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60304U - 一种连接机构以及ev托架车身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机构以及ev托架车身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60304U
CN217260304U CN202220022255.8U CN202220022255U CN217260304U CN 217260304 U CN217260304 U CN 217260304U CN 202220022255 U CN202220022255 U CN 202220022255U CN 217260304 U CN217260304 U CN 217260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racket
bearing
mounting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222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海松
鲁冠雄
周长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222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60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60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603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机构以及EV托架车身安装结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组件与承载组件,承载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上;承载组件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连接组件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承载组件存在至少两个用于和被连接件相连时,使得被连接件呈现不同安装状态的安装位。车身安装结构包括所述的连接机构、板罩与EV托架;板罩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连接组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板罩可拆卸连接;EV托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承载组件可拆卸连接。本申请的连接机构可根据两驱车型或者四驱车型随时调整EV托架的高度,使得一个EV托架可以同时适用两种车身平台,这样整车的生产周期会减少,相对应得生产成本也会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机构以及EV托架车身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机构以及EV托架车身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纯电动新能源车的多个外部零件均布置在前舱的一根横梁上,一般将该横梁称作EV托架。在电动汽车前舱内部还设有两个板罩,板罩是用来安装汽车的减震系统,并同时将减震系统与前舱内部的电器部件隔开。
EV托架通常固定在前舱内部两个板罩之间。但是通过对比两驱车型与四驱车型所采用的车身平台可知,两驱车型内部所设置的例如电机只需在前轴上设置一个即可,而四驱车型内部所设置的电机需要在前轴和后轴上分别设置一个,因此,根据电机数量的不同,设置在EV托架上的电器零部件数量以及种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由上述可知,EV托架是根据不同的车型来布置不同的电器零部件,种类及数量不同,必然会导致EV托架的安装位置与高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EV托架安装时不能实现两种车身平台的通用化,导致在生产不同的车型时,还需要同时生产不同安装高度的EV托架,使得整车生产的周期过长,成本也较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机构,以解决在EV托架安装时不能实现两种车身平台的通用化的技术问题。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EV托架车身安装结构,以解决在生产不同的车型时整车生产的周期过长、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一种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组件与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上;
所述承载组件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组件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承载组件存在至少两个用于和被连接件相连时,使得被连接件呈现不同安装状态的安装位。
连接组件与承载组件的特殊结构,使得承载组件在变换不同位置时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围绕住被连接件,另一种是远离被连接件,上述两种状态均是承载组件在与被连接件连接后呈现的;被连接件(例如EV托架)通过第一安装孔与承载组件可拆卸连接,因此被连接件随时可以取下并重新与承载组件重新连接,由此可知被连接件与承载组件以及连接组件之间存在两种不同的安装状态,从而使得EV托架与承载组件安装后呈现不同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翼板,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翼板上。
翼板作为连接机构的安装板,可以与外部机构通过第二安装孔安装在外部机构上,外部机构通常为汽车上的板罩,第二安装孔内拧入螺栓来与板罩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以及第三承载板;
所述第三承载板设置在所述翼板上,所述第一承载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承载板的其中一侧,且与所述翼板相接,所述第二承载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承载板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翼板相接;
所述第一安装孔开设在所述第三承载板上。
