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00812A - Method of treating wastewater - Google Patents

Method of treating wastewat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00812A
TW200800812A TW96106333A TW96106333A TW200800812A TW 200800812 A TW200800812 A TW 200800812A TW 96106333 A TW96106333 A TW 96106333A TW 96106333 A TW96106333 A TW 96106333A TW 200800812 A TW200800812 A TW 2008008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ated sludge
concentration
wastewater
membrane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06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49652B (zh
Inventor
Daisuke Okamura
Tomotaka Hashimoto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filed Critical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00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00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49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4965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14Ultrafiltration; Microfiltration
    • B01D61/22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36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installations
    • C02F3/1268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s
    • C02F3/1273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1/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operations and control
    • B01D2311/24Quality control
    • B01D2311/246Concentration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5/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membrane module operation
    • B01D2315/06Submerged-type; Immersion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40Valorisation of by-products of wastewater, sewage or sludge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Description

200800812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利用膜分離活性污泥法對有機性廢水 進行處理之方法。 【先前技掏 作為廢水處理方法之一,有下述膜分離活性污泥法, 即’將膜濾筒浸潰於活性污泥槽中,藉由過濾對活性污泥 與處理液進行固液分離。該方法可將活性污泥濃度(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以下稱為MLSS)自 5000 極其提高 為20000 mg/1並進行固液分離。因此,具有可縮小活性污 泥槽之谷積或者可縮短活性污泥槽内之反應時間的優勢。 又,由於利用膜進行過遽,故而處理水中不會混入懸浮固 體(Suspended Solid,以下有時稱為SS)。因此,無需最終 沈澱槽,可減少處理設施之用地面積。又,由於無論活性 污泥之沈降性之良否均可進行過濾,故而亦可減輕活性污 泥之管理。膜分離活性污泥法具有如此多之優點,近年來 正急速普及。 膜濾筒中使用有平膜或中空線膜。尤其中空線膜之膜自 身之強度較鬲,故而因與自有機性廢水混入之夾雜物之接 觸而導致的對膜表面之損害較少,可經受長時間的使用。 進而,亦具有可進行逆洗之優勢,即,使過濾水等媒質向 與過濾方向相反之方向喷出而去除膜表面之附著物。然 而,由於活性污泥或活性污泥中之微生物代謝所生成之生 物源聚合物附著於膜面,而導致有效膜面積減少,而過濾 118903.doc 200800812 必須屢次進行逆洗 效率降低。因此, 定過濾之問題。 而有無法長時間穩 針對如此之問題 報(專利文IU)中揭干有 開2000·157846號公 用空氣等之^ 中空線職筒之下部進行利 曝孔之方法。該方法藉由膜之振動效果與因氣 泡向上方移動而引起 u風 膜間之活性… j離附著於臈表面及 、 /可比嘁聚物或自原水進入之夾雜物,防止苴等
