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34706A - Method for removing foreign matters from substrate surface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removing foreign matters from substrate surfa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34706A
TW200834706A TW096139797A TW96139797A TW200834706A TW 200834706 A TW200834706 A TW 200834706A TW 096139797 A TW096139797 A TW 096139797A TW 96139797 A TW96139797 A TW 96139797A TW 200834706 A TW200834706 A TW 20083470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inorganic
inorganic coating
foreign matter
light bea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9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oshiaki Ikuta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34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3470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041Cleaning
    • H01L21/02043Cleaning before device manufacture, i.e. Begin-Of-Line process
    • H01L21/02054Cleaning before device manufacture, i.e. Begin-Of-Line process combining dry and wet cleaning ste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5/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etch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3/00Other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 C03C23/0005Other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ir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3/00Other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 C03C23/0075Cleaning of glas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1/00Originals for 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masks, photo-masks, reticles; Mask blanks or pellicles therefor;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68Preparation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3F1/20 - G03F1/50
    • G03F1/82Auxiliary processes, e.g. cleaning or inspec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 Cleaning Or Drying Semiconductor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Description

20083470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一種移除緊黏於待作爲矽晶圓、光罩 或光罩基版之矽製或玻璃製基材表面、待使用於奈米 之模板所用玻璃基材表面、待作爲各種顯示裝置之基 玻璃製基材表面或形成於該基材表面之無機塗層表面 機外來物質之方法。 【先前技術】 目前,在用以積體電路之方法中,廣泛採用使用 裝置將光罩上之電路圖案縮小投影於晶圓上的微影法 著積體電路之高積合度及高功能性,積體電路進行微 化,曝光裝置需於晶圓上形成具有長焦點深度之極小 電路圖案影像,而曝光光源正進行藍移。曝光光源自 g-線(波長:436奈米)、i-線(波長:3 6 5奈米)或 激光雷射(波長:248奈米)進步成使用目前之ArF 雷射(波長:1 93奈米)。此外,爲了製備使用於電 案線寬最多50奈米之未來積體電路,有希望使用F2 (波長:157奈米)或EUV光(極紫外光:波長:g 奈米)作爲曝光光源。 隨著積體電路尺寸之微小化,光罩或晶圓上可容 外來物質尺寸變得愈來愈小。例如,根據2005年之 (國際半導體技術發展藍圖),用於製造’ 32奈米半 DRAM (隨機存取記憶體)之晶圓上或塗覆於該晶圓 基材 壓印 材的 的無 曝光 。隨 尺寸 尺寸 習用 KrF 激光 路圖 雷射 ^ 13 許之 ITRS 間距 上之 200834706 光阻中所容許之外來物質需使得「尺寸爲20奈米之外來 物質的密度最多爲〇 · 〇 1外來物質/厘米2」,若爲光罩’則 需使得該光罩上不存在尺寸爲26奈米或更大之外來物質 。此外,作爲形成極小不規則圖案之方法,已在微影術以 外提出且積極硏究奈米壓印方法。因爲奈米壓印方法採用 1 X光罩(模板),故在與微影術光罩基材上的外來物質要 求比較下,需要將較小尺寸之外來物質減少至類似密度。 所需外來物質尺寸較80奈米半間距DRAM小約30奈米, 因此需要自作爲晶圓或光罩之矽製或玻璃製基材表面有效 地移除該種極小外來物質的方法。 此外,若爲光罩,則表面糙度較佳係儘可能地小’以 在曝光光源藍移之同時抑制表面光散射。例如,若爲待使 用於EUV微影術之反射型光罩基材,則表面糙度(RMS )需最高1.5A。因此,若爲欲用爲光罩之基材,則需在儘 可能抑制表面糙度增加之同時有效地移除前述極小外來物 質。 作爲自矽製或玻璃製基材移除外來物質之方法,一般 採用所謂剝離製程(lift-off process ),即使基材表面暴 露於諸如酸或鹼之化學溶液下,以進行極少量之基材表面 濕式蝕刻,而移除外來物質。例如,如專利文件1所提, 石英玻璃基材表面暴露於氫氟酸以進行基材表面濕式鈾刻 ,使得基材表面與黏附於基材表面之外來物質(例如自膠 態二氧化矽玻璃或使用於硏磨之氧化鋁粉末衍生之無機外 來物質)之間的距離增加至使得黏著力(主要爲凡得瓦力 -5- 200834706 )不再作用之程度(至少約5至1〇Α),而自基材表面移 除外來物質。在暴露於該化學溶液後,基材表面以例如去 離子水潤洗,以去離子水置換該化學溶液,之後乾燥。此 外,若爲欲用爲矽晶圓之基材,則例如專利文件2提出藉 由使基材表面暴露於含氟化氫及過氧化氫之水溶液,利用 過氧化氫溶液之氧化能力將表面上之矽氧化成氧化矽,並 以氫氟酸濕式鈾刻形成之氧化砂,依前述方式藉剝離製程 移除黏附於晶圓表面之外來物質。 此情況下,就藉剝離製程移除黏附於基材之外來物質 而言,外來物質與基材之間存有電排斥力較佳。即,外來 物質及基材表面較佳係具有相同符號之表面電位。此外, 當外來物質與基材表面具有相同符號之表面電位時,外來 物質與基材間表面電位差絕對値較佳係儘可能地大,以得 到較大之電排斥力。 可爲存在於基材材料上之外來物質的大部分物質(諸 如Si02、Si3N4及有機物質)或基材的表面電位與該表面 所暴露之液體的pH關係密切。存有諸如氫氟酸之強酸時 (即pH = 3至4範圍)時,表面電位實質爲0或稍正,在 弱酸至驗範圍(3至4< pH)下,表面電位爲負。然而, 有某些例外。例如,Si之表面電位不具有高pH相依性, 表面電在酸性至鹼性(pH = 3至1 1 )之寬幅範圍中穩定 地爲負値。 然而,若使用pH<7之酸性溶液作爲剝離製程之化學 溶液時,該化學溶液之p Η接近等電位,基材及外來物質 -6 - 200834706 之表面電位實質爲〇,因而實質上不得到電排斥力。因此 ,不僅難以自基材移除外來物質’而且’已自基材移除後 懸浮於化學溶液中之外來物質亦容易再次黏附於基材。 