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27729A -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27729A
TW200427729A TW093105587A TW93105587A TW200427729A TW 200427729 A TW200427729 A TW 200427729A TW 093105587 A TW093105587 A TW 093105587A TW 93105587 A TW93105587 A TW 93105587A TW 200427729 A TW200427729 A TW 20042772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polymer
polymerization
reactor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05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26289B (en
Inventor
Katsuhiro Fujimoto
Yoichiro Azuma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filed Critical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427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27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62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628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6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8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the acids or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cyclic rings
    • C08G63/181Acids containing aromatic rings
    • C08G63/183Terephtha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Description

200427729 (1)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聚對苯乙甲酸丙二醇酯組成物及其製造 方法者,更詳細者係有關進行熔融紡紗、擠壓成型等溶融 成型時’不僅色調佳’且可隨時維持相同色調之成型物的 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者。 【先前技術】 聚封本一甲酸丙一醇醋(以下略稱Γρττ」。)由兼 具類似纖維化時’源於低彈性率之柔軟觸感、良好彈性復 原性、易染性之尼龍的性質、與類似免燙性、尺寸安定性 、耐黃變性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略稱「ρΕτ」 。)纖維之性質的新穎纖維所成者,近來,活用其特徵, 開重視做爲可應用於地耗、衣料等材料。又,ΡΤΤ利尼 龍所未有之低吸濕性、耐黃變性之特徵,聚對苯二甲酸丙 一醇醋(以下略稱「Ρ Β Τ」。)所未有之易成型性、良好 外觀之特徵,而可做成理想之成型材料者。 往後’爲更擴大活用該特徵之ρττ用途,求取具良 好売度、均勻無斑點之色調的纖維、壓注模製體、擠壓成 型體等成型品之聚合物,又,求取可以高生產性於工業上 製造該聚合物之方法。 一般’ ΡΤΤ係使對苯二甲酸(以下稱「τρΑ」。)或 對苯二甲酸二甲酯 酸之低級醇二酯與 (以下亦稱「D Μ Τ」。)類之對苯二甲 、丙二醇(以下稱「T M G」)於無觸媒 (2) 200427729 或金屬羧酸鹽、鈦烷氧化物等觸媒存在下,進行加熱後進 行酯交換反應或直接酯化反應之後,取得雙(3 -羥丙基 )對苯二甲酸酯(以下稱「BHPT」。)於鈦烷氧化物、 銻氧化物等觸媒存在下,於熔融狀態下進行該B HP T之加 熱後,反應之後,使副產物之TMG取出系外之同時藉由 縮聚反應取得之。
爲取得具良好亮度、無斑點之均勻色調纖維、成型品 ,務必提高聚合物之亮度及均勻性,且,務必抑制藉由乾 燥、熔融等熱履歷之著色。惟,PTT相較於PET、PBT等 聚酯,進行乾燥,結晶化等加熱處理時,熔融成型時出現 極易著色之問題點。PET通常於1 80 °C之高溫下進行乾燥 、熔融成型幾乎未出現著色。而,PTT則易呈黃色之著色 。此原因並不明朗,惟,被推測PTT易被熱分解,且, 藉由熱分解易引起所生成之化合物、聚合物中官能基之著 色仍PTT之特有性質所致者。
又,爲提高生產性,抑制亮度不均,使原料以連續性 供入反應器後,熔融狀態下進行聚合、連續性取出,亦即 ’進彳了「連繪聚合」者宜。 做爲連續聚合Ρ τ τ之技術者,爲控制聚合反應器之 壁面溫度以加熱用之熱媒溫度爲3 0 0 °c,較佳者爲不足 2 90 °C下控制熱分解之方法者被揭示之。如:後述之專利 文獻1。 又,利用複數反應器之連續聚合方法中,使各反應器 做成適當溫度、滯留時間後,減少副產物丙烯醛等之生成 (3) 200427729 量,提高所取得聚合物分子量之技術被揭示之。如:後述 之專利文獻2及3。 惟,本發明者經討論後,若現即使利用該技術時,可 抑制熱分解提高分子量減少丙烯醛等之生成量,於熔融成 型時仍不易取得不易著色之聚合物者。 做爲抑制聚合物著色之技術者亦可藉由熱安定劑進行 改善之。如:後述之專利文獻4。 惟,利用熱安定劑等進行聚合後,確實可取得良好色 調之聚合物,卻無法於熔融成型、高溫下之熱處理後抑制 著色,甚至熱安定劑本身亦著色,反而取得之成型品色調 更差。 此外’亦被揭示以錫觸媒做爲縮聚觸媒之使用,且, 加入顏料後取得黃色度變少之聚合物技術。如:後述之專 利文獻5。
