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87893U - 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287893U CN218287893U CN202222518922.4U CN202222518922U CN218287893U CN 218287893 U CN218287893 U CN 218287893U CN 202222518922 U CN202222518922 U CN 202222518922U CN 218287893 U CN218287893 U CN 2182878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dy structure
- support
- vehicle body
- supporting
- rear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车身结构包括:后裙部,所述后裙部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后围内板和后围外板;第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后围内板与所述后围外板之间;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后围内板上并将所述后围内板与所述车身结构的纵梁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车身结构强度更高、更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身结构的后裙部总成通常由后围内板和后围外板焊接而成,然而仅通过焊接连接的后裙部总成强度较低,现有技术通过焊接将后裙部总成与D柱总成以及后底板总成进行拼接,用以加强后裙部总成的强度,但是仍存在车身结构后纵梁后端刚度不足的问题,并且后底板与后裙部之间的连接组件结构较弱,支撑连接的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车身结构强度更高、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身结构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包括:后裙部,所述后裙部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后围内板和后围外板;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后围内板与所述后围外板之间;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后围内板上并将所述后围内板与所述车身结构的纵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件以增强后裙部本身的结构强度,还设置有与纵梁连接的第二支撑件以支撑后裙部,从而提升车身结构整体强度,提高车身结构整体的碰撞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后围内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后围内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所述一端正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围内板上设置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所述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并连接;所述后围内板上设置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构造为两个且布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所述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后围内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后端构造为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所述一端并与所述后围内板连接;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前端,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前端与所述纵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后端形成有在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前端形成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后端形成有适于与所述第二贴合面贴合的第三贴合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架由所述第一贴合面向所述第二贴合面的延伸方向上弯曲过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形成有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弯曲方向凸出的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前端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适于与所述纵梁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后围内板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所述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分别形成于所述支撑部并朝向所述后围外板延伸并与所述后围外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脚与所述第二支撑脚之间的距离在远离所述支撑部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身结构。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身结构,所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纵梁后端刚度高,底板与后裙部之间的连接刚度也更强,同时车辆整体的扭转模态得到提升,车身后端的强度和后碰性能更高。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件以增强后裙部本身的结构强度,还设置有与纵梁连接的第二支撑件以支撑后裙部,从而提升车身结构整体强度,提高车身结构整体的碰撞性能,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车身结构强度更高、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身结构内部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支撑结构整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整体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与后围外板配合的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与后围内板配合的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架整体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支撑架整体结构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支撑架与纵梁配合的结构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支撑结构安装于车身结构后的整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
车身结构100;支撑结构1;
第一支撑件13;焊接段131;支撑部132;第一支撑脚133;第二支撑脚134;第一螺栓孔1341;
第二支撑件10;
第一支撑架12;第二贴合面121;加强筋122;第一贴合面123;第二螺栓孔1241;第三螺栓孔1242;第四螺栓孔1243;
第二支撑架11;翻边111;减重孔112;第三贴合面113;第五螺栓孔114;
