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1921A - 卡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卡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1921A
CN1991921A CN200610164214.8A CN200610164214A CN1991921A CN 1991921 A CN1991921 A CN 1991921A CN 200610164214 A CN200610164214 A CN 200610164214A CN 1991921 A CN1991921 A CN 19919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mentioned
stage arrangement
order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642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黑润
忠政明博
芳井昌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91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19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9/00Complete banking systems; Coded card-freed arrangements adapted for dispensing or receiving monies or the like and posting such transactions to existing accounts, e.g.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 G07F19/20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ATMs]
    • G07F19/205Housing aspects of AT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6Guiding cards; Checking correct operation of card-conveying mechanisms
    • G06K13/067Checking presence, absence, correct position, or moving status of card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9/00Complete banking systems; Coded card-freed arrangements adapted for dispensing or receiving monies or the like and posting such transactions to existing accounts, e.g.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 G07F19/20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AT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因某种故障而使上级装置发送中断时能够自行判断并进行应对把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卡处理装置。该卡处理装置根据传感器对卡的检测结果,判断卡是否位于内部、以及卡是否位于返回口,在判断为卡位于内部的状态下,在通信部不从上级装置接收命令的状态下由第1定时器计数的时间达到规定时间T1时,执行卡返回、再次取入处理,作为应对不接收命令的通信错误处理。在卡返回、再次取入处理中,接收第1定时器的计数时间达到规定时间T1的信息,使位于内部的卡返回到返回口,然后在判断为该返回的卡位于返回口的状态下,若卡不从返回品中拔出的状态下由第2定时器计数的时间达到规定时间T2,则把卡取入到内部。

Description

卡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受卡并进行规定处理的卡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安装在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以下简称为ATM机)等上的卡处理装置,有一种是通过规定的接口与ATM等上级装置相连接,按照来自上级装置的指示进行与卡有关的规定处理,在规定的处理结束时,把卡退出到外部。在这样的卡处理装置(卡处理机)的情况下,用户按照上级装置在显示部上显示的引导,把卡插入到该卡处理装置中,并在规定的处理结束后,在卡从卡处理装置中退出为止,在上级装置前面等待。
并且,与上级装置相连接、并从上级装置接受指示进行处理的卡处理装置,有一种是在与上级装置的通信线路发生异常而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来自上级装置的通信的情况下,或者,上级装置由于某种原因失控而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来自上级装置的基于指示的对卡的处理命令的情况下,将位于内部的卡向外部退出,返还用户(例如,参见下列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另一方面,与卡处理装置相连接、并向卡处理装置发出指示的上级装置,有一种是指示卡处理装置把卡退回到返回口之后,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卡仍保持在返回口处的情况下,指示卡处理装置把卡取入内部(例如,参见下列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案登录第25269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17595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334588号公报。
若发生故障,例如ATM等上级装置和卡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线路因断线或噪声等变成不通状态,或者上级装置和卡处理装置由于某种原因而变成无响应状态(阻塞和冻结等状态)或者失控状态(程序执行异常,不能控制的状态,或者两个装置之间不协调的状态)等,则不能够从上级装置向卡处理装置发送任何指示,所以,即使用户进行一些操作,上级装置和卡处理装置也不能够动作。例如,在显示器上显示出上级装置催促用户插入卡的画面后发生了上述故障的情况下,卡处理装置不从上级装置接收取入卡指示,所以,即使用户把卡插入到卡处理装置的内部,卡处理装置也不把卡取入到内部。这时,用户强行向卡处理装置的内部插卡,有可能使卡处理装置和卡受到损坏。并且,在上述情况下,在发生上述故障之前,卡处理装置从上级装置接收到了取入卡的指示的情况下,若用户把卡插入到卡处理装置的内部,则卡处理装置把卡取入到内部,但是,此后,卡处理装置不从上级装置接收任何指示,所以,卡一直保持被取入到卡处理装置的内部的状态。这时,用户强行从卡处理装置内部取出卡,或者强行向卡处理装置内部插入其他卡,都有可能使卡处理装置或卡受到损坏。
如以上那样,由于某种故障,致使上级装置不能够向卡处理装置发送任何指示的情况下,作为一种应对措施,如上所述,过去的方法是,卡处理装置判断出从上级装置来的通信中断了一定时间,如果内部有卡,则将卡排出到外部进行返还。但是,在上述情况下,用户进行任何操作,都不能够使上级装置和卡处理装置动作,所以,用户立即感动异常,为了向业务人员通报,往往要使目光离开卡处理装置,或者从卡处理装置的设置场地离去。因此,在此间隙内若卡从卡处理装置中退出,则卡处于被拔出的状态放置在返回口处,有时会被有恶意的第三者盗走。并且,恶意的第三者如上所述要想盗窃卡,故意使通信线路变成不通状态,或者使上级装置或卡处理装置处于无响应状态或失控状态等,也可能使从上级装置向卡处理装置的通信中断。这样,由于来自上级装置的通信中断,用户的注意力离开卡处理装置,返回到返回口处的卡保持被放置的状态。这种情况与对卡的规定处理正常结束,卡被返回的通常的返回后,用户忘记取走卡,卡仍被放在返回口处的情况相比,卡丢失的可能性更大,并且,银行等管理方面所负的责任更重。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过去的做法是:上级装置判断出被返回到返回口处的卡在一定时间内未被取出,于是,指示卡处理装置将卡取入到内部。