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4625A - 控制电子照相打印机或复印机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电子照相打印机或复印机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4625A
CN1914625A CN200580004062.9A CN200580004062A CN1914625A CN 1914625 A CN1914625 A CN 1914625A CN 200580004062 A CN200580004062 A CN 200580004062A CN 1914625 A CN1914625 A CN 1914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ment station
developer
stand
development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040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38727C (zh
Inventor
亚历山大·克瑞特尔
托马斯·施瓦茨科克
乌韦·霍里格
哈因里奇·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Production Printing Germany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Oce Printing System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e Printing System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Oce Printing Systems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914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4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872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872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8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toner level or concentration in the developing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x 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AREA)
  • Projection-Type Copiers In General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用于控制电子照相打印机(10)或复印机的方法,该电子照相打印机或复印机具有显影台(20,22,24,26,28),用于采用色粉将潜电象显影在感光体上。在打印运行期间,检测来自显影台的色粉出料,在所检测的色粉出料满足预定的第一再生准则的情况下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48),在该再生过程中在感光体上生成电象,该电象由显影台显影,显影后的图像由清除装置除去而不会被翻印到记录载体(34)上,并且在该再生过程中将新的色粉引入到显影台中。在打印运行期间,借助打印数据确定为打印该数据需要哪些显影台,并且如果确定在预定时间间隔内不需要某显影台,则将该显影台置于备用状态,其中停止该显影台的机械驱动。

Description

控制电子照相打印机或 复印机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电子照相打印机或复印机的方法,其中电子照相打印机或复印机具有至少一个显影台,用于采用色粉将潜电象(latentes Ladungsbild)显影在感光体(Fotoleiter)上。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这种打印机或复印机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开头所述类型的公知方法规定了打印机或复印机在运行时可以采取的典型的不同运行状态或运行模式。这种运行状态的例子是备用模式,在该模式下典型的是显影电象所需要的显影台功能电压和电流被断开,并且显影台的机械驱动装置被停止。这种备用模式一般在打印机或复印机被接通但还没有打印数据时被采用。
另一种常见的运行状态是打印运行模式,在该模式下典型的是显影台的所有功能电压和电流都被转换为额定参数,并且所用驱动装置都以额定参数运行。这种打印运行模式通常在一有打印数据时就启动,并且只要有打印数据就一直保持。在该打印运行期间,如上所述,所有显影台的驱动装置都运行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即所有诸如叶轮、浆式叶轮(Paddelraeder)、混合铲(Mischbagger)等等用于搅拌显影剂的混合装置和所有用于将显影剂从显影台传送到感光体上的装置在打印运行模式期间都在运行。
在这种打印运行期间,一个或多个显影台在较长时间段内可以只出料很少的或根本就不出料色粉。概念“显影剂”在本文中指由色粉微粒和载体微粒组成的混合物,或者是单成分显影剂。在单成分显影剂的情况下,概念“显影剂”和“色粉”是相同的。色粉出料很少或极少的情况对于彩色打印机或彩色复印机来说较频繁出现,在彩色打印机或彩色复印机中,对于每个颜色成分(青色、黄色、品红和黑色)存在自己的显影台,也就是说在打印数据在较长时间段内没有包含或只包含很少的一种颜色成分时。但对于单色打印机来说,还可以出现连续的很少色粉出料的情况,即在打印大量具有很少内容的连续打印页面时。
已经发现,在具有连续很少色粉出料的打印运行状态下,显影剂比较快地老化或遭到损坏,即在显影台中被磨损,并且只会导致差的打印结果。此外,如果在打印运行期间在较长时间段内都不需要显影台,则显影台本身还要经受不必要的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开始所述类型的方法和控制装置,其可以减小显影剂和/或设备的磨损。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该技术问题是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和具有权利要求26的特征的控制装置解决的。此外,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该技术问题还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4的特征的方法和具有权利要求38的特征的控制装置解决。但在一种有利扩展方式中,这两个方面可以合并为一种共同的方法或一种控制装置。有利扩展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在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中,在打印运行期间,检测来自显影台的色粉出料,并在所检测的色粉出料满足预定的第一再生准则的情况下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在该过程中在感光体上产生电象,该电象由显影台显影,并且显影后的图像由清除装置除去而不被翻印到记录载体上,并且在该过程中将新的色粉引入显影台中。其中,首先不进一步限定再生准则,但其指明连续的很少色粉出料。
在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范围内,显影后的电象可以被清除装置直接从感光体中除去,但也可以首先全部或部分地翻印到中间载体上,再从该中间载体中通过清除装置除去。在权利要求1和26中有意识地没有确定是涉及感光体的清除装置、可能采用的中间载体的清除装置还是这两者的清除装置。重要的只是,在显影剂再生过程中,显影后的图像既不直接又不间接地翻印在记录载体上。
因此,通过该方法,通过监控色粉出料,并且对于色粉出料连续很少的情况,在显影剂再生过程中引起人造的色粉吞吐量,可以防止显影剂的磨损或破坏。为此,在显影剂再生过程中,在感光体上产生“人工的”或“任意的”电象,由显影台显影该电象,并在显影台中引入新的色粉。显影后的图像不被翻印到记录载体上,从而不出现记录载体废品。作为替代,由清除装置将显影后的图像除去,下面将对此详细解释。
这样选择第一再生准则,使得在显影剂遭到破坏或老化之前-但不是不必要地过早-及时引入再生过程,以便将色粉废料保持很少并且不会不必要地中断打印运行。因此,将打印机或复印机以及显影剂的典型特性和经验参数都引入到对第一再生准则的选择中。
