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1208U - 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01208U
CN220701208U CN202322505449.0U CN202322505449U CN220701208U CN 220701208 U CN220701208 U CN 220701208U CN 202322505449 U CN202322505449 U CN 202322505449U CN 220701208 U CN220701208 U CN 220701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bag
access
package
access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054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鸣
李朝晖
陈辉
符胜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Crossi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Crossi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Crossi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Crossi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054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01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01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012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轮包、塔包和检修盖,塔包上设有检修口,检修盖可拆卸连接于塔包上,且检修盖能将检修口覆盖;以解决现有轮毂包为了提高阻挡效果增设塔包后,操作空间减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
背景技术
轮毂包为一种适应包于轮毂的曲面结构,整体形成一个弧形的半封闭区域,安装于车轮上方。在轮毂包的遮蔽之下,能有效地减少行车过程中飞溅至车架上的泥水,从而减轻因泥水长时间附着对钣金件造成腐蚀,导致车漆掉落的情况。由于车轮轮轴上还需要连接减震器,因此轮毂包上通常还会设置一个塔包,通过塔包为减震器提供运动空间。
现有轮毂包为了提高对泥水的阻挡效果,将塔包整体固定在轮毂包上。增设的塔包在起到阻挡作用的同时需要给位于塔包内部的减震器提供足够的运动空间,同时还需防止减震器在工作时与轮毂包发生干涉,因而需要将塔包设置得足够高、足够宽,导致轮毂包会占用更多的机舱内部空间,不仅影响了机舱内的线束布置,还减小了减震器维修和更换的操作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以解决现有轮毂包为了提高阻挡效果增设塔包后,操作空间减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轮包、塔包和检修盖,塔包上设有检修口,检修盖可拆卸连接于塔包上,且检修盖能将检修口覆盖。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在塔包上设置检修口,并在检修口上可拆卸连接一个检修盖,在需要对减震器进行检修或更换时,即可通过将检修盖取下,从而扩大操作空间,以便于操作。
2.通过在塔包顶部开设检修口,在检修口上增设一个检修盖,由于减震器在行车过程中会在垂直方向上下运动,而减震器顶部在上下运动过程中所需空间的横截面积小于减震器中部所需空间的横截面积,进而设置检修盖的横截面积小于塔包的横截面积,即可使本方案中的轮毂包整体面积小于现有轮毂包的整体面积(现有轮毂包为了确保减震器向上运动的空间,将塔包整体高度提高);在日常使用中,通过检修盖减小轮毂包顶部的面积,为减震器在行车过程中的垂直运动提供足够空间,避免了轮毂包与减震器之间出现干涉,造成零部件的碰撞损坏。
优选的,检修盖包括连接部、弧形面和水平部,连接部与塔包相贴,水平部与检修口平行,弧形面连接于连接部与水平部之间,且弧形面与水平部使检修盖顶部呈曲面向外凸出。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连接部与塔包相贴,提高轮毂包阻挡泥水的效果。
2.检修盖两侧的弧形面使连接部上的凸起呈曲面,通过水平设置的水平部在确保减震器垂直方向有足够运动空间的前提下,弧形面不仅提高了检修盖自身结构的强度,同时也减小了安装轮毂包结构所需的机舱内部空间,从而能为减震器的维修以及更换提供了更大更宽敞的操作空间;并且,有效留出的周边空间也能便于线束布置及仪表台下其他零部件的安装维修操作。
优选的,轮包上设有若干加强筋。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置多个加强筋能大大提高轮毂包整体结构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从而保证其阻挡、防护的作用。
优选的,加强筋包括条形加强筋、圆形加强筋和过渡段加强筋。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根据不同部分的结构设置多个形状不同的加强筋,进一步提高轮毂包结构强度。
优选的,检修口为梯形。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检修口整体呈梯形,以更好地适应多种形状的减震器的安装,并在塔包顶部有限的区域内开设面积更大、更加便于维修操作的检修口。
