雜質(分離寬信 號3.5 ppm,其未在第一收穫物中見到),但在其他方面為 相同的。固體第一收穫物(28.4 g),固體第二收穫物(3.42 g)。 4 NMR (CDC13)·· 8·01 (1H,s),5.98 (2H,寬單峰),5 7〇 (1H,dd),4.16 (1H,m),3·78 (1H,m),2·15-1·60 (6H,重疊 多重峰)。 中間物2(替代方法)·· 2-氣-9-(四氫-2丑-哌喃-2-基)-9丑-嗓 呤-6-胺
向2,6-二氯嘌呤(25 g)於無水乙酸乙酯(200 ml)中之溶液 中添加單水合對甲苯石黃酸(235 mg)。將反應物加熱至5〇 且一次性添加3,4-二氫-2//-旅喃(18· 1 ml)。使反應物於5〇 C下攪:拌1小時且於減壓下移除溶劑。此得到黃色固體。 用所連接之冷凝器將此固體(約36 g)於2.0 Μ於異丙醇中之 氨(460 ml)中之懸浮液於氮氣、60°C下加熱4小時。將反應 物傾入水(5 0 ml)中且使其冷卻隔夜。將沈澱物過濾且於旋 128935.doc -81 - 200843779 灰白色固體之標題 )。MS計算值 轉蒸發器(60°C )上乾燥30分鐘以得到呈 化合物(31 g ’ 93%,2個步驟 (C10H12ClN5O)+=254, 256。 MS實驗值(電喷霧)··(m)+=254, 256 (3:1)。 ]H NMR ((CD3)2SO): δ 8.43 (1Η s) 7 so V ,S),7·82 (2H,s)5 5·55 (ih, dd),4·00 (1H,m),3·69 (1H,m) 2 21 Mu ”,厶21 (1H,m),i % (2H, m)5 1.74 (1H,m)5 1·56 (2H,m)。
中間物3 : 2-( 丁氧基)冬(四氮·2丑_娘味_2基)抓嗓吟_ 6細胺
向丁 1醇(76 mL)中逐份添力口第三丁醇納(m㊁)(註 解:反應混合物變熱)。將上述物質攪拌直至均質(約i5 min),隨後接著將2_氣-9_(四氫_2好_哌喃_2_基>9开_嘌呤-卜 胺(1〇·〇 g)添加至所得淺黃色溶液中。接著將反應混合物 加熱至100 c,隔夜。將反應混合物汽提以移除儘可能多 的丁-1-醇,隨後使其在乙醚與水之間分溶。分離乙醚相且 進一步用乙醚再萃取水相。將組合之有機層經硫酸鎂(無 水)乾知。慮出硫酸鎮且汽提濾液以產生標色黏性油狀 物’將其與甲苯共沸(3次)且置放於高真空下隔夜,轉移至 具有二氯甲烷之新燒瓶中且汽提,置放於高真空下以產生 呈棕色玻璃之標題化合物(9.45 g)。 128935.doc -82 - 200843779 4 NMR (CDC13): 7·85 (1H,s),5·92 (2H,寬單峰),5 64 (1Η,d),4·32 (2Η,t),4,14 (1Η,m),3.75 (1Η,m),2·1(Μ 95 (3H,重疊多重峰),i.hus (5H,重疊多重峰),i 5〇 (2h m),0·97 (3H,t) 〇 中間物4 : 8·溴-2-丁氧基-9-(四氫-2丑-哌喃-2-基)-9丑·嗓吟_ 6·胺
將2-丁氧基-9_(四氫-2//-哌喃-2-基嘌呤·6_胺(9.45 g)溶解於氯仿(50 mL)中且冷卻至0°C (冰浴)。向此溶液中 逐份添加N-溴代丁二醯亞胺(6.07 g),將溫度保持在3它以 下。此產生深綠色溶液,將其於2.5 °C下攪拌30分鐘,隨 後使其溫至室溫且接著攪拌6小時。接著,用水(1〇〇 mL, 兩次)洗滌反應混合物。使用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分離有 機相且蒸發以產生深棕色膠狀物,藉由二氧化矽層析(12〇 g)(ISCO),使用0_50%乙酸乙酯:環己烷之梯度溶離將其純 化以得到呈淺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8.37 g)。 NMR (CDC13): 5.61 (1H,dd),5.49 (2H,寬單峰),4.32 (2H,m),4.17 (1H,m),3·71 (1H,m),3·〇4 (1H,m),2 u (1H,寬雙重峰),1.89-1.45 (6H,重疊多重峰),! 5〇 (2H, m),0.97 (3H,t) 〇 中間物5 · 2- 丁氧基-8-甲氧基_9·(四氫_2及_旅喃基)-9丑· 128935.doc •83- 200843779 嘌呤-6-胺
將8-漠-2-丁氧基_9-(四氫-2//-哌喃-2-基)-9//-嘌呤-6-胺 (8·37 g)與25%於曱醇中之甲醇鈉(14·4 mL)及甲醇(65 mL) 一起加熱至回流歷時4.5小時。將反應混合物於減壓下濃 縮且在乙酸乙酯與飽和氯化銨溶液之間分溶。分離有機相 且重複萃取至乙酸乙酯中。組合有機相且用鹽水洗務(兩 次)。分離水相後,使有機相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且蒸發以 產生淺棕色膠狀物,將其置放於高真空下以產生發泡體 (7·52 g),其於周圍壓力下壓縮為膠狀物(7·34 g)且凝固隔 夜以產生呈黃色非晶形固體之標題化合物。 MS計算值(C15H23N503)+=321。 MS實驗值(電噴霧)··(M+H)+=322。 4 NMR (CDC13): 5·5〇 (1H,dd),5·17 (2H,寬單峰),4 29 (2Η,t),4.12 (3Η,s及 1Η,m),3·70 (1Η,m)5 2,77 (1Η,m), 2.05 (1H,m),1·82-1.63 (6H,重疊多重峰),ι·5〇 (2H,m), 0·97 (3H,t)。 中間物6 : 2-丁氧基-8-甲氧基-9丑-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 128935.doc -84- 200843779
Xxv〇 七。
F 向2 丁氧基曱氧基-9-(四氫辰喃_2-基)-9//-嘌呤_ 6-胺(7·34 g)於曱醇(1〇〇 mL)中之溶液中添加三氟乙酸㈤ mL)。將混合物於周圍溫度下攪拌整個週末以產生懸浮 液。將反應混合物濃縮為少量(稠漿料),隨後用乙酸乙酯 (50 mL)稀釋。將所得漿料過濾且用少量乙酸乙酯洗滌直 至濾液為無色。將殘餘固體藉由空氣乾燥且接著於真空中 乾燥以產生呈固體之標題化合物(6,2〇 g)。濃縮先前所獲 得之濾液以產生漿料,將其用少量乙酸乙酯(1〇 mL)稀釋 且接著過濾並如上乾燥。分離呈白色固體之此第二收穫物 (0.276 g)。根據NMR,兩種收穫物相同。 MS計算值(C1QH15N5〇2)+=237。 MS實驗值(電喷霧):(M+H)+=238。 !H NMR (CD3OD) : 4·47 (2H,t),4.15 (3H,s),1·80 (2H, m),1·50 (2Η,m),〇·99 (3Η,t)(未觀察到可交換之ΝΗ2、ΝΗ 及COOH質子)。 中間物7 : 2-丁氧基-8-甲氧基-9-(四氫-2好-哌喃-4_基甲基)-9丑-嘌呤-6-胺 128935.doc -85- 200843779
將2-丁氧基-8-甲氧基-9//-嘌呤-6_胺二螽,缺疏 股一鼠乙酸鹽(0.5 g)與 於無水DMF(10 mL)中之無水碳酸鉀(〇·79 。 起加熱至60 °C歷時1小時且使其冷卻至室溫,隨後添加心(溴甲基)四 氫-2//-哌喃(〇·26 g)。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39小時且於⑽ C下加熱2小時。將反應物傾入水中且萃取至乙酸乙酯中 (兩次)。將組合之乙酸乙酯萃取物經由疏水性玻璃料乾 燥,汽提至乾且首先藉由用0-1 〇〇%乙酸乙酯3襄己燒、接 著0-20%甲醇:乙酸乙酯溶離之二氧化矽層析(ISC〇)(4〇 g),且接著藉由用20-60%乙腈(0·〇5%曱酸):水(0·1%曱酸) 溶離之逆相層析(43 g,C-18)(1 SCO)來純化以產生呈白色 固體之標題化合物。 MS計算值(Ci6h25N5〇3)S335。 MS實驗值(電喷霧)··(M+H)+=33 6。 'H NMR (CD30D) : 4.29 (2H? t)5 4.13 (3H? s)? 3.92 (2H, m),3.81 (2H,dd),3·36 (2H,m),2·12 (1H,m),1·74 (2H, m),1.52-1·47 (4H,m),1.37 (2H, m),〇·98 (3H,t)(NH2交 換)。 中間物8 : 2·丁氧基-8-甲氧基-9-(四氫_2好_哌喃-2-基甲基)-嘌呤-6·胺 -86- 128935.doc 200843779
將2- 丁氧基·8·曱氧基_9//-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〇 2〇 g) 與於無水DMF(5 mL)中之無水碳酸鉀(0·315 g) 一起於6(Γ(: 下加熱1小時且冷卻至室溫。添加2-(溴曱基)四氫^哌喃 (73 μί)且將反應混合物於5(rc下加熱,隔夜。使反應混合 物於水(50 mL)中驟冷且將其萃取至乙酸乙酯(25 mL,3次) 中。將組合之有機層分離且通過疏水性玻璃料至乾,接著 汽提至乾且藉由MDAP來純化用曱醇濕磨時變成白色固體 之淺黃色膠狀物(145 mg)以產生標題化合物(6 mg)(約85% 純)。 MS計算值(c16H25N503)+=335。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6。 中間物9 : 丁基_9_(四氫_2及·哌喃-2-基)_9丑-嘌呤_2,6_ 二胺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2-氯_9-(四氫-2//-派喃-2-基)-嘌呤_6-胺(1〇 g)於無水乙二醇(50 ml)中之溶液中一次 性添加正丁基胺(16 ml)。將反應物於i2〇°C下加熱隔夜。 將反應物冷卻至室溫,用乙酸乙酯(150 ml)稀釋且用水(2X 128935.doc 87 - 200843779 50 ml)洗滌。將有機層經MgS〇4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 鈿。此得到呈黏性綠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ι〇·2 Θ,在 無需進一步純化之情況下將其用於下一步驟中。 MS計算值(C14H22N6O)+=290。 MS實驗值(電噴霧):(m+h)+=291。 !H NMR ((CD3)2SO): δ 7.8 (1Η, s), 6.6 (2H, s), 6.2 (1H, t), 5.4 (1H, dd), 4.0 (1H, m), 3.6 (1H, m); 3.2 (2H, m), 2.2 (1H, m), 1.9 (1H, m), 1.8 (1H, m), 1.7 (lH) m), 1.5 (2H, m)? • i.4 (2H,m),1·3 (2H,m),0.9 (3H,t)。 ’ 中間物1〇:妒-丁基_8_甲氧基_9丑_嘌呤_26_二胺三氟乙 酸鹽 cf3co2h 於室溫下,經5分鐘向粗;V2_ 丁基_9_(四氫·-哌喃 基)-9//-嘌呤-2,6-二胺(約1〇 2 g)於無水氯仿(1〇〇㈤丨)中之溶 液中添加數份N·溴代丁二醯亞胺(6.3 g)。使深色溶液於室 溫下攪拌30分鐘。用水(20 ml)洗滌反應混合物。使有機相 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且於真空中濃縮。此得到米色固體,將 其浴解於無水甲醇(100 ml)中且於室溫、氮氣下一次性添 加甲醇納溶液(25 wt.%於甲醇中,24 ml)。用所連接之冷 /旋裔將反應物於65°C下加熱隔夜。使反應物冷卻且於真空 中/辰縮。將所得橙色殘餘物溶解於乙酸乙酉旨(1 50 ml)中且 傾入飽和氯化銨水溶液(5〇 ml)中。將有機層分離且進一步 128935.doc -88 - 200843779 用水(5 0 ml)洗滌。將有機馬 有機―M_4乾燥,m於直空 中濃縮。於室溫下,向I k 门無水甲醇(70 ml)中之此物質中一次 性添加三氟乙酸(7 mn。趑gw )將反應物攪拌30小時且於真空中 濃縮以產生深棕色固》。脸lL门^ 、/、工 口體。將此固體溶解於乙醚(2〇 ml)中且 濕磨。過濾固體以得到g半名 于引壬未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3,3 g, 35%,4個步驟)。 MS計算值(0^()1^61^0)+=:236。 MS實驗值(電噴霧):(m+h)+==237。 ]n NMR ((CD3)2SO); δ 13 3-12 3 rm κ 、。 12.3 (1Η,br.m),8.6_7·3 (2Η, m),4·05 (3H,s),3·28 (2H m) 1 , ,
Mn,m),ι·52 (2H,m),1.33 (2H,m), 0·89 (3H,t)(其餘可交換質子不明確)。 中間物11 ·· iV2-丁基_8_甲羞其cwm g T軋基_9_(四氫_2丑_哌喃基甲基 9好-嘌呤-2,6_二胺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7V2-丁基甲氧基_9//•嘌呤_ 2,6-一胺二氟乙酸鹽(5〇〇111§)於無水队1二甲基甲_胺(8 ml)中之溶液中一次性添加碳酸鉀〇17 g)。將反應物於6〇 °C下攪拌1·5小時且接著冷卻至室溫。一次性添加‘(溴甲 基)四氫-2//-哌喃(〇·3 ml)且將反應物於5(TC下加熱隔夜。 將反應物用乙酸乙酯(20 ml)稀釋且用水(10 mi)洗條。將有 機層分離且於真空中濃縮。藉由Cls逆相層析,使用水(含 128935.doc -89- 200843779 有0.1%曱酸)-乙腈(含有〇·〇5%曱酸)作為溶離劑(10-45%)來 純化產物以得到呈黃色黏性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3 1 5 mg,90% 純)。 MS計算值(C16H26N602)+=334。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5。 ]H NMR ((CD3)2SO): δ 6.29 (2Η, s)5 6.17 (1H, t)5 4.00 (3H5 s),3·81 (2H,m),3·66 (2H,d),3.20 (4H,2xm),2·01 (1H, m),1·47 (2H,m),1·40 (2H,m),1·31 (2H,m),1.22 (2H,m), 0.89 (3H,t)。 中間物11,替代程序·· AT2-丁基-8-(甲氧基)-9_(四氫^哌 喃-4-基甲基嘌呤-2,6-二胺
在氮氣下,將7V2-丁基-8-(曱氧基)-3H-嘌呤-2,6-二胺三 敗乙酸鹽(12.89 g)與無水碳酸鉀(20.58 g)於無水DMF(175 mL)中之混合物加熱至6〇°C (外部),歷時丨·5小時。將反應 混合物冷卻至室溫,隨後添加甲烷磺酸四氫_2//_哌喃-4_基 甲醋(7.5 71 g)且接著,將反應物加熱至9〇。。歷時2·5小時。 藉由LCMS檢查反應混合物且展示不完全反應,且因此將 反應溫度降低至50°C (外部)且於氮氣下將反應混合物加熱 隔夜。 接著’使反應混合物在水(3〇〇 mL)與乙酸乙酯(300 mL) I28935.doc -90 - 200843779 之間分溶。分離有機物 取水層。將有鱗取物^且ΙΓ (_mL)再萃 、、、口且用鹽水(500 mL)洗滌。藉由 她心破璃料(分離鹽水層後)乾燥有機物。於減壓下 =有機物以產生粗掠色流動油狀物(ΐ6〇ι幻,將其凝固 :、、、濕固體(經2天)。使用逆相層析{isc〇[管柱⑹8)33〇 g](2〇 60/〇乙腈:水)}純化約3 g批量之此物質。將來自所有 純化之適當純溶離份組合且於減壓下蒸發以產生呈淺褐色 粉末狀固體之純標題化合物(5.1530 g)。
MS計异值(C16H26N6〇2)+=334。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5。 NMR (CDC13): 6·95 (2H,寬單蜂),6.52 (1H,寬單峰), 4·10 (3H,s),4·〇1-3.92 (2H,m),3.80-3.73 (2H,m),3.44- 3.29 (4H,重疊多重峰),2 14-2 〇〇 (1H,爪),i Μ」34 (8//,重疊多重峰),〇 98>〇 91 (3H,m)。 註解··含有殘餘曱酸。 中間物12 : TV、丁基·8_甲氧基-9兴四氫_2丑·哌喃_2_基甲基)· 9ii_ 嘌呤-2,6_ 二胺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2-丁基-8-甲氧基-9//-嘌呤-2,6-二胺三氟乙酸鹽(400 mg)於無水N,N-二甲基曱醯胺(6 ml)中之溶液中一次性添加碳酸鉀(630 mg)。將反應物於60 128935.doc -91 - 200843779 °C下攪拌1·5小時且接著冷卻至5(rc。一次性添加2_(溴甲 基)四氫-2//-旅喃(175 μΐ),且將反應物加熱至隔夜且 接著於90°C下加熱2小時。將反應物用乙酸乙酯(2〇 ml)稀 釋且用水(10 ml)洗務。將有機層分離且於真空中濃縮。藉 由MDAP半純化產物以得到標題化合物與異構體之混合 物。在無需進一步純化之情況下採用此混合物。 MS計算值(C16H26N602)、334。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5。 中間物13 : 3-(溴甲基)四氫_2丑·旅喃
於〇c下及於氮氣下,向無水二氯甲烷(28 ml)中之四氫_ 2//-旅喃-3-基甲醇(1 g)中一次性添加三乙基胺(27㈤丨),接 著經1分鐘逐滴添加甲烧績醯氣(〇·87 ml)。將反應物溫至 室溫且將其於此溫度下留置隔夜。將反應混合物用二氣曱 烷(20 ml)稀釋且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2〇㈤丨)洗滌。使有 機層通過疏水性玻璃料至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黃色油 狀物。於室溫下,向於無水丙酮(40 ml)中之此油狀物中一 -人性添加 >臭化鋰(3 g)。將反應物加熱至回流歷時1小時。 使反應物冷卻至室溫且溶解於二氯甲烷(6〇 中且用水 (20 ml)洗滌。使有機層通過疏水性玻璃料至乾且於真空中 /辰縮藉由二氧化矽層析(40 g)(ISCO),使用〇-50〇/。環己 烷:乙酸乙酯之梯度溶離來純化產物以得到呈黃色油狀物 128935.doc •92- 200843779 之標題化合物(340 mg)。 ]H NMR (CDC13): δ 3·99 (2H,m),3·84 (1H,m),3·41 (1H, m),3·35·3·21 (2Η,m),2.05-1.90 (2Η,m)5 1,71-1.59 (2Η, m),1·38 (1Η,m)。 中間物14 : TV2-丁基-8-甲氧基-9-(四氫-2J7·哌喃-3·基甲基)-9丑-嘌呤·2,6-二胺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V2- 丁基-8-曱氧基-9//-嘌呤-2,6-二胺三氟乙酸鹽(100 mg)於無水ν,Ν-二曱基甲醯胺(1 ml)中之溶液中一次性添加碳酸钟(15 8 mg)。將反應物於6〇 C下攢;拌1 ·5小時且接著冷卻至50°C。一次性添加3-(漠曱 基)四氫-2仏哌喃(56 mg)於無水N,N-二甲基甲醯胺(〇.3 ml) 中之溶液且將反應物於5 0 °C下加熱1 6小時。將反應物用乙 酸乙酯(1 5 ml)嫌釋且用皮Γ5 ml、冰絡。收各…β ,、丄,
離劑(20-60%)來純化產物以得到呈黃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 物(45 mg)。 MS計算值(c16H26N602)+=334。 MS實驗值(電噴霧广·(m+H)+=335。 中間物15 ·· 3·(溴甲基)四氫咬鳴 128935.doc -93- 200843779
Br
於0°C下及於氮氣下,向無水二氣甲烷(3〇 ml)中之四氫 吱喃-3-基甲醇(1 g)中一次性添加三乙基胺(2·7 mi),接著 經3分鐘逐滴添加甲燒確醯氯(1 ml)。於〇°C下攪拌反應物 直至浴中之冰熔化且接著將其於室溫下留置隔夜。用飽和 碳酸氫鈉水溶液(10 ml)洗滌反應混合物。使有機層通過疏 水性玻璃料至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黃色油狀物(1·7 g)。於室溫下,向無水丙酮(5〇 ml)中之此油狀物中一次性 添加溴化鋰(3.3 g)。將反應物加熱至回流歷時2〇小時。使 反應物冷卻至室溫且於真空中濃縮。將殘餘物溶解於二氣 曱烷(5 0 ml)中且用水(25 ml)洗滌。使有機層通過疏水性玻 璃料至乾且於真空中濃縮。藉由二氧化矽層析(4() g) (ISCO),使用〇·50%環己烷:乙酸乙酯之梯度溶離來純化產 物以得到呈無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89〇 mg)。
!H NMR ((CD3)2SO): δ 3.81-3.73 (2H5 m)> 3.66 (1Η? m)? 3·54 (2Η,m),3·42 (1Η,m),2·61 (1Η,⑷,2 〇2 (ιη,叫, 1 ·60 (1Η,m) 〇 中間物16 : 2-丁氧基_8_甲氧基_9_(四氫呋喃_3_基曱基卜 9好-嘌呤_6-胺 128935.doc -94- 200843779
將2-丁氧基-8-曱氧基嗓呤-6-胺三氟乙酸鹽(〇 · 2〇 g) 溶解於無水N,N-二曱基甲隨胺(5 mL)中,用無水破酸舒 (0.3 15 g)處理’加熱至60 C歷時1小時且接著冷卻至室 溫。向上述物質中添加3-(溴曱基)四氫呋喃(〇1〇3 g)且將 反應混合物於50°C下加熱,隔夜。用水(25 mL)使反應混 合物驟冷且將其萃取至乙酸乙酯中(3次,1〇〇 mL組合之總 體積)。將組合之有機相分離且通過疏水性玻璃料至乾。 汽提有機相以產生膠狀物,藉由c〗8逆相層析,使用水(含 有〇. 1%曱酸乙腈(含有0.05%曱酸)作為溶離劑(2〇_6〇%)2 其純化以付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97 mg)。 MS計算值(C15H23N503)+=321。 MS實驗值(電噴霧)··(m+H)+=322。 Ή NMR (CDC13): 5.39 (2Η, s), 4.24 (2H, t), 4.08 (3H, s), 3.96-3.85 (3H,重疊多重峰),3.71 (2H,⑷,36〇 (ih,补 2.81 (1H,m),L93 (1H,m),[π] 63 (3H,重疊多重峰),’ 1·46 (2H,m),0.93 (3H,t)。 ’ 中間物16,替代程序:2_(丁氧基)·8_(甲氧基)冬(四氣 呋喃基甲基丑-嘌呤-6-胺 I28935.doc -95- 200843779
將2-丁氧基-8-甲氧基-9//-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4.5 g)、 曱烷磺酸四氫-3-呋喃基甲酯(2·77 g)及碳酸鉀(531 g)於二 曱亞砜(45 ml)中之溶液攪拌且於60。(:下加熱1.5小時,接 著於90°C下加熱2.5小時。使反應物冷卻且將混合物用水 及鹽水稀釋,且與乙酸乙酯一起震盪。過濾存在之不溶性 固體(209 mg產物)且分離有機層。進一步用乙酸乙g旨萃取 水層四次。用水且接著用鹽水洗滌組合之有機層。藉由通 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有機層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淺標 色固體(4· 18 g)。使此固體自乙腈(25 ml)再結晶以得到產 物(2.28 g)。進一步藉由溶解於二氯甲烷中且用1 μ鹽酸、 鹽水及飽和碳酸氫納洗滌來純化此產物。將有機層經由疏 水性玻璃料乾燥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呈奶油色固體之產 物(2·03 g)。 MS計算值(C15H23N503)+=321。 MS實驗值(電噴霧)··(M+H)+=322。 巾 NMR (CDC13): δ 5·32 (2H,寬單峰),4·27 (2H,t),4,12 (3H,s),4.00-3.88 (3H,m),3·76 (2H,m),3·63 (1H,m), 2·85 (1H,m),1·97 (1H,m),1.81-1.66 (3H,m),i.49 (2H m),0·96 (3H, t) 〇 中間物17 · 2 -丁氧基-8-甲氧基-9· [2-(四氫_2丑-娘味基) 128935.doc -96- 200843779 乙基]-9/Γ-漂吟-6-胺
將無水Ν,Ν·二曱基甲酿胺(5社)中之2-丁氧基{甲氧 基擺嘌呤冬胺三“酸鹽(〇·2 g)用無水碳酸峰化幻 處理且接著加熱至⑽歷時H、時。冷卻至室溫後,隨即 向上述物質中添加4-(2-溴乙基)四氫-2//•哌喃(〇n〇幻且將 反應物溫至50°C,隔夜。用水(5 mL)使反應混合物驟冷且 將其萃取至乙酸乙§旨中(3次,⑽mL組合之總體積)。將 为離之有機層組合且通過疏水性玻璃料至乾。汽提有機相 以產生膠狀物,藉由Clg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〇1%曱 酸:l·乙猜(含有〇·05%甲酸)作為溶離劑(2〇_6〇%)將其純化以 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11 mg)。 MS 计异值(c17h27N5〇3)+=349。 MS實驗值(電噴霧):(M+H)、350。 H NMR (CDC13): 5.20 (2H, s)? 4.24 (2H5 t), 4J〇 (3H, s)5 3·94 (4H,重疊多重峰),3.31 (2H,m),1·78-1·65 (6H,重 豐多重峰1·52-1·39 (3h,重疊多重峰),ι·30 (2H,m), 〇·95 (3H5 t)。 中間物18 · 丁氧基-8-甲氧基-9-(四氫哌喃基甲 基)-9Η-嗓呤-6_胺 128935.doc -97- 200843779
將無水Ν,Ν·二曱基甲醯胺(5 mL)中之2-丁氧基·8·甲氧 基-9//-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〇·2 g)與無水碳酸鉀(〇3i5 g) 一起於60°C下加熱1小時且使其冷卻至室溫,隨後添加3_ (/臭曱基)四氫_2//-哌喃(〇·ι 12 g)。將反應混合物於5〇。〇下 加熱,隔夜。用水(20 mL)使反應混合物驟冷且將其萃取 至乙酸乙酯中(3次,75 mL組合體積)。將有機相分離,組 合且通過疏水性玻璃料至乾。於減壓下蒸發有機相以產生 黃色油狀物,藉由Cls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〇1%甲酸 乙腈(含有0.05%甲酸)作為溶離劑(2〇_6〇%)將其純化以得到 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05.4 mg)。 MS 計算值(C16H25N503)+=335。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6。 巾丽R (CDCl3): 5·14 (2H,s),4 % (2h,认 4 i〇 (3h,a 3.88-3.72 (4H ’ 重疊多重峰),3 42 (m,叫,3 27 (ih,d 句, 2.18 (1H,m),1.80-U3 (4H,重疊多重峰】6ι ι μ (3H,重疊多重峰),133].18 (1H,m),ο·% (3H,〇。 中間物19 : 2•(四氫呋喃_2_基)乙醇 將四氫夫南2-基乙酸乙g旨(2·5 g)於無水μ)中之 128935.doc •98- 200843779 攪拌溶液冷卻(冰浴)且於氮氣、低於1 5 °c下逐滴添加1 M 於四氫呋喃中之氫化鋁鋰。使反應物溫至周圍溫度且3 h 後再冷卻(冰浴),且在低於10°C下小心地添加5 N氫氧化鈉 (5·5 ml)。接著添加乙醚(50 ml)且10 min後,將所得固體 過濾且用醚充分洗滌。蒸發組合之濾液以產生呈澄清油狀 物之標題化合物,產量1,9 g。 lH NMR (CDC13): δ 4.03 (1H? m)5 3.91 (1H5 m), 3.79 (2H, m),3·74 (1H,m),2·82 (1H,s)5 2.03 (1H,m),1,98-1.84 (2H,m),1·84-1·70 (2H,m),1·63-1·50 (1H,m)。 中間物2〇·•甲烷磺酸2-(四氫呋喃-2-基)乙酯 經5 min向2-(四氫呋喃-2-基)乙醇(1·9 g)及三乙基胺(4,4 ml)於無水二氣曱烷(30 ml)中之冰冷卻之攪拌溶液中逐滴 添加甲烧續醯氣(1,59 ml)。經16 h使混合物緩慢溫至周圍 溫度’接著用飽和碳酸氫鈉洗滌。進一步用二氣曱烷萃取 水層且將組合之萃取物用鹽水洗滌,藉由通過相分離濾筒 乾燥且汽提以產生呈淺棕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產量 3.1 g 〇 iH NMR (CDC13): δ 4.36 (2H, t),3·96 (1H,m),3·86 (1H, m)5 3.74 (1H? m)5 3.02 (3H, s)5 2.01-1.84 (4H, m)? l.sg^ 1 ·40 (2H,m)。 中間物21 : 2-(2_溴乙基)四氫呋喃 128935.doc -99- 200843779 在攪拌下將於丙酮(50 ml)中之甲烷磺酸2-(四氫呋喃_2-基)乙酯(3·1 g)及無水溴化鋰(6·57 g)回流3 h。使其冷卻 後,汽提溶劑且將殘餘物用水處理且用二氯甲烷萃取三 次。將組合之萃取物用飽和碳酸氫鈉洗滌,藉由通過相分 離濾筒乾燥且汽提以產生呈橙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產 量 1 ·99 g。 H NMR (CDC13): δ 3·98 (1H,m),3.85 (1H,m),3,74 (1H, m),3·50 (2H,m),2.12-1.96 (3H,m),1.96-1.85 (2H,m), 1.54-1 ·43 (1H,m)。 中間物22 : 2-丁氧基-8-甲氧基-9-[2-(四氩呋喃-2-基)乙 基]-9/Ϊ-嘌呤-6-胺
• 在攪拌下,將2-丁氧基-8-曱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 酸鹽(200 mg)與碳酸鉀(236 mg)於無水N,N-二甲基甲醯胺 (2 ml)中之擾掉混合物於6〇。(^下加熱1 h。添加2-(2-漠乙 基)四氫呋喃(122 mg)且將攪拌混合物於50°C下加熱4 h。 使其冷卻後,添加水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三次。將組 合之萃取物用水、接著用鹽水洗滌,藉由通過相分離濾筒 乾燥且汽提以產生棕色油狀物。藉由C18逆相層析,使用 水(含有0.1%甲酸)_乙腈(含有0 05〇/〇甲酸)作為溶離劑(2〇_ 128935.doc -100- 200843779 60%)來純化此物質且,將適當溶離份組合且蒸發以移除乙 腈。用飽和碳酸氫鈉使殘餘水性混合物呈驗性,用二氯曱 烧萃取三次且藉由通過相分離濾筒將組合之萃取物乾燥, 接著蒸發以得到呈澄清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產量122 mg。 MS 什异值(Ci6H25N503)+=335。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6。 4 NMR (CDC13): δ 5·10 (2H,s),4.28 (2H,m),4.12 (3H, s),4_04 (2H,m),3·85 (2H,m),3.71 (1H,m),1·98 (3H,m), 1.88 (2H,m),1.77 (2H,m),1·51 (3H,m),0.97 (3H,t)。 中間物23 : W2_丁基_8_曱氧基_9-【2_(四氫呋喃_2_基)乙基卜 9丑-嘌呤·2,6-二胺
在攪拌下將7V2-丁基-8-甲氧基-9/ί-嘌呤-2,6-二胺三氟乙 酸鹽(200 mg)與碳酸鉀(236 mg)於無水Ν,Ν-二甲基曱醯胺 (2 ml)中之授拌混合物於6〇下加熱1 h。添加2-(2-溴乙 基)四氫吱喃(122 mg)且將攪拌混合物於5〇°C下加熱4 h。 使其冷卻後,添加水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三次。將組 合之萃取物用水、接著用鹽水洗滌,藉由通過相分離濾筒 乾燥且汽提以產生棕色油狀物。藉由Cu逆相層析,使用 水(含有0.1%曱酸)_乙腈(含有0·05%甲酸)作為溶離劑(2〇_ 128935.doc -101 - 200843779 60%)來純化此物質且將適當溶離份組合且蒸發以移除乙 腈。用飽和碳酸氫鈉使殘餘水性混合物呈鹼性,用二氯甲 烧萃取三次且藉由通過相分離濾筒將組合之萃取物乾燥, 接著蒸發以得到標題化合物,產量107 mg。 MS計算值(C16H26N602)+=334。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5。 4 NMR (CDC13): δ 4·90 (2H,s),4.58 (1H,br· t),4.09 (3H, s),3.98 (2H,m),3·86 (2H,m),3·72 (1H,m),3·38 (2H,m), 1.99 (3H,m),1.88 (2H,m),1.57 (2H,m),1.52-1.36 (3H, m),0.95 (3H,t)。 中間物24:5,6-二氫-2丑-派味-3_曱搭
將濃鹽酸(5.5 ml)添加至水(28 ml)中,接著添加丙烯醛 (33.8 ml)及甲苯(15 ml)。將攪拌之混合物於回流、乃艺下 加熱1 h,屆時回流逐漸減弱。使其冷卻後,添加碳酸鉀 直至王驗性且用醚萃取混合物兩次。將組合之萃取物用鹽 水洗滌,乾燥(NadOO且蒸發為棕色油狀物。於6毫巴壓 力下蒸顧產生王淺κ色流動液體之產物,bp 76-9°C,產量 4 g(14%)。 !H NMR (CDCls): δ 9.42 (1H5 s), 6.94 (1H, m)? 4.35 (2H? m),3·82 (2H,m),2·46 (2H,m) 〇 中間物25:四氫-2/7-哌喃-3-甲路 128935.doc -102- 200843779
於氮氣下,用10%濕披鈀碳催化劑處理乙醇(7〇 ml)中之 5,6-二氫-2//_哌喃」·曱醛(2·98 gm),接著於周圍溫度及壓 力下氫化30 min。經由矽藻土濾出催化劑且將濾液蒸發, 接著自甲苯再蒸發以產生呈油狀物之產物,產量2.58 g。 NMR (CDC13): δ 9.72 (1Η5 s)5 3.98 (1H? m), 3.82 (1H? m),3·73 (1H,m),3·58 (1H,m),2.49 (1H,m),1,95 (1H,m), 1·87 (1H,m)5 ι·70 (1H,m),」61 (m,m)。 中間物26 : 3-[(E,Z)-2-(甲氧基)乙烯基]四氫-2jy·哌味
將氯化曱氧基曱基三苯基鱗(15.5 gm)於無水THF(40 ml) 中之懸浮液冷卻至-40°C且於氮氣下在攪拌下逐滴添加第 三丁醇鉀(5·08 gm)於無水THF(40 ml)中之溶液。45 min 後,將混合物進一步冷卻至—65。(:且逐滴添加四氫-2//_派 喃-3-曱酸(2.58 gm)於無水THF(1 5 ml)中之溶液。移除冷卻 浴且在使其溫至周圍溫度後,將反應物再攪拌3〇 min。接 著使混合物於冰上驟冷,用醚萃取三次且將組合之萃取物 用鹽水洗滌,乾燥(NajCU)且蒸發,接著與曱笨一起再蒸 發。藉由急驟層析(二氧化矽,0-20%乙酸乙酯-環己烧)純 化粗產物以產生呈無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產量2 22 g (69%) ° 'H NMR (CDC13): δ 6.36+5.89 (1Η, m)? 4.53+4.12 (1H5 m), 128935.doc -103- 200843779 3·88 (1H,m),3.78 (1H,m), m),3·10 (1H,m),2.73+2.20 (2H,m),1.30 (ιιί,m) 〇 3划 A (3H,s),3 34 (1H, 〇H, m), 1.84 (1H? m)> i>63 中間物27 : 四風-2丑_旅请_3_基乙搭 στ 向3 [2_(甲氧基)乙烯基]四氫韻 gm)於 m)之授拌溶液中添加2N鹽酸(15mi)qh後, 將混合物用水稀釋且用趟萃取三次。將組合之萃取物用趟 水洗滌,乾燥(Na2S04)a蒸發以產生 ^ 題產物,產量l.79g。 產生…色油狀物之標 ,H NMR (CDCl3): δ 9·77 〇Η, S), 3.S5 (2Η, m), 3.43 〇H, m), 3.17 (1H, m), 2.34 (2H, m), 2.23 (1H, m), l.9〇 (1H> m), 1·64 (2H,m),1·27 (1H,m)。 中間物28 : 2-(四氫_2丑·哌喃I基)乙醇
OH
將硼氫化鈉(554 mg)於乙醇(20 ml)中之懸浮液冷卻(冰 冷)且經10 min在攪拌下逐滴添加四氫-2/^哌喃-3_基乙醛 (1 ·88 gm)於乙醇(8 ml)中之溶液。1 5 min後,移除冰浴且 在另外3 h後,將混合物於5〇。(:下加熱i h。冷卻後,蒸發 溶劑且將殘餘物用水處理且用二氣甲烧萃取三次。將組合 之萃取物用稀鹽水洗蘇,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且 蒸發以產生呈油狀物之標題產物。藉由用2 N鹽酸酸化該 128935.doc -104- 200843779 水溶液,用氯化鈉達到飽和且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來推得 另一批產物。如上處理此等萃取物且組合批料以產生i 54 g( 81%)之總產量。 mdR (CDCl3): δ 3·88 (2H,m),3 7〇 (2H,m),3 38 ⑽, m),3·11 (1H,t),1·89 (1H,m),1·76 (1H,m),1.61 (1H,m), 1·45 (2H,m),1.22 (2H,m)。OH未見到。 中間物29:甲烷磺酸2-(四氫_2丑-哌喃-3-基)乙酯
將2·(四氫-2//-哌喃·3·基)乙醇(1.54 gm)及三乙基胺(3.3 ml)於二氯甲烷(25 ml)中之溶液冷卻(冰浴)且經5 min在攪 拌下逐滴添加甲烷磺醯氯(119 ml)。當冰浴熔化時,將反 應物緩慢溫至周圍溫度。16 h後,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 洗丨條混合物,用二氣甲烷萃取水層兩次且將組合之萃取物 用稀鹽水洗滌,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且蒸發以產 生呈棕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產量2 3 8 g。 NMR (CDC13)·· δ 4.27 (2H,t),3·86 (2H,m),3·41 (1H, m),3.14 (1H,m),3·02 (3H,s),1·91 (1H,m),1·8 (1H,m), "1 (1H,m),1.63 (3H,m),1.23 (1H,m)。 中間物30 : 2·丁氧基甲氧基-9_[2_(四氫-2及-哌喃_3-基) 乙基】_9仏嘌呤冬胺
OMe
128935.doc 200843779 在攪拌下,將2-丁氧基-8-甲氧基-9//-嘌呤-6-胺三氟乙 酸鹽(200 mg)與碳酸鉀(236 mg)於無水N,N-二曱基甲醯胺 (2 ml)中之攪拌混合物於6〇ι下加熱1 h。添加甲烷磺酸2-(四氫-2/ί-哌喃-3-基)乙酯(142 mg)且將攪拌混合物於60°C 下加熱3 h。添加水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三次。將組 合之萃取物用水、接著用鹽水洗滌,藉由通過相分離濾筒 乾燥且汽提以產生棕色油狀物。藉由C ] 8逆相層析,使用 水(0·1%甲酸)-乙腈(〇·〇5〇/0甲酸)作為溶離劑(2〇-7〇%)來純 化此物質且將適當溶離份組合且蒸發以移除乙腈。用飽和 碳酸氫鈉使殘餘水性混合物呈鹼性,用二氣甲烷萃取三次 且藉由通過相分離濾筒將組合之萃取物乾燥,接著蒸發以 得到呈棕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產量丨〇8 mg。 MS計算值(C17H27N5〇3)+=349。 MS實驗值(電噴霧):(m+H)+=350。 NMR (CDC13): δ 5·10 (2H,s),4.28 (2H,t),4·12 (3H,s), 3·96 (2Η,t),3.87 (2Η,m)5 3·38 (1Η,m),3·12 (1Η,m),!·96 (1H,m),1.77 (2H,m),1·71-1·44 (6H,m),h2l (2H,m), 0.97 (3H,t)。 , , 中間物31 : TV2-丁基_8_甲氧基·、【八(四氫_2丑哌喃_3基)乙 基]-9及-嗓呤-2,6-二胺
-二胺三氟 在攪拌下,將7V2-丁基_8_甲氧基票呤_2,6 128935.doc -106- 200843779 乙酸鹽(200 mg)與碳酸鉀(236 mg)於無水Ν,Ν-二曱基曱醯 胺(2 ml)中之攪拌混合物於60°c下加熱1 h。添加甲烷績酸 2_(四氫-2//-哌喃-3-基)乙酯(142 mg)且將攪拌混合物於60 °C下加熱3 h。添加水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三次。將 組合之萃取物用水、接著用鹽水洗滌,藉由通過相分離濾 _乾燥且Ά提以產生棕色油狀物。藉由C〗g逆相層析,使 用水(0.1%甲酸乙腈(0·05〇/ο甲酸)作為溶離劑(20_60%)來 純化此物質且將適當溶離份組合且蒸發以移除乙腈。用飽 和碳酸氫納使殘餘水性混合物呈鹼性,用二氯甲烷萃取三 次且藉由通過相分離濾筒將組合之萃取物乾燥,接著蒸發 以得到呈標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產量138 mg。 MS 计异值(c17H28N6〇2)+=348。 MS實驗值(電噴霧):(M+H)+=349。 ]H NMR (CDC13): δ 4.89 (2H5 br. s), 4.57 (1H? br. t)5 4.08 (3H,S),3·88 (4H,m),3.36 (3H,m),3.12 (1H,m),1·97 (1H, m),1.68-1.52 (7H,m),L40 (2H,m),12〇 (1H,m) 〇94 (3H,t)。 ’ 中間物32 : 2-(四氫哌喃_4基)乙醇
於虱虱下,經10分鐘向氫化鋁鋰(12.6 ml,於四氫呋喃 M/合液)於無水四氫呋喃(20 ml)中之冰冷溶液中逐 128935.doc -107- 200843779
之溶液。添加後,將反應物加熱至回流,隔夜。將反應物 冷卻且用乙醚(100 ml)稀釋。將5訄氫氧化鈉水溶液(約1〇 ml)小心地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直至停止冒泡。濾出形成 之白色沈澱物。將所得濾液經碳酸鉀乾燥,過濾且於真空 中濃縮。此產生呈無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3 3㈡^ MS計算值(C7H14O2)+=i30。 MS實驗值(電喷霧):(m+H)+=131。 NMR (DMSO): 4.35 (1H, t), 3.80 (2H, m), 3.43 (2H, m), 3.25 (2H, m), 1.60 〇H, m), 1.54 (2H, m), 1>35 (2R? m)j 1·13 (2H,m) 〇 中間物33:曱烷磺酸2-(四氫-2及-哌喃_4_基)乙酯
向無水二氯甲烷(100 ml)中之2- 於〇°c下及於氮氣下 (四氫-2//-娘鳴-4-基)乙醇(3.3 g)中添加三乙基胺(4 6 mi), 接著經5分鐘逐滴承‘田、匕2;甚疏备^ 〇 A _ ,、
128935.doc -108- 200843779 NMR (DMSO): 4.24 (2H η 3 so μ ⑷,t),3·82 (2H,m),3.80 3·27 (2H,m),2·50 (5H,m),uo (2H,⑷。 UH,s), 中間物34 : 4_(2_溴乙基)四氫-;2仏哌喘
於室溫下,向無水丙酮中之曱烷磺酸2_(四 ^ ^ /7 - σ+ 4-基)乙S旨(5.4 g)中-次性添加溴化鐘(9 g)。在氮氣下,將 反應物加熱至回流歷時4小時。使反應物冷卻至室溫且於 真空中濃縮。將殘餘物溶解於二氯甲烷(1〇〇 ml)中且用水 (50 ml)洗條。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有機層,且於 真空中濃縮。藉由二氧化矽層析(4〇 gKISC〇),使用〇_5〇0/〇 ί哀己院:乙酸乙醋之梯度溶離來純化產物以得到呈無色油 狀物之標題化合物(3.5 g>。 H NMR (DMSO): 3·82 (2H,m), 3.56 (2H,t),3.26 (2H,m), 1·75 (2H,m),1·65 (1H,m),1·57 (2H,m),1·16 (2H,m)。 中間物35 : 2-丨(2,2-二甲基戊基)氧基卜9_(四氫_2丑_哌喃_2-基)-9^-嘌呤-6-胺
於5〇C下’向2-氯_9-(四氫_2//-哌喃-2-基)-9//-嘌呤-6-胺 128935.doc -109- 200843779 (5 00 mg)及2,2-二甲基戊醇(3 · 8 mL)之懸浮液中添加數份氫 化鈉(396 mg,60%分散液)。向所得黏性發泡體中添加另 一部份2,2-二甲基戊醇(1·5 mL)。將反應物於5(Γ(:下攪拌 7 2 h。將反應混合物冷卻,接著小心地用水使其驟冷(1 〇 mL)且用EtOAc(3x25 mL)萃取。將有機物組合,用鹽水(3() mL)洗滌,經MgSCU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黃 色油狀物。將此油狀物與曱苯共沸(x3)且藉由Ci8逆相層析 (ISCO),使用水(〇·ΐ%甲酸)_乙腈(〇 〇5%曱酸)作為溶離劑 (30-80%)來純化所得黏性黃色油狀物以得到呈棕色固體之 標題化合物(372 mg)。 MS計算值(C17H27N5〇2)+=333。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4。 中間物36 : 8-溴-2_[(2,2-二甲基戊基)氧基】-9-(四氫_2丑·哌 喘-2-基)_9/7-嘌吟-6-胺
於0 C下,向無水氣仿(4〇5 mL)中之八[(2,2_二曱基戊 基)氧基;(四氫哌喃_2·基嘌呤冬胺on mg)中 以單份添加NBS(209 mg)。將反應物溫至室溫且攪拌5 h。 將混合物溶解kDCM(2〇 mL)中且用水(3〇 mL)洗滌。將有 機物分離且使用疏水性玻璃料乾燥,接著於真空中濃縮以 传到呈綠色/棕色黏性發泡體之標題化合物(475 mg)。 128935.doc -110- 200843779 MS計算值(Ci7H26BrN5〇2)+=411/413。 MS實驗值(電喷霧):(M+H)+=412/414。 NMR ((CD3)2SO): δ 7·48 (2H,br,s),5.52 (1H,dd), 4.08-3.89 (3H5 m)5 3.70 (1H? m), 2.97-2.83 (1H? m)? 2.04-l,94(lH,m),1.89-1.51(4H,m),1.35-1.21(4H,m),0.99-0·91 (6H,s),0.90-0.84 (3H,m)。 中間物37 · 2-丨(2,2_二甲基戊基)氧基】-8-甲氧基- 9-(四氫_ 2好-旅喃-2-基)-9丑-嗓吟-6-胺
向8-溴-2-[(2,2-二甲基戊基)氧基]·9-(四氫-2//-哌喃-2-基)-9//-嗓呤-6·胺(475 mg)於無水MeOH(3.92 mL)中之溶液 中添加甲醇鈉溶液(0,649 mL,30% wt·於MeOH中)。將反 應混合物於回流下擾拌5 h。將反應物冷卻且於真空中濃 縮以產生橙色殘餘物。將殘餘物溶解於飽和氯化錢溶液 (25 mL)中且用EtOAc(25 mL)萃取。將有機層分離且用水 (I5 mL)洗務。將有機物分離,經MgS〇4乾燥,過渡且於真 空中濃縮以產生呈橙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323 。 MS計算值(C18H29N503)+=363。 MS實驗值(電喷霧):(m+H)+=364。 5·37 (1H,dd),4.05 (1H? m)? 2.72-2.58 H NMR ((CD3)2SO): δ 6.85 (2H? s)5 (3H,s),4.02-3.83 (3H,m),3.63-3.54 128935.doc 200843779 (1H,m),1.97:1.91 (1H,m),1.77_1·46 (4H,m),1.31-1.23 (4H,m),0.93 (6H,s),0.89-0.83 (3H,m)。 中間物38 : 2-[(2,2-二甲基戊基)氧基]_8_甲氧基_9丑_嘌呤_ 6_胺三氟乙酸鹽
向2-[(2,2_二曱基戊基)氧基]_8_曱氧基_9兴四氫_2/ί-哌喃_ 2-基)-9//-嘌呤-6-胺(323 mg)於無水MeOH(3.23 mL)中之溶 液中添加TFA(0.323 mL)且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48 h。於 真空中濃縮反應物以產生黃色殘餘物。將殘餘物用Et2〇濕 磨且過濾以產生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252 mg)。 MS計算值(C13H2iN502)+=279。 MS實驗值(電喷霧):(M+H)、280。 中間物39 : 2-【(2,2·二甲基戊基)氧基】甲氧基_9气四氫_ 2好-旅味-4-基甲基)-9丑·嗓呤-6-胺
-6-胺三 设中添加碳 °將反應物 向2-[(2,2-二甲基戊基)氧基]-8-甲氧基^票吟 氟乙酸鹽(252 mg)於無水DMF(3.97 mL)中之溶液中 酸卸(356 mg)。將混合物於60°C下攪拌9〇分鐘。 128935.doc -112- 200843779 冷卻且添加4-(溴甲基)四氫-2丹-哌喃(127 mg)。將混合物 於50°C下攪拌6 h。將反應物冷卻且溶解KEt〇Ac(4〇 mL) 中。用水(2x20mL)洗滌混合物且將有機物分離,經MgS〇4 乾燥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黏性油狀物。藉由C】8逆相層 析(ISCO),使用水(0·1%曱酸)_乙腈(0 05%曱酸)作為溶離 ΗίΙ (3 0-80 Α)來純化粗物質以得到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 物(116 mg) 〇 MS 計算值(C19H31N503)+=377。 MS實驗值(電喷霧):(m+H)+=378。 中間物40 : 7V2-戊基冬(四氫_2丑_哌喃·2-基)-9丑-嘌呤_2,6-二胺
向2_氣_9-(四氫-2//-旅喃-2-基)-9//-嗓吟-6-胺(5〇〇 mg)於 無水乙一醇(2.3 mL)中之溶液中添加1·戍基胺(689 mg)。 將溶液於回流(120°C)下攪拌隔夜。將反應物冷卻,溶解於 EtOAc(30 mL)中且用水(2x20 mL)洗滌。將有機物分離, 經MgS〇4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呈黏性棕色油 狀物之標題化合物(561 mg)。 MS計算值(C15H24N6O)、304。 MS實驗值(電喷霧):(M+H)、305。 ]H NMR ((CD3)2SO): δ 7.85 (1H5 s)? 6.62 (2Η? s)5 6.22 (1Η? 128935.doc -113- 200843779 t}^ 5·40 〇H5 dd)5 4.01-3.95 (1H, m)5 3.63^3.55 (iH 3*26·3·19 (2H? m)? 2.25.2.13 (1H? m)5l.95(1H5 (1H,m),1,66 (1H’ m),1·价1·15 (8片’ m)’ 〇 87 (3H,叫。介 於〇 · 8 1 ’ 6之間的其他質孑之證明-油脂或煙片段。 中間物41 : 2,6_ 二胺 基)-9孖_嘌呤_ 8-溴-iV2-戊基-9-(四氫哌味
NK
將戊基冬(四氫-2H-哌喃-2-基)-9扒嘌口人9 < 不 7 -2,6-二胺 (543 mg)於無水氯仿(4 6 mL)中之溶液冷卻 |芏ϋ C且添加 NBS(334 mg)。將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1〇分鐘。將反應物 溶解於DCM(30 mL)中且用水(30 mL)洗滌。將有機物分 離,使用疏水性玻璃料乾燥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呈黏性 標色殘餘物之標題化合物(627 mg),在未加工情況下將其 用於下一步驟中。 MS計算值(C15H23BrN60)+=382/384。 MS實驗值(電噴霧):(M+H)+=383/385。 中間物42 : 8-甲氧基-W2-戊基冬(四氫-2/7-派喃_2·基)-9丑-嘌呤_2,6_二胺
128935.doc -114- 200843779 向 8- >臭--戍基- 9- (四氮-2//_11 辰 ^南-2-基)-9//-噪呤·2 6 -胺(607 mg)於無水MeOH(4,7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甲醇納 溶液(0.906 mL,3 0% wt· MeOH)且將混合物於下授摔 48 h。於真空中濃縮反應物。將殘餘物溶解於Εί〇Α^25 mL)中且用飽和氯化銨(25 mL)洗滌。將有機物分離,經 MgSCU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呈紅色/棕色黏性 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520 mg),在未加工情況下將其用於 下一步驟中。 MS計算值(C16H26N602)+=334。 MS實驗值(電喷霧):(m+H)+=335。 中間物43 : 8-甲氧基-7V2-戊基-9丑-嘌呤-2,6·二胺三敦乙 酸鹽
向甲氧基-ΛΓ2 -戊基-9-(四氫-2//-派喃_2_基嗓呤_ 2,6-二胺(520 mg)於無水MeOH(5.2 mL)中之溶液中添加 TFA(0.52 mL)且將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48 h。於真空中濃 縮反應物以產生橙色殘餘物,將其用玢2〇濕磨且過濾以產 生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223 mg)。 MS計算值((:^1^1^60)+=250。 MS實驗值(電噴霧):(m+H)+=251。 NMR ((CD3)2SO): δ 13.02-12.15 (1H,br.d),8·33-7·18 128935.doc -115- 200843779 (2H,br.m),4.04 (3H,s),3·32-3·17 (2H,m),159] 47 (2H, m),1.38-1.20 (4H,m),0.88 (3H,t),未見到一個可交換質 子。 、 中間物44 : 8-甲氧基^戊基四氫-2丑_哌喃_心基甲基)_ 9丑-嘌呤·2,6-二胺
於60 C下向8-曱氧基凊2_戊基_9/^嘌呤_2,心二胺三氟乙 酸鹽(223 mg)於無水DMF(3 85 mL)t之溶液中添加碳酸鉀 (339 mg)且將混合物攪拌9〇分鐘。將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且 整份添加4-(溴甲基)四氫_2仏哌喃(121 mg)。將反應物於 50C下攪拌隔夜,且接著使其冷卻且溶解於Et〇Ac(2〇 中將有機物用水(2x 10 mL)洗務,分離,經MgS04乾燥, 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灰白色固體。藉由逆相層 析(ISCO),使用水(0·1%甲酸)_乙腈(〇〇5%甲酸)作為溶離 劑(20-60%)來純化粗物質以得到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 物(140 mg)。 MS計算值(C17H28N602)+=348。 MS實驗值(電喷霧):(m+H)+=349。 中間物45 : 2-[(3-甲基丁基)氧基卜9_(四氫-2丑_哌喃_2•基)_ 9好-嘌呤-6-胺 128935.doc -116- 200843779
在攪拌下,經5分鐘向DME(5 mL)中之3-甲基-1-丁醇 (1·03 mL)中添加數份第三丁醇鈉(912 mg)。將混合物於室 溫下授拌直至均質。添加2-氯_9_(四氫-2//-哌喃-2-基)-9//-嘌呤-6-胺(6〇〇 mg),接著添加〇ΜΕ(4·6 mL)。將反應物於 11 〇 C下加熱隔夜。使反應物冷卻,溶解於水(2〇 mL)中且 用EtOAc(2x20 mL)洗務。將有機物用鹽水萃取,分離,經 MgSCU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黏性黃色油狀 物。藉由C18逆相層析(ISCO),使用水(〇·!%甲酸)_乙腈 (0·05%曱酸)作為溶離劑(30-80%)來純化粗物質以得到呈黃 色殘餘物之標題化合物(266 mg)。 MS計算值(c15H23N5O2)+=305。 MS實驗值(電噴霧):(m+H)+=306。 中間物46 : 8-溴-2_[(3-甲基丁基)氧基卜9-(四氫-2丑·哌喃_2· 基)_9i/·嘌吟-6-胺
於0C下向2-[(3 -曱基丁基)氧基]-9-(四氫- 2//-娘喃-2-基)· 9/ί-嘌呤-6-胺(266 mg)於無水氣仿(3· 15 mL)中之溶液中添 加NBS( 163 mg)。將反應物溫至室溫且攪拌5 h。將反應物 溶解於DCM(2〇 mL)中且用水(2〇 mL)萃取。將有機物分 128935.doc -117- 200843779 離’使用疏水性玻璃料乾燥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呈綠色/ 椋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3 14 mg)。 MS計算值(C15H22BrN502)+=383/385。 MS實驗值(電喷霧):(M+H)、384/386。 NMR ((CD3)2SO): δ 7.38 (2Η, br.s)? 5.49 (1H, dd)? 4.24 (2H,t),4.03 (1H,d),3.68-3.57 (1H,m),3.03-2.90 (1H,m), 2.03-1.50 (8//,m),0·92 (6H,d)。 中間物47 : 2,【(3_甲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冬(四氫-2仏旅 _ 喃-2-基)-9丑-嘌呤-6-胺
向8_溴-2-[(3-甲基丁基)氧基]-9-(四氫-2//-哌味-2-基)-9//-嘌呤-6…胺(3 14 mg)之溶液中添加曱醇鈉溶液(〇 46〇 mL,30°/〇 wt· MeOH)且將混合物於回流下攪拌4 h。使反 應物冷卻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橙色殘餘物。將殘餘物溶 解於EtOAc(20 mL)中且用飽和氯化銨溶液(20 mL)、接著 用水(20 mL)萃取。將有機物分離,經MgSCU乾燥,過渡且 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呈淺橙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21〇 mg)。 MS計算值(C16H25N503)+=335。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6。 'H NMR ((CD3)2SO): δ 6.81 (2H5 br.s)? 5.34 (1H, dd), 4.26- 128935.doc -118- 200843779 4.15 (2H,m),4.05 (3H,s),3.96 (1H,d),3.61-3.52 (1H,m), 2·77-2·66 (1H,m),1.98-1.90 (1H,m),1.79-1.46 (7H,m), 0·92 (6H,d) ° 中間物48 : 2-丨(3-甲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9丑-嘌呤-6-胺 三氟乙酸鹽
向2-[(3-曱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9-(四氫-2/f-哌喃-2-基)-9//-嘌呤-6-胺(210 mg)於無水MeOH(2.1 mL)中之溶液 中添加TFA(0.21 ml)且將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24 h。於真 空中濃縮反應物以產生黃色殘餘物,將其用Et20(15 mL) 濕磨且於減壓下過濾以產生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 (143 mg) 〇 MS計算值(CnH17N502)+=25 1。 MS實驗值(電喷霧):(M+H)+=252。 NMR ((CD3)2SO): δ 7.90 (1H,br),4.38-4.30 (2H,m), 4·05 (3H,s),1.79-1.68 (1H,m),1.65-1.56 (2H,m),0.93 (6H,d),未見到兩個可交換質子。 中間物49 : 2-[(3-甲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_9-(四氫-2丑-旅喊-4-基甲基)-9丑-嗓吟-6-胺 128935.doc -119- 200843779
向2-[(3-甲基丁基)氧基]-8 -曱氧基-9//-嘌呤-6-胺三氟乙 酸鹽(143 mg)於無水DMF(2.42 mL)中之溶液中添加碳酸钾 (217 mg)且將混合物於60°C下攪拌90分鐘。將反應物冷卻 且添加4-(演曱基)四氫-2//-0辰喃(77 mg)。將反應物於5 〇 下攪拌隔夜且冷卻至室溫。將混合物溶解於EtOAc(3 0 mL) 中且用水(2x15 mL)萃取。將有機物分離,經MgS04乾燥且 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黏性黃色油狀物。藉由Cl8逆相層析 (ISCO),使用水(〇·ι%曱酸)-乙腈(0.05%曱酸)作為溶離劑 (20-60%)來純化粗物質以付到呈澄清黏性油狀物之標題化 合物(52 mg)。 MS計算值(C17H27N503)+=349。 MS實驗值(電喷霧):(m+H)+=350。 中間物50 : 2-[(2-甲基丁基)氧基]_9-(四氫_2丑_哌喃_2-基)_ 9/Γ·嘌呤-6-胺
向DME(4 mL)中之2-甲基-1-丁醇(0.855 mL)中添加第三 丁醇鈉(760 mg)。將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直至均質。添加 2-氯-9-(四氫-2//-哌喃-2-基)-9//-嘌呤-6-胺(500 mg),接著 128935.doc -120- 200843779 添加DME(4 mL)。將反應物於11 0°C下加熱隔夜。將混人 物冷卻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黃色殘餘物。將殘餘物溶解 於水(30 mL)中且用EtOAc(2x30 mL)萃取。將有機物分離 且用鹽水(3 0 mL)洗滌。將有機物分離,經MgSCU乾燥,過 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呈黃色/棕色殘餘物之標題化合 物。在無需進一步純化之情況下將此物質用於下_步驟 中〇 MS計算值(C15H23N5O2)+=305。 MS實驗值(電喷霧):(M+H)+=306。 中間物S1 ·· 8_溴-2_丨(2-甲基丁基)氧基]冬(四氫_2丑_哌喝_2_ 基)-9及-嗓吟-6-胺
將2-[(2-甲基丁基)氧基]冬(四氫-2//-哌喃-2-基)-9仏嗓 呤-6-胺(245 mg)於無水氣仿(2·9 mL)中之溶液冷卻至〇°c且 添加NBS(1 50 mg)以產生綠色/棕色溶液。將反應混合物於 室溫下攪拌6 h。將混合物溶解於DCM(20 mL)中且用水(20 mL)洗丨條。將有機物分離,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 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呈綠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292 mg)。 MS計算值(C15H22BrN502)+=383/385。 MS 實驗值(電噴霧)··(m+H)+=384/386。 128935.doc -121 - 200843779 ]H NMR ((CD3)2SO): δ 7.39 (2H5 br)5 5.50 (1H? dd)? 4.15-4.07 (1H? m)? 4.06-3.95 (2H, m)5 3.70-3.57 (1H5 m)5 3.02- 2.88 (1H, m)? 2.03-1.40 (7H? m)5 1.27-1.13 (1H? m)? 0.99-〇·84 (6H,m) 〇 中間物52 : 2-[(2-甲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9-(四氫-21哌 鳴-2-基)-9H-嘌呤-6-胺
向8-溴-2-[(2-甲基丁基)氧基]-9-(四氫-2//·哌喃-2-基)_ 9仏嘌呤-6-胺(284 mg)於無水MeOH(2.54 mL)中之溶液中 添加甲醇鈉溶液(0.416 1111^,3 0%\^.1^011)且將混合物於 回流下授拌1 h。使反應物冷卻且於真空中濃縮。將所得 殘餘物溶解於EtOAc(15 mL)中且傾入飽和氯化銨溶液(15 mL)中。將有機物分離,經MgSCU乾燦,過濾且於真空中 $辰縮以產生呈撥色發泡體之標題化合物(199 nig)。 MS計算值(C16H25N5〇3)+=335。 MS實驗值(電喷霧):(M+H)+=336。 NMR ((CD3)2SO): δ 6.87 (2Η, s), 5.35 (1Η? dd), 4.13- 3·91 (6Η,m),3.66-3.50 (1Η,m),2·77-2·62 (1Η,m),1·98_ 1.42 (7H,m),1.26-1.13 (1H,m),0.98-0.85 (6H,m)。 中間物53 : 2-[(2-曱基丁基)氧基卜8·(甲氧基)_9i^嘌呤& 胺三氟乙酸鹽 128935.doc -122- 200843779
向2-[(2-曱基丁基)氧基]-8-曱氧基_9·(四氫哌喃_2· 基)·9//•嘌呤-6-胺(199 mg)於無水MeOH(1.99 mL)中之溶液 中添加TFA(0.199 mL)。將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24 h。於真
