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2030U - 一种车架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架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62030U CN218662030U CN202222580875.6U CN202222580875U CN218662030U CN 218662030 U CN218662030 U CN 218662030U CN 202222580875 U CN202222580875 U CN 202222580875U CN 218662030 U CN218662030 U CN 2186620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ing
- mounting
- connecting piece
- frame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架固定结构,包括车架主体、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连接两个纵梁的内侧壁,第一连接件与车架主体连接,实现第一固定部对车架主体的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连接件,纵梁上的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安装组件,安装组件用于连接纵梁的外侧壁,安装组件与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固定件连接两个纵梁,实现第二固定部对车架主体的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的配合使用,可以对纵梁的内外壁进行固定,增强了对车架主体的固定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车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架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车架是跨接在汽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俗称大梁,是汽车的基体,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车架油箱片是将各个部件拼焊在一起;目前,现有的车架纵梁固定支撑结构简单,在对车架纵梁进行固定时,固定效果差,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易松动,极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因此,需要一种一种车架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架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车架固定支撑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下技术方案:一种车架固定结构,包括车架主体和设置在车架主体上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所述车架主体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纵梁和设置在两个纵梁之间的多个横梁;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设置在两个纵梁之间;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连接件、设置在第二连接件上的两个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设置在纵梁远离横梁方向的一侧;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两个纵梁,增强对车架主体的固定效果。
优选的,所述纵梁为匚型结构,纵梁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开口方向朝远离横梁的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纵梁的两端连接有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第一连接件均为板状结构,第一固定件、纵梁面与面接触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安装在两个纵梁的底部,第二固定件设置在第二连接件的顶部两侧,两个第二固定件分别正对两个纵梁上凹槽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板状结构,第二连接件的长度大于两个纵梁之间间隔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安装板和一个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与第一安装板靠近凹槽开口方向的一侧连接,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构成一匚型结构,第二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安装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连接有安装顶板,安装顶板设置在凹槽的外侧,且安装顶板的顶端面与纵梁的顶端面齐平。
有选的,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第二安装板面与面接触,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与安装通孔位置大小对应的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底部均连接有安装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在车架主体上的数量设置不仅限于一个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车架主体上安装有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连接两个纵梁的内侧壁,第一连接件与车架主体连接,实现第一固定部对车架主体的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连接件,纵梁上的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安装组件,安装组件用于连接纵梁的外侧壁,设置多个安装组件用于实现在不同位置对车架主体进行固定连接,安装组件与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固定件连接两个纵梁,实现第二固定部对车架主体的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的配合使用,可以对纵梁的内外壁进行固定,增强对车架主体的固定效果,避免行驶过程中车架主体松动,造成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固定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主体;11-纵梁;111-凹槽;12-横梁;2-第一固定部; 21-第一连接件;22-第一固定件;3-第二固定部;31-安装组件;311- 第一安装板;312-第二安装板;313-安装通孔;314-安装顶板;32-第二连接件;33-第二固定件;331-第二固定板;4-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体,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再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架固定结构,包括车架主体1、设置在车架主体1上的第一固定部2和第二固定部3;车架主体1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纵梁11和设置在两个纵梁11之间的多个横梁12,纵梁11为匚型结构,纵梁11上设有凹槽111,凹槽111的开口方向朝远离横梁12的方向设置;第一固定部2、第二固定部3分别对车架主体1进行固定,第一固定部2、第二固定部3的配合使用,可以增强对车架主体1的固定效果,避免行驶过程中车架主体1松动,造成事故的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2包括第一连接件21,第一连接件 21安装在两个纵梁11之间且与两个纵梁11连接;第一连接件21靠近纵梁11的两端连接有第一固定件22,第一固定件22、第一连接件 21均为板状结构,第一固定件22贴合两个纵梁11相对一侧侧面设置,第一固定件22、纵梁11之间螺栓连接,当然,第一固定件22、纵梁1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仅限于上述这一种;其中,第一连接件21 的底部连接有安装件4,安装件4用于连接其他部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部2在车架主体1上的设置数量不仅限于一个,第一固定部 2连接两个纵梁11内侧,能有效的对车架主体1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3包括第二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 32安装在两个纵梁11的底部,第二连接件32的顶部两侧连接有第二固定件33,两个第二固定件33分别正对凹槽111的开口,凹槽111 内设置有多个安装组件31;第二固定件33与安装组件31固定连接,使得第二连接件32与两个纵梁11连接,实现第二固定部3对车架主体1的固定;其中,在纵梁11上的凹槽111内设置多个安装组件31,作用在于可实现在不同位置对车架主体1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件32为板状结构,第二连接件32的长度大于两个纵梁11之间间隔的距离;第二连接件32与第二固定件 3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第二连接件32的底部同样连接有安装件4,安装件4用于连接其他部件;第二连接件32通过第二固定件33、安装组件31连接两个纵梁11,实现对车架主体1的固定。