在本方法的一种有利扩展方案中,对预定长度的时间间隔确定色粉出料,并且当预定数量的连续时间间隔中的平均色粉出料小于预定阈值时,满足第一再生准则。具有低色粉出料的阶段中的短时提高的色粉出料——其中该低色粉出料不足以持久地再生显影剂——在合适长度的时间间隔中不足以将这个时间间隔的色粉出料的平均值提高到阈值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认为存在对再生过程的需求。如果相反在这些时间间隔中一个时间间隔内色粉出料的平均值大于阈值,则说明显影剂已被足够地再生,并且暂时不再需要其它再生过程。
优选地,借助打印数据来确定色粉出料。其中,优选将要打印或已打印的像素数目加权地与其着色度(Einfaerbungsstufe)相加。这是一种技术上非常简单的确定来自显影台的色粉出料的方式。
如果打印机或复印机包括多个显影台,则优选地确定每个显影台的色粉出料,并且对于为一个显影台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的情况检查所确定的其余显影台的色粉出料是否满足第二再生准则,并且为满足第二再生准则的显影台同样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第二再生准则指出,虽然还不需要显影剂再生过程,但可能在可预见的时间之后需要显影剂再生过程。由于对于每个再生过程必须中断打印运行,因此有利的是,通过该方式直接连续执行、即在时间上集中执行多个再生过程。
第二再生准则可以是第一再生准则的减弱或更少限制的版本。结合第一再生准则的上述优选例子,第二再生准则可以要求,预定数量的连续时间间隔中——该预定数量小于第一再生准则中的时间间隔的数量——的平均色粉出料小于预定的阈值。
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涉及一种打印机或复印机,其具有至少两个显影台,用于将潜电象显影在感光体上。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打印运行期间,借助打印数据确定为了打印数据需要哪些显影台,并且如果确定在预定时间间隔内不需要一个显影台,则将该显影台置于备用状态,在备用状态中至少停止显影台的一部分机械驱动装置。
因此,在该备用状态下,显影台的机械部件被保护,并减少其磨损。同时,显影台中包含的显影剂也被保护,因为显影剂由于在打印运行状态中所执行的不断的混合和激活而遭到破坏或老化。在这方面,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和第一方面在内容上是紧密相似的。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新型的特殊运行状态,用于在色粉出料连续较少时再生并由此保护显影剂,而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新型的特殊运行状态,用于对于在长于预定时间间隔的时间段内不需要显影台的情况保护显影剂和显影台。
在备用状态下,优选地这样接通显影台,使得在显影台和感光体之间没有色粉传送,例如通过适当地选择功能电压和电流。在一种优选扩展方案中,显影台在备用状态中与感光体折合(wegschwenken)。
优选地,当借助于打印数据确定需要显影台来打印数据时结束备用状态。其中,优选这样预测地分析打印数据,使得分析打印数据的时刻和由相应显影台显影对应于该数据的图像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足以将该显影台从备用状态置换到打印运行状态。
通常,必须在显影台中激活显影剂,以便能够为了显影潜电象而传送到中间载体上。对于由色粉微粒和载体微粒所组成的显影混合物,该激活通常存在于显影混合物的搅拌中,其中色粉微粒摩擦生电地加载到载体微粒上。优选地,在显影台的备用状态期间,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激活其中包含的显影剂。然后,当显影台从备用状态返回打印运行状态时,立即可以使用显影剂。
在一种优选扩展方案中,对备用状态期间显影剂被激活的频率进行计数,并且如果激活的次数或总持续时间超过预定的阈值,则在备用状态的持续时间内不再进行其它的激活。于是,在更短持续时间的备用状态中,显影剂始终保持功能准备,而在更长持续时间的备用状态中,放弃激活以保护显影剂。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这两个方面关系紧密,并且同已经描述过的优选扩展方案一样,可以可以以有利的方式相互组合。例如,在一种包含本发明两个方面的优选扩展方案中,在显影台的备用状态期间,在预定时间间隔中显影剂一直被激活,直到满足第一再生准则,于是,在显影台中在备用状态的剩余持续时间内不再进行其它的显影剂激活,并且以显影剂再生过程一直等待,直到需要该显影台显影或者直到打印机或复印机的另一显影台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在较长的备用状态期间保护了显影剂,另一方面不会为了显影剂再生过程而中断打印运行,只要显影台处于备用状态下,即只要不需要该显影台用于显影。因此,可以在时间上更好地集中再生过程,并且可以减少打印运行的中断次数。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参照附图中示出的优选实施例,该实施例借助专门的专业术语加以描述。但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其限制,因为对所示方法和所示控制装置的这种更改和其它修正以及本发明的其它应用——如在此所示——都被看作是本领域专业人员的目前和未来的普通专业知识。附图示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即
图1是展示根据本发明一种扩展方案的方法的组成部分的框图,
图2是展示一种用于分析色粉出料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展示一种用于管理显影台状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展示一种用于备用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展示打印机的多个显影台中显影剂再生过程的时间同步的流程图,
图6是展示将根据本发明一种扩展方案的方法与控制打印机的常规方法结合的流程图,
图7是打印机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7中示出打印机10的截面图。打印机10具有上印刷装置12和下印刷装置14,它们构造相同,并且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印刷装置12和14分别具有感光体带16,其由未详细示出的充电装置充电,并且为了产生电象而通过照射由字符发生器18逐点地放电。
感光体带16经过5个显影台20、22、24、26、28,在图7中仅详细示出附图标记20的那一个,其它则通过三角形象征性地示出。显影台20至28分别用于显影彩色图像的一个颜色成分。这些颜色成分优选通过青色、黄色、品红、黑色和一种专色形成,但也可以是任意其它颜色。
为了产生打印图像的一种颜色成分,由字符发生器18在感光体6上产生对应于该颜色成分的电象,并且该电象被相应的显影台用彩色粉(Farbtoner)显影。这样获得的颜色成分的色粉图像(Tonerbild)在第一翻印位置29被翻印到中间载体上、在此为传输带30的形式。但是还可以采用例如中间载体滚筒作为中间载体。在翻印到感光体16上时剩下的剩余色粉被清除装置32从感光体带16中除去。此后,重新对感光体充电,由字符发生器18在感光体16上产生另一颜色成分的电象,由相应的显影台20、22、24、26或28显影,并同样翻印到传输带30上,也就是说使得各个颜色成分在传输带30上重叠为多色图像。
即,在传输带30上将最多5张上述颜色成分的单色图像重叠为一张多色图像(彩色图像)。然后,传输带30转到纸幅面34上,并且彩色图像在第二翻印位置36由传输带30翻印到纸幅面34上。在图7中示出传输带30在转到纸幅面34的状态下,其中可以同时印刷纸幅面34的正面和背面。
在翻印到纸幅面34之后残留在传输带30上的剩余色粉被传输带清除装置38除去。然后,翻印的彩色图像在定影台40中被定影在纸幅面34上。
在用于控制打印机10的常见方法中,所有显影台20、22、24、26、28在打印运行期间都处于所谓的“彩色备用状态”。在彩色备用状态期间,显影台20、22、24、26、28机械地转到感光体上的工作位置。显影台的所有机械驱动装置都以额定参数运行。属于机械驱动装置的有用于混合装置的驱动装置,如桨式叶轮、混合铲和/或蜗杆,以及用于磁滚筒和其它用于显影电象的功能滚筒的驱动装置。还可以只接通功能电压,即在显影台20、22、24、26或28和感光体带16之间传送色粉所需的电压,使得不进行色粉传送。显影台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典型的是小于0.2秒——从该彩色备用状态中进入显影运行。