又,做爲縮聚觸媒者使用其與存在附近之原子相互配 置呈特定狀態之特殊鈦觸媒後,取得熱安定性良好之色調 佳的聚合物技術者亦被揭示之。如:後述之專利文獻6及 惟’經過我等討論後,錫觸媒之活性高,促進聚合之 同時亦促進所生成聚合物之分解。爲此,聚合物容易著色 ,爲了抑制著色而使用顏料使著色不明顯。因此,即使取 得再理想色調之聚合物,經過乾燥、熔融成型等熱履歷後 ,該聚合物色調仍變差。又,使用特殊鈦觸媒時,黃色雖 減少,聚合物卻變黑,取得成型品則無法達到所期待之色 -6 - (4) (4)200427729 調。 此外’熔融聚合後進行固相聚合之技術亦被揭示之。 如:後述之專利文獻8。 此技術係使顆粒於高溫下進行長時間加熱使得聚合物 呈高度結晶化。此結果造成聚合時,搬運聚合顆粒時等大 量產生粉狀聚合物,成型時出現未熔融部份。此等均造成 纖維、薄膜、瓶狀成型時成型品之缺陷者。又,因於顆粒 狀進行聚合’因此,極不易做成均勻之顆粒間之聚合度、 色調、加熱時之著色性。更且,熔融聚合後,一旦固化、 結晶化後,務必於固相進行長時間之聚合,因此,須具備 大規模之設備,卻也使生產性變差。 此先行之ptt製造技術中,無法取得具良好的色調 之成型品,且,可於工業上以良好連續熔融聚合進行製造 之理想聚合物者。又,熱履歷後易出現著色之ρττ特有 現象,單純應用先行PET、PBT等聚酯製造技術仍無法取 得具良好色調成型品之聚合物者。 專利文獻1 :美國專利第62 7 7 94 7號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2000/158980號 專利文獻3 :國際公開第2000/158981號 專利文獻4 :國際公開第9 8 /2 3 6 6 2號 專利文獻5 :特開平5 — 262 8 62號公報 專利文獻6:特開2000 — 159875號公報 專利文獻7 :特開2 0 0 0 - 1 5 9 8 7 6號公報 專利文獻8 :美國專利第6403 7 62號 (5) 200427729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係爲提供〜種於高溫下,乾燥、熔融之熔 融成型下取得具良好的亮度、無斑點之均勻色調纖維、成 型品之聚合物組成物以及於工業上可以高度生產性製造該 聚合物組成物者。
本發明者進行精密硏討後結果發現,藉由減壓或不活 性氣體氣流下提高聚合度後,維持冷卻爲止之配管,設備 內之平均滯留時間,該設備之內壁面溫度於適當範圍後, 即使進行熔融成型時,仍可於工業上以高度生產性製造取 得理想色調,且,經常維持相同色調之成型物之PTT組 成物者,進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爲如下所述者。
(Ϊ)滿足下記(A)〜(C)要件者爲其特徵之50莫 耳%以上由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重覆單位所構成之聚對苯 二甲酸丙二醇酯組成物: (A) b*値爲一 5〜25,且,空氣氣氛下,180 °C,20 小時進行加熱後之b *値爲—5〜2 5者; (B )於六氟異丙醇溶解組成物之溶液中的丙烯醛及 丙烯醇均爲20ppm/組成物以下者;以及 (C)結晶化度Xc爲0〜40%者5 其中結晶化度Xc以
Xc - {Pcx ( Ps— Pa) }/{Psx ( Pc— Pa) }x100(〇/〇) 示之,惟 (6) (6)200427729 P a :非晶密度=].3 0 0 g / c m。 P c .非晶密度=1 . 4 3 1 g / c m3 P s :組成物之密度(g/cm3 ) 者。 (II)極限黏度〔”〕爲0.4〜3.0dl/g之該(I)的 PTT組成物。 (III )含(I )或(Π )組成物之顆粒。 (IV)含(I)或(Π)組成物,b*値爲一 5〜25之成 型品。 (V )利用1基以上之反應器,於熔融狀態下連續性 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所成之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組成物之製造方法者,該製造方法中,該熔融狀態之聚合 物離開最終聚合反應器後,其冷卻固化爲止期間之平均滯 留時間爲0.0 1〜5 0分鐘者,且,期間所連接之配管及/或 裝置之內壁面溫度爲290 °C以下之上記方法者。 (V I )離開最終聚合反應器後,冷卻固化爲止期間所 增加聚合物之竣基末端基濃度爲〇〜30 m eq/kg之範圍者之 該(V )之方法。 【實施方式】 〔發明實施之最佳形態〕 以下,進行本發明之詳細說明。 本發明P T T其5 0莫耳%係由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重 覆單位所構成之PTT者。其中ρττ係指以對苯二甲酸做 (7) 200427729
爲酸成份,以丙二醇(亦稱1,3 -丙二醇,以下稱r TMG」。)做爲二醇成份之聚酯者。PTT中50莫耳%以 下亦可含1種以上其他共聚成份者。做爲所含之共聚成份 者如:5 —硫異苯二甲酸鈉、5 —硫異苯二甲酸鉀、3 , 5 -二羧酸苯磺酸四丁基膦鹽、3,5 —二羧酸苯磺酸三丁基甲 基膦鹽、1,4 — 丁二醇、季戊二醇、1,6 —己二醇、1,4 —環己二醇、1,4 一環己二甲醇、己二醇、月桂二酸、i ,4 -環己二羧酸等酯形成性單體例者,對苯二甲酸丙二 酉?酯重覆單位爲7 〇莫耳%以上者可明顯顯現纖維之彈性 復原性、免燙性、尺寸安定性、成型體之易成型性、外觀 良好之PTT特徵,又以80莫耳%以上更佳,90莫耳%以 上爲最理想者。
又,本發明「PTT組成物」之用語亦代表該(b )要 件中其丙嫌醒及丙儲醇均爲Oppm之單獨PTT本身,更含 丙烯醛及丙烯醇之PTT組成物、以及該PTT單獨或PTT 組成物以外環狀、線狀之低聚物、含DMT、ΤΡΑ、TMG 等單體,各種添加劑之Ρ ΤΤ組成物均含蓋之。 本發明ΡΤΤ組成物其b*値爲一 5〜25,且,空氣氣氛 下,1 8 0 °C、2 0小時之加熱後的b *値務必爲一 5〜2 5者。 本發明討論後’發現成型品売度之提昇,不僅使成型 所使用之PTT組成物亮度佳,高溫下之乾燥、熔融成型 進行PTT之加熱時亦不易著色爲其重點者。該原因並未 明朗,惟,被推測著色不僅於加熱時聚合物本身分解,預 先含於PTT組成物。藉由某種著色源起物質或官能基而 • 10- (8) 200427729 造成者。做爲加熱時著色容易度之指標者可利用使PTT 組成物於空氣氣氛下,1 8 0 °C,2 0小時進行加熱後之色調 者。因此,本發明之組成物及進行組成物加熱後之b *分 別爲上述範圍者時,將可取得最初理想亮度之成型品。b *値以—4〜21爲較佳者,—3〜18爲更佳,特別又以— 2〜1 6爲更理想,最佳者爲0。
取得成型品無泛黑,爲使成型品使用染料,顏料進行 著色時易於出現所期待之顏色,使組成物之L値及如上述 熱處理該組成物後之L値呈70以上爲宜,75以上較佳, 更佳者爲80以上。L値之上限並未存在,一般爲100以 下者。
另外,本發明溶於六氟異丙醇之組成物溶液中的丙烯 醛及丙烯醇均務必爲20ppm/組成物以下者。爲此可提高 所取得成型品之亮度。此等物質量與加熱時之著色關係密 切。其原因雖未定,惟,可預見的是此等物質爲著色源起 物質者,或、隨著色物質增減而變化之物質者。又,該物 質影響作業環境變差,因此,製造成型品時極被期待減少 組成物中之含量,抑制由組成物釋放之。丙烯醛及丙烯醇 以 15ppm/組成物以下爲宜,lOppm/組成物以下較佳,更 佳者爲5mmp/組成物以下,當然以Oppm/組成物爲最理想 者。 本發明之PTT組成物的結晶化度Xc更務必爲〇〜40% 者。 其中結晶化度Xc以 -11 » (9) 200427729
