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91201U - 步进电机 - Google Patents

步进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91201U
CN203691201U CN201320599819.5U CN201320599819U CN203691201U CN 203691201 U CN203691201 U CN 203691201U CN 201320599819 U CN201320599819 U CN 201320599819U CN 203691201 U CN203691201 U CN 203691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tator
stepping motor
arm
moto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998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将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eb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eb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eb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ebea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91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9120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5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bearing-shields or end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7/00Motors with rotor rotating step by step and without interrupter or commutator driven by the rotor, e.g. stepping motors
    • H02K37/10Motors with rotor rotating step by step and without interrupter or commutator driven by the rotor, e.g. stepping motors of permanent magnet type
    • H02K37/12Motors with rotor rotating step by step and without interrupter or commutator driven by the rotor, e.g. stepping motors of permanent magnet type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37/14Motors with rotor rotating step by step and without interrupter or commutator driven by the rotor, e.g. stepping motors of permanent magnet type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步进电机,仅通过组装就能够稳固地进行定子和前板以及端板的结合。具有通过带(500)使前板(210)和端板(310)从轴向的前后夹住定子的构造,带(500)在退让部(314、315)的部分弹性变形,通过该弹性变形,在臂部(501、502)作用有将带结合部(211、217)向带(500)的方向拽拉的张力。

Description

步进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定子与前板以及端板的结合的构造上有特征的步进电机。
背景技术
作为关于定子与前板以及端板的结合的构造的以往技术,公知有专利文献1~5记载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49-460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昭61-2247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27584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12516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1-135661号公报
在以往的构造中,需要用焊接、粘合、铆接等方法固定部件,在制造成本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仅通过组装就能够稳固地进行定子与前板以及端板的结合的步进电机。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步进电机的特征在于,具有利用第1板和第2板从轴向的前后夹住定子的构造,上述第1板具备多个带结合部,在上述第2板的与对置于上述第1板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接触带部,上述多个带结合部位于上述定子的侧面,向上述第2板侧延伸,并且在外侧具有卡合部,上述带部具备向上述第1板的方向延伸、并且与上述多个带结合部中的各上述卡合部卡合的多个臂部,通过上述多个臂部向上述卡合部的卡合,以将上述第2板及上述定子夹在该带部与上述第1板之间的状态,与上述第1板结合,上述带部进行弹性变形,通过该弹性变形,在上述多个臂部作用有将上述带结合部向上述带部的方向拽拉的力。
