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44240U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44240U
CN203444240U CN201320214222.4U CN201320214222U CN203444240U CN 203444240 U CN203444240 U CN 203444240U CN 201320214222 U CN201320214222 U CN 201320214222U CN 203444240 U CN203444240 U CN 203444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housing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2142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岛龙一
近藤宏史
加藤靖弘
林将芳
末安雅人
远山玲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000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6436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396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400468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44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442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75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 G03G15/5087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for receiving image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9Mounting or support of components or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75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 G03G15/5091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for user-identification or authoris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57Wireless connection means, e.g. RF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48Type of connection
    • H04N2201/0055By radi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包括:感光构件;充电器;曝光单元;转印构件;定影单元;壳体;排出盘;天线部;通讯单元;其中,当所述天线部和所述充电器被投影至水平面时,投影至所述水平面的所述天线部相对于投影至所述水平面的所述充电器偏移,所述水平面平行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底侧,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底侧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所述上侧相反。根据上述图像形成设备,由于能够使天线部和通讯设备的无线通讯良好地达到,所以能够使利用通讯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性提高。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短距离无线通讯用的天线部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图像形成设备和便携设备之间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成为可能。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03572号公报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短距离无线通讯中使用的天线部的配设位置不恰当时,利用便携设备等通讯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性就会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点,目的在于提高利用通讯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性。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所述目的,包括: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被构造成在片状物上形成图像;壳体,所述壳体容纳所述图像形成单元;排出盘,所述排出盘被构造成接收来自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所述片状物;天线部,所述天线部布置在所述壳体中,用于短距离无线通讯;和通讯单元,所述通讯单元布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所述上侧上的位置,所述通讯单元被构造成接收通讯装置,所述通讯装置与所述天线部用于短距离无线通讯。通过使通讯单元位于图像形成单元的上侧,使用者能够容易地确认通讯单元的位置,将通讯终端接近通讯单元的操作能容易地进行。
另外,“短距离无线通讯”是指例如最大1米程度的范围内的无线通讯。
顺便说的是,所述各单元等的符号是表示和在后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具体的单元等的对应关系的一例,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述各单元等的符号所表示的具体的单元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中央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水平面的投影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变形例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的I-I线截面图。
图11是图10的II-II线截面图。
图12是供纸盒的立体图。
图13是概略表示喷墨打印机的电气构成的框图。
图14是表示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终端设置部的构成的图。
图15是表示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终端设置部的构成的图。
图16是表示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终端设置部的构成的图。
图17是表示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终端设置部的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的“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例。即,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范围等不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所表示的具体的单元或构造等。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基于附图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1.图像形成设备的概略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壳体103构成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外观样式面。如图2所示,在装置主体内即在壳体103内,收纳有在纸张等片状物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105。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单元105是具有感光构件105A、充电器105B、曝光单元105C、转印构件105D以及定影单元105E等的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中的黑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
感光构件105A承载显影剂图像。充电器105B使感光构件105A带电。曝光单元105C通过对带电的感光构件105A的表面进行曝光,从而,在感光构件105A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影。并且,向形成有静电潜影的感光构件105A供给带电荷的显影剂时,显影剂图像被承载在感光构件105A的表面。