为了激活显影剂,如上所述,用浆式叶轮、蜗杆等等对显影剂进行不断混合是必需的。根据打印数据的特性,一种颜色成分可以在较长持续时间内只是微弱地出现。这导致来自与该颜色成分相对应的显影台的持续很少的色粉出料。如果显影剂在色粉出料保持很少的情况下不断被混合,则该显影剂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被破坏,并且只提供很差的打印图像质量。尤其是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较长的时间内根本不需要一种颜色成分,因为打印数据在该时间段内没有这种颜色成分。在这种情况下,显影剂也被处于彩色备用状态的显影台不断激活,并因此遭到破坏或经历老化过程。此外,显影台还不必要地处于运行中,这提高了显影台的磨损。
下面描述的实施例展示一种用于控制打印机10的方法,该方法导致显影剂和显影台20、22、24、26和28的磨损减少。该方法借助图中未示出的电控制装置执行。
在图1中以框图形式示出按照本发明一种扩展方案的一种用于控制打印机10的方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步骤42的启动之后,在步骤44中初始化计数器BD和ts,它们的功能将在下面解释。然后,控制前进到色粉出料-分析过程46,在该过程中确定来自控制部分所涉及的显影台的色粉出料是否在较长时间内小于预定值。
如果是,则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48。如果不是,则控制继续前进到对相关显影台的状态监控50。在显影台状态监控50中检查是否在预定时间间隔内不需要该显影台。如果不是,则控制返回到色粉出料分析46。但如果是,则将显影台置于备用状态,其中显影台的所有或至少一部分机械驱动装置被停止,并且控制继续前进到显影台准备监控52。
在准备监控52中检查对于显影台的颜色是否存在颜色要求,即是否在可预见的时间内需要该显影台。如果是,则控制继续到步骤54,其中将显影台置于上述彩色备用状态。此外,在下面将要详细解释的情况下,准备监控52还可以从备用状态出发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48。
在图2中示出色粉出料的分析过程46的流程图。在步骤56的启动之后,在打印运行(58)期间于步骤60确定在预定长度的时间间隔内来自相关显影台的平均色粉出料。在步骤62中,将所确定的平均色粉出料与阈值y比较。如果平均色粉出料大于或等于阈值y,则在步骤64将再生监控计数器(RZ)置0,并且控制继续进行显影台状态监控50(参见图1)。
如果在步骤62中平均色粉出料小于阈值y,则在步骤66中将RZ增大第一增量R1。然后在步骤68中检查RZ是否大于阈值x。如果没有,则控制同样继续进行显影台状态监控50。如果在步骤68中确定RZ已经达到阈值x,则满足第一再生准则。该第一再生准则表示一定时间间隔内的平均色粉出料小于阈值y。如果较长时间持续较少的色粉出料,则显影剂会在显影台中遭到破坏。为了防止这一点,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48(也参见图1)。
在显影剂再生过程48中(在框图中未示出),首先中断正常的打印运行。字符发生器18(参见图7)在感光体16上产生人工的、即打印数据中没有的电象,其被构造为完全平面的图案,且表面覆盖率为10%至50%。显影后的电象在第一翻印位置29(参见图7)被翻印到传输带30上。
除了在打印运行期间的常见翻印之外,在第一实施例变形中可以这样接通对在第一翻印位置29处的翻印很重要的电压和电流,使得只有色粉图像的大约50%被从感光体16翻印到传输带30上。此外,传输带30从纸幅面34的传输路径推进,即折合,从而从传输带30上没有色粉落到纸幅面34上。替代地,色粉图像的被翻印部分被传输带清除装置38从传输带30中除去。通过类似方式,由感光体清除装置32将色粉图像的未翻印部分从感光体16中除去。由于第一翻印位置29处大约50%的翻印效率,清除工作被同等地分配给两个清除装置32和38。
在第二实施例变形中,这样接通对于在第一翻印位置29的翻印很重要的电压和电流,使得75%到100%的色粉图像被从感光体16翻印到传输带30上。这个与第一变形相比比例更大的翻印是当为了校准电子照相部件而在感光体16上产生并分析色粉标记时提供的。为了正确分析色粉标记,重要的是感光体——在该感光体上产生色粉标记——没有剩余色粉。如果在显影剂再生过程中从感光体到中间载体的翻印效率较小,则清除装置32必须从感光体16中除去较多的色粉,从而在清除过程(感光体带的一次循环)之后可能还有很多剩余色粉留在感光体16上,以便能产生可靠的色粉标记。因此,在第二实施例变形中,在显影剂再生过程中选择75%到100%的更高的翻印效率。然后,剩下的小于25%的图案可以由清除装置32在一次清除循环中彻底地除去。
在显影剂清除过程48中,引入来自显影台的人工或随意的色粉出料。此外,向显影台补充相应数量的新色粉。通过人工色粉吞吐量,预防显影台中显影剂的损坏、老化或磨损。
为了在图2的步骤60中计算平均色粉出料,借助打印数据将对应于显影台的颜色的像素的数目与其着色度加权地相加。这是一种简单但足够精确的用于确定色粉出料的方法。
而且,在图7的打印机10中,在对应于打印数据的图像由显影台显影的时刻之前一段时间就已经在页面缓冲器(未示出)中存储该打印数据。
在图3中示出图1的显影台状态监控50的流程图。在步骤70的启动之后,在步骤72中分析具有打印数据的页面缓冲器。在步骤74中,借助页面缓冲器中的打印数据确定是否存在对相关显影台的颜色要求,即是否存在要用显影台的色粉颜色显影的打印数据。如果没有,则在步骤76中将计数器ts增大一个增量dt。然后,在步骤78中检查该计数器ts是否小于或等于阈值tsmax。如果是,则控制在步骤80离开状态监控50。控制可以在步骤80中例如返回色粉出料分析46,但各个方法步骤的精确关系没有详细指定。在任何情况下,色粉出料分析46和显影台状态监控50都可以相互并行地运行。
但是,如果计数器ts在步骤78中已经达到阈值tsmax,则在步骤81中首先检查是否存在对打印路径的其它颜色的颜色要求。对于图7的打印机10,这意味着再检查是否需要同一打印装置12或14的其它显影台。如果是,则控制在步骤82中启动对相关显影台的准备监控52(参见图1),并将该显影台设置到上述备用状态下。
但如果在步骤81中确定对打印路径(即打印装置12或14)的所有显影台20、22、24、26和28都没有颜色要求,则在步骤84中同样启动准备监控52,并将显影台设置到备用状态下。但是,此外还在步骤86中切断打印路径的电子照相设备。对于图7的打印机10,当只是简单地打印纸幅面34,即不采用其中一个打印装置12或14时可能例如出现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断开不需要的打印装置的电子照相设备,以保护其部件,例如感光体16、字符发生器18、清除装置32等等。
简言之,状态监控50的步骤76至86使得如果在较长时间内-即当ts大于tsmax时-不需要显影台则将其设置到备用状态下。然后,以一定的概率认为在另一时间内也不需要该显影台,从而为了保护该显影台的机械部件值得将其设置到备用状态下。
如果在图3的状态监控50的步骤74中确定对相关显影台有颜色要求,则计数器ts在步骤88中被置于0。然后,在步骤90中检查该显影台是否处于备用状态中。如果不是,则在步骤92中离开状态监控50。
但如果显影台处于备用状态中,则在步骤92中检查相关显影台所属的打印路径或打印装置的电子照相设备是否被断开。如果电子照相设备被断开,则在步骤94中将其接通。然后在步骤96中向显影台准备监控52发送颜色要求。
在图4中以流程图示出图1的显影台准备监控52。在步骤98的启动之后,在步骤100初始化准备计数器BD。在步骤102中,将计数器BD增大增量dBD。在步骤104中检查是否存在对相关显影台的颜色要求。
如果没有,则在步骤106中检查计数器BD是否对应于阈值r。如果不是,则控制返回步骤102。
如果计数器BD已达到阈值r,则在步骤108激活显影台中的显影剂。
在步骤110中,将再生监控计数器(RZ)提高第二增量R2,该增量可以与图2的步骤66中的第一增量R1不同。接着,在步骤112检查RZ是否还小于阈值x,即是否满足第一再生准则。
如果在步骤112中RZ小于或等于x,即还不需要显影剂再生过程,则控制返回到步骤100。只要在步骤104中不存在颜色要求,则如上所述执行步骤100至112。其中,按照规则的时间间隔-其长度由变量r预先确定-激活显影剂(参见步骤108),由此首先使显影剂准备好投入使用。
如果在步骤112中确定RZ达到了阈值x,即满足第一再生准则,则在步骤114将显影台与感光体16偏转。虽然在该状态下满足第一再生准则,但首先不启动再生过程48(参见图1)。而是控制继续进行步骤102。在步骤102中又将计数器BD增大增量dBD,从而现在计数器大于r。这导致计数器BD在步骤106中始终大于r,并因此控制一直周期性地执行步骤102、104、106,直到在步骤104中出现颜色要求为止。特别地,暂时不再进行显影剂的其他激活,因为不再到达步骤108,由此减小了显影剂的磨损和老化。
如果在步骤104出现颜色要求,则首先在步骤116中检查是否满足BD≤r。如果是,则不需要显影剂的其他激活。然后在步骤118中将计数器BD置于0。并将显影台设置到上述颜色备用状态54。
如果计数器BD在步骤116中大于r,则显影台在步骤122中偏转到感光体16,并在步骤120中激活显影剂。在步骤124中,将计数器BD设置为0,并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48。
