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0811U - 一种左横拉杆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左横拉杆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0811U
CN220500811U CN202322162023.XU CN202322162023U CN220500811U CN 220500811 U CN220500811 U CN 220500811U CN 202322162023 U CN202322162023 U CN 202322162023U CN 220500811 U CN220500811 U CN 220500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onnecting seat
rod arm
arc
ti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620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隋志毅
王希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hizhe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hizhe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hizhe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hizhe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620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0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0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0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左横拉杆臂,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以及连接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的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孔,所述连接段自所述第一连接座向第二连接座方向分为水平段和倾斜段,所述水平段与倾斜段连接位置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圆倒角,且下端圆倒角半径为上端圆倒角半径的两倍,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两侧的连接台和位于两所述连接台之间的弧形段,每个所述连接台上均设有柱形的第二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两端面分别平齐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两端面垂直。本实用新型具有承受大应力和避免干涉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左横拉杆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前桥配件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左横拉杆臂。
背景技术
左横拉杆臂是汽车前桥的重要部件,具有控制车轮转向的功能,不仅使两车轮同步,而且可以调正前束,横拉杆臂在控制转向时受很多的力,频繁使用时容易损坏,需要定期或不定期更换,然而左横拉杆臂的安装位置和操作空间有限,无法持续加宽加厚,并且横拉杆臂在运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避免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因此在满足横拉杆臂的强度、应力和各种技术要求的情况下设计了该左横拉杆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承受大应力和避免干涉的左横拉杆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以及连接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的连接段,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孔,所述连接段自所述第一连接座向第二连接座方向分为水平段和倾斜段,所述水平段与倾斜段连接位置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圆倒角,且下端圆倒角半径为上端圆倒角半径的两倍,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两侧的连接台和位于两所述连接台之间的弧形段,每个所述连接台上均设有柱形的第二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两端面分别平齐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两端面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座为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变粗的锥台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段在前后方向的投影为等宽度的条形结构,所述倾斜段在前后方向的投影为宽度逐渐变大的锥形机构,连接段在竖直方向投影宽度相等。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两端分别设有锪孔。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段在前后方向的投影为中间细两端粗且上下两端面为等半径的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段在竖直方向投影为向一侧凸伸且前后两端面为等半径的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台与所述弧形段的端部之间留有设定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连接段为一体成型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将第一连接座设置成两端向中间逐渐变粗的锥台结构,这样可以提高第一连接座的整体强度,避免受到较大外力时产生裂缝,第一连接座上的第一连接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孔,这样更容易装配,并且由于上端内径远大于下端内径,安装时可以很快的找到第一连接孔的位置进行快速安装,避免狭小空间内安装不方便问题。通过将连接段设置成水平段和倾斜段,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情况下,在水平段和倾斜段连接位置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圆倒角,且下端的圆倒角是上端的两倍,这样可以避免连接位置应力集中,提高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其承受更大的应力。通过在两个连接台之间设置弧形段,弧形段在前后方向的投影为中间细两端粗且上下两端面均为等半径的弧形结构,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中部材料占用空间,减小运动中与其他部件的干涉,而且上下两侧相当于设置了两个对称设置的拱形,提高整体强度,且弧形段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为向一侧凸伸且两端面均等半径的弧形结构,这样可供其他部件从弧形段后端面后侧的空间穿过,同时满足了强度、应力和各种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连接座1、第一连接孔11、第二连接座2、连接台21、第二连接孔211、锪孔212、弧形段22、连接段3、水平段31、倾斜段32、圆倒角3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描述,以下的前后、上下以及左右方向以图1为基准,图1的左侧即为左,图1的上侧即为上,垂直纸面方向向外即为前。
参照图1和图2,该左横拉杆臂包括第一连接座1、第二连接座2以及连接第一连接座1和第二连接座2之间的连接段3,其中,第一连接座1为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变粗的锥台结构,这样可以提高第一连接座1的整体强度,避免受到较大外力时产生裂缝。第一连接座1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连接孔11,第一连接孔11为上大下小的锥孔,设置成锥孔的优点在于:相对于现有的销孔为与销轴配合的直孔来说,锥形更方便安装,由于第一连接孔11的上端内径远大于下端内径,安装时可很快的找准第一连接孔11位置,安装时,从第一连接孔11的上端快速插装,避免由于安装环境狭小,难寻找第一连接孔11位置导致无法快速安装问题发生。