:積。具體而言,例如於中空線膜滤筒之下部設置;: 衣t於下部裱側黏接固定層設置複數個貫通孔,藉由來 ^慮同下部之曝氣而於下部環内形成空氣積存,藉此利用 複數個貫通孔使氣泡均等地產生。 y而,有機性廢水中之有機物濃度t變動激烈時,或氧 化劑、酸性液體及鹼性液體等流入活性污泥槽内時,有時 微生物會將異常量之代謝產物(稱為生物源聚合物)排出至 體外。若生物源聚合物異常高濃度之狀態持續,則曝氣已 無法充分剝離附著於膜外表面之生物源聚合物,而導致膜 過濾阻力上升。 另一方面,於日本專利特開2005-40747號公報(專利文獻 2)中揭示有一種測定生物處理槽(曝氣槽)中之生物源聚合 物量,適時降低生物處理槽中之生物源聚合物量而欲防止 過剩的聚合物附著於膜面之方法。該方法中,求出C〇D (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學需氧量)值代用為生物源聚 合物量。然而,COD值中亦包含可直接通過膜之小孔的有 機物之值。因此,會導致將因生物源聚合物之附著而引起 118903.doc 200800812 之膜面積減少之風險評價得過大於實際情況,而進行使生 物源聚合物超過'需要地降低之作業 處理之作業效率降低。 從而有可能會使廢水
進而,於曰本專利特開2002-1333號公報(專利文獻3)中 揭示有一種減少存在於生物處理槽内之包含高分子有機化 合物之過濾性阻礙成分的方法。該方法中,添加凝聚劑後 利用濾材分離過濾阻礙成分,或進行離心分離而廢棄過濾 性阻礙成分。因此該方法係非常麻煩之方法。 一 [專利文獻1]曰本專利特開2000_15784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曰本專利特開2005-40747號公報 [專利文獻3]曰本專利特開2002-1333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適當評價因生物源聚 合物之附著而引起之膜面積減少之風險,防止膜過濾阻力 之上升且有效地對廢水進行處理之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者們進行專心研究之結果發現,附著於膜外表面 而阻礙過濾之物質為糖,其中為以糖醛酸為主成分且分子 量數十萬至數百萬之生物源聚合物。又發現,若對相對於 活性污泥量之有機物量進行增減,則亦可控制活性污泥之 水相中的生物源聚合物。即,本發明之廢水處理方法如下 所述。 <1〉一種廢水之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其包括: 118903.doc 200800812 流入步驟,使有機性廢水流入收納有含微生物之活性污 泥的活性污泥槽中;以及 、 分離㈣’以上述活性污泥槽對上述有機性廢水進行生 物性處理,並利収置於該活性污泥槽中之分離膜裝置對 處理液進行固液分離;且
於上述分離步驟中,將上述活#W:、$t 打上疋/古〖生汚泥之水相中之糖濃度 維持於設定值内。 <2>如上述1之廢水之處理方法 s 处万沄其中上述糖濃度為糖醛酸 如上述1或2之廢水之處理方 处王乃凌,其中於上述分離步驟 中’增減相對於上述活性污泥槽申 曰 ,死僧中之活性巧泥量的有機物 ϊ,以使該糖濃度維持於上述範圍内。 <4>如上述3之廢水之處理方沐 —、 蜒理方法,其中藉由增減流入上述活 性污泥槽中之有機性廢水量, A者增減流入上述活性污泥 槽中之有機性廢水量及經分離 、、壬m 刀離膜裝置固液分離之過濾液向 右 進仃上述相對於活性污泥量之 有機物1的增減。 <5>如上述3之廢水之處 度及/或活性污泥體積 有機物量的增減。 理方法,其中藉由增減活性污泥濃 而進行上述相對於活性污泥量之 <6>如上述之廢水之處理 定值係根據分離膜裝置 ,、糖濃度之設 <過4Flux值而決定。 <7>如上述1、2、3、6中 以具有大於上述分離膜二之廢水之處理方法’其中 刀離膜裝置之分離膜之孔徑的遽材過濾上 118903.doc 200800812 述活性污泥,並測定所得濾液中的糖濃度,藉此求出上述 活性污泥之水相中之糖濃度。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廢水處理方法,藉由監測活性污泥槽中之 糖濃度及/或糖醛酸濃度,可掌握導致膜阻塞之生物源聚 合物的量,當糖濃度及/或糖醛酸濃度變高時,可藉由降 低B〇D-SS負荷而防止分離膜之阻塞,從而可長時間穩定 :進行固液分離。另一方面,當糖濃度及/或糖醛酸濃度 遠低於設定值時’亦可使B〇D_ss負荷上升至糖濃度及/或 糖酸酸濃度上升至接近設定值為止。因此,可提高廢水處 理作業之效率。 【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廢水處理方法包括:流人步驟,其使有機性廢 水流入收納包含微生物之活性污泥的活性污泥槽中;以及 分離步驟’其對於在該活性污泥槽中進行了生㈣理之處 理液’藉㈣置於活性污泥槽中之分離膜裝置對該處理液 進行固液分離。 於流入步驟中,且右白、4 A、工Μ、一、 八有自抓入活性汀泥槽中之有機性廢水 去除夾雜物之前處理設備或調節流人活性污泥槽中之有機 性廢水之流量的流量調節槽等…於分離步驟中,且 對廢水進行生物處理之活性笮:ρ播 a 之活^泥槽、以及對經處理之液體 進行固液分離之膜分離裝置、 λ 衣罝用以抽出過濾液之吸引泵 等。 於流入步驟中,對於粗略地 玄陈Γ季父大固形分等之有機 118903.doc -10 - 200800812 性廢水,一面於活性污泥槽中以固定之流量進行流量調整 一面送入活性污泥槽中。於該活性污泥槽中,藉由活性污 泥中之微生物而分解有機性廢水中之有機物(b〇d成分)。 /舌性污泥槽之大小以及有機性廢水在活性污泥槽中之停留 %間根據有機性廢水之排水量、或該廢水中之有機物濃度 而決定。又,活性污泥槽中之活性污泥濃度可設定為5〜i5 左右。於分離步驟中,藉由分離膜裝置對活性污泥槽中之 活性污泥與有機性廢水進行固液分離。設置於活性污泥槽 之浸潰型分離膜裝置係由分離膜及集水部所構成,進而設 置裙套。自鼓風機將氣體送入裙套而使上述膜搖動,又, 使水流衝撞上述膜面而給予裁剪力,藉此防止阻塞。分離 膜裝置之集水部配管於吸引泵,藉由吸引泵於膜之内面與 外面產生壓力梯度而達成固液分離。 用於分離膜之膜濾筒可使用平膜、中空線膜等眾所周知 之分離膜。其中,中空線膜之膜自身之強度較高,因與有 機性廢水中之夾雜物之接觸而膜表面所受之損害較少,可 經受長時間的使用,此方面較好。又,過濾膜亦可藉由使 過濾水等向與過濾方向相反之方向噴出而去除膜表面之附 著物,藉此進行逆洗。分離膜裝置不僅可浸潰於活性污泥 槽内而設置,亦可連接於活性污泥槽而設置。