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31084A - Insulating film, method for forming same and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same - Google Patents

Insulating film, method for forming same and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31084A
TW200531084A TW93139354A TW93139354A TW200531084A TW 200531084 A TW200531084 A TW 200531084A TW 93139354 A TW93139354 A TW 93139354A TW 93139354 A TW93139354 A TW 93139354A TW 200531084 A TW200531084 A TW 20053108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film
bis
group
acid
form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3139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80323B (zh
Inventor
Atsushi Shiota
Original Assignee
Js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r Corp filed Critical Jsr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531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31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03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032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109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 H01L21/02112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layer
    • H01L21/02118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layer carbon based polymeric organic or inorganic material, e.g. polyimides, poly cyclobutene or PV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14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in which at least two but not all the silicon atoms are connected by linkages other than oxygen ato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109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 H01L21/02112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layer
    • H01L21/02123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layer the material containing silicon
    • H01L21/02126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layer the material containing silicon the material containing Si, O, and at least one of H, N, C, F, or other non-metal elements, e.g. SiOC, SiOC:H or SiON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109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 H01L21/022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the layer being a laminate, i.e. composed of sublayers, e.g. stacks of alternating high-k metal ox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109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 H01L21/02205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the lay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cursor material for deposition
    • H01L21/02208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the lay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cursor material for deposition the precursor containing a compound comprising Si
    • H01L21/02211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the lay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cursor material for deposition the precursor containing a compound comprising Si the compound being a silane, e.g. disilane, methylsilane or chlorosi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109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 H01L21/02205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the lay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cursor material for deposition
    • H01L21/02208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the lay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cursor material for deposition the precursor containing a compound comprising Si
    • H01L21/02214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the lay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cursor material for deposition the precursor containing a compound comprising Si the compound comprising silicon and oxygen
    • H01L21/02216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the lay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cursor material for deposition the precursor containing a compound comprising Si the compound comprising silicon and oxygen the compound being a molecule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ilicon-oxygen bond and the compound having hydrogen or an organic group attached to the silicon or oxygen, e.g. a silox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225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 H01L21/0226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deposition process
    • H01L21/02282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deposition process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coating, sol-gel techniques, spray co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System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1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form insulating layers thereon, e.g. for masking or by using photolithographic techniques; After 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se layers
    • H01L21/312Organic layers, e.g. photoresist
    • H01L21/3121Layers comprising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 H01L21/3122Layers comprising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layers comprising polysiloxane compou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System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24Thermal treatment f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e.g. annealing, sinte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652Of asbestos
    • Y10T428/31663As siloxane, silicone or silane

Description

20053108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絕緣膜之形成方法,更詳言之,係關於 用為半導體元件中之層間絕緣膜等方面的絕緣膜及其形 方法暨膜形成用組成物。 【先前技術】 習知,半導體元件等的層間絕緣膜,係大多採用依 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等真空製程所形成 氧化矽(S i 0 2 )膜。 然而,近年在以形成具有更均勻膜厚之層間絕緣膜為 的下,亦有使用通稱S0G(Spin on Glass)膜之以四烧氧 矽烷之水解生成物為主成分的塗佈型絕緣膜。況且,隨 導體元件等的高積體化,亦有進行通稱有機S0G之以聚 機矽氧烷為主成分的低介電常數層間絕緣膜之開發。 進而隨半導體元件等的更加高積體化、多層化,將要 更優越的導體間電絕緣性,所以,便演變成渴求保存安 性良好、更低介電常數(L 〇 w - k ),且漏電流特性優越的層 絕緣膜。 但是,在半導體裝置的佈線層形成方面,當採取雙重 敌構造之佈線的情況時,形成介層洞(v i a h ο 1 e )的層係 成以聚矽氧烷系絕緣膜為代表的Low-k絕緣膜,而形成 渠的層則相同的,形成屬於 Low_k絕緣膜的有機系絕 膜。當在有機系絕緣膜中形成溝渠的情況時,係使用氨 Η 2 / N 2等氣體施行反應性離子蝕刻(R I E ),但是此時形成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適 成 昭 的 g 基 半 有 求 定 間 鑲 形 溝 緣 > 於 5 200531084 下方的聚矽氧烷系絕緣膜,將因遭受蝕刻而發生損 況。若此種損傷發生在絕緣膜中的話,將發生絕緣膜 電常數上昇,且絕緣膜對蝕刻處理、灰化處理或濕式 等製程的耐性降低的問題。此現象將導致佈線特性降 而損及半導體裝置的信賴性。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頗適用於渴望高積體 與多層化的半導體元件等方面,具低介電常數,且可 對蝕刻處理、灰化處理或濕式洗淨等製程的耐性等方 優越的絕緣膜之形成方法及絕緣膜。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頗適用於該絕緣 形成方法的膜形成用組成物。 本發明的絕緣膜之形成方法,係包含有: 在基材上形成聚矽氧烷系絕緣膜的步驟; 在上述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上,形成聚碳矽烷系絕緣 步驟;以及 在上述聚碳矽烷系絕緣膜上,形成有機系絕緣膜 驟;之絕緣膜之形成方法, 其中, 上述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係 將從依下述一般式(1 )〜(3 )所示化合物的組群中, 選擇1種的矽烷化合物,施行水解縮合而形成,
RaSi (0R1)4-a ............ (1) (式中,R係指氫原子、氟原子或一價有機基;R1係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傷情 的介 洗淨 低, 化 形成 面均 膜之 膜的 的步 至少 指一 6 • (3) 200531084 價有機基;a係指1〜2整數。)
Si (OR2)4 ............ (2) (式中,R2係指一價有機基。) R3b(R40)3-bS i - (R7)d-Si (0R5)3-cR6c ...........
[式中,R3〜R6係指相同或互異且分別為一 f 與c係指相同或互異的0〜2數值;R7係指氧原 或-(C Η 2 ) m -所示的基(其中,m係指1〜6整數); 卜] 上述聚碳矽烷系絕緣膜係 將下述一般式(4 )所示聚碳矽烷化合物,溶 而所獲得溶液進行塗佈後,再將塗膜施行加熱 【化1】 t有機基;b 子、伸苯基 d係指0或 解於溶劑中 而形成。
• · * ♦ · (、*!) (式中,R8〜R 11係指相同或互異的氫原子、鹵i 烧氧基、石黃酸基、曱確酸基、三氟曱續酸基、一 R 12〜R 14係指相同或互異的取代或非取代伸烷基 基、伸芳香基(arylene)。X、y、z係指 0〜10, 且滿足1 0 < X + y + z < 2 0,0 0 0的條件。) 本發明的絕緣膜係包含有: 在基材上所形成的聚矽氧烷系絕緣膜; 在上述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上所形成的聚碳-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子、羥基、 價有機基; 、烯基、炔 0 0 0整數, 烷系絕緣 7 200531084 膜;以及 在上述聚碳矽烷系絕緣膜上所形成的有機系絕緣膜;之 絕緣膜, 其中, 上述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係 將從下述一般式(1)〜(3 )所示化合物的組群中至少選擇 1種的發烧化合物,施行水解縮合而形成,
RaSi (OR1 )4-a ............ ( 1 ) (式中,R係指氫原子、氟原子或一價有機基;R1係指一 價有機基;a係指1〜2整數。)
Si (0R2)4 ............ (2) (式中,R2係指一價有機基。) R3b(R40)3-bSi-(R7)d-Si(0R5)3-cR6c ............ (3) [式中,R3〜R6係指相同或互異且分別為一價有機基;b 與c係指相同或互異的0〜2數值;R7係指氧原子、伸苯基 或-(CH2)m-所示的基(其中,m係指1〜6整數);d係指0或 卜] 上述聚碳矽烷系絕緣膜係 將下述一般式(4 )所示聚碳矽烷化合物,溶解於溶劑中 而所獲得溶液進行塗佈後,再將塗膜施行加熱而形成。 【化2】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8 200531084 (式中,R8〜R 11係指相同或互異的氫原子、鹵原子、羥基、 烧氧基、石黃酸基、曱石黃酸基、三氟曱石黃酸基、一價有機基; R 12〜R 14係指相同或互異的取代或非取代伸烷基、烯基、炔 基、伸芳香基。X、y、z係指 0〜1 0,0 0 0 整數,且滿足 1 0 < X + y + z < 2 0,0 0 0 的條件。) 本發明的組成物係供本發明的絕緣膜之形成方法中,所 使用聚碳矽烷系絕緣膜的膜形成用組成物, 將下述一般式(4 )所示聚碳矽烷化合物,溶解於溶劑中 所形成。 【化3】
