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13125A - Polyamide resin - Google Patents

Polyamide resi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13125A
TW200813125A TW096117244A TW96117244A TW200813125A TW 200813125 A TW200813125 A TW 200813125A TW 096117244 A TW096117244 A TW 096117244A TW 96117244 A TW96117244 A TW 96117244A TW 200813125 A TW200813125 A TW 20081312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olyamide resin
acid unit
pentamethyldiamine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17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saaki Miyamoto
Tatsuya Hitomi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he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hem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he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13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1312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3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amino acids,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amides (AREA)

Description

20081312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聚醯胺樹脂。更詳細者係有關含有己二 酸單位、五甲撐二胺單位及6-胺基己酸單位爲構成成份, 使用抑制產生造成地球暖化原因之二氧化碳(C〇2)之原料 後取得具有良好的滯留熱穩定性之聚醯胺樹脂。 【先前技術】 先行技術中使用石腦油,亦即化石原料做爲聚醯胺樹 脂之原料,惟爲防止經由二氧化碳排出抑制之地球暖化及 針對循環型社會之形成,被期待以源於生物質量之原料取 代聚醯胺樹脂之製造原料。 使用源於生物質量之原料所製造之聚醯胺樹脂公知者 如:56尼龍。做爲56尼龍之製造方法者被揭示有加熱縮聚 二胺戊烷之方法(如:專利文獻1 )、調製二胺或烷與己二 酸之鹽的調製後,加熱縮聚之方法(如:專利文獻2)等。 此所製造之56尼龍相較於6尼龍、66尼龍,雖具有幾 乎相同的耐熱性、機械性、惟滯留熱穩定性不良之缺點存 在。滯留熱穩定性不良之樹脂不適於如:汽車零件之樹脂 吸入集流腔類之成形周期長之大型成形品。另外,如薄膜 、單絲之擠壓成形品因易出現魚眼粒狀之缺點仍不適當。 專利文獻3中揭示進行56尼龍與66尼龍之摻混後’意 圖提昇滯留熱穩定性,惟僅66尼龍之使用量之份,做爲聚 醯胺樹脂原料之生物質量比率(聚醯胺樹脂使用原料中所 -4- 200813125 佔源於生物質量原料之比例)降低,爲不理想者。 因此,被期待一種滯留熱穩定性與&物質量比率高的 聚醯胺樹脂。 專利文獻1 :特開2003-2926 1 2號公報 專利文獻2:美國專利第2,1 30,948號明細書 專利文獻3 :特開2 〇 0 6 - 3 4 8 0 5 7號公報 φ 【發明內容】 本發明鑑於上述情況’其目的爲提供一種具良好的滯 留熱穩定性,且生物質量比率高之聚醯胺樹脂。 本發明者爲解決上述課題,進行精密硏討後結果發現 ,含有己二酸單位、五甲撐二胺單位、及6-胺基己酸單位 爲構成成份,其己二酸單位與五甲撐二胺單位之合計、與 6-胺基己酸單位之含有比率藉由特定範圍之聚醯胺樹脂可 解決上述課,進而完成本發明。 • 本發明之特徵爲具有以下之主旨。 1·含有己二酸單位、五甲撐二胺單位及6-胺基己酸 單位爲構成成份,其己二酸單位與五甲撐二胺單位之合計 與6-胺基己酸單位之重量比爲97 : 3〜75 : 25爲其特徵之 聚醯胺樹脂。 2·己二酸單位與五甲撐二胺單位之合計,與6_胺基 己酸單位之重量比爲95 : 5〜80 : 20爲其特徵之聚醯胺樹 脂。 3.