优选的,检修盖与检修口之间设有密封圈。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密封圈在阻挡外界泥水进入机舱内的同时,还能起到一个减震、缓冲的效果,进而减小在行车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检修盖与塔包之间产生刚性碰撞,使得轮毂包整体发生较大形变和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检修盖的三维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轮包1、条形加强筋11、圆形加强筋12、过渡段加强筋13、塔包2、检修口21、检修盖3、连接部31、弧形面32、水平部33、内板4。
实施例1
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3所示,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包括轮包1、塔包2和检修盖3。轮包1适应于轮毂的曲面结构,整体形成弧形的半封闭区域,在将轮毂包整体安装于车轮上方后,轮包1能对行车过程中的泥水进行阻挡;塔包2设置于轮包1的正上方,本实施例中,塔包2与轮包1之间通过冲压的方式一体成型。检修盖3可拆卸连接于塔包2上,以便于日后对轮毂包的检修和更换。轮毂包固定于汽车内板4下方,从而实现固定后的轮毂包位于车轮上方,进行安装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轮包1以及塔包2固定于内板4上即可。
为提高成型后轮毂包自身结构强度、防止其变形,轮毂包上还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本实施例中,所有加强筋均通过冲压的方式一体成型于轮毂包上。如图1所示,加强筋包括条形加强筋11、圆形加强筋12和过渡段加强筋13,条形加强筋11垂直设置于塔包2的中部,且条形加强筋11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条形加强筋11的下端均延伸至轮包1上,轮毂包成型后在中部形成有一个呈长方形的平面,垂直设置的两个条形加强筋11正好适应于此长方形的平面,从而达到加强轮毂包中部结构强度的目的;圆形加强筋12分别设置于轮包1两侧的弧形曲面上,每侧弧形曲面上均设置有两个圆形加强筋12,并且,由于本实施例中,轮包1右侧弧形曲面的弧长小于轮包1左侧弧形曲面的弧长,因此,右侧弧形曲面上的两个圆形加强筋12的间距小于左侧弧形曲面上两个圆形加强筋12的间距,右侧弧形曲面上的两个圆形加强筋12上的圆心处均开设有连接通孔,以便于轮毂包能与其他汽车零部件实现连接,将连接通孔开设在圆形加强筋12上也能提高零部件与轮毂包连接的稳定性,避免轮毂包出现变形;塔包2的两侧与轮包1两侧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的过渡段,且两侧过渡段的弧度大小不同,过渡段加强筋13分别设置于两侧过渡段上,且两侧的过渡段加强筋13根据大小不同的过渡段强度要求设置为不同。
如图2所示,塔包2顶部开设有一个检修口21,检修口21整体呈梯形,以更好地适应多种形状的减震器的安装,并在塔包2顶部有限的区域内开设面积更大、更加便于维修操作的检修口21。检修盖3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在塔包2顶部,在检修盖3固定后能将检修口21全部覆盖住,从而实现对轮毂包顶部的密封,以减小在行车过程中,外界的泥水通过检修口21飞溅进入机舱内,对机舱内部以及车架造成损害的情况。
如图3所示,检修盖3包括连接部31、弧形面32和水平部33,连接部31与塔包2的顶部相贴合,从而确保在将检修盖3连接固定后,检修盖3与塔包2顶部连接处能实现密封贴合,进而提高对泥水的阻挡作用;本实施例中,在将检修盖3固定在塔包2顶部上后,再通过焊缝密封胶对二者的连接处进行密封,进一步提高轮毂包阻挡泥水的效果。水平部33与弧形面32形成凸起而凸出于连接部31之上,水平部33与连接部31平行,弧形面32分别位于水平部33的两侧实现水平部33与连接部31的连接。将检修盖3固定在塔包2顶部后,水平部33的内壁与车轮轮轴上减震器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30mm,30mm的距离为行车过程中减震器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预留有足够的空间。通过在塔包2顶部开设检修口21,在检修口21上增设一个检修盖3,由于减震器在行车过程中会在垂直方向上下运动,而减震器顶部在上下运动过程中所需空间的横截面积小于减震器中部所需空间的横截面积,进而设置检修盖3的横截面积小于塔包2的横截面积,即可使本方案中的轮毂包整体面积小于现有轮毂包的整体面积(现有轮毂包为了确保减震器向上运动的空间,采用将塔包2整体高度增高的方式);即在日常使用中,通过检修盖3减小轮毂包顶部的面积,为减震器在行车过程中的垂直运动提供足够空间,以避免轮毂包与减震器之间出现干涉,造成零部件的碰撞损坏。
检修盖3两侧的弧形面32使连接部31上的凸起整体呈曲面,通过水平设置的水平部33在确保减震器垂直方向有足够运动空间的前提下,通过向内收拢的弧形面32不仅提高了检修盖3自身结构的强度,同时也减小了安装轮毂包结构所需的机舱内部空间,从而能为减震器的维修以及更换提供了更大更宽敞的操作空间;并且,有效留出的周边空间也能便于线束布置及仪表台下其他零部件的安装维修操作。
在需要对减震器进行检修时,通过螺栓取下检修盖3之后,整个呈成梯形的检修口21漏出,从而便于对减震器修检查、维修等操作;并且,本方案中的轮毂包能满足更多种型号的减震器的使用,方便后期对减震器进行升级换代。轮毂包上根据不同部分的结构设置有多个加强筋,以及在检修盖3自身呈曲面凸起的结构下,能大大提高轮毂包整体结构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从而保证其阻挡、防护的作用。
