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2448A -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静电潜像显影剂、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静电潜像显影剂、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2448A
CN1892448A CNA2006100003645A CN200610000364A CN1892448A CN 1892448 A CN1892448 A CN 1892448A CN A2006100003645 A CNA2006100003645 A CN A2006100003645A CN 200610000364 A CN200610000364 A CN 200610000364A CN 1892448 A CN1892448 A CN 1892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electrostatic latent
group
image
latent ima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003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3173C (zh
Inventor
饭岛正和
石山孝雄
诹访部正明
角仓康夫
武道男
中沢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985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04803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92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2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31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317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86Graft polym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04Preparation methods whereby the component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liquid dispersing medi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04Preparation methods whereby the component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liquid dispersing medium
    • G03G9/0806Preparation methods whereby the component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liquid dispersing medium whereby chemical synthesis of at least one of the toner components takes pla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19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7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e.g. degree of spheric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0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04Polyalke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0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26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G03G9/08731Polymers of nitri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55Polyes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66Polyamides, e.g. polyesteramid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75Natural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G03G9/08777Cellulose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1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or side chai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viscosity, solubility, melting temperature, softening temperatur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调色剂至少包含粘合剂树脂、着色剂、防粘剂和接枝聚合物,所述接枝聚合物由树脂基体与大分子单体接枝聚合而制得,所述大分子单体包含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所述的调色剂的静电潜像显影剂、使用所述调色剂的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

Description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静电潜像显影剂、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使用显影剂对通过电子照相法、静电记录法等形成的潜像进行显影时使用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静电潜像显影剂、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以后,称为“调色剂”)用于诸如电子照相法的通过静电图像使图像信息可视化的方法,在使用所述调色剂时,所述调色剂中包含的杂质特别是带有香味的低分子量组分,会导致不符合需要的情况,例如显影剂容器开封时的异味会令人不适。
作为定影步骤中使调色剂定影在复印纸表面上的方法,可以使用加压定影法、热定影法等。热定影法的实例包括烘箱定影法、闪光定影(flashfixing)法、加压定影法和加热辊定影法。在电子照相复印机等中,通常广泛使用加热辊定影法。在这种方法中,当加热辊表面和要定影的片材图像融着在定影片材上时加热效率是极好的,使得能够快速定影。具体来说,在高速复印时该方法作为定影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然而,在热定影法中,由于调色剂图像被加热,包含在调色剂中的微量组分,特别是上述的带有香味的低分子量组分等,会被释放到大气中,有时会给用户带来令人不适的异味。而且,近来随着复印机和打印机的小型化,在办公室等中日常使用这种装置的机会越来越多。而且,它们在普通家庭中使用的机会也在增多,导致由调色剂产生的异味给用户带来不适的情况增多。
从电子照相装置中产生异味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电晕放电而产生了臭氧。然而,通过诸如辊充电、刷充电等接触充电法,或者通过诸如尽量减少臭氧产生的电晕放电器的技术革新,已经大大减少了臭氧气味,但是相对而言,由调色剂引起的调色剂异味带来不适的情况却在增加。而且,由于臭氧、异味等被吸进了主机中,有时还要安装过滤器等装置。然而,为了保持除臭功能,存在定期更换过滤器等问题,这在生产成本方面也是不利的。
其他减少来自调色剂的异味的方法包括减少粘合剂树脂中的杂质的传统方法。例如,在日本特开昭64-70765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4-88556号公报和特开平8-328311号公报中,提出了通过减少粘合剂树脂中的残余单体来减少异味的方法。
