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5231U - 一种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5231U
CN220905231U CN202321792535.8U CN202321792535U CN220905231U CN 220905231 U CN220905231 U CN 220905231U CN 202321792535 U CN202321792535 U CN 202321792535U CN 220905231 U CN220905231 U CN 220905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frame
beams
electric bicycle
gi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925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丽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c Enterprise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c Enterpris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c Enterprise Ltd filed Critical Lgc Enterprise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925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52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5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52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为两根,一端均与车架头管的上端固接,另一端设有下横加固梁,连接所述两主梁的另一端;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为中部弯折的L形管构成,所述承重梁一端与车架头管下端固接,另一端与主梁和后摇臂梁连接;所述主梁和承重梁之间设有若干纵加固梁,所述纵加固梁连接主梁和承重梁,且相邻纵加固梁与主梁和承重梁形成若干三角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安装使主梁负载过高导致结构稳定性差及电池安装使整车质量过高导致驾驶操控感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
背景技术
关于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新国家标准出台后,新型电动自行车生产时需要对整体布局进行全新设计,以规范后续开发的所有车型,使其均能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根据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对电池规范严格,杜绝改造电池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目前,新国标电动车绝大多数采用48伏锂电池作为供能电池,相较于老型电动车的铅酸电池组的电池能量密度更高,相同容量的体积更小,寿命更长,安全程度更高,并且目前主流的电动车都采用了换电式的续航解决方案,换电式续航方案解决了使用者违规操作,例如使用不合格充电器、高负载一充多、带车进楼充电导致充电故障从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的问题,因此换电式的续航方案是目前新国标电动车的主流方案,因此设计出一款换电简单方便快捷的电动车尤为必要,提高换电速度,以提高使用感受。
公开号为CN212709808U的电动车车架中,该技术方案的电池存放处在踏板下,由主梁和底板承重,这种安装方式对主梁负载较高,且安装在底部影响电动车的通过能力,易容易造成磕碰导致损坏,并且电池安装在底部,换电时较麻烦,费时费力。
公开号为CN104229024A的一种管板式电动车架中,由于锂电池密度大,重量大,所以该技术方案采用管板式结构,能在保证结构强度情况下减少整车质量,加上电池也能便于操控驾驶电动车,其次该技术方案的电池安装在座椅下方,换电时需要打开座椅才可进行换电,换电速度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解决了上述技术中的车架中,电池安装位置过低,导致换电时较为繁琐的问题。
其次,解决了上述技术中,电池安装处过低,导致电动车路面通过性能差的问题。
最后解决了上述技术中,电池安装使主梁负载过高导致结构稳定性差及电池安装使整车质量过高导致驾驶操控感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为两根,一端均与车架头管的上端固接,另一端设有下横加固梁,连接所述两主梁的另一端;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为中部弯折的L形管构成,所述承重梁一端与车架头管下端固接,另一端与主梁和后摇臂梁连接;所述主梁和承重梁之间设有若干纵加固梁,所述纵加固梁连接主梁和承重梁,且相邻纵加固梁与主梁和承重梁形成若干三角形。
