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4083U - 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4083U
CN220164083U CN202321233709.7U CN202321233709U CN220164083U CN 220164083 U CN220164083 U CN 220164083U CN 202321233709 U CN202321233709 U CN 202321233709U CN 220164083 U CN220164083 U CN 220164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ain beam
tube
frame structure
strad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337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卫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ajue Motorcy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ajue Motorcy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ajue Motorcy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ajue Motorcy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337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4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4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4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涉及一种跨骑式摩托车,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其包括车头管,车头管的上端对称连接有左主梁管和右主梁管,车头管的下端对称连接有左支撑管和右支撑管,左主梁管和左支撑管之间设置有两根左连杆,两根左连杆位于左支撑管的一端相互靠近,位于左主梁管的一端相互远离,右主梁管和右支撑管之间设置有两根右连杆,两根右连杆位于支撑管的一端相互靠近,位于右主梁管的一端相互远离,左主梁管和右主梁管远离车头管的一端部设置有车尾框,车尾框与左主梁管和右主梁管之间设置有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简单,车架前后段连接稳定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特指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车架是摩托车的重要组成结构,是摩托车一切部件的安装基础。一方面,前后轮、前后减震器、发动机、覆盖件等众多部件都是基于车架而安装,车架也为车轮提供安装位置,从而使整个车架支撑在车轮上。另一方面,摩托车车架还需要承担摩托车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颠簸振动及可能受到的冲击力,车架的结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直接影响到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车架的结构形式和性能对整车的参数和性能影响很大,因此车架结构的选用非常重要。车架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方便各部件的安装,并使结构紧凑。为了提升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大多数摩托车采用管式车架,主要是单主梁加上加强板的结构,该结构单主梁在车架的中间,影响发动机、油箱等结构件的布置,导致整车的造型结构设计受限,车架的刚度和强度也受到影响,同时大多数摩托车采用的管式结构在车架前后段的连接方式复杂,管件成型困难,加工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简单,车架前后段连接稳定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包括车头管,所述车头管的上端对称连接有左主梁管和右主梁管,所述车头管的下端对称连接有左支撑管和右支撑管,所述左主梁管和左支撑管之间设置有两根左连杆,所述两根左连杆位于左支撑管的一端相互靠近,位于左主梁管的一端相互远离,所述右主梁管和右支撑管之间设置有两根右连杆,所述两根右连杆位于支撑管的一端相互靠近,位于右主梁管的一端相互远离,所述左主梁管和右主梁管远离车头管的一端部设置有车尾框,所述车尾框与左主梁管和右主梁管之间设置有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且所述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上分别设置有主梁管插柱和车尾框插柱,所述车头管、左主梁管、右主梁管、左支撑管、右支撑管、车尾框、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相互配合形成车框架结构,所述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筋。
在上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左支撑管和右支撑管远离车头管的一端通过连杆分别与左主梁管和右主梁管连接。
在上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连杆为两段结构,且连杆与左支撑管和右支撑管的连接端设置连接筒一,所述连杆的中间端设置有连接筒二。
在上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左主梁管和右主梁管的中部均向外凸起,左主梁管和右主梁管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在上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左主梁管、右主梁管和车头管之间设置有三角强化板一。
在上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左支撑管和右支撑管和车头管之间设置有三角强化板二。
在上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车尾框包括两个支撑架,所述两个支撑架远离车头管的一端通过连接架相连接。
在上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两个支撑架均包括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连接有两根连接杆一。
在上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之间设置有三根横杆。
在上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车头管远离车尾框的一侧固定有车灯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上分别通过主梁管插柱和车尾框插柱与左主梁管、右主梁管和车尾框插接方式相互连接后,再通过焊接方式连接,这样能够提高连接牢固度,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筋,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的强度和韧性,增加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的承重力,且加强筋分布在连接孔的周侧,这样可以提高连接孔的强度和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之四。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1-车头管;2-左主梁管;3-右主梁管;4-左支撑管;5-右支撑管;
6-左连杆;7-右连杆;8-车尾框;11-连杆;12-连接筒一;13-连接筒二;14-三角强化板一;15-三角强化板二;81-左连接座;82-右连接座;
83-主梁管插柱;84-车尾框插柱;85-横杆;86-车灯安装座;801-支撑架;802-连接架;8011-上连接杆;8012-下连接杆;8013-连接杆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6所示: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包括车头管1,所述车头管1的上端对称连接有左主梁管2和右主梁管3,所述车头管1的下端对称连接有左支撑管4和右支撑管5,所述左主梁管2和左支撑管4之间设置有两根左连杆6,所述两根左连杆6位于左支撑管4的一端相互靠近,位于左主梁管2的一端相互远离,所述右主梁管3和右支撑管5之间设置有两根右连杆7,所述两根右连杆7位于支撑管5的一端相互靠近,位于右主梁管3的一端相互远离,所述左主梁管2和右主梁管3远离车头管1的一端部设置有车尾框8,所述车尾框8与左主梁管2和右主梁管3之间设置有左连接座81和右连接座82,且所述左连接座81和右连接座82上分别设置有主梁管插柱83和车尾框插柱84,所述车头管1、左主梁管2、右主梁管3、左支撑管4、右支撑管5、车尾框8、左连接座81和右连接座82相互配合形成车框架结构,设计的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是为了确保车尾框与左主梁管和右主梁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用于承受车尾框与左主梁管和右主梁管的重量,且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内设置有加强筋,该加强筋设置在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的内侧。