因此,本方 法不僅為浸潰型膜分離活性污泥法,亦可應用於將分離膜 裝置設置在與活性污泥槽不同的槽中之情形或者加壓型分 離膜裝置之情形。該等方法之情形時,使活性污泥於活性 污泥槽與分離膜裝置之間循環,並使濃縮液返回活性污泥 118903.doc -11- 200800812 槽。分離膜亦可根據需要而設為複數個系列。藉由設為複 數個系列,亦可對應於每一分離膜系列進行分離作業或停 止分離作業,因此可調整廢水處理速度。 作為上述廢水處理方法之處s中所使用之裝置,例如可 列舉圖1所示之裝置。 首先,流入活性污泥槽内之有機性廢水1利用前處理設 備2而去除夾雜物之後,暫時貯留於流量調整槽3中,並以 固定之流量自流量調整槽3供給至活性污泥槽(曝氣槽)4。 於活性污泥槽4中,藉由進入槽中之活性污泥中之微生 物而分解去除有機性廢水1中之有機物(BOD成分)。活性污 泥槽4中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之固液分離係在浸潰於槽内之 分離膜裝置5中進行。於分離膜裝置5之下部設置有裙套6 以及鼓風機7,且自鼓風機將氣體送入該裙套。於分離膜 裝置5中經處理之過濾液9由吸引泵8所吸引,根據需要而 於滅菌槽10中進行消毒之後作為處理水丨丨而流出。於活性 污泥槽4中,微生物分解b〇d成分並且將代謝產物放出至 體外。對於該微生物之代謝產物即以糖或蛋白質為主成分 之生物源聚合物而言,尤其於有機物過剩地流入活性污泥 槽中之情形時’或者流入水中之有機物濃度之變動劇烈之 情形時’若氧化劑、酸性液體及鹼性液體等流入活性污泥 槽内則微生物會顯著地將生物源聚合物排出至體外而促使 分離膜阻塞。於本發明中,收納於活性污泥槽4中之活性 污泥之水相中的糖濃度較好的是,可藉由測定糖醛酸濃 度’而適當評價由生物源聚合物阻塞分離膜之風險。 118903.doc •12- 200800812 對於耩由利用本發明古 水,可列舉食品工Jt二Γ處理而獲得效果之廢 水、澱粉…水iT工廠廢水、洗劑工廠廢 /τ、 * 五腐工廠廢水等,當係BOD為100 mg/L以上之廢水時更為有效。 於本發明中,必猪腾一 # — 、、,性巧泥之水相中之糖濃度維持在 权疋值内。此處,上述糖濃 1ΛΠ /τ、 褥/辰度之叹疋值之上限必須設為 叫卩下。當超過該值時,生物源聚合
活性污泥對膜之阻塞較為顯著,過㈣力較高。較好的$ 上述糖濃度之設定值之上限㈣mg/L以下,更好的是5〇 mg/L以下’最好的是約30 mg/L。 可以說糖濃度越低則越難以對臈造成阻塞,此方面較 好丄但廢水處理能力會隨之降低。考慮到廢水處理能力^ 阻基之平衡,糖濃度之下限必須設為5 ,較好的是設 為10 mg/L,更好的是約2〇 mg/L。 °又 進而,若取代糖濃度而將糖醛酸濃度維持在上述設定值 内,則可進一步準確掌握膜之阻塞風險,Ifcb方面較好。尤 其,當流入活性污泥槽之有機性廢水為較多地含有糖之廢 水時,若使用糖濃度作為阻塞物質之指標,則除了作為2 物源聚合物之糖以夕卜’亦可測定出源、自有機性廢水之糖, 故而有可能會導致過大地評價阻塞物質之量。若於此時测 定糖醛酸濃度,則可更準確地評價阻塞。糖醛酸濃度之更 好的上限為50 mg/L以下,更好的是3〇 mg/L以下,進而較 好的疋20 mg/L以下,最好的是10 mg/L。糖醛酸濃度之較 好的下限為3 mg/L以上,更好的是5 mg/L以上。 118903.doc -13- 200800812 進而,各濃度較好的是根據過濾Flux而決定。於本發明 中,過濾Flux-般設為〇.!〜! 〇 m/D,若設為〇 4〜〇 8瓜①, 則可有效地進行廢水處理,此方面較好。作為此時之糖濃 度之基準’最好的是設為以下範圍。 在將分離膜裝置之過濾^⑽設為02 m/D時,為8〇 mg/L 以下 在將分離膜裝置之過濾汛⑽設為〇·4 m/D時,為5〇 mg/L 以下 在將分離膜裝置之過濾^⑽設為〇·6 m/D時,為3〇 以下 在將分離膜裝置之過濾Flux設為〇·8 m/D時,為i〇 mg/L 以下 再者,所謂0.6 m/D之過濾F1UX,係指使〇·6 y之過濾液 以24小時通過每丄m2之過濾面積的運轉。 糖濃度之測定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藉由苯酚 硫酸法進行測定,並利用以葡萄糖製作之檢量線而決定之 方法。 於測定糖濃度及/或糖醛酸濃度之情形時,較好的是, 藉由濾紙等具有大於分離膜裝置之分離膜之孔徑的濾材對 活性污泥進行過濾而獲得污泥過濾液之後立即進行測定。 藉由該操作,僅活性污泥中之懸浮物由濾材所捕捉,而糖 成分通過濾紙。因此,若測定該過濾液中之糖濃度及/或 糖醛酸濃度則可更準確地測定成為阻塞膜之物質之生物源 聚合物的濃度。 118903.doc -14- 200800812 濾材之孔徑較好的是分離膜裝置所具備之分離膜孔徑的 5倍以上,更好的是10倍以上。又,較好的是將分離膜裝 置所具備之分離膜之孔徑的約100倍以下設為上限,更好 的是濾材之孔徑之上限為10 μπι。進而,親水性原材料對 於糖成分之吸附較少,此方面較好。作為如此之濾材,例 * 如可使用以纖維素作為原材料之濾紙。
^ 糖醛酸濃度可按照NELLY BLUMENKRANTZ, GUSTAV ASBOE-HANSEN 著「New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 Determination of Uronic Acid」 ANALYTICAL BIOCHEMISTRY54卷,484〜489頁(1973年發行)所揭示之 方法,藉由使用作為聚糖醛酸之一的聚半乳糖醛酸所製成 之檢量線而進行測定。具體而言可按照下述程序進行。 1) 用試管取0.5 mL之污泥過濾液及既知濃度之聚半乳糖醛 酸水溶液,分別添加3.0 mL之0.0125 Μ之Na2B407濃硫 酸溶液。 2) 將1)之各液體充分搖晃,並於沸騰熱水浴中加熱5分 鐘,其後於冰水中冷卻20分鐘。 3) 於2)之各液體中添加50 pL之0.15% m-羥基二苯之0.5% . NaOH溶液。 4) 將3)之各液體充分攪拌後放置5分鐘,測定該等之520 rnn吸光度,將既知濃度之聚半乳糠醛酸水溶液值與污泥 過濾液之值進行比較而求出濃度。 糖濃度及/或糖醛酸濃度之經時性變化,例如可藉由數 小時〜數天1次等對糖濃度及/或糖醛酸濃度進行定期測定 118903.doc -15- 200800812 而求出。 藉由疋j丨生之糖濃度及/或糖醛酸濃度之測定,而可獲 知糖辰度及/或糖盤酸濃度即生物源聚合物之濃度變高, 可於膜產生阻塞之雨製定對策。