• · * · ♦ (4) (式中,R8〜R 11係指相同或互異的氫原子、鹵原子、羥基、 烷氧基、磺酸基、甲磺酸基、三氟曱磺酸基、一價有機基; R 12〜R 14係指相同或互異的取代或非取代伸烷基、烯基、炔 基、伸芳香基。X、y、z係指 0〜1 0,0 0 0 整數,且滿足 10<x+y+z<20,000 的條件。) 依照本發明的絕緣膜之形成方法,在形成所謂Low-k膜 的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之後,藉由形成聚碳矽烷系絕緣膜, 在有機系絕緣膜施行R I E之際,蝕刻之影響將不致直接影 響及聚矽氧烷系絕緣膜,所以將不致對聚矽氧烷系絕緣膜 造成損傷。在聚矽氧烷系絕緣膜與有機系絕緣膜之間所挿 9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入的聚碳矽烷系絕緣膜,即便暴露於電漿中仍不易遭受損 傷,絕緣性、機械強度等較不易受影響。 所以,依照本發明的絕緣膜之形成方法,便可在保持著 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之低介電常數的情況下,形成例如對雙 重鑲嵌構造形成之際所施行 R I E等處理,具耐性的絕緣 膜。結果,便可形成信賴性較高的佈線層。本發明的絕緣 膜係僅要含有聚矽氧烷系絕緣膜、聚碳矽烷系絕緣膜及有 機系絕緣膜的話便可,亦可更進一步具有除此以外的絕緣 膜。 本發明的絕緣膜如上述係屬低介電常數,且製程耐性優 越,因而頗適用為如半導體元件的層間絕緣膜。特別係在 採取雙重鑲嵌構造的佈線層之形成方面仍頗適用。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絕緣膜之形成方法、絕緣膜及膜形 成用組成物,進行更詳細的説明。 本發明的絕緣膜之形成方法係包含有:在基材上形成聚 矽氧烷系絕緣膜的步驟、在上述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上形成 聚碳矽烷系絕緣膜的步驟、以及在上述聚碳矽烷系絕緣膜 上形成有機系絕緣膜的步驟。另外,在本發明中,所謂「塗 膜」係指將膜形成用組成物塗佈於基材上,並藉由去除有 機溶劑而形成的膜。 1 .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之形成方法 1 · 1 ·用以形成聚矽氧烷系絕緣膜的成分((Λ)成分) 在本發明的絕緣膜之形成方法中,所謂「( A )成分」係 將從下述一般式(1 )所示化合物(以下稱「化合物1」)、下 10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述一般式(2 )所示化合物(以下稱「化合物2 式(3 )所示化合物(以下稱「化合物3」)的組 擇1種的碎烧化合物,施行水解縮合而所獲 化合物。另外,在以下的説明中,當稱(A )成 蓋將上述聚矽氧烷化合物溶解或分散於有 況。 R a S i ( 0 R 1 ) 4 -, ............ ( 1 ) (式中,R係指氫原子、氟原子或一價有機 價有機基;a係指1〜2整數。)
Si (OR2). ............ (2) (式中,R 2係指一價有機基。) R3b(R40)3-bSi-(R7)d-Si (0R5)3-cRGc ........
[式中,R3〜R6係指相同或互異且分別為一 與c係指相同或互異的0〜2數值;R7係指氧 或-(C Η 2) m -所示的基(其中,m係指1〜6整數 1 ° ] 1 . 1 . 1 .化合物1 在上述一般式(1)中,R,Ri所示一價有機J 基、芳香基、烤丙基、縮水甘油基等。其中 中,R 1之一價有機基係特別以烷基或苯基為 基有如:曱基、乙基、丙基、丁基等,最好為 等烷基可為鏈狀亦可為分支,而且氫原子亦 所取代。在上述一般式(1 )中,芳香基可舉令 基、曱苯基、乙苯基、氣苯基、溴苯基、氟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及下述一般 群中,至少選 得的聚矽氧烷 分之時,亦涵 機溶劑中的情 基;R 1係指一 •…(3) _價有機基;b 原子、伸苯基 );d係指0或 ^可舉例如:烷 ,在一般式(1 ) 佳。其中,烷 碳數1〜5,該 可被氟原子等 J如:苯基、萘 苯基等。 11 200531084 化合物 1之具體例,可舉例如:曱基三曱氧基矽烷、曱 基三乙氧基矽烷、曱基三正丙氧基矽烷、曱基三異丙氧基 矽烷、甲基三正丁氧基矽烷、曱基三第二丁氧基矽烷、曱 基三第三丁氧基矽烷、曱基三苯氧基矽烷、乙基三曱氧基 矽烷、乙基三乙氧基矽烷、乙基三正丙氧基矽烷、乙基三 異丙氧基矽烷、乙基三正丁氧基矽烷、乙基三第二丁氧基 矽烷、乙基三第三丁氧基矽烷、乙基三苯氧基矽烷、正丙 基三曱氧基矽烷、正丙基三乙氧基矽烷、正丙基三正丙氧 基矽烷、正丙基三異丙氧基矽烷、正丙基三正丁氧基矽烷、 正丙基三第二丁氧基矽烷、正丙基三第三丁氧基矽烷、正 丙基三苯氧基矽烷、異丙基三曱氧基矽烷、異丙基三乙氧 基石夕坑、異丙基三正丙氧基石夕烧、異丙基三異丙氧基石夕烧、 異丙基三正丁氧基矽烷、異丙基三第二丁氧基矽烷、異丙 基三第三丁氧基矽烷、異丙基三苯氧基矽烷、正丁基三曱 氧基矽烷、正丁基三乙氧基矽烷、正丁基三正丙氧基矽烷、 正丁基三異丙氧基矽烷、正丁基三正丁氧基矽烷、正丁基 三第二丁氧基矽烷、正丁基三第三丁氧基矽烷、正丁基三 苯氧基矽烷、第二丁基三曱氧基矽烷、第二丁基異三乙氧 基矽烷、第二丁基三正丙氧基矽烷、第二丁基三異丙氧基 矽烷、第二丁基三正丁氧基矽烷、第二丁基三第二丁氧基 矽烷、第二丁基三第三丁氧基矽烷、第二丁基三苯氧基矽 烷、第三丁基三曱氧基矽烷、第三丁基三乙氧基矽烷、第 三丁基三正丙氧基矽烷、第三丁基三異丙氧基矽烷、第三 丁基三正丁氧基矽烷、第三丁基三第二丁氧基矽烷、第三 12 312XP/發明說明劃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丁基三第三丁氧基矽烷、第三丁基三苯氧基矽烷、苯基三 曱氧基矽烷、苯基三乙氧基矽烷、苯基三正丙氧基矽烷、 苯基三異丙氧基矽烷、苯基三正丁氧基矽烷、苯基三第二 丁氧基矽烷、苯基三第三丁氧基矽烷、苯基三苯氧基矽烷、 二曱基二曱氧基矽烷、二曱基二乙氧基矽烷、二甲基二正 丙氧基矽烷、二曱基二異丙氧基矽烷、二曱基二正丁氧基 矽烷、二甲基二第二丁氧基矽烷、二曱基二第三丁氧基矽 烷、二曱基二苯氧基矽烷、二乙基二曱氧基矽烷、二乙基 二乙氧基矽烷、二乙基二正丙氧基矽烷、二乙基二異丙氧 基矽烷、二乙基二正丁氧基矽烷、二乙基二第二丁氧基矽 烷、二乙基二第三丁氧基矽烷、二乙基二苯氧基矽烷、二 正丙基二曱氧基矽烷、二正丙基二乙氧基矽烷、二正丙基 二正丙氧基矽烷、二正丙基二異丙氧基矽烷、二正丙基二 正丁氧基矽烷、二正丙基二第二丁氧基矽烷、二正丙基二 第三丁氧基矽烷、二正丙基二苯氧基矽烷、二異丙基二曱 氧基矽烷、二異丙基二乙氧基矽烷、二異丙基二正丙氧基 矽烷、二異丙基二異丙氧基矽烷、二異丙基二正丁氧基矽 烷、二異丙基二第二丁氧基矽烷、二異丙基二第三丁氧基 矽烷、二異丙基二苯氧基矽烷、二正丁基二甲氧基矽烷、 二正丁基二乙氧基矽烷、二正丁基二正丙氧基矽烷、二正 丁基二異丙氧基矽烷、二正丁基二正丁氧基矽烷、二正丁 基二第二丁氧基矽烷、二正丁基二第三丁氧基矽烷、二正 丁基二笨氧基矽烷、二第二丁基二曱氧基矽烷、二第二丁 基二乙氧基矽烷、二第二丁基二正丙氧基矽烷、二第二丁 13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基二異丙氧基矽烷、二第二丁基二正丁氧基矽烷、二第二 丁基二第二丁氧基矽烷、二第二丁基二第三丁氧基矽烷、 二第二丁基二苯氧基矽烷、二第三丁基二甲氧基矽烷、二 第三丁基二乙氧基矽烷、二第三丁基二正丙氧基矽烷、二 第三丁基二異丙氧基矽烷、二第三丁基二正丁氧基矽烷、 二第三丁基二第二丁氧基矽烷、二第三丁基二第三丁氧基 矽烷、二第三丁基二苯氧基矽烷、二苯基二曱氧基矽烷、 二苯基二乙氧基矽烷、二苯基二正丙氧基矽烷、二苯基二 異丙氧基矽烷、二苯基二正丁氧基矽烷、二苯基二第二丁 氧基矽烷、二苯基二第三丁氧基矽烷、二苯基二苯氧基矽 烷、二乙烯基三曱氧基矽烷、7-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 r-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環氧丙氧基(glycid oxy) 丙基三曱氧基矽烷、7-環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T -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石夕统、7-三氟^丙基三乙氧基石夕烧。該 等可單獨使用1種或同時使用2種以上。 化合物 1較佳的化合物,係為如:甲基三曱氧基石夕烧、 曱基三乙氧基矽烷、甲基三正丙氧基矽烷、曱基三異丙氧 基矽烷、乙基三曱氧基矽烷、乙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 三曱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苯基三曱氧基矽烷、 笨基三乙氧基矽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矽烷、二曱基二乙氧 基矽烷、二乙基二甲氧基矽烷、二乙基二乙氧基矽烷、二 苯基二曱氧基矽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 四曱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四正丙氧基矽烷、四異丙 氧基矽烷、四正丁氧基矽烷、四第二丁氧基矽烷、四第三 14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丁氧基矽烷、四苯氧基矽烷等。 1 . 1 . 2 .化合物2 在一般式(2 )中,R2之一價有機基可舉例如在上述一般 式(1 )中所例示的相同基。 化合物 2 之具體例,可舉例如:四曱氧基矽烷、四乙氧 基矽烷、四正丙氧基矽烷、四異丙氧基矽烷、四正丁氧基 矽烷、四第二丁氧基矽烷、四第三丁氧基矽烷、四笨氧基 矽烷等,特別佳的化合物有如:四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 烷。該等可單獨使用1種或同時使用2種以上。 1 . 1 . 3 .化合物3 在一般式(3 )中,d = 0的化合物可舉例如:六曱氧基二石夕 烷、六乙氧基二矽烷、六苯氧基二矽烷、1,1,1,2,2 -五甲 氧基甲基二石夕烧、1,1,1,2,2_五乙氧基曱基二石夕 烷、1,1,1,2 ,2 -五苯氧基-2-曱基二矽烷、1,1,1,2, 2 -五曱 氧基-2-乙基二石夕烧、1,1,1,2,2-五乙氧基-2-乙基二石夕 烧、1,1,1,2,2_五苯氧基-2_乙基二石夕烧、1,1,1,2,2_五甲 氧基_2_苯基二石夕烧、1,1,1,2,2_五乙氧基_2_笨基二石夕 烷、1,1,1,2, 2 -五苯氧基-2 -苯基二矽烷、1,1,2, 2-四曱氧 基-1,2 -二曱基二矽烷、1,1,2,2 -四乙氧基-1,2_二曱基二 矽烷、1,1,2, 2 -四苯氧基-1,2 -二甲基二矽烷、1,1,2,2-四甲氧基-1,2 -二乙基二矽烷、1,1,2, 2 -四乙氧基-1,2-二 乙基二矽烷、1,1,2, 2 -四苯氧基-1,2 -二乙基二矽烷、 1,1,2, 2 -四曱氧基-1,2 -二笨基二矽烷、1,1,2, 2_四乙氧基 -1,2 -二苯基二矽烷、1,1,2, 2 -四苯氧基-1,2 -二苯基二矽 1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烧、1,1,2-三甲氧基-1,2,2-三甲基二石夕烧、1,1,2_三乙氧 基-1, 2,2 -三甲基二石夕A完、1,1,2 -三苯氧基_1,2,2-三曱基 二石夕坑、1,1,2_三曱氧基_1,2,2_三乙基二石夕烧、1,1,2_ 三乙氧基-1,2, 2 -三乙基二矽烷、1,1,2 -三苯氧基-1,2,2-三乙基二石夕烧、1,1,2_三曱氧基_1,2,2_二苯基二石夕院、 1,1, 2 -三乙氧基-1,2,2 -三苯基二石夕院、1,1,2_三苯氧基 -1,2,2-三苯基二石夕烧、1,2-二曱氧基_1,1,2,2 -四曱基二 石夕烧、1,2_二乙氧基_1,1,2,2_四曱基二石夕烧、1,2_二苯氧 基-1,1,2,2-四曱基二石夕烧、1,2-二曱氧基_1,1,2,2_四乙 基二矽烷、1,2 -二乙氧基-1,1,2,2 -四乙基二矽烷、1,2-二苯氧基-1,1,2,2-四乙基二矽烷、1,2 -二曱氧基 -1,1,2,2-四苯基二石夕烧、1,2_二乙氧基_1,1,2,2*~四苯基 二矽烷、1,2 -二苯氧基-1,1,2, 2 -四苯基二矽烷等。 該等之中較佳的例子,有如:六甲氧基二矽烷、六乙氧 基二矽烷、1,1,2, 2 -四曱氧基-1,2 -二曱基二矽烷、 1, 1,2, 2 -四乙氧基-1,2-二甲基二矽烷、1,1,2, 2 -四曱氧基 -1,2 -二苯基二矽烷、1,2 -二曱氧基-1,1,2,2 -四曱基二矽 少完、1,2_二乙氧基_1,1,2,2_四曱基二石夕烧、1,2_二曱氧基 -1,1,2,2 -四苯基二矽烷、1,2-二乙氧基-1,1,2,2 -四苯基 二矽烷等。 再者,在一般式(3)中,R7為-((^2)·”-所示基的化合物可 舉例如:雙’(三曱氧基矽烷基)曱烷、雙(三乙氧基矽烷基) 曱烷、雙(三正丙氧基矽烷基)曱烷、雙(三異丙氧基矽烷基) 甲烷、雙(三正丁氧基矽烷基)曱烷、雙(三第二丁氧基矽烷 16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基)曱烷、雙(三第三丁氧基矽烷基)曱烷、1,2 -雙(三曱氧 基矽烷基)乙烷、1,2 -雙(三乙氧基矽烷基)乙烷、1,2 -雙(三 正丙氧基矽烷基)乙烷、1,2 -雙(三異丙氧基矽烷基)乙烷、 1,2 -雙(三正丁氧基矽烷基)乙烷、1,2 -雙(三第二丁氧基矽 烷基)乙烷、1,2 -雙(三第三丁氧基矽烷基)乙烷、1-(二甲 氧基曱矽烷基)-1-(三曱氧基矽烷基)曱烷、1-(二乙氧基曱 石夕烧基)_1-(三乙氧基石夕烧基)曱烧、1-(二正丙氧基曱石夕烧 基)-1-(三正丙氧基矽烷基)甲烷、1-(二異丙氧基甲矽烷 基)-1-(三異丙氧基石夕:):完基)曱烧、1-(二正丁氧基曱石夕烧 基)-1-(三正丁氧基矽烷基)曱烷、1-(二第二丁氧基曱矽烷 基)-1-(三第二丁氧基石夕:):完基)甲:):完、1_(二第三丁氧基曱石夕 烷基)-1-(三第三丁氧基矽烷基)甲烷、1 -(二甲氧基甲矽烷 基)-2-(三曱氧基矽烷基)乙烷、1-(二乙氧基曱矽烷 基)-2-(三乙氧基石夕烧基)乙烧、1-(二正丙氧基曱石夕烧 基)-2-(三正丙氧基矽烷基)乙烷、1-(二異丙氧基曱矽烷 基)-2-(三異丙氧基矽烷基)乙烷、1-(二正丁氧基曱矽烷 基)-2-(三正丁氧基矽烷基)乙烷、1-(二第二丁氧基曱矽烷 基)-2-(三第二丁氧基矽烷基)乙烷、1-(二第三丁氧基曱矽 烷基)-2-(三第三丁氧基矽烷基)乙烷、雙(二甲氧基甲矽烷 基)曱烷、雙(二乙氧基曱矽烷基)曱烷、雙(二正丙氧基曱 矽烷基)甲烷、雙(二異丙氧基甲矽烷基)甲烷、雙(二正丁 氧基曱矽烷基)曱烷、雙(二第二丁氧基曱矽烷基)曱烷、雙 (二第三丁氧基甲矽烷基)曱烷、1,2 -雙(二曱氧基曱矽烷基) 乙烷、1,2 -雙(二乙氧基甲矽烷基)乙烷、1,2 -雙(二正丙氧 17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基曱矽烷基)乙烷、1,2 -雙(二異丙氧基曱矽烷基)乙烷、 1,2 -雙(二正丁氧基曱矽烷基)乙烷、1,2 -雙(二第二丁氧基 甲矽烷基)乙烷、1,2 -雙(二第三丁氧基曱矽烷基)乙烷、 1,2 -雙(三甲氧基矽烷基)苯、1,2-雙(三乙氧基矽烷基) 苯、1,2 -雙(三正丙氧基矽烷基)苯、1,2 -雙(三異丙氧基矽 烷基)苯、1,2 -雙(三正丁氧基矽烷基)苯、1,2 -雙(三第二 丁氧基矽烷基)苯、1,2 -雙(三第三丁氧基矽烷基)苯、1,3 -雙(三曱氧基矽烷基)苯、1,3-雙(三乙氧基矽烷基)苯、1,3-雙(三正丙氧基矽烷基)苯、1,3 -雙(三異丙氧基矽烷基) 苯、1,3 -雙(三正丁氧基矽烷基)苯、1,3 -雙(三第二丁氧基 矽烷基)苯、1,3 -雙(三第三丁氧基矽烷基)苯、1,4-雙(三 甲氧基矽烷基)苯、1,4 -雙(三乙氧基矽烷基)苯、1,4 -雙(三 正丙氧基矽烷基)苯、1,4 -雙(三異丙氧基矽烷基)苯、1,4-雙(三正丁氧基矽烷基)苯、1,4 -雙(三第二丁氧基矽烷基) 苯、1,4 -雙(三第三丁氧基矽烷基)苯等。 該等之中,較佳的例子有如:雙(三曱氧基矽烷基)甲 烷、雙(三乙氧基矽烷基)曱烷、1,2 -雙(三甲氧基矽烷基) 乙烷、1,2 -雙(三乙氧基矽烷基)乙烷、1-(二曱氧基曱矽烷 基)-1-(三曱氧基矽烷基)曱烷、1-(二乙氧基曱矽烷 基)-1-(三乙氧基矽烷基)曱烷、1-(二曱氧基曱矽烷 基)_2-(三曱氧基石夕烧基)乙烧、1-(二乙氧基曱石夕烧 基)-2-(三乙氧基矽烷基)乙烷、雙(二曱氧基曱矽烷基)曱 烷、雙(二乙氧基曱矽烷基)曱烷、1,2 -雙(二曱氧基曱矽烷 基)乙烷、1,2 -雙(二乙氧基曱矽烷基)乙烷、1,2 -雙(三曱 3】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39354 18 200531084 氧基矽烷基)苯、1,2 -雙(三乙氧基矽烷基)苯、1,3 -雙(三 曱氧基矽烷基)苯、1,3 -雙(三乙氧基矽烷基)苯、1,4 -雙(三 曱氧基矽烷基)苯、1,4 -雙(三乙氧基矽烷基)苯等。 上述化合物1〜3可單獨使用1種或同時使用2種以上。 當使化合物1〜3所示化合物進行水解、部分縮合之際, 最好在一般式(1)〜(3)中,WO-、R20-、R40-及R50-所示基 平均1莫耳,採用0 · 3〜1 0莫耳的水。當上述矽氧烷化合物 屬於縮合物的情況時,最好為聚苯乙烯換算重量平均分子 量 5 0 0〜1 0,0 0 0 0。另外,在本發明中所謂「完全水解縮合 物」係指矽氧烷化合物成分中,R 1 0 -、R2 0 -、R4 0 -及 R5 〇 -所示基,進行1 0 0 %水解並形成0 Η基,並完全進行縮合者。 1 . 1 . 4 .觸媒 在本發明的絕緣膜之形成方法中,於(A )成分中配合需 要亦可含有觸媒。此觸媒可舉例如:有機酸、無機酸、有機 驗、無機驗、金屬螯合物等。 有機酸可舉例如:醋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庚 酸、辛酸、壬酸、癸酸、草酸、順丁烯二酸、曱基丙二酸、 己二酸、癸二酸、沒食子酸、酪酸、笨六曱酸、花生油酸、 莽草酸、2 -乙基己酸、油酸、硬脂酸、亞麻油酸、次亞麻 酸、水楊酸、苯曱酸、對胺基苯曱酸、對曱苯磺酸、苯磺 酸、單氣醋酸、二氣醋酸、三氯醋酸、三氟醋酸、蟻酸、 丙二酸、磺酸、酞酸、反丁烯二酸、檸檬酸、酒石酸等。 無機酸可舉例如:鹽酸、硝酸、硫酸、氟酸、磷酸等。 無機驗可舉例如:氨、氫氧化鈉、氫氧化钟、氫氧化鋇、氫 19 3 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氧化妈等。 有機鹼可舉例如:曱醇胺、乙醇胺、丙醇胺、丁醇胺、 N -曱基曱醇胺、N-乙基曱醇胺、N-丙基甲醇胺、N-丁基曱 醇胺、N -甲基乙醇胺、N -乙基乙醇胺、N -丙基乙醇胺、N -丁基乙醇胺、N -曱基丙醇胺、N -乙基丙醇胺、N -丙基丙醇 胺、N -丁基丙醇胺、N -曱基丁醇胺、N -乙基丁醇胺、N -丙 基丁醇胺、N -丁基丁醇胺、N,N -二甲基曱醇胺、Ν,Ν -二乙 基曱醇胺、Ν,Ν -二丙基甲醇胺、Ν,Ν -二丁基甲醇胺、Ν,Ν-二曱基乙醇胺、Ν,Ν -二乙基乙醇胺、Ν,Ν -二丙基乙醇胺、 Ν,Ν -二丁基乙醇胺、Ν,Ν -二曱基丙醇胺、Ν,Ν -二乙基丙醇 胺、Ν,Ν -二丙基丙醇胺、Ν,Ν -二丁基丙醇胺、Ν,Ν_二曱基 丁醇胺、Ν,Ν -二乙基丁醇胺、Ν,Ν -二丙基丁醇胺、Ν,Ν -二 丁基丁醇胺、Ν -曱基二曱醇胺、Ν -乙基二曱醇胺、Ν -丙基 二曱醇胺、Ν -丁基二曱醇胺、Ν -甲基二乙醇胺、Ν -乙基二 乙醇胺、Ν -丙基二乙醇胺、Ν -丁基二乙醇胺、Ν -曱基二丙 醇胺、Ν -乙基二丙醇胺、Ν -丙基二丙醇胺、Ν -丁基二丙醇 胺、Ν -曱基二丁醇胺、Ν -乙基二丁醇胺、Ν -丙基二丁醇胺、 Ν -丁基二丁醇胺、Ν-(胺基曱基)曱醇胺、Ν-(胺基曱基)乙 醇胺、Ν -(胺基曱基)丙醇胺、Ν -(胺基曱基)丁醇胺、Ν -(胺 基乙基)甲醇胺、Ν -(胺基乙基)乙醇胺、Ν -(胺基乙基)丙醇 胺、Ν -(胺基乙基)丁醇胺、Ν -(胺基丙基)曱醇胺、Ν -(胺基 丙基)乙醇胺、Ν -(胺基丙基)丙醇胺、Ν -(胺基丙基)丁醇 胺、Ν -(胺基丁基)曱醇胺、Ν -(胺基丁基)乙醇胺、Ν -(胺基 丁基)丙醇胺、Ν-(胺基丁基)丁醇胺、甲氧基曱胺、甲氧基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 200531084 乙胺、曱氧基丙胺、曱氧基丁胺、乙氧基曱胺、乙氧基乙 胺、乙氧基丙胺、乙氧基丁胺、丙氧基曱胺、丙氧基乙胺、 丙氧基丙胺、丙氧基丁胺、丁氧基曱胺、丁氧基乙胺、丁 氧基丙胺、丁氧基丁胺、曱胺、乙胺、丙胺、丁胺、N,N -二曱胺、N,N -二乙胺、N,N -二丙胺、N,N -二丁胺、三曱胺、 三乙胺、三丙胺、三丁胺、氫氧化四曱銨、氫氧化四乙銨、 氫氧化四丙敍、氫氧化四丁銨、四曱基乙二胺、四乙基乙 二胺、四丙基乙二胺、四丁基乙二胺、曱胺基甲胺、曱胺 基乙胺、甲胺基丙胺、曱胺基丁胺、乙胺基曱胺、乙胺基 乙胺、乙胺基丙胺、乙胺基丁胺、丙胺基曱胺、丙胺基乙 胺、丙胺基丙胺、丙胺基丁胺、丁胺基曱胺、丁胺基乙胺、 丁胺基丙胺、丁胺基丁胺、吡啶、吼咯、六氫吡畊、吡咯 啶、六氫吡啶、曱基吡啶、嗎啉、曱基嗎啉、重氮雙環辛 烧(diazabicyclooctane)、重氮雙環壬烧、重氮雙環十一 烷等。 