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30604A - Lithium composite metal oxide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 Google Patents

Lithium composite metal oxide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30604A
TW200830604A TW096133666A TW96133666A TW200830604A TW 200830604 A TW200830604 A TW 200830604A TW 096133666 A TW096133666 A TW 096133666A TW 96133666 A TW96133666 A TW 96133666A TW 200830604 A TW200830604 A TW 20083060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oxide
composite metal
secondary battery
lithium
l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3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ichiro Imanari
Yoshihiro Kawakami
Yoshiaki Honda
Hiroshi Inukai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Publication of TW200830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3060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45/00Compounds of manganese
    • C01G45/12Manganates manganites or permanganates
    • C01G45/1221Manganates or manganites with a manganese oxidation state of Mn(III), Mn(IV) or mixtures thereof
    • C01G45/1228Manganates or manganites with a manganese oxidation state of Mn(III), Mn(IV) or mixtures thereof of the type [MnO2]n-, e.g. LiMnO2, Li[MxMn1-x]O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3/00Compounds of nickel
    • C01G53/40Nickelates
    • C01G53/42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3/00Compounds of nickel
    • C01G53/40Nickelates
    • C01G53/42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 C01G53/44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containing manganese
    • C01G53/50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containing manganese of the type [MnO2]n-, e.g. Li(NixMn1-x)O2, Li(MyNixMn1-x-y)O2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3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48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Ti2O4 or LiTi2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0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 H01M4/50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manganese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Mn2O4 or LiMn2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2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 H01M4/52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iron, cobalt or nickel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NiO2, LiCoO2 or LiCo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11Organic material
    • H01M50/414Synthetic resins, e.g. thermoplastics or thermosetting res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4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89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or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swelling degree, hydrophilicity or shut down properties
    • H01M50/491Poros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d-values or two theta-values, e.g. as X-ray diagra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4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peak-intensities or a ratio thereof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6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a space-group or by other symmetry ind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4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TEM, STEM, STM or AF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2Surface are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6Pore dia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40Electr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1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e.g. porosity, surface are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Description

20083060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經複合金屬氧化物及非水電解質二次電 池。詳細而言,係關於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 貝中所使用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及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先鈾技術】 鐘被合金屬氧化物係於鐘二次電池等非水電解質二次 鲁電池中作為正極活性物質而被使用。鋰二次電池係已作為 行動電話或筆記型電腦等的電源而達到實甩化,此外,亦 逐漸於汽車用途或電力儲存用途等中大型用途中被嘗試使 用0 關於以在於鐘二次電池的正極活性物質中所使用之鐘 硬合金屬氧化物,於日本特開2002-100356號公報中,係 揭不有一種鋰一鎳一錳—M複合氧化物(M為Fe、c〇、C卜 • 【發明内容】 然而,以往使用正極活性物質之鋰二次電池,於進行 充放電循環試驗時之容量維持率並不夠充分。因此,、本發 目的係提供一種可顯示出較高的容量維持率之非水電 解質二次電池,以及對於此非水電解質二次 之 鐘複合金屬氧化物。 勹韦用之 發現到下列發明與上 本發明者們經由種種探討之後, 述目的為一致,因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係提供下列發明。 319589 5 200830604 素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其特徵為:構成該鋰複合 二虱化物之至少i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粒子,係同時具 八角sa型的結晶構造及單斜晶型的結晶構造。 <2>如上述<1;>所記載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其中,上述 斜晶型的結晶構造係歸屬於空間群C2/m之結晶構造。 <3>如上述<1:>或<2>所記载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其中, 亡述六角晶型的結晶構造係歸屬於空間群R_3m之結晶構 :Π<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鋰複合金屬氧化 物,其中,相對於過渡金屬元素的合計量(莫耳),L 耳)係1.4以上h7以下。 』里(吴 <5>如上述 <> 至<4>中任一項所記载之鐘複合金屬氧化 物,其中,該含有以及至少1種過渡金屬元素之鋰複合全 屬氧化物,係含有Li及從Ni、〇〇、*及以中所選出之 至少1種元素的鋰複合金屬氧化物。 、 <6>如上述 <卜至<5>中任一項戶斤記载之鐘複合金屬氧化 物丄其中,該含有u及至少】種過渡金屬元素之鐘複合金 屬氧化物,係含有Li、Ni& M(在此,M係表示從由 C〇及Fe所成組群中所選出之广種以上之過渡金屬元 的鋰複合金屬氧化物。 … <7>—種鋰複合金屬氧化物,其係含有上卜妬及在此, Μ係表示從由Mn、Co及Fe所成組群中所選出之}種以 上之過渡金屬元素)的鋰複合金屬氧化物,其特徵 、二 、夂碍·於猎 319589 6 200830604 由以CuK α。作為射線源且將繞射角2 Θ的測定範圍設定於 10以上90以下之粉末χ射線繞射測定所獲得之鋰複合 金屬氧化物的粉末Χ射線繞射圖形中,在2Θ為20。以: 23°以下的範圍中賦予繞射峰值(繞射峰值八)。 <8>如上述<7>所記载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其中,於上述 粉末X射線繞射®形中,#以顯示最大強度之繞射峰值⑽ 射夸值Β)的強度作為_時,繞射峰值Α的強度係3以上 10以下。 如上述<7>或<8>所記載之鐘複合金屬氧化物,其係具 六角晶型的結晶構造者,且該結晶構造的瑞維德 letveld)解析中之a轴的晶格常數為2a以上2⑹ 、A以下。 · 10如上述<6>至<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鋰複合金屬氧化 物’其中,相對於Ni及Μ的合計量(莫耳),u的量(莫耳) 係1.4以上1 ·7以下。