转印构件105D是将感光构件105A所承载的显影剂图像复印到片状物上的单元,其被配设在和感光构件105A相对的位置。定影单元105E使被转印在片状物上的显影剂图像定影。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单元105E是加热显影剂并使显影剂在片状物上溶接的加热方式的定影单元。
并且,完成图像形成的片状物从排出口107A被排出到排出盘107并被载置。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出口107A在壳体103的后方侧上部且向前方侧开口。排出盘107由越靠近排出口107A越低地倾斜的倾斜面构成。
另外,在壳体103内图像形成单元105的下方侧配设有供纸盘109,该供纸盘109设置有可载置多张片状物的载置部109A。该供纸盘109装拆自如地被安装在装置主体即壳体103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供纸盘109在前后方向移动,从而使供纸盘109相对壳体103能够装拆。
并且,供纸盘109上以层叠状态载置的片状物从层叠方向上端侧依次向图像形成单元105供给。
2.短距离无线通讯用的天线部
如图2所示,在壳体103内配设有具有短距离无线通讯用的天线部111A的通讯基板111。并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设备101中,通过便携设备等通讯设备(未图示)和天线部111A进行短距离无线通讯,从而,例如可以进行以下行为。
即,(a)通过通讯设备的操作部操作图像形成设备101。(b)应当形成在片状物上的图像数据无须通过计算机等而可以直接地从通讯设备发送到图像形成设备101进行印刷。或者(c)通过通讯设备的拥有者进行认证,从而,对于该拥有者执行预先被许可的动作,禁止该许可动作以外的动作等。
另外,如图1所示,壳体103的外表面的对应天线部111A的通讯部111B,其被设置在从上方侧能够看到该通讯部111B的位置。
即,在通讯部111B的至少上方侧,没有设置构成图像形成设备101的部位,呈空间状。因此,从通讯部111B的上方侧到通讯部111B的部位上没有遮断使用者视线的部件,使用者能够从上方侧看到通讯部111B。
具体地说,通讯部111B被设置在壳体103中前表面侧的上表面。并且,在壳体103的前表面侧,被设置有通过使用者被操作的操作部113。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讯部111B至少在壳体103前后方向上设置在和操作部113相同侧。
更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讯部111B被设置在在壳体103的前后方向上相对排出盘7向前方侧错开的位置。另外,“在壳体103的前后方向上的前表面侧”是指,例如相对前后方向中央而设置有操作部113的侧。
因此,天线部111A以及充电器105B向水平面投影时,则被投影在水平面的天线部111A是如图3所示,相对被投影在水平面的充电器105B偏移。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投影在水平面的天线部111A位于隔着被投影在水平面的充电器105B而和被投影在水平面的定影单元105E相反的一侧。
另外,如图2所示,通讯部111B形成为水平的平面状。另外,“水平”是指通讯设备载置在通讯部111B时,通讯设备不会从通讯部111B即壳体103滑落程度的水平。另外,“平面状”是指通讯设备载置在通讯部111B时,通讯设备不发生较大拍击的程度的平面状。
另外,在壳体103的前表面设置有开口部103A以及前盖103B。开口部103A使壳体103内外连通。前盖103B组装在壳体103上且可在封闭开口部103A的位置和打开开口部103A的位置之间移位。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盖103B通过以下端侧为中心摇动移位,从而开关开口部103A。
并且,天线部111A被配设在比前盖103B的上端更上方侧。即,天线部111A从开口部103A的开口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后方向)看时,位于从开口部103A的外缘部向外侧错位的部位。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开口部103A是进行处理单元105F的装拆作业或堵塞的片状物的除去作业等用的作业口。顺便说的是,处理单元105F是指收纳感光构件105A以及显影剂等的壳体。
3.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特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讯部111B被设置在从上方侧能够看到该通讯部111B的位置上,所以能够容易地使智能手机等通讯设备靠近或者接触通讯部111B。因此,由于能够使天线部111A和通讯设备之间实现良好的无线通讯,所以能够使利用通讯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性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天线部111A配设成使被投影在水平面的天线部111A相对被投影在水平面的充电器105B偏离,所以,能够使天线部111A和充电器105B之间的距离成为比较大的距离。因此,能够抑制天线部111A接受来自充电器105B的电气噪声。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天线部111A配设成使被投影在水平面的天线部111A位于隔着被投影在水平面的充电器105B而和被投影在水平面的定影单元105E相反的一侧,所以,能够使天线部111A从定影单元105E隔着间隔。因此,采用加热方式的定影单元105E的情况下,能够保护天线部111A免受定影单元105E的热量的伤害。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讯部111B被设置在相对排出盘107偏移的位置,所以,能够预先防止排出盘107上载置的片状物成为障碍,使通讯设备无法靠近或者接触通讯部111B这样的不良状况的产生。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讯部111B位于前表面侧的上表面,所以使用者能够容易地使通讯设备靠近或者接触通讯部111B。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讯部111B形成为水平的平面状,所以可以将通讯设备以载置在通讯部111B的状态放置。因此,由于使用者无需继续保持通讯设备,所以能够使图像形成设备的使用容易性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天线部111A被配设在比前盖103B的上端更上方侧,所以无论前盖103B的位置怎样,使用者都能够容易地使通讯设备靠近或者接触通讯部111B。
即,通讯部111B被设置在如前盖103B那样的可动部件上时,则通讯部111B的位置根据该可动部件的状态发生移位,所以难以使通讯设备靠近或者接触通讯部111B。
(第2实施方式)
虽然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讯部111B在壳体103的前后方向上被设置在相对排出盘107向前方侧偏移的位置,但是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通讯部111B设置于在壳体103的左右方向上相对排出盘107偏移的位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讯部111B形成为越向前表面侧越变低的倾斜面状。并且,在通讯部111B的下端侧设置有保持通讯设备的保持部111C。
另外,壳体103中构成通讯部111B的倾斜面是一体成形在构成壳体103的顶盖103C上,或者是和顶盖103C分体成形部件和顶盖103C组装而成的等,其构成不是关键。
并且,由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讯部111B形成为越向前表面侧越变低的倾斜面状,所以,例如在通讯设备上设置有显示部时,使用者在通讯部111B上载置有通讯设备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看清楚该显示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通讯部111B的下端侧设置有保持通讯设备的保持部111C,所以使用者无需继续保持通讯设备。因此,可以使图像形成设备的使用容易性提高。
另外,在图4中,虽然通讯部111B被设置在后表面侧,即比前后方向中央靠后方侧,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将通讯部111B设置在前表面侧。
另外,在图4中,虽然通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凹槽构成保持部111C,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通过从顶盖103C向上方侧突出的突起部等构成保持部111C、将顶盖103C的平面直接作为保持部111C使用、或者废除保持部111C等。
(第3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将本实用新型适用在一体化有读取部120的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实施方式,该读取部120读取原稿所记载的图像信息。
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103构成为具有第1壳体部131以及第2壳体部132等。第1壳体部131是被图像形成单元105收纳的壳体部,是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的部位。
第2壳体部132是收纳读取部120、并且位于在第1壳体部131的上方侧隔着空间130A的部位的壳体部。即,读取部120位于在排出盘7的上方侧隔着空间130A的部位。
