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7000U - 一种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7000U
CN210437000U CN201921248156.6U CN201921248156U CN210437000U CN 210437000 U CN210437000 U CN 210437000U CN 201921248156 U CN201921248156 U CN 201921248156U CN 210437000 U CN210437000 U CN 210437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ystem
module
retarder
pipe
modular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481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华钊
赵志刚
李少华
李文超
何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truk Jina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truk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truk Jina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truk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481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7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7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7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与动力系统固连且分别沿其纵向和横向布置的缓速器水管模块、辅助支撑模块,两者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缓速器水管模块包括至少两根弯曲设置的水管,所述辅助支撑模块绕过两根水管的上方设置。通过对辅助支撑模块的形状及结构的合理设计,与缓速器水管模块在动力系统中的走向及位置关系之间的合理布置,充分利用重型车车架内侧空间的同时满足动力系统的跳动量。

Description

一种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车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
背景技术
液力缓速器在重型汽车上的应用,从根本上保证了车辆的行驶安全性(特别是长下坡路段),免除了制动毂因高温淋水式制动引起的开裂及高温爆胎的危险;在欧洲重型汽车市场,液力缓速器更是成为了标准的持续制动系统。
目前,由于重型汽车匹配的液力缓速器均安装于变速器壳体后端,导致整个动力系统总成质量增加、质心后移,为减小车辆在极端工况下运行时变速箱对发动机缸体后端面的冲击、保证动力系统的可靠运行,需增加动力系统辅助支撑装置。匹配液力缓速器车型设计时,由于车架内侧空间有限同时考虑动力系统的跳动量、车架内侧的管线捆扎及走向固定布置,液力缓速器管路的布置空间已比较困难,若在此基础上布置动力系统辅助支撑,则对辅助支撑的走向、形状及各相关零部件的匹配都需合理的设置。
因此,针对现有的重型车车架内侧空间有限同时考虑动力系统的跳动量而使得液力缓速器管路及辅助支撑设置困难的现状,研发一种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重型车车架内侧空间有限同时考虑动力系统的跳动量而使得液力缓速器管路及辅助支撑设置困难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包括与动力系统固连的缓速器水管模块和辅助支撑模块,所述缓速器水管模块沿动力系统的纵向布置,所述辅助支撑模块沿动力系统的横向布置,所述缓速器水管模块包括至少两根弯曲设置的水管,所述辅助支撑模块绕过两根水管的上方设置,所述辅助支撑模块包括一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上具有两端连接部、过渡部和中间连接部;还包括一区间,在此区间中,所述中间连接部位于两根水管的上方位置,所述两端连接部位于两根水管的下方位置。通过对辅助支撑模块的形状及结构的合理设计,与缓速器水管模块在动力系统中的走向及位置关系之间的合理布置,充分利用重型车车架内侧空间的同时满足动力系统的跳动量。
进一步的,所述两端连接部分为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所述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设置。通过相反方向的设置使支撑结构前后受力均衡,达到容易制造并支撑稳固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为一体成型且具有向上弯曲段的弯管,所述弯管的主视投影为梯形。利用弯管结构的走向易设置的特性,根据车架内空间合理设置为梯形结构,与水管配合可满足上下跳动量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水管设置有两根,分别为缓速器进水钢管和缓速器出水钢管。
进一步的,所述缓速器进水钢管的两端的端口处设置有连接胶管,所述缓速器出水钢管一端的端口处设置有连接胶管。达到易于连接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缓速器出水钢管另一端绕过动力系统的底部与缓速器进水钢管连通。根据动力系统的不同部位形状进行合理布局。
进一步的,所述水管上设置有固定支架。用于固定在动力系统上。
进一步的,所述两端连接部上设置有与车体连接的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部上设置有与变速箱上部连接的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缓速器水管模块和辅助支撑模块之间具有间隙。使得缓冲器水管模块与辅助支撑模块之间在安装时不接触,留有一定间隙,以满足行驶过程中动力系统的上下方向跳动量。
该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对辅助支撑模块的形状及结构的合理设计,与缓速器水管模块在动力系统中的走向及位置关系之间的合理布置,充分利用重型车车架内侧空间的同时满足动力系统的跳动量。
2、利用弯管结构的走向易设置的特性,根据车架内空间合理设置为梯形结构,与水管配合可满足上下跳动量的要求。