具体的首先由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以及第三承载板组成承载组件,且第一安装孔设置在第三安装板上,因此被连接件是通过螺栓等其他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与第三承载板连接;第一承载板与第二承载板分别设置在第三承载板的两侧并同时与翼板相连,组成了可以连接被连接件的连接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以及所述第三承载板形成槽状结构。
被连接件可以安装在槽状结构的槽内,也可以使得由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以及所述第三承载板组成的机构进行翻转,使被连接件安装在槽外,因此被连接件具有两种的安装方式,槽外与槽内相比,被连接件的高度会抬高,因此实现在安装后呈现不同高度的目的。
一种EV托架车身安装结构,包括连接机构;以及板罩与EV托架;
所述板罩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连接组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板罩可拆卸连接;所述EV托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承载组件可拆卸连接。
连接机构是通过连接组件即翼板与板罩可拆卸连接,由此可知翼板是可以取下,由此可知连接机构与板罩之间存在不同的多种安装状态,而EV托架通过设置在槽状结构内或者槽状结构外会使得被连接件会呈现不同的高度,所以会使得EV托架与板罩之间的相对高度也会发生变化,相对高度发生变化使得前舱内部的空间发生变化;
因此,可根据两驱车型或者四驱车型随时调整EV托架的高度,使得一个EV托架可以同时适用两种车身平台,这样整车的生产周期会减少,相对应得生产成本也会降低。
优选的,所述EV托架至少包括托杆,所述托杆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与第三承载板相抵接。
EV托架上的托杆与第三承载板直接抵接,并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且通过托杆来安装电器零部件。
优选的,所述托杆的侧面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托杆平行的安装杆。
通过安装杆可以增加安装电器零部件的数量,加强杆则用来连接安装杆与托杆,使得安装更为牢固。
优选的,所述托杆与所述安装杆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
连接孔可以用来安装电器零部件。
优选的,所述第三安装孔至少设置有一组,每一组中的两个第三安装孔相对开设在所述板罩上。
使第二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首先相对应,再向两个孔内拧入螺栓可以将翼板与板罩连接,并且至少设有一组第三安装孔,使得翼板取下后对称调换可使翼板与另一个第三安装孔连接,这样翼板会翻转,使槽状的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以及第三承载板进行翻转,从而改变EV托架的安装高度。
优选的,每一组中的两个第三安装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EV托架呈垂直或平行状态。
这样在使翼板重新安装时不会出现第二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不对应的情况,从而使得EV托架以及连接机构实现通用化。
综上,通过翼板与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以及所述第三承载板组成的特殊结构,可知EV托架在两种不同的安装状态,具体的表现为EV托架通过设置在槽状结构内或者槽状结构外会使得被连接件会呈现不同的高度,又因为翼板与板罩连接,所以会使得EV托架与板罩之间的相对高度也会发生变化,相对高度发生变化使得前舱内部的空间发生变化;
因此可根据两驱车型或者四驱车型随时调整EV托架的高度,使得一个EV托架可以同时适用两种车身平台,这样整车的生产周期会减少,相对应得生产成本也会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机构和EV托架以及板罩连接后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机构和EV托架以及板罩连接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图5中B部的放大图。
以上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翼板;2、第一承载板;3、第二承载板;4、第三承载板;5、第一安装孔;6、第二安装孔;7、板罩;8、第三安装孔;9、托杆;10、加强杆;11、安装杆;12、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本文给出的具体实施例是出于向本领域技术人员解释的目的,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参考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组件与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上;
所述承载组件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所述连接组件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6,所述承载组件存在至少两个用于和被连接件相连时,使得被连接件呈现不同安装状态的安装位。
因为连接组件与承载组件的特殊结构,使得承载组件在变换不同位置时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围绕住被连接件,另一种是远离被连接件,上述两种状态均是承载组件在与被连接件连接后呈现的;被连接件(例如EV托架)通过第一安装孔5与承载组件可拆卸连接,因此被连接件随时可以取下并重新与承载组件重新连接,由此可知被连接件与承载组件以及连接组件之间存在两种不同的安装状态,从而使得EV托架与承载组件安装后呈现不同的高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还可以是在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的进一步增加或者限定。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翼板1,所述第二安装孔6设置在所述翼板1上。
翼板1作为连接机构的安装板,可以与外部机构通过第二安装孔6安装在外部机构上,外部机构通常为汽车上的板罩7,第二安装孔6内拧入螺栓来与板罩7固定连接。
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承载板2、第二承载板3以及第三承载板4;所述第三承载板4设置在所述翼板1上,所述第一承载板2设置在所述第三承载板4的其中一侧,且与所述翼板1相接,所述第二承载板3设置在所述第三承载板4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翼板1相接;所述第一安装孔5开设在所述第三承载板4上。