己二酸單位與五甲撐二胺單位及6-胺基己酸單位 -5- 200813125 之含量總計爲構成成份整體之9 〇重量°/。以上者爲其特徵之 聚醯胺樹脂。 4.五甲撐二胺係使用賴胺酸脫碳酸酵素、產生賴胺 酸脫碳酸酵素之細胞、或該細胞之處理物後’由賴胺酸所 生產者爲其特徵之聚醯胺樹脂。 5 .生物質量比率以3 0.8重量%以上爲特徵之聚醯胺樹 脂。 6 . 2 5 °C之聚醯胺樹脂之9 8重量%硫酸溶液(聚醯胺樹 脂之濃度:〇.〇lg/ml)之相對黏度以具有1·5〜8.0之聚合度 爲其特徵之聚醯胺樹脂。 7. 上述1至6中任一項所載之聚醯胺樹脂所成之聚醯 胺薄膜。 8. 上述1至6中任一項所載之聚醯胺樹脂所成之聚醯 胺單絲。 本發明聚醯胺樹脂具有良好的滯留熱穩定性,因此, 特別有效抑制大型之射出成形品之劣化、擠壓成形品之魚 眼。且,生物質量比率高,故於各類產業領域中可期待目 前爲止更進一步減低環境負荷之明顯效果,本發明工業價 値爲熱高者。 【實施方式】 [發明實施之最佳形態] 以下進行本發明之詳細說明,而以下所載構成要件之 說明爲本發明實施形態之代表例,本發明並未受限於此等 -6- 200813125 內容。 [聚醯胺樹脂] 本發明聚醯胺樹脂係含有己二酸單位、五甲撐二胺單 位及6-胺基己酸單位爲構成成份,己二酸單位與五甲撐二 胺單位之合計與6-胺基己酸單位之重量比(己二酸與五甲 撐二胺單位之合計/6-胺基己酸單位)爲97 : 3〜75 : 25、較 佳者爲95: 5:〜80: 20、更佳者爲90: 1〇〜82: 18。亦即 ,換言之,對於構成聚醯胺樹脂之己二酸單位,五甲撐二 胺單位,及6-胺基己酸單位之合計量而言’己二酸單位與 五甲撐二胺單位之合計量比例爲97重量%以下、75重量% 以上者宜,較佳者爲9 5重量%以下、8 0重量%以上,更佳 者爲90重量%以下、82重量%以上之聚醯胺樹脂。當該比 例若超出9 7重量%則將降低滯留熱穩定性’所得薄膜之耐 穿孔性、延展性、取得單絲之柔軟性、延伸性’反之,未 達7 5重量%則伴隨熔點之降低、耐熱性亦恐降低、薄膜之 硬度、單絲之強度恐降低。 又,本發明聚醯胺樹脂其己二酸單位、五甲撐二胺單 位及6-胺基己酸單位之含量爲構成成份整體之90重量%以 上,特別以95重量%以上者更佳。當此比例未達90重量% 則滯留熱穩定性與高生物質量比率無法兩全。 因此,本發明聚醯胺樹脂中,構成成份未達1 〇重量% 、較佳者未達5重量%、且在不損及本發明效果之範圍下 ,亦可含有必須構成單位之己二酸單位、五甲撐二胺單位 -7- 200813125 及6-胺基己酸單位以外之共聚成份。此時,做爲共聚成份 之例者如:1 1-胺基十一酸、12-胺基十二酸、對胺基甲基 苯甲酸等之胺基酸;ω -月桂內醯胺等之ε-己內醯胺以外 之內醯胺;草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庚二酸、辛 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巴西 二酸、十四烷二酸、十五烷二酸、辛癸烷二酸等之脂肪族 二羧酸;環己烷二羧酸等之脂環式二羧酸;鄰苯二甲酸、 異鄰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萘二羧酸等之芳香族二羧酸 、乙烯二胺、1,3-二胺基丙烷、1,4-二胺基丁烷、1,6-二 胺基己烷、二胺基庚烷、1,8-二胺基辛烷、1,9-二胺 基壬烷、1,1〇_二胺基癸烷、1,1 1-二胺基十一烷、1,12-二 胺基十二烷、1,1 3 -二胺基十三烷、1,1 4_二胺基十四烷、 1,15-二胺基十五烷、1,16-二胺基十六烷、1,17-二胺基十 七烷、1,18-二胺基十八烷、1,19·二胺基壬癸烷、1,20-二 胺基二十烷、2-甲基-1,5-二胺基戊烷等之脂肪族二胺;環 己烷二胺、雙-(4-胺基己基)甲烷等之脂環式二胺;苯二甲 基二胺等之芳香族二胺之例。 此等共聚成份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倂用2種以上。 本發明之聚醯胺樹脂只要具有上述之構成單位,則均 聚醯胺之摻混物、或共聚物均可。亦即可爲聚醯胺56均聚 物與聚醯胺6均聚物之摻混物,或以五甲撐二胺、己二酸 、6-胺基己酸爲構成單位之共聚聚醯胺均可。特別以五甲 撐二胺、己二酸、6-胺基己酸爲構成單位之共聚聚醯胺可 有效達成本發明效果爲較佳者。 - 8 - 200813125 本發明聚醯胺樹脂中,做爲均聚醯胺及聚醯胺共聚物 之製造方法者可使用公知之方法,具體而言如:揭示於「 聚醯胺樹脂手冊」(昭和6 3年、日刊工業新聞社出版··福 本修編)等。做爲聚醯胺56 · 6共聚物之製造方法者以己二 酸、五甲撐二胺及ε -己內醯胺經縮聚取得之方法者宜。具 體而言,於水之共存下混合五甲撐二胺與己二酸之鹽,ε -己內醯胺,加熱後進行反應之方法(加熱縮聚)者宜。此時, 五甲撐二胺與己二酸之鹽以及e -己內醯胺相互之混合比經 由變化後,可變更取得聚醯胺樹脂中之共聚組成比。 另外,本發明之上述加熱縮聚係於聚醯胺樹脂之製造 時使聚合反應混合物之最高到達溫度上昇至200 °C以上後進 行者宜。