而且,假定仅仅减少包含在树脂中的挥发物成分不够,由于在调色剂生产过程中包含在原料中的化学上不稳定的微量物质的分解所产生的挥发物也会导致异味产生,所以在例如日本特开平7-104515号公报和特开平7-104514号公报中披露了去除原料的异味的技术,以作为解决最终的调色剂产品整体的异味的对策。
而且,假定气味的起源物质是包含在调色剂中的苯甲醛的氧化产物,那么例如在日本特开平8-171234号公报中所披露的,已提出减少苯甲醛含量的方法。
同时,例如在日本特开平9-230628号公报中,已经设计了一种方案:减少烷硫醇(产生气味的起源物质之一)的使用量并且将它控制在所需的最少量,以此改善气味,同时防止对定影性造成不良影响,烷硫醇是树脂用分子量控制剂,并且对实现所述调色剂的基本功能十分重要。
而且,例如在日本特开平3-105350号公报中,已提出向所述调色剂中加入烷基甜菜碱作为与带异味的物质发生反应并对其进行吸附的物质的方法。此外,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123038号公报中,已提出向所述调色剂中加入植物杀菌素、儿茶酸和金属酞青的方法。此外,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131980号公报中,描述了为了中和聚合物调色剂树脂中的链转移剂的异味而添加大环内酯和大环酮化合物的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无法避免因化合物的结构而对其他活性调色剂成分产生的吸附等,这会导致诸如带电性能等调色剂的关键性能的劣化。
此外,例如在日本特开平2-240663号公报中,描述了在压碎和分级步骤中让除臭剂和调色剂接触5小时或5小时以上,以便对调色剂进行除臭的方法。然而,在这种方法中,生产需要的时间长,并且不一定能够充分地减少生产完成后所产生的异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情况,本发明已得以完成,本发明提供了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静电潜像显影剂、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所述调色剂至少包含粘合剂树脂、着色剂、防粘剂和接枝聚合物,所述接枝聚合物由树脂基体与大分子单体接枝聚合制得,所述大分子单体包含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本发明调色剂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至少将分散有粒径为1μm或小于1μm的粘合剂树脂的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分散有着色剂的着色剂分散液、分散有防粘剂的防粘剂分散液和接枝聚合物混合,以形成至少含有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的凝集颗粒;将所述的凝集颗粒加热到等于或大于所述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或熔点的温度,以便将它们融合为一体,所述接枝聚合物由树脂基体与大分子单体接枝聚合而制得,所述大分子单体包含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至少含有本发明的调色剂的静电潜像显影剂。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图像保持体的表面均匀带电;在所述的带电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形成潜像;用至少含有调色剂的显影剂使已经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体表面上的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将已经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体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上;对已转印到所述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除去所述转印后在所述图像保持体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其中所述显影剂是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剂。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保持体;充电装置,该装置用于使所述图像保持体均匀带电;潜像形成装置,该装置用于在所述的带电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该装置使用至少含有调色剂的显影剂使已经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体表面上的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装置,该装置用于将已经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体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上;定影装置,该装置用于对已被转印到所述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和清洁装置,该装置用于除去所述转印后在所述图像保持体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其中所述显影剂是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剂。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施方案。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第二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静电潜像显影剂、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至少含有粘合剂树脂、着色剂、防粘剂和接枝聚合物,所述接枝聚合物由树脂基体与大分子单体接枝聚合而制得,所述大分子单体包含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
由于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含有接枝聚合物,该接枝聚合物包含具有极性物质吸附性的大分子单体作为其侧链,所以可以从大气中去除造成异味问题的物质。因此,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可以抑制定影调色剂时异味的产生。
-接枝聚合物-
本发明的接枝聚合物通过树脂基体和大分子单体的接枝聚合而制得,所述大分子单体包含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
由大分子单体和树脂基体接枝聚合而结合的本发明的接枝聚合物是通过将树脂基体和包含具有极性物质吸附性的官能团的大分子单体接枝聚合而得到的。而且,所述大分子单体通过将下述的反应性单体聚合而制得。
在本发明中,“大分子单体”指的是具有可聚合的官能团的高分子量单体。本发明的大分子单体的聚合度优选为10至100,更优选为50至100。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大分子单体是由包含具有极性物质吸附性的官能团的反应性单体的聚合反应所制备的,并优选具有10至100的聚合度。
本发明的大分子单体包括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如果本发明的大分子单体包括所述官能团,则借助于这些官能团的极性,通过氢键等可以吸附存在于粘合剂树脂中的微量异味成分,防止它们从调色剂中释放出来。而且,由于这些大分子单体包含在粘合剂树脂中,因此可以迅速吸附由于定影时的受热等原因而产生的挥发物。
作为包含在本发明的大分子单体中的官能团,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是特别优选的。
用于向大分子单体中引入选自由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的反应性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丙烯酰二甲基胺、乙二醇单丙烯酸酯、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甘醇甲基丙烯酸酯和三甘醇二丙烯酸酯。其中,乙烯基吡咯烷酮和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大分子单体还可以包括阳离子离去基团。在本发明中,“阳离子离去基团”指的是具有阳离子性反荷离子的离子交换基团。典型的阳离子离去基团是酸性基团。阳离子离去基团具有极性物质的吸附性,能够释放质子(氢离子),从而与诸如氨及胺的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结果,可以除去碱性物质。可以在大分子单体中引入一种或多种阳离子离去基团。
