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55354U - 车身组件和电动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车身组件和电动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55354U
CN215155354U CN202120233833.8U CN202120233833U CN215155354U CN 215155354 U CN215155354 U CN 215155354U CN 202120233833 U CN202120233833 U CN 202120233833U CN 215155354 U CN215155354 U CN 215155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top plate
plate
longitudinal beam
bod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338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振宇
孟灿彬
郑星
李富辉
宁承海
宋于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338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55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55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55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了一种车身组件和电动滑板车,所述车身组件包括车架和电池仓,所述车架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和所述第二纵梁的之间具有间隔距离,所述电池仓包括顶板,所述顶板沿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的长度方向搭设在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的上方,且所述顶板的下表面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纵梁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纵梁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组件,实现电池仓与车架的稳定连接,不仅结构简单,可靠性强,而且装配过程简单,有效减少了装配工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车身组件和电动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组件和电动滑板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滑板车的流行,各式各样的滑板车层出不穷,车身主体的结构方式也不尽相同。相关技术中,车身上一般都需要安装电池仓,电池仓用于盛放电池,电动滑板车在行驶过程中,振动严重,如果电池仓固定不稳,很容易损坏电池。因此,如何保证电池仓与车身的稳定连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身组件,所述车身组件结构简单,且电池仓与车架连接稳定。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身组件的电动滑板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组件包括车架和电池仓,所述车架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和所述第二纵梁的之间具有间隔距离,所述电池仓包括顶板,所述顶板沿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的长度方向搭设在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的上方,且所述顶板的下表面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纵梁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纵梁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组件,实现电池仓与车架的稳定连接,不仅结构简单,可靠性强,而且装配过程简单,有效减少了装配工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梁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二纵梁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相连的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六段,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三段、所述第四段和所述第六段均为弧形段,且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四段相连,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六段相连,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五段均为直线段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五段之间具有间隔距离,所述顶板搭设在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五段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架还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相连,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段相连,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段相连,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段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五段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顶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顶板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车身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一通孔配合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所述第二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二通孔配合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为沉头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上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五段上设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具有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母具有所述第二螺纹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五段均为圆管,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为弧形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仓还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依次相连围成环形,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侧板在从所述底板向所述顶板的方向上朝向外侧倾斜,所述第二侧板在从所述底板向所述顶板的方向上朝向外侧倾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在所述电池仓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底板在所述电池仓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所述顶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向外延伸并超出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所述顶板超出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部分分别搭设在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一体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包括车身组件,所述车身组件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身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组件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组件的另一个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组件的车架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组件的电池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池仓1,顶板11,第一凹槽111,第二凹槽112,第一通孔113,第二通孔114,底板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
车架2,第一纵梁21,第一段211,第二段212,第一螺母2121,第三段213,第二纵梁22,第四段221,第五段222,第二螺母2221,第六段223,第一横梁23,第二横梁24,
第一连接件3,
第二连接件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组件包括车架2和电池仓1,车架2为电动滑板车的主体部分,电池仓1用于盛放电池和其他电器件。