金屬螯合物可舉例如:三乙氧基•單(乙醯基丙酮酸酯 (acetonate))鈦、三正丙氧基•單(乙醯基丙酮酸酯)鈦、 三異丙氧基•單(乙醯基丙酮酸酯)鈦、三正丁氧基•單(乙 醯基丙酮酸酯)鈦、三第二丁氧基•單(乙醯基丙酮酸酯) 鈦、三第三丁氧基•單(乙醯基丙酮酸酯)鈦、二乙氧基· 雙(乙醯基丙酮酸酯)鈦、二正丙氧基•雙(乙醯基丙酮酸酯) 鈦、二異丙氧基•雙(乙醯基丙酮酸酯)鈦、二正丁氧基· 雙(乙醯基丙酮酸酯)鈦、二第二丁氧基•雙(乙醯基丙酮酸 酯)鈦、二第三丁氧基•雙(乙醯基丙酮酸酯)鈦、單乙氧基· 21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三(乙醯基丙酮酸醋)鈦、單正丙氧基•三(乙醯基丙酮酸酯) 鈦、單異丙氧基•三(乙醯基丙酮酸酯)鈦、單正丁氧基_ 三(乙醯基丙酮酸酯)鈦、單第二丁氧基•三(乙醯基丙酮酸 酯)鈦、單第三丁氧基•三(乙醯基丙酮酸)鈦、四(乙醯 基丙酮酸S旨)鈦、三乙氧基•單(乙醯乙酸乙酿)鈦、三正丙 氧基•單(乙醯乙酸乙酯)鈦、三異丙氧基•單(乙醯乙酸乙 酯)鈦、三正丁氧基•單(乙醯乙酸乙酯)鈦、三第二丁氧基· 單(乙醯乙酸乙酯)鈦、三第三丁氧基•單(乙醯乙酸乙酯) 鈦、二乙氧基•雙(乙醯乙酸乙醋)鈦、二正丙氧基•雙(乙 醯乙酸乙酯)鈦、二異丙氧基•雙(乙醯乙酸乙S旨)鈦、二正 丁氧基•雙(乙醯乙酸乙酯)鈦、二第二丁氧基•雙(乙醯乙 酸乙酯)鈦、二第三丁氧基•雙(乙醯乙酸乙酯)鈦、單乙氧 基•三(乙醯乙酸乙醋)鈦、單正丙氧基•三(乙醯乙酸乙酯) 鈦、單異丙氧基•三(乙醯乙酸乙酯)鈦、單正丁氧基•三(乙 醯乙酸乙S旨)鈦、單第二丁氧基•三(乙醯乙酸乙S旨)鈦、單 第三丁氧基•三(乙醯乙酸乙S旨)鈦、四(乙醯乙酸乙S旨)鈦、 單(乙醯基丙酮酸酯)三(乙醯乙酸乙S旨)鈦、雙(乙醯基丙酮 酸S旨)雙(乙醯乙酸乙醋)鈦、三(乙醯基丙酮酸醋)單(乙醯 乙酸乙酯)銥等鈦螯合化合物; 三乙氧基•單(乙醯基丙酮酸酯)鍅、三正丙氧基•單(乙 醯基丙酮酸酯)锆、三異丙氧基•單(乙醯基丙酮酸酯)錯、 三正丁氧基•單(乙醯基丙酮酸酯)锆、三第二丁氧基•單(乙 醯基丙酮酸酯)鍅、三第三丁氧基•單(乙醯基丙酮酸酯) 鍅、二乙氧基•雙(乙醯基丙酮酸酯)鍅、二正丙氧基•雙(乙 22 3 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醯基丙酮酸酯)锆、二異丙氧基•雙(乙醯基丙酮酸酯)锆、 二正丁氧基•雙(乙醯基丙酮酸酯)锆、二第二丁氧基•雙(乙 醯基丙酮酸酯)锆、二第三丁氧基•雙(乙醯基丙酮酸酯) 锆、單乙氧基•三(乙醯基丙酮酸酯)結、單正丙氧基•三(乙 醯基丙酮酸酯)鍅、單異丙氧基•三(乙醯基丙酮酸酯)鍅、 單正丁氧基•三(乙醯基丙酮酸酯)鍅、單第二丁氧基•三(乙 醯基丙酮酸酯)鍅、單第三丁氧基•三(乙醯基丙酮酸酯) 锆、四(乙醯基丙酮酸S旨)锆、三乙氧基•單(乙醯乙酸乙S旨) 锆、三正丙氧基•單(乙醯乙酸乙酯)鍅、三異丙氧基•單(乙 醯乙酸乙酯)鍅、三正丁氧基•單(乙醯乙酸乙酯)锆、三第 二丁氧基•單(乙醯乙酸乙酯)鍅、三第三丁氧基•單(乙醯 乙酸乙S旨)錯、二乙氧基•雙(乙醯乙酸乙酿)锆、二正丙氧 基•雙(乙醯乙酸乙酯)鍅、二異丙氧基•雙(乙醯乙酸乙酯) 锆、二正丁氧基•雙(乙醯乙酸乙酯)锆、二第二丁氧基· 雙(乙醯乙酸乙酯)鍅、二第三丁氧基•雙(乙醯乙酸乙酯) 锆、單乙氧基•三(乙醯乙酸乙酯)鍅、單正丙氧基•三(乙 醯乙酸乙酷)錯、單異丙氧基•三(乙醯乙酸乙_)锆、單正 丁氧基•三(乙醯乙酸乙醋)鍅、單第二丁氧基•三(乙醯乙 酸乙酯)鍅、單第三丁氧基•三(乙醯乙酸乙S旨)锆、四(乙 醯乙酸乙酯)錯、單(乙醯基丙酮酸酷)三(乙醯乙酸乙醋) 锆、雙(乙醯基丙酮酸S旨)雙(乙醯乙酸乙S旨)锆、三(乙醯基 丙酮酸酯)單(乙醯乙酸乙酯)鍅等鍅螯合化合物; 三(乙醯基丙酮酸S旨)鋁、三(乙醯乙酸乙S旨)鋁等之鋁螯 合化合物等。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3 200531084 該等觸媒的使用量係相對於化合物(1 )〜(3 )總量 1莫 耳,通常為0.0001〜1莫耳,最好為0.001〜0.1莫耳。 1 . 2 .膜形成用組成物之製造方法 供形成聚矽氧烷系絕緣膜用的膜形成用組成物(以下亦 稱「組成物1」)之製造方法,係將從上述化合物1至化合 物3中至少選擇1種矽烷化合物,並在上述觸媒、水、及 後述有機溶劑存在下,進行水解縮合。 此水解縮合係通常在 2 0〜1 8 0 °C中施行 1 0 分鐘〜4 8 小 時,最好在3 0〜1 5 0 °C中施行1 0分鐘〜2 4小時左右。反應係 在開放容器或密閉容器中,通常於0 . 0 5〜3 Μ P a程度的壓力 下實施。 依此所獲得組成物 1的總固形份濃度,最好為 0 . 5〜3 0 重量%,係可配合使用目的而進行適當調整。藉由將本發明 的膜形成用組成物之總固形份濃度設定為0 . 5〜3 0重量%, 便可使絕緣膜膜厚成為適當範圍,亦將使保存安定性變得 更佳。另外,此總固形份濃度的調整,配合需要的話,亦 可施行濃縮以及利用有機溶劑進行稀釋。 再者,組成物 1的製造方法,最好將最終組成物的 pH 調整至7以下。 調整p Η的方法有如以下(I )〜(V )的方法。 (I )添加ρ Η調整劑的方法 (I I )在常壓或減壓下,從組成物中餾除氫氧化四烷基銨 的方法 (I I I )藉由將氮、氬等氣體進行發泡,而從組成物中去 24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除氫氧化四烷基銨的方法 (I V )利用離子交換樹脂,從組成物中去除氫氧化四烷基 銨的方法 (V )利用萃取或洗淨,將氫氧化四烷基銨去除於系統外 的方法等。該等方法可分別使用或組合使用。 (I )方法中可使用的p Η調整劑有如:無機酸、有機酸。 無機酸可舉例如:鹽酸、确酸、硫酸、氟酸、礙酸、· 酸、草酸等。 再者,有機酸可舉例如:醋酸、丙酸、丁酸、戊酸、己 酸、庚酸、辛酸、壬酸、癸酸、草酸、順丁烯二酸、曱基 丙二酸、己二酸、癸二酸、沒食子酸、酪酸、苯六曱酸、 花生油酸、莽草酸、2 -乙基己酸、油酸、硬脂酸、亞麻油 酸、次亞麻酸、水楊酸、苯曱酸、對胺基苯曱酸、對曱苯 磺酸、苯磺酸、單氯醋酸、二氯醋酸、三氯醋酸、三氟醋 酸、蟻酸、丙二酸、磺酸、酞酸、反丁烯二酸、檸檬酸、 酒石酸、琥珀酸、反丁烯二酸、衣康酸、曱延胡索酸、檸 康酸、蘋果酸、戊二酸之水解物、順丁烯二酸酐之水解物、 S太酸酐之水解物等。 該等化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或同時使用2種以上。 最終的膜形成用組成物之 pH將調整至 7以下,最好為 1〜6。依此利用上述p Η調整劑將p Η調整至上述範圍内,便 將獲得提昇所得組成物之貯藏安定性的效果。 pH調整劑的使用量係使組成物之 pH在上述範圍内的 量,其使用量可適當選擇。 2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1 . 2 . 1 .有機溶劑 再者,上述水解縮合可在有機溶劑存在下實施。 該有機溶劑有如從醇系溶劑、酮系溶劑、醯胺系溶劑、 酯系溶劑及非質子系溶劑之組群中,至少選擇1種。 其中,醇系溶劑可舉例如:曱醇、乙醇、正丙醇、異丙 醇、正丁醇、異丁醇、第二丁醇、第三丁醇、正戊醇、異 戊醇、2 -甲基丁醇、第二戊醇、第三戊醇、3 -甲氧基丁醇、 正己醇、2 -甲基戊醇、第二己醇、2 -乙基丁醇、第二庚醇、 庚醇-3、正辛醇、2 -乙基己醇、第二辛醇、正壬醇、2, 6-二甲基庚醇-4、正癸醇、第二-十一烷醇、三曱基壬醇、第 二-十四烧醇、第二-十七烧醇、苯紛、環己醇、曱基環己 醇、3,3,5 -三曱基環己醇、苄醇、二丙酮醇等之單醇系溶劑; 乙二醇、1,2-丙二醇、1,3 - 丁二醇、戊二醇-2, 4、2 -甲 基戊二醇-2, 4、己二醇-2, 5、庚二醇-2, 4、2 -乙基己二醇 -1,3、二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乙二醇、三丙二醇等之多 元醇系溶劑;乙二醇單曱醚、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單丙 醚、乙二醇單丁醚、乙二醇單己醚、乙二醇單苯基醚、乙 二醇單-2-乙基丁醚、二乙二醇單曱醚、二乙二醇單乙醚、 二乙二醇單丙醚、二乙二醇單丁醚、二乙二醇單己醚、丙 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乙醚、丙二醇單丙醚、丙二醇單丁 醚、二丙二醇單曱醚、二丙二醇單乙醚、二丙二醇單丙醚 等之多元醇部分醚系溶劑;等。 該等醇系溶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同時使用2種以上。 酮系溶劑可舉例如:丙酮、曱乙酮、甲基正丙酮、曱基 26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正丁酮、二乙酮、曱基異丁酮、曱基正戊酮、乙基正丁酮、 曱基正己酮、二異丁酮、三曱基壬酮、環己酮、2 -己酮' 曱基環己酮 、2,4 - 戊二酮、 丙酮 基丙酮 (acetonylacetone)、苯乙酮、小茴香酮(fenchone)等,此 外尚可舉例如:乙醯基丙酮、2,4 -己二酮、2,4 -庚二酮、3,5 -庚二酮、2, 4 -辛二酮、3, 5 -辛二酮、2, 4 -壬二酮、3, 5 -壬 二酮、5 -曱基-2, 4-己二酮、2, 2, 6, 6-四曱基-3, 5-庚二酮、 1,1,1,5,5,5-六氟-2,4-庚二酮等/?-二酮類等。 該等酮系溶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同時使用2種以上。 醯胺系溶劑可舉例如:曱醯胺、N -曱基甲醯胺、N,N -二 甲基曱醯胺、N -乙基曱醯胺、N,N -二乙基曱醯胺、乙醯胺、 N -曱基乙醯胺、N,N -二甲基乙醯胺、N-乙基乙醯胺、N,N-二乙基乙醯胺、N -曱基丙醯胺、N -甲基吡咯啶酮、N -曱醯 基嗎啉、N -曱醯基六氫吡啶、N _甲醯基吡咯啶、N -乙醯基 嗎啉、N -乙醯基六氫吡啶、N -乙醯基吼咯啶等。 該等醯胺系溶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同時使用2種以上。 酯系溶劑可舉例如:二乙基碳酸酯、碳酸乙烯酯、碳酸 丙烯S旨、碳酸二乙S旨、醋酸曱、醋酸乙6旨、7 - 丁内酿、 T -戊内S旨、醋酸正丙S旨、醋酸異丙S旨、醋酸正丁酯、醋酸 異丁酯、醋酸第二丁酯、醋酸正戊酯、醋酸第二戊酯、醋 酸3 -甲氧基丁 S旨、醋酸甲基戊S旨、醋酸2 -乙基丁酿、醋酸 2 -乙基己S旨、醋酸苄S旨、醋酸環己醋、醋酸曱基環己醋、 醋酸正壬酯、乙醯醋酸甲酯、乙醯醋酸乙酯、醋酸乙二醇 單曱醚酯、醋酸乙二醇單乙醚酯、醋酸二乙二醇單曱醚酯、 27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醋酸二乙二醇單乙醚酯、醋酸二乙二醇單正丁醚酯、醋酸 丙二醇單曱醚酯、醋酸丙二醇單乙醚酯、醋酸丙二醇單丙 醚酯、醋酸丙二醇單丁醚酯、醋酸二丙二醇單曱醚酯、醋 酸二丙二醇單乙醚酯、二醋酸乙二醇酯、醋酸曱氧基三甘 醇酿、丙酸乙S旨、丙酸正丁 S旨、丙酸異戊S旨、草酸二乙S旨、 草酸二正丁酯、乳酸曱酯、乳酸乙酯、乳酸正丁酯、乳酸 正戊、丙二酸二乙S旨、酞酸二曱S旨、酞酸二乙S旨等。 該等酯系溶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同時使用2種以上。 非質子系溶劑可舉例如:乙腈、二甲亞砜、N,N,N ’,N ’ -四乙基磺醯胺、六甲基磷酸三醯胺、N -曱基嗎啉酮、N -曱 基σ比略、N -乙基°比17各、N -甲基-△ 3 -吼p各琳、N -甲基六氫。比 啶、N -乙基六氫吡啶、N,N -二甲基六氫吡畊、N -甲基咪唑、 N -曱基-4 -六氫吼17定酮、N -曱基-2-六氫17比咬S同、N-甲基-2-口比口各。定3同、1,3-二甲基-2-口米σ坐酮、1,3-二甲基四氫-2(1H)-嘧啶酮等。 該等非質子系溶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同時使用 2種以 上。 該等有機溶劑中,特別以醇類為佳。上述有機溶劑可單 獨使用1種或混合使用2種以上。 1 . 3 .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之成膜方法 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係藉由將上述組成物 1 塗佈於基材 上,經去除溶劑之後,再利用對塗膜施行加熱而硬化便可 形成。首先,組成物1對基材的塗佈方法,可舉例如:旋塗 機、浸塗、滾筒摻合、喷塗法等。此時的膜厚係乾燥膜厚, 28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39354 200531084 在單次塗敷時便為厚度0 . 0 1〜1 . 5 // m程度,在2次塗敷時 則為0 . 0 2〜3 // m程度的塗膜。 施行加熱的方法,例如在6 0〜6 0 0 °C左右的溫度中,通常 經1分鐘〜2 4 0分鐘左右程度的加熱便可使塗膜乾燥。此情 況時,加熱方法可使用加熱板、烤箱、高溫爐等,而加熱 環境則可在大氣下、氮環境下、氬環境下、真空下、控制 著氧濃度的減壓下等環境中實施。此外,亦可利用照射電 子束、紫外線而形成塗膜,此情況下,將可縮短乾燥時間 係屬較佳方式。 2.聚碳矽烷系絕緣膜之形成方法 2 . 1 ·供形成聚碳矽烷系絕緣膜用的成分((B )成分) (B )成分係下述一般式(4 )所示聚碳矽烷化合物(以下亦 稱「化合物 4」)。另外,在以下説明中,當稱(B)成分之 時,亦涵蓋上述聚碳矽烷化合物溶解或分散於有機溶劑中 的情況。 【化4】
· (4) 在上述一般式(4)中,R8〜R11係指氫原子、鹵原子、羥基、 烷氧基、磺酸基、曱磺酸基、三氟曱磺酸基、一價有機基。 一價有機基係可與例如在化合物(1 )中所例示之基為相同 者。另外,R8〜R11可為相同的基亦可為互異的基。 29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R 12〜R 14係指取代或非取代的伸烷基、烯基、炔基、伸芳 香基。另外,R12〜R14可為相同的基亦可為互異的基。 伸烷基可舉例如:亞曱基、伸乙基、三亞甲基、四亞曱 基等。 烤基可舉例如:乙稀基、丙炼基等。 炔基可舉例如:乙炔基等。 芳香基可舉例如:伸苯基、亞萘基等。 X、y、z 係 0 〜10,000 整數,最好為 10<x + y + z<20,000, 尤以滿足5 0 0 < X + y + z < 1 0,0 0 0條件的數值為佳。當低分子量 聚碳矽烷的情況時,揮發成分將變多,在成膜過程中將發 生各種問題。 聚碳矽烷系化合物可舉例如:聚烯丙基氫化碳矽烷、聚 二曱基碳矽烷、聚二曱氧基碳矽烷、聚曱基氫化碳矽烷、 聚二氫化碳矽烷等。 2. 2.膜形成用組成物之製造方法 供形成聚碳矽烷系絕緣膜用之膜形成用組成物(以下亦 稱「組成物2」)之製造方法,係將上述化合物4溶解於溶 劑中而獲得。 依此所獲得組成物 2的總固形份濃度,最好為 0 . 1〜2 5 重量%,配合使用目的適當的調整。藉由組成物2總固形份 濃度在上述範圍,絕緣膜膜厚便將成為適當範圍,保存安 定性亦將更優越。另外,此總固形份濃度的調整係若必要 的話,可施行濃縮及利用有機溶劑進行稀釋。組成物2的 比例最好聚碳矽烷化合物為0 . 1〜2 0重量%,溶劑為9 9 . 9〜8 0 30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重量%。聚碳矽烷系化合物的比例若在此範圍内,便可 頗適於將所獲得組成物利用旋塗法進行塗佈的組成物 組成物2係配合需要,可含有界面活性劑、pH調髮 均塗劑等添加劑。 2 . 2 . 1 .有機溶劑 供調製組成物 2用的有機溶劑,可舉例如:酮系溶 S旨系溶劑、醇系溶劑、芳香族系溶劑等。 酮系溶劑可舉例如:丙酮、曱乙酮、曱基正丙酮、 正丁酮、二乙酮、曱基異丁酮、曱基正戊酮、乙基正了 甲基正己酮、二異丁酮、三甲基壬酮、環己酮、2 -己 甲基環己酮、2,4 -戊二酮、丙酮基丙酮、苯乙酮、小 酮等,此夕卜尚有如:乙醯基丙酮、2,4 -己二酮、2 -庚酮、 庚二酮、3, 5 -庚二酮、2, 4 -辛二酮、3, 5 -辛二酮、2, 二酮、3, 5 -壬二酮、5 -曱基-2, 4 -己二酮、2, 2, 6, 6- 四 -3,5_庚二西同、1,1,1,5,5,5_六氣-2,4_庚二西同等/3-二 等。 8旨系溶劑可舉例如:二乙基碳酸酯、碳酸乙烯酯、 丙烯酯、碳酸二乙S旨、醋酸曱酯、醋酸乙酯、7 -丁内 ?〃 -戊内醋、醋酸正丙S旨、醋酸異丙酿、醋酸正丁酯、 異丁酯、醋酸第二丁酯、醋酸正戊酯、醋酸第二戊酯 酸3 -甲氧基丁 S旨、醋酸曱基戊酯、醋酸2 -乙基丁酯、 2 -乙基己醋、醋酸苄S旨、醋酸環己S旨、醋酸曱基環己 醋酸正壬酯、乙醯醋酸曱酯、乙醯醋酸乙酯、醋酸乙 單f醚酯、醋酸乙二醇單乙醚酯、醋酸二乙二醇單曱_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形成 〇 劑、 劑、 甲基 _ 、 W\ 、 茴香 2, 4- 4-壬 曱基 酮類 碳酸 m ^ 醋酸 、醋 醋酸 si 、 二醇 61 、 31 200531084 醋酸二乙二醇單乙醚酯、醋酸二乙二醇單正丁醚酯、醋酸 丙二醇單曱醚酯、醋酸丙二醇單乙醚醋、醋酸丙二醇單丙 醚酯、醋酸丙二醇單丁醚酯、醋酸二丙二醇單曱醚酯、醋 酸二丙二醇單乙醚酯、二醋酸二乙醇酯、醋酸曱氧基三甘 醇_ 、丙酸乙S旨、丙酸正丁 i旨、丙酸異戊S旨、草酸二乙_ 、 草酸二正丁酯、乳酸曱酯、乳酸乙酯、乳酸正丁酯、乳酸 正戊s旨、丙二酸二乙醋、酞酸二曱si 、酞酸二乙_等。 醇系溶劑可舉例如:乙二醇單曱醚、乙二醇單乙醚、乙 二醇單丙醚、乙二醇單丁醚、乙二醇單己醚、乙二醇單苯 基醚、乙二醇單-2-乙基丁醚、二乙二醇單甲醚、二乙二醇 單乙醚、二乙二醇單丙醚、二乙二醇單丁醚、二乙二醇單 己醚、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乙醚、丙二醇單丙醚、丙 二醇單丁醚、二丙二醇單曱醚、二丙二醇單乙醚、二丙二 醇單丙醚等多元醇部分醚系溶劑等。 芳香族系溶劑可舉例如:苯、甲苯、二曱苯、均三甲苯 等。 2 . 2 . 2 .界面活性劑 界面活性劑有如: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陰離子系界面 活性劑、陽離子系界面活性劑、兩性界面活性劑等,此外 尚有如:氟系界面活性劑、石夕嗣系界面活性劑、聚環氧烧系 界面活性劑、聚(曱基)丙烯酸酯系界面活性劑等,最好為 如:Ιι系界面活性劑、石夕酮系界面活性劑。 氟系界面活性劑可舉例如:1,1,2,2 -四氟辛基 (1,1,2, 2-四氣丙基)醚、1,1,2,2-四氟辛基己ίιί 、八乙二 32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醇二(1,1,2, 2-四氟丁基)醚、六乙二醇(1,1,2, 2, 3, 3 -六氟 戊基)醚、八丙二醇二(1,1,2, 2 -四氟丁基)醚、六丙二醇二 (1,1,2,2,3 ,3 -六氟戊基)鱗、全氟十二烧基續酸納、 1,1,2, 2, 8, 8, 9, 9, 10, 10-十氟十二烷、1,1,2, 2, 3, 3-六氟 癸烷、N-[3-(全氟辛烷磺醯胺)丙基]_N,N’ -二甲基-N -羧基 亞曱基銨甜菜條、全氟烷基磺醯胺丙基三甲基銨鹽、全氟 烷基-N-乙基磺醯基甘胺酸鹽、磷酸雙(N -全氟辛基磺醯基 - N -乙胺基乙基)、單全氟烧基乙基填酸酯等,由在末端、 主鏈及側鏈的至少任一部位處具有氟烷基或氟伸烷基之化 合物所構成的氟系界面活性劑。 再者,市售品則有如依美佳伐克 F 1,4 2 D、同 F 1 7 2、同 F173、同F183[以上均為大日本油墨化學工業(股)製]、艾 伏得布E F 3 0 1、同3 0 3、同3 5 2 [新秋田化成(股)製]、伏蘿 拉得FC - 4 3 0、同FC-431[住友3M(股)製]、亞撒佳德AG710、 薩福隆 S-382、同 SC-101、同 SC-102、同 SC-103、同 SC- 104、同 SC-105、同 SC-106[旭石肖子(月史)製]、BM-1000、 BM -1100[裕商(股)製]、NBX-15[尼歐斯(股)]等名稱之市售 的氟系界面活性劑。該等之中,特別以美佳伐克 F172,BM-l〇〇〇,BM-1100,NBX-15 為佳。 矽酮系界面活性劑可採用如:S Η 7 P A、S Η 2 1 P A、S Η 3 0 P A、 ST94PA[均為東麗•道康尼克·矽利康(股)製]等。該等之 中最好為上述SH28PA、SH30PA。 界面活性劑的使用量係相對於(B )成分1 0 0重量份,通 常為0.00001〜1重量份。 33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該等可單獨使用1種或同時使用2種以上。 除上述添加物之外,尚可含有均塗劑等。 2 . 3 .聚碳矽烷系絕緣膜之形成方法 聚碳矽烷系絕緣膜係將上述組成物2塗佈於1 . 3 .中所述 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上,並去除溶劑之後,對塗膜加熱經硬 化而形成。組成物2之塗佈方法有如:旋塗、浸塗、滾筒摻 合、噴塗、掃描塗佈、狹縫式模具塗佈等。 聚碳矽烷系絕緣膜膜厚,係當對聚碳矽烷系絕緣膜上所 形成的有機系絕緣膜,利用如R I E施行蝕刻處理之際,若 位於較該聚碳矽烷系絕緣膜更下方位置的聚矽氧烷系絕緣 膜,不致遭受蝕刻處理損傷程度的話便可。若考慮此點的 話,聚碳矽烷系絕緣膜膜厚,例如乾燥膜厚最好為 0 . 5〜1 0 0 n m,尤以1〜1 0 n m為佳。為能形成所需膜厚的聚碳 矽烷系絕緣膜,例如調整組成物2黏度、或適當選擇塗佈 次數的話便可。 施行用以硬化(c u r e )的塗膜力。熱,最好將聚碳矽烷系化 合物利用聚合,在適於三次元交聯的溫度中實施,最好在 6 0 °C以上,尤以在8 0〜6 0 0 °C左右的溫度中實施為佳。加熱 時間並無特別的限制,通常為1分鐘〜2 4 0分鐘程度。塗膜 的加熱方法可使用加熱板、烤箱、高溫爐等,而加熱環境 則可在大氣下、氮環境下、氬環境下、真空下、控制著氧 濃度的減壓下等環境中實施。 3 .有機系絕緣膜之形成方法 3 . 1 .供形成有機系絕緣膜用的成分 34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本發明的有機系絕緣膜係以從聚伸芳香基化合物、聚亞 芳香醚、聚峰唑啉、及具有聚苯環丁烯骨架的聚合物中, 至少選擇1種為主成分的膜。 該等聚合物可例示包含有由下述一般式(5 )〜(7 )、( 1 1 ) 及(1 6 )中,至少選擇1種重複構造單位所構成的聚合物者。 【化5】