Xc={ p CX ( p s- pa) } / { p SX ( p c- pa) }x]〇〇(%) 示之,惟
Pa:非晶密度=〗.300g/cm3 Pc·非晶密度=1.431g/cm3 P s :組成物之密度(g/cm3 ) 者。
做成此結晶化度後,可預防組成物變脆,可抑制以氣 動器、送料器進行輸送時產生粉狀聚合物之PTT特有問 題點(此問題點不會出現於其他之P E T、P B T等。)。結 晶化度以〇〜35%較佳,更佳者爲0〜30%。 又,此所謂之結晶化度係指一粒顆粒中之平均値者, 較佳者以切斷顆粒後分成表層與中心部時,所有部份之結 晶化度均於上記範圍者宜。又’表層與中心部之結晶化度 之差以40%以下爲宜,較佳者爲30%以下,更佳者爲20% 以下。
本發明PTT組成物其極限黏度〔π〕爲〇·4〜3 .〇d]/g 之範圍者宜。若考量可取得具實用強度之纖維、成型體則 以 0.4 d 1 / g以上者宜。考量熔融黏度上昇後不易進行熔融 成型,又以3.0(11/^以下爲宜°極限黏度〔77〕以〇.5〜2.5 dl/g者宜,更佳者爲〇.6〜2‘0dl/g。 又,其羧基末端基濃度以50meq/kg組成物以下者, 即使乾燥呈不足狀態下成型後’仍不易水解’成型品之耐 氣候性良好,爲理想者’又以30meq/kg組成物以下爲較 佳,更佳者爲2 0 m e q / k g組成物以下’特別以1 〇 m e q / k g以 -12- (10) 200427729 下爲最理想者。羧基末端基濃度愈低愈理想。
本發明p T T組成物之形態一般呈顆粒者,而,依其 用途而定,亦可爲粉體者。另外,聚合後直接成型Ρττ 組成物之後,亦可做爲纖維、薄膜、成型體及其中間體。 做成顆粒時,使平均重量爲1〜l〇〇〇m g/個者宜。做成具有 此平均重量之粒徑後,易以成型機均勻擠壓,同時,其顆 粒運送、乾燥、紡紗時之使用性均呈良好者,乾燥速度變 快。平均重量以5〜5 00mg/個爲更佳,1 0〜2 00mg/個爲最理 想者。顆粒之形狀可爲球形、正方體、圓筒、圓錐均可, 惟’考量其使用性又以最長部份之長度爲1 5mm以下者宜 ,較佳者爲1 0mm以下,更佳者爲5mm以下。 以下針對製造本發明PTT組成物之方法進行說明。
通常PTT係使對苯二甲酸或DMT類之對苯二甲酸低 級醇二酯與TM G於無觸媒或金屬羧酸鹽、鈦烷氧化物等 觸媒之存在下進行加熱後,進行酯交換反應或直接酯化反 應後取得B HP T之後,於鈦烷氧化物等觸媒之存在下,熔 融狀態下進行該Β Η P T之加熱後,反應之後,系外排出副 產之TMG,同時藉由縮聚反應後可取得聚合物。 本發明之聚合方法除由上記原料進行聚合之方法以外 ’亦含於鈦烷氧化物等觸媒之存在,熔融狀態下進行中間 體之Β Η Ρ Τ或低聚合度聚合物之加熱反應後,系外排出副 產之TM G之同時,藉由縮聚反應後取得聚合物之方法。 本發明方法係於反應器連續性投入中間體及低聚合度 聚合物後,連續性排出聚合後取得之聚合物,其連續聚合 -13- (11) 200427729 爲極重要者。做成連續聚合後,可抑制所取得聚合物品質 之不勻度。 本發明所使用反應器之數以1基以上者,而,由原料 之TMG與對苯二甲酸低級醇二酯或TPA進行聚合時以3 基以上爲宜,由B P T、極低聚合度聚合物進行聚合時以2 基以上使用爲宜。
聚合後取得之聚合物由最終聚合反應器利用齒輪泵、 擠壓機排出後,通過配管等由紡口於空氣、氮等氣體中吐 出,直接於氣體中進行冷卻固化、或接觸水等液體、或金 屬等固體後進行冷卻固化之。聚合物用於成型,因此以接 觸水等液體後進行冷卻固化者宜。
如上述,爲取得良好亮度之成型品,不僅聚合物組成 物亮度佳,於高溫下之乾燥、熔融成型下加熱聚合物時, 務必不易著色者,因此,含於聚合物之某種著色源起物質 或官能基務必減少之。此著色源起物質或官能基被推測係 伴隨熱分解所生成者,即使加減生成於聚合反應器中,仍 可與藉由聚合反應所生成之TMG等同時排出系外,不易 殘留於聚合物中。惟,排出聚合反應器後之配管,裝置等 密閉空間時,未排出系外,而可能蓄積於聚合物中,熔融 狀態下,長時間密閉空間下所放置之聚合物進行加熱後極 度被著色。 因此,爲抑制加熱時之著色,聚合物排出最終聚合反 應器後至冷卻固化爲止之平均滯留時間與其間所連接之配 管及/或裝置內壁面溫度經控制後抑制熱分解之後,減少 - 14- (12) 200427729 聚合物中之著色源起物質或官能基者爲極重要者。 其中所謂「裝置」係指由最終聚合反應器之出口吐出 氣體爲止之聚合物通路之所有裝置者謂之,如:煉和添加 劑之混煉裝置、過濾裝置、由聚合器送入聚合物之齒輪泵 、單軸或雙軸之擠壓機。「配管」係指最終聚合反應器與 此等裝置,紡口等相互連接之配管者。當最終聚合反應器 內未增加聚合度之區域時,亦含此區。
本發明製造方法中,聚合物排出最終聚合反應器後至 冷卻固化爲止之平均滯留時間務必爲〇 · 〇 1〜5 〇分鐘。考量 加熱時聚合物之著色,因此,平均滯留時間以5 〇分鐘以 內者宜。原則上平均滯留時間愈短愈好,而,實際上以 0·01分鐘以上者宜。平均滯留時間以0.02〜40分鐘較爲理 想,更佳者爲〇.〇 3〜30分鐘,特別以〇.〇4〜20分鐘最爲理 想。又,通過聚合物之配管,裝置中之通路中,儘量減少 長時間滯留聚合物之死角爲宜。
平均滯留時間其可實測時之値務必於上記範圍者,未 能實測時,以單位時間之吐出量除以該配管及/或裝置之 平均滯留量之値務必爲上記範圍者。 另外,排出最終聚合反應器至冷卻固化爲止其聚合物 所連接之配管及/或裝置之內壁面溫度務必爲29 (TC以下者 。考量熱分解之聚合度下降,加熱時,聚合物之著色,以 2 90 °C以下爲宜。又,考量降低溫度後聚合物黏性上昇, 固化後排出困難而以220 °C以上者宜。溫度爲2 2 5〜2 8 0 °C 者宜,更佳者爲2 3 0〜27 5 °C,最佳者爲23 5〜270 °C。 -15 - (13) 200427729 連接聚合物之配置及/或裝置之內壁面溫度儘可能爲 均一者宜,即使僅部份控制在該溫度範圍內,藉由控制於 該溫度範圍內之液體進行加熱者宜。使用加熱器等時,該 加熱器表面之溫度控制於該範圍者佳。
本發明最終聚合反應器係指縱型攪拌反應器,具單軸 或雙軸攪拌翼之橫型攪拌反應器,沿載體之後,落下聚合 物同時進行聚合之反應器,具棚架之自然流下式薄膜聚合 反應器,傾斜之平面自然流下之薄膜聚合反應器、雙軸擠 壓機型反應器等可提高聚合物聚合度之所有反應器者。其 中,爲取得具有良好強度成型之高聚合度聚合物,又以具 單軸或雙軸攪拌翼之橫型攪拌反應器,沿載體之後,掉落 聚合物之同時進行聚合之反應器爲較佳者。