但是,在使通信线路变成不通状态或者上级装置和卡处理装置变成无响应状态或失控状态等,从而从上级装置不能够向卡处理装置发送任何指示的情况下,不能够指示卡处理装置取入卡,因此也就不把卡取入内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由于某种故障而使从上级装置的发送被中断的情况下,能够自己进行判断并处理,把受害控制在最小限度内的卡处理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卡处理装置,卡处理装置,接受卡进行规定的处理,其特征在于具有:取入机构,把卡取入到内部;返回机构,使卡从内部返回到返回口;第1检测机构,检测卡位于内部的情况;第2检测机构,检测返回到返回口的卡已被拔出的情况;通信机构,和上级装置互相进行通信;第1计数机构,在上述通信机构中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命令之后,对响应该命令起到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下一个命令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第2计数机构,对卡被返回到返回口之后起到卡被取出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以及控制机构,根据上述第1和第2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控制上述取入机构、上述返回机构、上述通信机构、上述第1和第2计数机构,上述控制机构根据上述第1和第2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分别判断卡是否位于内部,以及卡是否位于返回口,在判断为卡位于内部的状态下,在上述通信机构不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命令的状态下由上述第1计数机构计数的时间达到规定时间时,由上述返回机构把卡返回到返回口,然后在判断为该返回的卡位于返回口的状态下,在保持卡未被从返回口中拔出的状态下由上述第2计数机构计数的时间达到规定时间时,由上述取入机构把卡取入到内部。
也就是说,上述卡处理装置,其作用是:在把卡取入到内部时,在不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命令的状态下,自己来判断规定时间是否已过,若在该无接收状态下判断为规定时间已过,则使卡返回到返回口,并且之后在不从返回口中拔取该被返回的卡的状态下,自己判断规定时间是否已过,若判断为在返回状态下规定时间已过,则再次把卡取入到内部。
根据本发明,在由于某种原因而使来自上级装置的发送被中断的情况下,卡处理装置自己进行判断和采取措施,所以能够把所收的损害控制到最小限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卡处理装置的系统构成图。
图2是卡处理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3是卡处理装置的概要结构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存储部的存储内容的图。
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主卡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卡返回、再取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卡排出处理流程图。
图8是卡取入处理流程图。
图9是硬件复位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卡处理再执行此禁止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无命令发送通知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命令接收等待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不能交易通知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存储部的存储内容的图。
图1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主卡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主卡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系统构成图。本系统用于银行等金融机关内,它被组装在例如ATM(自动柜员机)等那样的未图示的自动交易装置内。上级装置1由个人计算机构成,它对自动交易装置的各部分进行控制。卡处理装置2由卡读写机构成,它接受卡4进行规定的处理。电源3向卡处理装置2供给驱动电力。卡4由磁卡、IC卡或磁性IC卡构成。也就是说,在卡4内至少设置一个磁条或IC等信息记录部。
上级装置1和卡处理装置2利用符合USB等标准的电缆和接口来进行连接。上级装置1、卡处理装置2和电源3,设置在自动交易装置的内部。在自动交易装置内除此以外,还设置了未图示的操作部、显示部、现金收容部和现金收进付出部等。用户(客户)通过利用自动交易装置来进行规定的操作,来由上级装置1来控制自动交易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现金存入和取出等交易。这时,把用户持有的卡4插入到卡处理装置2的内部,卡处理装置2接受该被插入的卡4,进行从卡4中读取信息等(有时也向卡4内写入信息)的规定处理。这样,根据从卡4中读出的信息等,能够进行用户要求的各种交易。
图2是表示卡处理装置2的电路结构的框图。控制部5由CPU和ROM以及RAM等存储器构成。存储部6由SRAM和EEPROM等存储器构成。控制部5对卡处理装置2的各部分进行控制。这时,在控制部5的内部存储器和存储部6内以能够读写的状态存储各种控制数据。第1定时器7对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第2定时器8对返回的卡4被拔出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控制部5利用第1定时器7,在从上级装置1发送的命令到来为止进行监视;利用第2定时器8,在返回的卡4被拔出为止进行监视。传感器9a~9c在卡处理装置2的内部对卡4进行检测。传感器10在卡4出入的卡处理装置2的插入返回口处,对卡4进行检测。控制部5利用从传感器9a~9c输出的检测信号,对内部的卡4的位置进行检测;利用从传感器10输出的检测信号,对卡4在插入返回口处的插入或拔出进行检测。光发生部20由发光二极管等构成。声音发生部21由蜂鸣器等构成。
磁性读出控制电路11控制磁头18,从卡4的磁条中读出磁信息,对该读出后的磁信息进行处理,发送到控制部5内。磁性写入控制电路12对从控制部5发送来的信息进行处理,对磁头18进行控制,把该处理后的信息磁记录(写入)到卡4的磁条上。IC读写控制电路13控制IC接点19,从卡4的IC中读出信息,发送到控制部5内,或者把从控制部5发送来的信息写入到卡4的IC中。螺线管14使IC接点19移动,与设置在卡4上的IC接点相接触或离开。马达15使夹持卡4进行传送的滚轮旋转。螺线管16对堵塞卡处理装置2的插入返回口的遮蔽器进行开关。通信部17由符合USB等标准的接口(通信线路)构成。控制部5利用通信部17来与上级装置1互相通信,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或者把由磁头18或IC接点19从卡4中读出的信息发送到上级装置1内。
图3是卡处理装置2的概要结构图。在卡处理装置2的内部22中设有滚轮24、传感器9a~9c、磁头18和IC接点19。滚轮24按上下一对共设置了4对,利用上述马达15的驱动来向右或向左旋转,夹持卡4,向F方向或R方向传送。传感器9a~9c由投受光型光电传感器构成,根据卡4遮挡光,来检测卡4,从OFF状态切换到ON状态。磁头18设置在能够接触由滚轮24传送的卡4的磁条的位置上。磁头18与移动的卡4的磁条相接触,这样从磁条上读取磁信息,或者在磁条上磁记录信息。IC接点19被设置的位置与卡4被滚轮24传送到内部22的规定位置后停止的IC接点相对置(图3(b))。IC接点19利用上述螺线管14的驱动而上下移动,离开或接触卡4的IC接点,在该接触中从卡4的IC中读出信息,或者在IC中记录信息。
在卡处理装置2的卡4出入的插入返回口23内,设置了遮蔽器25和传感器10。遮蔽器25借助于螺线管16的驱动而上下进行开关。遮蔽器25通过3(c)所示进行打开,由此能够进入卡4的内部22,或者从内部22向外部突出;通过如图3(a)、(b)所示进行关闭,由此卡4或异物不能够进入内部22或者使卡4不能从内部22向外部取出。传感器10由微动开关构成,通过接触适当形状的卡4,检测出卡4,从OFF状态切换到ON状态。
利用通信部17从上级装置1接收了表示把卡4取入到内部22内的指示的命令之后,若用户把卡4插入到插入返回口23,则传感器10检测出卡4,收到该检测信号的控制部5,驱动螺线管16,打开遮蔽器25。对此,在不适当的形状的卡4以外的异物被插入到插入返回口23内的情况下,传感器10未检测出卡4,所以,遮蔽器25不打开。若打开遮蔽器25,则控制部5对马达15进行正向旋转驱动,使滚轮24旋转,以便把卡4取入到内部22中。因此,卡4进一步被插入,若卡4的前端被夹持在前侧(插入返回口23侧)的滚轮24之间,则卡4借助于滚轮24而被传送到F方向,进入内部22中。利用位于前侧的传感器9a一旦检测出卡4之后,若过一会未检测出卡4,则由控制部5驱动螺线管16,关闭遮蔽器25。
并且,在利用通信部17从上级装置1收到了表示从卡4的磁条上读出信息的指示的命令的情况下,控制部5若用位于中央的传感器9b检测出卡4的前端,则一边传送卡4,一边利用磁头18从卡4的磁条上读出磁信息。稍后,若由位于后侧的传感器9c检测出卡4,则控制部5使磁头18停止读出,停止驱动马达15,停止用滚轮24来传送卡4。然后,在利用通信部17从上级装置1收到了表示往卡4的磁条上记录信息的指示的命令的情况下,控制部5对马达15进行返向旋转驱动,利用滚轮24来向R方向传送卡4。并且,若由位于前侧的传感器9a检测出卡4,则由控制部5切换为对马达15进行正向旋转驱动,再次用滚轮24来向F方向传送卡4,利用磁头18来往卡4的磁条上磁记录信息。稍后,若由位于后侧的传感器9c检测出卡4,则控制部5使磁头18停止磁记录,停止对马达15进行驱动,使滚轮24停止传送卡4。