车架2包括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第一纵梁21的一部分和第二纵梁22的一部分之间具有间隔距离。电池仓1包括顶板11,顶板11沿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的长度方向搭设在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的上方,如此设置,电池仓1依靠顶板11安装在车架2上,结构简单,可靠性强。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顶板11的下表面沿顶板11的长度方向(图1中箭头所示的左右方向)设有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第一纵梁21的至少部分配合在第一凹槽111内,第二纵梁22的至少部分配合在第二凹槽112内。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和第二凹槽112起到限位的作用,限制顶板11沿电池仓1的宽度方向(图1中箭头所示的上下方向)移动,防止电池仓1从车架2上滑脱,提高了电池仓1与车架2连接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组件,将电池仓1的顶板11搭设在车架2的两根纵梁上,并且在顶板11的下表面设有起到限位作用的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从而实现电池仓1与车架2的稳定连接,不仅结构简单,可靠性强,而且装配过程简单,只需从上向下将电池仓1的顶板11放在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上即可,有效减少了装配工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纵梁21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图1中箭头所示的左右方向)依次相连的第一段211、第二段212和第三段213,第二纵梁22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相连的第四段221、第五段222和第六段22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为对称结构,第一段211和第四段221对称,第二段212和第五段222对称,第三段213和第六段223对称。
第一段211、第三段213、第四段221和第六段223均为弧形段,且第一段211和第四段221相连,第三段213和第六段223相连,第二段212和第五段222均为直线段且相互平行,第二段212和第五段222之间具有间隔距离,顶板11搭设在第二段212和第五段222上方。
第二段212位于第一纵梁21的中间位置,第五段222位于第二纵梁22的中间位置,车架2的中间位置不仅承重能力较强,搭设在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之上的顶板11还可以作为电动滑板车的踩踏面,供用户踩踏,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车架2还包括第一横梁23和第二横梁24,第一横梁23的一端与第一段211相连,第一横梁23的另一端与第四段221相连,第二横梁24的一端与第四段221相连,第二横梁24的另一端与第六段223相连。
第一横梁23和第二横梁24可以大大加强车架2的结构强度,增加车架2的承重能力,增加电动滑板车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横梁23和第二横梁24均可以为多根。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身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用于进一步增加顶板11与车架2连接的稳定性,防止电池仓1与车架2发生相对移动。
具体地,第二段212上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五段222上设有第二螺纹孔,顶板11上设有与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13,顶板11上还设有与第二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14,第一连接件3贯穿第一通孔113配合在第一螺纹孔内,第二连接件4贯穿第二通孔114配合在第二螺纹孔内,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优选为螺钉。
如此设置,顶板11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固定在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上,顶板11相对于车架2不能沿任何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3和第二通孔114均为沉头孔,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均为沉头螺钉,第一连接件3的端头隐藏在第一通孔113内,第二连接件4的端头隐藏在第二通孔114内。由于顶板11为踩踏面,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隐藏设置可以使得顶板11表面平整,不会对用户造成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段212上设有第一螺母2121,第五段222上设有第二螺母2221,第一螺母2121具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螺母2221具有第二螺纹孔。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可以为实心或者空心,当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为实心时,可以直接开设螺纹孔,但是实心结构不仅成本较高,并且重量较重,性价比较低,因此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优选为空心,空心结构无法开设螺纹孔,因此可以在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上开设通孔,并在通孔内焊接第一螺母2121和第二螺母2221,第一连接件3与第一螺母2121螺纹连接,第二连接件4与第二螺母2221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段212和第五段222均为圆管,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均为弧形槽,圆管的结构强度更强,车架2的承重能力更好。此外,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的横截面均为弧形,有利于顶板11的定位,在安装电池仓1时,只需将顶板11放在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上,稍微调整顶板11的位置,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就可以自动滑入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内,进一步降低了装配难度。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仓1还包括底板12、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顶板11、第一侧板13、底板12和所述第二侧板14依次相连围成环形,顶板11和底板12相互平行,第一侧板13在从底板12向顶板11的方向上朝向外侧倾斜,第二侧板13在从底板12向顶板11的方向上朝向外侧倾斜,电池仓1的纵截面形状为梯形。
由于电池仓1的顶板11需要作为电动滑板车的踩踏面,需要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如此设置,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可以同时对顶板11起到支撑作用,增加了电池仓1的结构强度,加强了顶板11的承重能力,可防止顶板11变形。
电池仓1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开口,电池仓1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用于供电池以及其他电器件进入电池仓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板11在电池仓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底板12在电池的仓宽度方向上的尺寸,顶板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向外延伸并超出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顶板11超出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的部分分别搭设在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上。
如此设置,只需在加工时适当增加顶板11的宽度即可使用顶板11搭设在车架2上,无需对顶板11进行后加工,降低了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板11、底板12、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一体形成。具体地,顶板11、底板12、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采用拉拔成型,不仅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并且一体式结构的电池仓1整体性好,结构强度更高,承重能力更强。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包括车身组件,所述车身组件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身组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的车身组件。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组件包括车架2、电池仓1、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
车架2包括第一纵梁21、第二纵梁22、第一横梁23和第二横梁24,第一纵梁21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相连的第一段211、第二段212和第三段213,第二纵梁22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相连的第四段221、第五段222和第六段223,第一段211、第三段213、第四段221和第六段223均为弧形段,且第一段211和第四段221相连,第三段213和第六段223相连,第二段212和第五段222均为直线段且相互平行,第二段212和第五段222之间具有间隔距离。