空中濃縮反應物以產生黃色殘餘物。將殘餘物用Et2〇濕磨 且過濾以產生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U1 mg)。 MS 計算值。 MS實驗值(電噴霧):(m+h)+=252。 ]H NMR ((CD3)2SO): δ 8.01-7.46 (2H? br)5 4.20-4.00 (6Η? m),1.88-1.73 (1Η,m),ΐ·54-1·4〇 (1Η,m),1·28-1·12 (1Η, m),0·99-0·84 (6H,m)。 中間物54 : 2-[(2-甲基丁基)氧基卜8_甲氧基-9_(四氫_2好_哌 喃-4_基曱基)_9丑_嘌呤胺
nr
向2-[(2-曱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9仏嘌呤_6_胺(1〇9 mg)於無水DMF(1.86社)中之溶液中添加碳酸斜(165邮) 等此a物於60 C下攪拌9〇分鐘。將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且 添加4十/臭甲基)四氫-派喃(59 mg)。將反應物於50°C下 128935.doc -123- 200843779 攪拌隔夜且冷卻至室溫。將混合物溶解於EtOAc(l5 mL)中 且用水(2x10 mL)洗滌。將有機物分離,經MgSCU乾燥,過 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黃色黏性油狀物。藉由C18逆相 層析(ISCO),使用水(0.1%曱酸乙腈(0.05%甲酸)作為溶 離劑(20-60%)來純化該物質以得到呈黃色油狀物之標題化 合物(4 1 mg)。 MS計算值(C17H27N503)+=349。 MS實驗值(電噴霧):(M+H)+=350。 中間物55 : 2-[(1-甲基丁基)氧基卜9-(四氫-2丑·哌喃-2-基)-9i/-嘌呤-6-胺
經5分鐘向2_戊醇(3.65 mL)中添加數份第三丁醇鈉(76〇 mg)。將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直至均質。添加孓氣(四 氫-2//-哌喃-2-基)-9//-嗓呤-6-胺(5 00 mg)且將反應物於50 °C下加熱隔夜,接著再加熱72 h。將反應混合物冷卻且用 水(10 mL)使其驟冷’且用EtOAc(3x25 mL)萃取。將有機 物組合,用鹽水(30 mL)洗滌,經MgSCU乾燥,過濾且於真 空中濃縮以產生呈黏性黃色油狀物之粗標題化合物。 在另一燒瓶中,將2-氯-9-(四氫-2/7-旅喃_2_基)-9//-σ票 呤-6-胺(500 mg)及2-戊醇(3.8 mL)之懸浮液加熱至5(rc。 添加數份氫化鈉(396 mg,60%分散液)且將反應物於5〇〇c 128935.doc -124- 200843779
狀物之粗標題化合物。 將兩種粗反應產物組合且藉由Ci8逆相層析(ISC〇),使 用水(0·1 /〇甲酸)_乙腈(0·05〇/〇甲酸)作為溶離劑(2〇-6〇%)來 純化以得到呈棕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382 mg)。 MS計算值(C15H23N5O2)+=305。 MS實驗值(電噴霧):(m+H)+=306。 中間物56 : 8-溴_2-[(1-甲基丁基)氧基卜9-(四氫-2/Γ-哌喃-2· 基嘌呤-6_胺
於〇°C下向2-[(1-曱基丁基)氧基]-9-(四氫-2//-哌喃-2-基)-9//-嘌呤-6-胺(382 mg)於無水氣仿(4.52 mL)中之溶液中以 單份添加NBS(234 mg)。將反應物溫至室溫且攪拌5 h。將 反應混合物溶解於DCM(20 mL)中且用水(30 mL)洗滌。將 有機物分離,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且於真空中濃 縮以產生綠色/棕色發泡體(493 mg)。 MS 計算值(C15H22BrN502)+=383/385。 MS實驗值(電喷霧):(M+H)+=384/386。 NMR ((CD3)2SO): δ 7·44 (2H,br),5·48 (1H,dd),5.09· 128935.doc -125- 200843779 4.98(lH,m),4.07-3.98 (lH,m),3.68-3,57 (lH,m),3.02-2.88(lH,m),2.03-l,91(lH,m),1.87-1.79 (lH,m),l,74-h45 (5Η,m),1.44-1.20 (5Η,m),0·95-0.85 (3Η,m)。 中間物S7 ·· 2-[(l-曱基丁基)氧基]冬甲氧基冬(四氫_2仏哌 喃基)-9丑-嘌呤-6-胺
向^溴-2-[(1-甲基丁基)氧基]-9-(四氫-2//-哌喃_2_基)_ 9//_嘌呤胺(493 mg)於無水MeOH(4.37 mL)中之溶液中 添加甲醇鈉溶液(0·722 mL,30% wt.於MeOH中)且將混合 物於回流下攪拌6 h。添加另一部份甲醇鈉溶液(〇.12〇 mL,30% wt.於MeOH中)且繼續反應90分鐘。將反應物冷 卻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橙色殘餘物。將殘餘物溶解於飽 和氣化銨(25 mL)中且用EtOAc(25 mL)洗滌。將有機物分 離且用水(15 mL)洗滌。將有機物分離,經MgSCU乾燥,過 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呈橙色發泡體之標題化合物13 mg)。 ^18&十鼻值((^161125^5〇3) + :=3 35。 MS實驗值(電喷霧):(m+H)+=336。 NMR ((CD3)2S0): δ 6·78 (2H,s),5·33 (1H,d),5·〇7-4 96 (1Η,m),4.09-3·92 (4Η,m),3·62-3·49 (1Η,m),2.80-2 64 (1H,m),1·97-1·88 (1H,m),1.77-1,43 (6H,m),l,42] 19 128935.doc -126- 200843779 (5H,m),0.95-0.84 (3H,m)。 中間物58 : 2-[(l-甲基丁基)氧基】-8-曱氧基嘌呤-6-胺 三氟乙酸鹽
向2-[(1-曱基丁基)氧基]-8 -甲氧基-9-(四鼠-2//-派°南-2 -基票呤-6-胺(313 mg)於無水MeOH(3.13 mL)中之溶液 中添加TFA(0.313 mL)且將混合物於室溫下授拌48 h。於真 空中濃縮反應混合物以產生黃色殘餘物,將其用Et20濕磨 且過濾以產生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21 8 mg)。 MS 計算值(CHHnNsOO+iSI。 MS實驗值(電喷霧):(μ+Η)+=252。 NMR ((CD3)2SO): δ 8,12 (2Η,b〇, 5·20-5.09 (1Η,m), 4.〇5(3H,s),1.74-1.52 (2H,m),1.45-1.27 (5H,m),0.94-G·85 (3H,m),未見到一個可交換質子。 中間物59 : 2-【(l-甲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9-(四氫-2丑-哌 喃-4-基甲基)_9丑·嘌呤_6•胺
向2-[(1_甲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_9//_嘌呤-6-胺三氟乙 128935.doc -127- 200843779 酸鹽(218 mg)於無水DMF(3.71 mL)中之溶液中添加碳酸鉀 (330 mg)。將混合物於60°C下攪拌90分鐘。將反應物冷卻
且添加4-(溴甲基)四氫-2//-略嚼(11 8 mg)。將反應物於5〇°C 下攪拌6 h且冷卻至室溫。將混合物溶解於Et〇Ac(40 mL) 中且用水(2x20 mL)洗滌。將有機物分離,經MgS04乾燥且 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黏性黃色油狀物。藉由c u逆相層析 (ISCO),使用水(〇」%曱酸)_乙腈(0.05〇/〇曱酸)作為溶離劑 (20-60%)來純化該物質以得到呈澄清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 (92 mg)。 MS計算值(C17H27N503)+=349。 MS實驗值(電噴霧):(m+H)+=350。 中間物60 : 2-氣-1丑-嘌呤-6-胺
將2,6-二氯-1//-嘌呤(5 g)與氨溶液(79.2 mL,2 Μ於異丙 醇中)之混合物攪拌且於12(TC下在高壓釜中加熱隔夜。將 反應物冷卻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定量產率之呈 人白色固 體之標題化合物。 MS 計算值(C5H4C1N5)+=169/171。 MS實驗值(電喷霧):(m+H)+=170/172。 未見到 NMR ((CD3)2SO): δ 8,14 (1H,s),7·66 (2H, 一個可交換質子。 128935.doc -128- 200843779
向氯嘌呤胺d.57 g)與碳酸鉀(2.57 g)於DMF(55 mL)中之懸浮液中整份添加4气溴曱基)四氫哌喃(2 〇 g)。將混合物於90°C下攪拌隔夜。將反應混合物溶解於氯 仿/異丙醇(3:1,1〇〇 mL)中且用水(1〇〇 mL)萃取。將有機 馨物分離且用氯仿/異丙醇(3:1,2χ5〇 mL)萃取水性物質。將 有機物組合’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且於真空中濃 縮以產生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3() g,52。/〇)。 MS δ十异值(Ci 1 Η!4C1N50)+=267/269。 MS實驗值(電噴霧):(m+h)+=268/270。 NMR ((CD3)2SO): δ 8·13 (1H,s),7.73 (2H,br.s),4.00 (2H,d),3·81 (2H,dd),3.28-3.17 (2H,m),2.14-1.99 (1H, m),1.43-1.33 (2H,m),1·33-1·17 (2H,m)。 • 中間物62 : 8-溴-2-氣-9-(四氫-2好-哌喃_4_基甲基)-9仏嗓 呤-6-胺
於室溫下,向2-氯-9-(四氫-2//-哌喃-4-基曱基)-9//-嗓 呤-6-胺(1,3〇 g)於無水氯仿(32 mL)中之溶液中添加NBS (2· 16 g)。將反應物於6〇°C下攪拌6 h,將混合物冷卻,溶 128935.doc -129- 200843779 解於DCM(50 mL)中且用水(50 mL)洗滌。使有機物通過疏 水性玻璃料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呈棕色固體之標題化合 物(1.36 g) 〇 MS計算值((^1^41^^50)+=345/347/349。 MS 實驗值(電噴霧):(M+H)+=346/348/350。 'η NMR ((CD3)2SO): δ 7.91 (2H? br)5 4.04-3.94 (1H? m)5 3.82(2H,dd),3.31-3.15(2H,m),2.19-2.01(lH,m),1.48-1.15 (5H,m)。 • 中間物63 : 2·氣·8_甲氧基-9-(四氫-2好_哌喃-4-基甲基)-9丑-嘌呤-6-胺
向8 -溴-2 -氣-9-(四氫-2//-派喃-4 -基曱基)-9//-嗓呤-6-胺 (1.36 g)於無水MeOH(27.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1 Μ氫氧化 鈉溶液(27.5 mL)且將混合物於回流下攪拌30分鐘。使反應 物冷卻至室溫且於真空中濃縮。將所獲得之殘餘物用水 (60 mL)濕磨且用EtOAc(120 mL)萃取。將有機層用鹽水 (60 mL)洗滌,經MgS〇4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 粉紅色/白色固體。將物質溶解於MeOH/DMSO(l:l)中且將 沈澱物自溶液沈降出。濾出固體且藉由Cl8逆相層析 (ISCO),使用水(0.1%甲酸)_乙腈(0.05%甲酸)作為溶離劑 (10-45%)來純化濾液。將所過濾之固體與自純化所獲得之 I28935.doc -130- 200843779 物質組合以產生標題化合物(192 mg)。 MS計算值(C12H16ClN502)+=297/299。 MS實驗值(電喷霧):(m+H)+=298/300。 XU NMR ((CD3)2SO): δ 7.45-7.28 (2H5 m)5 4,10 (3jr 5 S) 3·87-3·73 (3H,m),3·22 (3H,t),2.07-1.93 (1H,m),i 46 1.36 (2H,m),1·33-1·14 (2H,m)。 中間物64 : 2-[(2-環丙基乙基)氧基】-9-(四氫-21哌喃2 基)-9/Γ·嘌呤-6-胺
向2-環丙基乙醇(3.45 g)於DME(20 mL)中之混合物中逐 漸添加第三丁醇鈉(3.86 g)。將反應物於氮氣下攪拌30分 鐘,接著添加2-氯-9-(四氫-2//-哌喃·2-基)-9//-嘌呤_6_胺 (2.54 g)及DME(20 mL)。將反應物加熱至回流(110°C)隔 夜,接著再加熱8 h。使反應物於水(100 mL)中驟冷且用 EtOAc(2xlOO mL)萃取。將有機物組合且用鹽水(100 mL) 洗務且使用疏水性玻璃料乾燥。將所得油狀物與甲苯(X 2) 共沸以產生膠狀物。將此膠狀物用Et20濕磨(冷卻之COV 丙酮浴)直至獲得呈黃色粉末之標題化合物(1.579 g),將其 置放於高真空下歷時24 h。 MS計算值(Ci5H2〗N5O2)+=303。 MS實驗值(電喷霧):(M+H)+=304。 128935.doc -131 - 200843779 lU NMR (CDC13): δ 7 /ITT 、 ^ , 7,85 (1H,s),5 64 (1H,dd),5 h br),4.39 (2H,dt),4.19_4 , •U (1H,m),3·80-3·71 (1H m) 2.13-1.94 (3H,m),i.83el 59 f5H 、 ,, y ⑽,m),0.94-0.82 (1H m) 〇.53-〇,43(2H,m),〇.lM).〇9(2H,m)。 5 )’ 中間物65 : 8-漠m& 【(2_環丙基己基)氧基]!(四氫_2好-哌 味-2-基)-9ΛΓ-嘌呤-6_胺
將2-[(2,丙基乙基)氧基]·9_(四氫咖底喃·2_基)舰嗓 呤冬胺(丨579 g)溶解於氯仿(15紅)中且於冰浴中冷卻至】 C。逐漸添加NBS(l.〇2 g),將反應溫度保持在2。〇以下。 將反應物攪拌30分鐘(在於冰浴中冷卻下),隨後使其溫至 室溫。接著將反應物授拌6 h。添加氯仿(5〇社)且使混合 物與水(50 mL)分溶且使用疏水性玻璃料使其分離。於減
壓下療發有機物以產生呈棕色發泡體之標題化合物(1867 g) 〇 MS計算值(C15H20BrN5O2)+=381/383。 MS實驗值(電噴霧):(M+H)+=382/384。 ]H NMR (CDCI3): δ 5.62 (1H5 dd)? 5.45 (2Η5 br)5 4.44-4.34 (2Η,m),4·22-4·14 (1Η,m),3,72 (1Η,dt),3·η·2·99 (1Η, m),2·16-2·07 (1H,m)5 1.90-1.58 (6H,m),〇·93_〇 82 (1H, m),0·53-0·46 (2H,m),0.16-0.10 (2H,m) 〇 128935.doc •132- 200843779 中間物66 : 2-[(2·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_9_(四氫-2仏 哌喃-2_基)·9丑-嘌呤-6-胺
用甲醇鈉溶液(3.11111^,25^¥1:.^^011)處理8_溴-2-[(2-環 丙基乙基)氧基]-9-(四氫-2//-派喃-2-基)-9//-嗓呤-6-胺 (1.867 g)於無水MeOH(14 mL)中之溶液且於回流下加熱5 h。於減壓下濃縮反應物,隨後使其在EtOAc(l〇〇 mL)與氯 化銨(100 mL)之間分溶。將有機物分離且用EtOAc(100 mL)再萃取水性物質。將組合之有機物用鹽水(1〇〇 mL)洗 滌,分離且使用疏水性玻璃料乾燥。於減壓下蒸發有機物 以產生呈棕色發泡體之標題化合物(845 mg)。 MS計算值(C16H23N503)+=333。 MS實驗值(電喷霧):(M+H)+=334。 ΛΗ NMR (CDC13): δ 5.51 (1H,dd),5.13 (2H,br),4·36 (2H, t),4·13 (3H,t),3·70 (1H,dt),2.84-2.72 (1H,m),2.10-2.01 (1H,m),1·82·1·53 (7H,m),0.93-0.82 (1H,m),0.52-0.45 (2H,m),0.16-0.09 (2H,m)。 中間物67 : 2-[(2-環丙基乙基)氧基卜8-甲氧基-9丑·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 128935.doc -133 - 200843779
將2-[(2-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9-(四氫-2//-哌喃-2-基嘌呤-6-胺(845 mg)溶解於MeOH(10 mL)中且添加 TFA(1 mL)。將反應物攪拌整個週末且於減壓下蒸發至乾 以產生棕色固體。添加EtOAc,且將固體濾出且用更多 EtOAc(總計使用15 mL EtOAc)洗滌。接著,將固體用
Et2〇(5 mL)洗滌且於抽吸下空氣乾燥以產生呈灰白色固體 之標題化合物(93 7 mg)。 MS計算值(CuH15N502)+=249。 MS實驗值(電噴霧):(m+H)+=250。 !H NMR (CDC13): δ 7.91 (2H5 br)? 4.24 (2H? t)? 3.93 (3H5 s),1.53-1.45 (2H,m),0.71-0.60 (1H,m),0.34-0.27 (2H, m),0·02·0.04 (2H,m),未見到一個可交換質子,存在痕量 銨離子。 中間物68:曱烧磺酸四氫_3·呋喃基甲酯
於〇。〇、氮氣下,向無水DCM(25〇 mL)中之四氫_3_呋喃 甲醇(25 g)中以單份添加三乙基胺(68 mL)。經15分鐘逐滴 添加甲烷、酏氯(24,7 mL)。將反應物溫至室溫且留置整個 週末。將混合物溶解於DCM(50 mL)中且用飽和碳酸氣納 溶液(1GG mL)洗條。制疏水性麵料乾燥有機物且於真 128935.doc -134- 200843779 空中濃縮以產生定量產率之呈棕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 lU NMR ((CD3)2SO): δ 4.19-4.08 (2Η, m)5 3.77.3.69 (2H m),3·66-3·59 (1H,m)5 3.46 (1H,dd),3.19 (3H,s),2 6心 2.53 (1H,m),2.03-1.92 (1H,m),1·63-1·53 (1H,m)。 中間物69 : 2-[(2-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_、(四氫% 呋喃基甲基嘌呤-6-胺
向2-[(2-環丙基乙基)氧基]-8 -甲氧基-9//-嘌呤-6-胺三氟 乙酸鹽(300 mg)於無水DMF(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無水碳 酸鉀(457 mg)且將混合物於60°C下加熱1.5 h。將反應物冷 卻至室溫且添加曱烧磺酸四氫-3-σ夫喃基甲S旨(1 64 mg)。將 反應物於90°C下加熱3.5 h,且接著於水(50 mL)中使其驟 冷且用EtOAc(3x50 mL)萃取。將有機物分離,藉由通過疏 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且於減壓下蒸發以產生玻璃狀固體。藉 由C18逆相層析(ISCO),使用水(〇·ΐ%曱酸)-乙腈(0.05%甲 酸)作為溶離劑(20-60%)來純化該物質以產生標題化合物 (1 03.8 mg)。 MS計算值(C16H23N503)+=333。 MS實驗值(電喷霧):(M+H)+=334。 lU NMR (CDCI3): δ 5.37 (2Η, br)? 4.22 (2H? t)3 4.00 (3H? s),3.89-3·77 (3H,m),3.69-3.61 (2H,m),3.52 (1H,dd), 128935.doc -135- 200843779 2.80-2.67 (1H,m),1.91-1.81 (1H,m),1·65-1·53 (3H,m), 0.80-0·69 (1H,m),0.3 9-0.3 2 (2H,m),0.02- -〇·〇4 (2H, m) o 中間物7〇 : 2-[(五/Z)-2-甲氧基乙烯基】四氫_2好-哌喃
將乙一香也氣(5.33 mL)於DCM(30 mL)中之溶液冷卻至-60 °C且在攪拌下逐滴添加DMSO(7.4 mL)於DCM(l〇〇 mL)中 之溶液’將溫度保持在-5 5 °C與-6 0 °C之間。2 0分鐘後逐滴 添加四氫-2H-哌喃-2-基曱醇(6 g)。30分鐘後,逐滴添加三 乙基胺(3 6 mL)且在另外30分鐘後,使混合物溫至室溫。 30分鐘後,用水處理混合物,震盪混合物且分離各層。用 DCM萃取水層(χ2)且將組合之萃取物用稀鹽水洗滌,使用 疏水性玻璃料乾燥且蒸發為淺色油狀物(3 · 8 g)。藉由正相 層析(ISCO),使用環己烧/EtOAc作為溶離劑(〇·40%)來純 化該物質以產生澄清油狀物(780 mg)。 將氯化(甲氧基甲基)三苯基鱗(4·69 g)於無水THF中之懸 浮液冷卻至-40°C且在攪拌下逐滴添加第三丁醇鉀(1·54 g) 於無水THF中之溶液。45分鐘後,將反應物冷卻至_65。〇且 將該澄清油狀物(780 mg,以上所製備)逐滴添加於無水 THF中,將溫度保持在_6〇。(:與_65。(:之間。使混合物溫至 室溫且在另外30分鐘後用冰/水使其驟冷。用Et2〇萃取混 合物(x3)且將組合之萃取物用鹽水洗滌,經硫酸鈉乾燥, 於真空中蒸發,接著於真空中與甲苯一起再蒸發以產生粗 128935.doc -136- 200843779 物質(3·71 g)。藉由正相層析(ISCO),使用環己烷/EtOAc 作為溶離劑(0-20%)來純化該物質以產生呈澄清油狀物之 標題化合物(58 1 mg)。 ]H NMR (CDC13): δ 6.58 + 5.91 (1Η d+d)? 4.81+4.45 (1H? dd+dd),4·31-4·2 3 + 3.76-3.69 +3.52-3.4 4 (2H,m+m+m), 4.04-3.95 (1H,m),3.61+3.56 (3H,s + s),1.89-1.77 (1H,m), 1.67-1/32 (5H,m),約60:40比率之異構體混合物。 中間物71 :四氫-2丑哌喃_2_基乙醛
在攪拌下向2-[(£/Z)-2-(甲氧基)乙烯基]四氫_2i^哌喃 (5 81 mg)於 THF(4 mL)中之溶液中添加 2 N HC1(4 mL)。2 h 後,將混合物用水稀釋且用DCM萃取(x3)。將組合之有機 物用稀鹽水洗滌,經由疏水性玻璃料乾燥且蒸發以產生呈 /豆/月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5 2 $ m g)。 NMR (CDCI3): δ 9.80 (1Η, t)? 4.01-3.93 (1H? m)? 3.88- 3-7^ (1H5 m)5 3.51-3.43 (1H? m)? 2.63-2.54 (1H5 m)? 2.50- 2*42 (1H? m)? 1.91-1.80 (1H, m)? 1.68-1.48 (4H5 m)? 1.44. 1 ·3 1 (1H,m)。 中間物72 : 2_(四氫_2丑-哌喃-2-基)乙醇
向四氳^哌喃-2-基乙醛(528 mg)於乙醇(5 mL)中之攪 半办液中添加硼氫化鈉顆粒(1 56 mg)。於氮氣下,將混合 128935.doc -137- 200843779 物於50°C下加熱2 h。冷卻後,蒸發溶劑且用鹽水處理殘 餘物。藉由小心添加2 N HC1酸化混合物且用DCM萃取此 混合物(X 3)。將組合之有機物用鹽水洗滌,使用疏水性玻 璃料乾燥且蒸發以產生呈澄清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465 mg) 〇 ]H NMR (CDCI3): δ 4.02-3.93 (1Η? m), 3.83-3.73 (2Η5 m), 3·57-3·38 (2Η,m),2.83-2.74 (1Η,m),1.88-1.32 (7Η,m), 未見到經基質子。 中間物73:甲烷磺酸2-(四氫_2丑_哌喃-2-基)乙酯 將2-(四氫-2/^哌喃-2-基)乙醇(465 mg)溶解於無水 DCM(10 mL)中且添加三乙基胺(996 mg)。於氮氣下,使攪 拌之溶液於冰浴中冷卻且經5分鐘逐滴添加甲烷磺醯氣 (3 59 mg)。當冰浴熔化時,將反應物溫至室溫且留置
h。接著,使混合物與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一起震盪且用 DCM萃取水層(χ2)。將組合之有機萃取物用鹽水洗務,使 用疏水性玻璃料乾燥且蒸發以產生呈棕色油狀物之標題化 合物(71 8 mg)。 1.44 (4H,m),1.37-1.24 (1H,m)。 ]H NMR (CDCI3): δ 4.43-4.27 3·47-3·35 (2Η,m),3·〇1 (3Η, (2Η,m),4.00-3.92 (1Η,m), s),1.93-1.78 (3Η,m),1.64- 中間物74 · 2· 丁氧基甲氧基_9·[2_(四氫_2好_哌喃々·基) 乙基]-9丑-嗓呤-6-胺 128935.doc -138. 200843779
在攪拌下將2-丁氧基-8-甲氧基-9//·嘌呤-6-胺三氟乙酸 鹽(200 mg)與碳酸鉀(236 mg)於無水DMF(2 mL)中之混合 物於60°C下加熱1 h。添加曱烷磺酸2-(四氫-2/f-哌喃-2-基) 乙醋(142 mg)且於60°C下繼續反應16 h。用水使混合物驟 冷且用EtOAc萃取(χ3)。將組合之有機物用水及鹽水洗 務’使用疏水性玻璃料乾燥且蒸發以產生粗物質(54〇 mg)。藉由正相層析(ISC〇),使用〇-2〇0/〇甲醇/Et〇Ac作為溶 離劑來純化該物質以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88 mg) 〇 MS計算值(C17H27N5〇3)+=349。 MS實驗值(電噴霧):(M+H)+=350。
使 2,2- 便Z,2-二甲基四氫 中之溶液冷卻(冰; 派喃_4_甲醛(2.5 g)於乙醇(30 mL) 浴)’且在攪拌下添加硼氫化鈉(665 128935.doc -139- 200843779 mg)。移除該冰浴且使混合物溫至室溫。2 h後將反應物 加熱至50°C歷時1 h,接著使其冷卻至室溫。蒸發溶劑且 將殘餘物用鹽水處理,酸化且萃取至DCM中(χ3)。使組合 之有機物經由疏水性玻璃料乾燥且蒸發以產生澄清油狀: (2.54 g)。 ,H NMR(CDC1M 3·87-3.62 (2H,m),3 47 (2H d) i 99 1.87 (1H,m),1.67-1,55 (3H,m),in 〇6 (8//,m)。
中間物76:甲烧續酸(2,2•二甲基四氣_2仏旅喃_4基)甲醋
將(2,2-二T基四氫孤派喃·心基)甲醇(2 54 §)溶解於無 水00^4(4〇1111^)中且在攪拌下添加三乙基胺(4.9 mL)。於氮 氣下冷卻(冰浴)溶液且經5分鐘逐滴添加甲烷磺醯氯(ι·77 mL)。當冰浴熔化時,將混合物緩慢溫至室溫且留置16 h。使混合物與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一起震盪且用dcm萃取 水層(x2)。將組合之有機物用鹽水洗滌,使用疏水性玻璃 料乾燥且蒸發以產生標題化合物(3 93 g)。 lHNMR (CDC13): δ 4.03 (2H, d), 3.82-3.75 (1Η, m), 3.68 (1Η, dt), 3.02 (3H, s), 2.25-2.12 (1H, m), 1.70-1.55 (3H, m),1.33-1.13 (7H,m)。 ’ 中間物77 : 4-(溴甲基)_2,2_二甲基四氫_2丑·哌喃 128935.doc -140- 200843779
;、元〜M2,2_二甲基四氫-2/f-哌喃-4-基)曱輯(15 ) 與無水溴化鋰(2.72 g)於丙酮(4〇紅)中之混合物於氮氣下 回流4 h。使反應物冷卻且蒸發溶劑。將殘餘物用飽和碳 酸氫納溶液處理且用DCM萃取(χ3)。將組合之有機物用稀 鹽水洗滌,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且蒸發以產生呈 棕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123 g)。
HNMR (CDC13): δ 3.82-3.75 (1H, m), 3.7 1-3.62 (!H, m) 3.26 (2H,d),2.11-1.98 (1H,m),18〇166 (2H,叫,m 1.08 (8Ή,m)。 ’ 中間物78 : 2-丁氧基-9_【(2,2二甲基四氫_2丑_哌味冰基)甲 基卜8-甲氧基-9/7·嗓呤_6_胺
於氮氣下’在攪拌下將2- 丁氧基-8-甲氧基嘌呤-6- 二氟乙酸鹽(223 mg)與碳酸钾(264 mg)於無水DMF(2 mL)中之混合物於60°C下加熱1 h。添加4-(溴甲基)_2,2-二 甲基四氫-2//-哌喃(158 mg),且將反應物於6〇°c下攪拌16 h。用水使混合物驟冷且用EtOAc萃取(χ3)。將組合之有機 物用水及鹽水洗滌,使用疏水性玻璃料乾燥且蒸發以產生 棕色油狀物。藉由正相層析(ISCO),使用5-20%甲醇/ EtOAc作為洛離劑來純化粗物質以產生淺色油狀物(1 $ 1 128935.doc • 141 - 200843779 mg) °藉由正相層析(ISC〇),使用〇-15〇/〇甲醇/Et〇Ac作為溶 離劑再純化該物質以產生標題化合物(丨6丨mg)。 MS 计异值(c18H29N503)+=363。 MS實驗值(電噴霧):(M+H)+=364。 中間物79 : 丁基_9_[(2,2_二甲基四氫·2丑_哌喃基)甲 基卜8_甲氧基-9丑·嘌呤-2,6-二胺
於氮氣下,在攪拌下將ΛΓ2-丁基-8-甲氧基-9//-嘌呤-2,6-二胺三氟乙酸鹽(200 mg)與碳酸鉀(236 mg)於無水DMF(2 mL)中之混合物於6〇°c下加熱1 h。添加曱燒石黃酸(2,2-二曱 基四氫-2//-哌喃-4-基)曱酯(152 mg)且於50°C下繼續攪拌5 h。將反應物冷卻至室溫且攪拌丨6 h。添加溴化鐘(5〇 mg) 且於5 0 C下繼績加熱5 h,接著於9 0 °C下加熱8 h。用水使 混合物驟冷且用EtOAc萃取(χ3)。將組合之有機物用水及 鹽水洗條,使用疏水性玻璃料乾燥且蒸發以產生粗物質 (210 mg)。藉由c18逆相層析(18〇0),使用水(〇1〇/〇甲酸)_乙 腈(0·05%曱酸)作為溶離劑(2〇_6〇%)來純化此物質以產生標 題化合物(75 mg)。 MS 计异值((^8Η3〇Ν6〇2)+二362。 MS實驗值(電噴霧):(μ+η)+=363。 ]H NMR (CDC13): δ 4.92 (2H5 br)? 4.60 (1Η? t)? 4.09 (3Η? 128935.doc -142- 200843779 S)5 3.79-3.68 (3H? m)5 3.65-3.55 (1H5 m)? 3.43-3.33 (2H5 m)5 2.36-2.23 (1H? m)? 1.62-1.53 (2H, m)? 1.51^1.13 (12//, m ),〇 · 9 9 - 0 · 91 ( 3 H,m ) 〇 中間物80 : 3-[(五//)_2_甲氧基乙烯基】四氫呋喃 將氯化(曱氧基甲基)二苯基鐫(13·71 g)於無水thf(4〇 mL)中之懸浮液冷卻至_4(rc且在攪拌下逐滴添加第三丁醇 0 鉀(4.94 g)於無水THF(40 mL)中之溶液。45分鐘後,將反 應物冷卻至-65°C。同時,用鹽水處理四氫_3_呋喃曱醛(8 mL,50%於水中)之溶液以產生混濁懸浮液。用Et2〇(x3)萃 取此懸浮液,且使組合之有機物經硫酸鈉乾燥且於_6〇〇c 至-65 C下將溶液逐滴添加至反應物中。接著,將混合物 溫至室溫。3 0分鐘後,將混合物傾入水中且用Et2〇萃取 (x 3)。將組合之萃取物用鹽水洗)條,經硫酸鈉乾燥且汽提 以產生油狀物。將此油狀物溶解於少量DCM中且裝載於二 籲 氧化石夕I s C 〇濾筒上’且於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正相層析 (ISCO),使用0-20% EtOAc/環己烷作為溶離劑來純化粗物 質以產生標題化合物(460 mg)。 ]H NMR (CDCI3): δ 6.37 (0.75H5 d)? 5.92 (0.25H, d)? 4.67 (0.75H,dd),4·32 (0·25Η,dd),3.97-3.85 (2H,m),3·84-3.75 (1H,m),3·60 (0.75H,s),3·52 (2·25Η,s),3·38-3,31 (1H, m)? 3.28-3.19 (0.25H, m)5 2.81-2.69 (0.75H, m)? 2.16^2.03 (1H,m),1.71-1.58 (1H,m),約1:3比率之異構體混合物。 128935.doc -143- 200843779 中間物81 : 2-(四氫·3-呋喃基)乙醇 用乙醇(2 mL)及2 N HC1(2 mL)處理3-[(£/Z)-2-甲氧基乙 烯基]四氫呋喃(460 mg),且將澄清溶液攪拌4 h。將溶液 於50°C下加熱1 h ’接著於室溫下留置1 6 h。藉由添加2 N 氫氧化鈉溶液(2 mL)來中和該酸且用乙醇(3 mL)稀釋。在 攪拌下添加硼氫化鈉(13 6 mg)。3 h後,汽提出溶劑且將殘 餘物用鹽水處理且用2 N HC1小心地酸化。將混合物用 DCM萃取(χ3),用鹽水洗滌,使用疏水性玻璃料乾燥且蒸 發為澄清油狀物(200 mg)。將水層組合,用固達到 飽和,用DCM萃取(X3),使用疏水性玻璃料乾燥且蒸發以 產生物質之第二收穫物(1 00 mg)。將此收穫物與澄清油狀 物之第一收穫物(200 mg)組合,且藉由正相層析(ISC〇), 使用0-20% MeOH/EtOAc作為溶離劑來純化以產生標題化 合物(23 0 mg)。 ]H NMR (CDC13): δ 3.98-3.83 (2H? m)? 3.82-3.64 (3H, m)3 3.42-3.35 (1H,m),2.39-2.27 (1H,m),2·ΐ4-2·〇3 (1H,m), 1.72-1.64 (2H,m),1.58-1.51 (1H,m),未見到羥基質子。 中間物82:甲烷磺酸2-(四氫-3-呋喃基)乙酯
將2-(四氫-3-呋喃基)乙醇(230 mg)溶解於無水dCM(5 mL)中且添加三乙基胺(0·552 mL)。於氮氣下冷卻(冰浴)授 128935.doc -144- 200843779 拌之/谷液且經5分鐘逐滴添加甲烷磺醯氯(0·199 mL)。當冰 洛烙化%,使混合物緩慢溫至室溫且留置〗6匕。使混合物 與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一起震盪且用DCM萃取水層(x2)。將 、、' a之有機物用鹽水洗滌,使用疏水性玻璃料乾燥且蒸發 以產生標題化合物(3 64 mg)。 H NMR (CDC13): δ 4.32-4.22 (2Η, m)5 3.98-3.73 (4H? m)? 3.44-3.37 (lH,m),3.03(3H,s),2.40-2.30 (lH,m),2,18- 2·〇6 (1H,m),1.95-1.79 (2H,m)。 中間物83 · 3·(2 -漠乙基)四氮u夫^ 0^Br 於氮氣下,在攪拌下使甲烷磺酸2-(四氫呋喃基)乙酯 (364 mg)與無水溴化鋰(780 mg)之混合物於丙酮(1〇 ^^)中 回流4 h。使混合物冷卻且蒸發溶劑。將殘餘物用飽和碳 酸氫鈉溶液處理且用DCM萃取(χ3)。將組合之有機物用稀 鹽水洗務’使用疏水性玻璃料乾燥且蒸發以產生標題化合 物(308 mg)。 ]H NMR (CDC13): δ 3.97-3.84 (2H? m)5 3.81-3.74 (1Η5 m) 3·46-3·36 (3Η,m),2.47-2.36 (1Η,m),2.16-2.06 (1Η,m), 2.01-1.92 (2H,m),1.56-1.49 (1H,m) 〇 中間物84 : 2· 丁氧基-8_曱氧基_9_丨2-(四氫·3·呋喃基)乙 基卜9丑-嘌呤-6-胺
v〇
128935.doc 145- 200843779 在攪拌下,將2-丁氧基-8-甲氧基-9尺-嘌呤-6-胺三氟乙 酸鹽(200 mg)與碳酸鉀(236 mg)於無水DMF(2 mL)中之混 合物於60 °C下加熱1 h。添加3-(2-溴乙基)四氫ϋ夫喃(123 mg)且繼續反應2 h。用水使混合物驟冷且用EtOAc萃取 (x3)。將組合之有機物用水及鹽水洗滌,使用疏水性玻璃 料乾燥且蒸發以產生油狀物(265 mg)。藉由正相層析 (ISC0),使用(M5% MeOH/EtOAc作為溶離劑來純化粗物 質以產生標題化合物(102 mg)。 ⑩ MS計算值(C16H25N503)+=335。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6。 'H NMR (CDC13): δ 5.15 (2H5 br), 4.32-4.24 (2H, m)? 4.12 (3H,s),3.99-3.94 (2H,m),3.93-3.82 (2H,m),3,77-3.69 (1H,m),3.39 (1H,dd),2.19-2.06 (2H,m),1.90-1.72 (4H, m),1.59-1.45 (3H,m),0.97 (3H,t)。 中間物85:曱烷續酸四氫-2/Γ-哌喃-3-基甲酯 • 於〇°C下及於氮氣下,向無水二氯曱烷(140 ml)中之四 氫-2//-哌喃-3-基曱醇(4.92 g)中一次性添加三乙基胺(13.6 ml) ’接著經5分鐘逐滴添加甲磺醯氯(4·3 mi)。將反應物 /凰至至/孤且於此溫度下攪拌隔夜。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 (50 ml)中止反應。將有機層分離,通過疏水性玻璃料至乾 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紅色油狀物(8·8 g)。 NMR (CDC13): δ 4·18«4·08 (2H,m),3.94-3.88 (1H,m), 128935.doc -146- 200843779 3·81 (1H,m),3.51-3.43 (1H,m),3·37·3·31 (1H,m),3·01 (3H,S),2·07 (1H,m),ΐ·85 (1H, m),1,72-1.56 (2H,m), 1.47-1.36 (1H,m) 〇 中間物86 ·甲烷磺睃四氫-2丑-哌喃-4-基甲酯
oV
於〇C下及於氮氣下,向無水二氯甲烷(226.3 ml)中之四 泰 氯旅喃基甲醇(6·2 g)中添加三乙基胺(18.1 ml),接 著添加曱石黃Sf氣(5,4 ml)。將反應物溫至室溫且於此溫度 下留置隔夜。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2〇〇 ml)洗滌反應混 合物。將有機層分離,通過疏水性玻璃料至乾且於真空中 濃縮以產生淺棕色塊狀固體(1 〇. 1 7 g)。 lR NMR (DMSO): δ 4.06 (2Η, d)? 3.85 (2H? m)5 3.35-3.25 (1H,m),3.17 (3H,s),2·50 (1H,m),2.00_1·87 (1H,m), 1·58 (2H,m),1·32-1·20 (2H,m)。 • 中間物87 : 丁基·Μ甲氧基M_[2_(四氫·2丑-哌喃_2_基) 乙基]·9ίΓ-嘌呤-2,6-二胺 NH.
N 在授掉下,將丁基甲氧基-9//-嗓吟-2,6·二胺三氟 乙酸鹽(200 mg)與碳酸鉀(236 mg)於無水dmf(2 mL)中之 混合物於60°C下加熱1 h。添加甲烷磺酸2-(四氫-2//-旅喃- 128935.doc -147- 200843779 2_基)乙酯(142 mg)且於6〇t下繼續反應3 h。用水使混合 物驟冷且用Et〇Ac萃取(x3)。將組合之有機物用水及鹽水 洗滌,使用疏水性玻璃料乾燥且蒸發以產生粗物質(25〇 mg)。藉由Cu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〇1%甲酸)_乙腈(含 有0.05%甲酸)作為溶離劑(2〇-6〇%)來純化該物質且將適當 溶離份組合1蒸發以移除乙冑。用飽和碳豸氫鈉使殘餘水 性混合物呈鹼性,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且藉由通過相分離 濾筒將組合之萃取物乾燥,接著蒸發以產生75 物質, • f其自鱗/輕汽油再結晶,從而產生呈固體之標題化合物 54 mg 〇 NMR (CDC13)·· δ 4.92 (2H,s),4·59 (1H,m),4·10 (3H, s),3·99 (3Η,m),3·38 (3Η,m),3·25 (1Η,m),1·93-1·37 (11H,m),1,37-1.23 (1H,m),〇·96 (3H,t)。 中間物88 : TV2-丁基-8-(甲氧基(四氫·3_呋喃基)乙 基】-9/ί-嗓吟-2,6-二胺
在撥拌下,將# -丁基-8-曱氧基·9//-噪呤_2,6-二胺三氟 乙酸鹽(200 mg)與石炭酸鉀(236 mg)於無水DMF(2 mL)中之 混合物於60°C下加熱1 h。添加3-(2-溴乙基)四氫呋喃,中 間物83(123 mg)且於60°C下繼續反應2 h。用水使混合物驟 冷且用EtOAc萃取(χ3)。將組合之有機物用水及鹽水洗 滌’使用疏水性玻璃料乾燥且蒸發以產生油狀物(261 128935.doc -148 - 200843779 mg)。藉由急驟層析(二氧化矽,5-20%甲醇··乙酸乙g旨)純 化物質且將適當溶離份組合且蒸發以產生標題化合物,產 量 1 8 1 mg 〇 MS計算值(C16H26N602)+=334。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5。
]H NMR (CDC13): δ 4.96 (2H5 s)5 4.60 (1H? br.t)? 4.10 (3H s),3·88 (4H,m),3·73(1Η,m),3·38 (3H,m),2.12 (1H,m), 1.85 (3H,m),1.57 (3H,m),1·41 (2H,m),0·95 (3H,t)。 • 中間物89及中間物90 : 2·丁氧基-8-甲氧基-9-(四氫呋喃_3_ 基甲基)_9丑-嘌呤-6-胺對映異構體
使用Chiralpak AD 1”X25 cm管柱,用庚烷:卟八90:10溶 離,將2-丁氧基-8-曱氧基-9-(四氫呋喃_3_基甲基)-9//-嘌 呤-6-胺(0·5 gm)分離為其各別對映異構體。將含有較快溶 離物質之溶離份組合且蒸發為固體以產生異構體1,中間 物 89,176 mg。 MS 計算值(Ci5H23N503)+=321。 MS實驗值(電噴霧):(m+h)+=322。 H NMR (CDC13): 5.20 (2H,s),4·28 (2H,t),4.13 (3H,s) 4·01·3·89 (3Η,重疊多重峰),3 77 (2H,m),3·64 (1Η,叫: 2·85 (1Η,m),1·97 (1Η,m),[Η] 67 (3Η,重疊多重峰) 1·50 (2Η,m),〇·96 (3Η,t)。 : 128935.doc -149- 200843779 將含有較慢溶離物質之溶離份組合且蒸發為固體以產生 異構體2,中間物9❹,m 。 MS什异值(C15H23N5〇3)+=321。 MS實驗值(電喷霧):(M+H)+=322。 lH NMR (CDCl3): 5·15 (2H,s),4·27 (2H,t),4·13 (3H,s), 4·01-3·89 (3Η,重疊多重峰),3·77 (2Η,m),3刺(1Η,⑷, 2·85 (1Η’ m),1·97 (1Η,m),1.81-1.67 (3H,重疊多重峰), 1·50 (2Η,m),〇·96 (3Η,t)。 馨 中間物89,替代程序:2-( 丁氧基)-8-(曱氧基)-9_(四氫_3_ 呋喃基甲基)-9丑-嘌呤-6-胺(異構體1)
在攪:拌下’將TV2 -丁基-8-曱氧基- 9/ί-。票呤-2,6-二胺三氟 乙酉欠鹽(3·25 gm)與碳酸鉀(3.83 gm)於無水Ν,Ν-二甲基甲酸 胺(30 ml)中之攪拌混合物於6(rc下加熱1 h。添加甲烧石黃 酸四氫-3-呋喃基甲酯(2 gm,異構體1)且將攪拌混合物於 90°C下加熱3 h。蒸發溶劑,添加水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 合物三次。將組合之萃取物用水、接著用鹽水洗滌,藉由 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且汽提以產生橙色固體。藉由 C!8逆相層析,使用水(0.1%甲酸)_乙腈(〇 〇5〇/〇甲酸)作為溶 離劑(20-60%)來純化此物質且將適當溶離份組合且蒸發以 產生呈淺橙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產量1.56 gm。 MS計算值(C15H23N503)+=321。 128935.doc •150· 200843779 MS實驗值(電噴霧):(M+H)+=322。 中間物90,替代程序:2-(丁氧基)-8-(曱氧基)-9-(四氫_3_ 呋喃基甲基嘌呤-6_胺(異構體2)
在攪拌下,將ΑΓ2-丁基-8-甲氧基-9//-嘌呤-2,6-二胺三氟 乙酸鹽(3.25 gm)與碳酸鉀(3.83 gm)於無水N,N-二曱基曱酸 胺(30 ml)中之攪拌混合物於6(rc下加熱1 h。添加甲燒石黃 酸四氫-3-呋喃基曱酯(2 gm,異構體2)且將攪拌混合物於 90 C下加熱3 h。蒸發溶劑,添加水且用乙酸乙g旨萃取混 合物三次。將組合之萃取物用水、接著用鹽水洗滌,藉由 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且汽提以產生橙色固體。藉由 0:18逆相層析,使用水(0.1%甲酸兴乙腈(0.05〇/〇甲酸)作為溶 離劑(20-60%)來純化此物質且將適當溶離份組合且蒸發以 產生呈淺橙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產量2.2 gm。 MS 計算值(c15H23N503)+=321。 MS實驗值(電喷霧):(m+H)+=322。 中間物91 : 2-{丨2-(乙氧基)乙基]氧基}_9-(四氫_2及-哌哮_2_ 基)_9丑_嘌呤-6-胺
向第三丁醇鉀(9·3 g,82·8 mmol)於1-乙氧基-2_乙醇(7〇 I28935.doc -151 - 200843779 ml)中之撥拌溶液中添 刀Z虱_9-(四虱哌喃_2_基)-9//- 嘌呤-6-胺(7 g,27.6 。將、、e 八 ^ }肘,化合物加熱至80-90T:歷時 2 h。藉由於減壓下墓蘇决 …I米移除大夕數溶劑。使殘餘物在 水與二氯甲烷之間分溶。將二氯甲烷層分離,濃縮以產生 U不色固體,將其用石油趟洗務,於真空中乾燥(Μ &, 92%) 〇 'HNMRCCDCl^V.SedH, s), 6.〇.5.8 (2H? br.s)> 5.61 (1^
d),4.49 (2H,m),4.3-4.1 (1H,m),3·80 (2H,t),3.8-3.7 (1H, m),3.60 (2H,t),2·15-1·9 (3H,m),1·85-1·55 (3H,m),1.23 (3H,t)。雜質峰位於 3·75、3 55、12、〇·85 處。 中間物92 : 8-溴-2-{【2_(乙氧基)乙基】氧基卜四氫_2//_哌 味-2-基)-9/Γ-嗓吟-6-胺 〇ΛΛΐνΒΓ 6 在稅拌下,向2-{[2-(乙氧基)乙基]氧基}_9-(四氫- 2//-派 鳴-2-基)-9//-嗓呤-6-胺(7.8 g,25.4 mmol)於二氯甲烧(iqq ml)中之攪拌溶液中添加NBS(5 g,27.9 mmol)。2 h後,移 除溶劑。經由二氧化矽管柱,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酿2: i作 為溶離劑來純化產物,其為淺黃色固體(7.8 g,79.6%>。 'H NMR (CDC13): 5.9-5.7 (2H, br.s)? 5.57 (1H? d)5 4.55-4.4 (2H,m),4.2-4.1 (1H,m),3·78 (2H,t),3.75-3.6 (1H,m), 3.58 (2H,q),2.9-3.1 (1H,m),2.15-2.0 (1H,m),m5 128935.doc -152- 200843779 (4H,m),1.21 (3H,t)。 中間物93 : 2-{[2-(乙氧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_9 (四氫 2丑-哌喃-2_基)-9丑-嘌呤-6-胺
將鈉(1.25 g,54.4 mmol)溶解於曱醇(4〇 ml)中。1〇 min 後’在攪拌下添加8-溴-2-{[2-(乙氧基)乙基]氧基(四 氫- 2//-旅喃-2-基)-9//-σ票呤·6·胺(7 g,18 mmol)。將混合物 加熱至回流歷時2 h。移除溶劑。於二氧化矽管柱上使用 DCMiMeOH 100:1作為溶離劑來純化殘餘物以產生呈黃色 固體之產物(4.78 g,78.4%)。 lU NMR (CD3〇D): 5.6-5.5 (1H? m), 4.55-4.4 (2H? m), 4.18 (3H,s),4.15-4.05 (1H,m),3.9-3.8 (2H,2xm),3·8-3·7 (1H, m),3·7-3·6 (2H,q),2.9-2.75 (1H,m),2.15-2.05 (1H,m), 1.9-1.55 (4H,m),1.25 (3H,t)。未觀察到可交換質子。 中間物94 : 2-{丨2-(乙氧基)乙基]氧基卜8-(甲氧基)-1及-嘌 呤-6-胺三氟乙酸鹽
將2-{[2-(乙氧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9-(四氫-2//-哌 喃-2-基)-9//-嗓 σ令-6-胺(4·78 g,14·2 mmol)溶解於 MeOH (3 0 ml)中且於〇°C下在攪拌下添加TFA(7.5 ml)。於室溫下 128935.doc -153- 200843779 使混合物靜置1天。形成白色固體。將固體濾出且用乙酸 乙酯洗滌,且於真空中乾燥。此產生產物(4 g,80.5%)。 H NMR (CD3OD): 4.6-4.55 (2H9 m)? 4.15 (3H5 s)? 3.85· 3·75 (2H,m),m pH,q),118 (;3H,句。未觀察到可交換 質子。 中間物95 : 2-(2-乙氧基乙氧基)_8_甲氧基(四氫仏哌 喃-4-基甲基)-9丑-嘌呤-6-胺
於室温下及於氮氣下,向2_[2_(乙氧基)乙基]氧基_8_(甲 氧基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500 mg)於無水N,N•二甲 基甲fe胺(4.5 ml)中之溶液中一次性添加碳酸卸(〇·75 g)。 將反應物於60°C下攪拌1·5小時。整份添加甲烷磺酸四氯_ 2//-旅喃-4-基甲酯(〇·29 g)且將反應物於9{rc下加熱3小 時。將反應物冷卻至室溫且接著用乙酸乙酯(2〇 ml)稀釋且 用水(15 ml)洗滌。將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過濾且於真空 中濃縮。藉由C!8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甲酸)_乙腈 (含有0.05%甲酸)作為溶離劑(10-45%)來純化產物以得到呈 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240 mg)。 MS計算值(C16H25N504)+=35 1。 MS實驗值(電噴霧):(M+H)+=352。 NMR ((CD3)2SO): δ 6.81 (2H,s),4,27 (2H,m),4 05 128935.doc -154- 200843779 (3H,s),3·81 (2H,m),3·73 (2H,d),3·64 (2H,m),3.48 (2H, q),3.22 (2H,m),2·01 (1H,m),1.41 (2H, m),1.23 (2H,m), 1·12 (3H,t)。 中間物96 : 2-{[2-(乙氧基)乙基】氧基卜8-(甲氧基)-9·(四氫· 2iy-哌喃-3_基甲基)-9iy_嘌呤_6_胺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2_{[2_(乙氧基)乙基]氧基卜8_ (甲氧基)-9//-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500 mg)於無水N,N-二 曱基甲酸胺(6.0 ml)中之溶液中一次性添加碳酸鉀(〇·75 g)。將反應物於60°C下攪拌1.5小時。一次性添加甲烷磺酸 四氫-2//-旅喃,3-基甲酯(0·29 g)於無水N,N-二甲基甲醯胺 (1 ·0 ml)中之溶液且將反應物於9〇它下加熱2小時。將反應 物冷卻至室溫且接著用乙酸乙酯(2〇 ml)稀釋且用水(1〇 ml) 鲁 洗滌。於真空中濃縮有機層。藉由C1 s逆相層析,使用水 (含有〇·1〇/〇甲酸)_乙腈(含有〇·〇5%甲酸)作為溶離劑(1〇_ 60%)來純化產物以得到呈澄清黏性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 (245毫克),其於室溫下結晶(245 ing)。 MS計算值(C16H25N504)+=:351。 MS實驗值(電噴霧)··(m+h)+=352。 中間物97 ·· 2][i-甲基_2_(甲氧基)乙基]氧基}冬(四氮. 旅喃_2_基)-9丑-嘌吟_6-胺 128935.doc -155- 200843779
向第三丁醇鉀(9.3 g,82.8 mmol)於1_甲氧基_2丙醇(70 ml)中之攪拌溶液中添加2-氣-9-(四氫-25哌喃-2-基)-9//-嘌呤-6-胺(7 g,27.6 mmol)。將混合物加熱至8〇-9〇。〇歷時 4 h。接著’藉由於減壓下蒸發來移除大多數溶劑。使殘 餘物在水與二氯甲烧之間分溶。將二氯甲烷層分離,濃縮 以產生棕色油狀物(7.2 g,84.7%)。 H NMR (CDC13): 7·84 (1H,s),5·8·5.55 (2H,br.s +1H,m), 5.45-5_3(lH,m),4.2-4.05(lH,m),3.8_3.6(2H,2xm),3.5_ 3·42 (1H,m),3.40 (3H,s),2·1,1·9 (3H,m),1.8-1.55 (3H, m),1·35 (3H,dd)。雜質峰位於 5.05、3 38、i.21、1.12 處。 中間物98 : 8-溴甲基-2-(甲氧基)乙基】氧基}_9_(四 氮-2仏哌喃_2_基)_9仏嘌呤-6-胺
向2-{[1-甲基_2-(甲氧基)乙基]氧基卜9-(四氫-2/7-哌喃_2_ 基)9//-¾ 呤-6-胺(7.2 g,23.4 mmol)於二氯甲烷(1〇〇 ml) 中之攪拌溶液中添加NBS(46 g,25·8 mm〇1)。4 ^灸,移 除溶劑。於二氧化矽管柱上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2:1作為 128935.doc -156- 200843779 溶離劑來純化產物。此產生產物(7.3 g,8 1.1 %)。 lU NMR (CDC13): 5.9-5.65 (2H, br.s)? 5.65-5.55 (1H, m)5 5.4-5.2 (1H5 m)5 4.2-4.05 (1H, m), 3.8-3.6 (2H? m)5 3.55- 3.42 (1H,m),3.40 (3H,2xs),2.9-3.1 (1H,m),2.15-2,0 (1H, m)5 1,9-1,5 (4H,m),1·37 (3H,dd)。 中間物99 : 2_{[1-曱基-2-(曱氧基)乙基】氧基卜8_(甲氧基> 9-(四風- 2/Γ-旅味-2-基)-9/Γ-嗓吟-6-胺
將鈉(1.16 g,50· 5 mmol)溶解於甲醇(4〇 ml)中且在授摔 下添加8-溴-2-{[1_甲基-2-(甲氧基)乙基]氧基}_、(四氫_2好_ 旅喃-2-基)-9//•嗓吟-6-胺(6·5 g,16.8 mmol)。將混合物加 熱至回流歷時2 h。藉由蒸發移除溶劑。於二氧化石夕管柱 上,使用DCM:MeOH 150:1作為溶離劑來純化殘餘物。此 產生產物(4·7 g,82.9%)。 NMR (CD3OD): 5.6-5.5 (1H? m)? 5.4-5.3 (1Η, m)5 4 2〇 (3H,s),4.2-4.1 (1H,m),3.8-3.6 (2H, 2xm),3·6·3·5 (1H m),3.45 (3H,2xs),2.95-2.8 (1H,m),2.2-2.05 (1H,m) ! 9 1·6 (4H,m),1·40 (3H,dd)。未觀察到可交換質子。 中間物100 : 2-{丨1-甲基-2-(甲氧基)乙基】氧基}_8_乂甲氧基) 91嘌呤-6-胺三氣乙酸鹽 128935.doc -157. 200843779
在攪拌下,將TFA(7.5 ml)添加至2-{[1·曱基-2-(曱氧基) 乙基]氧基}-8-(甲氧基)-9-(四氫辰喃-2-基)-9//-嘌吟-6-胺(4·7 g,13.9 mmol)於Me OH( 3 0 ml)中之溶液中。於室溫 下,使混合物靜置1天。形成白色固體,將其濾、出且用乙 酸乙酯洗滌。此產生產物(3 7 g,76.1%)。 H NMR (CD3〇D): 5.55-5.4 (1H,m),4_16 (3H,s),3.7-3.55 (2H,m),3.39 (3H,s),1·4〇 (3H,d)。未觀察到可交換質 子。 中間物101 : 2-{[1·甲基-2-(甲氧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_ 9-(四氫jiy-哌喃_4_基甲基嘌呤·6_胺
•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曱基-2-(曱氧基)乙基]氧 基}4-(甲氧基)_9丑-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50〇 mg)於無水 N,N-二甲基甲醯胺(4.5 ml)中之溶液中一次性添加碳酸鉀 (〇·75 g)。將反應物於6{rc下攪拌ι·5小時。一次性添加甲 烷磺酸四氫_2扒哌喃_4_基甲酯(0.29 g)且將反應物於90Ό 下加熱3小時。將反應物冷卻至室溫且接著,用乙酸乙酯 (20 ml)稀釋且用水(15 mi)洗滌。將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 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藉由C〗8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 128935.doc -158- 200843779 Ο·1°/〇甲酸)-乙腈(含有〇·〇5%曱酸)作為溶離劑(1〇_45〇/〇)來純 化產物以得到呈黏性澄清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26〇 mg)。 MS計算值(C16H25N504)+=35 1。 MS實驗值(電噴霧):(M+H)+=352。 H NMR ((CD3)2SO): δ 6·77 (2H,s),5.16 (1H,m),4.05 (3Η,s),3.81 (2Η,m),3·72 (2Η,d),3·48 (2Η,m),3.28 (3Η, s),3.22 (2H,m),2·01 (1H,m),1·41 (2H,m),1·24 (2H,m), 1.21 (3H,d)。 ® 中間物102 : 2-U1-甲基_2_(甲氧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9-(四虱·2/ί-旅味-3·基甲基)_9丑_嗓呤胺
於至溫下及於氮氣下,向甲基_2气曱氧基)乙基]氧 基}-8-(曱氧基)-9f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5〇〇 mg)於無水 N,N-二甲基甲醯胺(6 〇 ml)中之溶液中一次性添加碳酸鉀 (〇·75 g)。將反應物於6(rc下攪拌15小時。一次性添加甲 烧磺酸四氫心·旅喃I基甲g旨(G 29 g)於無水N,义二甲基 甲醯胺(ι·ο ml)中之溶液且將反應物於9(rc下加熱2小時。 將反應物冷卻至室溫且接著用乙酸乙醋(2〇 mi)稀釋且用水 (1〇 ml)洗滌。於真空中濃縮有機層。藉由&逆相層析, 使用水(合有〇·1%甲酸)_乙腈(含有〇〇5%甲酸)作為溶離劑 (10-60%)來純化產物以得到呈澄清黏性油狀物之標題化合 128935.doc -159- 200843779 物(300 mg) 〇 MS計算值(C16H25N504)+=35 1。 MS實驗值(電噴霧):(M+H)+=352。 中間物103 : (2-環丙基乙基)胺
nh2 於〇°C下,經12分鐘向氫化鋁鋰於乙醚(4〇顶1)中之丨〇 m 洛液中逐滴添加濃硫酸(1·〇9 ml)。將反應物溫至室溫且授
拌=時。經10分鐘將環丙基乙猜(1〇6 g)於乙謎(5响中 之,液逐滴添加至反應⑽中。冑反應4勿加熱至回流歷時2 "寸~部至〇。且藉由緩慢添加水使其驟冷。添加氫氧 鈉(2 g)於水(18 ml)中之溶液且將有機相自所得白色沈澱 物中傾析出。用乙_(2x2〇 ml)沖洗沈殿物。於真空中濃縮 組合之有機物(30t,300毫巴)以得到呈無色油狀物之標題 化合物(1.10 g)。
]H NMR ((CD3)2SO): δ 2.58m),0.36 (2Η,m),-〇·〇1 (2Η,中間物104 ··環戊基甲基胺 (2Η,t),1·23 (2Η,q),0·68 (1Η,m)。未觀察到ΝΗ2質子。 於至皱下,經10分鐘向氫化鋁鋰於無水乙醚(27爪丨)中之 u =容液中逐滴添加環戊烧甲腈(2 g)於無水乙醚㈨叫 〜液將糸色/谷液於室溫下攪拌24小時。將所得粉紅 色/谷液冷卻至〇。〇域慢添加5.0 Μ氫氧化鈉溶液(1〇 ml)直 128935.doc 200843779 至停止1泡。自已形成之白色沈澱物過濾反應物。將澹液 經硫酸鎂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室溫,2〇〇毫巴)以得 到呈澄清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1.6 g)。 lH NMR ((CD3)2S〇): δ 2.63 (2Η? d)? 1.92 (1Η? m)5 ι.77 (2Η, m), 1·57 (4Η,m),l18 (2Η,m)。未觀察到 ΝΗ2質子。 中間物105 : 8·演Κ環戊基甲基)各(四氮仏旅味冰基 甲基)-9丑-嘌呤_2,6_二胺
將2-氯-9-(四氳哌喃-4_基甲基嘌呤_6_胺(15〇 mg)於環戊基胺(276 mg)中之溶液於微波中於17〇〇c下加熱 兩刀鐘於真二中》辰縮反應混合物。於室溫下,向無水氯 仿(2 mL)中之所得黃色殘餘物中一次性添加nbs(12〇 mg)。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1〇分鐘。添加更多nbs(15〇 mg)且將反應物於室溫下再攪拌3〇分鐘。於真空中濃縮反 應物且藉由C〗8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〇1〇/〇曱酸)_乙腈(含 有0·05°/ο甲酸)作為溶離劑(20-60%)來純化產物以得到呈白 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〇 mg)。 MS 計算值(C17H25BrN6O)+=409/410。 MS實驗值(電噴霧):(μ+Η)、41 0/411。 中間物106 : 7V2-(環己基甲基)-9-(四氫_2丑_哌喃_4_基甲基卜 9Η-嘌呤-2,6-二胺 128935.doc -161 - 200843779
將2-氯-9-(四氫·2//·略喃-4·基甲基嗓呤-6-胺(1 50 mg)於環己基胺(363 μΐ)中之溶液於微波中於17(rC下加熱 五分鐘。使粗反應混合物經受C1S逆相層析,其中使用水 (含有0.1%曱酸)-乙腈(含有〇·〇5%曱酸)作為溶離劑(2〇_ 60%),以得到白色固體(98 mg)。 MS計算值(C18H28N60)+=344。 MS實驗值(電噴霧):(m+H)+=345。 4 NMR ((CD3)2SO): δ 7.64 (1H,s),6·54 (2H,s),6.20 (1H, m),3·84 (4Η,m),3·21 (2Η,m),3·08 (2Η,m),2·09 (1Η,m), 1·78-1·52 (6H,m),1·40 (2H,m),1.30-1.10 (5H,m),0.89 (2H,m) 〇 中間物107 : 8-溴-TV2-(環己基甲基)-9-(四氫-2丑·哌喃-4-基 甲基)-9丑-嘌呤-2,6-二胺
於室溫下,向7V2-(環己基甲基)-9-(四氫哌喃-4-基甲 基)-9//- '吟-2,6 -二胺(90 mg)於無水氯仿(1 mL)中之溶液 中一次性添加NBS(46 mg)。在室溫下,將深棕色反應物攪 拌1小時。將反應物用DCM(15 mL)稀釋且用水(5 mL)洗 128935.doc -162- 200843779 滌。使有機物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且於真空中濃縮。 MS计异值(c18H27BrN6〇)+=422/424。 MS實驗值(電噴霧)··(M+H)+=423/425。 中間物108:四氫-2ΛΓ-哌喃_4_基曱醇
將無水THF(l〇 mL)中之四氫_2丹-哌喃羧酸甲酯 (SC/143233,Alddch)(5.〇 g)逐滴添加至! Μ氫化鋁鋰於 THF(32 mL)中之冷卻溶液中,將溫度保持在10°C以下。完 成添加後,隨即使放熱平息,接著將反應混合物溫至室 溫。接著,將反應物攪拌2小時。藉由極小心地添加水(2 mL)及冷卻,接著添加2 >|氫氧化鈉mL)來中止反應。接 著,向所得懸浮液中添加水(丨〇〇 mL)且接著用二氯曱烷 (100 mL,3次)萃取。將有機層分離,組合且藉由通過疏 水性玻璃料來乾燥。於減壓下蒸發有機物以產生無色流動 油狀物,接著,於室溫下將其置放於高真空下歷時3〇分 鐘。此產生呈無色流動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2.4367 。 H NMR (CDC13): 4.04-3.96 (2H,m),3.54-3.47 (2H,m), 3·46-3·36 (2H,m),1·82-1·61 (3H,m),1·57]·5〇 (1H,m), 1.40-1.27 (2H,m)。 中間物109 ·· 2,6-二氣-9-(四氫·2/ί-哌喃-4-基甲基)-9及_ 嘌呤 128935.doc -163· 200843779