此外,在由通信部17从上级装置1接收表示从卡4的IC中读出信息的指示、以及表示向卡4的IC内写入信息的指示的命令的情况下,控制部5把卡4传送到卡4的IC接点与IC接点19相对置的规定位置上,使马达15停止驱动,使滚轮24停止旋转。这时,控制部5使未图示的止动器向卡4的传送路径上突出,使卡4准确地静止在上述规定位置上。静止后,控制部5驱动螺线管14,使IC接点19下降而与卡4的IC接点相接触。然后,利用IC接点19来从卡4的IC中读出信息,或者向IC内写入信息。
然后,当将卡4返给用户时,控制部5驱动螺线管16,打开遮蔽器25,对马达15进行反向旋转驱动,利用滚轮24向R方向传送卡4。并且,在用传感器9a一旦检测出卡4后,过一会检测不出卡4时,控制部5停止驱动马达15,停止用滚轮24来传送卡4。这样,如图3(c),卡4被排出,从插入返回口23中突出来,变成能够拔出的状态。并且,然后,当收回卡4时,控制部5对马达15进行正向旋转驱动,利用滚轮24向F方向传送卡4,使卡4通过卡处理装置2的后面(与插入返回口23相反的一侧)所设置的未图示的开口,把卡收回到设在卡处理装置2后方的未图示的回收箱内。并且,控制部5一旦用传感器9c检测出卡4之后,过一会检测不到卡4之后,使马达15和滚轮24停止。
在上述结构中,控制部5构成本发明的控制机构的一实施方式。第1定时器7构成本发明的计数机构及第1计数机构的一实施方式。第2定时器8构成本发明第2计数机构的一实施方式。传感器9a~9c构成本发明的第1检测机构的一实施方式。传感器10构成本发明的第2检测机构的一实施方式。马达15和滚轮24构成本发明的取入机构和返回机构的一实施方式。通信部17构成本发明的通信机构的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4~图13,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图4是表示存储部6的存储内容的一例的图。在存储部6内,设置了在通信部17中保持不接收从上级装置1来的命令的状态下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作为通信错误处理而进行的处理以及设定该处理的执行顺序的区域(图4中用粗的实线表示的框内)。在图4的例中,作为通信错误处理,如右侧的实线框内所示,设定了第1进行“卡返回、再次取入处理”;第2进行“无命令发送通知处理”。作为其他设定后备内容有:“硬件复位处理”、“卡处理再执行禁止处理”、“命令等待处理”和“不能交易通知处理(图4中用细的虚线表示的框内)。
上述设定后备的各种处理是为了应对卡处理装置2不接受从上级装置1来的命令而预先考虑的处理。详细情况是,“卡返回、再次取入处理”是把位于内部22的卡4返回到插入返回口23,如果该返回的卡4未被取走,则再次将其取入到内部22中的处理。“无命令发送通知处理”是向上级装置1发出表示说明不能发送命令的通知的处理。“硬件复位处理”是让卡处理装置2恢复到从电源3供电进行起动时的初始状态的处理。“卡处理再执行禁止处理”是设定为禁止的处理,使以后不进行图5所示的对卡4的处理。“命令等待处理”是对从上级装置1来的命令的接收再稍等候一会的处理。“不能交易通知处理”是向用户发出表示不能交易的通知的处理。
利用“卡返回、再次取入处理”使位于内部22的卡4返回、以及利用“不能交易通知处理”来向用户发出表示不能够交易的通知,这些都是考虑到在上级装置1和卡处理装置2之间的通信线路处于不通状态,或者上级装置1和卡处理装置2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故障,例如处于无响应状态(阻塞或冻结等状态)或失控状态(程序执行异常,不能控制的状态,或者两个装置1、2之间不协调的状态)等情况下,为了使用户认识到不能交易,使上述故障不会造成混乱,防止卡处理装置2和上级装置1及卡4被破坏。利用“卡返回、再次取入处理”对返回的卡4进行再次取入,是为了在返回的卡4未被用户取走而放置在返回口处的情况下,防止该卡4被第三者盗走和非法使用。
利用“无命令发送通知处理”向上级装置1发出表示通未能发送命令的通知,是因为在上级装置1和银行的中央服务器等之间利用电话线路等询问ID/密码等,所以,该通信时间较长,造成从上级装置1向卡处理装置2的命令发送被延迟的情况下,或者上级装置1和卡处理装置2之间的通信线路由于噪声等而暂时处于不通状态,卡处理装置2未接收到从上级装置1来的命令的情况下,催促上级装置1发送表示需要稍稍等候命令的接收、或者催促发送(或重新发送)已经发出但尚未收到的命令等。
利用“硬件复位处理”来使卡处理装置2恢复到初始状态,是为了在上级装置1和卡处理装置2处于无响应状态或失控状态等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用于建立能够与上级装置1互相通信的状态的程序或图5等所示的对卡4的处理程序等进行初始化(复位)处理,从头开始重新执行,以消除上述故障。
用“卡处理再执行禁止处理”等来设定禁止以后不再对卡4进行处理的目的在于:消除上述故障,防止在不接收从上级装置1来的命令的状态继续的情况下,无限制地进行通信错误处理,造成浪费。
利用“命令等待处理”来等待接收来自上级装置1的命令的目的是,在上级装置1和中央服务器等之间的通信所需的时间较长,来自上级装置1的命令的发送出现延迟的情况下,从实质上延长对命令的接收进行等待的时间。
在开始导入图1的系统之前,设想可能发生的故障,从应对该故障的上述设定后备的各处理中,决定出作为通信错误处理而执行的单一或多个处理以及该处理的执行顺序,利用由上级装置1或其他个人计算机等构成的写入装置,如图4所示写入设定在存储部6的规定区域。并且,在系统运行时,作为通信错误处理而执行的处理和执行顺序可适当变更,利用上级装置1等在存储部6的规定区域内写入,进行设定更改。上述设定后备的各处理的程序既可以以预先全部存储在存储部6内,也可以仅把为执行通信错误处理而设定的一部分处理的程序存储在存储部6内。在仅存储一部分处理的程序的情况下,当更改设定时,只要在存储部6内追加存储新设定的处理的程序,或者删除不要的处理程序即可。通过仅存储一部分处理的程序,或者删除不需要的处理程序,也可以不使用存储容量大的存储器作为存储部6,能够抑制卡处理装置2的成本上升,存储部6构成本发明的设定机构的一实施方式。
图5~图13是表示由卡处理装置2执行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由控制部5来执行各处理,图5是表示主卡处理顺序的流程图。该主卡处理是在卡4位于卡处理装置2内部22期间,平时对来自上级装置1的命令的接收进行监视的情况的处理。若从电源3供电来起动卡处理装置2,则控制部5分别对规定时间T1和规定时间T2进行设定(S1步骤),上述规定时间T1与由第1定时器7计数的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为止的时间进行比较;上述规定时间T2和由第2定时器8计数的卡4未从插入返回口23中拔出的时间进行比较。规定时间T1、T2的设定值既可以是预先存储在存储部6内,也可以是在该设定时询问上级装置1,从上级装置1接收。并且,最好把规定时间T1值被设定为,大于即使因卡处理装置2不能够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而卡处理装置2或上级装置1暂时停滞处理也不会引起用户担心的时间,小于当卡处理装置2和上级装置1处于正常状态时卡处理装置2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为止所需的平均时间。并且,规定时间T2的设定值最好大于位于卡处理装置2的设置场所的卡4的持有人用户能够拔出被返回到插入返回口23处的卡4的平均时间,小于该用户离开卡处理装置2的设置场地,其他人来到卡处理装置2的设置场地为止所需的平均时间。
若设定规定时间T1、T2,则控制部5根据传感器9a~9c的检测结果,来判断卡4是否位于卡处理装置2的内部22(S2步骤)。这时,在用户尚未把卡4插入到卡处理装置2的插入返回口23或内部22的情况下,传感器9a~9c全部为OFF状态,卡4不在内部22(S2步骤为否),等待某一个传感器9a~9c检测出卡4,变成ON状态。
并且,在从上级装置1收到了指示取入卡4的命令后,若用户把卡4插入到插入返回口23内,如上所述,利用马达15的正转驱动和滚轮24的旋转,来把卡4取入到内部22,则某一个传感器9a~9c检测出卡4,变成ON状态,所以控制部5判断为卡4位于内部22(S2步骤:是),对第1定时器7进行清零(把计数值设定为零)(S3步骤)。接着,控制部5对接收来自上级装置1的命令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为此,起动(开始计数)第1定时器7(S4步骤),对通信部17是否从上级装置1收到了命令进行判断(S5步骤)。这时,如果未从上级装置1收到命令(S5步骤:否),则控制部5参照第1定时器7来判断该第1定时器7所计数的时间是否达到了规定时间T1(S6步骤)。这时,如果第1定时器7的计数时间没有达到规定时间T1(S6步骤:否),则由控制部5再次判断是否从上级装置1收到了命令(S5步骤),如果没有收到(S5步骤:否),则再次判断第1定时器7的计数时间是否达到规定时间T1(S6步骤)。
并且,在S5、S6步骤,在等待接收来自上级装置1来的命令的状态下,若在第1定时器7的计数时间达到规定时间T1之前(S6步骤:否)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S5步骤:是),则控制部5使第1定时器7停止(停止计数)(S7步骤)。并且,控制部5根据收到的命令来执行处理(S8步骤)。这时所执行的处理,例如有:从卡4中读出信息,向卡4内写入信息,使卡4向外部排出(返回)等。该处理执行后,控制部5利用通信部17来向上级装置1响应处理结果(返回)(S9步骤)。这时,响应的结果,例如有:从卡4中读出的信息、或者报告收到的命令处理结束的代码等。