所述两主梁一端与车架头管外壳一体成型,另一端通过下横加固梁连接固定两主梁尾部,其之间形成的三角形空间,使主梁作为车架的重要部分,具有更稳定,更安全的效果。所述承重梁为一根中部弯折的L形管,所述承重梁一端所述车架头管的外壳下端一体成型,另一端与主梁和后摇臂梁连接,所述两根主梁与一根承重梁组合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使所述主梁和承重梁的结构稳定性更优异,承重性能更好,所述主梁和承重梁之间设有若干纵加固梁,所述纵加固梁连接主梁和承重梁,且相邻纵加固梁与主梁和承重梁形成若干三角形,使主梁和承重梁之间的负载通过纵加固梁更均匀,结构稳定性更好。
所述主梁所设的下横加固梁处设有后座梁,所述后座梁包括:座位架,所述座位架为两根Y形杆平行放置组成,且所述Y形杆的上头端与主梁中部一体成型,下头端与下横加固梁螺栓固定;行李架,所述行李架为两根镜像的Z形杆平行放置组成,所述Z形杆的一端与下横加固梁螺栓连接固定,另一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行李架尾部。
所述座位架为两Y形杆平行放置,且所述Y形杆上端的两头分别与主梁中部一体成型及下横加固梁螺栓固定,所述座位架固定在主梁上使座位架固定更牢靠,行李架为两根镜像的Z形杆平行放置,所述Z形杆下端的端头与下横加固梁螺栓连接固定,另一端的两端头处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放置行李。
所述承重梁底部设有后摇臂梁,所述后摇臂梁包括:上弯梁,所述上弯梁为两个拱形管平行放置构成,所述上弯梁的一端与承重梁的底部螺栓连接;下直梁,所述下直梁为两个直管平行放置构成,所述下直梁一端与承重梁的底部螺栓连接,另一端与上弯梁另一端固接。
所述上弯梁为拱形,位于下直梁上部,且所述上弯梁与下直梁的两端互相固定,使后摇臂梁呈拱形,且所述后摇臂梁的一端与底架底部固定使所述后摇臂梁与车架连接,所述后摇臂梁用于连接并固定后轮,拱形的后摇臂有利于缓解行驶时后轮对后摇臂的冲击力,其次,所述上弯梁还用于固定后避震。
作为优选,所述承重梁底部与下横加固梁处还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承重梁底部与下横加固梁。所述连接梁使承重梁底部和主梁尾部连接,使所述承重梁与主梁连接构为一体,具有使车架更完整,结构稳定好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梁上设有若干等间距的电池护杠,所述电池护杠连接所述连接梁和承重梁,并一体成型。所述电池护杠用于防止电池从承重梁与连接梁之间的空隙跌落丢失,具有防盗和固定的效果,其次,当电动车发生侧摔时,所述电池护杠用于保护电池避免磕碰摔坏。
作为优选,所述后摇臂梁的上弯梁中部设有上弯梁横加固梁,连接所述两上弯梁的中部,且所述上弯梁横加固梁和下横加固梁之间还设有后避震。所述上弯梁横加固梁用于连接并固定量后摇臂梁的中部,使其相互固定,同时所述上弯梁横加固梁的中部用于固定后避震的下端,所述后避震的上端与下横加固梁固定,使后摇臂梁相对于车架具有弹簧阻尼力,从而增加电动车的驾驶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主梁靠近车架头管的一端,设有上横加固梁,所述上横加固梁连接固定两个所述主梁。所述上横加固梁连接两主梁,用于提高两主梁在靠近车架头管处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车架头管为管状,内部穿设有车把转轴,且所述车把转轴的两侧设有前减震。所述车架头管用于穿设车把转轴,以便于控制方向,所述车把转轴两侧的前减震为倒立式减振器,倒立式减振器簧下质量较轻,车头操控性更好,刚性较强,且减振灵敏。
作为优选,所述承重梁和主梁为铝合金管材焊接一体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车架采用铝合金管材焊接一体形成,且前轮处采用倒立式减振器,具有车架质量轻、车头操控性好、车架结构强度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主梁和承重梁组合式的设计,截面呈三角形,且通过纵加固梁进行加固,使主梁和承重梁之间的负载通过纵加固梁更均匀,结构稳定性更好。
其次,上横加固梁提高了两主梁靠近车架头管的结构强度,并且还起到限制电池位移的效果。下横加固梁提高了两主梁靠近后轮的结构强度。
电池护杠用于防止电池从承重梁与连接梁之间的空隙跌落丢失,具有防盗和固定的效果,当电动车发生侧摔时所述电池护杠还具有保护电池避免磕碰摔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车架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中:车把1、车把转轴1.1、车架头管1.2、前减震2、车架3、主梁3.1、纵加固梁3.1.1、上横加固梁3.1.2、下横加固梁3.1.3、后座梁3.2、座位架3.2.1、行李架3.2.2、连接板3.2.3、后摇臂梁3.3、上弯梁3.3.1、下直梁3.3.2、上弯梁横加固梁3.3.3、承重梁3.4、电池护杠3.4.1、连接梁3.4.2、电池组4、坐垫5、后避震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2、图3为本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一种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一种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包括车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主梁,所述主梁3.1为两根,一端均与车架头管1.2的上端固接,另一端设有下横加固梁3.1.3,连接所述两主梁的另一端;承重梁3.4,所述承重梁为中部弯折的L形管构成,所述承重梁一端与车架头管下端固接,另一端与主梁和后摇臂梁3.3连接;所述主梁和承重梁之间设有若干纵加固梁,所述纵加固梁连接主梁和承重梁,且相邻纵加固梁与主梁和承重梁形成若干三角形,两根主梁与一根承重梁组合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所述主梁3.1为两根呈角度放置,且所述两主梁一端与车架头管外壳一体成型,另一端通过下横加固梁连接固定两主梁尾部,其之间形成的三角形空间,使主梁作为车架的重要部分,具有更稳定,更安全的效果。所述承重梁为一根中部弯折的L形管,所述承重梁一端所述车架头管的外壳下端一体成型,另一端与主梁和后摇臂梁连接,所述两根主梁与一根承重梁组合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使所述主梁和承重梁的结构稳定性更优异,承重性能更好,所述主梁和承重梁之间设有若干纵加固梁3.1.1,所述纵加固梁连接主梁和承重梁,且相邻纵加固梁与主梁和承重梁形成若干三角形,使主梁和承重梁之间的负载通过纵加固梁更均匀,结构稳定性更好。
