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82450Y -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82450Y
CN2682450Y CNU2004200047993U CN200420004799U CN2682450Y CN 2682450 Y CN2682450 Y CN 2682450Y CN U2004200047993 U CNU2004200047993 U CN U2004200047993U CN 200420004799 U CN200420004799 U CN 200420004799U CN 2682450 Y CN2682450 Y CN 268245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light source
light
pathway
reverb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4200047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久麻吕
西泽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8245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8245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83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the elements having apertures, ducts or channels, e.g. heat radiation ho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6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 F21V29/67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f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26Gas discharge type light sources, e.g. ar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装配在内部设置了光源冷却用的风扇(3)的光学设备上的光源装置(40),其具备光源(401)、反射器(402)、封闭反射器(402)的光束射出面的光透射性部件(51)以及收纳这些部件的光源收纳用壳体(50)。在反射器(402)上形成了导入冷却空气的开口部(402A),在光源收纳用壳体(50)上,对应于开口部(402A)的位置形成了开口部(52)。在开口部(52)的光束射出面一侧设置了开口的导通道(53)。当光源装置(40)被装配到光学设备上时,导通道(53)在光束射出面一侧突出,与风扇(3)相连接。与此同时,开口部(52)被打开,将来自风扇(3)的空气导入到反射器(402)内。

Description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光源装置。具体来说,是涉及用于利用来自光源的射出光的投影机等的光学设备上,导入来自设置在光源设备上的风扇的空气,从而可以以很好的效率对在内部收纳的光源灯进行冷却的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据以往所知,在会议、学术会、展览会等的演示中,或者是在家庭中观赏电影等时采用投影机。象这样的投影机,是将从设置在外壳内的光源射出的光束对应于图像信息进行调制而形成光学像,并将该光学像放大投影。那么近些年来,对于投影机来说,为了使得投影的光学像得到鲜明的显示,就要求光源灯的高亮度化。
作为投影机的光源灯,一般是采用高压水银灯或者金属卤化物灯等,在使用采用了这样的灯的投影机等的光学设备的过程中,这些灯作为消耗品,就产生更换的必要。另外,由于灯的寿命的原因,恐怕会发生由于石英玻璃等制成的发光管破裂,其碎片会飞散到投影机内部的现象。还有,伴随光源灯的高亮度化会产生很高的热,所以就有必要通过将产生的该热向其外部排出而进行冷却,以防止光源灯的破裂。
那么,在包括了光源灯的以往的光源装置中(例如,参照特开2002-107823号公报),设置了以下的机构。也就是,在反射器的光束射出侧覆盖玻璃制成的透明板,而且,在反射器或者透明板的一部分上,设置作为吸气口或者排气口的多个通气口。而且,分别对应这些通气口,设置了盖部件(挡板部件),当光源装置被安装在投影机上时,各个盖部件将各自的通气口开放,当光源装置被从投影机上卸下时,各个盖部件将各自对应的通气口盖上。基于这样的机构,可以尝试对光源灯进行冷却而防止在灯破裂时碎片的飞散,从而可以对每一个光源装置进行光源灯的更换。
但是,对于这样的用盖部件将通气口盖上的构造,由于必须确保盖的开关所要的空间,在投影机内部灯冷却用的风扇的出气口和开口部之间无法直接连接,从风扇的出气口送出的一部分空气会扩散到其它的部分,从而存在用风扇不能够进行充分的冷却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在光源灯破损时,可以防止光源灯的碎片的飞散,而且,可以有效地将冷却光源灯的空气导入到内部的光源装置以及采用了该光源装置的投影机。
本实用新型的光源装置是装配到内部设置了光源冷却用风扇的光学设备上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光源、和具有凹曲面状反射面并且前述光源配置在内部的使来自前述光源的放射光束按预定的方向一致地射出的反射器、以及封闭该反射器的光束射出面的光透射性部件和收纳这些部件的光源收纳用壳体;在前述反射器上形成了向前述光源导入冷却空气的开口部,在前述光源收纳用壳体的对应于该反射器的开口部的位置上,形成了导入冷却空气用的开口部,并且,设置了当装配到前述光学设备上时,从该光源收纳用壳体突出的与前述风扇的出气口连接的导通道。
根据该实用新型,在光源收纳用壳体上设置的导通道,当光源收纳用壳体被装配到光学设备上时,由于从光源收纳用壳体突出而与送出冷却空气的风扇的出气口相连接,从而可以将从风扇送出的冷却空气导入到光源收纳用壳体内,也就是反射器内。因此,可以将从风扇的出气口送出的冷却空气的几乎全部导入到反射器内,从而可以对光源灯进行充分的冷却。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将前述导通道兼用作封闭在前述光源收纳用壳体上形成的开口部的盖部件。
根据该实用新型,该导通道可以在当收纳在光源收纳用壳体的内部的光源灯破损时,盖上开口部而将光源收纳用壳体封闭起来。由此,当卸下光源收纳用壳体时,就没有另外再设置防止光源灯的碎片飞散的盖部件等的必要了。因此,除了可以减少部件的件数之外,还可以使得内部的构造简单化。