此最終聚合反應器中,進行減壓或流通不活性氣體之 同時進行聚合之。爲減少聚合物中之著色起因物質或官能 基於減壓下進行聚合者宜。最終聚合反應器內之平均滯留 時間爲5小時以內爲宜,較佳者爲4小時以內,更佳者爲 3小時以內者。 又,本發明中排出最終聚合反應器後,至冷卻固化爲 止其所增加聚合物之竣基末端基量以〇〜3 0 m e q / k g之範圍 者宜。聚合物之羧基末端基不致直接引起著色,惟,其量 卻是著色起因物質或官能基量之指標。所增加聚合物之羧 基末端基濃度多者代表其著色起因物質或官能基多者,所 取得成型體易著色。所增加聚合物之羧基末端基濃度以 0〜20mg/kg者宜,0〜15meq/kg爲更佳,0〜10meq/kg爲最 -16 - (14) 200427729 佳者。當然愈少愈好。相同之理由,排出最終聚合反應器 之聚合物羧基末端基濃度亦愈少愈理想者,以 0〜40 meq/kg者宜,〇〜20meq/kg爲較佳’ 〇〜l〇meq/kg爲最佳。 以下代表本發明藉由原料聚合後製造PTT組成物方 法之一例者,惟,本發明未受限於此方法者。
做爲P τ T製造方法者依其不同原料而更細分爲,如 :使對苯二甲酸之低級醇二酯與TMG進行酯交換反應後 ’取得PTT中間體之BHPT之後,縮聚反應該BHPT後製 造PTT預聚物之方法(以下稱「酯交換法」。)與使對 苯二甲酸與TMG進行酯化反應,取得BHPT後,與第1 方法同法縮聚反應該BHPT後製造PTT預聚物之方法(以 下稱「直接酯化法」。)者。其中稱B HP T時,除該雙( 3 -羥丙基對苯二甲酸酯)本身之外,亦包括含有對苯二 甲酸、對苯二甲酸之低級醇酯、TMG及PTT低聚物者。
酯交換法中係於酯交換觸媒之存在下,1 50〜2 4〇它之 溫度下進行對苯二甲酸之低級醇二酯之一種的DMT與 TMG之醋交換後取得ΒΗΡ1Γ。裝入對苯二甲酸低級醇二酯 與tmg時之莫耳比以1: 13〜1:4者宜,更以1: m • 2.5爲更佳。考量反應時間之長短則其tm G以多於1 : 1 . 3者爲宜。另外,考量爲揮發無關反應之tMg聚合時間 之長短時,則T M G少於1 : 4者宜。 醋父換法中務必使用酯交換觸媒者,做爲該理想例者 如:欽四丁氧化物、鈦四異丙氧化物所代表之鈦烷氧化物 、醋酸鈷、醋酸鈣、醋酸鋅等例。其中又以鈦四丁氧化物 -17- (15) 200427729 做爲ί寸績進行縮聚反應觸媒之作用爲較佳者。酯交換觸媒 重爲對本一甲酸二醋之 〇 ·0 2〜1重量%者宜,更佳者爲 0.05〜0。5重量%,最佳者爲〇·〇8〜〇.2重量%。 直接酯化法中使對苯二甲酸與T M G於1 5 0〜2 4 〇。〇之 溫度下進行酯化反應取得Β Η P T。置入對苯二甲酸與τ M G 之莫耳比以1:1·〇5〜1:3者宜,更佳者爲1:1〜1:2。 考量其反應時間之長短,著色時,其TM G大於1:1.05
爲宜。又,考量爲揮發無關反應之TMG聚合時間則TMG 少於1 : 3爲宜。 直接酯化法中由對苯二甲酸遊離之質子做爲觸媒之作 用因此,酯化觸媒未必需要,惟,爲提高反應速度以使用 醋化觸媒者宜。理想例如:鈦四丁氧化物、鈦四異丙氧化 物所代表之鈦烷氧化物等例。添加量爲所使用對苯二由酸 之0.02〜1重量。/〇者宜,〇.〇5〜0.5重量%爲更佳,〇.〇8〜0.2 重量%爲最佳者。
該方法所取得之ΒΗΡ Τ連續縮聚後做成聚合物。 縮聚係使ΒΗΡΤ於減壓下或不活性氣體氣氛下以所定 溫度進行反應後,同時去除副產物TMG下進行之。進行 縮聚之溫度以23 0〜2 8 0 °C者宜。考量反應物之固化、反應 時間之長短時,爲2 3 (TC以上者宜。另外,考量熱分解、 聚合物之色調則以2 8 0 °C以下者宜。溫度爲2 3 2〜2 7 5 °C者 較佳,2 3 5〜270t:爲更佳者。 縮聚反應可於減壓下或不活性氣體氣氛下進行之。進 行減壓時,藉由BHPT、縮聚反應物之昇華狀態、反應速 -18 - (16) 200427729 度進行調整適當之減壓度。不活性氣體氣氛下進行縮聚反 應日4 ’爲有效去除副產物 T M G,隨時充份置換不活性氣 體爲重要者。本發明之縮聚反應以減壓下進行者宜。 縮聚Β Η Ρ Τ時以縮聚觸媒使用爲宜。若未使用縮聚觸 媒則縮聚時間將變長。
理想之縮聚觸媒例如:鈦四丁氧化物、鈦四異丙氧化 物所代表之鈦烷氧化物、二氧化鈦、二氧化矽之複鹽、三 氧化二銻、醋酸銻等銻化合物、2 -乙基己酸錫、丁錫酸 、丁錫三(2 —乙基己酸酯)等錫化合物例。其中又以鈦 四丁氧化物、2 -乙基己酸錫其反應速度快速,可呈良好 色調爲較佳者。此等觸媒僅使用1種亦可,亦可組合2種 以上使用之。縮聚觸媒之量爲取得聚合物重量之O.OCUM 重量%進行添加者宜,較佳爲添加〇.〇 05〜0.5重量%者, 特別以添加〇·〇1〜0.2重量%爲最佳者。取得ΒΗΡΤ過程中 所使用之化合物亦爲縮聚觸媒之作用時,只要添加含該化 合物量做成上記量之縮聚觸媒者即可。 以連續聚合法由ΒΗΡΤ進行聚合時,爲有效促進反應 使縮聚反應分成2個以上反應器進行,變更溫度、減壓度 等者宜。 藉由聚合取得之Ρ ΤΤ呈顆粒(亦稱小片)狀進行成 型後,經過結晶化、乾燥步驟後,可用於成型。顆粒係使 熔融聚合物擠壓呈股線狀或薄片狀後進行冷卻固化後,切 斷後取得者。此時,務必適當選擇本發明呈結晶化度Xc 範圍之冷卻溫度與冷卻爲止之時間。通常,使熔融聚合物 -19- (17) (17)200427729 擠壓呈股線狀或薄片狀後,迅速置入水等冷媒中,冷卻之 後,進行切斷。冷媒溫度以2 〇它以下爲宜,較佳者爲工5 °c以下,更佳者爲1 〇 °C以下。做爲冷媒者,考量其經濟 性,使用性時以水爲較佳者,冷媒溫度爲0 C以上者宜。 爲切成顆粒狀可擠壓聚合物後於12()秒內,55。0以下進行 冷卻固化後進行者佳。 又’本發明亦可未進行顆粒狀之成型,直接將熔融聚 合物導入紡紗機、擠壓成型器後,冷卻固化之後取得成型 品。本發明含此時,此時排出最終聚合反應器後冷卻固化 爲止之平均滯留時間亦務必爲0 · 0 1〜5 0分鐘,且,連接此 之配管及/或裝置之內壁面溫度爲29(rc以下者。 本發明於必要時亦可進行各種添加劑,如:消光劑、 熱安定劑、難燃劑、防止靜電劑、消泡劑、調色劑、抗氧 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結晶核劑、增白劑等之共聚、或混 合。此等添加劑可於任意聚合階段下進行添加。 本發明中,特別是添加熱安定劑後,可取得提升亮度 之成型品爲理想者。做爲此熱安定劑者以5價及/或3價 之磷化合物、受阻酣系化合物爲宜。 5價及/或3價碟化合物之例者如··三甲基磷酸酯、三 乙基磷酸酯、三丁基磷酸酯、三苯基磷酸酯、三甲基磷酸 酯、三乙基亞磷酸酯、三丁基亞磷酸酯、三苯基亞磷酸酯 、磷酸、亞磷酸等例,特別以三甲基亞磷酸酯爲較佳。做 爲磷化合物之添加量者,以含於PTT組成物之磷元素重 量比例爲2〜2 5 0ppm者宜。爲充份達其效果又以2ppm以 -20- (18) 200427729 上者宜。考量縮合觸媒失活後,縮聚速度變慢,而無法達 到所期待之聚合度,因此,爲2 5 0 ppm以下者宜。磷化合 量以磷元素之重量比例爲5〜15 Oppm爲較佳者,更佳者爲 10〜lOOppm 〇 受阻酚系化合物係指於苯酚系氫氧基之鄰接位置具取 代基之苯酚系衍生物者,分子內具有1個以上酯鍵之化合 物者。具體例如:季戊四醇—四(3_ (3,5 —二—第三