阳离子离去基团优选为选自以下基团的至少一种基团,所述基团包括:例如,羧基、砜基、磷酸酯基、磺乙基、磷酸甲基和羰基甲基。其中,砜基和羧基是优选的。
用于将阳离子离去基团引入大分子单体的反应性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磺酸及其盐,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而且,具有能够被交换到阳离子离去基团中的基团的反应性单体也可以用在本发明中。这样的反应性单体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和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
本发明的大分子单体还可以包括阴离子离去基团。在本发明中,“阴离子离去基团”指的是具有阴离子性反荷离子的离子交换基团。典型的阴离子离去基团具有极性物质的吸附性,能够与诸如硫化氢和硫醇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结果,可以除去酸性物质。可以在大分子单体中引入一种或多种阴离子离去基团。
阴离子离去基团的实例包括季铵基团和诸如氨基、甲氨基、二甲氨基和二乙氨基的伯氨至叔氨基团。其中,选自包括伯氨至叔氨基团和季铵基团等基团的至少一种基团是优选的。
用于将阴离子离去基团引入大分子单体的反应性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乙烯基苯甲基三甲基铵盐、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基酯、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基酯、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甲基酯、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基酯和丙烯酰二甲基氨基丙基胺。其中,特别有用的反应性单体是乙烯基苯甲基三甲基铵盐和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基酯。而且,具有能够被交换到阴离子离去基团中的基团的反应性单体也可以用在本发明中。这样的反应性单体的实例包括氯甲基苯乙烯。
本发明的大分子单体包括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必要时,其中可以存在一种或多种阳离子离去基团和/或阴离子离去基团。
以下组合可作为包含在本发明的大分子单体中的官能团的组合:阳离子离去基团和选自由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组成的组中至少一种基团;阴离子离去基团和选自由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组成的组中至少一种基团;或者阳离子离去基团、阴离子离去基团和选自由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组成的组中至少一种基团。
其具体实例包括吡咯烷酮基、砜基、羧基和季铵基的组合。其他实例包括羟乙基、砜基、羧基和季铵基的组合。
通过聚合含有选自由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以及必要时的阳离子离去基团和/或阴离子离去基团的反应性单体,可以将上述基团引入大分子单体中,使得聚合度达到上述的数值(10至100)。
即,通常可以通过使含有这些基团的反应性单体的混合溶液进行聚合来制备大分子单体。可以使用例如引发剂聚合法、热聚合法或电离辐射聚合法作为聚合方法。在这种情况中,通过适当地控制反应条件,可以获得所需的聚合度。如果使用电离辐射,则可以使用紫外线、电子束、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
所得的大分子单体包含:含有选自由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的反应性单体;必要时还包含含有阳离子离去基团的反应性单体和/或含有阴离子离去基团的反应性单体。在这种情况中,可以根据所要得到的接枝聚合物的用途和性能适当地选择用于制备大分子单体的以下单体的混合摩尔比:含有选自由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的反应性单体;含有阳离子离去基团的反应性单体;以及含有阴离子离去基团的反应性单体。
例如,通过聚合含有以下单体的混合溶液可以得到所述大分子单体:5至20摩尔%的含有选自由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的反应性单体;30至50摩尔%的含有阳离子离去基团的反应性单体;以及30至50摩尔%的含有阴离子离去基团的反应性单体。
对于以下单体在大分子单体中的排列状态不作特别限定:含有选自由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的反应性单体;含有阳离子离去基团的反应性单体;以及含有阴离子离去基团的反应性单体。因此,例如,可以交替排列、嵌段排列、无规排列或以接枝形式排列以下的单体:含有选自由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的反应性单体;含有阳离子离去基团的反应性单体;以及含有阴离子离去基团的反应性单体。
所述排列状态取决于制备大分子单体时的反应条件和反应性单体的类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适当地选择反应条件。
在本发明的接枝聚合物中,大分子单体通过化学方法与树脂基体键合。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作为所述键合方法。优选使用下文描述的接枝聚合法,特别是使用单糖的辐射接枝聚合法。单糖的使用有利于大分子单体浸入主链聚合物,使得大分子单体接枝到树脂基体内的接枝聚合率明显增大。
作为能够支撑大分子单体、增加吸附面积和与大分子单体键合的树脂基体,其实例包括选自由以下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纤维素树脂、聚烯烃树脂、聚丙烯腈树脂、聚酯树脂和聚酰胺树脂。为了形成调色剂颗粒,纤维素树脂和聚酰胺树脂是优选的,其具体实例包括:甲基纤维素树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树脂、羟丙基乙基纤维素树脂、尼龙66和8尼龙。
在本发明中,将大分子单体和单糖的混合物加入包含上述树脂基体的溶液,以便将其施用在树脂基体上。在本发明中大分子单体和单糖的混合比并非关键,而是可以适当地确定,以得到所需的接枝聚合率。例如,以大分子单体的总质量为基准,单糖的添加量为0.1质量%至10质量%,优选为0.5质量%至5质量%,更优选为1质量%至3质量%。
混合树脂基体溶液和所述的混合物后,使它们接枝聚合。接枝聚合方法不受限制,可以使用引发剂聚合法、热聚合法和电离辐射聚合法等。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是利用电离辐射的照射的接枝聚合法。可用的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电子束、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为了实用的目的,适宜使用γ射线或电子束。在本发明中,不特别限定接枝聚合率,但优选是150%或少于150%,特别是50%至100%。
用于接枝聚合的单糖是由通式CnH2nOn表示的醛糖或酮醣。在该通式中,n表示2至10的整数。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醛糖,具体来说n=6的己醛醣即葡萄糖是优选的。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活性炭与接枝聚合物一起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中,作为可采用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400m2/g~1300m2/g的木质活性炭是优选的。相对于每100质量份的接枝聚合物,优选使用0.01至1.2质量份的活性炭。
-粘合剂树脂-