將四氮秦辰喃_4_基甲醇(2 44 g)與π二氣嗓。令⑽ g)之混合物溶解於無水THF(25 mL)中。向此溶液中添加三 苯基鱗(5.51 g)’接著逐滴添加氮雜n異㈣(414
mL)。將反應物之溫度保持在价以下(需要稍微用水浴冷 卻)。將反應物於周圍溫度下㈣隔夜,隨後用水(⑽叫 使其驟冷且將其萃取至乙酸乙醋(5〇 mL,兩幻中。接 著,用水(⑽mL)洗務分離且組合之有機層。將有機層分 離且接著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隨後於減壓下蒸 發以產生淺黃色黏性油狀物。藉由二氧化碎層析(isc〇), 使用0-100%乙酸乙醋:環己烷來部分純化該物質。 所需產物溶離為兩個峰。70%乙酸乙酯:環己烷時溶離峰 1。100%乙酸乙酯時溶離峰2。 NMR(CD3〇D)展示兩種批料相同,例外之處在於第二峰戋 多或少地含有更多作為雜質之氧化三苯基膦。峰丨:4 NMR (CD3OD): 8·56 (1H,s),4·24-4·20 (2H,m),3 96_3 9〇 (2H,m),3.42-3.33 (2H,m),2·30-2·17 (1H,m),155」34 (5H ’重疊多重峰)。[7,69_7·52 (15H,重疊多重峰)·氧化 二本基膦雜質]。標題化合物:氧化三苯基麟雜質 (1:0,92) 〇 、 峰 2 ·· iH NMR (CD3〇D)··NMR (CD3OD)·· 8·56 (1H s) 128935.doc -164- 200843779 2^1 η ΠΗ m),3'96'3'90 (2H,m),3·42'3·33 .-2·17 (1H, m), i.sww (5H,重疊多重峰)。[7 69_ :广⑽二重疊多重峰)_氧化三苯基膦雜質]。標題化合 物·氧化二本基膦雜質(1:054)。 將兩種批料組合以產生標題化合物(3.0833 g,粗)及作 為雜質之三苯基膦。 MS計算值(cnH12Cl2N4〇)+=286, 288, 290。 MS 實驗值(電噴霧)··(m+h)+=287, 289, 29ι。 中間物110 : 氣四氫*旅味-4-基甲基)_9㈣岭- 6·胺
將2,6-二氣-9-(四氫_2//-哌喃-4-基甲基)-9//-嘌呤(3·08 g’含有氧化三苯基膦)與2 μ於ΙΡΑ中之氨(50 mL)—起於 50 C下加熱’隔夜。接著,將反應混合物蒸發至乾以產生 黃色固體。使用曱醇(5 0 mL)使此物質(3.2089 g)再結晶, 且冷卻後將所得固體過濾且用曱醇(5 mL)洗滌以產生標題 化合物(1.5554 g)。將濾液蒸發且自曱醇(25 mL)再結晶, 且冷卻後將所得固體過濾以產生第二收穫物(〇·2324幻且 根據NMR及LCMS與第一批相同。 4 NMR (CD3OD)·· 8.06 (1Η,s),4·10-4·05 (2Η,m),3.96、 3,88 (2H,m),3,41-3.32 (2H,m),2,23-2.10 (1H,m),1.53^ 128935.doc -165· 200843779 1·45 (2H,m),1·43-1·30 (2H,m)(NH2 交換)。 MS計算值(¢^1^4(:11^50)+=267, 269。 MS實驗值(電喷霧)··(M+H)+=268, 270。 中間物111 : 2-[(2_甲基丙基)氧基]-9-(四氫-2孖-哌喃-4_基 甲基)-917-嘌呤-6-胺
將2-氯-9-(四氫-2//-哌喃-4-基曱基)-9//-嘌呤-6-胺(〇.2〇 g)添加至2-甲基-1-丙醇(2 mL)及第三丁醇鈉(0.288 g)之懸 浮液中。將混合物於105 °C下以微波加熱30分鐘。用乙酸 乙醋(5 0 mL)稀釋反應混合物,隨後用水洗滌。將有機物 刀離且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隨後於減壓下汽提 出揮發物以產生粉紅色固體。將此物質用乙醚濕磨且過濾 以產生呈粉紅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9丨1 mg)。 H NMR ((CD3)2SO): 7·89 (1H,s),7·14 (2H,寬單峰), 4.02-3.90 (4H? m)? 3.85-3.76 (2H5 m)? 3.31-3.13 (2H? m)? 2·15-1·92 (2H,略微重疊 1·16 (2Η,m),1·〇〇-〇·92 (6Η,m)。 MS計算值(C15H23N5O2)+=305。 MS實驗值(電噴霧):(m+H)、306。 中間物112.8-/臭-2-【(2-甲基丙基)氧基卜9_(四氫_2/^旅喃_ 心基曱基)-9ΛΓ-嗓呤-6-胺 128935.doc -166- 200843779
將2_[(2_甲基丙基)氧基]-9-(四氫-2//-哌喃-4-基甲基)-9//- 嘌呤-6-胺(88 mg)溶解於冰乙酸(1·5 mL)中,隨後添加乙酸 納(355 mg)。接著,使以上物質於冰浴中冷卻,隨後逐漸 添加溴(0.2 mL)。將反應混合物溫至室溫,隨後加熱至7〇 C (外部溫度)歷時4小時。用10%(w/v)硫代硫酸鈉溶液使反 應混合物驟冷(變為淺黃色,而無進一步變化)且接著,藉 由添加2 Μ氫氧化鈉將pH值調整至6_7。接著,將此物質萃 取至乙酸乙酯(20 mL,3次)中。將有機層分離,組合且藉 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使有機層於減壓下蒸發且接 著與甲苯共沸以產生呈淺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〇.1〇 g)。接著,在無需純化之情況下將此物質用於下一階段 中。 4 NMR (CD3OD): 4.11-4.07 (2H,m),4·05-4·01 (2H,m), 3.96-3.86 (2Η,m),3·40-3·25 (2Η,m)(因殘餘質子 CHD2〇D 而略微模糊),2.29-2.16(111,111),2.14-2.00(111,111),1.55· 1·37 (4H,m),1·06-0·90 (6H,m)(NH2 交換)。 MS計算值(C15H22BrN502)+=383, 385。 MS實驗值(電喷霧):(μ+η)+=384, 386。 中間物113 : 2-【(2-環丙基乙基)氧基卜8-(甲氧基)冬(四氫_ 2丑-哌喃-4-基甲基)_9好_嘌呤-6-胺 128935.doc -167- 200843779
將2-[(2-環丙基乙基)氧基]曱氧基_9/^嘌呤_6_胺三氟 乙k鹽(0.30 g)與於無水dmF(5 mL)中之碳酸鉀(無水, 0.46 g)—起於6〇°c下加熱1小時。將反應物冷卻至室溫, 隨後添加無水DMF(1 mL)中之4_(溴甲基)四氫_2扒哌喃 (0.16 g)。接著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5〇它隔夜。使反應物 於水(50 mL)中驟冷且用乙酸乙酯(5〇 mL,3次)萃取。將有 機層組合且用鹽水(5〇 mL)洗條。將有機層分離且藉由通 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隨後於減壓下蒸發以產生油狀 物。藉由Cu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〇·ρ/〇甲酸)_乙腈(含有 0·05%曱酸)作為溶離劑(20-60%)來純化此物質。藉由逆相 層析(20-60%乙腈:水)純化此物質。此產生呈白色固體之伊、 題化合物(0.1279 g)。 咕 NMR (CDC13): 5.14 (2H,寬單峰),4·39·4.32 (2H, 5 1 ) ! 4·12 (3Η,m),4.00-3.92 (2Η,m),3·85·3,79 (2Η,m),2 19 2.07 (1Η,m),1·80-1·62(表示 2Η,m [隱藏在水峰下]), 1·54-1·34 (4H,m),0.91-0.81 (1H,m),〇·91-〇·8ΐ (2H m) 0·50-0·08 (2H,m),0,14-0.08 (2H,m)。 MS計算值(C17H25N5〇3)+=347。 MS實驗值(電噴霧):(M+H)+=348。 中間物114 : 2-[(環己基甲基)氧基]_9_(四氫j丑_娘味 128935.doc -168- 200843779 基)-977-嗓呤-6-胺
用1,2 -二甲氡其7 丞乙烷(99%+)(20 mL)稀釋環己基甲 (4.5784 g),隨後, T % 於虱氣下在攪拌下逐漸添加第三丁 ^ 鈉(3.853 g)。添加繁— ~ ^ 加弟二丁醇鈉後,隨即觀察到放熱。添
2-氣-9-(四氫-2//-略口春0甘、 展南-2-基票吟冬胺(2·5428 §)且 所得混合物於93 °C (內立R、π a # $ π、古 、門邻)下加熱至回流。添加另一量之 1,2-二甲氧基乙烷(99%+)(2〇 mL)以幫助溶解且將其回流隔 仪。將反應混合物溶解於水(⑽mL)中且用乙酸乙⑽ mL,兩次)萃取。用鹽水(1〇〇 mL)洗滌組合之有機萃取 物,隨後將有機層分離且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 於減壓下蒸發揮發物且接著與甲苯(50 mL,兩次)共沸以 產生流動琥珀色油狀物。藉由二氧化矽層析(ISC〇),用〇_ 100%乙酸乙酯:環己烷溶離來純化此物質。置放於真空下 後,此產生呈淺黃色發泡體之標題化合物(1_0364 g)(根據 LCMS為94%純度’ 6% 2-氯-9-(四氫-2//·派喃_2_基)-9//-噪 呤-6-胺),且在無需進一步純化之情況下將其用於下一步 驟中。 ]H NMR (CDCI3): 7.85 (1H, s), 5.69^5.61 (1H? m)9 5.45 (2H,寬單峰),4.20-4,07 (3H,重疊多重峰),3.82_3·72 (1Η,m),2·14-1·59 (12Η,重疊多重峰),136-1.01 (5Η,重 128935.doc -169- 200843779 疊多重峰)。 MS計算值(C17H25N5〇2)+==331。 MS實驗值(電噴霧):(μ+Η)+=332。 中間物115 : 8-溴-2-[(環己基甲基)氧基]-9-(四氫-2仏哌喃· 2-基)-9丑·嗓吟胺
將2-[(環己基甲基)氧基]-9-(四氫-2//-哌喃-2-基:)-9//-嘌 呤-6-胺(1.0364 g)溶解於氯仿(20 mL)中且冷卻至〇°C,隨 後逐漸添加N-溴代丁二醯亞胺(0.5852 g)(在添加N-溴代丁 二醯亞胺期間,反應溫度不超過1.9T:)。將反應混合物於 約2°C下攪拌15分鐘,隨後溫至室溫,於室溫下將其攪拌6 小時(於氮氣下)。將水(100 mL)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且快 速攪拌,隨後使用疏水性玻璃料來分離有機層。於減壓下 蒸發有機相以產生深棕色油狀物。藉由二氧化矽層析,用 0_5〇%乙酸乙酯:環己烷溶離來純化此物質以產生呈淺黃色 固體之標題化合物(0.8200 g)。 4 NMR (CDC13): 5·64-5·58 (1H,m),5·50-5·37 (2H,寬單 峰),4·20_4·06 (3Η,重疊多重峰),3.75-3.66 (1Η,m),3,〇9_ 2.97 (1Η,m),2.15-2.06 (1Η,m),1·93-1·57 (10Η,重疊多 重峰),1.35-1,01 (5H,重疊多重峰)。 MS計算值(C17H24Bi:N5O2)+=409, 411。 128935.doc • 170- 200843779 MS實驗值(電噴霧):(m+H)+=41〇, 412。 中間物116 : 2-【(環己基甲基)氧基卜8-(甲氧基)9(四氫_ 2丑-旅喃-2-基嘌呤-6-胺
用以無水甲醇(6·0 mL)稀釋之於曱醇中之3〇%(w/v)甲醇 φ 鈉(1.1 mL)使8-溴-2_[(環己基甲基)氧基]-9-(四氫-2//-哌喃-2-基)-9//-嘌呤-6-胺(0·8151 g)回流。將懸浮液回流(7(rc外 部)隔夜。使反應物在乙酸乙酯(50 mL)與飽和氣化錄水溶 液(50 mL)之間分溶。分離有機層且用乙酸乙酯(5〇爪“再 萃取水層。將有機層組合且用鹽水(5〇 mL)洗務且分離, 接著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於減壓下蒸發會產生 呈發泡體之粗標題化合物(0.7132 g),其在無需純化之情 況下使用。NMR(CDC13) —致,但存在一種以上化合物之 ^ 混合物。 MS計算值,以其他母離子觀察(例如 404) 〇 MS實驗值(電喷霧):(M+H)+=362。 中間物117 · 2-丨(環己基甲基)氧基]_8_(甲氧基)_9仏嗓呤 胺三氟乙酸鹽 128935.doc -171 - 200843779
將Μ(環己基甲基)氧基]-8-甲氧基-9-(四氫-2//-哌喃-2- 基)_9仏嘌呤-6-胺(0.7132 g,粗)溶解於甲醇(5 mL)中。向 此洛液中添加純二氟乙酸(q·5 mL)。將反應混合物於周圍 至溫下檀拌1 8小時。於減壓下蒸發溶劑且用乙酸乙酯(5〇 mL)濕磨殘餘物。將白色所得固體過濾,使用乙醚(丨〇 mL) φ 洗滌且接著於抽吸下乾燥。此產生呈白色固體之純標題化 合物(0.2799 g)。 H NMR (CD3OD): 4.29-4.24 (2H? m)? 4.14 (3H? s)5 1.89-1.66 (6H,重疊多重峰),139-1 〇3 (5H,重疊多重峰)[NH2 與N-9 NH交換]。 MS計算值(C13H19N502)+=277。 MS實驗值(電噴霧):(m+H)、278。 中間物118 : 2-丨(環己基甲基)氧基卜8_(甲氧基(四氫_ A 2好-旅喃-4-基甲基)-9丑-嗓吟_6_胺
於氮氣下,將2-[(環己基曱基)氧基]_8-(曱氧基)^嘌 呤-6-胺三氟乙酸鹽(0.28 g)與於無水DMF(5 mL)中之無水 石炭酸舒(〇·3957 g) —起在60 C (外部)下加熱1小時。將反應 128935.doc -172- 200843779 混合物冷卻至室溫,隨後添加無水DMF〇 mL)中之4兴溴甲 基)四氫哌喃(0.14 g)。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5〇它,隔 夜。使反應混合物於水(2〇 mL)中驟冷且將其萃取至乙酸 乙酯(20 mL,3次)中。將有機層分離,組合且接著用鹽水 (20 mL)洗滌。將有機層分離且接著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 料來乾燥。於減壓下蒸發會產生淺黃色油狀物,其在靜置 後凝固。藉由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〇1%甲酸)_乙腈 (含有0·〇5%曱酸)作為溶離劑(3㈣〇%)來純化此物質以產生 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〇 1677 g)。 lHNMR (2H, s)5 4.11 (3H, s),4.1〇^06 (2H, m), 3.99-3.91 (2H5 m)? 3.85-3.79 (2H5 m)? 3.38-3.29 (2H? m),2·19-2·06 (1H,m),(表示 5H,重疊水峰), 1.54-1·〇〇(1〇Η,重疊多重峰)。 MS 计异值(¢^911291^503)+=375。 MS實驗值(電噴霧)··(m+h)+=376。 中間物U9: 2_{[2•(甲氧基)乙基】氣基}9 (四氫⑽㈣-2_基)_9及_嗓呤-6-胺(方法A)
用二甲氧基乙烷(2〇 mL)稀釋2_曱氧基乙醇(32 L)向此〜夜中逐漸添加第三丁醇鈉(3.9 g)且將反應混 合物於氮氣下攪拌直至其為均質。接著將2-氯·9_(四氫- 128935.doc -173- 200843779 2仏哌喃-2-基)-9//-嘌呤-6-胺(2.5 3 76 g)添加至反應混合物 中,接著添加1,2-二甲氧基乙烷(20 mL)。接著將反應混合 物加熱至回流(110°C,外部)隔夜。用水(1〇〇 mL)使反應物 驟冷且用乙酸乙酯(100 mL,兩次)萃取。接著用鹽水(1 〇〇 mL)洗條組合之有機層。接著,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 乾燥有機層且接著於減壓下蒸發(繼而與甲苯(100 mL,兩 次)共沸)。此產生琥珀色油狀物,其於高真空下產生膠狀 發泡體。用乙醚濕磨(在冷卻下)此物質直至此產生標題化 合物,淺黃色固體。 H NMR (CDC13): 7.86 (1H,s),5.66-5.59 (1H,m),5.47 (2H ’ 寬單峰),4·54·4·46 (2H,m),4·19-4·1〇 (1H,m),3·80-3·65 (3H,重疊多重峰),3·43 (3H,s),2.13-1.93 (3H,重疊 多重峰),1·8 1-1.58(表示3H,重疊多重峰,[重疊水峰])。 MS計算值(C13H19N503)+=293。 MS實驗值(電噴霧):(M+H)+=294。 中間物119 : 甲氧基)乙基]氧基}-9•(四氫_2籽·哌喃_ 2-基)-9丑-嗓呤_6_胺(方法b)
於室溫下,在2〇 min内將第三丁醇鉀(46,5呂,4乃 mmol)添加至2_甲氧基乙醇(2〇〇 mL)中,接著添加氯冬 (四氫-2开-哌喃_2_基)_9p票呤冬胺(3〇 g)且將所得混合物 128935.doc -174- 200843779 於80-90°C下加熱約3 h。蒸發大多數溶劑,向殘餘物中添 加100 ml水,於0°C下攪拌1 h,過濾且乾燥。此產生產物 (30 g,87%),其與來自中間物119,方法A之物質幾乎相 同。 H N1V4R (CDC13): 7,84 (1H,s),5·66-5·59 (1H,m),4·48 (2H,t),4·18-4·08 (1H,m),3.80-3.65 (3H,重疊多重峰), 3.43 (3H,s),2·1_1·85 (3H,m),1·80-1·55 (3H,m)。 中間物120 ·· 8-溴_2气【2·(甲氧基)乙基]氧基卜9·(四氫·2Η-略味-2_基)-9好-嗓吟-6-胺 ΝΗ.
將2-{[2-(曱氧基)乙基]氧基卜9_(四氫_2//_哌喃_2_基)_9耔-嘌呤-6-胺(1.61 g)溶解於氯仿(2〇 mL)中且冷卻至〇〇c。接 著向此溶液中逐漸添加N-溴代丁二醯亞胺(丨〇2 g),將温 度保持在約2°C。將反應物於2。(:下攪拌約15分鐘,隨後使 其溫至室溫。接著,將反應混合物於氮氣下攪拌5小時。 用水(1 00 mL)使反應混合物驟冷且快速攪拌,隨後使用疏 水性玻璃料來分離有機層。於減壓下蒸發有機物以產生深 棕色膠狀物。藉由二氧化石夕層析(ISCO),初始用0-70%乙 酸乙酯:環己烧溶離,保持7〇。/❶乙酸乙酯··環己烧之等度來 純化此物質直至溶離出次要雜質。接著使梯度自7〇%-95〇/〇 乙酸乙酯:環己烧再繼續。此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 128935.doc -175- 200843779 物(1.4489 g)。 4 NMR (CDC13): 5.65-5.56 (1H,m) 5·44 (2H,寬單峰), 4.52-4.43 (2H,m),4·20-4·12 (1H,m),3·79·3·65 (3H,重疊 多重峰),3,43 (3H,s),3·09·2·96 (1H,m),2·14-2·03 (1H, m)5 L89-ls56(表示4H,重疊多重峰,[隱藏在水峰下])。 MS計算值(C13H18BrN503)+=371,373。 MS實驗值(電噴霧):(m+H)+=372, 374。 中間物121 : 8-(甲氧基)·2·{[2·(甲氧基)乙基】氧基}-9_(四 ♦ 氫-2及-哌喃-2_基)-9丑-嘌呤-6-胺
使臭-2-{[2-(甲氧基)乙基]氧基(四氫哌喃-2- 基)-9//-嘌呤-6-胺(1.4489 g)懸浮於無水甲醇(115 mL)中且 接著用甲醇中之25%(w/v)甲醇鈉(2·5 mL)處理。將反應混
合物加熱至回流(65°C,外部),隨即獲得溶液。4小時後, 於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1〇〇 mL)。接著用乙酸乙酯(1〇〇 mL,兩次)萃取此溶液。將有 機層分離,組合且用鹽水〇 00 mL)洗滌。將有機層分離且 接著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接著,置放於高真空 下隔夜後,於減壓下蒸發此物質以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 化合物(1.2032 g)。 !H NMR (CDC13): 5.53-5.45 GH,m),5·16 (2H,寬單峰), 128935.doc -176- 200843779 4.50-4·40 (2H,m),4·16-4·40 (1H,m)重疊 4·12 (3H,s), 3.80-3.62 (3Η,重疊多重峰),3·43 (3Η,s),2.83-2.69 (1Η, m),2.05-1.99 (1H,m),1·82-1.5 1 (4H,重疊多重峰)。 MS計算值(C14H21N504)、323。 MS實驗值(電噴霧):(M+H)+=324。 中間物122 : 8-(甲氧基)-2-{[2-(甲氧基)乙基】氧基}_9及-嘌 呤-6-胺三氟乙酸鹽
將8-(曱氧基)-2-{[2-(甲氧基)乙基]氧基}-9-(四氫-2//-哌 喃-2-基)-9//-嘌呤-6-胺(1.2032 g)溶解於甲醇(10 mL)中, 將其用純三氟乙酸(1 mL)處理且接著攪拌2天。於減壓下 蒸發反應混合物且將所得固體懸浮於乙酸乙酯(25 mL) 中,隨後過濾以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1310 g)。
NMR ((CD3)2SO): 7.50 (2H,寬單峰),4.42-4.34 (2H, m),4·04 (3H,s) 3.67-3.61 (2H,m),3·30 (3H,s)(未觀察到 Ν9質子)。 MS計算值(c9Hi3n503)+=239。 MS實驗值(電喷霧):(M+H)+=240。 中間物123 : 8-(甲氧基)-2-{【2_(曱氧基)乙基】氧基}·9_(四 氮-2JST-旅喝·4-基甲基)-9丑·嗓吟-6-胺 128935.doc -177- 200843779 ΜΗ
將8-(甲氧基)-2-{[2-(甲氧基)乙基]氧基嘌呤胺 三氤乙酸鹽(0·30 g)與於無水DMF(5 mL)中之無水碳酸鉀 (0.4698 g)—起於60°C下加熱1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 室溫’隨後添加無水DMF( 1 mL)中之4-(漠·甲基)四氫_2//· 略喃(0.1669 g)。接著,將反應混合物於50 °C下授拌隔 夜。使反應混合物於水(20 mL)中驟冷且將其萃取至乙酸 乙酉旨(20 mL,3次)中。 接著,用鹽水(20 mL)洗滌分離、組合之有機層。藉由 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分離之有機層,隨後於減壓下蒸 發以產生淺黃色油狀物,其在靜置後凝固。藉由C18逆相 層析,使用水(含有0,1%甲酸)-乙腈(含有0.05%甲酸)作為 溶離劑(10-45%)來純化此物質以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 合物(0,1454 g)。 4 NMR (CDC13): 5.12 (2H,寬單峰),4.47-4.41 (2H,m), 4.12 (3H,s),4.00-3.91 (2H,m),3·85·3·73 (4H,部分重疊 多重峰),3.43 (3Η,s),3.38-3.28 (2Η,m),2.18-2.06 (1Η, m),1.53-1.33 (4H,重疊多重峰)。 MS計算值(C15H23N5〇4)+=337。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8。 中間物124 : 8-(曱氧基)-2-{丨2_(甲氧基)乙基]氧基卜9_(四 128935.doc -178- 200843779 氫-3-呋喃基曱基)_9丑-嘌呤_6•胺
將8-(甲氧基)_2_{[2_(曱氧基)乙基]氧基卜9丹_嘌吟_卜胺 一氟乙酸鹽(0.3 0 g)溶解於無水〇]^1^5 mL)中。向此溶液中 添加無水碳酸鉀(0·47 g)且接著加熱至6(rc歷時15小時。 將反應a物冷卻至室溫且添加甲烧績酸四氫_3_吱喃基甲 S曰(〇· 1 68 g)。接著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歷時3 $小時。 接著,使反應混合物於水(i 〇〇 mL)中驟冷且將其萃取至乙 酉文乙自曰(50 mL,3次)中。將有機物分離且藉由通過疏水性 玻璃料來乾燥且接著於減壓下蒸發以產生玻璃狀固體。藉 由。^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〇1%甲酸)_乙腈(含有〇〇5% 甲酸)作為溶離劑(1〇-45%)來純化此物質。此產生呈白色固 體之標題化合物(0^23 3 g)。 Ή NMR (CDC13): 5.46 (2H * 4.48-4.39 (2H, m), 4.12 (3H,S),4.01_3·87 (3H,重疊多重蜂),3 79_3 7〇 沖,’ 重疊多重峰),3.65-3.59 (1H,m),3.43 (3H,s),μ· (1H,m),2·02-1·90 (1H,m),1.76-1.64 (iH,m)。 MSs十异值(CmH21N5〇4)+=323。 MS實驗值(電噴霧):(m+h)+=324。 中間物us: 2_丨(四氫·2·呋喃基甲基)氧基】·9_(四氫a仏哌 味-2-基)-9i7-嘌吟-6-胺 128935.doc -179- 200843779
用,2 一甲氧基乙燒(2〇叫稀釋四氯糖醇(4 〇 向 ::::逐漸添加第三丁醇納(3 84 g)。將所得反應混合 物攪拌直至均質(撥色溶液),隨後添加2_氯_9和氣魯旅
。南-2-基)抓杯6_胺(2.53…接著,於氮氣下將反應混 合物加熱至_(外部)隔夜。用水(⑽mL)使反應混合物 此合物驟冷且用乙酸乙醋〇00 mL,3次)萃取。將有機層 分離’組合且接著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於減壓 =蒸,此物質且接著藉由二氧切層析,用^⑽%乙酸乙 :環己烧、接著用甲醇溶離來純化所得物質。當用甲醇 溶離時,㈣到ISC〇泵故障,此管線先前載運^乙醋且 不知道在用乙酸乙醋:環己烧溶離時是否存在故障。基發 適當溶離份以產生呈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 7258 g)。在無
需進一步純化之情況下,將此物質用於下一階段中。W NMR (CDCl3): 7.87 (1H,m),6 69 (2h,寬多重峰) 5.68-5.54 (1H,m),4.45_4.36 (m,⑷,4 35 4 2i 即重最’ 4.17-4.08 (1H, m), 3.98.3.89 ^3.85.3^ (2H,重疊多重夸,重疊多重峰 中間物126 四氫·2_w基甲基)氧基】冬(四氣· 2J3"旅味-2-基)-9丑-嗓呤-6-胺 128935.doc -180- 200843779
將2-[(四氫-2-呋喃基甲基)負其 土 T丞J虱基]-9-(四氫哌喃_2•基)· 心票呤i胺(1.7202 g)溶解於氯仿(15叫中且冷卻至約^
持在2 c卩下。#著’冑反應$合物於約i。。下攪拌3〇分 =,隨後使其溫至室S,緊接著將反應混合物授掉3小 時。接著將反應混合物於室溫下靜置隔夜,隨後在水⑼ mL)之間分溶且使用疏水性玻璃料分離有機相。於減壓下 蒸發有機相以產生棕色膠狀物,使用二氧化矽層析 (ISCO),肖(M00%乙酸乙ι·環己烧溶離來純化該物質 此產生王白色發泡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3 Μ § g)。 m),5·43 (2H,寬單峰), 重疊多重峰),4.98_3.89 ]H NMR (CDC13): 5.63-5.56 (1H, 4.45-4.36 (1H,m),4.34-4.10 (3H, (1Η,m),3·85-3·77 (1Η,m),3·74-3·66 (1Η,m),3.09·2 97 (1H,瓜),2.15-1 ·56(表示 9H[重疊水峰])。 MS計算值(C15H2〇BrN503)+=397, 399。 MS實驗值(電噴霧):(M+H)+=398, 400。 中間物127 : 曱氧基)一2-【(四氫-2-呋喃基甲基)氧基】_9 (四氫-2好-哌喃_2_基)_9丑_嘌呤-6-胺 128935.doc -181 - 200843779
將8-溴-2-[(四氫-2-呋喃基甲基)氧基]冬(四氫-2//旅喃-2-基)-9//-嘌呤-6-胺(1·3748 g)溶解於甲醇(1〇·2 mL)中且用 曱醇中之25%(w/v)甲醇鈉(2.2 mL)處理。將此混合物於氮 氣下加熱至回流歷時3 ·5小時。將反應混合物於減壓下蒸 發至乾且添加飽和氣化銨溶液(1 〇〇 mL)。接著用乙酸乙酉旨 (100 mL ’ 3次)萃取此溶液。將有機層組合且用鹽水(1 mL)洗滌’且接著在分離水層後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 乾燥。於減壓下蒸發有機物以產生呈白色發泡體之標題化 合物(1 · 1 614 g),且在無需純化之情況下將其用於下一階 段中。 NMR (CDC13)·· 5·52-5·46 (1H,m),5·15 (2H,寬單峰), 4·43·4·36 (1Η,m),4·33-4·26 (1Η,m)5 4.23-4.1 7 (1Η,m), 4.16-4.09 (1H,m,重疊4·13 (3H,s)),3,97-3.90 (1H,m), 3,84-3,76 (1H,m),3·73-3·65 (1H,m),2.83-2.71 (1H,m), 2·13-1·53(表示9H,重疊多重峰[重疊水峰])。 MS計算值(c16h23N504)+=349。 MS實驗值(電噴霧):(m+H)、350。 中間物128 : 8-(甲氧基)-2·[(四氫·2_呋喃基甲基)氧基]_9丑· 嘌呤_6_胺三氟乙酸鹽 128935.doc -182- 200843779
Ο
將8·(曱氧基)冬[(四氫吱喃基甲基)氧基]冬(四氫_2//· 瓜南2-基)-9//-嘌呤-6-胺(1.1614 g)溶解於甲醇(2〇 mL)中 且用純二氟乙酸(2 inL)處理。將反應混合物攪拌24小時以 產生白色懸浮液。接著,將反應混合物於減壓下蒸發至 乾。使用乙酸乙酯(1 〇 mL)使所得白色固體懸浮且接著藉 由過濾使其分離,用乙酸乙酯(2 mL)洗滌。使該固體於抽 吸下空氣乾燥且接著於真空、5〇t下進一步乾燥。此產生 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06〇2 g)。 NMR ((CD3)2SO)·· 7.76 (2H,寬單峰),4.35-4.11 (3H, 重疊多重峰),4.05 (3H,s),3.82-3.73 (1H,m),3.73-3.63 (1H,m),2.05-1.77 (3H,重疊多重峰),1 ·70-1 ·59 (1H, m)(根據光譜,n_9 NH不明顯-指示在12.7 ppm處存在極寬 信號(但可為FT之人為現象))。 MS計算值(CuH15N503)+=265。 MS實驗值(電噴霧):(m+H)+=266。 中間物129 : 8-(甲氧基)-2-[(四氫-2-呋喃基曱基)氧基]-9-(四氫·2丑-哌喃_4_基甲基)-9丑-嘌呤-6-胺
128935.doc -183- 200843779 將8-(甲氧基)-2-[(四氫_2_呋喃基甲基)氧基卜9开_嘌呤 胺三氟乙酸鹽(G.3Gg)溶解於無水聽(5叫中。向此溶液 中添加無水碳酸_·4376 g)且接著將反應混合物於氮氣 下加熱至6G°C歷時1小時。接著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 溫,隨後添加曱烧續酸四氫_2//_〇辰喃_4_基甲酿(〇 i69〇幻 且接著將所得反應混合物加熱至9()t:歷時2 5小時。將反
應混合物冷卻且接著用水(5G mL)使其驟冷繼而將其萃 取至乙酸乙酯(50 mL,3次)中。分離後,將有機層組合且 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於減壓下蒸發會產生流動 油狀物,接著藉由Cl8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〇1%甲酸)· 乙腈(含有0.05%曱酸)作為溶離劑(1〇_45%)來純化該物質。 此產生壬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〇丨56〇尽)。 咕 NMR (CDCl3): 5,17 (2H,寬單峰),4 秦4 26 (2h, m),4.23-4.17 (1H,m),4.11 (3H,s),3.99-3.89 (3H,重疊多 重峰),3.84_3·76 (3H,重疊多重峰),3.37_3.29 (2H/m), 2.18-1.66(表示SH [隱藏在水峰下]),i μ」3 / ’ 多重峰)。 & MSa十鼻值(Ci7H25N5〇4) + = 363。 MS實驗值(電喷霧):(M+H)+=364。 中間物130 : 乙酯 (2五)_3-(5,6-二氫-2丑_旅味 -3-基)_2_丙烯酸 〇
128935.doc -184- 200843779 於(rc下’向無水二氯甲院(150 ml)中之5,6_二氯抓哌 喝-3-甲盤(5.G g)中添加乙氧縣亞甲基三苯基鱗院⑴.^ g)。將反應物溫至室溫且攪拌隔夜。將反應物用二氯曱烷 (150 ml)稀釋且用水(15〇如)及飽和鹽水水溶液(ΐ5〇 μ)洗 滌。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有機層且於真空中濃縮 以得到黃色油狀物。藉由二氧化矽層析(12〇 g)(ISC〇),使 用0-10%環己烷:乙酸乙酯之梯度溶離來純化產物以得到呈 澄清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5.59 g)。 NMR (CDC13): δ 7·27 (1H,t),6·33 (1H,m),5.67 (1H, d),4.35 (2H,m),4.26 (2H,q),3·84 (2H,t),2·39 (2H,m), 1.35 (3H,t)。 中間物1S1 : 3·(四氫-2丑-旅喃基)丙酸乙酯 於大氣壓力及室溫下,氫化(2五)-3-(5,6-二氫-2//-哌喃-3-基)-2-丙烯酸乙酯(3 g)及披鈀碳(17〇 mg,1〇%,濕)於乙 酸乙酯(75 ml)中之溶液。30分鐘後,氫吸收(約825 ml)完 成。經由矽藻土過濾催化劑且於真空中濃縮濾液以得到淺 黃色油狀物(2·90 g)。 用弟一> 批以嚴格相同方式重複上文。因此,於大氣壓力 及室溫下,氫化(2£)-3-(5,6-二氫-2好-哌喃-3-基)-2-丙烯酸 乙酯(2·59 g)及披鈀碳(147 mg,10%,濕)於乙酸乙酯(65 128935.doc -185- 200843779 ml)中之溶液。15分鐘後,氫吸收(約715 ml)完成。經由矽 藻土過滤催化劑且於真空中濃縮濾液以得到淺黃色油狀 物,將其與第一批之油狀物組合(5.34 g)。藉由二氧化矽 層析(120 g)(ISCO),使用0-10%環己烷:乙酸乙酯之梯度溶 離來純化此物質以得到呈澄清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4.61 g)。 !H NMR (CDC13): δ 4.13 (2H? q), 3.86 (2H5 m), 3.35 (1H? m),3.06 (1H,m),2,31 (2H,m),1·87 (1H,m),1.64-1.41 (5H,m),1.26 (3H,t),1.15 (1H,m)。 中間物132 : 3-(四氫_2丑_哌喃·3_基)_1_丙醇
於〇°C下,經20分鐘向氫化鋁鋰(24.8 m卜1.0 Μ於乙醚 中)於無水乙醚(77 ml)中之攪拌溶液中逐滴添加3-(四氫-2//-哌喃-3-基)丙酸乙酯(4·61 g)於無水乙醚(77 mi)中之溶 液。於0°C下15分鐘後,將反應混合物溫至室溫且再攪拌 九小時。藉由經一小時時期逐滴添加水來中止反應,同時 經由冰冷卻。將所得固體自混合物過濾且用乙醚洗滌。將 有機層自水層傾析出,經硫酸鎂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 縮以產生澄清油狀物(3.33 g)。藉由二氧化矽層析(4〇 g)(ISCO),使用0-5 0%環己烷:乙酸乙酯之梯度溶離來純化 產物以得到呈澄清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2 64 g)。 NMR (CDC13): δ 3.87 (2H5 m)? 3.64 (2Η? m)5 3.35 (1Η? m), 3.05 (1Η, m)? 1.88 (1H, m)? h66.L51 (5H> m)> ! 39 128935.doc -186 - 200843779 (1H,t),1.31-1.08 (3H,。 中間物133:甲烷磺酸3·(四氫_2ja^哌喃_3_基)丙酯
於〇C下’向3-(四氫-2//-哌喃-3-基)-1-丙醇(2·64 g)於無 水一氯曱烧(78 ml)中之溶液中添加三乙基胺(6 21 ml),接 著添加甲磺醯氯(1 ·85 ml)。當冰熔化時,將反應混合物溫 至室溫且將其攪拌三小時。用碳酸氫鈉洗滌反應混合物。 將有機層分離,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且於真空中 遭縮以產生黃色油狀物(4.42 g)。藉由二氧化石夕層析(8〇 g)(ISCO),使用0-5 0%環己烷:乙酸乙酯之梯度溶離來純化 產物以得到呈澄清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3.79 g)。 巾 NMR (CDC13): δ 4·22 (2H,t),3·86 (2H,m),3·36 (1H, m),3·07 (1H,m),3.01 (3H,s),1.87 (1H,m),1·82-1·69 (2H,m),1·65-1·54 (3H,m),1·36-1·1〇 (3H,m)。 中間物134 : TV2-丁基-8-(甲氧基)-9·[3-(四氫-2开-派味-3_ 基)丙基卜9丑-嘌呤-2,6-二胺
向#-丁基-8-曱氧基-9/ί-0票吟-2,6 -二胺三氟乙酸鹽(3〇〇 mg)於無水Ν,Ν-二甲基甲醯胺(5.3 ml)中之溶液中添加碳酸 128935.doc -187- 200843779 鉀(474 mg)。將反應物於60°C下攪拌九十分鐘。將反應物 冷卻且添加甲烧磺酸3-(四氫-2//-旅喃-3 -基)丙自旨(209 mg),且將反應物於90°C下加熱三小時。將反應物冷卻, 用乙酸乙酯稀釋且用水洗滌(2X)。將有機層分離,經硫酸 鑛乾無’過滤且於真空中 >辰縮以得到黃色油狀物。藉由 C18逆相層析(43 g)(ISCO),使用水(〇· ι〇/〇甲酸)_乙腈(〇 〇5〇/〇 曱酸)作為溶離劑(30-80%)來純化產物以得到呈黃色油性殘 餘物之標題化合物(198 mg)。
MS計算值(C18H3GN602)+=362。 MS實驗值(電噴霧):(M+H)+=363。 4 NMR (DMSO)·· δ 6.23 (2H,s),6.01 (1H,t),3.99 (3H s) 3·77-3·67 (4H,m),3.26-3.15 (3H,m),2·91 (1H,m) 1 76 (1H,m),1.71-1.60 (2H,m),1.54-1.40 (5H,m) 1 36] 26 (2H,m),1.16-0.96 (3H,m),0.88 (3H,m) 〇 中間物I35 : 9-(四氫-2丑-哌喃基)_2_[(四氫_2丑_哌喃 基甲氧基卜9丑-嘌呤-6-胺
用I,2-二曱氧基乙烷(2〇 mL)稀釋四氫哌喃·2_甲醇(ex
Aldrich)(4.66 g)。將第三丁醇鈉(3.85以诼、、私、各 X漸添加至上述溶 液中且攪拌直至均質(橙色溶液)。將2_蠢 氣^(四氫_2仏哌 喃-2-基嘌呤-6-胺(2.54 g)添加至上述洽 I心液中且接著於 128935.doc 188 - 200843779 氮氣下加熱至回流(11 〇°C,外邱、,炉念。你c — V υ u外4 ),隔仪。使反應混合物於 水(1〇〇mL)中驟冷且使用乙酸乙酯(lOOmL,3次)萃取。將 有機相分離且接著通過疏水性玻璃料。於減壓下蒸發會產 生膠狀物,接著藉由ISC〇(12〇 g,si〇2),用〇_5〇%曱 醇:DCM溶離來純化該物質以產生呈淺黃色發泡體之標題 化合物(2.1732 g)。 : MS計算值(Ci6H23N5〇3)+:=333。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4。 4 NMR (CDC13): 7·85 (1H,s),5.66-5.49(重疊 1H,❿及 2H,寬單峰),4.41-4.34 (1H,m),4·25-4·19 (1H,m),4·18_ 4.11 (1Η,m),4.06-4.00 (1Η,m),3.78-3.69 (2Η,m),3·54冊 3·45 (1H,m),2·12-1·83 (4H,重疊多重峰),i 8夂i 36 (8 H ’重豐多重峰)。 中間物136 : 8溴-9-(四氫_2丑-哌喃_2·基)-2-丨(四氫-2丑_哌 喃-2-基甲氧基卜9丑-嘌呤胺
向冷卻至0。(3之9-(四氫-2//-哌喃-2-基)-2-[(四氫^口辰 喃-2-基曱氧基嘌呤_6-胺(2 17 g)於無水氯仿(23 $ ml) 中之溶液中添加N-溴代丁二醯亞胺(1·22 g)。使反應物返 回室溫且攪拌4小時。將反應物用DCM(50 ml)稀釋且用水 (5 0 ml)及接著鹽水(5〇 ml)洗滌。將有機層分離,藉由通過 128935.doc -189- 200843779 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且於真空中濃縮。此得到呈標色發 泡固體之標題產物(2.76 g)。 MS計算值(C16H22BrN5〇3)+=412, 413。 MS實驗值(電噴霧):(M+H)+=413, 414。 中間物137 : 8-(甲氧基)-9_(四氫-2丑-哌喃_2_基)_2-[(四氮_ 2及-哌喃_2_基甲氧基卜9丑-嘌呤-6-胺
於室溫下,向8-溴-9-(四氫-2//-旅喃-2-基)_2-[(四氫-2//- 旅鳴-2-基甲氧基]·9//_嗓呤-6-胺(2.76 g)於無水曱醇(22·6 ml)中之溶液中添加甲醇鈉(4·6 ml ’ 25% wt·甲醇)。將反應 物加熱至回流歷時4小時。將反應物冷卻且於直空中濃缩 以產生撥色殘餘物。將此物質溶解於氯化銨溶液(丨〇〇 ml) 中且用乙S文乙|曰(100 ml)卒取。將有機層分離且用水(5〇 ml)洗滌。將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 縮。此得到呈橙色發泡固體之標題化合物(2〇6 g)。 MS計算值(C17H25N5〇4)+=363。 MS實驗值(電噴霧):(M+H)+=364。 中間物138 : 8-(曱氧基)_2_[(四氫-2丑-旅味-2-基甲氧基]· 9ΑΓ-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 128935.doc -190- 200843779
向Μ甲氧基)-9-(四氫-2//-哌喃-2-基)_2-[(四氫-2//-哌味_ 2-基甲氧基]-9//-嘌呤-6-胺(2.06 g)於無水甲醇(2〇·6 ml)中 之溶液中添加三氟乙酸(2·〇6 ml)。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 24小時。於真空中濃縮反應混合物且於乙醚中濕磨所得殘 餘物。此在過濾後產生灰白色固體(1β59 。 MS 什异值((^21117^〇3)+==279。 MS實驗值(電噴霧):(m+H)+=280。 中間物139 : 8-(甲氧基)-9-(四氫-2丑-哌喃-4-基曱基)-2·【(四 氫-2/Γ-哌喃-2-基甲氧基】-9丑-嘌呤-6-胺
向8-(甲氧基)-2-[(四氫-2//·哌喃·2-基甲氧基]-9//-嘌呤-6-胺三氧乙酸鹽(1·59 g)於無水Ν,Ν_二甲基甲醯胺(25 ml)中 之浴液中添加碳酸鉀(2.24 g)。將反應物於60°C下攪拌1.5 小時。將反應物冷卻且添加甲烷磺酸四氫^哌喃_4_基甲 酷(866 mg)。將反應物於9(^c下攪拌5小時。將反應物冷 卻且溶解於乙酸乙酯中且用水洗滌兩次。將有機層分離, 經硫酸鎮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黃色固體。藉 由C18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〇1%甲酸兴乙腈(含有〇〇5〇/〇 曱酸)作為溶離劑(20-50%)來純化產物以得到呈灰白色固體 128935.doc -191 - 200843779 之標題化合物(704 mg)。 MS計算值(c18h27N504)+=377。 MS實驗值(電喷霧):(M+H)+=378。 中間物140 : 2-({2-【(1-甲基乙基)氧基】乙基}氧基)-8-(曱氧 基)-9-(四氫_2好-哌喃-4-基甲基)-9好-嘌呤-6-胺
向2-({2-[(1-曱基乙基)氧基]乙基}氧基甲氧基 σ票呤胺三氟乙酸鹽(400 mg)於無水N,N-二曱基甲醯胺 (6·4 ml)中之溶液中添加碳酸鉀(579 mg)。將反應物於60°C 下擾拌1.5小時。將反應物冷卻且添加曱烷磺酸四氫-2//-哌 喃-4-基曱酯(224 mg)。將反應物於9〇它下攪拌4小時。將 反應物冷卻且溶解於乙酸乙酯中且用水洗滌兩次。將有機 層分離,經硫酸鎂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黃色 # '由狀物(432 mg)。藉由C】8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0.1%甲 酸)-乙腈(含有0·05%甲酸)作為溶離劑(2〇_5〇%)來純化產物 以得到呈澄清黏性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166mg)。 刚計算值(Ci7H27N5〇4)+=365。 MS實驗值(電噴霧):(M+H)、366。 中間物141 : 5·{4_【(苯基甲基)氧基】小丁稀小基}-3,6-二 氫_2丑-哌喃 128935.doc -192- 200843779
XI 於-15°C下’向溴化(3_苄氧基丙基)三苯基鱗(9·9〇 g)於 無水四氫吱喃(30.5 mi)中之懸浮液中逐滴添加丁基鋰(8 〇6 ml,2.5 Μ於己烷中)以產生深橙色溶液。將反應溫度增加 至0 C且繼續授拌3 〇分鐘。於〇下逐滴添加5,6_二氫-2凡 旅喃-3 -甲酸(2.26 g)於無水四氫咬喃(3 mi)中之溶液。將反 應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2〇小時。將反應混合物經由矽藻土 過濾且用乙醚洗滌。於真空中濃縮濾液以產生橙色油狀 物。藉由二氧化矽層析,使用0-25%乙酸乙酯/環己烷之梯 度溶離來純化產物以得到呈無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2 〇4 g)。 iH-NMR (CDC13):順式與反式之混合物,δ 7·4〇-7·27 (5H, m),6.02 (0.60Η,d),5.76 (1.36Η,m),5.49-5.37 (1Η,m), 4·53 (2H,m),4.29 (1.23H),4.22 (0.74H,m),3.77 (2H,t), 3.51 (2H? m)5 2.52 (0.78//, m), 2.40 (1.29H, m)? 2.24 (2H, m) o 中間物142 : 4-(四氫哌喃-3-基)-1-丁醇
於大氣壓力及室溫下,氫化5-{4-[(苯基甲基)氧基丁 烯-1-基}-3,6-二氫-2//-哌喃(2·03 g)及 10%披鈀碳(88 mg)於 乙酸乙酯(83 ml)中之溶液。15小時後,氫吸收(約50〇 ^1) 128935.doc -193- 200843779 完成。經由矽藻土過濾催化劑且於真空中濃縮濾液以得到 無色油狀物。藉由1H-NMR進行之分析展示苄基存在於該 化合物之大多數部分中。於相同條件下再繼續氫化24小 時’額外氫吸收為約300 mW經由矽藻土過濾催化劑且於 真空中濃縮漉液以得到呈無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1,2 i g)。 i-NMR (CDC13): δ 3.86 (2H,m), 3·63 (2H,t),3·34 (1H, m),3·04 (1Η,t),1.86 (1Η,m),1.75 (1Η,s),1.66-1.47 (5Η, m),1·45-1·27 (2H,m),1.26-1.06 (3H,m)。 中間物143·•甲烷磺酸4-(四氫_2好-哌喃基)丁酯 ζΤ^Υ〇 向冷卻至0°c之4-(四氫-2//-派喃-3-基)·1-丁醇(1.20 g)於 無水二氣甲烷(3〇·3 ml)中之溶液中添加三乙基胺(2.43 ml) 及甲烷磺醯氯(0·77 ml)以產生黃色溶液。將反應混合物於 室溫下攪拌隔夜。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25 ml)洗滌反應 混合物。將有機層分離,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且 於真空中濃縮以得到黃色油狀物(1 ·80 g)。藉由二氧化石夕 層析,使用0-40%乙酸乙酯/環己烷之梯度溶離來純化產物 以得到呈黃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1.5 8 g)。 'H-NMR (CDC13): δ 4.23 (2H9 t)? 3.86 (2H? m)? 3.35 (1H? m),3·05 (1H,m),3·01 (3H,s),1.86 (1H,m),1·79-1·67 (2H,m),1.64-1.52 (3H,m),1.47-1.34 (2H,m),1.28-1.05 (3H,m)。 128935.doc -194- 200843779 中間物144 : iV2- 丁基-8-(甲氧基)-9-[4-(四氫·2/ί-旅味-3-基)丁基]-9丑-嘌呤-2,6-二胺 νη2
V-〇Me
於室溫下,向丁基-8-(甲氧基)-9//-嘌呤·2,6-二胺(250 mg)於無水Ν,Ν-二曱基曱醯胺(4·46 ml)中之溶液中添加礙 酸鉀(395 mg)。將反應混合物於60°C下攪拌90 min。將反 應物冷卻至室溫且添加甲烷磺酸4-(四氫-2//-哌喃-3-基)丁 酯(1 86 mg),且將反應物於90°C下攪拌2小時。將反應混 合物溶解於乙酸乙酯(50 ml)中且用水(2x50 ml)洗條。將有 機層分離,經硫酸鎂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燈 色油狀物(366 mg)。藉由C1S逆相層析,佶用水(含有〇1〇/〇 甲酸)-乙腈(含有0.05%甲酸)作為溶離劑(30-70%)來純化產 物以得到呈橙色膠狀物之標題化合物(! 72 mg)。 MS計异值(C19H32N6〇2)+=376。 MS實驗值(電噴霧):(m+H)+=377。 中間物145 · iV2-(2-環丙基乙基)-9·(四氫_2仏旅喃基)_ 9H•脅呤·2,6-二胺 128935.doc -195- 200843779
於室溫下,向2-氯-9-(四氫-2//•哌喃基)_9//“票吟冬胺 (3 ·49 g)於乙二醇(17 ml)中之懸浮液中添加環丙基乙基胺 (4·69 g)。將反應混合物用回流冷凝器加熱至i2(rc隔夜, 產生s色/彳示色溶液。使反應物冷卻,溶解於乙酸乙醋中 (100 ml)中且用水(2xl00 ml)洗滌。將有機層分離,經硫酸 鎖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深棕色膠狀物(4.17 g) 0 MS計算值(c15H22N6O)+=302。 MS實驗值(電噴霧):(m+H)+=303。 中間物146 : 8-溴-iV2-(2·環丙基乙基)-9-(四氫-2及派喃-2· 基)-9丑_嗓吟- 2,6-二胺
於〇°C下,向7V2-(2_環丙基乙基)-9-(四氫-2//-哌喃-2-基)-9//-嘌呤-2,6-二胺(4·17 g)於氣仿(46·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 N-溴代丁二醯亞胺(2·58 g)以產生深綠色懸浮液。將反應 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1 h。將反應混合物溶解於二氣甲烷 (100 ml)中且用水(lxl〇〇 ml)洗滌。將有機層分離,藉由通 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綠色膠狀物 128935.doc -196- 200843779 (5.50 g,80%純)。 MS計算值(C15H21BrN6O)+=380, 382。 MS實驗值(電喷霧):(M+H)+=381,383。 中間物147 : 7V2-(2-環丙基乙基)_8-(甲氧基)-9-(四氫-2/Γ-哌 喃_2_基)-9F-嘌呤-2,6-二胺
於室溫下,向8-溴-7V2-(2-環丙基乙基)-9-(四氫_2好-哌喃· 2-基)-9//-嘌呤-2,6-二胺(5.50 g)於甲醇(48.1 ml)中之溶液 中添加曱醇鈉(9.9 ml,25% wt於甲醇中)以產生棕色溶 液。將反應混合物於回流下攪拌24小時。使反應物冷卻, 隨後添加氯化銨溶液(100 ml)且用乙酸乙酯(150 ml)萃取。 將有機層分離且用水(100 ml)洗滌。將有機層分離,經硫 酸鎮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棕色固體(3,79 8)。藉由(:18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0.1%甲酸)_乙腈(含有 0.05%甲酸)作為溶離劑(2〇-6〇%)來純化產物以得到呈標色 膠狀物之標題化合物(3.3 g,79%純)。 MS計算值(C16H24N6〇2)+=332。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3。 中間物148 : Λ^(2_環丙基乙基)-8_(甲氧基)9丑嘌呤_2,6· 二胺三氟乙酸鹽 128935.doc -197- 200843779
於室溫下’向環丙基乙基)-8-(甲氧基)-9-(四氫-2//-哌喃-2-基)_9仏嘌呤-2,心二胺(3·3〇 g)於甲醇(33〇 ml) 中之溶液中添加三氤乙酸(3·30 ml)以產生橙色溶液。將反 應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7〇小時。於真空中濃縮反應混合物 以產生黃色固體,接著將其於乙醚(100 ml)中濕磨且於真 空下過濾以產生灰白色固體(2 4 g)。 MS計算值(Ciih16n6〇)+=248。 MS實驗值(電噴霧)··(M+H)+=249。 中間物149 :斤2_(2-環丙基乙基)-8-(甲氧基)_9-(四氫-3·呋 喃基甲基)-9丑-嘌呤_2,6•二胺
於室溫下’向#2-(2-環丙基乙基)-8-(甲氧基)-9//-嘌呤-2,6_二胺三氟乙酸鹽(4〇〇 mg)於N,N_二甲基甲醯胺(6·9〇 ml)中之溶液中添加碳酸鉀(61〇 mg)且將反應混合物於6〇〇c 下授拌90分鐘。將反應物冷卻至室溫且添加甲烷磺酸四 氯-3-°夫味基曱酯(219111§),於50。(:下繼續攪拌20 11。將反 應溫度增加至901且繼續攪拌。將反應物冷卻且溶解於乙 酸乙_(50 ml)中且用水(2χ5〇 mL)洗滌。將有機層分離, 經硫酸鎂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橙色油狀物。 128935.doc 200843779 藉由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0.1%曱酸)-乙腈(含有 0.05%甲酸)作為溶離劑(10-45%)來純化產物以得到呈黃色 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209 mg,84%純)。 MS計算值(C16H24N602)+二332。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3。 中間物150 · iV-( 2-環丙基乙基)-8-(甲氧基)-9-(四氮-2 /Γ-旅 味-3-基甲基嗓呤·2,6-二胺
於室溫下,向#1(2-環丙基乙基)-8-(甲氧基)-9//-嘌呤-2,6-二胺三氟乙酸鹽(4〇〇 mg)於n,N-二甲基曱醯胺(6.9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碳酸鉀(61〇 mg)且將反應物於6〇。〇下攪 拌90分鐘。將反應浥合騐冷卻至室溫且添加曱烷磺酸⑸ 氫-2//-旅喃基甲酯(236 mg)。於5〇。〇下繼續擾拌20小 時。將反應溫度增加至90°C且繼續攪拌。將反應物冷卻且 溶解於乙酸乙酯(50 ml)中且用水(2x50 mL)洗滌。將有機 層分離,經硫酸鎮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橙色 油狀物。藉由C! 8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〇 · 1 %甲酸)_乙腈 (含有0.05%甲酸)作為溶離劑(1〇-5〇%)來純化產物以得到呈 無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198 mg,88%純)。 MS 计异值(Ci7H26N6〇2) + = 346。 MS實驗值(電噴霧):(m+h)+=347。 128935.doc -199- 200843779 中間物151 ·· 8-溴_2_({2_【 (扶 T基乙基)氧基】乙基丨氣某、9 (四風孤娘脅_2_基)规嗓吟_6僅 }氧基)_9·
將2-氯冬(四氫_2//_派„南_2_基)视嗓吟·卜胺^ g,川 咖〇1)添加至第三丁醇钟於2傲甲基乙基)氧基]乙醇(50 ml)中之擾拌溶液中。將混合物加熱至歷時4 h。於 減壓下移除該醇。將殘餘物添加至乙酸乙酯中且用水洗滌 三次,乾燥,過濾且濃縮以產生粗產物。藉由矽膠層析, 用1.1乙S文乙g曰:石油醚溶離來半純化此產物以產生物質 (3.3 g)。將此物質及類似地製備之物質用於下一階段中。 向 DCM中之此物質(6·8 g,21.2 mmol)中添加NBS(4.15 g, 23 ·3 mmol)。於室溫下攪拌16 h且用碳酸氫鈉水溶液洗滌 兩次。經由矽膠,用i :2乙酸乙酯:石油醚溶離來純化粗產 物以產生標題化合物(5.6 g)。 lU NMR (CDC13): 6.15-5.95 (2H, br. s), 5.52 (1H, m), 4.38 (2H,m),4·15,4·0 (ih,m),3·73 (2H,t),3.7-3.55 (2H,m), 3.05-2.85 (1H,m),2.1-1.95 (1H,m),1.85-1.45 (4H,重疊 多重峰),1·12 (6H,d)。 中間物152 : 2-({24(i•甲基乙基)氧基】乙基)氧基)·8_(曱氧 基)冬(四氫_2好_哌味·2-基)-9丑K6-胺 128935.doc -200- 200843779 NH ‘
向曱醇(120 ml)中添加鈉(0.966 g)。當金屬溶解時,添 加8 -溴甲基乙基)氧基]乙基}氧基)-9-(四氫_2//_ 口辰喃-2-基)-9//-嗓呤-6 -胺(5.69 g ’ 21·2 mmol),加熱至回 流且將溶液授摔16 h,冷卻至室溫。移除溶劑。在添加水 後用乙酸乙酯萃取,乾燥且濃縮以產生粗產物,經由石夕 膠,用2:1乙酸乙酯:石油_溶離來純化該物質以產生標題 化合物(4.8 g)。 ]H NMR (CDC13): 5.47 (1H5 m)? 5.33 (2H? br. s)? 4.41 (2H? m),4·2-4·0 (4H,br· s),3·76 (2H,m),3.7-3·55 (2H,m), 2·85-2·65 (1H,m)’ 2·1-1·9 (1H,m),1.85-1.45 (4H,重疊多 重峰),1·17 (6H,d)。 中間物153 : 2·({2-[(1-甲基乙基)氧基]乙基j氧基甲氧 基)-9丑·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
向甲醇(30 ml)中之2-({2-[(1_曱基乙基)氧基]乙基}氧基)_ 8-(甲氧基)-9·(四氫-2//-派口南-2 -基。票呤·6_胺(4.5 g, 14 mmol)中添加三氟乙酸(8 ml),攪拌1〇 min且於室溫下 保持2天。過濾以產生粗產物,藉由製備型hpic(GUs〇n GX-281儀器,具有 YMC C18 5·〇 μιη 管柱(25〇χ2〇 mm),用 128935.doc -201 - 200843779 含有TFA(0.1%)之水:乙腈30-60%溶離來純化該物質。此產 生標題化合物2.1 g。 lH NMR (CDI3OD): 4,55 (2H? m)5 4.13 (3H? s), 3.78 (2H5 t)? 3·67 (1H,m),1.14 (6H,d)。未觀察到可交換質子。 中間物154 ·•四氫呋喃羰基氣
I 於室温下及於氮氣下,經10分鐘向無水二氣甲烷(299 ml)中之四氫-3-呋喃曱酸(24.3 g)中逐滴添加乙二醯氯(27.5 ml),接著添加幾滴DMF。將反應物攪拌隔夜。於真空中 濃縮反應物以產生橙色油狀物(28 g)。 NMR (CDCI3): δ 4.11 (1H5 dd)5 4.01 (1Η? m)5 3.93 (1Η5 m),3·84 (1Η,m),3.57 (1Η, m),2.34 (1Η, m),2·23 (1Η, m) 0 中間物155(非對映異構體l)及中間物156(非對映異構體 φ 2) : (4及M·(苯基甲基)_3-[(3S)_四氫_3_呋喃基羰基]_1,3-噁 峻烧·2·嗣及(4及)_4-(苯基曱基)-3-[(3*S)_四氫_3_吱喊基幾 基】-1,3-噁唑烷-2-酮
於-78 °C下及於氮氣下,經3 0分鐘向(4及)-4-(苯基甲基)- 128935.doc -202- 200843779 1,3-噁唑烷-2-酮(31 g)於無水四氳呋喃(583瓜丨)中之溶液中 逐滴添加正丁基鐘⑴5 ml),同時將内部溫度保持在_阶 以下。將反應物於-78°C下攪拌25分鐘且接著經2〇分鐘逐 滴添加四氫-3-呋喃羰基氯(28·2 g)於無水四氫呋喃(2〇 中之溶液,同時將溫度保持在_65。〇以下。添加後,經3〇 分鐘將反應物溫至室溫。用飽和氯化銨水溶液(5〇 mi)使反 應物驟冷且接著於真空中濃縮。將殘餘物溶解於二氯甲烷 (400 ml)中且用鹽水(2x5〇 ml)洗滌。將有機層經由疏水性 馨 玻璃料乾燥且於真空中濃縮。藉由二氧化矽層析(1 ·5 kg)(ISCO),使用2%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之梯度溶離來純化 產物。此產生1 5 g較快移動產物(半純非對映異構體〗)及i 5 g較慢移動產物(半純非對映異構體2)。亦收集約2〇 g混合 溶離份。 使半純非對映異構體1自環己烷/5%乙酸乙酯結晶。藉由 抽吸過濾收集晶體且在旋轉蒸發器上於5(rc下乾燥15分 鐘。1HNMR指示其他非對映異構體之存在。進一步藉由二 _ 氧化矽層析(約800 g,甲苯/5%乙醚)純化產物以得到呈白 色固體之非對映異構體1(6.85 g,根據對掌性HPLC為 98·4:1·56)。 使半純非對映異構體2自環己烷/5%乙酸乙酯再結晶。藉 由抽吸過濾收集晶體且在旋轉蒸發器上於50°C下乾燥15分 鐘。1HNMR指示其他非對映異構體之存在。藉由二氧化石夕 層析(約800 g,曱苯/5%乙醚)純化產物以得到白色固體(根 據對掌性HPLC為96:4)。使此物質自環己烷/15%乙酸乙酉旨 128935.doc -203 · 200843779 再結晶以得到呈白色晶體之非對映異構體2(6,2 g,根據對 輩性 HPL C 為 9 6.4:3 · 6)。 藉由二氧化矽層析ISCO(1.5 kg)(ISCO),使用5% TBME/ 甲苯之梯度溶離來純化混合溶離份(約20 g)以得到結晶的 呈澄清油狀物之半純非對映異構體1(7,3 g,根據對掌性 HPLC為95.2:4·80)及結晶的呈澄清油狀物之半純非對映異 構體2(6.7 g,根據對掌性HPLC為96·1:3·80)。 將兩批固體非對映異構體1組合且自環己烷:乙酸乙酯5:1 再結晶。過濾晶體。將此再結晶過程重複3次以得到非對 映異構體1(10.7 g,根據對掌性HPLC為98.5丄5)。 將兩批固體非對映異構體2組合。使組合之固體自環己 烷:乙酸乙酯5:1再結晶。過濾晶體。將此再結晶過程重複3 次以得到非對映異構體2(9·6 g,根據對掌性hPLC為 99.5:0.5)。 中間物155(非對映異構體υιΗ NMR (CDCl3): δ 7 43_731 (3Η9 m)? 7.29-7.23 (2Η9 m)? 4.75 (1Η, m), 4.33-4.25 (2H5 m),4.23-4.12 (2H,m),4·〇7-4·〇〇 (2H,m),3.90 (1H,m) 3.33 (1H,dd),2.86 (1H,dd),2 39 (1H,㈣,2 i9(iH m)。’ 中間物156(非對映異構體2Vh NMR (eDei3): δ 743_73i (3H,⑷,7·29-7·23 (2H,m),4·74 (1H,m),4.32-4.19 (3H, m)? 4.10-4.03 (2H? m)? 4.〇〇 (1H , m)? 3.90 (1H? m)? 3.36 (1H,dd),2·84 (1H,dd),2.31 (2H,m)。 中間物155及中間物156,替将典古 管代程序:(4i〇-4-(苯基甲基)_3_ [(3$)-四氫_3_咬味基幾基卜I] 、 U·噁唑烷-2-酮及(4抝-4_(苯基 128935.doc -204. 200843779 甲基)·3_【(3Ι?)-四氫-3-呋喃基羰基】·1,3-噁唑烷·2-酮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無水曱苯(90 ml)中之四氫-3-糠酸(13 g)中一次性添加(4及)-4-(苯基甲基)-i,3-噁唑烷-2-酮(1〇 g),接著一次性添加無水三乙基胺(31 ·5 ml)。將反 應物加熱至80°C且經五分鐘向澄清溶液中逐滴添加特戊醯 氣(13 ·9 ml),之後反應物變得混濁且具黏性。將反應物加 熱至11 5 °C隔夜。將反應物冷卻至室溫且用乙酸乙醋(丨5〇 ml)稀釋。用2 M HC1(50 ml)、水(5〇 ml)及飽和碳酸氫鈉水 溶液(50 ml)洗滌此混合物。將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過淚 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棕色黏性油狀物。藉由二氧化石夕層 析(約750 g),使用曱苯/10%乙醚之梯度溶離來純化產物以 得到4.6 g較快移動產物(非對映異構體1,根據對掌性 HPLC為99·5:0·5)及4.3 g較慢移動產物(非對映異構體2,根 據對掌性HPLC為91.8:8.2)。 H NMR (CDCI3):如第一程序。 中間物157:四氫-3-呋喃基曱醇(異構體!)