丁基一4一羥苯基)丙酸酯)、ι,ι,3 一三一甲基—4 —經基一 5 一第三一丁基苯基)丁烷、1,3,5 —三甲基一 2,4,6 —三(3,5-二—第三一丁基一 4 —羥苄基)苯、 3,9一雙(2— (3 — (3 —第三一丁基—4 —羥基一5 —甲 基苯基)丙烯氧基)一 ;[,1—二甲基乙基)一 2,4,8,
1 〇 —四噁螺旋〔5,5〕Η——烷、1,3,5 —三(4 —第三— 丁基一 3 —羥基一 2,6-二甲基苯)異苯二甲酸、二乙二 醇一雙(3 — (3 —第三—丁基一 5 一甲基一 4 —羥苯基)丙 酸酯)、1,6—己二醇一雙(3— (3,5 -二—第三一丁 基一4一羥苯基)丙酸酯)、2,2 —硫代—二乙烯—雙(3 —(3,5 —二一第三丁基—4一羥苯基)丙酸酯)、十八 基一 3 — (3,5 —二一第三一丁基—4 —羥苯基)丙酸酯等 。所添加受阻酚系化合物之量者,針對所取得聚合物重量 比例以0.0 0 1〜1重量。/。爲宜,〇 . 〇 〇 5〜0 · 5重量%爲較佳,更 佳者爲0.0 1〜0 · 1重量%。 當然,倂用2種以上此等熱安定劑者亦爲理想方法之 一者0 -21 - (19) 200427729 以下’藉由貫施例進行本發明更詳細之說明,惟,本 發明並未受限於此等實施例者。 又’貫5也例中主要測定値係依以下方法所測定者。 (1 )色調(L値,b *値) 利用Suga試驗機(股份)之彩色電腦進行測定之。 另外’使聚合物於空氣氣氛下,180°C進行加熱2〇小 時後,與上記相同進行測定色調後,做爲加熱時之著色性 指標。 (2 )丙烯醛及丙烯醇之含量 細切1 g 5式料後’置入1 〇 之六氟異丙醇,啓動超音 波進行溶解之。該溶液中加入10 j水後,使聚合物成份 再沈澱後,利用氣體層析法/質量分析器依γ q ^ — %卜記條件進行 分析上澄液中之丙烯醛及丙烯醇。 柱體:VOCOL ( 60mx〇.25mm 0 X膜摩 1 c 、 1 U m ) 溫度條件:3 5〜1 〇 〇 (以5 cC /分進行玲 '個、 w ΊΤ外溫),之後 1 0 0〜2 2 0 °C (以2 0 °C /分進行昇溫)
注入口溫度:2 2 0 °C // 1注入測 鲁 注入方法:對開法(對開比=1 : 3 0 ), 定法:SIM法 測定法:SIM法 結晶化度 -22 - (20) 200427729 以JIS - L— 1〇]3爲基準,利用四氯化碳及n —庚烷 所作成之密度梯度管,由密度梯度管法所求取之密度,依 下式求出。
Xc = {pcx ( p p ^ }/{ p sx ( p c~ p ,) }xl〇〇(%) 惟,
P a :非晶密度=1 . 3 0 0 g / C m 3 P c :非晶密度=1 .43 lg/cm3 P s :組成物之密度(g/Cm3 ) (4 )極限黏度〔π〕 極限黏度〔7?〕係利用奧氏黏度計,3 5 下,使0 — 氯苯酌中之比黏度77sp與濃度c(g/l〇〇 J)之比asp/C 呈濃度〇進行外插後,依下式求出。 (T] ] =lim ( 77 sp/C )
(5 )羧基末端基濃度 將1 g聚合物溶於25 4苄醇後,加入25 2之氯仿之 後’以1 /5 0N之氫氧化鉀苄醇溶液進行滴定,由滴定値 VA (4)與無聚合物時之空白値v〇依下式進行求出。 羧基末端濃度 (meq/kg ) =(VA— VO) χ 2 〇 〔實施例1〕 - 23 - (21) 200427729 使用做爲原料之DMT與TMG,依圖1裝置以連續聚 合法1天聚合1000kg PTT聚合物。第一酯交換反應器j 及第二酯交換反應器5使用具通風口 3或7及渦輪狀之攪 拌翼2或6之縱型攪拌反應器,第一縮聚反應器9中使用 具有通風口 11及固定式攪拌翼10之縱型攪拌反應器,第 二縮聚反應器(最終聚合反應器)1 3中使用具通風口 15 及單軸之盤式之攪拌翼14之橫型攪拌反應器。
聚合係先將1 : 1.5莫耳比之DMT、TMG及針對DMT 以〇 · 1重量%之鈦四丁氧化物連續投入第一酯交換反應器 後,於常壓、1 9 0 °C下以攪拌翼2進行攪拌,使副產物甲 醇由通風口 3排出之同時,進行酯交換反應。再以轉送泵 4送液於第二酯交換反應器5,常壓,2 3 0 °C下同法完成酯 交換反應。 之後以輸送泵8送液於第一縮聚反應器9,減壓( 3 000Pa) ,250 °C下以攪拌翼10進行攪拌後,由通風口
1 1排出副產物Μ T G等之同時進行縮聚後,取得低聚合度 之聚合物。再以輸送泵1 2送液至第二縮聚反應器1 3,減 壓下(lOOPa) ,260 °C同法進行縮聚後可提高聚合物之聚 口度。此日寸’針封取得聚合物由送液栗8與第一縮聚反應 器9之間連續進行添加20ppm之三甲基磷酸酯。又,觸 媒係直接使用酯交換反應時所添加者。 提高聚合度之聚合物由第二縮聚反應器13之排出口 1 6被排出後,通過排出泵丨7及排出配管1 8,由紡口呈股 線狀被吐出。吐出之冷卻固化聚合物20於空氣中及冷水 -24 - (22) 200427729 浴2 1中進行冷卻固化後,以造粒器(小片剪切器)22進 行剪切後做成顆粒。
此時,排出排出口 1 6,由紡口 1 9至吐出之平均滯留 時間爲1 5分鐘。又,排出泵1 6、排出配管1 8、紡口 1 9 均以260 °C之熱媒進行加熱後,內壁面溫度爲2 5 5〜2 60 t 。其中,平均滯留時間由排出排出口 1 6至離開紡口〗9之 配管及裝置內容積與吐出聚合物量求取之,內壁面溫度係 於熱媒出入部份及配管以及主要裝置部份配置感應器後進 行測定之。 結果示於表1。所取得組成物顆粒之b *値爲6,L * 爲 85之極具良好亮度者,180 °C,空氣氣氛下進行加熱 2 0小時後,b *値仍爲12之極少著色者。另外,含丙烯 醛及丙烯醇量亦極少,結晶度亦於本發明範圍內者。更且 ,羧基末端基濃度亦極低爲1 8,相較於排出口 1 6所採取 之組成物亦僅增加8meq/kg而已。
取得顆粒於1 3 0 °C,氮氣氣氛下進行乾燥5小時後, 使用裝置之白精樹脂(股份)製P S 4 0 E,圓筒設定溫度爲 2 5 0 °C,模具設定溫度9 51,射出1 7秒,冷卻2 0秒之射 出成型條件下作成箱形之成型品。所取得成型品呈均勻色 調,其b*値爲8,L*爲85之良好亮度者。 〔實施例2〜6〕 除表1所示條件之外,與實施例〗同法進行聚合取得 顆粒。結果示於表1。均呈良好色調,且,加熱時著色少 -25- (23) (23)200427729 ,含丙烯醛及丙烯醇之量極少,具有本發明範圍內之結晶 化度者。且,羧基末端基濃度亦低,相較於排出口 1 6所 採取之組成物亦僅些許增加而已。 〔實施例7〕 極限黏度〔7?〕爲0.5dl/g,羧基末端基濃度1〇 meq/kg之低聚合度PTT聚合物進行使用後,沿著圖2所 示之載體27使聚合物降落之同時藉由聚合反應器1天中 聚合100 0 kg之PTT聚合物。聚合係使低聚合度聚合物藉 由輸送泵24由原料供給口 25供於縮聚反應器(最終聚合 反應器)23,於260 °C之熔融狀態下,每i根載體爲3〇g/ 分鐘之量沿著載體之同時,使1 〇 〇 p a減壓度所副產之 TMG等由通風口 26排出之同時進行聚合反應。載體之直 徑3mm不銹鋼製鐵絲係使用以縱方向30mm、橫方向 5 0mm之間隔所組成之立體方格鐵架狀者。聚合器底部之 聚合物幾乎未停留的運轉著排出泵。低聚合度PTT聚合 物中添加鈦四丁氧化物爲0 . 1重量%/聚合物、三甲基磷酸 醋於憐元素重量比例爲1 〇 〇 p p m /聚合物者。