另外,在第2壳体部132的从读取部120偏移的位置上,构成第2壳体部132的一部分,并且设置有具有操作部113的操作面板132A。并且,操作面板132A上设置有通讯部111B。
因此,读取部120以及天线部111A向水平面投影时,被投影在水平面的天线部111A相对被投影在水平面的读取部120偏移。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面板132A相对读取部120向前方侧偏离,并且操作面板132A被设置在从上方侧能够看到的位置。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读取部120不会成为阻碍,使用者能够容易地使通讯设备靠近或者接触通讯部111B。
并且,由于通讯部111B被设置在设置于第1壳体部131的上方侧的第2壳体部132上,所以使用者能够使通讯设备容易地从上方侧靠近或者接触通讯部111B。
另外,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讯部111B构成为和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倾斜面状,但是没有设置保持部111C。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在通讯部111B的下端侧设置保持部111C,或者将通讯部111B做成水平面状等。
另外,例如图6所示,在设置保持部111C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在设置从操作面板132A的上表面向下方侧凹陷的凹陷部分111D、并且通讯部111B的下端侧或者通讯部111B整体位于凹陷部分111D的底部。这样的构成时,由于通讯设备能够嵌入凹陷部分111D,所以该凹陷部分111D能够作为保持部111C发挥功能。
(第4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第2壳体部132上设置有通讯部111B,但是本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在第1壳体部131的从上方侧能够被看到的位置设置通讯部111B。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读取部120以及天线部111A向水平面投影时,被投影在水平面的天线部111A相对被投影在水平面的读取部120偏移。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读取部120不会成为阻碍,使用者能够容易地使通讯设备靠近或者接触通讯部111B。
虽然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单元是黑白电子照片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彩色电子照片方式、或者黑白或彩色的喷墨方式等任一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
另外,短距离无线通讯的具体的利用形态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利用形态,也可以是其他的利用形态。
例如,具有液晶面板面板等显示部的通讯设备中,也可以是通过短距离无线通讯将通讯设备的显示部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显示部发挥功能的利用样态。并且,通过将通讯设备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显示部使用,从而能够实现从图像形成设备省略显示部的构成,因此,能够实现图像形成设备制造成本的减少。
(第5实施方式)
图8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图。另外,在图8所示喷墨打印机被使用时的设置状态下,定义了上下、左右、前后各方向。
如图8所示,喷墨打印机1(记录装置)具有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打印机壳体2(壳体)和转动自如地被安装在该打印机壳体2的盖子3。在打印机壳体2的前方,形成有由打印机壳体2的上壁2a、侧壁2b、2c、底壁2d包围形成的开口。如图10所示,在上壁2a的上表面,以水平的姿势配置有集成关于喷墨打印机1的控制的各种各样电路的控制基板29。另外,在图11中,省略上壁2a、控制基板29进行图示。
如图10、图11所示,在打印机壳体2中收容有:在记录用纸100(被记录媒体)上记录图像等的打印部4(记录部);向打印部4供给记录用纸100的供纸机构5;将由打印部4被记录的记录用纸100排出的排出部6;进行打印部4的喷墨头18维护的维护单元7;以及读取被记录在记录用纸上的图像或文字等的扫描部8。另外,在打印机壳体2的上表面的前方,配置有用于接受使用者对喷墨打印机1的各种操作的操作面板9。另外,对于各部分的构成将在后文中说明。
如图8、图11所示,在打印机壳体2的前表面的右端安装有开关盖10,在该开关盖10的后方配置有安装墨盒11的保持架12。该保持架12具有4个盒安装部12a,这4个盒安装部12a安装有能够从前方分别卸下的储存四个颜色(青(C)、深红色(M)、黄色(Y)、黑(BK))的墨的四个墨盒11。
如图8所示,盖子3在打印机壳体2的上方覆盖打印机壳体2的上表面,其配置在比打印机壳体2的操作面板9靠后的后方。另外,盖子3通过设置在其后端部上的未图示的旋转轴而安装在打印机壳体2上,且安装成可以以旋转轴为中心相对打印机壳体2上下转动自如。
如图10所示,供纸机构5具有安装在打印机壳体2的供纸盒15和从该供纸盒15取出记录用纸100的拾取辊16。供纸盒15具有保持被累叠的记录用纸100的主盘15a和设置在该主盘15a的上方、将由后述打印部4记录的记录用纸100排出的排纸盘15b。拾取辊16被配置在主盘15a的上方,其构成为以被设置在打印机壳体2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自如,且通过被供纸电机80(参照图13)驱动从而从供纸盒15的主盘15a一张一张地取出记录用纸100。通过拾取辊16取出的记录用纸100沿着在供纸盒15的顶端部所设置的倾斜面15c被向上方推,并供给打印部4。
如图10、图11所示,打印部4被配置在打印机壳体2内,在记录用纸100上进行记录。打印部4被配置在供纸机构5的上方。另外,打印部4具有在左右方向(扫描方向)上能够往复移动的支架17、被搭载在支架17上的喷墨头18、将记录用纸100沿着水平面向前方(排出方向)输送的输送机构19等。
在打印机壳体2内,支撑记录用纸100的稿台20设置为呈水平姿势。在该稿台20的上方,设置有和扫描方向平行地延伸的2个导轨21、22。并且,支架17通过被支架驱动电机78(参照图13)驱动,从而在和稿台20上的记录用纸100相对的区域中沿着2根导轨21、22向扫描方向(左右方向)移动。
另外,喷墨头18在和稿台20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支架17的下部。该喷墨头18的下表面成为多个喷嘴23开口的液滴喷射面18a。另外,多个喷嘴23沿着排出方向排列,构成有分别喷射四个颜色(青、深红色、黄色、黑)的墨的四列的喷嘴列。另外,被装载在支架17上的喷墨头18分别通过管道(未图示)被连接到上述保持架12,被安装在保持架12上的四个墨盒11中所储存的四个颜色的墨通过管道分别供给给喷墨头18。
另外,喷墨头18和支架17不仅在和在稿台20上输送的记录用纸100相对的范围,也可以在从该范围到向左右外侧脱开的位置移动。特别地,如图11所示,与和记录用纸100相对的范围对比靠右侧的位置是不使用喷墨头18时支架17待机的待机位置,当到达待机位置时和配置在下侧的后述维护单元7成为相对。
输送机构19具有两个输送辊子对24、25,该两个输送辊子对24、25配置成在前后方向上夹着稿台20以及支架17。这些输送辊子对24、25通过输送电机79(参照图13)分别被驱动,在喷墨头18和稿台20之间,将记录用纸100向前方(排出方向)输送。
如以上说明的打印部4构成为,相对稿台20上的记录用纸100使支架17向扫描方向(左右方向)移动并且使墨从喷墨头18喷射,另一方面,通过2个输送辊子对24、25将记录用纸100向排出方向输送,从而在记录用纸100上记录所希望的图像或文字等。
如图8~图10所示,打印机壳体2的前方,在操作面板9的下方形成有由上壁2a、侧壁2b、2c、底壁2d包围而成的上述开口。该开口的下部的底面2d上安装有供纸盒15。供纸盒15相对打印机壳体2可以卸下。排出部6是由该供纸盒15的上表面的排纸盘15b(排出面)、以及排纸盘15b及打印机壳体2的上壁2a、侧壁2b、2c包围而成的供纸盒15上方的开口部分。由打印部4记录的记录用纸100通过输送辊子对24、25向前方输送,被载置在排出部6的排纸盘15b上。像这样,排出部6形成在打印机壳体2内,由打印部4记录的记录用纸100排出到排出部6。使用者能够从该排出部6前方取出被载置在排纸盘15b的记录用纸100。
如图11所示,维护单元7被配置在稿台20的右侧位置,即和在待机位置上待机的喷墨头18相对的位置。该维护单元7具有:通过与喷墨头18的液滴喷射面18a紧密接触来覆盖多个喷嘴23的开口的盖部件26;从由盖部件26覆盖的多个喷嘴23向盖部件26强制地排出墨的吸引泵27;以及擦拭在液滴喷射面18a所附着了的墨的刮除件28等。
如图10所示,扫描部8具有在左右方向上能够往复移动的支架30和被装载在支架30上的图像扫描仪31。在打印机壳体2内的上部,设置有沿扫描方向(左右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导轨32。并且,支架30通过被支架驱动电机(未图示)驱动,从而在和嵌入在打印机壳体2内的开口13中的板部件14对应区域沿着导轨32向扫描方向(左右方向)移动,并且,通过图像扫描仪31扫描记录用纸100。即,本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构成为能够执行打印、扫描、复印等的多功能一体机。