此最高到達溫度之上限考量其聚合反應時之聚醯胺 樹脂熱穩定性,一般爲300 °C以下。聚醯胺樹脂之製造時之 聚合反應混合物之最高到達溫度以240〜290 °C更佳。 聚合方式可爲分批式亦可爲連續方式。 上述方法所製造之聚醯胺樹脂可於加熱縮聚後,進一 步進行固相聚合。藉由此,可提高聚醯胺樹脂之分子量。固 相聚合可藉由如:1 〇〇 °C以上、樹脂之熔點以下溫度、真空 或不活性氣體下加熱後進行之。 又,於本發明聚醯胺樹脂中,做爲原料成份之五甲撐 =胺者,以使用賴胺酸脫碳酸酵素、賴胺酸酵素所生產之細 胞、或使用該細胞處理物後由賴胺酸所生產者爲宜。藉由此 ,可提高生物質量比率(聚醯胺樹脂使用原料中所佔源於生 物質量原料之比例)。本發明中生物質量比率係指聚醯胺樹 -9 - 200813125 脂原料中所佔源於生物質量原料之比例,可依下式代表之。 生物質量比率(%)=(源於生物質量原料之重量)+ (全原料之重量)χ1 〇〇 本發明聚醯胺樹脂藉由使用此賴胺酸所生產之五甲撐 二胺後,其生物質量比率以30.8重量%以上爲宜,更佳者 爲3 2 · 9重量%以上。生物質量比率愈高,抑制造成地球暖 化原因之二氧化碳產生效果愈大愈理想。 另外,由賴胺酸之五甲撐二胺的生產具體而言可於賴 胺酸溶液中加入可維持適於同溶液pH之酵素脫碳酸反應之 pH之酸,同時藉由賴胺酸酵素之脫碳酸反應後可進行之。 其中做爲所使用之酸者如:鹽酸、硫酸、磷酸等之無機酸、 乙酸等有機酸之例。反應後,藉由一般之分離精製,可取得 由所得反應生成液所游離之五甲撐二胺。又,做爲上述酸者 ,只要使用己二酸等之二羧酸,亦可直接採取做爲聚醯胺製 造原料之五甲撐二胺•二羧酸鹽。又,做爲酸者使用己二酸 ,藉由賴胺酸之酵素脫碳酸反應後,製造五甲撐二胺、己二 酸鹽之方法被記載於特開2005-6650號公報。 本發明聚醯胺樹脂之聚合度於25 °C之聚醯胺樹脂之98 重量%硫酸溶液(聚醯胺樹脂之濃度:〇.〇lg/ml)之相對黏度 以1.5〜8.0者宜,較佳者爲1.8〜5.0。此相對黏度未達1.5時 ,則其實用強度將不足,反之,超出8·0則將降低流動性’ 損及成形加工性。 -10- 200813125 又,本發明聚醯胺樹脂之熔點通常爲21 0〜255 °C,更 佳者爲220〜250°C。 另外,聚醯胺樹脂之相對黏度測定方法如後述之實施 例項目所示。 本發明聚醯胺樹脂於任意由聚醯胺樹脂製造(縮聚)至成 形階段,在不損及本發明效果之範圍下,可配合其他成份 。做爲可配合之其他成份者如:抗氧化劑及/或熱穩定劑、 耐氣候劑、結晶核劑、無機塡充劑、脫模劑及/或潤滑劑、 顏料、染料、可塑劑、靜電防止劑、難燃劑、其他聚合物例 〇 其中,做爲抗氧化劑及/或熱穩定劑者如:受阻酚系、 氫醌系、磷鹽系及此等取代體、鹵化銅、碘化合物等例。 做爲耐氣候劑者如:間苯二酚系、水楊酸酯系、苯並 三嗤系、二苯甲酮系、受阻胺系等之化合物例。 做爲結晶核劑者如:滑石、陶土、二氧化矽、氮化硼 等之無機質微粒子、金屬氧化物、高熔點尼龍等例。 做爲無機塡充材料者如:石墨、硫酸鋇、硫酸鎂、碳 酸鈴、碳酸鎂、氧化銻、氧化鈦、氧化鋁、氧化鋅、氧化鐵 、硫化鋅、鋅、鉛、鎳、鋁、銅、鐵、不鏽鋼、玻璃纖維、 玻璃碎片、玻璃球、碳纖維、滑石、二氧化矽、陶土、黏土 、砂灰石、雲母、氮化硼、鈦酸鉀、硼酸鋁、膨潤土、蒙脫 石、合成雲母、等例,其中又以玻璃纖維其補強效果高、價 格較低廉爲較佳者。 做爲玻璃纖維者通常可於熱塑性樹脂中使用常用之玻 -11 - 200813125 璃纖維,其中又以由E玻璃(無鹼玻璃)所製造之短玻璃絲毡 爲較佳,其纖維經一般以1〜20μπι者宜、較佳者爲5〜15μιη 。玻璃纖維爲提昇與聚醯胺樹脂之黏著性,以矽烷偶合劑等 進行表面處理者宜。 做爲脫模劑及/或潤滑劑者如:脂肪族醇、脂肪族醯 胺、脂肪族雙醯胺、雙脲及聚乙烯鱲等例。 做爲顏料者如:硫化鎘、酞菁、碳黑等例。 做爲染料者如:尼格洛辛、苯胺黑等例。可塑劑例如 :Ρ-羥基苯甲酸辛酯、Ν-丁基苯磺醯胺等例。 做爲靜電防止劑例者如:烷基硫化物型陰離子系靜電 防止劑、季銨鹽型陽離子系靜電防止劑、聚環氧乙烷山梨 聚糖單硬脂酸鹽等非離子系靜電防止劑、甜菜鹼系兩性靜 電防止劑等例。 做爲難燃劑例者如:蜜胺三聚氰酸酯、氫氧化鎂、氫 氧化鋁等之氫氧化物、聚磷酸銨、溴化聚苯乙烯、溴化聚 苯醚、溴化聚碳酸酯、溴化環氧樹脂或此等溴系難燃劑與 三氧化銻之組合等例。 做爲其他聚合物者如:其他之聚醯胺、聚乙烯、聚丙 烯、聚酯、聚碳酸酯、聚苯醚、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 聚颯、聚醚礪、ABS樹脂、SAN樹脂、聚苯乙烯等例。 此等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倂用2種以上。 本發明聚醯胺樹脂可藉由射出成形、薄膜成形、熔融 紡紗、吹煉成形、真空成形等任意成形方法進行所期待之 形狀之成形,如:可做成射出成形品、薄膜、薄片、單絲 -12- 200813125 、細絲、纖維等。又,本發明之聚醯胺樹脂亦可使用黏著 劑、塗料等。 