响应后,控制部5再次判断卡4是否位于卡处理装置2的内部22(S2步骤)。这时,如果内部22有卡4(S2步骤:是),则控制部5对第1定时器7进行清零(S3步骤),为了对接收从上级装置1来的下一个命令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起动第1定时器7(S4步骤),判断是否从上级装置1接收到命令(S5步骤)。并且,控制部5根据该判断结果,如上所述那样执行S6步骤或S7步骤~S9步骤等。
另一方面,在S5步骤,在保持不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的状态(S5步骤:否)下,若在S6步骤第1定时器7的计数时间达到了规定时间T1(S6步骤:是),则控制部5读取存储部6的通信错误处理的设定区(图4),按照已设定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执行通信错误处理(S10步骤)。在图4的例中,作为通信错误处理设定了第1进行卡返回、再次取入处理,所以,控制部5从存储部6中读出卡返回、再次取入处理的程序并执行。
图6是表示卡返回、再取入处理顺序的流程图。若开始卡返回、再次取入处理,则控制部5为了把位于内部22中的卡4返给用户,执行卡排出处理(S21步骤)。图7是表示卡排出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在图7中,首先控制部5驱动螺线管16,打开遮蔽器25(S31步骤),对马达15进行反转驱动(S32步骤),利用滚轮24的旋转来把卡4向插入返回口23传送。并且,若传感器9a一旦检测出卡4,变成ON状态后,过一会存储检测不出卡4而变成OFF状态(S33步骤:是),则控制部5停止马达15的驱动(S34步骤),停止用滚轮24来传送卡4。这样,卡4被排出到插入返回口23(图3(c)的状态),变成能够拔出的状态。
在执行卡排出处理之后,控制部15对第2定时器8进行清零(图6的S22步骤),为了对已返回的卡4未从插入返回口23中拔出的时间进行计数,起动第2定时器8(S23步),根据传感器10的检测结果,来判断卡4是否已从插入返回口23中拔出(S24步骤)。这时,如果传感器10未检测出卡4而处于OFF状态,则控制部5判断为卡4被拔出(S24步骤:是),转移到图5的主卡处理的S2步骤,再次判断卡4是否位于卡处理装置2的内部22,如上所述,反复执行S3步骤以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在图6的S24步骤由传感器10检测出卡4而处于ON状态,则控制部5判断为卡4未被拔出(S24步骤:否),参照第2定时器8来判断该第2定时器8所计数的时间是否达到了规定时间T2(S25步)。这时,如果第2定时器8的计数时间未达到规定时间T2(S25步骤:否),则由控制部5再次判断卡4是否已从插入返回口23中拔出(S24步骤),如果未拔出(S24步骤:否),则再次判断第2定时器8的计数时间是否达到规定时间T2(S25步骤)。
并且,在S24、S25步骤等待拔出已返回的卡4的状态下,若在继续保持卡4未从插入返回口23中拔出的状态(S24步骤:否),第2定时器8的计数时间达到规定时间T2(S25步骤:是),则控制部5再次把位于插入返回口23内的卡4取入到内部22,所以执行卡取入处理(S26步骤)。图8是表示卡取入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在图8中,首先,由控制部5驱动螺线管16,打开遮蔽器25(S41步骤),对马达15进行正转驱动(S42步骤),利用滚轮24的旋转来把卡4向内部22传送。并且,传感器9a一旦检测出卡4,变成ON状态之后,过一会检测不出卡4而变成OFF状态(S43步骤:是),则控制部5驱动螺线管16,关闭遮蔽器25(S44步骤)。然后,若由传感器9c来检测卡4,从OFF状态变成ON状态(S45步骤:是),则控制部5停止驱动马达15(S46步骤),停止用滚轮24来传送卡4。这样,变成卡4从插入返回口23中取入到内部22中的状态。在执行卡取入处理之后,控制部5使第2定时器停止(图6的S27步骤),结束卡返回、再次取入处理,转移到图5的S11步骤。
如上述那样,若执行完一个通信错误处理,则控制部5判断在图5的S11步骤是否利用通信部17从上级装置1接收了命令,如果接收了(S11步骤:是),则如上述那样,执行S7~S9步骤,转移到S2步骤。与此相比,如果在S11步骤未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S11步骤:否),则控制部5判断是否进行了对存储部6所设定的最后的通信错误处理(S12步骤)。在图4的例中,作为通信错误处理,设定为最后(第2)执行无命令发送通知处理,所以控制部5判断为不进行已设定的最后的通信错误处理(S12步骤:否),转移到S10步骤,从存储部6中读出无命令发送通知处理的程序,并予以执行。
图11是表示无命令发送的通知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若开始进行无命令发送通知处理,则控制部5利用通信部17来向上级装置1发送与这时的第1定时器7的计数时间或者通信错误处理的执行次数相对应的无命令发送通知代码(S71步骤)。具体来说,预先在存储部6的规定区内存储以下代码:例如,表示规定时间T1已过后仍保持不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的状态的规定时间已过的代码;或者,表示这时开始的无命令发送通知处理对应于第几次通信错误处理(在图4的例中为2次)的代码。由控制部5从中读出对应的代码,发送到上级装置1内。无发送命令状态向上级装置1通知,可以是这样的方式,即,可以向上级装置1报告:在不能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的状态下时间继续经过。发送后,由控制部5结束无命令发送通知处理,转向图5的S11步骤。
另一方面,在存储部6中设置了硬件复位处理来作为通信错误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5在图5的S10步骤执行硬件复位处理。图9是表示硬件复位处理过程的流程图。若开始硬件复位处理,则控制部5进行复位,使卡处理装置2的各部分回复到初始状态(S51步骤)。复位后,控制部5,从最初重新执行例如用于建立上级装置1和卡处理装置2可互相通信的状态的处理程序,并且从最初重新执行图5的主卡处理。
并且,在存储部6中设置了卡处理再执行禁止处理来作为通信错误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5在图5的S10步骤执行卡处理再执行禁止处理。图10是表示卡处理再执行禁止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若开始卡处理再执行禁止处理,则控制部5设定为以后禁止再执行图5的主卡处理(S61步骤)。具体来说,把预先设置在存储部6的规定区内的允许或禁示进行主卡处理的标记,调整到表示禁止的“1”的状态。设定后控制部5结束卡处理再执行禁止处理,转移到图5的S11步骤。并且,然后,进行中的主卡处理如后所述一旦结束,以后只要上述标记处于“1”的状态,控制部5就不执行主卡处理。而且,若卡处理装置2重新起动或进行复位,则控制部5使上述标记返回到表示允许执行主卡处理的“0”状态,执行主卡处理。
并且,在存储都6中设定命令接收等待处理来作为通信错误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5在图5的S10步骤执行命令接收等待处理。图12是表示命令接收等待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若开始命令接收等待处理,则控制部5等待通信部17接收来自上级装置1的命令(S81步骤),参照第1定时器7来判断该第1定时器7的计数时间是否达到规定时间T1+x(T1<T1+x)(S82步骤)。并且,若第1定时器7的计数时间达到了规定时间T1+x(S82步骤:是),则控制部5结束命令接收等待处理,转向图5的S11步骤)。
并且,在存储部6中设定了不能交易通知处理来作为通信错误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5在图5的S10步骤执行不能交易通知处理。图13是表示不能交易通知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若开始不能交易通知处理,则控制部5根据这时的第1定时器7的计数时间或通信错误处理的执行次数,来驱动光发生部20或音发生部21,把卡4不能够进行交易的不能够交易状态向用户通知(S91步骤)。具体来说,例如,继续保持不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的状态下,如果从规定时间T1起再经过规定时间,则使光发生部20点亮,如果经过比其更长的规定时间,则使光发生部20闪烁。并且,例如,这时,开始的不能交易通知处理是第1次通信错误处理,则从音发生部21发出短音;如果是第2次通信错误处理,则从音发生部21发出长音。也就是说,向用户发出不能够交易状态的通知,可以是这样的方式,即,可以向用户报告,在不能接收来自上级装置1的命令的状态下时间继续经过。通知后,由控制部5结束不能交易通知处理,转向图5的S11步骤。
转移到图5的S11步骤后,控制部5若判断为不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S11步骤:否)、而已进行了存储部6内所设定的最后的通信错误处理(S12步骤:是),则使第1定时器7停止(S13步骤),结束主卡处理。然后,若在规定时间经过后,或者从上级装置1接收指示开始执行主卡处理的命令,则仅在上述允许或禁止执行主卡处理的标记是表示允许的“0”状态的情况下,才由控制部5开始执行主卡处理。并且,若卡处理装置2重新起动或复位,则控制部5开始执行主卡处理。
