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95762U - 座椅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座椅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95762U
CN203995762U CN201290000912.3U CN201290000912U CN203995762U CN 203995762 U CN203995762 U CN 203995762U CN 201290000912 U CN201290000912 U CN 201290000912U CN 203995762 U CN203995762 U CN 203995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rotation
cam
cartridge unit
operating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900009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东定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95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957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46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46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 B60N2/02253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electric motor and the seat or seat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46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 B60N2/02258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f the electric motor for adjusting the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at adjustment
    • B60N2/0228Hand-activated mechanical swi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52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with 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adjustments, e.g. height of headrest following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96Central command actuator to selectively switch on or engage one of several special purpose circuits or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6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by linear actuators, e.g. linear screw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05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omega-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15C or U-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0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cinematic
    • B60N2/161Rods
    • B60N2/1615Parallelogram-like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65Gear wheel driven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the front or the rear portion of the seat being adjustable, e.g.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 B60N2/18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the front or the rear portion of the seat being adjustable, e.g.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characterised by the cinematic
    • B60N2/1839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the front or the rear portion of the seat being adjustable, e.g.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characterised by the cinematic pivoting about an axis located in an intermediate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the front or the rear portion of the seat being adjustable, e.g.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 B60N2/18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the front or the rear portion of the seat being adjustable, e.g.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864Gear wheel driven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2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cycloidal or planetary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02/0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t or seat part turning about or moving along a non-standard, particular axis, i.e. an axis different from the axis characterising the conventional movement
    • B60N2002/021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t or seat part turning about or moving along a non-standard, particular axis, i.e. an axis different from the axis characterising the conventional movement the seat or seat part turning about or moving along a longitudinal ax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019Plural power paths from prime mo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座椅驱动装置。座椅驱动装置(40)具备:单一的旋转马达;多个操作部件(63L、63T、63R、63S),它们与多个位置调整机构(M1~M4)分别对应地配设;多个筒部件(55),它们与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分别对应地配设,并伴随着对多个操作部件中的任一个进行操作而选择性地将向同被操作的操作部件对应的位置调整机构连接的输出轴(54L、54T、54R、54S)与通过旋转马达而旋转的输入轴(51、52)连接;以及单一的开关(77),其伴随着对多个操作部件中的任一个进行操作而以与操作方向对应的极性使旋转马达通电。

Description

座椅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单一的旋转马达选择性地使多个调整位置机构动作的座椅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样的座椅驱动装置而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座椅驱动装置具备三个位置调整机构(一对前后设置的垂直位置调整机构和一个前后位置调整机构)。而且,对这些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出轴能够经由分别与之对应的电磁离合器以及齿轮机构可驱动地与单一的旋转马达连接。
即,如图42所示,对各位置调整机构进行操作的操作开关201、202、203以与其操作方向对应的极性使单一的旋转马达204通电,并且以对该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出轴与旋转马达204可驱动地连结的方式使相应的电磁离合器的螺线管206、207、208通电。由此,该位置调整机构经由电磁离合器以及齿轮机构被旋转马达204驱动,相应的位置调整机构进行位置调整。
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座椅驱动装置具备两个位置调整机构(一对前后设置的垂直位置调整机构)。而且,如图43所示,对两个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出轴211、212能够经由差动齿轮机构215可驱动地与单一的旋转马达连接,该差动齿轮机构215通过分别与输出轴211、212对应地设置的两个锁定机构213、214来切换动作。即,该差动齿轮机构215的输入系统与旋转马达连结,两个输出系统分别与对两个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出轴211、212连结。
而且,在使一个位置调整机构动作时,为了将对另一个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出轴211(212)锁定而使该锁定机构213(214)的柱塞213a(214a)动作。由此,对相应的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出轴211(212)经由差动齿轮机构215不可驱动地与旋转马达连结,相应的位置调整机构进行位置调 整。
此外,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座椅驱动装置具备两个位置调整机构(倾斜机构和前后位置调整机构)。而且,如图44所示,对一个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出轴221与一对摩擦轮222、223接触,并且允许它们在该接触状态下移动。另外,在两个摩擦轮222、223之间架设有弹簧224,并且配置有使这些摩擦轮222、223移动的控制钮225。该控制钮225经由动作板227以及操作杆228与该位置调整机构的操作按钮226连接。在动作板227伴随着操作按钮226的操作而根据操作方向往返移动时,操作杆228摆动,从而控制钮225使上述摩擦轮222、223以摩擦轮222或摩擦轮223可驱动地与旋转马达M的旋转轴R连结的方式移动。
同样地,对另一个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出轴231与一对摩擦轮232、233接触,并且允许它们在该接触状态下移动。另外,在两个摩擦轮232、233之间架设有弹簧234,并且配置有使这些摩擦轮232、233移动的控制钮235。该控制钮235经由动作板237以及操作杆238与该位置调整机构的操作按钮236连接。在动作板237伴随着操作按钮236的操作而根据操作方向往返移动时,操作杆238摆动,从而控制钮235使上述摩擦轮232、233以摩擦轮232或摩擦轮233可驱动地与旋转马达M的旋转轴R连结的方式移动。
此外,操作按钮226、236经由接通、断开向旋转马达M的通电的开关SW与相应的动作板227、237连接,伴随其操作而使动作板227、237与操作方向对应地往返移动,从而同时以该极性对旋转马达M进行通电。
因此,例如若为了使一个位置调整机构动作而通过操作相应的操作按钮226(236)来使控制钮225(235)以及两个摩擦轮222、223(232、233)移动,将与操作方向对应的任一个摩擦轮222、223(232、233)与旋转轴R连结并且以与操作方向对应的极性对旋转马达M进行通电,则旋转轴R经由该摩擦轮222、223(232、233)与输出轴221(231)连结。由此,相应的位置调整机构进行位置调整。使另一个位置调整机构动作的情况也相同。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975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6-994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3-199139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分别需要与对这些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出数相同数量的操作开关201~203以及电磁离合器(螺线管206~208),因此例如伴随着位置调整功能的增加而不得不使电路复杂化。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至少需要与对两个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出数相同数量的锁定机构213、214(柱塞213a、214a),因此不得不使电路复杂化。此外,因为利用具有一个输入系统和两个输出系统的差动齿轮机构215选择性地进行两个位置调整机构的动作,所以其输出数仅为“2”,座椅的位置调整功能不充分。
并且,在专利文献3中,在对操作按钮226、236操作时,进行的是使三个摩擦轮移动的动态移动,不得不增大所需的操作力。另外,这三个摩擦轮分别绕互不相同的旋转轴线旋转,因此不得不使整个装置大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进一步缓和座椅的位置调整的功能个数的限制而不使整个装置大型化并且不使电气结构复杂化的座椅驱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提供如下座椅驱动装置,其具备:单一的旋转马达;多个离合机构,上述多个离合机构与上述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分别对应地配设,分别具有与对应的位置调整机构连接的输出轴、和通过上述旋转马达而旋转的输入轴,并且伴随着对上述多个操作部件中的任一个进行操作而选择性地将对同该被操作的操作部件对应的上述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出轴与通过上述旋转马达而旋转的输入轴连接;以及单一的开关,其伴随着对上述多个操作部件中的任一个进行操作而以与操作方向对应的极性使上述旋转马达通电。
根据该构成,由于上述旋转马达、上述开关是单一的,所以能够进一步简化其电气结构。另外,上述多个离合机构分别是将对相应的上述 位置调整机构的上述输出轴与上述输入轴连接的构造(所谓的联轴节),因此能够集中地配置在上述输出轴的周围,能够使整个装置小型化。并且,能够与上述输出轴的根数相应地增加座椅的位置调整的功能数(位置调整机构的个数),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该功能数的制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驱动装置的八向电动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7(a)以及图7(b)分别是表示第一凸轮部件以及第二凸轮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9是沿着图8的9-9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沿着图8的10-10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沿着图8的11-11线的剖视图。
图12是沿着图8的12-12线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开关杆及其动作的放大图。
图14是表示开关杆及其动作的放大图。
图15是对操作手柄的操作方式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图16是对操作手柄的操作方式进行说明的、沿着图2的16-16线的 剖视图。
图17是对现有例的操作手柄的操作方式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图18是对现有例的操作手柄的操作方式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19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电气结构的等效电路图。
图22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驱动装置的八向电动座椅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2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26(a)以及图26(b)是表示凸轮部件的立体图。
图2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8是沿着图27的28-28线的剖视图。
图29是沿着图27的29-29线的剖视图。
图30是沿着图27的30-30线的剖视图。
图31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3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3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3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3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6是图35的放大图。
图3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3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39是该实施方式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40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1(a)以及图41(b)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42是表示现有方式的电气结构的说明图。
图43是表示其它现有方式的说明图。
图44是表示其它现有方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1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车辆地板上固定有沿座椅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并在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下轨道1。在该一对下轨道1以分别能够在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有一对上轨道2。
在两条上轨道2分别立设有由板材构成的托架3。而且,在两个托架3上经由配设于各自的前部的前连杆4以及配设于各自的后部的后连杆5支承有形成乘员的就坐部的座椅6。该座椅6构成为具备形成座面的座垫7、可自由倾动(转动)地支承于该座垫7的后端部的座椅靠背8、以及支承于该座椅靠背8的上端部的头枕9。