底板2;纵梁3;后围内板4;第二安装孔41;第一安装孔42;后围外板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相关技术中,车身结构的后裙部总成通常由后围内板和后围外板焊接而成,然而仅通过焊接连接的后裙部总成强度较低,现有技术通过焊接将后裙部总成与D柱总成以及后底板总成进行拼接,用以加强后裙部总成的强度,但是仍存在车身结构后纵梁后端刚度不足的问题,并且后底板与后裙部之间的连接组件结构较弱,支撑连接的效果差。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100包括:后裙部、第一支撑件13、第二支撑件10,后裙部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后围内板4和后围外板5;第一支撑件13设置于后围内板4与后围外板5之间;第二支撑件10设置于后围内板4上并将后围内板4与车身结构100的纵梁3连接。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件13和第二支撑件10组成支撑后裙部的支撑结构1,其中第一支撑件13设置于后围内板4与后围外板5之间,以增强后裙部的强度,第二支撑件10则设置于后围内板4与纵梁3之间,以将后围内板4支撑于纵梁3,进而对后围内板4起到支撑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100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件13以增强后裙部本身的结构强度,还设置有与纵梁3连接的第二支撑件10以支撑后裙部,从而提升车身结构100整体强度,提高车身结构100整体的碰撞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图5、图9所示,第一支撑件13的一端与后围内板4连接,第二支撑件10的一端与后围内板4连接并与第一支撑件13的一端正对。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件13的一端支撑于后围内板4,另一端支撑于后围外板5,以在由后围外板5到后围内板4的方向上支撑后围内板4,提高后裙部整体强度,第二支撑件10的一端也支撑于后围内板4且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3的一端正对设置,第二支撑件10的另一端支撑于纵梁3,以在由纵梁3到后围内板4的方向上支撑后围内板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所示,后围内板4上设置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第一安装孔42,如图9所示,第一支撑件13的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0的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孔42对应并连接;如图5所示,后围内板4上设置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第二安装孔41,第二安装孔41构造为两个且布置于第一安装孔42的两侧,如图9所示,第二支撑件10的一端通过第二安装孔41与后围内板4固定连接。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第一支撑件13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螺栓孔1341,第二支撑件10的一端形成有第二螺栓孔1241,可使用紧固件依次穿设第二螺栓孔1241、第一安装孔42及第一螺栓孔1341以将第二支撑件10、后围内板4及第一支撑件13连接。后围内板4上还形成有第二安装孔41且布置于第一安装孔42的两侧,第二支撑件10的第二螺栓孔1241两侧也布置有分别与第二安装孔41位置相对的第三螺栓孔1242,可通过紧固件依次穿设第三螺栓孔1242及第二安装孔41以将第二支撑件10固定于后围内板4,在第一安装孔42的两侧设置第二安装孔41适于对第二支撑件10起到定位作用,将第二支撑件10固定于后围内板4,以避免第二支撑件10发生晃动,增强车身结构100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第二支撑件10包括第一支撑架12及第二支撑架11,如图6所示,第一支撑架12的后端构造为第二支撑件10的一端并与后围内板4连接;如图7所示,第二支撑架11的后端连接于第一支撑架12的前端,如图8所示,第二支撑架11的前端与纵梁3连接。具体地,第一支撑架12的后端即所述第二支撑件10的一端,第一支撑架12的后端与后围内板4连接,第二支撑架11的前端与纵梁3连接且第二支撑架11的后端与第一支撑架12的前端连接,以通过纵梁3的支撑对后围内板4起到支撑作用,提升车身结构100整体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所示,第一支撑架12的后端形成有在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贴合面123,第一支撑架12的前端形成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贴合面121,如图7所示,第二支撑架11的后端形成有适于与第二贴合面121贴合的第三贴合面113。具体地,位于第一支撑架12后端的第一贴合面123可与后围内板4贴合,位于第一支撑架12前端的第二贴合面121则与位于第二支撑架11后端的第三贴合面113贴合,第一支撑架12与第二支撑架11之间以及第一支撑架12与后围内板4之间通过面接触配合连接,可提升连接处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升车身结构100的稳定程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所示,第一支撑架12由第一贴合面123向第二贴合面121的延伸方向上弯曲过渡。具体地,第一支撑架12构造为由第一贴合面123向第二贴合面121的延伸方向上弯曲过渡,以在后围内板4与第二支撑架11之间形成三角形的支撑结构1,对后裙部的支撑效果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所示,第一支撑架12上形成有朝向远离第一支撑架12弯曲方向凸出的加强筋122。具体地,加强筋122适于提升第一支撑架12的支撑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所示,第二支撑架11的前端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翻边111,如图8所示,翻边111适于与纵梁3焊接固定。具体地,第二支撑架11通过翻边111与纵梁3连接,并且翻边111与纵梁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二支撑架11还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减重孔112,以减轻第二支撑架11重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贴合面121上形成有第四螺栓孔1243,第三贴合面113上形成有第五螺栓孔114,可将紧固件依次穿设第四螺栓孔1243及第五螺栓孔114从而将第一支撑架12与第二支撑架11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件13包括支撑部132、第一支撑脚133和第二支撑脚134,支撑部132与后围内板4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脚133和第二支撑脚134分别形成于支撑部132并朝向后围外板5延伸并与后围外板5连接,第一支撑脚133与第二支撑脚134之间的距离在远离支撑部132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132形成有第一螺栓孔1341,第一支撑脚133和第二支撑脚134远离支撑部132的端部均形成有焊接段131,第一支撑脚133和第二支撑脚134通过所述焊接段131与后围内板4焊接固定,第一支撑脚133与第二支撑脚134之间的距离在远离支撑部132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以强化第一支撑件13的支撑效果,使第一支撑件13对后围内板4的支撑更稳定,增强车身结构100的碰撞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车身结构100包括支撑结构1、底板2、纵梁3、后裙部,其中支撑结构1包括第一支撑件13和第二支撑件10,第一支撑件13的第一支撑脚133和第二支撑脚134的自由端形成有焊接段131,焊接段131与后围外板5焊接以将第一支撑件13与后围内板4固定,支撑部132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1341,后围内板4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41和第一安装孔42,并且第二安装孔41构造为两个且设置于第一安装孔42的两侧;第二支撑件10又包括第一支撑架12和第二支撑架11,第一支撑架12具有第一贴合面123,第一贴合面123上开设有第二螺栓孔1241和第三螺栓孔1242,第一支撑架12还具有第二贴合面121,第二贴合面121上开设有第四螺栓孔1243,同时底板2还设置有与第四螺栓孔1243位置相对应的螺栓孔,第一支撑架12中间倾斜设置有加强筋122,紧固件依次穿设第一支撑架12、底板2及第二支撑架11以将第一支撑架12与第二支撑架11连接固定,紧固件依次穿设第一支撑架12、后围内板4及第一支撑件13以将第一支撑架12与第一支撑件13连接固定;第二支撑架11通过两侧翻边111与纵梁3焊接,第二支撑架11具有第三贴合面113,第三贴合面113上形成两个第五螺栓孔114,同时第二支撑架11中间位置开设减重孔112。
本申请的车身结构100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件13以增强后裙部本身的结构强度,还设置与纵梁3连接的第二支撑件10以支撑后裙部,从而提升车身结构100整体强度,提高车身结构100整体的碰撞性能。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身结构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身结构100,所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纵梁3后端刚度高,底板2与后裙部之间的连接刚度也更强,同时车辆整体的扭转模态得到提升,车身后端的强度和后碰性能更高。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100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件13以增强后裙部本身的结构强度,还设置有与纵梁3连接的第二支撑件10以支撑后裙部,从而提升车身结构100整体强度,提高车身结构100整体的碰撞性能,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车身结构100强度更高、更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裙部,所述后裙部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后围内板(4)和后围外板(5);