如图8、图10所示,操作面板9设置在打印机壳体2的上表面的前方并且在排出部6的上方,具有各种操作按钮33~36、触屏式液晶显示器37等。液晶显示器37表示各种信息,使用者操作该液晶显示器37能够对喷墨打印机1指示各种动作。在该操作面板9中,配置有液晶显示器37等多个导电体。在该操作面板9的下方,如图10所示,设置有控制操作面板9的面板控制基板38。在面板控制基板38上组装有用于控制操作面板9的面板控制电路81(参照图13)等。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1能够和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等通讯终端200进行短距离无线通讯的一种即NFC通讯,可从通讯终端200接收图像、文字等记录数据。以下,关于和短距离无线通讯相关的喷墨打印机1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8~图11所示,在排出部6设置有能够设置通讯终端200的终端设置部39。具体地说,如图12所示,终端设置部39是在载置由打印部4记录的记录用纸100的排纸盘15b上设置的凹陷部分。另外,终端设置部39在排纸盘15b的前端的中央部分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另外,终端设置部39的宽度为能够收容通讯终端200,且终端设置部39的深度为在设置有通讯终端200的状态下使通讯终端200不会从终端设置部39向上方突出。使用者能够从排出部6的前方容易地将通讯终端200设置在该终端设置部39上。在供纸盒15的终端设置部39的下方,标出了表示终端设置部39的位置的标记40(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箭头)。
如图10所示,天线41(通讯部)能够通过被设置在终端设置部39的通讯终端200和NFC进行通讯。具体地说,天线41是环状天线,被配置在面板控制基板38的下表面(背面)。另外,天线41通过被配置在大致呈水平姿势配置的面板控制基板38的下表面,从而使环部分和水平方向大致平行。另外,天线41被配置在终端设置部39的大致正上方,终端设置部39和天线41的距离L是在利用NFC的最大可通讯距离的10cm以内。在通讯终端200上,由于未图示的环状天线被内藏成其环部分与和通讯终端200的厚度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大致平行,所以,终端设置部39的水平的底面上设置有通讯终端200时,喷墨打印机1的天线41的环部分和通讯终端200的天线的环部分大致平行地相对。
终端设置部39上设置有通讯终端200时,喷墨打印机1侧的天线41和通讯终端200侧的天线之间进行NFC通讯。具体来说,喷墨打印机1侧的环状天线41和通讯终端的环状天线中,从一方的天线产生磁场时,则通过电磁感应在另一方的天线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通过另一方天线从一方天线接收数据。并且,通过交替切换两方天线的发送(产生磁场)和接收(产生感应电流)的功能,从而使喷墨打印机1和通讯终端200之间能够进行双方向通讯。
接着,关于喷墨打印机1的电气构成进行说明。图13是概略表示喷墨打印机1的电气构成的框图。控制喷墨打印机1的动作的控制基板29通过作为外部装置的PC300和输入输出接口(I/F)71被连接为可进行数据通讯,从PC300输入所记录的图像或文字等记录数据。另外,在控制基板29上连接有组装有面板控制电路81的面板控制基板38,来自操作面板9的各种操作通过面板控制电路81向控制基板29输入关于喷墨打印机1的动作的各种信号。
在控制基板29上组装有如下所述的各种电路:由基于所接收的记录数据对具有喷墨头18等的打印部4的记录动作进行控制的记录控制电路72;控制由供纸机构5进行的供纸动作的供纸控制电路73;控制由维护单元7进行的维护动作的维护控制电路74;控制由扫描部8进行的记录用纸的扫描的扫描仪控制电路75;控制利用和通讯终端200的NFC的数据通讯的通讯控制电路76等。
以下,关于通过通讯控制电路76被控制的NFC通讯(记录数据的接收)进行说明。通讯控制电路76和天线41的通讯组件41a连接。喷墨打印机1中,由NFC进行的和通讯终端200的通讯是通过使用者操作操作面板9的液晶显示器37输入规定的指令而开始的。输入通讯开始的指令时,通讯控制电路76和通讯终端200进行通讯。此时,通讯终端200被使用者被设置在终端设置部39,只要和通讯终端200的通讯正常,则直接完成记录数据的接收。另一方面,即使经过规定的时间后,如果和通讯终端200的通讯不正常,则在液晶显示器37上显示通讯不正常的意思的消息。这样一来,通过天线41接收的记录数据和从PC300接收的记录数据一样,从通讯控制电路76向记录控制电路72传送,基于该记录数据控制利用打印部4的记录动作。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具有:打印机壳体2;配置在打印机壳体2内,在记录用纸100上进行记录的打印部4;形成在打印机壳体2内,排出由打印部4记录的记录用纸100的排出部6;设置在排出部6上,能够设置通讯终端200的终端设置部39;以及通过短距离无线通讯和设置在终端设置部39上的通讯终端200能够进行通讯的天线41。
在像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中,排出记录用纸100的排出部6上设置有能够设置通讯终端200的终端设置部39。排出部6排出记录用纸100,并且为了让使用者容易地取出所排出的记录用纸100而在面前侧(使用者侧)开口较大。因此,使用者在这样的排出部6上能容易地设置通讯终端200。并且,通过在排出部6上设置终端设置部39,从而,有效地利用空出的空间,无须使装置大型化就能够确保通讯终端200的设置空间。另外,通讯终端200由于被设置在较大开口的排出部6,所以,使用者能够容易地看清楚通讯终端200,能够防止通讯终端200被遗忘放置在终端设置部39的情况。
另外,由于终端设置部39被设置在载置由打印部4记录的记录用纸100的排出部6的排纸盘15b上,所以使用者能容易地设置通讯终端200。
另外,终端设置部39是形成在排出部6的排纸盘15b的能够收容通讯终端200的凹陷部分,因此,由于通讯终端200被收纳在形成于排出部6的排纸盘15b的凹陷部分,故所排出的记录用纸100难以接触通讯终端200。
另外,在排出部6的上方配置有操作面板9和控制该操作面板9的面板控制基板38,面板控制基板38上配置有天线41,因此,能够使通讯终端200和天线41之间的通讯良好地进行。另外,面板控制基板38位于操作面板9的背面侧。即,操作面板9隔着面板控制基板38位于和通讯终端200相反的一侧。因此,面板控制基板38上设置的天线41和通讯终端200之间的无线通讯通过包含多个导电体的操作面板9无阻碍地进行。
另外,由于被标示了表示终端设置部39的位置的标记40,所以,使用者能够容易地确认设置通讯终端200的地方。
以上,虽然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能够适用本实用新型的形态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如以下例示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地变更。
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如图14所示,终端设置部42被设置在从排出部6的排纸盘15b隔着间隔的位置。具体地说,终端设置部42是在排纸盘15b的上方设置在从打印机壳体2的侧壁2b向水平方向延伸的排出部6的台,且能够将通讯终端200设置在该台上。根据该变形例,因为终端设置部42被设置在从排出部6的排纸盘15b隔着间隔的位置,因此,由于通讯终端200被设置在从排出部6的排纸盘15b隔着间隔的位置,故沿着排纸盘15b被排出的记录用纸100难以接触通讯终端200。另外,由于和面板控制基板38上设置的天线41之间的距离相比上述实施方式变短,所以天线41和通讯终端200的无线通讯变得良好。
在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终端设置部43形成在排出部6的排纸盘15b上的、和记录用纸100的排出方向垂直相交的记录用纸100宽度方向上的端侧的区域,并且,该终端设置部43是沿着记录用纸100的排出方向延伸的凹槽。这种情况下,天线41设置为和终端设置部43平行。例如,天线41能够在组合有控制墨盒11的盒控制电路(未图示)的盒控制基板(未图示)、打印机壳体2的侧面上和终端设置部43平行地设置。根据该变形例,通过将平坦的形状的通讯终端200以通讯终端200立起的状态插入到在排出部6的端部所形成的凹槽内,从而使通讯终端200能够沿着排出部6的内侧面配置。因此,被排出的记录用纸100难以接触通讯终端200。
在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如图17所示,辅助盘44的上表面成为设置通讯终端200的终端设置部45。辅助盘44呈从排出部6的排纸盘15b向记录用纸100的排出侧突出。具体地说,辅助盘44通过设置在后端部的未图示的旋转轴被安装在排纸盘15b上,其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并从排纸盘15b向记录用纸100的排出侧突出。通过该辅助盘44,防止向排出侧排出的记录用纸100从排出部6突出。这种情况下,天线41设置在辅助盘44上。根据该变形例,由于辅助盘44的上表面是设置通讯终端200的终端设置部45,所以,通过在从排出部6突出的辅助盘44上设置通讯终端200,从而通过通讯终端200能可靠地防止从排出部6排出的记录用纸100向外突出。另外,因为辅助盘44上设置有天线41,所以辅助盘44上所设置的通讯终端200和天线41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短,能够进行良好的无线通讯。另外,在该变形例中,虽然辅助盘44可旋转地设置在排纸盘15b上,但是辅助盘也可以是可滑动地设置在排纸盘15b上并能够向前方抽出的构成。
另外,终端设置部也可以是在供纸盒15的内部,被设置在主盘15a的上表面。这种情况下,天线41被设置在主盘15a上。
