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1373U - 座椅横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座椅横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11373U
CN216611373U CN202122384891.3U CN202122384891U CN216611373U CN 216611373 U CN216611373 U CN 216611373U CN 202122384891 U CN202122384891 U CN 202122384891U CN 216611373 U CN216611373 U CN 216611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seat
vehicle
matching groove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48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848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11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11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11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横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座椅横梁组件用于车辆,且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多个连接件,第一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和第一横梁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多个连接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个连接件均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固定相连,至少一个连接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部,安装部适于安装车辆的电池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横梁组件,具有良好的抗扭性能和抗弯性能,同时可以满足电池包的安装要求。

Description

座椅横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横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不同车型的轴距不同,为了匹配轴距的变化,平台开发了一种新型电池包,为了保证电池包的凸起结构与车辆中后排座椅横梁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在轴距变化时,电池包与后排座椅处的地板会整体移动以改变位置;然而,由于电池包位置的改变,导致电池包上某一必要的安装点无法对应安装,使得电池包难以满足安装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座椅横梁组件,所述座椅横梁组件具有良好的抗扭性能和抗弯性能,同时可以满足电池包的安装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座椅横梁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座椅横梁组件,所述座椅横梁组件用于车辆,且包括: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和所述第一横梁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多个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连接件均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固定相连,至少一个所述连接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适于安装所述车辆的电池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横梁组件,通过设置多个连接件,使得每个连接件分别连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可以有效提升座椅横梁组件的抗扭性能和抗弯性能,进而提升车辆的侧碰性能和抗扭转刚度,提升了整车安全性能和车辆的操稳性能;而且,至少一个连接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部,安装部可以为电池包提供安装位置,使得座椅横梁组件可以适应电池包的位置变化,使得电池包在不同位置都能实现可靠安装,以满足电池包的安装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为多个且包括多个第一安装部,多个所述第一安装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安装部还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一安装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形成有第一配合槽,所述连接件的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的一端配合于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或,所述第二横梁形成有第二配合槽,所述连接件的与所述第二横梁连接的一端配合于所述第二配合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形成有第一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横梁;和/或,所述第二横梁形成有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二配合槽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第二横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形成有第一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的底侧敞开设置,且所述第一配合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连接件的厚度,以使所述连接件非凸出于所述第一横梁的底面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横梁形成有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二配合槽的底侧敞开设置,且所述第二配合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连接件的厚度,以使所述连接件非凸出于所述第二横梁的底面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连接件沿直线延伸为连接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为螺母;或者,所述安装部为螺纹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为螺母,所述螺母凸设于所述连接件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座椅横梁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的座椅横梁组件,可以提升车辆的侧碰性能和抗扭转刚度,提升整车安全性能和车辆的操稳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座椅横梁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座椅横梁组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第一横梁、或第二横梁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7是图1中所示的座椅横梁组件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8是沿图7中B-B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圈示的B部的放大图;