如图4的流程图中可见,在显影台的备用状态中,尽管满足第一再生准则,但是仍然一直延迟(herauszoegern)显影剂再生过程48,直到在步骤104中出现颜色要求,即直到实际上又需要该显影台为止。其优点是打印运行不必被不必要地中断。相反,通过该方式可以将不同显影台的再生过程相互同步,即尽可能在时间上集中,如下面参照图5详细解释的。
图5借助流程图示出不同显影台的显影剂再生过程48如何能相互同步。同步方法在步骤126中以启动上打印装置12或下打印装置14(图7)的5个显影台20、22、24、26、28中一个的再生过程48而开始,例如通过图2的色粉出料分析46中的步骤68。打印装置12或14的不同显影台在图5的流程图中通过动态变量或下标i,i=1...5表示。第i个显影台的计数器RZ和BD同样具有下标i,并因此表示为RZi和BDi。
在步骤128中,针对上打印装置或第一打印装置12(DW1)和针对下打印装置或第二打印装置14(DW2)为所有显影台i=1...5检查相应再生监控计数器(RZi)是否小于等于xi-ci。对于每个显影台,该不等于表示第二再生准则,其比通常具有RZi=xi形式的第一再生准则(参见图2的步骤68)的限制更不严格。其中,阈值x中的下标i表明对不同显影台可以存在不同阈值xi。ci对每个显影台i来说都是正数。因此,如果虽然第i个显影台中的再生过程当前还不需要,但在由变量ci表示的可预见的时间之后可能需要,则满足第二再生准则。
在步骤128中,控制分为两支,即以步骤130开始的第一支,其中确定触发再生过程的显影台所属于的那个打印装置(DW1或DW2)的再生过程的时间顺序,还有在步骤132开始的另一支,其中确定另一打印装置(DW2或DW1)的显影台的再生过程的顺序。
下面将显影台20、22、24、26、28按照其目前的状态分为下面4类:
1.已触发再生过程的显影台。在图5中通过i=m来表示。对该显影台,BDm=0和RZm=xm成立。
2.处于色粉出料分析46中并且满足第二再生准则的显影台。这样的显影台在图5中用i=n表示。对于它们,BDn=0和RZn≥xn-cn成立。
3.处于备用状态、满足第二再生准则但不满足第一再生准则的显影台。这样的显影台在图5中用i=b表示。对它们,BDb≤rb和RZb≥xb-cb成立。
4.处于备用状态、满足第一再生准则但对于其没有颜色要求的显影台。这样的显影台在图5中用i=w表示。对它们,BDw>r和RZw>xw成立。
在图5的流程图左边的分支中,在步骤130之后,在步骤134中为第m个显影台、即触发再生过程的显影台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并将RZm设置为0。与此并行地,在步骤136中,为所有满足第二再生准则的显影台检查BDi是否为0。如果是,则这些显影台是用i=n表示的第二类显影台。对于第二类显影台,用第二时间优先权,即在触发的显影台-即第m个显影台-的再生过程之后立即在步骤138中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
如果在步骤136中确定BDi≠0,则该显影台处于备用状态中,并因此落入第三或第四类。
为了在这样的显影台中能执行显影剂再生过程,必须首先使该显影台从备用状态进入到颜色备用状态中。由于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因此如图5所示优选首先为第一类和第二类显影台执行显影剂再生过程。然后在为此所需的时间段内可以使第三类和第四类的显影台从备用状态进入颜色备用状态中。
此外,在步骤138中检查BDi≤r是否成立。如果是,则对于相关显影台来说不需要激活色粉。因此,显影台属于第三类(i=b),并且其显影剂再生过程在步骤140中以第三时间优先权执行。此外,在步骤140中将变量或计数器BDb和RZb设置为0。
如果在步骤138中BDi大于r,则显影台属于由i=w表示的第四类。对于其,首先在步骤142中激活色粉,并将BDw设置为0。接着,为该显影台,在步骤144中用第四、并因此以最小的时间优先级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并将计数器RZw设置为0。第三类显影台与第四类显影台相比的时间上的优先是因为在第四类显影台中执行额外的色粉激活,其可以在等待第三类显影台的再生过程结束期间执行。
图5的流程图右边的分支与左边的分支基本上相同,除了在右边分支中没有第一类显影台,其中总是只有一个并且在左边分支中被涉及到。特别地,右边分支的步骤146至154恰好对应于左边分支的步骤136至144。在步骤156中等待直到所有显影剂再生过程结束为止。此后,控制继续进行色粉出料分析46。
图6示出流程图,借助该流程图解释将图1至图5中所描述的实施例组合到一种公知的打印机控制中。控制在步骤158以接通打印机10开始。在步骤160中,打印机10处于备用模式中,并等待数据。在于步骤162中接收打印数据之后,在步骤164/1、164/2、164/3中在显影台1至3中执行没有色粉出料的校准过程。为概览起见,在图6的流程图中只考虑3个显影台,而不是图7那样每个打印装置有5个显影台。
步骤164中的校准是预备模式,其中在开始打印运行之前打印机10被置于该模式中。在校准步骤164中校准运行参数。其中,执行调节电路的暂态过程,其中调节电路用于调节例如涉及感光体带16的充电、感光体带16的放电、显影剂混合物中的色粉聚集或着色的运行参数。在于步骤164中结束校准之后,在步骤166/1至166/3中将所有三个显影台设置到颜色备用状态中。
在步骤168中等待,直到所有三个显影台都已经采取颜色备用状态。在步骤170中,以定影台40(参见图7)的加热开始。在步骤172中,打印机10处于打印运行中,其中存在打印数据。如果打印数据在打印运行中中断,则开始短暂的空转。如果打印数据在长于空转时间的时间段内中断,则打印机在步骤174中暂停。在打印机于步骤176中暂停之后,控制返回到步骤160。
色粉分析46和显影台状态监控50作为独立的过程在打印运行(步骤172)之外运行,并因此在图6中单独表示。显影台状态监控50预测地分析打印数据的页面缓冲器,并通过将不需要的显影台设置到备用状态中或在有颜色要求时将其从备用状态设置到颜色备用状态中来影响方法。显影台状态监控50和图6的方法的交互作用总的用圈1表示。
特别地,状态监控50在打印运行期间监控打印数据,并且当计数器ts达到阈值tsmax时在步骤178/1至178/3中将一个或多个显影台1至3按照图3描述的方法设置到备用状态中(参见图3,步骤78)。对打印运行的影响在图6中通过圈“1-a”表示。如果根据图4的步骤104存在颜色要求,则显影台被状态监控50从备用状态中取出,并通过校准(步骤164)和颜色准备(步骤166)又设置到打印过程中。
在校准期间(步骤164),打印典型的空白页面,即产生可以被显影的电象,但并不翻印。例如,可以在校准时打印没有被翻印的色粉标记。但在常见的校准中,不在感光体16上产生完全平面的色粉图案,如其在显影剂再生过程中被采用的那样。该校准在图6中被表示为“没有色粉出料的校准”(参见步骤164)。
如果在备用状态结束之后出现显影剂再生过程,则通过在步骤164中用色粉出料执行校准来实现该显影剂再生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简单地将再生过程与在打印机控制中本来具有的打印状态或预备模式连接。因此,不必为色粉再生实施新的打印机状态。
此外,色粉出料分析46可以在打印运行期间(步骤172)确定第一再生准则对于未处于备用状态的显影台来说是否被满足(参见图2,步骤68)。在这种情况下中断打印运行(步骤172),并执行色粉再生过程,方法是在步骤164中执行具有色粉出料的校准,而不事先将显影台设置到备用状态下。此外,色粉出料分析46向显影台状态监控50通知再生过程的必要性,然后显影台状态监控按照图5对其余显影台的可能存在的再生过程进行同步。
尽管在附图和上述说明书中展示和详细描述了优选实施例,但这是纯示例性的,而不应当看作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要说明的是,只是展示和描述了优选实施例,并且当前和未来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中的所有更改和修订都应当受到保护。

Claims (50)

1.一种用于控制电子照相打印机(10)或复印机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打印机或复印机具有至少一个显影台(20,22,24,26,28),用于采用色粉将潜电象显影在感光体(16)上,
其中在打印运行期间,检测来自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的色粉出料,并在所检测的色粉出料满足预定的第一再生准则的情况下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48),
在所述显影剂再生过程中,在所述感光体(16)上产生电象,其中所述电象被所述显影台显影,并且显影的图像被清除装置(32,38)除去,而不被翻印到记录载体(34)上,
并且在所述显影剂再生过程中,将新的色粉引入到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预定长度的时间间隔确定平均色粉出料,