11二上述<6>至<10>中任—項所記载之鋰複合金屬氧化 物’其中,相對於N i及Μ的合計量(莫耳),Μ的量(莫 係超過0且為0.9以下。 :t上述<6>至〈以〉中任一項所記载之鋰複合金屬氧化 ’,、中,相對於Μ的合計量(莫耳),c〇的量(莫耳)係〇 以上0.4以下。 13 =上述<6>至<12>中任一項所記载之鋰複合金屬氧化 物,其中,Μ為Μη及/或Co。 14如上逑<6>至<13〉中任一項所記载之鐘複合金屬氧化 319589 7 200830604 -物,其中,Μ為Mn。 ’其係由上 化物所形成 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 述1>至<14>中任一項所記载之鐘複合金屬氧 <=>-種非水電解f二次電池用正極,其具有上述〈1 記載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
ο㈣水f㈣二次f池’其具有上述<16>所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 二次電池,其復具有 <18>如上述<17>所記載之非水電解質 分離膜。、 <19>如上述<18>所記载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盆中,八 離膜係由層積多孔f薄膜所構成之分離膜,該層積多^ 溥膜係由含有耐熱樹脂之财熱層及含有熱可塑性樹腊之阻 絕層所層積而成。 <2〇>-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之充放電方法,其特徵為: φ將上述<17>至<19>中任一項所記载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 池,於4(TC以上70。〇以下的溫度範圍中,以最大電壓為 4.0V以上5.0V以下之範圍的電盧進行充電,且以最小電 壓為2.0V以上3.〇¥以下之範圍的電壓進行放電。 <21>如上述<2〇>所記載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之充放電 方法,其中’將上述<17>至<19>中任一項所記载之非水電 解質二次電池,於40t以上70。〇以下的溫度範圍中,藉由 依序包含下列(1)及(2)的步驟之方法而進行充放電:" (1)將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以最大電壓為43V以上 319589 8 200830604 V 4.8V以下之範圍的電屋進行充電,且以最小電墨為2.0V 以上3.0V以下之範圍的電壓進行放電; ⑺以最大電Μ為4.0V以上4.4V以下之範圍的電屢進 行充電,且以最小電麗為2·〇ν以上⑽以下之範 壓進行放電。 <22>-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其係依據上述,>或<21> 所記載之非水電解質二:欠電池之錢電方法㈣行充放 者。 根據本發明,可獲得容量維持率較以往的鐘二次電池 更為提升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因而尤其對於要求高電 流率(high Current rate)中的高輸出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 池亦即^車用或電動工具用等電動工具用的 二次電池,乃極為有用。 电解貝 【實施方式】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鋰複合金屬氧化物,其係含有U 及至少1種過渡金屬元素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其特徵 為·構成該鋰複合金屬氧化物之至少1個鋰複合金屬氧化 物粒子,係同時具有六角晶型的結晶構造及單斜晶型的結 上述/、角晶型的結晶構造,可列舉例如歸屬於從、 P3!、P32、R3、p_3、R_3、P312、?321、p3ii2 m PU2、為21、R32、p3ml、p31m、p3ci、 P 31m、p_3ic、p_3ml、p_3cl、Uc、%、 P6i P65、P62、P64、P63、P-6、P6/m、P63/m、P622、P6J2、 319589 9 200830604 _ P6522、P6222、P6422、P6322、P6mm、P6cc、P63cm、P63mc、 P-6m2、P-6c2、P-62m、P_62c、P6/mmm、P6/mcc、P63/mcm、 P63/mmc中所選出之空間群的結晶構造,而從所獲得之非 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放電容量之觀點來看,上述六角晶型 的結晶構造係以歸屬於空間群3 m之結晶構造為車父理想。 上述單斜晶型的結晶構造,可列舉例如歸屬於從P2、 P2!、C2、Pm、Pc、Cm、Cc、P2/m、、C2/m、P2/c、 PSi/c'CS/c中所選出之空間群的結晶構造,就提高所獲得 ⑩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容量維持率之觀點來看,上述單 斜晶型的結晶構造係以歸屬於空間群C2/m之結晶構造為 較理想。 於本發明中,1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粒子是否同時具 有六角晶型的結晶構造及單斜晶型的結晶構造,可藉由下 列(1)及(2)的方法予以確認。 (1) 首先,針對鋰複合金屬氧化物,進行以CuKa作為 春射線源且將繞射角20的測定範圍設定於10°以上90°以下 之粉末X射線繞射,並根據該結果來進行後述之瑞維德 (Rietveld)解析,以解析鋰複合金屬氧化物所具有的結晶構 造,而決定該結晶構造中之空間群及晶格常數。 (2) 針對鋰複合金屬氧化物,進行依據穿透式電子顙微 鏡之觀察(TEM(Transmitting Electron Microscope)觀察)及 該粒子的電子線繞射測·定,藉此而可確認到1個鋰複合金 屬氧化物粒子係同時具有六角晶型的結晶構造及單斜晶型 的結晶構造。具體而言,根據由電子線繞射测定所獲得之 10 319589 200830604 繞射點的數據(從中心點的距離)及上述⑴的晶格常數 以上述(1)決定該繞射 數’在 5丨,7 射,進仃暗視野圖像的攝影,而可確辦 到1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粒子係同時呈 e/u 構造及單斜晶型的# a槿、A ^ u θθ型的結晶 生的、、、口日日構& (例如芩照「結晶解 1999年9月10日發行、日本結晶學會編)。 冊」 上述之至少1種過渡金屬元素,可列舉例如H V:^ ^2 /及至少1種過渡金屬元素之鋰複合金屬氧化 ’攸所獲得之非水電㈣二次電池的放電觀 看:、較理想為含有Li及從Ni、co、MnAFet^= 至/ 1種元素的鋰複合金屬氧化物。更理想為含有Li、见 及Μ(在此,M係表示從由Mn、€〇及Fe所成組群中所選 出之1種U上之過渡金屬元素)的鋰複合金屬氧化物。 於本發明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的組成甲,關於u及過 渡金屬元素的組成,相對於過渡金屬元素的合計量(莫 耳),的量(莫耳)係一般為超過1〇且未滿2〇,就更加 提高容量維持率之觀點來看,較理想為14以上17以下, 更理想為1.5以上1 ·7以下。 此外,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鋰複合金屬氧化物,其係含 有Li、Ni及Μ(在此,Μ係表示從由、c〇及Fe所成組 群中所選出之1種以上之過渡金屬元素)的鋰複合金脣氧 化物’其特徵為:於藉由以CuK α作為射線源且將繞射角 20的測定範圍設定於1〇。以上9〇。以下之粉末χ射線繞射 11 319589 200830604 …測定所獲得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形 中,在2Θ為2(Γ以上23。以下的範圍中賦予繞射睾值(繞 射峰值Α)。 ^ 於本發明中,上述繞射峰值A,係意指在為2〇。 、上23以下的鈾述範圍中之強度為最大之繞射峰值,而 於上述粉末X射線繞射圖形中,當以顯示最大強度之繞射 峰值(繞射峰值B)的強度作為1〇〇時,繞射峰值a的強度 為未滿3的h况下’該鐘複合金屬氧化物係被視為未賦予 攀繞射峰值A者。 從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放電容量之觀點來看,於上 述粉末X射線繞射圖形中,當以繞射峰值B的強度作為 100時,繞射峰值A的強度較理想為3以上10以下。 此外’本發明之經複合金屬氧化物,一般係具有六角 晶型的結晶構造,且該結晶構造的瑞維德(Rietveld)解析之 a軸的晶格常數較理想為2.840 A以上2.851 A以下之範 籲圍,若a軸的晶格常數位於上述範圍,則具有可更加提高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容量維持率之傾向。在此,瑞維德 解析係使用材料的粉末X射線繞射測定中之繞射峰值的數 據(繞射峰值強度、繞射角2Θ )以解析材料的結晶構造之手 法,為從以往以來即所使用之手法(例如參照「粉末χ射 線解析的實際一瑞維德法入門一」2002年2月1〇日發行、 曰本分析化學會X射線分析研究懇談會編)。 關於本發明之Li、Ni及Μ的組成,相對於Ni及μ 的合計量(莫耳),Li的量(莫耳)係一般為超過1〇且未滿 319589 12 200830604 二’7就么加提高容量維持率之觀點來看,較娜 上1·7以下,更理想為15 7、 1:::持Γ發明中,關於Ni:的組成,就更力, 合里、准持^之觀點來看,相對於Ni及M的合計^莫 ,Μ的篁(莫耳)較理想為超過〇且為w以下,更理想 :’、、〇.4以上0.9以下,尤其理想為〇 5以上〇 8以下。々 此外於本發明中,關於Μ的組成,,就更加提高容量 維持率之觀點來看,相對於从的合計量(莫耳),〜的量❻ 耳)較理想為0以上0.4以下,更理想為〇以上〇 35以下: 尤/、理心為〇以上0.25以下。此外,就提高放電容量之 ..,、占來看,Μ較理想為Mn及/或c〇,若考量到成本方面,μ 更理想為Μη。此外,於Μ含有㈣,就放電容量之觀點 來看,相對於Μ的合計量(莫耳),Fe的量(莫耳)較理想為 0.01以上0.5以下,更理想為〇 〇5以上〇 3以下。 此外,在不損及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内,可由B、A1、
Ga、In、Si、Ge、Sn、Mg、Sc、γ、Ti、Zr、m h、Cr、Mo、w、Tc、Ru、Rh、Ir、pd、cu、Ag、% 等 兀素,來取代本發明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的Li、Ni、C^、 Μη的一部分。 2本發明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的ΒΕΤ比表面積,一般為 3瓜2/名以上30m2/g以下左右。就獲得於高電流率中表示出 高輪出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之觀點來看,鋰複合金屬萃 化物的BET比表面積較理想為4m2/g以上20m2/g以下一 更理想為5m2/g以上16m2/g以下。 319589 13 200830604 '此外,亦能夠以本發明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作為芯 材,並於該粒子之表面,再以含有從B、A1、Ga、In、Si、 Ge、Sn、Mg及過渡金屬元素中所選出之1種以上之元素 的化合物所被覆。上述元素中,較理想為從B、Al、Mg、 Ga、In及Sn中所選出之1種以上,就操作性的觀點來看, 更理想為A1。該化合物可列舉:例如有上述元素的氧化 物、氳氧化物、氧(氳氧)化物(oxyhydroxide)、碳酸鹽、确 酸鹽、有機酸鹽或這些的混合物。其中,較理想為氧化物、 ⑩氳氧化物、氧(氳氧)化物或這些的混合物。以上當中,最 理想為二氧化鋁。 接下來以製造出含有Li、Ni及M(在此,Μ係表示從 由Mn、Co及Fe所成組群中所選出之1種以上之過渡金屬 元素)的鋰複合金屬氧化物的情況為例,說明製造本發明之 锂複合金屬氧化物的方法。 本發明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可藉由下述方法而成:藉 •由緞燒而將可成為本發明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的金屬化合 物混合物予以煅燒之方法,亦即固相反應法。具體而言, 於本發明之锂複合金屬氧化物的組成中,當Li : Ni : Μη : Co : Fe的莫耳比為1,:\:7:2:4時,可使用含有1^之 化合物、含有Ni之化合物、含有Μη之化合物、含有Co 之4匕合物、含有Fe之Λ匕合物,以使Li : Ni : Μη : Co : Fe 的莫耳比成為A : X : y : z : q(惟,A為2以上5以下的範 圍之值)之方式進行量秤,並且較理想為於800°C至1000 °c的溫度範圍内,將混合後的金屬化合物混合物予以煅燒 14 319589 200830604 而獲得。