图10是适用于本申请中座椅横梁组件的电池包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电池包的另一个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座椅横梁组件100、电池包101、凸起101a、
第一横梁1、第一配合槽10、
第二横梁2、第二配合槽20、
连接件3、连接梁30、安装部31、第一安装部3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座椅横梁组件100。其中,座椅横梁组件100用于车辆,例如车辆可以包括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座椅横梁组件100可以为车辆的前排座椅横梁组件100,此时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可以均为前排座椅下横梁;但不限于此。
如图1和图7所示,座椅横梁组件100包括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第一横梁1沿第一方向(例如,图1中的左右方向)延伸,第二横梁2也沿第一方向延伸,则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可以基本平行,例如第一横梁1的中心轴线和第二横梁2的中心轴线绝对平行,或者第一横梁1的中心轴线和第二横梁2的中心轴线之间呈较小夹角;第二横梁2和第一横梁1沿第二方向(例如,图1中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以第二方向为前后方向为例,第一横梁1可以间隔设在第二横梁2的前侧,或者第一横梁1可以间隔设在第二横梁2的后侧。
座椅横梁组件100还包括多个连接件3,多个连接件3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个连接件3均与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固定相连,则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通过多个连接件3间接固定相连,使得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和多个连接件3可以形成为“井”字型结构,例如连接件3为两个时,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和两个连接件3形成为“井”字型结构,连接件3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时,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和多个连接件3中的任意两个都可以形成为“井”字型结构,从而可以有效提升座椅横梁组件100的抗扭性能和抗弯性能,进而提升车辆的侧碰性能和抗扭转刚度,有利于改善车辆碰撞安全,提升了整车安全性能,同时还提升了车辆的操稳响应速度和操稳精度,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操稳性能。
其中,如图3所示,至少一个连接件3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部31,安装部31适于安装车辆的电池包101,也就是说,连接件3上的安装部31可以为车辆的电池包101提供安装位置,使得座椅横梁组件100可以适应电池包101的位置变化,使得电池包101在不同位置都能实现可靠安装。
可以理解的是,形成有安装部31的连接件3的数量可以小于或等于所有连接件3的数量,可以包括以下情况:1、其中一个连接件3上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安装部31;2、多个连接件3中的至少两个上分别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安装部31,上述至少两个连接件3的安装部31的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每个连接件3上分别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安装部31。
当连接件3上的安装部31为多个时,多个安装部31可以为电池包提供不同的安装位置,此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安装部31与电池板相连,以适应电池包位置的不同变化,例如可以适应电池包101沿第二方向平移距离的不同。
例如,如图10和图11所示,对于车辆(例如电动汽车)平台开发的一种新型标准电池包101,该电池包101可以匹配平台内不同车型的轴距的变化,且该电池包101的后部设有凸起101a,而为了保证凸起101a与车辆后排座椅横梁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在车辆的轴距改变时,该电池包101与后排座椅处的地板会整体沿第二方向(例如向前)平移,以适应车辆的轴距变化。例如,如图10和图11所示,电池包101具有1~18安装点,其中1~12安装点可以通过车辆的车身纵梁重新设计安装孔进行安装,13~16安装点可以通过更改电池包101与车身纵梁之间的安装支架,以实现电池包101与车身纵梁的连接,17~18安装点由于电池包101向前平移导致上述安装点无法实现安装,而为了满足电池包101受力以及结构强度要求等,17~18安装点不能省略。
为此,电池包101平移后,17~18安装点可以安装于连接件3的安装部31上,而且可以根据电池包101平移的距离,将安装部31设在合适位置,以保证电池包101固定牢固。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横梁组件100,通过设置多个连接件3,使得每个连接件3分别连接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可以有效提升座椅横梁组件100的抗扭性能和抗弯性能,进而提升车辆的侧碰性能和抗扭转刚度,提升了整车安全性能和车辆的操稳性能;而且,至少一个连接件3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部31,安装部31可以为电池包101提供安装位置,使得座椅横梁组件100可以适应电池包101的位置变化,使得电池包101在不同位置都能实现可靠安装,以满足电池包101的安装要求。