并且当预定数量的连续时间间隔上的平均色粉出料小于预定阈值时,满足所述第一再生准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打印机(10)或复印机具有传输带(30),在正常运行时由所述感光体(16)将显影的色粉图像翻印到所述传输带上,并且由所述传输带将翻印的色粉图像翻印到所述记录载体(3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显影剂再生过程(48)中,将显影的图像完全或部分地翻印到所述传输带(30)上,并且所述图像的被翻印部分由传输带清除装置(38)从所述传输带(30)中除去,
其中所述图像的未被翻印部分由感光体清除装置(32)从所述感光体(16)中除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显影剂再生过程(48)中,显影的图像有75%到100%被翻印到所述传输带(30)上。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显影剂再生过程(48)中,所述传输带(30)从所述记录载体(34)的传输路径推进。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显影剂再生过程(48)中,在所述感光体上产生完全平面的图案,并且表面覆盖为10%到50%。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借助打印数据来确定色粉出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将要打印或已打印的像素数目加权地与其着色度相加,来确定所述色粉出料。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设置预备模式(164),其中所述打印机(10)或复印机在打印运行开始之前被设置到所述预备模式下,
并且所述打印机(10)或复印机在所述显影剂再生过程(48)开始时被设置到所述预备模式(164)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备模式(164)包括下列一个或多个操作:
-启动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
-对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进行功能测试,
-激活显影剂,
-校准运行参数。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打印机(10)或复印机包括多个显影台(20,22,24,26,28),其中分别检测所述显影台的色粉出料,并且
其中对于为一个显影台(20,22,24,26,28)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48)的情况,检查所检测的其余显影台(20,22,24,26,28)的色粉出料是否满足第二再生准则,并且
其中为满足第二再生准则的显影台(20,22,24,26,28)同样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48)。
13.根据权利要求2和1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预定数量小于第一再生准则中的数量的连续时间间隔上的平均色粉出料小于预定的阈值,则满足所述第二再生准则。
14.一种用于控制电子照相打印机(10)或复印机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打印机(10)或复印机具有至少两个显影台(20,22,24,26,28)用于将潜电象显影在感光体(16)上,
其中在打印运行期间(172),借助打印数据确定为了打印所述数据需要哪些显影台(20,22,24,26,28),
如果确定在预定的时间间隔内不需要一个显影台(20,22,24,26,28),则将这个显影台置于备用状态中,在所述备用状态中,至少停止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的一部分机械驱动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备用状态下这样接通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的功能电压,使得在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和所述感光体(16)之间不发生色粉传送。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在备用状态下与所述感光体(16)折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备用状态的持续时间超过预定的阈值时,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在备用状态期间与所述感光体(16)折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借助打印数据确定需要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来打印数据时结束所述备用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这样预测地分析所述打印数据,使得分析打印数据的时刻和由相应显影台(20,22,24,26,28)显影对应于该数据的图像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足以将该显影台(20,22,24,26,28)从备用状态置换到打印运行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显影台(20,22,24,26,28)的备用状态期间,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激活包含在所述显影台中的显影剂。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备用状态期间激活显影剂的频率或时间长度,
如果激活的次数或激活的持续时间超过预定的阈值,则在备用状态的持续时间期间不进行其它的激活。
22.根据权利要求14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打印机(10)或复印机中,设置至少两个分别具有自己的电子照相设备的打印装置(12,14),并且
当所述打印装置(12,14)的最后一个显影台(20,22,24,26,28)被设置到备用状态中时,所述电子照相设备的至少一部分部件被停止。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和权利要求14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显影台(20,22,24,26,28)的备用状态期间一直以预定时间间隔激活显影剂,直到满足所述第一再生准则,
然后,在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中,在备用状态的剩余持续时间内不再进行其它的显影剂激活,并且以所述显影剂再生过程一直等待,直到需要所述显影台用于显影或者直到所述打印机或复印机的另一显影台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48)。
2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和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为一个显影台(20,22,24,26,28)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48)的情况,按照下面的顺序执行其所检测的色粉出料满足所述第二或所述第一再生准则的其他显影台(20,22,24,26,28)的显影剂再生过程(48):
1.不处于备用状态的显影台,
2.处于备用状态并且不满足第一再生准则的显影台,
3.处于备用状态且满足第一再生准则的显影台。
26.一种用于电子照相打印机(10)或复印机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打印机或复印机具有至少一个显影台(20,22,24,26,28),用于采用色粉将潜电象显影在感光体(16)上,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适用于在打印运行期间检测来自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的色粉出料,并且
在所检测的色粉出料满足预定的第一再生准则的情况下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48),