在此,A較理想為2.1以上3.5以下的範圍之值。 上述分別含有Li、Ni、Mn、c〇、Fe的金屬元素之化 合物’係可使用氧化物,或是使用氫氧化物、氧(氯氧)化 物、碳酸鹽、硝酸鹽、醋酸鹽、鹵化物、草酸鹽、烷氧化 物(Alkoxide)等於高溫可分解及/或氧化成為氧化物者。在 這當中,含有Li之化合物較理想為氫氧化物及/或碳酸鹽, 含有Ni之化合物係較理想為氫氧化物及/或氧化物,^有 Μη之化合物較理想為碳酸鹽及/或氧化物,含有c〇之化 •合物較理想為氧化物及/或氫氧化物,含有Fe之化合物較 理想為氧化物及/或氫氧化物。此外,亦可將含有2種以上 的上述金屬το素之複合化合物,作為含有金屬元素之化合 物來使用。 為了提高鋰複合金屬氧化物的結晶性並增加初期放電 谷里,則煅燒前的上述金屬化合物混合物亦可復含有含硼 的化合物。關於含硼化合物的含有量,一般相對於上述金 #屬化合物混合物中除了鋰之外的金屬元素的總莫耳,以硼 換f為0·00001莫耳%以上5莫耳%以下,較理想為以碼 換异為0.0001莫耳%以上3莫耳%以下。關於含硼的化合 物,可列舉例如氧化硼或硼酸,較理想為硼酸。此外,在 此,金屬化合物混合物中所復含有的硼,可殘留於烺燒後 之本發明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中,亦可藉由洗淨、蒸發等 予以去除。 、 含有上述金屬元素之化合物的混合,可藉由乾式混合 及濕式混合之任一種來進行,較理想為更簡便的乾式混 319589 15 200830604 , 合,可藉由以V型混合機、W型混合機、帶式混合機(Ribbon mixer)、鼓形混合機(Drum mixer)、乾式球磨機等作為乾式 混合裝置而進行混合。 可將上述金屬化合物混合物因應必要而予以壓縮成形 後,於800°C以上至l〇〇〇°C以下的溫度範圍内保持2至30 小時以進行煅燒,藉此而獲得鋰複合金屬氧化物。此外, 煅燒的蒙氣環境可使用空氣、氧氣、氮氣、氬氣或是這些 的混合氣體,較理想為含有氧氣之蒙氣環境。 _ 本發明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除了上述固相反應法之 外,例如可藉由下列水熱反應法,亦即可藉由依序包含以 下(1)、(2)、(3)、(4)及(5)的步驟之製法而製造出。 (1) 將含有Ni及Μ的水溶液與驗(A)予以混合而生成沉 澱物之步驟。 (2) 於150°C至350°C的溫度範圍中,將包含該沉澱物、 氧化劑、及含LiOH之驗(B)的液狀混合物進行水熱處理, •而獲得水熱處理品之步驟。 (3) 洗淨該水熱處理品而獲得洗淨品之步驟。 (4) 將該洗淨品予以乾燥而獲得乾燥品之步驟。 (5) 對以乾式混合將該乾燥品與鋰化合物予以混合而 得之混合物進行緞燒,而獲得锻燒品之步驟。 步驟(1)中之含有Ni及M(在此,Μ係表示從由Μη、 Co及Fe所成組群中所選出之1種以上之過渡金屬元素) 之水溶液,只要於水溶液中含有Ni及Μ即可,當使用含 有Ni、Μ之化合物,且為氯化物、靖酸鹽、硫酸盤、草酸 16 319589 200830604 •鹽、醋酸鹽等水溶性化合物作為原料時,只要將該人 溶解於水中而製造出即可。這些水溶性化合物,可為^ 及水合物中之任一種。此外,當使用Ni、M的金屬材料, 或是含有Ni、M2化合物,且為氫氧化物、氧(氫氧)化物、 氧化物等不易溶解於水的化合物作為原料時,可將這些化 合物溶解於鹽酸等酸中而製造出即可。此外,亦可併用各 個Ni、、M之上述水溶性化合物及不易溶解於水的化合物、 金屬材料當中的2種以上。 # 步驟⑴巾之驗㈧,可使用從由UOH(氫氧化鐘)、
NaOH(氫氧化納)、K0H(氫氧化卸)、瓶3(氨)、Na2c〇3(碳 酸鈉)、κπ〇3(碳酸鉀)&(NH4)2C〇3(碳酸銨)所成組群中所 選出之1種以上的酸酐及/或該丨種以上的水合物,一般係 將此類化合物溶解於水中而使用該水溶液。該水溶液中之 鹼(A)的濃度’ 一般為〇」至2〇M左右,較理想為〇 5至 10M左右。此外,就減少鋰複合金屬氧化物中的雜質之觀 _點來看,鹼(A)係較理想為使用1|〇11的酸酐及/或水合物。 此外,就製造戒本的方面來看,鹼(A)係較理想為使用κ〇Η 的酸酐及/或水合物。此外,亦可併用2種以上的鹼(Α)。 於步驟(1)中’當藉由將上述含有Ni及Μ的水溶液與 鹼(Α)予以混合雨生成沉澱物時,例如可於預定濃度之鹼(I) 的水溶,中,將分別含有預定濃度之沁及Μ的水溶液添 加預定量。為了獲得粒徑一致的沉澱物,較理想為一邊攪 拌驗(Α)的水溶液,一邊將含有见及Μ的水溶液予以滴 入。此時,係一邊攪拌鹼(Α)的水溶液,一邊開始測量該水 319589 17 200830604 ' ... .. :. .. . /溶液的值。隨著含有犯及撾的水溶液之滴入,會且 有所測量的pH值逐漸降低之傾向,但於步驟(1)中,ς測 量的pH值係較佳為η以上。、 就一致地進行生成沉澱物之觀點來看,亦可將含有奶 及Μ的水溶液及/或鹼(A)的水溶液予以冷卻而使用。冷卻 時的溫度係較理想為l〇〇C以下,更理想為_15艺以上5它以 下左右。當將冷卻時的溫度設定為〇〇c以下時,可添加甲 醇、乙醇、乙二醇等作為防珠劑,且相對於水100重量份, 攀將防涞劑以U50重量份之比例添加於含有见及乂的水 溶液及/或驗(A)的水溶液中。 就更加提高本發明的效果之觀點來看,亦可於上述驗 ⑷的水溶液中,—邊進行將空氣等含氧氣體予以導入之操 作’-邊將含有服及M的水溶液予以滴入。當將驗(:) 的水溶液添加於含有Ni及Μ的水溶液中時,可進行將該 氣體予以導入含有NiAM的水溶液中之操作。此外,^ φ可於混合後進行該操作。該操作的時間為丨小時至5天左 右。溫度為〇至loot:左右。 關於藉由步驟⑴的混合而具有所生成之沉殿物的混 5液’當進行過滤等固液分離時,可將對混合液進行固液 分離後所獲得之沉殿物,再次使其分散於水中,並將此分 政液使用於步驟(2)中。此外,亦可料 > π 」對進仃固液分離後所獲 件之沉澱物進行洗淨。此外,亦可 拉监目士不進行固液分離,而直 接將具有所生成之沉澱物的混合液使用於步驟⑺中。 於步驟⑺中,液狀混合物係含有步驟⑴中所獲得之沉 319589 18 200830604 •澱物、氧化劑、及含UOII之鹼(B)者。氧化劑係用於將液 狀混合物中之金屬元素予以氧化。氧化劑可列舉例如從由 NaCIO(次氯酸鈉)、HN〇3(硝酸)、Kcl〇3(氯酸鉀)、h2〇2(過 氧化氫)所成組群中所選出之1種以上,就製造成本、氧化 反應性的方面來看,較理想為H2〇2及/或KC103,就容易 控制氧化反應之觀點來看,更理想為Kcl〇3。此外,含Li〇H 之驗(B)’可僅為LiOH之酸酐及/或水合物,或是復含有 NaOH之酸酐及/或水合物、K〇H之酸酐及/或水合物(較理 _想為復含有KOH之酸酐及/或水合物)。可將這些氧化劑及 驗(B)添加於上述混合液或分散液中,而製造出液狀混合 物。液狀混合物中之氧化劑的濃度,一般為〇·〗至丨〇M左 右,杈理想為〇·3至5M左右;液狀混合物中之鹼(b)的濃 度’ 一般為0·1至30M左右,較理想為1至20M左右;液 狀混合物中之沉澱物的含有量,一般為1至2〇〇g/(液狀混 合物1L)左右。此外,液狀混合物中之Li的濃度,較理想 _為〇·1至10M,更理想為0.5至5M。液狀混合物亦可因應 必要而含有氯化鋰、硝酸鋰、碳酸鋰。此外,液狀混合物 的pH值’就促進水熱處理的反應之觀點來看,較理想為 11以上,更理想為13以上。 於步驟(2)中’使用上述液狀混合物,於i5〇t:至35〇 C的溫度範圍中進行水熱處理而獲得水熱處理品。此溫度 範圍中之壓力,一般為〇.4MPa至17MPa左右。水熱處理 裝置可使用高壓爸。水熱處理之較佳的溫度範圍為18(TC 至250 C。水熱處理的時間一般為〇」至15〇小時左右, 19 319589 200830604 較理想為〇·5至50小時。 去除::ΓΓ,係洗淨該水熱處理品。藉由該洗淨,可 氧化,等品中之例如氯化鐘、確酸鐘、碳酸鐘、以及 滩關於洗淨’ 一般係將對水熱處理品進行過 濾專而固液分離後所獲得之固形成分, 丁、 形成分為洗ir 行固液分離。固液分離後的固 此史;乂驟(4)中’係將該洗淨品予以乾燥而獲得乾焊口。 此乾魅-般係藉由熱處理而進行 ::乾广 真空乾燥等而進行。於藉由熱處理㈣行=_^^5或0 至3〇〇C中進行,較理想為於100至200。。左右。又'、 物予卜係對以乾式混合將上述乾燥品與鋰化合 :予〜合而得之混合物進 : 燒品係本發明馒仟瓜粍扣。該煅 物,可胸二 物。步驟(5)中的鋰化合 .., 牛如攸由氫氧化鋰、氯化鋰、硝酸鋰 心組L:選…種以上的_或= 之1種以上化=及碳酸鐘所成組群中所選出 體狀態。乾燥:==二一蝴^ 而進行。w壯 物之間的混合,係藉由乾式混合 w型混合機二^可列舉如擾拌混合機、V型混合機、 ^ 贡式混合機、鼓形混合機、球磨機等。 。。以:驟⑺中’煅燒的溫度係較理想為300。。以上1〇〇〇 奴為0.1至20小時,較理想為〇5至8小時。 319589 20 200830604 '直至上㈣燒溫度為奴升溫速度,―般為机至權。c/ 小時,從上述锻燒溫度直至室溫為止之降溫速度,一般為 ㈣至4GGC/小時。此外,锻燒的蒙氣環境可使用空氣、 減、虱虱、氬氣或是這些的混合氣體,較理想為含有氧 氣之蒙氣環境。 可使用球磨機或喷射磨粉機等(jet mi晴以上由固相 反應法或水熱反應法所獲得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予以粉 重錢行2 &上之粉碎㈣燒。所獲得之鐘複 口金屬乳化物,亦可因應必要而予以洗淨或分級。 以上所獲得之本發明之鐘複合金屬氧化物,係成為本 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 、接下來說明具有本發明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 活性物質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 正才圣。 , 、曾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係將包含正極活性物質、 導電材及黏結劑(binder)之正極劑擔载於正極集電體上而 衣造、°上述導電材可使用碳質材轉,碳質材料可列舉例如 石墨粉末、碳黑、乙炔黑、纖維狀碳材料等。由於碳黑及 乙炔黑為微粒狀且表面積較大,因此可藉由添加少量於正 極合劑中,而提高正極内部的導電性並提升充放電效率及 速¥ 4寸性,但若添加過多,則使因黏結劑而產生之正極人 劍與正極集電體之間的黏結性降低,反而導致内部電阻白口勺 增加。正極合劑中之導電材的比例,一般相對於正極活性 物質100重量份,係5重量份以上2〇重量份以下。當使用 石墨化碳纖維或碳奈米管等纖維狀碳材料作為導電材時, 319589 21 200830604 •亦可降低該比例。 上述黏結劑可使用熱可塑性樹脂,具體而言,可列舉 =如聚^氣乙婦(以下’有時亦稱為pv聊〇lyvinylidene 二、聚四氟乙烯(以下,有時亦稱為删 二ytetrafluoroethylene))、四氟乙稀六氣丙稀偏氣乙 烯糸共聚物、六氟丙烯·偏氟乙婦系共聚物、四氣乙稀. =系共聚觀樹脂;聚乙烯、聚丙稀等聚烯烴 ㈣專。此外’亦可混合該#之2種以上。此外,使用氣 树月曰及來稀fe樹脂作為黏結劑,且以使該氟樹月旨相對於正 之比例成為1至1G重量%、使該聚烯烴樹赌相對於 亟二4之比例成為0J至2重量%之方式而含有黏結 劑,藉此即可獲得與正極集電體之間的黏結性較佳之正= 合劑。 上,正極集電體可使用A卜Ni、不銹鋼等,但就容易 加工為薄膜且成本較低之觀點來看,A1為較理想。關於將 ⑩=極合簡載於正極#電體之方法,可縣例如··加塵成 型之方法;或是使用有機溶劑等使其成為膏狀,塗佈於正 極集包體上且於錢後進行模壓等而予以ϋ接之方法。當 使成為膏狀時,係製作出由正極活性物質、導電材、黏: 4及有機洛劑所形成之漿液。有機溶劑可列舉例如··凡沭 一甲基胺基丙基胺、二伸乙三胺等胺系溶劑,·四氫呋喃 (Tetrahydrofuran^ _系溶劑;甲基乙基酮等酮系溶劑;醋 酸曱酯等酯系溶劑;二甲基乙醯胺(Dimethyl Acetamide)、 1-甲基-2·吡咯烷酮(1_methyl_2_pyrr〇lid〇ne)等醯胺系溶劑 319589 22 200830604 '等。 …關於將正極合劑㈣於正極集電體之方法,例如有狹 缝杈(slit die)式塗佈法、網版塗佈^ ^ 刀式塗佈法、凹版塗佈法、靜電心4 f到 出的方法,可製造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 々而:=上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並以下列方 式而製造出非水電解質一今帝、冰 於“…触亦即,可藉由將分離膜、 ^本木電體上承载有負極合劑而成之負極、以及上述正 後繞所獲得之電極群,予以收納於電池罐内 造出= 解質之有機溶劑所構叙電解液中而製 上述電極群的形狀可列舉例如:使 * 於捲繞軸之方向剖切時之剖面成為圓形: 直 不具有邊角的長方形等之形狀。