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轴向上使第1板、定子及第2板重叠的状态下,从第2板侧安装带部,使臂部与带结合部卡合,由此以在第1板与带部之间夹住定子和第2板的状态结合这些部件。根据该构造,通过使带部的臂部与第1板的卡合部卡合,来固定上述各部件的结合状态。因此,仅组装各部件,并之后组装带部,就能够进行定子与前板以及端板的结合。并且,利用臂部的弹性变形要复原的反作用力,生成第1板和第2板从轴向的前后夹住定子的力,来使利用第1板和第2板从轴向的前后夹住定子的构造更加稳固。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步进电机的基础上,在上述第2板设置有用于允许上述带部的上述弹性变形的退让部。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实用新型,通过准备允许带部弹性变形的退让部,能够有效地产生带部的弹性变形。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者2所述的步进电机的基础上,上述带部具有第1部分、和从该第1部分的外缘沿轴向延伸的上述多个臂部,上述第1部分与上述第2板的与对置于上述第1板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接触,上述第2板的、与上述多个臂部和上述第1部分这两者的边界部分对置的边缘部分,具有表面向后退让的形状,该向后退让的形状的部分作为上述退让部而构成。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产生带部的弹性变形。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步进电机的基础上,上述定子与上述第1板、以及上述定子与上述第2板,通过使凸部与凹部嵌合来进行定位。这里,凹部只要具有供凸部嵌合的凹陷就可以,可以是贯通至背侧的孔,也可以是带底的凹陷的形状。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步进电机的基础上,在上述带部和上述带结合部这两者中的一方设有爪部,在上述带部和上述带结合部这两者中的另一方设有供上述爪部钩挂的钩挂部。根据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实用新型,通过将爪部钩挂于钩挂部,来使带部与带结合部卡合,从而进行第1板、定子、第2板的结合。
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步进电机的基础上,对于上述爪部中的与上述钩挂部接触的部分而言,从周向观察的剖面形状具有离轴中心远的部分沿轴向伸出的形状。根据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实用新型,沿轴向伸出的形状的部分作为钩挂部的防脱部件而起作用,从而能够得到爪部与钩挂部的卡合状态难以被解除的构造。
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步进电机的基础上,对于上述爪部中的与上述钩挂部接触的部分而言,从周向观察的剖面形状具有在轴向上凹下的形状。根据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实用新型,通过在凹下的形状钩挂钩挂部,能够得到已钩挂的卡合状态难以被解除的构造。作为凹下的形状,能够例举将V型、凹型、U型横置的形状等。
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步进电机的基础上,上述多个臂部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通过使上述多个臂部弹性变形,能够从与上述带结合部卡合的状态取下上述带部。根据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实用新型,通过取下带部,能够解除第1板、定子、第2板的结合,从而能够将各部件分解。
技术方案9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步进电机的基础上,上述定子具有筒形状,在筒形状的上述定子的内侧具备以能够自由旋转的状态被收纳的转子,在上述转子与上述第1板之间、以及上述转子与上述第2板之间配置有橡胶垫圈。根据技术方案9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利用橡胶垫圈,来吸收转子相对于第1板以及第2板的轴向的晃动所引起的冲击。另外,通过利用该橡胶垫圈吸收冲击,从而抑制旋转时声音的产生、来自外部的冲击所引起的异响的产生。
技术方案10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步进电机的基础上,多个上述卡合部以及多个上述臂部配置于从轴向观察时呈等角度的位置。根据技术方案10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卡合部和臂部的卡合所实施的固定构造更稳定。
技术方案1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步进电机的基础上,具有通过使上述第1板的端面与基板接触来进行对该基板的安装的构造,上述卡合部位于从上述第1板的端面向上述第2板侧离开的位置,上述多个臂部的前端位于不到达上述第1板的端面的位置。根据技术方案1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使第1板与基板接触来将该步进电机对基板进行固定的构造中,卡合部和臂部的前端不与基板干涉。另外,因为臂部与卡合部的卡合是在该步进电机的侧面进行的,所以不会因存在基板而导致卡合状态的解除操作受制约。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得到仅通过组装就能够稳固地进行定子与前板以及端板的结合的步进电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步进电机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步进电机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步进电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步进电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6A是用于示意性表示带弹性变形的状态的、实施方式的步进电机的示意图。
图6B是将图6A中用虚线包围的部分a放大的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端板的立体图。
图8A是实施方式的端板的立体图。
图8B是实施方式的端板的立体图。
图9A是实施方式的带的立体图。
图9B是实施方式的带的俯视图。
图10A是实施方式的带的立体图。
图10B是实施方式的带的俯视图。
