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2761U - 一种纵梁前段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纵梁前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52761U
CN211252761U CN201921884557.0U CN201921884557U CN211252761U CN 211252761 U CN211252761 U CN 211252761U CN 201921884557 U CN201921884557 U CN 201921884557U CN 211252761 U CN211252761 U CN 211252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beam
front section
plate
anterior segment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845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飞
刘亮
陈�胜
胡源源
冯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845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52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52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52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纵梁前段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所述纵梁前段结构底部的副车架前安装板一侧与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下侧连接,副车架前安装板另一侧与前防撞梁连接板下侧连接,前防撞梁连接板上侧与顶部的纵梁前段内板一侧连接,纵梁前段内板另一侧与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上侧连接,在顶部的纵梁前段内板与底部的副车架前安装板之间沿高度方向设有副车架前安装螺柱。本实用新型大幅提高Z向的动刚度,保证NVH性能;同时基本不增加X向刚度,保证碰撞时纵梁前段溃缩吸能性能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纵梁前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纵梁前段结构。
背景技术
框式副车架形式由于其较好的整体连接刚度,有六个支点与车身连接,支撑面更加稳固,还可以控制发动机的下沉轨迹,吸收碰撞能量,能够提升汽车安全性。对于配备框式副车架形式的汽车,其纵梁前段的作用,一方面要保证汽车在发生碰撞时前纵梁进行溃缩式吸能,另一方面保证副车架安装于车身的强度和刚度要求。但是目前这两个方面存在此消彼长的矛盾,导致现有车辆的在这两方面必须进行取舍,最终使两者都需要作出一定的牺牲。
另外,由于纵梁前段前端部分必须沿Z方向向下延伸,以便于前副车前端点的安装,那么纵梁前段前端部分各方向的强度和刚度必然得到加强,X向刚度的增加,导致碰撞发生时吸能不够理想,浪费一定的吸能空间,虽然满足了强度和刚度要求,溃缩式吸能方面却差强人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纵梁前段结构,大幅提高Z向的动刚度,保证NVH性能;同时基本不增加X向刚度,保证碰撞时纵梁前段溃缩吸能性能提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纵梁前段结构,底部的副车架前安装板一侧与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下侧连接,副车架前安装板另一侧与前防撞梁连接板下侧连接,前防撞梁连接板上侧与顶部的纵梁前段内板一侧连接,纵梁前段内板另一侧与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上侧连接,在顶部的纵梁前段内板与底部的副车架前安装板之间沿高度方向设有副车架前安装螺柱。
优选地,所述副车架前安装板、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前防撞梁连接板、纵梁前段内板共同构成一围框结构。
优选地,所述纵梁前段内板的横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所述副车架前安装螺柱设于所述副车架前安装板与所述U型结构下臂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和/或前防撞梁连接板上布置有开孔。
优选地,所述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前防撞梁连接板、纵梁前段内板构成组中的一个或多个设有诱导筋。
优选地,副车架前安装螺柱具有内螺纹,所述前副车架横纵梁总成安装螺栓安装于所述副车架前安装螺柱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纵梁前段结构,通过副车架前安装板与纵梁前段内板之间增加副车架前安装螺柱,大幅提高Z向的动刚度,保证NVH性能;同时基本不增加X向刚度,保证碰撞时纵梁前段溃缩吸能性能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纵梁前段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纵梁前段结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纵梁前段结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副车架前安装板1、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2、第一诱导筋21、第二诱导筋22、第一开孔23、前防撞梁连接板3、第三诱导筋31、第二开孔32、纵梁前段内板4、第四诱导筋41、第五诱导筋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关于“上侧”、“下侧”、“底部”、“顶部”等方向上的描述均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的关系定义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的装置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纵梁前段结构,通过副车架前安装板与纵梁前段内板之间增加副车架前安装螺柱,大幅提高Z向的动刚度,保证NVH性能;同时基本不增加X向刚度,保证碰撞时纵梁前段溃缩吸能性能提升。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纵梁前段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纵梁前段结构平面结构示意图,即纵梁前段结构正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纵梁前段结构平面结构示意图,即纵梁前段结构后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纵梁前段结构,底部的副车架前安装板1一侧与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2下侧连接,副车架前安装板1另一侧与前防撞梁连接板3下侧连接,前防撞梁连接板3上侧与顶部的纵梁前段内板4一侧连接,纵梁前段内板4另一侧与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2上侧连接,在顶部的纵梁前段内板4与底部的副车架前安装板1之间沿高度方向设有副车架前安装螺柱5。
优选地,副车架前安装板1、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2、前防撞梁连接板3、纵梁前段内板4共同构成一围框结构。
优选地,纵梁前段内板4的横截面(沿垂直于X轴的平面剖切的横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包括上臂板、侧板和下壁板,副车架前安装螺柱设于副车架前安装板与U型结构下臂板之间。