用在本发明中的粘合剂树脂的实例包括:通过下述的可聚合单体得到的聚合物、通过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聚合单体而得到的共聚物,或者它们的组合;还有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纤维素树脂、聚醚树脂和其他的非乙烯基缩聚树脂;或者在这些树脂和上述的乙烯基树脂的混合物中或在这些树脂的存在下使乙烯基单体聚合时得到的接枝聚合物。
不特别限定用在本发明中的可聚合单体。可用的实例包括例如以下单体和聚合物:诸如苯乙烯、对氯苯乙烯和α-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类;诸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基酯、丙烯酸正丁基酯、丙烯酸月桂基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基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和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等含乙烯基的酯类;诸如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等乙烯基腈类;诸如乙烯基甲基醚和乙烯基异丁基醚等乙烯基醚类;诸如乙烯基甲基酮、乙烯基乙基酮和乙烯基异丙基酮等乙烯基酮类;以及诸如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烯烃及其聚烯烃类。此外,可以使用诸如戊二醇二丙烯酸脂、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癸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壬二醇二丙烯酸酯等丙烯酸酯类作为交联成分。
可以以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的形式使用上述的粘合剂树脂。所述的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可通过例如使用上述的可聚合单体以乳液聚合法或悬浮聚合法制得。
如果使用乙烯基单体作为可聚合单体,那么根据制造方法,可以使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通过进行乳液聚合或悬浮聚合来制造所述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
而且,对于其他粘合剂树脂而言,如果粘合剂树脂是油性的并且可溶解在水溶性较低的溶剂中,那么可以通过将该粘合剂树脂溶于这样的溶剂,以便用诸如均质器的分散器将其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聚电解质一起分散在水中成为颗粒,然后通过加热或减压来蒸发该溶剂,从而制得所述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
通过例如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量装置(堀场制作所制造的LA-700),可以测量所得的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中的粒径。
在本发明中,所述接枝聚合物也可起到所述粘合剂树脂的作用。
-着色剂-
不特别限定用在本发明中的着色剂,可以使用公知的着色剂。下文将给出该着色剂的具体实例。
黑色颜料的实例包括炭黑、氧化铜、二氧化锰、苯胺黑、活性炭、非磁性铁酸盐和磁铁矿。
黄色颜料的实例包括铬黄、锌黄、黄色氧化铁、镉黄、坚牢黄、坚牢黄5G、坚牢黄5GX、坚牢黄10G、联苯胺黄G、联苯胺黄GR、丹士林黄(threne yellow)、喹啉黄色淀和永固黄NCG。
橙色颜料的实例包括铬红黄、钼橙、永固橙GTR、吡唑啉酮橙、弗尔肯橙(Vulcan orange)、联苯胺橙G、阴丹士林亮橙RK和阴丹士林亮橙GK。
红色颜料的实例包括氧化铁红、镉红、红铅、硫化镉汞、色淀红、永固红4R、立索尔红、亮胭脂红3B、亮胭脂红6B、杜邦油红、吡唑啉酮红、若丹明色淀B、色淀红C、玫瑰红、曙红和茜素色淀。
蓝色颜料的实例包括普鲁士蓝、钴蓝、碱性蓝色淀、维多利亚蓝色淀、坚牢天蓝、阴丹士林蓝BC、苯胺蓝、群青、青铜油蓝(chalco oil blue)、亚甲蓝氯、酞菁蓝、酞菁绿和孔雀绿草酸盐。
紫色颜料的实例包括锰紫、坚牢紫B和甲基紫色淀。
绿色颜料的实例包括氧化铬、铬绿、颜料绿、孔雀绿色淀和终黄绿G(final yellow green G)。
白色颜料的实例包括锌白、氧化钛、锑白和锌钡白。
可得的体质颜料的实例包括粉状重晶石、碳酸钡、粘土、硅石、白炭墨、滑石、矾土白等。
染料的实例包括诸如碱性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和直接染料等各种染料,例如苯胺黑、亚甲蓝、玫瑰红、喹啉黄、群青。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这些着色剂,还可以在固溶体的状态下使用。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分散这些着色剂。例如,优选使用的是旋转剪切均质器;诸如球磨机、砂磨机和超微磨碎机等介质辅助式分散机;以及高压碰撞型分散机。
此外,使用具有极性的表面活性剂,通过均质器将这些着色剂分散至水体系中。可根据色相角、彩度、亮度、耐候性、OHP(高架投影仪)透过性和在调色剂中的分散性来对本发明的着色剂进行选择。相对于每100质量份的树脂,该着色剂的用量适当地在1至20质量份的范围内,优选为3至15质量份。如果磁性物质被用于黑色着色剂物质,那么与其他着色剂不同的是,其用量适当地在30至100质量份的范围内,优选在40到90质量份的范围内。
此外,如果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作为磁性调色剂使用,它可以含有磁性粉末。将在磁场中可被磁化的物质用于这样的磁性粉末,其包括诸如铁、钴和镍等铁磁粉末、或者铁酸盐、磁铁矿等化合物。具体来说,在本发明中,为得到在水相中的调色剂,需要注意磁性物质的水相可转移性,优选进行诸如疏水处理等表面改性。
使用例如超声波分散器或高压碰撞型分散机,通过在水性介质中分散着色剂,可得到着色剂分散液。
-防粘剂-
本发明适用的防粘剂优选是,根据ASTM D3418-8测量,主体最大峰值在50至140℃的范围内的物质。如果其低于50℃,定影时可能会发生沾污。如果其超过140℃,会增大定影温度,不能得到定影图像的表面的平滑性,因此会损坏光泽性。主体最大峰值的优选范围为80至115℃。本发明的主体最大峰值使用Parkin Elmer的DSC-7进行测量。使用铟和锌的熔点来校正该测量装置的探测部分处的温度。使用铟的熔化热来校正热量。在10℃/min的升温速率下,使用铝坩埚,并以空坩埚作为对照物,以此对试样进行测量。
用在本发明中的防粘剂的实例包括:诸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丁烯等低分子量聚烯烃;受热时具有软化点的硅酮;诸如油酰胺、芥子酰胺、蓖麻酰胺和硬脂酰胺等脂肪酰胺;诸如巴西棕榈蜡、米糠蜡、小烛树蜡、日本蜡和霍霍巴油等植物蜡;诸如蜂蜡等动物蜡;诸如褐煤蜡、矿地蜡、提纯地蜡、石蜡、微晶蜡和费托合成蜡等矿物蜡或石油蜡;及它们的改性产物。将这些蜡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诸如聚合物酸和聚合物碱的聚电解质一起分散在水中,通过可以加热到熔点或高于熔点并且施加强剪切力的均质器或压力排出型分散机将其制成颗粒,使得能够制成粒径为1μm或小于1μm的防粘剂颗粒的分散液。
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量装置(堀场制作所的LA-700)来测量防粘剂分散液中的防粘剂颗粒的粒径。调色剂中防粘剂的含量适当地在5重量%至25重量%的范围内。在下文中,将描述调色剂的制备。考虑到调色剂的带电性、耐久性和剥离性,在制备芯凝集颗粒的步骤中优选添加防粘剂,在追加颗粒的后续步骤中添加防粘剂是不合适的。
考虑到带电性和耐久性,防粘剂的极性优选小于粘合剂树脂的极性。即,从良好的内包性(containment)的角度看,防粘剂的酸值优选比粘合剂树脂的酸值小0.5KOH当量或更多。通过KOH中和滴定可以得到粘合剂树脂和防粘剂的酸值。制备1mol/L的KOH水溶液和粘合剂树脂或防粘剂的分散液,然后使用甲基橙等作为指示剂得到直至中和时的KOH滴定量。将该滴定量除以KOH的分子量即56,从而以当量的形式来表示该酸值。
在开始对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进行定影时的温度例如150℃,防粘剂的粘度优选为30mPa·s。如果其超过30mPa·s,则降低了定影时的可溶出性,降低了剥离性,并且可能会发生沾污。
-其他成分-
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必要时可含有其他成分。