进一步的,安装组件31包括两个第一安装板311和一个第二安装板312,第二安装板312与第一安装板311靠近凹槽111开口方向的一侧连接,第一安装板311、第二安装板312构成一匚型结构;第二安装板312上设有多个安装通孔313,通过安装通孔313与第二固定件33连接,以此来固定纵梁11与第二连接件32;其中,第二安装板312上连接有安装顶板314,安装顶板314设置在凹槽111的外侧,且安装顶板314的顶端面与纵梁11的顶端面齐平。
进一步的,第二固定件33上设有第二固定板331,第二固定板 331与第二安装板312面与面接触,第二固定板331上设有与安装通孔313位置大小对应的安装孔(未标出),第二安装板312、第二固定板331螺栓连接,当然,第二安装板312、第二固定板331的连接方式不仅限于上述的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固定部3在车架主体1上的设置数量不仅限于一个,第二固定部3连接两个纵梁11外侧,能有效的对车架主体 1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车架主体1上安装有第一固定部2、第二固定部 3,第一固定部2、第二固定部3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可根据用户需求设置;第一固定部2包括第一连接件21、第一固定件 22,通过第一固定件22连接两个纵梁11内侧壁,第一连接件21与车架主体1连接,实现第一固定部2对车架主体1的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3包括第二连接件32,凹槽111内设置有多个安装组件31,安装组件31用于连接纵梁11外侧壁,设置多个安装组件31用于实现在不同位置对车架主体1进行固定连接,安装组件31与第二连接件32通过第二固定件33连接,实现第二固定部3对车架主体1的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部2、第二固定部3的配合使用,可以对纵梁11 的内外侧壁进行固定,增强对车架主体1的固定效果,避免行驶过程中车架主体1松动,造成事故的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车架固定结构,包括车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上设有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车架主体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纵梁和设置在两个纵梁之间的多个横梁,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设置在两个纵梁之间;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连接件、两个第二固定件,两个第二固定件分别设置在两个纵梁远离横梁方向的一侧,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两个纵梁,增强对车架主体的固定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为匚型结构,纵梁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开口方向朝远离横梁的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纵梁的两端连接有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第一连接件均为板状结构,第一固定件、纵梁面与面接触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在第二连接件的顶部两侧,两个第二固定件分别正对两个纵梁上凹槽的开口,第二连接件安装在两个纵梁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板状结构,第二连接件的长度大于两个纵梁之间间隔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安装板和一个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与第一安装板靠近凹槽开口方向的一侧连接,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构成一匚型结构,第二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安装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连接有安装顶板,安装顶板设置在凹槽的外侧,且安装顶板的顶端面与纵梁的顶端面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第二安装板面与面接触,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与安装通孔位置大小对应的安装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80875.6U CN218662030U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一种车架固定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80875.6U CN218662030U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一种车架固定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62030U true CN218662030U (zh) | 2023-03-21 |
Family
ID=85559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80875.6U Active CN218662030U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一种车架固定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62030U (zh) |
-
2022
- 2022-09-28 CN CN202222580875.6U patent/CN2186620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75160A (zh) | 车辆平台 | |
JP5976119B2 (ja) | 車両構体 | |
US20230072159A1 (en) | Vehicle | |
JPH11291937A (ja) | 梁装置 | |
CN202879610U (zh) | 一种后地板结构 | |
CN218662030U (zh) | 一种车架固定结构 | |
CN213861832U (zh) | 一种可换电的电池包安装框架及其汽车 | |
CN112208638A (zh) | 一种车架及电动车辆 | |
CN212890580U (zh) | 车架结构及其连接支架和车辆 | |
CN213566147U (zh) | 后轮罩加强结构及车辆 | |
CN110854332B (zh) | 电动汽车电池托架 | |
CN212637074U (zh) | 后减震器安装板及后减震器安装总成 | |
CN212861661U (zh) | 一种前地板下纵梁结构和车辆 | |
CN216185526U (zh) | 汽车加强结构及汽车 | |
CN218929587U (zh) | 车身悬置总成安装结构和车辆 | |
CN111146376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结构 | |
CN218258399U (zh) | 一种纯电动车中地板加强梁结构 | |
CN216102384U (zh) | 车身结构 | |
CN215322852U (zh) | 一种适用于新能源商用车的框架式支架 | |
CN215922329U (zh) | 一种具有连接结构的大型客车用底盘 | |
CN211942938U (zh) | 一种悬置结构 | |
CN213035915U (zh) | 车辆的地板组件以及车辆 | |
CN115027554B (zh) | 一种前车架总成结构及混合动力汽车 | |
CN216750112U (zh) | 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及车辆 | |
CN218112347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安装托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