在本实用新型中,前述光源收纳用壳体在从前述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光轴方向上具备定位该反射器位置的定位面,优选前述导通道可以自由滑动地装配在与该定位面相交的前述光源收纳用壳体的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以下的理由,可以以更好的效果对光源进行冷却。也就是,采用了反射器的光束射出侧的端部形成了最大的结构,一般情况下,通过该端部使得光源收纳用壳体与反射器对接起来。通过在该部分设置导通道,可以缩短在导通道和反射器形成的开口部之间的距离。由此,可以使得冷却空气的流路变短,从而在不损失来自风扇的冷却空气压力的情况下,将其提供到反射器的内部。因此,可以确实地对光源灯进行冷却。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投影机是具备光源、和将从该光源射出的光束对应于图像信息进行调制而形成光学像的光调制装置、以及将形成的光学像放大投影的投影光学系统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为了对前述光源进行冷却的风扇和上述的光源装置。
根据该实用新型,可以享受与上述的光源装置具有基本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由于是通过与光源装置分别地设置在投影机内的风扇来供给冷却光源灯的冷却空气,从而可以确实地进行光源的冷却。
本实用新型具备将包括前述光调制装置的设备主体收纳在内部的壳体,在该壳体上,形成了装卸前述光源装置的开口部,在这个开口部装配有封闭上该开口部的盖部件,前述光源装置的导通道通过装配该盖部件,优选前述导通道为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前述盖部件是沿着前述壳体的侧面通过滑动被装配的,优选在该盖部件的内面侧形成与前述导通道相接合而使得该导通道从前述光源收纳用壳体突出的突起。
根据该实用新型,通过装配封闭上收纳光源装置的壳体的开口部的盖部件,可以使得光源装置的导通道突出。所以,使用投影机时,可以确实地使得导通道与风扇相连接,从而可以有效地冷却光源装置。
另外,在盖部件形成了与导通道相接合的突起的情况下,当盖部件装配到壳体上时,可以使得导通道与风扇的出气口相连接。所以,由于导通道的突出而不需要其他的部件,从而使得构造简单化,而可尝试光源装置以及壳体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投影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导光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光学单元的光学系统的模式图。
图4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以及盖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根据图进行说明。
[1.投影机的主要构造]
图1是对具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投影机从其下面前部一侧观察的概要立体图。
投影机的主体1,具备作为覆盖主体1的壳体的外壳2。该外壳2的与后述的投影透镜45的投影方向正交的宽度尺寸大于投影方向的宽度尺寸,该外壳2呈近似的长方体形状。
外壳2由上壳21、前壳22和下壳23构成。上壳21分别构成主体1的上面、侧面以及背面。前壳22构成主体1的前面。下壳23分别构成主体1的底面、侧面以及背面。各个壳21-23是通过注射成型等方法制成一体的合成树脂的成型品,也可以是由金属制成。
上壳21是由主体1的上面部、从其上面部的宽方向的端部下垂的侧面部、从其上面部的后端部下垂的背面部构成。
在上面部设置了,未图示的使得投影由光学单元4形成的光学像的投影透镜45露出的切口,并设置了具备进行电源的开/关或者投影图像的调焦等的开关的操作面板。
在前壳22上与投影透镜45对应的位置上形成了开口部221。另外,在开口部221的相对的一侧,形成了将主体1内部的流通空气排出到外部的狭缝状的排气口222。
下壳23以与上壳21的接合面为中心基本对称地构成,其具备底面部、从该底面部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基本向上折曲的侧面部、以及从该底面部的后面端部基本向上折曲的背面部。侧面部以及背面部通过其上端部分与上壳21的侧面部以及背面部的下端部分相接合而构成外壳2的侧面部分以及背面部分。
下壳23的底面部安装了2个固定底脚231和调节底脚232。固定底脚231设置在底面部的背面侧的两端。调节底脚232设置在底面部的前面侧接近中央的位置。调节底脚232是由从底面部向面外伸缩自如的突出的轴状部件构成,通过操作调节底脚232的前面设置的调节钮232A,可以调节其从底面部向外的伸缩量。由此,可以调节从主体1射出的投影图像的上下位置,从而使得投影图像形成在恰当的位置上。
另外,在底面部形成了从主体1的外部导入对主体1的内部的构成部件进行冷却的空气的吸气口233-235。
吸气口233开口在与投影透镜45对应的位置上。这里,虽然省略了图示,在下壳23的内部设置了夹持投影透镜45的对向配置的一对风扇,和使得这一对风扇的吸气面与吸气口233相连通的导通道。通过风扇从吸气口233经过导通道吸入的冷却空气,对由液晶面板、十字分色棱镜、偏振板等构成的光学单元4的光学装置进行冷却。另外,在吸气口233的开口面上设置了狭缝状的盖233A。
吸气口234形成在底面部的接近中央处,也就是形成在与向光源装置40输送冷却空气的风扇3对应的位置上。
吸气口235形成在背面侧的接近中央处。在主体1的内部该位置上设置了未图示的风扇。由该风扇经过吸气口235吸入的空气对未图示的电源单元进行冷却。这些吸气口234以及235形成为狭缝状的开口部。
经过吸气口233-235向主体1内部导入的冷却空气在使得主体1内部的构成部件冷却后,从在前壳22上形成的排气口222被排出到主体1的外部。另外,在吸气口233-235的内面一侧,设置了防止尘埃等侵入内部的防尘过滤器。
在底面部的前面侧接近中央处形成了开口部236。该开口部236是为了将后述的光源装置40设置在主体1内部的开口。在该开口部236上设置了沿着投影透镜45的投影方向可以滑动装卸的盖部件237。
[2.内部构造]
图2是表示光学单元4的导光机构46的配置的立体图。
导光机构46为收纳光学单元4的平面呈接近U字形状的光学部件用壳体。导光机构46为合成树脂制成,由下导光机构461以及上导光机构462构成。在下导光机构461分别设置了将光学单元4的各个光学系统从上方以滑动的方式嵌入的未图示的沟部。
上导光机构462为封闭下导光机构461的上部的开口侧的盖状部件。
导光机构46的一端侧固定有光学装置44,该光学装置44的后段固定有投影透镜45。另外,导光机构46的另一端侧收纳有光学装置40。还有,在下导光机构461中没有图示的收纳光源装置40的底部具备开口,该开口的位置是与在下壳23形成的开口部236的位置相对应。由此,光源装置40就可以从开口部236在下导光机构461上被装卸。
图3是表示光学单元4的光学系统的模式图。
作为光学引擎的光学单元4是将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光学的处理,从而形成对应于图像信息的光学像,并将该光学像放大投影的单元。