根据上述第1实施方式,在把卡4取入到卡处理装置2的内部22的状态下,由于某种故障而中断了从上级装置1向卡处理装置2传送命令的情况下,由卡处理装置2在不能够接收来自上级装置1的命令的状态下自己判断规定时间T1是否已过,若判断为规定时间T1已过,则执行预先假定可能发生的故障而设定的通信错误处理,进行应对,所以能够把受害程度减小到最低限度。
具体来说,在把执行卡返回、再次取入处理设定为通信错误处理的情况下,即使由于某种故障而使来自上级装置1的命令的发送产生中断,上级装置1的显示部上所显示的内容和卡处理装置2的状态不协调,若判断为继续保持不接收来自上级装置1的命令的状态下,规定时间T1已过,则卡处理装置2把内部22的卡4返回到插入返回口23,所以,能够使用户认识到不能交易,以免对上述不协调状态造成混乱。并且,这样一来,能够防止发生以下危害:例如用户勉强从内部22取出卡4,或者勉强往内部22插入其他卡,造成卡处理装置2和卡4损坏,或者胡乱使用上级装置1造成其被损坏。并且,如上述那样,使卡4返回后,若判断为在继续保持该返回的卡4未从插入返回口23中拔出的状态下规定时间T2已过,则卡处理装置2再次把卡4取入内部22,所以,能够防止由卡处理装置2返回而位于插入返回口处的卡4被恶意的第三者盗走乱用造成损失。
并且,在把执行硬件复位处理设定为通信错误处理的情况下,由于上级装置1或卡处理装置2处于无响应状态或失控状态的故障而使上级装置1中断发送命令,仍然可以由卡处理装置2进行复位,恢复到初始状态,对建立能够和上级装置1互相通信的状态的程序、或主卡处理的程序等进行初始化,从最初起重新执行程序,所以,能够消除上述故障。
并且,在把执行卡处理再执行禁止处理设定为通信错误处理的情况下,即使上级装置1和卡处理装置2之间的通信线路变成不通状态,或者上级装置1和卡处理装置2变成无响应状态或失控状态等故障发生后尚未修复、而继续保持不能接收来自上级装置1的命令的状态,也仍然可以由卡处理装置2来禁止执行以后的主卡处理,所以,能够防止无限制地执行通信错误处理而造成浪费。
并且,在把执行无命令发送通知处理设定为通信错误处理的情况下,在上级装置1和银行的中央服务器等之间利用电话线路等来查寻ID/密码等,所以该通信花费的时间长,从上级装置1向卡处理装置2发送命令产生延迟,或者,上级装置1和卡处理装置2之间的通信线路因噪声等而造成暂时不通的状态,即使不能够由卡处理装置2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也可以由卡处理装置2向上级装置1通知未发送命令,因此,能够催促上级装置1发送或者再次发送表示稍后等待接收命令、或对已发出但未收到的命令等重新发送。并且,通过接收该命令,可以通过卡处理装置2看出上级装置1是正常的,能够继续执行与该命令相对应的处理。并且,通过根据未收到来自上述上级装置1的命令的状态下的经过时间或通信错误处理的执行次数,来改变通知方式,由此可以使上级装置1更详细地识别未收到命令的状况。
并且,在把执行命令等待处理设定为通信错误处理的情况下,上级装置1和中央服务器等之间的通信很费时间,即使从上级装置1发送命令出现延迟,也能够由卡处理装置2来实质上延长等待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的时间,所以,如上述那样,可以由卡处理装置2接收从上述上级装置1延迟发送的命令,继续执行与该命令相对应的处理。
并且,在把执行不能交易通知处理设定为通信错误处理的情况下,即使由于某种故障,造成从上级装置1发送命令出现中断,上级装置1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和卡处理装置2的状态不协调,仍能够由卡处理装置2来向用户通知不能交易。所以,能够使用户识别出不能交易,避免对上述不协调状态造成混乱。并且,这样一来,能够防止发生以下危害,即用户勉强从内部22取出卡4,或者勉强向内部22插入其他卡,造成卡处理装置2和卡4损坏,或者胡乱使用上级装置1造成其被损坏。并且,通过根据未收到来自上级装置1的命令的状态下的经过时间或通信错误处理的执行次数,来改变通知方式,由此能够使用户更明确地识别出不能交易的状况。
并且,在上级装置1和卡处理装置2之间多次反复进行命令或对命令的响应的通信,而随之有因某种故障容易造成从上级装置1发送命令时产生中断的倾向的情况下,卡处理装置2从上级装置1接收用于指示卡4的取入的命令,在把卡4取入到内部22之后,在卡4位于内部22期间平时对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进行监视,所以,即使沿上述倾向从上级装置1发送命令出现中断,也可以由卡处理装置2自己总是进行判断,立即进行通信错误处理,来应对。再者,由上级装置1和卡处理装置2构成的系统,为了省电等而被设定为在卡4不在内部22的状态下不从上级装置1向卡处理装置2发送命令的情况下,在卡4不在内部22的状态下对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进行监视,所以即使在继续保持不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的状态下规定时间已过,也可以由卡处理装置2将其看作是上级装置1正常,继续执行处理。
并且,从上述各处理中选择出作为通信错误处理执行的处理,通过对不同的或相同的处理进行各种组合来设定在存储部6内,由此能够高效率地消除故障,防止发生危害。并且,也可以根据最近频繁发生的故障来对作为通信错误处理执行的处理重新更改设定,这样,也可以高效率地消除故障,防止发生危害。再者,通过周期性地反复执行主卡处理,即可高效率地消除故障,防止发生危害。
以下,参照图14和图15,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图14是表示存储部6的存储内容的一例的图。在存储部6内设置了存储区,该存储区用于设定:在通信部17中继续保持不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的状态下上述规定时间T1已过时,作为通信错误处理而进行的处理和该处理的进行时间。在图14的例中,作为通信错误处理,如右侧的实线框内所示,设定为:在T1时间经过后T1+a时间经过为止,执行“不能交易通知处理”,在T1+a时间经过之后T1+b时间经过为止,执行“无命令发送通知处理”;在T1+b时间经过之后,再次执行“不能交易通知处理”(T1<T1+a<T1+b)。其他设定后备有:“卡返回、再次取入处理”、“硬件复位处理”、“卡处理再执行禁止处理”和“命令等待处理”。这些处理的详细情况如前所述。并且,关于作为通信错误处理执行的处理的设定也如前所述。
图15是表示主卡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5的主卡处理是仅在把卡4取入到卡处理装置2的内部22之后,从上级装置1接收最初的命令为止的期间内,对命令的接收进行监视的情况下的处理。并且,在图15的主卡处理中,对于和上述图5的主卡处理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当卡处理装置2起动时,由控制部5分别设定规定时间T1和规定时间T2(S1步骤),判断卡4是否位于卡处理装置2的内部22(S2步骤)。并且,当利用马达15和滚轮24把由用户插入的卡4取入到内部22,某一个传感器9a~9c检测出卡4,变成ON状态时,由控制部5来判断为卡4位于内部22(S2步骤:是),对第1定时器7进行清零(S3步骤),为了计时从卡4被取入到内部22时起到从上级装置1接收到最初的命令为止的时间,起动第1定时器7(S4步骤)。并且,控制部5对在通信部17是否从上级装置1接收了命令进行判断(S5步骤)。这时,如果未从上级装置1接收了最初的命令(S5步骤:否),则由控制部5来判断由第1定时器7计时的时间是否达到了规定时间T1(S6步骤),如果没有达到(S6步骤:否),则再次判断是否从上级装置1接收了命令(S5步骤)。
并且,在S5、S6步骤,在等待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的状态下,在第1定时器7的计数时间达到规定时间T1之前(S6步骤:否),若从上级装置1接收最初的命令(S5步骤:是),则由控制部5使第1定时器7停止(S7步骤),根据收到的命令来执行处理(S8步骤)。在执行处理后,由控制部5通过通信部17向上级装置1响应处理结果(S9步骤),判断出卡4是否被排出到插入返回口23处(S15步骤)。在S5步骤从上级装置1接收的命令是指示卡4排出以外的命令,在S8步骤执行了卡排出处理以外的处理的情况下,由控制部5来判断在S15步骤未把卡4排出到插入返回口23处(S15步骤:否),等待接收来自上级装置1的下一个命令(S16步骤)。并且,若从上级装置1接收下一个命令(S16步骤:是),则控制部5转移到S8步骤,按照收到的命令来执行处理,如上所述进行S9、S15、S16步骤。并且,在S5步骤和S16步骤,从上级装置1收到的命令是指示卡4排出的命令,在S8步骤执行卡排出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5在S15步骤判断为将卡4排出到了插入返回口23(S15步骤:是),转移到S2步骤,再次等待卡4被插入到卡处理装置2内并被取入到内部22。
另一方面,在S5步骤,在通信部17中继续保持不从上级装置1接收最初的命令的状态(S5步骤:否)下,若在S6步骤,第1定时器7的计数时间达到规定时间T1(S6步骤:是),则由控制部5读出存储部6的通信错误处理的设定区(图14),根据这时的第1定时器7的计数时间,逐个执行已设定的通信错误处理(S17步骤)。在图14的例中,设定为在T1+a时间经过为止执行不能交易通知处理,作为通信错误处理,所以,控制部5首先从存储部6中读出图13的不能交易通知处理的程序,并按上述方法来执行。