在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中,可以使用电荷控制剂来改善和稳定带电性。作为这种电荷控制剂,可以使用常用的各种电荷控制剂,例如季铵盐化合物、苯胺黑化合物、含铝、铁、铬等的络合物的染料、三苯甲烷颜料。从控制离子强度和防止废水污染的角度看,优选使用极难溶解在水中的材料,在由于凝集或熔融而形成调色剂时离子强度会影响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中,为了稳定带电性,可以在湿体系中加入无机颗粒。作为所添加的无机颗粒的实例,可以使用通常用作调色剂表面的外部添加剂的物质,例如硅石、矾土、氧化钛、碳酸钙、碳酸镁和磷酸三钙,并且可以在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酸或聚合物碱分散之后使用。
而且,为了赋予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以流动性和改善清洁性,与普通调色剂类似,在后述的本发明的制造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中的干燥调色剂的步骤后,在施用剪切力的条件下向干燥状态下的调色剂的表面添加无机颗粒,例如硅石、矾土、氧化钛和碳酸钙或者诸如乙烯基类树脂、聚酯和硅酮等树脂颗粒。
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粒径优选在3至9μm之间,更优选地在3至8μm之间。如果粒径小于3μm,不仅制造性变得不稳定,而且内部域结构的控制变得困难并且带电性变得不足,可能会降低显影性。如果粒径超过9μm,则会降低图像分辨率。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粒径分布指数,体积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v优选至多为1.30,体积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v与数均粒径分布指数GSDp的比率优选至少为0.95。
如果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v超过1.30,则分辨率降低。如果体积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v与数均粒径分布指数GSDp的比率小于0.95,则带电性会降低,这会造成例如调色剂飞散和起灰雾等图像不良现象。
按下述方法测定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粒径和粒径分布指数。基于由Coulter Multisizer II测量装置(Beckmann-Coulter制造)测量的粒径分布,由小粒径一侧起对应于经划分的各粒径范围(通道)描绘颗粒的体积和数量的累积分布。累积达到16%的粒径被指定为体积D16%(D16v)和数量D16%(D16p),累积达到50%的粒径被指定为体积D50%(D50v)和数量D50%(D50p)。此外,累积达到84%的粒径被指定为体积D84%(D84v)和数量D84%(D84p)。通过使用这些值,由(D84v/D16v)0.5算得体积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v),由(D84p/D16p)0.5算得数均粒径分布指数(GSDp)。
考虑到成像性能,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形状因子SF1优选在100至130的范围内。形状因子SF1的优选范围为110至120之间。按下述方式可得到形状因子SF1。通过摄影机将散布在载玻片上的调色剂的光学显微镜图像输入到LUZEX图像分析仪中,测量50个或更多个颗粒的周长(ML)和投影面积(A)。然后,计算(ML2/A)并且得到平均值。
通过正弦振荡法中的温度分散分析测得,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在160℃时的复数粘度η*在3.0×102至1.2×103Pas的范围内,其损耗角正切tanδ在0.6至1.8的范围内。
上述范围内的调色剂是有利的,这是因为该调色剂即使通过高速低压的定影单元来定影时,定影图像的剥离性也不会由于温度而变得不规则,即剥离性的温度依赖性很低,对图像上的调色剂的量不存在依赖性,诸如定影图像表面的光泽性和OHP透过性等定影特性非常优异,定影图像的耐折叠性优良。
如果复数粘度η*小于3.0×102Pas,则粘合剂树脂自身的凝集力变得较小,并且在高温下可能会发生沾污。如果其大于1.2×103Pas,则粘合剂树脂自身的凝集力变得过高,定影图像几乎不具有表面光泽。复数粘度η*的优选范围在3.5×102至1.0×103Pas之间。
如果损耗角正切tanδ小于0.6,则表示弹性因子的储能弹性模量会增加,因此降低了定影图像的表面光泽。如果它大于1.8,则粘合剂树脂自身的粘度会增加,耐拉丝性(cowebbing resistance)劣化,导致在无油定影中剥离性的降低。损耗角正切tanδ的优选范围在0.8至1.7之间。
使用复数粘度η*和损耗角正切tanδ测量动态粘弹性,所述复数粘度η*和损耗角正切tanδ是通过Rheometric Scientific公司的ARES测量装置,按6.28弧度/秒的频率,由正弦振荡法中的温度分散分析而得到的。通常按下述方法测量动态粘弹性。使调色剂成型为片材,然后放置在直径25mm的平行板上。设定法向力为0,然后以6.28弧度/秒的频率施加正弦振荡。从140℃开始测量,一直持续到180℃。按30秒的时间间隔进行测量,开始测量后的温度调整精度为±1.0℃或±1.0℃以内。
而且,在测量过程中,在各测量温度下的应变量为0.5%。
通常,调色剂在熔融时的粘性会影响拉丝性。拉丝性是聚合物独有的特性。随着拉丝性的增加,无油定影时的剥离性劣化。而且,拉丝性受调色剂中粘合剂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是否存在交联结构、其交联密度等因素的影响。拉丝性出现在特定的弹性和粘度范围内。如果弹性高并且交联密度高,则在实用的定影温度范围内可以容易地抑制拉丝性。然而在这种情况中,不能得到定影图像的表面光泽。在使用无定形粘合剂树脂时该问题特别严重。此外,如果弹性低,则可以抑制拉丝性并且可以得到图像的光泽。然而,在高温下可能会出现沾污并且其实际使用很困难。
因此,为了在满足剥离性的同时获得在无油定影时定影图像足够的光泽性,需要抑制低弹性和低交联密度下的拉丝性,即调节弹性相对于粘性的比率,同时又保持适当的弹性。需要控制弹性相对于粘性的比率,使得由动态粘弹性测量得到的复数粘度η*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且损耗角正切tanδ=(损耗弹性模量/储能弹性模量)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中为了控制复数粘度η*和损耗角正切tanδ,加入并混合平均粒径为5至20nm的无机颗粒A和平均粒径为30至100nm的无机颗粒B,而且无机颗粒A与无机颗粒B的比率(A/B)在0.7至3.0的范围内,相对于调色剂,总添加量在0.5质量%至10质量%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电荷量的绝对值优选为15至60μC/g,更优选为20至50μC/g,再优选为20至35μC/g。如果电荷量小于15μC/g,则背景将受到污染(起灰雾)。如果其大于60μC/g,则容易降低图像浓度。
而且,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在夏天(30℃,85%相对湿度)的电荷量相对于在冬天(10℃,35%相对湿度)的电荷量的比率优选在0.5至1.5的范围内。如果该比率超出了这个范围,则电荷量更依赖于环境,电荷稳定性变差。因此,调色剂对于实际使用是不利的。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可以通过凝集融合法、悬浮聚合法、使聚合物/颜料的溶液悬浮并去除溶剂的方法或者溶解悬浮法制备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凝集融合法是优选的。
-凝集融合法-
凝集融合法包括:凝集步骤,该步骤用于至少将分散有粒径为1μm或小于1μm的粘合剂树脂的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分散有着色剂颗粒的着色剂颗粒分散液、分散有防粘剂颗粒的防粘剂颗粒分散液和接枝聚合物颗粒混合,以形成至少含有所述粘合剂树脂颗粒和着色剂颗粒的凝集颗粒;和融合步骤,该步骤用于将所述的凝集颗粒加热到高于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或熔点的温度,以使它们融合为一体,所述接枝聚合物由树脂基体与大分子单体接枝聚合而制得,所述大分子单体包含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