而且,通过使两侧的下轨道1以及上轨道2相互相对移动,从而能够调整座椅6在前后方向的位置。另外,通过使两侧的前连杆4以及后连杆5升降,从而能够调整座椅6在上下方向、即垂直方向的位置。另外,座椅6能够调整座垫7的前部相对于后部的倾斜角度,并且能够调整座椅靠背8相对于座垫7的倾斜角度。由此,该座椅6的就坐者例如 能够根据其体格来调整视线的位置。
接下来,对座椅6的位置调整所涉及的构造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各侧的下轨道1固定有在前后方向贯通的具有雌螺纹部的滑动用螺母部件11。在各侧的上轨道2支承有具有与滑动用螺母部件11的雌螺纹部螺合的雄螺纹部并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用导螺杆12。
另外,在各上轨道2的前端部安装有滑动用齿轮箱13。该滑动用齿轮箱13内置有轴线分别在前后方向(螺杆12的轴线方向)以及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一对斜齿轮(省略图示)。轴线在前后方向延伸的一个斜齿轮与螺杆12一体旋转地连结,轴线在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另一个斜齿轮与具有在该方向延伸的轴线且架设在两侧的滑动用齿轮箱13之间的多棱柱状的滑动用连接杆14一体旋转地连结。
并且,在单侧(朝向座椅前方时的右侧)的上轨道2且是在滑动用齿轮箱13的外侧并列设置有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该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内置有轴线分别在座椅宽度方向(滑动用连接杆14的轴线方向)以及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斜齿轮15a、15b。一个斜齿轮15a与滑动用连接杆14一体旋转地连结,另一个斜齿轮15b与朝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的后方延伸的滑动用扭力线缆16一体旋转地连结。
因此,若滑动用扭力线缆16旋转,则其旋转方向在变换齿轮装置15的作为输入侧的斜齿轮15b与作为输出侧的斜齿轮15a之间进行90°的方向变换后被传递至滑动用连接杆14。而且,滑动用连接杆14的旋转在两侧的滑动用齿轮箱13中进行90°的方向变换后被传递至两侧的滑动用导螺杆12。由此,通过各侧的滑动用导螺杆12以及滑动用螺母部件11的拧转作用将滑动用导螺杆12的旋转运动变换为滑动用导螺杆12相对于滑动用螺母部件11的直线运动,上轨道2相对于下轨道1在前后方向移动。
此外,滑动用齿轮箱13的输出侧的斜齿轮的齿轮直径设定为大于输入侧的斜齿轮的齿轮直径,在进行上述的方向变换时,将输入侧的斜齿轮的旋转减速后传递至输出侧的斜齿轮(以及滑动用导螺杆12)。滑动用螺母部件11、滑动用导螺杆12、滑动用齿轮箱13、滑动用连接杆14以及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与下轨道1以及上轨道2一同构成位置调 整机构的滑动机构M1。
各侧的前连杆4具有可自由转动地连结于上述托架3的一端部、和可自由转动地连结于由形成座垫7的侧部的骨格的板材构成的下臂20的另一端部。另外,各侧的后连杆5具有可自由转动地连结于上述托架3的一端部、和可自由转动地连结于下臂20的另一端部。因此,托架3(上轨道2)、前连杆4、后连杆5以及下臂20构成以该下臂20为媒介节(连接节)的四节旋转连锁。
在单侧、即朝向座椅前方时的右侧的后连杆5,以支承于下臂20的支承轴为中心而在该后连杆5的前侧形成有近似扇状地扩展的扇形齿轮部5a。而且,在该右侧的下臂20且是在外侧安装有升降用齿轮箱21。该升降用齿轮箱21内置有由蜗杆21a以及蜗轮21b(即worm gear)构成的减速机构。另外,升降用齿轮箱21具有与蜗轮21b同轴且与该蜗轮21b一体旋转的升降用小齿轮21c。升降用小齿轮21c从升降用齿轮箱21露出。该升降用小齿轮21c具有在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并与后连杆5的扇形齿轮部5a啮合。而且,蜗杆21a与朝升降用齿轮箱21的前方延伸的升降用扭力线缆22一体旋转地连结。
因此,若升降用扭力线缆22旋转,则其旋转在升降用齿轮箱21的作为输入侧的蜗杆21a与作为输出侧的蜗轮21b之间减速后被传递至升降用小齿轮21c。而且,升降用小齿轮21c的旋转传递至通过扇形齿轮部5a与该升降用小齿轮21c啮合的后连杆5,该后连杆5以支承于下臂20的支承轴为中心转动。由此,构成四节旋转连锁的前连杆4以及后连杆5均以分别支承于托架3的支承轴为中心转动,下臂20(座椅6)相对于托架3升降。前连杆4、后连杆5以及升降用齿轮箱21与托架3(上轨道2)以及下臂20一同构成位置调整机构的升降机构M2。
此外,如图3所示,在单侧、即朝向座椅前方时的右侧的前连杆4且是在支承于托架3的支承轴附近,可自由转动地连结有游动连杆17的一端部。相对于此,上述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以与作为输出侧的斜齿轮15a(滑动用连接杆14)同轴且可自由转动的方式与固定于相应的上轨道2的前端部的由板材构成的支承托架18连结。而且,游动连杆17的另一端部在斜齿轮15b附近可自由转动地与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 连结。
因此,如图4所示,前连杆4、游动连杆17、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和实际上一体化后的上轨道2、托架3以及支承托架18构成以游动连杆17为媒介节(连接节)的四节旋转连锁。这是为了使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追随前连杆4的伴随着升降机构M2的动作的摆动而摆动,消除与该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连接的滑动用扭力线缆16的长度过长和过短的情况。
如图2所示,在各侧的下臂20且是在该下臂20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可自由转动地连结有由形成座垫7的侧前部的骨格的板材构成的倾斜臂25的后端部。各倾斜臂25的前端部可自由转动地与倾斜连杆26连结,该倾斜连杆26以与前连杆4的支承于下臂20的支承轴同轴且可自由转动的方式与该下臂20连结。
在单侧、即朝向座椅前方时的右侧的倾斜连杆26,以支承于下臂20的支承轴为中心在该倾斜连杆26的前侧形成有近似扇状地扩展的扇形齿轮部26a。而且,在该右侧的下臂20且是在外侧安装有倾斜用齿轮箱27。该倾斜用齿轮箱27内置有由蜗杆27a以及蜗轮27b(即worm gear)构成的减速机构。另外,倾斜用齿轮箱27具有与蜗轮27b同轴且与该蜗轮27b一体旋转的倾斜用小齿轮27c。倾斜用小齿轮27c从倾斜用齿轮箱27露出。该倾斜用小齿轮27c具有在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并与倾斜连杆26的扇形齿轮部26a啮合。而且,蜗杆27a与朝倾斜用齿轮箱27的后方延伸的倾斜用扭力线缆28一体旋转地连结。
因此,若倾斜用扭力线缆28旋转,则其旋转在倾斜用齿轮箱27的作为输入侧的蜗杆27a与作为输出侧的蜗轮27b之间减速后被传递至倾斜用小齿轮27c。而且,倾斜用小齿轮27c的旋转传递至通过扇形齿轮部26a与该倾斜用小齿轮27c啮合的倾斜连杆26,该倾斜连杆26以支承于下臂20的支承轴为中心转动。
由此,与倾斜连杆26连结的倾斜臂25以后端部为中心转动以使该倾斜臂25的前端部升降,倾斜臂25的前端部(座椅6的前端部)相对于下臂20升降。进而,倾斜臂25相对于下臂20(座椅6的前部相对于后部)的倾斜角度增减。此外,为了共享倾斜臂25的伴随着倾斜连杆 26的转动的转动而允许倾斜连杆26的支承于倾斜臂25的支承轴相对于倾斜连杆26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倾斜连杆26以及倾斜用齿轮箱27与下臂20以及倾斜臂25一同构成作为位置调整机构的倾斜机构M3。
在各侧的下臂20后端部固定有由板材构成的斜倚板31,并且在该斜倚板31经由近似圆盘状的斜倚件32连结有座椅靠背8的下端部。该斜倚件32是公知的构成摆线减速机的部件。即,斜倚件32具备具有内齿轮并固定于斜倚板31的第一圆盘、具有以少于内齿轮的齿数的齿数与之啮合的外齿轮的第二圆盘、为了使内齿轮与外齿轮啮合而保持它们的偏心状态的楔部件、以及与第一圆盘(内齿轮)同轴配置地支承第二圆盘并使楔部件移动的凸轮轴。而且,斜倚件32在第二圆盘固定于座椅靠背8。由于楔部件伴随着凸轮轴的旋转而移动,斜倚件32保持内齿轮与外齿轮的啮合状态不变地使第二圆盘公转,从而使凸轮轴的旋转减速为第二圆盘在该公转时的自转数。而且,由于第二圆盘相对于第一圆盘旋转,座椅靠背8相对于座垫7转动、即倾动。
在单侧、即朝向座椅前方时的右侧的斜倚板31且是在外侧安装有斜倚用齿轮箱33。该斜倚用齿轮箱33内置有由蜗杆33a以及蜗轮33b(worm gear)构成的减速机构。蜗轮33b与多棱柱状的斜倚用连接杆34一体旋转地连结,该斜倚用连接杆34具有在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且架设在两侧的斜倚件32之间。该斜倚用连接杆34贯通两侧的斜倚件32并与它们的凸轮轴一体旋转地连结。相对于此,蜗杆33a与朝斜倚用齿轮箱33的前方延伸的斜倚用扭力线缆35一体旋转地连结。
因此,若斜倚用扭力线缆35旋转,则其旋转在斜倚用齿轮箱33的作为输入侧的蜗杆33a与作为输出侧的蜗轮33b之间减速后被传递至斜倚用连接杆34。而且,斜倚用连接杆34的旋转传递至斜倚件32的凸轮轴。由此,斜倚件32的第二圆盘以上述方式相对于第一圆盘旋转,座椅靠背8相对于座垫7转动、即倾动。斜倚件32、斜倚用齿轮箱33以及斜倚用连接杆34和斜倚板31(下臂20)以及座椅靠背8一同构成位置调整机构的斜倚机构M4。
换句话说,本实施方式的座椅驱动机构是能够调整滑动机构M1、升降机构M2、倾斜机构M3以及斜倚机构M4各自的正向以及反向的 座椅位置的所谓的八向电动座椅。
在单侧、即朝向座椅前方时的右侧的下臂20的夹在升降用齿轮箱21与倾斜用齿轮箱27之间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安装有驱动装置40。
即,如图5所示,在下臂20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形成有随着趋向上方而朝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部20a,在该倾斜部20a连结有驱动装置40。该驱动装置40以能够经由输入用扭力线缆(将铁线拧成的线)37驱动的方式紧固于轴线在例如由有刷马达构成的旋转马达36的大致座椅宽度方向(与倾斜部20a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旋转轴36a,该输入用扭力线缆37与该旋转轴36a同轴。该输入用扭力线缆37一体旋转地插入于旋转马达36的旋转轴36a。
详细如图6所示,驱动装置40的筐体由在旋转轴36a的轴线方向上一分为二的一对主体壳体41、42和分别从外侧以及下侧覆盖主体壳体42的罩43以及开关罩44形成。主体壳体41、42的四角由四根与旋转轴36a的轴线方向平行地贯通的螺钉45紧固。
此外,驱动装置40在主体壳体41、42紧固于下臂20的倾斜部20a。因此,主体壳体41、42的姿势随着趋向上方而朝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倾斜。另外,旋转轴36a(旋转马达36)的轴线随着趋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而朝下方倾斜。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在主体壳体42以与旋转轴36a的轴线方向平行地朝外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在前后方向(图示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的一对轴承部42a、42b。轴承部42a具有配置于基端侧的升降用轴承部46L以及直径比该升降用轴承部46L小的斜倚用轴承部46R而呈阶梯圆柱状。轴承部42b具有配置于基端侧的倾斜用轴承部46T以及直径比该倾斜用轴承部46T小的滑动用轴承部46S而呈阶梯圆柱状。
并且,在主体壳体42,与轴承部42a同心地在该轴承部42a的上侧以及下侧分别突出地设置有近似圆弧柱状的引导部42c、42d。另外,在主体壳体42,与轴承部42b同心地在该轴承部42b的上侧以及下侧分别突出地设置有近似圆弧柱状的引导部42e、42f。与旋转轴36a的轴线方向、即大致正交于倾斜部20a的方向平行地贯通的四根螺钉47将该 罩43的上部分别固定于两个轴承部42a、42b以及两个引导部42d、42f,从而将主体壳体42与罩43紧固。
另外,如图6所示,在配置于主体壳体42的下侧的开关罩44以分别从该开关罩44的上端的前后方向两端朝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有一对柱状的支承部44a、44b。与旋转轴36a的轴线方向平行地贯通的两根螺钉48将罩43的下部分别固定于两个支承部44a、44b,从而将罩43与开关罩44紧固。
此外,紧固于主体壳体42的罩43的上部随着趋向上方而朝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倾斜,罩43的下部大致垂直地直立。因此,紧固于罩43的下部的开关罩44的姿势大致水平。
此处,如图12所示,在接近旋转马达36地设置的主体壳体41且是在供输入用扭力线缆37插通的侧面,与该输入用扭力线缆37(旋转轴36a)同心且突出地设置有近似圆筒状的保持部41a。在该保持部41a内嵌合有圆环形的轴承BE1,并且旋入有近似有底圆筒状的芯棒PL。而且,在轴承BE1的中心部配置有插通于芯棒PL的输入用扭力线缆37。在轴承BE1支承有与输入用扭力线缆37同轴配置的蜗杆38的基端部。通过使输入用扭力线缆37与形成于蜗杆38的基端部的方孔嵌合而将蜗杆38与该输入用扭力线缆37一体旋转地连结。该蜗杆38的前端部经由圆筒状的轴承BE2支承于位于从旋转马达36离开的一侧的主体壳体42。
此外,在主体壳体42且是在从该蜗杆38离开的侧面,与蜗杆38(旋转轴36a)同心且突出地设置有开关用轴承部49。该开关用轴承部49具有从基端趋向前端直径阶段性地减小的轴承部49L、49T、49R、49S以及支承部49a而呈阶梯圆柱形状。开关用轴承部49在该支承部49a以嵌入的方式插通并支承于罩43的上部。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开关用轴承部49的中心配置于两个轴承部42a、42b之间的中心。
如图6所示,在主体壳体41、42且是在蜗杆38的上侧以及下侧配设有轴线在前后方向延伸的作为输入轴的一对蜗轮51、52。
换句话说,旋转马达36和经由蜗杆38与该旋转马达36(旋转轴 36a)连结的蜗轮51、52形成所谓的T型结构。
蜗轮51、52相对于蜗杆38在互不相同的扭转的位置与该蜗杆38啮合,设定为相同的1以上的减速比。即,如图9所示,蜗轮51具有在蜗杆38的上侧与之啮合的齿轮部51a,并且具有以朝该齿轮部51a的后侧以及前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并经由垫圈WA支承于主体壳体41、42的一对轴部51b、51c。而且,蜗轮51具有以分别朝轴部51b的更靠后侧以及轴部51c的更靠前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的嵌合部53L、53T。
同样地,蜗轮52具有在蜗杆38的下侧与该蜗杆38啮合的齿轮部52a。另外,蜗轮52具有以朝该齿轮部52a的后侧以及前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并经由垫圈WA支承于主体壳体41、42的一对轴部52b、52c。而且,蜗轮52具有以分别朝轴部52b的更靠后侧以及轴部52c的更靠前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的嵌合部53R、53S。这些嵌合部53L、53T、53R、53S的外形呈由圆柱形状和在径向朝相互相反侧延伸突出的一对圆弧柱形状组合而成的近似两片叶片形状。
另外,在主体壳体41、42且是在蜗轮51的后侧以及前侧,分别与该蜗轮51同轴地支承有作为输出轴的升降用轴54L以及倾斜用轴54T,升降用轴54L与倾斜用轴54T呈相互对称的姿势。通过将上述升降用扭力线缆22嵌入到形成于升降用轴54L的前端部的方孔而将升降用轴54L与升降用扭力线缆22一体旋转地连结。通过将上述倾斜用扭力线缆28嵌入到形成于倾斜用轴54T的前端部的方孔而将倾斜用轴54T与倾斜用扭力线缆28一体旋转地连结。
并且,在主体壳体41、42且是在蜗轮52的后侧以及前侧,分别与该蜗轮52同轴地支承有作为输出轴的斜倚用轴54R以及滑动用轴54S,并且斜倚用轴54R与滑动用轴54S呈相互对称的姿势。通过将上述斜倚用扭力线缆35嵌入到形成于斜倚用轴54R的前端部的方孔而将斜倚用轴54R与斜倚用扭力线缆35一体旋转地连结。通过将上述滑动用扭力线缆16嵌入到形成于滑动用轴54S的前端部的方孔而将滑动用轴54S与滑动用扭力线缆16一体旋转地连结。
此外,这些升降用轴54L、倾斜用轴54T、斜倚用轴54R以及滑动用轴54S除了配置方式不同之外具有相同形状,因此以下以升降用轴 54L为代表对其周边构造进行说明。
升降用轴54L呈近似圆柱形状,具有从主体壳体41、42的轴承部朝与蜗轮51对置的一侧延伸的前端部。在升降用轴54L的前端部突出地设置有在径向位于相互相反侧的一对扇形状的部位,该部位形成与上述嵌合部53L的外形呈大致相同形状的输出轴侧嵌合部54a。
在蜗轮51的嵌合部53L与升降用轴54L之间夹设有筒部件55。筒部件55具有筒部55a、和从该筒部55a的与升降用轴54L对置的前端朝径向外侧突出地设置的凸缘状的按压片55b。而且,在筒部件55形成有为了与升降用轴54L一体旋转并且以能够相对于该升降用轴54L沿轴线方向移动的方式与输出轴侧嵌合部54a嵌合的嵌合孔55c。通过使筒部件55沿轴线方向朝蜗轮51移动而能够将嵌合孔55c与嵌合部53L嵌合以使筒部件55与该蜗轮51一体旋转。
换句话说,通过伴随筒部件55的移动而使嵌合部53L与嵌合孔55c嵌合,从而能够经由筒部件55将蜗轮51的旋转传递至升降用轴54L。通过解除嵌合部53L与嵌合孔55c的嵌合,从而蜗轮51的旋转不能经由外筒部件55传递至升降用轴54L。蜗轮51的嵌合部53L、升降用轴54L的输出轴侧嵌合部54a以及筒部件55构成选择性地与蜗轮51以及升降用轴54L连接的离合机构。
通过经由上述升降用扭力线缆22将升降用轴54L的旋转传递至升降用齿轮箱21,从而使升降机构M2以上述的方式动作。此外,如图9所示,在升降用轴54L且是在该升降用轴54L的轴线方向中间部的外周部嵌合有E形环56。升降用轴54L插通于与筒部件55的按压片55b抵接的圆环形的垫圈57,进而插通于夹设在主体壳体41、42与E形环56之间的圆环形的垫圈58。
另外,升降用轴54L在E形环56与垫圈57之间插通于由螺旋弹簧构成的作为第一施力部件的压缩弹簧59。而且,筒部件55总是被压缩弹簧59朝使该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与蜗轮51的嵌合部53L嵌合的方向、即能够将蜗轮51的旋转传递至升降用轴54L的方向施力。换言之,在蜗轮51的旋转不能传递至升降用轴54L的状态下,筒部件55克服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而朝解除嵌合部53L与嵌合孔55c的嵌合的 方向移动。
在蜗轮51与倾斜用轴54T之间、蜗轮52与斜倚用轴54R之间、以及蜗轮52与滑动用轴54S之间构成有选择性地与它们连接的相同的离合机构。换句话说,在主体壳体41、42内收纳有与八向电动座椅的四个输出轴(升降用轴54L、倾斜用轴54T、斜倚用轴54R以及滑动用轴54S)对应的全部四个系统的离合机构。另外,经由输入用扭力线缆37被旋转马达36驱动的蜗杆38以及蜗轮51、52构成经由四个筒部件55将旋转传递至任一个输出轴(升降用轴54L、倾斜用轴54T、斜倚用轴54R或者滑动用轴54S)的动力传递机构。因此,该动力传递机构也收纳在主体壳体41、42内。
如图6所示,在主体壳体42且是在轴承部42a与开关用轴承部49之间的上侧以及下侧,分别形成有一对近似圆形的轴承孔42g、42h。另外,在轴承部42b与开关用轴承部49之间的上侧以及下侧形成有相同的轴承孔42g、42h。而且,在上侧的两个轴承孔42g分别支承有一对作为凸轮部件的第一凸轮部件61。在下侧的两轴承孔42h分别支承有一对作为凸轮部件的第二凸轮部件62。
如图7(a)所示,第一凸轮部件61具有支承于轴承孔42g的近似圆柱状的大径轴部61a。另外,第一凸轮部件61具有从轴承孔42g朝主体壳体42内突出的近似蛋形的凸轮部61b。而且,第一凸轮部件61具有从轴承孔42g朝主体壳体42的外侧突出并与轴承孔42g的外侧周边部滑动接触的凸缘部61c。另外,第一凸轮部件61具有与凸缘部61c邻接地配置于主体壳体42的外侧的齿轮部61d。另外,第一凸轮部件61具有与该齿轮部61d邻接地配置于主体壳体42的更外侧的圆柱部61e。而且,第一凸轮部件61具有直径比该圆柱部61e小且支承于罩43的近似圆柱状的小径轴部61f。
如图19所示,升降用轴54L侧的第一凸轮部件61配置为,凸轮部61b与筒部件55的筒部55a的外周面抵接或者接近并能够与按压片55b抵接。而且,在第一凸轮部件61位于凸轮部61b的长度方向与筒部件55的轴线方向一致的旋转位置、即使筒部件55最远离蜗轮51的旋转位置(以下也称为第一凸轮部件61的“中立位置”)时,第一凸轮部件61 克服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而使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从蜗轮51的嵌合部53L脱离。