做爲本發明聚醯胺樹脂之具體用途例者如:汽車•車 輛、相關零件之引入集流管、附折葉壓板(附折葉成形品) 、梱綁帶、共振器、空氣淨化器、引擎蓋、汽缸蓋、定時 帶蓋、汽油箱、次油箱、散熱箱、中間冷卻箱、儲備油箱 、油盤、電力分段器、濾油網、小盒、引擎裝置、連結裝 置、繼電裝置、連接管、螺紋軟管、護罩等汽車用基底防 護罩構件、門把、汽車擋泥板、防護罩脈衝裝置、頂蓬軌 道絡、門防磨、防撞器、偏導器、車輪蓋、等汽車用外裝 構件、優勝杯、支架箱、油門踏板、離合器踏板、移位操 控器底座、移位操控把等汽車用內裝構件例。 本發明聚醯胺樹脂更可用於釣線、漁網等漁業相關資 材、開關類、超小型滑動開關、DIP開關、開關套、燈插 座、綁帶、連接器、連接器套、連接殼、1C插座、繞線管 、繞線管罩、纜線器、纜線器箱、電容器外套、馬達之內 部構件、小型馬達外套、齒輪樣板、單心電纜、調距板、 絕緣體、鑄塑品、端子台、電動工具之外套、起動器之絕 緣部份、保險絲箱、終端套、承軸定位器、話筒振動板、 耐熱容器、微波爐構件、電鍋構件、印刷機螺導等所代表 之電氣、電子相關構件、家庭、事務電氣製品構件、電腦 相關構件、傳真機、影印機相關構件、機械相關構件等各 種用途。 -13- 200813125 [薄膜] 進行本發明聚醯胺樹脂之製膜後製造薄膜時,必要時 ,爲提昇潤滑性可添加無機塡充材料,抗連黏劑、結晶核 劑、抗氧化劑及/或熱穩定劑、耐氣候劑、脫模劑及/或潤 滑劑、顏料、染料、可塑劑、靜電防止劑、難燃劑等之添 加劑進行混合後’依常法’藉由如:T胃模法、冷卻水吹塑 法、空氣冷卻吹塑法等進行製膜即可。 其中’做爲無機塡充材料者,可使用滑石、石墨、硫 酸鋇、硫酸鎂、碳酸鈣、矽酸鈣、碳酸鎂、氧化銻、氧化 鈦、氧化鋁、氧化鋅、氧化鐵、硫化鋅、鋅、鉛、鎳、銘 、銅、鐵、不鏽鋼、玻璃纖維、玻璃碎片、玻璃球、碳纖 維、二氧化砍、陶土、煅燒陶土、黏土、沸石、砂灰石、 雲母、氮化硼、鈦酸鉀、硼酸鋁、膨潤土、蒙脫石、合成 雲母等,此等中又以滑石、陶土、煅燒陶土、二氧化矽、 沸石爲較佳。此等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混合2種以上使用 之。 又,無機塡充材料之添加量若過多時恐損及透明性, 太少則恐無法提昇潤滑性,因此,對於100重量份聚醯胺 樹脂而言,以0.005〜0.1重量份爲宜。 無機塡充材料以微粒子狀之無機塡充材料爲特別理想 。更理想者以無機塡充材料與脫模劑及/或潤滑劑之倂用 形態例。此時,對於1 00重量份之聚醯胺樹脂而言,其脫 模劑及/或潤滑劑之添加量以0.01〜〇·5重量份爲理想使用 者。 -14- 200813125 如此取得之聚醯胺樹脂之薄膜厚度依其用途適當取決 ,一般爲1〜70μιη。 [單絲] 進行本發明聚醯胺樹脂之紡紗後,製造單絲時,依常 法藉由紡紗用擠壓機等進行紡紗即可。 做爲單絲(monofilament)紡紗時之成形溫度者,一般 以聚醯胺樹脂之熔點以上溫度,較佳者以高於聚醯胺樹脂 之熔點10°C以上之溫度。 如此取得之單絲纖維並無特別限定,一般可採用5 0〜 3 0000Tex之廣範圍者。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進行本發明更詳細之說明,惟,在 不超出本發明主旨範圍下,並未受限於以下之實施例。 φ 另外’聚醯胺樹脂之構成單位分析方法如以下。 [聚醯胺樹脂中己二酸單位、6-胺基己酸單位之分析] 以6N鹽酸使試料水解。於水解液中滴入丨N氫氧化鈉 進行中和,做成水解原液。於水解原液中加入HPLC移動 相(0.0 1 M-辛磺酸/乙腈= 85/15),做成分析試料溶液。藉由 液體層析法進行分析該分析試料溶液。條件如下。分析後 ’利用預先作成之檢量線,求出構成單位之含量。 裝置:Agilent HP-1 1 〇〇 -15- 200813125 柱體:CAPCELL PAK C18 MG S-3 4.6mml.D.x75mm
柱體溫度:4 0 °C 移動相:0.01M-辛磺酸/乙腈二85/15 流量:1 m 1 / m i η 檢出器:PDA(UV 205nm) 注入量·· 5 μΐ [聚醯胺樹脂中之五甲撐二胺單位、六甲撐二胺單位 之分析] 以6Ν鹽酸使試料水解。將水解液以旋轉蒸發器進行 乾固,於40 °C下進行減壓乾燥1小時,加入三氟乙酸酐進 行醯化。以旋轉蒸發器餾去過剩之三氟乙酸酐,溶於乙腈 後做成分析試料溶液。以氣體層析法進行分析該分析試料 溶液。條件如下。分析後,利用預先作成之檢量線,求出 構成單位之含量。 柱體·· SPB-1 SULFUR?3 0mx 0.3 2ηιπι1.0.54.00μπι film thickness 載體:He 2.0ml/min(Constant Flow Mode) 柱體溫度:80°C(〇min)〜10°C/min 〜280°C(30min) 注入口 :溫度 230°C,Split Ratio 20 : 1 注入量:1 μΐ 又,聚醯胺樹脂之各種物性或特性之評定方法如下。 (1)相對黏度u 〇 調製聚醯胺樹脂98重量%硫酸溶液(濃度:〇.