於〇°C下,經5分鐘向(47?)-4-(苯基甲基)-3-[四氫_3_呋喃 128935.doc -205 - 200843779 基羰基]-1,3·噁唑烷-2-酮,非對映異構體 姐g)於乙醚 (320 nU,AR級)及水(0.33 ml)中之溶液中逐滴添加蝴氮化 链(9.2 mi’於四氮咬喃中之2 M溶液),同時將溫度保持在 〇-5°C之間。在此溫度下將反應物攪拌3〇分鐘且接著溫至 室溫歷時3小時。在反應期間形成白色沈澱物。接著,逐 滴添加2 Μ氫氧化鈉(8.4 ml)。反應物變得澄清且將其於室 溫下攪拌20分鐘。將有機層傾析,經MgS〇4乾燥,經由矽 澡土過渡且於真空中濃縮。藉由二氧化矽層析(1M ® g)(ISCO),使用環己烧:乙酸乙酯〇-7〇%之梯度溶離來純化 產物以得到呈澄清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i .3 。 iH NMR (CDC13): δ 3.90-3.81 (2H,m),3·74 (1H,m),3.67_ 3·55 (3H,m),2·47 (1H,m),2·03 (1H,m),1·64 (1H,m)。未 觀察到可交換質子。 中間物157,替代程序··四氫_3_呋喃基甲醇(異構體”
將2-{[(四氫-3-呋喃基曱基)氧基]羰基}苯甲酸(異構體 2,3·65 gm)溶解於THF(25 ml)中且添加4N氫氧化鈉〇〇 94 ml)。將混合物在強烈攪拌下回流2 h,接著使其冷卻。i 6 h後,添加幾毫升鹽水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3次,且將 組合之萃取物用鹽水洗滌,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 且在大於10毫巴壓力、水浴4(rc下蒸發以產生呈乳白色油 狀物之標題化合物,產量i.3 gm。 lU NMR (CDC13): δ 3.91-3.81 (2Η? m)? 3.79-3.71 (1Η, m)5 128935.doc -206- 200843779 99 (1H,m), 3.68-3.55 (3H5 m)5 2.53-2.42 (1H5 m)5 2.〇9^ 1·68-1·60 (1H,m)。未觀察到可交換質子。 中間物158:四氫-3·呋喃基甲醇(異構體2)
ΗΟ 於η:下,經5分鐘向叫4_(苯基甲基)_3_[四氯如夫喃 基碳基]-1,3-嗯唾烧-2_酮’非對映異構體2(43邑)於乙謎 (310 m卜AR級)及水(〇.31 ml)中之溶液中逐滴添加蝴氯化 鋰(8.6 ml ’於四氫咬喃中之2 M溶液)’同時將溫度保持在 〇-5°C之間。在此温度下將反應物攪拌3〇分鐘且接著溫至
室溫歷時3小時。接著經5分鐘添加2 Μ1ι氧化納(7·6叫且 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20分鐘。將有機層傾析,經MgS〇4 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藉由二氧化秒層析(i2〇 (ISCO) 用環己烧:乙酸乙§旨之梯度溶離來純化 產物以得到呈澄清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4㈡。 lU NMR (CDC13): δ 3.90-3,81 (2Η, m)5 3.74 (lH? m)? 3.67- 3.55 (3H,m),2,47 (1H,m),2·03 (1H,m),1.64 (1H,m)。未 觀察到可交換質子。 中間物158,替代程序··四氫-3-呋喃基甲醇(異構體2)
HO 將2·{[(四氫-3-呋喃基甲基)氧基]羰基}笨甲酸(異構體 4-89 gm)溶解於thF(30 ml)中且添加4 Ν氫氧化納(14.7 128935.doc -207- 200843779 叫。將此合物在強烈攪拌T回流2 h,接著使其冷卻。16 h後’添加幾*升鹽水且用DCM萃取混合物3次。藉由通過 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組合之萃取物且在大於1〇毫巴壓力、 水/合40 C下瘵發以產生呈粉紅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產 量 1.77 gm 〇 ]H NMR (CDC13): δ 3.89-3.82 (2H? m)5 3.77-3.71 (1H? m), 3.67-3.56 (3H? m)? 2.52-2.42 (1H, m)? 2.07-1.99 (1H, m)5 1·68_1·61 (1H,m)。未觀察到可交換質子。 中間物159:甲烧續酸四氫·3-咬味基甲8旨(異構趙1) Λ〉0 於0C下及於氮氣下,向無水二氯甲烷(4〇 ml)中之四氫_ 3-呋喃基曱醇,異構體1(1·3 g)中添加三乙基胺(4〇9如), 接著添加甲烷磺醯氯(1·29 ml)。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隔 夜。將橙色洛液用一氣曱烷(8〇 ml)稀釋且用飽和碳酸氫鈉 水溶液(40 ml)洗滌。將有機層分離,經由疏水性玻璃料乾 燦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呈黃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2.2 g)。 ^ NMR ((CD3)2SO): δ 4.13 (2H5 m)5 3.77-3.68 (1H? m)? 3.62 (1H,m),3.46 (1H,m),3·19 (3H,s),2 58 (1H,妁,i 97 (1H,m),1.57 (1H,m)。 中間物160:甲烷磺酸四氫-3-呋喃基甲酯(異構體2) 128935.doc -208- 200843779 5sf 於〇C下及於氮氣下,向無水二氣甲燒(4〇 ―)中之(3^)_ 四氫-3-呋喃基甲醇,異構體2(1·4 g)中添加三乙基胺(3.83 ml),接著添加曱烷磺醯氯(1·39瓜丨)。將反應物於室溫下 攪拌隔仪。將橙色溶液用二氣曱烷(5〇 ml)稀釋且用飽和碳 酸氫鈉水 >谷液(20 ml)洗滌。將有機層分離,經由疏水性玻 # 璃料乾烯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呈橙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 物(2.6 g) 〇 NMR ((CD3)2SO): δ 4·13 (2H,m),3.77-3.68 (1H,m), 3.62 (1H,m),3·46 (1H,m),3·19 (3H,s),2·58 (1H,m),1.97 (1H,m),1.57 (1H,m) 〇 中間物161 : iV2-丁基-8-(甲氧基)_9_[四氫呋喃基甲基卜 9Η·嘌呤-2,6-二胺(異構體l)
於至溫下及於乳氣下,向W2_ 丁基甲氧基_9好_ ^票呤_ 2,6-二胺三氟乙酸鹽(3.89 g)於無水Ν,Ν_二曱基甲醯胺(46 ml)中之溶液中一次性添加碳酸鉀(6 14 g)。將反應物於氮 氣下加熱至60°C歷時1.5小時。經由巴斯德吸管(pasteur pipette)添加甲烷磺酸四氫呋喃基甲酯,異構體1(2.2 g) 128935.doc -209. 200843779 於無水N,N-二曱基甲醯胺(2 ml)中之溶液且將反應物於70 °C下加熱1 6小時。將反應物冷卻至室溫,用乙酸乙_(丨〇〇 ml)稀釋且用鹽水(20 ml)洗滌。於真空中濃縮有機層。藉 由C1 s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〇· 1 %甲酸)-乙腈(含有〇.〇5〇/0 甲酸)作為溶離劑(10-50%)來純化產物以得到呈澄清黏性油 狀物之標題化合物(2.79 g)。 MS計算值(C15H24N6O2)+=320。 MS實驗值(電噴霧):(M+H)+=321。 中間物162 : TV2-丁基-8-(甲氧基)-9-丨四氫-3-呋喃基甲基]-9丑-嘌呤-2,6-二胺(異構體2)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丁基_8-甲氧基^嘌呤_ 2,6·二胺三氟乙酸鹽(4.60 g)於無水n,N-二曱基甲醯胺(55 ml)中之溶液中一次性添加碳酸鉀(7.25 g)。將反應物加熱 至60 C歷時1 ·5小時。經由巴斯德吸管添加甲烷磺酸四氫_ 3-呋喃基甲酯,異構體2(2.6 g)於無水二甲基甲醯胺(3 ml)中之 >谷液且將反應物於7〇它下加熱16小時。將反應物 冷部至室溫,用乙酸乙酯(100 ml)稀釋且用鹽水(2〇 m丨)洗 滌。於真空中濃縮有機層。藉由C18逆相層析,使用水 (〇」/〇曱酸)_乙腈(0·05〇/ο甲酸)作為溶離劑(10-60%)來純化 產物以得到呈澄清黏性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3 g)。 128935.doc -210- 200843779 MS計算值(C15H24N6〇2) +=320 。 MS實驗值(電噴霧):(M+H)、321。 中間物163:2_{【(四氫_3_咳味基甲基)氧基]幾基}苯曱暖 〇φ:Χ> 0 於13(TC、氮氣下’在攪拌下加熱鄰苯二曱酸酐⑽ ㈣與四氫〜夫喊甲醇之混合物。15 _,使澄清液體冷
卻’用水處理且用Et0Ac萃取(x3)。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 料來乾燥組合之有機物且蒸發為澄清油狀物,其在用輕汽 油濕磨後結晶。將固體過濾,洗滌且乾燥,產量η·93 gm。 MS 計算值(Cl3Hi4〇5)+=25〇。 MS實驗值(電喷霧):(m+h)+=251。 中間物164及中間物165 : 2-{丨(四氫_3-呋喃基甲基)氧基]羰基}苯甲酸,(異構體1及2) 0
0 精由對莩性HPLC ’使用5 cmx20 cm Chiralpak AD管 柱’用含有0.1%三敗乙酸之庚烧:乙醇(80:20)溶離來將2-{[(四氫-3-呋喃基甲基)氧基]羰基}苯甲酸(η·93 grn)分離成 250 mg各份。如上文所述再次蒸發及分離混合溶離份。將 含有純的較早溶離物質之溶離份組合且蒸發以產生白色固 體,產量4·89 gm,異構體1,中間物164。 128935.doc -211 - 200843779 ]Η NMR (CDC13): 7.99 (1H,寬單峰),7,93.7.86 (1H,m), 7·74_7·65 (1H,m),7.65-7.53 (2H,重疊多重峰),4·44-4·34 (1H,m),4.29-4.18 (1H,m),4.00-3.88 (2H,m),3.85-3.67 (2H,重疊多重峰),2.81-2.66 (1H,m),2,17-2.05 (1H,m), 1·80-1·68 (1H,m) 〇 類似地處理含有較慢流動物質之溶離份以產生白色固 體,產量3.65 gm,異構體2,中間物165。 4 NMR (CDC13): 7.92-7.84 (1H,m),7·74-7.66 (1H,πι), 7.63-7.52 (2Η’ 重疊多重峰),7.38 (1Η,寬單峰),4.43-4·33(1Η,ηι),4·27-4·17(1Η,ιη),3·98-3·87(2Η,πι),3·83- 3.65(2H,m),2.79-2.65 (lH,m),2.16-2.03(lH,m),l·78- 1·65 (1H,m) 〇 中間物166 ·· 2_【(2-環丙基乙基)氧基]_9_(四氮_2及_哌喃-2-基)-9丑-嘌呤-6-胺
於氮氣下’經5 min向第三丁醇鈉(1345 g)於Dme(80 ml)中之檀拌溶液中逐滴添加2-環丙基乙醇(丨2.1 g)於 DME(40 ml)中之溶液。3〇 min後,添加2_氯_9_(四氫_2丹_ 哌喃-2-基)-9好-嘌呤_6_胺(11·84 g)且將攪拌混合物回流2〇 h。冷部後,將混合物用水處理且用乙酸乙酯萃取兩次。 將組合之萃取物用水、接著用鹽水洗滌,藉由通過疏水性 玻璃料來乾燥且蒸發以產生棕色油狀物。將此物質自甲苯 128935.doc -212- 200843779 再条發兩次,接著於二氧化矽管柱上使用ISC〇 C麵panion,用甲醇:乙酸乙酯(〇]2%)溶離來純化以產生 標題化合物。產量6.53 gm。 MS計算值(C】5H21N5O2)+=303。 MS實驗值(電噴霧):(m+h)+=304。 中間物167 : 8-溴-2_[(2-環丙基乙基)氧基】_9_(四氫丑-旅 喃-2-基)-9丑-嘌呤-6-胺
向2-[(2-環丙基乙基)氧基]_9-(四氫-2//哌喃-2-基票 呤-6-胺(6·53 g)於氯仿(75 ml)中之冰冷卻攪拌溶液中添加 N-漠代丁二醯亞胺(4·〇2 g)。使反應混合物溫至室溫且16 h 後用水處理,且用DCM萃取兩次。將組合之萃取物用稀的 偏亞硫酸氫鈉、接著用稀鹽水洗滌,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 料來乾燥且蒸發以產生呈橙色發泡體之標題化合物,產量 7.96 gm 〇 MS計算值(c15H2〇BrN502)+:=381,383。 MS實驗值(電喷霧):(m+h)+=3825 384。 中間物168 : 2-[(2-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9_(四氫 2丑-哌喃-2-基)_9丑_嘌呤-6-胺
128935.doc -213- 200843779 -2-[(2-環丙
滌’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且蒸發以產生呈棕色固 體之標題化合物,產量6.49 gm。 用甲醇中之25 wt%甲醇鈉(14·29 mi)處理8_溴 基乙基)氧基]-9-(四氫-2//-哌喃基w MS 計算值(C16H23N503)+=333。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4。 中間物169 : 2-[(2·環丙基乙基)氧基]_8-(甲氧基)_17/嘌呤_ 6-胺三氟乙酸鹽
用甲醇(65 ml)處理2-[(2-環丙基乙基)氧基]-8_(曱氧基)_ 9-(四氫-2//-旅喃-2-基)-9//-嘌呤-6-胺(6.49 g)且將所得懸浮 液攪拌且冰冷卻,同時添加TFA(65 ml)。使混合物溫至室 溫且72 h後蒸發溶劑,且將殘餘橙色固體用冷乙酸乙酯(5〇 ml)濕磨,過濾,洗滌且於真空下乾燥,以產生標題化合 物,產量4.78 gm。 MS計算值((^#15^02)+=249。 MS實驗值(電喷霧):(m+H)+=250。 藉由蒸發濾液及用醚濕磨殘餘物獲得第二收穫物,產量 〇·99 gm。純度略微低於第一收穫物。 128935.doc -214- 200843779 中間物170 : 2-[(2-環丙基乙基)氧基卜8•(甲氧基)9 (四氫 3·呋喃基甲基)-9丑嘌呤-6-胺(異構體1)
將2-[(2-環丙基乙基)氧基]-8-(曱氧基嘌呤胺三 氟乙酸鹽(2.89 g)、碳酸鉀(4.41 g)及無水〇MF(32 ml)之攪
拌混合物於60°C、氮氣下加熱90分鐘。接著添加曱烷磺酸 四氫-3-呋喃基曱酯(1.869 g,異構體1)且於7(rc下繼續攪 拌1 h,接著於90 C下攪拌2 h。蒸發溶劑且將殘餘物用水 處理’且用乙酸乙自旨萃取三次。將組合之萃取物用水、接 著用鹽水洗滌’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且蒸發為掠 色油狀物。於360 gm Cu管柱上,使用水(+〇1%曱酸}/乙 腈(+0.05%甲酸)來純化此物質。將適當溶離份組合且蒸 發,產量814 mg。 MS計算值(C16H23N503)+=333。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4。 中間物m : 2-[(2-環丙基6基)氧基]_8_(曱氧基)9【四氫_ 3_呋喃基甲基]-9/ί-嘌呤-6-胺(異構體2)
於氮氣下及於室溫下’向2-[(2_環丙基乙基)氧基]_8_(甲 氧基)-1//-嗓吟冬胺三氣乙酸鹽(2.89 g)於無水Ν,Ν:甲基 128935.doc -215- 200843779 甲酸胺(32 ml)中之溶液中一次性添加碳酸鉀(4.41 g)。將 反應物加熱至60°C且攪拌90分鐘。接著經由吸管逐漸添加 甲烷磺酸四氫-3-呋喃基甲酯,異構體2(1.869 g)於無水 DMF(3 ml)中之溶液。將反應物加熱至70°c且使其攪拌隔 夜。根據LCMS仍存在22%起始物質,因此將溫度增加至 90 °C且於此溫度下再攪拌3小時。將反應物冷卻且用乙酸 乙酯(100 ml)稀釋,且用水(50 ml)及鹽水(50 ml)洗滌。於 真空中濃縮有機層以產生橙色油狀物。藉由C18逆相層 析,使用水(0.1%甲酸)-乙腈(0.05%甲酸)作為溶離劑(10_ 60%)來純化產物以得到呈橙色黏性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 (1.45 g) 〇 MS計算值(C16H23N503)+=333。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4。 中間物172 : iV2-丁基-8·(曱氧基)-9-(四氫-3-吱喃基甲基)· 9及-嘌呤·2,6-二胺
在氮氣下’將無水DMF(3 mL)中之W2-丁基_8-(甲氧基)_ 3H-嘌呤-2,6-一胺二氟乙酸鹽(〇·25 g)及無水碳酸鉀(〇·395 g)於60°C (外部)下加熱1小時,隨後使其冷卻至室溫。接著 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3-(溴甲基)四氫呋喃(〇·236 g),且將 反應混合物於氮軋下加熱至5 0 °C (外部)歷時1 8 · 5小時。接 128935.doc •216- 200843779
者將反應&合物用水(15 mL)稀釋且用乙_(i5 mL,3次)萃 取。將有機層組合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出硫酸鈉且於 減壓下蒸發濾液以產生油狀物。用環己烷及少量乙醚濕磨 此油狀物以產生固體。於減壓下蒸發環己烷及乙醚以產生 白色固體。將該固體(0·2606 g)溶解於熱乙醇(2 mL)中。接 著向此溶液中添加水(8 mL)且將所得懸浮液加熱至回流(93 C,外部),從而產生溶液。接著使溶液緩慢冷卻(藉由不 自反應塊移除燒瓶及斷開加熱塊之電源)。此在冷卻後產 生固體膠狀物’當超音波處理時,其產生白色固體。藉由 於抽吸下過濾來分離此固體且接著於真空、5〇c>c下^贤 隔夜。此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〇1〇43幻。 MS計算值(C15H24N6〇2)+=320。 MS實驗值(電喷霧):(m+H)+=321。 NMR (CDC13): δ 4·94 (2H,br s),4.64_4 55、
(3H,s),3·98-3·82 (3H,m),3·8ΐ-3·72 (2H v n,m),3.68-3.62
(1H, m), 3.37 (2H, q), 2.89-2.76 (1H, m), 2.02-1.9l 〇H m),1H68 (1H,m),m 52 (2H,⑷,i 48 i ’ m),0.95 (3H,t) 〇 、, 氫_3_吱 中間物172,替代程序:,丁基_8_(甲氧基)_9_(四 味基甲基嘌呤_2,6_二胺
128935.doc -217- 200843779 在氮氣下,將無水DMF(3 mL)中之炉·丁基_8_(甲氧基)· ^ ’6 — fe二氟乙酸鹽(0.25 g)及無水碳酸鉀(0.395 g)於6〇°c (外部)下加熱1小時。在使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周圍 室溫後,添加甲烷磺酸四氫-2_呋喃基曱酯(0·257 g)且將反 應混合物於70°c (外部)、氮氣下加熱18·5小時。將反應混 合物[7V242(M5-D3]用水(15 mL)稀釋且用乙醚(15 ,3 次)萃取。將有機層組合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出硫酸 鈉且於減壓下蒸發濾液以產生油性膠狀物。接著在刮擦下 用環己烷及乙醚濕磨此物質,直至獲得淺黃色固體。藉由 於減壓下蒸發來移除環己烷及乙醚以產生淺黃色固體 (0.2123 g)。將此物質溶解於熱乙醇(2 mL)中。向此溶液中 添加水(8 mL)以產生油性懸浮液,接著將其加熱至回流(9〇 C,外部),從而產生溶液。藉由不自加熱塊移除燒瓶及 斷開加熱塊之電源而使所得溶液緩慢冷卻。在冷卻至周圍 溫度後,隨即超音波處理及刮擦所得膠狀物以產生固體。 於抽吸下濾出此固體且用水(2 mL)洗滌所得濾餅。接著將 所得白色固體於抽吸下空氣乾燥,隨後進一步於真空、5〇 °C下乾燥至恆重以產生呈略微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 (0.109 g) 〇 MS 计鼻值(Ci5H24N6〇2) + = 320。 MS實驗值(電噴霧)··(M+H)+=321。
!H NMR (CDC13): δ 4.93 (2H? br s), 4.64-4.53 (1H? m)? 4 1 (3H,s),3·98-3·82 (3H,m),3.81-3.71 (2H,m),3·69·3 61 (1H,m),3·37 (2H,q),2.89-2.76 (1H,m),2·〇3-1·9ΐ (1H 128935.doc -218- 200843779 m),1.79-1.68 (1H,m),1.63-1.51 (2H, m),1·48-1·36 (2H, m),0.95 (3H,t) 〇 中間物I73 : 2-[(3$)-四氫_3_吱鳴基]乙醇
經一小時將1 Μ於THF中之硼烷·四氫呋喃-複合物(5〇 ml,50·0 mm〇l)逐滴添加至於氮氣氛下冷卻至_5它之(3及)_ 四氫-3-吱喃基乙酸(2,4 g,18.44 mmol)(J. Med Chem., 1993,36,2300)於無水THF(35 ml)中之攪拌溶液中。將反 應混合物溫至室溫且於氮氣氛下攪拌16小時。將反應混合 物冷卻至-5°C且逐滴添加曱醇(15 ml),同時將溫度保持在 5 C以下。於真空下濃縮溶液且將殘餘物溶解於中且 藉由二氧化矽(100 g)層析,使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之梯 度(在40分鐘内〇-1 〇〇%梯度)來純化。將所需溶離份組合且 於真空下濃縮以產生呈無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14 g)。 4 N1S4R (400 MHz,DMS⑽6) § ppm i 381 52 加,3h), 1·91-2·01 (m,1H),2.11-2.24 (m,1H),3·17-3.23 (m,1H), 3.35-3.46 (m,2H),3·56-3·63 (m,1H),3.66-3.72 (m,2 1!過 f ),3.75-3.80 (m,2 H過量)。未觀察到 〇H。 中間物174 : (3i?)-3-(2_溴乙基)四氫呋喃
128935.doc -219- 200843779 於-2C、氮氣氛下,經3〇分鐘將三苯基膦(63“,2411 mm〇1)於無水二氯甲烧(1〇 ml)中之溶液逐滴添加至2_[(3s)_ 四氫-3-呋喃基]乙醇(1.4 g,i2〇5醜〇1)及四溴化碳(799 g,24.U mmol)於無水二氯甲烷(2〇 ml)中之攪拌溶液中。 將反應混合物溫至室溫且於氮氣氛下攪拌2〇小時。於矽藻 土上過濾反應混合物且用_&DCM洗滌白色固體。於真空 下濃縮橙色濾液。將殘餘物溶解於DCM中且藉由二氧化矽 (1_ g)層析,使用環己烷:乙酸乙酯之梯度(在40分鐘内〇_ • 25%梯度)來純化。將所需溶離份組合且於真空下濃縮以產 生王無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14 g)。 ]H NMR (400 MHz, DMSO-d6) δ ppm 1.43-1.54 (m, 1H)5 1.84-1.91 (m,2H),1·94 ·2·03 (m,1H),2.23-2.31 (m,1H), 3.24-3.28 (m,1H),3.49-3.56 (m,2H),3.58-3.65 (m,1H), 3·68_3·74 (m,1H),3.75-3.80 (m,1H)。 [α] = -9.〇1 (c=i,於 EtOAc 中,20°C )。 ⑩ 中間物l75 : 2_[(3i〇-四氫·3_呋喃基]乙醇 〇 ·,^\ ΟΗ 將(35> 四氫-3-呋喃基乙酸(ι·8 g,13.83 Med
Chem·,1993, 36, 23〇〇)於無水THF(35 ml)中之溶液攪拌且 於氮氣氛下冷卻至-5°C。添加1 Μ於醚中之氫化娌鋁(20,75 ml ’ 20.75 mmol),同時將溫度保持在〇°C以下。接著將反 應混合物溫至室溫且於氮氣氛下攪拌3小時。將反應混合 128935.doc •220- 200843779 物冷卻至且添加更多丨M於醚中之氫化鋰鋁(2〇.乃 ml ’ 20·75 mmol),同時將溫度保持在〇χ以下。再次將反 應混合物溫至室溫且於氮氣氛下攪拌16小時。將反應混合 物冷卻至-5 C且用逐滴添加之飽和ΝΗβΙ水溶液(15 ml)使 其驟冷,同時將溫度保持在5。〇以下。之後,添加醚(1〇〇 ml) 過濾混合物且用_ (50 ml)及飽和NH4CI水溶液(50 ml) 洗條所獲得之白色固體。分離濾液相且藉由通過疏水性玻 璃料來乾燥有機層且於真空下濃縮。接著用飽和nh4ci水 籲 溶液(50 ml)及EtOAc(50 ml)洗滌白色固體。分離濾液相, 且將有機層乾燥且於真空下濃縮。將水相組合且用 EtOAc(4xl〇〇 ml)萃取。將所有有機萃取物組合,使用疏 水性玻璃料乾燥且於真空下濃縮以產生呈無色油狀物之標 題化合物(1 g)。 lH NMR (400 MHz5 DMSO-d6) δ ppm 1.38-1.52 (m, 3H)? 1.92-2.02 (m,1H),2.11 -2·24 (m,1H),3.17-3.23 (m,1H), 3·34-3·47 (m,2H),3.55-3.64 (m,1H),3.65-3.73 (m,1H), ❿ 3.74-3.81 (m,1H),4.35-4.41 (m,1H)。 中間物176 : (3S)-3_(2_溴乙基)四氫呋喃 Ο
Br 類似於中間物174,由2-[(37?)-四氫-3-呋喃基]乙醇製 備。 !H NMR (400 MHz? DMSO-d6) δ ppm 1.44-1.54 (m, 1H)? 128935.doc -221 - 200843779 1·84_1.91 (m,2H),1·94 -2.03 (m,1H),2.21-2.33 (m,1H), 3.24-3.28 (m,1H),3.50-3.57 (m,2H),3.58-3.65 (m,1H), 3·68_3·75 (m,1H),3·77 (dd,J=8.28, 7.28 Hz,1 H)。 [α]=+9·01 (c=l,於EtOAc 中,20°C )。 中間物177 : 3·(四氫-3-呋喃基)丙酸 〇
於大氣壓力及室溫下,將(2五)-3-(3-呋喃基)-2-丙烯酸 (4.75 g,34.4 mmol)及 10%披鈀碳(0.306 g,3.44 mmol)於 乙酸乙酯(100 ml)中之溶液氫化72小時。氫吸收約1,4 L(期 望2·4 L)。將催化劑經由矽藻土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 生棕色油狀物。藉由iji-NMR進行之分析展示一些物質仍 含有吱喃環。在相同條件下,用新鮮催化劑繼續氫化另外 2 4小k ’額外氫吸收為4 〇 〇 m 1。經由石夕藤土過瀘、催化劑且 於真空中濃縮濾液以得到呈無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4 73 g)。 NMR (400 MHz,DMSO-d6) δ ppm [37-1.48 (m,1H), 1.50-1.63 (m,2H),1.90-2.01 (m,1H),2 〇4-2·17 (m,1H), 2.17-2.29 (m, 2H), 3.18-3.25 (m,1H),3.56-3.65 (m,1H) 3.67-3.79 (m,2H),12.00 (br· s·,1 H) 〇 中間物H : 3-(四氫-3-呋喃基)-1丙醇 128935.doc -222 - 200843779
經2分鐘向3-(四氫-3-呋喃基)丙酸(1 g,6·94 mm〇i)於無 水THF(20 ml)中之溶液中逐滴添加硼tHF複合物(2116 ml,21.16 mmol)於THF中之1 Μ溶液。將混合物於〇ac下擾 拌1小’接著使其溫至室溫且攪拌18 h。小心地用甲醇 (約20 ml)使反應混合物驟冷且於真空中移除溶劑。將殘餘
物再溶解於甲醇中且於真空中濃縮四次以產生呈無色油狀 物之標題化合物(3.3 7 g)。 H NMR (400 MHz,DMSO_d6) δ ppm 1.26-1.50 (m,5H), 1·90·2·01 (m,1H),2·09 (spt,J=7.28 Hz,1H),3·13-3·22 (m, 1H),3.34-3.43 (m,2H),3.56-3.65 (m, 1H),3.66-3.74 (m, 1H),3.74-3.81 (m,1H),4.33 (br· s,1 H)。 中間物179 : 3_(3-溴丙基)四氫呋喃
將3-(四氫-3-呋喃基)-i-丙醇(1 g,7·68 mm〇l)溶解於 DMF(10 ml)中且添加四漠化碳(5Q9 g,15.36 mmol)。溶 液變黃。將溶液冷卻至〇。(:且逐滴添加作gDMF(2〇 ml)中 之溶液的三苯基膦(4·〇3 g,15·36 mmol)(約30分鐘,期間 將溫度保持小於2°C )。將反應混合物於〇°c下攪拌丨小時, 隨後逐漸使其溫至室溫且再攪拌2小時。於真空中移除溶 劑。嘗試用DCM或環己烷濕磨所得棕色油狀物未成功。移 128935.doc -223 - 200843779 除溶劑且將油狀物用DCM稀釋且經40分鐘使用Flashmaster Π ’藉由一氧化石夕(100 g)層析,使用〇_25%乙酸乙酯-環己 烧來純化。將適當溶離份組合且完全乾燥以產生呈黃色油 狀物之標題化合物(q.676 g)。 】H NMR (400 MHz,DMSO-d6) δ PPm 1.37-1.49 (m5 5H,過 量)1.74-1.88 (m,2H),1.93-2.02 (m,J=12.20,7.58,7·58, 4·77 Hz,1H),2·13 (spt,J=7.36 Hz,1H),3·18-3·24 (m,1H), 3·50-3·56 (m,1H),3.57-3.65 (m,1H),3·67-3·74 (m,1H), 3.75-3.81 (m,1H)。 中間物180 : 3-{(l五/Ζ)·4_[(苯基甲基)氧基]_le丁烯4_基} 呋喃 〇
於_15。(:下,向溴化(3-苄氧基丙基)三苯基鱗(256 g, 52.0 mmol)於無水THF(60 ml)中之懸浮液中逐滴添加丁基 鐘(32.5 ml,1.6 Μ於己烷中)以產生溶液。逐滴添加3-呋痛 曱搭(5 g,52.0 mmol)於THF(20 ml)中之溶液以形成深撥 色/紅色溶液。將反應混合物於-l〇°C下攪拌30分鐘,隨後 逐滴添加作為四氫呋喃(20 ml)中之溶液的3-呋,南曱酸(5 g,52.0 mmol)以產生棕色溶液。接著使反應混合物溫至室 溫且櫈拌隔夜。形成淺棕色沈澱物,因此將反應混合物經 由矽藻土過濾且用乙醚洗滌。於真空中濃縮濾液以產生深 128935.doc -224- 200843779 燈色油狀物’將其裝載於DCM中且經40分鐘使用 Flashmastei· II,藉由二氧化矽(1〇〇 g)層析,使用乙酸乙 酯_裱己烷之0-25%梯度分兩批來純化。將適當溶離份組合 且於真空中蒸發以產生呈淺黃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6 i i g)。LCMS(方法 B) : tRET=l,3l min ; MH+229。 中間物181 : 4_(四氫-3-呋喃基)4丁醇
於大氣壓力及室溫下,將3_{4_[(苯基曱基)氧基卜^丁 烯-l-基}呋喃(6.11 g,26·8 mm〇l)及 10%披鈀碳(〇·285 g, 2·68 mmol)於乙酸乙酯(15〇 ml)及乙酸(15 ml)中之溶液氫 化24小時。經由矽藻土過濾催化劑且於真空中濃縮濾液。 H NMR展示未進行還原,因此於相同條件下將反應混合 物再氫化72小時。經由矽藻土過濾催化劑且於真空中濃縮 濾液,4 NMR展示已還原雙鍵,但苄基及呋喃環仍完 整。於相同條件下將殘餘物再氫化2天。經由矽藻土過濾 催化劑且於真空中濃縮濾液。 將一部分物質(500 mg)溶解於乙酸乙酯(5 ml)中且使用 Thales H_CUbe(設置:室溫,20巴,;ml/min流動速率), 使用10%彼鈀碳作為催化劑來進行氫化。濃縮所得溶液, 4 NMR展示無變化。
128935.doc 否,裝載於二氯甲烷中且經4〇分鐘使 二氧化矽(100 g)上使用乙酸乙 -225 - 200843779 己烷之0-25%梯度來進行純化。將適當溶離份組合且於真 空中蒸發,於大氣壓力及室溫下將殘餘物(3.42 g,14.9 mmol)及10%披鈀碳(684 mg)於乙酸乙酯(1〇〇 mi)中之溶液 氫化24小時。經由石夕藻土過濾催化劑且於真空中濃縮濾液 以產生呈黃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2.22 g)。 !H NMR (400 MHz5 DMSO-d6) δ ppm 1.21-1.47 (m, 7H), 1.88-2.01 (m,1H),2.01-2.15 (m,1H),3.13-3.22 (m,1H), 3·33-3·42 (m,2H),3·60 (q,J=7.78 Hz,1H),3·65 -3·81 (m, 2H),4.30-4.36 (m,1H)。 中間物182 : 3-(4-溴丁基)四氫呋喃
類似於中間物174,由4-(四氫-3-呋喃基)-1-丁醇製備。
!H NMR (400 MHz, DMSO-d6) δ ppm 1.30-1.46 (m, 8H), 1.76-1.85 (m, 2H)5 1.92-2.01 (m, 1H)? 2.05-2.15 (m, 1H)? 3.16-3.22 (m,1H),3.50-3.55 (m,2H),3.57-3.64 (m,1H), 3·67_3·74 (m,1H),3.74-3.80 (m,1H)。 中間物183 : 2-(2_溴乙基)四氫_2及-哌喃
於〇°C、氮氣下,將三苯基膦(1·93 g,7.37 mmol)於 DCM( 10 ml)中之溶液逐滴添加至中間物72(0.80 g,6.15 mmol)及四溴化碳(2853 mg,8.60 mmol)於 DCM(40 ml)中 128935.doc -226- 200843779 之溶液中。將溶液於0t下攪拌15 min,添 ^ 加绾己烷(30 ml)且逐漸地蒸發混合物以移除。將所得環己烷溶液 直接自膠狀沈澱物傾析於二氧化矽濾筒(5〇 經環己烷預 濕潤)上且用環己烷-DCM 1:丨溶離以產生呈無色油狀物之 標題化合物(0.68 g)。 ]H NMR (400 MHz, CDC13) ppm 1.23-1.35 (m, 1H), 1.48-1.62 (m, 4H), 1.80-1.96 (m, 2H), 1.98-2.08 (m, 1H), 3.39-3,58 (m,4H), 3.93-4,00 (m,1H)。
中間物184 : 2-(3-漠丙基)四氫_2JST-娘味
Br 類似於中間物174,由3-(四氫如“底喃_2_基)_卜丙醇 (WO 2007/70201)製備。 H NMR (400 MHz,DMSO-d6) δ Ppm i 21 ⑽,1Η), 1.36157 (m,8Η 過量)m.95 (m,3Η),3 17 3 3’2 ㈤ 2H),3.43-3.57 (m,2H),3.49·3.56 (m,2H),3暮3』7 (m, 1H)。 中間物185 : 2·(4-溴丁基)四氫-2//-哌淹
類似於中間物174,由4-(四氫-2広哌喃_2_基丁醇(J
Am. Chem· Soc,2005, 127, 12180)製備。 4 NMR (400 MHz,CDC13) δ ppm 1·2(Μ 32 (m,1H)丄 37 128935.doc -227- 200843779 1.64 (m,11H過量)1.78-1.93 (m, 2H),3.20-3.28 (m,1H) 3.38-3.46 (m,3H),3.94-4.00 (m,1H)。 中間物180 · 2_(四氫_2丑_旅鳴基)乙醇
於室溫、氮氣下,將氫化鋰鋁於Et2〇(416 ml,4.U mmol)中之溶液逐滴添加至四氫好-派喃-3 -基乙酸(Tu
Lett. 2003,44,63 55)(〇·6 g,4.16 mmol)於 THF(5 ml)中之 溶液中。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且用水(1 ml)極慢地逐滴處 理。在中止反應後,添加氫氧化鈉水溶液(2 N,丨ml)且將 混合物攪拌5 min。將懸浮液經由Hyfl〇過濾且蒸發為呈無 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0.3 g)。 H NMR (400 MHz, CDC13) δ ppm 1.12-1.94 (m,9H過量) 3·06-3·15 (m,1H),3.33-3.42 (m,1H),3·63-3·72 (m,2H), 3.83-3.91 (m,2H) ° 中間物187 : 3-(2_溴乙基)四氫_2好·哌味
在水浴冷卻下,將三苯基膦(725 mg,2·77 mm〇i)於 DCM(4 ml)中之溶液逐滴添加至2-(四氫_2/f_哌喃基)乙 醇(300 mg,2.304 mmol)及四溴化碳(917 叫,2,77 mm〇1) 於DCM(6 ml)中之溶液中。 將溶液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且蒸發於弗羅裏(fl〇risil)上, 128935.doc -228 - 200843779 且施加於經環己烷預濕潤之二氧化矽濾筒(20 g)上。用環 己烷-DCM(3:1)溶離會產生呈無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 (0.42 g)。 lH NMR (400 MHz, CDC13) δ ppm 1.13-1.26 (m9 1H), 1.59-1.94(m,6H),3.08-3.16(m,m),3.35-3.48 (m,3H),3.82-3.91 (m,2H)。 中間物188 : 3-(3-溴丙基)四氫-2及-哌喃
類似於中間物174,由3-(四氫-2//-哌喃-3-基)-1-丙醇製 備。 !H NMR (400 MHz,CDC13) δ ppm 1.09-1.40 (m,5H過量) 1.56-1.67 (m,3H過量)1.81-1.92 (m,4H),3·02-3·11 (m, 1Η),3·32-3·45 (m,3Η),3.82-3.92 (m,2Η)。 中間物189 ·· 3-(4-溴丁基)四氫-2丑-哌喃
類似於中間物174,由4-(四氫-2//-哌喃-3-基)-1-丁醇製 備。 lU NMR (400 MHz, CDC13) δ ppm 1.05-1.30 (m? 3H)? 1.36-1.65 (m,8H過量)1.79-1.92 (m,3H),2.99-3.10 (m,1H), 3.30-3.46 (m,3H),3.81-3,92 (m,2H)。 中間物190 : 4_(3-溴丙基)四氫-2开-哌喃 128935.doc -229 - 200843779
類似於中間物174,由3-(四氫·2//•哌喃_4_基)_卜丙醇製
氫-2丑-哌喃 φ 中間物191 : 44(1五/Ζ)·4_[(苯基甲基)氧基卜i丁浠-1-基}四
向溴化(3-苄氧基-丙基)三苯基_鱗(21 57 g,43 8 mm〇1) 於無水THF(67 ml)中之懸浮液中逐滴添加丨6 M於己烷中 之BuLi(27.4 m卜43.8 mmol)歷時一小時以產生深橙色溶 # 液。將反應增加至0°C且繼續攪拌30分鐘。於〇°c下,逐滴 添加四氫-2//-哌喃-4-甲醛(5 g,43.8 mmol)於無水THF(7 ml)中之溶液歷時1 5分鐘。將反應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2〇 小時。將此物質經由預填充石夕藻土( 1 〇 g)過濾且用乙醚洗 滌。於真空中濃縮濾液以產生橙色油狀物。 將粗物質分成兩批且各自預吸附於二氧化矽上,且經6〇 分鐘使用Flashmaster II,藉由二氧化矽(50 g)層析,使用 0-25°/。乙酸乙酯-環己烧之梯度來進行純化。將適當溶離份 128935.doc -230- 200843779 、、且口且於真工中瘵發以產生呈無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 (4.5059 g) 〇 lH NMR (彻 MHZ,D_4) δ Ppm m.35 (m,2H), 1.40 (s,5H過里),2.29-2.36 (m,1h), 3 27_3 37 (m,2h), 3.39-3.46 (m,2H),3·74-3·84 (m,2h),4屬(s,2h),$ & 5.46 (m,2H),7.22-7.42 (m,5H)。 中間物l92 : 4-(四氫_2丑-哌喃_4_基丁醇 於大乳壓力及室溫下,氫化4_{(1Ε)-4_[(苯基甲基)氧 基丁烯-1-基}四氫-2扒哌喃(45〇59 g,18 29 mm〇i)及 披鈀石厌(0.195 g,0.183 mmol)於乙酸乙酯(14〇 mi)中之溶 液。使此溶液於氫中攪拌隔夜。接著,將混合物經由預填 充矽藻土(10 g)過濾以移除鈀且用醚(約3〇 ml)洗滌。於真 空中濃縮有機層’對所得油狀物進行iH NMR以展示节基 及雙鍵仍存在。 於大氣壓力及室溫下,氫化該物質及彼鈀碳(〇·3 g)於乙 酸乙酯(140 ml)中之溶液。使此溶液於氮氣氛中攪拌隔 夜。 接著,使混合物通過預填充矽藻土(10 g)以移除鈀且用 醚(約30 ml)洗滌。於真空中濃縮有機濾液以產生呈無色油 狀物之標題化合物(2.27 g;)。 !H NMR (400 MHz,DMSO-d6) δ ppm 0·80-0·92 (m,1H) 1.01-1.60 (m,10Η),3.17-3.42 (m,4Η),3·74_3·87 (m,2Η), 128935.doc -231 - 200843779 4·32 (s,0·6Η) 〇 中間物193 : 4-(4_溴丁基)四氫-2好-哌味
類似於中間物174,由4-(四氫-2//-u辰。南-4-基)-1- 丁醇製 備。 NMR (400 MHz,DMSO-d6) δ ppm 1.04-1,27 (m,4H), 1·33-1·60 (m,5H),1·72 -1.84 (m,2H),3·20-3·33 (m,2H), 3.49-3.57 (m,2H),3·77-3·86 (m,2H)。 中間物l94 : 2,2_二甲基冰[(£)-2_(甲氧基)乙稀基】四氣_ 2好_略味
於_40°C、氮氣下,經30分鐘向氯化[(甲氧基)曱基](三笨 基)鱗(24·1 g,70.3 mmol)於無水THF(70 ml)中之攪拌懸浮 液中逐滴添加1 Μ於THF中之第三丁醇鉀溶液(7〇 ml,7〇〇 mmol)。授拌4〇分鐘後’將混合物冷卻至_7〇艺且經1〇分鐘 逐滴添加2,2-二甲基四氫-2//-哌喃曱醛(2·5 g,17.58 mmol)於無水THF(1〇 mi)中之溶液。將混合物於此溫度下 攪拌10刀鐘且移除冷卻浴。將混合物於周圍溫度下再攪拌 30分鐘,接著藉由傾於冰上使其驟冷。用Et2〇(3xi〇〇 ―) 萃取水相,組合有機萃取物且用飽和NaC1溶液(l〇〇 ml)洗 條,乾燥(NajO4),過濾且蒸發至乾以產生琥珀色油狀物 128935.doc 232 - 200843779 (1 9 g)。將2 g粗產物裝载於乙醚中且經4 〇分鐘使用
Flashmaster II,於二氧化矽5〇 g上使用0_25%乙酸乙g旨-環 己烧來純化。藉由於碘槽中染色來監測溶離份,且將適當 /谷離伤組合且於真空中蒸發以產生呈無色油狀物之所需產 物。 接著’以相同方式(環己烷)純化粗混合物塊,接著將_ 添加至殘餘物中,過濾混合物且經4〇分鐘於Fiashmaster π 上,於二氧化矽2xl〇〇 g上使用0-25%乙酸乙酯-環己烧之 梯度來純化濾液。藉由碘染色來鑑別適當溶離份,且將其 組合且於真空中蒸發。將此物質與自第一次小規模純化所 獲得之產物組合以產生呈無色液體之標題化合物(2 96 g)。 4 NMR (400 MHz,CDC13) δ ppm 1·17-1,25 (m,8H過量) 1.25-1.39 (m,2H),1·48_1·59 (m,2H),2·22-2·34 (m,〇·6Η), 2·76,2·88 (m,0,3H),3·50 (s,2H),3.58 (s,1H),3.62-3.77 (m,2H),4.14 (dd,J=8.53,6.27 Hz,〇·3Η),4,61 (dd, J=12,67, 7·65 Hz,0.6H),5.82 (dd,J=6.27,1·〇〇 Hz,0.3H), 6·32 (d,J=12.80 Hz,0.6H) 〇 中間物195 : (2,2_二曱基四氫_2及·哌喃-4-基)乙醛
向2,2-二甲基-4-[(E)-2-(甲氧基)乙烯基]四氫派喃 (2·93 g,17,21 mmol)於THF(15 ml)中之攪拌溶液中添加2 128935.doc -233 - 200843779 N HC1(15 m卜30·0 mmol)且於2(TC下攪拌混合物Q !小時 後’用乙醚(3x25 ml)萃取混合物;將組合之醚萃取物乾燥 (Na2S04) ’過濾且於真空中蒸發(於5〇毫巴及1 5。。水浴下) 以產生呈淺黃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2.56 g)。 4 NMR (400 MHz,CDC13) δ ppm 1.19-1.29 (m5 9 Η過量) 1.53-1.65 (m,4H),1.83-1.88 (m,1H),2.25-2.38 (m,2H), 3.65-3.77 (m,2H),9·77-9·79 (m,1H)。 中間物196 ·· 2-(2,2-二甲基四氫-2丑-旅味_4_基)乙醇
將蝴氫化納(0·620 g,16.39 mmol)於無水乙醇(20 mi)中 之攪拌懸浮液於氮氣下冷卻至〇°C (冰浴)且在20分鐘時期内 逐滴添加(2,2-二甲基四氫-2//-旅喃-4-基)乙酸(2.56 g, 16.39 mmol)於乙醇(20 ml)中之溶液。接著將混合物於冷 卻下再攪拌1小時,接著使其溫至周圍溫度且攪拌72小 時。藉由蒸發移除溶劑且將殘餘油狀物傾入冰中且用 DCM(3x3 0 ml)萃取。組合有機萃取物且藉由通過疏水性玻 璃料來乾燥且於真空中蒸發以產生含有標題化合物之無色 油狀物。 !H NMR (400 MHz,CDC13) δ ppm 1.04-1.27 (m,11H過量) 1·43-1·64 (m,5H過量)1.77-1.93 (m,1H),3·44-3·55 (m, 1H),3·59_3·77 (m,4H)。 中間物197 : 4-(2-溴乙基)-2,2-二甲基四氫_2丑-哌喃 128935.doc -234- 200843779
乙醇製備 ppm 1.04-1.12 (m? 1H), 1.14-6H),1.54-1.64 (m,6H過量) H NMR (400 MHz, CDC13) δ !·2〇 (m, 1H)5 1.20-1.25 (m, 1.71-1.83 (m,2H),1·87-2·〇ΐ (m,m),3 42_3 49 (m,2H), 3·62_3·80 (m,1H)。
中間物198 · (4五/2>2,2-二甲基|{3](苯基甲基)氧基]亞 丙基}四氫-2丑-旅哮
於-15C、氮氣氛下,經30分鐘向溴化三苯基{3_[(苯基 甲基)氧基]丙基}鱗(23.00 g,46.8 mmol)於 THF(60 ml)中 之攪拌懸浮液中逐滴添加1·6 Μ於己烧中之正丁基鋰(29 3 ml,46.8 mmol)。將橙色/紅色溶液於下授拌3〇分 鐘。在-10C下’經25分鐘逐滴添加2,2-二曱基四氫_41^-旅 喃-4_酮(6 g,46.8 mmol)於THF( 10 ml)中之溶液。接著, 將反應混合物於-1 〇 C下擾掉15分鐘且接著逐漸使其溫至 室溫,同時於氮氣氛下攪拌20小時。添加10 ml醚且於石夕 藻土上過濾懸浮液。用醚(2x40 mL)洗滌矽藻土。於真空 下濃縮濾液。經40分鐘於Flashmaster 11上,藉由二氧化矽 128935.doc -235 - 200843779 (2x100 g)層析,使用環己烷:乙酸乙酯〇_>25%梯度來純化 殘餘物。藉由TLC分析溶離份(用過錳酸鹽浸染揭露)。將 所需溶離份組合且於真空下濃縮以產生呈無色油狀物之標 題化合物(5.98 g)。 NMR (4〇〇 MHz,DMSO-d6) δ ppm 1.97-2.01 (m,1H), 2·01-2·14 (m,3H),2.19-2.33 (m,2H),3.36-3.44 (m,2H), 3.48_3.58(m,2H),4.45(s,2H),5.09_5_19(m,0.6H),5.26-5.33 (m,0.4H),7.22-7.38 (m,5H)。 中間物1" : 3_(2,2-二甲基四氫_2好-哌喃-4-基)-1-丙醇
於大氣壓力及室溫下,經由10%活性碳披鈀(〇.733 g, 0.689 mmol)氫化2,2-二甲基_4_{3_[(苯基甲基)氧基]亞丙
基}四氫-2//-哌喃(5·98 g,22·97 mmol)於乙酸乙酯(70 ml) 中之〉谷液。1 6小時後,將混合物於真空下經由矽藻土過 濾,用EtOAc(2x50 mL)洗滌且將濾液蒸發至乾以產生淺黃 色流動油狀物。1H NMR展示大多數苄基已氫化,但雙鍵 仍存在。將殘餘物溶解於乙酸乙酯(7〇 ml)中且於大氣壓力 及室溫下經由1G%活性碳披⑲(11 g)進行氫化。16小時 後,將混合物於真空下經由矽藻土過濾,用£說吻5〇 mL)洗條且將濾、液蒸發至乾以產生淺黃色流動油狀物。經 40分鐘於FlaSh_er „上,藉由二氧化石夕(i〇〇 g)層析,使 用環己烷··乙酸乙酯0->50%描谇水a 、 又來、4化殘餘物。將所需溶 128935.doc •236- 200843779 離:(用過錳酸鹽浸染分析)組合且於真空下濃縮以產生呈 淺黃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2.17 g)。 H NMR (4〇〇 MHz,CDCl3) δ ppm 丨 〇11 31 ㈤,UR過量) L5〇-L74 (m,6H過量)3.59_3 69 (m,3Η),3 7〇·37 1H)。 1 , 中間物200 : 4,(3_漠丙基)_2,2_二甲基四氫-2好·哌兔
類似於中間物174,由4_(3·溴丙基)_2,2_二甲基四氫_2仏 旅σ南製備。 巾 NMR (400 MHz,CDCl3) δ ppm 〇 98] 27 (m,9η過幻 1·27-1·37 (m,2Η),1.45-1.71 (m,3Η),1.79-1.91 (m,2Η), 3.31-3.43 (m,4H),3.56-3.66 (m,2H),3,67胃3·75 (m,2H)。 中間物201 : 2,2-二甲基-4-{(1E)_4-丨(苯基甲基)氧基】el 丁 稀-l-基}四氮_2丑_派喝
於-15 C、氮氣氛下,經30分鐘向溴化三苯基{3-[(苯基 甲基)氧基]丙基}鎸(20.74 g,42.2 mmol)於 THF (60 ml)中 之攪拌懸浮液中逐滴添加1·6 Μ於己烷中之正丁基鋰(264 m卜42.2 mmol)。將橙色/紅色溶液於_1(rc下攪拌3〇分 鐘。於-10°C下,經25分鐘逐滴添加2,2-二甲基四氫札哌 128935.doc -237- 200843779 喃-4-甲醛(6 g,42·2 mm〇i)於thf(10 ml)中之溶液。接 著,將反應混合物於-1 〇它下攪拌丨5分鐘且接著逐漸將其 溫至室溫,同時於氮氣氛下攪拌16小時。添加醚(1〇㈤丨)且 於石夕藻土上過濾懸浮液。用_ (2x40 mL)洗滌石夕藻土。於 真空下濃縮濾液。經40分鐘於Flashmaster II上,藉由二氧 化矽(2x100 g)層析,使用環己烷:乙酸乙酯〇_>25%梯度來 純化殘餘物。藉由TLC分析溶離份(用過錳酸鹽浸染揭 路)。將所需溶離份組合且於真空下濃縮以產生呈無色油 • 狀物之標題化合物(7.46 g)。 H NMR (400 MHz,DMSO-d6) δ ppm 1.01-1.20 (m,8H), 1.31-1.40 (m,2H),2.27-2.36 (m,2H),2.59-2.72 (m,1H), 3.39-3.47 (m? 2H)? 3.51-3.58 (m? 2H), 4.42-4.48 (m? 2H), 5.13-5.42 (m,2H),7.23-7.38 (m,5H)。 中間物202 : 4-(2,2-二甲基四氫_2及·哌喃_4_基卜丁醇
於大氣壓力及室溫下,經由1〇%活性碳彼鈀(1 447 g, 1.359 mmol)氫化2,2-二甲基_4-{4-[(苯基甲基)氧基丁 烯-l-基}四氫-2//·哌喃(7·46 g,27·2 mm〇1)於乙酸乙酯(7〇 ml)中之〉谷液。16小時後,將混合物於真空下經由矽藻土 過濾’用EtOAc(2x5〇 mi)洗滌且將濾液蒸發至乾以產生淺 黃色流動油狀物(4.8 g)。經40分鐘使用Flashmaster II ,藉 由二氧化石夕(70 g)層析,使用環己烷:乙酸乙酯〇_>5〇%梯度 128935.doc - 238 - 200843779 來純化殘餘物。將所需溶離份(用過錳酸鹽浸染分析)組合 且於真空下濃縮以產生呈黃色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1,5 g)。 4 NMR (400 MHz,CDC13) δ ppm 1·〇(Μ·29 (m,1〇H), 1.33-1.44 (m,2H),1·5(Μ·71 (m,5H),3.62-3.68 (m,3H), 3.70-3.76 (m,1H)。 中間物2〇3 : 4_(4_溴丁基)_2,2-二甲基四氫_2仏哌味
類似於中間物174,由4-(2,2-二甲基四氫·2π旅喃_4 基)·1-丁醇製備。 4 NMR (400 MHz,CDC13) δ ppm 1.00Ι29 (m,1〇Η) 1·39-1·71 (m,5H),1·79-1·90 (m,2H),3.37-3.47 (m,2H) 3.59-3.78 (m,2H) 〇
中間物204 : 2-{[(lif)-l-甲基丁基]氧基卜9_(四氫_2丑旅喃 2-基)-9丑-嘌呤-6-胺
於室溫下,將第三丁醇鈉(27.3 g,284 mm〇1)逐份添加 至戊醇(140 ml)中,將混合物攪拌直至均質。添力2 71.0 氯-9-(四氫-2//-派喃-2 -基)-9//- σ票吟·6_胺(18 〇 § 128935.doc -239- 200843779 mmol)且將反應混合物於50°C下加熱160小時。將反應物冷 卻至室溫且在乙酸乙酯(500 ml)與水(500 ml)之間分溶。將 有機相用飽和氯化納溶液(100 ml)洗滌,乾燥(MgS04),過 濾且蒸發。用醚濕磨殘餘物且過濾固體物質。用醚再洗滌 沈澱物且將濾液組合且蒸發。將粗物質(約10 g)溶解於 DMSO:甲醇(1:1)中且經8個管柱體積於逆相(C〗8)管柱(330 g)上使用25-65%乙腈(+0.1%TFA)-水(+0.1%TFA)之梯度來 純化,立即用飽和碳酸鈉水溶液中和溶離份。將適當溶離 份組合且在二氯甲烷與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之間分溶。將 有機相乾燥(MgS04),過濾且蒸發以產生呈淺奶油色發泡 體(5.05 g)之標題化合物。 LCMS(方法 A) : tRET=2.95 min ; MH+306。 中間物205 : 8-溴甲基丁基]氧基卜9-(四氫-2队 哌喃-2-基)-9丑-嘌呤-6-胺
將2-{[(1穴)-1_甲基丁基]氧基}_9-(四氫派喃-2-基)_ 9//-嘌呤-6-胺(5.05 g,16.54 mmol)溶解於氣仿(3 0 ml)中且 冷卻至0°C。向此溶液中逐份添加N-溴代丁二醯亞胺(3.24 g,18· 19 mmol),同時將溫度保持在2°C以下。此產生深綠 色溶液,將該溶液於0°C下攪拌30分鐘,隨後將其溫至室 溫且擾拌6小時。用水(2x50 mi)洗滌反應混合物且使用极 128935.doc •240- 200843779 水丨生玻璃料分離各層。濃縮有機層以產生深棕色膠狀物, 將其溶解於二氯甲燒中且經60分鐘於FlashmaSter Π上,藉 由一氧化石夕(100 g)層析,使用乙酸乙酯-環己烷之〇_5〇%梯 度來進行純化。將適當溶離份組合且於真空中蒸發以產生 王汽色發泡體之標題化合物(5·23 g)。 lcms(方法b) : tRETm min ; MH+384/386。 中間物206 : 2-川1及)-1·甲基丁基]氧基卜8·(甲氧基)-9·(四 氫_2丑-旅喃·2_基)_9孖_嘌呤胺
MW
將8 -溴-2-{[(li?)-l-甲基丁基]氧基}·9-(四氫-2//-旅喃-2-基)-9//-°票吟-6-胺(5.23 g,13.61 mmol)與於甲醇中之25% 曱醇鈉(8.8 ml,13.61 mmol)及曱醇(40 ml)—起加熱至回 流歷時4小時。將反應混合物於減壓下濃縮且在飽和氯化 銨(100 ml)與二氣甲烷(100 ml)之間分溶。再用二氯甲烷 (1 00 ml)洗滌水性物質且使組合之有機物通過疏水性玻璃 料且濃縮以產生呈淺黃色發泡體之標題化合物(4.80 g)。 LCMS(方法 B) : tRET=1.14 min ; MH+336。 中間物207 : 2-{丨(11?)-1-甲基丁基】氧基}-8-(曱氧基)-1丑-嘌 呤-6-胺三氟乙酸鹽 128935.doc -241 - 200843779
向2-{[(1及)-1-甲基丁基]氧基}-8_(甲氧基)_9-(四氫-2//·哌 喃-2-基)-9//-嘌呤-6-胺(4·8 g,14.31 mmol)於甲醇(100 ml) 中之溶液中添加三氟乙酸(8 m卜104 mmol)。將反應混合 物於室溫下擾拌72小時。於真空中移除溶劑以產生淺黃色 固體’使該固體懸浮於乙酸乙酯(3 〇 ml)中。濾出沈澱物且 再用乙酸乙酷洗務直至〉慮液為無色。將殘餘固體藉由空氣 乾無且接著於真空中乾燥以產生呈奶油色固體之標題化合 物(3.85 g)。LCMS(方法 B) : tRET=〇.82 min ; MH+252。 中間物2〇8: 甲基丁基】氧基}_9_(四氫_2//哌喃_ 2·基)-9丑-嗓吟-6·胺
類似於中間物2〇4,使用戊醇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2.95 min ; MH+306。
旅喝-2-基)·9丑·嗓吟-6_胺 128935.doc -242 - 200843779
類似於中間物205,由曱基丁基]氧基}_9_(四 氫-2好-哌喃-2-基)-9//-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30 min ; MH+384/386。
中間物210 : 2-{[(lS)_l-甲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9-(四 氫-277-哌喃-2-基)-9丑-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06,由8-溴-2-{[(15>l -甲基丁基]氧基卜 9-(四氫·2/ί-哌喃-2-基)-9F-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08 min ; MH+336。
中間物211 : 2·{[(15)·1-甲基丁基】氧基}-8_(甲氧基)_1丑-嘌 呤-6-胺三氟乙酸鹽
〇 類似於中間物207,由2-{[(1幻-1-甲基丁基]氧基}-8-(曱 氧基)-9-(四氫-2//-哌喃-2-基)-9孖-嘌呤-6-胺製備。 128935.doc -243 · 200843779 LCMS(方法 A) · 1^£丁=2.31 min ; MH+252 〇 中間物212 : TV2· 丁基-M甲氧基)-9-[3-(四氫·2-呋喃基)丙 基]-9iy-嘌呤-2,6-二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丁基-8·(曱氧基)-3H-嘌呤-2,6-二胺三氟乙酸鹽及2-(3-溴丙基)四氫呋喃製備。 LCMS(方法 A) · i;ret=2.53 min ; MH+=349。 中間物213 : TV2-丁基-8·(甲氧基)四氫I呋喃基)丁 基]-9丑-嘌呤·2,6-二胺
將2-( 丁氧基)-8-(甲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120 mg,0.342 mmol)與於無水DMF(5 ml)中之碳酸鉀(189 mg,1·366 mmol)—起於60°C下加熱1小時且接著冷卻至室 溫。添加2-(4·溴丁基)四氫。夫喃(82 mg,〇·394 mmol)且將 反應混合物於5 0 C、氮氣下加熱16小時,且接著在水(2 ml)與DCM(5 ml)之間分溶。進一步用DCM(2x5 ml)萃取水 層’且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組合之有機層且使用 吹氮裝置來蒸發至乾。將殘餘物溶解於甲醇(〇 6 ml)中且 藉由質量導向自動製備來進行純化。將含有產物之溶離份 組合且於吹氮裝置中蒸發至乾以產生標題化合物(76 128935.doc -244- 200843779 mg) 〇 LCMS(方法 B) · tRET=1.20 min ; MH+=363。 中間物214 : iV2-丁基-8_(甲氧基)-9_{2-【(M)-四氫·3_呋喘 基]乙基}-9好-嘌呤-2,6-二胺
類似於中間物215 ’由丁基-8-(曱氧基)-3Η-嘌呤-2,6-一胺二氣乙酸鹽及(3jR)-3-(2->臭乙基)四氯咬σ南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07 min ; ΜΗ、335。 中間物215 · iV2 - 丁基-8_(甲氧基)·9-{2-丨(31?) -四氫·3·咬淹 基]乙基嗓吟-2,6-二胺
在無水DMF(3 ml)中,將7V2-丁基-8-(甲氧基)-3Η-嘌呤_ 2,6_ 二胺(157 mg,0.447 mmol)與碳酸鉀(232 mg,1.675 mmol)—起於60°C下加熱一小時。添加無水DMF(2 ml)中之 (3 5)-3-(2-漠乙基)四氫 η夫 ϋ南(1〇〇 mg,0.558 mmol),且將混 合物攪拌且於氮氣下加熱至6(rc歷時4小時。將混合物冷 卻至室溫,於水(40 ml)中驟冷且用乙酸乙酯(3X25 ml)萃 取。將有機萃取物組合,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且 於真空下濃縮。將殘餘物溶解於i: 1 MeOH:DMSO中且藉 由貝i導向自動製備來進行純化。將所需溶離份組合且使 用吹氮裝置濃縮以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 j 9 128935.doc -245 - 200843779 mg)。 LCMS(方法 B) : tRET=l.〇〇 min ; MH+=335。 中間物216 : TV2-丁基-8·(甲氧基)-9•丨3_(四氫冬呋喃基)丙 基]-9丑-嘌吟_2,6_二胺
在無水DMF(2.5 ml)中,將7V2-丁基-8-(曱氧基)-3H-嘌呤- 2,6-二胺三氟乙酸鹽(150 mg,〇·428 mm〇i)與碳酸鉀(237 mg,1.713 mmol)—起於60°C下加熱1小時。將反應混合物 冷卻至室溫且添加3-(3-溴丙基)四氫呋喃(991^,0.514 mmol)。接著,將混合物於50它下加熱隔夜。用水(5〇以) 使反應混合物驟冷且用乙酸乙酯(3X25 ml)萃取。將組合之 有機層分離且接著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且蒸發至 乾。將殘餘物溶解於1:1 MeOH:DMSO(2.8 ml)中且藉由質 量導向自動製備來進行純化。在吹氣裝置中,於氛氣流下 蒸發含有產物之溶離份以產生呈澄清膠狀物之標題化合物 (84 mg) 〇 LCMS(方法 B) : tRET=1.14 min ; MH+=349。 中間物217 : 丁基-8-(甲氧基四氫呋喃基)丁 基]-9/ί-嘌呤-2,6·二胺
128935.doc -246- 200843779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丁基-8-(甲氧基)-3H-嘌呤6_ 二胺三氟乙酸鹽及3-(4-溴丁基)四氫吱喃製備。 LCMS(方法 B) · 1:ret=1.〇5 min ; MH+=363。 中間物218 : TV2-丁基_8_(甲氧基)·9_【3_(四氫_2队哌淹_2_ 基)丙基嘌呤-2,6-二胺 ΝΗ,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ΑΓ2-丁基-8-(曱氧基)-3Η·-票呤-2 6_ 二胺三氟乙酸鹽及2-(3-溴丙基)四氫-2//-哌喃製備。 LCMS(方法 B) · i:ret=1.16 min ; MH+=363 〇 中間物219 ·· TV2-丁基_8_(甲氧基)-9-[4-(四氫_2丑_哌味1 基)丁基】-9J7-嘌呤-2,6-二胺
