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59861U - 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59861U
CN217259861U CN202221060581.4U CN202221060581U CN217259861U CN 217259861 U CN217259861 U CN 217259861U CN 202221060581 U CN202221060581 U CN 202221060581U CN 217259861 U CN217259861 U CN 217259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ounting bracket
cross beam
heads
bea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605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福华
王维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lon Mech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lon Mech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lon Mech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605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59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59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59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及车辆,其中,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包括安装架主体。安装架主体具有两个侧部纵梁,连接于两侧部纵梁的端部之间的端部横梁,以及设于两侧部纵梁之间的若干中部横梁,安装架主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抬头显示器的抬显安装部,端部横梁的外侧设有用于连接前围板的前围板连接部,侧部纵梁和/或中部横梁上设有用于连接仪表板的仪表板连接部。本实用新型的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利用侧部纵梁、连接于侧部纵梁之间的端部横梁、以及连接于侧部纵梁之间的中部横梁形成安装架主体良好的支撑结构,同时在安装架主体设置前围板连接部和仪表板连接部,使安装架便于拆装,从而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抬头显示器安装结构。

Description

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车辆智能化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其中抬头显示器是近几年车辆智能化的一个重要产物,它在带给驾驶员舒适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汽车需求量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交通方面的安全问题,交通事故的发生显得越来越频繁。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一些高端车辆配备了抬头显示器(HUD),利用抬头显示器可以监测到车辆的相关信息(如车速、导航等),并投影到挡风玻璃上显示出来,以使驾驶者不用低头看车辆内部的仪器仪表就可以了解整车的状况,为驾驶员提供更加安全的驾驶环境。
一般的,抬头显示器的质量大概在1.5kg-3kg范围内,通常由连接在仪表管梁的抬显支架对抬头显示器进行支撑固定,这样抬显支架就类似于一个悬臂结构,受到外界激励时,承载一定质量的抬显支架由于刚度、强度不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摆动,这样投影到前风挡的车速、导航等信息就会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干扰,继而影响驾驶体验,降低车辆品质。另外,传统抬显支架一般通过二保焊与仪表管梁进行焊接,若抬显支架出现问题,则需要技术人员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维修或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抬头显示器安装架,以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抬头显示器安装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包括安装架主体;所述安装架主体具有两个侧部纵梁,连接于两所述侧部纵梁的端部之间的端部横梁,以及设于两所述侧部纵梁之间的若干中部横梁;所述安装架主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抬头显示器的抬显安装部;所述端部横梁的外侧设有用于连接前围板的前围板连接部,所述侧部纵梁和/或所述中部横梁上设有用于连接仪表板的仪表板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仪表板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侧部纵梁端部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于远离所述端部横梁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中部横梁包括与所述端部横梁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端部横梁之间连接有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形成有避让所述抬头显示器的底部凸起部分的避让口。
进一步的,所述中部横梁还包括分别连接于两所述侧部纵梁上的两个第二横梁,两所述第二横梁均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的远离所述端部横梁的一侧;两所述第二横梁由所述侧部纵梁的内侧向着彼此延伸,并于两所述第二横梁之间留有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仪表板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孔和/或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设于所述第二横梁朝向所述缺口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孔设于所述第一横梁面向所述缺口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侧部纵梁、所述端部横梁和所述中部横梁中至少一个的横截面呈“U”,而于梁体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设有多个加强筋。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凹槽的侧壁形成三角形的支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主体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抬头显示器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为设于所述侧部纵梁上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抬头显示器安装架还包括若干支架,所述安装架主体的底部设有支架安装部,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安装部上,另一端与所述仪表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利用侧部纵梁、连接于侧部纵梁之间的端部横梁、以及连接于侧部纵梁之间的中部横梁形成安装架主体良好的支撑结构,同时在安装架主体设置前围板连接部和仪表板连接部,使安装架便于拆装,从而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抬头显示器安装结构。