μ /⑶長方形、 例如紙型、《型、圓筒型、四角型卜^ 或鋰合金等,闕;成者,輸 且體而一T_ 予以摻雜·脫摻雜的材料, /、燈而吕可列舉如天然石墨、人 熱分解碳類、麵維、韻5八二、“、、厌類、碳黑、 料,亦可使用能夠以較正極、化5物锻燒體等碳質材 雜·脫接雜之氧化物、硫化 電位平坦性較高、平均放電f 2=hal0gen)化合物。就 材料可使用以天然石墨、人::二 艳石墨4石墨作為主成分之碳 319589 23 200830604 .. ...... -. . !=:,!材料的形狀可為例如天然石墨般的薄片狀、 θ ‘人彳政球叙的球狀、如石墨化碳纖維般的纖維狀、 ± ^旋來脰專。當上述電解液不含有後述的 ,若使用含有聚碳酸伸乙酯之負極合劑,則 w上=獲件之電池的循環特性及大電流放電特性。 可列舉例如熱可:性二:因應必要而含有黏結劑。黏結劑 可塑性聚醯亞胺H而:"可列舉如pvdf、熱 Cellulr^、 夂甲基纖維素(Carboxymethyl ⑽ulose)、聚乙稀、聚丙烯等。 雜.脫負極合劑中所含有之可將輯子予以摻 合物,可列舉例如以週乳化物、硫化物等硫族化 體而言可列ίΐ!氧化物、硫化物等硫族化合物,具 外,亦可因^以錫减物作為主體之非晶質化合物。此 要而含有作為導電材之碳質材料。 易與鐘形成合金以及 W1不銹鋼就不 用Cu。關於將倉朽入 σ工成為薄膜之觀點來看,可使 的情況相同,、可:舉 等使成為膏狀,塗;::成型之方法;或是使用溶劑 等而予以固接之方法。、負極木電體上且於乾燥後進行模壓 上述分離膜例如可播 脂、氟樹脂、含筒#夭Α由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烴樹 質膜、織布、不織::無=合物等材質所形成之具有多孔 a :、形恶之材料此外,亦可使用2種 319589 24 200830604 、上的上述材貝作為分離膜,亦可層積上述材料。分離膜 可列舉例如日本特開2_侧6號公報、日本二^ 10 324758破公報等所記載的分離膜。就提高電池的 能量密度,降低内部電阻之觀點來看,分離膜的厚度較佳貝 為在可保持機械強度的範圍内儘可能地薄化,一般為10 至20〇#m左右,較理想為1〇至3〇#m左右。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中,—般在因正極—負極間的 • f路等原因而使異常電流流動於電池内時,將電流予以遮 斷以阻止(阻絕(shut down))過大電流流動乃極為重要,對 於分離膜,係要求於超越一般的使用溫度時能夠儘可能於 低溫進行阻絕(關閉多孔質薄膜的微細孔),以及於阻絕後 即使電池内的溫度上升至某種程度的高溫亦不會因該溫度 而產生破膜故可維持阻絕之狀態,換言之即要求高耐熱 性,而使用由層積多孔質薄膜所構成之分離膜作為此分離 膜,且該層積多孔質薄膜係由含有耐熱樹脂之耐熱層及含 鲁有熱可塑性樹脂之阻絕層所層積而成時,可藉此更進一步 提高本發明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所具有之高容量雄持率 的效果。 以下係說明由層積多孔質薄膜所構成之分離膜,其 中,該層積多孔質薄係由含有耐熱樹脂之耐熱層及含有熱 可塑性樹脂之阻絕層所層積而成者。 於上述層積多孔質薄膜中,耐熱樹脂可列舉例如聚醯 胺、聚醯亞胺、聚醯胺酸亞胺、聚碳酸酯、聚縮酸 (Polyacetal)、聚砜(Polysulfone)、聚苯硫醚、聚醚醚酮、 319589 25 200830604 • 芳香族聚酯、聚醚礙(Polyether Sulfone)、聚醚醯亞胺,而 就提高耐熱性之觀點來看,較理想為聚醯胺、聚醯亞胺、 聚醯胺醯亞胺、聚醚砜、聚醚醯亞胺,更理想為聚醯胺、 聚醯亞胺、聚醯胺醯亞胺。尤其理想為芳香族聚醯胺(對位 配向芳香族聚醯胺、間位配向芳香族聚醯胺)、芳香族聚醯 亞胺、芳香族聚醯胺醯亞胺等含氮芳香族聚合物,尤其是 以芳香族聚醯胺為最理想,而就製造面而言,極佳者係對 位配向芳香族聚醯胺(以下,有時亦稱為「對位芳香族聚醯 ⑩胺(para-aramid)」)。此外,耐熱樹脂亦可列舉如聚-4-曱基 戊烯-1、環狀烯烴系聚合物。藉由使用這些耐熱樹脂,可 提高耐熱性,亦即可提高熱破膜溫度。 熱破膜溫度係因耐熱樹脂的種類而不同,但一般而 言,熱破膜溫度為160T:以上。藉由使用上述含氮芳香族 聚合物作為耐熱樹脂,雨可將熱破膜溫度提高至最大為 400°C左右。此外,當使用聚-4-甲基戊烯-1時,熱破膜溫 _度可提高至最大為250°C左右;當使用環狀烯烴系聚合物 時,熱破膜溫度可提高至最大為300°C左右。 上述對位芳香族聚醯胺(para-aramid),係藉由對位配 向芳香族二胺與對位配向芳香族二羧酸i化物之縮合聚合 反應而獲得者,且為實質上由醯胺鍵在芳香族環的對位或 依據此之配向位(例如4,4、聯伸苯、1,5-萘、2,6-萘等於相 反方向上以同轴或平行延伸之配向位)所鍵結之重複單元 所構成者。具體而言,可例示如:聚(對苯二曱醯對苯二 胺)(Poly(Paraphenylene Terephthalamide))、聚(對苯醯胺) 26 319589 200830604 * (Poly(Parabenzamide))、聚(4,4’_苯甲醯苯胺對苯二胺)(P〇ly (4,4’-Benzanilide Terephthalamide))、聚(對伸苯_4,4’_聯伸 苯二魏酸醯胺)(P〇ly(Paraphenylene_4,4’-Biphenylene Dicarboxylic Acid Amide))、聚(對伸苯-2,6_萘二叛酸醯胺) (Poly(Paraphenylene-2,6- Naphthalene Dicarboxylic Acid Amide))、聚(2-氯-對苯二曱醯對苯二胺)、對苯二曱醯對苯 二胺/2,6-二氯對苯二曱醯對苯二胺共聚物等具有對位配向 型或依據此對位配向型的構造之/對位芳香族聚醯胺 • (para-aramid) 〇 上述芳香族聚醯亞胺較理想為以芳香族二酸酐與二胺 的縮聚合反應所製造之全芳香族聚醯亞胺。該二酸酐的具 體例可列舉如:均苯四甲酸二酐(Pyromellitic Dianhydride)、3,3’,4,4’_二苯基颯四羧酸二酐 (3,3’,4,4’-Diphenylsulfone 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 3,3’,4,4’_二苯甲酮四魏酸二酐(3,3 ’,4,4’-Benzophenone _ 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2,2’-雙(3,4-二羧基苯基)六 氟丙烷、3,3’,4,4’-聯苯四羧酸二酐等。該二胺的具體例可 列舉如:氧基二苯胺、對伸苯二胺、二苯甲酮二胺、3,3,_ 亞甲基二苯胺(3,3’-11^1;]1}^116(^11犯批)、3,3,-二胺基二苯 曱酮、3,3’-二胺基二苯基砜、ι,5-萘二胺等。此外,較理 想為使用可溶解於溶劑中之聚醯亞胺。如此的聚醯亞胺, 可列舉例如3,3,,4,4,-二苯基砜四羧酸二酐與芳香族二胺 之間的聚縮合物之聚酸亞胺。 上述之芳香族聚醯胺醯亞胺可列舉例如使用芳香族二 27 319589 200830604 幾酸及芳香族二異氰酸醋並從這些化合物的縮合聚合中所 獲得者,以及使用芳香族二酸酐及芳香族二異說酸:並從 这些化合物的縮合聚纟中所獲得I。芳香族二賴的具體 ,可列舉如異苯二甲酸(Isophtha】ic Acid)、對苯二歹酸 等。此外,芳香族二酸酐的具體例可列舉如偏苯三^酸酐 (Tdmenhic Anhydride)等。此外,芳香族二異氛酸酉旨的具 體例可列舉如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2,4-甲苯二異 fl 酸醋(2,4-Tolylene diiS0Cyanate)、2,6·甲苯二異戴酸醋、 鄰甲苯二異氰酸酯(orth〇_t〇lylene diis〇cyanate)、間二甲苯 二異氰酸酯等。 此外,就提高離子穿透性的觀點來看,耐埶 係較理想為一以上10一下,更理想為一以:度5 以下’尤其理想為liam以上4#m以下之較薄的耐哉 層。此外,耐熱層具有微細孔,該孔的大小(直徑)一般為% /zm以下’較理想為1/zm以下。此外,而寸熱層亦可含有 •後述的填充材。 於上述層積多孔質薄膜中,阻絕層係含有熱可塑性樹 脂。阻絕層與上述耐熱層相同,係具有微細孔,該孔的大 小(直徑)一般為3//m以下,較理想為1//m以下。阻絕層 的二孔率一般為3〇至8〇體積%,較理想為4〇至7〇體積 /6於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中,當超越一般的使用溫度時, 阻絶層乃具有可因構成此阻絕層之熱可塑性樹脂的軟化而 封閉微細孔之功能。 上述熱可塑性樹脂可列舉例如於8〇至1中軟化 319589 28 200830604 ., - · . .者,可選擇不會溶解於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電解液中者 即可。具體而言可列舉如聚乙婦、聚丙婦等聚埽烴;熱可 塑性聚胺基甲酸酯(P〇lyUrethane);亦可使用此2種以上的 混合物。就於低溫下軟化而予以阻絕之觀點來看,較理想 為聚乙烯。聚乙烯可列舉例如有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 乙烯、線性聚乙烯等聚乙烯,亦可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就更加提高阻絕層的穿孔強度之觀點來看,熱可塑性樹脂 係較理想為至少含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稀。此外,就阻絕層 的製造面來看,亦有時較理想為熱可塑性樹脂含有由低分 子量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萬以下)的聚婦烴所構成之壤。 此外’阻絕層的厚度一般為3至3〇# m,較理想為5 至20/im。此外,本發明的分離膜係由耐熱層及阻絕層所 層積而成’分離膜的厚度一般為2〇//m以下,較理想為1〇 β m以下。此外,若以耐熱層的厚度作為A( #瓜),以阻絕 層的厚度作為BUm),則織之值較理想為〇1以上i以 _下。 此外,上述耐熱層亦可含有」種以上的填充材。填充 材的材質可從有機粉末、無機粉末或兩者的混合物中的任 -者所選出。構成填充材之粒子的平均粒徑,較理想為㈣ # m以上1 # in以下。 上述有機粉末,可列舉例如由下述有機物所構成之粉 末:苯乙烯、乙烯_、丙稀腈(AcrylonitriIe)、甲基丙婦酸 甲醋(Methyl Methacrylate)、曱基丙烯酸乙醋、曱基丙稀酸 脫水甘油酯(Glycidyl Methacrylate)、丙烯酸脫水甘油酯、 319589 29 200830604 丙烯酸甲酯等之單獨或2種以上的共聚物;聚四氟乙烯、 :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四氟乙婦—乙烯共聚物、聚 偏鼠乙轉〇lyvinylidene Flu〇ride)等氣樹脂;三聚氛胺 =me)树月曰,尿素樹脂;聚烯烴,·聚甲基丙烯酸 粉末可單獨使用,亦可混合2種以上而使 粉末巾,就化學安定性的觀點來看,較理 想為聚四氟乙烯粉末。 R主 物土ΐ無機粉末’可列舉例如由金屬氧化物、金屬氮化 物新播# 屬虱虱化物、碳酸鹽、硫酸鹽等盔機 梦體的例子可列舉如由氧化紹、二氧化 單獨❹嶋之粉末。職機粉末可 _ σ 種乂上而使用。於這选益機争\古由 更理心為構成填充材之所有化 想之實施型態—為構成填充材之所’特別理 且盆一邻八十X 4 有來子均為氧化鋁粒子, ,时為呈略球狀的二氧化銘粒子。 而有材的含有量,雖因填充材材質的比重 銘粒子之情二旦例填充材之所妹 材的重旦^ 當以财熱層的總重量作為_時,埴充 90重;、曼為20以上95以下,較理想為30重量%以上 :定重里W。此範圍可依據填充材材質的比重而= 填 鬚狀、 充材的形狀可列舉例如略球狀 纖維狀等,這些形狀的粒子均 、板狀、柱狀、針狀、 可使用,但就容易形 319589 30 200830604 成一致的孔之觀點來看,較理想為呈略球狀之粒子。 於本發明中,就離子穿透性的觀點來看,分離膜於依 據加雷(Gurley)法之透氣度中,透氣度較理想為 50 至 300 秒/lOOcc,更理想為5〇至2〇〇秒/1〇〇cc。此外,分離膜的 空孔率一般為30至80體積%’較理想為40至70體積%。 於上述電解液中,電解質可列舉例如LiC106、LiPF6、 LiAsF6、LiSbF6、LiBF4、LiCF3S〇3、un(s〇2CF3)2、
LiC(s〇2CF3)3、Li2B1()ci1()、低級脂肪族綾酸鋰鹽、LiAlcl4 4裡鹽,亦可使用這些化合物的2種以上的混合物。其中, 一般亦可使用包含含有氟之從由UPF6、UAsF6、LisbF6、