图11A是关于变形例的爪部与臂部的卡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11B是关于变形例的爪部与臂部的卡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11C是关于变形例的爪部与臂部的卡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11D是关于变形例的爪部与臂部的卡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11E是关于变形例的爪部与臂部的卡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11F是关于变形例的爪部与臂部的卡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11G是关于变形例的爪部与臂部的卡合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步进电机;200...前侧定子总成;210..前板;211...带结合部;212...爪部;213...端子部;214...端子销;214a...端子销的端部;214b...端子销的端部;215...凸台;216...基板固定用凸台;217...带结合部;218...端子部;219...端子销;220...外侧定子;221...圆环部;222...外筒部;222a...台阶部;223...极齿;224...孔部;230...绕线管;231...定子线圈;232...端子部;233...端子;240...内侧定子;241...圆环部;243...极齿;244...孔部;245...凸台;300...末端侧定子总成;310...端板;311...带接触部;312...带接触部;313...凸台;314...退让部;315...退让部;316...隆起部;318...凸台;319...凸台;320...外侧定子;321...圆环部;322...外筒部;322a...台阶部;323...极齿;324...孔部;330...绕线管;331...定子线圈;332...端子部;333...端子;340...内侧定子;341...圆环部;343...极齿;344...凸台;345...孔部;349...退让部;350...隆起部;351...退让部;400...转子;401...转子磁铁;402...转子部件;403...主轴;404...橡胶垫圈;405...橡胶垫圈;500...带;500a...背面部分;501...臂部;502...臂部;503...孔部;504...孔部;505...孔部;506...孔部;512...折弯部;513...折弯部;600...印刷基板;601...锥形部;602...返回部;603...返回部;604...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的构成)
在图1~图4表示有实施方式的步进电机100。步进电机100是爪极式步进电机。如图4所示,步进电机100具有将定子侧的构造即前侧定子总成200和末端侧定子总成300在轴向结合的构造。而且,在将前侧定子总成200与末端侧定子总成300在轴向结合的构造体的内侧,以能够旋转的状态收容图5所示的转子400。
(前侧定子总成200的构造)
如图4所示,前侧定子总成200由前板210、外侧定子220、绕线管230及内侧定子240构成。前板210是构成前侧壳体的近似圆板形状的部件,由注射成形而成的树脂构成。前板210具有从近似圆板形状的外缘部分沿轴向延伸的带结合部211。带结合部211具备爪部212。另外,在隔着轴的相反的一侧也设置有与带结合部211相同构造的带结合部217。带结合部211与后述的带500结合。通过使带结合部211与带500结合,来固定前侧定子总成200与末端侧定子总成300在轴向的结合状态。
前板210具有端子部213。在端子部213埋入有4根金属性的端子销214。端子销214具有与未图示的基板连接的端部214a、以及与连接有来自定子线圈231、331的布线的端子233、333接触的端部214b。另外,前板210具有端子部218。在端子部218埋入有2根端子销219。
在前板210设置有多个凸台215。凸台215是向后述的外侧定子220侧突出的凸部,并且将两种形状的凸台配置多个。凸台215通过与设置于外侧定子220的圆环部221的孔部224嵌合,来进行前板210与外侧定子220在轴向的结合,并且,得到两者不会相对绕轴旋转的无法转动的构造。孔部224是贯通至背侧的孔,作为与凸部亦即凸台215嵌合的凹部起作用。因此,孔部224也可以是有底的凹陷。这对于其它孔部也相同。
如图1~图3所示,在前板210设置有沿轴向形成有多个分割部(狭缝)的基板固定用凸台216。基板固定用凸台216通过被压入未图示的基板的孔,来将步进电机100固定于未图示的基板。此外,使用基板固定用凸台216将步进电机100固定到未图示的基板时,4根端子销214的端部214a与该基板接触,这4根端子销214通过焊接与该基板上的布线图案连接。另外,2根端子销219也一样与该基板连接。此外,符号218是对基板进行定位的定位销。通过定位销218与设置于基板侧的定位孔的嵌合,从而进行步进电机100相对于基板的定位。
外侧定子220是作为形成磁路的定子而起作用的部分,由电磁软铁或者是轧制钢板等磁性材料构成。外侧定子220具备平板状的形状的圆环部221、从圆环部221的外缘沿轴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的外筒部222、以及从圆环部221的内周侧的边缘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极齿223。
绕线管230为树脂制部件,其卷绕有定子线圈231。卷绕有定子线圈231的绕线管230配置于外侧定子220的外筒部222与多个极齿223之间的环状的空间(圆环状的空间)。绕线管230具备2处端子部232。在端子部232分别埋入有用于缠绕并连接定子线圈231的卷线的端部的金属制的端子233。这2根端子233与4根端子214中的2根端部214b分别接触。
内侧定子240具有与外侧定子220相同的材质,其具有平板状的形状的圆环部241、和从圆环部241的内周侧的边缘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极齿243。圆环部241的外缘与外侧定子220的外筒部222的内周面接触。在构成外侧定子220的外筒部222的边缘的部分的内侧,设置有与圆环部241的外缘接触的台阶部222a,在外筒部222嵌入圆环部241,能够得到外筒部222的内周面与圆环部241的外缘可靠地接触的构造。