另外,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形成的避让口,在满足安装架主体整体刚度的前提下,能够减轻安装架主体的重量,且便于安装架主体和仪表板之间的外形匹配和避让。
本实施例中,支架连接在仪表板和安装架主体之间,利于在安装架主体、支架和仪表板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从而减轻安装架的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抬头显示器,所述抬头显示器通过如上所述的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安装在车辆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通过上述的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将抬头显示器安装在车辆上,能够降低因外界激励而引起抬头显示器的晃动风险,从而有利于驾乘体验的提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安装架主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安装架主体的上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安装架主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安装架主体的背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抬头显示器安装架的安装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架主体;10、端部横梁;111、第一横梁;112、第二横梁;20、侧部纵梁;21、第一纵梁;22、第二纵梁;23、连接梁;3、避让口;301、凹槽;302、加强筋;31、支架安装部;32、定位部;33、抬显安装部;34、前围板连接部;341、第四连接孔;351、第一连接孔;352、第二连接孔;353、第三连接孔;4、支架;500、仪表管梁;6、抬头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抬头显示器安装架,整体结构上,其主要包括安装架主体1。其中,安装架主体1具有两个侧部纵梁20,连接于两侧部纵梁20的端部之间的端部横梁10,以及设于两侧部纵梁20之间的若干中部横梁。
另外,安装架主体1上设有用于连接抬头显示器6的抬显安装部33,端部横梁10的外侧设有用于连接前围板的前围板连接部34,侧部纵梁20和中部横梁上设有用于连接仪表板的仪表板连接部。
如上结构,利用侧部纵梁20、连接于侧部纵梁20之间的端部横梁10、以及连接于侧部纵梁20之间的中部横梁形成了安装架主体1良好的支撑结构,利于提高安装架主体1的整体连接刚度。同时,在安装架主体1上设置前围板连接部34和仪表板连接部,实现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在车身上的多点连接固定,使安装架便于拆装,且可降低因外界激励而引起的晃动风险,从而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抬头显示器安装结构,有利于驾乘体验的提升。
基于上述整体设计,本实施例的抬头显示器安装架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而言,仪表板连接部包括设于侧部纵梁20端部的第一连接孔351。并且,第一连接孔351设置在远离端部横梁10的一端。由于安装器主体是固定在仪表管梁500上的,利用第一连接孔351,便于安装架主体1与仪表管梁500的快速拆装。
此外,回看图1,中部横梁包括与端部横梁10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梁111,第一横梁111和端部横梁10之间连接有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之间形成有避让抬头显示器6的底部凸起部分的避让口3。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横梁111、端部横梁10以及侧部纵梁20连接的基础上,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的设置能够加强安装架整体的连接刚度。此外,由于安装架主体1是与抬头显示器6连接的,一方面,避让口3可以为抬头显示器6预留出安装空间,另一方面,避让口3能够在保证安装架主体1整体刚度的前提下,降低安装架主体1的重量,且便于安装架主体1和仪表板之间的外形匹配和避让。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安装架主体1的拆装,中部横梁还包括分别连接于两侧部纵梁20上的两个第二横梁112,两第二横梁112均位于第一横梁111的远离端部横梁10的一侧;两第二横梁112由侧部纵梁20的内侧向着彼此延伸,并于两第二横梁112之间留有缺口。需要说明的是,仪表管梁500上有用于两个第二横梁112的卡置点,在安装时,将两个第二横梁112卡置在仪表管梁500上,有利于安装架主体1的固定,且便于安装架主体1的拆装。
基于安装架主体1与仪表管梁500的安装位置,为优化安装架主体1结构,两个第二横梁112的长度不同。由于第二横梁112的一端相对侧部纵梁20呈悬空状态,为提高第二横梁112的刚度,在第二横梁112和第一横梁111之间设有连接梁23,以避免第二横梁112在安装过程中产生变形或折断。
此外,参照图2所示,仪表板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孔352和第三连接孔353。具体而言,第二连接孔352设于第二横梁112朝向缺口的一端,第三连接孔353设于第一横梁111面向缺口的一侧。其中,第二连接孔352和第三连接孔353均与仪表管梁500固定,由于第二连接孔352和第三连接孔353的朝向不同,因此能够在不同的方向上与仪表管梁500固定,便可提高安装架主体1和仪表管梁500之间的连接强度。
结合图3所示,前围板连接部34包括设于端部横梁10的上的第四连接孔341,通过第四连接孔341与车辆前围连接。为提高连接稳定性,前围板连接部34设为位于端部横梁10两端的两组。
为提高安装架主体1的整体刚度,结合图4所示的,侧部纵梁20、端部横梁10和中部横梁中至少一个的横截面呈“U”,而于梁体上形成有凹槽301,凹槽301设有多个加强筋302。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侧部纵梁20、端部横梁10和中部横梁的截面均呈“U”型以便加工制造,而加强筋302的设置,则能够在U型的凹槽301内起到支撑作用,进而可以增加侧部纵梁20、端部横梁10和中部横梁的刚度。为进一步提高安装架主体1的刚度,相邻的两加强筋302与凹槽301的侧壁形成三角形的支撑结构。
本实施例中,回看图1,安装架主体1上设有用于定位抬头显示器6的定位部32。具体而言,定位部32为设于侧部纵梁20上的定位孔,定位孔有助于安装架主体1的定位,从而便于安装架主体1与仪表管梁500的安装。另外,抬显安装部33为设于侧部纵梁20上的安装孔。
另外,参照图4和图5所示的,抬头显示器安装架还包括若干支架4,安装架主体1的一侧设有支架安装部31,支架4的一端连接于支架安装部31上,另一端与仪表板相连。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支架4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4分别固定在安装架主体1的两侧。本实施例中,一个支架4设于一侧的侧部纵梁20上,另一个支架4设于第一横梁111的端部位置。而且,两个支架安装部31均设于梁体的凹槽301内,且在安装架主体1面向下方的一侧设置,便于支架4从下方连接于支架安装部31上,从而对安装架主体1形成支撑。并且,支架4安装后,支架4相对安装架主体1为倾斜状态,支架4一端与安装架主体1连接,另一端与仪表管梁500连接,利于在安装架主体、支架和仪表板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从而减轻安装架的晃动问题。
本实施例的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利用侧部纵梁20、连接于侧部纵梁20之间的端部横梁10,以及连接于侧部纵梁20之间的中部横梁,以及设置在安装架主体1背部的加强筋302,能够提高安装架主体1的刚度,增强安装架主体1与仪表管梁500的连接刚度,降低因外界激励而引起的晃动风险,从而有利于驾乘体验的提升。同时,安装架主体1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固定,便于安装架主体1的维修和更换。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车辆上设有抬头显示器,抬头显示器通过实施例一所述的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安装在车辆上。