进一步地,两个主梁与车架顶管一体成型,且两主梁之间的角度范围为30度至60度,使两主梁之间的距离适中,保证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梁3.4的中部弯折角度范围为115度至135度,当安装电池时,使承重梁均匀的承重来自电池组4的重力的分力。
所述主梁所设的下横加固梁3.1.3处设有后座梁3.2,所述后座梁包括:座位架3.2.1,所述座位架为两根Y形杆平行放置组成,且所述Y形杆的上头端与主梁3.1中部一体成型,下头端与下横加固梁3.1.3螺栓固定;行李架3.2.2,所述行李架为两根镜像的Z形杆平行放置组成,所述Z形杆的一端与下横加固梁3.1.3螺栓连接固定,另一端设有连接板3.2.3,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行李架尾部。
所述座位架3.2.1为两Y形杆平行放置,且所述Y形杆上端的两头分别与主梁中部一体成型及下横加固梁3.1.3螺栓固定,所述座位架固定在主梁3.1上使座位架固定更牢靠,行李架3.2.2为两根镜像的Z形杆平行放置,所述Z形杆下端的端头与下横加固梁螺栓连接固定,另一端的两端头处设置有连接板3.2.3,所述连接板用于放置行李。
进一步地,所述两Y形梁和两Z形梁之间焊接有等间距的若干个加固肋条,用于安装坐垫5和放置行李。
所述承重梁3.4底部设有后摇臂梁3.3,所述后摇臂梁包括:上弯梁3.3.1,所述上弯梁为两个拱形管平行放置构成,所述上弯梁的一端与承重梁的底部螺栓连接;下直梁3.3.2,所述下直梁为两个直管平行放置构成,所述下直梁一端与承重梁的底部螺栓连接,另一端与上弯梁另一端固接。
所述上弯梁为拱形,位于下直梁上部,且所述上弯梁与下直梁的两端互相固定,使后摇臂梁3.3呈拱形,且所述后摇臂梁的一端与底架底部固定使所述后摇臂梁与车架连接,所述后摇臂梁3.3用于连接并固定后轮,拱形的后摇臂梁有利于缓解行驶时后轮对后摇臂的冲击力,其次,所述上弯梁3.3.1还用于固定后避震。
进一步地,所述上弯梁与下直梁之间还焊接有若干加固肋条,相邻加固肋条之间构成近似三角形,使上弯梁与下直梁之间结构更稳定。
所述承重梁底部与下横加固梁处还设有连接梁3.4.2,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承重梁3.4底部与下横加固梁3.1.3。所述连接梁使承重梁底部和主梁尾部连接,使所述承重梁与主梁连接构为一体,具有使车架更完整,结构稳定好的效果。
所述连接梁上设有三根等间距的电池护杠3.4.1,所述电池护杠连接所述连接梁3.4.2和承重梁3.4,并一体成型。所述电池护杠用于防止电池从承重梁与连接梁之间的空隙跌落丢失,具有防盗和固定的效果,其次,当电动车发生侧摔时,所述电池护杠用于保护电池避免磕碰摔坏。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护杠3.4.1为半圆形,当电动车侧摔时,电池护杠能均匀分担冲击力,提高承受能力。
所述后摇臂梁3.3的上弯梁3.3.1中部设有上弯梁横加固梁3.3.3,连接所述两上弯梁的中部,且所述上弯梁横加固梁3.3.和下横加固梁3.1.3之间还设有后避震6。所述上弯梁横加固梁3.3.3用于连接并固定两后摇臂梁3.3的中部,使其相互固定,同时所述上弯梁横加固梁的中部用于固定后避震6的下端,所述后避震的上端与下横加固梁3.1.3固定,使后摇臂梁相对于车架具有弹簧阻尼力,从而增加电动车的驾驶稳定性。
所述主梁3.1靠近车架头管1.2的一端,设有上横加固梁3.1.2,所述上横加固梁连接固定两个所述主梁。所述上横加固梁连接两主梁,用于提高两主梁在靠近车架头管处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由所述上横加固梁3.1.2与下横加固梁3.1.3及之间的两主梁3.1共同围成矩形的矩形面积与电池截面积匹配,用于安装电瓶组4,所述上横加固梁3.1.2用于限制电池移动。
进一步地,后避震6采用弹簧阻尼器,具有优异的减振吸能效果,同时还可以调节阻尼器来控制弹簧的松紧度和反弹力度。
进一步地,所述后摇臂梁3.3远离主梁的一端设有卡扣,用于连接和固定后轮。
进一步地,所述后座梁3.2所设座位架3.2.1的表面安装有坐垫。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
主梁(3.1),所述主梁为两根,一端均与车架头管(1.2)的上端固接,另一端设有下横加固梁(3.1.3),连接所述两主梁的另一端;
承重梁(3.4),所述承重梁为中部弯折的L形管构成,所述承重梁一端与车架头管下端固接,另一端与主梁和后摇臂梁(3.3)连接;
所述主梁和承重梁之间设有若干纵加固梁(3.1.1),所述纵加固梁连接主梁和承重梁,且相邻纵加固梁与主梁和承重梁形成若干三角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3.1)所设的下横加固梁(3.1.3)处设有后座梁(3.2),所述后座梁包括:
座位架(3.2.1),所述座位架为两根Y形杆平行放置组成,且所述Y形杆的上头端与主梁中部一体成型,下头端与下横加固梁(3.1.3)螺栓固定;