光学单元4具备配备了光源灯401以及反射器402的光源装置40、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1、色分离光学系统42、中继光学系统43、光学装置44、作为投影光学装置的投影透镜45、以及收纳这些光学部件41-45的合成树脂制成的作为光学部件用壳体的导光机构46(图2)。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4为三板棱镜式,具有将从光源射出的白色分离成三色光的空间色分离型构造。另外,关于光源装置40的详细构造在后面叙述。
从作为放射光源的光源灯401射出的放射状的光线,经反射器402反射后变为基本平行的光线,从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1的第1透镜阵列411被射出。作为光源灯401多是采用卤素灯、金属卤化物灯或者高压水银灯。
作为反射器402是采用抛物面镜。除了采用抛物面镜之外,也可以与平行化透镜(凹透镜)一起采用椭圆面镜。
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1是对构成光学装置44的3枚液晶面板441(对于红、绿、蓝的每种色光分别对应液晶面板441R、441G、441B)的图像形成区域进行基本均匀的照明的光学系统。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1具备第1透镜阵列411、第2透镜阵列412、偏振变换元件413、重叠透镜414和场透镜415。
第1透镜阵列411具有从照明光轴方向看具有基本矩形轮廓的小透镜配置成矩阵状的结构。各个小透镜的轮廓形状被设定为与后述的液晶面板441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形状基本成相似形的形状。第1透镜阵列411的各个小透镜将入射的光束分割为部分光束,沿照明光轴方向也就是经过第2透镜阵列412向偏振变换元件413射出。
第2透镜阵列412具有与第1透镜阵列411基本一样的结构,由小透镜配置成矩阵状的结构。该第2透镜阵列412与重叠透镜414一起具有将第1透镜阵列411的各个小透镜的像在液晶面板441上成像的功能。
偏振变换元件413被设置在第2透镜阵列412和重叠透镜414之间。该偏振变换元件413将来自第2透镜阵列412的光调制成几乎为一种的偏振光,由此,可以提高在光学装置44的光的利用效率。
具体地说,通过偏振变换元件413调制成几乎为一种的偏振光的各个部分光,经重叠透镜414最终几乎全部被重叠到光学装置44的液晶面板441R、441G、441B上。对于采用了偏振光调制型的液晶面板441的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光学装置44),因为其只能利用一种的偏振光,来自发出其它种类的随机的偏振光的光源灯401的光束的几乎一半无法被利用。对此,通过采用偏振变换元件413,将从光源401射出的光束几乎全部变换成一种的偏振光,可以提高在光学装置44的光的利用效率。象这样的偏振变换元件,例如在特开平8-304739号公报进行了介绍。
通过该偏振变换元件413变换成几乎为一种的偏振光的各个部分光束,经重叠透镜414并通过色分离光学系统42,而且还通过中继光学系统43最终被重叠到后述的光学装置44的液晶面板441上。
场透镜415被设置在重叠透镜414和入射侧偏振板442A之间。该场透镜415将从第2透镜阵列412射出的各个部分光束变换为与主光线平行的光束。
色分离光学系统42具备2枚分色镜421、422和2枚反射镜423、424,其具有通过分色镜421、422将从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1射出的多个部分光束分离为红(R)、绿(G)、蓝(B)3色的色光的功能。
分色镜421在使得从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1射出的光束的蓝色光成分和绿色光成分透射的同时反射红色光成分。由分色镜421反射的红色光经反射镜423反射后,通过场透镜415到达红色光用的液晶面板441R。
在从分色镜421透射的蓝色光和绿色光之中,绿色光经分色镜422反射后,通过场透镜415到达绿色光用的液晶面板441G。另一方面,蓝色光透射分色镜422后经过中继光学系统43,再通过场透镜415到达蓝色光用的液晶面板441B。
中继光学系统43具备入射侧透镜431、中继透镜433以及2枚反射镜432、434,其具有将由色分离光学系统42分离的色光也就是蓝色光传导到液晶面板441B的功能。还有,对于蓝色光采用中继光学系统43是因为蓝色光的光路的长度大于其它色光的光路的长度,而为了防止由于光的发散等而降低光的利用效率。也就是,为了使得入射到入射侧透镜431的部分光束没有损失地传输到场透镜415。另外,这里中继光学系统43是用于使得3种色光中的蓝色光通过的结构,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使得红色光通过的结构。
光学装置44将由色分离光学系统42分离的各种色光通过液晶面板441对应于图像信息进行调制而形成彩色图像。
在光学装置44中,对于每种色光,按照光束的进行方向的顺序配备了入射侧偏振板442A、视角矫正板444、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液晶面板441、射出侧偏振板442B,而且还具备一个十字分色棱镜443。而液晶面板441是对于每种色光(红(R)、绿(G)、蓝(B))分别设置了液晶面板441R、441G、441B。
入射侧偏振板442A只使得由色分离光学系统42分离的各种色光中的在预定方向上的偏振光透射而吸收其它的光束,是通过在蓝宝石玻璃等的基板上粘贴偏振膜而构成的。另外,也可以不采用基板而在场透镜415上粘贴偏振膜。
视角矫正板444是将具有对由液晶面板441(441R、441G、441B)形成的光学像的视角进行矫正的功能的光学变换膜形成在基板上的元件。通过配置这样的视角矫正板444,因为可以矫正倾斜入射液晶面板441的光,所以可以降低黑画面时的光漏泄,而且大幅地提高投影图像的对比度。
液晶面板441R、441G、441B例如是采用了多晶硅TFT作为开关元件,虽然省略了图示,具有将在一对对向配置的透明基板内密封封入了液晶的面板主体收纳在保持框内的结构。对由色分离光学系统42分离的各种色光,通过这3枚液晶面板441R、441G、441B和这些光束入射侧以及射出侧的偏振板442对应于图像信息进行调制而形成光学像。
射出侧偏振板442B与入射侧偏振板442A具有基本一样的结构,其只使得从液晶面板441(441R、441G、441B)射出的光束之中的预定方向的偏振光透射而吸收其它的光束。另外,也可以不采用基板而在十字分色棱镜443上粘贴偏振膜。
另外,入射侧偏振板442A以及射出侧偏振板442B的偏振轴的方向是设置为互相正交的。
十字分色棱镜443是将通过射出侧偏振板442B,对从3枚液晶面板441R、441G、441B射出的每种色光进行调制的图像进行合成,从而形成彩色图像。另外,十字分色棱镜443是由反射红色光的电介质多层膜和反射蓝色光的电解质多层膜沿着4个直角棱镜的界面设置成接近X字形状。通过这些电介质多层膜来合成3种色光,从而形成彩色图像。