LiBF4、LiCF3S03、LiN(S02CF3)2 及 LiC(S〇2CF3)3 所成組 群中所選出之至少1種者。 此外’於上述電解液中,有機溶劑可使用例如碳酸伸 丙酉| (Propylene Carbonate)、碳酸伸乙酯、石炭酸二甲酯、碳 酸一乙醋、峡遊甲基乙基醋、4-三氟甲基· 1,3·二氧戊環-2~ 酮(4-trifluoromethyM,3-dioxolan-2-one)、1,2-二(曱氧基羰 基氧基)乙烷等碳酸酯類;1,2-二甲氧基乙烷、1,3-二甲氧基 丙烷、五氟丙基曱基醚、2,2,3,3-四氟丙基二氟甲基醚、四 氫呋喃(Tetrahydrofuran)、2-甲基四氫吱喃等醚類;曱酸甲 酯(Methyl Formate)、醋酸乙酯(Ethyl Acetate)、r -丁内酯 (y - Butyrolactone)等酯類;乙腈(Acetonitrile)、丁腈 (Butyronitrile)等腈類;N,N-二曱基甲醢胺(N,N-Dimethyl Formamide)、Ν,Ν-二甲基乙醯胺(N,N-Dimethyl Acetamide) 等醯胺類;3-曱基-2-噪嗤烧酮(3-Methyl-2-Oxazolidone)等 31 319589 200830604 ’環丁石風(Sulfolane)、二甲基亞颯 一兩燒石黃内酯(l,3-Propanesultone) 氨基甲酸酯(Carbamate)類; (Dimethyl Sulfoxide)、1,3_ 等含硫化合物,或是再將I取代基導人至上述有機溶劑中 而1者;一般係將這些溶劑W2種以上予以混合而使用。 在這當中,較理想為含有碳酸酯類之混合溶劑,吏理想為
2,2,3,3-四氟丙基二氟甲基醚等具氟取代基之醚類及碳酸 一甲i曰的混合溶劑,乃具有優良的大電流放電特性,因而 •更為理想。 此外,亦可使用固體電解質以取代上述電解液。固體 電解質例如有聚環氧乙烷(Polyethylene Oxide)系的高分子 化合物、至少含有聚有機矽氧烷鏈或聚氧伸烷基鏈 (polyoxy alkylene chain)中至少一種以上之高分子化合物 等高分子電解質。此外,亦可使用將非水電解質溶液保持 於高分子中之所謂膠體形式(gel type)的高分子化合物。此 外,若使用 Li2S—SiS2、Li2S—GeS2、Li2S — P2S5、Li2S〜 B2S3等硫化物電解質;或是Li2S—SiS2—Li3P〇4、Li2S〜 32 319589 200830604 等含有碗北物之無機化合物電解質,則更能 釣提尚安全性。此外,於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中, 當使用固體電解質時,固體電解質有時亦具 膜的功能,此時則不需要分離膜。 ’、’、刀 於以上述方式所獲得之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中,用以更加提高容量維持率之充放電方法,較理相為於 机以上听以下的溫度範圍中,以最大電壓為4心以 上5.0V以下之範圍的電麗進行充電,且以最小電麗為请 以上3.0V以下之範圍的電屢進行放電。更理想為於崎 以上70C町的溫度範财,藉由料包含下 的步驟之方法進行充放電。此外,⑴的步驟可進行2次以 上0
以上 2.0V ⑴將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以最大電壓為(π 4.8V以下之範圍的電壓進行充電,且以最小電壓為 以上3.0V以下之範圍的電壓進行放電。 " ⑵以最大電壓為谓以上㈣以下之範圍的 打充電,且以最小電壓為2·ον以上3卿以下之 雷 壓進行放電。 间J电 於本發明中,依據上述充放電方法進行充放電之 電解質二次電池,其電容量更為提高,因而成為較7每 施型態△ J Λ 。此外, t測試係 接下來’藉由實施例而更詳細的說明本發明 鋰複合金屬氧化物(正極活性物質)之評估及充放 以下列方式進行。 319589 33 200830604 • I充放電測試 , 以成為活性物質:導雷妯 .,,, 、電材·黏結劑=86 : 10 : 4(重量比) 的組成之方式,將pVDF的 j 口士 +〇 乂 0工_甲基-2-吡咯烷酮(以下,有 柑亦稱為ΝΜΡ)溶液作為黏处南 ^ ^ ^ Μ、、、σ ^而添加於正極活性物質鱼 導電材乙炔黑之混合物中廿;、, 3 ” 铷,、,收分古心a、 卫予以混練,藉此而製成膏狀 勿,並將该Τ狀物塗伟於成兔隹 、攻為木龟體之#200不銹鋼網目 上,於150°C中進行8 ,]、β士 古^ 仃j、日守的真空乾燥,而獲得正極。 於所獲得的正極上,將以士、 τ.Ρϋ 將以成為1莫耳/公升之方式使 L1PF6溶解於碳酸伸乙酯(以下,士。士士 A r1乂下,有時亦稱為EC)與碳酸甲 基乙基酯(以下,有時亦稱Em 、广士 % hMC)為50 ·· 50(體積比)的混合 液中而成之溶液(以下,有時 雨,、 啕守亦表不為Lipf6/ec+emc)作為 氧解液,將聚丙烯多孔質膜你么 ”、、 於U 貝版作為分離膜,此外,將金屬鋰 作為負極’予以組合而製作出平板型電池。
使用上述平板型電池,於俘拄 A π保持在60C亚於下列充放電 么卞件1及充放電條件2下,途t #〜 冷只轭依據疋電流定電壓充電及 :机電之充放電試驗。重複實施充放電試驗的循環, 測=出特定次數的循環下之放電容量,並以下列方管 出容量維持率。 ^ <充放電條件1> 充電最大電壓4.3V,充電時間8小時,充電電流〇 4誕-2 放電最小電壓3.0V ’放電電流〇 4mA/cm2 〈充放電條件2> 1循環、2循環的充電最大電壓4.5V,充電時間8小 充電電流0.6mA/Cm2,放電最小電壓3 〇v,放電電流 319589 34 200830604 ' 0.6mA/cm2 3循環以後的充電最大電壓4.3V,充電時間8小時,充電 電流0.6mA/cm2,放電最小電壓3.0V,放電電流0.6mA/cm2 〈容量維持率> 容量維持率(%)=(預定次數的循環中之放電容量/初次放電 容量)χ100 2·鋰複合金屬氧化物的BET比表面積的测定 於氮氣環境中,將粉末lg於150°C進行15分鐘的乾 曹燥後,使用MicroMetrics公司製的FlowSorbII2300進行測 定。 3 ·鋰複合金屬氧化物的組成分析 將粉末溶解於鹽酸後,使用感應耦合電漿發射光譜分 析法(SPS3000、以下有時亦稱為ICP-AES)進行測定。 4·鋰複合金屬氧化物的粉末X射線繞射測定 鋰複合金屬氧化物的粉末X射線繞射測定,係使用 魯Rigaku股份公司製的RINT2500TTR型而進行。關於測定, 係將鋰複合金屬氧化物填充於專用的基板,使用CuK α射 線源,於繞射角2Θ =10°至90°的範圍中進行,而獲得粉 末X射線繞射圖形。此外,瑞維德(Rietveld)解析係藉由解 析程式 RIETAN-2000(參照 F. Izumi and T. Ikeda,Mater. Sci· Forum,321-324(2000)198)所進行,而求得鐘複合金屬 氧化物所具備之結晶構造的空間群及晶格常數。 5 ·鋰複合金屬氧化物粒子的TEM觀察及該粒子的電子線 繞射測定 35 319589 200830604 ^ 粒子的TEM觀察及該粒子的電子線繞射測定,係使 用曰本電子股份公司製的EF-TEM JEM2200FS作為測定裝 置而進行。具體而言,係將鋰複合金屬氧化物載置於附有 支撐膜的Cu網目上,將加速電壓為200kV的電子線予以 照射,而進行電子線繞射測定及TEM觀察(亮視野圖像及 暗視野圖像的攝影)。藉由上述方法,進行1個鋰複合金屬 氧化物粒子是否具有六角晶型的結晶構造(例如歸屬於空 間群R-3m之結晶構造)及單斜晶型的結晶構造(例如歸屬 ⑩於空間群C2/m之結晶構造)之確認。 比較例1 1.鋰複合金屬氧化物的製造 使用氫氧化鋰一水合物50g、蒸餾水500ml及乙醇 200ml,於鈦製燒杯内予以攪拌使氫氧化鋰一水合物完全 溶解,而調製出氳氧化鋰水溶液。將裝有氫氧化鋰水溶液 之鈦製燒杯靜置於低溫怪溫槽,保持於vl〇°C。使用氯化鎳 肇(II)六水合物23.17g、氯化錳(II)四水合物23.25g、硝酸鈷 (II)六水合物 7.28g(Ni ·· Mn : Co 的莫耳比為 0.41 : 0.49 ·· 〇.10)及蒸餾水500ml,於玻璃製燒杯内予以攪拌使上述氯 化鎳(II)六水合物、氯化錳(II)四水合物及硝酸鈷(II)六水合 物的金屬鹽完全溶解,而獲得鎳一錳一鈷水溶液。將該水 溶液滴入至保持於-ΙΌΧ之氫氧化鋰水溶液中,而生成沉澱 物0 接著,將含有所生成的沉澱物之混合液,從低溫恆溫 槽中取出,於室溫下進行1天之空氣吹入的操作(起泡, 36 319589 200830604 bubbmg)、對起泡後所獲得之混合液,進行過遽及蒸餘水 洗淨,而獲得沉澱物。 使一用風乳化鐘一水合物5〇g、氯酸卸吨、氫氧化鉀 3〇9及瘵餾水5〇〇m】,於聚四氟乙烯·· 庐製燒杯内予以攪拌,並添加上述所 獲传之“物,再予崎拌使其分散,^獲得液狀混合物。 古^裝述液狀混合物之聚四氣乙稀製燒杯,靜置於 厂屋奎,、於2聊的溫度下進行5小時的水熱處理 予=自然,卻而獲得水熱處理品。從高星爸中取出水熱产 理品,以蒸餘水進行傾析而獲得洗淨品。 …处 人將此洗淨品舆於蒸财⑽ml中溶解有氫氧化鐘 二10.49g之氫氧化鐘水溶液予以混合,於⑽。〔中 _而獲得混合物。接著’使用瑪料蛛將混合物予以^ 末’將此粉末置入於氧化銘製的锻燒容器V: 、’使用讀於大氣環境中、於_。〇中進行M、時 將煅燒品冷卻至室溫並予以粉碎,以蒸 以洗淨,之後進行過濾、並於1〇(rc中進^貝析而予 獲得粉末Al。 C中進仃8小時的乾燥而 ^粉末八丨之組成分析的結果,可得知⑴奶 的莫耳比為1.34 : 0.41 : ο, : 〇 1〇。此 ° 表面積為6.4m2/g。 ,1之BET比 於粉末A!之粉末X射線繞射圖形 顯示最大—射C = 回…、去於20為20 mx下的範圍中確認到繞 319589 37
容量(mAh/g)分別為ι13、 、132、154、169, >,並重複進行充放電試驗 第20次、第30次之放電 54、169,容量維持率(%) 分別為 100、117、136、149。 _ 3· ϋ二次電池於充放電條件2下的充放電測㉟ 使用粉末A!製作平板型電池,並重複進行充放電試驗 的循環,結果,首次、第3次、第5次、第1〇次之放電容 ! (mAh/g)分別為 165、178、178、178,容量雉持率(%) 分別為 100、108、1〇8、108。 對粉末Ai粒子進行電子線繞射測定,僅觀察到可歸屬 於空間群R-3m之繞射點。 •比較例2 I鋰複合金屬氧化物的製造 不使用石肖酸铦(II)六水合物,而使用氯化鎳(II)六水合 物26.15g、氯化錳(II)四水合物25.73g,並將Ni : Μη的莫 耳比改成0·46 : 0.54,除此之外與比較例1相同地操作而 獲得粉末Α2。 粉末Α2之組成分析的結果,,可得知Li : Ni : Μη的莫 耳比為1.32 : 0.46 : 0.54。此外,Α2之BET比表面積為 5.7m2/g 〇 38 319589 200830604 於粉末As之粉末χ射線繞射圖形中,可在2 0為g 。時確認到顯示最大強度之繞射峰值(繞射峰值B),但於該 圖形中,無法於20。以上23。以下的範圍中確認到繞 射峰值(繞射導值A)。此外,瑞維德解析的結果為、的结 晶構造係歸屬於乃六角晶之空間群仏,該“由的晶格常 數為2.857 A。第4圖係顯示粉末χ射線繞射圖开)。 2·鋰二次電池於充放電條件1下的充放電測試 使綠末Α2製作平板型電池,並重難行充放電試驗 的猶環’結果,首次、第10次、第20次、第30次之放電 容量(mAh/g)分別為112、127、143、154,容量維持^ 分別為 100、113、128、137。 3.鐘二次電池於充放電條件2下的充放電測試 使用粉末〜製作平㈣電池,並重複進行充 的循環,結果,首次、第3次、第s a 人弟5次、弟10次之放雷空 夏(mAh/g)分別為 145、m 17ς ^ θ 4 备 分別為議、119、119、121。73、175’谷1維持率(%) 對粉末^粒子進行電子線繞射载,僅觀 於空間群R-3m之繞射點。 Γίψ屣 實施例1 i·鋰複合金屬氧化物的製造 係與比較例1相 以蒸餾水進行傾 直至獲得水熱處理品為止之步驟 地進行。從高麵中取&水熱處理品…― 後’進行過濾及“水洗淨,並於⑽進厂、 得乾燥品。 艰仃乾燥而 319589 39 200830604 接者使用瑪竭搗蛛,將上诚ρ。 、乾燥口口 2*〇g及氫氧化鋰一 水5物0.894g予以乾式混合而獲 ★旧人w J後佧此合物。接著將所獲得 之 合物置入氧化鋁製的煅婷衮 。衣7俶^谷裔内,並使用電爐於大氣 —、、, 進仃J日守的煅燒。將煅燒品冷卻至 至溫亚予以粉碎,以蒸顧水進行傾析而予以洗淨,之 行過濾、並於H)()t中進行M、時的乾燥而獲得粉末&。 粉末B]之組成分析的結果,可得知u : n c〇 的莫耳比為1.52 : 〇.41 : 0.49 : 〇1〇。此外,&之贿比 表面積為4.6m2/g。 。於粉末Βι之粉末X射線繞射圖形中,可在為18.8