另外,因为天线41和通讯组件41a连接,所以,优选为被设置在基板(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面板控制基板38)上。在此,为了设置天线41而设置天线41的专用基板时,则从成本的增加、装置大型化等方面看时不太优选。因此,优选为配置在墨盒基板上(上述变形例)或控制基板29上。在控制基板29上设置天线41时,在其下方的位置,只要在排纸盘15b上设置终端设置部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NFC而在喷墨打印机1和通讯终端200之间进行短距离无线通讯,但是不限于NFC,也可以是通过RFID等进行短距离无线通讯。另外,通讯终端不限于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等,也可以是IC卡、IC标记等。另外,通过短距离无线通讯传送的数据不限于记录数据,例如也可以是向喷墨打印机的登入信息等数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供纸盒15的上表面成为排纸盘15b,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供纸盒和排纸盘不是一体,供纸盒和排纸盘被设置在分离的位置,供纸盒的上表面不成为排纸盘。
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壳体;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布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被构造成在片状物上形成图像;排出盘,所述排出盘布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被构造成接收通过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在其上形成图像的所述片状物;终端接收构件,所述终端接收构件布置在所述排出盘上,并且被构造成在其上接收通讯终端;和天线,所述天线被构造成通过短距离无线通讯与接收在所述终端接收构件上的所述通讯终端进行通讯。
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终端接收构件是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形成在所述排出盘上,并且被构造成将所述通讯终端保持在其中。
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终端接收构件是形成在所述排出盘的一侧的凹槽,所述凹槽沿着排出方向延伸,片状物沿着所述排出方向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排出。
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操作单元和面板控制基板布置在所述排出盘的上方,所述面板控制基板被构造成控制所述操作单元;并且所述天线布置在所述面板控制基板上。
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排出盘包括辅助盘,所述辅助盘被构造成在排出方向上从所述排出盘延伸,片状物沿着所述排出方向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排出;并且所述终端接收构件位于所述辅助盘的表面上,其中,当所述辅助盘被伸展时,所述表面是所述辅助盘的上面。
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指示所述终端接收构件的位置的指示器布置在所述排出单元上。
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壳体;
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布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被构造成在片状物上形成图像;排出盘,所述排出盘布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被构造成接收通过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在其上形成图像的所述片状物;终端接收构件,所述终端接收构件布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联接到所述壳体,并且被构造成在其上接收通讯终端,所述终端接收构件布置在与所述排出盘分离并与所述排出盘重叠的位置;和天线,所述天线被构造成通过短距离无线通讯与接收在所述终端接收构件上的所述通讯终端进行通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喷墨打印机1是喷墨方式的记录装置,但是记录方式不限于喷墨方式,也可以是激光方式、LED方式等。另外,在喷墨方式中,也可以是线型的喷墨方式。
另外,本实用新型只要是和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的范围的主旨一致即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分别组合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各构成要素而使用。

Claims (21)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被构造成在片状物上形成图像; 
壳体,所述壳体容纳所述图像形成单元; 
排出盘,所述排出盘被构造成接收来自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所述片状物; 
天线部,所述天线部布置在所述壳体中,用于短距离无线通讯;和 
通讯单元,所述通讯单元布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上侧上的位置,所述通讯单元被构造成接收通讯装置,所述通讯装置与所述天线部用于短距离无线通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包括: 
感光构件,所述感光构件被构造成承载显影剂图像; 
充电器,所述充电器被构造成对所述感光构件充电; 
曝光单元,所述曝光单元被构造成使充电的所述感光构件曝光; 
转印构件,所述转印构件被构造成将承载在所述感光构件上的所述显影剂图像转印到所述片状物;和 
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被构造成将转印到所述片状物的所述显影剂图像定影; 
其中,当所述天线部和所述充电器被投影至水平面时,投影至所述水平面的所述天线部相对于投影至所述水平面的所述充电器偏移,所述水平面平行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底侧,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底侧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所述上侧相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天线部的投影和所述定影单元的投影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侧和后侧,所述通讯单元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前侧的上面上,并且所述定影单元被定位为比所述壳体的前面更靠近所述壳体的后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被构造成接收输入,所述操作单元布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前侧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单元形成为水平的平面形状。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侧和后侧,所述通讯单元形成在所述上侧的倾斜面上,所述上侧的倾斜面朝着所述壳体的所述前侧向下延伸,所述定影单元被定位为比所述壳体的前面更靠近所述壳体的后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单元,所述第一壳体单元被构造成在其中容纳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和 
第二壳体单元,所述第二壳体单元被构造成容纳用于读取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单元,并且所述第二壳体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单元的上侧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壳体单元与所述第一壳体单元之间具有空间;并且 
其中,所述天线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所述读取单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偏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单元布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单元上。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侧和后侧,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前盖,所述前盖能够在允许接近所述壳体内部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前盖布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前侧上的前面; 