最好的是一直監視糖濃度 及\或糖醛酸濃度,並將其調整在規定範圍内。 為使活性巧泥之水相中的糖濃度及/或糖醛酸濃度處於 =定值内,例如可列舉使相對於活性污泥槽中之活性污泥 里的有機物里增減[kg]之方法。其稱作b〇d_ss負荷,作為 上述有機物里之指標,使用每〗天流入活性污泥槽之 [kg/天]。 兔月者專發現’ bOD-ss負荷與活性污泥之水相中的糖 濃度及/或糖醛酸濃度有較深關係。BOD-SS負荷較高係表 不成為餌之有機物相對於微生物之量更多地存在之狀況。 右為如此之狀況,則微生物活躍地進行代謝,會過剩地排 出成為阻塞物質之生物源聚合物即糖。相反,若微生物處 於饑餓狀態,則代謝活動縮減,而不會排出生物源聚合 物。進而,考慮到微生物會消耗糖,故而糖濃度更低。 因此’當糖濃度及/或糖駿酸濃度變高時,可降低B〇D_ ss負荷,當糖濃度及/或糖醛酸濃度變低命,可提高B〇D_ SS負荷。其結果可防止生物源聚合物對膜之附著,不會引 起膜阻塞而可持續穩定地進行固液分離。 作為BOD-SS負荷之增減方法,可使活性污泥槽内中之 有機物量增減。作為具體方法,可列舉如下方法。例如, 可列舉(1)使流入活性污泥槽内之有機性廢水之量增減之方 118903.doc -16 - 200800812 法’·(2)使流人活性污泥槽内之有機性廢水量以及由分離膜 裝置固液分離之過攄液之活性污泥槽外排出量增減之方 法’以及(3)使過濾減之方法等。
再者’使有機物量增減之方法並不限定於上述方法,亦 可考慮如下方法。例如可考慮:藉由使用濾材分離固形之 有機物而自有機性廢水去除有機物量之方法;減少剩餘污 泥抽出量而使活性污泥濃度上升之方法,即藉由控制剩餘 巧泥抽出量而使活性污泥濃度增減之方法;降低活性污泥 槽之液面高度而減少存在於此處之活性污泥量之方法,即 藉^控制活性污泥槽之液面而控制活性污泥容積使活性污 泥量增減之方法;以及向活性污泥槽中添加水之方法等。 其中,使流入活性污泥槽内之有機性廢水之量增減之方 法最簡便,故而較好。具體而言,藉由減少流入活性污泥 槽内之有機性廢水之量,彳降低糖濃度及/或糖酸酸濃 度。另一方面,當糖濃度及/或糖醛酸濃度低於設定值 時,藉由使流入活性污泥槽内之有機性廢水量增加,可使 糖濃度及/或糖醛酸濃度上升。藉此,可防止分離膜之阻 基’並且可提高廢水處理之效率。 流入活性污泥槽内之有機性廢水之增減量與b〇d_ss負 荷之增減量必須對應於每一欲進行處理之有機性廢水而決 定。例如,於將流入活性污泥槽内之有機性廢水量減少為 例如一半時,即,將B〇D_ss負荷減少為一半時,可掌握 糖濃度及/或糖醛酸濃度以何種程度變化之傾向。根據所 獲得之傾向,決定以何程度增減有機性排水量。 118903.doc -17- 200800812 具體之有機性廢水之增減量根據活性污泥槽之大小或活 性污泥之種類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當糖濃度及/或 糖駿酸濃度上升時,作為基準,將BOD-SS負荷下降至0.02 kg-B〇D/(kg·天),則糖濃度及/或糖醛酸濃度可於丨週左右 下降至原濃度之一半左右。 如上所述,於糖類、蛋白質及核酸等生物源聚合物中, 附著於分離膜表面而產生阻塞的主要係糖尤其係以糖醛酸 為主成为之聚合物。因此,如本發明所述,藉由將糖濃度 及/或糖駿酸濃度維持在設定值内,可防止生物源聚合物 附著於膜表面而使膜過濾阻力上升。由於分離膜出現任何 阻塞均必須進行清洗,若使用本發明之方法,則可將其頻 度抑制為最小限度。又,由於使用糖濃度及/或糖醛酸濃 度來評價膜面積減少風險,故而亦檢測可通過分離膜之生 物源聚合物可避免過大地評價風險。因此,以必需且充分 之程度防止生物源聚合物附著於分離膜,亦可防止廢水1 理之作業效率降低。 [實施例] 以下對本發明之實施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 該專實施例。 (附著於分離膜之生物源聚合物之特定) 利用以下方法,當利用膜分離活性污泥法對自製糖工廠 與洗劑4所排出之錢性廢切行處料,特定會阻塞 分離膜之物質。 & 首先利用具有1叫孔徑之濾紙(ADVANTECH公司,纖 118903.doc -18· 200800812 維素製,5C(商品名))對包含有機性廢水之活性污泥進行過 濾,利用具有0.1 μπι孔徑之中空線膜(旭化成化學公司製 造,PVDF製,膜面積0.02 m2,有效膜長度15 cm,内徑/ 外徑:0.6/1 ·2 mm)將所獲得之濾液(以下稱為污泥濾液)過 濾9分鐘,將1分鐘逆洗作為1個循環進行7個循環。 過濾阻力Rc存在下式(I)之關係。對上述膜過濾實驗之結 果所獲得之值(膜間差壓、黏度、Flux)進行描繪,對 Ρη/(μ:ί)與η之關係繪製出近似線,由該傾斜度求出Rc。 Ρη/(μΙ)= nxRc .........(I) 於式(I)中,11表示過濾循環數,?11表示第11循環之膜間差 壓之平均值[Pa],μ表示水之黏度[Pa_s],J表示Flux[m/D]。 渡液中之糖濃度係藉由苯紛硫酸法而測定。於製作檢量 線時,使用葡萄糖並決定濃度。其結果如圖2所示,已知 所計算出之過濾阻力值與濾液中之糖濃度成正比關係。 另一方面,對於糖醛酸濃度,按照上述「New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Uronic Acid 」 ANALYTICAL BIOCHEMISTRY54 卷,484〜489 頁(1973 年 發行)之方法,並按以下程序而求出聚半乳糖醛酸濃度。 具體而言按下述程序進行。 1) 用試管取〇·5 mL之污泥濾液以及既知濃度之聚半乳糖醛 酸水溶液,分別加入3.0 mL之0·0125 Μ之Na2B4〇7濃硫 酸溶液。 2) 將1)之各液體充分搖晃,並於沸騰熱水浴中加熱5分 鐘,其後於冰水中冷卻20分鐘。 118903.doc -19- 200800812 3) 於2)之各液體中添加5〇吣之〇15%瓜-羥基二苯之〇5% NaOH溶液。 4) 將3)之各液體充分攪拌後放置5分鐘,測定該等之 nm吸光度,將既知濃度之聚半乳糖醛酸水溶液值與污泥 濾液值進行比較而求出濃度。 、/、、、π果如囷4所示,可知上述污泥濾液中之糖濃度與作 -為糖之一種的糖醛酸濃度大致成正比關係。 進❿冑於膜過渡前之液體及膜過遽後之遽液,將藉由 高速液體層析法而測定分子量分佈所得之結果分別示於圖 5及圖6。