并且,若把一个通信错误处理执行完,则由控制部5来判断在图15的S11步骤是否由通信部17从上级装置1接收了命令,如果接收了(S11步骤:是),则如上所述,执行S7~S9步骤和S15步骤等。对此,如果在S11步骤未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S11步骤:否),则由控制部5来判断是否进行了在存储部6中设定的最后的通信错误处理(S12步骤)。在图14的例中,设定为:在T1+b时间经过后,作为最后的通信错误处理执行不能交易通知处理。所以,控制部5判断为未执行在S12步骤设定的最后的通信错误处理(S12步骤:否)。之后,控制部5转移到S17步骤,如前所述,作为通信错误处理,执行按这时的第1定时器7的计数时间而设定的无命令发送通知处理或者不能交易通知处理。在执行通信错误处理之后,控制部5若判断为不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S11步骤:否)、而执行了存储部6内所设定的最后的通信错误处理(S12步骤:是),则使第1定时器7停止(S13步骤),结束主卡处理。
根据上述第2实施方式,在把卡4取入到卡处理装置2的内部22之后,由于某种故障而中断了从上级装置1接收最初的命令的情况下,卡处理装置2在不能够接收来自上级装置1的最初的命令的状态下自己判断规定时间T1是否已过,若判断为规定时间T1已过,则进行预先假定可能发生的故障而设定的通信错误处理,进行应对,所以能够把受害程度减小到最低限度。
具体来说,例如在把执行不能交易通知处理或卡返回、再次取入处理设定为通信错误处理的情况下,即使由于某种故障而不能从上级装置1接收最初的命令,上级装置1的显示部上所显示的内容和卡处理装置2的状态不协调,仍判断为在继续保持不接收来自上级装置1的最初的命令的状态下规定时间T1已过,则由卡处理装置2把位于内部22的卡4返回到插入返回口23,所以,能够使用户在插入卡4后立即认识到不能交易,以免对上述不协调状态造成混乱。并且,这样一来,能够防止发生以下危害:例如用户勉强从内部22取出卡4,或者勉强往内部22插入其他卡,造成卡处理装置2和卡4损坏,或者胡乱使用上级装置1,造成其被损坏。
并且,因为仅在从由卡处理装置2把卡4取入到内部22时起到从上级装置1接收最初的命令为止的期间,对命令的接收进行监视,所以,能够减轻接收最初命令后的控制部5的处理负担。并且,在取入卡4,接收最初命令之后,由上级装置1进行对卡处理装置2的处理以外的处理期间,在上级装置1和卡处理装置2之间不必执行命令等的通信,可以省略上级装置1和卡处理装置2的无用的通信,减轻处理负担。并且,当取入卡4,从上级装置1接收最初的命令时,由上级装置1来识别出卡4已被取入到内部22,在显示部上显示出催促用户插入卡4的画面以外的画面,例如“因正在处理中请稍侯。在稍侯后仍没有响应的情况下,请按下业务员呼叫钮。”等画面。所以,即使对从上级装置1接收下一个命令不进行监视,也不会有用户把其他卡勉强插入到卡处理装置2的内部22,不会出现卡处理装置2和卡4等损坏的危害。
再者,根据未从上级装置1接收最初的命令的状态下的经过时间,来执行预先设定的通信错误处理,所以,在把执行不能交易处理设定为通信错误处理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户更明确地认识到不能交易的状况;在把执行无命令发送通知处理设定为通信错误处理的情况下,能够使上级装置1更详细地认识到未接收最初的命令的状况。
以下参照图16,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图16是表示主卡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6的主卡处理是指不管卡处理装置2的内部22中有无卡4,均对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进行监视的情况下的处理。并且,图16的主卡处理中,对于和上述图5的主卡处理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图16和图5的主卡处理的不同点是在图16的主卡处理中省略了图5的主卡处理的S2步骤。
在图16中,在卡处理装置2起动后,控制部5若设定规定时间T1、T2(S1步骤),则对第1定时器7进行清零(S3步骤),为了计算从上级装置1到接收命令的时间,对第1定时器7进行起动(S4步骤)。然后,由控制部5,如上所述进行S5~S9步骤的处理。这时,根据在S8步骤接收的命令执行的处理中,包括把已插入到插入返回口23内的卡4取入到内部22的卡取入处理。然后,在S5步骤继续保持不从上级装置1接收命令的状态(S5步骤:否)下,若在S6步骤第1定时器7的计数时间达到规定时间T1(S6步骤:是),则由控制部5如上所述按存储部6内设定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执行通信错误处理(S10步骤)。然后,若进行完一个通信错误处理,则控制部5如上所述执行S11、S12步骤,然后,执行S10步骤,或者如上所述执行S13步骤,结束主卡处理。
根据上述第3实施方式,不管卡4是否被取入到了卡处理装置2的内部22,在由于某种故障而中断了从上级装置1向卡处理装置2发送命令的情况下,卡处理装置2,在不接收来自上级装置1的命令的状态下,自己判断规定时间T1是否已过。若判断为规定时间T1已过,则进行预先假定可能发生的故障而设定的通信错误处理加以应对,所以,能够把受害程度减小到最低限度。
具体来说,例如在把执行不能够交易状态设定为通信错误处理的情况下,上级装置1在显示部显示并保持催促用户插入卡4的画面的状态下,上级装置1或卡处理装置2之间的通信线路变成不通状态,或上级装置1和卡处理装置2由于某种原因而变成无响应状态或失控状态等,发生故障,从而卡处理装置2不能从上级装置2接收用于指示取入卡4的命令。即使如此,也因为卡处理装置2向用户发出不能交易之意的通知,所以,能够使用户认识到不能交易,以免对上述不协调状态造成混乱。并且,这样一来,能够防止发生以下危害:例如用户勉强向内部22插入卡4,造成卡处理装置2和卡4损坏或者胡乱使用上级装置1造成其被损坏。
并且,即使在把执行硬件复位处理设定为通信错误处理的情况下,由于上级装置1或卡处理装置2处于无响应状态或失控状态的故障而使上级装置1中断发送命令,仍然可以由卡处理装置2进行复位,恢复到初始状态,对建立能够和上级装置1互相通信的状态的程序、或主卡处理的程序等进行初始化,从最初起重新执行程序,所以,能够消除上述故障。
本发明除以上实施方式外,也还可以采用其他各种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的例子是分别设置了:对接收来自上级装置1的命令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的专用的定时器7;以及对拔出卡4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的专用的定时器8。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用单一的定时器来对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命令为止的时间和卡4被拔出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或者用多个定时器来依次进行计数。
并且,图16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在结构上以图5的主卡处理为基础,省略了对该主卡处理中的卡4是否位于内部22进行判断的步骤S2,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以图15的主卡处理为基础,省略该主卡处理中的步骤S2。
并且,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本发明适用于银行等金融机关中所采用的自动交易装置上所安装的卡处理装置2。但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自动交易装置以外的装置上所安装的卡处理装置。

Claims (10)

1、一种卡处理装置,接受卡进行规定的处理,其特征在于具有:
取入机构,把卡取入到内部;
返回机构,使卡从内部返回到返回口;
第1检测机构,检测卡位于内部的情况;
第2检测机构,检测返回到返回口的卡已被拔出的情况;
通信机构,和上级装置互相进行通信;
第1计数机构,在上述通信机构中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命令之后,对响应该命令起到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下一个命令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
第2计数机构,对卡被返回到返回口之后起到卡被取出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以及
控制机构,根据上述第1和第2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控制上述取入机构、上述返回机构、上述通信机构、上述第1和第2计数机构,
上述控制机构根据上述第1和第2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分别判断卡是否位于内部,以及卡是否位于返回口,在判断为卡位于内部的状态下,在上述通信机构不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命令的状态下由上述第1计数机构计数的时间达到规定时间时,由上述返回机构把卡返回到返回口,然后在判断为该返回的卡位于返回口的状态下,在保持卡未被从返回口中拔出的状态下由上述第2计数机构计数的时间达到规定时间时,由上述取入机构把卡取入到内部。