所述天线部布置在相对于所述前盖的上端的上侧;并且 
所述定影单元被定位为比所述壳体的前面更靠近所述壳体的后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盘布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上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单元布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上侧上从所述排出盘偏移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包括: 
感光构件,所述感光构件被构造成承载显影剂图像; 
充电器,所述充电器被构造成对所述感光构件充电; 
曝光单元,所述曝光单元被构造成使充电的所述感光构件曝光; 
转印构件,所述转印构件被构造成将承载在所述感光构件上的所述显影剂图像转印到所述片状物;和 
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被构造成将转印到所述片状物的所述显影剂图像定影;并且 
其中,当所述天线部和所述定影单元被投影至水平面时,投影至所述水平面的所述天线部相对于投影至所述水平面的所述定影单元偏移,所述水平面平行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底侧,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底侧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所述上侧相反。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被构造成保持通过所述通讯单元接收的通讯装置,所述通讯装置与所述天线部用于短距离无线通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部布置在所述通讯单元的底侧。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排出盘,所述排出盘被构造成接收通过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在其上形成图像的所述片状物,所述排出盘布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上侧; 
其中,所述通讯单元布置在相对于所述排出盘偏移的位置;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前侧和后侧,所述通讯单元形成在所述上侧的倾斜面上,所述上侧的倾斜面朝着所述壳体的所述前侧向下延伸;并且 
所述保持构件布置在所述通讯单元的下端侧。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构件被构造成凹陷部分以形成凹部,所述凹部允许所述通讯装置被接收在所述凹部中。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构件被构造成凹陷部分以在所述壳体的上面形成凹部,所述凹部允许所述通讯装置被接收在所述凹部中。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被构造成接收输入; 
其中,所述保持构件被构造成凹陷部分以形成凹部,所述凹部允许所述通讯装置被接收在所述凹部中,所述保持构件布置在所述操作单元的上面。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侧和后侧,所述操作单元布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前侧。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单元布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上表面上的位置。 
CN201320214222.4U 2012-04-25 2013-04-24 图像形成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4424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00080A JP6064361B2 (ja) 2012-04-25 2012-04-25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00080 2012-04-25
JP2012-139682 2012-06-21
JP2012139682A JP2014004687A (ja) 2012-06-21 2012-06-21 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44240U true CN203444240U (zh) 2014-02-19

Family

ID=4799724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79544.6A Pending CN107015455A (zh) 2012-04-25 2013-04-24 图像形成设备
CN201310146433.3A Active CN103376691B (zh) 2012-04-25 2013-04-24 图像形成设备
CN201320214222.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44240U (zh) 2012-04-25 2013-04-24 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79544.6A Pending CN107015455A (zh) 2012-04-25 2013-04-24 图像形成设备
CN201310146433.3A Active CN103376691B (zh) 2012-04-25 2013-04-24 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9509873B2 (zh)
EP (2) EP3506018B1 (zh)
CN (3) CN10701545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1214A (zh) * 2015-11-04 2017-08-11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CN107153340A (zh) * 2016-03-02 2017-09-1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920178A (zh) * 2016-10-06 2018-04-1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98704B2 (ja) * 2012-07-24 2016-09-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4096717A (ja) 2012-11-09 2014-05-22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6230226B2 (ja) 2012-11-29 2017-1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083837B2 (en) * 2013-03-26 2015-07-14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keyed operation of devices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JP6176078B2 (ja) * 2013-11-25 2017-08-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70137B2 (ja) 2014-03-12 2018-01-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60387B2 (ja) * 2014-03-25 2018-01-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124144B2 (ja) * 2014-03-27 2017-05-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
JP6187454B2 (ja) * 2014-12-29 2017-08-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2016124226A (ja) 2015-01-06 2016-07-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131985B2 (ja) 2015-05-28 2017-05-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70012B2 (ja) * 2015-07-22 2020-03-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725869B2 (ja) 2016-02-26 2020-07-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WO2017180165A1 (en) * 2016-04-15 2017-10-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device with wireless-network module