類似於中間物220,由7V2-丁基-8-(甲氧基)-3H-嘌呤·2 6 二胺三氟乙酸鹽及2-(4-溴丁基)四氫-2/7-哌喃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50 min ; MH+=377。 中間物22〇 : TV2-丁基·8_(甲氧基)-9·【3_(四氫仏哌味_4 基)丙基]_9丑_嘌呤-2,6-二胺
128935.doc -247- 200843779 在氮氣氛下,將丁基-8_(曱氧基)-3H_嘌呤_2,6_二胺 (150 mg,0.429 mmol)與碳酸鉀(237 mg,1.718 mmol)於無 水DMF(5 ml)中之混合物於6(TC下攪拌丨小時,且接著冷卻 至至溫。添加4-(3-溴丙基)四氫-2/7-旅喃(0.087 ml,0.515 mmol)且將混合物於5〇°c下攪拌隔夜。使混合物冷卻且在 1 · 1乙酸乙酯:DCM(1 0 ml)與水(1〇 ml)之間分溶。使用疏水 性玻璃料分離有機相且使用吹氣裝置於氮氣流下蒸發。將 殘餘物溶解於1:1曱醇:DCM(2· 8 ml)中且藉由質量導向自動 製備來進行純化。於氮氣流下蒸發含有產物之溶離份以產 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93.13 mg)。 LCMS(方法 B) ·· i;ret=1.27 min ; 1^41^+==363。 中間物221 · TV2- 丁基甲氧基)一 9_【4_(四氫-2丑·略喃-4-基)丁基]-9丑_嗓吟-2,6-二胺
類似於中間物220,由ΛΓ2-丁基-8_(甲氧基)—3H-嘌呤-2,6-二胺三氟乙酸鹽及4-(4-溴丁基)四氫哌喃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38 min ; MH+=377。 中間物222 : TV2-丁基_9_【2·(2,2·二甲基四氫_2丑-旅喃·4·基) 乙基】·8_(曱氧基)-9及-嘌呤-2,6-二胺
128935.doc -248 - 200843779 將#2-丁基-8-(曱氧基)-3H-嘌呤-2,6-二胺三氟乙酸鹽(〇·2 g,0.571 mmol)與無水碳酸鉀(0.316 g,2.284 mmol)於 DMF(2.5 ml)中之混合物於5〇°C下加熱1小時。將混合物冷 卻至室溫且添加4-(2-溴乙基)-2,2-二甲基四氫-2//-哌喃 (0·1 52 g,0.685 mmol),且將混合物於50 °C下加熱18小 時。用水(2 ml)使混合物驟冷且接著用DCM(2x5 ml)萃 取。經由疏水性玻璃料分離DCM且藉由於氮氣流下吹氣使 其蒸發。將DMSO:MeOH(l:l)添加至殘餘物中且藉由過濾 收集所得沈澱物,用甲醇洗滌且於真空中乾燥以產生呈白 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36 mg)。 LCMS(方法 A) : tRET=2.65 min ; MH+=377。 中間物223 : TV2·丁基_9-[3-(2,2-二甲基四氫_2丑-哌喃-4-基) 丙基】·8-(甲氧基)_9丑·嘌呤-2,6-二胺
將#2-丁基-8-(曱氧基)-3Η-嘌呤-2,6-二胺三氟乙酸鹽(149 mg,0.425 mmol)與碳酸鉀(294 mg,2.126 mmol)於 DMF(2 ml)中之混合物攪拌且在氮氣下於60°C下加熱一小時。添 加無水DMF(1 ml)中之4-(3-溴丙基)-2,2-二甲基四氫-2//·哌 喃(125 mg,0.532 mmol)且將混合物於60°C、氮氣下再加 熱2.5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於水(1〇 ml)中驟 冷且用DCM:EtOAc(l:l,2x20 ml)萃取。將有機萃取物組 合,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且於真空下濃縮。藉由 128935.doc -249- 200843779 質量導向自動製備來純化殘餘物。將含有產物之溶離份組 合且蒸發以產生標題化合物(40 mg)。 LCMS(方法 A) : tRET=2.81 min ; MH+=391。 中間物224 : 丁基-9-【4-(2,2-二甲基四氫-2丑-哌味基) 丁基卜8_(甲氧基)-9丑·嘌呤-2,6-二胺
類似於中間物223,由7V2- 丁基- 8- (甲氧基)-3Η-σ票吟-2,6-二胺二氟乙酸鹽及4-(4-溴丁基)-2,2-二甲基四氫-2J7-派喃 製備,但經1 ·5小時於60°C下進行烷基化。 LCMS(方法 A) · i:ret=2.95 min ; MH+=405。 中間物225 ·· 2-( 丁氧基)-8-(甲氧基)-9-【3-(四氫-2-呋喃基) 丙基】-9好-嘌吟-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丁氧基)-8-(甲氧基)-1//-嘌呤-6-胺二氟乙酸鹽及2 - ( 3 - >臭丙基)四氫σ夫喃製備。 LCMS(方法 Α) · tRET=2.96 min ; ΜΗ+=350。 中間物226 : 2-(丁氧基)-8•(甲氧基)_9_[4-(四氫-2-呋喃基) 丁基】-9/Γ-嘌吟-6-胺 128935.doc -250 - 200843779
類似於中間物213,由2-( 丁氧基)_8_(甲氧基)魯嗓呤_6_ 胺三氟乙酸鹽及2-(4-溴丁基)四氫呋喃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14 min ; MH+=364。 中間物227 · 2-(丁氧基)_8_(甲氧基)_9-{2_丨⑽四氮冬咬 喃基]乙基}-9丑-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5,由2-( 丁氧基)_8_(曱氧基)_丨仏嘌呤_6_ 胺二氟乙酸鹽及(3i?)-3-(2-溴乙基)四氫吱喃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0.99 min ; MH+=336。 中間物228 : 2-( 丁氧基)_8_(甲氧基)-9-{2_【(3Λ)_四氫-3_呋 喃基]乙基卜9F-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5,由2-(丁氧基>8-(曱氧基)-1//-嘌呤-6-fe二氟乙酸鹽及(3 5)-3-(2-溴乙基)四氫π夫喃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0,99 min ; MH+=336。 中間物229 : 2-( 丁氧基)-8-(甲氧基)-9-【3-(四氫-3-呋喃基) 丙基]-9丑-嗓吟-6-胺 128935.doc -251 - 200843779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丁氧基)_8_(甲氧基)_17/_嘌呤Μ· 二氟乙酸鹽及3 -(3- >臭丙基)四氫咬喃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l .04 min ; MH+=350。 中間物230 : 2-(丁氧基)-8-(甲氧基)-9-[4-(四氫_3_呋嘀基 丁基卜9丑-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丁氧基>8_(甲氧基卜丨队嘌呤4 胺二Ιΐ乙酸鹽及3-(4-漠丁基)四氫σ夫响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l.ll min ; ΜΗ+=364。 中間物Ml : 2-( 丁氧基)·8_(甲氧基)_9_丨3_(四氫胃2及_哌喃4 基)丙基卜9J7·嗓吟-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丁氧基)-8-(甲氧基嘌呤·6 胺三氟乙酸鹽及2-(3-溴丙基)四氫-2//-哌喃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l.l9 min ; ΜΉ+=364。 中間物232: 2-( 丁氧基)_8_(甲氧基)_9•丨4_(四氫_2孖哌嘀·2 基)丁基]-9丑-嘌呤-6-胺 128935.doc •252- 200843779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丁氧基)_8-(曱氧基)-1//-嘌吟_6 胺二氟乙酸鹽及2-(4-溴丁基)四氫^哌喃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25 min ; MH+=378。 中間物233 : 2-(丁氧基)-8-(甲氧基)_9_[3_(四氫-2丑_哌喃3 基)丙基]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3,由2-(丁氧基)-8-(曱氧基)_!扒嘌呤 胺二氟乙酸鹽及3-(3-溴丙基)四氫_2//_哌喃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l.l3 min ; MH+=;364。 中間物234: 2_( 丁氧基)-8_(甲氧基)-9·[4·(四氫-2幵-哌喃_3 基)丁基]嗓吟-6-胺
類似於中間物243,由2_(丁氧基)_8_(甲氧基)_ 票吟·6 胺二氟乙酸鹽及3-(4-溴丁基)四氫_2//_哌喃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27 min ; Μϋ+=;Π8。 中間物235: 2-( 丁氧基)_8_(甲氧基)·9-[3_(四氫_2仏艰〜 基)丙基】-9/Γ-嘌呤-6·胺 128935.doc -253 - 200843779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 丁氧基)-8-(曱氧基)_ι//-嗓吟-6- 胺三氟乙酸鹽及4-(3-溴丁基)四氫_2//_哌喃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l.ll min ; MH+=364。 中間物236 · 2-(丁氧基卜8·(甲氧基)_9_[4-(四氫ji/·旅味-4_ 基)丁基]-9丑·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丁氧基)-8-(甲氧基)-1//-嘌呤-6-胺二氟乙酸鹽及4-(4-演丁基)四氫辰喃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18 min ; MH+=378。 中間物237 : 2_(丁氧基)_9_[2-(2,2-二甲基四氫_2丑_哌喃-4-基)乙基]_8-(甲氧基)_9丑-嗓吟胺
將2-( 丁氧基)-8-(曱氧基)_;[//_嘌呤胺三氟乙酸鹽(〇.2 g ’ 〇·569 mmol)與無水碳酸鉀(〇 315 g,2 277 mmol)於 DMF中之混合物於6(^c下加熱i小時。將混合物冷卻至室 溫且添加4-(2-溴乙基)·2,2-二甲基四氫_2//_哌喃(〇·ΐ51 g, 0.683 mmol),且將混合物於5<rc下加熱18小時。用水(2 ml)使混合物驟冷且用DCM(2x5㈤丨)萃取。經由疏水性玻璃 128935.doc -254 - 200843779 料分離DCM且藉由於氮氣流下吹氣使其蒸發。添加 DMSO:MeOH(l:l)產生沈澱物,藉由過濾收集該沈澱物, 用甲醇洗滌且於真空中乾燥以產生標題化合物(29 mg)。 LCMS(方法 A) : tRET=3.10 min ; MH+=378。 將濾液蒸發至乾且用DMSO:MeOH(l:l,0.5 ml)濕磨殘 餘物’產生第二批物質(1 〇 1 mg)。 LCMS(方法 A) : tRET=3.10 min ; MH+=378。 中間物238 : 2-( 丁氧基)_9-[3-(2,2·二曱基四氫_2丑_哌喃_4· 基)丙基]_8-(甲氧基)-9Η·嗓吟-6-胺
類似於中間物224,由2-(丁氧基)-8-(甲氧基)-1//-嘌呤_6_ 胺三氟乙酸鹽及4-(3-溴丙基)_2,2_二曱基四氫-2//-哌喃製 備。 LCMS(方法 A) : tRET=3.25 min ; MH+=392。 中間物239 : 2·(丁氧基)_9·【4气2,2-二甲基四氫-2及_哌喃 基)丁基】甲氧基嗓吟-6-胺
類似於中間物224,由2·( 丁氧基)-8-(甲氧基)-1仏嘌呤_6. 胺三氟乙酸鹽及4·(4_溴丁基)_2,2_二曱基四氫_2开_哌喃製 備,但經1.5小時於6(TC下進行烷基化。 、 128935.doc -255 - 200843779 LCMS(方法 A) ·· tRET=3.43 min ; ΜΗ+=406 〇 中間物240 : 2-丨(2-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9-[2-(四 風-2-咬味基)乙基]-9i/-嗓吟-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3,由2_[(2_環丙基乙基)氧基]-8-(曱氧 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2-(2-溴乙基)四氫呋喃製 備。 LCMS(方法 B) · 1:ret=1.〇5 min ; MH+==348 〇 中間物241 : 2-【(2-環丙基乙基)氧基】-8_(甲氧基)_9·[3_(四 氫_2_呋喃基)丙基]-9丑-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 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2_(3_溴丙基)四氫呋喃製 備。 LCMS(方法 A) : tRET=2.98 min ; MH+=362。 中間物242 : 2_[(2-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9_[4-(四 氫-2-咬味基)丁基】-9丑-嗓吟-6-胺
128935.doc -256- 200843779 類似於中間物213,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8-(曱氧 基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2-(4-溴丁基)四氫呋喃製 備。 LCMS(方法 b) : tRET=1.15 min ; MH+=376。 中間物243 : 2-【(2-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9-[2_(四 氫-3-呋喃基)乙基卜9丑-嘌呤-6-胺
將2-[(2-環丙基乙基)氧基]-8-(曱氧基)-1//-嘌呤-6-胺三 氟乙酸鹽(0.16 g,0.450 mmol)與無水碳酸奸(0.243 g, 1.762 mmol)於DMF(2.5 ml)中之混合物於5(TC下加熱1小 時。將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且添加3-(2-溴乙基)四氫呋喃 (〇·〇95 g,0.528 mmol),且將混合物於50°C下加熱18小 時。用水(2 ml)使混合物驟冷且用DCM(2x5 ml)萃取。經 由疏水性玻璃料分離DCM且藉由於氮氣流下吹氣使其蒸 發。將樣品溶解於1:1 MeOH:DMSO(3x0.5 ml)中且藉由質 量導向自動製備來進行純化。在吹氣裝置中,於氮氣流下 蒸發含有產物之溶離份以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 (98 mg)。 LCMS(方法 A) : tRET=2.80 min ; MH+=348。 中間物244 : 2-丨(2-環丙基乙基)氧基]_M甲氧基)_9_{2 [(3*5) -四氫-3-咬喃基】乙基卜嗓呤-6-胺 128935.doc -257· 200843779
類似於中間物215,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 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3^)-3-(2-溴乙基)四氫呋喃 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l.〇〇 min ; MH+=348。 中間物245 : 2-[(2_環丙基乙基)氧基】冬(甲氧基)·9_{2-【(3及)-四氫_3_呋喃基]乙基卜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5,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_8-(甲氧 基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35.)-3-(2-溴乙基)四氫呋喃 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2.80 min ; MH+=348 〇 中間物246 : 2-【(2-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9-[3-(四 氫-3-呋喃基)丙基]-9丑-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曱氧 基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3-(3-溴丙基)四氫咬喃製 備。 LCMS(方法 B) : tRET=l.〇4 min ; MH+=362。 128935.doc - 258- 200843779 中間物247 : 2-[(2-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9·【4-(四 氫-3-呋喃基)丁基】-97Ϊ·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_8-(曱氧 基)-1/7-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3-(4-溴丁基)四氫呋喃製 備。 LCMS(方法 B) : tRET=l*ll min ; MH+=376 〇 中間物248 : 2·[(2-環丙基乙基)氧基甲氧基)_9·[2_(四 氫-2好-哌喃-2·基)乙基]-9丑-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卜8_(甲氧 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2-(2_溴乙基)四氫-2//-旅。南 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12 min ; MH+=362。 中間物249 : 2-[(2·環丙基乙基)氧基】-8_(甲氧基)_9_[3 (四 氫-2H-哌喃-2-基)丙基]-9丑-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_8_(甲氧 128935.doc -259- 200843779 基)-1丹·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2-(3-溴丙基)四氫·2^ 製備。 工 喃 LCMS(方法 B) : tRET=1.18 min ; ΜΗ+=376 〇 中間物25〇 : 2_[(2_環丙基乙基)氧基】_心(甲氧基)_9丨4 (四 氫_2丑-哌喃-2-基)丁基]-9开-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3,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_8_(甲氧 基)-1//-嘌呤_6_胺三氟乙酸鹽及2_(4_溴丁基)四氫_2丑_哌1 製備。 喃 LCMS(方法 a) : tRET=3.27 min ; MH+=390。 中間物2S1 : 2_[(2-環丙基乙基)氧基】_8_(甲氡基)9 [2 (四 氫-2丑-哌喃-3_基)乙基卜9丑-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_8_(曱氧 基兴17^嘌呤_6_胺三氟乙酸鹽及3-(2-溴乙基)四氫-2//-哌喃 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2.99 min ; MH+=362。 中間物2S2 : 2-丨(2-環丙基乙基)氧基卜8_(曱氧基)·9_【4_(四 氫_2好-旅味_3_基)丁基嗓呤冬胺 128935.doc -260- 200843779
類似於中間物243,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_8_(甲氧 基嘌呤胺三氟乙酸鹽及3-(‘溴丁基)四氫_2//_哌喃 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28 min ; MH+=390。 中間物253 : 2-【(2·環丙基乙基)氧基卜8-(曱氧基)·9_【2_(四 氫-2及-哌喃基)乙基卜9F-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5,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曱氧 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4-(2-溴乙基)四氫派喃 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l.〇4 min ; MH+=362。 中間物254 ·· 2-[(2_環丙基乙基)氧基]_8_(甲氧基)_9·丨3-(四 氫-2丑-哌喃基)丙基]_9丑·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20,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 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4-(3-溴丙基)四氫-2Tf-哌喃 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12 min ; MH+=376。 128935.doc -261 - 200843779 中間物us: 2_[(2_環丙基乙基)氧基卜8_(甲氧基)_9·丨彳弋四 氫嘛喃基)丁基]-9丑-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20,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_8_(甲^ 基)-1//-嘌呤-6_胺三氟乙酸鹽及4_(4_溴丁基) 7 虱仏哌喃 製備。 陶 LCMS(方法 b) : tRET=l · 19 min ; MH+=390。 中間物2S6 : 2_[(2·環丙基乙基)氧基卜9-[2_(2,2二甲基四 氫-2丑·旅喃_4_基)乙基卜8_(甲氧基)-9丑_嘌呤_6_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_8-(甲氧 基)-1//-嘌呤-6_胺三氟乙酸鹽及4_(2_溴乙基)·2,2-二曱基四 氫-2//-哌喃製備。 LCMS(方法 A) : 1^7=3.12 min ; ΜΗ+=390。 中間物257 : 2_[(2_環丙基乙基)氧基ΐ-9-[3-(2,2-二甲基四 風-2丑-旅味_4_基)丙基]_8_(甲氧基)_9及-喝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23,由2-[(2_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 128935.doc -262 - 200843779 基)-IF-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4-(3-溴丙基)-2,2-二甲基四 氫_2//-派味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26 min ; MH+=404。 中間物258 : 2-[(2-環丙基乙基)氧基]·9-[4-(2,2-二甲基四 氫-2丑-哌喃-4-基)丁基]·8·(甲氧基)-9丑-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23,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8_(曱氧 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4-(4-溴丁基)-2,2-二甲基四 氫-2//-哌喃製備,但經ι·5小時於60°Ct進行烷基化。 LCMS(方法 A) : 1^1^3.43 min ; MH+=418。 中間物259 : 2-{[(lS)-l-曱基丁基】氧基卜8-(甲氧基)_9_[2· (四氫-2_呋喃基)乙基]-9/Γ-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43,由2-{[(15>1-曱基丁基]氧基}_8-(甲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2-(2-溴乙基)四氫呋喃製 備。 LCMS(方法 A) : tRET=3.07 min ; MH+=350。 中間物260 : 2-{[(lS)-l-甲基丁基】氧基}_8-(甲氧基)-9-【3-(四氫-2-呋喃基)丙基】嘌呤-6-胺 128935.doc -263 - 200843779
類似於中間物215,由2-{[(15>l-甲基丁基]氧基卜8_(甲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2-(3-溴丙基)四氫吱喃製 備,但經1小時於60°C下進行烷基化。 LCMS(方法 A) : tRET=3.00 min ; MH+=364。 中間物261 : 2-{[(lS)-l-甲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9_{2_ [(3S)-四氫·3_呋喃基]乙基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15>1-甲基丁基]氧基}_8_(甲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3i〇-3-(2-溴乙基)四氫呋 11南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2.81 min ; MH+=350 〇 中間物262 : 2-{[(15)-1-甲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9-{2- [(3i〇-四氫呋喃基]乙基卜9及-嘌呤_6_胺
類似於中間物215,由2-{[(15)-1-曱基丁基]氧基}-8-(甲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35)-3-(2-溴乙基)四氫呋 喃製備,但經1小時於60°C下進行烷基化。 LCMS(方法 A) : tRET=2.96 min ; MH+=350。 128935.doc -264 - 200843779 中間物263 : 2-{丨(15)-1-甲基丁基]氧基卜8-(曱氧基)|[3 (四氫-3-呋喃基)丙基】-9丑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20,由2-{[(15>1-甲基丁基]氧基μ8_(甲 氧基)-1仏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3-(3-溴丙基)四氫呋喃製 備。 LCMS(方法 B) : tRET=1.13 min ; MH+=364 〇 中間物264 : 2-{[(lS)_l-甲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_9_[4 (四氫_3_呋喃基)丁基】_9及-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20,由2-{[(15>1-甲基丁基]氧基}_8_(甲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3-(4·溴丁基)四氫呋喃製 備。 LCMS(方法 B) ·· tRET= 1 · 19 min ; MH+=3 78。 中間物265 : 2-{【(lS)-l-甲基丁基]氧基卜8-(甲氧基)·9·【2 (四氫-2丑-哌喃_2_基)乙基卜9好_嘌呤冬胺
類似於中間物243, 由2-{[(15)-1-甲基丁基]氧基卜8、(甲 128935.doc -265 - 200843779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2-(2-溴乙基)四氫-2/ί-哌 喃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27 min ; ΜΗ+=364。 中間物266 : 2-{[(lS)-l-甲基丁基]氧基卜8-(曱氧基)-9-[3-(四氮-2丑-味-2 -基)丙基]-9及-嗓吟-6 -胺
‘類似於中間物220,由2-{[(15>1-甲基丁基]氧基}-8-(甲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2-(3-溴丙基)四氫-2//-哌 喃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26 min ; MH+=378。 中間物267 : 2_{[(1S)小甲基丁基]氧基}_8-(甲氧基)冬【4_ (四氫-2丑-哌喃-2-基)丁基]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3,由2-{[(lS)-l-曱基丁基]氧基}-8_(甲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2-(4-溴丁基)四氫_2//_哌 喃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33 min ; MH+=392。 中間物268 : 2-{丨(15)-1·甲基丁基]氧基卜8_(甲氧基)-9-[2_ (四氫-2仏哌喃·3-基)乙基卜9丑_嘌呤-6-胺 128935.doc -266- 200843779
類似於中間物243 ’由2-{[(15)-1·甲基丁基]氧基(甲 氧基)-1//-σ票呤-6-胺二氟乙酸鹽及3-(2-溴乙基)四氫_2//-旅 喃製備。 LCMS(方法 A) : 1^7=3.13 min ; MH+=364。 中間物269 : 2-{[(lS)-l_甲基丁基】氧基卜8-(曱氧基)_9_[4· (四氫_2好-哌喃-3-基)丁基]-9丑-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43,由2-{[(1幻-1-曱基丁基]氧基}_8_(甲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3-(4-溴丁基)四氫-2//·哌 喃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42 min ; MH+=392 〇 中間物270 : 2-{[(15)-1·甲基丁基】氧基卜8_(甲氧基)_9_[2_ (四氫_2及-哌喃·4_基)乙基】_9丑_嘌呤·6_胺
類似於中間物215,由2-{[(lS)-l-甲基丁基]氧基}-8-(甲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4-(2-溴乙基)四氫-2//-哌 喃製備,但經1小時於60°C下進行烷基化。 LCMS(方法 A) ·· tRET=2.97 min ; MH+=364。 128935.doc -267- 200843779 中間物271 ·· 2-{[(15)·1-甲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9-【3-(四氫-2i/-哌喃-4-基)丙基】_9好-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1幻-1-甲基丁基]氧基}-8-(甲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4-(3-溴丙基)四氫哌 喃製備。 L C M S (方法 B) · tRET=1.19 min ; Μ Η = 3 7 8。 中間物272 : 2·{【(15)-1·甲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9-【4-(四氫_2丑-哌喃_4_基)丁基]-9孖-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 [(15)-1-曱基丁基]氧基}_8_(甲 氧基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4-(4-溴丁基)四氫_2//_哌 喃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26 min ; MH+=392。 中間物273 ·9-[2_(2,2-二甲基四氫-2丑-派味-4-基)乙基】_2· {[(15)-1-甲基丁基】氧基}_8_(甲氧基)-9好-嗓吟-6-胺
類似於中間物243,由2-{[(15>1_甲基丁基]氧基(甲 128935.doc -268 - 200843779 氧基)_1好_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4-(2-溴乙基)_2,2_二甲基 四氫喃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26 min ; MH+=392 〇 中間物274 : 9_[3-(2,2_二曱基四氫_2好_哌喃_4_基)丙基]_2_ {[(is)-i-甲基丁基】氧基}_8_(甲氧基)_9丑_嘌呤_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5,由2-{ [(15)-1-甲基丁基]氧基}-8-(甲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4-(3-溴丙基>2,2-二甲基 四氫-2//-哌喃製備,但經1小時於60。〇下進行烧基化。 LCMS(方法 A) : tRET=3.37 min ; MH+=406。 中間物275 : 9-【4·(2,2-二甲基四氫-2好-哌喃_4_基)丁基]_2· {[(15)-1-甲基丁基】氧基}_8-(甲氧基)_9丑嘌呤卜胺
類似於中間物215,由2-{[(1幻-1-曱基丁基]氧基}_8_(曱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4-(4-溴丁基)-2,2-二甲基 四氫-2//-哌喃製備,但經1小時於60°C下進行烷基化。 LCMS(方法 A) : tRET=3.44 min ; MH+=420。 中間物276 : 2-{[(li〇-l-甲基丁基】氧基卜8-(甲氧基)-9-[2· (四氫_2_呋喃基)乙基]_9好-嘌呤_6_胺 128935.doc -269- 200843779
類似於中間物290,由2-{[(li〇-l-曱基丁基]氧基}-8-(甲 氧基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2-(2-溴乙基)四氫呋喃製 備。 LCMS(方法 B) : tRET=l.ll min ; MH+=350。 中間物277 : 小甲基丁基]氧基}-8_(甲氧基)冬【3-
(四氫_2·呋喃基)丙基】-9丑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23,由2-{[(1及)-1-甲基丁基]氧基卜8_(曱 氧基)-1孖-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2-(3-溴丙基)四氫呋喃製 備,但經1小時於60°C下進行烷基化。 LCMS(方法 A) · tRET=3.〇0 min ; Ν1Η+=364。
中間物278 : 甲基丁基]氧基}-8_(甲氧基)-9-{2- [(3S)-四氫-3·呋喃基]乙基}-9好-嘌呤_6_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li?)-l -甲基丁基]氧基甲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3i?)-3-(2-溴乙基)四氣咬 喃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2.81 min ; MH+=350。 128935.doc -270- 200843779 中間物279 : 2-{【(1Λ)-1-甲基丁基】氧基}·8_(甲氧基)9{2 【(3/?)-四氫-3-呋喃基】乙基卜9i7-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23,由2-{[(1幻-1-甲基丁基]氧基}_8_(甲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3幻_3_(2-溴乙基)四氣呋 喃製備,但經1小時於60°C下進行烧基化。 LCMS(方法 A) : tRET=2.81 min ; MH+=350。 中間物280 : 2-{[(li〇-l-甲基丁基]氧基}-8_(曱氧基)_9_[3_ (四氫_3_ϋ夫味基)丙基】-9丑-嗓吟-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1及)-1-曱基丁基]氧基}·8_(甲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3-(3-溴丙基)四氫呋喃製 LCMS(方法 B) · 1;ret=1.〇9 min ; MH+:r=364 〇 中間物281 : 2-{[(17?)_l-甲基丁基】氧基卜8_(曱氧基)冬【4_ (四氫-3-呋喃基)丁基]_9及·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1/〇·1-甲基丁基]氧基}_8-(甲 128935.doc -271 - 200843779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3-(4-溴丁基)四氫呋喃製 備。 L C M S (方法 B) · min,Μ Η+=3 7 8。 中間物282 : 2_{[(li〇-l·甲基丁基】氧基卜8_(甲氧基)冬[2_ (四風-2丑-旅锋-2·基)乙基]_9/Γ_嗓吟_6_胺
類似於中間物213,由2-{[(170-1-甲基丁基]氧基}_8_(曱 氧基)-1//-噪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2-(2-溴乙基)四氫-2//·»π辰 喃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21 min ; MH+=364。 中間物283 : 2-{【(li〇-l-甲基丁基】氧基卜8-(甲氧基)-9-[3-(四氮_2丑_派鳴-2-基)丙基】- 97/•嗓吟-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li?)-l-甲基丁基]氧基卜(甲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2-(3-溴丙基)四氫-2//-旅 鳴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L25 min ; MH+=378。 中間物284 : 2-{ 甲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9-[4- (四氫-2丑-哌喃_2_基)丁基]-9仏嘌呤-6-胺 128935.doc -272- 200843779
類似於中間物213,由2-{[(li?)-l -甲基丁基]氧基}_8_(甲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2_(4_溴丁基)四氫-2//-哌 喃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33 min ; MH+=392。 中間物285 : 2_{[(li?)-l-甲基丁基】氧基}-8_(甲氧基)_9_[2-(四氫_2及-哌喃_3·基)乙基卜9及_嘌呤-6_胺
類似於中間物213,由2-{[(1及)-1-甲基丁基]氧基}_8彳曱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3-(2-溴乙基)四氫_2//_口瓜 喃製備。 LCMS(方法 B) : i:ret=1,13 min ; ΜΗ+=364。 中間物286 : 2_{[(1心-1•甲基丁基]氧基}_8_(甲氧基)-9-[4-(四氫-2仏哌喃-3-基)丁基]_9丑_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3,由2-{[(li〇-l-甲基丁基]氧基}-8_(甲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3_(4-溴丁基)四氫·2/^哌 喃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26 min ; ΜΗ+=392。 128935.doc -273 - 200843779 中間物287 : -甲基丁基]氧基}_8-(甲氧基)+【2- (四氫_2及·哌喃-4-基)乙基】-9J7-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23,由2-{[(170-1-甲基丁基]氧基}-8-(甲 氧基)-1//-嘌呤_6_胺三氟乙酸鹽及4-(2-溴乙基)四氫-2//-哌 喃製備,但經1小時於60。〇下進行烷基化。 LCMS(方法 A) : tRET=2.94 min ; MH+=364。 中間物288 : 2-{丨(1及)-1-甲基丁基]氧基卜8-(甲氧基)冬[3-(四氫-2丑-哌喃-扣基)丙基]_9及·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17?)-1·曱基丁基]氧基}_8_(甲 氧基)-1//-嘌呤_6_胺三氟乙酸鹽及4-(3-溴丙基)四氫-2//-哌 喃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16 min ; MH+=378。 中間物289 : 2-{[(11ί)·1-甲基丁基1氧基}-8-(甲氧基)_9]4- (四氫-2丑-哌喃-4-基)丁基]·9丑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16,由2-{[(li〇-l •甲基丁基]氧基卜8_(甲 128935.doc -274- 200843779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4-(4-溴丁基)四氫_2//_哌 喃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 24 min ; MH+=392。 中間物290 : 9_[2-(2,2-二甲基四氫_2J^哌喃_4_基)乙基】_2_ {[(1及)-1-甲基丁基]氧基卜8_(甲氧基)-9丑嘌呤_6胺
在氣氣下’將2-{[(li?)-l-甲基丁基]氧基卜8_(甲氧基)_ 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1〇〇 mg,0.274 mmol)與於無水 DMF(2 ml)中之碳酸鉀(37 8 mg,〇 274 mm〇1)一起於 6〇〇c 下加熱1小時且接著冷卻至室溫。添加4-(2_溴乙基)_2,2_二 曱基四氫-2//_哌喃(72·6 mg , 〇·328 mm〇i)且將反應混合物 於50°C下加熱16小時。LCMS指示反應不完全且添加更多 4-(2-溴乙基)-2,2_二曱基四氫•哌喃(35 ,且將反應 物於50C下再攪拌5小時且接著在水(2爪丨)與dCM(5 ml)之 間刀/合。進一步用DCM(2x5 ml)萃取水層。將組合之有機 層組合且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且接著使用吹氮 裝置条發至乾。將殘餘物溶解於甲醇(0.6 ml)中且藉由質 S導向自動製備來進行純化。在吹氣裝置中,力氮氣流下 療务3有產物之溶離份以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 (92 mg) 〇 LCMS(方去 B) · tRET=l.i9 min ; MH+=392。 中間物291 · 9-【3-(2,2_二甲基四氮_2丑派味-4_基)丙基]_2_ 128935.doc -275 - 200843779 {[(1Λ)-1-甲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9好-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23,由2-{[(li〇-l-曱基丁基]氧基}-8·(甲 氧基)-1//-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4-(3-溴丙基)-2,2-二甲基 四氫-2F-哌喃製備,但經1小時於6〇°C下進行烷基化。 LCMS(方法 A) ·· 1:κετ=3·27 min ; MH+=406 〇 中間物292 : 9-[4-(2,2-二甲基四氫-2丑-略嗔-4-基)丁基卜2_ {[(lif)-l-甲基丁基]氧基卜8-(甲氧基)-9丑-嘌呤-6-胺
類似於中間物223,由2-{[(li〇-l-甲基丁基]氧基}_8-(曱 氧基嘌呤-6-胺三氟乙酸鹽及4-(4-溴丁基)_2,2-二甲基 四氫-2//-哌喃製備,但經1小時於6〇°C下進行烷基化。 LCMS(方法 A) : tRET=3.44 min ; MH+ = 420。 實例1 : 6-胺基-2-丁氧基-9_(四氫-2及-哌喃-4-基甲基)_7,9β 二氫嘌呤-8-酮
將2-丁氧基-8-甲氧基-9-(四氫-2//-哌喃-4-基甲基)_9仏„票 128935.doc -276 - 200843779 呤-6-胺(〇·22 g)溶解於甲醇(10 mL)中且用4 二噁烷 中之氣化氫(1 mL)處理。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6小時且 汽提以產生固體,將該固體懸浮於水(2 mL)中,隨後添加
充足甲醇直至獲得溶液。添加2 N氫氧化鈉溶液以達到pH 7,且》辰縮溶液直至形成懸浮液。將白色固體過濾且用水 洗滌(2 mL,兩次以完成轉移及洗滌)。將此物質於抽吸下 且接著於真空、5(TC下乾燥以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 物(0·189 g) 〇 _ MS 計算值(c15H23N503)+=321。 MS實驗值(電噴霧)··(m+h)+=322。 H NMR ((CD3)2SO)·· 9.86 (1H,s),6·41 (2H,s),4.14 (2H, 0, 3·81 (2Η,m),3.55 (2Η,d),3·22 (2Η,m),2·03 (1Η,m), 1·64 (2H,m),1·49-1·33 (4H,重疊多重峰),ΐ·22 (2H,m), 〇·92 (3H,t)。 實例2 : 6-胺基-2-丁氧基_9_(四氫哌喃-2-基甲基)-7,9-二氫-8丑_嗓呤-8-酮
將丁氧基甲氧基-9-(四氫-2//-哌喃-2-基甲基嗓 呤-6-胺(6 mg,約85〇/〇純)溶解於甲醇(1 mL)中,用4 Ν於 1,4-一。惡烷中之氯化氫(〇·5 mL)處理且於室溫下攪拌$小 時。將混合物汽提至乾以產生呈無色膠狀物之標題化合物 128935.doc -277 - 200843779 (根據 LCMS 為 77,8:10,8)(8 mg)。 MS計算值(C15H23N5〇3)+=321。 MS實驗值(電喷霧):(m+H)+=322。 4 NMR (CD3〇D): 4·54 (2H,4 〇6 3 65 (5H,重疊多重 峰),1.87-1.83 (3H,重疊多重峰),169 (1H,d),152 (4h, 重豐多重峰),1.35 (2H,m),1·01 (3H,〇(題2及贿質子交 換)。 ' 實例3 : 6-胺基-2-丁氧基·9·(四氫呋喃_2_基曱基)7,9_二氫· 8ΖΓ-嗓吟-8_嗣
向無水DMF(5 mL)中之2-丁氧基_8_甲氧基嘌呤胺 二氟乙酸鹽(0.20 g)中添加無水碳酸鉀(〇·315 g)。將此混合 物加熱至60°C歷時1小時且接著冷卻至室溫。添加四氫糠 ⑩ 基/臭(65 且接著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5〇°C隔夜。用水使 反應物驟冷且用乙酸乙酯萃取(兩次)。將有機相分離,組 合且藉由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來乾燥。蒸發有機相且藉由二 氧化矽層析(40 g)(ISCO),用0_100%乙酸乙酯:環己烷且接 著0-10%曱醇··乙酸乙酯、接著甲醇溶離來純化如此形成之 油狀物,從而產生膠狀物。將此膠狀物溶解於曱醇(5 mL) 中且用4 N於1,4-一 °惡烧中之氣化氫(1 mL)處理且於室溫下 攪拌隔夜。將反應混合物汽提至乾以產生膠狀物(約44 128935.doc -278- 200843779 mg),藉由MDAP純化該膠狀物以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 化合物(根據1^〇]\48為較慢流動異構體)(15.2 11^)。 MS計算值(C14H21N5O3)+=307。 MS實驗值(電噴霧):(m+H)+=308。 NMR (CD3OD): 4.36 (1H? m), 4.27 (2H, t)? 3.90 (2H5 m), 3·75 (2H,d),2.00 (2H,m),1.90 (1H,m),1.73 (3H,重疊多 重峰),1·48 (2H,m),0.98 (3H,t)(NH2&NH交換)。 實例4 · 6·胺基-2-丁基胺基-9-(四氮-2/^-旅嚼_4_基甲基)《« 7,9-二氫-8丑-嘌呤-8-酮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丁基-8-曱氧基-9-(四氫-2//-哌喃-4-基甲基)-9//-嘌呤·2,6-二胺(3 10 mg)於無水甲醇(30 ml)中之溶液中一次性添加4·〇 Μ於1,4-二噁烧中之氯化氫 (5.5 ml)。使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16小時。藉由添加2,〇 Μ 氫氧化鈉溶液來中和反應物且於真空中濃縮。將殘餘物溶 解於水(10 ml)中,且將固體過濾且於旋轉蒸發器(6〇。〇上 乾燥30分鐘。此得到呈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 70 mg)。 MS計算值(c15H24N6O2)+=320。 MS實驗值(電喷霧):(m+H)+=321。 ]H NMR ((CD3)2SO): δ 9·82 (1H,s),6.16 (1H,t),6·09 (2H, s),3·81 (2H,m),3·50 (2H,d),3·21 (2H,m),3,16 (2H,m), 128935.doc •279- 200843779 2.03 (1H,m),U4 (4H,m),i 29 (2H,蛛 i 22 (2h,⑷, 0.88 (3H,t)。 實例4,替代程序:6_胺基_2•(丁基胺基)_9_(四氮_2丑_哌 喃基甲基)_7,9-二氫_8仔_嘌呤_8•酮
將# - 丁基-8-(甲氧基)_9_(四氫-2/^哌喃·4_基甲基)_9丹_ 巧呤-2,6-一胺(5.16 g)溶解於曱醇(5〇 mL)中以產生橙色溶 液。接著,向此溶液中添加4 NmM_二噁烷中之氯化氫(5 mL)。將所得橙色溶液於周圍溫度(約22。〇 )下攪拌約I?小 時。藉由LCMS檢驗反應混合物且此展示反應尚未進行完 全。接著’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4 ^於!,4_二噁烷中之氣化 氫的另一等分試樣(5 mL)且將反應混合物再攪拌5·25小 時。藉由LCMS檢驗反應混合物,展示反應幾乎完成,少 丁基- 8-(曱氧基)-9-(四氫-2/ί-娘喃-4-基甲基)-9//-。票 呤-2,6-二胺殘餘。在減壓下蒸發反應物以產生淺褐色固 體’以避免因為未注意使反應物留置整個週末而發生不需 要之反應/分解。繼續實驗,將物質再溶解於甲醇(5〇 mL) 中以產生橙色〉谷液,接著向該溶液中添加4 n於1,4 -二σ惡烧 中之氯化氫(5 mL)。接著,將反應混合物於周圍溫度(約2〇 °C)下攪拌1·6小時,之後藉由LCMS發現反應完成。 接著,在減壓下蒸發反應混合物以產生淺褐色固體。將 128935.doc -280- 200843779 該物質懸浮於水(10 mL)與甲醇(60 mL)之混合物中且接著 超音波處理以產生微細懸浮液,隨後逐漸添加2 Μ氫氧化 納溶液以進行中和(當懸浮液開始增稠時,添加另一體積 之水(10 mL))。 於抽吸下過濾所得懸浮液且用水(3〇 mL)洗滌濾餅,隨 後於抽吸下空氣乾燥以產生灰白色固體。於抽吸下蒸發漉 液以產生淺褐色固體,使該固體懸浮於水(1〇 mL)中且藉 由於抽吸下過濾來分離。接著,用水:甲醇(1〇 mL,n ⑩ v/v)洗滌此固體以產生淺褐色固體,使該固體於抽吸下空 氣乾爍以產生(約0.3 g)。接著,於真空下(5〇aC )乾燥組合 之固體隔仪’直至獲得自由流動灰白色固體(4·69 g)。將 此物質(4·69 g)添加至裝備有磁性攪拌棒之圓底燒瓶(25〇 mL)中。接著,向該圓底燒瓶中添加無水乙醇(94 mL)。在 搜拌下,逐漸地加熱所得懸浮液直至固體溶解。接著,添 加水(94 mL)且形成沈澱物。接著,加熱所得懸浮液(現在 裝備有回流冷凝器之圓底燒瓶)(外部,95。〇直至固體再溶 解。繼續加熱5分鐘,隨後移除熱源且在攪拌下使其冷 卻。接著,藉由過濾分離所得固體且使用無水乙醇:水(5〇 mL,1··1 v/v)洗滌。接著,於抽吸下空氣乾燥所得濾餅, 隨後經約24小時於真空下(5(TC)乾燥至恆重,此產生呈灰 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3.57 g)。 MS計算值(C15H24N602)、320。 MS實驗值(電噴霧):(m+H)+=321。 H NMR ((CD3)2SO): 10.56 (1H,s),7.77 (3H,寬單峰), 128935.doc • 281 - 200843779 3.87-3.78 (2H,m),3.61-3.53 (2H, m),3.34-3 26 重疊 0.87 3.26-3.18 (2H, m),2.09-L94 (1H,m), 159 i 44 (=H,叫, 多重峰),l.40·1·29 (2H,(2H,㈣,〇9’ (3H,m) ° ,·95_ 哌喃I基甲基 實例5 ·· 6-胺基-2_ 丁基胺基(四氫_2孖_ 7,9 -—風-8 ΛΓ-嗓吟-8 -嗣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丁基冬甲氧基冬(四氯舰 口底喃-2-基甲基)-9//-嗓呤,2,6,二胺於無水甲醇(5 ml)中之溶 液中一次性添加4.0 Μ於M-二噁烷中之氯化氫(1·5㈤丨)。 使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隔夜。於真空中濃縮反應物且藉由 MDAP純化產物。此得到標題化合物6 mg(根據MDAP為較 慢流動)。 MS 計算值(C15H24N6O2)+ = 320。 MS實驗值(電喷霧):(m+H)+=321。 ]H NMR ((CD3)2SO): δ 10.71 (1Η, s)5 7.91 (3H? br. s), 3.79-3.85(lH,m),3.71-3.78(lH,m),3,62-3.71(lH,m),3.54-3.60 (1H? m)? 3.26-3.38 (2H? m)9 3.19-3.27 (1H, m)? 1.70-1·80 (1H,m),1.53-1.59 (1H,m),1·49-1·54 (2H,m),1.43 (3H,s),1.29-1.39 (2H,m),1.12-1.25 (1H,m),0·90 (3H, t) 0 128935.doc -282- 200843779 實例6 : 6-胺基-2·丁基胺基_9-(四氫呋喃_2-基甲基)-7,9-二 氫-877-嘌呤-8-酮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2_ 丁基_8•甲氧基嘌呤_ 2,6-一胺二氟乙酸鹽(4〇〇 mg)於無水Ν,Ν_二甲基曱醯胺(6 鲁 ml)中之溶液中一次性添加碳酸鉀(63〇 mg)。將反應物於6〇 C下攪拌1.5小時且接著冷卻至4〇〇c。一次性添加2_(溴甲 基)四氫咬喃(156 μΐ)且將反應物加熱至5〇它隔夜,且接著 於90 C下加熱2小時。將反應物用乙酸乙酯(2〇 ml)稀釋且 用水(1 0 ml)洗滌。將有機層分離且於真空中濃縮。藉由 MDAP半純化產物以得到混合物。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 向無水曱醇(5 ml)中之此混合物中一次性添加4·〇 μ於1,4-二嗯烧中之氯化氫(1.5 ml)。使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隔 φ 伙。於真空中濃縮反應物且藉由MDAP純化產物(較慢流動 異構體)。此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〇 5 mg)。 MS計算值(c14H22N6O2)+=306。 MS實驗值(電噴霧):(m+H)+=3〇7。 ]H NMR ((CD3)2SO): δ 10.69 (1H5 s)? 7.82 (3Η5 br. s)? 4.18 (1H,m),3·67-3·79 (2H,m),3.56-3.64 (2H,m),3·28 (2H, s),1·76-1·92 (3H,m),1.65 (1H,m), 1·52 (2H,m),1·32 (2H,m),〇·88 (3H,t)。 128935.doc -283 · 200843779 實例7 : 6-胺基_2-丁基胺基·9·丨2-(四氫-2丑-哌喃-4-基)乙 基】-7,9_一氣嗓吟-8-網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丁基_8_曱氧基嘌呤_ _ 2,6-一胺二氟乙酸鹽(1〇〇 mg)於無水N,N_二甲基甲醯胺(1 ml)中之溶液中一次性添加碳酸鉀(158 mg)。將反應物於6〇 C下擾拌1 ·5小時且接著冷卻至5〇。一次性添加4_(2_溴 乙基)四氫-2/7-哌喃(6〇 mg)於無水N,N-二曱基曱醯胺(〇·5 ml)中之溶液且將反應物於5(Γ(:下加熱隔夜。將反應物用 乙酸乙酯(15 ml)稀釋且用水(5 ml)洗滌。將有機層分離且 於真空中濃縮。藉由C!8逆相層析,使用水(〇.1%甲酸乙 腈(0.05%甲酸)作為溶離劑(2〇 — 6〇%)來純化產物以得到黃色 φ 黏性油狀物(47 mg),將其溶解於無水甲醇(4 ml)中,於室 溫下及於氮氣下一次性添加4 〇 “於丨,4-二噁烷中之氯化氫 (0.8 ml)。使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隔夜。藉由添加2〇 “氫 氧化鈉溶液來中和反應物且於真空中濃縮。將殘餘物溶解 於水(5 ml)中且將固體過濾且於真空中(6〇。〇乾燥儿分 鐘。此得到呈米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23 mg)。 MS計算值(C16H26N602)+=334。 MS實驗值(電喷霧):(m+H)+=335。 H NMR ((CD3)2SO): δ 9.78 (1H? s)5 6.08-6.21 (3Η5 br. s)5 128935.doc -284- 200843779 3·80 (2H,m),3·65 (2H,t),3·21 (2H,m),3·16 (2H,m),1·66 (2Η,m),1.57 (2Η,m),1·36-1·49 (3Η,m),1.29 (2Η,m), 1·13 (2H,m), 0.88 (3H,t) 〇 實例8 : 6-胺基-2-丁基胺基_9_(四氫呋喃-3_基甲基)-7,9-二 氫-8丑-嘌呤-8-酮
H 5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丁基-8-甲氧基-9//-嘌呤-2,6-二胺三氟乙酸鹽(1〇〇 於無水n,N-二甲基甲醯胺(1 ml)中之溶液中一次性添加碳酸鉀(158 mg)。將反應物於60 C下擾拌1.5小時且接著冷卻至5〇t。一次性添加3-(溴甲 基)四氫吱喃(5 2 mg)於無水n,N-二甲基甲醯胺(0.5 ml)中之 洛液且將反應物於5(rc下加熱隔夜。將反應物用乙酸乙酯 (15 ml)稀釋且用水(5 mi)洗滌。將有機層分離且於真空中 /辰細。藉由C〗8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〇」〇/〇甲酸乙腈(含 有0.05%甲酸)作為溶離劑(1〇_45%)來半純化產物以產生黃 色由狀物(32 mg),將其溶解於無水甲醇(3 mi)中,於室溫 下於氮氣下一次性添加4·〇 Μ於1,4-二嗔烧中之氯化氫 (〇·6 ml)。使反應物於室溫下擾掉隔夜。藉由添加μ氮 氧化鈉溶液來中和反應物且於真空中濃縮。將_物溶解 於k(5瓜1)中且將固體過濾且於真空中(60°C )乾燥15分 鐘。此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20 mg)。 128935.doc -285 - 200843779 MS計算值(C14H22N6O2)+=306。 MS實驗值(電噴霧):(M+H)+=307。 NMR ((CD3)2SO)·· δ 9·73 (1H,s),6.17 (1H,m),6 〇4 (1H,m),3.74 (2H,m),3.56-3.64 (4H,m),3·53 (1H,m) 3.16 (2H,m),2·69 (1H,m),1.85 (1H,m),164 (m,m), 1.46 (2H,m),1.29 (2H,m),0.87 (3H,t) 〇 實例8,替代方法:6-胺基-2-(丁基胺基)_9_(四氫-3_咬喃基 甲基)-7,9-二氫-8i7-嘌呤-8-酮
將#2_ 丁基甲氧基)-9-(四氫-3-呋喃基甲基)·9/^票吟_ 2,6-二胺(98 mg)溶解於甲醇(2 mL)中。向所得溶液中添加 4 N於1,4-二噁烷中之氣化氫(0,5 mL)。接著,於周圍溫度 下稅拌反應混合物直至經2 ·5小時完成(藉由LCMS監測)。 ® 接著,於減壓下蒸發反應混合物以產生油狀物。向此油狀 物中添加水(2 mL)及甲醇(2 mL)。接著,使用2 M氫氧化 鈉溶液中和所得溶液。當產物沈澱(pH 4-5)時,再添加水 (5 mL)。藉由於抽吸下過濾來分離白色固體且接著用水 mL)洗滌。接著,於抽吸下空氣乾燥濾餅以產生(68 mg), 將其溶解於乙醇(2 mL)中。向此溶液中添加水(2 mL)以產 生沈澱物。將所得懸浮液加熱(9〇°C,外部)至回流以產生 溶液。將所得溶液回流幾分鐘,隨後使其冷卻至周圍室溫 128935.doc -286- 200843779 以產生絮狀自色固體。藉由於抽吸下過濾、來分離此固體且 使用水(8 mL)轉移殘餘物。將濾餅於抽吸下空氣乾燥且接 著於真空、50。。下乾燥4小時以產生白色固體:::將复 轉移至小瓶中且進一步於5 01下乾燥(丨6小時)以產生5 $ mg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 MS計算值(C14H22N6O2)+=306。 MS實驗值(電喷霧):(M+H)+=307。
