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3410U - 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3410U
CN220483410U CN202321824392.4U CN202321824392U CN220483410U CN 220483410 U CN220483410 U CN 220483410U CN 202321824392 U CN202321824392 U CN 202321824392U CN 220483410 U CN220483410 U CN 220483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hole
connection
mounting plat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243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年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243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3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3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3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连接结构包括车架纵梁和车身梁架;车身梁架的至少部分在Y向上与车架纵梁重合设置;车架纵梁在Z向上连接于车身梁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结构将车架纵梁设置为在Z向上连接于车身梁架,并使二者于Y向上重合,通过该连接结构可以在车身的大小不变的情况下,使得车架纵梁在Y向上整体外移至与车身梁架相应位置,从而提升整个车架纵梁的Y向跨度,并使得底盘两端的车架纵梁之间宽度增加,进而可以增加安装于两个车架纵梁之间的电池包的宽度,有效的提升了电池包的可安装体积,增加了整个车辆的续航。

Description

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车架纵梁与车身梁架的悬置安装点在Y向上是错开设置的,这一错开设置的方式导致两侧车身梁架的整体Y向跨度受限。由于悬置需要设置于车架纵梁Y侧(即车身梁架在Y向上通过悬置连接车架纵梁错开设置),因而在两侧车身梁架的整体Y向跨度受限的情况下,会直接影响两侧车架纵梁之间的Y向跨度。而车架纵梁本身作为电池包框架的一部分,其Y向空间受限则直接影响了电池包的Y向安装空间。因此,现有技术中将车身梁架与车架纵梁在Y向上错开设置,会影响电池包的安装空间,以至影响车辆的整体续航。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以解决现有连接结构影响电池包的安装空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包括车架纵梁和车身梁架;车身梁架的至少部分在Y向上与车架纵梁重合设置;车架纵梁在Z向上连接于车身梁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结构将车架纵梁设置为在Z向上连接于车身梁架,并使二者于Y向上重合,在车身的大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该连接结构可以使得车架纵梁在Y向上整体外移至与车身梁架相应位置,从而提升整个车架纵梁的Y向跨度,并使得底盘两端的车架纵梁之间宽度增加,进而可以增加安装于两个车架纵梁之间的电池包的宽度,有效的提升了电池包的可安装体积,增加了整个车辆的续航。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车架纵梁上设有凹陷的安装位置以安装所述连接组件,车架纵梁在Z向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车架纵梁通过第一安装孔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中部凹陷以构成安装位置;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通过第一安装孔连接于车身梁架与车架纵梁。车架纵梁Z向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并通过连接孔连接车身梁架以提升二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连接组件包括悬置;安装板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Z向连通的过孔,过孔用于悬置穿过。
在该方案中,安装板通过第一安装孔连接于车架纵梁,悬置用于连接车身梁架,悬置通过过孔连接安装板以连接车架纵梁与车身梁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车架纵梁上设置有加强支架,加强支架设置于车身梁架上,加强支架连接于悬置。
在该方案中,通过在车身梁架上设加强支架来连接悬置,能够加强车身梁架与车架纵梁之间的连接,提升二者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悬置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加强支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以连接加强支架与悬置。
在该方案中,通过在加强支架与悬置上分别开设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以使得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以连接加强支架与悬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车架纵梁的底面开设有开口,开口在Z向上的投影落入于安装板上。
在该方案中,通过在车架纵梁的底面上再开设一个开口,便于连接组件的安装与拆卸,同时也能便于连接组件连接车架纵梁与车身梁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悬置包括依次在Z向上设置的固定部、安装板连接部以及支架连接部;固定部穿设于过孔,安装板连接部连接于安装板,支架连接部连接于加强支架;第一连接孔依次贯穿固定部、安装板连接部以及支架连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安装板连接部突出于固定部设置,安装板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安装板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第二连接件穿过第三连接孔与第四连接孔以连接安装板与悬置。