JP2017204809A (ja) * 2016-05-13 2017-11-1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205942253U (zh) * 2016-08-08 2017-02-08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CN109688879B (zh) * 2016-08-31 2021-04-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煮饭器
US20180234563A1 (en) * 2017-02-10 2018-08-1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155838B2 (ja) * 2018-10-03 2022-10-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38475A (ja) 2019-02-28 2020-09-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238478B2 (ja) * 2019-03-04 2023-03-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180460B2 (ja) * 2019-03-07 2022-11-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47746B2 (ja) * 2019-05-21 2023-03-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7375472B2 (ja) * 2019-10-31 2023-11-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WO2021143623A1 (zh) * 2020-01-17 2021-07-22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JP2022086806A (ja) 2020-11-30 2022-06-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02169A (ja) * 1995-01-23 1996-08-0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H09245985A (ja) 1996-03-05 1997-09-19 Canon Inc 操作パネルの静電防止構造
JP2001016026A (ja) 1999-06-29 2001-01-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平面アンテナ
US6697578B2 (en) * 2000-08-25 2004-02-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mory member, unit,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2225390A (ja) 2001-02-06 2002-08-14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574089B2 (ja) 2001-09-19 2010-11-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用クレイドル、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04330595A (ja) 2003-05-07 2004-11-25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送受信治具
JP2005227712A (ja) * 2004-02-16 2005-08-2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431961B2 (ja) * 2004-03-05 2010-03-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5354300A (ja) 2004-06-09 2005-12-22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携帯端末
US7079079B2 (en) 2004-06-30 2006-07-18 Skycross, Inc. Low profile compact multi-band meanderline loaded antenna
JP2006053477A (ja) 2004-08-16 2006-02-2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654804B2 (ja) 2005-07-12 2011-03-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対応型プリンタ
JP4049174B2 (ja) * 2005-07-22 2008-02-2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データ処理方法
US20070041036A1 (en) 2005-08-18 2007-02-2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081509A (ja) 2005-09-12 2007-03-2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4813184B2 (ja) 2006-01-16 2011-11-09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カード読取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733540B2 (en) * 2006-03-24 2010-06-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ultifunction apparatus
JP2007292968A (ja) 2006-04-25 2007-11-08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289375B2 (ja) 2006-06-30 2009-07-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933304B2 (ja) 2006-10-16 2012-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764236B2 (en) 2007-01-04 2010-07-27 Apple Inc. Broadband antenna for handheld devices
JP4821657B2 (ja) 2007-02-28 2011-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4646007B2 (ja) * 2008-01-22 2011-03-09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08465A (ja) * 2008-02-06 2009-09-17 Seiko Epson Corp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印刷システム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印刷装置
JP5035001B2 (ja) * 2008-02-14 2012-09-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管理システム、印刷装置管理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09214460A (ja) * 2008-03-11 2009-09-24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印字媒体
JP2010000616A (ja) 2008-06-18 2010-01-07 Canon Inc 印刷装置
US20090323104A1 (en) * 2008-06-27 2009-12-3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10114784A (ja) 2008-11-07 2010-05-20 Murata Machinery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60936A (ja) 2009-01-23 2009-07-23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載置ユニット
JP5347536B2 (ja) 2009-01-28 2013-11-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CN101877754B (zh) * 2009-05-01 2012-11-28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信息设备装置
JP4702477B2 (ja) 2009-11-05 2011-06-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1103572A (ja) 2009-11-11 2011-05-26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の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JP5593709B2 (ja) 2010-01-26 2014-09-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