所聚合之聚合物由排出口 28被排出後,通過排出泵 2 9,排出配置3 0後,由紡口 3 1呈股線狀被吐出。吐出之 冷卻固化聚合物3 2於空氣及冷水浴3 3進行冷卻固化後, 以造粒器(小片剪切器)3 4進行剪切後做成顆粒。此時 ,離開排出口 2 8,由紡口吐出爲止之平均滯留時間爲1 0 分鐘。又,排出泵2 9,排出配管3 0,紡口 3 1均爲2 6 3 °C -26- (24) (24)200427729 之熱媒進行加熱後,內壁面之溫度爲2 5 5〜26〇t者。其中 ,平均滯留時間係由離開排出口 2 8後,排出紡□ 3 1爲止 之配管及裝置內容積與吐出聚合物之量進行求出者,內壁 面溫度係於熱媒出入部份及配管以及裝置主要部份配置感 應器後進行測定之。 結果示於表1,所取得顆粒具良好色調,且,加熱時 著色少、含丙烯醛及丙烯醇量少,具本發明範圍內之結晶 化度者。又,殘基末端基濃度亦低,且,相較於於排出口 1 6所採取之組成物,僅些許增加而已。 〔實施例8〕 表1所示之條件以外,與實施例7同法進行聚合取得 顆粒。結果示於表1。所取得顆粒之色調佳,且,加熱時 之著色少,含丙烯醛及丙烯醇之量少,具本發明範圍內之 結晶化度者。又,羧基末端基濃度亦低,且,相較於排出 口 1 6所採取之組成物亦僅些許增加而已。 〔比較例1〜2〕 表1所示之條件以外,與實施例1同法進行聚合。結 果不於表1。 比較例1時,由排出口 1 6至紡口 1 9之排出配置長, 且粗,因此,平均滯留時間太長,所取得顆粒不僅多少出 現著色,於1 8 0 °C,空氣氣氛下,加熱2 〇小時後將劇烈 產生著色。 -27_ (25) (25)200427729 比較例2中,排出口 1 6至紡口 1 9之配管及裝置之加 熱熱媒溫度太高,因此,內壁面溫度太高,所取得顆粒不 僅多少出現著色,於1 8 0 °C,空氣氣氛下加熱2 0小時後 則劇烈著色產生。
-28 - 200427729 〔I漱〕 羧基末端基濃度 增加 | nieq/kg | οο ΟΟ (Ν ID 卜 ΚΓ) m in 顆粒 meq/kg οο 00 (Ν CN wn m 寸 (Ν m 卜 排出口 meq/kg ο Ο Ο ο οο r- VO ο ο ο 色調 顆粒加熱後 b*値 CM νο ΟΟ (Ν (Ν 〇\ 〇\ oo (Ν οο (Ν 1 L*値 ν〇 οο οο οο οο οο ΟΟ οο οο ΟΟ OO cn οο § 鼷 b*値 νο οο 卜 ο wn κη (N κη (Ν (Ν (Ν L*値 κη ΟΟ οο νο οο οο οο m οο m oo m οο ιη οο ΟΟ οο 顆拉 Si安 m Ό ιη m η CN 寸 寸 οο Allyl 含有量 g. 〇 οο - ο οο 卜 m ο m Aero 含有量 ε α. r- (Ν <Τ) οο νο wn (N κη ο wn to 極限黏度 1—J 5^ ^bO οο οο ο ο οο ο οο ο g ο g ο 〇 ο 寸· § ο g ο 配管、裝置 內壁溫度 Ρ 255〜260 263 〜274 255〜260 263 〜274 1 _I 254〜259 244〜249 255〜260 255〜260 255〜260 295〜299 Ρ ΠΊ ν〇 (Ν VO (Ν § <Ν ο to CN m v〇 (N m Ό (Ν m Ό (Ν Ο m §s题 φ cn Ο ο cn 〇 Ο Ο ο 最終聚合反應器 il Ρ § <Ν ο CN § (Ν S (Ν ΓΜ O CM § CM Ο (Ν Ο νο CN § (Ν 滯留時間 時間 (Ν (Ν (Ν CN wn (Ν 00 01 CN (Ν (Ν 實施例 1 實施例 2 實施例i __3___ί 實施例 4 實施例 5 實施例 6 實施例 7 實施例 8 比較例 1 比較例 2
(鬆<0鏃 / s d d )®M^<ffil>SI叢E:7,11 V
-29- 200427729 (27) 〔產業上可利用性〕 本發明PTT組成物於進行熔融成型時其色調佳,且 ’可取得隨時保持相同色調之成型物者,於工業上可以高 生產性進行製造之。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代表由原料進行聚合之本發明聚合機之槪略模式 圖者。 圖2代表由低聚合度聚合物進行聚合之本發明聚合機 之槪略模式圖者。 兀件對照表 3 :通風口 2 :渦輪狀攪拌翼 1 :第一酯交換反應器
7 :通風口 5 :第二酯交換反應器 6 :渦輪狀攪拌翼 8 :輸送泵 1 1 :通風口 1 〇 :固定狀攪拌翼 9 :第一縮聚反應器 1 2 .輸迭栗 -30- (28) (28)200427729 1 5 :通風口 1 4 :單軸盤式攪拌翼 1 3 :第二縮聚反應器(最終聚合反應器) 1 6 :排出口 1 7 :排出泵 1 8 :配管 22 :造粒器 1 9 :紡口 20 :冷卻固化聚合物 21 :冷水浴 25 :原料供給口 24 :輸送泵 26 :通風口 27 :載體 2 8 :排出口 29 :排出泵 23 :縮聚反應器 3 〇 :配管 3 1 :紡□ 3 2 :冷卻固化聚合物 3 3 :冷水浴 3 4 :造粒器

Claims (1)

  1. 200427729 ⑴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組成物,其特徵係滿足 下g己(A )〜(c )之要件之5 0莫耳%以上由對苯二甲酸丙 一醇醋重覆單位所構成者, (A) b*値爲—5〜25,且,空氣氣氛下,1801:加熱 2 0小時後之b *値爲—5〜2 5者;
    (B )組成物溶於六氟異丙醇之溶液中丙烯醛及丙烯 醇均爲20ppm/組成物以下者;以及 (C)結晶化度Xc爲〇〜40%者, 其中結晶化度Xc爲 Xc={ p cx ( ps- pa) }/{ p SX ( p c- pa) }xl〇〇(〇/〇) 所示之,惟 P a ··非晶密度=1 .3 0 0g/cm3 P c :非晶密度=1.43 lg/cm3 P s :組成物之密度(g/cm3 )