在该方案中,固定部卡入过孔内,以限位整个悬置,安装部突出固定部设置,以防整个悬置从过孔突出,同时安装部的突出部分通过设置第三连接孔,并通过螺栓可以连接设有第四连接孔的螺栓,固定部、安装板连接部以及支架连接部贯穿设有第一连接孔,支架连接部通过第一连接件贯穿第一连接孔后连接于加强支架;车身梁架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且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同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加强支架包括:本体部以及连接于本体部的支脚,第二连接孔穿设于本体部上,支脚连接于车身梁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连接组件在Z向上的投影落入车身梁架上。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电池包以及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结构将车架纵梁设置为在Z向上连接于车身梁架,并使二者于Y向上重合,在车身的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即车身梁架的Y向跨度不变),通过该连接结构可以使得车架纵梁在Y向上整体外移至与车身梁架相应位置,从而提升整个车架纵梁的Y向跨度,并使得底盘两端的车架纵梁之间宽度增加,进而可以增加安装于两个车架纵梁之间的电池包的宽度,有效的提升了电池包的可安装体积,增加了整个车辆的续航。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车身梁架;
200、车架纵梁;210、第一安装孔;220、开口;
300、连接组件;310、悬置;311、支架连接部;312、安装板连接部;3121、第三连接孔;313、固定部;314、第一连接孔;320、第一连接件;330、第二连接件;
400、安装板;410、过孔;420、第四连接孔;
500、加强支架;510、本体部;520、支脚;530、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若无特殊的说明,则理解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另外,如出现限定有“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的特征,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被限定的特征。如出现“多个”的描述,一般含义是至少包括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如出现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包括车架纵梁200和车身梁架100;车身梁架100的至少部分在Y向上与车架纵梁200重合设置;车架纵梁200在Z向上连接于车身梁架10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结构将车架纵梁200设置为在Z向上连接于车身梁架100,并使二者于Y向上重合,由于同一车型的车身的大小不会因为底盘的设置而变化(即车身梁架的Y向跨度不变),因此通过该连接结构可以使得车架纵梁200在Y向上整体外移至与车身梁架100相应位置,从而提升整个车架纵梁200的Y向跨度,并使得底盘两端的车架纵梁200之间宽度增加,因此在车身梁架的Y向跨度不变时,可以使得两个车架纵梁200之间宽度增加,由于电池包安装于车辆底盘的两个车架纵梁200之间,可供电池包安装的宽度也会随之增加,进而有效的提升了电池包的可安装体积,增加了整个车辆的续航。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车身梁架100在Y向上部分突出于车架纵梁200,通过该设置能够起到保护车辆底盘,进而可以保护位于底盘内的电池包。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组件300,车架纵梁200上设有凹陷的安装位置以安装连接组件300,连接组件300在Z向上连接车身梁架100与车架纵梁200。
从性能方面而言,车架纵梁200以及安装位置应当一体成型,但带有凹陷的安装位置的车架纵梁200会致使生产工序复杂化,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另一种实施例以期望达到同样的效果。在该实施例中,车架纵梁200在Z向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0;车架纵梁200通过第一安装孔210连接有安装板400,安装板400安装于第一安装孔210,安装板400的中部凹陷以构成安装位置,连接组件300包括与悬置310;安装板400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210Z向连通的过孔410,悬置310安装于过孔410车架纵梁200Z向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0,并通过连接孔连接车身梁架100以提升二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具体而言,安装板400通过焊接的方式在第一安装孔210处与车架纵梁200相连接。
在该方案中,安装板400通过第一安装孔210连接于车架纵梁200,悬置310用于连接车身梁架100,悬置310通过过孔410连接安装板400以连接车架纵梁200与车身梁架100;悬置310还能起到支撑车身梁架100的效果。
在该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第一安装孔210与安装板400均为倒角后的方形,安装板400的边沿翻边设置,以使得安装板400的边沿搭设于第一安装孔210上;悬置310的一部分通过过孔410伸入车架纵梁200围设成的腔体内,以起到稳定整个连接组件的效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车身梁架100上设置有加强支架500,加强支架500设置于车身梁架100上,加强支架500连接于悬置310。一般而言,加强支架500设置于车身梁架100围设成的腔体内,并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车身梁架100相连接。
在该方案中,通过在车身梁架100上设加强支架500来连接悬置310,能够提升车身梁架100与车架纵梁2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0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20,悬置31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14,加强支架50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530,第一连接件320穿过第一连接孔314与第二连接孔530以连接加强支架500与悬置310。