第一横梁23的一端与第一段211相连,第一横梁23的另一端与第四段221相连,第二横梁24的一端与第四段221相连,第二横梁24的另一端与第六段223相连。
电池仓1包括顶板11、底板12、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顶板11、第一侧板13、底板12和所述第二侧板14依次相连围成环形,电池仓1的纵截面形状大体为矩形,顶板11和底板12相互平行,第一侧板13在从底板12向顶板11的方向上朝向外侧倾斜,第二侧板14在从底板12向顶板11的方向上朝向外侧倾斜。
顶板11在电池仓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底板12在电池的仓宽度方向上的尺寸,顶板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向外延伸并超出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顶板11超出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的部分分别搭设在第二段212和第五段222上。顶板11的下表面沿顶板11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第二段212配合在第一凹槽111内,第五段222配合在第二凹槽112内,第二段212和第五段222均为圆管,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均为弧形槽。
第二段212上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五段222上设有第二螺纹孔,顶板11上设有与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13,顶板11上还设有与第二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14,第一连接件3贯穿第一通孔113配合在第一螺纹孔内,第二连接件4贯穿第二通孔114配合在第二螺纹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电池仓,所述车架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和所述第二纵梁的之间具有间隔距离,所述电池仓包括顶板,所述顶板沿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的长度方向搭设在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的上方,且所述顶板的下表面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纵梁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纵梁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二纵梁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相连的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六段,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三段、所述第四段和所述第六段均为弧形段,且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四段相连,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六段相连,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五段均为直线段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五段之间具有间隔距离,所述顶板搭设在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五段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相连,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段相连,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段相连,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段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五段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顶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顶板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车身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一通孔配合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所述第二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二通孔配合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为沉头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上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五段上设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具有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母具有所述第二螺纹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五段均为圆管,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为弧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还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依次相连围成环形,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侧板在从所述底板向所述顶板的方向上朝向外侧倾斜,所述第二侧板在从所述底板向所述顶板的方向上朝向外侧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在所述电池仓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底板在所述电池仓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所述顶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向外延伸并超出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所述顶板超出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部分分别搭设在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一体形成。
11.一种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组件,所述车身组件为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组件。
CN202120233833.8U 2021-01-27 2021-01-27 车身组件和电动滑板车 Active CN215155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3833.8U CN215155354U (zh) 2021-01-27 2021-01-27 车身组件和电动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3833.8U CN215155354U (zh) 2021-01-27 2021-01-27 车身组件和电动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55354U true CN215155354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8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33833.8U Active CN215155354U (zh) 2021-01-27 2021-01-27 车身组件和电动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55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60589B1 (en) Chassis platform module for electric vehicle
CN215155354U (zh) 车身组件和电动滑板车
CN215475353U (zh) 一种车架横梁及汽车
US20200185673A1 (en) Stack frame
CN210554624U (zh) 一种加强型蓄电池安装结构
CN217260304U (zh) 一种连接机构以及ev托架车身安装结构
CN216413177U (zh) 一种柔性防撞的动力电池箱安装总成
CN216611373U (zh) 座椅横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974359U (zh) 一种货箱固定装置及货箱
CN220391355U (zh) 用于车辆的后地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8140929U (zh) 减震器支撑结构
CN215553820U (zh) 一种带电池组件安装结构的平衡车
CN221091104U (zh) 电动车车架及电动车
CN218616208U (zh) 用于安装浮动式插件的安装支架
CN215553816U (zh) 一种下装式平衡车
CN213035915U (zh) 车辆的地板组件以及车辆
CN219056377U (zh) 前副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500811U (zh) 一种左横拉杆臂
CN219969503U (zh) 用于车辆的安全拉手支架组件及车辆
CN219544674U (zh) 踏步门槛内饰板和车辆
CN220314641U (zh) 空簧安装总成和车辆
CN219506100U (zh) 一种立柱总成、前机舱系统及汽车
CN219947948U (zh) 用于车辆的支架组件及车辆
CN218616868U (zh) 下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9524033U (zh) 前围总成、车身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