——c=C-A-C=C-B—— .....(7) (式(5 )〜(7 )中,R8〜R 12係分別獨立,且碳數 1〜2 0之烴 基、氰基、硝基、碳數1〜20之烷氧基、芳香基、或鹵原子; X係指由-CQQ’ -(其中,Q、Q’係指可為相同亦可為互異的 鹵化烷基、烷基、氫原子、鹵原子、或芳香基)所示基及亞 芴基所構成組群中,至少選擇1種;Y係指從-0-、-C0-、 - C00-、- C 0 N Η ~ ' -S-、- S〇2 -、及伸苯基的組群中’至少選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35 200531084 擇1種;e係指0或1 ; 〇〜s係指0〜4整數;;f係指5〜1 0 0 莫耳% ; g係指0〜9 5莫耳% ; h係指0〜9 5莫耳% ( f + g + h二1 ◦ Ο 莫耳% ) ; i係指 0〜1 Ο 0莫耳% ; j·係指 0〜1 Ο 0莫耳% (但, 1 + j = 1 Ο Ο莫耳% ) ; Α與 Β係指分別獨立,且由下述一般式 (8 )〜(1 0 )所示二價芳香族基所構成組群中,至少選擇1種 的基。 【化8】
(式(8 )〜(1 0 )中、R M、R 15、R 2 °及R 21係指獨立,且由單鍵、 -0-、-CO-、-CH2-、-COO-、-CONH-、-S-、- S〇2-、伸苯基、 異亞丙基、六氟異亞丙基、二苯基亞曱基、亞芴基、或式 【化Π】 36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co 所示基;R 1G〜R 18、R 19及R 2 2〜R 2 M系指獨立,且碳原子數1〜2 0 之烴基、氰基、硝基、碳原子數1〜2 0之烷氧基、或芳香基; k係指0〜3整數;1係指2〜3整數;t〜ζ係指獨立的0〜4整 數。) 【化1 2】
(式(1 1 )中,R 13,R 13 ·係指氫原子或下述一般式(1 2 )與(1 3 ) 所示芳香族基的組群中,至少選擇1種的基;W 1,W2係指由
下述一般式(1 4 )與(1 5 )所示二價芳香族基的組群中,至少 選擇1種的基。) 【化1 3】
【化1 4】
(R25)r 37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式(1 2 )與(1 3 )中,R 2 5係指鹵原子、碳原子數1〜2 0烴 基、鹵化烷基、碳原子數1〜2 0烷氧基、苯氧基或芳香基; m ’係指0〜5整數;η ’係指0〜7整數。) 【化1 5】
【化1 6】
(R25),3 係指鹵原子、碳原子數 1〜2 0烴 1〜20烷氧基、苯氧基或芳香基; 、-CH2_ 、 -COO- 、 -CONH- 、 -S-、 、六氟異亞丙基、二苯基亞曱基、 基甲基亞甲基、三氟曱基苯基亞 (式(14)與(15)中,R25 基、鹵化烷基、碳原子數 R2 G係指單鍵、-0 -、-C0--S〇2-、伸苯基、異亞丙基 曱基苯基亞曱基、三氟曱 曱基、亞芴基、或式 【化1 7】 R-7
ϋηπρ——\ 2 ί ΚΙΡ 38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所示基;上述式中,R2 7係指獨立的氫原子、碳原子數1〜4 烴基、或苯基;a 1、a 2係指獨立的0〜4整數;a 3係指0〜6 整數。) 【化1 8】 Η Η C-N, N-C-Y- 〇人〇
HO ♦•*••(16) (在式(1 6 )中,n係指2〜1 0 0 0整數;X係選擇自式(1 7 ); Y係選擇自式(1 8 )或式(1 9 )。) 【化m
(在式(17)中,X1係指選擇自下式的構造,該等構造中 苯環上氫原子中至少1個,亦可由選擇自曱基、乙基、丙 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及苯基所構成組 群中的一價有機基進行取代。) 39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化20】
Cl I, 丨· --so,—— ——ο—— ——c—
一 I CM,,
[化 2 2 ]
3 . 2 .有機系絕緣膜形成用組成物之製造方法 供有機系絕緣膜用的膜形成用組成物(以下稱「組成物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40 200531084 3」),係將從上述一般式(5 )〜(7 )、( 1 1 )及(1 6 )所示聚合物 中,至少選擇1種,溶解或分散於溶劑中而獲得。首先, 針對一般式(5 )〜(7 )、( 1 1 )及(1 6 )所示聚合物之製造方法進 行說明。 3 . 2 . 1 .化合物5 一般式(5 )所示聚合物(化合物 5 )係例如將下述一般式 (2 0 )所示化合物2 0當作單體,藉由在含過渡金屬化合物的 觸媒系統存在下進行聚合,便可進行製造。 【化2 3 ] (R8)〇 (妒)
(式(2 0 )中,R 8,R 9係指分別獨立,且碳數 1〜2 0烴基、 氰基、硝基、碳數1〜2 0烷氧基、芳香基、或鹵原子;X係 指由_ C Q Q ’ -(其中,Q、Q ’係可為相同亦可為互異之鹵化烷 基、烷基、氫原子、鹵原子、或芳香基)所示基及亞芴基所 構成組群中,至少選擇1種;ο,p係指0〜4整數;Z係指烷 基、鹵化烷基或芳香基。) 上述一般式(2 0 )中構成X的Q,Q ’之中,烷基係可舉例如: 曱基、乙基、異丙基、正丙基、丁基、戊基、己基等;鹵化 烷基係可舉例如:三氟曱基、五氟乙基等;芳香烷基係可舉 例如:苄基、二苯基甲基等;芳香基係可舉例如:苯基、聯苯 基、曱苯基、五氟苯基等。 41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再者,上述式(2 0 )中構成-0 S 0 2 Z的 Z,係烷基有如:曱 基、乙基等;鹵化烷基有如:三氟曱基、五氟乙基等;芳香基 有如:苯基、聯苯基、對曱苯基、對五氟苯基等。上述一般 式(2 0 )中的X,最好為下述一般式(2 1 )〜(2 6 )所示二價基。 該等之中,尤以一般式(2 6 )所示亞芴基為佳。 -C (CH3) 2- .....(2 1) -C (CF3) 2- .....(2 2) —C (CF 3) (C6H5) — .....(2 3) -CH (CH3) - .....(2 4) -C (C6H5) 2- .....(2 5) [化 2 4 ]
上述一般式(2 0 )所示化合物2 0 (單體)之具體例,可舉例 如:2,2 -雙(4-曱基石黃酿氧基(sulfonyloxy)苯基)六氟丙 烷、雙(4-甲基磺醯氧基苯基)甲烷、雙(4-甲基磺醯氧基苯 基)二苯基曱:):完、2,2 -雙(4_曱基石黃酿氧基_3_曱基苯基)六 氟丙烷、2, 2 -雙(4 -甲基磺醯氧基-3-丙烯基苯基)六氟丙 烷、2, 2 -雙(4-曱基磺醯氧基-3, 5-二曱基苯基)六氟丙烷、 2-雙(4 —甲基石黃醯氧基苯基)丙烷、2, 雙U-甲基磺醯氧 基-3-甲基苯基)丙烷、2, 2 -雙(4-曱基磺醯氧基-3-丙烯基 苯基)丙烷、2, 2 -雙(4 -甲基磺醯氧基-3, 5 -二甲基苯基)丙 烷、2, 2 -雙(4-曱基磺醯氧基-3 -氟苯基)丙烷、2, 2 -雙(4 -曱基磺醯氧基-3, 5_二氟笨基)丙烷、2, 2 -雙(4 -三氟曱基磺 醯氧基苯基)丙烷、2,2 -雙(4_三氟曱基磺醯氧基-3-丙烯基 42 3 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苯基)丙烷、2, 2 -雙(4 -苯基磺醯氧基苯基)丙烷、2, 2-雙(4-苯基磺醯氧基-3-曱基苯基)丙烷、2, 2 -雙(4 -苯基磺醯氧基 -3 -丙烯基苯基)丙烷、2, 2 -雙(4 -苯基磺醯氧基-3, 5-二曱 基苯基)丙烧、2, 2 -雙(4 -苯基讀8¾氧基-3-II苯基)二苯基 曱烷、2,2 -雙(對甲苯基磺醯氧基苯基)丙烷、2 , 2 _雙(對曱 苯基磺醯氧基-3 -曱基苯基)丙烷、2,2 -雙(對曱苯基磺醯氧 基_ 3 -丙烯基苯基)丙烷、2,2 -雙(對曱苯基磺醯氧基-3,5 _ 二甲基苯基)丙烷、2, 2-雙(對甲苯基磺醯氧基-3-曱基苯基) 丙烷、2, 2-雙(對曱苯基磺醯氧基-3, 5-二曱基苯基)丙烷、 2, 2-雙(對甲苯基磺醯氧基-3-丙烯基苯基)丙烷、雙(對曱 苯基磺醯氧基-3 -氟苯基)丙烷、雙(對曱苯基磺醯氧基 -3 ,5 -二氟苯基)丙烷、9, 9 -雙(4-曱基磺醯氧基苯基)苐、 9,9 -雙(4-曱基磺醯氧基-3-曱基苯基)荞、9, 9 -雙(4 -曱基 磺醯氧基-3, 5 -二曱基苯基)第、9, 9 -雙(4-曱基磺醯氧基 - 3 -丙烯基苯基)荞、9, 9 -雙(4-曱基磺醯氧基-3-苯基苯基) 荞、雙(4 -曱基磺醯氧基-3-曱基苯基)二苯基曱烷、雙(4-曱基磺醯氧基-3, 5 -二曱基苯基)二苯基曱烷、雙(4 -曱基磺 醯氧基-3-丙烯基苯基)二苯基曱烷、雙(4 -曱基磺醯氧基 -3 -氟苯基)二苯基曱烷、雙(4 -曱基磺醯氧基-3, 5 -二氟苯 基)二苯基曱烧、9,雙(4 -曱基石黃醯氧基-3-氟i苯基)苐、 9, 9 -雙(4 -曱基磺醯氧基-3, 5 -二氟苯基)苐、雙(4 -曱基磺 醯氧基苯基)曱烷、雙(4 -曱基磺醯氧基-3-甲基苯基)曱 烷、雙(4 -曱基磺醯氧基-3, 5 -二曱基苯基)曱烷、雙(4 -曱 基磺醯氧基-3 -丙烯基苯基)曱烷、雙(4-曱基磺醯氧基苯基) 43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三氟曱基苯基曱烷、雙(4 -曱基磺醯氧基苯基)苯基甲烷 2, 2 -雙(4-三氟曱基磺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雙(4 -三氟甲 基磺醯氧基苯基)曱烷、雙(4-三氟曱基磺醯氧基苯基)二苯 基曱烷、2, 2 -雙(4 -三氟曱基磺醯氧基-3-甲基苯基)六氟丙 烷、2,2 -雙(4_三氟曱基磺醯氧基-3-丙烯基苯基)六氟丙 烷、2, 2-雙(4-三氟曱基磺醯氧基-3, 5-二甲基苯基)六氟丙 烷、9, 9 -雙(4 -三氟曱基磺醯氧基苯基)g、9, 9 -雙(4-三氟 曱基磺醯氧基-3-曱基苯基)苐、9,9 -雙(4_三氟甲基磺醯氧 基-3, 5_二曱基苯基)苐、9, 9 -雙(4 -三氟曱基磺醯氧基-3 -丙烯基苯基)苐、9 ,9 -雙(4-三氟甲基磺醯氧基-3-苯基苯基) 荞、雙(4 -三氟甲基磺醯氧基_3 -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烷、雙 (4 -三氟曱基磺醯氧基-3 ,5 -二曱基苯基)二苯基甲烷、雙 (4 -三氟曱基磺醯氧基-3 -丙烯基苯基)二苯基曱烷、雙(4 -三氟曱基磺醯氧基-3-氟苯基)二苯基曱烷、雙(4-三氟甲基 磺醯氧基-3, 5 -二氟苯基)二苯基甲烷、9, 9 -雙(4-三氟甲基 磺醯氧基-3-氟苯基)苐、9, 9 -雙(4-三氟甲基磺醯氧基 -3 ,5 -二氟苯基)荞、雙(4 -三氟曱基磺醯氧基苯基)曱烷、 雙(4-三氟曱基磺醯氧基-3-甲基苯基)甲烷、雙(4 -三氟曱 基磺醯氧基-3, 5 -二甲基苯基)甲烷、雙(4-三氟甲基磺醯氧 基-3-丙烯基苯基)甲烷、雙(4-三氟甲基磺醯氧基苯基)三 氟曱基苯基曱烷、雙(4-三氟甲基磺醯氧基苯基)、2, 2 -雙 (4 -苯基磺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雙(4 -苯基磺醯氧基苯基) 甲烷、雙(4-苯基磺醯氧基苯基)二苯基曱烷、2, 2 -雙(4-苯基磺醯氧基-3-曱基苯基)六氟丙烷、2, 2 -雙(4 -苯基磺醯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44 200531084 氧基-3-丙烯基苯基)六氟丙烷、2, 2 -雙(4 -苯基磺醯氧基 -3, 5 -二甲基苯基)六氟丙烷、9, 9 -雙(4 -苯基磺醯氧基苯基) 苐、9, 9-雙(4 -苯基磺醯氧基-3-曱基苯基)苐、9, 9-雙(4 -苯基磺醯氧基-3, 5 -二曱基苯基)苐、9 ,9 -雙(4 -苯基磺醯氧 基-3-丙烯基苯基)苐、9, 9 -雙(4 -苯基磺醯氧基-3 -苯基苯 基)茜、雙(4 -苯基磺醯氧基-3-曱基苯基)二苯基曱烷、雙 (4 -苯基磺醯氧基-3 ,5 -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烷、雙(4-苯 基磺醯氧基-3 -丙烯基苯基)二苯基甲烷、雙(4 -苯基磺醯氧 基-3-氟苯基)二苯基甲烷、雙(4_苯基磺醯氧基-3, 5 -二氟 苯基)二苯基曱烷、9, 9-雙(4 -苯基磺醯氧基-3_氟苯基) 苐、9, 9 -雙(4 -苯基磺醯氧基-3, 5_二氟苯基)薙、雙(4 -苯 基磺醯氧基苯基)曱烷、雙(4 -苯基磺醯氧基-3-曱基苯基) 曱烷、雙(4 -苯基磺醯氧基-3, 5_二曱基苯基)曱烷、雙(4 -苯基磺醯氧基-3-丙烯基苯基)曱烷、雙(4 -苯基磺醯氧基苯 基)三氟曱基苯基甲烷、雙(4-苯基磺醯氧基苯基)苯基甲 烷、2, 2-雙(對甲苯基磺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雙(對甲苯 基磺醯氧基苯基)曱烷、雙(對曱苯基磺醯氧基苯基)二苯基 曱烷、2, 2-雙(對甲苯基磺醯氧基-3-甲基苯基)六氟丙烷、 2, 2 -雙(對曱苯基磺醯氧基-3-丙烯基苯基)六氟丙烷、2, 2-雙(對甲苯基磺醯氧基-3 ,5 -二曱基苯基)六氟丙烷、9, 9-雙(對曱苯基磺醯氧基苯基)苐、9, 9-雙(對曱苯基磺醯氧基 -3-曱基苯基)葬、9, 9-雙(對曱苯基磺醯氧基_3, 5 -二曱基 苯基)苐、9,9 -雙(對甲苯基磺醯氧基-3-丙烯基苯基)苐、 9, 9-雙(對曱苯基磺醯氧基_3_苯基苯基)苐、雙(對甲苯基 4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磺醯氧基-3 -甲基苯基)二苯基曱烷、雙(對曱苯基磺醯氧基 -3,5 -二曱基苯基)二苯基甲烷、雙(對甲苯基磺醯氧基-3 -丙烯基苯基)二苯基曱烷、雙(對甲苯基磺醯氧基-3-氟苯基) 二苯基曱:):完、雙(對曱苯基續Si氧基_3,5 -二氟苯基)二苯基 甲烷、9,9 -雙(對曱苯基磺醯氧基-3 -氟苯基)葬、9,9 -雙(對 甲苯基磺醯氧基_3, 5 -二氟苯基)苐、雙(對甲苯基磺醯氧基 苯基)曱烷、雙(對曱苯基磺醯氧基-3 -甲基苯基)曱烷、雙 (對甲苯基磺醯氧基-3, 5 -二曱基苯基)曱烷、雙(對曱苯基 磺醯氧基-3-丙烯基苯基)曱烷、雙(對甲苯基磺醯氧基苯基) 三氟曱基苯基甲烷、雙(對甲苯基磺醯氧基苯基)苯基曱烷 等。在本發明中,亦可將上述一般式(2 0 )所示化合物 2 0 的2種以上進行共聚合。 在本發明中,亦可將上述一般式(2 0 )所示化合物 2 0中 至少1種,與由下述一般式(27)及一般式(28)所示化合物 所構成組群中至少選擇1種,進行共聚合。 [化 2 5 ] (H1(% (R11)
(式(2 7 )中,R 1Q,R M係指分別獨立的碳數1〜2 0烴基、氰 基、硝基、碳數1〜20烷氧基、芳香基、或鹵原子;R33, R3i 係指- 0 S 0 2 Z (其中^ Z係指烧基、鹵化烧基或芳香基。)、 氣原子、漠原子、或換原子;Y係指由- 0 -、- C 0 -、- C 0 0 _、 46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C 0 Ν Η -、- S -、- S 0 2 -、及伸苯基的組群中,至少選擇1種; e係指0或1 ; q,r係指0〜4整數。) 在上述一般式(27)中,Riq,Rm中,鹵原子有如:氟原子 等;在一價有機基方面,烷基有如:曱基、乙基等;鹵化烷 基有如:三氟曱基、五氟乙基等;烯丙基有如:丙烯基等; 芳香基有如:苯基、五氟苯基等。此外,R33, R34中構成-〇S〇2Z 的Z方面,烧基有如:曱基、乙基等;鹵化烧基有如:三氟 甲基等;芳香基有如:苯基、對甲苯基、對氟苯基等。 上述一般式(2 7 )所示化合物,可舉例如:4,4 ’ -二曱基磺 醯氧基聯苯、4,4 ’ -二曱基磺醯氧基-3,3 ’ -二丙烯基聯苯、 4,4 ’ -二溴聯苯、4,4 ’ -二碘聯苯、4,4 ’ -二曱基磺醯氧基 -3,3 ’ -二甲基聯苯、4,4 ’ -二甲基磺醯氧基-3,3 ’ -二氟聯 苯、4, 4’-二曱基磺醯氧基-3, 3’,5, 5’ -四氟聯苯、4, 4’-二溴八氟聯苯、4,4 -曱基磺醯氧基八氟聯苯、3,3 ’ -二烯丙 基-4,4 ’ -雙(4 -氟苯磺醯氧基)聯苯、4,4 ’ -二氣-2,2 ’ -三氟 甲基聯苯、4,4 ’ -二溴-2,2 ’ -三氟曱基聯苯、4,4 ’ -二碘 -2,2 ’ -三氟曱基聯苯、雙(4 _氣苯基)砜、4,4 ’ -二氣二苯基 酮、2,4 -二氣二苯基酮等。上述一般式(2 7 )所示化合物可 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 [化 2 6 ] (R12)