行李架(3.2.2),所述行李架为两根镜像的Z形杆平行放置组成,所述Z形杆的一端与下横加固梁螺栓连接固定,另一端设有连接板(3.2.3),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行李架尾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3.4)底部设有后摇臂梁(3.3),所述后摇臂梁包括:
上弯梁(3.3.1),所述上弯梁为两个拱形管平行放置构成,所述上弯梁的一端与承重梁的底部螺栓连接;
下直梁(3.3.2),所述下直梁为两个直管平行放置构成,所述下直梁一端与承重梁的底部螺栓连接,另一端与上弯梁另一端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3.4)底部与下横加固梁(3.1.3)处还设有连接梁(3.4.2),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承重梁底部与下横加固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3.4.2)上设有若干等间距的电池护杠(3.4.1),所述电池护杠连接所述连接梁(3.4.2)和承重梁(3.4),并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所述后摇臂梁(3.3)的上弯梁(3.3.1)中部设有上弯梁横加固梁(3.3.3),连接所述两上弯梁的中部,且所述上弯梁横加固梁和下横加固梁(3.1.3)之间还设有后避震(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3.1)靠近车架头管(1.2)的一端,设有上横加固梁(3.1.2),所述上横加固梁连接固定两个所述主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头管(1.2)为管状,内部穿设有车把转轴(1.1),且所述车把转轴的两侧设有前减震(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上横加固梁(3.1.2)与下横加固梁(3.1.3)之间处安装有电池组(4)。
CN202321792535.8U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 Active CN220905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2535.8U CN220905231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2535.8U CN220905231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5231U true CN220905231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09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92535.8U Active CN220905231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52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91305U (zh) 一种分段式可实现快速更换动力电池的电动物流车车架结构
CN112477999B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后地板碳纤维骨架结构
KR20220111280A (ko) 측면 부재 및 종방향 부재가 장착된 차량 본체의 후방부 구조체
CN114228833A (zh) 一种汽车小偏置碰撞的吸能结构及汽车
CN214930131U (zh) 一种下车身框架结构
CN220905231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管板式车架
CN215435968U (zh) 一种动力电池托架及电动卡车
CN211195824U (zh)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的连接支撑结构
CN216943268U (zh) 纯电动微型货车下车架
CN111688810B (zh) 电动车扭力梁的两端与左右两根后纵梁的连接结构
CN115158467A (zh) 一种全采用压铸工艺的下车体结构
CN208198032U (zh) 用于车辆的后悬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0905232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一体式车架
CN215436610U (zh) 一种全承载客车中段车架系统
CN210680922U (zh) 一种电动车用桁架式车架
CN113232471B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悬挂系统的安全型c型梁结构
CN219544891U (zh) 一种公共汽车底盘框架结构
CN219447232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车架
CN1004870B (zh) 电动摩托车车架
CN220164083U (zh) 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CN212529917U (zh) 一种电动车减震车架
CN220031684U (zh) 商用车侧置式动力电池框架
CN216185730U (zh) 轻量化高强度电动车车架
CN219029555U (zh) 全地形车车架和全地形车
CN219256977U (zh) 悬架总成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