显然,本申请中的座椅横梁组件100可以满足电池包101平台化的安装需求,实现了“纯电平台开发中不同轴距车型可使用相同的电池包”这一理念,节约了整车开发成本,可以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横梁1与多个连接件3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例如焊接、螺栓连接等,只需保证第一横梁1与多个连接件3相对固定即可;同样,第二横梁2与多个连接件3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例如焊接、螺栓连接等,只需保证第二横梁2与多个连接件3相对固定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部31为多个,且多个安装部31包括多个第一安装部311,多个第一安装部31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则多个第一安装部311可以在第二方向上为电池包提供不同的安装位置,以更好地适应电池包在第二方向上平移距离的不同,从而更好地匹配轴距的多样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一安装部311之间的间距L可以根据平台车型轴距变化等具体设置,以有效满足电池包101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安装部31还包括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一安装部31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则第二安装部和对应的第一安装部311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为电池包提供不同的安装位置,以更好地适应电池包在第一方向上平移距离的不同,例如电池包为了保证安装牢靠等需要适应性调整电池包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从而更好地满足实际差异化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安装部31的结构可以相同或不同;当多个安装部31包括第一安装部311和第二安装部时,第二安装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一安装部311和第二安装部的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一安装部311的结构和第二安装部的结构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9所示,第一横梁1形成有第一配合槽10,连接件3的与第一横梁1连接的一端配合于第一配合槽10,则第一配合槽10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连接件3的上述一端起到限位作用,便于将第一横梁1和连接件3快速相连;和/或,第二横梁2形成有第二配合槽20,连接件3的与第二横梁2连接的一端配合于第二配合槽20,则第二配合槽20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连接件3的上述一端起到限位作用,便于将第二横梁2和连接件3快速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横梁1形成有第一配合槽10,第一配合槽10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一横梁1,则第一配合槽10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便于保证第一横梁1与连接件3在第二方向上具有足够的配合长度,有利于提升第一横梁1与连接件3的连接牢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横梁2形成有第二配合槽20,第二配合槽20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二横梁2,则第二配合槽20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便于保证第二横梁2与连接件3在第二方向上具有足够的配合长度,有利于提升第二横梁2与连接件3的连接牢固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横梁1上的第一配合槽10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上的第二配合槽20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二横梁2,以有效保证座椅横梁组件100的整体结构强度,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座椅横梁组件100的抗扭性能和抗弯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当第一横梁1形成有第一配合槽10时,第一配合槽10的底侧敞开设置,此时第一配合槽10可以形成在第一横梁1的底部,例如第一配合槽10可以由第一横梁1的底面的一部分向上凹入形成,连接件3可以自下向上配合于第一配合槽10,以便于第一横梁1和连接件3的快速装配。
其中,第一配合槽10的深度大于或等于连接件3的厚度,以使连接件3非凸出于第一横梁1的底面设置,则连接件3的与第一横梁1连接的一端的底面可以与第一横梁1的底面齐平(例如位于同一平面内)设置、或者、连接件3的与第一横梁1连接的一端的底面可以位于第一横梁1的底面的上方,以便于保证座椅横梁组件100下地板的平整,有利于保证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当第二横梁2形成有第二配合槽20时,第二配合槽20的底侧敞开设置,此时第二配合槽20可以形成在第二横梁2的底部,例如第二配合槽20可以由第二横梁2的底面的一部分向上凹入形成,连接件3可以自下向上配合于第二配合槽20,以便于第二横梁2和连接件3的快速装配。
其中,第二配合槽20的深度大于或等于连接件3的厚度,以使连接件3非凸出于第二横梁2的底面设置,则连接件3的与第二横梁2连接的一端的底面可以与第二横梁2的底面齐平(例如位于同一平面内)设置、或者、连接件3的与第二横梁2连接的一端的底面可以位于第二横梁2的底面的上方,以便于保证座椅横梁组件100下地板的平整,有利于保证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横梁1形成有第一配合槽10,第一配合槽10的底侧敞开设置,第一配合槽10的深度大于或等于连接件3的厚度,以使连接件3非凸出于第一横梁1的底面设置,同时第二横梁2形成有第二配合槽20,第二配合槽20的底侧敞开设置,第二配合槽20的深度大于或等于连接件3的厚度,以使连接件3非凸出于第二横梁2的底面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7所示,每个连接件3沿直线延伸为连接梁30,每个连接件3具有良好的承载横向力的能力,以便于保证电池包安装牢靠。
当然,连接件3的结构不限于构造成梁,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只需保证连接件3与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分别固定相连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部31为螺母,此时可以通过螺栓穿过电池包并螺纹连接至螺母,以实现连接件3与电池包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方便。
当然,安装部31不限于此;例如,安装部31还可以为螺纹孔,此时螺纹紧固件(例如螺栓、螺钉等)穿过电池包且螺纹连接至螺纹孔,同样可以实现连接件3与电池包的固定连接。
可选地,当安装部31为螺母时,螺母凸设于连接件3的上表面,便于作业人员由下向上打螺栓,以快速连接电池包和连接件3,提升作业人员的操作便利性。
可选地,当安装部31为螺母时,螺母凸设于连接件3的下表面,便于作业人员自上向下打螺栓,同样可以快速连接电池包和连接件3,提升作业便利性。
当然,螺母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只需保证电池包与安装部31连接可靠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座椅横梁组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的座椅横梁组件100,可以提升车辆的侧碰性能和抗扭转刚度,提升整车安全性能和车辆的操稳性能。
可选地,车辆为纯电动汽车、或油电混合汽车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座椅横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横梁组件(100)用于车辆,且包括:
第一横梁(1),所述第一横梁(1)沿第一方向延伸;