專利文件 1 : JP-A-2002- 1 3 1 889 專利文件 2 : JP-A-3 - 1 207 1 9 【發明內容】 在此等情況下,爲了克服前述先前技術之問題,本發 明目的係提供一種移除外來物質之方法’其可在抑制表面 糙度增加之同時,輕易地移除緊黏於矽製或玻璃製基材表 面或緊黏於形成於基材表面的無機塗層上之無機外來物質 ,且另可防止已移除之外來物質再黏附於基材表面。 爲達前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自矽製或玻璃製基材 表面或自形成於基材表面之無機塗層表面移除無機外來物 質之方法,其包含於含氧或含臭氧氛圍中,在該基材表面 或該無機塗層表面施加至少1 〇焦耳/厘米2之施加量的光 束,該光束之波長範圍係使該基材材料、該無機塗層材料 及該無機外來物質中至少一種材料的吸光係數至少爲0.0 1 /厘米,及使具有負値表面電位之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 面暴露於pH S 6之酸性溶液。 本發明另外提供一種自矽製或玻璃製基材表面或自形 成於基材表面之無機塗層表面移除無機外來物質之方法, 其包含於含氧或含臭氧氛圍中,在該基材表面或該無機塗 層表面施加至少1焦耳/厘米2之施加量的光束,該光束 200834706 之波長範圍係使該基材材料、該無機塗層材料及該無機外 來物質中至少一種材料的吸光係數至少爲1 /厘米,及使 具有負値表面電位之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暴露於pH ^ 6之酸性溶液。 前述方法以下稱爲「本發明外來物質移除方法」。 本發明外來物質移除方法中,在施加光束之後,基材 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較佳係以水溶液或水蒸汽處理。 本發明外來物質移除方法中,在暴露於pH $ 6之酸性 溶液下時,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之表面電位較佳最 筒-1 0 m V 〇 本發明外來物質移除方法中’在暴露於PH S 6之酸性 溶液之後,較佳係將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暴露於PH 爲8至1 2之鹼溶液,以自該基材表面或形成於基材表面 上之無機塗層表面移除有機外來物質。 本發明外來物質移除方法中’光1束之波長較佳最長 400奈米。 本發明外來物質移除方法中’光束之波長較佳最長 180奈米且含氧或含臭氧氛圍中氧濃度或臭氧濃度最高 體積%。 本發明外來物質移除方法中’光束之波長較佳係超過 18〇奈米且最長400奈米,而含氧或含臭氧氛圍中氧濃度 或臭氧濃度至少0.1體積°/。且最高5 0體積% ° 本發明外來物質移除方法中’於含氧或含臭氧氛圍中 ,H2及H20總濃度較佳最高1體積% ° -8- 200834706 本發明外來物質移除方法中,該基材較佳爲EUV微 影術反射型光罩基版用之基材。 本發明外來物質移除方法中,基材表面糙度較佳最大 1 ·5 A。 根據本發明外來物質移除方法,可在抑制表面糙度增 加之情況下,輕易移除緊黏於矽製或玻璃製基材表面或緊 黏在形成於基材表面上之無機塗層表面上的無機外來物質 ,另外可防止已移除之外來物質再黏附於基材表面上。 【實施方式】 本發明外來物質移除方法係爲自矽製或玻璃製基材表 面或自形成於基材表面之無機塗層表面移除無機外來物質 〇 此情況下,矽製基材可爲例如矽晶圓。 玻璃製基材可爲例如欲作爲光罩基材或光罩基版之玻 璃製基材,詳言之,供EUV微影術反射型光罩基版(EUV 光罩基版)使用之玻璃基材、供欲使用於奈米壓印之模板 使用的玻璃基材或欲作爲各種顯示裝置基材之玻璃基材。 玻璃基材之材料可例如爲無鹼玻璃,諸如硼矽酸鹽玻璃、 熔融石英玻璃、合成石英玻璃、將合成石英玻璃刻意摻雜 某些物質(諸如鈦、氟、硼或鋁)之經摻雜合成石英玻璃 、玻璃陶瓷或藍寶石(鋁化單晶)。其中,較佳爲熱膨脹 係數爲0±lxl0_7/t之低膨脹玻璃,詳言之爲熱膨脹係數 0±lxl(T7/ °C的合成石英玻璃、經Ti摻雜之合成石英玻璃 -9 - 200834706 或玻璃陶瓷。 形成於基材表面上之無機塗層可爲含有無機化合物或 金屬諸如 Cr、CrOx、CrN、CrFO、Si、MoSi、MoSiO、 MoSiON、TaSiO、Ta、TaN、TaBN、TaSiBN、Si02、Ti02 、Ru、RuB或RuZr之成份的塗層。若爲供顯示裝置使用 之玻璃基材或矽晶圓,則形成該無機塗層以構成半導體裝 置,諸如絕緣薄膜或電極。此外,若爲光罩基材,則係形 成以扮演調整之角色,使得進入該光罩基材之光僅於所需 部分選擇性地穿透或反射。 此外,若爲供EUV基版使用之玻璃基材,則形成於 基材表面上之無機塗層包括多層反射膜。該多層反射膜之 特定實例包括具有交互層積之Si膜及Mo膜的Si/ Mo多 層反射膜、具有交互層積之Be膜及Mo膜的Be/Mo多層 反射膜、具有交互層積之S i化合物層及Μ 〇化合物層的 S i化合物/ Mo化合物多層反射膜、具有依此順序層積之 Si膜、Mo膜及Ru膜的Si/ Mo/ Ru多層反射膜及具有依 此順序層積之Si膜、Ru膜、Mo膜及Ru膜的Si/ Ru/ Mo/ Ru多層反射膜。 本發明欲移除之無機外來物質意指含有無機化合物諸 如Si02、Si3N4、Al2〇3、Fe3 04或Ce02主成份之外來物質 及金屬外來物質諸如鐵、不鏽鋼、鉻及鋁。 該等無機外來物質可例如爲用於硏磨黏附於基材表面 之膠態二氧化矽玻璃或鋁粉、在基材表面硏磨期間因剝離 一部分基材表面而生成之黏附於基材表面的硏磨粉塵 '在 -10- 200834706 基材輸送或儲存期間因某種因素而黏附之外來物質、在基 材處理(諸如熱處理或離子植入)期間因某種因素而黏附 於之外來物質或在檢視基材期間因某種因素而黏附之外來 物質。 本發明欲移除之無機外來物質主要爲尺寸小於200奈 米之奈米粒子,尤其是尺寸小於1〇〇奈米之奈米粒子。 本發明外來物質移除方法中,欲使用之光束類型及施 加量無法一般性地定義,因其視基材材料、無機塗層材料 及無機外來物質材料之吸光程度而定。然而,吸光度愈大 (吸光係數愈筒),所需之光施加量愈小’相反地’吸光 度愈小,所需光施加量愈大。 詳言之,例如,若該光束之波長範圍係使該基材材料 、該無機塗層材料及該無機外來物質中至少一種材料的吸 光係數至少爲0.01/厘米,則需於含氧或含臭氧氛圍中, 在基材表面或形成於基材表面上之無機塗層表面上施加至 少1 0焦耳/厘米之量的光束。以下可作爲欲施加於基材 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之光束。 (1) 若基材表面上未形成無機塗層 (a) 波長範圍使基材材料之吸光係數至少〇 · 0 1 / 厘米之光束。 (b ) 波長範圍使無機外來物質材料之吸光係數至 少0.01/厘米之光束。 (2) 若基材表面上形成無機塗層 (c ) 波長範圍使無機塗層材料之吸光係數至少 -11 - 200834706 0.01/厘米之光束。 (d) 波長範圍使無機外來物質材料之吸光係數至 少0.01/厘米之光束。 此情況下,若存在(a )及(b )共同波長範圍之光束 ,則較佳係使用其共同波長範圍之光束。此外,若存在( c )及(d )共同波長範圍之光束,則較佳係使用其共同波 長範圍之光束。另一方面,若不存在(a)及(b)共同波 長範圍之光束,則較佳係使用光束(a ),若不存在(c ) 及(d )共同波長範圍之光束,則較佳係使用光束(c )。 此外,若該光束之波長範圍係使該基材材料、該無機 塗層材料及該無機外來物質中至少一種材料的吸光係數至 少爲1/厘米,則需於含氧或含臭氧氛圍中,在基材表面 或形成於基材表面上之無機塗層表面上施加至少1焦耳/ 厘米之量的光束。 此情況下,以下可作爲欲施加於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 表面之光束。 (1) 若基材表面上未形成無機塗層 (a’) 波長範圍使基材材料之吸光係數至少1/厘 米之光束。 (b’) 波長範圍使無機外來物質材料之吸光係數 至少1/厘米之光束。 (2) 若基材表面上形成無機塗層 (c’) 波長範圍使無機塗層材料之吸光係數至少1 /厘米之光束。 -12- 200834706 (d') 波長範圍使無機外來物質材料之吸光係數 至少1/厘米之光束。 此情況下,若存在(a’)及(b’)共同波長範圍之光 束,則較佳係使用其共同波長範圍之光束。此外’若存在 (c’)及(d·)共同波長範圍之光束,則較佳係使用其共 同波長範圍之光束。另一方面’若不存在(a')及(b’) 共同波長範圍之光束,則較佳係使用光束(a’),若不存 在(c’)及(d’)共同波長範圍之光束,則較佳係使用光 束(c,)。 較佳係使用波長範圍係使該基材材料、該無機塗層材 料及該無機外來物質中至少一種材料的吸光係數至少爲1 /厘米的光束,即前述光束(a’)至(),以使得所需 光施加量低且曝光時間短。 波長範圍對應於前述(a )至(d )及(a’)至(d’) 之光束的特定實例係顯示如下。圖1係爲摻雜Ti之合成 石英玻璃(Ti02含量:約5至10質量%,Si02含量:約 90至95質量%)的吸收光譜。