¥確 <到頦不取大強度之繞射峰值(繞射峰值B 形t,於2Θ為20。以上23。以下.r ^ 、这圖 。士 门 乂上23以下的乾圍中,可在20為20 9 %確認到繞射峰值(繞射峰值A),當以繞射峰值B的強产 = =:,繞射夸值A的強度為39。此外,瑞維德解 析的…果為Bl的結晶構造係歸屬於乃六角晶之空間群 R-3m及乃單斜晶之空間群C2/m,乃六角晶之空間群 的Μ由的晶格常數為2.849 A。帛4圖係顯示粉末 繞射圖形。 了、、果 2·鋰二次電池於充放電條件1下的充放電測試 使用粉末B1製作平板型電池,並重複進行充放電試驗 ’結果,首次、第10次、第20次、第30次之放電 =量(mAh/g)分別為106、125、15〇、172,容量維持率⑼) 古別為100、118、142、162,較Αι及的容量維持率還 T% 0 ' 319589 40 200830604 3·鋰二次電池於充放電條件2下的充放電測試 使用粉末Β!製作平板型電池,並重複進行充放 結果,首次、第3次、第5次、第1〇次之二 里(mAh/g)分別為η〇、2〇2、π*、2〇8,容量維持: :別為100、119、120、122 ’較A!及A2的容量維持率還 、、=於,成粉末Bl之粒子,進行TEM觀察及電子線繞 射測疋 '第1圖係顯示依據TEM觀察之照片(亮視野圖 )接著進行該粉末B】的電子線繞射測定,結: <到可知屬於空間群R_3m之繞射點及可歸屬於空間 的存在。第2圖係顯示此時之電子線繞射圖 :於弟2圖中,以白色圓圈標記所圈起來之繞射點 F萄於空間群c2/m之繞射點。 、、、 接下來,根據可歸屬於空間群C2/m之繞射點,進行 暗視野圖像的TEM照片之攝影。 像的TEM照片。於第3円中;^ 3圖係减不暗視野圖 “士 、#於弟3圖中’規察到白色斑點狀之區域, 為八有可歸屬於空間群C2/m之結晶構造的區域。此外, 二立子中並非白色斑點狀之區域,為具有可歸屬於空間群 m之結晶構造的區域,@此可得知,粒子係於1個粒子 内冋時具有歸屬於空間群R_3m之結晶構造 間群C2/m之結晶構造。 實施例2 L鋰複合金屬氧化物的製造 使用瑪踢搗蛛,將乾燥品2.0g及氳氧化鐘一水合物 319589 41 200830604 1.79g予以乾式混合而獲得混合物,除此之外與實施例】 相同地操作而獲得粉末B2。 粉末I之組成分析的結果,可得知Li ·· Ni : Mn : 的莫耳比為1·55 : 0·40 ·· 0·50 : 〇·1〇。此外,^之Μτ比 表面積為4.0m2/g。 於粉末&之粉末又射線繞射圖形中,可在20為188 。時確認到顯示最大強度之繞射峰值(繞射峰值B),於該圖 形士中’於2Θ為20〇以上230以下的範目中,可在2θ為2〇 9 。時確認到繞射峰值(繞射峰值Α),當以繞射峰值Β的強度 作為100時,繞射峰值Α的強度為3 8。此外,瑞 析的結果為B2的結晶構造係歸屬於乃六角晶之空間群 3m及乃單斜晶之空間群⑶拉,乃六角晶之空間群尺_3瓜 的a軸的晶格常.數為2 847 A。第4圖係顯示粉末乂射線 繞射圖形。 •鋰一 _人電池於充放電條件丨下的充放電測試 春/使用粉末B2製作平板型電池,並重複進行充放電試驗 ^環’結果,首次、第10次、第20次、第30次之放電 =里(mAh/g)分別為94、126、163、182,容量維持率(%) 古!為100、134、173、194,較A!及As的容量維持率還 焉〇 鋰一夂屯池於充放電條件2下的充放電測試 、,用粉末1製作平板型電池,並重複進行充放電試驗 旦:盾% ’結果,首次、第3次、第5次、第1〇次之放電容 里mAh/g)分別為m、2〇2、加、2〇4,容量維持率㈤ 42 319589 200830604 ' . . 圓 .. 为別為10 〇、13 ]、m、m,击六a π a 132 132車乂 Α〗及八2的容量維持率還 高。 實施例3 1 ·鐘複合金屬氧化物的製造 使用瑪瑙搗缽,將乾燥品2.0g及氫氧化鋰一水合物 g予以乾式此合而獲得混合物,除此之外與實施例工 相同地操作而獲得粉末b3。 ^ 龜‘粉末B3之組成分析的結果,可得知u: Ni: Mn: c〇 的莫耳比為W : θ 40 : 〇 49 : 〇 u。此外,&之皿比 表面積為3.8m2/g。 。士於粉末I之粉末又射線繞射圖形中,可在20為188 。時確認到顯示最大強度之繞射峰值(繞射 形中,於”為2〇。以上23。以下的範圍中,可在為2〇.8 時確認到繞射峰值(繞射峰值Α),當以繞射峰值β的強度 作為100時,繞射峰值Α的強度為4 2。此外,瑞維庐解 φ析的結果為。B3的結晶構造係歸屬於乃六角晶之㈣群 R 3m及乃單斜日日之空間群C2/m,乃六角晶之空間群um 的a軸的晶格常數為2.848A。第4圖係顯示粉末χ射線繞 射圖形。 2·鋰二次電池於充放電條件〗下的充放電測試 使用粉末I製作平板型電池,並重複進行充放電試驗 的循環,結果,首次、第1〇次、第2〇次、第3〇次之放電 谷里(mAh/g)分別為92、113、141、165,容量維持率(%) 分別為100、123、153、179,較A!及A2的容量維持率還 319589 43 200830604 高。 3.鐘二次電池於充放電條件2下的充放電賴 使用粉末I製作平板型電池, 沾俺戸以里、,匕 儿重後進订充放電試驗 ,’結果’百次、第3次、第$次、第1〇次之放電』 置(副齡別為⑷、197、197、197,容放率訌 分別為100、136、136、136,較A及八沾六旦子羊(义) 古 1及八2的谷1維持率還 實施例4 1 1.鐘複合金屬氧化物的製造 人使用氯化鐵(111)六水合物6.76§以取代石肖酸邮)六水 ^物7焉,除此之外與比較例1相同地操作而獲得水敎 處理品⑼.Mn: Fe的莫耳比為〇41 : 〇49: 〇1〇)。從古 驗中取出水熱處理品,以蒸财進行傾析後,= 及蒸财洗淨’並於⑽〇進行乾燥而獲得乾燥品。… 接者使用瑪竭搗钵,將上述乾燥品2 〇g及氯氧化鐘一 水合物H予以乾式混合而獲得混合物。然後將所獲得 Μ合物置人氧化”的锻燒容器内,並使用電爐於大氣 玉衣境中、於800t中進行6小時的煅燒。將锻燒品冷卻至 室溫並予以粉碎,以蒸财進行傾析而予以洗淨,之後進 行過濾、並於lOOt:中進行8/j、時的乾燥而獲得粉末&。 粉末A之組成分析的結果,可得知:Ni : Mn :巧 的莫耳比為1.51 ·· 0.41 : 0.49 : 〇 1〇。此外,仏之βΕτ比 表面積為4.4m2/g。 於畚末B4之粉末X射線繞射圖形中,可在2 0為7 319589 44 200830604 。時確認到顯示最大強度之繞射奪值(繞射學I B),於該圖 形中’於2 Θ為20〇以上23〇以下的範圍中,可在2 θ為2〇 8 °時確認到繞射峰值(繞料值A),當以繞射♦值B的強度 作為100時,繞射峰值A的強度為4 8。此外,瑞雄德解 析的結果為&的結晶構造係歸屬於乃六角晶之空間群 R 3m及乃單斜晶之空間群C2/m,乃六角晶之空間群 的a軸的晶格常數為2.851 A。第5圖係顯示粉末χ射線 繞射圖形。 ,2·鋰二次電池於充放電條件1下的充放電測試 使用粉末A製作平板型電池,並重複進行充放電試驗^ 的循環,結果,首次、第1〇次、第2〇次、第3〇次之放電 各i (mAh/g)分別為82、133、161、165,容量維持率(%) 分別為100、16卜196、201,較入〗及A:的容量維持率還 馬。 3·鐘二次電池於充放電條件2下的充放電測試 I 使用粉末I製作平板型電池,並重複進行充放電試驗 的循環,結果,首次、第3次、第5次、第1〇次之放電容 量(mAh/g)分別為125、180、176、176,容量維持率 分別為100、143、140、140,較A〗及A2的容量維持率還 向〇 製造例1(層積多孔質薄膜的製造) (1)塗佈液的製造 將氯化鈣272.7g溶解於NMP4200g中之後,添加對伸 笨二胺(Paraphenylenediamine)使其完全溶解。將對笨二甲 319589 45 200830604 ^ 醯氯(Terephthaloyl Dichloride)243.3g 逐漸添加於所獲得 的溶液中以進行聚合,而獲得對位芳香族聚醯胺 (para-aramid),之後再以NMP予以稀釋而獲得濃度2.0重 量%的對位芳香族聚醯胺溶液(A)。將氧化铭粉末(a)2g(日 本Aerosil公司製、氧化銘C、平均粒徑0.02/z m)與氧化 銘粉末(b)2g(住友化學股份公司製、Sumicorundum、 AA03、平均粒徑0.3 // m)合計為4g,作為填充材添加於戶斤 獲得的對位芳香族聚醯胺溶液l〇〇g中並予以混合,以奈米 馨加工(Nanomizer)機進行3次處理,再以1000網目的金網 予以過濾,於減壓下進行脫泡,而製造出漿液狀塗佈液 (B)。相對於對位芳香族聚醯胺及氧化鋁粉末的合計重量, 氧化鋁(填充材)的重量為67重量%。 (2)層積多孔質薄膜的製造及評估 阻絕層係使用聚乙烯製多孔質膜(膜厚12//m、透氣度 140秒/100cc、平均孔徑0·1 /z m、空孔率50%)。將上述聚 ⑩乙烯製多孔質膜固定於厚度為100//m的PET薄膜上,藉 由Tester產業股份公司製的塗佈棒將漿液狀塗佈液(B)塗 佈於該多孔質膜上。使PET薄膜上所塗佈的多孔質膜維持 為一體之狀態,浸潰於乃不良溶劑之水中,使對位芳香族 聚醯胺多孔質膜(耐熱層)析出後,使溶劑乾燥,而獲得層 積有耐熱層及阻絕層之層積多孔質薄膜1。層積多孔質薄 膜的厚度為16 // m,對位芳香族聚醯胺多孔質膜(耐熱層) 的厚度為4/zm。層積多孔質薄膜1的透氣度為180秒 /100cc,空孔率為50%。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 : 46 319589 200830604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觀察 jg 往々 ϋ R p ; T、層積多孔質薄膜1中之 耐熱層的剖面,可得知具有0.03/^ ^ 1至0.06// m左右之較 小的微細孔、以及〇 · 1 # m至1 // m力+ 左右之較大的微細孔。 此外,層積多孔質薄膜的評估係以下列方气進行 層積多孔質薄膜的評估 工 (A)厚度測定
依#則規格(K7130-_而測定層積多孔質薄膜的 厚度及阻'€層的厚度。此外’耐熱層的厚度,係使用從層 積多孔質薄膜的厚度中減去阻絕層的厚度後所得之值。 (Β)依據加雷(Gurley)法之透氣度的测定 HS P8117,使用安 式的加雷氏透氣度 層積多孔質薄膜的透氣度,係根據 田精機製作所股份公司製的數位計時笑、 測定計(Gurley densometer)而測定出。 (C)空孔率 將所獲得之層積多孔質薄膜的樣本裁切為一邊的長度 #為10cm之正方形’測定其重量W(g)及厚度D(cm)。求取 樣本中的各層之重量(Wi) ’並從Wi及各層材質的真比重 (tme specific gravity)(g/cm3)中,求取各層的體積,並從下 式求取空孔率(體積%)〇 空孔率(體積%)=l〇〇x{l-(Wl/真比重1+W2/真比重2+...+
Wn/真比重 n)/(10xl0xD)}· 於上述各項實施例1至4中,若使用製造例1所獲得 之層積多孔質薄膜作為分離膜,則可獲得更加提高容量維 持率且能夠更加提高熱破膜溫度之鋰二次電池。 47 319589 200830604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實施例1之扒士 a 知末的 TEM(Transmitting
Electron Microscope ··穿透式電子顯 包卞顯破鏡)照片(焭視野圖 像)。 第2圖係顯示實施例1之粉末的電子線繞射圖像。 弟3圖係顯示實施例1之粉末的tem照片(暗視野圖 像)。 第4圖係顯示實施例1至3及比較例之粉末的粉末X ⑩射線繞射圖形。 第5圖係顯示實施例4之粉末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形。 48 319589

Claims (1)

  1. 200830604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合金屬氧化物,其係含有u及至少】種過渡 金屬凡素之鋰複合金屬氧化物,其特徵為: 構成㈣複合金屬氧化物之至幻個 化物粒子’_時具有六角晶型的結晶構造及單斜晶= 的結晶構造。 2. 如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鐘複合金屬氧化物,其中,上 逑早斜晶型的結晶構造係歸屬於空間群之結晶構 造。 3. :申請專:範圍第,或2項之鐘複合金屬氧化物,其 上述/、角晶型的結晶構造係歸屬於空間群R_3m之 結晶構造。 4. :申請專利範圍第U 3項中任一項之轉合金屬氧化 旦★其中,相對於過渡金屬元素的合計量(莫耳),Μ的 夏(莫耳)係為1·4以上以下。 私申明專利辜巳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鐘複合金屬氧化 人其中,該含有Li及至少1種過渡金屬元素之鋰複 :金屬氧化物,係含有Li及從Ni、Cc)、MniFe中所 6選出之至少1種元素的鋰複合金屬氧化物。 物申2專利拜圍第1至5項中任-項之鋰複合金屬氧化 人八^ ’該含有Li及至少1種過渡金屬元素之鋰複 i屬氧化物’係含有Li、所及Μ(在此,m係表示從 人Mn、Co及Fe所成組群中所選出之」種以上之過渡 至屬兀素)的鋰複合金屬氧化物。 49 319589 200830604 v 7. —種鋰複合金屬氡化物,A Μ係表示從由Mn、C〇及/F==U、Ni及叫在此’ 以上之過渡金屬元素)的鐘複合屬H斤1出之1種 於藉由以CUKa作為:線;屬卿,其特徵為: 。 為射線源且將繞射角2Θ的測定 乾圍设定於10以上90。以下之4八士 _ 之知末x射線繞射測定所 獲得之鐘複合金屬氧化物自纟t γ 。、 初的知末Χ射線繞射圖形中,在 2 0為20以上23。以下的蘇闇由心 # Λ、下的耗圍中賦予繞射峰值(繞射♦ 值Α)。 卞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鐘複合金屬氧化物,其中,於 =述粉末X射線繞射圖形中,當以顯示最大強度之繞射 =值(嬈射峰值Β)的強度作為⑽時,繞射峰值Α的強 度係3以上1 〇以下。 