在所述显影剂再生过程中,在所述感光体(16)上产生电象,其中所述电象被所述显影台显影,并且显影的图像被清除装置(32,38)除去,而不被翻印到记录载体(34)上,
并且在所述显影剂再生过程中,将新的色粉引入到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中。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适用于在预定长度的时间间隔上确定平均色粉出料,
并且其中当预定数量的连续时间间隔上的平均色粉出料小于预定阈值时,满足所述第一再生准则。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打印机(10)或复印机具有传输带(30),其中在正常运行时由所述感光体(16)将显影的色粉图像翻印到所述传输带上,并且由所述传输带将翻印的色粉图像翻印到所述记录载体上(34)。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显影剂再生过程(48)中,将显影的图像完全或部分地翻印到所述传输带(30)上,并且所述图像的被翻印部分由传输带清除装置(38)从传输带(30)中除去,并且
其中所述图像的未被翻印部分由感光体清除装置(32)从感光体(16)中除去。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显影剂再生过程(48)中,显影的图像有75%到100%被翻印到所述传输带(30)上。
31.根据权利要求28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使得在所述显影剂再生过程(48)中所述传输带(30)从记录载体(34)的传输路径推进。
32.根据权利要求26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借助打印数据来确定色粉出料。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通过将要打印或已打印的像素数目加权地与其着色度相加,来确定所述色粉出料。
34.根据权利要求26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具有预备模式(164),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在打印运行开始之前将所述打印机(10)或复印机设置到所述预备模式下,并且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显影剂再生过程(48)开始时将所述打印机(10)或复印机设置到所述预备模式(164)下。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预备模式(164)包括下列一个或多个操作:
-启动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
-对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进行功能测试,
-激活显影剂,
-校准运行参数。
36.根据权利要求26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打印机(10)或复印机包括多个显影台(20,22,24,26,28),其中分别检测所述显影台的色粉出料,并且
对于所述控制装置为一个显影台(20,22,24,26,28)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48)的情况,所述控制装置检查所检测的其余显影台(20,22,24,26,28)的色粉出料是否满足第二再生准则,并且
所述控制装置为满足所述第二再生准则的显影台(20,22,24,26,28)同样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48)。
37.根据权利要求27和3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如果在预定数量的连续时间间隔上的平均色粉出料小于预定的阈值,则满足所述第二再生准则,其中所述预定数量小于在第一再生准则中的数量。
38.一种用于控制电子照相打印机(10)或复印机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打印机(10)或复印机具有至少两个显影台(20,22,24,26,28),用于将潜电象显影在感光体(16)上,
所述控制装置适用于在打印运行期间(172)借助打印数据确定为了打印所述数据需要哪些显影台(20,22,24,26,28),
如果所述控制装置确定在预定的时间间隔内不需要一个显影台(20,22,24,26,28),则将这个显影台置于备用状态中,其中在所述备用状态中至少停止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的一部分机械驱动装置。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备用状态下这样接通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的功能电压,使得在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和所述感光体(16)之间不发生色粉传送。
40.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在备用状态下与所述感光体(16)折合。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使得当所述备用状态的持续时间超过预定的阈值时,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在备用状态期间与所述感光体(16)折合。
42.根据权利要求38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使得当借助打印数据确定需要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来打印数据时结束所述备用状态。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适用于这样预测地分析所述打印数据,使得分析打印数据的时刻和由相应显影台(20,22,24,26,28)显影对应于该数据的图像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足以将该显影台(20,22,24,26,28)从备用状态置换到打印运行状态。
44.根据权利要求38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使得在显影台(20,22,24,26,28)的备用状态期间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激活所述显影台中包含的显影剂。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确定备用状态期间激活显影剂的频率或时间长度,并且
如果激活的次数或激活的持续时间超过预定的阈值,则所述控制装置使得在备用状态的持续时间内不再进行其它的激活。
46.根据权利要求38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打印机(10)或复印机中设置至少两个分别具有自己的电子照相设备的打印装置(12,14),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使得当所述打印装置(12,14)的最后一个显影台(20,22,24,26,28)被设置到备用状态中时,所述电子照相设备的至少一部分部件被断开。
47.根据权利要求26至37中任一项和权利要求38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使得在显影台(20,22,24,26,28)的备用状态期间一直以预定时间间隔激活显影剂,直到满足第一再生准则,
接着,在所述显影台(20,22,24,26,28)中,在备用状态的剩余持续时间内不再进行其它的显影剂激活,并且以所述显影剂再生过程一直等待,直到需要所述显影台用于显影或者直到所述打印机或复印机的另一显影台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48)。
49.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和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对于为一个显影台(20,22,24,26,28)启动显影剂再生过程(48)的情况,所述控制装置使得按照下面的顺序执行其所检测的色粉出料满足第二或第一再生准则的其他显影台(20,22,24,26,28)的显影剂再生过程(48):
1.不处于备用状态的显影台,
2.处于备用状态并且不满足第一再生准则的显影台,以及