投影透镜45是由多个透镜组合成的组合透镜,其将由十字分色棱镜443合成的彩色图像放大投影到屏幕上。该投影透镜45具备变换多个透镜的相对位置的手柄45A(参照图2),具有可以对投影的彩色图像进行调焦以及倍率调整的结构。该手柄45A被设置为从省略了图示的上壳21的切口露出,从而可以从主体1的外部进行操作。
图4以及图5是表示在吸气口被关闭的情况下的光源装置40的剖面图以及立体图。
如图4所示,从前述的下壳23的开口部236插入而被装配到导光机构46的光源装置40,具备光源灯401、反射器402、以及作为将这些部件收纳在内部的光源收纳用壳体的灯罩50。在反射器402上形成有导入冷却光源灯401的冷却空气的开口部402A和从反射器402将冷却空气排出的开口部402B。这些开口部402A、402B是以反射器402的光轴为中心互相对称地形成的。另外,在反射器402的光束射出面的整个区域,设置了光透射性部件51。该光透射性部件51为在光源灯401破损时,使得其碎片不会沿光轴方向飞散的玻璃制成的部件。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光透射性部件51是玻璃制成的,其也可以由透明丙烯酸类聚合物制成。
风扇3是与光源装置40分别地设置在主体1中,是输送冷却光源灯401的冷却空气的风扇。在风扇3上,在光源装置40的对向的位置上形成了送出冷却空气的出气口3A。
灯罩50呈至少具有与反射器402相接合的前面50A、侧面以及底面至少3面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箱型形状。该前面50A为与从反射器402射出的光束对向的面,是在灯罩50中将反射器402定位于光轴方向的面。
从前面50A的端部开始的基本与之垂直相交的底面50B,是与反射器402的开口部402A对置的面。在该底面50B设置有吸气口52、导通道53、螺旋弹簧54以及突起部55。
吸气口52形成在与开口部402A的位置对应的位置上,是从灯罩50外部将冷却空气导入到反射器402内的开口。
导通道53将来自风扇3的冷却空气导入到灯罩50内,并且使得灯罩50的吸气口52开口。该导通道53由覆盖吸气口52的导通道主体531,和设置在该导通道主体531的两侧的,引导导通道主体531的滑动的引导架532构成。
导通道主体531的在前面50A一侧是开口的,其与底面50B的接触面的前面50A一侧的一部分是封闭的,其与底面50B平行的面具有开口而整体呈现接近长方体的形状(参照图5)。
在前面50A一侧形成的开口也就是连接口531A是与风扇3的出气口3A对着的开口。也就是说,通过导通道主体531的滑动,该连接口531A与出气口3A相连接,从而向导通道主体531导入冷却空气。
在与底面50B的接合面上形成的导入口531B是,当连接口531A与出气口3A连接时,在与吸气口52对应的位置上形成的开口。也就是说,当连接口531A与出气口3A连接后,导入口531B与吸气口52的位置一致,从而使得吸气口52开口。
在与底面50B对向一侧的面形成的开口由板531C覆盖。
螺旋弹簧54的一端与导通道主体531的连接口531A的相反一侧的端部相连接。另外,螺旋弹簧54的另一端与突起部55相连接。该突起部55突出地设置在位于风扇3的出气口3A和导通道主体531的连接线的延长线的灯罩50的底面50B上。
由于这样的结构,导通道主体531加载在远离灯罩的前面50A的方向,也就是关闭吸气口52的位置上。
在灯罩50中,在与底面50B相对的顶面50C上设置了可以自由地开关的盖上反射器402的开口部402B的开关盖57。当光源装置40装配到导光机构46时,该开关盖57与设置在导光机构46的未图示的突起部相接合,从而使得开口部402B开口。当将光源装置40从导光机构46取出时,开关盖57的接合也被解开,开关盖57将开口部402B关闭。
如图5所示,灯罩50的底面50B形成了多个孔56。当光源装置40装配到导光机构46时,这些孔56作为插入未图示的相对导光机构定位突起的孔。
在与灯罩50的前面50A相交的面,而且也与底面50B相交的侧面50D、50E上,分别设置了将反射器402固定于灯罩50的夹子等的安装件58。
图6以及图7是表示在吸气口打开的情况下的光源装置40的剖面图以及立体图。在此,对从风扇3送出冷却空气而冷却光源灯401的结构采用图4-图7进行说明。
当如图4以及图5所示的光源装置40装配到导光机构46上后,设置在灯罩50的顶面50C的开关盖57使得开口部402B开口。在该状态下,设置在灯罩50的底面50B上的导通道主体531抵抗螺旋弹簧54的加载力向前面50A一侧突出地滑动后,如图6以及图7所示,导通道主体531的连接口531A与风扇3的出气口3A相连接。随着该滑动,导通道主体531的导入口531B的位置正好与灯罩50的吸气口52的位置相对应,从而使得吸气口52开口。从风扇3的出气口3A送出的冷却空气几乎无泄漏地从被连接的连接口531A被送入到导通道主体531内,并经过被打开的吸气口52以及开口部402A被导入到反射器402内(参照图6以及图7中的箭头A)。被导入到反射器402内的冷却空气,对基本位于反射器402的中央的光源灯401进行冷却。由于风扇3送出的空气的压力,冷却光源灯401的空气经过打开的开口部402B被排除到灯罩50的外部(参照图6中的箭头B)。
图8是表示光源装置40和盖部件237的配置的立体图。
在盖部件237的内面侧接近中央处形成了突起部237A。在盖部件237被装配到下壳23时,该突起部237A形成于与灯罩50的导通道主体531向前面50A一侧突出而与风扇3的出气口3A相连接的位置所对应的位置上。该突起部237A与盖部件237被装配到下壳23时和导通道主体531的螺旋弹簧54的连接面相接合。也就是,突起部237A与导通道主体531相接合,当盖部件237被装配到下壳23时,使得导通道主体531抵抗螺旋弹簧54的加载力向前面50A一侧滑动。由此,使得导通道主体531的连接口531A与风扇3的出气口3A相连接。
另外,在灯罩50的侧面50E上设置了连接器59。当光源装置40被装配到导光机构46时,该连接器59与设置在导光机构46的未图示的连接器进行电连接。由此,可以进行向光源灯401提供电力等。
图9是表示盖部件237的立体图。
盖部件237的内面侧形成了近似呈コ字形状的突起部237A。在沿着盖部件237的滑动方向的两端部位形成了突出部237B、237C。这些突出部237B、237C是沿着将盖部件237嵌入到下壳23的方向突出地设置与下壳23相嵌合,从而将盖部件237固定于下壳23。
在此,对当盖部件237被装配到下壳23后,灯罩50的导通道主体531的滑动进行说明。
盖部件237是沿着下壳23的底面部23A滑动地被装配到下壳23上。装配该盖部件237时,在光源装置40被装配在导光机构46的情况下,导通道主体531与盖部件237的突起部237A相接合。当使得盖部件237进一步移动后,就使得与突起部237A相接合的导通道主体531抵抗螺旋弹簧的弹性恢复力,向前面50A一侧突出地朝向风扇3滑动。当盖部件237与下壳23嵌合后,导通道主体531的连接口531A就与风扇3的出气口3A相连接,从而使得灯罩50的吸气口52开口。
反之,当使得盖部件237向脱离下壳23的方向滑动后,盖部件237的突起部237A解除了与导通道主体531的接合。为此,由于螺旋弹簧的弹性恢复力,导通道主体531就向离开前面50A的方向,也就是脱离开风扇3的出气口3A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灯罩50的吸气口52被封闭。