〇lg/ml) -16 - 200813125 ’於25 °C下利用奧氏黏度計進行測定。 (2) 溶 利用精工電子工業公司製「robot DSC」進行DSC(示 差掃描熱量測定)。首先,將約5mg2聚醯胺樹脂置入試料 皿’於氮雰圍下昇溫至29(TC後維持3分鐘完全熔解後以2〇 °C /min之降溫速度進行降溫至3(rc。此時所觀測之發熱波 峯溫度爲降溫結晶化溫度(Tc)。接著於30它維持3分鐘後 ’以20°C/min之昇溫速度由3(TC昇溫至290 t。測定此時 所觀測之吸熱波峯,將所觀測之吸熱波峯溫度做爲熔點 (Tm) °吸熱波峯被複數檢出時以最高溫度爲熔點。 (3) 滯留熱穩定性 於容量1 8ml之試管中置入7g之聚醯胺樹脂,將此試管 浸漬於氮氣雰圍密閉下,熔點+3 0 °C溫度之油浴中,9個小 時後回收試料。測定相對黏度。由滯留試驗前後之相對黏 度算出黏度保持率。黏度保持率高代表具良好的滯留熱穩 定性。 又,由聚醯胺樹脂所成之薄膜及單絲之評定方法如下 [薄膜之耐穿孔性] 耐穿孔性係藉由重覆彎曲疲勞試驗後之穿孔數後進行 評定。
重覆彎曲疲勞試驗(格魯彎曲試驗)係利用理學工業公 司製格魯彎曲試驗,於所定環境條件下,依MIL-B-13 1C -17- 200813125 爲基準,於23°C、65%RH或之條件下,薄膜上附與重 覆1 0 0 0次之彎曲疲勞後,數出薄膜所產生之穿孔數。 又,穿孔數係以HELMUT FISCHER GMBH(德)製, Ρ〇1〇計數器DCH8E進行數出。此係將試料薄膜置於取地線 金屬板上,以荷重1.2kV之刷子進行掃描薄膜表面,只要 有穿孔即流動電流,可計數穿孔數之裝置。 [單絲之纖度、楊氏率、直線強度、連結強度] 依JIS L 1 0 1 3,測定單絲之纖度、楊氏率、直線強度 、連結強度。 以下實施例及比較例中之五甲撐二胺與己二酸之等莫 耳鹽係依特開2005〜6650號公報之實施例1〜3所載方法進 行調製。ε -己內醯胺係使用三菱化學(股份)製品。又,六 甲醯二胺與己二酸之等莫耳鹽係使用Rhodia公司製品。 _ [實施例1]: 於2 5kg之五甲撐二胺與己二酸之等莫耳鹽及ε -己內 醯胺之混合物(重量比係參考表1 )中添加2 5 k g水,再添加 1.2 5 g之亞磷酸,於氮氣雰圍下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取得 原料水溶液。以柱塞泵將上述原料水溶液移轉至預先氮取 代之高壓鍋。分別使外套溫度調整爲280 °C,調整高壓鍋 之壓力爲1.47MPa後,使內容物昇溫至270°C。接著,使高 壓鍋內之壓力慢慢放壓後,進一步減壓後,於到達所定攪 梓動力時’做爲反應結束。反應結束後,以氮進行復壓, -18- 200813125 將內容物呈導線束導入冷卻水槽後,以旋轉式切削器進行 顆粒化。取得顆粒於12(TC,ltorr(0.13kPa)之條件下,進 行乾燥至水份量爲0.1重量%以下,取得聚醯胺樹脂。 對於取得聚醯胺樹脂進行評定,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2] 除實施例1中之原料水溶液置入單體組成變更爲表1所 示之外,與實施例1同法操作取得聚醯胺樹脂。 針對取得聚醯胺樹脂進行評定,其結果如表1所示。 [比較例1 ] 除實施例1中原料置入單體組成(使用六甲撐二胺與己 二酸之等莫耳鹽取代ε -己內醯胺)變更爲表1所示之外’ 與實施例1同法操作取得聚醯胺樹脂。 針對取得之聚醯胺樹脂進行評定,其結果如表1所示 〇 另外,表1 一倂記載各例取得聚醯胺樹脂之生物重量 比率。 _ -19- 200813125 [表l] 單位 實施例1 實施例2 比較例1 置入單體 組成 五甲撐二胺•己二酸鹽 重量% 95 85 85 六甲撐二胺•己二酸鹽 重量% 0 0 15 ε -己內醯胺 重量% 5 15 0 聚醯胺樹脂 之構成單位 五甲撐二胺(a) 雷量% 38.7 34.1 35.0 己二酸(b) 重量% 55.5 48.8 58.4 六甲撐二胺 重量% 0 0 6.6 6·胺基己酸(c) 重量% 5.8 17.1 0 重暈比(a+b) : 94.2 : 5.8 82.9 : 17.1 93.4 : 0 聚醯胺樹脂構成 56.6/6尼龍 56/6尼龍 56/66尼龍 聚醯胺樹脂 之評價結果 相對黏度 2.90 2.93 2.95 熔點(Tm) °C 248 224 248 滯留熱 安定性 滯留試驗溫度 °C 278 254 278 滯留後之相對 黏度 2.53 2.90 2.52 滯留後之相對 黏度保持率 % 87.8 99.0 85.4 聚醯胺樹脂之生物質量比率 % 39.1 35.0 35.0