参照图1和图2,连接段3自第一连接座1向第二连接座2方向分为水平段31和倾斜段32,其中,水平段31在前后方向的投影为等宽度的条形结构,倾斜段32在前后方向的投影为宽度逐渐变大的锥形机构,这样在越靠近第二连接座2的位置增加了倾斜段32的厚度,提高了倾斜段32的整体强度,倾斜段32的端部与第二连接座2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其具有承受更大应力的特点,避免在受到较大外力时在倾斜段32与第二连接座2之间发生崩裂,具有很好的抗弯曲强度,并且连接段3在竖直方向投影宽度相等,这样在满足应力和气体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避免部件发生干涉。水平段31与倾斜段32连接位置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圆倒角33,且下端圆倒角33半径为上端圆倒角33半径的两倍,如图1所示,上端的圆倒角半径为b,下端的圆倒角半径为2b,这样水平段31和倾斜段32的连接位置的下端可以避免应力集中,提高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其具有承受大应力的特点。
参照图1和图2,第二连接座2包括两侧的连接台21和位于两连接台21之间的弧形段22,每个连接台21上均设有柱形的第二连接孔211,其中,为了在安装时更能快速找准第二连接孔位置,优选的,每个第二连接孔211的两端分别设有锪孔212,即锥形沉头孔。满足在狭小空间内安装需求,提高安装效率。弧形段22在前后方向的投影为中间细两端粗且上下两端面为等半径的弧形结构,如图1所示,弧形段22的上下两端的半径为a,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中部材料占用空间,减小运功中与其他部件的干涉,而且上下两侧相当于设置了两个对称设置的拱形,提高整体强度。弧形段22在竖直方向投影为向一侧凸伸且前后两端面为等半径的弧形结构,如图2所示,弧形段22的前后两端面均为半径为c的弧形面,后端弧形面形成一个内凹结构,且连接台21与弧形段22的端部之间留有设定间距。可供其他部件从弧形段22后端面后侧的空间穿过,同时为了满足强度、应力和各种技术要求的情况下,将弧形段22的前端面设置成向外凸伸的结构,且弧形结构强度大,使两连接台21的连接更加牢固,避免出现崩裂现象。两个第二连接孔211的两端面分别平齐且与第一连接孔11的两端面垂直。第一连接座1、第二连接座2和连接段3为一体成型结构,加工时可通过铸造工艺进行一体成型加工,这样可以避免相互连接位置之间存在裂缝,避免在受到较大外力时发生崩裂现象。

Claims (8)

1.一种左横拉杆臂,包括第一连接座(1)、第二连接座(2)以及连接第一连接座(1)和第二连接座(2)之间的连接段(3),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座(1)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连接孔(11),所述第一连接孔(11)为上大下小的锥孔,所述连接段(3)自所述第一连接座(1)向第二连接座(2)方向分为水平段(31)和倾斜段(32),所述水平段(31)与倾斜段(32)连接位置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圆倒角(33),且下端圆倒角(33)半径为上端圆倒角(33)半径的两倍,所述第二连接座(2)包括两侧的连接台(21)和位于两所述连接台(21)之间的弧形段(22),每个所述连接台(21)上均设有柱形的第二连接孔(211),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211)的两端面分别平齐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1)的两端面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横拉杆臂,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座(1)为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变粗的锥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横拉杆臂,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段(31)在前后方向的投影为等宽度的条形结构,所述倾斜段(32)在前后方向的投影为宽度逐渐变大的锥形机构,连接段(3)在竖直方向投影宽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横拉杆臂,其特征是:每个所述第二连接孔(211)的两端分别设有锪孔(2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横拉杆臂,其特征是:所述弧形段(22)在前后方向的投影为中间细两端粗且上下两端面为等半径的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左横拉杆臂,其特征是:所述弧形段(22)在竖直方向投影为向一侧凸伸且前后两端面为等半径的弧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横拉杆臂,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台(21)与所述弧形段(22)的端部之间留有设定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左横拉杆臂,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座(1)、第二连接座(2)和连接段(3)为一体成型结构。
CN202322162023.XU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左横拉杆臂 Active CN220500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62023.XU CN220500811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左横拉杆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62023.XU CN220500811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左横拉杆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0811U true CN220500811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83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62023.XU Active CN220500811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左横拉杆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0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14002B2 (en) Vehicular L-type suspension arm
US8414003B2 (en) Vehicular L-type suspension arm
CN205736891U (zh) 汽车发动机后悬置总成
CN220500811U (zh) 一种左横拉杆臂
CN110978923A (zh) 下控制臂与车辆
CN113978555B (zh) 一种车架总成及工程车辆
CN112758216B (zh) 一种车体侧转向支撑安装支架
CN213354331U (zh) 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及其安装结构
CN205440539U (zh) 可调分体式车架边支梁总成
CN212267352U (zh) 一种汽车脚踏及汽车
CN212311269U (zh) 商务车单座背架焊接装置
CN205632115U (zh) 汽车用换挡器安装支架
CN213008372U (zh) 副车架安装结构、副车架、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N215155354U (zh) 车身组件和电动滑板车
CN210337480U (zh) 一种汽车底盘的下摆臂
CN220500810U (zh) 一种左转向节臂
CN219406135U (zh) 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6833891U (zh) 一种防断裂汽车转向节
CN218141148U (zh) 一种座椅滑轨安装支架结构
CN217672033U (zh) 一种精铸推力杆结构
CN209754989U (zh) 脚踏安装工装
CN214518481U (zh) 一种汽车杠杆加工用焊接对中装置
CN216300695U (zh) 用于车辆的弹簧控制臂及车辆
CN217994638U (zh) 一种汽车前大灯的辅助定位装配装置
CN218983708U (zh) 夹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