^ NMR ((CD3)2SO): δ 9.55 (1H, br s), 6.11-6.19 (1H, m), 5.95 (2H, br s), 3.80-3.70 (1H, m), 3.66-3.56 (4H, m)> 3.56! 3.49 (1H, m), 3.16 (2H, q), 2.76-2.63 (1H, m), 1.91-1.80 (1H, m),1.69-1.59 (1H, m), 1.52-1.41 (2H, m), 1.36-1.22 (2H, m),0·88 (3H,t) 〇 實例9 : 6-胺基-2-丁基胺基-9气四氫-2仏哌喃_3_基甲基 7,9-二氫-8丑-嘌呤-8·酮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妒_ 丁基曱氧基_9_(四氫_2//_ 哌喃-3-基甲基)-9仏嘌呤-2,6-二胺(45 mg)於無水曱醇(3 ml)中之溶液中一次性添加4 〇…於l4_二噁烷中之氯化氫 (0.7 ml)。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藉由添加μ 氫氧化鈉溶液來中和反應物且於真空中濃縮。將殘餘物溶 解於水(5 ml)中且將固體過濾且於真空中(6〇。〇乾燥3〇分 128935.doc -287- 200843779 鐘。此得到呈固體之標題化合物(25 mg)。 MS計算值(Ci5H24N6O2)+=320。 MS實驗值(電喷霧):(M+H)+=321。 NMR ((CD3)2SO): δ 9.59 (1H,s),6.17 (1H,t),5·90 (2H, t),3·65 (2H,m),3.42-3.67 (2H,m),3·31 (1H,m),3.10-3.20 (3H,m),2·14 (1H,m),1·64 (2H,m),1.36-1.50 (3H,m), 1·30 (2H,m),1·22 (1H,m),0·88 (3H,t)。 實例10 : 6-胺基_2-丁氧基-9-(四氫呋喃_3·基甲基)-7,9-二 # 氫_8及-嘌呤-8-酮
將2-丁氧基-8-曱氧基-9-(四氫呋喃-3-基甲基票吟_ 6-胺(97 mg)溶解於甲醇(2 mL)中且用4 N於1,4-二噁烷中之 氣化氫(1 mL)處理。將反應混合物攪拌4小時。將反應物 汽提至乾。將水(2 mL)及曱醇(15 mL)添加至殘餘物中且接 著’藉由添加2 N氫氧化鈉溶液來中和。將上述物質汽提 至接近乾燥(少量水殘餘)且過渡由此獲得之固體(用水(2 mL ’ 3次)轉移且洗滌固體)。將固體於抽吸下乾燥,隨後 進一步於真空中(50。〇乾燥2小時。此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 題化合物(62 mg)。 MS計算值(Cl4H2lN5〇3)+=3〇7。 MS實驗值(電喷霧):(m+h)+=308。 128935.doc -288- 200843779 !H NMR ((CD3)2SO): 9.88 (1H, s), 6.42 (2H, s), 4.13 (2H, t),3·75 (1H,m)5 3.65-3.56 (4H,重疊多重峰),3·51 (1H, m),2·68 (1H,m),1·87 (1H,m),1·66-1·57 (3H,重疊多重 峰),1.38 (2H,m),0·90 (3H,t)。 實例11 : 6_胺基丁氧基-9_丨2-(四氫-2好-哌喃-4-基)乙基l· 7,9-二氫嘌呤-8-酿|
將2-丁氧基-8-甲氧基_9-[2-(四氫-2//-哌喃-4-基)乙基> 嘌呤胺(0·11 g)溶解於曱醇(2 mL)中且用4 N於1,4-二 °惡烧中之氯化氫(1 mL)處理。將反應混合物攪拌4小時且 A k至乾。將水(2 mL)及曱醇(1 5 mL)添加至殘餘物中且接 著,藉由添加2 N氫氧化鈉溶液來中和。將上述物質汽提 至接近乾燥(少量水殘餘)且過濾由此獲得之固體(用水(3 mL)轉移且洗滌固體)。將固體於抽吸下乾燥,隨後進一步 於真空中乾燥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82爪㈡。 MS計算值(c16H25N5〇3)+=335。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6。 !H NMR ((CD3)2S〇): 9.84 (1H? s)? 6.40 (2H, s)? 4.13 (2H? t),3.79 (2H,dd),3.70 (2H,d),3.21 (2H,t), (6H,重疊多重峰),! 46_l32(3h,重疊多重峰),i i4(2H, 128935.doc -289- 200843779 m),0,91 (3H,t)。 實例12 : 6-胺基-2-丁氧基-9-(四氫-2丑·哌喃-3-基甲基)-7,9·二氫嘌呤-8·酮
將2-丁氧基-8·曱氧基-9-(四氫-2//-哌喃-3-基曱基)-9//-嘌 φ , 呤·6-胺(105 mg)溶解於甲醇(2 mL)中且用4 N於1,4·二噁烷 中之氣化氫(1 mL)處理。將反應混合物攪拌4小時且汽提 至乾。將水(2 mL)及甲醇(15 mL)添加至殘餘物中且接著, 藉由添加2 N氫氧化鈉溶液來中和。將上述物質汽提至接 近乾燥(少量水殘餘)且於抽吸下濾出由此獲得之固體(用水 (2 mL,3次)轉移且洗滌固體)。勝固體於抽吸下乾燥,隨 後進一步於真空中乾燥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 (71.5 mg)。 _ MS 计异值(Ci5H23N5〇3)+=321。 MS實驗值(電噴霧):(m+h)+=322。 NMR ((CD3)2SO): 9.85 (1H,s),6·40 (2H,s),4·13 (2H, t),3·65 (2Η,m),3·54 (2Η,m),3·32 (1Η,m),3,15 (1Η, dd), 2.02 (1H,m),:1.69-1.56 (4H,重疊多重峰),32 (3H ’ 重疊多重峰),12l (ih,m),0·91 (3H,t)。 實例l3 · 6_胺基丁氧基·9_μ_(四氫呋喃基)乙基]_7,9_ 二氫_8if-嘌呤-8-酮 128935.doc -290- 200843779
將2· 丁氧基-8-甲氧基-9-[2-(四氫呋喃基)乙基]-9//-嘌 吟-6-胺(122 mg)溶解於甲醇(2 mi)中且添加4 N於二噁烷中 之氯化氫(1 ml)。4 h後,用2 N氫氧化鈉(2.2 ml)使反應混 合物呈鹼性,接著汽提有機溶劑。添加幾滴2 N鹽酸且用 _ 飽和奴酸氫鈉將PH值調整回7-8。將所得固體過濾,洗滌 且乾燥以產生呈固體之標題化合物,產量65 mg。 MS計算值(C15H23N5〇3)+=321。 MS實驗值(電噴霧):(M+H)、322。 H NMR ((CD3)2SO): δ 9·83 (1H,s),6·39 (2H,s),4.14 (2H, t),3.72 (4Η,m),3·56 (1Η,m),1.96 (1Η,m),1·80 (4Η,m), 1·64 (2H,m),1·38 (3H,m),1.91 (3H,t)。 經30 min藉由對掌性册…,於2χ25⑽Chiralpak AS管 # 柱上’在15 mL/min之流動速率下用庚烷:乙醇7:3溶離來拆 分25 mg對映異構體之此混合物以提供實例13異構體^9.9 mg)及實例13異構體2(l〇.8 mg)。 實例13異構想1:分析對掌性HPLC(25x0.46 cm Chiralpak AS官柱,在1 mL/min下庚烷:乙醇7:3溶離,3〇 min過柱广 tRET= 10.8 min 〇 LCMS(方法 A) : tRET:=:2,78 min ;MH+=322。 實例13異構體2:分析對掌性hPLC(25x〇46 cm Chiralpak 128935.doc -291 - 200843779 AS官柱’在1 mL/mm下庚烷:乙醇7:3溶離,3〇 —η過柱): tRET^l 5.8 min 〇 LCMS(方法 A) ·· tRET=2,78 min ; Μϋ+=322。 實例14 : 6·胺基-2-丁基胺基_9-丨2-(四氫呋喃-2_基)乙基卜 7,9 ·二氮· 8/f -嗓吟· 8 -嗣
將iV2-丁基-8-甲氧基-9·[2-(四氫呋喃-2-基)乙基]-9//-嘌 吟-2,6-二胺(1〇7 mg)溶解於甲醇(2 ml)中且添加4 ν於二噁 烷中之氣化氲(1 ml)。4 h後,汽提溶劑且將殘餘物溶解於 水中且用2 N氫氧化鈉鹼化。添加幾滴2 ]^鹽酸且藉由添加 飽和碳酸氫鈉將pH值調整至7-8。將所得固體過濾,洗滌 且乾舞以產生呈固體之標題化合物,產量〗〇 1 mg。 MS計算值(C15H24N6〇2)+=320。 MS實驗值(電噴霧):(M+H)、321。 ln NMR ((CD3)2SO): δ 9.51 (1H5 s), 6.17 (1Η? m)? 5.94 (2Η,s),3·77_3·53 (5Η,m),3,16 (2Η,m),1·96 (1Η,m), 1·80 (4H,m),1·5η 24 (5H,m),0.88 (3H,t)。 實例15 : 6-胺基丁氧基-9-[2_(四氫-2丑·哌喃-3-基)乙基]- 7,9·二氫-8/Γ-嗓呤 酮
128935.doc •292- 200843779 將2-丁氧基-8-甲氧基-9-[2-(四氫-2//-旅喃-3-基)乙基]-9//-嘌呤-6-胺(108 mg)溶解於甲醇(2 ml)中且添加4 N於二 噁烷中之氯化氫(1 ml)。16 h後,汽提反應混合物,用水 使其驟冷,接著添加飽和碳酸氫鈉,屆時固體沈澱。將此 物質過濾,用水洗滌且乾燥。用熱甲醇處理固體且在使其 冷卻後過濾以產生66 mg標題化合物。 MS計算值(C16H25N503)+=335。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6。 ]H NMR ((CD3)2SO): δ 9.85 (1Η, s)? 6.40 (2H, br. s)? 4.15 (2H,t),3·79 (1H,m),3.68 (3H,m),3·25 (1H,m),2·99 (1H, m),1.87 (1H,m),1·64 (2H,m),1·58·1·34 (7H,m), 1.14 (1H,m),0·91 (3H,t)。 實例16 : 6_胺基·2_丁基胺基-9_[2-(四氫_2及-哌喃_3_基)乙 基]-7,9_二氫-8/Γ-嘌呤-8-酮
將N2-丁基-8-曱氧基-9-[2-(四氫-2/ί-哌喃-3-基)乙基]-97/-嘌呤-2,6-二胺(138 mg)溶解於甲醇(2 ml)中且添加4 Ν於二 噁烷中之氯化氫(1 ml)。4 h後,汽提反應混合物,用水使 其驟冷,接著用飽和碳酸氫鈉使其呈鹼性。將所得固體過 濾,洗滌且乾燥以產生標題化合物,產量1 05 mg。 MS計算值(c16H26N602)+=334。 MS實驗值(電喷霧):(m+H)+=335。 128935.doc -293 - 200843779 】H NMR ((CD3)2SO): δ 9.52 (1H,s),6·14 (1H,t),5·94 (2H, br. s)5 3.78 (1H? m)? 3.71 〇H9 m)? 3.62 (2H, m)5 3.24 (1H, m),3·16 (2H,m),2·98 (1H,m),1·87 (1H,m),1.57-1.36 (7H,m),1.29 (2H,m),1.12 (ih,m),0.88 (3H,t)。 經 60 min藉由對掌性HPLC,於2χ25 cm Chiralpak as管 柱上’在15 mL/mm之流動速率下用庚烷:乙醇85:15溶離來 拆分對映異構體之此混合物之樣品以提供實例i 6異構體 1(7.6 mg)及實例 16異構體 2(7.5 mg)。 實例16異構體1:分析對掌性hpLC(25x0,46 cm Chiralpak AS管柱’在1 mL/min下庚烷:乙醇85:15溶離,40 min過 柱)· 1;ret=24.2 min 〇 LCMS(方法 A) · tRET=2.51 min ·,MH+:=335 〇 實例16異構體2:分析對掌性HPLC(25x0.46 cm Chiralpak AS管柱,在1 mL/min下庚烷:乙醇85:15溶離,40 min過 柱).1:ret=29.0 min 〇 LCMS(方法 A) : tRET=2,51 min ; MH+=335。 實例17 : 6-胺基_2_[(2,2-二甲基戊基)氧基]-9·(四氫-2丑·哌 喃基甲基)-7,9-二氫·8丑-嘌呤-8-酮 ΝΗ,
向2-[(2,2-二甲基戊基)氧基]-8-甲氧基-9-(四氫-277-哌喃-4-基曱基)-9片-嘌呤-6-胺(116 mg)於無水MeOH(14.5 mL)中 128935.doc -294- 200843779 之溶液中添加4 N於1,4-二噁烷中之HC1(2.48 mL)。將、、曰人 物於室溫下攪拌3 h。用2 Μ氫氧化鈉溶液將反應物中:二 pH 7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灰白色固體。將固體用水〇〇 mL)濕磨且於減壓下過濾以產生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 物(76 mg)。 MS 汁异值(c18h29N5〇3)+=363。 MS實驗值(電噴霧):(m+H)+=364。 !H NMR ((CD3)2SO): δ 9.86 (lHj s), 6.42 (2H, s), 3.87 (2H, 3.81 (2H, br. d), 3.60-3.52 (2H, m), 3.29-3.15 (2H, m), 2-10-1.96 (1H, m), 1.50-1.40 (2H, m), 1.31-1.16 (6H, m), 0 · 9 6 - 0 · 8 1 ( 9 H,m) 〇 實例18 : 6-胺基_2_(戊基胺基)_9_(四氫_2丑哌喃*基甲 基)_7,9·二氫-8丑-嘌呤-8-酮
向8甲氧基-ΛΓ·戊基_9•(四氫_2//_哌喃_4·基甲基斤-嘌 ? 2,6 一細(140 mg)於無水Me〇H(15.7 mL)中之溶液中添 加4 N於1,4-二噁烷中之HCK2 65 mL)。將反應混合物於室 m下攪拌3 h且接著用2 ]y[氫氧化鈉溶液來中和。於真空中 濃縮該混合物且將殘餘物溶解於水(20 mL)中。於減壓下 過濾該混合物以產生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95 mg) 〇 128935.doc 295- 200843779 MS計算值(C16H26N6〇2)+=334。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5。 !H NMR ((CD3)2SO): δ 9·55 (1H,s),6·19 (1H,s),5.96 (2H, s),3·81 (2H,d),3.50 (2H,d),3.27-3.07 (4H,m),2·1〇] 96 (1H,m),1.55-1.37 (4H,m),1.35-1.13 (6H,m),0,92·〇·79 (3H,m) 〇 實例19 : 6-胺基-2-[(3-甲基丁基)氧基]-9-(四氫-2iy·哌味心 基甲基)-7,9-二氫-87J-嘌呤-8·酮
向2-[(3-曱基丁基)氧基]-8-曱氧基-9-(四氫-2//-哌喃-4-基 甲基嗓呤-6-胺(52 mg)於無水MeOH(5.7 mL)中之溶液 中添加4 N於1,4-二噁烷中之HC1(0,971 mL),且將反應混 合物於室溫下攪拌3 h。用2 Μ氫氧化鈉溶液將反應物中和 • 至ΡΗ 7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白色固體。將固體用水(20 mL)洗務且於減壓下過濾以產生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 物(3 1 mg) 〇 MS計算值(C16H25N503)+=335。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6。
H NMR ((CD3)2SO): δ 9·86 (1H,s),6·40 (2H,s),4·18 (2H t), 3.81 (2Η, dd), 3.55 (2H, t), 3.22 (2H, t), 2.09-1.95 (1H, m), 1.78-1.64 (1H, m), 1.61-1.51 (2H, m), 1.49:-1.40 (2H, 128935.doc •296- 200843779 m),1·29],15 (2H,m),〇·91 (6H,d)。 實例2〇 · 6·胺基·2·【(2-甲基了基)氧基】冬(四氫旅喃-4· 基甲基)-7,9-一氫-8丑-嗓呤_8__
向2-[(2-甲基丁基)氧基]_8_甲氧基_9_(四氫_2丑_哌喃基 甲基)-9//-嘌呤_6_胺(41 mg)於無水Me〇H(4 $ mL)中之溶液 中添加4 N於1,4-二噁烷中之HCi(〇 766社),且將反應混 口物於至溫下㈣3 h。用2 Μ氫氧化納溶液中和反應物且 於真空中濃縮。將所得白色殘餘物溶解於水(20 mL)中且 於減壓下過濾以產生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2〇 mg)。 MS0十异值(C16H25N5〇3)+=335。 MS實驗值(電喷霧):(m+h)+=336。 NMR ((CD3)2SO): δ 9.88 (1H? br), 6.41 (2Η? s)9 4.08- 4·00 (1Η,m),3.97-3.90 (1Η,m),3·85-3·76 (2Η,m),3·56 (2H,d),3·22 (2H,t),2.10-1.95 (1H,m),h82_168 (1H,m), 1·50-1·39 (3H,m),1·29-1·12 (3H,m),〇·97_〇·84 (6H,m)。 實例21 · 6-胺基-2-[(l-曱基丁基)氧基]_9_(四氫·2^^哌喃_4_ 基曱基)_7,9-二氫嘌呤-8-酮 128935.doc -297 - 200843779
向2β[(1-甲基丁基)乳基]-8-曱氧基-9-(四氫-2//-旅喃-4-基 甲基)-9仏嘌呤-6-胺(92 mg)於無水MeOH(9.9 mL)中之溶液 中添加4 N於1,4-噁烷中之HC1(1,7 mL),且將反應混合物
於室溫下攪拌3 h。用2 Μ氫氧化鈉溶液將反應物中和至pH 7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灰白色固體。將固體用水(3〇 mL) 濕磨且於減壓下過濾以產生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 (55 mg)。 MS計算值(C16H25N503)+=335。 MS實驗值(電喷霧):(m+H)+=336。 !H NMR ((CD3)2SO): δ 9.84 (1Η, s), 6.36 (2H5 s)? 5.04-4.94 (1H,m),3.86-3.76 (2H,m),3·53 (2H,d),3·21 (2H,t), 2·08-1·96 (1H,m),1.68-1.55 (1H,m),1.53-1.14 (10H,m), 0.92-0.83 (3H,m) ° 實例22 : 6_胺基_2-【(2-甲基丁基)胺基卜9_(四氫_2好-旅喃-4-基甲基)·7,9·二氮- 8/Γ·嗓吟-8-綱
將2-氣-8-甲氧基-9-(四氫辰喃.4-基甲基)-9/7-嘌呤-6-胺(40 mg)於2-甲基-1· 丁基胺(117 mg)中之混合物於17〇 -298- 128935.doc 200843779 °C下以微波加熱15分鐘。於真空中濃縮該混合物以產生綠 色油性殘餘物,藉由cu逆相層析(ISCO),使用水(01%曱 酸)-乙腈(0.05%甲酸)作為溶離劑(2〇_6〇%)來純化該殘餘物 以產生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9 mg)。 MS計算值(C16H26N602)、334。 MS實驗值(電噴霧)··(m+H)、3 35。 NMR ((CD3)2SO): δ 9·60 (1H,br),6.18 (1H,t),5·95 (2H,br),3.86-3.77 (2H,m),3·50 (2H,d),3·27-3·09 (3H, m),3.00-2.89 (1H,m),2·11-ΐ·98 (1H, m),167] 55 (m, m),1.49-1.33 (3H,m),1.28-1.02 (3H,m),0·91-0·80 (6H, m) o 實例23 · 6-胺基-2_[(3-曱基丁基)胺基]四氫哌喃·4_ 基甲基)-7,9_二氫_8丑·嘌呤嗣
將2-氣-8-甲氧基-9-(四氫-2//-哌喃-4-基甲基)-9//-嘌呤― 6-胺(45 mg)於3-甲基-1-丁基胺(〇·234 mL)中之混合物於 170°C下以微波加熱1〇分鐘。於真空中濃縮該混合物以產 生綠色油性殘餘物。藉由Cu逆相層析(ISC〇),使用水 (0.1%曱酸)-乙腈(0·05%甲酸)作為溶離劑(20_60%)來純化 此物質以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〇 mg)。 MS計算值(C16H26N6〇2)+=334。 128935.doc -299- 200843779 MS實驗值(電喷霧):(M+H)+=335。 !Η NMR ((CD3)2SO): δ 9·61 (1H,s),6·12 (1H,t),5·97 (2H, s),3·86-3·77 (2Η,m),3·50 (2Η,d),3·27-3·14 (4Η,m), 2.13-1.95 (1Η,m),1.68-1.12 (7Η,m),〇·96-0.79 (6Η,m) 〇 實例24 : 6_胺基_2-丨(1-曱基丁基)胺基】·9-(四氫-2丑-哌喃_4_ 基甲基)-7,9-二氫_8丑·嘌呤_8_酮
向2 -氯-8-甲氧基-9_(四氫- 2//-旅喃-4 -基甲基)-977-嗓吟_ 6-胺(40 mg)於乙二醇(1.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2-胺基戊烷 (0.16 mL)且將該混合物於170°C下以微波加熱2x30分鐘。 添加另一份2-胺基戊烷(〇·〇8 mL)且將反應物於180°C下以 微波加熱30分鐘。將混合物溶解於EtOAc(15 mL)中且用水 (3x15 mL)洗滌。將有機物分離,經MgS04乾燥,過濾且於 真空中濃縮以產生棕色殘餘物。將此物質溶解於DCM中且 在真空烘箱中濃縮以產生呈棕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〇8 mg)。 MS計算值(Ci6H26N602)+=334。 MS實驗值(電嘴霧)·(M+H)+=335。 ]H NMR ((CD3)2SO): δ 9.56 (1H? br)? 5.93 (2Η? s)? 5.88 (1Η,d),3.85-3.76 (2Η,m),3.50 (2Η,d),3·26-3·14 (2Η,m) 2.09-1.97 (1H,m),1.54-1.12 (9H,m),1·05 (3H,d),0·91 職 128935.doc - 300- 200843779 〇·82 (3H,m) 〇 實例25 :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_9-(四氫-3-呋味 基甲基)-7,9-二氮-8好_臂吟-8-阔
向2-[(2-環丙基乙基)氧基]-8-曱氧基- 9-(四氫-3 -σ夫喃基 0 甲基嘌呤-6-胺(103.8 mg)於甲醇(5 mL)中之溶液中添 加4 N於1,4-二噁烷中之HC1(2 mL),且將反應混合物於室 溫下攪拌4 h。於減壓下蒸發反應物以產生膠狀物。添加 水(3 mL)以產生白色固體。藉由添加2 n氫氧化鈉溶液將 混合物調整至pH 7且於抽吸下濾出白色固體,接著用幾滴 MeOH洗滌。將該物質於抽吸下空氣乾燥,接著在真空烘 箱中(50°C)乾燥以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77mg)。 以8計算值((:1511211^5〇3)+=319。 φ MS實驗值(電噴霧):(M+H)+=320。 !H NMR ((CD3)2SO): δ 9.89 (1H? s)5 6.44 (2Η5 s)5 4.19 (2Η t), 3.80 3.72 (1Η,m),3.69-3.56 (4Η,m),3.55-3.49 (1Η, m)? 2.75-2.63 (iH, m)? 1.94-1.82 (1H, m)5 1.68-1.53 (3H? m)5 0.83-0.72 (iH? m)? 0.47-0.37 (2H? m)5 0.13.〇.〇6 (2H? m) 〇 實例26 6胺基_2-丁氧基_9_[2-(四氫略喃·2_基)乙基卜 7,9-二氫_8丑-噪呤酮 128935.doc 200843779
用4 N於1,4-二噁烷中之HC1(1 mL)將2·丁氧基_8_甲氧基_ 9-[2-(四氫-2/ί•旅喃-2-基)乙基]-9/f-嘌呤-6-胺(88 mg)於甲 醇(2 mL)中之溶液處理1 h。蒸發反應物且用水處理殘餘 物,接著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使其鹼化。將所得白色固體 過濾,用水洗滌且乾燥以產生標題化合物(78.1 mg)。
MS計算值(C16H25N503)+=335。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6。 】H NMR ((CD3)2SO): δ 9·80 (1H,s),6·37 (2H,s),4·14 (2H, t),3.87-3.62 (3Η,m),3.30-3.16 (2Η,m),1·8(Μ·50 (6Η, m),1.48-1.31 (5H,m),1·23·1·1〇 (1H,m),0.91 (3H,t)。 經 40 min藉由對掌性hplC,於2x25 cm chiralpak AD 管 柱上,在15 mL/min之流動速率下用庚烷:乙醇9〇:1〇溶離來 拆分24 mg對映異構體之此混合物以提供實例%異構體 1(12.2 mg)及實例 26異構體 2(9.4 mg)。 實例26異構體1 ··分析對掌性HpLC(25x〇 46 cm chiralpak AD官柱,在1 mL/mm下庚烷:乙醇9〇:1〇溶離,min過 柱):tRET=12.3 min。 LCMS(方法 A) : tRET=2.97 min ; MH+=336。 實例26異構體2:分析對掌性HpLc(25x〇46⑽chiralpak AD g柱在1 mL/min下庚烷:乙醇90:10溶離,3〇 min過 柱)· tRET= 1 5 ·4 min 〇 128935.doc -302- 200843779 LCMS(方法 A) : tRET=2.97 min ; MH+=336。 實例27 ·· 6-胺基丁氧基_9-丨(2,2_二曱基四氫_2好_哌喃_4 基)曱基]-7,9·二氫-8丑-嗓吟-8-酮
用 4 N於 1,4-二噁烷中之 HC1(0.5 丁氧基 _9_[(2,2_
二甲基四氫哌喃-4-基)曱基]-8-甲氧基_9好_嘌呤胺 mg)於甲醇(1 mL)中之溶液處理i h。蒸發反應物且用 水處理殘餘物,接著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使其鹼化。將所 得固體過濾,用水洗滌且乾燥以產生標題化合物(122 mg)。 MS計异值(C17H27N5〇3)+=349。 MS實驗值(電噴霧):(M+H)+=350。 H NMR ((CD3)2SO): δ 9.85 (1H? s)9 6.40 (2H? s)? 4.21-4.10 (2H? m)? 3.62-3.42 (4H, m)5 2.27-2.14 (1H, m)? 1.69-1.59 (,),1·46 1·33 (4H,m),1·14-0·98 (8i/,m),〇·95_〇 88 (3H,m)。 經60 min藉由對掌性肌c,於2χ25⑽⑶响政…管 柱上在15 mL/mm之流動速率下用庚烧:乙醇95:5溶離來 拆分對映異構體之此混合物之樣品以提供實例27異構體 1(9.07 mg)及實例 27異構體 2(7 7 mg)。
Chiralpak 實例27異構體1 ··分析對掌性HPLC(25x〇 46⑽ 128935.doc -303 - 200843779 AS管柱,在1 mL/min下庚烷:乙醇95:5溶離,4〇 min過 柱)·· tRET=18.6 min。 LCMS(方法 A) · tRET=2.8l min ; MH+=350。 實例27異構體2:分析對掌性HPLC(25x0.46 cm Chiralpak AS管柱,在1 mL/min下庚烷:乙醇95:5溶離,4〇 min過 柱):tRET=23.5 min。 LCMS(方法 A) : tRET=2.81 min ; MH+=350 〇 實例28 : 6-胺基-2-(丁基胺基)-9-[(2,2-二甲基四氫-2丑-哌 ® 喃基)甲基]_7,9·二氫-8/7-嘌呤-8-酮
用 4 N於 1,4_ 二噁烷中之 HC1(1 mL)處理 #2-丁基·9-[(2,2-二甲基四氫-2//-哌喃-4-基)甲基]-8-甲氧基-9//-嘌呤-2,6-二 胺(73 mg)於MeOH(2 mL)中之溶液,且攪拌4h。蒸發反應 物且用水處理殘餘物,接著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使其鹼 化。將所得固體過濾,用水洗滌且乾燥。使固體自醚/輕 汽油再沈澱以產生標題化合物(37 mg)。 MS計算值(C17H28N602)+=348。 MS實驗值(電喷霧):(M+H)+=349。 !H NMR ((CD3)2SO): δ 9.54 (1Η, s)9 6.17 (1H? br.t), 5.95 (2H,br),3.62-3.54 (1H,m),3·52·3·39 (3H,m),3·23-3·12 (2H,m),2.29-2.14 (1H,m),1.52-1.37 (4H,m)5 1·36_1·23 (2H,m),1·14-0·95 (8//,m),0·92-0·83 (3H,m)。 128935.doc - 304- 200843779 實例29 · 6_胺基丁氧基-9-丨2-(四氫-3_呋喃基)乙基】-7,9-二氫-8/Γ-嘌呤-8·酮
用4 ^於1,4·二噁烷中之HC1(0.5 mL)將2-丁氧基-8-曱氡 基9 [2 (四氣3-π夫π南基)乙基]_9仏嗓呤-胺(1〇2 mg)於曱 醇(1 mL)中之溶液處理15 h。蒸發反應物且用水處理殘餘 物,接著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使其鹼化。將所得固體過 濾,用水洗滌且乾燥以產生標題化合物(65 mg)。 MS 計算值(C15H23N5〇3)+=321。 MS實驗值(電噴霧): (m+h)+=322。 NMR ((CD3)2SO): δ 9.86 (1H? s)? 6.41 (2Η, s)5 4.19-4.09 (2H,m),3·83-3·53 (5H,m),3·25-3·17 (1H,m),2·12]·94 (2H,m),1.77-1.58 (4H,m),1.51-1.31 (3H,m),〇·9ΐ (3H, t)。 , 實例3〇 : 6_胺基1(丁基胺基)_9_[2_(四氫4好哌喃_2基)乙 基]-7,9-二氫-8Α»嗓吟-8-酮
用4 N於二氧雜環己稀中之HC1(0.5 ml)處理jy2· 丁基_g_ (曱氧基)冬[2-(四氫-2/ί-哌喃-2-基)乙基]-9仏。票呤_2,6-二 胺(54 mg)於甲醇(1 ml)中之溶液,且靜置ι·5 h。汽提溶劑 128935.doc -305 - 200843779 且用水處理殘餘物,且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使其呈鹼 性。將沈澱物質過濾,用水洗滌且乾燥以產生呈固體之標 題化合物,產量22.5 mg。 MS計算值(c16h26N6〇2)+=334。 MS實驗值(電喷霧):(μ+Η)+=335。 NMR ((CD3)2SO): δ 9.49 (1H? s)5 6,14 (1Η? m)5 5.93 (2Η,m),3.83 (1Η,m),3·78-3,58 (2Η,m),3·34_3·12 (4Η, m),1.79-MO (12//,m),0·87 (3H,t)。 實例31 : 6·胺基_2-(丁基胺基)-9-[2·(四氫呋喃基)乙基】-7,9-二氫-8丑·嘌呤·8·酮
用4 Ν於1,4-二噁烧中之HC1(0.5 mL)將7V2-丁基-8-(甲氧 基)-9-[2-(四氫-3-呋喃基)乙基]-9孖-嘌呤·2,6·二胺(181 mg) 於曱醇(1 mL)中之溶液處理1·5 h。蒸發反應物且用水處理 殘餘物,接著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使其鹼化。將所得固體 過濾,用水洗滌且乾燥以產生標題化合物(111 mg)。 MS計算值(C15H24N6O2)+=320。 MS實驗值(電噴霧)··(M+H)+=321。. lH NMR ((CD3)2SO): δ 9.54 (1Η? s); 6.17 (1Η, br.t), 5.97 (2H,s),3·79 (1H,m),3·74-3·54 (4H,m),3·18 (3H,m), 2.02 (2H,m),1.70 (2H,m),1,45 (3H, m),1.28 (2H,m), 0.87 (3H,t)。 128935.doc -306- 200843779 實例32 · 6-胺基-2-( 丁氧基)-9-(四氫-3-11夫喃基甲基)·7,9-二 氫-8/Γ-嘌呤-8-酮,異構艎1
實例32(異構體1): 使2-丁氧基-8-甲氧基-9-(四氫吱喃-3-基甲基)_9仏嘌呤_ 6-fe:(異構體1,176 mg)懸浮於甲醇(2 ml)中且添加4 N於二 °惡烧中之HC1( 1 ml)。汽提所得澄清溶液且用水處理殘餘 物’且用飽和碳酸氫納水溶液使其驗化。將所獲得之固體 過濾,用水洗滌且乾燥以產生標題化合物,產量145 mg。 MS計算值(c14H21N5O3)+=307。 MS實驗值(電噴霧):(μ+η)+=308。 NMR ((CD3)2S0): 9.88 (1Η,s),6·43 (2Η,s),4.14 (2Η, 0, 3.76 (1Η,m),3·68-3·57 (4Η,m),3·52 (1Η,m),2.69 (1Η, m),1·88 (1H,m),1.64 (3H,m),1·38 (2H,m),0.92 (3H, t)。 , 實例32,替代程序:6_胺基-2_(丁氧基(四氫_3-呋喃基 甲基)-7,9-二氫丑·嘌呤-8-酮(異構體1) NH,
使2_(丁氧基甲氧基)-9-(四氫-3-呋喃基曱基)-9//-嘌 呤胺(異構體1,1.54 gm)懸浮於甲醇(20 ml)中且在攪拌 128935.doc -307- 200843779 下添加4 N於二噁烷中之HCK4 ml)以產生澄清溶液。6 5匕 後,將溶劑蒸發至低體積且在攪拌下添加水,接著用飽和 碳酸氫财和。將所得灰自色固㈣濾,用水洗務且乾 燥,產量1.26 gm。將此物質逐份添加至沸騰曱醇(13〇 mi) 中,再添加20 ml甲醇。過濾懸浮液,且用沸騰甲醇(2〇 ml)處理固體且將其添加至濾液中。使此液體再沸騰,接 著使其在攪拌下冷卻,屆時結晶出白色固體。將此固體過 濾,用曱醇洗滌且乾燥,以產生標題化合物,產量932 • mg。 MS計算值(Ci4H21N5O3)+=307。 MS實驗值(電噴霧):(m+H)+=308。 H NMR ((CD3)2SO): δ 9·89 (1H,s),6·43 (2H,s),4·14 (2H, m),3.81-3.72 (1Η,m),3·70-3·55 (4Η,m),3·55-3·48 (1Η, m),2·75·2·64 (1Η,m),1.94-1.83 (1Η,m),1.70-1.58 (3Η, m),1·45-1·33 (2Η,m),0.96_0·88 (3Η,q)。 實例33 : 6_胺基-2-(丁氧基(四氫呋喃基甲基卜'9_二 ® 氫·8Η_嗓呤-8-嗣,異構體2 : 使2-丁氧基-8-曱氧基-9-(四氫呋喃-3_基甲基嘌呤-6-胺(異構體2,178 mg)懸浮於甲醇(2 mi)中且添加4 N於二 噁烷中之HC1( 1 ml)。汽提所得澄清溶液且用水處理殘餘 物’且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使其呈鹼性。將所獲得之固 體過濾’用水洗滌且乾燥以產生標題化合物(異構體2),產 量72 mg(由於機械損耗而較低)。 MS計算值(C14H2iN5O3)+=307。 128935.doc - 308 - 200843779 MS實驗值(電噴霧):(m+H)+=308。 ]H NMR ((CD3)2SO): 9.88 (1H5 s)5 6.42 (2H? s)5 4.15 (2H? t),3.76 (1H,m),3·68-3·57 (4H,m),3.52 (1H,m),2·69 (1H, m),1·88 (1H,m),1.64 (3H,m),1·38 (2H,m),0.92 (3H, t)。 , 實例33,替代程序:6-胺基-2·(丁氧基卜9_(四氫呋喃基 曱基)_7,9-二氫-8及-嘌呤-8-酮(異構體2)
使2兴丁氧基)-8-(甲氧基)-9-(四氫-3-呋喃基曱基)-9//-嘌 呤-6-胺(異構體2,i_96gm)懸浮於甲醇(2〇 mi)中且在攪拌 下添加4 N於二噁烷中之HC1(10 ml)以產生澄清溶液。15 h後,將溶劑蒸發至低體積且在攪拌下添加水,接著用飽 和碳酸氫鈉來中和。將所得灰白色固體過濾,用水洗滌且 乾燥,產量1·73 gm。最初試圖自甲醇或乙醇再結晶並未 成功。在加熱下將所回收之物質溶解於冰乙酸ml)中, 但其在添加水(1〇 ml)後立即沈澱。再添加乙酸(4 ml)且加 熱產生澄清溶液,使該溶液冷卻後產物自其結晶。將固體 過濾,洗滌且乾燥,產量1·〇6 gm(收穫物丨)。靜置後自濾 液獲得第二收穫物,產量460 mg,將其溶解於氫氧化鈉中 且藉由添加乙酸使其沈澱,且接著在將甲醇(15㈤丨)再添加 至沸騰混合物中之情況下於曱醇(2〇 ml)中加熱所回收之固 體以產生混濁溶液,使該溶液冷卻。濾出所得固體,產量 128935.doc -309- 200843779 257 mg。將此固體與第一批固體(收穫物丨)組合且逐份添 加至沸騰甲醇(130 ml)中以產生輕微混濁溶液。在攪拌下 使其冷卻後’將結晶出之白色固體濾出,用甲醇洗條且乾 燥,以產生標題化合物,產量1.02 gm。 MS計算值(C14H21N5O3)+=307。 MS實驗值(電喷霧):(m+H)+=308。 H NMR ((CD3)2SO): δ 9·89 (1H,s),6.43 (2H,s),4.15 (2H, m),3·81-3·72 (1Η,m),3.70-3.55 (4Η,m),3.55-3.48 (1Η, m),2·75-2·64 (1H,m),1.94-1.83 (1H,m),1.70-1.58 (3H, m),1.45-1.33 (2H,m),0·96-0·88 (3H,q) 〇 實例34 : 6-胺基-2-{[2-(乙氧基)乙基]氧基}·9_(四氫_2//_哌 味-4-基甲基)-7,9_二氫-8/Γ-嗓吟_8_酮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2-(2-乙氧基乙氧基)_8_甲氧基· 9-(四氫-2//-哌喃-4-基甲基)-9//-嘌呤胺(24〇 mg)於無水 曱醇(1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4.0 Μ於1,4-二噁烷中之氣化氫 (4.0 ml)。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藉由添加2〇 μ 氫氧化鈉溶液來中和反應物且於真空中濃縮。將殘餘物溶 解於水(15 ml)中,且將固體過濾且用水(2χ5 ml)洗滌。將 固體於真空中(60。〇乾燥30分鐘。此得到呈灰白色固體之 標題化合物(129 mg)。 128935.doc •310- 200843779 MS計算值(Ci5H23N504)+=337。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8。 丨H NMR ((CD3)2SO): δ 9·92 (1H,s),6·44 (2H, s),4.25 (2H, s),3·81 (2H,m),3·63 (2H,m)5 3·55 (2H,d),3.47 (2H,q) 3·22 (2H,m),2.03 (1H,m),1·45 (2H,m),1,22 (2H,m), 1·12 (3H,t) 〇 實例35 : 6-胺基-2_{[1-甲基-2-(甲氧基)乙基】氧基卜、(四 氮丑-旅味-4 -基甲基)·7,9 -二氮-8丑-嗓吟_8 -嗣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2-{[1-曱基-2-(甲氧基)乙基]氧 基}-8-(曱氧基)_9-(四氣-2//-旅喃-4-基甲基)-9//-嗓呤_6-胺 (260 mg)於無水曱醇(10 ml)*之溶液中添加4〇 M於14•二 °惡烧中之氯化氫(4·〇 ml)。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 藉由添加2 · 〇 Μ氫氧化鈉溶液來中和反應物且於真空中濃 縮。將殘餘物溶解於水(1 5 ml)中,且將固體過濾且用水(2 x5 ml)洗滌。將固體於真空中(6〇°C )乾燥30分鐘。此得到 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7〇 mg)。 MS計算值(c15h23N5〇4)+=337。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8。 'H NMR ((CD3)2SO): δ 9·89 (1H,s),6·41 (2H,br· s),5.13 (1H,m),3·81 (2H,m),3·55 (2H,d),3.43 (2H,m),3·27 128935.doc -311 - 200843779 (3H,s),3.22 (2H,m),2.02 (1H,m),1.46 (2H,m),1.24 (2H, m),1.21 (3H,d)。 ’ 實例36: 6-胺基·2鲁(乙氧基)6基]氧基}·9·(四氫视娘 喃_3_基甲基)-7,9-二氫嘌呤酮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2-(2-乙氧基乙氧基)_8_甲氧基_ 9-(四氫-27/-旅喃_3_基曱基).嗓呤冬胺(245㈣於無^ 甲醇(1〇ml)中之溶液中添加(㈣…二鳴院中之氯化氫 (4.0 ml)。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丨小時。於真空中濃縮反 應物且藉由cu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〇1%甲酸)_乙腈(含 有0.05%甲酸)作為溶離劑⑽45%)來純化所得殘餘物以得 到白色固體。將此固體溶解於水〇5 ml)中且藉由添加2〇 Μ氫氧化㈣㈣中和。將固體過據且於旋轉蒸發器上⑽ C)乾無30分鐘(90 mg)。 MS 计鼻值(Ci5H23N5〇4)+==337。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8。 lU NMR ((CD3)2S〇): δ 9.90 (lH? s)? 6.45 (2Η? s) 4 25 (2Η ^ 3,0-3,, (5H, m), 3,3 (1H, m), 3,7 (2h? q)? (3,〇 (1H? m)5 3.16 (1H? m)5 2.03 (1H5 m)? 1.64 (2H, m)5 1.40 (1H,m),1·22 (1H,m),1·11 (3H,t)。 實例37 ·· 6·胺基_2_Ul_f基_2_(甲氧基)乙基】氧基卜9(四 128935.doc -312- 200843779 氫-2丑-哌喃-3-基曱基)_7,9-二氫嘌呤·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2-{[1_甲基-2_(甲氧基)乙基]氧 基卜8-(甲氧基)-9-(四氫哌喃_3-基甲基嘌呤胺 (290 mg)於無水甲醇(12 ml)中之溶液中添加4 〇河於j,心二 °惡烧中之氯化氲(5 ·0 ml)。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擾拌1小時。 於真空中》辰反應物且藉由C〗8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 0· 1%甲酸)-乙腈(含有〇·〇5〇/0曱酸)作為溶離劑(1〇_45%)來純 化所得殘餘物以得到白色固體。將此固體溶解於水(丨5 ml) 中且藉由添加2.0 Μ氫氧化鈉溶液來中和。將固體過濾且 於旋轉蒸發器上(60°C )乾燥3 0分鐘(5〇 mg)。 MS計算值(C15H23N504)+=337。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8。 H NMR ((CD3)2SO): δ 9·9〇 (1H,s),6.43 (2H,s),5·12 (1H, m),3.66 (2Η,m),3·55 (2Η,m),3·47 (1Η,m),3·38 (1Η,m), 3·30 (1Η,m),3.27 (3Η,s),3·16 (1Η,m),2.02 (1Η,m),1·63 (2H,m),1·40 (1H,m),1·23 (1H,m),1.20 (3H,t)。 實例38 : 6-胺基-2-丨(環己基甲基)胺基】冬(四氮-2丑-哌 4·基甲基二氮-8丑-嗓吟 128935.doc -313 - 200843779
於至溫下’向8-溴H(環己基曱基)-9-(四氫-2//-哌喃-4- 基曱基嗓呤_2 6_二胺(11〇 mg)於無水正丁醇(1 5㈣ 中之命液中添加37%等級鹽酸(1 5 。將反應物加熱至 1〇〇°C歷時六小時。將反應物於真空中濃縮,溶解於水(5
)中且藉由添加2.0 M氫氧化鈉溶液來中和。過濾、所得白 色沈殿物。藉由。8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〇 ι%曱酸)_乙 腈(含有0.05%曱酸)作為溶離劑(2〇_6〇%)來純化此物質,以 得到白色固體(20 mg)。 MS岭异值(c18H28N6〇2)+=360。 MS實驗值(電喷霧):(m+H)+=361。 'HNMR ((CD3)2SO): δ 9.59 (1H, s), 6.21 〇H, s), 5.97 (2Η s),3.81(2H, m),3.51(2H, d), 3.21 (2Η> m)j 3.01 (2Η, m) 2.04 (1Η,咕 口4·1.54 (5Η,m),M2 (1Η,m),1>44 (2η m), 1.28-1.04 (5Η, m), 0.84 (2H, m) 〇 , 實例39 : 6-胺基-2-[(環戊基甲基)胺基卜9 (四氫_2丑哌喃_ 4-基曱基)-7,9-二氮嗓吟-8-網
128935.doc -314- 200843779 於室溫下,向8-溴-TV2-(環戊基曱基)-9-(四氫-2//•哌喃-4-基甲基嘌呤-2,6·二胺(40 mg)於無水正丁醇(〇,5 ml)中 之溶液中一次性添加37%等級鹽酸(〇·5 ml)。將反應物加熱 至l〇〇°C歷時三十分鐘。於真空中濃縮反應物且藉由C18逆 相層析,使用水(含有0.1%甲酸)-乙腈(含有〇·〇5%曱酸)作 為溶離劑(20-60%)來純化產物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 合物(1 0 mg)。 MS 什算值(C17H26N6O2) =346。 MS實驗值(電喷霧)··(M+H)+=347。 4 NMR ((CD3)2SO): δ 9·55 (1H,s),6·19 (1H,s),5.95 (2H, s),3·81 (2Η,m),3·50 (2Η,d),3.21 (2Η,m),3·10 (2Η,t), 2·13 (1H,m),2.04 (1H,m),1.69-1.59 (2H,m),1·59-1·50 (2H,m),1.50-1.40 (4H,m),1·21 (4H,m)。 實例40 : 6_胺基-2-[(2-環丙基乙基)胺基]-9-(四氫-2丑·哌 喃基甲基)-7,9-二氫-8丑-嘌呤-8-酮
於室溫下,向2-氯-9-(四氫-2//-派喃-2-基)-9//-嘌呤-6-胺 (550 mg)於無水乙二醇(27 ml)中之溶液中添加2_環丙基乙 基胺(740 mg)。將反應物於120°C下加熱隔夜。將反應物 冷卻至室溫,用乙酸乙酯(70 ml)稀釋且用水(3x2〇 ml)洗 滌。將有機層經MgS〇4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此得 128935.doc -315- 200843779 到棕色黏性油狀物(580 mg),在無需進一步純化之情況下 將其用於下一步驟中。於室溫下,向此油狀物(580 mg)於 無水氯仿(6.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88(32〇 mg)且將反應物 攪拌15分鐘。將反應物用DCM(2〇 ml)稀釋且用水(i〇 mi) 洗滌。使有機物通過疏水性玻璃料且於真空中濃縮。此得 到淺棕色油狀物,將其溶解於無水甲醇(5 ml)中且於室溫 下添加甲醇鈉溶液(25 wt.%於甲醇中,L3 ml)。在6〇〇c 下用所連接之冷凝裔加熱反應物,隔夜。將反應物冷卻 且於真空中濃縮。將所得橙色殘餘物溶解於乙酸乙酯(3〇 ml)中且用飽和氯化銨水溶液(2〇 ml)洗滌。將有機層分離 且再用水(2x15 ml)洗滌。將有機層經MgS〇4乾燥,過濾且 於真空中濃縮。於室溫下,向無水甲醇(3 ·5 ml)中之此物 質中一次性添加三氟乙酸(0·35 ml)。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 拌16小時且於真空中濃縮。將此物質溶解於乙醚中且濕磨 以得到棕色固體(227 mg)。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此固 體(160 mg)於無水N,N-二甲基甲醯胺(1.5 ml)中之溶液中添 加碳酸鉀(240 mg)。將反應物於6〇t:下攪拌15小時且接著 冷卻至50 C。添加4·(溴曱基)四氫-2//-哌喃(59 μΐ)且將反 應物於50C下加熱隔夜。添加額外量之4_(溴甲基)四氫_ 2队哌喃(29 μΐ)且將反應物於70°c下加熱8小時。將反應物 冷卻至室溫且用乙酸乙酯(20 ml)稀釋,且用水(5 ml)洗 滌。將有機層經MgSCU乾燥,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以得到 棕色油狀物。藉由C1S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01%曱酸)_ 乙腈(含有0.05%甲酸)作為溶離劑(2〇_6〇%)來純化此物質。 128935.doc -316- 200843779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將所得澄清黏性油狀物(5() mg)溶 解於無水甲醇(1·8 ml)中。向此溶液中添加4〇 乂於^‘二 °惡烧中之氣化氫(〇 · 8 ml)。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搜掉$小時。 藉由添加飽和NaHCCb溶液來中和反應物且於真空中濃 縮。將白色殘餘物溶解於水(15 ml)中且過濾固體。將固體 於真空中(60°C)乾燥30分鐘。此得到呈米色固體之標題化 合物(33 mg)。 MS計算值(Ci6H24N602)+=332。 MS實驗值(電噴霧):(M+H)+=333。 NMR ((CD3)2S0): δ 9·55 (1H,s),6·16 (1H,s),5.97 (2H, s),3·81 (2Η,m),3.50 (2Η,d),3·21 (4Η,m),2·03 (1Η,m) 1.40 (4Η,m),1.21 (2Η,m),0·69 (1Η,m),〇.38 (2Η,m), 0·03 (2H,m)。 實例41及實例42 · 6-胺基-2-( 丁基胺基)-9-(四氫夫味基 甲基)_7,9_二氫-8仏嘌呤_8_酮之異構體
藉由對莩性層析(Chiralpak AS),使用庚烷-IPA(含有 〇·1 5%三乙基胺)作為溶離劑(20%)來分離6-胺基-2-(丁基胺 基四氫·3_呋喃基甲基)-7,9-二氫-8//-嘌呤-8-酮之對映 異構體。因此,外消旋6-胺基(丁基胺基(四氫呋 喃基甲基)_7,9_二氫嘌呤|酮(7〇〇 mg)得到呈黃色/检 128935.doc -317- 200843779 色液體之兩種對映異構體。用水(15 ml)濕磨此等物質以產 生灰白色固體’將其過據且於旋轉蒸發器上(601 )乾燥15 刀鐘it匕侍到均含有_些三乙基胺之對映異構體I。。 叫)及對映異構體2(145mg)。進—步藉由Cu逆相層析,使 用水(含有0.1%甲酸V乙猜(含有〇 ()5%甲酸)作為溶_⑽ 45%)來純化此等物質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異構體_叫) 及呈白色固體之異構體2(55mg)。 實例41(異構艘1): _ MS 計算值(C14H22N6〇2)+=306。 MS實驗值(電噴霧):(m+h)+=307。 巾 NMR ((CD3)2S〇): δ 9·67 (1H,s),6,43 (1H,叫,6 21 (1H,m),3.75 (2H,m),3·61 (4H,m),3·53 (1H,3 l8 (2H,m),2·68 (1H,m),1·86 (1H,m),L64 (1H,m): i 47 (2H,m),1·30 (2H,m),0.88 (3H,t)。 實例42(異構體2): MS計算值(C14H22N6O2)+=306。 • MS實驗值(電噴霧):(m+H)+=307。 iH NMR ((CD3)2SO): δ 9.69 (1H,s),6·44 (1H,m) 6 22 (1H,m),3·75 (2H,m),3.61 (4H,m),3·52 (m,m),3 i8 (2H,m),2.68 (1H,m),1.86 (1H,m),L64 (1H,m) } ^ (2H,m),1.30 (2H,m),〇·88 (3H,t)。 實例41,替代方法:6-胺基-2-(丁基胺基)_9·[四氫_3呋喃 基曱基]_7,9_二氫丑-嘌呤酮,異構體1 128935.doc -318- 200843779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v2-丁基-8_(甲氧基)_9_[四氫 吱喃基甲基]_9^票呤_2,6_二胺,異構體叩·79幻於無水甲 醇(10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4〇以於以二噁烷中之鹽酸⑵ 叫。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藉由添加2() m氯氧 化鈉溶液中和反應物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灰白色殘餘 物。將殘餘物溶解於水(30 ml)中,且將固體過濾且用水 (15 ml)洗滌。將米色固體於旋轉蒸發器上(6〇。〔〕)乾燥分 鐘。使此物質自水/乙醇⑻,35 ml)結晶以產生白色固體 (1·3 g)。此僅為部分結晶。用水/乙醇(1:1,8〇 μ)使此化 合物再結晶得到灰白色固體,將其於旋轉蒸發器上(6(rc) 乾燥 1 小時(1.2g,i〇〇%e.e.)。 MS計算值(C14H22N6〇2)+=306。 MS實驗值(電噴霧)··(m+h)、307。 Ή NMR ((CD3)2SO): δ 9.57 (iH, s)> 6.18 〇Hj m)? 5 9? (2H,m),3.75 (1H,m),3.64-3.56 (4H, m), 3.52 (1H, m), 3.16 (2H,m),2.69 (1H,m),186 〇H,m),164 (ih,⑷, 1.46 (2H,m),1·29 (2H,m),0·88 (3H,t)。 實例42’替代方法:6_胺基·2_(丁基胺基)9 [四氫3-咬味 基曱基]_7,9·一氫丑-嗓呤酮,異構艘2 128935.doc -319· 200843779
N"^VV ^^^ίΛ工NL>=0 T>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2丁茸 问w -丁基-8-(甲氧基)-9-[四氫_3- 吱喊基甲基].嗓呤-2,6-二胺,異構體2(3 g)於無水甲醇 0〇〇 mi)中之溶液中添加4·〇财^二嚼烷中之鹽酸⑽ m”。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藉由添加2〇 μ氫氧 化鈉溶液中和反應物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灰白色殘餘
物。將殘餘物溶解於水(30 ml)中,且將固體過濾且用水 (15 ml)洗滌。將米色固體於旋轉蒸發器上(6〇。〇乾燥儿分 鐘。使此物質自水/乙醇(1:1,40 ml)再結晶以產生白色固 體(1·5 g)。此僅為部分結晶。用水/乙醇(1:1,8〇瓜1)使此 化合物再結晶得到灰白色固體,將其於旋轉蒸發器上(6〇 °C )乾燥1小時(1.3 g)。此僅為部分結晶。重複用水/乙醇 (1:1,80 ml)使此化合物再結晶得到灰白色固體,將其於 旋轉蒸發器上(60°C)乾燥1小時(1.3 g,91〇/〇 e.e.)。 MS計算值(C14H22N6O2)+=306。 MS實驗值(電噴霧):(m+H)+=307。 巾 NMR ((CD3)2SO): δ 9·57 (1H,s),6.19 (1H,m),5·97 (2H,m),3.75 (1H,m),3·67-3·48 (5H,m),3,16 (2H,m), 2·68 (1H,m),1,85 (1H,m),1·64 (1H,m),L46 (2H,m), 1·29 (2H,m),0·87 (3H,t)。 實例43 : 6-胺基-2-[(2·甲基丙基)氧基卜9-(四氫_2好_哌畴I 基甲基)_7,9-二氫嘌呤-8_酮 128935.doc -320· 200843779 NH,
用濃鹽酸(2 mL)使正丁醇(2 mL)中之8-溴-2-[(2-甲基兩 基)氧基]-9·(四氫派喃-4_基甲基)-9//-嗓呤-6 -胺(i〇〇 mg)於l〇〇°C (外部溫度)下回流3小時。將反應混合物於減 壓下蒸發至乾。接著,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少量水及等體 積甲醇以產生懸浮液,接著藉由添加2 Μ氫氧化鈉來中和 該懸浮液(pH值約3至7)。接著,於減壓下蒸發此液體以產 生米色固體,藉由C!8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〇 · 1 %甲酸)_ 乙腈(含有0·05%曱酸)作為溶離劑(20-60%)純化該固體。此 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3 mg)。 NMR ((CD3)2SO): 9·95 (1H,s),6.50 (2H,寬單峰), 3.96-3.92 (2Η,m),3.85-3.78 (2Η,m),3·57-3·55 (2Η,m, [水峰重疊]),3.27-3.18 (2H,m),2 〇9」92 (2H,m),ι.5〇_ 1·42 (2H,m),1·29-1·15 (2H,m),0.98-0.92 (6H,m)。 MS 計算值(CHHuNsOO+yZl。 MS實驗值(電噴霧):(m+H)、322。 實例44 : 6_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卜9-(四氫_2仏哌 嚼_4-基甲基)·7,9-二氫- 8/Γ·嗓吟-8-酮 128935.doc -321 - 200843779
將2-[(2-環丙基乙基)氧基]_8-(甲氧基)-9_(四氫哌喃-4-基甲基嘌呤-6-胺(0.1259 g)溶解於甲醇(5 mL)中且 添加4 N於1,4-二噁烷中之氯化氫(2 mL)。將反應物於室溫 下攪拌4小時。於減壓下蒸發反應混合物以產生固體,接 著使該固體懸浮於水(1 mL)及少量甲醇(2-3 mL)中。接 著,藉由添加2 N氫氧化鈉將此液體中和(至pH 7)。於減壓 下將懸浮液蒸發至接近乾燥且接著,使固體懸浮於水(3 mL)中。將固體於抽吸下濾出且用幾滴甲醇洗滌,隨後於 抽吸下空氣乾燥。接著,將此物質於真空、5〇°C下乾燥至 恒重以產生標題化合物(94 mg)。 'H NMR ((CD3)2SO): 9.87 (1H? s)5 6.42 (2H? s)? 4.25-4.16 (2H,m),3.86-3.78 (2H,m),3·59-3·53 (2H,m),3.27-3.18 (2H,m) 2,09-1.96 (1H,m),1·61-1·53 (2H,m) 1.50-1.41 (2H,m),1.29-1.14 (2H,m),0.82-0.72 (1H,m),0.45-0.39 (2H,m) 0.13-0.07 (2H,m)。 LCMS HE101125-2 o MS計算值(C16H23N503)+=333。 MS實驗值(電喷霧):(M+H)+=334。 實例45 : 6-胺基-2-[(環己基甲基)氧基]-9-(四氫-2及-哌喃-4-基甲基)-7,9-二氫-877-嘌呤-8-酮 128935.doc -322- 200843779
將2-[(壞己基曱基)氧基]-8-(曱氧基)-9-(四氫- 2//-旅喃-4- 基甲基)-9//-嘌呤-6-胺(RS 105369-1 81 Α2)(〇· 1657 g)溶解於 甲醇(5 mL)中且接著添加4 N於1,4-二嗔院中之氯化氫(2 mL)。將反應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4小時。接著,於減壓下 _ 蒸發反應混合物以產生固體,接著使該固體懸浮於水(1 mL)及甲醇(約2-3 mL)中,隨後藉由添加2 N氫氧化鈉來中 和(至pH 7)。將所得混合物蒸發至接近乾燥,隨後使其懸 浮於水(3 mL)中且於抽吸下濾出固體。接著,將此固體用 幾滴甲醇洗滌且接著於抽吸下空氣乾燥,隨後最終於真 空、50°C下乾燥至恆重。此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 (1 34 mg) 〇 H NMR ((CD3)2SO): 9.86 (1H,s),6·41 (2H,s),3.99-3.93 # (2H,m),3.85·3·78 (2H,m),3.59-3.52 (2H,m),3·27·3·18 (2H’ m), 2.09-1.96 (1H,m),1.79-1.60 (6H,重疊多重岭), (2H,m),m.owH,重疊多重峰),ι〇6-〇93 (2H,m) 〇 MS計算值(C18H27N5〇3)+=361。 MS實驗值(電噴霧)··(M+H)+=362。 實例46: 6-胺基_2_{【2_(甲氧基)乙基】氧基M (四氨.哌 痛冬基甲基)·7,9-二氫-8丑-嗓呤-8-嗣 128935.doc -323 - 200843779
將8-(甲氧基)-2-{[2·(曱氧基)乙基]氧基}-9-(四氫_2付-哌 喃-4-基曱基)-9/7-嘌呤-6-胺(0.1434 g)溶解於甲醇(5 mL)中 且用4 N於1,4-二噁烷中之氯化氫(2 mL)處理。將反應混合 物於室溫下攪拌4小時。於減壓下蒸發反應混合物以產生 固體,使該固體懸浮於水(1 mL)及曱醇(2-3 mL)中,隨後 添加2 N氫氧化鈉以中和(至pH 7)。於減壓下將懸浮液蒸發 至接近乾燥後,使固體懸浮於水(3 mL)中且於抽吸下過 渡’且接著用幾滴曱醇洗滌。最初於抽吸下空氣乾燥,隨 後將此固體於真空、5〇r下乾燥至恆重。此產生呈白色固 體之標題化合物(94 mg)。 H NMR ((CD3)2s〇): 9.89 (1H,s),6·44 (2H,寬單峰), 4.30-4.22 (2Η,m) 3 86一3.77 (2Η,m),3·65-3·87 (4Η,重疊 多重峰),3.29 (3Η,s),3.27-3.17 (2Η,m),2.10-1.96 (1H, m),1·50-1·4〇 (2H,m),1.29.1.15 (2H,m)。 MS計异值(Ci4H2lN5〇4)+=323。 MS實驗值(電噴霧)··(m+H)+=324。 實例47 :心胺基_2-{【2-(甲氧基)乙基]氧基卜9·(四氫-3-呋喃 基曱基)·7’9-二氣_8丑_嗓呤冬酮 128935.doc -324- 200843779
ο 將8-(甲氧基)-2·{[2-(甲氧基)乙基]氧基卜%氫_3·吱喃 基甲基)_9㈣呤_1 2 3·胺(G.1233 g)溶解於甲醇(5 mL)中。向 此溶液中添加4 N氫二喔院(2 mL),於室溫下授样4小時。 於減壓下蒸發反應混合物以產生膠狀物。向此物質中添加
水(3 mL)以產生溶液,接著使用2 N氫氧化鈉中和(至 7)。此產生白色固體,將其於抽吸下過濾且接著用幾滴曱 醇洗滌。接著,將固體於抽吸下空氣乾燥,隨後於真空、 5〇 C下乾燥2小時。此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86 mg)。