在外侧定子220隔着绕线管230组装内侧定子240的状态下,极齿223、243位于绕线管230的内侧(轴中心侧),具有以存在缝隙的状态交错地啮合的位置关系。另外,在内侧定子240的圆环部241设置有孔部244,在该孔部244嵌合末端侧定子总成300的凸台344(在图3中能够看到其背侧)。通过在孔部244嵌合凸台344,来进行前侧定子总成200与末端侧定子总成300在轴向的结合,另外,能够得到两者不会相对绕轴旋转的无法转动的构造。此外,在孔部244的隔着轴的相反的一侧的位置,设置有凸台245。凸台245与末端侧定子总成300侧的孔部345嵌合。
(末端侧定子总成300的构造)
如图4所示,末端侧定子总成300由端板310、外侧定子320、绕线管330及内侧定子340构成。这里,外侧定子320是与外侧定子220相同的部件,以使轴向的朝向与外侧定子220反向的状态被使用。绕线管330是与绕线管230相同的部件,以使轴向的朝向与绕线管230反向的状态被使用。内侧定子340是与内侧定子240相同的部件,以使轴向的朝向与内侧定子240反向的状态被使用。
在图7表示有端板310。端板310是构成前侧的壳体的近似圆板形状的部件,由注射成形而成的树脂构成。在端板310的中心设置有凸台313,在凸台313的中央设置有供主轴403贯通的孔。端板310具有从内侧与带500的臂部501接触的带接触部311。带接触部311从内侧与臂部501接触,从内侧支承臂部501以使得在组装后臂部501变形,而臂部501不会从前板210脱落。在与带接触部311隔着轴成相反的一侧也设有具有相同功能的带接触部312。另外,在端板310,设置有与设于外侧定子320的孔部324嵌合的未图示的凸台部。
在从端板310的外缘沿轴向延伸带接触部311、312的角的部分、换言之在带接触部311、312的根部外侧的角的部分设置有退让部314、315。退让部314与315作为在该部分不使带500与端板310以及带接触部311、312接触的空间而被设置。
即,带500具有:与端板310的与对置于前板21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接触的由符号500a表示的背面部分;以及从该背面部分500a的外缘沿轴向延伸的臂部501、502。而且,在端板310的、与臂部501、502和背面部分500a这两者的边界部分对置的边缘部分,具有表面向后退让的形状,该向后退让的形状的部分作为退让部314、315而构成。在该退让部314、315的部分,带500的背面部500a与臂部501、502的边界附近成为从端板310的外缘稍微离开一点距离的状态,从而后述的带500能够弹性变形。即,在退让部314、315的部分,带500的背面部500a与臂部501、502均不与端板310接触,在带500的背面部500a与臂部501、502之间形成有缝隙。
外侧定子320具备平板状的形状的圆环部321、从圆环部321的外缘沿轴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的外筒部322、从圆环部321的内周侧的边缘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极齿323。
绕线管330为树脂制部件,卷绕有定子线圈331。卷绕有定子线圈331的绕线管330配置于外侧定子320的外筒部322与多个极齿323之间的空间。绕线管330具有2处端子部332。在端子部332分别埋入有缠绕并连接定子线圈331的卷线的端部的金属制的端子333。这2根端子333分别与端子214中的2根端部214b接触。
内侧定子340具有与外侧定子320相同的材质,其具有平板状的形状的圆环部341、从圆环部341的内周侧的边缘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极齿343。圆环部341的外缘与外侧定子320的外筒部322的内周面接触。在构成外侧定子320的外筒部322的边缘的部分的内侧,设置有与圆环部341的外缘接触的与附图标记222a相同的台阶部。
在外侧定子320隔着绕线管330组装了内侧定子340的状态下,极齿323、343位于绕线管330的内侧,具有以存在缝隙的状态交错地啮合的位置关系。另外,在内侧定子340的圆环部341设置有凸台344(在图4中能看见其背侧)、孔部345。凸台344与前侧定子总成200的孔部244嵌合,孔部345与前侧定子总成200的凸台245嵌合。
(带)
带500是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构成的近似“コ”字形状的部件。带500具有与端板310的与对置于前板21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背面)接触的背面部分500a、和从背面部分的外缘沿轴向延伸的臂部501、502。在带500的背面部分500a设置有孔部505。孔部505与端板310的凸台313嵌合。带500在两侧具备沿轴向延伸的臂部501、502。在臂部501设置有矩形的孔部503。在孔部503钩挂前板210所具备的带结合部211的爪部212,由此带结合部211与臂部501卡合。同样,臂部502设置有矩形的孔部504。在孔部504钩挂并卡合前板210的带结合部217的图中隐藏的爪部。
这里,以使带结合部211与孔部503的卡合、以及带结合部217与孔部504的卡合较紧的方式调整各部分的尺寸。即,以在上述的卡合时向臂部501、502施加张力的方式调整各部分的尺寸。这样,产生臂部501、502强力地拉动前板210的作用力,从而使得在带500与前板210之间夹住构成定子的各部件而一体化的构造更稳固。即,在该构造中,由于臂部501、502向带结合部211、217的方向被拉动,从而在退让部314、315的部分,带500稍微弯曲,由于其弹力而产生臂部501、502将带结合部211、217向带500的方向拉动的力。通过该张力,前板210与端板310以在之间夹持多个部件的状态,在轴向相互施力,从而成为牢固结合的状态。该结合的力起因于带500的弹性变形要复原的反作用力,从而能够成为难以产生松缓的状态。
在图2所示的已结合的状态下,从端板310侧观察(也就是图4的视点)时,臂部501、502的前端位于不到达前板210的端面(露出面)的位置,并且臂部501的相对于带结合部211的卡合部分也位于不到达前板210的端面(露出面)的位置。即,在从前板210的端面(露出面)向端板310的方向离开的位置,有臂部501、502的前端的位置、以及臂部501的相对于带结合部211的卡合部分的位置。这在带结合部217一侧也一样。
从轴向观察的臂部501、502与带结合部211、217的角度位置为等角的位置(该情况为180°的角度位置)。通过将从轴向观察的臂部501、502与带结合部211、217的角度位置设为等角的位置,能够稳定使用带500固定的构造。此外,进行卡合的位置的数量并不限定于2处,也可以是3处以上。例如,在3处设置臂部和带结合部的构造的情况下,优选使从轴向观察的角度位置成为每隔120°的位置。