47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式(2 8 )中,R 12係指碳數1〜2 0烴基、氰基、硝基、碳數 1〜2 0烷氧基、芳香基、或鹵原子;R 3 5,R 3 6係指-0 S 0 2 Z (其 中,Z係指烷基、鹵化烷基、或芳香基。)、氣原子、溴原 子、或碘原子;s係指0〜4整數。) 上述一般式(2 8 )中,在R 12中,鹵原子有如:氟原子等; 一價有機基方面,烷基有如:曱基、乙基等;鹵化烷基有如: 三氟曱基、五氟乙基等;烯丙基有如:丙烯基等;芳香基有 如:苯基、五氟苯基等。此外,R35,R36中構成-OS〇2Z的 Z 方面,烧基有如:曱基、乙基等;鹵化烧基有如:三氟甲基 等;芳香基有如:苯基、對曱苯基、對氟苯基等。 上述一般式(2 8 )所示化合物亦可舉例如:鄰二氯苯、鄰 二溴苯、鄰二碘苯、鄰二曱基磺醯氧基苯、2,3 -二氯曱苯、 2,3 -二溴曱苯、2,3 -二碘曱笨、3,4 -二氣甲苯、3,4 -二溴 甲笨、3, 4 -二碘曱苯、2, 3-二曱基磺醯氧基苯、3, 4 -二曱 基磺醯氧基苯、間二氣苯、間二溴苯、間二碘苯、間二曱 基磺醯氧基苯、2, 4-二氣曱苯、2, 4-二溴曱苯、2, 4-二碘 甲苯、3, 5-二氣甲苯、3, 5-二溴甲苯、3, 5-二碘曱苯、2, 6-二氣曱苯、2, 6 -二溴曱苯、2, 6-二碘甲苯、3, 5 -二曱基磺 醯氧基曱苯、2,6 -二曱基磺醯氧基曱苯、2, 4-二氣苯并三 氟酸酯、2,4 -二溴苯并三氟酸酯、2,4 -二碘苯并三氟酸酯、 3,5 -二氣苯并三氟酸酯、3,5 -二溴三氟酸酯、3,5 -二碘苯 并三氟酸酯、1,3 -二溴-2,4 , 5 , 6 -四氟苯、2 , 4 -二氣苄醇、 3 , 5 -二氣苄醇、2,4 _二溴苄醇、3,5 -二溴苄醇、3,5 -二氣 苯酚、3, 5-二溴苯酚、3, 5-二氣第三丁氧基羰氧.基苯、3, 5- 48 3】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二溴第三丁氧基羰氧基苯、2,4 -二氣苯甲酸、3 , 5 -二氣苯 甲酸、2,4 -二溴苯曱酸、3,5 -二溴苯曱酸、2,4 -二氣苯曱 酸甲酯、3,5 -二氯苯曱酸甲6旨、3,5 -二溴苯曱酸曱6旨、2,4 -二溴苯曱酸曱酯、2,4 -二氣苯曱酸第三丁酯、3,5 -二氯苯 甲酸第三丁酯、2,4 _二溴苯甲酸第三丁酯、3,5 -二溴苯甲 酸第三丁酯等,最好為如:間二氣苯、2 , 4 -二氣曱苯、3,5 -二甲基磺醯氧基曱苯、2, 4 -二氣苯并三氟酸酯、2, 4-二氯 二苯基酮、2, 4-二氯苯氧基苯等。上述一般式(28)所示化 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使用2種以上。 化合物 5中的重複構造單位比例,係於上述一般式(5 ) 中,f為5〜1 0 0莫耳%,最好為5〜9 5莫耳%,g為0〜9 5莫耳 %,最好為0〜9 0莫耳%,h為◦〜9 5莫耳%,最好為0〜9 0莫 耳% (但,f + g + h = 1 0 0莫耳% )。當f未滿5莫耳% ( g或h超過 9 5莫耳% )時,將有聚合物對有機溶劑的溶解性惡化之情況 發生。 在製造化合物5之際所使用的觸媒最好為含有過渡金屬 化合物的觸媒系,此觸媒系有如:(I )過渡金屬鹽及配位 基,或經配位著配位基的過渡金屬(鹽)、以及(I I )以還原 劑為必要成分,為提昇聚合速度而添加「鹽」。其中,過渡 金屬鹽可舉例如:氣化鎳、溴化鎳、碘化鎳、乙醯基丙酮酸 錄等鎳化合物;氣化纪、溴化纪、埃化把等纪化合物;氣 化鐵、溴化鐵、碘化鐵等鐵化合物;氣化鈷、溴化鈷、碘 化鈷等姑化合物等。該等之中,特別以氣化錄、漠化錄等 為佳。 49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再者,配位基可舉例如:三苯膦、2,2 ’ -聯°比σ定、1,5 -環 辛二烯、1,3 -雙(二苯膦)丙烷等,最好為三苯膦、2,2 ’ -聯吡啶。上述配位基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使 用。此外,預先配位著配位基的過渡金屬(鹽),可舉例如: 氣化鎳 2 -三苯膦、溴化鎳2 -三苯膦、碘化鎳 2 -三苯膦、 硝酸鎳2 -三苯膦、氣化鎳2,2 ’ -聯吡啶、溴化鎳2,2 聯 °比σ定、換化鎳2,2 ’ -聯°比咬、硝酸鎳2,2 ’ -聯°比°定、雙(1,5 -環辛二烯)鎳、四(三笨膦)鎳、四(三苯基磷酸酯)鎳、四(三 苯膦)鈀等,最好為氣化鎳2 -三苯膦、氣化鎳2,2 ’ -聯吡啶。 在此種觸媒系中可使用的上述還原劑,可舉例如:鐵、 鋅、锰、銘、鎮、納、妈等,最好為鋅、锰。該等還原劑 係利用接觸於酸或有機酸,便可更加活化並使用。此外, 在此種觸媒系中可使用的「鹽」,可舉例如:氟化鈉、氣化 鈉、溴化鈉、石典化鈉、硫酸納等納化合物;氣化鉀、氣化 鉀、溴化鉀、碘化鉀、硫酸鉀等鉀化合物;氟化四乙銨、 氣化四乙銨、溴化四乙銨、碘化四乙銨、硫酸四乙銨等銨 化合物等,最好為溴化納、石典化鈉、溴化I曱、漠化四乙I安、 石與化四乙銨。 此種觸媒系中的各成分使用比例,係過渡金屬鹽或配位 著配位基的過渡金屬(鹽),相對於上述一般式(2 0 )、上述 一般式(2 7 )、及上述一般式(2 8 )所示化合物總量1莫耳, 通常為 0.0001〜10莫耳,最好為0.01〜0.5莫耳。若未滿 0 . 0 0 0 1莫耳,聚合反應將未充分的進行,反之,若超過1 0 莫耳,分子量將降低。在此種觸媒系中,當採用過渡金屬 50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鹽與配位基的情況時,此配位基的使用比例係相對於過渡 金屬鹽1莫耳,通常為0.1〜100莫耳,最好為1〜10莫耳。 若未滿 0. 1莫耳,觸媒活性將嫌不足,反之,若超過1 ◦ 0 莫耳,將有分子量降低的問題。此外,觸媒系中的還原劑 使用比例,係相對於上述一般式(2 0 )所示化合物、上述一 般式(2 7 )所示化合物及上述一般式(2 8 )所示化合物的總量 1莫耳,通常為0.1〜100莫耳,最好為1〜10莫耳。若未滿 0. 1莫耳,聚合將無法充分的進行,反之,若超過1 0 0莫 耳,所獲得聚合物的精製較為困難。 再者,當觸媒系中使用「鹽」的情況時,其使用比例係 相對於上述一般式(2 0 )所示化合物、上述一般式(2 7 )所示 化合物及上述一般式(2 8 )所示化合物之總量1莫耳,通常 為 0 . 0 0 1〜1 0 0莫耳,最好為0 . 0 1〜1莫耳。若未滿 0 . 0 0 1 莫耳,提昇聚合速度的效果將嫌不足,反之,若超過 100 莫耳,所獲得聚合物的精製較為困難。 本發明中可使用的聚合溶劑,可舉例如:四氫呋喃、環 己酮、二甲亞砜、N,N -二曱基曱醯胺、N,N -二甲基乙醯胺、 1 -甲基- 2 -吡咯啶酮、7 _ 丁内i旨、τ - 丁内醯胺等,最好為 四氫呋喃、N,N -二曱基甲醯胺、Ν,Ν -二曱基乙醯胺、1-曱 基-2 -吡咯啶酮。該等聚合溶劑最好經充分乾燥之後再使 用。聚合溶劑中的上述一般式(2 0 )所示化合物·、一般式(2 7 ) 所示化合物及一般式(2 8 )所示化合物之總量濃度,通常為 1〜100重量%,最好為5〜40重量%。此外,上述聚合物進行 聚合時的聚合溫度,通常為0〜2 0 0 t:,最好為5 0〜8 0 °C。另 51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外,聚合時間係通常為0 . 5〜1 0 0小時,最好為1〜4 0小時。 而且,上述化合物5的聚苯乙烯換算重量平均分子量,通 常為 1,0 0 0 〜1,0 0 0, 0 0 ◦。 3 . 2 . 2 .化合物6 一般式(6 )所示聚合物(以下稱「化合物6」),例如將含 有下述一般式(2 9 )〜(3 1 )所示化合物的單體,在觸媒系存在 下進行聚合便可製得。 【化2 7】
(式(2 9 )中,R 1 °,R 1 1係分別獨立的碳數1〜2 0烴基、氰基、 硝基、碳數 1〜2 0 烷氧基、芳香基或鹵原子;X係指從 - C Q Q ’ -(其中,Q,Q ’係可為相同亦可為互異的鹵化烷基、烷 基、氫原子、鹵原子或芳香基)所示基、及亞芴基所構成組 群中,至少選擇1種;ο、ρ係指0〜4整數;R3 7,R3 8係指由 氫氧基、鹵原子、-Ο Μ ’基(Μ ’係鹼金屬)所構成組群中,至 少選擇1種。) 上述一般式(2 9 )所示化合物(單體)的具體例,可舉例 如:2, 2 -雙(4 -羥基苯基)六氟丙烷、雙(4 -羥基苯基)甲烷、 雙(4 -經基苯基)二苯基曱烧、2,2 -雙(4 -經基曱基苯基) 六亂丙统、2,雙(4-經基_3_丙稀基苯基)六氟丙烧、2,2-雙(4 -羥基-3, 5 -二曱基苯基)六氟丙烷、2, 2 -雙(4 -羥基苯 基)丙烷、2, 2 -雙(4 -羥基-3-曱基苯基)丙烷、2,2 -雙(4- 52 3 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羥基-3 -丙烯基苯基)丙烷、2, 2 -雙(4 -羥基-3, 5 -二曱基苯 基)丙烷、2,2 -雙(4 -羥基-3 -氟苯基)丙烷、2,2 -雙(4 -羥基 -3,5 -二氟苯基)丙烷、2,2 -雙(4 -氣苯基)六氟丙烷、雙(4 -氣苯基)曱烷、雙(4 -氣苯基)二苯基曱烷、2 , 2 -雙(4 -氯-3 -甲基苯基)六氟丙烷、2,2 -雙(4_氯-3-丙烯基苯基)六氟丙 烷、2, 2 -雙(4-氣-3, 5 -二曱基笨基)六氟丙烷、2,2 -雙(4-氣苯基)丙烧、2,2 -雙(4 -氣-3-曱基苯基)丙烧、2,2-雙(4-氣-3-丙烯基苯基)丙烷、2, 2 -雙(4 -氯-3, 5 -二曱基苯基) 丙烷、2,2 -雙(4 -氣-3 -氟苯基)丙烷、2,2 _雙(4 -氣-3,5 -二氟苯基)丙烷、2, 2 -雙(4 -氯苯基)六氟丙烷、雙(4 -溴苯 基)曱烷、雙(4 -溴苯基)二苯基曱烷、2,2 -雙(4 _溴-3 -甲基 苯基)六氟丙燒、2,2 -雙(4 -溴-3-丙稀基苯基)六氟丙烧、 2,2 -雙(4 -溴-3,5 -二甲基苯基)六氟丙烷、2,2 -雙(4 -溴苯 基)丙烷、2,2 -雙(4 -溴- 3 -甲基苯基)丙烷、2,2 -雙(4 -溴- 3 -丙烯基苯基)丙烷、2, 2 -雙(4 -溴-3, 5 -二甲基苯基)丙烷、 2 , 2 -雙(4 -溴-3 -氟苯基)丙烷、2 , 2 -雙(4 -溴-3,5 -二氟苯基) 丙烷、雙(4 -氟苯基)甲烷、雙(4 -氟苯基)二苯基曱烷、2, 2-雙(4 -氟-3-曱基苯基)六氟丙烷、2, 2-雙(4 -氟-3-丙烯基苯 基)六氟丙烷、2, 2 -雙(4-氟-3, 5 -二曱基苯基)六氟丙烷、 2, 2 -雙(4 -氟苯基)丙烷、2, 2-雙(4 -氟-3 -曱基苯基)丙烷、 2, 2-雙(4 -氟-3-丙烯基苯基)丙烷、2, 2-雙(4-氟-3, 5-二曱 基苯基)丙烷、2, 2 -雙(4-氟-3-氟苯基)丙烷、2, 2 -雙(4 -氟-3,5 -二氟苯基)丙烷等。上述雙酚化合物亦可利用含有 鈉、鉀等的鹼性化合物,將氫氧基取代為-0 Μ ’基(Μ ’為鹼金 53 3 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屬)。在本發明中,亦可使上述一般式(2 9 )所示化合物 2 種以上進行共聚合。 【化28】
(式(3 0 )中,R 1D,R 11係指分別獨立的碳數1〜2 0烴基、氰 基、硝基、碳數1〜20烷氧基、芳香基、或鹵原子;R39,R4Q 係指氫氧基、齒原子、-0M’基(Μ’係鹼金屬)所構成組群中, 至少選擇 1 種;Υ 係指由-0-、-C0 -、-C00-、-C0NH_、-S-、 -S 0 2 -及伸苯基的組群中,至少選擇1種;e係指0或1 ; q,r係指0〜4整數。) 上述一般式(3 0 )所示化合物可舉例如:4,4 ’ -二氣聯 苯、4,4 ’ -二溴聯苯、4 , 4 ’ -二氟聯苯、4,4 ’ -二碘聯苯、4,4 ’ -二羥基聯苯、4, 4’-二羥基-3, 3’-二丙烯基聯苯、4, 4’ -二 羥基-3, 3’-二曱基聯苯、4, 4’ _二羥基- 3,3’-二乙基聯苯、 4,4 ’ -二曱基羥基-3,3 ’,5,5 ’ -四氟聯苯、4,4 ’ -二溴八氟聯 苯、4, 4-二羥基八氟聯苯、3,3’-二烯丙基- 4,4’-雙(4-羥 基)聯苯、4,4 ’ -二氯_ 2,2 ’ -三氟曱基聯苯、4,4 ’ -二溴 -2, 2’-三氟甲基聯苯、4, 4’ -二碘-2, 2’ -三氟甲基聯苯、雙 (4-氣苯基)砜、雙(4 -羥基苯基)砜、雙(4_氯苯基)醚、雙 (4-羥基苯基)醚、4, 4’ -二氯二苯基酮、4, 4’-二羥基二苯 基酮、2, 4 -二氣二苯基酮、2, 4 -二羥基二苯基酮等。上述 雙酚化合物亦可利用含有鈉、鉀等的鹼性化合物,將氫氧 54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基取代為-0M’基(Μ’為鹼金屬)。上述一般式(30)所示化合 物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 [化 29]
.....(31) (式(3 1 )中,R 12係指碳數1〜2 0烴基、氰基、硝基、碳數 1〜20烷氧基、芳香基、或鹵原子;R35,R36係指-OSChZ(其 中,Z係指烷基、鹵化烷基、或芳香基。)、氯原子、溴原 子、或埃原子;s係指0〜4整數。) 上述一般式(3 1 )所示化合物可舉例如:1,2 -二經基苯、 1,3 -二羥基苯、1,4 -二羥基苯、2, 3 -二羥基曱苯、2, 5-二 羥基曱苯、2, 6_二羥基曱苯、3, 4-二羥基曱苯、3, 5 -二羥 基甲苯、鄰二氯苯、鄰二溴苯、鄰二碘苯、鄰二曱基磺醯 氧基苯、2, 3-二氯甲苯、2, 3_二溴曱苯、2, 3-二碘曱苯、 3, 4 -二氣甲苯、3, 4 -二溴甲苯、3, 4-二碘曱苯、2, 3-二曱 基磺醯氧基苯、3,4 -二甲基磺醯氧基苯、間二氣苯、間二 溴苯、間二碘苯、間二甲基磺醯氧基苯、2,4 -二氣曱笨、 2,4*·二漠甲苯、2,4_二埃曱苯、3,5-二氯甲苯、3,5 -二漠 曱苯、3 ,5 -二碘曱苯、2, 6 -二氯曱苯、2 ,6 -二溴曱苯、2, 6-二碘甲苯、3, 5-二甲基磺醯氧基曱苯、2, 6 -二甲基磺醯氧 基曱苯、2,4 -二氣苯并三氟酸酯、2, 4 -二溴苯并三氟酸酯、 2,4 -二碘苯并三氟酸酯、3,5_二氣苯并三氟酸酯、3, 5 -二 溴三氟酸酯、3,5 -二碘苯并三氟酸酯、1,3 -二溴-2,4 , 5,6 - 5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四氟苯、2, 4 -二氯苄醇、3, 5 -二氣苄醇、2, 4 -二溴苄醇、 3,5 -二漠节醇、3,5 -二氣苯S分、3 , 5 -二漠苯S分、3,5 -二氣 第三丁氧基羰氧基苯、3 ,5 -二溴第三丁氧基羰氧基苯、2, 4-二氯苯曱酸、3,5 -二氣苯曱酸、2,4 -二溴苯曱酸、3,5 -二 溴苯甲酸、2,4 -二氯苯曱酸曱酯、3,5 -二氣苯曱酸曱酯、 3,5 -二溴苯曱酸甲酯、2,4 -二溴苯曱酸曱酯、2,4 -二氯苯 甲酸第三丁酯、3, 5 -二氣苯甲酸第三丁酯、2, 4 -二溴苯曱 酸第三丁酯、3,5 -二溴苯甲酸第三丁酯等。上述雙酚化合 物亦可利用含有鈉、鉀等的鹼性化合物,將氫氧基取代為 - 0M’基(M’為鹼金屬)。上述一般式(31)所示化合物可單獨 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一般式(6)所示化合物6 中的重複構造單位比例,在上述一般式(6 )中,I為0〜1 0 0 莫耳%,j為0〜1 0 0莫耳% (但,I + j = 1 0 0莫耳% )。 一般式(6 )所示化合物 6的合成方法,例如將雙酚化合 物與二鹵化化合物,在驗金屬化合物存在下,藉由在溶劑 中進行加熱便可獲得。上述雙酚化合物與二化化合物的 使用比例,係雙酚化合物為 4 5〜5 5莫耳%,最好為 4 8〜5 2 莫耳%,而二鹵化化合物為5 5〜4 5莫耳%,最好為5 2〜4 8莫 耳%。若雙酚化合物的使用比例未滿4 5莫耳%、或超過5 5 莫耳%,聚合物的分子量將不易上昇,將有塗膜塗佈性不佳 的情況發生。此時所使用的驗金屬化合物,可舉例如:氫氧 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鋰、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鋰、 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碳酸氫鋰、氫化鈉、氫化鉀、氫化 裡、金屬納、金屬钟、金屬裡等。該等可單獨使用1種, 56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 54 200531084 亦可同時使用2種以上。鹼金屬化合物的使用量係相對於 雙酚化合物,通常為1 0 0〜4 0 0莫耳%,最好為1 0 0〜2 5 0莫耳 %。此外,為求促進反應,亦可使用如:金屬銅、氯化亞銅、 氣化銅、漠化亞銅、漠化銅、埃化亞銅、峡化銅、硫酸亞 銅、硫酸銅、醋酸亞銅、醋酸銅、蟻酸亞銅、蟻酸銅等輔 助觸媒。此輔助觸媒的使用量係相對於雙盼化合物,通常 為1〜5 0莫耳%,最好為1〜3 0莫耳°/〇。 反應中所使用的溶劑,可使用如:吡啶、喹啉、二苯基 酮、二苯基醚、二烷氧基苯(烷氧基的碳數為 1〜4 )、三烷 氧基苯(烷氧基的碳數為 1〜4 )、二苯砜、二甲亞砜、二曱 石風、二乙亞石風、二乙楓、二異丙石風、四氫呋喃、四氫噻吩、 環丁砜、N -曱基-2 -吡咯啶酮、N -乙基-2 -吡咯啶酮、二甲 基咪唑酮、7 - 丁内酯、二曱基曱醯胺、二曱基乙醯胺等。 該等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同時使用2種以上。在合成一 般式(6 )所示化合物6之際的反應濃度,係在以單體重量為 基準之下為2〜5 0重量%,反應溫度則為5 0〜2 5 0 °C 。此外, 為將聚合物合成時所產生的金屬鹽或未反應單體予以去 除,最好過濾反應溶液,或將反應溶液利用對聚合物屬於 貧溶劑的溶劑進行再沈殿,或利用酸性、鹼性水溶液進行 洗淨。依此所獲得化合物 6,依GPC法所測得重量平均分 子量,通常為500〜500, 000,最好為800〜100, 000。 3 . 2 . 3 .化合物7 一般式(7 )所示聚合物(以下稱「化合物7」),例如將由 下述一般式(3 2 )與一般式(3 3 )所示化合物所構成組群中, 57 3 ] 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至少選擇1種的化合物,及由下述一般式(3 4 )及一般式(3 5 ) 所示化合物所構成組群中,至少選擇1種的化合物,在觸 媒存在下進行聚合便可製得。 [化 3 0 ]
.....{32)
C-CH 【化3 1】
C-CH (式(32),(33)中,RM〜R19及k,t,u,v,w係如同上述一般 式(8 )與上述一般式(9 )中的相關定義。) [化 3 2 ]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58 200531084 (式(34),(35)中,R19〜RH及l,w,x,y,z係如同上述一般 式(9 )及上述一般式(1 0 )所相關的定義;X ’係指鹵原子。) 上述一般式(3 2 )所示化合物可舉例如:4 , 4 ’ -二乙炔基 聯苯、3,3 ’ -二乙炔基聯苯、3,4 ’ -二乙炔基聯苯、4,4 ’ -二乙炔基二苯基醚、3, 3’-二乙炔基二苯基醚、3, 4’-二乙 炔基二苯基醚、4, 4’-二乙炔基二苯基酮、3, 3’-二乙炔基 二苯基酮、3, 4’-二乙炔基二苯基酮、4, 4’-二乙炔基二苯 基曱烷、3, 3’-二乙炔基二苯基甲烷、3, 4’-二乙炔基二苯 基甲烷、4, 4’ -二乙炔基苯曱酸苯基酯、3, 3’-二乙炔基苯 甲酸苯基酯、3, 4’-二乙炔基苯曱酸苯基酯、4, 4’-二乙炔 基苯曱醯苯胺、3, 3’-二乙炔基苯曱醯苯胺、3, 4’-二乙炔 基苯曱醯苯胺、硫化4,4 ’ -二乙炔基二苯、硫化3,3 ’ -二乙 炔基二苯、硫化3,4’-二乙炔基二苯、4,4’-二乙炔基二苯 石風、3,3’-二乙快基二苯石風、3,4’ _二乙块基二苯石風、2,4,4 - 三乙炔基二苯基醚、9, 9 -雙(4 -乙炔基苯基)荞、4, 4 二乙 炔基對聯三苯、4,4 ” -二乙炔基間聯三苯、4 , 4 π -二乙炔基 鄰聯三笨基等。該等化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同時使 用2種以上。 上述一般式(3 3 )所示化合物可舉例如:1,2 -二乙炔基 苯、1,3 -二乙炔基苯、1,4 -二乙炔基笨、2, 5 -二乙炔基曱 苯、3,4 -二乙炔基曱苯等。該等化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 或同時使用2種以上。 