若爲此種玻璃,則在最長 約3 1 5奈米波長的吸光係數至少0 · 0 1 /厘米,而在最長 2 90奈米波長之吸光係數至少爲1/厘米。因此,若爲此 玻璃材料製得之基材,可使用波長最長315奈米之光束作 爲光束(a),而可使用波長最長290奈米者作爲光束(a, )。圖1顯示最長達3 1 0奈米波長的光譜,但藉外插法自 圖1確認即使在3 1 0至3 1 5奈米波長範圍內之吸光係數亦 至少0.01/厘米。圖2係OH含量5 ppm之合成石英玻璃 -13- 200834706 的吸收光譜。此情況下,在最長約丨7 4奈米波長的吸光係 數至少0.01/厘米,而最長約155奈米波長的吸光係數至 少1 /厘米。是故,若爲此玻璃材料製得之基材,可使用 波長最長174奈米之光束作爲光束(a),而使用波長最 長155奈米者作爲光源(a’)。圖3說明各種玻璃於厚度 約2毫米下在紫外線至真空紫外線區(丨5 〇至5 5 〇奈米) 之透射光譜,包括圖1所示之摻雜Ti的合成石英玻璃, 圖2所示之OH含量5 ppm的合成石英玻璃,結晶玻璃( Si〇2-Al2〇3-Li2〇-Ti02-Zr〇2-P2〇5 玻璃,Nippon Electric Glass Co·,Ltd.製造之NEOCERAM (商標))及鈉鈣玻璃 (Asahi Glass Company,Limited 製造之 AS (商標))。 如圖3所示,摻雜Ti之合成石英玻璃及OH含量5 ppm之 合成石英玻璃的透光度因爲在最長290奈米及最長155奈 米之波長範圍的吸光係數增加而個別地大幅降低,故可使 用該波長區域之光束作爲光束(a’)。此外,若爲結晶玻 璃及鈉鈣玻璃,則在最大約3 5 0奈米波長之透光度大幅降 低,可使用吸光係數至少0.01/厘米之具有最長350奈米 波長的光束作爲光束(a)。 本發明中,所有基材、無機塗層及構成外來物質之無 機材料顯示相當類似之吸收光譜。是故,可使用波長最長 400奈米之光束作爲前述光束(a)至(d)及(a’)至(d’ )° 本發明外來物質移除方法中,用以施加光束於基材表 面或無機塗層表面之光源可廣泛選自產生前述波長範圍最 -14- 200834706 長400奈米之光束的光源。詳g之,可提及筒壓录燈(主 要波長:250至320奈米、365奈米)、低壓汞燈(主要 波長:185奈米,254奈米)、充塡XeCl氣體之介質阻撞 放電燈(主要波長:3 0 8奈米)、充塡KrCl氣體之介質阻 擋放電燈(主要波長:222奈米)、充塡Xe〗氣體之介質 阻擋放電燈(主要波長:172奈米)、充塡Kr氣體之介 質阻擋放電燈(主要波長:146奈米)、充塡Ar2氣體之 介質阻擋放電燈(主要波長·· 126奈米)、XeCl激發雷射 (主要波長:3 0 8奈米)、KrF激發雷射(主要波長:248 奈米)、ArF激發雷射(主要波長:193奈米)及f2激發 雷射(主要波長:157奈米)。 此等光源中,應視光源所欲施加之基材材料、無機塗 層材料及無機外來物質來選擇所需之光源。例如,若基材 材料係爲摻雜Ti之合成石央玻璃(其吸收光譜顯示於圖i ),則可採用波長最長3 1 5奈米之光源作爲光束(a ), 可使用波長最長290奈米之光源作爲光束(a’)。作爲波 長最長2 9 0奈米之光源,可使用燈光光源諸如低壓录燈( 主要波長:185奈米,254奈米)、充塡KrCl氣體之介質 阻擋放電燈(主要波長:222奈米)或充塡Xe2氣體之介 質阻擋放電燈(主要波長:1 72奈米),因爲可於相對低 成本下取得具有相對高照度之光源,運轉成本傾向較低, 而一次可照射相對大之面積。此外,若爲合成石英玻璃( 其吸收光譜顯示於圖2 ),則使用波長最長1 74奈米之光 源作爲光束(a),且可使用波長最長155奈米之光源作 -15- 200834706 爲光束(a’)。作爲波長最長174奈米之光源,可使用充 塡Xe2氣體之介質阻擋放電燈(主要波長:172奈米), 作爲波長最長155奈米之光源,可使用充塡Kr氣體之介 質阻擋放電燈(主要波長:146奈米)。 本發明中,藉著於含氧或含臭氧氛圍中,在基材表面 或形成於基材表面之無機塗層的表面上施加至少10焦耳 /厘米2之施加量的前述光束(a)至(d),構成基材表面 之材料、構成無機塗層表面之材料或構成無機外來物質表 面之材料中的鍵結進行裂解。此外,藉著於含氧或含臭氧 氛圍中,在基材表面或形成於基材表面之無機塗層的表面 上施加至少1焦耳/厘米2之施加量的前述光束(a')至( d’),構成基材表面之材料、構成無機塗層表面之材料或 構成無機外來物質表面之材料中的鍵結進行裂解。 詳言之,當光束(a )或(a’)施加於基材表面時,構 成基材表面之材料中的鍵結會進行裂解。相同地,當光束 (b )或(b’)施加於基材表面時,構成無機外來物質表面 之材料中的鍵結會進行裂解,當光束(c )或(c’)施加於 無機塗層表面時,構成無機塗層表面之材料中的鍵結會進 行裂解,而當光束(d )或(d')施加於無機塗層表面時, 構成無機外來物質表面之材料中的鍵結會進行裂解。 另一方面,該氛圍中之氧分子會因爲施加光束而變成 活性物種(氧活性物種),諸如氧自由基(〇 ’)、臭氧 (〇3 )或激態氧(〇2* )。此外’該氛圍中之臭氧原來爲 活性物種,而因施加光束變成活性物種(臭氧活性物種) -16- 200834706 諸如氧自由基(〇 ·)或激態氧(〇2*)。基材表面、無機 塗層表面或無機外來物質表面中經裂解之鍵結於該氛圍中 輕易地鍵結於前述氧活性物種或臭氧活性物種且藉未交聯 之氧自由基終止。之後,以水蒸汽或水溶液處理基材表面 或無機塗層表面,可以OH基團終止存在於該基材表面、 該無機塗層表面或該無機外來物質表面中之未交聯氧自由 基,使得該基材表面、該無機塗層表面或該無機外來物質 表面中存有大量OH基團。藉由使該基材表面、該無機塗 層表面或該無機外來物質表面中存有大量OH基團,當基 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暴露於下述酸性溶液時,該基材表 面或無機塗層表面具有負値表面電位。 以下參考在含氧氛圍中將光束施加於石英玻璃(Si02 )基材之情況描述藉前述方法使基材表面以OH基團終止 的機制。 首先,在步驟1中,藉著於含氧氛圍中將至少10焦 耳/厘米2施加量之波長範圍使吸光係數至少0.0 1 /厘米 的光束施加於基材表面或將至少1焦耳/厘米2施加量之 波長範圍使吸光係數至少1 /厘米的光束施加於基材表面 ,使基材表面中之Si-o鍵結進行自由基分解。 同時,氛圍中之氧分子亦藉由施加光束進行自由基分 解0 步驟1 :藉施加光進行激發反應 -17- 200834706 =Si—O—Si= ^ =Si · + # 〇Si= 02^20· 之後,於步驟2中,藉由所形成自由基 Si-Ο自由基)中之一^與氧自由基或氧分子反 以未交聯氧自由基終止。 步驟2 :藉末交聯之氧自由基終止
ESi.+O·(及 / 或 〇2) — ESi-〇· =SiO * +0 * (及 / 或 〇2) — ESi-O 最後,於步驟3中,藉以水溶液或水蒸 面使H20及未交聯之氧自由基鍵結’基材表 終止。 步驟3 :藉羥基終止
ξ Si-Ο · +H20—三 Si-OH =Si-O-O* +H2〇-> ξ Si-O-OH 如此,基材表面中存有大量0H基團。 後暴露於P h S 6之酸性溶液時’基材表面中 進行解離,使得Η解吸而形成0%藉以使 表面電位。 即使基材表面在步驟2中以未交聯之氧 材表面後未以水溶液或水蒸汽處理基材表面 暴露pH S 6之酸性溶液時,基材表面仍藉如 (Si自由基及 應,基材表面 -0 _ 汽處理基材表 面以0 Η基團 當基材表面隨 之ΟΗ基團會 基材具有負値 自由基終止基 ,當基材表面 同前述步驟3 -18- 200834706 之作用以〇 Η基團終止。因此,在步驟2以未交聯之氧自 由基終止基材表面後並非必然需要以水溶液或水蒸汽處理 基材表面。 此情況下,若於步驟3中進行以水溶液處理或以水蒸 汽處理,則較佳個別於以下條件下進行。 (以水溶液處理) 基材表面應暴露於去離子水。詳言之,基材浸入含有 去離子水之谷益中。或卸除去離子水並提供至基材表面。 欲使用於處理之去離子水的溫度較佳係室溫至80 °C,處理 時間較佳係3至1 0分鐘。 (以水蒸汽處理) 基材應暴露於含水蒸汽之氛圍。含水蒸汽之氛圍較佳 係具有40% RH至100% RH之濕度及室溫至80 °C之溫度 。此外,處理時間較佳係3至1 0分鐘。 就此言之,以下文件揭示在移除黏附於基材表面之外 來物質之前,先在基材表面上施加光束。 文件 1 : K. Masui 等人·,’’Ultra-fine Mask Cleaning