具体的,安装抬头显示器6时,先将抬头显示器6与安装架主体1固定,随后将安装有抬头显示器6的安装架主体1与仪表管梁500固定,最后将两个支架4安装固定在仪表管梁500上,从而完成抬头显示器6的固定。本实施例的车辆,采用实施例一中的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将抬头显示器安装在车辆上,能够降低因外界激励而引起抬头显示器的晃动风险,从而有利于驾乘体验的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
包括安装架主体(1);所述安装架主体(1)具有两个侧部纵梁(20),连接于两所述侧部纵梁(20)的端部之间的端部横梁(10),以及设于两所述侧部纵梁(20)之间的若干中部横梁;
所述安装架主体(1)上设有用于连接抬头显示器(6)的抬显安装部(33);
所述端部横梁(10)的外侧设有用于连接前围板的前围板连接部(34),所述侧部纵梁(20)和/或所述中部横梁上设有用于连接仪表板的仪表板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仪表板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侧部纵梁(20)端部的第一连接孔(351);所述第一连接孔(351)设置于远离所述端部横梁(10)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部横梁包括与所述端部横梁(10)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梁(111),所述第一横梁(111)和所述端部横梁(10)之间连接有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所述第一纵梁(21)和所述第二纵梁(22)之间形成有避让所述抬头显示器(6)的底部凸起部分的避让口(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部横梁还包括分别连接于两所述侧部纵梁(20)上的两个第二横梁(112),两所述第二横梁(112)均位于所述第一横梁(111)的远离所述端部横梁(10)的一侧;
两所述第二横梁(112)由所述侧部纵梁(20)的内侧向着彼此延伸,并于两所述第二横梁(112)之间留有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仪表板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孔(352)和/或第三连接孔(353);
所述第二连接孔(352)设于所述第二横梁(112)朝向所述缺口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孔(353)设于所述第一横梁(111)面向所述缺口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部纵梁(20)、所述端部横梁(10)和所述中部横梁(11)中至少一个的横截面呈“U”,而于梁体上形成有凹槽(301);
所述凹槽(301)设有多个加强筋(3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两所述加强筋(302)与所述凹槽(301)的侧壁形成三角形的支撑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架主体(1)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抬头显示器(6)的定位部(32);
所述定位部(32)为设于所述侧部纵梁(20)上的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抬头显示器安装架还包括若干支架(4),所述安装架主体(1)的底部设有支架安装部(31),所述支架(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安装部(31)上,另一端与所述仪表板相连。
10.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抬头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抬头显示器通过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安装于所述车辆上。
CN202221060581.4U 2022-04-29 2022-04-29 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及车辆 Active CN217259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60581.4U CN217259861U (zh) 2022-04-29 2022-04-29 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60581.4U CN217259861U (zh) 2022-04-29 2022-04-29 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59861U true CN217259861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0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60581.4U Active CN217259861U (zh) 2022-04-29 2022-04-29 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598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59861U (zh) 抬头显示器安装架及车辆
CN212074223U (zh) 一种前风窗横梁总成及车辆
CN116198599A (zh) 一种轻量化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N112590937B (zh) 一种横梁总成
CN217864376U (zh) 一种仪表板横梁前端与车身之间的安装结构
CN218662041U (zh) 汽车后副车架及汽车
CN209700576U (zh) 电动物流车继电器盒与ecu的集成安装结构及电动物流车
CN218786026U (zh) 汽车后副车架及汽车
CN218703521U (zh) 仪表板横梁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192351U (zh) 仪表板加强梁的中部支撑结构及车辆
CN217969657U (zh) 车身后纵梁、后地板总成和车辆
CN218367690U (zh) 一种车用保险杠安装支架
CN212921711U (zh) 仪表管梁总成及汽车
CN220577136U (zh) 一种车灯固定装置、装载机
CN217804902U (zh) 安装支架、车架前端总成及车辆
CN211844638U (zh) 水箱上横梁总成
CN219948457U (zh) 弯梁摩托车车架
CN218662040U (zh) 汽车后副车架及汽车
CN217396410U (zh) 车辆抬显支架总成及车辆
CN216002542U (zh) 一种电动车集成式安装支架总成
CN218558959U (zh) 一种框型前副车架
CN213799457U (zh) 一种汽车侧踏杠及汽车
CN212890021U (zh) 一种安全拉手支架及汽车
CN217598427U (zh) 一种一体式灯罩支架总成
CN219029056U (zh) 重卡空悬多功能扭力管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3

Address after: 071000 No. 2266 Chaoyang South Street, Hebei, Baoding

Patentee after: GREAT WALL MO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1902, floor 16, building 3, yard 4, No. 22, Jinghai 4th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Salon mecha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