JP2011193393A (ja) 2010-03-16 2011-09-29 Canon Inc 撮像装置及び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2011203371A (ja) 2010-03-24 2011-10-13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40531A (ja) 2010-05-14 2011-12-01 Ricoh Co Ltd 無線lanカードとicカード認証部とを備える機器、同画像形成装置
US9131064B2 (en) * 2010-10-13 2015-09-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201928324U (zh) 2010-12-27 2011-08-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JP5663458B2 (ja) 2011-03-22 2015-02-0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Icカードリーダー取付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259769B2 (ja) * 2011-04-13 2013-08-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出力システム
US9191829B2 (en) 2011-05-31 2015-11-17 Facebook, Inc. Sensing proximity utilizing a wireless radio subsystem
JP5799883B2 (ja) 2011-06-16 2015-10-2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接続制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携帯型移動端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接続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接続制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634337B2 (ja) * 2011-06-24 2014-12-03 株式会社東芝 コンテンツデータ配信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データ配信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US8736878B2 (en) * 2011-11-23 2014-05-27 Canon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an electronic document
US9449261B2 (en) 2011-12-01 2016-09-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561297B2 (ja) * 2012-03-16 2014-07-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通信端末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064361B2 (ja) 2012-04-25 2017-01-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96717A (ja) 2012-11-09 2014-05-22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6230226B2 (ja) 2012-11-29 2017-1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48224B2 (ja) 2013-03-05 2016-12-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
KR20150014317A (ko) 2013-07-29 2015-0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근거리 무선 통신(nfc)을 이용하여 무선 설정을 수행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 모바일 디바이스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1214A (zh) * 2015-11-04 2017-08-11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CN107153340A (zh) * 2016-03-02 2017-09-1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153340B (zh) * 2016-03-02 2020-02-0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920178A (zh) * 2016-10-06 2018-04-1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7920178B (zh) * 2016-10-06 2019-09-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57776A3 (en) 2015-06-03
EP3506018B1 (en) 2022-02-23
CN107015455A (zh) 2017-08-04
US10778857B2 (en) 2020-09-15
EP2657776B1 (en) 2019-05-01
CN103376691A (zh) 2013-10-30
US20170064111A1 (en) 2017-03-02
US9900453B2 (en) 2018-02-20
EP2657776A2 (en) 2013-10-30
US9509873B2 (en) 2016-11-29
CN103376691B (zh) 2016-12-28
US20130286433A1 (en) 2013-10-31
EP3506018A1 (en) 2019-07-03
US20180131826A1 (en) 2018-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44240U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898869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30155450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a plurality of antennas
CN10385299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1026414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65724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8113670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pivotable display
JP606436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0462526B (zh) 成像装置
US2014013265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1345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64153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64154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81198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ntenna in cover
JP2014004687A (ja) 記録装置
JP632354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89733B2 (ja) 印刷装置
US2024017925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ntenna in Cover
JP2018064269A (ja) 画像読取装置、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5864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163914U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689359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2407329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1276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