Technology using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SPIE, v o 1. 3412, p. 447 ( 1998) 文件 2 : J. Zheng,等人·,’’Impact of surface contamination on transmittance of modified fused silica for 157-nm lithography application” SPIE,vol. 4186,p. -19- 200834706 767 ( 200 1 ) 文件 3 : Hiroshi Sugawara 等人·,’’Photocleaning employing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excimer lamp”, Summary of the Meeting for The Society of Chemical Engineers,Japan at Himeji,SD2- 1 5 ( 1 9 9 6 ) 文件 4 : Iso 等人.,” Study on UV/03 cleaning employing Xe2 * excimer lamp,’,Journal of the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Japan,vo 1. 83,No.5 ( 1 9 9 9 ) 文件 5 : JP-A-2003 -7 1 399 然而,此等文件中所揭示之方法係欲藉分解移除黏附 於基材表面之有機物質,以改善基材之潤濕性,因此,欲 施加於基材表面之光束,尤其是光束之施加量完全異於本 發明,施加光束所達到之效果亦完全異於本發明。現在, 更詳細地描述其間之差異。 例如,文件3中,當低壓汞燈所發射之光(主要波長 :1 8 5奈米及2 5 4奈米,個別波長恰位於發光管下方之照 度:15毫瓦/厘米2 (185奈米)及120毫瓦/厘米2 (254 奈米))施加於石英玻璃表面作爲改善基材潤濕性之光束 施加(用以將基材對水接觸角降低至最大約1 0。之潤濕性 改善處理)時’需要約3至約5分鐘之曝光時間。此外, 若將充塡Xe2氣體之介質阻擋放電燈所發射之光(主要波 長·· 172奈米,窗牆照度·· 6.7毫瓦/厘米2 )施加於石英 玻璃表面,則需要約1分鐘曝光時間。此情況下,石英玻 璃之吸光係數係視石英玻璃類型而定,但通常小至最大 -20- 200834706 〇·1/厘米(172奈米)、最大0.01/厘米(185奈米)或 最大0.001/厘米(254奈米),唯其未詳細揭示於文件3 中且非確實已知,光束施加時石英玻璃於各波長吸收之光 量極小(185奈米:最大45毫焦耳/厘米2 ·厘米,254奈 米:最大36毫焦耳/厘米2 ·厘米且172奈米:最大40 毫焦耳/厘米2 ·厘米,如藉吸光係數所計算)。此外,於 各波長下之光束的光子能量(172奈米:7.2電子伏特, 185奈米:6.7電子伏特,254奈米:4.9電子伏特)較Βίο 鍵結之 鍵結能 ( 8 至 9 電子 伏特) 小, Si-0 鍵結 裂解需 要多光子吸收,因此需長時間施加光束。因此,在光束施 加之實際條件下,構成石英玻璃之Si-Ο鍵結實質上不進 行裂解,石英玻璃表面上所形成之未交聯氧自由基(若有 )的量極低。因此,以酸性溶液清洗時,石英玻璃表面實 質上不具有負値表面電位。 然而,在本發明中,於含氧或含臭氧氛圍中,藉著將 施加量至少1 0焦耳/厘米2而波長範圍使得基材材料、無 機塗層材料及無機外來物質中至少一種材料之吸光係數至 少爲0 · 0 1 /厘米之光束施加於基材表面或施加於形成在基 材表面上之無機塗層表面,或藉著將施加量至少1焦耳/ 厘米2而波長範圍使得基材材料、無機塗層材料及無機外 來物質中至少一種材料之吸光係數至少爲1 /厘米之光束 施加於基材表面或施加於形成在基材表面上之無機塗層表 面,構成基材表面之材料、構成無機塗層表面之材料或構 成無機外來物質表面之材料中的鍵結進行裂解,在該氛圍 -21 - 200834706 中因光束施加活化氧分子或臭氧分子所產生的活性物種鍵 結於經裂解之鍵結,而刻意於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中 生成未交聯之氧自由基。結果,當暴露於PH S 6之酸性溶 液時,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因爲未交聯之氧自由基鍵 結於H20所形成的大量OH基團,而具有負値表面電位。 例如,若爲由具有圖2所示吸收光譜之合成石英玻璃( OH含量:5 ppm)製得之基材,當於含氧氛圍(例如氧/ 氮=0.1 / 99.99體積%)中施加主要發射波長約146奈米之 光而提供至少10/厘米吸光係數的Kr2激發燈光束(照度 :5毫瓦/厘米2)時,光束之施加量大至3焦耳/厘米2, 光源之光子能量係爲8.5電子伏特且實質上等於Si_0鍵結 之鍵結能量(8至9電子伏特),因此Si-Ο鍵結藉由單光 子吸收而有效地進行裂解,可刻意地於基材表面上形成未 交聯之氧自由基。 因此,本發明類似習用藉分解自石英基材表面移除有 機物質以改善潤濕性之方法,在移除外來物質之前於基材 表面施加光束作爲處理,但其係積極使構成基材表面之材 料、構成無機塗層表面之材料或構成無機外來物質表面之 材料中的鍵結進行裂解,而需要具有等同於該材料之鍵結 能量或更高之光子能量的光束。即,需使用波長範圍使基 材材料、無機塗層材料及無機外來物質中至少一種材料的 吸光係數至少爲0.01/厘米或至少爲1/厘米之光束。 此外,不僅選擇波長重要,光束之施加量亦重要,需 施加充分施加量之波長範圍使吸光係數至少爲〇 · 〇 1 /厘米 -22- 200834706 的光束或波長範圍使吸光係數至少爲1 /厘米的光束。詳 言之,若吸光係數至少爲0.01/厘米且低於1/厘米,前 述步驟1中藉光施加進行之激發反應中,主要爲多光子吸 收方法(尤其主要是多光子吸收方法中之雙光子吸收方法 ),因此需施加光束,使得基材表面、無機外來物質表面 之無機塗層表面中吸收之光量(施加量X吸光係數平方) 至少爲0.1焦耳/厘米2·厘米2。是故,需施加量至少10 焦耳/厘米2而波長範圍使得吸光係數至少0.01/厘米之 光束。 另一方面,當吸光係數至少爲1/厘米時,前述步驟 1中藉光施加進行之激發反應中,主要爲單光子吸收方法 ,因此需施加光束使得基材表面、無機塗層表面或無機外 來物質表面中吸收之光量(施加量X吸光係數)至少爲1 焦耳/厘米2 ·厘米。是故,需施加量至少1焦耳/厘米: 而波長範圍使吸光係數至少1 /厘米的光束。 因爲施加前述充分施加量之使吸光係數爲特定値的波 長範圍之光束於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故恐怕基材或 無機塗層受損。然而,所施加光束大部分係吸收於基材之 極表面,故完全不損及基材之機械性質(諸如楊氏模數) 、熱性質(諸如熱膨脹係數)、光學性質(諸如光束穿透 性)及化學性質(諸如耐化學性)。同理,不損及無機塗 層之性質。 然而,就防止基材或無機塗層受損之觀點而言,若爲 波長範圍使吸光係數至少爲0 · 0 1 /厘米之光束,則較佳施 -23- 200834706 加量至少1,000焦耳/厘米2,若爲波長範圍使吸光係數至 少爲1/厘米之光束,則較佳施加量至少100焦耳/厘米2 〇 此情況下,如參考文件3所述,文件1至5中光束施 加量小於本發明,預測因素係肓目地相信對基材表面之損 害會產生問題。 欲施加於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之光束的照度係視 基材材料、無機塗層材料或無機外來物質而定,但較佳係 至少3毫瓦/厘米2,尤其是5毫瓦/厘米2,使得可縮短達 到至少1 0焦耳/厘米2施加量(若吸光係數至少0.0 1 /厘 米)或至少1焦耳/厘米2施加量(若吸光係數至少1 /厘 米)所需之曝光時間。 另一方面,就防止基材或無機塗層受損之觀點而言, 欲施加於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之光束的照度較佳最多 1〇〇毫瓦/厘米2,尤其是最多50毫瓦/厘米2。 此外,光束之曝光時間視基材表面、無機塗層表面或 無機外來物質欲吸收之光量而定,但當使用使基材吸光係 數至少爲1 /厘米之光源時,較佳係吸收量至少1焦耳/ 厘米2,更佳至少3焦耳/厘米2之量的光束。另外,若使 用使基材吸光係數至少爲〇 · 〇 1 /厘米之光源,則較佳係施 加光束使得施加量至少1 〇焦耳/厘米2,更佳至少1 5焦耳 /厘米2。 此外,光束可一次完全施加於整體基材表面或整體無 機塗層表面,或若爲照射面積小於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 -24 - 200834706 面之光源,則可使用光束掃描基材或無機塗層。然而,就 通量而言,較佳係一次將所有光束施加於整體基材或整體 無機塗層。 圖4中顯示當來自充塡Xe2氣體之介質阻擋放電燈的 光束(主要波長:172奈米,窗牆照度:10毫瓦/厘米2, USHIO INC.製造)施加於吸收光譜如圖1所示之摻雜Ti 的合成石英玻璃(Ti02濃度:7質量%,Si02濃度:93質 量% )時,表面電位之pH相依性。此外,圖5參照圖4 顯示在pH = 3 . 1附近之表面電位的曝光時間相依性。表面 電位係使用表面電位計(Brookhaven製造之EI-BKA)依 以下方式測得:製備由相同材料製得之兩片基材,於氮/ 氧= 8 0/ 20體積%之氛圍中以充塡Xe2氣體之介質阻擋放 電燈的光束(主要波長:1 72奈米,窗牆照度:1 0毫瓦/ 厘米2,USHIO INC.製造)照射5至60分鐘,以進行表面 修飾,於約1 00微米距離下覆蓋使測量表面彼此相對而構 成構件,構件充塡具有預定pH之酸性溶液。 