另外,如图20所示,若凸轮部61b的长度方向伴随着转动而偏离筒部件55的轴线方向,则第一凸轮部件61允许筒部件55的移动以使被压缩弹簧59施力的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与蜗轮51的嵌合部53L嵌合。相对于此,若第一凸轮部件61伴随着转动而克服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来利用凸轮部61b按压筒部件55的按压片55b,并使筒部件55移动以使该凸轮部61b的长度方向与筒部件55的轴线方向再次一致,则使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从蜗轮51的嵌合部53L脱离。此外,倾斜用轴54T侧的第一凸轮部件61的动作也相同。
如图7(b)所示,第二凸轮部件62具有支承于轴承孔42h的近似圆柱状的大径轴部62a。另外,第二凸轮部件62具有从轴承孔42h朝主体壳体42内突出的近似蛋形的凸轮部62b。而且,第二凸轮部件62具有从轴承孔42h朝主体壳体42的外侧突出并与轴承孔42h的外侧周边部滑动接触的凸缘部62c。另外,第二凸轮部件62具有与凸缘部62c邻接地配置于主体壳体42的外侧的圆柱部62d。另外,第二凸轮部件62具有与该圆柱部62d邻接地配置于主体壳体42的更外侧的齿轮部62e。而且,第二凸轮部件62具有直径比圆柱部62d小且支承于罩43的近似圆柱状的小径轴部62f。换句话说,第一凸轮部件61以及第二凸轮部件62除了其齿轮部61d、62e以及圆柱部61e、62d在轴线方向上相互不同地配置之外,具有相同形状。
而且,斜倚用轴54R侧的第二凸轮部件62配置为,凸轮部62b与筒部件55的筒部55a的外周面抵接或者接近并能够与按压片55b抵接。而且,在第二凸轮部件62位于凸轮部62b的长度方向与筒部件55的轴线方向一致的旋转位置、即使筒部件55最远离蜗轮52的旋转位置(以下也称为第二凸轮部件62的“中立位置”)时,第二凸轮部件62克服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而使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从蜗轮52的嵌合部53R脱离。
另外,若凸轮部62b的长度方向伴随着转动而偏离筒部件55的轴线方向,则第二凸轮部件62允许筒部件55的移动以使被压缩弹簧59 施力的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与蜗轮52的嵌合部53R嵌合。相对于此,若第二凸轮部件62伴随着转动而克服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来利用凸轮部62b按压筒部件55的按压片55b,并使筒部件55移动以使该凸轮部62b的长度方向与筒部件55的轴线方向再次一致,则第二凸轮部件62使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从蜗轮52的嵌合部53R脱离。此外,滑动用轴54S侧的第二凸轮部件62的动作也相同。
如图10所示,在上述轴承部42a的升降用轴承部46L,以与引导部42c、42d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方式支承有作为操作部件的升降用操作手柄63L。该升降用操作手柄63L具有与第一凸轮部件61的齿轮部61d啮合并且使第二凸轮部件62的圆柱部62d的位置空转的齿轮部64L。因此,例如若对升降用操作手柄63L进行转动操作,则由于齿轮部64L、61d之间的旋转传递,第一凸轮部件61(凸轮部61b)转动。由此,筒部件55以上述方式在轴线方向移动。
此外,在升降用操作手柄63L的转动轴周围卷绕有作为第二施力部件的扭簧65。该弹簧65的两端的钩部65a的根部与升降用操作手柄63L的止动部接触而被止转。钩部65a的前端部由引导部42c、42d定位。升降用操作手柄63L被扭簧65施力,从而被保持在朝升降用轴承部46L的后方延伸的规定的初始位置。此时,与升降用操作手柄63L一体转动的第一凸轮部件61被设定为配置在上述中立位置。而且,将升降用操作手柄63L保持在初始位置的扭簧65的作用力设定为比压缩弹簧59的使筒部件55移动以使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与蜗轮51的嵌合部53L嵌合的作用力大。
因此,通常将升降用操作手柄63L保持在初始位置,伴随于此而将第一凸轮部件61配置在中立位置。换句话说,通常保持为不能经由筒部件55在蜗轮51与升降用轴54L之间传递旋转的状态。而且,若克服扭簧65的作用力来对升降用操作手柄63L进行转动操作,则第一凸轮部件61随之转动,从而该第一凸轮部件61偏离中立位置,由于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筒部件55移动以使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与蜗轮51的嵌合部53L嵌合。由此,蜗轮51的旋转能够经由筒部件55传递至升降用轴54L。
在上述轴承部42b的倾斜用轴承部46T,以与引导部42e、42f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方式支承有作为操作部件的倾斜用操作手柄63T。该倾斜用操作手柄63T具有与第一凸轮部件61的齿轮部61d啮合并且使第二凸轮部件62的圆柱部62d的位置空转的齿轮部64T。该倾斜用操作手柄63T的动作与升降用操作手柄63L的动作相同。即,通常保持为不能经由筒部件55在蜗轮51与倾斜用轴54T之间传递旋转的状态。而且,若克服扭簧65的作用力来对倾斜用操作手柄63T进行转动操作,则第一凸轮部件61随之转动,从而该第一凸轮部件61偏离中立位置,由于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筒部件55移动以使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与蜗轮51的嵌合部53T嵌合。由此,蜗轮51的旋转能够经由筒部件55传递至倾斜用轴54T。
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用操作手柄63L以及倾斜用操作手柄63T配置为相对于驱动装置40的前后方向中心而左右对称。
如图11所示,在上述轴承部42a的斜倚用轴承部46R,以与引导部42c、42d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方式支承有作为操作部件的斜倚用操作手柄63R。该斜倚用操作手柄63R具有与第二凸轮部件62的齿轮部62e啮合并且使第一凸轮部件61的圆柱部61e的位置空转的齿轮部64R。因此,例如若对斜倚用操作手柄63R进行转动操作,则由于齿轮部64R、62e之间的旋转传递,第二凸轮部件62(凸轮部62b)转动。由此,筒部件55以上述方式在轴线方向移动。
此外,在斜倚用操作手柄63R的转动轴周围卷绕有作为第二施力部件的扭簧66。该弹簧66的两端的钩部66a的根部与斜倚用操作手柄63R的止动部接触而被止转,钩部66a的前端部由引导部42c、42d定位。斜倚用操作手柄63R被扭簧66施力,从而被保持在朝斜倚用轴承部46R的上方延伸的规定的初始位置。此时,与斜倚用操作手柄63R一体转动的第二凸轮部件62被设定为配置在上述中立位置。而且,扭簧66的将斜倚用操作手柄63R保持在初始位置的作用力设定为比压缩弹簧59的使筒部件55移动以使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与蜗轮52的嵌合部53R嵌合的作用力大。
因此,通常将斜倚用操作手柄63R保持在初始位置,伴随于此而将 第二凸轮部件62配置在中立位置。换句话说,通常保持为不能经由筒部件55在蜗轮52与斜倚用轴54R之间传递旋转的状态。而且,若克服扭簧66的作用力来对斜倚用操作手柄63R进行转动操作,则第二凸轮部件62随之转动,从而该第二凸轮部件62偏离中立位置,由于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筒部件55移动以使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与蜗轮52的嵌合部53R嵌合。由此,蜗轮52的旋转能够经由筒部件55传递至斜倚用轴54R。
此外,升降用操作手柄63L以及斜倚用操作手柄63R支承于共用的轴承部42a。即,升降用操作手柄63L以及斜倚用操作手柄63R成为以绕相同的旋转轴线转动的方式被支承的一组。然而,如上所述,升降用操作手柄63L的齿轮部64L以及与该齿轮部64L啮合的第一凸轮部件61的齿轮部61d、斜倚用操作手柄63R的齿轮部64R以及与该齿轮部64R啮合的第二凸轮部件62的齿轮部62e在轴承部42a的轴线方向上配设在互不相同的位置。因此,升降用操作手柄63L以及斜倚用操作手柄63R中的一个的转动操作不会导致与另一个对应的第一凸轮部件61或者第二凸轮部件62转动。
在上述轴承部42b的滑动用轴承部46S,以与引导部42e、42f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方式支承有作为操作部件的滑动用操作手柄63S。该滑动用操作手柄63S具有与第二凸轮部件62的齿轮部62e啮合并且使第一凸轮部件61的圆柱部61e的位置空转的齿轮部64S。该滑动用操作手柄63S的动作与斜倚用操作手柄63R的动作相同。即,通常保持为不能经由筒部件55在蜗轮52与滑动用轴54S之间传递旋转的状态。而且,若克服扭簧66的作用力来对滑动用操作手柄63S进行转动操作,则第二凸轮部件62随之转动,从而该第二凸轮部件62偏离中立位置,由于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筒部件55移动以使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与蜗轮52的嵌合部53S嵌合。由此,蜗轮52的旋转能够经由筒部件55传递至滑动用轴54S。
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斜倚用操作手柄63R以及滑动用操作手柄63S配置为相对于驱动装置40的前后方向中心而左右对称。
此外,倾斜用操作手柄63T以及滑动用操作手柄63S支承于共用的 轴承部42b。即,斜倚用操作手柄63R以及滑动用操作手柄63S成为以绕相同的旋转轴线转动的方式被支承的一组。然而,如上所述,倾斜用操作手柄63T的齿轮部64T以及与之啮合的第一凸轮部件61的齿轮部61d、滑动用操作手柄63S的齿轮部64S以及与之啮合的第二凸轮部件62的齿轮部62e在轴承部42b的轴线方向上配设在互不相同的位置。因此,倾斜用操作手柄63T以及滑动用操作手柄63S中的一个的转动操作不会导致与另一个对应的第一凸轮部件61或者第二凸轮部件62转动。
如图12所示,在开关用轴承部49的轴承部49L支承有近似圆环形的作为开关凸轮部件的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如图6所示,该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具有形成于与升降用操作手柄63L的齿轮部64L对置的外周部并与该齿轮部64L啮合的齿轮部72L。另外,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具有形成于与倾斜用操作手柄63T的齿轮部64T对置的外周部并使该齿轮部64T空转的圆弧部73L。另外,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具有将夹在齿轮部72L与圆弧部73L之间的外周部的下侧朝径向内侧切口而成的开关凸轮部74L。因此,例如若对升降用操作手柄63L进行转动操作,则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开关凸轮部74L)在圆弧部73L使倾斜用操作手柄63T的齿轮部64T空转,并因齿轮部64L、72L之间的旋转传递而转动。
如图12所示,在开关用轴承部49的轴承部49T支承有近似圆环形的作为开关凸轮部件的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如图10所示,该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具有形成于与倾斜用操作手柄63T的齿轮部64T对置的外周部并与该齿轮部64T啮合的齿轮部72T。另外,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具有形成于与升降用操作手柄63L的齿轮部64L对置的外周部并使该齿轮部64L空转的圆弧部73T。另外,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具有将夹在齿轮部72T与圆弧部73T之间的外周部的下侧朝径向内侧切口而成的开关凸轮部74T。因此,例如若对倾斜用操作手柄63T进行转动操作,则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开关凸轮部74T)在圆弧部73T使升降用操作手柄63L的齿轮部64L空转,并因齿轮部64T、72T之间的旋转传递而转动。
如图12所示,在开关用轴承部49的轴承部49R支承有近似圆环形的作为开关凸轮部件的斜倚用开关凸轮部件71R。如图6所示,该斜倚 用开关凸轮部件71R具有形成于与斜倚用操作手柄63R的齿轮部64R对置的外周部并与该齿轮部64R啮合的齿轮部72R。另外,斜倚用开关凸轮部件71R具有形成于与滑动用操作手柄63S的齿轮部64S对置的外周部并使该齿轮部64S空转的圆弧部73R。另外,斜倚用开关凸轮部件71R具有将夹在齿轮部72R与圆弧部73R之间的外周部的下侧朝径向内侧切口而成的开关凸轮部74R。因此,例如若对斜倚用操作手柄63R进行转动操作,则斜倚用开关凸轮部件71R(开关凸轮部74R)在圆弧部73R使滑动用操作手柄63S的齿轮部64S空转,并因齿轮部64R、72R之间的旋转传递而转动。
如图12所示,在开关用轴承部49的轴承部49S支承有近似圆环形的作为开关凸轮部件的滑动用开关凸轮部件71S。如图11所示,该滑动用开关凸轮部件71S具有形成于与滑动用操作手柄63S的齿轮部64S对置的外周部并与该齿轮部64S啮合的齿轮部72S。另外,滑动用开关凸轮部件71S具有形成于与斜倚用操作手柄63R的齿轮部64R对置的外周部并使之空转的圆弧部73S。另外,滑动用开关凸轮部件71S具有将夹在齿轮部72S与圆弧部73S之间的外周部的下侧朝径向内侧切口而成的开关凸轮部74S。因此,例如若对滑动用操作手柄63S进行转动操作,则滑动用开关凸轮部件71S(开关凸轮部74S)在圆弧部73S使斜倚用操作手柄63R的齿轮部64R空转,并因齿轮部64S、72S之间的旋转传递而转动。
如图12所示,在罩43且是在开关用轴承部49的下侧突出地设置有具有与该开关用轴承部49的轴线平行地延伸的轴线的轴43a。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在该轴43a支承有配置于开关凸轮部74L、74T、74R、74S的下侧的近似倒T字形状的开关杆76,该开关杆76在其中央部被支承于轴43a。该开关杆76的前端部配置为,遮挡朝开关凸轮部74L、74T、74R、74S的下方延伸突出的两端部(按压部)74a、74b绕开关用轴承部49的轴线转动的轨迹。因此,当伴随着操作手柄63L、63T、63R、63S中的任一个的转动操作,相应的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转动时,开关杆76的前端部被开关凸轮部74L、74T、74R、74S(端部74a、74b)按压,从而开关杆76朝与该操作手柄63L、63T、63R、63S的操作方向对应的方向转动。
此外,对所有操作手柄63L、63T、63R、63S未进行操作,而是将其分别配置在对应的规定的初始位置。此时,如图13放大后所示,开关杆76的前端部配置于所有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夹在两端部74a、74b之间的中央部。在开关杆76的前端部与上述端部74a、74b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C。因此,在对操作手柄63L、63T、63R、63S中的任一个进行转动操作后,相应的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开关凸轮部74L、74T、74R、74S)经过间隙C那么多的空转区间后开始利用相应的端部74a、74b按压开关杆76的前端部。
此处,在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开关凸轮部74L、74T、74R、74S)中的任一个按压开关杆76的前端部时,其它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转动被抑制。
例如,若通过升降用操作手柄63L的转动操作而使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开关凸轮部74L)在图13中逆时针地转动,则该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经过图示左侧的间隙C那么多的空转区间后利用该端部74a按压开关杆76的前端部。由此,如图14所示,若开关杆76以轴43a(第二旋转轴)为中心按图示顺时针地转动,则开关杆76的前端部经过与开关凸轮部74T的端部74b之间的间隙C那么多的空转区间后与该端部74b抵接或者接近。换言之,在图13中的右侧存在间隙C,从而即使开关杆76伴随着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的图示逆时针的转动而转动,也不会发生开关杆76的前端部按压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开关凸轮部74T)的端部74b而使该端部74b按图示逆时针地转动的情况。另外,开关杆76的前端部与开关凸轮部74T的端部74b抵接或者接近,从而限制了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的图示顺时针的转动。
相反地,若通过升降用操作手柄63L的转动操作而使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开关凸轮部74L)在图13中顺时针地转动,则该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经过图示右侧的间隙C那么多的空转区间后利用该端部74b按压开关杆76的前端部。由此,若开关杆76以轴43a为中心按图示逆时针地转动,则开关杆76的前端部经过与开关凸轮部74T的端部74a之间的间隙C那么多的空转区间后与该端部74a抵接或者接近。换言之,由于在图13中的左侧存在间隙C,所以即使开关杆76伴随着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的图示顺时针的转动而转动,也不会发生 开关杆76的前端部按压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开关凸轮部74T)的端部74a而使该端部74a按图示顺时针地转动的情况。另外,开关杆76的前端部与开关凸轮部74T的端部74a抵接或者接近,从而限制了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的图示顺时针的转动。
对升降用操作手柄63L进行转动操作时的其它斜倚用开关凸轮部件71R以及滑动用开关凸轮部件71S的动作也相同。由此,即使开关杆76伴随着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中的任一个的转动而转动,由于左右的间隙C也不会使其它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转动。另外,在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开关凸轮部74L、74T、74R、74S)中的任一个按压开关杆76的前端部时,利用该开关杆76限制了其它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 S的转动。
以上,即使将所有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同轴地配设,也可抑制因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中的任一个转动而使其它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转动。而且,还能抑制伴随着其它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转动而使与之连结的相应的操作手柄63L、63T、63R、63S摆动。
此外,在开关杆76的下表面两侧突出地设置有一对凸起76a。如图12所示,在开关罩44设置有具备所谓的翘翘板式的按钮77a的开关77。而且,若开关杆76转动,则利用与开关杆76的转动方向对应的任一个凸起76a按压按钮77a,从而按钮77a从规定的中立位置倾斜。开关77在按钮77a位于中立位置时断开电路(关闭),在按钮77a从中立位置倾斜时以与其倾斜方向对应的极性闭合电路(打开)。因此,在按钮77a朝右侧倾斜的状态以及朝左侧倾斜的状态下,开关77所决定的电流的流动方向相互反向。
如图5所示,开关77经由线束W与旋转马达36以及电源(省略图示)电连接。而且,如图21的等价电路所示,在按钮77a位于中立位置时,以旋转马达36的两个端子均经由开关77接地的方式断开电路,旋转马达36与电源被切断。另外,例如如图示2点划线所示,若伴随着按钮77a的倾斜,某一电路经由开关77闭合,从而旋转马达36与电源连接,则旋转马达36与其极性对应地正转或者反转。
如图1所示,在座垫7的单侧、即朝向座椅前方时的右侧的侧部安装有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的侧罩10。该侧罩10覆盖驱动装置40并覆盖大致整个座垫7的侧部。如图15所示,侧罩10具有近似U字状的凹部10a以使操作手柄63L、63T、63R、63S露出。