在该方案中,通过在加强支架500与悬置310上分别开设第二连接孔530与第一连接孔314以使得第一连接件320穿过,第一连接件320穿过第一连接孔314与第二连接孔530以连接加强支架500与悬置310。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车架纵梁200上还设置有纵梁链接孔,以使得第一连接件320的端部穿过第一连接孔314和第二连接孔530后落入纵梁连接孔内,进而提供连接组件300连接车架纵梁200与车身梁架100之间的稳定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车架纵梁200的底面开设有开口220,开口220在Z向上的投影落入于安装板400上。
在该方案中,通过在车架纵梁200的底面上再开设一个开口220,便于连接组件300的安装与拆卸,同时也能便于连接组件300连接车架纵梁200与车身梁架100,在安装时,第一连接件320自开口220进入车架纵梁200内,并可通过开口220拧转第一连接件320进入悬置310上的第一连接孔314以及。
请进一步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置310的结构示意图,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悬置310包括依次在Z向上设置的固定部313、安装板连接部312以及支架连接部311;固定部313穿设于过孔410,安装板连接部312连接于安装板400,支架连接部311连接于加强支架500;第一连接孔314依次贯穿固定部313、安装板连接部312以及支架连接部311。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0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330,安装板连接部312突出于固定部313设置,安装板连接部312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3121,安装板400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420,第二连接件330穿过第三连接孔3121与第四连接孔420以连接安装板400与悬置310。
在该方案中,固定部313卡入过孔410内,以限位整个悬置310,安装部突出固定部313设置,以防整个悬置310从过孔410突出,同时安装部的突出部分通过设置有第三连接孔3121,并通过螺栓可以连接设有第四连接孔420的螺栓,固定部313、安装板连接部312以及支架连接部311贯穿设有第一连接孔314,支架连接部311通过第一连接件320贯穿第一连接孔314后连接于加强支架500。
进一步而言,固定部313呈圆柱状,以使得固定部313卡入过孔410,并通过过孔410伸入至车架纵梁200围设成的腔体内,防止悬置310于安装板400上晃动;支架连接部311呈倒立的圆台装,以提升整个悬置310于加强支架500的连接稳定性;安装板连接部312呈耳状,且设置有两个,两个安装板连接部312上设有两个第三连接孔3121,安装板400上的第四连接孔420与第三连接孔3121对应社会,依次提供安装板连接部312与安装板4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安装板连接部312内设有一三角形凹槽,三角形凹槽内凸设有一安装圆台,第三连接孔3121贯穿安装圆台设置;两个第四连接孔420与过孔410的两侧堆成设置。
请进一步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强支架500的结构示意图,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加强支架500包括:本体部510以及连接于本体部510的支脚520,第二连接孔530穿设于本体部510上,支脚520连接于车身梁架100。支脚520一般设置有三个分别设置在本体部510的三个方向,并与本体部510垂直;未设置支脚520的一个方向用于拧转连接第一连接件320的螺母,或观测第一连接件320的连接情况;支脚520设置有翻边,并通过翻边连接车架纵梁200;车身梁架100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10,且第二安装孔110与第二连接孔530同轴设置。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00在Z向上的投影落入车身梁架100上,同时连接组件300在Z向上的投影也落入车架纵梁200上。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20和第二连接件330为螺栓,第一连接孔314与第二连接孔530中至少第二连接孔530为螺栓孔或第一连接件320穿过第一连接孔314与第二连接孔530后与螺母连接,加强支架500通过将螺栓孔的端面突出于车身梁架100以便于后续螺母的安装。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车身梁架100由两部分组成,加强支架500则设置于车身梁架100的内部;车身梁架100上应当也设有一通孔以供第一连接件320穿过后连接加强支架500;在将加强支架500组装于车身梁架100后再将两部分车身梁架100组装,以便于整车安装,通过该设置可由安装板400与悬置310共同支撑车身梁架100,避免车身梁架100自身的重力压伤加强支架500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电池包以及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该连接结构应用与汽车上,并在车辆的底盘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车架纵梁200,使电池包安装于两个车架纵梁200之间;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结构,能够在车身大小不变的情况下,使得车架纵梁200的Y向跨度尽可能增大,从而增加电池包的容积,进而提升整个车辆的续航。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纵梁(200)和车身梁架(100);
所述车身梁架(100)的至少部分在Y向上与所述车架纵梁(200)重合设置;
所述车架纵梁(200)在Z向上连接于所述车身梁架(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组件(300),所述车架纵梁(200)上设有凹陷的安装位置以安装所述连接组件(300),所述连接组件(300)在Z向上连接所述车身梁架(100)与所述车架纵梁(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纵梁(200)在Z向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0),所述车架纵梁(200)上通过第一安装孔(210)连接有安装板(400),所述安装板(400)中部凹陷以构成所述安装位置;