如圖4所示,隨著曝光時間增加,表面上經OH修飾 基團濃度易增加,等電位pH易降低,而基材表面易於廣 幅pH範圍內具有負値表面電位。此外,亦已知隨著曝光 時間增加,負値表面電位之絕對値在pH S 6之酸性範圍中 傾向較大。此外,如圖5所示,隨著曝光時間增加,負値 表面電位之絕對値傾向較大。此情況下,於圖4及5中, 負値表面電位之絕對値程度表示存在於基材表面上OH基 團之程度。即,負値表面電位之絕對値較大係表示存在於 -25- 200834706 基材表面上之OH基團量較大。 如前文所述,光束對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之施加 係於含氧氛圍或含臭氧氛圍中進行。於含氧氛圍或含臭氧 氛圍中進行光束施加之原因係基材表面、無機塗層表面或 無機外來物質表面係於前述步驟1及步驟2中以未交聯氧 自由基終止,而係基材表面、無機塗層表面或無機外來物 質表面於步驟3中係以OH基團終止。此外,若基材、無 機塗層或無機外來物質係由金屬形成,則該金屬之表面於 含氧氛圍或含臭氧氛圍中藉光束施加轉化成金屬氧化物。 例如,若爲矽,則其表面轉化成氧化矽。之後,暴露於 pH S 6之酸性溶液時,利用腐蝕氧化矽之酸性溶液(諸如 氫氟酸或經緩衝之氫氟酸)移除經氧化之表面層,以加速 表面之外來物質移除。若爲另一種金屬,亦可利用在暴露 於p Η ^ 6之酸性溶液時腐鈾所需金屬氧化物的酸性溶液得 到相同效果。 此情況下,含氧氛圍表示含有預定量之氧的氛圍。若 使用其中氧分子實質上不吸光之波長範圍(至少185奈米 且少於400奈米)的光束,則氛圍中氧含量較佳係高至加 速前述步驟1及步驟2。詳言之,氧含量較佳至少1體積 %,尤其是至少1 0體積%,另一方面,使用其中氧分子吸 光之波長範圍(少於1 8 5奈米)的光束時,若氧含量高, 則施加於基材表面之光束的量減少,因爲所施加光束被氧 吸收之比例高。是故,氧含量較佳最高1體積% ’尤其最 高0.1體積%。然而,氧含量較佳至少0.001體積%,以進 -26- 200834706 行前述步驟1及步驟2。 此情況下,若h2或h2o存在於前述步驟1中之氛圍 中,則H2或H20會進行自由基分解以形成氫自由基。 Η2 — 2Η· Η2〇 Η· + ·0Η 結果,前述步驟2中,基材表面之某些部分以氫(-Η )而非未交聯之氧自由基終止。
Ξδί· + Η· 三Si-H 若基材表面以Η終止之部分大,則當基材表面暴露於 ρ Η $ 6之酸性溶液時,等電位傾向往高Ρ Η端移動,而基 材表面上之電位傾向正値,即使其爲負値,絕對値仍傾向 低値。 是故,當光束施加時於氛圍中實質上不存在Η2或 Η2〇時,詳言之,氛圍中Η2及Η20總含量較佳最高1體 積%,尤其是最高0.1體積%。 是故,在含氧或含臭氧氛圍中’除氧及臭氧以外之組 份較佳係爲惰性氣體。該惰性氣體可爲例如氮、氬、氪或 氨。 此外,含氧氛圍或含臭氧氛圍之壓力不特別限制’但 較佳係高,因爲前述步驟1及步驟2中需要氧及臭氧’詳 言之,較佳係常壓。 本發明外來物質移除方法中’在基材表面、無機塗層 表面或無機外來物質表面藉前述方法以0 Η基團終止之後 -27- 200834706 ,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暴露於pH S 6之酸性溶液下。 如前文所述,因爲基材表面、無機塗層表面或無機外來物 質表面上存有大量ΟΗ基團,故該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 面在暴露於pH S 6之酸性溶液下時具有負値表面電位。 藉由該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在暴露於pH S6之酸 性溶液下時具有負値表面電位,在基材表面與無機外來物 質之間或在無機塗層表面與無機外來物質之間發生高排斥 電力,而可輕易自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移除無機外來 物質,且可防止自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移除之無機外 來物質再黏附於該表面。 基於前述因素,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之負値表面 電位的絕對値以愈大値爲佳。詳言之,表面電位較佳最 大-10毫伏特,更佳最大-15毫伏特,再更佳最大-20毫伏 特。 之後,該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藉某些方法暴露於 PH S 6之酸性溶液。作爲將酸性溶液施加於基材表面或無 機塗層表面之方法,可考慮以下兩種方法。 (1 ) 在自配置於基材上方之噴嘴提供酸性溶液的狀 態下旋轉基材之旋轉方法,以於基材上形成由酸性溶液組 成之液體膜。 (2 )將基材浸於裝滿酸性溶液之槽中的分批方法。 可在提供酸性溶液時施加頻率爲5 00至5 MHz之超音 波。若爲前述方法(1 ),則將已施加超音波之酸性溶液 提供至基材。若爲方法(2 ),則超音波振動器係配置於 -28- 200834706 槽內及槽外,以施加超音波於其中浸泡基材之酸性溶液。 或可在相對高壓(壓力20至100 PSi)下將酸性溶液噴於 基材表面上,或藉例如在提供該酸性溶液之同時以刷具或 諸如此類者摩擦該基材而施加機械力。尤其,前述施加超 音波之方法較佳,因其有效地移除各種尺寸之外來物質, 包括尺寸爲數十奈米等級之小型外來物質至1微米等級之 相對大型外來物質。 欲使用之酸性溶液可爲酸諸如氫氟酸(HF,0.01至 〇·5重量%)、經緩衝之氫氟酸(HF與NH4F之混合溶液 ,1^ = 0.01至0.5重量%,>11^ = 2 0至40重量%)、鹽酸 (HC1 )、硝酸(HN〇3 )或有機酸(諸如乙酸或檸檬酸) 、該酸與臭氧水之混合溶液、該酸與過氧化氫溶液之混合 溶液、該酸與鹼界面活性劑(諸如Kao Corporation製造 之 CLEANTHROUGH , YOKOHAMA OILS & FATS INDUSTRY CO.,LTD.製造之 LC-2 或 LION CORPORATION 製造之SUNWASH )或與去離子水(PH = 7 )或其中溶解二 氧化碳之去離子水(pH = 4至6)之混合溶液。 若爲基材材料、無機塗層材料或無機外來物質之主組 份係爲Si02,則特佳係使用腐蝕氧化矽之酸性溶液(諸如 氫氟酸或經緩衝之氫氟酸)作爲酸性溶液,以蝕刻極少量 之表面’而加速自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移除無機外來 物質之過程。 本發明外來物質移除方法中,在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 表面暴露於pH S 6之酸性溶液以自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 -29- 200834706 面移除無機外來物質之後’較佳係使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 表面暴露於pH爲8至12之驗溶液’以移除黏附於基材表 面或無機塗層表面之有機外來物質。 根據前述文件1至5所揭示之方法’黏附於基材表面 或無機塗層表面之有機物質藉著在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 面施加光束而根據下式分解並移除。
CxHy + Ο· 一 xC02 + y/2H2〇 然而,部分有機外來物質在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 上保持未分解。此外,因爲部分有機外來物質分解所產生 之有機殘留物保留於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上。此外’ 某些情況中,酸性溶液中包括有機外來物質,當基材表面 或無機塗層表面暴露於酸性溶液時,該有機外來物質會黏 附於該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 在pH = 2至5之酸性範圍中,該有機外來物質不具有 負値表面電位。因此,可預測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與 有機物質之間並無靜電排斥力,但其中有靜電吸引力作用 ,是故,有機外來物質緊黏於該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 〇 另一方面,於pH>7之鹼性範圍中,較佳係pH = 8至 12,該有機外來物質之表面具有負値表面電位,而該基材 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具有負値表面電位,因此,基材表面 與有機外來物質之間或無機塗層表面與有機外來物質之間 有高排斥電力作用,而可輕易自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 移除有機外來物質,且可防止自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 -30- 200834706 移除之有機外來物質再次黏附。 