3.处于备用状态且满足第一再生准则的显影台。
CN200580004062.9A 2004-02-06 2005-02-04 控制电子照相打印机或复印机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872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4005964.0 2004-02-06
DE102004005964A DE102004005964A1 (de) 2004-02-06 2004-02-06 Steuerungs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elektrofotografischen Druckers oder Kopiere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4625A true CN1914625A (zh) 2007-02-14
CN100538727C CN100538727C (zh) 2009-09-09

Family

ID=34832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0406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8727C (zh) 2004-02-06 2005-02-04 控制电子照相打印机或复印机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8023838B2 (zh)
EP (1) EP1714236B1 (zh)
JP (1) JP4819700B2 (zh)
CN (1) CN100538727C (zh)
AT (1) ATE392672T1 (zh)
DE (2) DE102004005964A1 (zh)
WO (1) WO200507619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7712A (zh) * 2008-03-17 2011-10-05 株式会社理光 显影剂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10276B4 (de) 2007-03-02 2010-06-10 OCé PRINTING SYSTEMS GMBH 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infärben von latenten Bildern eines Zwischenträgers unter Rückführung von Tonerteilchen zu einer Tonerbox
US20090232526A1 (en) * 2008-03-17 2009-09-17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DE102008032988B4 (de) * 2008-07-14 2013-05-29 OCé PRINTING SYSTEMS GMBH Verfahren zum Bedrucken eines Aufzeichnungsträgers mit Farbdaten und MICR-Daten
US20110116531A1 (en) * 2009-05-11 2011-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moval of multiplicative errors in frequency domain channel estimation for wireless repeaters
CN111093270A (zh) * 2019-04-30 2020-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门限值、资源确定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8583A (ja) * 1988-07-06 1990-01-22 Minolta Camera Co Ltd 現像装置
JP3029648B2 (ja) * 1990-07-31 2000-04-04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US5400123A (en) * 1992-07-31 1995-03-2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erasing an image recorded in a sheet
JP2991317B2 (ja) * 1993-03-19 1999-12-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137350A (ja) * 1993-11-12 1995-05-30 Canon Inc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JPH07248683A (ja) * 1994-03-09 1995-09-26 Konica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の現像器駆動機構
JP3389354B2 (ja) * 1994-10-07 2003-03-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
US5828934A (en) * 1995-06-07 1998-10-27 Konica Corporation Driving device of developing units and toner replenishing units for use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9172547A (ja) * 1995-10-19 1997-06-30 Ricoh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38540A (ja) 1995-11-14 1997-05-27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装置
JPH1010865A (ja) * 1996-06-24 1998-01-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223008B1 (ko) * 1997-05-13 1999-10-01 윤종용 전자사진 장치의 농도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JPH117188A (ja) * 1997-06-17 1999-01-1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422240B2 (ja) * 1997-12-25 2003-06-3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72064A (ja) * 1998-03-25 1999-10-0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05636A (ja) 1998-04-17 1999-11-0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DE19900164A1 (de) * 1999-01-05 2000-07-27 Oce Printing Systems Gmbh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Regelung der Tonerkonzentration in einem elektrografischen Prozess
JP2000227695A (ja) * 1999-02-05 2000-08-1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280370B2 (ja) 1999-08-31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88394A (ja) * 2000-01-05 2001-07-1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56553A (ja) 2000-06-15 2001-1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08088A (ja) * 2000-07-27 2002-04-1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トナー補給制御方法、及びその画像形成装置