U利圍f 7或8項之μ複合金屬氧化物,其係 =有六角晶型的結晶構造者,[該結晶構造的瑞維德 • etVeld)解析中之a軸的晶格常數為2.840 Α以上 2·85ΐ 入以丁。 I =申明專利範圍第6至9項中任一項之鋰複合金屬氧化 勿’、中,相對於Ni及Μ的合計量(莫耳),U的量 耳)係1·4以上1/7以下。 、 申明專利範圍第6至10項中任—項之鋰複合金屬氧 化物,复瑪平u 〃,相對於Ni及Μ的合計量(莫耳),M的量 U耳),過。且為。·9以下。 ) (莫 12.=:請I利範圍第6至11項中任一項之鋰複合金屬氧 匆,其中,相對於Μ的合計量(莫耳),co的量(莫耳) 319589 50 200830604 係0以上〇·4以下。 項之鐘複合金屬氧 項之鐘複合金屬氧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12項中任一 化物’其中,Μ為Μη及/或Co。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13項中任一 化物’其中,Μ為Μη。 15. 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其係由主 專利乾圍第1至14項中任一項之鋰複合金屬氧 J 形成者。 ’尸η 16. 二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其具有申請專利範圍 第15項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 17. -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其具有中請專利範圍第Μ 項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 以如申請專㈣圍第17項之非水電解f二次電池,並復 具有分離膜。 、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其 中,分離膜係由層積多孔質薄膜所構成之分離膜,該層 積多孔質薄膜係由含有耐熱樹脂之耐熱層及含有熱可 塑性樹脂之阻絕層所層積而成。 … 茂-種非水電解質二Μ池之紐電方法,其特徵為:將 申請專利範圍第17至19項中任一項之非水電解質二次 電池,於4(TC以上70。〇以下的溫度範圍中,以最大電 ,為4.0V以上5.0V以下之範圍的電愿進行充電,且以 最小電壓為2.0V以上3·0ν以下之範圍的電壓進行放 319589 51 200830604 …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之充放 电方法,其中,將申請專利範圍第17至19項中任一項 j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於4〇ΐ以上7(rc以下的溫度 範»+’藉由依序包含下列⑴及⑺的步驟之方法而= 行充放電: (1)將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以最大電壓為4·3ν以 上4.8V以下之範圍的電壓進行充電,且以最小電壓為 2.0V以上3·〇ν以下之範圍的電壓進行放電;… • ⑺以最大電壓為4·0ν以上4.4V以下之範圍的電屝 進行充電,且以最小電壓為2·〇ν以上3.0V以卞+ _ 土 r〈範圍 的電壓進行放電。 22.—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其係依據申請專利範圍# 20或21項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之充放電方 弟 充放電者。 决而進行 319589 52
TW096133666A 2006-09-12 2007-09-10 Lithium composite metal oxide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TW20083060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46417 2006-09-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0604A true TW200830604A (en) 2008-07-16

Family

ID=39183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3666A TW200830604A (en) 2006-09-12 2007-09-10 Lithium composite metal oxide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78247B2 (zh)
EP (1) EP2062858A4 (zh)
CN (1) CN101541684A (zh)
TW (1) TW200830604A (zh)
WO (1) WO2008032754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3017B (zh) * 2010-04-27 2013-07-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鋰電池電極材料之製備方法
US8765213B2 (en) 2010-02-06 2014-07-01 Tsinghua University Method for making lithium-ion battery electrode material
US8795892B2 (en) 2012-09-27 2014-08-05 Tsinghua University Cathode composite material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using the same
US8906449B2 (en) 2012-09-27 2014-12-09 Tsinghua University Method for making cathode composit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TWI469431B (zh) * 2012-09-27 2015-0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鋰離子電池正極複合材料
US9088044B2 (en) 2012-09-27 2015-07-21 Tsinghua University Cathode composite material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using the same
US9246165B2 (en) 2012-09-27 2016-01-26 Tsinghua University Cathode composite material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using the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81786B2 (ja) * 2007-07-03 2014-04-2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
CN102177561A (zh) * 2008-10-15 2011-09-07 株式会社巴川制纸所 蓄电装置用隔膜
DE102009032050A1 (de) * 2009-07-07 2011-01-27 Li-Tec Battery Gmbh Sekundärbatterie mit Schnellladefähigkeit
JP5675128B2 (ja) * 2009-08-28 2015-02-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KR101762980B1 (ko) * 2009-09-30 2017-07-28 도다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정극 활성 물질 입자 분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비수전해질 이차 전지
CN102612495A (zh) * 2009-11-20 2012-07-2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过渡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和锂复合金属氧化物
US20110168550A1 (en) * 2010-01-13 2011-07-14 Applied Materials, Inc. Graded electrode technologies for high energy lithium-ion batteries
WO2012111614A1 (ja) * 2011-02-18 2012-08-23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マンガン系固溶体正極材料
ES2605782T3 (es) * 2011-03-30 2017-03-16 Toda Kogyo Corporation Polvo granular de material activo de electrodo positivo y método de producción del mismo, y batería secundaria de electrolito no acuoso
WO2012165207A1 (ja) * 2011-05-31 2012-12-0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電池
CN102709590A (zh) * 2012-03-01 2012-10-03 华瑞(新乡)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及电解液
JP6003157B2 (ja) 2012-03-30 2016-10-05 戸田工業株式会社 正極活物質粒子粉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06025257B (zh) * 2012-07-06 2020-09-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锂复合金属氧化物、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JP5802340B2 (ja) * 2012-10-18 2015-10-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6034265B2 (ja) 2013-09-12 2016-11-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活物質複合粉体及びリチウム電池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6575048B2 (ja) * 2013-10-17 2019-09-18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正極組成物、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及び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正極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6554780B2 (ja) * 2013-10-29 2019-08-07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正極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81545B2 (ja) * 2015-09-14 2018-02-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活物質複合粉体の製造方法