作爲提供pH>7(較佳pH = 8至12)之驗溶液於基材 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之方法,可依如同將酸性溶液提供至 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之方式使用旋轉方法或分批方法 。此外,當提供鹼溶液時,可施加頻率5 00至5 MHz之超 音波。 鹼溶液可爲氨水(0 · 1至1重量%,p Η = 9至1 2 )、氨 水(〇·〇1至1重量% )與氫水(1至5 ppm )之混合溶液 (pH = 9至12)、氨水(0.01至1重量%)與過氧化氫溶 液(〇·1至1重量% )之混合溶液(pH = 9至12 )或鹼性界 面活性劑(pHS 12 )。 基於以下因素,較佳係在暴露於酸性溶液之後且在暴 露於鹼溶液之前,使用去離子水自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 面洗出酸性溶液。 若鹼溶液與酸性溶液混合,中和所形成之鹽可能爲新 的外來物質。此外,中和可能造成熱生成。此外,在某些 情況下,酸性溶液或鹼性溶液可藉由劇烈進行之中和而噴 濺於周圍環境,此情況可能不僅沾裝置,亦有安全上之問 題。 此外,在暴露於鹼溶液之後,較佳係使用去離子水自 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洗出鹼溶液。經去離子水洗滌之 玻璃基材視使用目的而在乾燥後施以進一步處理。 實施例 -31 - 200834706 實施例1 (對照例) 自藉火焰水解合成之石英玻璃塊裁出6χ6χ0·26(英吋 )尺寸之基材,基材表面藉包含氧化铈及氧化矽之粒子鏡 面拋光至表面糙度爲1 .2Α ( RMS )。經拋光之基材使用聚 乙烯醇(PVA )海棉施以擦洗且於異丙醇(ΙΡΑ )蒸汽中 乾燥。藉前述系統步驟製備五個該種經處理之基材,藉由 依序進行以下程序1及2而加以評估。以下描述評估方法 。此實施例所使用之基材於146奈米及172奈米之吸光係 數個別高於10/厘米(藉外插估計約1,〇〇〇/厘米)及 0.01/厘米。 程序1 :光束施加 基材1置於圖5所示光束施加裝置之程序槽20中。 程序槽2 0充塡氣體(Ν 2 / Ο 2 )且在以下條件自裝置於燈 罩1 〇中之光源1 1經由窗1 1施加光束。 充塡Xh氣體之介質阻擋放電燈(主要波長:172奈 米) 窗牆30照度:1〇毫瓦/厘米2 氣體(N2/ 02 ) =9 5 / 5 體積 % 曝光時間:5分鐘(施加量:3焦耳/厘米2) 表面電位:-2毫伏特(pH爲3.1 ) 程序2 :旋轉方法 基材1藉基材卡盤41設置於圖6及7所示單一清洗 -32- 200834706 裝置(諸如Ham ate ch製造之ASC5 500 )之旋轉式基台40 上,使得在程序1照過光束之表面面朝上。在旋轉基台40 之情況下自噴嘴50將酸性溶液或鹼溶液60提供至基材1 表面上,以於以下條件進行旋轉方法。噴嘴5 0可迴旋, 以使化學溶液可均勻提供至基材1之整體表面上。 旋轉方法(酸溶液):〇 · 8重量% HF水溶液(室溫: p H=1 ) ,5 0 rp m x 5 分鐘 潤洗:去離子水(室溫),:I 5 0 rpm X 3分鐘 旋轉乾燥:1,2 0 0 r p m X 1分鐘 評估方法 在程序1及2之前及之後,對基材表面進行以下評估 1及2。 評估1 :缺陷測試 將基材設置於缺陷檢視裝置(諸如 Lasertec Corporation製造之M 1 3 50 )並檢視基材中心尺寸至少60 微米之外來物質,以面積( 142x142毫米正方)中聚苯乙 烯膠乳(PSL )粒子計算。比較程序1及2之前及之後測 得之外來物質的座標,以依以下方式決定旋轉方法未移除 之外來物質數目及由旋轉方法新黏附之外來物質數目。 旋轉方法未移除之外來物質數目:在程序1及2之前 及之後測得在基材相同位置(距離在20微米內之位置) 的外來物質數目。 -33- 200834706 由旋轉方法新黏附之外來物質數目:在程序1及2之 前未測得,而僅於程序1及2之後測得之外來物質數目。 評估2 :表面糙度之測量 基材中心前述面積之表面糙度係於程序1及2之後使 用原子力顯微鏡(Veeco Instruments製造之Dimension系 列)測量。 評估1及2之結果係顯示於下表。 實施例2 (對照例) 進行如同實施例1之處理,不同處係程序1之燈施加 條件及程序2旋轉方法條件變成以下條件,依如同實施例 1方式進行評估。評估1及2之結果係顯示於下表。 (程序1 ) 充塡Xe2氣體之介質阻擋放電燈(主要波長:172奈 米) 窗牆3 0照度:1 〇毫瓦/厘米2 氣體(N2/02) =95/5 體積% 曝先時間· 5分鐘(施加量:3焦耳/厘米2) 表面電位:-2毫伏特(PH爲3· 1 ) (程序2 ) 旋轉方法(酸性溶液):0 · 1重量% H F水溶液(室溫 -34- 200834706 :pH = 2) ,5 0 rpm x 5 分鐘 潤洗:去離子水(室溫),1 5 0 rpm X 3分鐘 旋轉乾燥:i,200 rPm x 1分鐘 實施例3 進行如同實施例1之處理,不同處係程序1之燈施加 條件及程序2旋轉方法條件變成以下條件,依如同實施例 1方式進行評估。評估1及2之結果係顯示於下表。 * (程序1 ) 充塡Xe2氣體之介質阻擋放電燈(主要波長:172奈 米) 窗牆30照度:10毫瓦/厘米2 氣體(N2/02) =99.9/0.1 體積 % 曝光時間:3 0分鐘(施加量·· 1 8焦耳/厘米” 表面電位:-15毫伏特(pH爲3.1 ) (程序2 ) 旋轉方法(酸性溶液):〇 · 1重量% HF水溶液(室溫 • pH = 2 ) ,5 0 rpm x 5 分鐘 潤洗:去離子水(室溫),1 50 rpm X 3分鐘 旋轉乾燥:1,200 rpm X 1分鐘 實施例4 -35- 200834706 進行如同實施例1之處理,不同處係程序1之燈施加 條件及程序2旋轉方法條件變成以下條件,依如同實施例 1方式進行評估。評估1及2之結果係顯示於下表。 (程序1 ) 充塡Kr氣體之介質阻擋放電燈(主要波長:丨46奈 米) 窗牆3 0照度:5毫瓦/厘米2 氣體(N2/〇2) =99.9/0.1 體積 % 曝光時間:5分鐘(施加量:1 . 5焦耳/厘米2) 表面電位·· -30毫伏特(PH爲3.1 ) (程序2 ) 旋轉方法(酸性溶液):0 · 1重量% HF水溶液(室溫 :pH = 2 ) ,50 rpm χ 5 分鐘 潤洗·去離子水(室溫),150rpm χ 3分鐘 方疋轉乾燥·· 1,2 0 0 r p m χ 1分鐘 實施例5 進行如同實施例1之處理,不同處係程序i之燈施加 條件及程序2旋轉方法條件變成以下條件,依如同實施例 1方式進行評估。評估1及2之結果係顯示於下表。 (程序1 ) -36- 200834706 充塡Kr氣體之介質阻擋放電燈(主要波長:146奈 米) 窗牆30照度:5毫瓦/厘米2 氣體(N2/〇2) =95/5體積% 曝光時間:15分鐘(施加量:4.5焦耳/厘米2) 表面電位:-50毫伏特(pH爲3· 1 ) (程序2 ) 旋轉方法(酸性溶液):0 · 1重量% HF水溶液(室溫 :ρΗ = 2 ) ,5 0 rpm x 5 分鐘 潤洗:去離子水(室溫),150 rpm X 3分鐘 旋轉方法(驗溶液):1重量%氨水溶液(室溫) 在提供時施加1 MHz之超音波 50 rpm X 4 分鐘 潤洗:去離子水(室溫),1 5 0 r p m X 3分鐘 旋轉乾燥:1,200 rpm X 1分鐘 表1 實施例 1 實施例 2 實施例 3 實施例 4 實施例 5 程序前之缺陷數 600 610 650 600 600 未被旋轉方法移除之缺陷數 15 50 12 9 11 因旋轉方法而新黏附之缺陷數 8 10 9 9 1 程序後之表面糙度(RMS) (A) 1.6 1.2 1.2 1.2 1.2 如表1所示,藉本發明方法處理之基材(實施例3至 -37- 200834706 5)與對照例(實施例1及2)比較下,可在將表面糙度增 加抑制至該增加不產生問題(清洗後之表面糙度(RMS ) 小於1 . 5 A )之程度下有效移除外來物質,而不會因爲該處 理而新黏附外來物質。 此外,使用實施例3至5之各基材形成EUV光罩基 版。該種EUV光罩基版不會產生來自基版之缺陷,可充 分曝光。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爲摻雜Ti之合成石英玻璃(Ti摻雜量:7質 量% )的吸收光譜。 圖2係爲OH含量爲5 ppm之合成石英玻璃的吸收光 譜。 圖3說明厚度約2毫米之各種玻璃於紫外線至真空紫 外線區的透射光譜。 圖4說明對摻雜Ti合成石英玻璃在施加吸收光譜顯 示於圖1之光束後的表面電位之pH相依性。 圖5參照圖4說明在ΡΗ = 3·1附近之表面電位的暴露 時間相依性。 圖6係爲槪略說明實施例所使用光束施加裝置之一實 例的圖示。 圖7係爲說明實施例所使用單一清洗設備的側視圖。 圖8係爲說明圖7所示之單一清洗設備的平面圖。 -38- 200834706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基材 1 0 :燈罩 1 1 :光源 2 0 :處理艙 3 0 :視窗 4 0·基台 41 :基材卡盤 5 0 :噴嘴 60 :化學溶液 -39