在上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左支撑管4和右支撑管5远离车头管1的一端通过连杆11分别与左主梁管2和右主梁管3连接,所述连杆11为两段结构,且连杆11与左支撑管4和右支撑管5的连接端设置连接筒一12,所述连杆11的中间端设置有连接筒二13,这样是为了方便安装发动机,该连接筒一和连接筒二均为两个,且左主梁管2和右主梁管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设置有连接孔,设计的连接座以及连接孔是为了方便安装发动机,左主梁管和右主梁管之间设置有加强横杆,该横杆能够进一步提高左主梁管和右主梁管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左主梁管2和右主梁管3的中部均向外凸起,左主梁管2和右主梁管3之间形成容纳空间,设计的容纳空间是为了容纳发动机,方便发动机的安装和容纳。
在上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左主梁管2、右主梁管3和车头管1之间设置有三角强化板一14,这样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左主梁管、右主梁管和车头管三者的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左支撑管4和右支撑管5和车头管1之间设置有三角强化板二15,这样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左支撑管和右支撑管和车头管三者的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车尾框8包括两个支撑架801,所述两个支撑架801远离车头管1的一端通过连接架802相连接,靠近车头管的一端与左主梁管和右主梁管连接,支撑架与连接架之间均通过焊接方式相互连接,所述两个支撑架801均包括上连接杆8011和下连接杆8012,所述上连接杆8011和下连接杆8012之间连接有两根连接杆一8013,设计的连接杆一是起到支撑连接作用,且两根连接杆一呈V形,这样能够提高两者的连接稳定性以及支撑力。
在上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左连接座81和右连接座82之间设置有三根横杆85,具体的,三根横杆分别位于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的上中下三个位置,这样能够提高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车头管1远离车尾框8的一侧固定有车灯安装座86,这样是为了方便车灯安装。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管(1),所述车头管(1)的上端对称连接有左主梁管(2)和右主梁管(3),所述车头管(1)的下端对称连接有左支撑管(4)和右支撑管(5),所述左主梁管(2)和左支撑管(4)之间设置有两根左连杆(6),所述两根左连杆(6)位于左支撑管(4)的一端相互靠近,位于左主梁管(2)的一端相互远离,所述右主梁管(3)和右支撑管(5)之间设置有两根右连杆(7),所述两根右连杆(7)位于支撑管(5)的一端相互靠近,位于右主梁管(3)的一端相互远离,所述左主梁管(2)和右主梁管(3)远离车头管(1)的一端部设置有车尾框(8),所述车尾框(8)与左主梁管(2)和右主梁管(3)之间设置有左连接座(81)和右连接座(82),且所述左连接座(81)和右连接座(82)上分别设置有主梁管插柱(83)和车尾框插柱(84),所述车头管(1)、左主梁管(2)、右主梁管(3)、左支撑管(4)、右支撑管(5)、车尾框(8)、左连接座(81)和右连接座(82)相互配合形成车框架结构,所述左连接座(81)和右连接座(82)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管(4)和右支撑管(5)远离车头管(1)的一端通过连杆(11)分别与左主梁管(2)和右主梁管(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1)为两段结构,且连杆(11)与左支撑管(4)和右支撑管(5)的连接端设置连接筒一(12),所述连杆(11)的中间端设置有连接筒二(1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梁管(2)和右主梁管(3)的中部均向外凸起,左主梁管(2)和右主梁管(3)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梁管(2)、右主梁管(3)和车头管(1)之间设置有三角强化板一(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管(4)和右支撑管(5)和车头管(1)之间设置有三角强化板二(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尾框(8)包括两个支撑架(801),所述两个支撑架(801)远离车头管(1)的一端通过连接架(802)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架(801)均包括上连接杆(8011)和下连接杆(8012),所述上连接杆(8011)和下连接杆(8012)之间连接有两根连接杆一(8013)。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座(81)和右连接座(82)之间设置有三根横杆(8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管(1)远离车尾框(8)的一侧固定有车灯安装座(86)。
CN202321233709.7U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Active CN220164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3709.7U CN220164083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3709.7U CN220164083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4083U true CN220164083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3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33709.7U Active CN220164083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4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63964A (en)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s
CN220164083U (zh) 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CN200945901Y (zh) 两轮摩托车的车架与平叉组合
CN203666874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结构
CN201646995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
CN203766973U (zh) 三轮摩托车
CN111038588B (zh) 后副车架总成
CN201272457Y (zh) 使用双燃料的两轮弯梁摩托车车架
CN210707612U (zh) 一种高性能轻量化电动车副车架
CN201792955U (zh) 摩托车车架后部结构
CN2910757Y (zh) 两轮摩托车
CN100400369C (zh) 跨骑式两轮摩托车
CN201186708Y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
CN218949385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CN217260495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及电动自行车
CN216185730U (zh) 轻量化高强度电动车车架
CN10980877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副车架及前悬架装置
CN211810040U (zh) 一种两轮摩托车车架
CN221163155U (zh) 踏板摩托车车架
CN212980445U (zh) 一种分体式摩托车车架
CN214057801U (zh) 倒三轮车辆的管梁式底盘车架
CN213442905U (zh) 电动自行车的车架
CN218343598U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一体化压铸副车架结构
CN219857476U (zh) 一种高强度电动车车架
CN217260491U (zh) 一种车架及电动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