另外,侧罩10的下部与驱动装置40(罩43)的外形相对应而大体垂直地直立,并且包括凹部10a的上部随着趋向上方而朝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倾斜。换言之,驱动装置40的上部(罩43的上部、主体壳体41、42)与侧罩10的上部一同倾斜,从而能够缩短操作手柄63L、63T、63R、63S朝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长度。
详细如图16所示,座垫7的下部经由阶梯差7a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缩短宽度。在该阶梯差7a的下方形成有空间S。驱动装置40基本上在空间S内随着趋向上方而朝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倾斜,从而有效利用在高度方向具有比较充裕的空间S地进行搭载。
而且,驱动装置40的上部(罩43的上部、主体壳体41、42)随着趋向上方而朝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倾斜,从而与例如使驱动装置40的上部的姿势大体垂直的情况相比,能进一步缩短操作手柄63L、63T、63R、63S朝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长度。由此,能确保例如多个操作手柄63L、63T、63R、63S与同其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对置的车门的车门装饰件D之间的距离。
此处,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例如在对倾斜用操作手柄63T进行操作时,保持将手掌放在侧罩10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面(一般面)不动地将进入凹部10a内的一根手指(此处为食指)按压于该倾斜用操作手柄63T并使手指以手腕为支点转动即可。这是因为倾斜用操作手柄63T被支承为绕在座椅宽度方向(与罩43的上部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此时,也可以将大拇指放在倾斜用操作手柄63T附近的侧罩10上端来作为操作时的支撑。
在该情况下,倾斜用操作手柄63T的操作所需的空间基本上是从侧罩10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面(一般面)朝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大致伸展的手指的较短距离L1即可。因此,倾斜用操作手柄63T的操作所需的空间进一步缩小。而且,即使车门装饰件D逼近侧罩10(驱动 装置40)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也能够进行倾斜用操作手柄63T的操作而不会被该车门装饰件D阻碍。在对其它操作手柄63L、63R、63S进行操作时,除了操作的手指不同之外均相同。
此处,对图17以及图18所示的现有例的情况进行说明。如该图所示,安装于座垫7的单侧的侧部的侧罩250大体垂直地直立。而且,在侧罩250的大体垂直地直立的外侧面,以朝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在前后方向延设有移动操作钮251并且在高度方向延设有倾斜操作钮252。移动操作钮251兼用作座椅6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的调整操作、上下方向即垂直方向的位置的调整操作以及座垫7的前部相对于后部的倾斜角度的调整操作。移动操作钮251被支承为能够在前后方向移动、后端部能够相对于前端部在上下方向即垂直方向倾动、并且前端部能够相对于后端部在上下方向即垂直方向倾动。倾斜操作钮252用于进行座椅靠背8相对于座垫7的倾斜角度的调整操作,被支承为上端部能够相对于下端部在前后方向倾动。
在该情况下,例如在对移动操作钮251进行操作时,利用大拇指和食指抓住移动操作钮251进行操作,手指朝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立起。因此,移动操作钮251的操作所需的空间基本上是从侧罩250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面(一般面)朝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弯曲的手指的较长距离L2。因此,倾斜用操作手柄63T的操作所需的空间扩大。而且,在进行移动操作钮251的操作时,操作可能会被逼近移动操作钮251的车门装饰件D阻碍。
此外,如图16所示,在座垫7的比阶梯差7a靠座椅宽度方向内侧,通常在座垫7(座垫衬垫)与配置于其下方的旋转马达36之间不存在高度方向的间隙。然而,安装于以上述方式倾斜地配置的驱动装置40旋转马达36(旋转轴36a)的轴线随着趋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而朝下方倾斜,从而在高度方向产生间隙。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对于升降用操作手柄63L、倾斜用操作手柄63T、斜倚用操作手柄63R以及滑动用操作手柄63S的转动操作和与其对应的各机构M1~M4的动作而言,除了向调整对象的驱动所涉及的相应的扭力线缆16、22、28、35的旋转传递 之外大体相同。因此,以下以升降用操作手柄63L(升降机构M2)为代表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9所示,未对升降用操作手柄63L进行操作,因此成为蜗轮51的旋转不能传递至向升降用轴54L的状态,旋转马达36与电源之间的连接被开关77切断。如图20所示,在该状态下,若克服扭簧65的作用力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地对升降用操作手柄63L进行转动操作,则第一凸轮部件61因齿轮部64L、61d的旋转传递而转动。由此,第一凸轮部件61从中立位置偏离,筒部件55因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而移动以使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与蜗轮51的嵌合部53L嵌合。而且,蜗轮51的旋转能够经由筒部件55传递至升降用轴54L。
相对于此,若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地对升降用操作手柄63L进行转动操作,则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因齿轮部64L、72L的旋转传递而与升降用操作手柄63L的操作方向对应地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此时,开关杆76被与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的旋转方向对应的开关凸轮部74L的某个端部74a、74b按压,从而绕轴43a的轴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地转动。而且,由于开关杆76绕轴43a的轴线转动,从而开关77的按钮77a被该凸起76a按压。由此,开关77的按钮77a从中立位置倾斜,旋转马达36与电源经由开关77以与其倾斜方向对应的极性连接。进而,旋转马达36正转或者反转。换句话说,由升降用操作手柄63L的操作方向决定按钮77a被按压的方向(即倾斜方向),从而决定旋转马达36的旋转方向。
若旋转马达36旋转,则其旋转经由输入用扭力线缆37、蜗杆38、蜗轮51以及筒部件55传递至升降用轴54L。因此,升降用轴54L的旋转经由升降用扭力线缆22传递至升降用齿轮箱21,从而升降机构M2动作以使座椅6与其旋转方对应地升降。
此外,在第一凸轮部件61从中立位置偏离时,因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而欲移动的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的位置与蜗轮51的嵌合部53L的位置不吻合的情况下,上述嵌合孔55c不能与嵌合部53L嵌合。然而,若蜗轮51开始与旋转马达36一起旋转,则嵌合孔55c与嵌合部53L的位置吻合而能够嵌合。
然后,若释放升降用操作手柄63L的操作力,则该升降用操作手柄63L被扭簧65施力而返回至图19所示的初始位置。伴随于此,第一凸轮部件61因齿轮部64L、61d的旋转传递而克服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地转动,第一凸轮部件61返回中立位置。如上所述,使升降用操作手柄63L与第一凸轮部件61一起返回初始位置的扭簧65的作用力大于使筒部件55移动的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由此,蜗轮51的旋转不能经由筒部件55传递至升降用轴54L。
相对于此,伴随着升降用操作手柄63L返回初始位置,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因齿轮部64L、72L的旋转传递而转动,恢复图19所示的状态。伴随于此,开关77的按钮77a与开关杆76一起返回中立位置,旋转马达36与电源的连接经由开关77被切断。由此,旋转马达36的旋转停止。
如以上所详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由于采用单一的旋转马达36以及单一开关77,因此能够简化电气结构。另外,多个筒部件55(离合机构)分别具有将对相应的位置调整机构(M1~M4)的输出轴(升降用轴54L、倾斜用轴54T、斜倚用轴54R、滑动用轴54S)与蜗轮51、52连接的构造(所谓的联轴节)。因此,能够采用在输出轴的周围集中地配置的布局,能够使整个装置进一步小型化。并且,能够与输出轴的根数(四根)相应地增加座椅的位置调整的功能数(位置调整机构的个数),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该功能数的制约。
(2)四个操作手柄63L、63T、63R、63S分成由操作手柄63L、63R构成的组和由操作手柄63T、63S构成的组这两组,这两组操作手柄被支承为绕互不相同的两个旋转轴(轴承部42a、42b)的轴线转动。因此,与所有操作手柄63L、63T、63R、63S均被支承为绕相同的旋转轴线转动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这些操作手柄63L、63T、63R、63S相互干扰。而且,在进行操作手柄63L、63T、63R、63S的操作时,能够更高精度地使相应的位置调整机构(M1~M4)动作。另外,通过在多个位置分散地支承多个操作手柄63L、63T、63R、63S,从而能够更简单明了地进行操作手柄63L、63T、63R、63S的配置及其操作。
(3)若操作手柄63L、63T、63R、63S中的任一个绕旋转轴(轴承部42a、42b)的轴线转动,则与该操作手柄63L、63T、63R、63S可驱动地连结的相应的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开关凸轮部74L、74T、74R、74S按压开关杆76。由此,开关77以与操作手柄63L、63T、63R、63S的转动方向(操作方向)对应的极性动作。因此,即使多个操作手柄63L、63T、63R、63S被分成绕互不相同的旋转轴线转动的多个组,也能够借助相应的开关凸轮部74L、74T、74R、74S实现与操作手柄63L、63T、63R、63S中的任一个的操作连动的开关77的动作。另外,通过在相同的旋转轴线周围集中地配置上述多个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能够使整个装置进一步小型化。
(4)若从初始位置克服扭簧65、66的作用力对操作手柄63L、63T、63R、63S中的任一个进行操作,则由于凸轮部件61、62而允许蜗轮51、52(嵌合部53L、53T、53R、53S)与被压缩弹簧59施力的相应的筒部件55嵌合。因此,被旋转马达36驱动的蜗轮51、52的旋转经由该筒部件55传递至输出轴(升降用轴54L、倾斜用轴54T、斜倚用轴54R、滑动用轴54S),相应的位置调整机构(M1~M4)动作。此时,相应的输出轴与蜗轮51、52的连接状态由压缩弹簧59维持。因此,能够抑制输出轴的旋转向凸轮部件61、62、操作手柄63L、63T、63R、63S传递。而且,能够消除输出轴的旋转振动传递至借助相应的操作手柄63L、63T、63R、63S进行操作的使用者的手的不适感。
(5)能够利用单一的旋转马达36以及单一开关77将旋转马达36的驱动力正反一起向多个位置调整机构(M1~M4)输出。
(6)能够伴随着操作手柄63L、63T、63R、63S的转动操作使与该操作手柄63L、63T、63R、63S机械连接的离合机构以及开关杆76(开关77)动作。因此,能够不需要例如现有的离合器专用的驱动装置和控制该驱动装置的电路。其结果是,能够实现开关的简化、简化以及短缩对旋转马达供给电源的电线,乃至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7)能够利用与蜗杆38啮合的两个蜗轮51、52得到四个系统的输出。因此,齿轮数比输出轴数(四根)少,能够减少噪声的产生部位。另外,通过利用蜗杆38以及蜗轮51、52(蜗轮)进行旋转速度的减速, 能够抑制噪声的产生。
(8)将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用于经由筒部件55(离合机构)动力连接。因此,在使筒部件55移动时,即使该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与蜗轮51、52的嵌合部53L、53T、53R、53S不配合而发生干扰,也能够避免在其之间施加过大的力。另外,如果旋转马达36伴随着操作手柄63L、63T、63R、63S的操作而开始旋转,那么伴随着蜗轮51、52的旋转,嵌合部53L、53T、53R、53S变得能够与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吻合。因此,伴随着筒部件55的移动,嵌合孔55c与嵌合部53L、53T、53R、53S嵌合,能够经由筒部件55(离合机构)进行动力连接。
(9)通过从初始位置对操作手柄63L、63T、63R、63S进行转动操作,能够将相应的离合机构连接并且利用开关77以与操作方向对应的极性使旋转马达36通电。因此,能够根据操作手柄63L、63T、63R、63S的操作方向使旋转马达36正转或者反转,能够将操作手柄63L、63T、63R、63S的操作方向与位置调整机构(M1~M4)的调整方向设定为更简单明了的关系。
(10)对于各调整功能、即各位置调整机构(M1~M4)而言,其动作所涉及的操作手柄63L、63T、63R、63S分别独立地配置。而且,位置调整机构(M1~M4)通过单一的旋转马达36动作。因此,座椅驱动装置是在伴随着操作手柄63L、63T、63R、63S中的任一个的操作而使相应的位置调整机构(M1~M4)动作的情况下使其它的位置调整机构(M1~M4)无法动作的构造。因此,对于用户而言,能够使其识别与想要使之动作的位置调整机构(M1~M4)对应的任一个操作手柄63L、63T、63R、63S,能够引导其对该操作手柄63L、63T、63R、63S进行操作。
此外,如现有例(参照图17以及图18)所述,对于兼用作座椅6的前后位置的调整操作、垂直方向的位置的调整操作以及座垫7的前部相对于后部的倾斜角度的调整操作的移动操作钮251而言,例如可能会无意中使移动操作钮251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同时在垂直方向移动。即,可能会同时进行座椅6的垂直位置的调整操作以及座垫7的前部相对于后部的倾斜角度的调整操作。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消除进行这 样的同时操作的情况。
(11)在对多个操作手柄63L、63T、63R、63S的全部未进行操作时,在开关凸轮部74L、74T、74R、74S的两端部74a、74b与开关杆76的前端部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C。由此,在对多个操作手柄63L、63T、63R、63S中的任一个进行操作时,相应的开关凸轮部74L、74T、74R、74S的一个端部74a、74b经过间隙C那么多的空转区间后按压开关杆76的前端部。由此,开关杆76绕轴43a的轴线转动。在该情况下,在开关杆76的前端部与同未操作的其它操作手柄63L、63T、63R、63S对应的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开关凸轮部74L、74T、74R、74S)的另一个端部74a、74b之间形成有间隙C,从而能够抑制开关杆76的前端部按压其它上述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上述另一个端部74a、74b而使之一体转动。
另外,在开关杆76转动时,该开关杆76的前端部经过与同其它操作手柄63L、63T、63R、63S对应的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开关凸轮部74L、74T、74R、74S)的上述另一个端部74a、74b之间的间隙C的空转区间后与该端部74a、74b抵接或者接近。因此,能够利用开关杆76的前端部限制其它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开关凸轮部74L、74T、74R、74S)的转动。
(12)在下臂20中,驱动装置40配置于位置调整机构(M1~M4)的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滑动用齿轮箱13)、升降用齿轮箱21、倾斜用齿轮箱27以及斜倚用齿轮箱33所夹的中央部。因此,从驱动装置40到位置调整机构(M1~M4)的距离大致相等,扭力线缆16、22、28、35的长度也大致相等。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只有一部分扭力线缆16、22、28、35较长而导致的该扭力线缆的成本的增加、质量增加、滑动声增大所导致的高噪声化、以及滑动阻力增大所导致的低效化。
(13)使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追随前连杆4的伴随着升降机构M2的动作的摆动而摆动,由此能够消除与该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连接的滑动用扭力线缆16的长度过长或过短。
即,如图4所示,下臂20处于经由前连杆4以及后连杆5上升的姿势,用粗实线示意地描绘构成四节旋转连锁的前连杆4、后连杆5以 及下臂20和构成相同的四节旋转连锁的前连杆4、游动连杆17、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另外,用粗实线一并描绘此时的滑动用扭力线缆16。
而且,由于后连杆5的转动,下臂20经由前连杆4以及后连杆5下降。此时,由于前连杆4的转动,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经由游动连杆17与滑动用连接杆14同轴转动。用粗双点划线示意地描绘构成此时的四节旋转连锁的前连杆4、后连杆5以及下臂20和构成相同的四节旋转连锁的前连杆4、游动连杆17、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另外,用粗双点划线一并描绘此时的滑动用扭力线缆16。
根据该图可知,伴随着下臂20的下降,配置于该下臂20的驱动装置40也下降,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随着前连杆4的摆动而摆动。由此,该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与驱动装置40之间的距离大致保持恒定,可抑制滑动用扭力线缆16的长度过长或过短。特别是,因为不需要考虑滑动用扭力线缆16的长度过短而将其增长,所以能够抑制该滑动用扭力线缆16增长所导致的成本的增加、质量增加、滑动声增大所导致的高噪声化、以及滑动阻力增加所导致的低效化。
(14)在对相应的操作手柄63L、63T、63R、63S进行操作时,例如保持将手掌放在侧罩10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面(一般面)不动地将一根手指按压于该操作手柄63L、63T、63R、63S,并使手指以手腕为支点转动即可。换句话说,因为不需要为了对该操作手柄63L、63T、63R、63S进行操作而抓住该操作手柄63L、63T、63R、63S,所以手指也不朝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立起。因此,能够进一步缩小进行该操作手柄63L、63T、63R、63S的操作所需的空间(距离L1)。
(15)驱动装置40的上部(罩43的上部、主体壳体41、42)随着趋向上方而朝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倾斜。因此,与例如使驱动装置40的上部的姿势大致垂直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缩短操作手柄63L、63T、63R、63S朝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长度。而且,能够确保例如多个操作手柄63L、63T、63R、63S与同其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对置的车门装饰件D之间的距离。