Claims (1)

  1. 200834706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自矽製或玻璃製基材表面或自形成於基材表 面之無機塗層表面移除無機外來物質的方法,其包含於含 氧或含臭氧氛圍中,在該基材表面或該無機塗層表面施加 至少1〇焦耳/厘米2之施加量的光束,該光束之波長範圍 係使該基材材料、該無機塗層材料及該無機外來物質中至 少一種材料的吸光係數至少爲0 · 0 1 /厘米,及使具有負値 表面電位之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暴露於ρίί^6之酸性 溶液。 2 · —種自矽製或玻璃製基材表面或自形成於基材表 面之無機塗層表面移除無機外來物質的方法,其包含於含 氧或含臭氧氛圍中,在該基材表面或該無機塗層表面施加 至少1焦耳/厘米2之施加量的光束,該光束之波長範圍 係使該基材材料、該無機塗層材料及該無機外來物質中至 少一種材料的吸光係數至少爲1 /厘米,及使具有負値表 面電位之基材表面或無機塗層表面暴露於ρΗ$6之酸性溶 液。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或2項之自基材表面或自形 成於基材表面之無機塗層表面移除無機外來物質的方法, 其中在施加光束後,以水溶液或水蒸汽處理該基材表面或 該無機塗層表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自基材表面或自形 成於基材表面之無機塗層表面移除無機外來物質的方法, 其中該基材表面或該無機塗層表面之表面電壓在暴露於 -40- 200834706 pH S 6之酸性溶液時最高爲-1 〇毫伏特。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自基材 成於基材表面之無機塗層表面移除無機外來物 其中在暴露於ΡΗ ^ 6之酸性溶液之後,將該基 無機塗層表面暴露於PH爲8至12之鹼溶液’ 表面或自形成於基材表面之無機塗層表面移除 質。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自基材 成於基材表面之無機塗層表面移除無機外來物 其中該光束之波長最長爲400奈米。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自基材 成於基材表面之無機塗層表面移除無機外來物 其中該光束之波長最長爲18〇奈米’而該含氧 圍中之氧濃度或臭氧濃度最高爲10體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自基材 成於基材表面之無機塗層表面移除無機外來物 其中該光束之波長超過180奈米且最長400奈 氧或含臭氧氛圍中之氧濃度或臭氧濃度至少〇 最高爲5 0體積%。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自基材 成於基材表面之無機塗層表面移除無機外來物 其中該含氧或含臭氧氛圍中之h2及H20之總 1體積%。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自基材 表面或自形 質的方法, 材表面或該 以自該基材 有機外來物 表面或自形 質的方法, 表面或自形 質的方法, 或含臭氧氛 表面或自形 質的方法, 米,而該含 .1體積%且 表面或自形 質的方法, 濃度最高爲 表面或自形 -41 - 200834706 成於基材表面之無機塗層表面移除無機外來物質的方法, 其中該基材係爲EUV微影術所使用之反射型光罩基版的 基材。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自基材表面或自形 成於基材表面之無機塗層表面移除無機外來物質的方法, 其中該基材之表面糙度最大爲1·5埃。 42-
TW096139797A 2006-10-24 2007-10-23 Method for removing foreign matters from substrate surface TW20083470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552,269 US8052797B2 (en) 2006-10-24 2006-10-24 Method for removing foreign matter from substrate surfa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4706A true TW200834706A (en) 2008-08-16

Family

ID=39126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9797A TW200834706A (en) 2006-10-24 2007-10-23 Method for removing foreign matters from substrate surfac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052797B2 (zh)
JP (1) JP4941472B2 (zh)
KR (1) KR20090082172A (zh)
DE (1) DE112007001722T5 (zh)
TW (1) TW200834706A (zh)
WO (1) WO2008053705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1486B (zh) * 2010-11-30 2014-09-01 Applied Materials Inc 於uv腔室中調節晶圓處理輪廓的方法及裝置
TWI477377B (zh) * 2010-10-29 2015-03-2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A cleaning method for a stamping die,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leaning apparatus, and a die for embossing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19612B2 (ja) * 2008-10-23 2014-02-19 Hoya株式会社 マスクブランク用基板の製造方法、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の製造方法及び反射型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JP5251861B2 (ja) * 2009-12-28 2013-07-31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合成石英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
JP5842645B2 (ja) * 2012-02-02 2016-01-13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基板の洗浄方法
JP5975527B2 (ja) * 2013-07-19 2016-08-23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フォトマスク関連基板の洗浄方法及びフォトマスク関連基板の製造方法
KR102166974B1 (ko) 2013-11-11 2020-10-16 도쿄엘렉트론가부시키가이샤 에칭 후 폴리머의 제거 및 하드마스크 제거의 향상을 위한 방법 및 하드웨어
CN105983552B (zh) * 2015-02-15 2019-12-24 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防掉落的半导体清洗装置
CN113088980B (zh) * 2021-04-02 2022-09-20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盐酸酸洗铁铬铝合金热轧带钢表面氧化皮的生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1423A (en) * 1986-05-20 1993-06-22 Fujitsu Limited Process for cleaning surface of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JP2776583B2 (ja) 1989-10-03 1998-07-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半導体基板の処理液及び処理方法