DE10041621A1 (de) * 2000-08-24 2002-03-07 Oce Printing Systems Gmbh Universal-Carrier,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nd Zwei-Komponenten-Entwickler für elektrophotographische Drucksysteme
JP2002182466A (ja) * 2000-12-13 2002-06-26 Katsuragawa Electric Co Ltd 現像装置
JP2002213542A (ja) * 2001-01-19 2002-07-31 Canon Inc 回転力伝達装置とこの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28503A (ja) * 2001-04-27 2002-11-15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
US6766121B2 (en) * 2001-11-26 2004-07-20 Oki Da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periodically discharges waste toner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JP2003248362A (ja) * 2001-12-20 2003-09-05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6647233B2 (en) * 2002-01-22 2003-11-1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270958A (ja) * 2002-03-19 2003-09-25 Pfu Ltd 液体現像電子写真装置の現像機構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DE10212840A1 (de) * 2002-03-22 2003-10-09 Oce Printing Systems Gmbh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Bedrucken von Einzelblättern mit einer Wendevorrichtung
JP2003302883A (ja) * 2002-04-09 2003-10-24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KR100449727B1 (ko) * 2002-06-11 2004-09-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 바이어스 전원의 단속장치
US6792218B2 (en) * 2002-06-11 2004-09-1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of compensating for low toner consumption
US6836630B2 (en) * 2002-09-23 2004-12-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duction of wear on selected components in multi-color imaging apparatus
JP4366173B2 (ja) * 2002-11-19 2009-1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18775B2 (ja) * 2003-07-31 2011-0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7712A (zh) * 2008-03-17 2011-10-05 株式会社理光 显影剂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392672T1 (de) 2008-05-15
US8068753B2 (en) 2011-11-29
US20100296846A1 (en) 2010-11-25
US8023838B2 (en) 2011-09-20
EP1714236A1 (de) 2006-10-25
CN100538727C (zh) 2009-09-09
WO2005076199A1 (de) 2005-08-18
JP4819700B2 (ja) 2011-11-24
DE102004005964A1 (de) 2005-09-08
EP1714236B1 (de) 2008-04-16
JP2007520751A (ja) 2007-07-26
US20080166142A1 (en) 2008-07-10
DE502005003730D1 (de) 2008-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4317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914625A (zh) 控制电子照相打印机或复印机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KR101509850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US903700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oner remaining amount control method
JP200408597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13471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CN1837991A (zh) 成像装置
CN1304907C (zh) 成像设备
US2005006935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912219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250568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853741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CN153076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43546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39400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82253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4017988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leaning the same
CN1213351C (zh) 湿式电摄影术印刷机墨水搅拌器的控制方法
JP495765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5021404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the same
JP2006259458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515921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現像剤劣化防止方法と画像形成装置
US7092648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amount of toner charging i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170971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909303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317

Address after: German poing

Patentee after: OCE Printing Systems GmbH & Co. kg

Address before: German poing

Patentee before: OCE Printing Systems GmbH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7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