圖5及圖6之橫軸,係對分子量既知之各種ρνΑ實 她回速層析法,求出所輸出之保持時間與分子量之關係, 並使用该關係將橫軸所表示之保持時間換算成分子量並加 以記載的。如圖所示可知,圖5中,於分子量數十萬至數 百萬之。p刀中存在之峰值的高度在圖6中變小,藉由膜過 渡而減少具有該分子量之物質。 φ 根據以上結果,可推定,膜分離活性污泥法中之膜阻塞 物質係以糖為主成分之分子量為數十萬至數百萬之含糖醛 酸聚合物。 ' 又’於污泥渡液中,使用以40 mg/L、60 mg/L、80 mg/L、10() mS/Li4種濃度溶解聚半乳糖醛酸而得之液體 測定過濾阻力。其結果,如圖2所示可知,將聚半乳糖醛 酸溶解而得之液體之傾斜度大於活性污泥濾紙濾液。即, 可知,糖中較多地含有糖醛酸之液體的過濾阻力較大。 另一方面,按照日本專利特開2〇〇5-4〇747號公報(專利文 118903.doc -20- 200800812 獻2)之方法,利用與上述相同之濾紙對活性污泥進行過 慮求出所獲件之濾、液COD、與使用上述中空線膜進一步 對該過濾液進行過濾而獲得之濾液之c〇D之差,作為c〇d 差值,並描繪於圖3中。於c〇D差值之中,亦含有基於可 通過膜之成分的值,故而可知,對於過濾阻力i,若比較 糖濃度,則採用了 COD差值之情形的誤差較大。 因此,右測定活性污泥之水相中的糖濃度更好的是糠醛 酉文/辰度,則可準確地評價生物源聚合物中附著於分離膜表 面之物質之量。 (確認可控制糖濃度) 可確認,利用以下方法,藉由增減B〇D_ss負荷而可控 制活性污泥之水相中的糖濃度。 首先,藉由圖1所示之步驟,以連續運轉之方式對製糠 工廠廢水、洗劑工廠廢水、及豆腐工廠廢水之3種有機性 廢水進打膜分離活性污泥處理。利用水稀釋該等廢水,藉 此使bod_ss之值發生變化,測定出各種]3〇〇-88負荷下之 活性污泥之水相中的糖濃度及糖醛酸濃度。糖濃度係藉由 苯紛硫酸法對利用濾紙(ADVANTECH公司,纖維素製, 5C(商品名))過濾活性污泥後獲得之液體進行測定,並藉由 利用葡萄糖所製作之檢量線而求出。又,糖醛酸濃度係按 述相同之私序’並耩由聚半乳糖盤酸之檢量線而求 出。使用與上述相同之中空線膜作為分離膜而進行膜分離 處理。 將所獲得之結果示於圖7。當活性污泥槽中之B〇d-SS負 118903.doc -21- 200800812 荷較高時,糖濃度及糖醛酸濃度亦變高,相反若將b〇d_ SS負荷設定得較低,則糖濃度及糖·酸濃度變低。 由以上可確認,藉由控制B〇D_ss負荷之極其簡單之步 驟’可控制糖濃度及糖醛酸濃度以將糖濃度及糖醛酸濃度 維持在設定值内。 (實施例1及比較例1) 於圖1所示之步驟中,藉由膜分離活性污泥法並以連續 運轉之方式對BOD為750 mg/L之製糖工廠之廢水進行處 理。該廢水中之糖濃度及糖醛酸濃度分別為60 mg/L及〇 mg/L。 作為分離膜裝置5,使將孔徑〇· 1 μιη之精密過濾中空線 膜模組化之分離膜裝置(旭化成化學公司製造,PVDf製, 膜面積0 ·01 5 m2 ’有效膜長度15 cm,内徑/外徑·· 〇 6/1 2 mm)浸潰於有效容積10 L之活性污泥槽4中。活性污泥槽中 之MLSS濃度固定設為1〇 g/L,活性污泥槽4中之廢水停留 時間設為18小時。處理開始時之過濾壓力為4 kpa。活性 污泥之液量一直設為固定,分離膜裝置5以同膜面積分成2 系列,任一過濾Flux均設定為〇·6 m/D,濾液排出至總量活 性污泥槽4外。對活性污泥槽4之水相中的糖濃度進行設 定,以使其上限為50 mg/L,下限為20 mg/L。又,將糖酸 酸濃度之上限設為18 mg/L,將下限設為5 mg/L。對膜之 曝氣係自膜模組之下部以200 L/h之流量送出空氣。 再者,糖濃度係藉由苯酚硫酸法對利用遽紙(孔經i μιη ; ADVANTECH公司,纖維素製5C)過濾活性污泥後獲 118903.doc -22· 200800812 得之液體進行測定,並藉由以葡萄糠所 出。又,糖駿酸濃度係按與上述相同之:作之檢量線而求 乳糖醛酸之檢量線而求出。 程序,並藉由聚半 圖8表示,以1天1次之方式對活性 度及糖酸濃度進行測定而獲得之έ 相中的糖’辰 讲的1、Η 、工1 、、"果。自運轉開始起經 過、力1週,活性污泥之水相中的糖濃 ,.键辰度及糖醛酸濃度急劇 上升’弟11天時糖濃度及糖醛酸濃声八 又刀別為50 mg/L及20
mg/L。因此,藉由停止分離膜裝 a = π、 之1個糸列而將過濾液 向活性污泥槽外之排出量以及向活性 〖生泥槽之流入廢水量 減少至一+,可使糖濃度及糖醛酸濃度分別降低至 mg/L以及5 mg/L。此後亦繼續以i個系列進行運轉,如圖8 所不,膜間差壓不會急劇上升而可穩定運轉。 使用與實施例i相同之系統對與實施例丨相同之廢水進行 處理。當處理開始後經過20天時’糖濃度為8〇 mg/]L,糖 醛酸濃度為35 mg/L,繼續進行該處理。如此,過濾壓力 超過25 kPa,而必須清洗分離膜。 (實施例2 )
於圖1所示之步驟中,藉由膜分離活性污泥法並以連續 運轉之方式對BOD為250 mg/L之製糖工廠之廢水進行處 理。該廢水中之糖濃度及糖醛酸濃度分別為3〇 mg/L及〇 mg/L。作為分離膜裝置5,使將孔徑〇·ι μιη之精密過濾中 空線膜模組化之分離膜裝置(旭化成化學公司製造,PVDF 製’膜面積0.015 m2,有效膜長度15 cm,内徑/外徑: 0·6/1·2 mm)浸潰於有效容積1〇 l之活性污泥槽中。MLSS 118903.doc -23- 200800812 濃度固定設為1 〇 g/L,活性污泥槽4中之廢水停留時門%為 1 8小時。處理開始時之過濾壓力為4 kPa。年' 右性污泥之液 量一直設為固定,設置1個系列之分離膜穿 、、 、义夏’過渡Flux 設定為0 · 6 m/D ’濾、液排出至總量活性污泥样4外對、、 污泥槽4之水相中的糖濃度進行設定,以使其上阳為7 mg/L,下限為10 mg/L。又,將糖醛酸濃度之上限設為加 mg/L,將下限設為5 mg/L。對膜之曝氣係自膜模組之下部 以200 L/h之流量送出空氣。 φ 糖濃度係與上述方式同樣,藉由苯酚硫酸法對利用濾紙 (孔徑1 μΐη; ADVANTECH公司,纖維素製,5C)過據=性 污泥後獲得之液體進行測定,並藉由以葡萄糖所製;之檢 置線而求出。又,糖醛酸濃度亦按與上述相同之程序,並 藉由聚半乳糖醛酸之檢量線而求出。 圖9表示,以1天丨次之方式對活性污泥之水相中的糖濃 度及糖醛酸濃度進行測定而獲得之結果。