(转子)
在图5表示有转子400。转子400具有圆筒形状的转子磁铁401。转子磁铁401具有固定于转子部件402的外周、并在周向上交替地被磁化为NSNS的磁极的构造。在转子400(转子部件402)的轴中心,固定有成为旋转轴的主轴403。如图1所示,主轴403穿过设置于前板210与端板310的孔,通过与其内周面直接接触而以能够自由旋转的状态被轴支承。此外,主轴经由滚动轴承等轴承装置,也能够以可自由旋转的状态保持于前板210与端板310。
在主轴403安装有具有橡胶制的圆筒形状的橡胶垫圈404、405。橡胶垫圈404位于转子400与前板210之间,橡胶垫圈405位于转子400与端板310之间。转子400的轴向的晃动所引起的冲击被橡胶垫圈404、405吸收。
(组装顺序的一个例子)
以下,对组装步进电机100的顺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如图4所示,预先将定子线圈231卷绕于绕线管230,另外还预先形成针对端子233的缠绕布线。这对于绕线管330也相同。接着,组装前侧定子总成200和末端侧定子总成300。
首先,使外侧定子220与内侧定子240以在中间隔着绕线管230的状态在轴向结合。接下来,使外侧定子220与前板210在轴向结合。这时,使凸台215与孔部224嵌合,进行绕轴的外侧定子220(以及内侧定子240)与前板210的对位,得到无法绕轴转动的构造。这样,得到前侧定子总成200。
另外,使外侧定子320和内侧定子340以在中间隔着绕线管330的状态在轴向结合。接下来,使外侧定子320与端板310在轴向结合。这时,使端板310侧的未图示的凸台与孔部324嵌合,进行绕轴的外侧定子320(以及内侧定子340)与端板310的对位,得到无法绕轴转动的构造。这样,得到末端侧定子总成300。
接下来,在将转子400收纳在内侧的状态下,使前侧定子总成200与末端侧定子总成300在轴向接触。这时,使凸台344与孔部244嵌合,并且,使凸台245与孔部345嵌合(参照图4)。这样,进行绕轴的前侧定子总成200与末端侧定子总成300的对位,得到无法绕轴转动的构造。然后,如图3所示,从末端侧定子总成300侧安装带500,使爪部212钩挂并卡合于孔部503的内侧的边缘。在孔部504也进行相同的卡合。这时,在退让部314、315的部分,使带500稍微弹性变形。这样,带500固定于前板210,从而得到在带500与前板210之间夹持构成定子的各部件而一体化的构造。
(优势)
如上所述,步进电机100具有如下构造,即,利用作为第1板的前板210和作为第2板的端板310从轴向前后夹持定子的构造。在该例子中,定子由外侧定子220、绕线管230、内侧定子240、外侧定子320、绕线管330、以及内侧定子340构成。前板210具备带结合部211、217,端板310的与对置于前板21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接触带50,带结合部211、217位于定子的侧面,向端板310侧延伸,并且在外侧具备作为卡合部的爪部(例如符号212)。带500具备向前板210的方向延伸并且分别与带结合部211、217的爪部卡合的臂部501、502,通过与臂部501、502的爪部(例如,符号212)卡合,以将定子与端板310夹在该带部与前板210之间的状态与前板210结合。带500在退让部314、315的部分弹性变形,通过该弹性变形,在臂部501、502作用将带结合部211、217向带500的方向拉动的张力。
根据该构造,通过组装各部件、最终安装带500,来使各部件一体化,从而得到图1以及图2所示的构造。这时,不需要进行基于焊接的固定作业、基于铆接的固定作业,而是在使部件彼此接触并结合的状态下,将该状态最终通过带500的安装而进行固定。因此,简化作业,另外不需要用于进行焊接、铆接的工作装置。特别是,因为带500的构造简单,所以可以得到能够以高精度可靠地进行组装的构造。
另外,通过在端板310设置退让部314、315,能够得到带500难以变得松弛的构造。以下,对该点进行说明。在图6A表示有实施方式的步进电机100的示意图。在图6B表示有将图6A中由虚线包围的部分a放大的部分。
如上述那样,以使得带结合部211与孔部503的卡合、以及带结合部217与孔部504的卡合较紧的方式调整各部的尺寸。因此,在组装后的状态下,臂部501、502被施加图6A以及图6B中纸面下方向的张力。这里,因为设置有退让部314、315,所以由于上述的张力,带500的符号610的部分如图示那样弹性变形。这在退让部315的部分中也相同。此外,在图6B的符号610的部分夸张表示带500的弹性变形的样子。
由于在带500产生符号610所示的弹性变形,所以臂部501产生向图6B的上方(箭头611的朝向)拉动的力,由此能够得到前板210经由爪部212被带500向图的上方拉动而被施力的状态。换句话说,通过在符号610的部分产生的带500的弹性变形,能够得到前板210与端板310在轴向被施力而结合的状态。
假设不设置退让部314、315,则因为没有带500变形的余量,所以带结合部211、217与孔部503、504的卡合变得困难,另外,即便在强行进行卡合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产生导致臂部501、502向外侧打开,或者即使能够暂时卡合,之后臂部501、502也被打开而卡合状态被解除这样的不良情况。与此相对,在设置了退让部314、315的情况下,利用因带500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反作用力,能够得到前板210与端板310的结合难以产生松弛的构造。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通过使凸台与孔部嵌合,能够得到定位和无法转动的构造,从而仅靠依次组装部件这样的简单的作业,就能够正确地确定各部件间的位置关系。另外,带500具有弹性,在临时组装之后,能够取下带500。通过取下带500,能够将仅接触的各部件取下,从而部件的更换、再利用变得容易。例如,在基板安装了步进电机100的状态下,能够取下带500,取出转子400。通过能够将该转子400取下的构造,不限于OA、FA、车载,能够以所有的用途进行分解、返工、再利用。
另外,步进电机100因为能够直接安装于基板,所以能够实现省空间化。另外,通过采用橡胶垫圈404、405能够吸收轴向的晃动所引起的冲击。
另外,爪部212设置于沿轴向离开圆环部210的端面的位置,所以在将圆环部210按压并接触于基板的状态下,能够得到爪部212以及带500的臂部501、502不与基板上的电子部件干涉的构造,从而能够确保基板上的安装部件的空间。另外,从端板侧观察时,因为臂部501、502的前端位于不到达前板210的端面(露出面)的位置,所以在将前板210按压至基板的状态下,能够解除臂部501与带结合部211的卡合,从而能够取下带500。