第一支撑件(13),所述第一支撑件(13)设置于所述后围内板(4)与所述后围外板(5)之间;
第二支撑件(10),所述第二支撑件(10)设置于所述后围内板(4)上并将所述后围内板(4)与所述车身结构(1)的纵梁(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3)的一端与所述后围内板(4)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10)的一端与所述后围内板(4)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3)的所述一端正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围内板(4)上设置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第一安装孔(42),所述第一支撑件(13)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0)的所述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42)对应并连接;
所述后围内板(4)上设置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第二安装孔(41),所述第二安装孔(41)构造为两个且布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42)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撑件(10)的所述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41)与所述后围内板(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10)包括:
第一支撑架(12),所述第一支撑架(12)的后端构造为所述第二支撑件(10)的所述一端并与所述后围内板(4)连接;
第二支撑架(11),所述第二支撑架(11)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2)的前端,所述第二支撑架(11)的前端与所述纵梁(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2)的后端形成有在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贴合面(123),所述第一支撑架(12)的前端形成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贴合面(121),所述第二支撑架(11)的后端形成有适于与所述第二贴合面(121)贴合的第三贴合面(1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2)由所述第一贴合面(123)向所述第二贴合面(121)的延伸方向上弯曲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2)上形成有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12)弯曲方向凸出的加强筋(12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1)的前端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翻边(111),所述翻边(111)适于与所述纵梁(3)焊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3)包括:
支撑部(132),所述支撑部(132)与所述后围内板(4)固定连接;
第一支撑脚(133)和第二支撑脚(134),所述第一支撑脚(133)和第二支撑脚(134)分别形成于所述支撑部(132)并朝向所述后围外板(5)延伸并与所述后围外板(5)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脚(133)与所述第二支撑脚(134)之间的距离在远离所述支撑部(132)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结构(1),所述车身结构(1)构造为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18922.4U CN218287893U (zh) | 2022-09-22 | 2022-09-22 | 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18922.4U CN218287893U (zh) | 2022-09-22 | 2022-09-22 | 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287893U true CN218287893U (zh) | 2023-01-13 |
Family
ID=84805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18922.4U Active CN218287893U (zh) | 2022-09-22 | 2022-09-22 | 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287893U (zh) |
-
2022
- 2022-09-22 CN CN202222518922.4U patent/CN21828789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800392B1 (ko) | 승객 좌석을 고정하는 돌출 박스 구조를 구비한 섀시 | |
JP5238816B2 (ja) | ピックアップトラック用荷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7275785B2 (en) | Rear subframe attachment mount for hydroformed frame | |
US9296429B2 (en) | Longitudinal frame for the chassis structure of a motor vehicle | |
CN218287893U (zh) | 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2637074U (zh) | 后减震器安装板及后减震器安装总成 | |
KR101989453B1 (ko) | 차량의 쿼터 패널 보강구조 | |
CN211167091U (zh) |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 |
CN107867142B (zh) | 减震器的安装座以及车辆 | |
CN218140929U (zh) | 减震器支撑结构 | |
CN219947948U (zh) | 用于车辆的支架组件及车辆 | |
CN219192050U (zh) | 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及汽车 | |
CN221340794U (zh) | 驾驶室地板总成、汽车座椅安装结构和车辆 | |
CN110682929B (zh) | 车体侧墙结构及轨道车辆 | |
CN221873940U (zh) | 一种用于安装前装载阀及地板前连接的固定结构及拖拉机 | |
CN111376977A (zh) | 一种副车架 | |
CN219134326U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19192319U (zh) | 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及车辆 | |
CN218431410U (zh) | 车架总成及车辆 | |
CN211252801U (zh) | 汽车后地板横梁连接件、汽车后地板及汽车 | |
CN217456112U (zh) | 副车架以及车辆 | |
CN219948314U (zh) |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 |
CN219904541U (zh) | 驾驶室前支架焊接总成和车辆 | |
CN219154579U (zh) | 门槛后段结构及车辆 | |
CN219989330U (zh) | 抗扭杆支架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 588 Shuguang Road, Longxing Town,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401135 Patentee after: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133 room 208, 2 house, 39 Yonghe Road, Yu Zui Town,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