即便自運轉開始 • 起經過約1週,活性污泥之水相中的糖濃度及糖醛酸濃度 仍分別為5 mg/L及2 mg/L左右,遠低於設定值。因此,自 運轉開始起第8天時,使分離膜裝置之膜面積增設為至此 為止之2倍,並將向活性污泥槽之流入廢水量增加至2倍。 ^ 其後’糖濃度及糖醛酸濃度分別上升至20 mg/L及7 mg/L,但不會高於此。如此,即便將流入廢水量增加至2 倍’膜間差壓亦不會急劇上升而可穩定運轉。 (實施例3 ) 於圖1所示之步驟中,藉由膜分離活性污泥法並以連續 118903.doc -24- 200800812 運轉之方式對BOD為750 mg/L之澱粉工廠之廢水進行處 理。該廢水中之糖濃度及糖醛酸濃度分別為8〇〇 mg/L及〇 mg/L。該廢水中之糖濃度約為800 mg/L。作為分離膜,浸 潰與實施例2相同之分離膜裝置。MLSS濃度固定設為1〇 g/L,活性污泥槽中之製糖工廠廢水之停留時間為18小 時。活性污泥之量一直設為固定,設置1個系列之分離膜 裝置’過濾Flux設定為〇·6 m/D,過濾液排出至總量活性污 泥槽4外。對膜之曝氣係自膜模組之下部以2〇〇 L/h之流 量送出空氣。 糖濃度係藉由苯酚硫酸法對利用濾紙(孔徑1 μιη ; ADVANTECH製,5C)過濾活性污泥後獲得之液體進行測 定,並藉由以葡萄糖所製作之檢量線而求出。又,糖醛酸 濃度按與上述相同之程序,並藉由聚半乳糖醛酸之檢量線 而求出。 ί 初始過濾壓力為5 kPa。運轉開始第25天時,糖濃度換 算成葡萄糖為80 mg/L,測定糖醛酸濃度,換算成聚半乳 糖醛酸為17 mg/L。膜間差壓亦不上升,相對於初始之⑺ kPa ’運轉第25天為13 kPa。如此可知,測定糖醛酸濃度 可更準確地預測阻塞。 (實施例4) 利用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法,對與實施例i中所處理者相 同之廢水進行處理。再者,作為分離膜裝置5,使用將孔 徑^ μΐη之精密過濾中空線膜模組化之分離膜裝置(旭化成 化學公司t,PVDF製,膜面積ο· m2,有效膜長度15 118903.doc -25- 200800812 cm,内徑 /外徑:0.6/1.2 mm)。 於各實施例中,以1天1次之方式測定活性污泥之水相中 的糖醛酸濃度及糖濃度,對於此時之糖醛酸濃度,求出即 便自運轉開始起經過20天膜過濾壓力相對於初始壓力之上 升仍在10 kPa以内時的過濾Flux值。將結果示於表1。 表1 糖醛酸濃度 [mg/L] 糖濃度 [mg/L] 過濾Flux [m/D] 過濾壓Λ f [kPa] 初始 20天後 實施例4-1 7 9 0.8 4 11 實施例4-2 12 15 0.8 4 25 實施例4_3 18 28 0.6 4 9 實施例4_4 22 35 0.6 5 30 實施例4-5 28 47 0.4 5 10 實施例4-6 33 53 0.4 5 33 根據該實驗結果可知,糖醛酸濃度與Flux值的最好條件 如下所述。 在將分離膜裝置之過濾Flux設為0.8 m/D時,為10 mg/L 以下 在將分離膜裝置之過濾Flux設為0.6 m/D時,為20 mg/L 以下 在將分離膜裝置之過渡Flux設為0.4 m/D時,為30 mg/L 以下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適當評價因生物源聚合物附著於膜表 面而導致有效膜面積減少之風險,防止膜過濾阻力上升並 且高效地對廢水進行處理之方法。因此,可有效地用於各 118903.doc -26- 200800812 種工廠廢水等的再生處理。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表示進行本發明之廢水處理方法之系統之一例的 方塊圖。 圖2係活性污泥之濾紙過濾液中的糖濃度與膜過濾陴力 '之關係。 ^ 圖3係活性污泥中的C0D差值與膜過濾阻力之關係。 圖4係活性污泥之濾紙過濾液中的糖醛酸濃度與糠濃度 •之關係。 圖5係活性污泥之濾紙過濾液之gpc圖表。 圖6係對活性污泥之濾紙過濾液進行膜過濾後之gpC圖 表。 圖7係活性污泥之水相中的b〇D-SS負荷與糖濃度之關 係。 圖8係表示實施例1中之膜間差壓、糖濃度及流入廢水量 0 之經時變化的圖。 圖9係表示實施例2中之膜間差壓、糖濃度及流入廢水量 之經:時變化的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有機性廢水 2 前處理設備 3 流量調整槽 4 活性污泥槽(曝氣槽) 5 中空線膜型分離膜裝置 118903.doc -27- 200800812 6 裙套 7 鼓風機 8 吸引泵 9 過濾、液 10 滅菌槽 11 處理水 12 污泥抽出 泵
118903.doc -28-

Claims (1)

  1. 200800812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廢水之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其包括: 流入步驟,使有機性廢水流入收納有含微生物之活性 污泥的活性污泥槽中;以及 分離步驟,以上述活性污泥槽對上述有機性廢水進行 生物性處理,並利用設置於該活性污泥槽中之分離膜襞 置對處理液進行固液分離;且 於上述分離步驟中,將上述活性污泥之水相中之糖濃 度維持於設定值内。 1 2. 如請求们之廢水之處理方法’其中上述糖濃度為糖醛 酸濃度。 3. 如請求項!或2之廢水之處理方法,其中於上述分離步驟 中:增減相對於上述活性污泥槽中之活性污泥量的有機 物量,以使該糖濃度維持於上述範圍内。 4. 如請求項3之廢水之處理方法,其中藉由增減流入上述 活性㈣槽中之有機性廢水量,或者增減流人上述活性 :泥槽中之有機性廢水量及經分離媒裝置固液分離之過 =㈣外之排出量,而進行上述相對於活性 巧泥Ϊ之有機物量的增減。 5·如請求項3之廢水之處理方 ^ ^ . 法其中猎由增減活性污泥 之有機物量的增減。 進仃上述相對於活性污泥量 6·如請求項1或2之廢水之處理方法, 宕佶在扭祕 居其中上述糖濃度之設 疋值係根據分離膜裝置之過遽⑽值而決定。 118903.doc 200800812 如明求項1、2、3、6中任一項之廢水之處理方法,其中 以具有大於上述分離膜裝置之分離膜之孔徑的濾材過濾 上述活性污泥,並測定所得濾液中的糖濃度,藉此求出 上述活性污泥之水相中之糖濃度。
