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54331U - 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及其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及其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54331U
CN213354331U CN202022393304.2U CN202022393304U CN213354331U CN 213354331 U CN213354331 U CN 213354331U CN 202022393304 U CN202022393304 U CN 202022393304U CN 213354331 U CN213354331 U CN 213354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lacing plate
thing board
longitudinal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933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飞龙
杨良辰
冉崇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933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54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54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543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及其安装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领域。上述汽车置物板总成包括:置物板本体,所述置物板本体成型有至少一条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贯穿所述置物板本体的左右两侧;至少一个置物板纵梁,所述置物板纵梁焊接于所述置物板本体下侧,所述置物板纵梁与所述横向加强筋的延伸方向相交设置。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减少了一个横梁,减少了置物板总成的重量,对整车的轻量化水平有一定的优化提升;同时,横向加强筋提升了车身扭转刚度及局部模态,提升薄板零件的刚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零部件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不断的发展,车辆的整车性能逐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和行业主攻的方向,如何将车身性能做到最优的状态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提升整车轻量化水平以及车身扭转刚度及整车模态成为了优化提升整车性能的重要选项之一。
对于三厢轿车来讲,置物板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对于整车的扭转刚度及局部模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置物板总成与左右侧围总成焊接,置物板总成由置物板本体、置物板纵梁以及置物板横梁焊接而成,置物板总成本身的重量大,降低了整车的轻量化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置物板总成结构不合理导致置物板总成重量较大降低了整车的轻量化水平的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其包括:置物板本体,所述置物板本体成型有至少一条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贯穿所述置物板本体的左右两侧;至少一个置物板纵梁,所述置物板纵梁焊接于所述置物板本体下侧,所述置物板纵梁与所述横向加强筋的延伸方向相交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汽车置物板总成还包括安全带安装支座,所述安全带安装支座焊接于所述置物板本体的上侧,且所述安全带安装支座与其中一个所述置物板纵梁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置物板本体同一位置的上下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置物板本体具有第一折弯部,所述置物板本体在所述第一折弯部两侧分别具有第一横向面和第一纵向面,所述横向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一横向面的中间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安全带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主体部以及位于所述支架主体部两侧的折弯支耳,其中所述支架主体部焊接于所述第一横向面的外表面,所述折弯支耳焊接于所述第一纵向面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置物板纵梁包括纵梁主体部以及位于纵梁主体部一侧端部的翻边,所述纵梁主体部焊接于所述第一横向面的内表面,所述翻边焊接于所述第一纵向面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置物板本体成型至少一条纵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与所述横向加强筋相交,所述纵向加强筋与所述横向加强筋的截面分别成型为向上凸起的门型框。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置物板纵梁的截面成型为向下凸起的几字形框,所述置物板纵梁与所述纵向加强筋延伸方向相同且相对设置,两者之间形成腔体。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置物板本体上设置若干减重孔。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的安装结构,其包括:左侧围总成以及右侧围总成,以及上述汽车置物板总成,其中所述汽车置物板总成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于所述左侧围总成以及所述右侧围总成上。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置物板总成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孔,所述左侧围总成与所述右侧围总成的对应位置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置物板总成以及置物板总成的安装结构中,置物板总成的置物板本体上成型有贯穿左右的横向加强筋,相比现有技术减少了一个横梁,减少了置物板总成的重量,对整车的轻量化水平有一定的优化提升;同时,横向加强筋提升了车身扭转刚度及局部模态,提升薄板零件的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置物板总成以及置物板总成的安装结构中,安全带安装支座与其中一个所述置物板纵梁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置物板本体同一位置的上下两侧。这样,由于安全带安装支座同时抵靠在所述置物板本体和置物板纵梁上,其可以提升该安装支座的安装点刚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置物板总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板本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安装支座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板纵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置物板总成的安装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置物板总成的安装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置物板总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包括:置物板本体101以及至少一个置物板纵梁102,所述置物板纵梁102焊接于所述置物板本体101下侧。其中,所述置物板本体101成型有至少一条横向加强筋1011,所述横向加强筋1011贯穿所述置物板本体101的左右两侧,所述置物板纵梁102与所述横向加强筋1011的延伸方向相交设置。具体地,所述置物板纵梁102与所述横向加强筋1011的延伸方向垂直相交。
上述置物板总成中,由于置物板本体101上成型有贯穿左右的横向加强筋1011,相比现有技术减少了一个横梁,减少了置物板总成的重量,对整车的轻量化水平有一定的优化提升;同时,横向加强筋1011提升了车身扭转刚度及局部模态,提升薄板零件的刚性。
具体地,所述置物板总成100还包括安全带安装支座103,所述安全带安装支座103焊接于所述置物板本体101的上侧,且所述安全带安装支座103与其中一个所述置物板纵梁102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置物板本体101同一位置的上下两侧。这样,由于安全带安装支座103同时抵靠在所述置物板本体101和置物板纵梁102上,其可以提升该安装支座的安装点刚度。
更具体地,由于置物板总成100安装位置处为不规则形状,所述置物板本体101具有第一折弯部,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折弯部为大致90°折弯,所述置物板本体101在所述第一折弯部两侧分别具有第一横向面101a和第一纵向面101b,所述第一横向面101a为该置物板本体101的主要承载面,所述横向加强筋1011位于所述第一横向面101a的中间部位。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安全带安装支座103包括支架主体部1031以及位于所述支架主体部1031两侧的折弯支耳1032。其中所述支架主体部1031焊接于所述第一横向面101a的外表面,所述折弯支耳1032焊接于所述第一纵向面101b的外表面。通过将安全带安装支座103焊接于所述第一折弯部的两侧可以提高该安全带安装支座103的安装强度。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置物板纵梁102包括纵梁主体部1021以及位于纵梁主体部1021一侧端部的翻边1022,所述纵梁主体部1021焊接于所述第一横向面101a的内表面,所述翻边1022焊接于所述第一纵向面101b的内表面。这样,所述安全带安装支座103的所述折弯支耳1032的焊接位置与所述翻边1022的焊接位置对应,安装支架与置物板纵梁102的安装强度均得到了提高。