(变形例)
在图8A表示有端板310的其它例子。在图8A所示的例子中,在中心附近设置隆起部316,将其外侧(径向外侧)作为低一层的圆环状的退让部349。另外,配置凸台318、319,用该部分支承带500。在该例中,也能够进行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的带500的变形,从而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在图8B表示有端板310的其它例子。在图8B所示的例子中,设置外径比图8A的隆起部316的外径更大的隆起部350,将最外周的部分作为低一层的圆环状的退让部351。在该例中,也能够进行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的带500的变形,从而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在图9A以及图9B表示有在带500上设置了折弯为圆弧形状的弯曲部510、511的例子。在该情况下,与没有设置弯曲部510、511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确保允许臂部501、502沿轴向位移的带500的变形范围大。另外,由弹性变形引起的臂部501、502的拉动前板210的力所作用的方向,以更高精度成为沿轴向的方向,从而能够使前板210与端板310的结合更稳固。该构造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弯曲部510、511,即使在端板310侧不设置退让部314、315,也能确保已组装的状态下的带500能够弹性变形的余量。
在图10A以及图10B举例表示有在带500设有将背面部分500a的两侧向离开前板210的方向折弯的折弯部512、513的情况。该情况下,与没有设置折弯部512、513的情况相比较,也能够确保允许臂部501、502沿轴向位移的带500的变形范围大。另外,在该构造的情况下,即使在端板310侧不设置退让部314、315,也能够确保已组装的状态下的带500的能够弹性变形的余量。
(其它)
也可以在外侧定子220、320上具有供带结合部211、217以及带接触部311、312嵌合的切口部。也可以在将端板310的凸台313、314嵌入孔部506、506之后,在带500焊接凸台313、314。在图示的例子中,带500通过2点与前板210卡合、固定,但是也可以是通过3点以上的部分进行相同的卡合构造的构造。也可以是如下构造,即,通过在端板310侧的带接触部311、312配置爪部,并从前侧安装带,来进行整体的固定。另外,还可以是如下构造,即,在带500的臂部501、502的内侧设置爪部,在带结合部211、217一侧设置用于钩挂该爪部的部分。
以下,对爪部212的变更进行说明。在图11A~图11G示意性地表示有从周向观察的爪部与臂部的卡合状态。在图11A~图11C表示有将爪部212中的与臂部501的孔部503的边缘503a接触的部分设为锥形部601的例子。锥形部601其从周向观察的剖面的形状具有随着朝向带500的方向而向离开轴中心的方向倾斜的形状。根据该构造,如图11B和图11C所记载那样,即使有轴向的层叠部件公差的影响,其也被锥形部601吸收,从而抑制晃动的产生。即,即使因轴向的层叠部件公差而成为图11B的状态、或者是成为图11C的状态,因为锥形部601是斜面,所以能够维持爪部212钩住孔部503的卡合状态。
图11D中是在图11A~图11C中的锥形部601的最远离轴中心的部分设置沿轴向伸出的返回部602的构造的例子。由于有返回部602,所以能够得到爪部212钩住孔部503的卡合状态难以被解除的构造。
在图11E表示有设置了返回部603的例子。返回部603设定为沿轴向的突出长度比返回部602的长。在图11F中,表示有因轴向的层叠部件公差而从图11E的状态开始臂部501的前端从带结合部211稍微浮起的状态。即使是这样的情况,由于臂部501的前端沿锥形部601的斜面移动,所以如图11F所示,维持爪部212与孔部503的卡合状态。
在图11G表示在爪部212设置了沿轴向凹下的凹陷部604的例子。在该情况下,在凹陷部604钩挂并卡合臂部501的前端。该构造也成为难以解除爪部212与孔部503的卡合状态的构造。此外,通过在图11D以及图11E的情况下也设置返回部602、603,也能够成为在其下部形成有凹陷部的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各种变形,本实用新型的效果也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即,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规定的内容以及从其等效物导出的本实用新型的概念性思想和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的追加、变更以及部分的删除。
工业上的利用可行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步进电机。

Claims (11)

1.一种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利用第1板和第2板从轴向的前后夹住定子的构造, 
所述第1板具备多个带结合部, 
在所述第2板的与对置于所述第1板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接触带部, 
所述多个带结合部位于所述定子的侧面,向所述第2板侧延伸,并且在外侧具有卡合部, 
所述带部具备向所述第1板的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多个带结合部中的各所述卡合部卡合的多个臂部,通过所述多个臂部向所述卡合部的卡合,以将所述第2板及所述定子夹在该带部与所述第1板之间的状态,与所述第1板结合, 
所述带部进行弹性变形,通过该弹性变形,在所述多个臂部作用有将所述带结合部向所述带部的方向拽拉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板设置有用于允许所述带部的所述弹性变形的退让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部具有第1部分、和从该第1部分的外缘沿轴向延伸的所述多个臂部,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第2板的与对置于所述第1板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接触, 