US10622623B2 (en) * 2016-06-14 2020-04-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osite cathode active material, cathode and lithium battery including the composite cathode active material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composite cathode active material
EP3736834A4 (en) * 2018-01-05 2021-03-1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SOLID ELECTROLYTE MATERIAL, AND BATTERY
JP7281772B2 (ja) * 2018-05-31 2023-05-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正極活物質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池
EP3846263A4 (en) * 2018-08-29 2021-11-0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SECONDARY BATTERIES WITH WATER-FREE ELECTROLYTE AND SECONDARY BATTERY WITH WATER-FREE ELECTROLYTE
KR102319967B1 (ko) 2019-01-10 2021-10-2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세퍼레이터,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JP6976392B1 (ja) * 2020-09-04 2021-12-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金属複合酸化物、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12670492B (zh) * 2020-12-23 2024-04-05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化学装置
EP4428953A1 (en) * 2021-11-04 2024-09-11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positive electrode plate, electrochemical apparatus comprising positive electrode plat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0783B2 (ja) * 1994-05-16 2004-08-04 東ソー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含有遷移金属複合酸化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用途
JP2006128135A (ja) * 1994-11-22 2006-05-1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正極用活物質および正極の製造方法
DE69512182T2 (de) * 1994-11-22 2000-04-0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Kathode für Lithium Sekundärbatterie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JP4038868B2 (ja) 1997-03-26 2008-01-3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パラアラミド系多孔質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ーと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3175730B2 (ja) 1998-04-27 2001-06-11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電池セパレーターと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TW595035B (en) * 2000-08-30 2004-06-21 Sumitomo Chemical Co Separator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JP2002100356A (ja) 2000-09-25 2002-04-05 Seimi Chem Co Ltd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2005097087A (ja) 2003-07-18 2005-04-14 Tosoh Corp 新規なリチウム・ニッケル・マンガン複合酸化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652819A1 (en) * 2003-07-18 2006-05-03 Tosoh Corporation Lithium-nickel-manganese composite oxide,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use thereof
JP2006001781A (ja) * 2004-06-17 2006-01-05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リチウム−遷移金属複合酸化物の製造方法
JP4496150B2 (ja) 2004-09-27 2010-07-07 石原産業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遷移金属複合酸化物の製造方法及び該リチウム・遷移金属複合酸化物を用いてなるリチウム電池
US20090011334A1 (en) * 2005-02-08 2009-01-08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and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thereof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65213B2 (en) 2010-02-06 2014-07-01 Tsinghua University Method for making lithium-ion battery electrode material
TWI403017B (zh) * 2010-04-27 2013-07-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鋰電池電極材料之製備方法
US8795892B2 (en) 2012-09-27 2014-08-05 Tsinghua University Cathode composite material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using the same
TWI463730B (zh) * 2012-09-27 2014-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鋰離子電池正極複合材料
US8906449B2 (en) 2012-09-27 2014-12-09 Tsinghua University Method for making cathode composit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TWI469431B (zh) * 2012-09-27 2015-0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鋰離子電池正極複合材料
TWI487178B (zh) * 2012-09-27 2015-06-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鋰離子電池正極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
US9088044B2 (en) 2012-09-27 2015-07-21 Tsinghua University Cathode composite material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using the same
US9246165B2 (en) 2012-09-27 2016-01-26 Tsinghua University Cathode composite material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us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280412A1 (en) 2009-11-12
WO2008032754A1 (fr) 2008-03-20
US9178247B2 (en) 2015-11-03
EP2062858A4 (en) 2013-05-29
CN101541684A (zh) 2009-09-23
EP2062858A1 (en) 2009-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30604A (en) Lithium composite metal oxide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JP5292885B2 (ja) 正極活物質粉末
KR101482289B1 (ko) 리튬 복합 금속 산화물
JP5176441B2 (ja) 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5640311B2 (ja) 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5287520B2 (ja) 電極活物質、電極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KR102648286B1 (ko) 이차 전지용 양극 활물질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720389B2 (ja) 複合金属酸化物およびナトリウム二次電池
JP5842478B2 (ja) 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31602B2 (ja) 電極活物質、電極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5682151B2 (ja) 遷移金属複合水酸化物および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
JP5504800B2 (ja) 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および正極活物質
JP5487821B2 (ja) 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および正極活物質
JP2011126771A (ja) 遷移金属複合水酸化物および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
JP2011054559A (ja) 正極用粉末および正極合剤
JP5810497B2 (ja) 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5780059B2 (ja) 正極活物質、正極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2010277756A (ja) 電極合剤、電極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5771891B2 (ja) 導電性正極活物質粉末の製造方法
JP5742193B2 (ja) 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