优选地,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2、前防撞梁连接板3、纵梁前段内板4构成组中的一个或多个设有诱导筋,并且诱导筋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保证碰撞时变形模式为压溃式吸能性能。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诱导筋的具体结构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换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其特别限定。
如图1至3所示,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2在靠近副车架前安装螺柱5的部位设有第一诱导筋21,在第一诱导筋21两侧左右对称的部位设有第二诱导筋22,第二诱导筋22包含一对诱导筋;前防撞梁连接板3上部设有第三诱导筋31;纵梁前段内板4上设有第四诱导筋41和第五诱导筋42,其中第四诱导筋41设置在与第三诱导筋31上下相对的位置。
优选地,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2和/或前防撞梁连接板3上布置有开孔,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2上设有第一开孔23,前防撞梁连接板3上设有第二开孔32,以保证满足整体的轻量化要求。这里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2和/或前防撞梁连接板3上的开孔的具体结构形状,本实用新型不对其特别限定。
副车架前安装螺柱5具有内螺纹,前副车架横纵梁总成安装螺栓(图中未示出)安装于副车架前安装螺柱5内,减少螺母的焊接工艺。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副车架前安装板与纵梁前段内板之间增加副车架前安装螺柱,大幅提高Z向的动刚度,保证NVH性能;同时基本不增加X向刚度,保证碰撞时纵梁前段溃缩吸能性能提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6)

1.一种纵梁前段结构,其特征在于,底部的副车架前安装板一侧与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下侧连接,副车架前安装板另一侧与前防撞梁连接板下侧连接,前防撞梁连接板上侧与顶部的纵梁前段内板一侧连接,纵梁前段内板另一侧与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上侧连接,在顶部的纵梁前段内板与底部的副车架前安装板之间沿高度方向设有副车架前安装螺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前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前安装板、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前防撞梁连接板、纵梁前段内板共同构成一围框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前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前段内板的横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所述副车架前安装螺柱设于所述副车架前安装板与所述U型结构下臂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纵梁前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和/或前防撞梁连接板上布置有开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纵梁前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前段外板连接件、前防撞梁连接板、纵梁前段内板构成组中的一个或多个设有诱导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纵梁前段结构,其特征在于,副车架前安装螺柱具有内螺纹,前副车架横纵梁总成安装螺栓安装于所述副车架前安装螺柱内。
CN201921884557.0U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纵梁前段结构 Active CN211252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4557.0U CN211252761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纵梁前段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4557.0U CN211252761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纵梁前段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52761U true CN211252761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66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84557.0U Active CN211252761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纵梁前段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527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3566A (zh) * 2020-11-11 2021-02-19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车身的前部结构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3566A (zh) * 2020-11-11 2021-02-19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车身的前部结构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109539A1 (zh) 汽车及其后地板骨架总成
CN207826349U (zh) 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车身
CN111891224B (zh) 前机舱结构和具有它的车辆
CN104512466A (zh) 车身及具有该车身的车辆
CN103057598A (zh) 一种车辆前围总成
CN211252761U (zh) 一种纵梁前段结构
CN206544545U (zh) 发动机舱框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KR20200080706A (ko) 전기 자동차용 프레임
CN203318535U (zh) 电动汽车地板
CN211731556U (zh) 前副车架总成
CN109823410B (zh) 一种前机舱封板连接结构
CN204956648U (zh) 车用铰链加强板、立柱总成及汽车
CN211943525U (zh) 一种副仪表板后安装支架和车辆
CN210882325U (zh) 汽车纵梁前段的溃缩吸能连接装置
CN219163568U (zh) 一种新型ctc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CN203580638U (zh) 一种汽车传动轴中间支撑结构
CN218258378U (zh)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CN210063137U (zh) 车顶框架和车辆
CN219728346U (zh) 前机舱纵梁及车辆
CN211844628U (zh) 汽车前纵梁及汽车
CN221138323U (zh) 车身前部安装结构、车身前部结构总成及汽车
CN219856796U (zh) 一种散热器框架总成、机舱总成及车辆
CN217320503U (zh) 一种新型微型车底盘平台
CN211391467U (zh) 顶盖横梁总成及汽车
CN217705970U (zh) 一种汽车的前机舱边梁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