所述第2板的、与所述多个臂部和所述第1部分这两者的边界部分对置的边缘部分,具有表面向后退让的形状,该向后退让的形状的部分作为所述退让部而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与所述第1板、以及所述定子与所述第2板,通过使凸部与凹部嵌合来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带部和所述带结合部这两者中的一方设有爪部,在所述带部和所述带结合部这两者中的另一方设有供所述爪部钩挂的钩挂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爪部中的与所述钩挂部接触的部分而言,从周向观察的剖面形状具有离轴中心远的部分沿轴向伸出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爪部中的与所述钩挂部接触的部分而言,从周向观察的剖面形状具有在轴向上凹下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臂部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通过使所述多个臂部弹性变形,能够从与所述带结合部卡合的状态取下所述带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具有筒形状, 
在筒形状的所述定子的内侧具备以能够自由旋转的状态被收纳的转子, 
在所述转子与所述第1板之间、以及所述转子与所述第2板之间配置有橡胶垫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卡合部以及多个所述臂部配置于从轴向观察时呈等角度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通过使所述第1板的端面与基板接触来进行对该基板的安装的构造, 
所述卡合部位于从所述第1板的端面向所述第2板侧离开的位置,所述多个臂部的前端位于不到达所述第1板的端面的位置。 
CN201320599819.5U 2012-12-19 2013-09-25 步进电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9120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6974 2012-12-19
JP2012276974A JP6066713B2 (ja) 2012-12-19 2012-12-19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91201U true CN203691201U (zh) 2014-07-02

Family

ID=50878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99819.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91201U (zh) 2012-12-19 2013-09-25 步进电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61518B2 (zh)
JP (1) JP6066713B2 (zh)
CN (1) CN203691201U (zh)
DE (1) DE10201311449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4975A (zh) * 2017-12-20 2019-06-28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用定子以及电动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82942A (ja) * 2013-10-24 2015-04-27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Pm型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6452996B2 (ja) * 2014-05-29 2019-01-16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表面実装用モータ
GB2545268B (en) * 2015-12-11 2019-04-03 Dyson Technology Ltd An electric motor
GB2545413B (en) 2015-12-11 2019-04-03 Dyson Technology Ltd A stator assembly
KR102466583B1 (ko) * 2016-10-14 2022-11-15 로베르트 보쉬 게엠베하 전기 기계의 권선을 인쇄 회로 기판과 전기 접촉하는 방법
JP6877190B2 (ja) * 2017-03-03 2021-05-26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EP3835530B1 (de) * 2019-12-09 2023-11-22 dormakaba Deutschland GmbH Türantrieb mit einer motoreinheit, aufweisend eine vorteilhafte elektrische beschal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46003Y1 (zh) 1967-03-29 1974-12-17
JPS4946003A (zh) 1972-09-11 1974-05-02
JPS5014138U (zh) * 1973-06-07 1975-02-14
JPS6122473Y2 (zh) 1978-02-02 1986-07-05
JPS61224773A (ja) 1985-03-29 1986-10-06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感熱転写階調制御装置
US5187400A (en) * 1990-11-16 1993-02-16 Asmo Co., Ltd. Vibration-proof stepping motor with built-up stator
JPH09191630A (ja) * 1995-12-29 1997-07-22 Nippon Seiki Co Ltd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H11275848A (ja) 1998-03-19 1999-10-08 Seiko Epson Corp スクリュー付きモータ