    118903.doc
TW96106333A 2006-02-23 2007-02-16 Method of treating wastewater TW200800812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47293 2006-02-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0812A true TW200800812A (en) 2008-01-01
TWI349652B TWI349652B (zh) 2011-10-01

Family

ID=38437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06333A TW200800812A (en) 2006-02-23 2007-02-16 Method of treating wastewater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82671A1 (zh)
EP (1) EP1988060A4 (zh)
JP (1) JP5399065B2 (zh)
KR (1) KR101030480B1 (zh)
CN (1) CN101389572B (zh)
AU (1) AU2007218762C1 (zh)
CA (1) CA2643269C (zh)
MY (1) MY147057A (zh)
RU (1) RU2394778C2 (zh)
TW (1) TW200800812A (zh)
WO (1) WO200709726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5803B (zh) * 2009-10-05 2013-11-21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使用於膜分離活性污泥法之添加劑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95956B2 (ja) * 2011-03-24 2014-09-24 株式会社クボタ 分離膜のファウリングの評価方法及び膜分離設備の運転方法
JP2012250180A (ja) * 2011-06-03 2012-12-2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濾過膜の目詰まり速度の予測方法、及び濾過システム
JP5822263B2 (ja) * 2011-07-25 2015-11-24 株式会社クボタ 膜分離活性汚泥処理装置の立上げ方法
JP5822264B2 (ja) * 2011-07-25 2015-11-24 株式会社クボタ 膜分離活性汚泥処理装置の運転方法
JP2017056430A (ja) * 2015-09-18 2017-03-23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膜分離型活性汚泥装置に使用される分離膜の目詰まりを予測する方法
CN110117125A (zh) * 2018-12-18 2019-08-13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机油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7883A (en) * 1987-04-21 1989-09-19 Hampton Roads Sanitation District Of The Commonwealth Of Virginia High-rate biological waste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using activated sludge recycle
US5338452A (en) * 1993-01-14 1994-08-16 The Lemna Corporation High rate anaerobic reactor for primary treatment of high strength wastewater
JPH0929280A (ja) * 1995-07-20 1997-02-04 Toyo Bio Reactor Kk 廃水の処理方法
JP3608690B2 (ja) * 1996-07-23 2005-01-12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有機性排水の処理法及び装置
JPH10151494A (ja) * 1996-11-25 1998-06-09 Maezawa Ind Inc 排水処理装置の運転方法
JPH10286567A (ja) * 1997-04-16 1998-10-27 Nkk Corp 膜分離方法
CN1103324C (zh) * 1999-07-02 2003-03-19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JP2001276823A (ja) * 2000-03-30 2001-10-09 Sumitomo Heavy Ind Ltd 膜分離方法及び装置
JP2004268023A (ja) * 2003-02-21 2004-09-30 Toray Ind Inc 溶解性有機物含有液の処理方法および処理装置
JP4046661B2 (ja) * 2003-07-25 2008-02-13 株式会社クボタ 汚水の処理方法
JP2005329397A (ja) * 2004-04-23 2005-12-02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分離方法および分離装置
JP4412657B2 (ja) * 2004-08-20 2010-02-10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有機性排水の処理方法
JP4830307B2 (ja) * 2005-02-01 2011-12-07 東レ株式会社 溶解性有機物含有液の処理方法および処理装置