(16)旋转马达36的轴线随着趋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而朝向下方,因此随着趋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在旋转马达36的轴线与座垫7 之间产生高度方向的间隙。因此,能够确保座垫7与配置于其下方(即臀部下方)的旋转马达36之间的高度方向的间隙。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22~图33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驱动装置进行说明。应予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主要具有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四个操作手柄变更为全部绕相同的旋转轴线转动的结构。因此,对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一部分说明。
如图23所示,滑动机构M11代替上述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以及上述游动连杆17而具备齿轮81,该齿轮81与单侧、即朝向座椅前方时的左侧的滑动用齿轮箱13内的轴线在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斜齿轮13a啮合。该齿轮81与上述滑动用扭力线缆16同轴并与该滑动用扭力线缆16一体旋转地连结。
因此,若滑动用扭力线缆16旋转,则其旋转从齿轮81传递至单侧的滑动用齿轮箱13内的斜齿轮13a,并且经由上述滑动用连接杆14传递至相反侧的滑动用齿轮箱13内的斜齿轮13a。由此,两侧的滑动用齿轮箱13内的斜齿轮13a的旋转经过90°方向变换后传递至滑动用齿轮箱13内的具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线的斜齿轮13b,并传递至两侧的上述滑动用导螺杆12。由此,上轨道2以上述方式相对于下轨道1在前后方向移动。
另外,在倾斜机构M13中,代替上述倾斜连杆26而具备第一倾斜连杆82以及第二倾斜连杆83。第一倾斜连杆82在其中央部且是在上述前连杆4的支承于下臂20的支承轴的前侧与该下臂20可自由转动地连结,并且在前端部与第二倾斜连杆83的下端部可自由转动地连结。而且,第二倾斜连杆83的上端部与上述倾斜臂25的前端部可自由转动地连结。因此,下臂20、倾斜臂25、第一倾斜连杆82以及第二倾斜连杆83构成以该第二倾斜连杆83为媒介节(连接节)的四节旋转连锁。
在单侧的第一倾斜连杆82,形成有以支承于下臂20的支承轴为中心在其后侧近似扇状地扩展的扇形齿轮部82a。该扇形齿轮部82a与上述倾斜用齿轮箱27的倾斜用小齿轮27c啮合。
因此,若上述倾斜用扭力线缆28旋转,则其旋转传递至倾斜用齿轮箱27的倾斜用小齿轮27c。而且,倾斜用小齿轮27c的旋转传递至通过扇形齿轮部82a与该倾斜用小齿轮27c啮合的第一倾斜连杆82,该第一倾斜连杆82以支承于下臂20的支承轴为中心转动。由此,经由第二倾斜连杆83与第一倾斜连杆82连结的倾斜臂25以后端部为中心转动以使其前端部升降,倾斜臂25的前端部(座椅6的前端部)相对于下臂20升降。进而,倾斜臂25(座椅6的前部相对于后部)相对于下臂20的倾斜角度增减。
驱动装置100在单侧、即朝向座椅前方时的右侧的下臂20的夹在升降用齿轮箱21与倾斜用齿轮箱27之间的前后方向中间部紧固于该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如图24所示,上述旋转马达36通过螺钉110紧固于该驱动装置100(主体壳体101),旋转轴36a经由上述输入用扭力线缆37可驱动地与该驱动装置100连结。
详细如图25所示,驱动装置100的筐体由在旋转轴36a的轴线方向上一分为二的一对主体壳体101、102和从外侧覆盖主体壳体102的罩103形成。主体壳体101、102的四角由四根与旋转轴36a的轴线方向平行地贯通的螺钉(省略图示)紧固。主体壳体102以及罩103同样地利用四根与旋转轴36a的轴线方向平行地贯通的螺钉(省略图示)将其四角紧固。
此处,如图27以及图28所示,在与旋转马达36接近的主体壳体101且是在供输入用扭力线缆37插通的侧面,与该输入用扭力线缆37(旋转轴36a)同心且突出地设置有近似有底筒状的保持部101a。在该保持部101a嵌合有近似圆筒状的轴承BE11。而且,在轴承BE11的中心部配置有输入用扭力线缆37,在轴承BE11与输入用扭力线缆37同轴地支承有斜齿轮104的基端部,该斜齿轮104与该输入用扭力线缆37一体旋转地连结。如图25所示,在位于从旋转马达36离开的一侧的主体壳体102的中央部,以与斜齿轮104(旋转轴36a)的轴线方向平行地朝外突出的方式设置有近似圆筒状的轴承部102a,并且在轴承部102a的右下侧与轴承部102a同心且同样朝外突出地设置有近似圆弧柱状的引导部102b。斜齿轮104的前端部经由与轴承部102a嵌合的近似圆筒状的轴承BE12支承于主体壳体102。
如图25所示,在主体壳体101、102且是在斜齿轮104的上侧以及下侧配设有轴线在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作为输入轴的斜齿轮105、106。斜齿轮105、106相对于斜齿轮104在互不相同的扭转的位置与之啮合,设定为相同的1以上的减速比。
换句话说,旋转马达36和经由斜齿轮104与该旋转马达36(旋转轴36a)连结的斜齿轮105、106形成所谓的T型结构。
另外,在主体壳体101、102分别支承有上述升降用轴54L、倾斜用轴54T、斜倚用轴54R以及滑动用轴54S。斜倚用轴54R以及滑动用轴54S与上侧的斜齿轮105同轴且以相互对称的姿势配设于其后侧以及前侧。升降用轴54L以及倾斜用轴54T与下侧的斜齿轮106同轴且以相互对称的姿势配设于其后侧以及前侧。
在斜齿轮105与斜倚用轴54R之间、斜齿轮105与滑动用轴54S之间、斜齿轮106与升降用轴54L之间、以及斜齿轮106与54T之间构成的离合机构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在主体壳体101、102内收纳有与八向电动座椅的四个输出轴(升降用轴54L、倾斜用轴54T、斜倚用轴54R以及滑动用轴54S)对应的全部四个系统的离合机构。另外,经由输入用扭力线缆37被旋转马达36驱动的斜齿轮104以及斜齿轮105、106构成经由四个筒部件55将旋转传递至任一个输出轴(升降用轴54L、倾斜用轴54T、斜倚用轴54R或者滑动用轴54S)的动力传递机构。因此,该动力传递机构也收纳在主体壳体101、102内。
在主体壳体102且是在以轴承部102a为中心的四角等角度(90°)间隔地形成有四个近似圆形的轴承孔102c。另外,在主体壳体102形成有四个以从配置在对角线上的各对轴承孔102c相互离开的方式在径向延伸的引导孔102d。而且,在各轴承孔102c支承有凸轮部件111。
如图26(a)以及图26(b)所示,凸轮部件111具有支承于轴承孔102c的近似圆柱状的大径轴部111a。另外,凸轮部件111具有从轴承孔102c朝主体壳体102内突出的近似蛋形的凸轮部111b。而且,凸轮部件111具有从轴承孔102c朝主体壳体102的外侧突出并与轴承孔102c的外侧周边部滑动接触的凸缘部111c。另外,凸轮部件111具有与 凸缘部111c邻接地配置于主体壳体102的外侧的扇形齿轮部111d。另外,凸轮部件111具有与该扇形齿轮部111d邻接地配置于主体壳体102的更外侧并支承于罩103的近似圆柱状的小径轴部111e。并且,凸轮部件111具有在与扇形齿轮部111d不同的周向的范围与凸缘部111c邻接地配置于主体壳体102的外侧的近似扇柱状的支承部111f。另外,凸轮部件111具有与扇形齿轮部111d(小径轴部111e)的轴线方向平行且突出地设置于支承部111f的中央部的近似圆柱状的弹簧卡止部111g。此外,在支承部111f的外周中央部形成有朝径向内侧切口而成的引导部111h。
如图31所示,斜倚用轴54R侧的凸轮部件111配置为在凸轮部111b与上述筒部件55的筒部55a的外周面抵接或者接近并能够与按压片55b抵接。而且,在凸轮部件111位于凸轮部111b的长度方向与筒部件55的轴线方向一致的旋转位置、即使斜齿轮105最远离筒部件55的旋转位置(以下也称为凸轮部件111的“中立位置”)时,凸轮部件111克服上述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而使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从斜齿轮105的嵌合部53R脱离。
另外,如图32以及图33所示,若凸轮部111b的长度方向伴随着转动而偏离筒部件55的轴线方向,则凸轮部件111允许筒部件55的移动以使被压缩弹簧59施力的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与斜齿轮105的嵌合部53R嵌合。相对于此,若凸轮部件111伴随着转动而克服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来利用凸轮部111b按压筒部件55的按压片55b,并使筒部件55移动以使该凸轮部111b的长度方向与筒部件55的轴线方向再次一致,则使斜齿轮105的嵌合部53R从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脱离。此外,滑动用轴54S侧、升降用轴54L侧以及倾斜用轴54T侧的各凸轮部件111的动作也相同。
如图25所示,在主体壳体102的各引导孔102d,以可沿其长度方向(轴承孔102c的径向)自由移动的方式安装有弹簧安装部件112。即,各弹簧安装部件112具有可自由滑动地安装于引导孔102d的滑动部112a。另外,各弹簧安装部件112具有与该滑动部112a邻接地配置于主体壳体102的外侧的近似椭圆形的主体部112b。另外,如图30所示,各弹簧安装部件112具有与凸轮部件111的弹簧卡止部111g平行且 突出地设置于主体部112b的近似圆柱状的弹簧卡止部112c。此外,主体部112b配置为在其移动方向(凸轮部件111的径向)上与支承部111f对置。
在各弹簧安装部件112安装有拉伸弹簧113。各拉伸弹簧113具有与弹簧安装部件112的弹簧卡止部112c卡止的一个腿部、和与凸轮部件111的弹簧卡止部111g卡止的另一个腿部。由此,凸轮部件111以及弹簧安装部件112总是朝拉伸弹簧113缩短的方向被施力。即,凸轮部件111在该凸轮部件111的弹簧卡止部111g接近弹簧安装部件112的弹簧卡止部112c的一侧总是朝沿轴承孔102c的径向与该弹簧卡止部112c排列在同一直线上的转动方向被施力。
凸轮部件111在弹簧卡止部111g、112c沿轴承孔102c的径向排列在同一直线上时的旋转位置设定为与上述中立位置一致。换句话说,凸轮部件111被拉伸弹簧113施力而被保持在中立位置。此时,凸轮部件111的引导部111h在弹簧安装部件112(主体部112b)的移动方向(轴承孔102c的径向)上与该弹簧安装部件112对置。因此,被拉伸弹簧113施力的弹簧安装部件112在凸轮部件111配置于中立位置时将主体部112b嵌入引导部111h。或者,弹簧安装部件112在克服拉伸弹簧113的作用力使凸轮部件111从中立位置偏离时,主体部112b越过引导部111h,从而沿着引导孔102d被引入。
拉伸弹簧113的将凸轮部件111保持在中立位置的作用力设定为比压缩弹簧59的使筒部件55移动以使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与嵌合部53L、53T、53R、53S嵌合的作用力大。因此,通常将凸轮部件111配置并且保持在中立位置。换句话说,通常保持为不能经由筒部件55进行上述的传递旋转的状态。而且,若克服拉伸弹簧113的作用力使凸轮部件111转动,则该凸轮部件111从中立位置偏离,由于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筒部件55移动以使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与嵌合部53L、53T、53R、53S嵌合。由此,能够经由筒部件55进行上述的传递旋转。
如图25以及图28所示,在上述轴承部102a且是在其外周侧支承有具有封闭的一端的近似圆筒状的切换轴114R。该切换轴114R具有从基端朝径向外侧延伸突出并与引导部102b滑动接触的圆环形的凸缘部 115R。另外,切换轴114R具有从该凸缘部115R的图25的左上侧的角度位置朝径向外侧延伸突出并与该凸轮部件111的扇形齿轮部111d啮合的扇形齿轮部116R。因此,若切换轴114R旋转,则由于扇形齿轮部116R、111d之间的旋转传递,该凸轮部件111转动。此外,在切换轴114R的前端部形成有近似两片叶片形状的嵌合部117R。
另外,在切换轴114R且是在其外周侧支承有近似圆筒状的切换轴114S。该切换轴114S具有从基端朝径向外侧延伸突出并与引导部102b的前端面以及凸缘部115R的前端面滑动接触的圆环形的凸缘部115S。另外,切换轴114S具有从该凸缘部115S的图25的右上侧的角度位置朝径向外侧延伸突出并与该凸轮部件111的扇形齿轮部111d啮合的扇形齿轮部116S。因此,若切换轴114S旋转,则由于扇形齿轮部116S、111d之间的旋转传递,该凸轮部件111转动。此外,在切换轴114S的前端部形成有将在径向对置的角度位置切口而成的嵌合部117S。
并且,在切换轴114S且是在其外周侧支承有近似圆筒状的切换轴114T。该切换轴114T在其基端与凸缘部115S的前端面滑动接触。另外,切换轴114T具有从基端部的图25的右下侧的角度位置朝径向外侧延伸突出并与该凸轮部件111的扇形齿轮部111d啮合的扇形齿轮部116T。因此,若切换轴114T旋转,则由于扇形齿轮部116T、111d之间的旋转传递,该凸轮部件111转动。此外,在切换轴114T的前端部形成有将在径向对置的角度位置切口而成的嵌合部117T。
另外,在切换轴114T且是在其外周侧支承有近似圆筒状的切换轴114L。该切换轴114L具有从基端部的图30的左下侧的角度位置朝径向外侧延伸突出并与相应的凸轮部件111的扇形齿轮部111d啮合的扇形齿轮部116L。因此,若切换轴114L旋转,则由于扇形齿轮部116L、111d之间的旋转传递,该凸轮部件111转动。此外,在切换轴114L的前端部形成有将在径向对置的角度位置切口而成的嵌合部117L。
此外,在主体壳体102的外侧露出的切换轴114R、114S、114T、114L的扇形齿轮部116R、116S、116T、116L以及与该扇形齿轮部116R、116S、116T、116L啮合的凸轮部件111等部件收纳在主体壳体102与紧固于该主体壳体102的罩103之间。而且,切换轴114R、114S、114T、 114L贯通罩103而使前端部露出至罩103的外侧。
切换轴114R、114S、114T、114L的外径设定为按该顺序增大。从主体壳体102到切换轴114R、114S、114T、114L的前端的轴线方向的分离距离按该顺减小。而且,具有最大直径的切换轴114L也支承于罩103。换句话说,罩103直接或者间接地支承所有的切换轴114R、114S、114T、114L。如图24所示,露出至罩103的外侧的切换轴114R、114S、114T、114L贯通下臂20而使其前端部(嵌合部)朝外侧突出。
在切换轴114L的嵌合部117L一体转动地嵌合有朝后侧延伸的作为操作部件的升降用操作手柄118L。另外,在切换轴114T的嵌合部117T且是在升降用操作手柄118L的外侧,一体转动地嵌合有朝前侧延伸的作为操作部件的倾斜用操作手柄118T。并且,在切换轴114S的嵌合部117S且是在倾斜用操作手柄118T的外侧,一体转动地嵌合有朝上侧延伸的作为操作部件的滑动用操作手柄118S。另外,在切换轴114R的嵌合部117R且是在滑动用操作手柄118S的外侧,一体转动地嵌合有朝上侧延伸的作为操作部件的斜倚用操作手柄118R。此外,斜倚用操作手柄118R通过螺钉120紧固于切换轴114R,从而与在其内侧同轴配置的滑动用操作手柄118S、倾斜用操作手柄118T以及升降用操作手柄118L一起在轴线方向上防脱。
因此,例如对斜倚用操作手柄118R进行转动操作,则由于与该斜倚用操作手柄118R一体转动的切换轴114R的扇形齿轮部116R以及凸轮部件111的扇形齿轮部111d之间的旋转传递,凸轮部件111(凸轮部111b)转动。由此,筒部件55以上述的方式在轴线方向移动。如上所述,凸轮部件111被拉伸弹簧113施力而被保持在中立位置。因此,与凸轮部件111一体旋转的斜倚用操作手柄118R在位于与凸轮部件111的中立位置对应的旋转位置(以下也称为“初始位置”)时,被拉伸弹簧113的作用力保持在稳定的状态。
换句话说,通常保持为不能经由筒部件55在斜齿轮105与斜倚用轴54R之间进行旋转传递的状态。另外,在斜倚用操作手柄118R返回至初始位置时,被拉伸弹簧113施力的弹簧安装部件112(主体部112b)嵌入凸轮部件111的引导部111h。由此,斜倚用操作手柄118R向初始 位置转动时会产生节奏感。
此外,其它操作手柄118S、118T、118L的动作也与斜倚用操作手柄118R的动作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斜倚用操作手柄118R以及滑动用操作手柄118S在驱动装置100的前后方向中心的上侧座椅宽度方向重叠地配置。倾斜用操作手柄118T以及升降用操作手柄118L相对于驱动装置100的前后方向中心而左右对称地配置。
此处,操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分别具有将其下侧的外周部朝径向内侧切口而成的开关凸轮部119R、119S、119T、119L。相对于此,在下臂20且是在这些开关凸轮部119R、119S、119T、119L的下侧,经由托架121固定有上述开关77。而且,上述开关杆76的前端部配置为遮挡开关凸轮部119R、119S、119T、119L的向下延伸突出的两端部(按压部)119a、119b(参照图23)绕轴承部102a的轴线转动的轨迹。因此,若对操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中的任一个进行转动操作,则开关杆76的前端部被相应的开关凸轮部119R、119S、119T、119L(端部119a、119b)按压,从而开关杆76朝与该操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的操作方向对应的方向转动。如上所述,若开关杆76转动,则开关77以与上述转动方向(按钮77a的倾斜方向)对应的极性将电路闭合。
此外,对所有操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未进行操作,而是将其分别配置在对应的规定的初始位置。此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开关杆76的前端部配置于夹在所有开关凸轮部119R、119S、119T、119L的两端部119a、119b之间的中央部,在开关杆76的前端部与这些端部119a、119b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因此,按照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操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开关凸轮部119R、119S、119T、119L)中的任一个按压开关杆76的前端部时,其它操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的转动被抑制。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对于斜倚用操作手柄118R、滑动用操作手柄118S、倾斜用操作手柄118T以及升降用操作手柄118L的转动操作和与其对应的各机构M2、M4、M11、M13的动作而言,除了调整对象的驱动所涉及的相应的扭力线缆16、22、28、 35的旋转传递之外大体相同。因此,以下以斜倚用操作手柄118R(斜倚机构M4)为代表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31所示,不从初始位置对斜倚用操作手柄118R进行操作,因此成为斜齿轮105的旋转不能传递至斜倚用轴54R的状态,旋转马达36与电源的连接经由开关77被切断。在该状态下,如图32或者图33所示,若从初始位置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地对斜倚用操作手柄118R进行转动操作,则由于扇形齿轮部116R、111d的旋转传递,该凸轮部件111转动。由此,凸轮部件111偏离中立位置,由于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筒部件55移动以使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与斜齿轮105的嵌合部53R嵌合。进而,斜齿轮105的旋转能够经由筒部件55传递至斜倚用轴54R。
相对于此,若从初始位置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地对斜倚用操作手柄118R进行转动操作,则开关杆76被与斜倚用操作手柄118R的转动方向对应的开关凸轮部119R的某个端部119a、119b按压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由此,旋转马达36以上述方式正转或者反转。
若旋转马达36旋转,则其旋转经由输入用扭力线缆37、斜齿轮104、105以及筒部件55传递至斜倚用轴54R。因此,斜倚用轴54R的旋转经由斜倚用扭力线缆35传递至斜倚用齿轮箱33,从而斜倚机构M4以座椅靠背8与上述旋转方向对应地相对于座垫7转动、即倾动的方式动作。
然后,若解除斜倚用操作手柄118R的操作力,则该斜倚用操作手柄118R与凸轮部件111一起被拉伸弹簧113施力而返回至图31所示的初始位置。同时,凸轮部件111返回至中立位置。如上所述,拉伸弹簧113的使斜倚用操作手柄118R与凸轮部件111一起返回至中立位置的作用力大于压缩弹簧59的使筒部件55移动的作用力。由此,斜齿轮105的旋转不能经由筒部件55传递至斜倚用轴54R。
伴随着斜倚用操作手柄118R返回初始位置,旋转马达36与电源以上述方式经由开关77的连接被切断。由此,旋转马达36的旋转停止。