128935.doc -325 - 1 NMR ((CD3)2SO): 9·92 (1H,s),6·46 (2H,s),4.29-4 23 2 (2Η,m),3·80-3·72 (1Η,m),3.69-3.56 (6Η,重疊多重峰) 3.55-3.48 (1H,m),3.28 (3H,s),2.75-2.63 (1H, m),194_ 1·83 (1H,m),1.68-1.58 (1H,m)。 3 MS計算值(C13H19N5O4)+=309。 MS實驗值(電噴霧):(M+H)+=310。 實例48 : 6胺基-2-[(四氩-2-呋喃基甲基)氧基]四氣_ 2丑-哌喃-4-基甲基)-7,9-二氫-8丑-嘌呤_8-酮 200843779 將8-(甲氧基)-2-[(四氫·2_呋喃基甲基)氧基(四氫_2好_ 哌喃-4-基曱基>9仏嘌呤胺(〇15〇〇 g)溶解於甲醇(1〇 mL)中。向此溶液中添加4 NkM_二噁烷中之氯化氫(2 mL)。將反應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5小時。於減壓下蒸發反 應混合物且接著,將水(3 mL)及甲醇(3 mL)添加至殘餘物 中以產生微細懸浮液。藉由添加2 N氫氧化鈉來中和此懸 浮液(至pH 7)且接著於減壓下蒸發至乾。接著,將水(3 mL)添加至殘餘物中且藉由於抽吸下過濾來分離所得固體 之白色懸浮液。將固體用甲醇(1 mL)洗滌且接著於抽吸下 空氣乾燥。接著,將固體於真空、5(rc下再乾燥至恆重 (約1小時)。此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〇113〇 。 NMR ((CD3)2SO)·· 9.88 (1H,s),6·44 (2H,s),4,15-4.06 (3Η,重疊多重峰+單峰),3·86_3·73 pH,重疊多重峰), 3.69-3.62 (1Η,m),3.59-3.53 (2Η,m),3·28-3·15 (2Η,m), 2.10-1.76 (4H,m),1·67-1·56 (1H,m),1·50-1·41 (2H,m), 1 ·29_ 1 · 1 6 (2H,m) 〇 MS計算值(Ci6H23N504)+=349。 MS實驗值(電喷霧):(m+H)+=350。 實例49 : 6-胺基-2-(丁氧基)-9-(四氫-3-呋喃基甲基)-7,9-二 氫-8/Γ-嘌呤-8-酮鹽酸鹽
CIH 128935.doc -326- 200843779 向6-胺基-2-(丙氧基)-9_(四氫-3-呋喃基甲基)-7,9-二氫_ 8//_嘌呤-8_酮(52·6 mg)中添加過量4 ,‘二噁烷中之氯 化氫(1 mL)。於減壓下蒸發所得溶液(5分鐘後)以產生含有 一些晶體之無色膠狀物。向此物質中添加乙醚以濕磨出 1,4-二嚼烷’從而在刮擦時產生自由流動固體。於減壓下 蒸發至乾歷時2小時(50°C水浴,最小直空約w古 /、王、、、Ί以笔巴)後產生 標題化合物(61 mg),其為灰白色自由流動固體。 咕 NMR ((CD3)2SO)·· 1〇·37 (1H,s),6·88 (1H,极 蚀X*單峰), 5·46(表示1Η,極寬單峰[顯示由於DMSO干擾而 出現移位 水峰]),4.26-4.19 (2Η,m),3·80-3·72 (1Η,m) 3 71 3 %
(4H,重疊多重峰),3.54-3.48 (1H,m),2·74-2 63 • J UH,m), 1.94-1.84 (1H,m),1.71-1.59 (3H,重疊多重塔、1 半),146-1.34 (2H,m),0.96-0.88 (3H,m)。 MSs十鼻值(Ci4H2lN5〇3) + :=:3()7。 MS實驗值(電噴霧)··(m+H)+=308。 元素分析
計算值(%) 實驗值(%) 實驗 C 48.91 C Η 6.45 Η Ν 20.37 Ν Cl 10.31 Cl 樣品重量小於3 mg。 48.60 48.46 c 6.29 6.30 Η 19.90 19.77 Ν 10.48 10.0* Cl 值平均值(%) 48.53 6.30 19.84 10.24 艰嘀·3-基)丙 實例5〇: 6_胺基_2_( 丁基胺基)-9_【3-(四氫 基卜7,9-二氮-8/Γ-嗓吟-8-酮 128935.doc -327- 200843779
向TV - 丁基- 8-(甲氧基)-9-[3-(四氫-2//-旅喃_3_基)丙美] 9/f-嘌呤-2,6-二胺(198 mg)於無水甲醇(20·8 ml)中之溶液中 一次性添加4·0 Μ於1,4-二噁烷中之鹽酸(3.6 ml)。將反應 物於室溫下攪拌4小時。藉由添加2·〇 Μ氫氧化鈉溶液來中 和反應物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灰白色固體。向此固體中 添加水,濕磨,且於真空下過濾固體直至乾燥。此得到呈 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51 mg)。 MS計算值(C17H28N602)+=348。 MS實驗值(電喷霧):(m+H)+=349。 Ή NMR (DMSO): δ 9.52 (1H, s), 6.15 (1H, s), 5.94 (2H, s), 3.71 (2H, m)j 3.58 (2H, m), 3.27-3.12 (3H, m), 2.91 (1H, m), 1.77 (1H, m), 1.69- 1.55 (2H, m), 1.54-1.39 (5H, m), 1.35-1.22 (2H,m),1.16-0.99 (3H,m),〇 88 (3H,。 實例” :6-胺基-9-(四氩_2开_哌喃_4基甲基) 2_【(四氫_2好_ 派味-2-基甲氧基卜7,9_二氫-8好_嘌呤_8酮
128935.doc •328- 200843779 向8 (甲氧基)-9-(四氫-2/ί-π辰喃-4-基甲基)·2-[(四氫·2//_ 哌喃-2-基曱氧基;|_9好_嘌呤_6•胺(7〇4 mg)於無水甲醇(7ι ml)中之溶液中添加4 〇 “於〗,4•二噁烷中之氯化氫(ΐ2·2 ml)。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6小時。藉由添加2() Μ氫氧 化鈉溶液來中和反應物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灰白色殘餘 物。於水中濕磨殘餘物,且過濾固體以產生棕色固體(588 mg)。藉由Cu逆相層析,使用水(含有〇1%甲酸)_乙腈(含 有0.05%甲酸)作為溶離劑(1〇-45%)來純化產物以得到呈白 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45 mg)。 MS計算值(C17H25N504)+=363。 MS實驗值(電噴霧):(M+H)+=364。 H NMR ((CD3)2S〇): δ 9·88 (1H,s),6·43 (2H,s),4·07 (2H, d),3·87 (1Η,m),3·81 (2Η,m),3 57 (m,m),3 55 (2Η,d), 3.36 (1Η,m),3·22 (2Η,m),2·02 (1Η,m),1.79 (1Η,m), 1,60 (1H,m),L51-1.41 (5H,m),1·31-1·15 (3H,m)。 實例S2 : 6-胺基_2·({Μ(1-甲基乙基)氧基]乙基}氧基)-9-(四氫_2丑_哌喃_4_基甲基)^,9_二氫_8丑_嘌呤_8酮
向甲基乙基)氧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9-(四氫-2//•哌喃基甲基)-9//-嘌呤胺(165 mg)於無水甲 醇(17 ml)中之溶液中一次性添加4 〇 M於二噁烷中之氣 128935.doc -329 - 200843779 化氫(2.95 ml)。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5小時。藉由添加 2 ’ 0 Μ氫氧化鈉溶液來中和反應物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 灰白色固體。將此固體於水中濕磨,且於真空下過淚,用 更多水洗滌,以產生灰白色固體2〇 。 MSs十异值(C16H25N504)+=35 1。 MS實驗值(電噴霧):(m+h)+=352。
H NMR ((CD3)2S0): δ 9·88 (1H,s),6.43 (2H,s),4 22 (2H m),3·81 (2Η,m),3·68·3·50 (5Η,m),3·22 (2Η,m) 2〇3 (1H,m),1·45 (2H,m),1·22 (2H,m),1·〇9 (6H,d)。 實例53 : 6·胺基·2_(丁基胺基分9_【4·(四氫_2孖_哌喃d基)丁 基】·7,9_二氫-8及_嗓呤-8-酮
於室溫下,向丁基_8_(曱氧基)·9_[4_(四氫·2扒哌喃_ 3-基)丁基],9丹-嘌呤-2,6-二胺(172 mg)於甲醇(15·2 ml)中之 溶液申添加4.0 Μ於1,4-二噁烷中之氯化氫(2·86 ml,1142 mmol)以產生無色溶液。將反應混合物於室溫下授掉$小 時。用2 M NaOH中和反應混合物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 白色固體。將此固體於水中濕磨且於真空下過濾以產生灰 白色固體(85 mg)。 MS計算值(c18H3GN602)+=362。 128935.doc -330- 200843779 MS實驗值(電喷霧):(M+H)+=363。 NMR ((CD3)2SO): δ 9·51 (1H,s),6·14 (1H,m),5.94 (2Η,s),3·7〇 (2Η,m),3.59 (2Η,m),3.26-3.11 (3Η,m),2.90 (1H,m),1·74 (1H,m)5 1,60 (2H,m),1·54-1·35 (5H,m), 1.35-0.96 (7H,m),0.88 (3H,t)。 實例54 : 6-胺基_2-[(2-環丙基乙基)胺基卜9·(四氫-3-呋喃 基甲基)·7,9-二氫-8H-嘌呤_8_酮
於至〉皿下’向7V-(2 -壞丙基乙基)-8-(甲氧基氮-3-呋喃基甲基)-9//-嘌呤-2,6-二胺(209 mg)於曱醇(21 ml)中之 溶液中添加4·0 Μ於1,4-二噁烷中之氯化氫(3.93 ml)以產生 無色溶液。將反應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4小時。用2 Μ NaOH中和反應混合物且於真空中濃縮。將所得固體溶解 於水(50 ml)中且濾出以產生白色固體。使此固體自乙醇: 水(1:1)再結晶且過濾以得到灰白色結晶固體(105 mg)。 MS 計算值(C15H22N602)+=3 18。 MS實驗值(電噴霧):(M+H)+ = 319。 NMR ((CD3)2SO): δ 9.57 (1Η, s), 6.17 (1H5 m)? 5.98 (2H,s),3·75 (1H,m)5 3.65-3.55 (4H,m),3·53 (1H,m), 3·22 (2H,m),2.69 (1H,m),1.85 (1H,m),1·64 (1H,m), 1·38 (2H,m),0.68 (1H,m),0·38 (2H,m),0.02 (2H,m)。 128935.doc -331 200843779 實例5S : 6-胺基_2-【(2-環丙基乙基)胺基卜9-(四氫-2丑-哌 喃-3-基甲基)-7,9-二氫-8J^嘌呤_8_酮
於室溫下,向#2-(2-環丙基乙基)-8_(甲氧基)-9-(四氫-2//-旅喃-3-基甲基嘌呤-2,6-二胺(198 mg)於曱醇(19.1 ml)中之溶液中添加4 〇 μ於1,4-二噁烷中之氣化氫(3.57 ml)以產生無色溶液。將反應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4小時。 用2 M NaOH中和反應混合物且於真空中濃縮。將所得固 體/谷解於水(50 ml)中且慮出以產生白色固體。使此固體自 乙醇:水(1:1)再結晶且過濾以得到灰白色結晶固體(ιΐ3 mg) 〇 MS計算值(C16H24N602)+=332。 MS實驗值(電喷霧):(m+H)+=333。 !H NMR ((CD3)2SO): δ 9·55 (1H,s),6·15 (1H,m),5.97 (2Η,s),3·72-3,61 (2Η,m),3·58-3·43 (2Η,m),3·29 (1Η, m)5 3.22 (2Η5 m)5 3.15 (1Η5 m)? 2.03 (1Η, m)5 1.7K1.57 (2H,m),1.39 (3H,m),1.21 (1H,m),0.69 (1H,m),〇 38 (2H? m)? 0.03 (2H? m) 〇 實例56 ·· 6-胺基-2-[(2_環丙基乙基)氧基】_9 (四氫_3•呋喃 基甲基)-7,9-二氫-8J7-嘌呤-8-酮(異構鱧i) I28935.doc -332- 200843779
向1[(2-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_9-(四氫-3-呋喃基 甲基嘌呤-6-胺(814 mg)於甲醇(3 ml)中之攪拌懸浮液 中添加4 N於二噁烷中之HC1(3 ml)。3 h後,蒸發溶劑且用 水處理殘餘物,且藉由在攪拌下添加飽和碳酸氫鈉進行中 和。將所得奶油色固體濾出,用水洗滌且乾燥。使該物質 Φ 懸浮於1:1乙醇··水(42 ml)中,但其在沸騰/攪拌下並不溶 解。再添加10 ml乙醇,隨後獲得完全溶液。添加更多水(3 ml)且在攪拌下使澄清溶液冷卻至室溫。將所得奶油色固 體過濾,用1:1乙醇:水(10 ml)洗滌且乾燥,產量537 mg。 乂8計算值((^51121^[5〇3)+=319。 MS實驗值(電噴霧):(μ+Η)+=320。 NMR ((CD3)2SO): δ 9.89 (1H? s)5 6.43 (2Η, s)5 4.23^4.15 (2H, m), 3.79-3.71 (1H, m), 3.69-3.55 (4HS m), 3.54-3.48 • OH, m), 2.76-2.63 (1H, m), 1.94-1.82 (1H, m)j 1>68.1.51 (3H, m), 0.83-0.71 (1H, m), 0.0.47-0.36 (2H, m), 0.14-0.04 (2H,m)。 實例57 :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卜9_【四氫_3呋喃 基甲基】二氫-8ΛΓ-嗓呤_8__(異構趙2)
128935.doc - 333 - 200843779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無水曱醇(5〇 ml)中之2-[(2-環 丙基乙基)氧基]-8-(曱氧基)-9_[四氫-3-吱喃基甲基]-9//-嘌 呤-6-胺,異構體2(1.45 g)中一次性添加4·〇 Μ於1,4-二嗔燒 中之鹽酸(14 ml)。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4小時。藉由添 加2 Μ氫氧化鈉水溶液來中和反應物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 生灰白色殘餘物。將此物質溶解於水(4〇 ml)中且過濾以得 到砂色固體。使此固體自水:乙醇丨:1 (75 ml)再結晶以得到 米色固體(765 mg)。 MS 計算值(C15H21N503)+=319。 MS實驗值(電噴霧):(μ+Η)、320。 H NMR ((CD3)2SO)·· δ 9.79 (1Η,s),6·33 (2Η,s),4·09 (2Η, t),3·66 (1Η,m),3.58-3.47 (4Η,m),3·42 (1Η,m),2·60 (1Η, m),1.78 (1H,m),1·53 (1H,m),1·47 (2H,q),0.67 (1H,m), 0.32 (2H,m),〇 (2H,m)。 實例58 ·· 6-胺基-2-(丁基胺基)_9_(四氫-2丑_哌喃_4_基甲 基)-7,9-二氫-8丑-嘌呤酮鹽酸鹽水合物
在圓底燒瓶(100 mL)中,將6_胺基(丁基胺基四 氫-2//-哌喃-4-基甲基)-7,9-二氫-8//-嘌呤-8-酮(1.00 g)溶解 (在超音波處理下以分解固體)於過量4 -二噁烷中之 氯化氫(15 mL)中。溶液馬上形成懸浮液,將其於周圍室 128935.doc -334- 200843779 /m(21 C )下攪拌3〇分鐘,隨後於減壓下蒸發至乾。接著, 向所得固體中添加乙醚(約4〇 mL)以產生懸浮液,接著於 減壓下將該懸洋液蒸發至18毫巴(水浴,5〇。〇)以產生灰白 色固體(1·11 g)。將此固體轉移至裝備有磁性攪拌器及回 流冷凝器之圓底燒瓶(25G mL)中。向該燒瓶中添加丁明 (111 mL)且將所得懸浮液加熱至回流(外部加熱,%。〇)。 接著,逐份添加2-丁醇(外消旋)(每次添加丨mL),從而使 獲得淺褐色溶 懸浮液恢復回流。在添加14 mL 2-丁醇後
液,將其回流幾分鐘,隨後移除熱源且在攪拌下經21小時 時期使溶液冷卻。接著,於抽吸下過濾所得懸浮液且接著 用最小體積之丙酮洗滌所得濾餅。最初將該濾餅於抽吸下 乾燥,隨後接著再於真空、50。(:下乾燥直至不含溶劑。此 產生王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批料。 MS計算值(Ci5h24N6O2)+=320。 MS實驗值(電喷霧):(μ+Η)、321。 ^NMR ((CD3)2S〇): mo (1Η,極寬單峰),1〇 55 (ih,s), 7.77 (2H,寬單峰),3·87·3.77 (2H,m),3.61_3 53 (2H,叫, 3.34-3.15 (4H,特別重疊多重峰),2.07-1.94 1>59_ 1.43 (4H,重疊多重峰),1.40-1.28 (2H,m),(2H, m),0.97-0·85 (3H,m)。未觀察到一些可交換質子。 藉由於抽吸下過濾將第二收穫物(批料B)自濾液分離且 將所得濾餅於抽吸下乾燥,隨後再於真空、5〇〇c下乾燥。 將所得略微不純產物(349 mg)用丙酮(4 mL)洗條且接著於 真空、5(TC下乾燥(18小時)。此使得純度極少或沒有變 128935.doc - 335 - 200843779
化。使此物質(338 mg)懸浮於裝備有磁性攪拌器及回流冷 凝器之圓底燒瓶(100 mL)中之2-丁_(35社)中。將所得懸 浮液在授拌下加熱至回流(外部加熱,95t),隨後添加2\ 丁醇(外消旋)(4次,i mL)且使所得懸浮液恢復回流。再添 加2-丁醇(外消旋,〇·26 mL)後,將所得溶液回流$分鐘, 隨後移除熱源且經2 1小時使溶液冷卻至周圍溫度。此產生 稠懸浮液’將其於冷凍機中冷卻至3 °c歷時2 · 5小時。於抽 吸下過濾懸浮液且用丙酮(8 mL)洗滌濾餅。將濾餅於抽吸 下空氣乾燥且接著再於真空、5 〇。〇下乾燥直至不含溶劑。 此產生標題化合物(批料B)(167 mg)。 MS 什异值(c15H24N6〇2)+=320。 MS實驗值(電喷霧):(M+H)+=321。 NMR ((CD3)2SO):與批料 A—致。 額外支持資料:
批料A 實驗值% C : 48.36, 48.43 (48.40) Η : 7·〇2, 6,99 (7.01) Ν : 22.35, 22.33 (22.34) C1 · 9.〇75 9.19 (9.13) 批料Β 實驗值°/。 C : 48.54, 48.58 (48.56) Η : 6.95, 6.97 (6.96) Ν : 22.39, 22.35 (22.37) C1 : 9.13, 9.03 (9.08) 最佳擬合:C15H24N602· HC1. Η20。 計算值% c : 48.06,Η : 7,26,Ν : 22.42,Cl : 9.46。 實例59 : 6-胺基-2-(丁基胺基)-9-(四氮夫喃基甲基)_7,9-二氫好-嘌呤-8·酮鹽酸鹽異構髏1 128935.doc -336- 200843779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6_胺基_2_(丁基胺基)_9_(四氫_ 3-咬喃基甲基)-7,9_二氫-8仏嘌呤_8_酮(異構體1)(1〇 g)中 添加4.0 Μ於1,4-二噁烷中之鹽酸(1〇.61 ml)且將反應物攪 拌30分鐘。接著,將反應物於真空中濃縮且於旋轉蒸發器 φ 上於50 C下留置2小時。使米色固體自2_ 丁酮(18以)再結 晶隔夜。藉由抽吸過濾收集晶體且於真空中於5(rc下乾燥 30分鐘(850 mg)。 MS計算值(C14H22N6O2)+=306。 MS實驗值(電喷霧):(M+H)、307。 !Η NMR ((CD3)2SO): δ 12·37 (1H,br s),10.64 (1H,br s)
7·85 (2H,br m),3·75 (1H,m),3.69-3.56 (4H,m), 3·5ΐ (iH m)5 3·30 (2H,m),2·66 (1H,m),1.90 (1H,m),1·63 (1H,m) φ ^53 (2H,m),1,34 (2H,m)5 0.90 (3H,t)。未觀察到一個可 交換者。 實例60 : 6-胺基-2-(丁基胺基)-9-(四氫-3-吱味基甲基)-7,9_ 二氫-8丑-嘌呤-8-酮鹽酸鹽異構體2
於室溫下及於氮氣下,向6-胺基-2-( 丁基胺基)-9-(四氫 128935.doc -337 - 200843779 3-呋喃基甲基)-7,9-二氫-8//-嘌呤_8_酮(異構體2)(L2 g)中 添加4·0 Μ於2,4-二噁烷中之鹽酸〇2·73 ml)且將反應物攪 拌30分鐘。接著,將反應物於真空中濃縮且於旋轉蒸發器 上於50 C下留置2小時。使米色固體自2_ 丁酮(18 ml)再結 曰曰P同仪。藉由抽吸過遽收集晶體且於真空中於5下乾燥 30分鐘(960 mg)。 MS計算值(C14H22N6O2)+=306。 MS實驗值(電噴霧):(m+H)+=307。 !H NMR ((CD3)2SO): δ 12.36 (1H? br s), 10.62 (1H? br s)? 7.82 (2H,br m),3·75 (1H,m),3·69-3·58 (4H,m),3.51 (1H, m),3·30 (2H,m),2.66 (1H,m),1.90 (1H,m),1.63 (1H,m), 1.53 (2H,m),1·34 (2H,m),0.90 (3H,t)。未觀察到一個可 交換者。 實例61 : 6-胺基-2_( 丁基胺基卜9_【3-(四氫_2_呋喃基)丙基】_ 7,9-二氫-8丑-嘌呤_8-酮
類似於實例97,由#2-丁基-8-(甲氧基)-9-[3-(四氫呋 喃基)丙基]-9凡嘌呤_2,6-二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2.50 min ; MH+=335。 實例62 : 6_胺基(丁基胺基)·9_[4·(四氫_2_呋嗔基)丁基】 7,9·二氫-877-嘌吟酮 128935.doc -338 - 200843779
於至溫下,向
行70成日守,將反應混合物於周圍溫度攪拌隔夜(i6小時)。 田LCMS 0立貝存在所需產物時,使用吹氮裝置移除溶劑隔 夜(16小日寸)。將此粗產物於甲醇中裝載於$ g胺基丙基spE 濾筒上且經20分鐘用甲醇溶離。將適當溶離份組合且於氮 氣流下蒸發以產生呈白色粉末之標題化合物(49 mg)。 LCMS(方法 B) · tRET=l.〇6 min ; MH+=349。 實例63 · 6_胺基·2_( 丁基胺基)四氫吱味基】 乙基卜7,9-二氫-8/7•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73,由7V2-丁基-8-(曱氧基)-9-{2-[(35>四氫-3-呋喃基]乙基嘌呤-2,6·二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0.94 min ; MH+=321。 實例64 : 6胺基-2-(丁基胺基丨(3i〇_四氫-3-呋喃基】 乙基}·7,9_二氫-8丑-嘌呤-8-酮 128935.doc -339· 200843779
類似於實例73,由#2-丁基-8-(甲氧基)-9-{2-[(3i^)_四氫-3-呋喃基]乙基}-9//-嘌呤-2,6-二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〇.93 min ; MH+=321。 實例65 : 6-胺基-2-(丁基胺基)-9-[3·(四氫-3-呋喃基)丙基卜 7,9·二氫-8J7-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129,由#2-丁基-8-(曱氧基)-9-[3-(四氫-3-吱 喃基)丙基]-9/f-嘌呤_2,6-二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0.97 min ; MH+=335。 實例66 : 6_胺基_2_(丁基胺基)·9·[4_(四氫_3_u夫味基)丁基卜 7,9-«—氮·8丑-嗓吟-8-網
類似於實例129 ’由7V2- 丁基- 8- (甲氧基)-9-[4-(四氫夫 喃基)丁基]-9//-嘌呤-2,6-二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l.〇2 min ; ΜΗ+=349。 實例67 : 6-胺基-2-(丁基胺基)-9-[3-(四氫-2丑_旅味-2-基)丙 基]-7,9-二氮嗓吟-8-嗣 128935.doc -340- 200843779
類似於實例129,由W2-丁基-8-(曱氧基)-9-[3-(四氫-2//-哌喃基)丙基]-9//-嘌呤-2,6-二胺製備。 LCMS(方法 B) : i:ret=1.02 min ; MH+=349。 實例68 : 6_胺基_2_(丁基胺基)_9_[4·(四氫哌喃-2-基)丁 基卜7,9_二氫-8丑-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69,由iV2-丁基-8-(甲氧基)-9-[4-(四氫-2//-哌 喃_2_基)丁基]嘌呤_2,6_二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26 min ; MH+=363。 實例69 : 6·胺基-2_(丁基胺基)_9_[3_(四氫_2H_哌喃-4_基)丙 基]-7,9-二氫-8H·嗓吟-8-酮 nVv 一 λ工 2 向# - 丁基-8-(甲氧基)-9·[3-(四氫_2//_哌喃-4-基)丙基]-不 3 2,6 一 胺(93.13 mg,〇·257 mmol)於甲醇(10 ml)中 之溶液中添加4 Μ於二噁烷中<HC1(15 ml,6 mm〇i)且將 此合物於室溫下攪拌隔夜。於氮氣流下蒸發溶劑且將殘餘 物再溶解於甲醇(5 ml)中且裝載於5 §胺基丙基spE濾筒 128935.doc -341 - 200843779 上’且用甲醇溶離。於氮氣流下蒸發溶離劑以產生標題化 合物(64 mg)。 LCMS(方法 B) : tRET=l.l〇 min ; MH+=349。 實例70 : 6-胺基-2-(丁基胺基)-9-[4-(四氫-2好-哌喃基)丁 基]二氫-8丑-嘌呤-8_酮
類似於實例69 ’由iV2-丁基- 8-(甲氧基)-9-[4»·(四氫辰 喃·4·基)丁基]嘌呤_2,6_二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19 min ; ΜΗ+=363。 實例71 · 6_胺基_2_( 丁基胺基)-9-[2·(2,2·二甲基四氫 旅鳴-4-基)乙基】-7,9-二氫-8/ί-嗓吟-8-酮
向# _丁基- 9-[2-(2,2-二曱基四氫- 2//-派喃_4-基)乙基] (甲氧基)-9//·嘌呤-2,6-二胺(135 mg,0.359 mmol)於曱醇 (1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4 Μ於二噁院中之HC1溶液(2.241 m卜8.96 mmol)且將混合物於2(rc下靜置。6小時後,於 氮氣流下蒸發溶劑。將殘餘物於甲醇中裝載於1〇 g胺基丙 基SPE濾筒上且用曱醇溶離。藉由蒸發移除溶劑以產生標 題化合物(129 mg)。 LCMS(方法 A) : tRET=2.63 min ; MH+=363。 128935.doc -342- 200843779 實例72 ·· 胺基-2-(丁基胺基)_9]3_(2,2_二甲基四氫_2丑_ 旅味基)丙基】_7,9·二氫4丑嗓呤鲷
喃-4-基)丙基]-8-(甲氧基)_9//_嘌呤_2,卜二胺(4〇 mg,0· 1 02 mmol)於曱醇(3 ml)中之攪拌溶液中且將混合物於氮氣下攪 掉隔夜。接著,濃縮混合物且將殘餘物溶解於 MeOH:DCM(l:l,5 ml)中且裝載於2 §胺基丙基spE濾筒 上。用MeOH:DCM(l:l,3管柱體積)洗滌該濾筒且於真空 中》辰、纟倍所:¾ >谷離伤以產生約8 0 %純度之物質。將此物質溶 解於DCM:MeOH(l:l)中’施加於2 g SCX管柱,且首先用 MeOH:DCM(3管柱體積)溶離且接著藉由2 M於甲 醇:DCM(1:1,3管柱體積)中之氨釋放產物。移除溶劑以產 生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4 mg)。 LCMS(方法 A) ·· tRET=2.77 min ; MH+=377。 實例73 ·· 6胺基-2-(丁基胺基)_9_丨4-(2,2·二曱基四氫-2i/-旅味-4 -基)丁基]·7,9 -二氮-8丑-嗓岭-8-嗣
於室溫下,將4 Μ於1,4-二噁烷中之HC1(3 ml,12.00 128935.doc -343 - 200843779 mmol) —次性添加至;V2· 丁基_9_[4_(2,2•二甲基四氫·2仏哌 喃·4·基)丁基】-8-(甲氧基)·9仏嘌呤_2,6_二胺(i3〇 mg, 0.32! mmol)於甲醇(3 ml)中之攪拌溶液中且將混合物於氮 氣下攪拌隔夜。接著,濃縮混合物且將殘餘物溶解於
Me〇H:DCM(1:1,5 ml)中且裝載於2 §胺基丙基spE濾筒 上。用Me〇H:DCM(l:1,3管柱體積)洗滌該濾筒且於真空 中浪縮所需溶離份以產生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丨 mg)。 • LCMS(方法 A) : tRET=2.93 min ; 。 實例74 : 6-胺基-2-( 丁氧基)_9-丨3_(四氫-2-呋喃基)丙基卜 7,9-二氫-8^-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97,由2-(丁氧基)-8-(曱氧基四氫_2· 咬喃基)丙基]嘌呤_6_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2.85 min ; ΜΗ+=336。 實例75 · 6_胺基_2_( 丁氧基)_9_【4_(四氫_2_呋喃基)丁基卜 7,9-二氫-8丑·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62,由2-(丁氧基)-8-(甲氧基)-9-[4-(四氫·2 σ夫喃基)丁基]-9/f-嘌呤-6-胺製備。 128935.doc •344· 200843779 LCMS(方法 B) : tRET=1.02 min ; MH+=350。 實例76 : 6-胺基-2-(丁氧基)_9-{2-[(35>四氫-3-呋喃基]乙 基}-7,9-二氮-8好-嚼吟·8-綱
類似於實例73,由2-(丁氧基)-8-(甲氧基)-9-{2-[(35>四 氫-3-呋喃基]乙基}-9付-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i:ret=〇.90 min ; MH十=322。 實例77 : 6-胺基-2-(丁氧基)-9·{2·【(3/?)-四氫-3-呋喃基】乙 基}-7,9-二氮-8丑-嗓吟-8-嗣
類似於實例73,由2-( 丁氧基)-8-(甲氧基)-9-{2-[(37?)-四 氫-3-咬喃基]乙基}-σ票吟-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0.90 min ; ΜΗ+=322。 實例78 : 6-胺基-2-(丁氧基)-9-【3·(四氫-3·呋喃基)丙基】_ 7,9 -二氮-8 ϋΓ·嗓吟^ - 8 -網
於室溫下,向2-( 丁氧基)-8-(甲氧基)_9-[3-(四氫-3-吱喃 基)丙基]-9/ί-嘌呤-6-胺(11〇 mg,〇·315 mm〇l)於甲醇(9 ml) 128935.doc -345 · 200843779 中之溶液中添加4财二。惡烧中之肥(1891111)。將該淺黃 色溶液:室溫下攪拌18小時且接著,用2 m氫氧化鈉溶液 中和且瘵發以產生白色固體。用水濕磨且過濾得到呈奶油 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74 mg)。 LCMS(方法 B) : tRET=〇,94 min ; MH+=336。 實例79 : 6•胺基_2_(丁氧基)_9例四氫如夫味基)丁基】_ 7,9-二氫-8丑-嗓吟·8_酮
類似於實例129,由2-(丁氧基)-8-(甲氧基)_944_(四氫_3· 咬喃基)丁基]-9//-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l.〇〇 rnin ; MH+:=350。 實例80 : 6-胺基-2_( 丁氧基)-9-【3-(四氫_2及-哌喃_2基)丙 基]-7,9·二氮-8/ί-嗓吟-8-嗣
類似於實例129,由2-( 丁氧基)-8-(甲氧基>9-[3_(四氫_ 旅喃-2-基)丙基]吟-6-胺製備。 LCMS(方法 B): tRET=l.〇6 min ; MH+=350 〇 實例81 : 6-胺基-2-( 丁氧基)_9-[4_(四氫-2丑-哌味_2_基)丁 基]-7,9-二氫-8J7-嘌呤-8·酮 128935.doc -346- 200843779
類似於實例69,由2_(丁氧基)-8-(甲氧基)_9·[4_(四氯· 2//-嗓喃-2-基)丁基]-9//·-票呤_6_胺製備。 LCMS(方法 Β) · tRET=l」〇 min ; ΜΗ+=364。 實例82 : 6-胺基_2_(丁氧基)_9_[3_(四氫_2仏哌喃3基)丙 基]_7,9·二氫·8&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62,由2-(丁氧基)-8-(甲氧基)_9_[3_(四氫_ 2//-哌喃-3-基)丙基]-9//-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01 min ; MH+=350。 實例83 : 胺基-;2-( 丁氧基)冬μ_(四氫_2好_哌味_3基)丁 基】-7,9-二氫_8丑_嘌呤-8-酮
向2_( 丁氧基)-8-(曱氧基)-9-[4-(四氫-2/ί-旅喃-3 -基)丁 基]-9//·嘌呤-6-胺(135 mg,〇·358 mmol)於甲醇(1〇 mi)中之 溶液中添加4 Μ於二噁烷中之HC1(2.235 m卜8·94 mmol)且 將混合物於20°C下靜置18小時。於真空中蒸發溶劑以產生 白色固體’將該固體於甲醇中裝載於1〇 g胺基丙*SPE濾 尚上且用甲醇溶離。將適當溶離份組合且於真空中蒸發以 128935.doc -347- 200843779 產生王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5 〇 mg)。 LCMS(方法 A) · tRET=3.14 min ; ΜίΙ+==364。 實例84 : 6-胺基丁氧基卜^丨3·(四氫哌喃基)丙 基]-7,9-一風嗓吟-8-嗣
類似於實例69,由2-( 丁氡基)-8-(甲氧基)-9-[3_(四氫一 2//-略喃-4-基)丙基]-9/7-嗓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0.99 min ; MH+==350。 實例85 : 6·胺基-:2-(丁氧基)冬【4_(四氫_2及_哌喃冰基)丁 基】_7,9_二氫-8//-嘌呤-8-嗣
類似於實例69,由2-( 丁氧基)-8-(曱氧基)-9-[4-(四氫· 2//-旅南-4·基)丁基]票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l.〇5 min ; ΜΗ+=364。 實例86 · 6-胺基-2-( 丁氧基)-9-[2-(2,2-二甲基四氫_2丑-旅 味-4-基)6基】-7,9-二氫_8丑-嗓呤-8-酮
類似於實例71,由2-(丁氧基)-9-[2-(2,2-二曱基四氫_2/f 128935.doc •348- 200843779 哌喃基)乙基]-8-(曱氧基)-9//-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2.99 min ; MH+=364。 實例87 : 6-胺基·2·( 丁氧基)-9-丨3-(2,2-二甲基四氫哌 喃_4·基)丙基]-7,9-二氫-8好·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72,由2-(丁氧基)-9-[3-(2,2-二甲基四氫-2//-哌喃基)丙基卜8-(甲氧基)-9//-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12 min ·,MH+=378。 實例88 ·· 6-胺基-2·( 丁氧基)_9_[4-(2,2-二甲基四氫-2/f·旅 喃_4_基)丁基l·7,9·二氫-8J7-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73,由2-(丁氧基)-9-[4-(2,2-二甲基四氫-2//-旅喃-4·-基)丁基]_8_(曱氧基票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1:ret=3.30 min ; ΜΗ+=392。 實例89 : 6-胺基_2_[(2-環丙基乙基)氧基]冬【2_(四氫_2_ϋ夫 喃基)乙基l·7,9-二氫_8丑-嘌呤-8-酮
於室溫下,向2-[(2-環丙基乙基)氧基]_8_(甲氧基) 128935.doc -349 - 200843779 (四氫-2-咬味基)乙基]抓。票吟_6_胺(88 mg,〇 253咖叫 於甲醇(1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4厘於丨〆二噁烷中之hci 2.1〇6 ml’8.42 _〇1)以產生淺草黃色溶液。將反應混合 物於周圍溫度下攪拌隔夜(16小時)且接著於甲醇中裝載於5 g胺基丙基SPE濾筒上,且用甲醇溶離。於吹氮襞置上蒸發 濾液以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1 mg)。 …" LCMS(方法 B) : tRET=0.95 min ; MH+=334。 實例90 :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_【3(四氫_2呋 喃基)丙基]-7,9-二氫-8丑·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97,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_8_(甲氧基)_ 9_[3_(四氫呋喃基)丙基]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2 86 min ; MH+=348 〇 實例91 ·· 6-胺基_2-[(2-環丙基乙基)氧基】·9_【4_(四氫2呋 喃基)丁基]_7,9_二氫-8//-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62,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_ 9·[4_(四氫-2_呋喃基)丁基]_9丑-嘌呤-6_胺製備。 CMS(方法 β) · tRET=l.〇3 min ; ΜΗ+=362。 128935.doc - 350- 200843779 實例92 :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2-(四氫-3-呋 喃基)乙基]_7,9·二氫-81Ϊ-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71,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_ 9_[2_(四氫夫喃基)乙基]-9//-嗓吟-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2.72 min ; MH+=334 〇 實例93 : 6-胺基-2-[(2_環丙基乙基)氧基卜9-{2-[(3*S)-四氫· 3-0夫味基]乙基}- 7,9 -二氮-8丑·嗓吟-8-嗣
類似於實例73,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8-(曱氧基)_ 四氫-3-呋喃基]乙基}-9孖-嘌呤-6-胺製備。 L C M S (方法 B) · tRET=〇.90 min ; Μ Η+=3 3 4。 實例94 : 6_胺基_2_【(2_環丙基乙基)氧基卜四氫_ 3-呋喃基]乙基卜7,9-二氫-8好-嘌呤_8_酮
類似於實例73,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8-(曱氧基)_ 9_{2-[(3及)_四氫_3_呋喃基]乙基嘌呤-6_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0.90 min ; MH+=334。 實例% : 6·胺基-2_丨(2_環丙基乙基)氧基】_卜丨3_(四氫-3_呋 128935.doc -351 · 200843779 鳴基)丙基]_7,9·二氫-8丑·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78,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_卜(甲氧基)_ 9-[3-(四氫吱喃基)丙基]_9丹_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0.94 min ; MH+=348。 實例96 : 6胺基_2·[(2_環丙基乙基)氧基卜9丨4_(四氫_3咬 喃基)丁基】-7,9-二氫-8丑-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129,由2-[(2_環丙基乙基)氧基]_8_(甲氧基)_ 9_[4·(四氫吱喃基)丁基]_9//_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00 min ; ΜΗ+=362。 實例97 :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冬【2]四氫·2丑-哌 喊-2-基)乙基]-7,9-二氫_8好-嗓吟-8-酮
於室溫下’向2-[(2-環丙基乙基)氧基]甲氧基 (四氫 _2//-哌喃-2-基)乙基]-9/7-嘌呤 _6_胺(84·7 mg,0.234 mmol)於甲醇(7.9 ml)中之溶液中添加4〇 乂於丨,‘二噁烷中 之HC1(1.46 ml)以產生淺草黃色溶液。將反應混合物於周 128935.doc - 352- 200843779 圍溫度下攪拌隔夜(20小時)且接著於真空中蒸發以產生無 色油狀物/膠狀物。將此物質再溶解於曱醇中且向下通過5 g胺基丙基SPE渡筒(於甲醇中預調節),肖f醇洗蘇且蒸發 以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58.5 mg)。 LCMS(方法 A) : tRET=3,〇〇 rain ; MH+=348。 實例98 :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_9_丨3_(四氫_2丑_哌 喃-2-基)丙基卜7,9-二氫嘌呤_8_酮
類似於實例129,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9-[3-(四氫-2//-哌喃-2-基)丙基]-9//-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1:ret=1.〇6 min ; MH+=362。 實例99 : 6-胺基-2_【(2-環丙基乙基)氧基]-9-[4-(四氮-2丑-哌 喃基)丁基]_7,9_二氫·8丑-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84,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9-[4-(四氫-2/7-哌喃-2-基)丁基]-9//-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25 min ; MH+=376。 實例100 : 6_胺基-2-丨(2-環丙基乙基)氧基】-9-丨2-(四氫_2仏 哌喃-3-基)乙基]·7,9-二氫-8/ί-嘌呤酮 128935.doc - 353 - 200843779
類似於實例97,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_8_(曱氧基)_ 9-[2-(四氫-2//-哌喃_3·基)乙基]·9//_嘌呤-心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2 89 min ; μη+=348。 實例101 : 6-胺基_2-[(2_環丙基乙基)氧基]9丨4 (四氫-2丑· 旅喃-3-基)丁基】_7,9-二氫_8i^嘌呤_8_酮
類似於實例84,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_8-(甲氧基)_ 9-[4-(四氫-2//-哌喃基)丁基]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15 min ; MH+=3376。 實例102 : 6-胺基_2·[(2_環丙基乙基)氧基四氫2丑_ 旅喃_4_基)乙基卜7,9_二氫-81/•嘌岭-8-酮
類似於實例73,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_ 9-[2-(四氫-2//·哌喃-4-基)乙基]-9//-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〇,94 min ; MH+=:348。 實例1〇3 :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卜9_丨3-(四氫_2見 哌喃-4·基)丙基卜7,9-二氫-8丑-嘌呤-8-酮 128935.doc -354- 200843779
類似於實例69,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8-(甲氧基)_ 9-[3-(四氫-2丑-哌喃-4-基)丙基]-9/7-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0.99 min ; MH+ = 362。 實例104 : 6-胺基_2-【(2-環丙基乙基)氧基】·9-丨4-(四氫-2丑-哌喃·4_基)丁基】-7,9-二氫-8/Γ-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69,由2-[(2-環丙基6基)氧基]-8-(甲氡基)-9-[4-(四氫-2仏哌喃基)丁基]-9//-嗓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l.〇5 min ; MH+=376。 實例1〇5 ·· 6_胺基_2_【(2-環丙基乙基)氧基]冬丨2-(2,2二甲 基四氫-2仏哌淹_4_基)乙基】_7,9二氫-8好嗓呤冬酮
類似於實例71,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9-[2-(2,2-二 甲基四氫-2仏哌喃-4·基)乙基卜8_(甲氧基)_9//^票。令冬胺製 備。 LCMS(方法 A) : tRET=3 〇〇 min ; μη+=376。 實例1〇6 : 6-胺基_2·[(2_環丙基乙基)氧基卜9 [3-(2 2_二甲 128935.doc -355 - 200843779 基四氫_2丑·派喘-心基)丙基卜7,9_二氫_8好_嗓吟·8·酮
類似於實例72,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_9-[3-(2,2-二 甲基四氫-2//-哌喃-4-基)丙基]-8-(甲氧基)-9//·嘌呤-6-胺製 備。 LCMS(方法 A) : tRET=3.13 min ; MH+=390。 實例107 :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_[4-(2,2·二甲 基四氫_2及_哌喃_4_基)丁基]_7,9_二氫-8丑-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73,由2-[(2-環丙基乙基)氧基]-9-[4-(2,2-二 甲基四氫-2//-哌喃-4-基)丁基]-8-(曱氧基>9//-嘌呤-6-胺製 備。 LCMS(方法 A) : tRET=3.30 min,MH =404。 實例108 : 6•胺基-2-{【(lS)-l-甲基丁基]氧基卜9-[2-(四氫-2-呋喃基)乙基】-7,9-二氫_8丑_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84,由2-{[(15>卜甲基丁基]氧基}-8-(曱氧 基)-9-[2-(四氫-2-吱喃基)乙基]嗓呤-6-胺製備。 128935.doc - 356- 200843779 LCMS(方法 A) : tRET=2.91 min ; MH+=336。 實例109 : 6_胺基2-{[(lα-l_甲基丁基】氧基}_9パ3-(四氫 j 呋喃基)丙基】-7,9·二氫-8l3r-嘌呤·8_酮
類似於實例73,由2-{[(l幻-1-甲基丁基]氧基(甲氧 基)-9-[3-(四氫-2-吱喃基)丙基]-9//-嗓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01 min ; MH+=350。 實例110 : 6-胺基_2-{[(lS)-l_甲基丁基]氧基卜9-{2_[(3λ5)_四 氫·3·呋喃基]乙基卜7,9·二氫-8/Γ-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97,由2-{[(lS)-l-甲基丁基]氧基}_8一(甲氧
基)-9·{2-[(35>四氫-3-呋喃基]乙基}-9好-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2.73 min ; ΜΗ+=336。 實例111 : 6_胺基甲基丁基】氧基卜9-{2[(3/?卜四 氫-3-呋喃基]乙基}_7,9_二氫-8丑_嘌呤酮
類似於實例73,由2-{[(15>1_曱基丁基]氧基}_8_(甲氧 基)-9-{2-[(3及)-四氫-3-呋喃基]乙基嘌呤_6-胺製備。 128935.doc -357 - 200843779 LCMS(方法 A) : tRET=2.75 min ; MH+=336。 實例112 : 6…胺基-2-{[(1S)-l-甲基丁基]氧基}_9_【3_(四氫_3_ 呋喃基)丙基]-7,9-二氩·8^·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69,由2-{[(1幻-1-甲基丁基]氧基}_8_(曱氧 基)-9-[3-(四氫_3_呋喃基)丙基]·9//_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〇.99 min ; ΜΗ+=350。 實例113 ·· 6-胺基-2_{[(1S)_1-曱基丁基]氧基卜9-μ-(四氫 咬鳴基)丁基】·7,9-二氮· 8/Γ-噪吟-8 -嗣
類似於實例69,由2-{[(15>1_甲基丁基]氧基}_8气曱氧 基)·9-[4_(四氫-3-呋喃基)丁基]·9//-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l.〇5 min ; ΜΗ+=364。 實例114*6-胺基_2_{[(145)_1_甲基丁基]氧基卜9-[2-(四氮- 2好-旅喃-2-基)乙基]-7,9-二氫-8及-嗓呤-8-酮
類似於實例84,由2-{[(15>卜甲基丁基]氧基(曱氧 基)-9-[2-(四氫-2//-哌喃-2-基)乙基]-9//-嘌呤-6-胺製備。 128935.doc -358 - 200843779 LCMS(方法 A) : 1:ret=3.03 min ; MH+=350。 實例115 : 6·胺基-2-{【(15)·1-甲基丁基】氧基卜9·[3_(四氫-2及-哌喃_2_基)丙基]-7,9-二氫-8及-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69,由2·{[(15>1-甲基丁基]氧基卜8-(甲氧 基)-9-[3-(四氫-2//-哌喃-2-基)丙基]-9//-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l.ll min ; ΜΗ+=364。 實例116 : 6-胺基-2-{[(l*S)-l-甲基丁基]氧基}-9-【4-(四氫· 2丑·哌喃_2_基)丁基]-7,9-二氫-8及-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84,由2-{[(1幻-1-甲基丁基]氧基卜8_(甲氧 基)-9-[4-(四氫- 2//-派喃-2-基)丁基]-9//-17票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29 min ; MH+ = 378。 實例117 : 6胺基-2-{[(lS)-l-甲基丁基】氧基卜9_【2气四氫_ 2/Γ·旅鳴-3·基)乙基】_7,9_二氮- 87/-嗓吟_8_剩
類似於實例84,由2-{[(lS)-l-甲基丁基]氧基卜8-(曱氧 基)-9-[2-(四氫-2/ί-哌喃-3-基)乙基]-9孖·嘌呤-6-胺製備。 128935.doc -359· 200843779 LCMS(方法 A) : tRET:2.91 min ; MH+=350。 實例118: 6-胺基-2-{【(lS)-l·甲基丁基】氧基卜(四氫 2仏哌喃-3·基)丁基]-7,9-二氫-8好-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84,由2-{[(1幻-1·曱基丁基]氧基}_8_(曱氧 基)-9-[4-(四氫-2丑-哌喃-3-基)丁基]-9//-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 • 17 min ; MH+=378 〇 實例119 · 6-胺基-2-{[(1 $)-1·甲基丁基】氧基}_ 9-[2-(四氫_ 2丑·旅喃-4-基)己基】_7,9_二氫-8好·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73,由2-{[(1幻-1-曱基丁基]氧基(甲氧 基)-9-[2-(四氫-2//-哌喃-4-基)乙基]-9//-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2.85 min ; MH+=350。 實例120 : 6-胺基甲基丁基]氧基卜9_【3(四氫_ 2丑-哌喃基)丙基】_7,9·二氫-8ΛΓ-嘌呤_8_酮
類似於實例69,由2-{[(15>1_甲基丁基]氧基}_8彳甲氧 基)-、[3-(四氫哌喃-4·基)丙基]_9丑-嘌呤_6_胺製備。 128935.doc -360- 200843779 LCMS(方法 B) : tRET=1.04 min ; MH+=364。 實例121 : 6 -胺基·2-{[(15")·1-甲基丁基]氧基}_9-丨4-(四氫_ 2丑-哌喃-4-基)丁基]-7,9_二氫-8^·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69,由2-{[(lS)-l-甲基丁基]氧基}-8_(曱氧 基)-9-[4-(四氫喃-4-基)丁基]-9/ί-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l.l〇 min ; ΜΗ+=378。 實例122 : 6-胺基_9-[2·(2,2-二甲基四氫-2i7_哌喃-4_基)乙 基]甲基丁基]氧基}_7,9_二氫-8好-嗓呤-8-酮
類似於實例84,由9-[2-(2,2-二曱基四氫-2//-哌喃-4-基) 乙基]·2-{ [(15)-1-甲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9//-嘌呤-6- 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24 min ; MH+二378。 實例123 : 6胺基_9-[3-(2,2-二甲基四氫-2丑·哌喃-4-基)丙 基]2·{【(ι$)_ι·甲基丁基]氧基卜7,9_二氫$月r—嗓吟萌
類似於實例73,由9-[3-(2,2-二甲基四氫-2//·哌喃-4-基) 128935.doc -361 - 200843779 丙基]-2-{[(15>1-曱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9H-嘌呤-6- 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15 min ; MH+=392。 實例124: 6_胺基-9-丨4_(2,2·二甲基四氮·2ΛΓ·派味_4_基)丁 基]-2_{[(15)·1-甲基丁基]氧基卜7,9_二氫_8丑_嘌呤_8_酮
類似於實例73,由9-[4-(2,2-二曱基四氫-2//-哌喃_4_基) 丁基]-2-{[(l*S)-l-甲基丁基]氧基}_8•(甲氧基)嘌呤-6_ 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32 min ; MH+=406 〇 實例125 · 6-胺基_2_{[(li?)-l -甲基丁基】氧基卜9_[2_(四氫· 2_呋喃基)乙基卜7,9-二氫_8丑-嘌呤_8-酮
於室溫下,向2][⑽)_丨_甲基丁基]氧基}_8_(甲氧基)冬 [2-(四氫-2-呋喃基)乙基嘌呤冬胺(5〇叫,〇⑷ _〇1)於甲醇(1 〇⑹)中之溶液中添加4 i,4_二鳴烷中之 HCL(0.894 m卜3.58 mm。丨)以產生淺草黃色溶液。將反應 ,合物於371下攪拌3小時,且於吹氮裝置上移除溶劑隔 夜。將殘餘物溶解於甲醇中且裝載於2 §胺基丙基則遽筒 上’且用曱醇溶離。將適當溶離份組合且於氮氣流下於吹 128935.doc -362- 200843779 氣裝置中乾餘以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26 mg)。 LCMS(方法 B) : tRET=0.99 min ; MH+=336。 實例126 : 6-胺基-2-{【(li?)-l-甲基丁基i氧基卜9·[3·(四氫_ 2·咬味基)丙基】_7,9-二氫-8/Γ·嘱吟酮
類似於實例73,由2-{[(li?)-l-曱基丁基]氧基卜8_(甲氧 基)-9·[3-(四氫-2-呋喃基)丙基]-9//-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2.90 min ; ΜΗ+=350。 實例127 : 6_胺基甲基丁基]氧基卜9]2-【(35)_ 四氫_3_呋鳴基]乙基}_7,9_二氫-8丑-嗓呤-8-酮
類似於實例97,由2-{[(1及)-1-甲基丁基]氧基}-8-(甲氧 基)-9_{2-[(35>四氫呋喃基]乙基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2.72 min ; ΜΗ+=336。 實例128 : 6-胺基_2_{【(li?)小甲基丁基]氧基}_9_{2_[(3/?)_ 四氫呋喃基】乙基卜7,9-二氫-8丑-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73,由2-{[(li〇-l-甲基丁基]氧基}·8_(甲氧 128935.doc -363 - 200843779 基)-9-{2-[(3i〇-四氫-3-呋喃基]乙基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2.73 min ; ΜΗ、336。 實例129 ·· 6_胺基甲基丁基]氧基}·9-[3·(四氫-3·呋喃基)丙基]-7,9-二氫·8丑-嘌呤-8-酮
於室溫下’向2-{[(1幻-1-甲基丁基]氧基甲氧基)_9_ [3-(四氫-3-呋喃基)丙基]-9//-嘌呤-6-胺(52 mg,0.143 mmol)於甲醇(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4 Μ於二噁烷中之 HC1(0,894 ml,3.5 8 mmol)。將反應混合物於室溫下授拌 1 8小時且於真空中濃縮以產生白色固體。將此物質溶解於 甲醇中且裝載於2 g胺基丙基SPE濾筒上,用甲醇溶離。移 除溶劑以產生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3 6 mg)。 LCMS(方法 B) : tRET=〇.99 min ; MH+=350。 實例13G : 6-胺基_2-{[(lU)小甲基丁基】氧基}冬丨4_(四氫_ 3_呋喃基)丁基】_7,9·二氫-8ΖΓ-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129,由2-{[(1及)-1-曱基丁基]氧基(甲氧 基)-9-[4-(四氫-3-呋喃基)丁基]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l.〇5 min ; MH+=364。 實例·· 胺基甲基丁基]氧基卜9_【2_(四氫_ 128935.doc -364- 200843779 2及-派味-2-基)乙基卜7,9_二氫_8丑_嘌呤_8_酮
類似於實例125,由甲基丁基]氧基}_8-(甲氧 基)-9-[2-(四氫^哌喃-2-基)乙基]_9/^嘌呤_6_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08 min ; MH+=350。
實例132 : 6-胺基-2·{[(11〇-1-甲基丁基]氧基卜9·【3_(四氫-2及-哌喃-2-基)丙基卜7,9·二氫-8丑-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129,由2-{[(1及)-1-甲基丁基]氧基}-8-(曱氧 基:h9-[3·(四氫-2//-哌喃-2-基)丙基]-9/f-嘌呤-6-胺製備。 L C M S (方法 B) · tRET=l.ll min ; Μ Η+=3 6 4。
實例133 : 6-胺基甲基丁基】氧基卜9-[4-(四氫-2及·哌喃-2-基)丁基】_7,9·二氫_8及·嘌呤-8_酮
類似於實例84,由2-{[(1及)-1-曱基丁基]氧基}-8-(甲氧 基)-9_ [4-(四氫-2/^哌喃-2-基)丁基]-9//-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26 min ; MH+=378。 實例134 : 6 -胺基-2-{[(1及)-1-甲基丁基]氧基}-9-[2-(四氫- 128935.doc - 365 - 200843779 2及-旅喃_3·基)乙基]_7,9_二氫-8丑-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125,由2-{[(1/0-1-甲基丁基]氧基}-8-(甲氧 基)-9-[2-(四氫-2//-哌喃-3-基)乙基]-9//-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l.〇2 min ; MH+=350。 實例135 : 6-胺基-2-{[(11〇·1-甲基丁基]氧基}-9-[4_(四氫-2//-哌喃-3-基)丁基]-7,9-二氫-8及-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125,由2-{[(li〇-l -曱基丁基]氧基}-8-(曱氧 基)-9-[4-(四氫-2/ί-哌喃-3-基)丁基]-9/ί-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l,13 min ; ΜΗ+=378 〇 實例136 : 6-胺基-2-{[(li〇-l-甲基丁基]氧基}·9-【2-(四氫-2丑-派喃-4·基)乙基]-7,9-二氫-8丑嘌呤_8_酮
類似於實例73,由2-{[(li?)-l-曱基丁基]氧基曱氧 基)-9-[2-(四氫-2//-旅喃-4-基)乙基]-9//-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2.84 min ; MH+=350。 實例137 : 6-胺基-2-{[(li?)-l-甲基丁基】氧基}·9-【3·(四氫_ 2丑-哌喃-4-基)丙基]-7,9·二氫·8Η-嘌呤-8-酮 128935.doc -366- 200843779
類似於實例129,由2-{[(li〇-l-曱基丁基]氧基}_8_(甲氧 基)-9-[3-(四氮-2 旅喃-4 -基)丙基]-9 σ票吟·6 -胺製備。 LCMS(方法 Β) · tRET=l.〇4 min,ΜΗ =364 〇 實例138 : 6-胺基-2-{【(li〇-l-甲基丁基]氧基卜9-[4-(四氫_ 2 -嘛* - 4 -基)丁基】_ 7,9 -二氮-8 嗓吟* - 8 -酿!