[3.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的效果。
(1)当灯罩50被装配到导光机构46上时,设置在灯罩50上的导通道53向灯罩50的前面50A一侧突出地滑动,从而与输送冷却空气的风扇3的出气口3A相连接。由此,可以将来自风扇3的冷却空气有效地导入到灯罩50内,也就是反射器402内。因此,来自风扇3的出气口3A的冷却空气几乎全部被提供给了反射器402的开口部402B,从而可以对光源灯401以及反射器402进行充分地冷却。
(2)当收纳在灯罩50内的光源灯401破损的情况下,导通道53作为盖上灯罩50的吸气口52的盖部件起作用而封闭灯罩50。由此,当灯罩50被取下时,就没有必要另外设置防止光源灯401的碎片飞散的盖部件等。因此,可以减少灯罩50的部件的件数而使得其内部构造简单化。
(3)通过在反射器402的光束射出侧的前端设置导通道53,可以缩短由导通道53来开关的吸气口52与形成在反射器402的开口部402A的距离。另外,也可以缩短在导通道53内流径的冷却空气的流路的距离。由此,可以使得来自风扇3的冷却空气的压力没有损失地提供给反射器402的内部。因此,可以确实地冷却光源灯401。
(4)通过将上述的光源装置40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可以使得从与光源装置40分别地设置在主体1内的风扇提供的冷却空气几乎没有泄漏地用于光源灯的冷却。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可以缩短冷却空气的流路,可以确实地将来自风扇3的冷却空气导入到反射器402内。因此,可以提高光源灯401的冷却效率。
(5)通过下壳23的开口部236将光源装置40装配到导光机构46上,其开口部236由盖部件237封闭,并可以使得设置在灯罩50的导通道53突出。由此,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时,可以使得导通道53与风扇3确实地相连接。因此,可以有效地对光源装置40的光源灯401进行冷却。
(6)由于在盖部件237上形成了与灯罩50的导通道主体531相接合的突起部237A,当盖部件237装配到下壳23时,可以使得导通道53的连接口531A与风扇3的出气口3A相连接。由此,不需要其它的部件而使得导通道53突出,就可使得风扇3与导通道53相连通。因此,主体1的内部构造可以简单化,从而可以尝试光源装置40以及外壳2的小型化。
[4.实施方式的变形]
还有,不局限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的实施方式,在可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范围内的变形以及改良等也是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之内的。
前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光学设备是以投影机为例,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采用光源的其它的光学设备。
前述实施方式中,在灯罩50是采用了螺旋弹簧54对导通道53加载,也可以采用橡胶材料等。
另外,导通道53与风扇3的出气口3A是相对设置的,如果在导通道53与风扇3的出气口3A不能相对设置的情况下,导通道53的形状也可以是L字型等。
而且,在前述实施形态中,灯罩50是采用了箱型的形状,但只要是具有反射器402的定位面,和形成与开口部402B对应的吸气口52的面的光源收纳用壳体,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形状。
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是举出了只采用了3个光调制装置的投影机的例子,其也可以应用于只采用1个光调制装置的投影机、采用2个光调制装置的投影机或者采用了4个以上的光调制装置的投影机。
另外,作为光调制装置是采用了液晶面板441,也可以是采用了微型反射镜的装置等的液晶以外的光调制装置。
而且,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光的入射面和光的射出面是采用了不同的透射型的光调制装置,对于光的入射面和光的射出面也可以采用同一的反射型的光调制装置。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只举出了从屏幕的观察方向进行投影的前投型投影机的例子,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适用于从与屏幕的观察方向相反的一侧进行投影的背投型投影机。

Claims (10)

1.一种光源装置,该光源装置装配于在内部设置了光源冷却用的风扇的光学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光源、具有凹曲面状的反射面的、前述光源配置在内部的、使来自前述光源的放射光束一致于一定方向射出的反射器、封闭该反射器的光束射出面的光透射性部件以及收纳这些部件的光源收纳用壳体,
在前述反射器上形成了向前述光源导入冷却空气的开口部,
在前述光源收纳用壳体中,与该反射器的开口部的位置对应的位置上形成了导入冷却空气用的开口部,并且,设置了当装配到前述光学设备上,从该光源收纳用壳体突出、与前述风扇的出气口相连接的导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导通道兼用作封闭在前述光源收纳用壳体上形成的开口部的盖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光源收纳用壳体,具有在从前述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方向上定位该反射器的定位面,
前述导通道可以自由滑动地装配在与该定位面相交的前述光源收纳用壳体的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光源收纳用壳体,具有在从前述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方向上定位该反射器的定位面,
前述导通道可以自由滑动地装配在与该定位面相交的前述光源收纳用壳体的面上。
5.一种投影机,该投影机具备光源、对从该光源射出的光束对应于图形信息进行调制而形成光学像的光调制装置以及将形成的光学像放大投影的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冷却前述光源的风扇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包含前述光调制装置的设备主体收纳于内部的壳体,在该壳体上形成了装卸前述光源装置用的开口部,在该开口部上装配了封闭该开口部的盖部件,前述光源装置的导通道通过装配该盖部件使得前述导通道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盖部件是沿着前述壳体的侧面滑动地被装配的,在该盖部件的内面侧形成了与前述导通道相接合的,使得该导通道从前述光源收纳用壳体突出的突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导通道还兼用做封闭在前述光源收纳用壳体上形成的开口部的盖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光源收纳用壳体,具有在从前述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方向上定位该反射器的定位面,