上述一般式(3 4 )所示化合物可舉例如:1,2 -雙(2 -溴苯 氧基)苯、1,2 -雙(2 -碘苯氧基)苯、1,2 -雙(3 -溴苯氧基) 59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苯、1,2 -雙(3 -碘苯氧基)苯、1 , 2 -雙(4 _溴苯氧基)苯、1,2 -雙(4 -碘苯氧基)苯、1,3 -雙(2 -溴苯氧基)苯、1,3 -雙(2 -碘苯氧基)苯、1 , 3 -雙(3 -溴苯氧基)苯、1 , 3 -雙(3 -碘苯氧 基)苯、1,3 -雙(4 -溴苯氧基)苯、1,3 -雙(4 -碘苯氧基)苯、 1,4 -雙(3 -溴苯氧基)苯、1,4 -雙(3 -碘苯氧基)苯、1,4 -雙 (2 -溴苯氧基)苯、1,4 -雙(2 -碘苯氧基)苯、1 , 4 -雙(4 -溴苯 氧基)苯、1,4 -雙(4 -碘苯氧基)笨、1 - ( 2 -溴苯曱醯 基)-3 - ( 2 -溴苯氧基)苯、1 - ( 2 -碘苯曱醯基)-3 - ( 2 -碘苯氧 基)苯、1 - ( 3 -溴苯曱醯基)-3 - ( 3 -溴苯氧基)苯、1 - ( 3 -碘苯 曱醯基)-3 - ( 3 -碘苯氧基)苯、1 - ( 4 -溴苯甲醯基)- 3 - ( 4 -溴 苯氧基)苯、1-(4-蛾苯曱醯基)-3 -(4-硬苯氧基)苯、1-(3-溴苯曱醯基)-4 - ( 3 -溴苯氧基)苯、1-(3-碘苯曱醯 基)-4 - ( 3 -碘笨氧基)苯、1 - ( 4 -溴苯曱醯基)-4 -( 4 -溴苯氧 基)苯、1_(4-碘苯曱醯基)-4-(4 -碘苯氧基)苯、2, 2’-雙(2-溴苯氧基)二苯基酮、2,2 雙(2 -碘苯氧基)二苯基酮、 2,4 ’ -雙(2 -溴苯氧基)二苯基酮、2,4 ’ -雙(2 -碘苯氧基)二 苯基酮、4 , 4 ’ -雙(2 -溴苯氧基)二苯基酮、4,4 ’ -雙(2 -碘苯 氧基)二苯基酮、2,2 ’ -雙(3 -溴苯氧基)二苯基酮、2,2 ’ -雙(3 -碘苯氧基)二苯基Sig 、2,4 ’ -雙(3 -溴苯氧基)二苯基 酮、2,4 ’ -雙(3 -碘苯氧基)二苯基酮、4,4 ’ -雙(3 -溴苯氧基) 二苯基酮、4 , 4 ’ -雙(3 -碘苯氧基)二苯基酮、2,2 ’ -雙(4 -溴苯氧基)二苯基酮、2,2 ’ -雙(4 -碘苯氧基)二苯基酮、 2,4 ’ -雙(4 -溴苯氧基)二苯基明、2,4 ’ -雙(4 -碘苯氧基)二 苯基酮、4, Γ -雙(4 -溴苯氧基)二笨基酮、4, 4’-雙(4 -碘苯 60 3 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39354 200531084 氧基)二苯基酮、2,2 ’ -雙(2 -溴苯曱醯基)二苯基酮、2,2 ’ -雙(2 -碘苯曱醯基)二苯基酮、2,4 ’ -雙(2 -溴苯曱醯基)二苯 基酮、2 , 4 ’ -雙(2 -碘苯曱醯基)二苯基酮、4 , 4 ’ -雙(2 -溴苯 曱醯基)二苯基酮、4,4 ’ -雙(2 -碘苯甲醯基)二苯基酮、 2 , 2 ’ -雙(3 _溴苯甲醯基)二苯基酮、2,2 ’ -雙(3 -碘苯甲醯基) 二苯基酮、2, 4’-雙(3-溴苯曱醯基)二苯基酮、2, 4’-雙(3-碘苯曱醯基)二苯基酮、4,4 ’ -雙(3 -溴苯曱醯基)二苯基 酮、4, 4’ -雙(3-碘苯甲醯基)二苯基酮、2,2’-雙(4-溴苯曱 醯基)二苯基酮、2, 2’-雙(4 -碘苯曱醯基)二苯基酮、2, 4’-雙(4 -溴苯甲醯基)二苯基酮、2,4 ’ -雙(4 -碘苯甲醯基)二苯 基酮、4, 4’-雙(4-溴笨曱醯基)二苯基酮、4, 4’-雙(4 -碘苯 甲醯基)二苯基酮、3, 4’-雙(2 -溴苯氧基)二苯基醚、3, 4’-雙(2 -碘苯氧基)二苯基醚、3,4 ’ -雙(3 -溴苯氧基)二苯基 醚、3,4 ’ -雙(3 -碘苯氧基)二苯基醚、3,4 ’ -雙(4 -溴苯氧基) 二苯基醚、3, 4’ -雙(4-碘苯氧基)二苯基醚、4, 4’-雙(2-溴苯氧基)二苯基醚、4, 4’-雙(2 -碘苯氧基)二苯基醚、 4,4 ’ -雙(3 -溴苯氧基)二苯基醚、4,4 ’ -雙(3 -碘苯氧基)二 苯基醚、4,4 ’ -雙(4 -溴苯氧基)二苯基醚、4,4 ’ -雙(4 -碘苯 氧基)二苯基醚、3, 4’-雙(2 -溴苯曱醯基)二苯基醚、3, 4’ -雙(2-碘苯曱醯基)二苯基醚、3, 4’-雙(3-溴苯曱醯基)二苯 基醚、3,4 ’ -雙(3 -碘苯甲醯基)二苯基醚、3,4 ’ -雙(4 -溴苯 甲醯基)二苯基醚、3, 4’-雙(4 -碘苯曱醯基)二苯基醚、 4 , 4 ’ -雙(2 -溴苯曱醯基)二苯基醚、4 , 4 ’ -雙(2 -碘苯曱醯基) 二苯基醚、4, 4’-雙(3-溴苯曱醯基)二苯基醚、4,4’-雙(3- 61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 54 200531084 碘苯曱醯基)二苯基醚、4,4 ’ -雙(4 -溴苯曱醯基)二苯基 醚、4, 4’-雙(4-碘苯曱醯基)二苯基醚、2, 2’-雙(4 -氣苯基) 二笨基次曱基(methylidene)、2,2’-雙(4-碘苯基)二苯基 次甲基、2 , 2 ’ -雙(4 -溴苯基)二苯基次曱基、2,2 ’ -雙(3 -氯苯基)二苯基次甲基、2, 2’-雙(3 -碘苯基)二苯基次曱 基、2 , 2 ’ -雙(3 -溴苯基)二苯基次曱基、9,9 -雙(4 -氯苯基) 荞、9 , 9 -雙(4 -碘苯基)苐、9,9 -雙(4 -溴苯基)g 、9,9 -雙 (3 _氯苯基)苐、9,9 -雙(3 -碘苯基)苐、9,9 -雙(3 -溴苯基) 荈、4,4 "-二氯間聯三苯、4,4 π -二碘間聯三苯、4,4 π -二溴 間聯三苯、4,4 Μ -二氣對聯三笨、4,4 ’ -二碘對聯三苯、4,4 π -二溴對聯三苯基等。該等化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同 時使用2種以上。 上述一般式(3 5 )所示化合物可舉例如:1,2 -二氯苯、 1,3 -二氯苯、1,4 -二氣苯、1,2 -二碘苯、1,3 -二碘苯、1,4 -二碘苯、1 , 2 -二溴苯、1,3 -二溴苯、1 , 4 -二溴苯、2,3 -二 氣甲苯、2, 4 -二氣曱笨、2, 5 -二氯曱苯、2, 6 -二氣曱苯、 3, 4-二氣曱苯、2, 3 -二碘曱苯、2, 4-二碘曱苯、2, 5-二碘 曱苯、2,6 -二碘曱苯、3,4 -二碘曱苯、2,3 -二溴曱苯、2,4 -二溴曱苯、2,5 -二溴曱苯、2,6 -二溴曱苯、3,4 -二溴曱苯 等。該等化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同時使用2種以上。 在本發明中,化合物7係將上述一般式(3 2 )所示化合物 及/或一般式(3 3 )所示化合物、與上述一般式(3 4 )所示化合 物及/或一般式(3 5 )所示化合物,在觸媒存在下進行聚合便 可製得;此時,上述一般式(3 2 )所示化合物及/或一般式(3 3 ) 62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所示化合物、與上述一般式(3 4 )所示化合物及/或一般式 (3 5 )所示化合物的使用比例,係相對於前者化合物總量 1 莫耳,後者化合物的總量為0 . 8〜1 . 2莫耳,最好為0 . 9〜1 . 1 莫耳,尤以0 . 9 5〜1 . 0 5為佳。若後者化合物總量未滿0 . 8 莫耳的情況時,或超越1 . 2莫耳的情況時,所獲得聚合物 的分子量將不易上昇。 化合物 7的製造最好將上述一般式(3 2 )〜(3 5 )所示化合 物,在含有過渡金屬化合物的觸媒存在下進行聚合。甚至, 最好為含有過渡金屬化合物與驗性化合物的觸媒,尤以由 下述(a)成分、(b)成分及(c)成分所構成者為佳。 (a )鈀鹽及相對於鈀以配位基鍵結、或供應以配位基鍵 結的基(原子團),而能形成錯合物(包括錯離子)的物質(以 下稱「配位基形成體」)、或鈀錯合物(配合必要亦可更添 加配位基形成體) (b ) —價銅化合物 (c )驗性化合物 (a )成分中,纪鹽可舉例如:氣化把、漠化ί巴、ί典化ί巴等。 該等化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同時使用2種以上。該 等鈀鹽的使用比例係相對於上述一般式(3 2 )〜(3 5 )所示化 合物的總量1莫耳,最好為0 . 0 0 0 1〜1 0莫耳,尤以0 . 0 0 1〜1 莫耳為佳。若未滿0 . 0 0 0 1莫耳,聚合將無法充分的進行, 反之,若超過1 0莫耳,精製將變為較困難。 (a )成分中,配位基形成體可舉例如:三苯膦、三鄰曱苯 膦、三氰基苯膦、三氰基曱膦等。其中,最好為三苯膦。 63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該等化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同時使用2種以上。配 位基形成體的使用比例係相對於上述一般式(3 2 )〜(3 5 )所 示化合物總量 1 莫耳,最好為 0 . 0 0 0 4〜5 0 莫耳,尤以 0 . 0 0 4〜5莫耳為佳。若未滿0 . 0 0 0 4莫耳,聚合將無法充分 的進行,反之,若超過5 0莫耳,精製將變為困難。 (a )成分中,鈀錯合物可舉例如:二氣雙(三苯膦)鈀、二 溴雙(三苯膦)鈀、二碘雙(三苯膦)鈀、二氣雙(三鄰曱苯膦) 鈀、二氣雙(三氰基苯膦)鈀、二氣雙(三氰基曱膦)鈀、二 溴雙(三鄰曱苯膦)鈀、二溴雙(三氰基苯膦)鈀、二溴雙(三 氰基曱膦)鈀、二碘雙(三鄰曱苯膦)鈀、二碘雙(三氰基苯 膦)鈀、二碘雙(三氰基曱膦)鈀、四(三苯膦)鈀、四(三鄰 曱苯膦)鈀、四(三氰基苯膦)鈀、四(三氰基曱膦)鈀等。其 中,最好為二氯雙(三苯膦)鈀、四(三苯膦)鈀。該等化合 物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同時使用2種以上。其中,鈀錯 合物的使用比例,係相對於上述一般式(3 2 )〜(3 5 )所示化合 物總量1莫耳,最好為0 . 0 0 0 1〜1 0莫耳,尤以0 . 0 0 1〜1莫 耳為佳。若未滿0. 0 0 0 1莫耳,聚合將無法充分的進行,反 之,若超過1 0莫耳,精製將變為困難。 (b ) —價銅化合物可舉例如:氯化銅(I )、溴化銅(I )、埃 化銅(I )等。該等化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同時使用2 種以上。其中,(b ) —價銅化合物的使用比例係相對於上述 一般式(3 2 )〜(3 5 )所示化合物總量 1 莫耳,最好為 0 . 0 0 0 1〜1 0莫耳,尤以0 . 0 0 1〜1莫耳為佳。若未滿0 . 0 0 0 1 莫耳,聚合將無法充分的進行,反之,若超過1 0莫耳,精 64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製將變為困難。 (C )驗性化合物可舉例如:°比咬、°比p各、六氫°比°井、°比p各 啶、六氫吡啶、曱°比啶、三曱胺、三乙胺、單乙醇胺、二 乙醇胺、二曱基單乙醇胺、單曱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 重氮雙環辛烷、重氮雙環壬烷、重氮雙環十一烷烯、氫氧 化四甲銨、二乙胺、氨、正丁胺、咪唑等。其中,最好為 如:二乙胺、六氫。比°定、正丁胺。該等化合物可單獨使用1 種,亦可同時使用2種以上。其中,(c)鹼性化合物的使用 比例係相對於上述一般式(3 2 )〜(3 5 )所示化合物總量 1莫 耳,最好為1〜1 0 0 0莫耳,尤以1〜1 0 0莫耳為佳。若未滿1 莫耳,聚合將無法充分的進行,反之,若超過1 0 0莫耳, 將無經濟效益可言。 3 . 2 . 4 .化合物8 一般式(1 1 )所示聚合物(以下稱「化合物 8」),係例如 將下述一般式(36)、與下述一般式(37)及(38)所示化合 物,進行反應便可製得。 [化 3 4 ]
【化3 5】
Ria,=——W2
I 6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化 3 6 ] ^-W2-=R13^ .....(3 S ) (式(3 6 )〜(3 8 )中,R 13,R 13 ’係指從氫原子或上述一般式 (1 2 )與(1 3 )所示芳香族基的組群中,至少選擇1種的基; W 1,W2係指從上述一般式(1 4 )與(1 5 )所示二價芳香族基所 構成組群中,至少選擇1種的基。) 一般式(1 1 )所示化合物8係將一般式(3 6 )之環戊二酮基 與一般式(37)及(38)之乙炔基,利用進行Diels-Alder反 應便可獲得。 化合物8的數平均分子量(Μ η )係大於3,5 0 0,最好大於 4,0 0 0,尤以未滿6,4 0 0為佳,更以未滿6,0 0 0為佳。此外, 化合物 8 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係大於 500,最好大於 8,0 0 0,最好未滿1 5,0 0 0,尤以未滿1 2,0 0 0為佳。更進一 步,化合物8最好具有未滿約2. 5,尤以未滿約2 · 3的多 分散性(M w / Μ η )為佳。 3 . 2 . 5 .化合物9 一般式(1 6 )所示聚合物(以下稱「化合物9」),係藉由 使以下一般式(3 9 )〜(4 1 )化合物進行反應而獲得。 【化37] h2n nh2 /\
HO OH {3 9} 66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式(3 9 )中,X係指選擇自上式(1 7 )中的1個構造。) IJOOCKOOi卜· ♦ · · (4 0) (式(4 0 )中,Y係指選擇自上式(1 8 )或(1 9 )中的1個構 造。) [化 38 ]
一般式(3 9 )所示化合物可舉例如:2,4 -二胺基間苯二 S分、4, 6-二胺基間苯二盼、2,2-雙(3 -胺基-4_經基苯基) 丙烧、2,2-雙(4-胺基-3-經基苯基)丙烧、3,3’-二胺基 -4,4 ’ -二羥基聯苯砜、4,4 ’ -二胺基-3,3 二羥基聯苯砜、 3,3 ’ -二胺基-4,4 ’ -二羥基聯苯、4,4 ’ -二胺基-3,3 ’ -二羥 基聯苯、9,9 -雙-{ 4 - (( 4 -胺基-3 -羥基)苯氧基)苯基}第、 9, 9 -雙-{4 -((3 -胺基-4-羥基)苯氧基)苯基}苐、9, 9-雙 - {4-((4-胺基-3-羥基)苯氧基-3-苯基)苯基}苐、9, 9-雙 -{4-((3-胺基-4-羥基)苯氧基-3-苯基)苯基}第、3, 3’ -二 胺基-4, 4’-二羥基二苯基醚、4,4’ _二胺基- 3,3’ -二羥基 二苯基醚等,惟未必僅限於該等。此外,亦可組合該等 2 種以上的二胺基苯酚化合物使用。 一般式(4 0 )所示化合物可舉例如:4 -曱基間苯二曱酸、 4-苯基間苯二曱酸、4第三丁基間苯二曱酸、4 -三甲基矽 烷基間苯二甲酸、4 -金剛烷基間苯二甲酸、5 -甲基間苯二 67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甲酸、5 -苯基間苯二曱酸、5 -第三丁基間苯二曱酸、5 -三 甲基矽烷基間苯二曱酸、5 -金剛烷基間苯二甲酸、2 -曱基 對苯二甲酸、2 -苯基對苯二曱酸、2_第三丁基對苯二曱酸、 2 -三曱基矽烷基對苯二曱酸、2 -金剛烷基對苯二曱酸、 4, 4’-雙(2 -甲基)苯基二羧酸、4, 4’-雙(3 -曱基)苯基二羧 酸、4, 4’-雙(2第三丁基)苯基二羧酸、4, 4’-雙(3第三丁 基)苯基二羧酸、4, 4’ _雙(2-三曱基矽烷基)苯基二羧酸、 4, 4’ -雙(3_三甲基矽烷基)苯基二羧酸、4, 4’-雙(2-金剛烷 基)苯基二羧酸、4, 4’-雙(3-金剛烷基)苯基二羧酸、6-曱 基萘基-1,4 -二羧酸、6 -第三丁基萘基-1,4_二羧酸、6-三 甲基矽烷基萘基-1,4 -二羧酸、6 -金剛烷基萘基-1,4 -二羧 酸、4*·甲基萘基-2,6 -二叛酸、4 -第三丁基萘基-2 ,6 -二叛 酸、4 -三甲基矽烷基萘基-2 ,6 -二羧酸、4 -金剛烷基萘基 - 2,6 -二羧酸等,惟未必僅限於該等。此外,亦可組合該等 化合物之中2種以上使用。 本發明所使用之含有一般式(4 1 )所示構造的二羧酸,可 舉例如:1 , 3 -金剛烷二羧酸、2 , 5 -二甲基金剛烷-1,3 -二羧 酸、2, 5 -二苯基金剛烷-1,3 -二羧酸、2, 5-雙(第三丁基) 金剛烷-1,3 -二羧酸等,惟未必僅限於該等。此外,亦可組 合該等化合物中之2種以上使用。 化合物 9之調製方法係可利用週知酸氯化法、活性酯 法,或在聚磷酸、二環己基羧二醯亞胺等脱水縮合劑存在 下,依縮合反應所施行的合成方法等。 在本發明中,最好一般式(3 9 )所示二胺基苯酚化合物(Μ 68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莫耳)、與一般式(4 0 )所示二羧酸(N 莫耳)的莫耳比 (N/M),在0,5〜0.9範圍内進行反應,而形成具有分支構造 的聚合物。若莫耳比(N / Μ )大於0 . 9,恐將因二羧酸的龐大 取代基而導致低介電率化效果降低的情況發生,反之,若 莫耳比(N / Μ )小於 0 . 5,所獲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將無法提 昇,將殘留未反應的二胺基苯酚化合物,恐將在有機絕緣 膜的成膜中造成問題,或形成脆弱有機絕緣膜的問題。 聚合方法之一例係針對利用酸氯化法製造聚合物的情 況進行説明。例如,在Ν,Ν -二甲基曱醯胺等觸媒存在下, 將一般式(4 0 )所示二羧酸(例如 5 -第三丁基間苯二曱 酸)、與過量亞硫醯(二)氣,在室溫至 7 5 °C中進行反應, 並利用加熱與減壓餾除過剩亞硫醯(二)氣之後,將殘渣利 用己烷等溶劑進行再結晶,便獲得氯化5 -第三丁基間笨二 甲酸。接著,將一般式(3 9 )所示二胺基苯酚化合物(例如 2, 2 -雙(3 -胺基-4-羥基苯基)丙烷),通常溶解於 N -曱基 -2 -吡咯啶酮、Ν , N -二曱基乙醯胺等極性溶劑中,並在其中 將預先調製得的上述二羧酸之氣化合物,在三乙胺等酸受 體存在下,於室溫至-3 0 °C中進行反應,便可獲得以一般式 (1 6 )所示聚苯并呤唑先質為主構造,由聚合物所構成的化 合物9。 再者,改由一般式(4 0 )所示二羧酸化合物的活性酯化合 物取代上述酸氣化合物,與二胺基苯盼化合物進行反應, 仍可獲得化合物9。 在本發明供有機系絕緣膜用之膜形成用組成物的形成 69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步驟中,配合必要可使用溶劑。聚合溶劑並無特別限制, 可舉例如,·氯仿、二氯甲烷、1,2 -二氯乙烷、氯苯、二氯苯 等鹵系溶劑;苯、曱苯、二曱苯、均三曱苯、二乙基苯等芳 香族烴系溶劑;二乙醚、四氫呋喃、二哼烷、雙(2 -曱氧乙) 醚、窗香_ 、二乙二醇二甲基Si$ 、二乙二醇二乙基_ 、二 乙二醇曱基乙基醚等之醚系溶劑;丙酮、甲乙酮、2 -庚酮、 環己酮、環戊酮等酮系溶劑;醋酸曱S旨、醋酸乙S旨、醋酸丙 酯、醋酸丁酿、乳酸曱S旨、乳酸乙酉旨、乳酸丁 6旨、T — 丁内 酯等之S旨系溶劑;N,N -二曱基曱醯胺、N,N -二曱基乙醯胺、 N -甲基-2 -吡咯啶酮等醯胺系溶劑等。該等溶劑最好使用經 充分乾燥且經脱氧者。該等溶劑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同 時使用2種以上。聚合溶劑中的單體(聚合成分)濃度,最 好為1〜8 0重量%,尤以5〜6 0重量%為佳。此外,聚合溫度 最好為0〜1 5 0 °C ,最好為5〜1 0 0 °C。另外,聚合時間最好為 0 . 5〜1 0 0小時,尤以1〜4 0小時為佳。 在本發明中,為形成有機系絕緣膜,將上述化合物 5〜9 的組群中至少選擇1種聚合物,溶解於有機溶劑中便可獲 得組成物 3,再將此組成物 3塗佈於基板而形成塗膜,再 對此塗膜進行加熱。藉此便可獲得有機系絕緣膜。