3、通过在缓速器水管模块和辅助支撑模块之间设置间隙,使得缓冲器水管模块与辅助支撑模块之间在安装时不接触,留有一定间隙,以满足车辆行驶过程中动力系统的上下方向跳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缓速器水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辅助支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缓速器水管模块,2、辅助支撑模块,3、区间,11、发动机端胶管,12、固定支架,13、缓速器出水钢管,14、缓速器进水钢管,15、缓速器端胶管,21、两端连接部,22、过渡部,23、中间连接部,24、管夹,25、减震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包括与动力系统固连的缓速器水管模块1和辅助支撑模块2,所述缓速器水管模块1沿动力系统的纵向布置,所述辅助支撑模块2沿动力系统的横向布置,在缓速器水管模块1和辅助支撑模块2之间设置间隙,使得缓冲器水管模块与辅助支撑模块2之间在安装时不接触,留有一定间隙,以满足车辆行驶过程中动力系统的上下方向跳动量;所述缓速器水管模块1包括两根弯曲设置的水管,根据动力系统的形状结构进行弯曲处的设置,基本是沿动力系统上部的纵向设置的这样一个走向;所述辅助支撑模块2绕过两根水管的上方设置;所述辅助支撑模块2包括一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为一体成型且具有向上弯曲段的弯管结构,弯管使用钢材,所述弯管的主视投影为梯形,利用弯管结构的走向易设置的特性,根据车架内空间合理设置其形状和走向;弯管上具有两端连接部21、过渡部22和中间连接部23,两端连接部21分为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且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设置,过渡部22向上弯折至基本垂直两端连接部21,通过相反方向的设置使支撑结构前后受力均衡,达到容易制造并支撑稳固的效果;为方便描述,本方案中划分出一个区间3,如图1中的方框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区间3只是大致上的一个范围,由于弯管及水管的弯曲段较多,这样易于概括此范围中的各结构位置关系,在此区间3中,所述中间连接部23位于两根水管的上方位置,所述两端连接部21位于两根水管的下方位置。通过对辅助支撑模块2的形状及结构的合理设计,与缓速器水管模块1在动力系统中的走向及位置关系之间的合理布置,充分利用重型车车架内侧空间的同时满足动力系统的跳动量。
其中,水管设置有两根,分别为缓速器进水钢管14和缓速器出水钢管13,且它们与发动机连接的一端安装有发动机端胶管11,缓速器出水钢管13的另一端绕过动力系统的底部与缓速器进水钢管14连通,缓速器进水钢管14的另一端设置有缓速器端胶管15。
另外,在缓速器进水钢管14和缓速器出水钢管13上还设置有固定支架12,用于固定在动力系统上;在弯管的两端连接部21上设置有与车体车架连接的管夹14,在中间连接部23上设置有与变速箱上部连接的减震固定件25。
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动力系统固连的缓速器水管模块(1)和辅助支撑模块(2),所述缓速器水管模块(1)沿动力系统的纵向布置,所述辅助支撑模块(2)沿动力系统的横向布置,所述缓速器水管模块(1)包括至少两根弯曲设置的水管,所述辅助支撑模块(2)绕过两根水管的上方设置,所述辅助支撑模块(2)包括一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上具有两端连接部(21)、过渡部(22)和中间连接部(23);还包括一区间(3),在此区间(3)中,所述中间连接部(23)位于两根水管的上方位置,所述两端连接部(21)位于两根水管的下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端连接部(21)分为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所述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一体成型且具有向上弯曲段的弯管,所述弯管的主视投影为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设置有两根,分别为缓速器进水钢管(14)和缓速器出水钢管(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速器进水钢管(14)的两端的端口处设置有连接胶管,所述缓速器出水钢管(13)一端的端口处设置有连接胶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速器出水钢管(13)另一端绕过动力系统的底部与缓速器进水钢管(14)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上设置有固定支架(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端连接部(21)上设置有与车体连接的连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部(23)上设置有与变速箱上部连接的连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速器水管模块(1)和辅助支撑模块(2)之间具有间隙。
CN201921248156.6U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 Active CN210437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8156.6U CN210437000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8156.6U CN210437000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7000U true CN210437000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48156.6U Active CN210437000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70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74194U (zh) 汽车线束及制动管路固定支架
CN210437000U (zh) 一种重型车动力系统上的模块化布置系统
CN104781138A (zh) 带abs单元的摩托车
CN216636077U (zh) 一种乘用车压缩机支架安装笼式结构
US4428613A (en) Parking brake cable of automobile
CN205574057U (zh) 一种重型工程车车架横梁
CN210680907U (zh) 一种高承载结构的汽车转向节
CN212828884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
CN213534866U (zh) 平台化中通道结构和汽车
CN211592698U (zh) 一种载货车前牵引横梁总成
CN211550868U (zh) 一种摩托车制动油管弯头结构
CN203461023U (zh) 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自行车车架
CN205044727U (zh) 汽车用软管支架
CN206664507U (zh) 一种商用车用双联管管路结构
CN206368733U (zh) 一种前置排烟管
CN210106455U (zh) 汽车后制动器
CN203142899U (zh) 带可拆卸挡风板的三轮车车架
CN204587018U (zh) 后副车架
JP2780413B2 (ja) オートバイの前輪ブレーキのブレーキホース配管装置
CN214836668U (zh) 一种用于四门消防车液力缓速器冷却水管的布置结构
CN216185730U (zh) 轻量化高强度电动车车架
CN214578481U (zh) 一种汽车刹车循环冷却和刹车压力控制系统
CN205956260U (zh) 并联式液力缓速器冷却系统布置总成
CN218703479U (zh) 一种汽车主挂车连接装置
CN220009883U (zh) 带有加强结构的转向器主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