由表1證明本發明聚醯胺樹脂之生物質量比率高,且 具良好的滯留熱穩定性。 [實施例3] 於2 5kg之五甲撐二胺與己二酸之等莫耳鹽及ε -己內 醯胺之混合物(重量比係參考表2)中添加25kg之水後,添 加1.25 g之亞磷酸,於氮雰圍下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取得 原料水溶液。以柱塞泵將上述原料水溶液移送至預先氮取 代之高壓鍋中。分別使外套溫度調整爲280 °C,高壓鍋之 壓力調整爲1.47MPa、使內容物昇溫至270°C。接著使高壓 鍋內之壓力緩緩進行放壓,進一步減壓後,到達所定之攪 拌動力時,做爲反應結束。反應結束後以氮進行復壓,使 -20- 200813125 內容物呈導束狀導入冷卻水槽後,以旋轉式切削器進行顆 粒化。對於取得之顆粒使用該顆粒之1 · 5倍量的沸騰水, 萃取去除未反應之單體、低聚物。去除未反應物之顆粒於 120°C,1 torr(0.13kPa)之條件下,進行乾燥至水份量爲 0.1 %以下,取得聚醯胺樹脂。 對於1 00重量份之取得聚醯胺樹脂,將平均粒徑爲 3.0 μπι之滑石0.03重量份、及0.1重量份之乙烯雙硬脂酸醯 胺(花王公司製,kao wax EB-FF)進行乾混後,取得之聚 醯胺樹脂組成物做爲原料,利用擠壓器圓筒徑40mm之T-模式製膜機、以擠壓機圓筒設定溫度260 °C,冷卻滾輥溫 度90°C下,進行製成厚度25μηι之薄膜之製膜。 利用取得薄膜,進行評定耐穿孔性之評定。結果如表 2所示。 又’利用取得之聚醯胺樹脂,於單軸擠壓機頂端,以 裝置齒輪泵及直徑0.6mm之孔數18個噴嘴之紡紗用擠壓機 ’進行紡紗。擠壓機之圓筒溫度、齒輪泵之設定溫度爲 2 60 °C,紡紗係通過20 °C冷卻水槽,進行冷卻固化後,進 行第1延伸(9 8 °C、蒸氣雰圍、延伸倍率3.5倍),接著第2延 伸(1 7 5 °C ’熱風雰圍、延伸倍率配合總延伸倍率進行調節 ),最後進行熱固定(175 °C,熱風雰圍、弛緩倍率5%)。 利用取得之單絲、進行各種物性測定。結果如表2所 [比較例2] •21 - 71\ ° 200813125 容器中置入25kg三菱化學公司製己內醯胺、〇.75kg之 水、及1.74g亞磷酸氫2鈉5水合物,進行氮取代後,以100 °C進行溶解。此原料水溶液移入高壓鍋,將外套溫度設定 爲280 °C後,開始加熱。內容物昇溫至270 °C,漸漸使高壓 鍋之壓力進行放壓,進一步減壓後,於到達所定攪拌動力時 結束縮聚反應。結束反應後,以氮進行復壓,使內容物呈導 線束狀導入冷卻水槽後,以旋轉式切削器進行顆粒化。針對 取得顆粒,使用該顆粒之1.5倍量沸騰水,進行萃取去除未 反應之單體、低聚物。去除未反應物之顆粒係於1 2(TC, ltorr(0.13kPa)之條件下,進行乾燥至水份量爲0.1%以下爲 止,取得聚醯胺樹脂。 利用取得之聚醯胺樹脂,與實施例3同法,進行薄膜之 製膜及評定、單絲之紡紗及評定。結果示於表2。 [比較例3]: 如表2所示變更實施例3之置入原料水溶液單體組成(五 甲撐二胺與己二酸之等莫耳鹽之使用被六甲撐二胺與己二酸 之等莫耳鹽取代之)除外,與實施例3同法操作取得聚醯胺樹 脂。 利用所得之聚醯胺樹脂,與實施例3同法進行薄膜之製 膜及評定,單絲之紡紗及評定。結果如表2所示。 另外,表2中一倂記載各例所得聚醯胺樹脂之生物質量 比率。 -22- 200813125
[表2] 單位 實施例3 比較例2 比較例3 置入單體 組成 五甲撐二胺•己二酸鹽 重量% 80 0 0 六甲撐二胺•己二酸鹽 重量% 0 0 5 ε -己內醯胺 雷量% 20 100 95 聚醯胺樹 脂之構成 單位 五甲撐二胺(a) 重量% 31.9 0 0 己二酸⑹ 重量% 45.6 0 2.4 六甲撐二胺 重量% 0 0 1.9 6-胺基己酸(c) 重量% 22.5 100 95.7 重量比(a+b) : (e) 里 77.5 : 22.5 0 : 100 2.4 : 95.7 聚醯胺樹脂構成 56/6尼龍 6尼龍 6/66尼龍 聚醯胺樹脂之相對黏度 一 3.40 3.43 3.40 薄膜之 物性 穿孔數 23 °C ' 65%RH 個 0 0 0 o°c 個 0 5 2 單絲之 物性 延伸倍率 (5.27 倍) 纖度 Tex 480 480 480 楊氏率 GPa 1.8 2.7 2.4 直線強度 cN/dtex 5.5 1.1 7.2 結節強度 cN/dtex 4.0 5.4 5.8 延伸倍率 (4.10 倍) 纖度 Tex 480 480 480 楊氏率 GPa 1.7 1.9 1.9 直線強度 cN/dtex 5.2 5.2 5.0 結節強度 cN/dtex 3.8 3.6 3.7 聚醯胺樹脂之生物質量比率 % 32.9 0 0 由表2顯示,薄膜物性中,該實施例3相較於比較例2 、3,其穿孔數較少較爲理想。又,有關單絲物性,其延 伸倍率5.27倍、4.10倍時,該實施例3均比比較例2、3之柔 軟性尺度之楊氏率低,較理想。 [產業上可利用性] 本發明聚醯胺樹脂具良好的滯留熱穩定性,因此,特 -23- 200813125 別可有效抑制大型射出成形品之劣化及擠壓成形品之魚眼 。且,其生物質量比率高,因此,於各產業領域中’可期 待對於目前爲止更進一步減壓環境負荷之明顯效果,具極 高度之本發明工業的價値。 另外,其中引用2006年5月16日所申請之日本專利申 請200 6- 1 3 6636號之明細、申請專利範圍及摘要總內容’ 做成本發明說明書之揭示’所採用者。
-24-