    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組成物,其中該極限黏度〔Ty〕爲〇·4〜3.0dl/g者。 3 . —種顆粒,其特徵爲含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或第2項之組成物者。 4 . 一種成型品,其特徵爲含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 項或第2項之組成物者,該b*値爲一 5〜25者。 5 . —種製造方法,其特徵包含利用1基以上之反應 器於熔融狀態下連續性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所成之 - 32- (2) 200427729 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組成物之製造方法者,該製造方法 中,其熔融狀態之聚合物離開最終聚合反應器至冷卻固化 之平均滯留時間爲〇 · 〇 1〜5 〇分鐘者,且,連接於此之配管 及/或裝置之內壁面溫度爲290 °C以下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其中該離開最終聚 合反應器至冷卻固化所增加之竣基末端基濃度爲0〜3 0 meq/kg之範圍者。 -33-
TW093105587A 2003-03-05 2004-03-03 Polytrimethylene telephthalate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I32628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58654 2003-03-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27729A true TW200427729A (en) 2004-12-16
TWI326289B TWI326289B (en) 2010-06-21

Family

ID=32958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05587A TWI326289B (en) 2003-03-05 2004-03-03 Polytrimethylene telephthalate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73155A1 (zh)
EP (1) EP1600467A4 (zh)
JP (1) JP5121141B2 (zh)
KR (1) KR100718219B1 (zh)
CN (1) CN100334127C (zh)
TW (1) TWI326289B (zh)
WO (1) WO20040788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96413B2 (ja) * 2005-02-22 2012-03-14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ポリトリメ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組成物からなる微細な粉体
CN101817918B (zh) * 2010-04-22 2012-03-07 江苏中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收缩ptt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2534849A (zh) * 2010-12-22 2012-07-04 杜邦公司 由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组合物制备的单丝刷丝以及包含该单丝刷丝的刷子
KR101471745B1 (ko) * 2013-03-05 2014-12-10 이봉대 충전탑용 충전물의 제조장치 및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ZA9710542B (en) * 1996-11-27 1999-07-23 Shell Int Research Modified 1,3-propanediol-based polyesters.
DE19705249A1 (de) * 1997-02-12 1998-08-13 Zimm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propylenterphthalat
US6423814B1 (en) * 1997-09-03 2002-07-23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US6277947B1 (en) * 2000-04-21 2001-08-21 Shell Oil Company Process of producing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PTT)
TW522179B (en) * 1999-07-12 2003-03-01 Asahi Chemical Ind Polyester yarn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DE19934551A1 (de) * 1999-07-22 2001-01-25 Lurgi Zimmer Ag PTT-Stapelfasern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MY127766A (en) * 2000-04-21 2006-12-29 Shell Int Research Optimum dipropylene glycol content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compositions
US6403762B1 (en) * 2000-08-21 2002-06-11 Shell Oil Company Solid stat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for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utilizing a combined crystallization/preheating step
US6740400B2 (en) * 2001-02-07 2004-05-25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Poly (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an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3638882B2 (ja) * 2001-04-06 2005-04-13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紡糸性に優れたポリトリメ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チップ