如以上所详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1)、 (4)~(10)、(12)以及(14)的效果之外还能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操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被支承为相互绕相同的旋转轴的轴线(轴承部102a的轴线)转动。因此,能够在该旋转轴线周围集中地配置这些操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能够使整个装置进一步小型化。
(2)若操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中的任一个绕其旋转轴线周转动,则相应的开关凸轮部119R、119S、119T、119L按压开关杆76。由此,开关77以与操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的转动方向(操作方向)对应的极性动作。因此,能够以极其简易的构造实现与操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中的任一个的操作连动的开关77的动作。另外,开关凸轮部119R、119S、119T、119L与相应的操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一体设置,从而能够使整个装置进一步小型化。
(3)在操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返回至初始位置时、即凸轮部件111返回至中立位置时,被拉伸弹簧113施力的弹簧安装部件112(主体部112b)嵌入凸轮部件111的引导部111h。由此,能够在操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返回至初始位置时赋予可靠的节奏感。
(4)在对多个操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的全部未进行操作时,在开关凸轮部119R、119S、119T、119L的两端部119a、119b与开关杆76的前端部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因此,在对多个操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中的任一个进行操作时,相应的开关凸轮部119R、119S、119T、119L的一个端部119a、119b经过间隙那么多的空转区间后按压开关杆76的前端部。由此,开关杆76转动。在该情况下,在开关杆76的前端部与其它未操作的操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开关凸轮部119R、119S、119T、119L)的另一个端部119a、119b之间形成有间隙,从而能够抑制开关杆76的前端部按压其它操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的上述另一个端部119a、119b而使该端部119a、119b一体转动的情况。
另外,在开关杆76转动时,该开关杆76的前端部经过与其它操 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开关凸轮部119R、119S、119T、119L)的上述另一个端部119a、119b之间的间隙的空转区间后与该端部119a、119b抵接或者接近。因此,能够利用开关杆76的前端部来限制其它操作手柄118R、118S、118T、118L(开关凸轮部119R、119S、119T、119L)的转动。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34~图41(a)、图41(b)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驱动装置进行说明。应予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是主要在以下方面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即:设置有在伴随着操作手柄63L、63T、63R、63S中的任一个的操作而使相应的第一凸轮部件61或者第二凸轮部件62转动时在第一凸轮部件61或者第二凸轮部件62(凸轮部61b、62b)与筒部件55(按压片55b)之间传递按压力的中介部件。因此,对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一部分说明。
如图34所示,各筒部件55的筒部55a松动地插通支承于主体壳体41的近似矩形框状的中介部件131。即,如图35以及图36所示,在主体壳体41且是在相邻筒部件55的按压片(外伸凸缘)55b与蜗轮51(52)之间形成有在垂直方向(附图中为正交方向)延伸的近似半圆槽状的轴承槽130。
中介部件131具有支承于轴承槽130的近似优弧柱状的轴部132。另外,中介部件131具有将筒部件55的筒部55a沿与其轴线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横切的近似矩形框状的主体部133。而且,筒部55a在形成于主体部133的近似圆形的插通孔133a松动地插通于中介部件131。因此,中介部件131能够绕轴承槽130的轴线在一定范围内转动而不会被筒部55a阻碍。该转动范围的周向沿着筒部件55的与轴线方向一致的移动方向。
中介部件131的从轴部132离开的前端部134沿着以轴承槽130为中心的周向对置地配置于第一凸轮部件61(第二凸轮部件62)的凸轮部61b(62b)。如图37以及图38所示,前端部134的垂直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朝第一凸轮部件61突出的突起部134a。另外,中介部件131具有隔着靠前端部134的插通孔133a配设在其上侧以及下侧的一对按 压壁部135(图37以及图38仅在上侧图示)。这些按压壁部135在垂直方向延伸,并以随着趋向轴部132而朝向筒部件55的按压片55b的方式隆起。
此处,不对操作手柄63L、63T、63R、63S进行操作,如图36的右侧以及图37所示,第一凸轮部件61以及第二凸轮部件62位于上述中立位置时,第一凸轮部件61(第二凸轮部件62)利用其凸轮部61b(62b)按压中介部件131的前端部134(突起部134a),从而中介部件131的前端部134处于以轴部132为中心转动以便向从蜗轮51(蜗轮52)分离的方向移动的状态。
此时,中介部件131克服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而利用两个按压壁部135按压筒部件55的按压片55b,从而解除蜗轮51(蜗轮52)与筒部件55的嵌合。换句话说,位于上述中立位置的第一凸轮部件61(第二凸轮部件62)经由相应的中介部件131的两个按压壁部135按压筒部件55的按压片55b。筒部件55的按压片55b在两个按压壁部135这两点(或者直线)被按压,从而与例如在一点被按压的情况相比,其姿势更为稳定。
而且,若对操作手柄63L、63T、63R、63S中的任一个进行操作使之从上述初始位置转动,则相应的第一凸轮部件61或者第二凸轮部件62转动,如图36的左侧以及图38所示,第一凸轮部件61(第二凸轮部件62)的凸轮部61b(62b)释放中介部件131的前端部134(突起部134a)。由此,被压缩弹簧59施力的筒部件55朝向蜗轮51(52)移动。伴随于此,被筒部件55的按压片55b按压的中介部件131以轴部132为中心朝前端部134靠近蜗轮51(蜗轮52)的方向转动。
此时,中介部件131沿与筒部件55的轴线方向(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横切筒部55a。换句话说,前端部134的以轴部132为中心的周向与筒部件55的轴线方向(移动方向)大致一致。筒部件55通过朝靠近蜗轮51(52)的方向移动而以嵌入的方式插通该蜗轮51(52)的情况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然后,若解除该操作手柄63L、63T、63R、63S的操作使之向上述初始位置转动,则如图36的右侧以及图37所示,第一凸轮部件61 (第二凸轮部件62)利用其凸轮部61b(62b)按压中介部件131的前端部134(突起部134a)。由此,中介部件131以轴部132为中心转动以便朝前端部134从蜗轮51(蜗轮52)分离的方向移动。
此时,中介部件131克服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而利用两个按压壁部135按压筒部件55的按压片55b,从而解除蜗轮51(蜗轮52)与筒部件55的嵌合。此时,筒部件55的按压片55b在两个按压壁部135这两点(或者直线)被按压,从而与例如在一点被按压的情况相比,其移动更顺畅。
如图38所示,蜗轮51(蜗轮52)代替近似两片叶片形状的嵌合部53L、53T、53R、53S而具备具有由圆柱形状和三个从该圆柱形状以等角度间隔沿径向延伸突出的圆弧柱形状组合而成的近似三片叶片形状的外形的嵌合部136。而且,嵌合部136以嵌入的方式插通例如由弹性体、橡胶构成的近似圆环形的缓冲部件137,在该缓冲部件137与嵌合部136的外形对应地形成有近似三片叶片形状的嵌合孔137a。该缓冲部件137与成为嵌合部136的基端侧的周边部的、蜗轮51(蜗轮52)的同筒部件55对置的前端面密合。
此外,不言而喻,代替近似两片叶片形状的嵌合孔55c而在筒部件55形成有能够与嵌合部136嵌合的近似三片叶片形状的嵌合孔(省略图示)。因此,缓冲部件137夹设在蜗轮51(蜗轮52)的上述前端面与形成筒部件55的嵌合孔的周边部的、同蜗轮51(蜗轮52)对置的前端面之间。由此,在蜗轮51(蜗轮52)的嵌合部136以嵌入的方式插通筒部件55的嵌合孔时,筒部件55的上述前端面经由缓冲部件137与蜗轮51(蜗轮52)的上述前端面抵接。因此,能缓和相应的蜗轮51(蜗轮52)以嵌入的方式插通筒部件55时这两个前端面的接触声。
如图39所示,在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从夹在齿轮部72L、72T、72R、72S与圆弧部73L、73T、73R、73S之间的外周部的上侧朝以开关用轴承部49为中心的径向外侧突出地设置有一对爪状的卡合部141、142。
在罩43且是在开关用轴承部49的上侧突出地设置有具有与该开关用轴承部49的轴线平行地延伸的轴线的作为第三旋转轴的轴143。配 置于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上侧的近似三片叶片形状的止动凸轮145在其中央部支承于该轴143。
如图40、图41(a)以及图41(b)所示,该止动凸轮145具有朝以轴143为中心的径向突出的被按压部146和夹着该被按压部146的、从以轴143为中心的周向两侧朝径向突出的一对近似扇状的限制部147、148。上述被按压部146以及两个限制部147、148以包括所有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卡合部141、142)的轴线方向的位置的方式沿着该方向延伸。
另外,如图41(a)以及图41(b)所示,在止动凸轮145的转动轴线周围卷绕有扭簧150。该扭簧150的两端的钩部150a的根部与止动凸轮145的止动部149接触而被止转。钩部150a的前端部由罩43的卡止壁151被定位。止动凸轮145被扭簧150按压,从而被保持在规定的初始转动位置(中立位置)。
此处,对所有操作手柄63L、63T、63R、63S未进行操作,而是将其分别配置在对应的规定的初始位置。此时,如图41(a)所示,配置于规定的初始转动位置的止动凸轮145配置为,被按压部146遮挡所有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两个卡合部141、142绕开关用轴承部49的轴线转动的轨迹。而且,被按压部146配置于所有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夹在两卡合部141、142之间的中央部。在被按压部146与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卡合部141、142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C1。另外,止动凸轮145的限制部147、148的前端分别接近卡合部141、142的前端,将这两个卡合部141、142的绕开关用轴承部49的轴线转动的轨迹释放。
因此,伴随着操作手柄63L、63T、63R、63S中的任一个的转动操作,相应的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转动,则卡合部141、142经过间隙C1那么多的空转区间后开始按压止动凸轮145的被按压部146。而且,止动凸轮145的被按压部146被卡合部141、142按压,从而止动凸轮145朝与该操作手柄63L、63T、63R、63S的操作方向对应的方向转动。此时,其它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转动被止动凸轮145抑制。
例如,若通过升降用操作手柄63L的转动操作而使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在图41(a)中逆时针地转动,则该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经过图示右侧的间隙C1那么多的空转区间后利用相应的卡合部142按压止动凸轮145的被按压部146。由此,若图41(b)所示,若止动凸轮145以轴143中心按图示顺时针地转动,则图示右侧的限制部148遮挡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的图示右侧的卡合部142的转动轨迹。因此,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的逆时针的转动被止动凸轮145的图示右侧的限制部148限制。
另外,止动凸轮145的被按压部146经过与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的卡合部141之间的间隙C1那么多的空转区间后与该卡合部141抵接或者接近。换言之,在图41(a)中的左侧存在间隙C1,从而即使止动凸轮145伴随着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的图示逆时针的转动而转动,也不会发生被按压部146按压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的卡合部141而使该卡合部141按图示逆时针地转动的情况。
并且,在止动凸轮145转动时,被按压部146经过与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的图示左侧的卡合部141之间的间隙C1那么多的空转区间后与该卡合部141抵接或者接近。因此,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的顺时针的转动被止动凸轮145的被按压部146限制。
相反地,若通过升降用操作手柄63L的转动操作来使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在图41(a)中顺时针地转动,则该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经过图示左侧的间隙C1那么多的空转区间后利用该卡合部141按压止动凸轮145的被按压部146。由此,若止动凸轮145以轴143为中心按图示逆时针转动,则图示左侧的限制部147遮挡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的图示左侧的卡合部141的转动轨迹。因此,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的顺时针的转动被止动凸轮145的图示左侧的限制部147限制。
另外,止动凸轮145的被按压部146经过与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的卡合部142之间的间隙C1那么多的空转区间后与之抵接或者接近。换言之,在图41(a)中的右侧间存在隙C1,从而即使止动凸轮145伴随着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71L的图示顺时针的转动而转动,也不会发生被按压部146按压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的卡合部142而使该 卡合部142按图示顺时针转动的情况。
并且,在止动凸轮145转动时,被按压部146经过与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的图示右侧的卡合部142之间的间隙C1那么多的空转区间后与该卡合部142抵接或者接近。因此,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71T的逆时针的转动被止动凸轮145的被按压部146限制。
对升降用操作手柄63L进行转动操作时的其它斜倚用开关凸轮部件71R以及滑动用开关凸轮部件71S的动作也相同。由此,即使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中的任一个转动,其它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转动也会被止动凸轮145限制。另外,即使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中的任一个转动,由于左右的间隙C1,止动凸轮145也不会使其它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转动。
根据以上所述,即使所有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同轴配设,只要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中的任一个在最初转动,则其它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转动就会被止动凸轮145限制。另外,利用左右的间隙C1,能抑制被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中的任一个按压的止动凸轮145使其它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转动的情况。而且,还能抑制伴随着其它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转动与之连结的相应的操作手柄63L、63T、63R、63S摆动。
如以上所详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之外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若从初始位置克服相应的该扭簧65、66的作用力对操作手柄63L、63T、63R、63S中的任一个进行操作,则第一凸轮部件61或者第二凸轮部件62的凸轮部61b、62b经由中介部件131对筒部件55的按压片55b的按压被解除。由此,允许蜗轮51、52与被压缩弹簧59施力的相应的筒部件55嵌合。而且,对相应的位置调整机构(M1~M4)的输出轴(升降用轴54L、倾斜用轴54T、斜倚用轴54R、滑动用轴54S)与蜗轮51、52连接。相对于此,若解除相应的操作手柄63L、63T、63R、63S的操作,则被相应的扭簧65、66施力的操作手柄63L、63T、63R、63S返回初始位置。此时,中介部件131被该凸轮部61b、62b按压, 从而克服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对按压片55b进行按压。由此,蜗轮51、52与筒部件55的嵌合被解除。此时,中介部件131在沿着筒部件55的移动方向的周向进行转动而对按压片55b进行按压。因此,例如能够代替利用凸轮部61b、62b直接对按压片55b进行按压的情况这样的一点处的按压而利用两个按压壁部135在多个点(或者直线)进行按压。其结果是,能够使克服了压缩弹簧59的作用力的筒部件55的移动更顺畅。
(2)通过夹设于各筒部件55与相应的蜗轮51、52的相互对置两个前端面之间的缓冲部件137能够缓和将相应的蜗轮51、52以嵌入的方式插通于各筒部件55时的上述两个前端面的接触声。
(3)在对所有操作手柄63L、63T、63R、63S未进行操作时,在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两个卡合部141、142与止动凸轮145的被按压部146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C1。因此,在对操作手柄63L、63T、63R、63S中的任一个进行操作时,相应的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一个卡合部141、142经过间隙C1那么多的空转区间后按压止动凸轮145的被按压部146。由此,止动凸轮145绕轴143的轴线转动,从而一个限制部147、148遮挡其它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上述一个卡合部141、142的转动轨迹。因此,能够利用止动凸轮145的上述一个限制部147、148限制其它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转动。