Claims (1)

  1. 20081312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聚醯胺樹脂,其爲含有己二酸單位、五甲撐 二胺單位及6-胺基己酸單位爲構成成份之聚醯胺樹脂、 其特徵爲己二酸單位與五甲撐二胺單位之合計與6-胺基 己酸單位之重量比爲97: 3〜75: 25。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醯胺樹脂,其中己二酸 單位與五甲撐二胺單位之合計與6-胺基己酸單位之重量比 爲 95. 5〜80: 20。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聚醯胺樹脂,其 中己二酸單位、五甲撐二胺單位及6-胺基己酸單位之總含 量爲構成成份整體之90重量%以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之聚醯胺 樹脂,其中五甲撐二胺係使用賴胺酸脫碳酸酵素、產生賴胺 酸脫碳酸酵素之細胞或該細胞之處理物,由賴胺酸所生產 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之聚醯胺 樹脂,其中生物質量比率爲3 0 · 8重量%以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之聚醯胺 樹脂,其中25°C之聚醯胺樹脂之98重量%硫酸溶液(聚醯胺 樹脂之濃度:〇.〇lg/ml)之相對黏度爲具有i·5〜8·0之聚合 度。 7. —種聚醯胺薄膜’其特徵係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至第6項中任一項之聚醯胺樹脂所組成。 8·——種聚醯胺單絲’其特徵係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25- 200813125 至第6項中任一項之聚醯胺樹脂所組成。
    -26- 200813125 七、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代表符號簡單說明:無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 式:無
    -3-
TW096117244A 2006-05-16 2007-05-15 Polyamide resin TW20081312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36636 2006-05-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13125A true TW200813125A (en) 2008-03-16

Family

ID=38693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17244A TW200813125A (en) 2006-05-16 2007-05-15 Polyamide resin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58730B2 (zh)
EP (1) EP2022811B1 (zh)
CN (1) CN101443382B (zh)
TW (1) TW200813125A (zh)
WO (1) WO200713273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0331B (zh) * 2009-01-28 2015-04-11 Arkema France 強化之阻燃性聚醯胺組成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35695B2 (ja) * 2008-01-30 2012-05-23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56からなる捲縮糸、およびそれを含んでなるカーペット
US8821024B2 (en) 2008-02-22 2014-09-02 Ntn Corporation Member for rolling bearing and rolling bearing
FR2932807B1 (fr) * 2008-06-20 2011-12-30 Arkema France Polyamide, composition comprenant un tel polyamide et leurs utilisations.
FR2932808B1 (fr) * 2008-06-20 2010-08-13 Arkema France Copolyamide, composition comprenant un tel copolyamide et leurs utilisations.