JP3688220B2 (ja) * 2001-05-24 2005-08-24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顔料含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繊維
TW584645B (en) * 2001-06-01 2004-04-21 Robert Lawrence Blackbourn A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DE60318028T2 (de) * 2002-06-13 2008-11-27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Polytrimethylenterephthalatharz
JP2004348447A (ja) * 2003-05-22 2004-12-09 Fujitsu Support & Service Kk 消費税納税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21141B2 (ja) 2013-01-16
KR100718219B1 (ko) 2007-05-15
US20060173155A1 (en) 2006-08-03
CN1756785A (zh) 2006-04-05
WO2004078823A1 (ja) 2004-09-16
EP1600467A1 (en) 2005-11-30
EP1600467A4 (en) 2006-03-29
JPWO2004078823A1 (ja) 2006-06-08
CN100334127C (zh) 2007-08-29
TWI326289B (en) 2010-06-21
KR20050107485A (ko) 200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89777B2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reheat rate of PET using activated carbon
US8202591B2 (en) Polyester resin, molded object thereof, and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these
CA2622032C (en) Aluminum containing polyester polymers having low acetaldehyde generation rates
TW575600B (en) Methods of post-polymerization injection of additive in continuous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roduction
JP5533898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2008519883A (ja) 炭化チタン粒子を含むポリエステルポリマー及びコポリマー組成物
TW555780B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reducing cyclic oligomer content in polyester
JP2008519883A5 (zh)
US20080093777A1 (en) Extrudable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Blend
JP4063844B2 (ja) ポリトリメ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樹脂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SK100895A3 (en) Preparation method of linear copolyesters containing omega-hydroxycarbonic acidic units
JP2000191763A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TW200427729A (en)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2308969A (ja) 高重合度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2022550817A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混合物およびこれから形成された成形品
JP3071983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RU2357977C2 (ru) Полиэфирная смола, формованное изделие из нее и способы их получения
JP3638882B2 (ja) 紡糸性に優れたポリトリメ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チップ
US20230391975A1 (en) Process and system to utilize waste polyester in a continuous polyester polymerization process
KR960006302B1 (ko) 고중합도 폴리에스테르의 제조방법
CN117693539A (zh) 具有优异的挤出加工性能且可再循环的挤出吹塑树脂以及包含该挤出吹塑树脂的组合物
JP2004269571A (ja) ポリトリメ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の新しい製造方法
JP3590554B2 (ja) 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溶融粘度の改良方法
JP2002265576A (ja) 高重合度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2004315632A (ja) 高品質ポリトリメ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