在此可 使用於組成物3的有機溶劑,可舉例如:正戊烷、異戊烷、 正己院、異己院、正庚院、異庚:):完、2,2, 4-三甲基戊ί完、 正辛烷、異辛烷、環己烷、曱基環己烷等脂肪族烴系溶劑; 苯、甲苯、二甲苯、乙基苯、三甲基苯、曱基乙基苯、正 丙苯、異丙苯、二乙基苯、異丁基苯、三乙基苯、二異丙 70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苯、正戊基萘、三甲基苯等芳香族烴系溶劑;甲醇、乙醇、 正丙醇、異丙醇、正丁醇、異丁醇、第二丁醇、第三丁醇、 正戊醇、異戊醇、2 -曱基丁醇、第二戊醇、第三戊醇、3 -曱氧基丁醇、正己醇、2 -曱基戊醇、第二己醇、2 -乙基丁 醇、第二庚醇、庚醇-3、正辛醇、2 -乙基己醇、第二辛醇、 正壬醇、2, 6-二曱基庚醇-4、正癸醇、第二-十一烷醇、三 曱基壬醇、第二-十四烷醇、第二-十七烷醇、苯酚、環己 醇、甲基環己醇、3, 3, 5 -三甲基環己醇、苄醇、苯基甲基 曱醇、二丙酮醇、甲酚等單醇系溶劑;乙二醇、1,2 -丙二醇、 1,3 -丁二醇、戊二醇- 2,4、2_甲基戊二醇-2, 4、己二醇 -2,5'庚二醇_2, 4、2 -乙基己二醇-1,3、二乙二醇、二丙 二醇、三乙二醇、三丙二醇、甘油等多元醇系溶劑;丙酮、 曱乙酮、曱基正丙酮、甲基正丁酮、二乙酮、曱基異丁酮、 曱基正戊酮、乙基正丁酮、甲基正己酮、二異丁酮、三曱 基壬酮、環己酮、環戊酮、2 -己酮、甲基環己酮、2,4 -戊 二酮、丙酮基丙酮、二丙酮醇、苯乙酮、小茴香酮等酮系 溶劑;乙醚、異丙醚、正丁醚、正己醚、2 -乙基己醚、環氧 乙烷、1,2 -環氧丙烷、二茂烷、4 -曱基二茂烷、二(¾烷、 二曱基二pf烷、乙二醇單曱醚、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二 乙醚、乙二醇單正丁醚、乙二醇單正己醚、乙二醇單苯基 醚、乙二醇單-2-乙基丁醚、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單曱 喊、二乙二醇單乙驗、二乙二醇二乙驗、二乙二醇單正丁 醚、二乙二醇二正丁醚、二乙二醇單正己醚、乙氧基三甘 醇、四乙二醇二正丁醚、丙二醇單曱醚、丙二醇單乙醚、 71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丙二醇單丙醚、丙二醇單丁醚、二丙二醇單曱醚、二丙二 醇單乙醚、三丙二醇單曱醚、四氫呋喃、2 -曱基四氫呋喃 等醚系溶劑;碳酸二乙酯、醋酸甲酯、醋酸乙S旨、r - 丁内 酷、7 -戊内S旨、醋酸正丙S旨、醋酸異丙S旨、醋酸正丁 S旨、 醋酸異丁酯、醋酸第二丁酯、醋酸正戊酯、醋酸第二戊酯、 醋酸3 -甲氧基丁酯、醋酸曱基戊酯、醋酸2 -乙基丁酯、醋 酸2 -乙基己酯、醋酸苄酯、醋酸環己酯、醋酸曱基環己酯、 醋酸正壬酯、乙醯醋酸甲酯、乙醯醋酸乙酯、醋酸乙二醇 單曱醚酯、醋酸乙二醇單乙醚酯、醋酸二乙二醇單甲醚酯、 醋酸二乙二醇單乙醚酯、醋酸二乙二醇單正丁醚酯、醋酸 丙二醇單甲醚酯、醋酸丙二醇單乙醚酯、醋酸丙二醇單丙 醚酯、醋酸丙二醇單丁醚酯、醋酸二丙二醇單甲醚酯、醋 酸二丙二醇單乙醚酯、二醋酸甘醇酯、醋酸曱氧基三甘醇 酯、丙酸乙酯、丙酸正丁酯、丙酸異戊酯、草酸二乙酯、 草酸二正丁酯、乳酸曱酯、乳酸乙酯、乳酸正丁酯、乳酸 正戊酯、丙二酸二乙酯、酞酸二曱酯、酞酸二乙酯等酯系 溶劑;N -曱基甲醯胺、N,N -二曱基曱醯胺、N,N -二乙基曱醯 胺、乙醯胺、N -曱基乙醯胺、N,N -二曱基乙醯胺、N -曱基 丙醯胺、N -曱基吡咯啶酮等含氮系溶劑;硫化二曱基、硫化 二乙基、嗟吩、四氫嘆吩、二曱亞颯、四氫σ塞吩石風、1,3 -丙烷磺内酯等含硫系溶劑等。該等溶劑可單獨使用1種, 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 再者,本發明的膜形成用組成物,亦可更添加膠體狀氧 化矽、供形成有機系絕緣膜用的化合物5〜9以外之有機聚 72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合物、界面活性劑、石夕烧偶合劑、自由基發生劑、含有聚 合性雙鍵的化合物、聚合性三鍵等成分。 3 . 3 .有機系絕緣膜之成膜方法 有機系絕緣膜之形成係將上述組成物3塗佈於基材,經 去除溶劑之後,藉由將塗膜進行加熱而硬化便可形成。首 先,組成物1對基材的塗佈方法有如旋塗、浸塗、滾筒摻 合、喷塗等。此時的膜厚可形成乾燥膜厚,單次塗敷的厚 度為1〜lOOOnm左右,2次塗敷的厚度為2〜2000nm左右的 塗膜。 加熱的方法係例如在6 0〜6 0 0 °C左右的溫度中,通常進行 1分鐘〜2 4 0分鐘左右的加熱,便可使塗膜乾燥。此情況下, 加熱方法可使用如加熱板、烤箱、高溫爐等,加熱環境可 在大氣下、氮環境下、氬環境下、真空下、控制著氧濃度 的減壓下等環境中實施。此外,照射電子束、紫外線亦可 形成塗膜,此情況下,將可縮短乾燥時間係屬較佳狀況。 在形成該等積層絕緣膜之時,分別將聚矽氧烷層、聚碳 矽烷層、有機膜在半硬化狀態下進行積層之後,藉由將 3 層統籌一次硬化,便可縮短製程時間。 4.絕緣膜 本發明之絕緣膜係依上述絕緣膜之形成方法所獲得的 絕緣膜。換句話說,至少積層著聚矽氧烷系絕緣膜、聚碳 矽烷系絕緣膜及有機系絕緣膜的多層絕緣膜。此絕緣膜係 在所謂Low-k膜的聚矽氧烷系絕緣膜、與有機系絕緣膜之 間,存在著聚碳矽烷系絕緣膜。聚碳矽烷系絕緣膜即使暴 73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露於依R I E等所施行的蝕刻處理處理環境中之情況時,遭 受蝕刻損傷的情況仍較少。因而,有機系絕緣膜下層的聚 矽氧烷系絕緣膜便不致發生蝕刻損傷情況。所以,本發明 的絕緣膜係在保持著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之低介電常數的情 況下,亦對蝕刻處理、灰化處理或濕式洗淨等製程具有優 越的对性等。 再者,本發明之絕緣膜係含有具雙重鑲嵌構造佈線層的 半導體裝置;當形成介層洞部的層採用聚矽氧烷系絕緣 膜,而形成溝渠部的層採用有機系絕緣膜之情況時,將特 別具優點。此態樣中,首先為形成溝渠部而施行有機系絕 緣膜的蝕刻處理,在此蝕刻處理中,於下層的聚矽氧烷系 絕緣膜中將發生蝕刻處理損傷情況。但是,依照本發明, 藉由將聚碳矽烷系絕緣膜介設於有機系絕緣膜、與聚矽氧 烷系絕緣膜之間,便可保護聚矽氧烷系絕緣膜。所以,依 照本發明絕緣膜,便可提供具有更高信賴性佈線層的半導 體裝置。 本發明之絕緣膜係可有效使用於如:L S I、系統 LSI、 DRAM、SDRAM、RDRAM、D-RDRAM 等半導體元件用層間絕緣 膜、半導體元件表面被覆膜等保護膜、多層佈線基板的層 間絕緣膜、液晶顯示元件用保護膜、或抗絕緣膜等用途方 面。 【實施方式】 5 .實施例 其次,針對本發明舉實施例進行更具體的說明。另外, 74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實施例與比較例中之「份」及「%」在無特別限制的前提下, 分別指重量份及重量%。其中,以下記載係概括的描述本發 明態樣,惟本發明並未限定於該等記載。 5 . 1 .聚碳矽烷溶液之調製 5 , 1 . 1 .調製例1 將市售聚碳矽烷(商品名「N I P U S I T y p e - s」、可從日本 碳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的聚二曱基矽烷之碳矽烷化聚合 物),在丙二醇單丙醚與環己酮之混合溶液(重量比為丙二 醇單丙醚:環己酮=5 0 : 5 0 )中,溶解成固形份含有量2 %的狀 態,而獲得膜形成用組成物(A )。 5 . 1 . 2 .調製例2 將聚烯丙基二氫化碳矽烷(商品名「S P - 1 0」、可從斯達 發亞公司取得的聚二曱基矽烷之碳矽烷化聚合物),在丙二 醇單丙醚與 2 -庚酮的混合溶液(重量比為丙二醇單丙醚: 環己酮=5 0 : 5 0 )中’,溶解成固形份含有量 2 %的狀態,而獲 得膜形成用組成物(B )。 5 . 2 .絕緣膜之形成 5 . 2 . 1 .實施例1 首先,依下述方法取得聚矽氧烷化合物。在石英製可分 離燒瓶中,裝入蒸餾乙醇 5 7 0 g、離子交換水1 6 0 g及1 0 % 氫氧化四曱銨水溶液 3 0 g,並均勻攪拌。其次,在此溶液 中添加曱基三曱氧基矽烷1 3 6 g與四乙氧基矽烷2 0 9 g的混 合物。在將溶液保持於5 5 °C的狀態下,施行2小時反應。 接著,在此溶液中添加丙二醇單丙醚3 0 0 g,然後,採用5 0 75 3 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C的蒸發器將溶液濃縮至 1 ο % (換算成完全水解縮合物), 之後,添加醋酸的1 0 %丙二醇單丙醚溶液1 0 g,而獲得塗佈 液。將此塗佈液利用0 . 2 // m孔徑的鐵氟龍(註冊商標)製之 過濾器進行過濾,而獲得聚矽氧烷化合物之膜形成用組成 物(C)。 將此膜形成用組成物(C )利用旋塗機塗佈於 8 英吋矽晶 圓上,並在 4 0 0 °C中施行燒成,而獲得L 〇 w - k膜的聚矽氧 烷系絕緣膜(膜厚4 0 0 n in、介電率2 . 3 )。 接著,在此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上,利用旋塗機塗佈著膜 形成用組成物(A ),並在8 0 °C中施行1分鐘、在2 0 0 °C中施 行1分鐘的乾燥,而形成保護層的聚碳矽烷系絕緣膜(膜厚 1 0 n m ) 〇 其次,在此聚碳矽烷系絕緣膜上形成有機系絕緣膜。當 形成此有機系絕緣膜之際,首先利用下述方法,調製得供 有機系絕緣膜用的膜形成用組成物(D )。 在具備有溫度計、氬氣導入管、攪拌裝置的l,000ml之 三口燒瓶中,添加入四氫呋喃1 2 0 m 1、四三苯膦鈀3 . 4 6 g、 二氣雙三苯膦纪2 . 1 g、峡化銅1,4,4 g、六氫吼°定2 0 m 1、 及 4,4 ’ -雙(2 -碘苯氧基)二苯基酮 1 8 5 · 7 2 g。其次,添加 4,4 ’ -二乙炔基二苯基醚6 5 . 4 8 g並在2 5 °C中施行2 0小時 反應。將此反應液利用醋酸5公升重複2次再沈殿之後, 再溶解於環己酮中並利用超純水進行2次洗淨。其次,利 用曱醇5公升施行再沈殿,並將所獲得沈殿物進行過濾、 乾燥,而獲得重量平均分子量3 5,0 0 0的聚合物。將此聚合 76 3 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物2 0 g溶解於環己酮1 8 0 g中,而獲得膜形成用組成物(D )。 另外,上述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 w )係依下述條 件,利用凝膠滲透層析儀(G P C )法進行測定。 試料:將四氫呋喃使用為溶劑,並將聚合物1 g溶解於1 0 0 c c 四氫呋喃中而調製得。 標準聚苯乙烯:使用美國布雷俠化學公司製的標準聚笨乙 稀。 , 裝置:美國渥達斯公司製之高溫高速凝膠滲透層析儀(型 E :150-CALC/GPC) 管柱:昭和電工(股)製SHODEX A-80M(長度50cm) 測定溫度:4 0 °C流速: 將此膜形成用組成物(D )利用旋塗法塗佈於聚碳矽烷系 絕緣膜上。然後,在 4 0 0 °C中施行1小時的燒成,而形成 有機系絕緣膜。 依此的話,便獲得由3層絕緣膜的積層體所構成的實施 例1之絕緣膜。 5 . 2 . 2 .實施例2 將與如同實施例 1中所獲得的膜形成用組成物(C ),利 用旋塗機塗佈於8英吋矽晶圓上,在8 0 °C中施行1分鐘的 乾燥,接著在2 0 0 °C中施行1分鐘的乾燥,而獲得未硬化 的聚石夕氧烧系絕緣膜(膜厚4 0 0 n m )。 其次,在此未硬化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上,利用旋塗機塗 佈著膜形成用組成物(A ),在8 0 °C中施行1分鐘的乾燥, 接著在2 0 (TC中施行1分鐘的乾燥,而形成保護層的聚碳 77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矽烷系絕緣膜(膜厚1 0 n m )。 其次,將膜形成用組成物(D )利用旋塗法塗佈於聚碳矽 烷系絕緣膜上。然後,在4 0 0 °C中施行1小時的燒成,而 形成有機系絕緣膜。 依此的話,便獲得由3層絕緣膜的積層體所構成的實施 例2之絕緣膜。 5 . 2 . 3 .實施例3 將與如同實施例 1中所獲得的膜形成用組成物(C ),利 用旋塗機塗佈於8英吋矽晶圓上,在8 0 °C中施行1分鐘的 乾燥,接著在2 0 0 °C中施行1分鐘的乾燥,而獲得未硬化 的聚矽氧烷系絕緣膜(膜厚4 0 0 n m )。 其次,在此未硬化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上,利用旋塗機塗 佈著膜形成用組成物(Β ),在8 0 °C中施行1分鐘的乾燥, 接著在2 0 0 °C中施行1分鐘的乾燥,而形成保護層的聚碳 矽烷系絕緣膜(膜厚1 0 n m )。 其次,將膜形成用組成物(D )利用旋塗法塗佈於聚碳矽 烷系絕緣膜上。然後,在4 0 0 °C中施行 1小時的燒成,而 形成有機系絕緣膜。 依此的話,便獲得由3層絕緣膜的積層體所構成的實施 例 3之絕緣膜。 5 . 2 . 4 .比較例1 將實施例 1中所獲得膜形成用組成物(C ),利用旋塗機 塗佈於8英吋矽晶圓上,並在4 0 0 °C中施行燒成,而獲得 聚矽氧烷系絕緣膜(膜厚4 0 0 n in、介電率2 . 3 )。 78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其次,將膜形成用組成物(D )利用旋塗法塗佈於聚矽氧 烷系絕緣膜上。然後,在 4 0 0 °C中施行 1小時的燒成,而 形成有機系絕緣膜。在此比較例1中並未形成保護層的聚 碳矽烷系絕緣膜,而獲得由2層絕緣層所構成的絕緣膜。 5 . 3 .絕緣膜之評估 5 . 3 . 1 .介電常數之測定 對所獲得絕緣膜利用沈積法形成鋁電極圖案,而製成介 電常數測定用樣本。針對各樣本,依頻率1 0 0 k Η z的頻率, 採用横河·修雷得帕佳德(股)製的 Η Ρ 1 6 4 5 1 Β 電極及 ΗΡ4 2 8 4 Α精密LCR計,依照CV法測定介電常數。測定結果 如表 1所示。 5 . 3 . 2 .膜厚之評估 採用Ν Μ科技公司製、η & k分析儀1 5 0 0多層解析模型, 計算出由積層體所構成的絕緣膜之各層膜厚。依此所計算 出的各層膜厚,便使用於5 . 2. 3 .的求取介電常數方面。 5 . 3 . 3 .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之介電常數計算 另外,測定在矽晶圓上已成膜的有機系絕緣膜之介電常 數,經積層後,有機系絕緣膜亦具有此介電常數。採用此 介電常數値,從利用多層解析所獲得各層膜厚、及積層體 的介電常數測定結果,採用串聯電容器模型計算出聚矽氧 烷系絕緣膜的介電常數。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5 · 3 · 4 ·膜之藥液耐性(製程耐性) 將各實施例1〜3與比較例1中所獲得晶圓積層體,裁剪 為2 in in X 1 0 m in尺寸而形成樣本。將此樣本在室溫中,於0 , 2 °/〇 79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稀氟酸水溶液中浸潰1分鐘。利用SEM觀察樣本的截面, 觀察聚矽氧烷系絕緣膜是否有因稀氟酸而蝕刻。測定結果 如表 1所示。 5 . 3 . 5 . R I E对性評估 針對由各實施例1〜3與比較例1所獲得的絕緣膜,在4 0 0 °C 、1小時、氮環境下施行燒成之後,將各積層膜採用東 京電子公司製之電漿蝕刻處理裝置,在採用氨或氧的有機 Low-k膜蝕刻處理條件下暴露,利用暴露前後的矽氧烷 L 〇 w - k膜之介電率變化來評估R I E耐性。另外,暴露前後 的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介電常數,將測定結果表示於表1中。 5 . 3 . 6 .破壞韌性測定 採用4點彎曲法,測定實施例1〜3與比較例1所獲得絕 緣膜的聚矽氧烷系絕緣膜與有機絕緣膜界面之黏著強度。 測定結果如表2所示。 【表1】 蝕刻處理氣體 聚矽氧烷系絕緣 膜之介電常數 因稀氟酸所造成 的蝕刻處理損傷 實施例1 無 2.29 無 實施例1 氨 2.33 無 實施例1 氧 2.35 無 實施例2 無 2. 3 無 實施例2 氨 2.37 無 實施例2 氧 2. 4 無 實施例3 無 2.31 無 實施例3 氨 2.36 無 實施例3 氧 2.38 無 比較例1 無 2. 27 有 比較例1 氨 2.89 有 比較例1 氧 3. 56 無 80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表2】 破壞韌性 (J / m 2) 實施例1 6 實施例2 8.7 實施例3 10.5 比較例1 4.8 在實施例 1〜3之絕緣膜中,聚碳矽烷系絕緣膜形成 矽氧烷系絕緣膜上,而聚碳矽烷系絕緣膜具有聚矽氧 絕緣膜之保護層的機能。所以,如表1所示,在實施你 的絕緣膜中,當將聚碳矽烷系絕緣膜形成於聚矽氧烷 緣膜上的情況時,並未發現介電常數上昇及遭受氟酸 的情況。依此確認到依照實施例1〜3的絕緣膜,便可 當對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上方所形成的有機系絕緣膜, 蝕刻處理之際發生損傷情形(因蝕刻處理中所使用電 成的損傷)。 相對於此,在比較例1的絕緣膜中,因為並未形成 矽烷系絕緣膜,因而如表1所示,確認到除將因蝕刻 而發生損傷,且介電常數將上昇。 再者,如表2所示,實施例1〜3的絕緣膜在相較於 例1的絕緣膜之下,確認到破壞韌性較良好,且密接 將提昇。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於聚 烷系 1〜3 系絕 I虫刻 抑制 施行 漿造 聚碳 處理 比較 強度 81

Claims (1)

  1. 200531084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絕緣膜之形成方法,係包含有: 在基材上形成聚矽氧烷系絕緣膜的步驟; 在上述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上,形成聚碳石夕 c a r b 〇 s i 1 a n e )系絕緣膜的步驟;以及 在上述聚碳矽烷系絕緣膜上,形成有機系絕 驟;之絕緣膜之形成方法, 其特徵為, 上述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係 將從依下述一般式(1 )〜(3 )所示化合物的組群 之至少1種的矽烷化合物,施行水解縮合而形成 RaSi (0R1)4-a ............ (1 ) (式中,R係指氫原子、氟原子或一價有機基; 價有機基;a係指1〜2整數;) Si (0R2)4 ............ (2) (式中,R2係指一價有機基;) R3b(R40)3-bSi-(R7)d-Si (0R5)3-cR6c ............ [式中,R3〜R6係相同或互異,分別為一價有機 c係指相同或互異的0〜2之數;R7係指氧原子、 -(CH2)m-所示的基(其中,m係指1〜6之整數);d 1 ;] 上述聚碳矽烷系絕緣膜係 將下述一般式(4 )所示聚碳矽烷化合物溶解於 獲得之溶液進行塗佈後,再將塗膜施行加熱而形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烷(p〇 1 y 緣膜的步 中所選出 R 1係指一 (3) 基;b與 伸苯基或 係指0或 溶劑中所 成; 82 200531084 [化 3 9 ]
    .....(4) (式中,R8〜R11係指相同或互異,為氫原子、鹵原子、羥 基、烧氧基、石黃酸基(sulfogroup)、甲石黃酸基、三氟甲石黃 酸基、一價有機基;R 12〜R 14係相同或互異,為取代或非取 代之伸烧基、稀基、炔基、伸芳香基;x、y、z係指0〜10,000 之整數,且滿足10<x + y + z<20,000的條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絕緣膜之形成方法,其中, 上述有機系絕緣膜係在將具有全芳香族高分子 (polyarylene)、聚芳香基醚、聚cif唑淋、及聚苯并環丁烯 骨架的聚合物之至少1種溶解或分散於溶劑中而獲得的溶 液進行塗佈之後,再將塗膜施行加熱而形成。 3. —種絕緣膜,係包含有: 在基材上所形成的聚矽氧烷系絕緣膜; 在上述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上所形成的聚碳矽烷系絕緣 膜;以及 在上述聚碳矽烷系絕緣膜上所形成的有機系絕緣膜;之 絕緣膜, 其特徵為, 上述聚矽氧烷系絕緣膜係 將從下述一般式(1 )〜(3 )所示化合物的組群中所選出之 83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至少1種的矽烷化合物,施行水解縮合而形成; RaSi (0R1)4-a ............ ( 1 ) (式中,R係指氫原子、氟原子或一價有機基; 價有機基;a係指1〜2之整數;) Si (0R2)4 ............ (2) (式中,R2係指一價有機基;) R3b(R40)3-bSi-(R7)d-Si(0R5)3-cR6c ............ [式中,R3〜R6係相同或互異,分別為一價有機 c係指相同或互異的0〜2之數;R7係指.氧原子、 -(C Η 2) m -所示的基(其中,m係指1〜6之整數);d 1 ;] 上述聚碳矽烷系絕緣膜係 將下述一般式(4 )所示聚碳矽烷化合物溶解於 獲得之溶液進行塗佈後,再將塗膜施行加熱而形 [化 4 0 ] R 1係指一 (3) 基;b與 伸苯基或 係指0或 溶劑中所 成;