在凝集融合法中,通常通过乳液聚合等制备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在制备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的步骤中,可通过混合可聚合单体和接枝聚合物来制备粘合剂树脂颗粒。
凝集融合法可具有树脂颗粒分散液制备步骤,该步骤用于得到包含粒径为1μm或小于1μm的树脂颗粒的树脂颗粒分散液,所述树脂颗粒包含粘合剂树脂和接枝聚合物,所述接枝聚合物由树脂基体与大分子单体接枝聚合而制得,所述大分子单体包含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在本发明中,接枝聚合物和粘合剂树脂的混合物可被简称为粘合剂树脂。
使用由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散的粘合剂树脂颗粒的树脂分散液,通过将已由相反极性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散的着色剂分散液、防粘剂分散液等混合,以此产生多相凝集。
在产生多相凝集时,还可以加入和混合所述接枝聚合物作为具有极性物质吸附性的官能团。
接下来,根据需要添加所述粘合剂树脂颗粒,以便在表面上附着并凝集,从而形成具有调色剂颗粒的粒径的凝集颗粒。然后,通过加热到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或熔点之上,使凝集的颗粒融合为一体,然后洗涤和干燥所得的产物。调色剂颗粒的形状优选为从无定形到球形。
此外,即使通过将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等一并混合至凝集来进行凝集步骤,该凝集步骤也可以如下所述:在凝集步骤开始时,预先改变各极性的离子性分散剂的量的平衡,然后使用诸如硝酸钙等无机金属盐或诸如聚氯化铝等无机金属盐的聚合物来对调色剂进行离子性中和,从而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进行第一阶段的芯凝集。然后,稳定化之后,作为第二阶段,添加以下的用分散剂处理过的粘合剂树脂颗粒,该分散剂的量和极性可校正所述不平衡。此外,必要时,通过加热到略低于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较高温度下稳定所述混合物,所述粘合剂树脂包含在芯或所添加的粘合剂树脂颗粒中,之后再将其加热到玻璃化转变温度之上,使得在凝集形成的第二阶段时所加入的粘合剂树脂颗粒在芯凝集颗粒的表面上附着并与之合为一体。此外,可以多次重复进行所述凝集的分阶段的操作。
-悬浮聚合法-
悬浮聚合法包括:分散步骤,该步骤用于在可聚合单体中至少分散着色剂、防粘剂、聚合引发剂和接枝聚合物,以得到分散液;悬浮步骤,该步骤用于将所述分散液悬浮在水中,以得到悬浮液;和聚合步骤,该步骤用于加热所述悬浮液以使所述可聚合单体聚合,所述接枝聚合物由树脂基体与大分子单体接枝聚合而制得,所述大分子单体包含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
在悬浮聚合法中,在苯乙烯、丙烯酸酯、丙烯酸等的可聚合单体中分散例如着色剂、防粘剂、接枝聚合物和聚合引发剂,然后在惰性气体存在下将其加热到55℃,从而使所述防粘剂完全溶解。然后,添加诸如偶氮二异丁腈的聚合引发剂。接下来,将其加入到预热到60℃的诸如磷酸钙的无机分散剂的水分散液中,并且用诸如TK均匀混合器等均质器进行机械剪切,以便使其悬浮和成粒状,从而得到分散液。然后将其加热到聚合引发剂的10小时半衰期温度之上的温度,使其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其冷却到室温。然后,添加诸如盐酸等酸,以通过溶解去除分散剂成分。然后,用足够的纯水对其进行洗涤。当滤出液的pH值变为中性时,使用诸如5A号滤纸的过滤介质将其分成固体和液体,使得可以得到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使聚合物/颜料的溶液悬浮并去除溶剂的方法-
使聚合物/颜料的溶液悬浮并去除溶剂的方法包括:预聚合步骤,该步骤用于预聚合可聚合单体,以得到经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为3000至15000的聚合体;分散步骤,该步骤用于在有机溶剂中至少分散所述聚合体、可聚合单体、聚合引发剂、防粘剂、着色剂和接枝聚合物,以得到分散液;悬浮步骤,该步骤用于在水中悬浮所述分散液以得到悬浮液;和聚合步骤,该步骤用于加热所得的悬浮液以便使所述的聚合体和可聚合单体聚合,所述接枝聚合物由树脂基体与大分子单体接枝聚合而制得,所述大分子单体包含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
在使聚合物/颜料的溶液悬浮并去除溶剂的方法中,使所述可聚合单体预聚合以制备经GPC测得的Mw为3000至15000的聚合体溶液,然后向其中添加接枝聚合物、防粘剂、着色剂、可聚合单体和聚合引发剂。然后在无机或有机分散剂存在下对其进行机械剪切以使其悬浮,然后在搅拌和剪切的同时对其施加热能,使得可以得到聚合体颗粒。
在这种情况中,通过设定由预聚合得到的聚合体的Mw为3000至15000,不仅可以得到适合定影和造粒的粘度,而且不用链转移剂就可以控制所得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Mw。
-溶解悬浮法-
溶解悬浮法包括:溶解步骤,该步骤用于在有机溶剂中至少溶解粘合剂树脂、着色剂、防粘剂和接枝聚合物,以得到溶解液;悬浮步骤,该步骤用于在水中悬浮所得的溶解液,以得到悬浮液;和分离步骤,该步骤用于将所得的悬浮液分离成固体和液体,所述接枝聚合物由树脂基体与大分子单体接枝聚合而制得,所述大分子单体包含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
在溶解悬浮法中,将粘合剂树脂、着色剂、接枝聚合物和防粘剂在能够溶解它们的诸如乙酸乙酯的有机溶剂中一并溶解。接下来,使用诸如磷酸钙的无机颗粒或诸如聚乙烯醇或聚丙烯酸钠的有机分散剂,采用诸如TK均匀混合器等均质器对所得的溶液进行机械剪切,以便使其在不能溶解它们的水性溶剂中分散。接下来,将其加入例如1M盐酸溶液,以便通过溶解去除分散剂成分,之后使用滤纸以Nutsche过滤机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去除残留在颗粒中的溶剂成分,使得可以得到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形成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后,必要时,可通过诸如盐酸、硫酸或硝酸等强酸来去除分散剂。然后,用离子交换水清洗所得的调色剂,直到滤出液变成中性。考虑到调色剂的带电性,优选用离子交换水充分进行置换洗涤。此外,通过任意的洗涤步骤、固液分离步骤和干燥步骤,可以得到所需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所述固液分离步骤不受具体限制,但从生产性的角度看,优选使用吸滤、加压过滤等。而且,所述干燥步骤不受具体限制,但从生产性的角度看,优选使用冷冻干燥、快速喷射干燥、流化干燥、振动流化干燥等。
<静电潜像显影剂>
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剂至少包含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可以直接用作单组分显影剂。此外,它还可以在包含载体和调色剂的双组分显影剂中用作调色剂。由于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剂含有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所以可以抑制定影图像时异味的产生。
下文将详细描述所述的双组分显影剂。
可用于所述双组分显影剂的载体不受具体限制,而是可以使用公知的载体。其实例包括在芯材的表面上具有树脂被覆层的树脂被覆式载体。此外,它可以是树脂分散型载体,该载体中,在基质树脂中分散有导电性材料等。
用于载体的被覆树脂/基质树脂的实例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聚氯乙烯、聚乙烯醚、聚乙烯酮、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包含有机硅氧烷键的纯硅树脂及其改性产物、氟树脂、聚酯、聚碳酸酯、酚树脂和环氧树脂,但不限于这些。
导电材料的实例包括:诸如金、银和铜的金属;炭黑;还有氧化钛、氧化锌、硫酸钡、硼酸铝、钛酸钾、氧化锡和炭黑,但不限于这些。
载体的芯材的实例包括:诸如铁、镍和钴的磁性金属;或者诸如铁酸盐、磁铁矿等的磁性氧化物;以及玻璃珠。然而,为了在磁刷中使用载体,磁性材料是优选的。
载体的芯材的体积平均粒径通常为10μm至500μm,优选为30μm至100μm。
此外,为了在载体的芯材的表面上被覆树脂,存在使用被覆层形成用溶液进行被覆的方法,其中将被覆树脂和根据需要使用的各种添加剂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所述溶剂不受具体限制,而是可以根据所使用的被覆树脂、被覆适用性等进行适当的选择。