前述导通道可以自由滑动地装配在与该定位面相交的前述光源收纳用壳体的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光源收纳用壳体,具有在从前述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方向上定位该反射器的定位面,
前述导通道可以自由滑动地装配在与该定位面相交的前述光源收纳用壳体的面上。
CNU2004200047993U 2003-02-25 2004-02-25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682450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7760/2003 2003-02-25
JP2003047760A JP3829813B2 (ja) 2003-02-25 2003-02-25 プロジェ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82450Y true CN2682450Y (zh) 2005-03-02

Family

ID=331139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315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6268C (zh) 2003-02-25 2004-02-24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CNU2004200047993U Expired - Lifetime CN2682450Y (zh) 2003-02-25 2004-02-25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315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6268C (zh) 2003-02-25 2004-02-24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147349B2 (zh)
JP (1) JP3829813B2 (zh)
CN (2) CN10035626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5022377D1 (de) * 2004-03-29 2010-09-02 Canon Kk Bildprojektionsgerät mit einem kompakten Lampen-Kühlsystem
EP1638323B8 (en) * 2004-09-17 2012-02-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ght source apparatus with a cooling mechanism for an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optical apparatus and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JP4221353B2 (ja) * 2004-11-19 2009-02-12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4940555B2 (ja) * 2005-02-02 2012-05-30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4656973B2 (ja) 2005-03-16 2011-03-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06260865A (ja) * 2005-03-16 2006-09-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源装置及び投写型画像表示装置
JP4257311B2 (ja) * 2005-04-06 2009-04-22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TWI256990B (en) * 2005-04-13 2006-06-21 Coretronic Corp Light bulb module
TW200639566A (en) * 2005-05-10 2006-11-16 Young Optics Inc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for projector
JP4229087B2 (ja) * 2005-05-26 2009-02-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装置
JP4502885B2 (ja) 2005-06-01 2010-07-1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TW200705083A (en) * 2005-07-29 2007-02-01 Coretronic Corp Projector
JP4243269B2 (ja) * 2005-09-09 2009-03-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2007248753A (ja) * 2006-03-15 2007-09-27 Funai Electric Co Ltd 投影装置
JP2007272040A (ja) * 2006-03-31 2007-10-18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7316319A (ja) * 2006-05-25 2007-12-06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8058672A (ja) * 2006-08-31 2008-03-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学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4853209B2 (ja) * 2006-09-29 2012-0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冷却機構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US9140968B2 (en) * 2007-06-29 2015-09-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ion device particle-containment shield