另外,在对所有操作手柄63L、63T、63R、63S未进行操作时,在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两个卡合部141、142与止动凸轮145的被按压部146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C1。因此,能够抑制在对操作手柄63L、63T、63R、63S中的任一个进行操作时,止动凸轮145的被按压部146按压与未操作的其它操作手柄63L、63T、63R、63S对应的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上述另一个卡合部141、142而使按压该卡合部141、142一体转动的情况。
并且,在止动凸轮145转动时,被按压部146经过与同其它操作手柄63L、63T、63R、63S对应的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上述另一个卡合部141、142之间的间隙C1那么多的空转区间后与该 卡合部141、142抵接或者接近。因此,能够利用止动凸轮145的被按压部146限制其它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的转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以下的变更。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从按照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中介部件(131)、缓冲部件(137)以及止动凸轮(145)中选择一个或者选择性地组合后进行配设。但是,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没有开关凸轮部件,所以不能实现设置止动凸轮(145)的组合。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割舍开关凸轮部件71L、71T、71R、71S(开关凸轮部74L、74T、74R、74S)并且在操作手柄63L、63T、63R、63S设置适当的开关凸轮部,从而能够利用该操作手柄63L、63T、63R、63S直接按压开关杆76。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三实施方式中,操作手柄63L、63T、63R、63S也可以支承为全部绕互不相同的旋转轴线转动。在该情况下,可以设为能够利用操作手柄63L、63T、63R、63S直接按压开关杆76,也可以设为能够经由开关凸轮部件按压开关杆76。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割舍蜗轮51、52中的一个而成为两个系统的输出(即两个位置调整机构)。或者,也可以将能够与蜗轮51、52中的一个连接的输出作为一个系统而成为三个系统的输出(即三个位置调整机构)。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三实施方式中,将游动连杆17与前连杆4连结,但例如也可以将其与后连杆5、下臂20的适当位置连结。总之,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能够追随下臂20(驱动装置40)的升降动作而转动即可。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割舍使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追随前连杆4的伴随着升降机构M2的动作的摆动而摆动的连杆结构。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三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40(侧罩)的上部也可以不随着趋向上方而朝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倾斜。
另外,伴随于此,也可以不将旋转马达36配置为其轴线随着趋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而朝向下方。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四个操作手柄118L、118T、118R、118S分成两组。而且,这两组操作手柄也可以被支承为绕互不相同的两个旋转轴线转动。在该情况下,可以设为能够利用操作手柄118L、118T、118R、118S直接按压开关杆76,也可以设为能够经由开关凸轮部件按压开关杆76。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四个操作手柄118L、118T、118R、118S也可以按照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能够经由开关凸轮部件按压开关杆76。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以经由方向变换齿轮装置(15)将滑动用齿轮箱13与滑动用扭力线缆16连结并且使方向变换齿轮装置追随前连杆4的伴随着升降机构M2的动作的摆动而摆动的方式应用按照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杆结构。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100也可以随着趋向上方而朝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倾斜。
另外,伴随于此,旋转马达36也可以配置为其轴线随着趋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而朝向下方。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割舍斜齿轮105、106中的一个而成为两个系统的输出(即两个位置调整机构)。或者,也可以将能够与斜齿轮105、106中的一个连接的输出作为一个系统而成为三个系统的输出(即三个位置调整机构)。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朝筒部件55的嵌合孔55c从嵌合部53L、53T、53R、53S脱离的方向对筒部件55施力的适当的施力部件。也可以采用伴随着第一凸轮部件61以及第二凸轮部件62或者凸轮部件111的转动而克服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使筒部件55朝嵌合孔55c与嵌合部53L、53T、53R、53S嵌合的方向移动的结构。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各齿轮箱13、21、27、33的构造是一个例子,例如也可以利用一对斜齿轮进行方向变换。而且此时,也可以等 速地进行旋转传递而不是在一对斜齿轮之间减速。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下臂20且是在被多个位置的调整机构夹住的传递装置(齿轮箱)的中央部配置了驱动装置40、100,但其配置任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各种操作手柄也可以不在以其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延伸。
符号说明:
C、C1...间隙;M1、M11...滑动机构(位置调整机构);M2...升降机构(位置调整机构);M3、M13....倾斜机构(位置调整机构);M4...斜倚机构(位置调整机构);1...下轨道;2...上轨道;3...托架;4...前连杆;5...后连杆;7...座垫;10...侧罩;10a...凹部;15...方向变换齿轮装置(传递装置);16...滑动用扭力线缆(扭力线缆);17...游动连杆(连杆);20...下臂;21...升降用齿轮箱(传递装置);22...升降用扭力线缆(扭力线缆);27...倾斜用齿轮箱(传递装置);28...倾斜用扭力线缆(扭力线缆);33...斜倚用齿轮箱(传递装置);35...斜倚用扭力线缆(扭力线缆);36...旋转马达;38...蜗杆;41、42...主体壳体(筐体);42a、42b...轴承部;42g、42h...轴承孔;43a...轴(第二旋转轴);43...罩(壳体);44...开关罩(壳体);49...开关用轴承部;51、52...蜗轮(输入轴);53L、53T、53R、53S...嵌合部;54L...升降用轴(输出轴);54T...倾斜用轴(输出轴);54R...斜倚用轴(输出轴);54S...滑动用轴(输出轴);54a...输出轴侧嵌合部;55...筒部件(离合机构);55b...按压片(外伸凸缘);55c...嵌合孔;59...压缩弹簧(第一施力部件);63L、63T、63R、63S、118R、118S、118T、118L...操作手柄(操作部件);61...第一凸轮部件(凸轮部件);61b、62b...凸轮部;62...第二凸轮部件(凸轮部件);65、66...扭簧(第二施力部件);71L、71T、71R、71S...开关凸轮部件;74L、74T、74R、74S...开关凸轮部;74a、74b、119a、119b...端部(按压部);76...开关杆;77...开关;104...斜齿轮;105、106...斜齿轮(输入轴);111...凹轮部件;119R、119S、119T、119L...开关凸轮部;131...中介部件;137...缓冲部件;141、142...卡合部;143...轴(第三旋转轴);145...止动凸轮;146...被按压部;147、148...限制 部;149...止动部;150...扭簧。

Claims (16)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单一的旋转马达;
多个操作部件,所述多个操作部件与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分别对应地配设;
多个离合机构,所述多个离合机构配设为与所述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分别对应,所述多个离合机构分别具有与对应的位置调整机构连接的输出轴、和通过所述旋转马达而旋转的输入轴,并且伴随着对所述多个操作部件中的任一个进行操作而选择性地将向同该被操作的操作部件对应的所述位置调整机构连接的输出轴与通过所述旋转马达而旋转的输入轴连接;以及
单一的开关,其伴随着对所述多个操作部件中的任一个进行操作而以与操作方向对应的极性使所述旋转马达通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操作部件被支承为绕相同的旋转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操作部件包括分成多组的操作部件,各组操作部件被支承为绕相同的旋转轴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离合机构包括筒部件,对应的输出轴以一体旋转并且能够在轴线方向移动地嵌入的方式被插通于该筒部件,并且伴随着该筒部件朝向所述输入轴的沿轴线方向的移动,该输入轴以一体旋转地嵌入该筒部件的方式插通于该筒部件,
所述座椅驱动装置针对所述各离合机构具备:
第一施力部件,其朝向所述输入轴相对于所述筒部件以嵌入的方式插通的方向沿轴线方向对所述各筒部件施力;
凸轮部件,其可驱动地与所述各操作部件连结,在该操作部件位于规定的初始位置时,所述凸轮部件解除所述输入轴与对应的所述筒部件的嵌合,并且伴随着从所述初始位置开始对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所述凸轮部件允许所述输入轴而与被所述第一施力部件施力的对应的所述筒部件的嵌合;以及
第二施力部件,其以将所述各操作部件保持于所述初始位置的方式克服所述第一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对对应的所述操作部件施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单一的开关杆,其以通过所述开关使所述旋转马达通电的方式使所述开关动作,
所述多个操作部件分别具有开关凸轮部,其伴随着绕所述旋转轴线的转动而按压所述开关杆,以使所述开关以与转动方向对应的极性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单一的开关杆,其以通过所述开关使所述旋转马达通电的方式使所述开关动作;和
多个开关凸轮部件,其被支承于与所述各组的操作部件互不相同的同一旋转轴线周围,分别可驱动地与所述多个操作部件连结,
所述多个开关凸轮部件分别具有开关凸轮部,其伴随着对应的所述操作部件绕所述旋转轴线的转动而按压所述开关杆,以使所述开关以与转动方向对应的极性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凸轮部件被支承为能够绕与对应的所述筒部件的轴线不平行的旋转轴线旋转,
所述座椅驱动装置具备:
外伸凸缘,其形成于所述各筒部件;
凸轮部,其形成于所述各凸轮部件,在对应的所述操作部件位于所述规定的初始位置时靠近对应的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外伸凸缘,并且伴随着从所述初始位置对对应的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而转动,并从对应的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外伸凸缘离开;以及
中介部件,其设置为以能够在所述各外伸凸缘与对应的所述凸轮部之间在沿着所述筒部件的移动方向的周向自由转动,在对应的所述操作部件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被所述凸轮部按压,从而按压所述外伸凸缘以便解除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筒部件的嵌合,伴随着从所述初始位置对相应的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而从该所述凸轮部被释放,从而释放所述外伸凸缘。
8.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筒部件具有前端面,所述各输入轴具有与对应的筒部件对置的前端面,
所述座椅驱动装置还具备缓冲部件,其夹设于所述各筒部件以及对应的所述输入轴的相互对置的两个前端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操作部件的所述旋转轴线为第一旋转轴线,
所述开关杆被支承为绕与所述多个操作部件的所述旋转轴线不同的第二旋转轴线转动,
所述开关杆具有前端部,
所述多个操作部件构成为,伴随着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的转动而与转动方向对应地利用所述开关凸轮部按压所述开关杆的前端部,从而使所述开关杆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转动以使所述开关动作,
所述开关凸轮部具有两个能够按压所述开关杆的前端部的按压部,
在对所有所述多个操作部件未进行操作时,在所有所述多个操作部件且是在所述开关凸轮部的两个按压部与所述开关杆的前端部之间分别形成有以所述第二旋转轴为中心的周向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操作部件的所述旋转轴线为第一旋转轴线,
所述开关杆被支承为绕与所述多个操作部件以及所述多个开关凸轮部件的所述旋转轴线不同的第二旋转轴线转动,
所述开关杆具有前端部,
所述多个操作部件构成为,伴随着绕所述旋转轴线的转动而与转动方向对应地利用所述开关凸轮部按压所述开关杆的前端部,从而使所述开关杆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转动以使所述开关动作,
所述开关凸轮部具有两个能够按压所述开关杆的前端部的按压部,
在对所有所述多个操作部件未进行操作时,在所有所述多个开关凸轮部件且是在所述开关凸轮部的两个按压部与所述开关杆的前端部之间分别形成有以所述第二旋转轴为中心的周向的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6或10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止动凸轮,其被支承为绕与所述多个操作部件以及所述多个开关凸轮部件不同的第三旋转轴线转动,并具有朝以该第三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突出的被按压部、和隔着该被按压部的从以所述第三旋转轴为中心的周向两侧朝径向突出的一对限制部;和
一对卡合部,所述一对卡合部分别形成于所述多个开关凸轮部件,根据转动方向选择性地按压所述被按压部,
在对所有所述多个操作部件未进行操作时,在所有所述多个开关凸轮部件且是在所述两个卡合部与所述被按压部之间分别形成有以所述第三旋转轴为中心的周向的间隙,
在对所述多个操作部件中的任一个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当所述被按压部被对应的所述开关凸轮部件的所述卡合部按压而使所述止动凸轮转动时,所述限制部遮挡其它所述开关凸轮部件的所述卡合部的转动轨迹。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筐体,其构成为安装于座垫的侧部,并且收纳所述多个离合机构,
所述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分别具备传递装置,所述传递装置构成为安装于所述座垫的侧部,并且经由扭力线缆被对应的所述输出轴驱动,
所述筐体构成为配置于被所述多个传递装置夹住的所述座垫的侧部的中央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筐体,其构成为安装于形成座垫的侧部的骨格的下臂,并且收纳所述多个离合机构,
所述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分别包括:
滑动机构,其具备以固定于车辆地板的方式构成的下轨道、以能够在该下轨道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的上轨道、以及经由扭力线缆被对应的所述输出轴驱动而使所述上轨道相对于所述下轨道在该下轨道的长度方向移动的传递装置;和
升降机构,其具备分别可自由转动地与所述上轨道以及所述下臂的前端部连结的前连杆、和分别可自由转动地与所述上轨道的后端部以及所述下臂的后端部连结的后连杆,并使所述下臂相对于所述上轨道升降,
所述传递装置可绕在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自由转动地与所述上轨道连结,
所述座椅驱动装置还具备连杆,所述连杆具有可自由转动地与所述传递装置连结的一端部、和可自由转动地与所述前连杆或所述后连杆或者所述下臂连结的另一端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筐体,其构成为安装于形成座垫的侧部的骨格的下臂,并且收纳所述多个离合机构;和
侧罩,其构成为除了所述多个操作部件外,覆盖包括所述筐体在内的所述座垫的侧部,
所述多个操作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以绕在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筐体并在以其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筐体,其构成为安装于形成座垫的侧部的骨格的下臂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面,并且收纳所述多个离合机构,
所述多个操作部件构成为支承于所述筐体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面,
所述筐体随着趋向上方而朝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倾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马达构成为,以其旋转轴线随着趋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而朝向下方的方式在所述座垫的下方安装于所述筐体。
CN201290000912.3U 2011-10-24 2012-09-20 座椅驱动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9576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3289 2011-10-24
JP2011-233289 2011-10-24
JP2012-178451 2012-08-10
JP2012178451A JP5692536B2 (ja) 2011-10-24 2012-08-10 シート駆動装置
PCT/JP2012/074003 WO2013061715A1 (ja) 2011-10-24 2012-09-20 シート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95762U true CN203995762U (zh) 2014-12-10

Family

ID=48167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90000912.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95762U (zh) 2011-10-24 2012-09-20 座椅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04550B2 (zh)
EP (1) EP2772385B1 (zh)
JP (1) JP5692536B2 (zh)
CN (1) CN203995762U (zh)