树脂被覆法的具体实例包括:将载体的芯材浸渍在被覆层形成用溶液中的浸渍法;将树脂被覆层形成用溶液喷洒在载体芯材的表面上的喷雾法;用流动空气使载体芯材飘浮的同时在载体芯材上喷洒被覆层形成用溶液的流化床法;在捏和涂布机中混合载体芯材和被覆层形成用溶液,然后去除溶剂的捏和涂布机法。
在双组分显影剂中,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相对于所述载体的混合比(质量比)优选在调色剂∶载体=1∶100至30∶100的范围内,更优选大约在3∶100至20∶100的范围内。
<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
本发明的成像方法包括:使图像保持体的表面均匀带电;在所述的带电图像保持体表面上形成潜像;用至少含有调色剂的显影剂使已经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体表面上的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将已经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体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上;将已被转印到所述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除去所述转印后图像保持体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其中所述显影剂是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剂。
在本发明的成像方法中,由于使用了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剂,所以可以抑制定影时的异味的产生。
传统的定影部件中,转印材料在两个热定影辊之间穿过以定影该转印材料上的图像,即使使用传统的定影部件,用于定影的定影装置也可以很好地表现其效果。但是,在使用包含热定影辊和环形带的自由带式辊隙定影(FBNF)系统时,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与传统的调色剂相比,具有极佳的表面平滑性。
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保持体;充电装置,该装置可使所述图像保持体均匀带电;潜像形成装置,该装置可在所述的带电图像保持体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该装置用至少含有调色剂的显影剂使已经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体表面上的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装置,该装置将已经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体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上;定影装置,该装置对已被转印到所述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和清洁装置,该装置可除去转印后图像保持体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其中,使用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剂作为上述显影剂。
作为所述定影装置,优选使用FBNF系统中的定影装置。
下文将详细描述FBNF系统中的定影装置。
FBNF系统中的定影装置是热定影辊和环形带的组合。热定影辊具有覆盖了耐热弹性层的圆柱芯,该弹性层还覆盖有耐热树脂层。在环形带内装有压力部件,并且形成辊隙部分,在该辊隙部分处环形带以预定的角度缠绕热定影辊。压力部件将环形带压在热定影辊上,使得热定影辊的耐热弹性层变形。使记录片材穿过热定影辊和环形带之间的辊隙部分,以便在加热和加压条件下对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使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本发明的成像方法。对所有的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其描述。
图l所示为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施方案,该装置包括作为定影装置的FBNF系统中的定影单元。
成像装置30包括感光鼓1,围绕感光鼓1,在旋转方向上依次布置充电器2、诸如激光的图像写入单元3、显影单元4、初级转印单元5和清洁单元6。在显影单元4的显影部件41至44中储存黑色、黄色、洋红色和青色调色剂。使中间转印带7与感光鼓1的表面接触,并且按箭头方向在感光鼓1和初级转印单元5之间运转。在张紧辊8a、8b和8c以及支承辊9的张力下使带7绷紧。在与支承辊9和张紧辊8a相对的位置,相应地配置偏置辊(bias roll)10和净带器11。使支承辊9与电压施加辊12保持接触。
初级转印单元5经由中间转印带7压迫感光鼓1的区域是初级转印区,偏置辊10压迫支承辊9的区域是二级转印区。带型定影单元14包括压力辊15;转印带16;压力垫17,该垫用于将转印带16压在压力辊15上;和导带器18
用充电装置2使感光鼓1的表面均匀带电,并且通过图像写入单元3形成潜像。用调色剂对已经形成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的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所述调色剂包括显影单元4中的显影剂承载部件的表面上的显影剂层,所述显影单元4布置在与感光鼓1相对的位置。将已经形成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静电转印到初级转印区中的中间转印带7上。将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7转印到由托纸盘13供给的转印纸P上,然后将具有图像的纸传送进定影单元14中以便将其定影,定影单元14包括具有内部加热器的压力辊15和转印带16。在表面调色剂图像被转印之后,通过清洁单元6从感光鼓1上去除残留的调色剂。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第二实施方案,其中使用辊型定影单元作为所述定影装置。在成像装置31中,辊型定影单元19包括对定影辊21施压的压力辊20。
实施例
以下参考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然而对所述实施例的描述决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此外,下文中除非另有说明,“份”和“%”均表示以质量为基准。
按下述方法得到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在凝集融合法中,分别制备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防粘剂分散液,以及必要时的无机颗粒分散液。此时,可先将本发明的接枝聚合物加入预定量的一部分无机金属盐聚合物中并进行搅拌,以使它们凝集。
接下来,混合和搅拌预定量的原料时,加入无机金属盐聚合物,以对其进行离子中和并形成上述各颗粒的凝集物。在得到所需的调色剂粒径前再加入粘合剂树脂颗粒,得到调色剂粒径。接下来,用无机氢氧化物将体系的pH值从弱酸范围调节到中性范围,然后加热到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之上,以使它们融合为一体。反应结束后,通过充分的洗涤步骤、固液分离步骤和干燥步骤,得到所需的调色剂。
在悬浮聚合法中,加热和搅拌可聚合单体、防粘剂、着色剂和本发明的接枝聚合物。然后用介质型分散机对混合物进行剪切以进行分散处理。然后,与溶解在可聚合单体中的油溶性聚合引发剂一起,将所述混合物加入已用无机分散剂调节过的纯水分散液中,通过均质器进行造粒,然后加热,以得到聚合物。接下来,通过洗涤步骤、固液分离步骤和干燥步骤,得到所需的调色剂。
在使聚合物/颜料的溶液悬浮并去除溶剂的方法中,使可聚合单体预聚合之后,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通过机械剪切力将其与本发明的接枝聚合物一起乳化,然后在水溶性聚合引发剂存在下加热聚合,以得到乳化的树脂颗粒。通过使用它们,之后采用与凝集融合法类似的操作,从而得到调色剂。
在溶解悬浮法中,在有机溶剂中溶解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防粘剂,然后将其加入到存在无机分散剂和本发明的接枝聚合物的水体系中,用均质器等进行机械剪切,以便使其以调色剂粒径悬浮。冷却后,通过进行固液分离,再在减压气氛下进行去溶剂化,从而得到所需的调色剂。