JP2010038976A (ja) * 2008-07-31 2010-02-18 Seiko Epson Corp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991834B2 (ja) 2009-12-17 2012-08-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車両用前照灯
JP5232815B2 (ja) 2010-02-10 2013-07-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車両用前照灯
JP5648294B2 (ja) * 2010-02-18 2015-01-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US20110280033A1 (en) * 2010-05-17 2011-11-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emitting device,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vehicle headlamp
US8733996B2 (en) 2010-05-17 2014-05-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 emitting device,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vehicle headlamp
GB2482910A (en) * 2010-08-20 2012-02-22 Gm Global Tech Operations Inc Vehicle lamp
TWI434124B (zh) * 2010-09-16 2014-04-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引導裝置及包含該引導裝置之投影機
US9816677B2 (en) 2010-10-29 2017-11-1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 emitting device, vehicle headlamp,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laser element
JP6078983B2 (ja) * 2012-05-23 2017-0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4191016A (ja) * 2013-03-26 2014-10-06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648733B1 (ja) * 2013-11-19 2015-01-07 岩崎電気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CN104214664A (zh) * 2014-08-29 2014-12-17 苏州骏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防雾型车用前照灯灯罩
CN104214665B (zh) * 2014-09-01 2016-03-16 苏州骏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新型车灯灯罩
CN105511210B (zh) * 2014-09-22 2017-10-2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
CN107763587B (zh) * 2016-08-23 2023-12-01 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送风的舞台灯热学系统
CN109578921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湖北香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镭射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01895A (en) * 1971-06-30 1972-10-31 Thomas Industries Inc Combined lighting and ventilating fixture
JP3976812B2 (ja) 1995-03-09 2007-09-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偏光照明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3598752B2 (ja) * 1996-10-04 2004-12-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EP1331514B1 (en) * 1996-10-04 2005-08-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ion display
JP3841950B2 (ja) * 1998-02-24 2006-11-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ランプボックス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H11329015A (ja) 1998-05-13 1999-11-30 Sony Corp 光源ランプ装置
JP2000200511A (ja) * 1998-10-30 2000-07-18 Phoenix Denki Kk 放電灯
US6481854B1 (en) * 1998-12-28 2002-11-19 Fujitsu Limited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ir cooling arrangement
JP2000206619A (ja) * 1999-01-18 2000-07-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ランプと液晶プロジェクション装置