实施例2
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在检修口21的周边通过胶粘固定有一圈密封圈,在将检修盖3通固定在塔包2顶部后,通过密封圈实现检修口21与检修盖3之间的密封,以提高轮毂包阻挡泥水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密封圈为橡胶圈,在通过螺栓对检修盖3进行固定时,螺栓均分别穿过橡胶圈,利用螺栓与螺母的配合使检修盖3通过橡胶圈紧紧压紧于塔包2顶部,以确保橡胶圈能阻挡外界泥水进入机舱内。与此同时,检修盖3与轮毂包之间的橡胶圈还能对二者连接处起到一个减震、缓冲的效果,进而减小在行车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检修盖3与塔包2之间产生刚性碰撞,使得轮毂包整体发生较大形变和损坏的情况。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6)

1.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轮包、塔包和检修盖,塔包上设有检修口,检修盖可拆卸连接于塔包上,且检修盖能将检修口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检修盖包括连接部、弧形面和水平部,连接部与塔包相贴,水平部与检修口平行,弧形面连接于连接部与水平部之间,且弧形面与水平部使检修盖顶部呈曲面向外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其特征在于:轮包上设有若干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强筋包括条形加强筋、圆形加强筋和过渡段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检修口为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检修盖与检修口之间设有密封圈。
CN202322505449.0U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 Active CN220701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05449.0U CN220701208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05449.0U CN220701208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01208U true CN220701208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35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05449.0U Active CN220701208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012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61268A (zh) 一种新能源车车身与电池包集成结构
CN210881576U (zh)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总成
CN112606912B (zh) 一种后纵梁总成及车辆
CN220701208U (zh) 一种新型轮毂包结构
CN111746644A (zh) 一种轻量化车架连接铸造支架
CN112590690B (zh) 汽车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及后防撞梁安装方法
CN211195824U (zh)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的连接支撑结构
KR20210001019A (ko) 차량용 스페이스 프레임의 후방구조
CN115158467A (zh) 一种全采用压铸工艺的下车体结构
CN210882000U (zh) 一种集成式重型汽车前下防护
CN211252761U (zh) 一种纵梁前段结构
CN217730580U (zh) 前轮防护总成
CN218703529U (zh) 带有充电机安装平台的后车身框架及新能源车
CN219658888U (zh) 箱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424001U (zh) 一种新能源车型减震器座加强结构
CN216507857U (zh) 一种增程车型的备胎槽结构
CN201065099Y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装置
CN219832875U (zh) 一种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CN220948201U (zh) 一种汽车后围板
CN219658891U (zh) 电池箱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709419U (zh) 一种履带车车架
CN217100188U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219789889U (zh) 一种动力电池安装框架
CN203580638U (zh) 一种汽车传动轴中间支撑结构
CN213035648U (zh) 一种具有一体化电池包的车架底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