2、一种卡处理装置,接受卡进行规定的处理,其特征在于具有:
通信机构,和上级装置互相进行通信,
计数机构,在卡被插入内部之后,对上述通信机构从上级装置接收命令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
设定机构,设定应对不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命令的情况的多种处理中的规定的处理;以及
控制机构,在上述通信机构不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命令的状态下由上述计数机构计数的时间达到规定时间时,执行由上述设定机构设定的上述规定的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机构,仅在上述通信机构不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最初命令的状态下由上述计数机构计数的时间达到规定时间时,执行由上述设定机构设定的上述规定的处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机构,在上述通信机构不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命令的状态下由上述计数机构计数的时间达到规定时间时,根据该计数时间的经过或者按照上述设定机构设定的顺序执行上述规定的处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机构,在上述通信机构不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命令的状态下由上述计数机构计数的时间达到规定时间时,根据该计数时间的经过或者按照由上述设定机构设定的顺序执行上述规定的处理。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机构若执行由上述设定机构设定的上述规定的处理,则以后不执行对卡的处理。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规定的处理中至少包含以下处理中的一个:向上级装置通知未发送命令的情况的处理、在从上级装置发送命令为止等待的处理、以及向用户通知不能操作卡的情况的处理。
8、一种卡处理装置,接受卡进行规定的处理,其特征在于具有:
通信机构,和上级装置互相进行通信,
计数机构,在该卡处理装置起动之后,对上述通信机构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命令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
设定机构,设定应对不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命令的情况的多种处理中的规定的处理;以及
控制机构,在上述通信机构不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命令的状态下由上述计数机构计数的时间达到规定时间时,执行由上述设定机构设定的上述规定的处理。
9、一种卡处理装置,接受卡进行规定的处理,其特征在于具有:
通信机构,和上级装置互相进行通信,
计数机构,在卡被插入内部之后,对上述通信机构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命令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以及
控制机构,在上述通信机构不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命令的状态下由上述计数机构计数的时间达到规定时间时,执行使该卡处理装置恢复到初始状态的复位处理。
10、一种卡处理装置,接受卡进行规定的处理,其特征在于具有:
通信机构,和上级装置互相进行通信,
计数机构,在该卡处理装置起动之后,对上述通信机构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命令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以及
控制机构,在上述通信机构不接收来自上级装置的命令的状态下由上述计数机构计数的时间达到规定时间时,执行使该卡处理装置恢复到初始状态的复位处理。
CN200610164214.8A 2005-12-26 2006-12-05 卡处理装置 Pending CN19919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71645/2005 2005-12-26
JP2005371645A JP4794297B2 (ja) 2005-12-26 2005-12-26 カード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1921A true CN1991921A (zh) 2007-07-04

Family

ID=37866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64214.8A Pending CN1991921A (zh) 2005-12-26 2006-12-05 卡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066180B2 (zh)
EP (1) EP1808834A1 (zh)
JP (1) JP4794297B2 (zh)
CN (1) CN199192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9744A (zh) * 2010-01-14 2011-07-20 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 自动交易机和自动交易方法
CN102411805A (zh) * 2011-12-08 2012-04-11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类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2481484A (zh) * 2009-05-29 2012-05-30 环球娱乐株式会社 信息数据存储介质的读写装置
CN106062835A (zh) * 2016-05-10 2016-10-26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自助终端的进卡容错方法及自助终端
CN109637010A (zh) * 2018-12-06 2019-04-16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终端、金融终端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671209A (zh) * 2018-12-06 2019-04-23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终端、金融终端断电后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55390A (ja) * 2004-11-30 2006-06-15 Nidec Sankyo Corp カードリーダ
US20090159661A1 (en) * 2007-12-20 2009-06-25 Sanches Ricardo F Self-service terminal
US20090204856A1 (en) * 2008-02-08 2009-08-13 Sinclair Colin A Self-service terminal
JP5102751B2 (ja) * 2008-12-09 2012-12-19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カード処理装置
EP2270758B1 (en) 2009-06-30 2013-11-2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i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FR2955683B1 (fr) * 2010-01-25 2012-08-17 Ingenico Sa Terminal de paiement electronique portatif adapte a executer des programmes non-certifies
TWI446273B (zh) 2011-10-18 2014-07-21 Wistron Corp 可攜式電子裝置、讀卡機以及讀卡機的操作方法
JP5836873B2 (ja) * 2012-04-13 2015-12-24 株式会社東芝 メモリデバイス及びその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JP6424328B2 (ja) 2014-12-12 2018-11-21 旭精工株式会社 カード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3885A (en) * 1973-05-24 1974-09-03 Docutel Corp Automatic banking system