具体的首先由第一承载板2、第二承载板3以及第三承载板4组成承载组件,且第一安装孔5设置在第三安装板上,因此被连接件是通过螺栓等其他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与第三承载板4连接;第一承载板2与第二承载板3分别设置在第三承载板4的两侧并同时与翼板1相连,组成了可以连接被连接件的连接机构。
所述第一承载板2、所述第二承载板3以及所述第三承载板4形成槽状结构。
被连接件可以安装在槽状结构的槽内,也可以使得由第一承载板2、所述第二承载板3以及所述第三承载板4组成的机构进行翻转,使被连接件安装在槽外,因此被连接件具有两种的安装方式,槽外与槽内相比,被连接件的高度会抬高,因此实现在安装后呈现不同高度的目的。
参考图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EV托架车身安装结构,包括连接机构;以及板罩7与EV托架;
所述板罩7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8,所述连接组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8与所述板罩7可拆卸连接;所述EV托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5与所述承载组件可拆卸连接。
连接机构是通过连接组件即翼板1与板罩7可拆卸连接,所以可知翼板1是可以取下,由此可知连接机构与板罩7之间存在不同的多种安装状态,而EV托架通过设置在槽状结构内或者槽状结构外会使得被连接件会呈现不同的高度,所以会使得EV托架与板罩7之间的相对高度也会发生变化,相对高度发生变化使得前舱内部的空间发生变化;
因此可根据两驱车型或者四驱车型随时调整EV托架的高度,使得一个EV托架可以同时适用两种车身平台,这样整车的生产周期会减少,相对应得生产成本也会降低。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还可以是在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的进一步增加或者限定。
所述EV托架至少包括托杆9,所述托杆9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5内,与第三承载板4相抵接。所述托杆9的侧面设置有加强杆10,所述加强杆10上设置有与所述托杆9平行的安装杆11。所述托杆9与所述安装杆11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12。
EV托架上的托杆9与第三承载板4直接抵接,并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安装孔5内,且通过托杆9来安装电器零部件。通过安装杆11可以增加安装电器零部件的数量,加强杆10则用来连接安装杆11与托杆9,使得安装更为牢固。连接孔12可以用来安装电器零部件。
所述第三安装孔8至少设置有一组,每一组中的两个第三安装孔8相对开设在所述板罩7上。每一组中的两个第三安装孔8的中心连线与所述EV托架呈垂直或平行状态。
使第二安装孔6与第三安装孔8首先相对应,再拧入螺栓可以将翼板1与板罩7连接,并且至少设有一组第三安装孔8,使得翼板1取下后对称调换可使翼板1与另一个第三安装孔8连接,这样翼板1会翻转,使槽状的第一承载板2、第二承载板3以及第三承载板4进行翻转,从而改变EV托架的安装高度。
这样在使翼板1重新安装时不会出现第二安装孔6与第三安装孔8不对应的情况,从而使得EV托架以及连接机构实现通用化。
请参考图1-6,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该车身安装结构具体包括两个板罩7,EV托架设置在两个板罩7之间,EV托架由拖杆组成,拖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与板罩7连接;连接机构由翼板1与第一承载板2、第二承载板3以及第三承载板4组成,首先通过开设在翼板1上的第二安装孔6与开设在板罩7上的第三安装孔8相连,具体的可以采用螺栓等其他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即可;再将托杆9通过同样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与第三承载板4连接,便可将两个板罩7与EV托架连接。在板罩7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的螺纹孔,与第三安装孔8区分,螺纹孔是用来安装板罩7的。
上述的第一承载板2、第二承载板3以及第三承载板4组成槽状的结构,并与翼板1相连,翼板1沿三个承载板向外延伸,且翼板1的两端并不在同一表面,这是因为板罩7上与翼板1连接处设有向内的凹槽,翼板1一部分伸入到凹槽内,同样的其中一个第三安装孔8会开设在凹槽内,且第一承载板2也会相应的伸入凹槽内,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翼板1安装更为稳定;上述设置方式可以根据板罩7的形状来设计不同的翼板1,当板罩7为一个平面时,翼板1根据形状设计即可。翼板1上设有第三安装孔8处分别向外凸出,这样在拧入螺栓时,不会受三个承载板的影响。
第一承载板2、第二承载板3以及第三承载板4组成槽状类似于n型结构,当托架位于槽状内部时即被第一承载板2与第二承载板3包围时,第一承载板2与第二承载板3会盖住托架,可以理解为第一承载板2与第二承载板3的高度高于托架的厚度。
EV托架上还固定有加强杆10,加强杆10的另一端固定有与托杆9平行并处于同一高度的安装杆11,托杆9、加强杆10以及安装杆11上均设有连接孔12,这样可以设置多种不同的电器零部件,加强杆10横向距离超出板罩7,使得安装杆11的两端不与两个板罩7所接触,安装杆11的长度还长于托杆9的长度,方便后续的连接。
设置在板罩7上的第三安装孔8数量为四个,其中每两个为一组,每一组中的两个第三安装孔8相对设置,且两组中相对两个第三安装孔8的中心连线与另一组的中心连接相互垂直,翼板1上的第二安装孔6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设置在两侧,两侧的两个第二安装孔6与水平的一组第三安装孔8相对,另一个第二安装孔6与呈竖直状态的第三安装孔8相对,在翼板1对称调换时,第二安装孔6根据翼板1冲向上方或下方来与位于上方的第三安装孔8或位于下方的第三安装孔8相对。
翼板1与第一承载板2、第二承载板3以及第三承载板4的连接处以及三个承载板的相连处均开设倒角,包括各个拐角处,可以防止刮伤内部的电器零部件;其中第一承载板2以及第二承载板3分别与第三承载板4之间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且两个向相互远离处倾斜,这样可以方便放入托架,不会在放入时被卡住。
综上,通过翼板1与第一承载板2、所述第二承载板3以及所述第三承载板4组成的特殊结构,可知EV托架在两种不同的安装状态,具体的表现为EV托架通过设置在槽状结构内或者槽状结构外会使得被连接件会呈现不同的高度,又因为翼板1与板罩7连接,所以会使得EV托架与板罩7之间的相对高度也会发生变化,相对高度发生变化使得前舱内部的空间发生变化;