類似於實例129,由2-{[(li〇-l-甲基丁基]氧基卜8_(曱氧 基)-9-[4-(四氫-2//-旅°南-4-基)丁基]-9好-°票吟-6-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10 min ; MH+=378。 實例139 : 6-胺基-9-丨2-(2,2-二甲基四氫-2好哌喃基)乙 基】甲基丁基]氧基}-7,9-二氫-8/Γ•嗓呤·8_酮 ΝΗ,
類似於貝例125 ’由9-[2-(2,2 -二曱基四氮-2 Η- σ辰喃_ 4 -基) 乙基]-2-{[(1及)-1-甲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9//-嗓呤-6· 胺製備。 LCMS(方法 B) : tRET=1.07 min ; MH+=378。 實例140 : 6-胺基-9-丨3-(2,2-二甲基四氫-2丑-哌喘基)丙 128935.doc -367 - 200843779 基]-2-{【(lif)_l-甲基丁基]氧基}-7,9-二氫-8丑-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73,由9-[3-(2,2-二曱基四氫·2//_哌喃-4·基) 丙基]曱基丁基]氧基}-8-(曱氧基)-9//-嘌呤-6-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16 min ; MH+=392。 實例141 : 6胺基_9_[4-(2,2-二甲基四氫_2及-哌喃_4_基)丁 基卜2-{[(1/?)-1_甲基丁基]氧基}-7,9_二氫-817-嘌呤-8-酮
類似於實例73,由9-[4-(2,2-二曱基四氫-2//-哌喃-4-基) 丁基]-2-{[(li〇-l-甲基丁基]氧基}-8-(甲氧基)-9//-嘌呤-6- 胺製備。 LCMS(方法 A) : tRET=3.33 min ; MH+=406。 多態現象 根據以下方法,對某些本發明化合物之樣品執行X射線 粉末繞射(XRPD)及差示掃描熱量測定(DSC)。
XRPD 使用 XCelerator债測器,以 PANalytical X’Pert Pro粉末繞 射計(型號PW3040/60,序號DY1850)獲取X射線粉末繞射 資料。獲取條件為:輻射:Cu Κα,產生器電壓:40 kV, 128935.doc -368 - 200843779 產生器電流:45 mA,起始角度20。2Θ,終點角度:4〇。 2Θ步長· 0·0167。2Θ,每步時間:31.75秒。將幾毫克樣 品安置於Si晶圓(零背景)板上,從而產生薄粉末層,藉此 來製備樣品。
DSC 使用ΤΑ Ql〇〇〇熱量計(序號1〇〇〇_〇126)獲得dSC熱分析 圖。將樣品稱量於鋁盤中,將盤蓋子置放於頂部且輕輕地 壓緊而不密封該盤。使用1〇°c mirfi之加熱速率進行實 驗。 圖1-7展示某些本發明化合物之代表性XRPD繞射圖。圖 8-12展示某些本發明化合物之代表性DSC熱分析圖。 生物學資料 根據以下檢定’測試本發明化合物之活體外生物活性·· 檢定來自人類周邊金液單核細胞(PBMC)之干擾素之誘導 開發基於用測試化合物刺激源自人類供體血液之周邊血 液單核細胞(PBMC)的檢定。將測試化合物與新鮮分離之 PBMC—起培育後,使用對大多數ΐρΝα同功異型物具有廣 泛特異性之免疫檢定來檢定細胞上清液之干擾素a。 觀察到一些供體對已知干擾素誘導物之反應有變化,因 此出於標準化目的將雷西喹莫特包括在此等檢定中。 干擾素誘導檢定fAf 化合物製備 將化合物溶解於DMSO中。對於無菌96孔組織培養板中 之生長培養基(補充有1〇%(ν/ν)胎牛血清(pcs)、1〇〇 U/ml 128935.doc -369- 200843779 盤尼西林G、1 00 pg/mi鏈徽素、;f 〇 mM L-麵醯胺酸及i x 非必需胺基酸之RPMI 1640培養基)中的各化合物,製備化 合物之連續3倍稀釋液。對於各pbmc供體,雙重複檢定各 化合物。 各檢定包括陽性對照物(雷西喹莫特)及陰性對照物(生長 培養基)。對於各化合物,將資料表示為Ec5q(計算為產生 干擾素α之50%最大誘導所需之化合物的濃度)及表示為與 在同一供體及實驗中關於雷西喹莫特所計算之相比較 的相對活性。 PBMC之製備 自兩個人類供體獲得血液樣品。將25 ml體積之全血覆 蓋於Accuspin管中之15 ml柘“叩叫此上,以21〇〇 rpm離心 20 mm且小心地移除血漿/hist〇paques面處之帶狀物。用 PBS將所收集之細胞洗滌兩次(以21〇〇 rpm離心1〇 min)且使 其再懸浮於10 ml生長培養基中。製備細胞於錐蟲藍中之 1.20稀釋液且對其進行計數。接著,以} 微升/孔稀釋 PBMC以產生各孔2x1 〇6個細胞/毫升之最終濃度,屆時將 其添加至經稀釋化合物中。 將細胞製劑於37。(:、5% CC4下培育24 h。接著,將來自 各孔之細胞培養基轉移至96孔濾板中且於真空下將無細胞 上清液收集於新96孔板中。在分析之前,將此等上清液儲 存於-20°C下。 檢定干擾素α 使用多同功異型物免疫檢定來量化PBMC上清液中之干 128935.doc -370- 200843779 擾素ct。對於干擾素α之直接量化而言,各檢定中包括重組 人類干擾素a 2a之標準線(PBL實驗室)。 將抵抗人類IFN-α之兔子多株抗體(目錄號3丨丨〇 J, Stmech Scientific)以1:6400稀釋於磷酸鹽緩衝生理食鹽水 (PBS)中且將 20 μΐ添加至 Meso-Scale Discovery(MSD)單一 小斑96孔GAR板之各孔中。於室溫下,將該板在有力震盈 下培育1 h。用PBS洗滌三次後,將20 μΐ細胞上清液添加至 板之各孔中。接著,於室溫下將板在有力震盪下培育i h。將經硫(sulf〇)-TAG標記之IFN-a之一對單株抗體(目錄 號 21100及 21112,Stratech Scientific)以 1:500稀釋於生長 培養基中且將20 μΐ添加至板之各孔中。於室溫下,將板在 有力震盪下再培育1 h。用PBS洗滌三次後,將150 μΐ之χ2 Τ緩衝劑(MSD)添加至各孔中且接著,以MSD Sector 6000 板讀取器讀取該板。 由使用重組IFNa 2a建構之標準線量化上清液中之ΐρΝα 濃度。此檢定中之偵測限度為約1 pg/ml。 干擾素誘導檢定fBf PBMC之製備 由健康人類供體獲得至多200 ml之血液樣品。將25 ml體 積之全血覆蓋於Leucosep管中之15 ml菲科爾(Ficoll)梯度 上,且以1000 g離心20 min。小心地移除血漿/histopaque 界面處之帶狀物中之細胞且用PBS洗滌兩次(以400 g離心5 min以得到收穫物)。將最終離心塊再懸浮於冷束培養基 (90%熱滅活血清,10% DMSO)中,達到4x107個細胞/毫升 128935.doc -371 - 200843779 之細胞濃度。接著,使用速率受控冷凍機冷藏(冷凍)再懸 浮之細胞,且將其儲存於_140°C下歷時至多4個月。 檢定干擾素α 在檢定之前,立即將冷藏(冷凍)PBMC之小瓶於37。〇水 浴中快速解凍。製備細胞於錐蟲藍中之1:1〇稀釋液且對其 進行計數。接著,將PBMC稀釋於生長培養基[RpMi 1640,含有10%胎牛血、盤尼西林+鏈黴素 (Gibco 目錄號 25030-024,1:50)、L-麵醯胺酸 2 mM及 1〇〇〇 • 個單元/毫升重組人類IFNl(Preprotech目錄號3〇〇_〇2)]中, 達到lxlO6個細胞/毫升之密度,且將其分配於含有〇·25 W DMSO或溶解於純DMSO中之測試化合物的384孔透明 Greiner聚丙烯板中。化合物之最高最終濃度通常為5〇 μΜ。將板於37°C、5% C02下培育24 h。 使用多同功異型物免疫檢定來量化pbmc上清液中之干 擾素α。將抵抗人類IFN-α之兔子多株抗體(目錄號311〇ι, Stratech Scientific)以1:1〇〇〇〇稀釋於檢定緩衝劑(含有1〇% _ 胎牛血清之RPMI 1 640,Invitrogen)中且將20 μΐ添加至 MSD(Meso-Scale Discovery)單一小斑 384 孔 GAR(山羊抗兔 子抗體塗覆)板之各孔中。於室溫下,將板在有力震盪下 培月1 h。用PBS洗條二次後,將20 μ 1細胞上清液添加至板 之各孔中。接著,於室溫下將板在有力震盪下培育1 h。 用硫(sulfo)-TAG(MSD)標記IFN-α之一對單株抗體(目錄號 21100 及 21112,Stratech Scientific),以 1:1000 稀釋於檢定 緩衝劑中且將20 μΐ添加至板之各孔中。於室溫下,將板在 128935.doc -372- 200843779 有力震盪下再培育1 h。用PBS洗滌三次後,將30 μΐ之x2 Τ 緩衝劑(MSD)添加至各孔中且接著以MSD Sector 6000板讀 取器讀取該板。 將資料標準化為1 μΜ雷西喹莫特(n=l6)及DMS0(n=16) 之内板對照。藉由在ActivityBase中與IRLS擬合之4-參數 曲線,由測試化合物之11點、兩倍連續稀釋導出pEC50 值。 藉由來自化合物刺激之人類周邊血液單核細胞(PBMC)之 上清液抑制C型肝炎病毒複製。 建立檢定以量測來自先前已用化合物刺激之人類PBMC 之上清液中的抗病毒活性。 使用經雙順反子複製子穩定轉染之Huh-7細胞株進行活 性檢定,該細胞株包含HCV Coni-ET構築體(Pietschmann 等人,2002 J. Virol· 2002 76(8):4008-21)及螢火蟲(北美螢 火备(Photinus 螢光素酶基因,自ReBLikon
GmbH,Germany獲得。 使每孔1.5x104個HCV ET複製子細胞生長於96孔板中之 90微升細胞培養基中隔夜。將十微升以上產生之PBMC上 清液的三倍稀釋液(用測試化合物刺激源自人類供體血液 之周邊血液單核細胞(PBMC))添加至ET細胞中。48小時培 育後,移除檢定培養基且使用Steadylite檢定系統(Perkin Elmer)在細胞單層中量測螢光素酶活性。EC5G值計算為產 生與來自未受刺激之PBMC培養物之上清液相比較能夠將 HCV複製抑制50%的PBMC上清液之化合物濃度。 128935.doc -373 - 200843779 卵白蛋白(OVA)誘導之急性肺部炎症之抑制。 第0天及第14天,經由腹膜内途徑用0.2 ml磷酸鹽緩衝生 理食鹽水(PBS)體積中之吸附於2 mg氫氧化銘的10 pg OVA 給雌性BALB/c小鼠(18-20 g)接種。第24-26天,於全身麻 醉下用50 μΐ生理食鹽水或〇VA(如上調配)經鼻内對小鼠攻 毒。 在由生理食鹽水中之0.2% Tween 80組成之媒劑中,以5 mg/kg經口給與干擾素誘導之測試化合物。第23至27天, 每曰給與劑量一次,初始劑量在首次攻毒前24 h給與。攻 毒當天’在攻毒後一小時將化合物或媒劑給與動物。因 此,動物接受總共5次劑量。 使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作為陽性對照物,在第24 至27天母天於同一媒劑中以1 〇 mg/kg經口給與一次,初始 劑量在首次攻毒前1 h給與。因此,動物接受總共4次劑 量。 第28天殺死動物(最後生理食鹽水或〇VA攻毒後48小時) 且用5\11111(?38中之〇.1%牛血清白蛋白、1〇11^]££)丁/^執 行支氣管肺泡灌洗(BAL),且混合。藉由光散射流式細胞 儀鑑別BAL中之多種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嗜伊紅血球及 嗜中性白細胞,且進行量化。 結果 在干擾素誘導檢定,A,中,實例1至6〇具有介於〇〇1與19 μΜ之間的平均EC5〇。 在干擾素誘導檢定’B,中,實例13異構體}、實例13異構 128935.doc -374- 200843779 體2、實例1 6異構體1、實例工 ^ 貝1 b呉構體2、實例26異構體i、 貝例2 6異構體2、會々丨9 7显娃·触,^ 只例27異構體1、實例27異構體2及實例 ,50 61_141亦具有介於_與1〇 μΜ之間的平均EC‘ 、 複製子檢定 在上述複製子檢定中,實例1及4分別具有0.043 μΜ及 1·〇5 μΜ 之平均 EC5()。 卵白蛋白誘導之急性肺部炎症模型
在上述卵白蛋白誘導之急性肺部炎症模型中,與生理食 鹽水處理之對照組比較,實例4分別使bal中之淋巴細 胞、嗜伊紅血球及嗜中性白細胞計數減少66%、72%及 5 0 /〇。在同一實驗中,地塞米松分別使bal中之淋巴細 胞書伊紅血球及嗜中性白細胞計數減少87%、92%及 68% 〇 在上述卵白蛋白誘導之急性肺部炎症模型中,與生理食 鹽水處理之對照組比較,實例1 2分別使BAL中之淋巴細 胞、嘻伊紅血球及嗜中性白細胞計數減少68%、67〇/〇及 58% °在同一實驗中,地塞米松分別使BAL中之淋巴細 胞、嘻伊紅血球及嗜中性白細胞計數減少86〇/。、86〇/〇及 65% 〇 【圖式簡單說明】 圖1 : 6-胺基-2-丁基胺基·9-(四氫-2/7-哌喃-4-基甲基)-7,9-二氫嘌呤-8_酮之xrpd繞射圖。 圖2 : 6-胺基-2-(丁氧基)-9-(四氫-3-呋喃基甲基)-7,9-二 氫嘌呤-8-酮,異構體1之XRPD繞射圖。 128935.doc 375- 200843779 圖3 · 6 -胺基- 2- (丁乳基)-9-(四氣-3-咬喃基甲基)-7,9 -二 氫-8//-嘌呤-8-酮,異構體2之XRPD繞射圖。 圖4 . 6 -胺基- 2- ( 丁基胺基)-9·(四鼠-3·σ夫喃基曱基)-7,9_ 二氫-8//-嘌呤-8-酮,異構體1之XRPD繞射圖。 圖5 .6 -胺基-2·(丁基胺基)-9-(四鼠-3-σ夫喃基甲基)-759_ 二氫-8//-嘌呤-8-酮,異構體2之XRPD繞射圖。 圖6 · 6 -胺基- 2- [(2-ί哀丙基乙基)氧基]-9-(四鼠-3-咬喃基 甲基)-7,9-二氫-8F-嘌呤-8-酮,異構體1之XRPD繞射圖。 • 圖7 :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四氫-3_呋喃基 甲基]-7,9-二氫-8//-嘌呤-8-酮,異構體2之XRPD繞射圖。 圖8 · 6-胺基-2- 丁基胺基-9-(四鼠- 喃-4-基曱基)· 7,9-二氫-8//-嘌呤-8·酮之DSC熱分析圖。 圖9 · 6 -胺基- 2- (丁乳基)-9-(四氣-3-咬喃基甲基)-7,9-二 氫-8//-嘌呤-8-酮,異構體1之DSC熱分析圖。 圖10 · 6-胺基-2-(丁氧基)-9-(四氮-3-σ夫喃基甲基)-7,9-二 氫-8//-嘌呤-8-酮,異構體2之DSC熱分析圖。 圖11 · 6·胺基- 2- ( 丁基胺基)-9-(四氮-3-σ夫喃基甲基)-7,9-二氫-8//-嘌呤-8-酮,異構體2之DSC熱分析圖。 圖12 · 6-胺基·2·[(2·壞丙基乙基)氧基]·9-(四鼠-3 -咬喃 基甲基)-7,9-二氫嘌呤-8-酮,異構體1之DSC熱分析 圖。 128935.doc -376-

Claims (1)

  1. 200843779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式(I)化合物,
    Ο) 其中:
    ^為Cl.8燒基胺基、Cl·8烧氧基、C3-7環烧基CK6烧基 胺基、C3_7環烷基cK6烷氧基、 70 土 腕b-Cl.3院氧基; ‘乳基k院氧基或 W為含有一個氧原子之5員或6員飽和脂族雜環; R 為-(CH2)n-Het ; n為具有1至4之值之整數; Η,含有一個氧雜原子之5員或6員飽和脂族雜環, 该雜環可經一或兩個C i _4烧基取代; 或其鹽或溶劑合物。 2.如請求項丨之化合物,其中…為。^6烷基胺基、Ci8烷氧 基、C3·7環烷基Cl·6烷基胺基、C37環烷基c】_6烷氧基、 Cw烧氧基Cu烷氧基或Hetb-Ci_3烷氧基。 3·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Ri為正丁氧基、正丁基胺 基、2,2·二甲基戊氧基、正戊基胺基、3_曱基丁氧基、2_ 甲基丁氧基、1-甲基丁氧基、2-甲基丁基胺基、3 -曱基 丁基胺基、1-甲基丁基胺基、2-(環丙基)乙氧基、2_(乙 氧基)乙氧基、(1-甲基-2-甲氧基)乙氧基、環己基甲基胺 I28935.doc 200843779 基、環戊基曱基胺基、2-(環丙基)乙基胺基、2-(曱基)丙 氧基、環己基甲氧基、甲氧基乙氧基、(2-四氫呋喃基) 甲氧基、(2-四氫-2H-哌喃基)甲氧基或2-(異丙氧基)乙氧 基。 4·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η為1。 5·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η為2。 6·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η為3。 7·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η為4。 8·如睛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η為1且Het為四氫呋喃-3-基、四氫-2H-哌喃-3-基、四氫-2H-哌喃-4-基、四氫咬 喃基、2,2-二甲基四氫-2H-哌喃-4-基或四氫-2H-哌喃- 2-基° 9·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η為2且Het為四氫-2H-哌 南4基、四氫σ夫味-2—基、四氫_211-旅喃-3-基、四氫· Η辰南-2 -基或四氮咬。南-3 -基。 10·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η為3且Het為四氫-2Η-哌 喃-3-基。 U·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η為4且Het為四氫-2H-哌 喃_3_基。 I1·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R2為正丁基胺基、正丁氧 基、(R)、1-甲基丁氧基、(S)-l-甲基丁氧基或2_(環丙基) 乙氧基。 1 128935.doc 2 3·如明求項2或2之化合物,其中η為1且R1為四氫-2H-旅。南-心基或四氫呋喃-3-基。 200843779 14·如明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R1為正丁基胺基、正丁氧 基或2弋環丙基)乙氧基。 15·如明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Het為四氫呋喃-3·基、四 氫-2H-哌喃-3_基、四氫_2H_哌喃-4•基、四氫呋喃-2_ 基、2,2·二甲基四氫·2Η-哌喃《4-基或四氫-2H-哌喃-2- 基。 16.如睛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Het為四氫-2Η-哌喃-4-基 四氫ϋ夫喃-2-基、四氫-2H-旅喃-3-基、四氫- 2H-派 喃-2-基或四氫呋喃基。 17·如睛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Het為四氫_2Η_哌喃-3_ 基。 18·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Het為四氫-2Η-哌喃 19·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Het為四氫_2Η_哌喃-4_ 基、四氫-2Η-哌喃-3-基、四氫-2Η-哌喃-2-基、2,2-二甲 基四氧、2Η-哌喃-4-基、四氫呋喃-3-基或四氫-2Η-哌喃_ 2 -基。 2〇·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η為2且Het為四氫_2Η-哌 喃-心基、四氫-2Η-哌喃-3-基、四氫-2Η-哌喃-2-基、2,2- 一曱基四氫-2Η-旅喃-4-基、四氫σ夫喃-3-基或四氫吱喃-2-基。 21·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η為3且Het為四氫-2Η-哌 喃基、四氫-2H-哌喃-3-基、四氫-2H-哌喃-2-基、2,2-二曱基四氫-2H-哌喃-4-基、四氫呋喃-3-基或四氫呋喃- 128935.doc 200843779 2-基。 22·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η為4且Het為四氫-2H-哌 口南-4-基、四氮-2H·旅喃-3-基、四氮-2H·旅鳴-2-基、2,2-二甲基四氮-2 Η -σ辰喃-4-基、四鼠ϋ夫喃-3 -基或四氮咬喃-2-基。 2 3. —種化合物,其選自由下列各物組成之清單: 6-胺基-2-丁氧基-9-(四氫-2Η-哌喃-4-基甲基)-7,9-二氫-8H-。票呤-8 -酉同; 6 -胺基-2-丁氧基- 9- (四氮- 2H -旅喃-2-基甲基)-7,9-二氮_ 8 Η -u票吟-8 -酉同; 6 -胺基-2-丁氧基- 9- (四氮ϋ夫喃-2-基甲基)-7,9 -二氮- 8H-^ 呤-8-酮; 6-胺基-2-丁基胺基-9-(四鼠-2H- ϋ辰喃-4-基甲基)-7,9 -二 氫-8Η-σ票呤-8-酮; 6 -胺基-2-丁基胺基-9-(四氮-211-旅喃-2-基甲基)-7,9 -二 氫-8Η_σ票呤-8-酮; 6·胺基-2-丁基胺基-9-(四氫呋喃-2-基甲基)_7,9_二氫-8Η-σ票呤-8 -酮; 6 -胺基-2-丁基胺基-9-[2-(四氮- 2Η -派喃-4-基)乙基]·7,9_ 二氫-8Η-嘌呤-8-酮; 6-胺基-2-丁基胺基-9-(四氫呋喃-3-基甲基)-7,9-二氫-8Η-嘌呤-8-酮; 6-胺基·2- 丁基胺基-9-(四氮-2H -略喃-3-基甲基)-7,9·二 氫-8Η-σ票吟-8-酮; 128935.doc -4- 200843779 6-胺基-2-丁氧基-9-(四氫呋喃-3-基甲基)-7,9-二氫-8H-嘌 呤-8-酮; 6-胺基-2-丁氧基-9-[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7,9-二 氫-8H-嗓呤-8-酮; 6-胺基-2- 丁氧基- 9- (四鼠- 2H -略鳴-3 -基甲基)-7,9-二鼠-8H-嘌呤-8-酮; 6·胺基 2- 丁氧基-9- [2-(四鼠咬喃-2-基)乙基]-7,9-二鼠-8H-嗓吟-8-酮; 6 -胺基-2-丁基胺基-9- [2-(四氣ϋ夫喃-2-基)乙基]-7,9·二氮_ 8Η-嗓呤-8-酮; 6-胺基-2· 丁乳基-9- [2-(四鼠-2Η -派喃-3 -基)乙基]-7,9-二 氫-8Η-嘌呤-8-酮; 6-胺基-2- 丁基胺基-9- [2-(四鼠- 2Η -旅喃-3-基)乙基]-7,9_ 二 iL - 8 Η - ^票 °令-8 -酉同, 6 -胺基- 2- [(2,2 -二曱基戍基)氧基]-9-(四氮-2Η -旅喃-4 -基 甲基)-7,9-二氫·8Η-嘌呤-8-酮; 6-胺基-2-(戍基胺基)-9-(四氮- 2Η -旅喃-4-基甲基)-7,9-二 氫-8Η-σ票呤-8-酮; 6 -胺基·2-[(3-甲基丁基)乳基]-9-(四鼠-2Η -派喃-4 -基曱 基)-7,9 -二鼠-8 Η -嗓 σ令-8 -嗣, 6 -胺基-2-[(2-甲基丁基)氧基]-9-(四風J-2H -旅喃-4 -基甲 基)-7,9 -二鼠· 8 Η ·。票 σ令-8 -嗣, 6-胺基-2-[(1·甲基丁基)氧基]-9-(四氫-2Η-哌喃-4-基甲 基)-7,9-二氫-8H-嘌呤-8-酮; 128935.doc 200843779 6 -胺基-2-[(2-甲基丁基)胺基]-9-(四氮-2H -旅响-4 -基甲 基)-7,9 ·二氮-8 Η -σ票 σ令· 8 -酬, 6-胺基-2-[(3-曱基丁基)胺基]-9-(四氫-2Η-哌喃-4-基甲 基)-7,9-二氫-8H-嘌呤-8-酮; 6-胺基甲基丁基)胺基]-9-(四氫-2H-哌喃-4-基甲 基)-7,9-二鼠-8Η-σ票吟-8-嗣;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四氫-3-呋喃基甲基)-7,9 -二氫- δΗ-α票吟-8-酮; φ 6-胺基-2·丁氧基-9-[2·(四氫-2Η-哌喃-2-基)乙基]-7,9-二 氫-8Η-σ票呤-8-酮; 6-胺基-2-丁氧基-9-[(2,2-二甲基四氫-2Η-哌喃-4-基)甲 基]-7,9-二氫-8Η-嘌呤-8-酮; 6-胺基-2-(丁基胺基)-9-[(2,2-二甲基四氫-2Η-哌喃-4-基) 曱基]-7,9-二氫-8H-嘌呤-8-酮; 6 -胺基-2-丁氧基-9-[2-(四鼠-3-ϋ夫喃基)乙基]-7,9-二鼠- 8 Η -嗓σ令-8 -嗣; _ 6 -胺基-2-(丁基胺基)-9-[2-(四鼠-2Η- ♦喃-2-基)乙基]- 7,9 -二氮-8 Η -σ票吟-8 -嗣, 6-胺基-2-(丁基胺基)-9-[2-(四鼠-3-°夫喃基)乙基]-7,9-二 氫_8Η-嘌呤-8-酮; 6 -胺基-2 - ( 丁氧基)-9 -(四鼠-3 -σ夫喃基甲基)-7,9 -二氮-8 Η _ 嘌呤-8-酮,異構體1 ; 6 -胺基- 2- (丁氧基)-9-(四鼠-3-ϋ夫喃基甲基)-7,9 -二氮-8Η-嘌呤-8-酮,異構體2 ; 128935.doc -6- 200843779 6胺基2 {[2_(乙氧基)乙基]氧基卜9_(四氫哌喃_4_基 甲基二氫_8H-嘌呤_8_酮; 6胺基2、[1-曱基-2·(甲氧基)乙基]氧基卜9-(四氫-2H-哌 喃基甲基)-7,9-二氫-8H_嘌呤-8-酮; 6_胺基·2·{[2-(乙氧基)乙基]氧基}-9-(四氫-2H-哌喃-3-基 甲基)_7,9_二氫_8H-嘌呤酮; 6·胺基-2-{[i-曱基_2·(曱氧基)乙基]氧基}_9_(四氫_2H_哌 味-3-基曱基)_7,9_二氫-8H-嘌呤酮; 6-胺基_2-[(環己基曱基)胺基]-9-(四氫-2H-哌喃-4-基甲 基)-7,9·二氫-8H-嘌呤-8-酮; 6_胺基_2_[(環戊基甲基)胺基]-9-(四氫-2H-哌喃-心基甲 基)_7,9_二氫-8H-嘌呤-8-酮;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胺基]_9_(四氫-2H-哌喃-4-基甲 基)-7,9 -一 氣- 8Η-σ票吟-8-嗣; 6-胺基-2-( 丁基胺基)-9-(四氫-3-呋喃基甲基)-7,9-二氫-8H-嘌呤-8-酮,異構體1 ; 6-胺基-2-(丁基胺基)_9_(四氫-3-呋喃基甲基)-7,9-二氫-8H-嘌呤-8-酮,異構體2 ; 6-胺基·2·[(2-曱基丙基)氧基]-9-(四氫-2H-哌喃-4-基曱 基)-7,9-二氫_8H-嘌呤-8-酮;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四氫-2H-哌喃-4-基曱 基)-7,9-二氫-8H-嘌呤-8-酮; 6 -胺基-2-[(環己基曱基)氧基]-9-(四氮-2H -派喃-4 -基甲 基)·7,9_二氳-8H-嘌呤-8-酮; 128935.doc 200843779 6-胺基-2-{[2-(甲氧基)乙基]氧基卜9_(四氣略。南-4基 甲基)-7,9-二氫-8H-嘌呤-8-酮; 6-胺基-2·{[2•(甲氧基)乙基]氧基}_9_(四氫_3·咬喃基甲 基)-7,9-二氫_8Η-嘌呤-8-酉同; 6-胺基-2-[(四氫_2_咳啥基甲基)氧基]_9_(四氫-2Η-旅喃- 4-基曱基)-7,9-二氫-8Η-嘌呤_8_酮; 6-胺基-2-(丁基胺基) 7,9·二氫-8H-嘌呤-8-酮; 四氫_2H•哌喃-3-基)丙基]·
    6-胺基-9-(四氫—2H_哌喃·4_基甲基)々·[(四氫々Η·哌喃_2_ 基曱氧基]·7,9-二氫-8H-嘌呤-8-酮; 6-胺基-2-({2-[(1_甲基乙基)氧基]乙基}氧基)-9-(四氯-2H_哌喃·4_基甲基)_7,9-二氫_8H-嘌呤u同; 6-胺基广(丁基胺基)_9例四氫.娘喃小基)丁朴 7.9- 二氫-8H-嗓呤; 6胺基2-[(2-%丙基乙基)胺基]冬(四氫咳喃基甲基)_ 7.9- 二氫-8H-嗓呤-8-酮; 6-胺基-2-[(2_環丙基乙基)胺基]冬(四氯孤㈣_3_基甲 基)_7,9-一 氧-8Η·σ票呤 _8_酮; 6-胺基广[(2_環丙基乙基)氧基]冬(四氣如夫喃基甲朴 7.9- 二氫-8Η-嘌呤_8_酮,異構體};及 6-胺基广[(2_環丙基乙基)氡基]冬[四氫_3十南基甲基]_ 7.9- 二氫-8H-嘌呤_8_酮,異構體2; 或其鹽或溶劑合物。 24· —種化合物 其選自由下列各物組成之清單: 128935.doc 200843779 6-胺基-2-( 丁氧基)-9-(四氫-3·咳喃基甲基)-7,9_二氫_8H_ 嘌呤-8-酮,異構體!; 6-胺基-2-丁基胺基-9-(四氮-2H -旅喃-4-基甲基)_7 9 -氫-8H-嘌呤-8-酮; 6-胺基-2-( 丁氧基)-9-(四氫-3-吱喃基甲基)_7,9_二氯 嘌呤-8-酮,異構體2 ; 6-胺基-2-( 丁基胺基)-9-(四氫-3-呋喃基甲基)_7,9_二氡_ 8H-嘌呤-8-酮,異構體1 ; 鲁 胺基_2-( 丁基胺基)-9-(四氫-3-呋喃基甲基)_7,9_二氣_ 8H-嘌呤-8-酮,異構體2 ; 6-ik基- 2-[(2-環丙基乙基)氧基]-9-(四氫_3-π夫喃基曱基) 7,9-二氫-8H-嘌呤,異構體1 ;及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_[四氫_3_呋喃基甲基]· 7,9-二氫-8Η-ϋ票呤-8 - S同,異構體2 ; 或其鹽或溶劑合物。 25· —種化合物,其選自由下列各物組成之清單: 參 胺基-2-丁氧基-9-[2_(四氫呋喃-2-基)乙基]·7,9_二气 8Η-嘌呤-8-酮,異構體1 ; 6-胺基-2-丁氧基-9-[2-(四氫呋喃_2_基)乙基]_7 9_二气 8Η-嘌呤-8-酮,異構體2 ; 6-胺基-2-丁基胺基-9-[2-(四氫-2Η-哌喃-3-基)乙基]_7 9 二氫-8Η-嘌呤-8-酮,異構體1 ; 6-胺基-2-丁基胺基-9-[2·(四氫-2Η-旅喃-3-基)乙美]7 9 二氩-8Η-嘌呤-8-酮,異構體2; 128935.doc -9- 200843779 6-胺基-2- 丁氧基- 9- [2-(四鼠-2H -0辰喃-2-基)乙基]-7,9-二 鼠-8 Η -17票吟-8 -嗣’異構體1, 6胺基-2- 丁氧基-9-[2_(四氮-2Η -旅喃-2-基)乙基]-7,9-二 氫-8Η-嘌呤-8-酮,異構體2 ; 6-胺基-2-丁氧基-9-[(2,2-二甲基四氫-2Η-哌喃-4-基)曱 基]-7,9 -二氮- 8Η-σ票σ令-8-顏]’異構體1 ; 6-胺基-2-丁氧基-9-[(2,2·二甲基四氫-2Η-哌喃-4-基)甲 基]-7,9-二氫-8Η-嘌呤-8-酮,異構體2; 6-胺基-2-(丁基胺基)-9-[3-(四氮-2-咬喃基)丙基]-7,9-二 氮-8 Η -嗓σ令-8 -嗣, 6-胺基-2-(丁基胺基)-9-[4-(四氮-2-咬喃基)丁基]-7,9-二 氫-8Η-嗓吟-8-酉同; 6 -胺基- 2- (丁基胺基)-9-{2-[(3S) -四鼠-3-ϋ夫喃基]乙基}_ 7.9- 二氫-811-嗓呤-8-酮; 6 -胺基-2-(丁基胺基)_9-{2 - [(3R) -四鼠-3-0夫喃基]乙基}_ 7.9- 二氫-811-0票吟-8-嗣; 6-胺基-2-(丁基胺基)-9-[3-(四鼠-3-咬喃基)丙基]-7,9-二 氮-8 Η -嗓σ令-8 -酉同; 6-胺基-2-(丁基胺基)-9-[4-(四鼠-3-咬喃基)丁基]-7,9-二 氮-8 Η -嗓吟-8 -嗣; 6胺基-2-( 丁基胺基)-9-[3-(四鼠-2Η-旅喃-2-基)丙基] 7.9- 二氫-8Η-嘌呤-8-酮; 6 -胺基-2·(丁基胺基)-9-[4-(四氮-2Η -派喃-2·基)丁基]_ 7.9- 二氫-8Η-嘌呤 _8_酮; 128935.doc -10- 200843779 6-胺基-2-( 丁基胺基)-9-[3-(四氫-2H-哌喃-4-基)丙基l· 7,9-二氫票呤-8-酮; 6-胺基-2·(丁基胺基)-9-[4-(四氫-2Η-哌喃-4-基)丁基]_ 6-胺基-2·(丁基胺基)-9-[2-(2,2-二甲基四氫-2Η-哌喃-4-基)乙基]-7,9-二氫-8Η-嘌呤-8-酮; 6-胺基-2_(丁基胺基)-9-[3-(2,2-二甲基四氫-2Η-哌喃 基)丙基]-7,9-二氫-8Η-嘌呤-8-酮; 6-胺基·2-( 丁基胺基)-9-[4-(2,2-二甲基四氫-2Η-哌喃-4-基)丁基]_7,9-二氫-8Η-嘌呤-8-酮; 6-胺基-2-(丁氧基)-9-[3_(四氫-2-咬喃基)丙基]-7,9 —- SL ^ 8Η-嘌呤-8-酮; 6-胺基-2-( 丁氧基)-9-[4-(四氫-2-呋喃基)丁基]-7,9-二氫-8H-嘌呤-8_酮; 6_胺基_2-(丁氧基)-9-{2-[(3S)-四氫-3-呋喃基]乙基}-7,9-二氫-8H-嗓吟u同; 6-胺基-2-(丁氧基)_9-{2-[(3尺)-四氫-3-吱鳴基]乙基卜79_ 二氫-8H-嘌呤-8-酮; 6-胺基-2-(丁氧基)-9-[3-(四氫-3-呋喃基)丙基]·7,9·二氣 8Η-嘌呤-8-酮; 6-胺基-2-(丁氧基)-9-[4-(四氫-3-呋喃基)丁基]_7,9•二气 8H-嘌呤酮; 6_胺基-2-(丁氧基)-9-[3-(四氫-211-派喊-2-基)丙基]_79 二氫-8H-嘌呤-8-酮; 128935.doc -11- 200843779 6-胺基-2-( 丁氧基)-9-[4-(四氫-2H-哌喃-2-基)丁基]-7,9-二氫-8H-嘌呤-8-酮; 6胺基-2-( 丁氧基)-9-[3-(四鼠-2H -派喃-3-基)丙基]-7,9· 二氫-8H-嘌呤-8-酮; 6-胺基-2-( 丁氧基)-9-[4-(四鼠-2H -派喃-3 -基)丁基]·7,9_ 二氫·8Η-σ票呤-8-酮; 6-胺基-2-(丁氧基)-9-[3-(四鼠-211-旅喃-4-基)丙基]-7,9-—鼠-8 Η -嗓σ令-8 -嗣, 6-胺基-2-( 丁氧基)-9_[4-(四氣-2Η -旅喃-4 -基)丁基]-7,9_ 二氫-8H-嗓呤-8-酮; 6 -胺基-2 - ( 丁氧基)-9-[2-(2,2 -二曱基四鼠-2 Η -派喃-4 -基) 乙基]-7,9 -二鼠-8 Η -σ票吟-8 -嗣; 6 -胺基- 2- (丁氧基)-9-[3-(2,2-二曱基四氮-2Η -派喃-4 -基) 丙基]-7,9 -二氮· 8 Η - °票σ令-8 -闕, 6 -胺基-2 - ( 丁氧基)-9-[4-(2,2 -二甲基四氮-2 Η -旅喃-4 -基) 丁基]-7,9-二氫-8Η-嘌呤-8-酮; 6-胺基-2-[(2-壞丙基乙基)氧基]-9- [2-(四氮-2-ϋ夫喃基)乙 基]· 7,9 -二氮-8 Η -σ票吟-8胃嗣; 6-胺基-2- [(2-壤丙基乙基)氧基]-9-[3-(四氮-2-ϋ夫喃基)丙 基]-7,9-二氫- 8Η-嗓吟-8-酿1 ; 6-胺基-2-[(2- ί哀丙基乙基)氧基]-9-[4-(四氮-2-ϋ夫喃基)丁 基]-7,9-二氫-8Η-嗓吟-8-酮; 6-胺基- 2- [(2-ί哀丙基乙基)氧基]·9-[2-(四鼠-3-咬喃基)乙 基]-7,9 -二鼠-8 Η -嗓 σ令-8 -嗣, 128935.doc -12- 200843779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_9-{2-[(3S)-四氫-3-呋喃 基]乙基}-7,9-二氫-8H-嘌呤-8-酮;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2-[(3R)-四氫-3-呋喃 基]乙基卜7,9-二氫-8H-嘌呤-8-酮; 6 -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3-(四氮- 3-σ夫喃基)丙 基]-7,9·二氮- 8Η·σ票吟-8-嗣;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4-(四氫-3-呋喃基)丁 基]-7,9 二氣-8 Η -嗓 σ令-8 -嗣;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2_(四氫-2Η-哌喃-2-基)乙基]-7,9-二氫-8Η-嘌呤-8-酮; 6-胺基-2-[(2-壞丙基乙基)氧基]-9-[3-(四氮- 2Η -旅喃-2-基)丙基]-7,9-二氫-8Η-嘌呤胃8-酮; 6 -胺基-2-[(2-ί哀丙基乙基)氧基]-9·[4-(四氯- 2Η -略喃-2-基)丁基]-7,9-二氫-8Η-嘌呤-8-酮; 6 -胺基-2-[(2-壞丙基乙基)氧基]-9-[2-(四氯-2Η-派喃-3·* 基)乙基]-7,9-二氫-8Η·嘌呤-8-酮; 6-胺基-2-[(2-壞丙基乙基)氧基]-9-[4-(四氮- 2Η -旅喃-3* 基)丁基]-7,9-二氫-8Η-嘌呤-8-酮;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2-(四氫-2Η-哌喃-4-基)乙基]-7,9·二鼠- 8Η -嗓吟-8-嗣;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3-(四氫-2Η-哌喃-4-基)丙基]-7,9 -二氮- 8Η -嗓吟-8-嗣;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4_(四氫-2Η-哌喃-4-基)丁基]-7,9-二氫-8Η-嘌呤-8·酮; 128935.doc -13- 200843779 6 -胺基-2-[(2-ί哀丙基乙基)氧基]-9-[2-(2,2-二曱基四氮-2H-哌喃-4-基)乙基]-7,9-二氫-8H-嘌呤-8-酮; 6-胺基-2-[(2-壤丙基乙基)氧基]-9-[3-(2,2 -二甲基四鼠-2 Η -咏►喃-4 -基)丙基]-7,9 -二氮-8 Η -嗓σ令-8 -顧I, 6-胺基-2-[(2-環丙基乙基)氧基]-9-[4-(2,2-二曱基四氫-2 Η -略►喃-4 -基)丁基]-7,9 -二氮-8 Η -嗓 σ令-8 -嗣, 6-胺基-2-{[(lS)-l-甲基丁基]氧基卜9-[2-(四氫-2-呋喃基) 乙基]-7,9 _二鼠-8 Η -嗓吟-8 -嗣; 6-胺基-2-{[(lS)-l-甲基丁基]氧基}-9-[3-(四氫-2-呋喃基) 丙基]-7,9 -二氮-8 Η -嗓吟-8 -嗣, 6-胺基-2-{[(lS)-l-甲基 丁基]氧基}-9-{2-[(3S)-四氫-3-呋 喃基]乙基}·7,9-二氫-8H-嘌呤-8-酮; 6-胺基-2-{[(lS)-l-甲基丁基]氧基卜9-{2_[(3R)-四氫-3-呋 喃基]乙基}-7,9-二氫-8H-嘌呤-8-酮; 6-胺基-2-{[(lS)-l-甲基丁基]氧基}-9-[3-(四氫-3-呋喃基) 丙基]-7,9-二氫-8H_嘌呤-8-酮; 6-胺基-2-{[(lS)-l_甲基丁基]氧基}-9-[4-(四氫-3-呋喃基) 丁基]-7,9-二氫-8H-嘌呤-8-酮; 6-胺基-2-{[(lS)-l -曱基丁基]氧基}-9-[2_(四氫-2H-哌喃-2-基)乙基]-7,9-二氫-8H-嘌呤-8-酮; 6-胺基-2-{[(lS)-l-甲基丁基]氧基}-9-[3-(四氫-2H-哌喃-2 -基)丙基]-7,9 -二鼠-8 Η -17票吟-8 -酉同; 6-胺基-2-{[(lS)-l -甲基丁基]氧基卜9-[4-(四氫-2Η-哌喃-2-基)丁基]-7,9-二氫-8H-嘌呤-8-酮; 128935.doc -14- 200843779 6-胺基-2-{[(lS)-l -甲基丁基]氧基四氫-2H-哌喃_ 3- 基)乙基]-7,9-二氫-8H-嘌呤-8-酮; 6-胺基-2-{[(lS)-l-甲基丁基]氧基}·9-[4-(四氫-2H-旅喃· 3 -基)丁基]-7,9 ·二氮-8 Η -嗓吟-8 -嗣; 6-胺基-2-{[(lS)-l-曱基丁基]氧基}-9-[2-(四氫-2Η-旅喃_ 4- 基)乙基]-7,9 -二氫- 8Η-σ票吟-8-嗣; 6-胺基-2-{[(lS)-l-甲基丁基]氧基卜9-[3-(四氫-2Η-旅喃_ 4-基)丙基]-7,9-二氫- 8H-嗓呤-8-酮; 6-胺基-2-{ [(1 S)-1 -甲基丁基]氧基卜9-[4-(四氫-2H-I喃_ 4-基)丁基]-7,9-二氮-8H-17票吟-8-嗣; 6-胺基-9-[2-(2,2-二甲基四氫-2H-派喃-4_基)乙基]_2_ {[(1S)-1-甲基丁基]氧基}-7,9-二氫-8H_嘌呤-8-酮; 6-胺基-9-[3-(2,2-二曱基四氫-2H-旅喃-4-基)丙基]·2_ {[(1S)-1-甲基丁基]氧基}·7,9-二氫-8Η-σ票呤_8-酉同; 6-胺基-9-[4-(2,2-二甲基四氫-2Η-旅喃-4-基)丁基] {[(1S)-1-甲基丁基]氧基卜7,9-二氫-8Η-嘌呤-8-酉同; 6-胺基- 2-{[(lR)-l -甲基丁基]氧基卜9-[2-(四氫吱鳴基) 乙基]-7,9 -二氯-8 Η -嗓σ令-8 -嗣; 6-胺基- 2-{[(lR)-l -曱基丁基]氧基卜9-[3-(四氫-2-吱。南基) 丙基]-7,9-二氫-8Η-嘌呤-8-酮; 6-胺基-2-{[(lR)-l-甲基 丁基]氧基}-9-{2-[(3S)-四氫 吱 喃基]乙基} - 7,9 -二氮-8 Η - °票吟-8 -綱; 6-胺基-2-{[(lR)-l-甲基丁基]氧基}-9-{2-[(3R)-四氫 _3-υ夫 喃基]乙基}-7,9 -二鼠- 8Η-σ票吟_8 -顚]; 128935.doc -15- 200843779 6-胺基-2-{[(lR)-l-甲基丁基]氧基}-9_[3·(四氫_3_咬喃基) 丙基]-7,9-二氫-8H-嘌呤-8-酮; 6-胺基-2-{[(lR)-l-曱基丁基]氧基}-9-[4-(四氫_3_吱„南基) 丁基]-7,9-二氫-8H-嘌呤-8-酮; 6_胺基-2-{[(lR)-l-曱基丁基]氧基}-9-[2·(四氣_2沁哌喃_ 2 -基)乙基]· 7,9 -二鼠-8 Η -嗓吟-8 -嗣; 6-胺基-2-{[(1R)-l-甲基丁基]氧基卜9_[3_(四氣_2Η_哌喃_ 2 -基)丙基]-7,9 -二氮-8 Η -17票吟-8 -嗣;
    6-胺基-MtdR)-!-曱基丁基]氧基卜9_[4_(四氫·2Η-哌喃_ 2- 基)丁基]-7,9 -二氮- 8Η -17票吟-8-酉同; 6-胺基曱基丁基]氧基卜9_[2_(四氫_2士哌喃_ 3- 基)乙基]-7,9-二氮- 8Η-^σ令-8_明; 6-胺基甲基丁基]氧基卜9_[4·(四氫哌喃_ 3- 基)丁基]_7,9-二氫-8H-嘌呤-8-酮; 6-胺基-2-{[(lR)-l-曱基丁基]氧基卜9_[2·(四氫·2H_哌喃― 4- 基)乙基]-7,9 -二氫- 8Η-σ票吟-8-酉同; 6-胺基-2-{[(lR)-l-甲基丁基]氧基卜9-[3-(四氫_2Η_哌喃_ 4-基)丙基]-7,9-二鼠- 8Η-嗓吟U同; 6-胺基-2-{[(lR)-l -曱基丁基]氧基卜9-[4-(四氫-2Η-哌喃· 4-基)丁基]-7,9-二氮-811-嗓吟-8-綱; 6-胺基·9-[2-(2,2-二曱基四氫-2Η-派喃-4-基)乙基]:2_ {[(1R)-1-甲基丁基]氧基}-7,9-二氫_8Η-嘌呤-8-酮; 6-胺基-9-[3-(2,2-二曱基四氫·2Η_派喃-4-基)丙基]-2-{[(1R)-1·甲基丁基]氧基}-7,9-二氫-8Η-嘌呤-8-酮; 128935.doc -16- 200843779 6…胺基-9-[4_(2,2-二甲基四氫-2H-哌喃-4-基)丁基 {[(1Κ)-^甲基丁基]氧基}-7,9-二氫-8H-嘌呤-8-酮; 及其鹽及溶劑合物。 26· —種製備如請求項1至25中任一項之式⑴化合物或其鹽 或溶劑合物之方法,其包含使式(ΙΙΑ)化合物去保護: ΝΜ
    其中R1及R2如上文關於式⑴化合物所定義且R3為Cw烷 基。 27· —種製備如請求項i至25中任一項之式⑴化合物或其鹽 或溶劑合物之方法,包含使式(XXIMb合物水解·· KIH
    其中R1及R2如上文關於式⑴化合物所定義且χ為鹵素原 28. —種製備如請求項!至25中任一項之其中…為8烷基胺 基或Gw環烷基Cw烷基胺基之式(I)化合物或其鹽或溶劑 合物之方法’其包含使式(χΧΙΙΙ)化合物: 128935.doc -17- 200843779
    其中γ為鹵素原子,R2如上文關於式(1)化合物所定義 且11為<^·6烷基,與式(VIB)化合物反應: R^H (VIB) 其中R1為烷基胺基或c3_7環烷基Cl_6烷基胺基。 29·如請求項26至2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下列至 少一者之步驟·· (I) 將式(I)化合物轉化為另一式⑴化合物,及; (II) 製備所得化合物之鹽或溶劑合物。 月求項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 物’其係用作活性治療劑。
    。月求項1、2及23至2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 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其係用於治療傳染性疾病、癌 症過敏性疾病及其他發炎性病狀。 32·如請求項丨、2及23至2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 接又之鹽或〉谷劑合物,其係用作疫苗佐劑。 33· -種如請求項12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 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的用途,其係料製造供治療傳毕 性疾病、癌症、過敏性疾病及其他發炎性病狀之 34.:種如請求項1至25中任-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 叉之鹽或溶劑合物的用途,其係用於製造供治療過敏 128935.doc -18- 200843779 性鼻炎之藥劑。 35· —種如請求項!至2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二 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的用途,其係用造供治療蜂細 之藥劑。 36. 一種W藥組合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25中任-項之化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及視情況 一或多種醫藥^ ^ -予上可接受之稀釋劑或載劑。 37· —種製備如枝 ^ 明求項3 6之醫藥組合物之方法,直包含 化合物或其醫兹粗 女〃。3將5亥 殺磁與L 、+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與一或多種 面条子上可垃& 要&之稀釋劑或載劑混雜之步驟。
    128935.doc 19-
TW097105460A 2007-02-19 2008-02-15 Compounds TW200843779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9052307P 2007-02-19 2007-02-19
US97231307P 2007-09-14 2007-09-14
US2192108P 2008-01-18 2008-01-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3779A true TW200843779A (en) 2008-11-16

Family

ID=39473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5460A TW200843779A (en) 2007-02-19 2008-02-15 Compounds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4) US7977344B2 (zh)
EP (1) EP2125792B1 (zh)
JP (1) JP2010519186A (zh)
AR (1) AR065372A1 (zh)
AT (1) ATE490249T1 (zh)
CL (1) CL2008000496A1 (zh)
CY (1) CY1111281T1 (zh)
DE (1) DE602008003764D1 (zh)
DK (1) DK2125792T3 (zh)
HR (1) HRP20110115T1 (zh)
PL (1) PL2125792T3 (zh)
PT (1) PT2125792E (zh)
SI (1) SI2125792T1 (zh)
TW (1) TW200843779A (zh)
WO (1) WO20081018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PI0509258A8 (pt) * 2004-03-26 2019-01-22 Astrazeneca Ab composto de 8-oxoadenina 9-substituída
WO2007034817A1 (ja) * 2005-09-22 2007-03-29 Dainippon Sumitomo Pharma Co., Ltd. 新規アデニン化合物
US7989459B2 (en) * 2006-02-17 2011-08-02 Pharmacopeia, Llc Purinones and 1H-imidazopyridinones as PKC-theta inhibitors
US20090281075A1 (en) * 2006-02-17 2009-11-12 Pharmacopeia, Inc. Isomeric purinones and 1h-imidazopyridinones as pkc-theta inhibitors
WO2008004948A1 (en) * 2006-07-05 2008-01-10 Astrazeneca Ab 8-oxoadenine derivatives acting as modulators of tlr7
TW200831105A (en) * 2006-12-14 2008-08-01 Astrazeneca Ab Novel compounds
TW200843779A (en) * 2007-02-19 2008-11-16 Smithkline Beecham Corp Compounds
ATE530549T1 (de) * 2007-03-19 2011-11-15 Astrazeneca Ab 9-substituierte 8-oxoadeninverbindungen als modulatoren des toll-like-receptor (tlr7)
US8067413B2 (en) * 2007-03-19 2011-11-29 Astrazeneca Ab 9-substituted-8-oxo-adenine compounds as toll-like receptor (TLR7 ) modulators
AR065784A1 (es) * 2007-03-20 2009-07-01 Dainippon Sumitomo Pharma Co Derivados de 8-oxo adenina,medicamentos que los contienen y usos como agentes terapeuticos para enfermedades alergicas, antivirales o antibacterianas.
WO2008114819A1 (ja) * 2007-03-20 2008-09-25 Dainippon Sumitomo Pharma Co., Ltd. 新規アデニン化合物
EP2155743B1 (en) * 2007-05-08 2012-08-29 AstraZeneca AB Imidazoquinolines with immuno-modulating properties
PT2170888E (pt) * 2007-06-29 2015-08-21 Gilead Sciences Inc Purina derivados e sua utilização como moduladores de recetor de tipo toll 7
UY31531A1 (es) 2007-12-17 2009-08-03 Sales derivadas de 8-oxoadenina composiciones farmacéuticas que las contienen y su uso en terapia como moduladores de receptor tipo toll (tlr)
JPWO2009091031A1 (ja) * 2008-01-17 2011-05-26 大日本住友製薬株式会社 アデニ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EP2246353A4 (en) 2008-01-17 2011-04-20 Dainippon Sumitomo Pharma Co PROCESS FOR PREPARING AN ADENINE COMPOUND
US8802684B2 (en) 2008-08-11 2014-08-12 Glaxosmithkline Llc Adenine derivatives
PT2320905T (pt) * 2008-08-11 2017-09-19 Glaxosmithkline Llc Novos derivados de adenina
WO2010018132A1 (en) * 2008-08-11 2010-02-18 Smithkline Beecham Corporation Compounds
WO2010018130A1 (en) * 2008-08-11 2010-02-18 Smithkline Beecham Corporation Purine derivatives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inflammator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JP2011530562A (ja) * 2008-08-11 2011-12-22 グラクソスミスクライン エルエルシー アレルギー性、炎症性及び感染性疾患治療用のプリン誘導体
UA103195C2 (uk) 2008-08-11 2013-09-25 Глаксосмитклайн Ллк Похідні пурину для застосування у лікуванні алергій, запальних та інфекційних захворювань
CN102272134B (zh) 2008-12-09 2013-10-16 吉里德科学公司 Toll样受体调节剂
WO2010088924A1 (en) 2009-02-06 2010-08-12 Telormedix S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imidazoquinolin(amines) and derivatives thereof suitable for local administration
AU2010234241A1 (en) 2009-04-09 2011-09-08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 Inhibitors of HIV replication
MX2012002723A (es) 2009-09-02 2012-04-11 Novartis Ag Composiciones inmunogenicas que incluyen moduladores de la actividad de receptores tipo toll.
AU2010292102B2 (en) 2009-09-14 2015-04-09 Gilead Sciences, Inc. Modulators of Toll-like receptors
WO2011049825A1 (en) 2009-10-22 2011-04-28 Gilead Sciences, Inc. Derivatives of purine or deazapurine useful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er alia) viral infections
WO2011068233A1 (en) * 2009-12-03 2011-06-09 Dainippon Sumitomo Pharma Co., Ltd. Imidazoquinolines which act via toll - like receptors (tlr)
US20110150836A1 (en) * 2009-12-22 2011-06-23 Gilead Sciences, Inc. Methods of treating hbv and hcv infection
US8575340B2 (en) 2010-02-10 2013-11-05 Glaxosmithkline Llc Puri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pharmaceutical uses
CN102753553B (zh) 2010-02-10 2016-03-30 葛兰素史密丝克莱恩有限责任公司 6-氨基-2-{[(1s)-1-甲基丁基]氧基}-9-[5-(1-哌啶基)-7,9-二氢-8h-嘌呤-8-酮马来酸盐
US9050319B2 (en) 2010-04-30 2015-06-09 Telormedix, Sa Phospholipid drug analogs
US9173935B2 (en) 2010-04-30 2015-11-03 Telormedix Sa Phospholipid drug analogs
GB201012410D0 (en) 2010-07-23 2010-09-08 Medical Res Council Intracellular immunity
US20120177681A1 (en) 2010-09-01 2012-07-12 Manmohan Singh Formulation of immunopotentiators
ES2575688T3 (es) 2010-12-16 2016-06-30 Sumitomo Dainippon Pharma Co., Ltd. Derivado de imidazo[4,5-c]quinolin-1-ilo útil en terapia
JP5978226B2 (ja) 2010-12-17 2016-08-24 大日本住友製薬株式会社 プリン誘導体
RU2013144207A (ru) 2011-03-02 2015-04-10 Новартис Аг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ые вакцины с пониженными дозами антигена и/или адъюванта
WO2012152741A1 (de) 2011-05-10 2012-11-15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Bicyclische (thio)carbonylamidine
LT2734186T (lt) 2011-07-22 2018-12-10 Glaxosmithkline Llc Kompozicija
KR20140066212A (ko) 2011-09-01 2014-05-30 노파르티스 아게 스타필로코쿠스 아우레우스 항원의 보조제 첨가된 조제물
WO2013131983A1 (en) 2012-03-07 2013-09-12 Novartis Ag Adjuvanted formulation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antigens
EP2822589A1 (en) 2012-03-07 2015-01-14 Novartis AG Adjuvanted formulations of rabies virus immunogens
JP6345603B2 (ja) 2012-03-08 2018-06-20 ノバルティス アーゲー 追加免疫ワクチンのアジュバント化された処方物
UY34987A (es) 2012-08-24 2014-03-31 Glaxosmithkline Llc ?nuevos compuestos inductores del interferón humano para el tratamiento de diversos trastornos?
JP6324961B2 (ja) 2012-09-06 2018-05-16 ノバルティス アーゲー 血清群b髄膜炎菌とd/t/pとの組み合わせワクチン
US9550785B2 (en) 2012-11-20 2017-01-24 Glaxosmithkline Llc Pyrrolopyrimidines as therapeutic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RS56233B1 (sr) 2012-11-20 2017-11-30 Glaxosmithkline Llc Nova jedinjenja
ES2625023T3 (es) 2012-11-20 2017-07-18 Glaxosmithkline Llc Compuestos novedosos
CN105189561B (zh) 2013-03-14 2021-02-26 宏观基因有限公司 与表达激活受体的免疫效应细胞和由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表达的抗原具有免疫反应性的双特异性分子及其用途
AU2015287773B2 (en) 2014-07-11 2018-03-29 Gilead Sciences, Inc. Modulators of toll-like recep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HIV
CN115043840A (zh) 2014-09-16 2022-09-13 吉利德科学公司 制备toll样受体调节剂的方法
CN106715431A (zh) 2014-09-16 2017-05-24 吉利德科学公司 Toll样受体调节剂的固体形式
MX2017004076A (es) 2014-09-29 2017-07-04 Univ Duke Moleculas biespecificas que comprenden un brazo orientado a la envoltura vih-1.
JP2017533925A (ja) * 2014-11-13 2017-11-16 グラクソスミスクライン バイオロジカルズ 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アレルギー性疾患又は他の炎症状態の治療に有用なアデニン誘導体
WO2017219931A1 (zh) * 2016-06-22 2017-12-28 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二氢蝶啶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AR110963A1 (es) 2017-02-07 2019-05-22 Dae Woong Pharma Compuestos heterocíclicos, su método de preparación y composición farmacéutica que los comprende
CA3057813A1 (en) 2017-03-29 2018-10-04 Sumitomo Dainippon Pharma Co., Ltd. Vaccine adjuvant formulation
WO2019124500A1 (ja) 2017-12-21 2019-06-27 大日本住友製薬株式会社 Tlr7アゴニストを含む併用薬
WO2020022272A1 (ja) 2018-07-23 2020-01-30 公益財団法人ヒューマンサイエンス振興財団 インフルエンザワクチンを含む組成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30047B (en) * 1994-06-08 2003-05-01 Pfizer 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 antagonists
US7067664B1 (en) * 1995-06-06 2006-06-27 Pfizer Inc. 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 antagonists
TW572758B (en) * 1997-12-22 2004-01-21 Sumitomo Pharma Type 2 helper T cell-selective immune response inhibitors comprising purine derivatives
US6232320B1 (en) * 1998-06-04 2001-05-15 Abbott Laboratories Cell adhesion-inhibiting antiinflammatory compounds
CZ27399A3 (cs) * 1999-01-26 2000-08-16 Ústav Experimentální Botaniky Av Čr Substituované dusíkaté heterocyklické deriváty, způsob jejich přípravy, tyto deriváty pro použití jako léčiva, farmaceutická kompozice a kombinovaný farmaceutický přípravek tyto deriváty obsahující a použití těchto derivátů pro výrobu léčiv
AU3540101A (en) * 2000-01-07 2001-07-16 Universitaire Instelling Antwerpen Purine derivatives,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thereof
GB0114286D0 (en) * 2001-06-12 2001-08-01 Hoffmann La Roche Nucleoside Derivatives
ES2387388T3 (es) 2002-09-27 2012-09-21 Dainippon Sumitomo Pharma Co., Ltd. Compuesto de adenina y uso del mismo
EP1646614A4 (en) * 2003-07-01 2008-09-10 Merck & Co Inc OPHTHALMIC COMPOS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OCCULAR HYPERTONIA
GEP20084545B (en) * 2003-09-05 2008-11-25 Anadys Pharmaceuticals Inc Introducing tlr7 ligands and prodrugs thereof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 viral infection
BRPI0509258A8 (pt) * 2004-03-26 2019-01-22 Astrazeneca Ab composto de 8-oxoadenina 9-substituída
US20060029642A1 (en) * 2004-08-03 2006-02-09 Dusan Miljkovi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improved chromium complexes
MX2007013780A (es) * 2005-05-04 2008-02-05 Pfizer Ltd Derivados 2 amido-6-amino-8-oxo purina como moduladores del receptor como tipo peaje (toll) para el tratamiento del cancer y las infecciones virales tal como la hepatitis c.
EP1931352B1 (en) * 2005-08-22 2016-04-13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Tlr agonists
JP4584335B2 (ja) 2005-09-02 2010-11-17 ファイザー・インク ヒドロキシ置換1h−イミダゾピリジンおよび方法
TW200801003A (en) * 2005-09-16 2008-01-01 Astrazeneca Ab Novel compounds
US20080269240A1 (en) * 2005-09-22 2008-10-30 Dainippon Sumitomo Pharma Co., Ltd. a corporation of Japan Novel Adenine Compound
JPWO2007034916A1 (ja) * 2005-09-22 2009-03-26 大日本住友製薬株式会社 新規アデニン化合物
JPWO2007034881A1 (ja) * 2005-09-22 2009-03-26 大日本住友製薬株式会社 新規アデニン化合物
TW200745114A (en) * 2005-09-22 2007-12-16 Astrazeneca Ab Novel compounds
WO2007034917A1 (ja) * 2005-09-22 2007-03-29 Dainippon Sumitomo Pharma Co., Ltd. 新規なアデニン化合物
WO2007034817A1 (ja) * 2005-09-22 2007-03-29 Dainippon Sumitomo Pharma Co., Ltd. 新規アデニン化合物
CN1947717B (zh) 2005-10-14 2012-09-26 卓敏 选择性抑制腺苷酸环化酶1的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神经性疼痛和炎性疼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AU2007216247A1 (en) * 2006-02-17 2007-08-23 Pfizer Limited 3 -deazapurine derivatives as TLR7 modulators
WO2008004948A1 (en) * 2006-07-05 2008-01-10 Astrazeneca Ab 8-oxoadenine derivatives acting as modulators of tlr7
AU2007269557B2 (en) * 2006-07-07 2013-11-07 Gilead Sciences, Inc. Modulators of toll-like receptor 7
TW200831105A (en) * 2006-12-14 2008-08-01 Astrazeneca Ab Novel compounds
TW200843779A (en) * 2007-02-19 2008-11-16 Smithkline Beecham Corp Compounds
ATE530549T1 (de) * 2007-03-19 2011-11-15 Astrazeneca Ab 9-substituierte 8-oxoadeninverbindungen als modulatoren des toll-like-receptor (tlr7)
US8067413B2 (en) * 2007-03-19 2011-11-29 Astrazeneca Ab 9-substituted-8-oxo-adenine compounds as toll-like receptor (TLR7 ) modulators
AR065784A1 (es) * 2007-03-20 2009-07-01 Dainippon Sumitomo Pharma Co Derivados de 8-oxo adenina,medicamentos que los contienen y usos como agentes terapeuticos para enfermedades alergicas, antivirales o antibacterianas.
WO2008114819A1 (ja) * 2007-03-20 2008-09-25 Dainippon Sumitomo Pharma Co., Ltd. 新規アデニン化合物
PT2170888E (pt) * 2007-06-29 2015-08-21 Gilead Sciences Inc Purina derivados e sua utilização como moduladores de recetor de tipo toll 7
WO2009151910A2 (en) * 2008-05-25 2009-12-17 Wyeth Combination product of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and fatty acid synthase inhibitor for treating cancer
JP2011530562A (ja) * 2008-08-11 2011-12-22 グラクソスミスクライン エルエルシー アレルギー性、炎症性及び感染性疾患治療用のプリン誘導体
PT2320905T (pt) * 2008-08-11 2017-09-19 Glaxosmithkline Llc Novos derivados de adenina
WO2010018132A1 (en) * 2008-08-11 2010-02-18 Smithkline Beecham Corporation Compounds
UA103195C2 (uk) * 2008-08-11 2013-09-25 Глаксосмитклайн Ллк Похідні пурину для застосування у лікуванні алергій, запальних та інфекційних захворювань
WO2010018130A1 (en) * 2008-08-11 2010-02-18 Smithkline Beecham Corporation Purine derivatives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inflammator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25792B1 (en) 2010-12-01
WO2008101867A1 (en) 2008-08-28
SI2125792T1 (sl) 2011-03-31
ATE490249T1 (de) 2010-12-15
US20120283438A1 (en) 2012-11-08
PL2125792T3 (pl) 2011-05-31
DK2125792T3 (da) 2011-03-07
HRP20110115T1 (hr) 2011-03-31
PT2125792E (pt) 2011-03-01
EP2125792A1 (en) 2009-12-02
DE602008003764D1 (de) 2011-01-13
US20100120799A1 (en) 2010-05-13
US7977344B2 (en) 2011-07-12
CL2008000496A1 (es) 2008-09-22
AR065372A1 (es) 2009-06-03
JP2010519186A (ja) 2010-06-03
US20110269781A1 (en) 2011-11-03
US20090131458A1 (en) 2009-05-21
CY1111281T1 (el) 2015-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43779A (en) Compounds
CN104530048B (zh) 腺嘌呤衍生物
CN104098568B (zh) 用于治疗变应性、炎性和感染性疾病的嘌呤衍生物
JP5519670B2 (ja) アレルギー性、炎症性及び感染性疾患治療用のプリン誘導体
WO2010018132A1 (en) Compounds
CN102753553A (zh) 6-氨基-2-{[(1s)-1-甲基丁基]氧基}-9-[5-(1-哌啶基)-7,9-二氢-8h-嘌呤-8-酮马来酸盐
ES2356502T3 (es) Derivados de purina como inmunomodulares.
AU2014271321B2 (en) Purine derivatives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inflammator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AU2014277837B2 (en) Novel adenine derivatives
TW201121548A (en) Compou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