JP2727481B2 (ja) * 1992-02-07 1998-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晶素子用ガラス基板の洗浄方法
US5814156A (en) * 1993-09-08 1998-09-29 Uvtech Systems Inc. Photoreactive surface cleaning
JP3120719B2 (ja) 1995-11-20 2000-12-25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繊維処理剤組成物
US6296714B1 (en) * 1997-01-16 2001-10-02 Mitsubishi Materials Silicon Corporation Washing solution of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and wash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JPH10209100A (ja) * 1997-01-16 1998-08-07 Mitsubishi Materials Shilicon Corp 半導体基板の洗浄方法
US20050229946A1 (en) * 1998-11-12 2005-10-20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Substrate tre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2131889A (ja) 2000-10-20 2002-05-09 Shin Etsu Chem Co Ltd フォトマスク用石英基板の洗浄方法及び洗浄装置
JP2003071399A (ja) 2001-08-31 2003-03-1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基板洗浄装置
KR101004525B1 (ko) * 2002-08-19 2010-12-31 호야 가부시키가이샤 마스크 블랭크용 글래스 기판 제조 방법, 마스크 블랭크제조방법, 전사 마스크 제조 방법, 반도체 디바이스제조방법, 마스크 블랭크용 글래스 기판, 마스크 블랭크,및 전사 마스크
JP3776092B2 (ja) * 2003-03-25 2006-05-17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エッチング装置、エッチング方法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7377B (zh) * 2010-10-29 2015-03-2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A cleaning method for a stamping die,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leaning apparatus, and a die for embossing
US9844802B2 (en) 2010-10-29 2017-12-19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imprinting molds,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imprinting molds
TWI451486B (zh) * 2010-11-30 2014-09-01 Applied Materials Inc 於uv腔室中調節晶圓處理輪廓的方法及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53705A3 (en) 2008-09-18
JP2010507904A (ja) 2010-03-11
DE112007001722T5 (de) 2009-06-04
KR20090082172A (ko) 2009-07-29
US20080092918A1 (en) 2008-04-24
WO2008053705A2 (en) 2008-05-08
JP4941472B2 (ja) 2012-05-30
US8052797B2 (en) 2011-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34706A (en) Method for removing foreign matters from substrate surface
JP6195880B2 (ja) マスクブランク用基板の製造方法、多層反射膜付き基板の製造方法、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の製造方法、反射型マスクの製造方法、透過型マスクブランクの製造方法、透過型マスク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409235B (zh) A method of removing debris from the surface of a glass substrate
JP4506689B2 (ja) 予備研磨されたガラス基板表面を仕上げ加工する方法
US7763399B2 (en) Removal of ionic residues or oxides and prevention of photo-induced defects, ionic crystal or oxide growth on photolithographic surfaces
JPH11507298A (ja) 偏光した輻射及び裏側への照射による材料の除去
JP2009029691A (ja) ガラス基板表面から異物を除去する方法、ガラス基板表面を加工する方法
JP2009013046A (ja) ガラス基板表面を加工する方法
EP1777588A2 (en) Fabrication method of photomask-blank
TW200909080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leaning substrate
JP5470703B2 (ja) Euvl用光学部材およびその表面処理方法
KR20070097090A (ko) 유리 기판의 연마 방법
JP6904234B2 (ja) マスクブランク用基板およびマスクブランク
JP5110085B2 (ja) ガラス基板表面から異物を除去する方法
JP4688966B2 (ja) マスクブランクスの製造方法及び転写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Rastegar et al. Particle removal challenges of EUV patterned masks for the sub-22nm HP node
JP4548319B2 (ja) ガラス基板の研磨方法
JP5842645B2 (ja) ガラス基板の洗浄方法
JP4566547B2 (ja) マスクブランクスの製造方法及び転写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KR101163221B1 (ko) 극자외선 광학 소자의 반사율을 회복시키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세정 방법
Jeong et al.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mask cleaning performance
JPH10158035A (ja) 紫外用光学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Singh et al. Effects of cleaning on NIL templates: surface roughness, CD, and pattern integrity
JP4650460B2 (ja) 紫外用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TW202309653A (zh) 空白遮罩用基板、其清洗方法及包括其的空白遮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