具体地,所述置物板本体101成型至少一条纵向加强筋1012,所述纵向加强筋1012与所述横向加强筋1011相交,所述纵向加强筋1012与所述横向加强筋1011的截面分别成型为向上凸起的门型框。
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置物板本体101成型四条纵向加强筋1012,由于置物板本体101整体呈矩形,四条纵向加强筋1012沿中线两两对称设置,中间的两个纵向加强筋1012互相相交经过所述横向加强筋1011后汇成一条,整体呈Y形,外侧的两个纵向加强筋1012互相平行设置。
所述置物板纵梁102的截面成型为向下凸起的几字形框,所述置物板纵梁102与所述纵向加强筋1012延伸方向相同且相对设置,两者之间形成腔体结构。由于置物板纵梁102焊接于所述纵向加强筋1012的位置处,安装强度较高,提升了车身局部模态。
具体地,所述置物板本体101上设置若干减重孔1013,在保证置物板本体强度的基础上降低了该置物板总成的重量。
如图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置物板总成的安装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其包括:左侧围总成201以及右侧围总成202以及上述汽车置物板总成100,其中所述汽车置物板总成100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于所述左侧围总成201以及所述右侧围总成202上。
为了方便置物板总成100与左右侧围总成之间的焊接,如图6所示,所述置物板总成10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孔100a,所述左侧围总成201与所述右侧围总成202的对应位置设有定位凸起200b,所述定位凸起200b插接于所述定位孔100a内。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在安装置物板总成100时,首先通过定位孔100a套接在左右侧围总成上的定位凸起200b上,三个零件定位后再进行焊接。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置物板本体,所述置物板本体成型有至少一条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贯穿所述置物板本体的左右两侧;
至少一个置物板纵梁,所述置物板纵梁焊接于所述置物板本体下侧,所述置物板纵梁与所述横向加强筋的延伸方向相交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安全带安装支座,所述安全带安装支座焊接于所述置物板本体的上侧,且所述安全带安装支座与其中一个所述置物板纵梁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置物板本体同一位置的上下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置物板本体具有第一折弯部,所述置物板本体在所述第一折弯部两侧分别具有第一横向面和第一纵向面,所述横向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一横向面的中间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带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主体部以及位于所述支架主体部两侧的折弯支耳,其中所述支架主体部焊接于所述第一横向面的外表面,所述折弯支耳焊接于所述第一纵向面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置物板纵梁包括纵梁主体部以及位于纵梁主体部一侧端部的翻边,所述纵梁主体部焊接于所述第一横向面的内表面,所述翻边焊接于所述第一纵向面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置物板本体成型至少一条纵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与所述横向加强筋相交,所述纵向加强筋与所述横向加强筋的截面分别成型为向上凸起的门型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置物板纵梁的截面成型为向下凸起的几字形框,所述置物板纵梁与所述纵向加强筋延伸方向相同且相对设置,两者之间形成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置物板本体上设置若干减重孔。
9.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左侧围总成以及右侧围总成,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汽车置物板总成,其中所述汽车置物板总成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于所述左侧围总成以及所述右侧围总成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置物板总成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孔,所述左侧围总成与所述右侧围总成的对应位置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内。
CN202022393304.2U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及其安装结构 Active CN213354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3304.2U CN213354331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及其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3304.2U CN213354331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及其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54331U true CN213354331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32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93304.2U Active CN213354331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及其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543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2425A (zh) * 2022-08-25 2022-11-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置物板横梁、置物板总成结构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2425A (zh) * 2022-08-25 2022-11-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置物板横梁、置物板总成结构及车辆
CN115402425B (zh) * 2022-08-25 2023-10-2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置物板横梁、置物板总成结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54331U (zh) 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及其安装结构
CN104608826A (zh) 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加强件结构及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
CN109159819A (zh) 新能源汽车轻型前副车架
CN110171481B (zh) 车架以及车辆
CN108820106B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
WO2023088494A1 (zh) 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和具有其车辆
CN213566147U (zh) 后轮罩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16994496U (zh) 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401377U (zh) 一种汽车后纵梁接头、后纵梁及汽车
CN211918837U (zh) 后轮罩内加强板总成
CN213413484U (zh) 汽车天窗的支撑框架和车辆
CN211252286U (zh) 一种三排座椅横梁总成
CN213035912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骨架总成、车辆的地板总成和车辆
CN218662041U (zh) 汽车后副车架及汽车
CN217146152U (zh) 一体成型铸造元宝梁连接支座
CN212373494U (zh) 一种扭转梁式悬架与车身连接的支架结构及汽车
CN212373483U (zh) 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减震器与转向节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19707120U (zh) 一种顶盖前横梁总成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19584293U (zh) 一种中柱加强件以及汽车
CN211731561U (zh) 前副车架及车辆
CN214001826U (zh) 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9487231U (zh) 汽车座椅横梁结构
CN214578551U (zh) 一种新型减震器安装支架结构
CN218806123U (zh) 前纵梁结构及汽车
CN220430284U (zh)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