US4007356A (en) * 1975-12-10 1977-02-08 Ncr Corporation Card retrieval means
JPS5971573A (ja) * 1982-10-18 1984-04-23 Toshiba Corp 自動取引システム
JPS62222363A (ja) * 1986-03-25 1987-09-30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自動取引処理装置
JPS62222362A (ja) * 1986-03-25 1987-09-30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自動取引処理装置
JPH0616286B2 (ja) * 1988-07-01 1994-03-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蓄積データの更新処理方式
JP2767468B2 (ja) 1989-09-28 1998-06-18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胴
JP3175956B2 (ja) 1991-09-26 2001-06-11 株式会社東芝 Icカード処理装置
JPH05166035A (ja) * 1991-12-11 1993-07-02 Omron Corp カードリーダ
JP2526916Y2 (ja) * 1991-12-27 1997-02-26 株式会社ゼクセル カードアクセッサ
US5818182A (en) * 1993-08-13 1998-10-06 Apple Computer, Inc. Removable media ejection system
JPH07334588A (ja) 1994-06-07 1995-12-22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取引装置
JPH08255409A (ja) * 1995-03-20 1996-10-01 Fujitsu Ltd ディスク装置
JPH09305731A (ja) * 1996-05-20 1997-11-28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ード型リーダライタにおける障害復旧制御方式
JP3761374B2 (ja) * 1999-11-11 2006-03-29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取引システム
JP4530634B2 (ja) * 2003-09-26 2010-08-25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Icカード処理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1484A (zh) * 2009-05-29 2012-05-30 环球娱乐株式会社 信息数据存储介质的读写装置
CN102481484B (zh) * 2009-05-29 2015-03-18 环球娱乐株式会社 信息数据存储介质的读写装置
CN102129744B (zh) * 2010-01-14 2014-02-05 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 自动交易机和自动交易方法
CN102129744A (zh) * 2010-01-14 2011-07-20 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 自动交易机和自动交易方法
US8985299B2 (en) 2011-12-08 2015-03-24 Grg Banking Equipment Co., Ltd. Paper-type detection device and detection method
CN102411805B (zh) * 2011-12-08 2013-06-26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类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2411805A (zh) * 2011-12-08 2012-04-11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类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6062835A (zh) * 2016-05-10 2016-10-26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自助终端的进卡容错方法及自助终端
WO2017193289A1 (zh) * 2016-05-10 2017-11-16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自助终端的进卡容错方法及自助终端
CN106062835B (zh) * 2016-05-10 2019-01-11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自助终端的进卡容错方法及自助终端
CN109637010A (zh) * 2018-12-06 2019-04-16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终端、金融终端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671209A (zh) * 2018-12-06 2019-04-23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终端、金融终端断电后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637010B (zh) * 2018-12-06 2021-02-02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终端、金融终端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671209B (zh) * 2018-12-06 2021-08-13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终端、金融终端断电后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066180B2 (en) 2011-11-29
EP1808834A1 (en) 2007-07-18
JP2007172446A (ja) 2007-07-05
JP4794297B2 (ja) 2011-10-19
US20070162187A1 (en) 2007-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1921A (zh) 卡处理装置
JP5587664B2 (ja) 遊技機
US20150371481A1 (en) Banknote recognition apparatus,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banknote processing state
CN1983304A (zh) 卡处理装置
JP5587663B2 (ja) 遊技機
JP2011022670A (ja) 媒体処理装置および媒体処理方法
JP2011098149A (ja) 遊技機および台間機
EP2196945B1 (en) Card processing apparatus
JP6391222B2 (ja) 遊技盤
JP3809612B2 (ja) カードリーダライタユニット
JPH09259334A (ja) 遊技場におけるプリペイドカードシステム
ES2688838T3 (es) Procedimiento de autodetección de un intento de pirateo de una tarjeta electrónica de pago, tarjeta, terminal y programa correspondientes
FR2920561A1 (fr) Borne de lecture d'informations contenues dans une memoire d'un objet portable et procede de fonctionnement de cette borne.
JP2007226340A (ja) カード読取装置
JP2009101171A (ja) 遊技場における有価媒体搬送装置
JP4970772B2 (ja) 遊技場における有価媒体搬送装置
JP2011003069A (ja) 偽造カード検出システム、偽造カード検出方法、偽造カード検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2006301879A (ja) 記録媒体価値付け装置
JP2009279253A (ja) 遊技機
JP2008136513A (ja) 円板状媒体繰出装置および円板状媒体貸出装置
CN105279844A (zh) 介质处理装置
JP5179152B2 (ja) 遊技媒体払出装置
JP4921496B2 (ja) 遊技場における有価媒体搬送装置
JP2006113978A (ja) リーダライタユニット
WO2016143222A1 (ja) 自動取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