    .....(4) (式中,R 8〜R 11係相同或互異,為氫原子、鹵原 烷氧基、磺酸基、甲磺酸基、三氟甲磺酸基、一價 R 12〜R 14係相同或互異,為取代或非取代之伸烷基 炔基、伸芳香基;X、y、ζ係指0〜1 0,0 0 0之整數 1 0 < X + y + z < 2 0,0 0 0 的條件)。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羥基、 有機基; 、稀基、 ,且滿足 84 200531084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絕緣膜,其中,上述有機系 絕緣膜係在將全芳香族高分子、聚芳香基醚、聚唑啉、 及聚苯并環丁烯的至少1種溶解或分散於溶劑中而獲得的 溶液進行塗佈之後,再將塗膜施行加熱而形成。 5. —種膜形成用組成物,係於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絕 緣膜之形成方法所使用之用於聚碳矽烷系絕緣膜之組成 物,其特徵為, 由將下述一般式(4 )所示聚碳矽烷化合物溶解於溶劑中 之溶液所形成; 【化4 1】
    (4) (式中,R8〜R 11係指相同或互異,為氫原子、鹵原子、羥 基、烧氧基、確酸基、曱績酸基、三氟甲石黃酸基、一價有 機基;R 12〜R 14係相同或互異,為取代或非取代之伸烷基、 烯基、炔基、伸芳香基;X、y、z係指0〜10, 000之整數, 且滿足1 0 < X + y + z < 2 0,0 0 0的條件)。 8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39354 200531084 七、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 )圖。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無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RaSiCOR1)^ ............⑴ Si(〇R2)4 ............(2) R3b(R40)3_bSi-(R7)d-Si(0R5)3.cR6c ............(3)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 ] 39354 4
TW93139354A 2003-12-19 2004-12-17 Insulating film, method for forming same and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same TW20053108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23047A JP4737361B2 (ja) 2003-12-19 2003-12-19 絶縁膜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1084A true TW200531084A (en) 2005-09-16
TWI380323B TWI380323B (zh) 2012-12-21

Family

ID=34697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3139354A TW200531084A (en) 2003-12-19 2004-12-17 Insulating film, method for forming same and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sam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210812A1 (zh)
EP (1) EP1696478A4 (zh)
JP (1) JP4737361B2 (zh)
KR (1) KR101095746B1 (zh)
TW (1) TW200531084A (zh)
WO (1) WO20050599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68538A1 (ja) * 2004-01-16 2005-07-28 Jsr Corporation 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ポリマー、絶縁膜形成用組成物、絶縁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絶縁膜
WO2005068541A1 (ja) * 2004-01-16 2005-07-28 Jsr Corporation 有機シリカ系膜の形成方法、有機シリカ系膜、配線構造体、半導体装置、および膜形成用組成物
EP1719793A4 (en) * 2004-02-26 2009-05-20 Jsr Corp POLYM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AN INSULATING FILM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JP5110238B2 (ja) * 2004-05-11 2012-12-26 Jsr株式会社 絶縁膜形成用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シリカ系絶縁膜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
JP5110239B2 (ja) 2004-05-11 2012-12-26 Jsr株式会社 有機シリカ系膜の形成方法、膜形成用組成物
WO2005108469A1 (ja) * 2004-05-11 2005-11-17 Jsr Corporation 有機シリカ系膜の形成方法、有機シリカ系膜、配線構造体、半導体装置、および膜形成用組成物
EP1981074B1 (en) * 2006-02-02 2011-06-22 JSR Corporation Organic silica fil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same,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insulating film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wiring structur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JP2007273494A (ja) * 2006-03-30 2007-10-18 Fujitsu Ltd 絶縁膜形成用組成物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7324350A (ja) 2006-05-31 2007-12-13 Tokyo Electron Ltd 熱処理方法および熱処理装置、ならびに基板処理装置
JP5212591B2 (ja) * 2006-12-28 2013-06-19 Jsr株式会社 積層体、絶縁膜、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KR20090119903A (ko) * 2007-02-14 2009-11-20 제이에스알 가부시끼가이샤 규소 함유 막 형성용 재료, 및 규소 함유 절연막 및 그의 형성 방법
JP2008243907A (ja) * 2007-03-26 2008-10-09 Jsr Corp 導電層間の空洞形成用組成物、導電層間の空洞形成用犠牲膜および導電層間の空洞形成方法
TWI443191B (zh) * 2007-08-08 2014-07-01 Arakawa Chem Ind Lead-free solder flux removal detergent composition and lead-free solder flux removal method
JP5365785B2 (ja) * 2008-05-30 2013-12-11 Jsr株式会社 有機ケイ素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WO2010064306A1 (ja) 2008-12-03 2012-05-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379637B1 (ja) 2009-03-30 2009-12-09 Jsr株式会社 有機ケイ素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2011114163A (ja) * 2009-11-26 2011-06-09 Ube Nitto Kasei Co Ltd 素子分離材料用塗布液、素子分離材料用塗布液の作製方法、素子分離層用薄膜、素子分離層用薄膜の形成方法、基板、及び、基板の形成方法
SG11201704062XA (en) * 2014-12-01 2017-06-29 Honeywell Int Inc Carbosilane polymers
KR101810892B1 (ko) * 2016-09-13 2017-12-20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8634A (en) * 1883-11-20 Spring-vehicle
US275544A (en) * 1883-04-10 tetamoee
US274948A (en) * 1883-04-03 la farge
US288629A (en) * 1883-11-20 Housing and insulation of electrical wires underground
US259404A (en) * 1882-06-13 Electro-magnetic motor
JP3813268B2 (ja) * 1996-03-25 2006-08-23 触媒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低誘電率シリカ系被膜形成用塗布液および低誘電率被膜付基材
JP3997494B2 (ja) * 1996-09-17 2007-10-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US6318124B1 (en) * 1999-08-23 2001-11-20 Alliedsignal Inc. Nanoporous silica treated with siloxane polymers for ULSI applications
US6472076B1 (en) * 1999-10-18 2002-10-2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Deposition of organosilsesquioxane films
US6761975B1 (en) * 1999-12-23 2004-07-1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Polycarbosilane adhesion promoters for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polymeric materials
JP3604007B2 (ja) * 2000-03-29 2004-12-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低誘電率被膜形成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被膜と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1287910A (ja) * 2000-04-04 2001-10-16 Asahi Kasei Corp 多孔質ケイ素酸化物塗膜の製造方法
EP1160848B1 (en) * 2000-05-22 2011-10-05 JSR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for silica-based film formation
JP2003100738A (ja) * 2001-09-25 2003-04-04 Jsr Corp 積層体、積層体の形成方法、絶縁膜ならびに半導体用基板
JP3886779B2 (ja) * 2001-11-02 2007-02-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絶縁膜形成用材料及び絶縁膜の形成方法
JP2003273100A (ja) * 2002-03-18 2003-09-26 Fujitsu Ltd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809041B2 (en) * 2002-07-01 2004-10-26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films derived by sol-gel processing of a hyperbranched polycarbosilane
JP2004158606A (ja) * 2002-11-06 2004-06-03 Fujitsu Ltd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462678B2 (en) * 2003-09-25 2008-12-09 Jsr Corporation Film forming composi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film forming composition, insulating film forming material, process for forming film, and silica-based film
EP1615260A3 (en) * 2004-07-09 2009-09-16 JSR Corporation Organic silicon-oxide-based film,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JP4355939B2 (ja) * 2004-07-23 2009-11-04 Jsr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絶縁膜形成用組成物およびシリカ系膜の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96478A4 (en) 2014-08-27
JP4737361B2 (ja) 2011-07-27
JP2005183697A (ja) 2005-07-07
US20060210812A1 (en) 2006-09-21
KR20060127058A (ko) 2006-12-11
EP1696478A1 (en) 2006-08-30
WO2005059987A1 (ja) 2005-06-30
TWI380323B (zh) 2012-12-21
KR101095746B1 (ko) 201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531084A (en) Insulating film, method for forming same and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same
TWI431040B (zh) Organic silicon dioxide fil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insulating film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wiring structure
TW200538491A (en) The composition of forming insulating film and the method of producing insulating film
TW200529252A (en) Insulating film, method for forming same and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film
DE60217247T2 (de) Gestapelte Schicht, isolierender Film und Substrate für Halbleiter
US7556860B2 (en) Laminat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insulating film,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JP4697361B2 (ja) 膜形成用組成物および絶縁膜形成用材料
JP5403204B2 (ja) 絶縁膜形成用組成物、絶縁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る絶縁膜
US6852370B2 (en) Composition for film formation and material for insulating film formation
JP2009160826A (ja) 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半導体装置
JP4496448B2 (ja) 塗膜形成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絶縁膜
JP4434922B2 (ja) 積層体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絶縁膜、ならびに半導体装置
JP5212591B2 (ja) 積層体、絶縁膜、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JP3994258B2 (ja) 形成用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膜の形成方法
JP2005133040A (ja) 膜形成用組成物、シリカ系膜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ならびに積層膜
JP3901619B2 (ja) 積層膜、絶縁膜ならびに半導体用基板
JP2007088260A (ja) 積層体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絶縁膜、ならびに半導体装置
JP4359764B2 (ja) 積層体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ならびに絶縁膜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JP2002076115A (ja) エッチングストッパー
JP2005097443A (ja) 膜形成用組成物の製造方法、膜形成用組成物および絶縁膜形成用材料
JP2006352118A (ja) 層間絶縁膜形成用組成物、層間絶縁膜の形成方法およびシリカ系層間絶縁膜
JP2002003753A (ja) 膜形成用組成物および絶縁膜形成用材料
JP2003100148A (ja) 膜形成方法、絶縁膜および半導体用基板
JP2002003752A (ja) 膜形成用組成物および絶縁膜形成用材料
JP2007088259A (ja) 積層体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絶縁膜、ならびに半導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