JPWO2011129293A1 (ja) * 2010-04-12 2013-07-18 東レ株式会社 1,5−ペンタンジアミンの製造方法
US8627966B2 (en) * 2010-04-19 2014-01-14 Cambro Manufacturing Company Scalable shelving system
US8376156B2 (en) * 2010-04-19 2013-02-19 Cambro Manufacturing Company Pultruded scalable shelving system
US8376157B2 (en) * 2010-04-19 2013-02-19 Cambro Manufacturing Company Scalable shelving system
JP5867391B2 (ja) * 2010-06-29 2016-02-24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化合物
EP2821441B1 (en) * 2012-02-29 2018-09-05 Toray Industries, Inc. Polyamide resin composition with excellent color tone
CN103146189B (zh) * 2013-02-26 2015-11-18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改性塑料
CN103146190B (zh) * 2013-02-26 2015-03-11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薄膜
CN103147152B (zh) * 2013-02-26 2015-01-21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纤维
CN103145979B (zh) * 2013-02-26 2015-07-29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EP3020746B1 (de) 2014-11-11 2020-08-26 Ems-Patent Ag Polyamidformmasse, hieraus hergestellter formkörper sowie verwendungszwecke
KR102388706B1 (ko) * 2015-06-18 2022-04-20 로디아 폴리아미다 이 에스페시아리다데스 에스.에이. 향상된 염색 특성을 갖는 폴리아미드 섬유, 이러한 섬유를 수득하는 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폴리아미드 물품
KR102010256B1 (ko) * 2016-05-24 2019-08-13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코일부품
CN107916093A (zh) * 2016-10-08 2018-04-17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油基钻井液
CN108505133B (zh) * 2017-02-24 2022-02-08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5x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15846B (zh) * 2017-11-22 2020-09-0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聚酰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250433A (zh) * 2017-12-19 2018-07-06 浙江恒逸锦纶有限公司 一种pa6-56共聚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87331B (zh) * 2019-01-25 2022-07-12 南开大学 一种针对环境样品中微量尼龙6和尼龙66的定量检测方法
CN111518269B (zh) * 2019-02-02 2023-06-30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结晶的聚酰胺5x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64197B (zh) * 2019-12-23 2022-04-15 华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成型聚酰胺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171312B (zh) * 2020-01-21 2022-08-02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共聚聚酰胺56/66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214474B (zh) * 2020-01-21 2023-07-04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30948A (en) 1937-04-09 1938-09-20 Du Pont Synthetic fiber
DE902539C (de) * 1943-09-03 1954-01-25 Bobingen Ag Fuer Textil Faser Klebeverfahren
DE895375C (de) * 1944-10-11 1953-11-02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Loesungen aus Mischpolyamiden
DE3912768A1 (de) * 1989-04-19 1990-10-25 Basf Ag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copolyamiden aus caprolactam und salzen aus diaminen und dicarbonsaeuren
JP3589088B2 (ja) 1999-05-27 2004-11-17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逐次二軸延伸フィルム
US6297345B1 (en) 1999-05-27 2001-10-02 Ube Industries, Ltd. Polyamide having excellent stretching properties
DE19957663A1 (de) 1999-11-30 2001-05-31 Basf Ag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Copolyamiden, die auf einem Lactam (I), einem Diamin (II) und einer Dicarbonsäure (III) basieren
JP4165106B2 (ja) 2002-04-04 2008-10-15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ペンタメチレンアジパミド樹脂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006650A (ja) 2003-05-26 2005-01-13 Ajinomoto Co Inc カダベリン・ジカルボン酸塩の製造法
JP4595668B2 (ja) 2004-05-21 2010-12-0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樹脂
BRPI0510023A (pt) * 2004-05-21 2007-09-25 Mitsubishi Chem Corp resina de poliamida e produto moldado articulado
JP2006136636A (ja) 2004-11-15 2006-06-01 Fujifilm Imaging Co Ltd 携帯機器用ケース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0331B (zh) * 2009-01-28 2015-04-11 Arkema France 強化之阻燃性聚醯胺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132733A1 (ja) 2007-11-22
CN101443382B (zh) 2012-02-01
EP2022811B1 (en) 2019-01-02
US20090099318A1 (en) 2009-04-16
US8158730B2 (en) 2012-04-17
CN101443382A (zh) 2009-05-27
EP2022811A4 (en) 2013-07-03
EP2022811A1 (en) 2009-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13125A (en) Polyamide resin
US11192979B2 (en) Polyamide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JP5282371B2 (ja) 共重合ポリアミド樹脂
JP6039945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WO2005113643A1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およびヒンジ付き成形品
TW201120095A (en) Polyamide and polyamide composition
CN110964316B (zh) 聚酰胺组合物、成型品和半芳香族聚酰胺
TW201130886A (en) Copolymerized polyamide
JP7107646B2 (ja) ポリアミド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JP2016069644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5997525B2 (ja) 共重合ポリアミド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3395390B2 (ja) ポリアミドの製造方法
JP5997526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5669627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2020033412A (ja) 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2015206039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65230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2013095777A (ja) プリント基板表面実装部品用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成形して得たプリント基板表面実装部品
JP7023723B2 (ja) ポリアミド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2010280873A (ja) 導電性、ガスバリア性及び耐熱性に優れた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2010280875A (ja) 導電性及び耐熱性に優れた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KR20190083364A (ko) 폴리페닐렌 설파이드(pps)를 포함하는 중합체 조성물 중의 열-노화 안정화제로서의 폴리아미드 6(pa6)의 용도
JP2014015540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6013813B2 (ja) 共重合ポリアミド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2022156219A (ja) ポリアミド組成物、電装部品、及び電装部品の耐熱エージング性、流動性、及び耐イオンマイグレーション性を向上させ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