所述连接组件(300)包括悬置(310),所述安装板(400)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210)Z向连通的过孔(410),所述过孔(410)用于所述悬置(310)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梁架(100)上设置有加强支架(500),所述加强支架(500)连接于所述悬置(3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0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20),所述悬置(31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14),所述加强支架(50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530),所述第一连接件(320)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314)与所述第二连接孔(530)以连接所述加强支架(500)与所述悬置(3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置(310)包括依次在Z向上设置的固定部(313)、安装板连接部(312)以及支架连接部(311);
所述固定部(313)穿设于所述过孔(410),所述安装板连接部(312)连接于所述安装板(400),所述支架连接部(311)连接于所述支架;
所述第一连接孔(314)依次贯穿所述固定部(313)、所述安装板连接部(312)以及所述支架连接部(3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连接部(312)突出于所述固定部(313)设置,所述安装板连接部(312)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3121),所述安装板(400)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420);
所述连接组件(30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330),所述第二连接件(330)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3121)与所述第四连接孔(420)以连接所述安装板(400)与所述悬置(31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500)包括本体部(510)以及连接于所述本体部(510)的支脚(520),所述第二连接孔(530)穿设于所述本体部(510)上,所述支脚(520)连接于所述车身梁架(100),所述车身梁架(100)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10),且所述第二安装孔(110)与所述第二连接孔(530)同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00)在Z向上的投影落入所述车身梁架(100)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
CN202321824392.4U 2023-07-12 2023-07-12 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Active CN220483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24392.4U CN220483410U (zh) 2023-07-12 2023-07-12 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24392.4U CN220483410U (zh) 2023-07-12 2023-07-12 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3410U true CN220483410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31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24392.4U Active CN220483410U (zh) 2023-07-12 2023-07-12 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3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483410U (zh) 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CN215436611U (zh) 一种横梁总成、车架及车辆
KR101543004B1 (ko) 차량용 배터리 마운팅 유닛
CN109131564B (zh) 一种铝合金汽车底盘硬点系统及汽车
CN211167091U (zh)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CN209852426U (zh) 一种框式副车架
CN210310598U (zh) 驾驶室安装支架及汽车
CN112140882A (zh) 车辆仪表板和车辆
CN214451351U (zh) Ccb支架及汽车
CN217649290U (zh) 连接支架及车辆
CN107867142B (zh) 减震器的安装座以及车辆
CN213384452U (zh) 车身骨架结构
CN219237179U (zh) 一种具有前端框架的车身底盘及汽车
CN219136207U (zh) 一种臂架支撑结构及工程车辆
CN213007892U (zh) 横梁总成、汽车顶柜和车辆
CN217260304U (zh) 一种连接机构以及ev托架车身安装结构
CN220785931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管梁安装支架
CN218287893U (zh) 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904541U (zh) 驾驶室前支架焊接总成和车辆
CN216580409U (zh) 一种车身支架结构
CN114802476B (zh) 一种仪表管梁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6002792U (zh) 一种翼子板下安装支架、翼子板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19134326U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638201B (zh) 电池固定结构、电动车底盘和电动车
CN219277613U (zh) 一种车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