JP5172082B2 (ja) * 2005-09-15 2013-03-27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被処理水の処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5803B (zh) * 2009-10-05 2013-11-21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使用於膜分離活性污泥法之添加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88060A4 (en) 2011-01-19
AU2007218762A1 (en) 2007-08-30
KR101030480B1 (ko) 2011-04-25
CN101389572B (zh) 2011-04-13
US20100282671A1 (en) 2010-11-11
AU2007218762B2 (en) 2010-04-08
EP1988060A1 (en) 2008-11-05
RU2394778C2 (ru) 2010-07-20
JP5399065B2 (ja) 2014-01-29
JPWO2007097269A1 (ja) 2009-07-16
CA2643269A1 (en) 2007-08-30
WO2007097269A1 (ja) 2007-08-30
CN101389572A (zh) 2009-03-18
TWI349652B (zh) 2011-10-01
CA2643269C (en) 2013-06-04
MY147057A (en) 2012-10-15
AU2007218762C1 (en) 2010-09-23
KR20080089472A (ko) 2008-10-06
RU2008137783A (ru) 2010-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00812A (en) Method of treating wastewater
Chang et al. Wastewater treatment using membrane filtration—effect of biosolids concentration on cake resistance
Ji et al. Influence of aeration on microbial polymers and membrane fouling in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s
Menniti et al. The influence of aeration intensity on predation and EPS production in membrane bioreactors
US20180221825A1 (en) Water treatment method and water treatment apparatus
JP2001327967A (ja) 膜濾過プラントの運転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Poorasgari et al. Compressibility of fouling layers in membrane bioreactors
Dagnew et al. 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s for treating waste activated sludge: Short term membrane fouling characterization and control tests
JP4770726B2 (ja) 膜ろ過装置の運転条件の決定方法、それを用いた膜ろ過装置
JP5034381B2 (ja) 膜ろ過装置の運転条件の決定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膜ろ過装置の運転方法
CN204159234U (zh) 疏水性ptfe膜、浸没型平板膜组件、膜分离活性污泥法用装置
JP5595956B2 (ja) 分離膜のファウリングの評価方法及び膜分離設備の運転方法
JP2018008192A (ja) ファウラントの定量方法
JP4979519B2 (ja) 膜分離活性汚泥処理装置の運転方法
JP4046661B2 (ja) 汚水の処理方法
JP2009066589A (ja) 廃水処理方法及び廃水処理装置
JP2014193452A (ja) 有機性汚水の処理方法
JPH11169851A (ja) 水ろ過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JP4917792B2 (ja) 膜分離活性汚泥装置に使用される分離膜の汚染の程度を見積る方法
Zhu et al. The fouling behavior in microfiltration of activated sludge suspension from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s (SBR)—the boundary flux and sub boundary fouling rate index
Bai et al. A real trial of a long-term non-fouling membrane bioreactor for saline sewage treatment
EP3903912A1 (en) Filtration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JP2013086069A (ja) 造水方法
JP2018008191A (ja) 水処理方法
JP2005177628A (ja) 排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排水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