第二横梁(2),所述第二横梁(2)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和所述第一横梁(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多个连接件(3),多个所述连接件(3)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连接件(3)均与所述第一横梁(1)和所述第二横梁(2)固定相连,至少一个所述连接件(3)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部(31),所述安装部(31)适于安装所述车辆的电池包(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横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31)为多个且包括多个第一安装部(311),多个所述第一安装部(311)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横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安装部(31)还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一安装部(311)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横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梁(1)形成有第一配合槽(10),所述连接件(3)的与所述第一横梁(1)连接的一端配合于所述第一配合槽(10);和/或,
所述第二横梁(2)形成有第二配合槽(20),所述连接件(3)的与所述第二横梁(2)连接的一端配合于所述第二配合槽(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横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梁(1)形成有第一配合槽(10),所述第一配合槽(10)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横梁(1);和/或,
所述第二横梁(2)形成有第二配合槽(20),所述第二配合槽(20)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第二横梁(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横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梁(1)形成有第一配合槽(10),所述第一配合槽(10)的底侧敞开设置,且所述第一配合槽(10)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连接件(3)的厚度,以使所述连接件(3)非凸出于所述第一横梁(1)的底面设置;和/或,
所述第二横梁(2)形成有第二配合槽(20),所述第二配合槽(20)的底侧敞开设置,且所述第二配合槽(20)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连接件(3)的厚度,以使所述连接件(3)非凸出于所述第二横梁(2)的底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横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件(3)沿直线延伸为连接梁(30)。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横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31)为螺母;或者,所述安装部(31)为螺纹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横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31)为螺母,所述螺母凸设于所述连接件(3)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横梁组件(100)。
CN202122384891.3U 2021-09-29 2021-09-29 座椅横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6611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4891.3U CN216611373U (zh) 2021-09-29 2021-09-29 座椅横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4891.3U CN216611373U (zh) 2021-09-29 2021-09-29 座椅横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11373U true CN216611373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91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4891.3U Active CN216611373U (zh) 2021-09-29 2021-09-29 座椅横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113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39462B2 (en) Cell voltage measuring connector for fuel cell stack
US7997377B2 (en) Case structure of integrated package module for hybrid vehicle
CN216611373U (zh) 座椅横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8813023U (zh) 一种座椅安装横梁组件
KR101503983B1 (ko) 배터리모듈조립체의 하우징 구조 및 하우징 방법
CN212473098U (zh) 增程式汽车燃油箱及包括其的汽车
CN219634967U (zh) 用于至少部分电驱动的机动车辆的车辆子结构
CN218907380U (zh) 一种设备装配架与车身安装结构
CN213007634U (zh) 用于车辆的副仪表板组件及车辆
CN107901991B (zh) 一种汽车地板总成及汽车
CN212353583U (zh) 一种电池托架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CN110854332B (zh) 电动汽车电池托架
CN219046356U (zh) 线束连接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907371U (zh) 后段车架和电动客车
CN210653377U (zh) 顶盖中横梁与上边梁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18662030U (zh) 一种车架固定结构
CN115649285B (zh) 一种用于载货汽车的地板框架结构及载货汽车
CN113147899B (zh) 前纵梁前端模块的安装结构、安装方法及车辆
CN221519807U (zh) 车辆的前地板总成和车辆
CN219544674U (zh) 踏步门槛内饰板和车辆
CN221353005U (zh) 电池箱体、电池包总成及车辆
CN217170795U (zh) 汽车前副车架
CN220974359U (zh) 一种货箱固定装置及货箱
CN217320023U (zh) 电池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6101662U (zh) 一种提高电池模组侧碰防护性能的座椅横梁、座椅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