JP2001317970A (ja) * 2000-05-10 2001-11-16 Yazaki Corp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及び該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を用いた計器並びに該計器の組み立て方法
JP4048703B2 (ja) * 2000-08-11 2008-02-2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キャップ固定方法
FR2813719B1 (fr) * 2000-09-06 2003-08-15 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 Ltd Moteur electrique equipe de moyens de deverrouillage automatique des balais d'alimentation
US6707203B2 (en) * 2001-11-09 2004-03-16 Pem Management, Inc. Electric motor with integral attachment means
JP4047317B2 (ja) * 2004-09-14 2008-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2011135661A (ja) 2009-12-24 2011-07-07 Minebea Co Ltd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5447951B2 (ja) * 2009-12-11 2014-03-19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US8384261B2 (en) 2009-12-11 2013-02-26 Minebea Co., Ltd. Stepping motor including a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 stator yoke and a front plate
CN103546013A (zh) * 2010-06-11 2014-01-29 日本电产伺服有限公司 旋转电机
JP6100509B2 (ja) * 2012-02-29 2017-03-22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4975A (zh) * 2017-12-20 2019-06-28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用定子以及电动阀
CN109944975B (zh) * 2017-12-20 2020-10-16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用定子以及电动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21242A (ja) 2014-06-30
JP6066713B2 (ja) 2017-01-25
US20140167534A1 (en) 2014-06-19
US9461518B2 (en) 2016-10-04
DE102013114494A1 (de) 2014-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91201U (zh) 步进电机
CN203482024U (zh) 步进马达
CN114429734A (zh) 折叠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JP3568364B2 (ja) 回転電機のコア
JP2013197567A (ja) リアクト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353063A (ja) 永久磁石形モータ
JP2006327656A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外装シート及びその装着方法
US8558898B2 (en) Image blur correction apparatus mounted on optical equipment,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N105308361A (zh) 带安装工具
CN101420832B (zh) 旋转定位结构及电子装置
JP2014075907A (ja) モータのステータ構造、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のステータ構造の製造方法
US9263922B2 (en) Stepping motor having a band holding two stator end plates
JP5893947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および送風機
US20120212081A1 (en) Step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JP4575515B1 (ja) スピーカ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CN101588088A (zh) 电机
CN101924404B (zh) 马达及马达的磁铁固定用弹簧
JP4391886B2 (ja)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JP2009137497A (ja) 電子部品取付け部材およびタイヤ内面への電子部品取り付け方法。
CN201089674Y (zh) 圆盘
JP3160434U (ja) 締付帯の緊締金具
CN103688446A (zh) 用于电动机的动子的环形元件
JP2008054405A (ja) タービン発電機
DE502008000058D1 (de) Motorträge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JP2006158070A (ja) 回転電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