WO (1) WO201306171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4832A (zh) * 2016-05-12 2016-07-20 湖北韵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列座椅的电动旋转驱动器
CN107206922A (zh) * 2015-02-03 2017-09-2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座椅驱动装置
CN108407672A (zh) * 2017-01-19 2018-08-17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座椅驱动装置
CN110884394A (zh) * 2018-09-11 2020-03-17 格拉默公司 车辆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754521S1 (en) * 2012-12-28 2016-04-26 Thk Co., Ltd. Vehicle seat rail
JP6168970B2 (ja) * 2013-06-16 2017-07-26 株式会社デルタツーリング パワー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及び乗物用シート
CN105358367B (zh) * 2013-07-04 2017-07-07 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 旋转动作控制机构及座椅
JP6167792B2 (ja) * 2013-09-19 2017-07-2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フター装置
JP6232983B2 (ja) 2013-12-03 2017-11-22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減速装置及びシート駆動装置
JP6398581B2 (ja) * 2014-05-07 2018-10-0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駆動装置
JP6330469B2 (ja) 2014-05-13 2018-05-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駆動装置
DE102014212328B4 (de) * 2014-06-26 2019-07-1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r mechanischen Fahrzeugsitzverstellung
US9902295B2 (en) * 2015-08-25 2018-02-27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Single-stage gear reduction output mechanism with a locking fork providing anti-back drive capability for automotive seat adjuster drives
GB2541924B (en) * 2015-09-04 2018-04-18 Jaguar Land Rover Ltd Vehicle seat assembly
USD799224S1 (en) * 2015-12-23 2017-10-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rear seat
US9944204B2 (en) * 2016-01-07 2018-04-17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Rear seat having two independent modes
US10843591B2 (en) 2016-01-19 2020-11-24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Gear assembly for a seat adjuster
CN107176066A (zh) * 2016-03-09 2017-09-19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及车辆用座椅调节机构
JP6607142B2 (ja) 2016-05-18 2019-11-2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駆動装置
US11273506B2 (en) 2016-09-08 2022-03-15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Open architecture power length adjuste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ea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766956B2 (en) 2016-09-08 2023-09-26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Open architecture power length adjuste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ea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953772B2 (en) 2016-09-08 2021-03-23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Open architecture power length adjuste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ea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753245B2 (ja) * 2016-09-26 2020-09-0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駆動装置
JP6528751B2 (ja) 2016-10-06 2019-06-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6720829B2 (ja) 2016-10-26 2020-07-0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駆動装置
EP3544850A1 (en) * 2016-11-26 2019-10-02 KPIT Technologies Limited Bi-directional actuator
JP6769309B2 (ja) 2017-01-12 2020-10-1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パワーシートの動力伝達装置
DE102017101996A1 (de) * 2017-02-01 2018-08-02 Ims Gear Se & Co. Kgaa Verstellvorrichtung zum Verstellen eines Fahrzeugsitzes entlang einer Verschiebeachse
JP6885162B2 (ja) * 2017-04-03 2021-06-0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852558B2 (ja) 2017-05-16 2021-03-3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駆動装置
JP2018199356A (ja) * 2017-05-25 2018-12-2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リフタ装置
JP6662360B2 (ja) * 2017-08-23 2020-03-1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US10464453B2 (en) * 2017-09-19 2019-11-05 Kiekert Ag Motor vehicle seat, in particular a motor vehicle rear seat
JP7079403B2 (ja) * 2017-10-20 2022-06-02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EP3492310B1 (en) 2017-11-29 2020-06-24 Schukra Gerätebau GmbH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motorized multi-way seat adjustment
EP3492311B1 (en) * 2017-11-29 2020-05-27 Schukra Gerätebau GmbH Clutch-based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motorized multi-way seat adjustment
KR102028941B1 (ko) * 2018-01-04 2019-10-08 주식회사 디에스시동탄 단일 모터를 이용한 다(多)방향 하이브리드 동력전달 제어장치
US10857910B2 (en) * 2018-12-17 2020-12-08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ing system
WO2020146579A1 (en) 2019-01-09 2020-07-16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Power seat track assembly
US11760233B2 (en) 2019-02-20 2023-09-19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Ultra-compact power length adjuster with anti-back drive capability and pinion-rack output for a vehicle seat
US11214179B2 (en) * 2019-06-26 2022-01-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ivoting seat assembly
US11214178B2 (en) * 2019-06-26 2022-01-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ivoting seat assembly
US11485255B2 (en) 2020-05-01 2022-11-01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Gearbox for vehicle seat adjustment mechanism
US11529892B2 (en) 2020-05-01 2022-12-20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Gearbox for vehicle seat adjustment mechanism
US11273736B2 (en) * 2020-07-29 2022-03-15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eat assemblies having tip up and tilt seat cushion frames
US11993352B1 (en) 2021-04-12 2024-05-28 Brunswick Corporation Seating system and seat assembly for marine vessel
US11447044B1 (en) 2021-04-12 2022-09-20 Brunswick Corporation Seat support assembly
US11753119B1 (en) 2021-04-12 2023-09-12 Brunswick Corporation Plug-in seating system for marine vess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05669A (en) * 1961-11-20 1963-10-01 Ferro Stamping Co Memory type automatic seat adjuster
DE3176619D1 (en) * 1981-06-19 1988-02-25 Keiper Recaro Gmbh Co Seat for use in vehicles, especially automotive vehicles
JPS5897528A (ja) 1981-12-01 1983-06-10 Shiraki Kinzoku Kogyo Kk 6ウエイパワシ−ト調整装置
US5009296A (en) * 1986-12-24 1991-04-23 Tokyo Seat Co., Ltd.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for use in vehicle
JPS63199139A (ja) * 1987-02-16 1988-08-17 Imasen Denki Seisakusho:Kk パワ−シ−ト装置の切換クラツチ装置
JPH069945B2 (ja) 1987-03-31 1994-02-09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パワ−シ−トのリフタ装置
JPS6430850A (en) * 1987-07-24 1989-02-01 Aisin Seiki Driving device for power seat
SE464287B (sv) * 1987-10-12 1991-04-08 Haakansson Bengt E W Anordning foer att reglera objekt i foerarmiljoen i ett fordon
FR2660259B1 (fr) * 1990-03-27 1992-07-24 Rockwell Cim Dispositif de commande motorisee d'un ensemble d'elements tels que les parties reglables d'un siege de vehicule.
JPH0671324A (ja) 1992-06-25 1994-03-15 Sumitomo Metal Ind Ltd 直接通電による金属板の加熱方法
JPH069945A (ja) 1992-06-26 1994-01-18 Aisin Chem Co Ltd 摩擦材
JPH0687363A (ja) * 1992-09-07 1994-03-29 Mitsuba Electric Mfg Co Ltd 車両用8−ウエイパワーシートの駆動装置
US5882075A (en) * 1996-05-07 1999-03-16 Lear Corporation Power seat drive system
DE19932047A1 (de) * 1999-07-09 2001-01-11 Bosch Gmbh Robert Antriebsvorrichtung zum Verstellen von zu einem Kraftfahrzeug gehörenden Einrichtungsteilen
DE10247703B3 (de) * 2002-10-12 2004-04-08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Co. Kg 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sitz
GB0821389D0 (en) * 2008-11-21 2008-12-31 Chevalier John P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systems
JP2011011606A (ja) * 2009-07-01 2011-01-20 Nhk Spring Co Ltd 操作装置
KR20130141733A (ko) * 2009-08-28 2013-12-26 니혼 하츠쵸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다축 구동 장치
JP4985744B2 (ja) 2009-10-28 2012-07-25 株式会社今仙電機製作所 シート装置
CA2761044C (en) * 2010-12-22 2017-10-31 Magna Seating Inc. Single motor power seat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6922A (zh) * 2015-02-03 2017-09-2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座椅驱动装置
CN107206922B (zh) * 2015-02-03 2019-07-3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座椅驱动装置
CN105774832A (zh) * 2016-05-12 2016-07-20 湖北韵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列座椅的电动旋转驱动器
CN108407672A (zh) * 2017-01-19 2018-08-17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座椅驱动装置
CN108407672B (zh) * 2017-01-19 2020-08-04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座椅驱动装置
CN110884394A (zh) * 2018-09-11 2020-03-17 格拉默公司 车辆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04550B2 (en) 2017-03-28
WO2013061715A1 (ja) 2013-05-02
EP2772385B1 (en) 2017-12-20
JP5692536B2 (ja) 2015-04-01
EP2772385A4 (en) 2015-03-11
JP2013107624A (ja) 2013-06-06
US20140238188A1 (en) 2014-08-28
EP2772385A1 (en) 2014-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95762U (zh) 座椅驱动装置
CN101495342B (zh) 车辆座椅装置
CN207972552U (zh) 用于电动座椅的动力传输装置
JP2007527744A (ja) 多機能揺りかご及び電動式幼児用自動車
JP4083106B2 (ja) シートボルスタシステム装置および方法(seatbolstersystemapparatusandmeathod)
JP4880088B2 (ja) 多軸駆動装置
US7118171B2 (en) Seat assembly with folding head restraint and method for folding same
MX2008013621A (es) Vehiculos montables para niños que tienen mejores montajes de cambio.
CN102673430A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
CN108407672A (zh) 座椅驱动装置
CN106388354A (zh) 电动可调办公座椅
JP2008056161A (ja) 無蓋車両の後方視認装置
CN105059361B (zh) 方向盘总成及汽车
TWI237562B (en) Small electric vehicle
CN107985133A (zh) 座椅驱动装置
JP2005066092A (ja) 車両用自動ヘッドレスト装置
CN203805747U (zh) 座椅靠背联动型搁脚凳装置及具备它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JP2018197090A (ja) 乗物用キャノピ装置
JP2004181166A (ja) プラットホーム構造を利用した電動走行椅子
JP3994035B2 (ja) 操縦可能な歩行玩具
KR102666720B1 (ko) 차량의 다목적 시트 모듈 장치
CN207140858U (zh) 卡丁车的后轮制动机构
JP3529481B2 (ja) シートのパワー式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KR20220162513A (ko) 멀티포지션 시트
KR200351482Y1 (ko) 다기능 요람 겸 유아 전동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