TW416531U (en) * 1999-06-10 2000-12-21 Optoma Corp Spotlight structure capable of easily dissipating heat
US6398366B1 (en) * 1999-10-15 2002-06-04 Sony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of the projection type
JP3700571B2 (ja) * 1999-10-15 2005-09-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装置
US6435699B2 (en) * 1999-12-03 2002-08-2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Lamp housing with controlled cooling
JP3667588B2 (ja) * 2000-03-10 2005-07-06 Necビュ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ランプハウスとその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2001330890A (ja) * 2000-05-22 2001-11-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源装置及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3738678B2 (ja) * 2000-08-04 2006-01-25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用のランプ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調光方法
JP3664065B2 (ja) 2000-09-29 2005-06-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US20020159273A1 (en) * 2001-04-27 2002-10-31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adlamps
JP2002350976A (ja) * 2001-05-25 2002-12-04 Seiko Epson Corp 光源装置およびこの光源装置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JPWO2002097529A1 (ja) * 2001-05-28 2004-09-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3005292A (ja) * 2001-06-21 2003-01-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プロジェクター装置
WO2003001292A1 (en) * 2001-06-21 2003-01-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ojector device
JP2003322911A (ja) * 2002-04-30 2003-11-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ー装置
US7230382B2 (en) * 2003-04-21 2007-06-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High pressure mercury lamp with vented reflector and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56268C (zh) 2007-12-19
US7147349B2 (en) 2006-12-12
JP2004258211A (ja) 2004-09-16
CN1525239A (zh) 2004-09-01
US20040228130A1 (en) 2004-11-18
JP3829813B2 (ja) 2006-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82450Y (zh)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293425C (zh) 投影仪
CN2632723Y (zh) 背投投影机
CN1174284C (zh) 光源装置及其投影仪
CN1527129A (zh) 通风管道、冷却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310086C (zh) 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203366C (zh) 光学部件的安装结构及投影仪
CN100395656C (zh) 光学装置及背面投影机
CN1661464A (zh)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704839A (zh) 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837945A (zh) 灯冷却装置和投影显示装置
CN1573512A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CN1677225A (zh) 投射显示装置以及图像投射系统、光源装置
CN1873521A (zh) 光调制元件单元,投射光学单元以及图像投射装置
CN1573513A (zh) 导光体、照明装置及投影型显示装置
CN1610862A (zh) 投影机
CN1266538C (zh) 电子设备用外装壳、具备此电子设备外装壳的投影机
CN1260613C (zh) 投影机
CN1573521A (zh) 冷却装置、具备该冷却装置的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01063795A (zh) 光学装置及具备该光学装置的投影机
CN100523991C (zh) 投影机
CN1873520A (zh) 投影式显示装置
CN1577065A (zh) 导管及投影机
CN1754123A (zh) 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751267A (zh) 光学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投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712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71219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