因此可根据两驱车型或者四驱车型随时调整EV托架的高度,使得一个EV托架可以同时适用两种车身平台,这样整车的生产周期会减少,相对应得生产成本也会降低。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组件与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上;
所述承载组件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组件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承载组件存在至少两个用于和被连接件相连时,使得被连接件呈现不同安装状态的安装位;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翼板,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翼板上;
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以及第三承载板;
所述第三承载板设置在所述翼板上,所述第一承载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承载板的其中一侧,且与所述翼板相接,所述第二承载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承载板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翼板相接;
所述第一安装孔开设在所述第三承载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以及所述第三承载板形成槽状结构。
3.一种EV托架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机构;以及板罩与EV托架;
所述板罩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连接组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板罩可拆卸连接;所述EV托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承载组件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EV托架至少包括托杆,所述托杆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与第三承载板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杆的侧面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托杆平行的安装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杆与所述安装杆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孔至少设置有一组,每一组中的两个第三安装孔相对开设在所述板罩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组中的两个第三安装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EV托架呈垂直或平行状态。
CN202220022255.8U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连接机构以及ev托架车身安装结构 Active CN217260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2255.8U CN217260304U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连接机构以及ev托架车身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2255.8U CN217260304U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连接机构以及ev托架车身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60304U true CN217260304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92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22255.8U Active CN217260304U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连接机构以及ev托架车身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603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34248A (zh) 用于安装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各零部件的悬置结构及装置
CN217260304U (zh) 一种连接机构以及ev托架车身安装结构
CN215527875U (zh) 一种多功能平台化的蓄电池托盘
CN210912602U (zh) 车架纵梁、后纵梁以及c柱的多功能接头及汽车
CN221023863U (zh) 车架和全地形车
CN219815265U (zh) 电池固定机构及具有其的模型车
CN214928909U (zh) 后悬置支架、悬置安装结构及电动汽车
CN215155354U (zh) 车身组件和电动滑板车
CN214737639U (zh) 一种组合式道路护栏
CN219634970U (zh) 底盘结构及汽车
CN213768718U (zh) 一种空滤器固定架
CN215097430U (zh) 车辆蓄电池支撑结构和车辆
CN210011711U (zh) 一种蓄电池托盘
CN221293797U (zh) 后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及车辆
CN218253819U (zh) 组装式汽车发动机分装托盘
CN214189822U (zh) 一体化车身结构及汽车
CN219134388U (zh) 一种电动两轮车换电平台
CN21811234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安装托架
CN211167146U (zh) 备胎固定架和包括其的车辆
CN220483410U (zh) 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CN220163656U (zh) 一种换电重卡电池箱安装支架
CN112599913B (zh) 电池包箱体下壳体挂点结构
CN220650745U (zh) 一种电流采集支架、电池包和新能源汽车
CN216443669U (zh) 一种直通梁整体框架式重卡车架
CN216841895U (zh) 一种轻量化托架及尿素箱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