下文是各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调色剂颗粒的制造方法的实例。
<接枝聚合物1的制备>
将1000份含有300份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基酯和50份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的混合水溶液放入玻璃容器中,用高纯度氮气对该水溶液鼓泡1分钟以置换溶解在水溶液中的氧气。接下来,在室温下用来自钴60的γ射线以0.1kGy/hr(千戈瑞/小时)的剂量率对该水溶液照射1小时,以制备大分子单体。大分子单体的平均聚合度为85。将10份葡萄糖加入到所得的大分子单体溶液中并且充分溶解,以得到混合液。将50份所得的混合液加入含有2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etorose SH:信越化学工业社制造)、5份甲醇和70份水的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然后放入照射容器中。去除该照射容器内部的氧气,然后在室温下用来自钴60的γ射线以10Gy/hr的剂量率照射2.5小时,从而得到接枝聚合物1。
<接枝聚合物2的制备>
将1000份含有300份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基酯和100份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水溶液放入玻璃容器中,用高纯度氮气对该水溶液鼓泡1分钟以置换溶解在水溶液中的氧气。接下来,在室温下用来自钴60的γ射线以0.5kGy/hr的剂量率对该水溶液照射1小时以使之聚合,从而制得大分子单体。大分子单体的平均聚合度为90。将用量相对大分子单体总量为1%的葡萄糖加入到所得的大分子单体溶液中并且充分溶解,以得到混合液。将50份所得的混合液加入含有2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etoroseSH:信越化学工业社制造)、5份甲醇和70份水的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然后放入照射容器中。去除照射容器内部的氧气,然后在室温下用来自钴60的γ射线以10Gy/hr的剂量率照射2.0小时,从而得到接枝聚合物2。
<接枝聚合物3的制备>
将100份含有30份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基酯和10份三甘醇二丙烯酸酯的混合水溶液放入玻璃容器中,用高纯度氮气对该水溶液鼓泡1分钟以置换溶解在水溶液中的氧气。接下来,在室温下用来自钴60的γ射线以1.0kGy/hr的剂量率对该水溶液照射1小时以使之聚合,从而制得大分子单体。大分子单体的平均聚合度为100。将用量相对大分子单体总量为5%的葡萄糖加入到所得的大分子单体溶液中并且充分溶解,以得到混合液。将50份所得的混合液加入含有2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etoroseSH:信越化学工业社制造)、5份甲醇和70份水的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然后放入照射容器中。去除该照射容器内部的氧气,然后在室温下用来自钴60的γ射线以10Gy/hr的剂量率照射2.5小时,从而得到接枝聚合物3。
<接枝聚合物4>
将100份含有10份苯乙烯磺酸钠、10份丙烯酸和10份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水溶液放入玻璃容器中,用高纯度氮气对该水溶液鼓泡1分钟以置换溶解在水溶液中的氧气。接下来,在40℃用200瓦的紫外线对该水溶液照射1小时以使之聚合,从而制得大分子单体。大分子单体的平均聚合度为80。将10份的葡萄糖加入到所得的大分子单体溶液中并且充分溶解,以得到混合液。将55份所得的混合液加入含有20份8型尼龙(Tresin F30,Toray Industries,Inc制造)、56份甲醇和24份水的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然后放入照射容器中。去除该照射容器内部的氧气,然后在室温下用来自钴60的γ射线以10Gy/hr的剂量率照射2.5小时,从而得到接枝聚合物4。
<接枝聚合物5的制备>
将100份含有30份乙烯基苯甲基三甲基铵盐和30份丙烯酸的混合水溶液放入玻璃容器中,用高纯度氮气对该水溶液鼓泡1分钟以置换溶解在水溶液中的氧气。接下来,在室温下用来自钴60的γ射线以0.1kGy/hr的剂量率对该水溶液照射1小时以使之聚合,从而制得大分子单体。大分子单体的平均聚合度为95。将用量相对大分子单体总量为5%的葡萄糖加入到所得的大分子单体溶液中并且充分溶解,以得到混合液。将55份所得的混合液加入含有20份8型尼龙(Tresin F30,Toray Industries,Inc制造)、56份甲醇和24份水的溶液中,然后放入照射容器中。去除该照射容器内部的氧气,然后在室温下用来自钴60的γ射线以10Gy/hr的剂量率照射2小时,从而获得接枝聚合物5。
<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1的制备>
-苯乙烯(和光纯药社制造):325份
-丙烯酸正丁基酯(和光纯药社制造):75份
-丙烯酸β-羧基乙基酯(Rhodia Nicca制造):9份
-接枝聚合物1:0.8份
-木质活性炭:0.2份
-1,10癸二醇二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社制造):1.5份
-十二烷硫醇(和光纯药社制造):2.7份
预混并溶解上述成分以制备溶液。将含溶解在550份的离子交换水中的4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Dowfax A211,The Dow Chemical Company制造)的表面活性剂溶液放入烧瓶中,添加413.2份上述溶液,然后将其分散和乳化。在将其缓慢搅拌和混合10分钟的同时,添加50份溶解有6份过硫酸铵的离子交换水。接下来,用氮气充分置换内部体系。然后在搅拌该烧瓶的同时在油浴中对其进行加热,直到内部体系达到70℃。在该条件下,使乳化聚合反应连续进行5小时以得到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1。从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1中分离树脂颗粒,并且分析它们的物理性能。平均粒径为195nm,分散液的固体含量为42%,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1.5℃,重均分子量Mw为32000。
<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2的制备>
-苯乙烯(和光纯药社制造):325份
-丙烯酸正丁基酯(和光纯药社制造):75份
-丙烯酸β-羧基乙基酯(Rhodia Nicca制造):9份
-接枝聚合物2:0.5份
-1,10-癸二醇二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社制造):1.5份
-十二烷硫醇(和光纯药社制造):2.7份
预混并溶解上述成分以制备溶液。将含溶解在550份的离子交换水中的4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Dowfax A211,The Dow Chemical Company制造)的表面活性剂溶液放入烧瓶中,添加413.2份上述溶液,然后将其分散和乳化。在将其缓慢搅拌和混合10分钟的同时,添加50份溶解有6份过硫酸铵的离子交换水。接下来,用氮气充分置换内部体系。然后在搅拌该烧瓶的同时在油浴中对其进行加热,直到内部体系达到70℃。在该条件下,使乳化聚合反应连续进行5小时以得到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2。从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2中分离树脂颗粒,并且分析它们的物理性能。平均粒径为217nm,分散液的固体含量为42%,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1.3℃,重均分子量Mw为31500。
<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3的制备>
-苯乙烯(和光纯药社制造):325份
-丙烯酸正丁基酯(和光纯药社制造):75份
-丙烯酸β-羧基乙基酯(Rhodia Nicca制造):9份
-接枝聚合物3:0.7份
-1,10-癸二醇二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社制造):1.5份
-十二烷硫醇(和光纯药社制造):2.7份
预混并溶解上述成分以制备溶液。将含溶解在550份的离子交换水中的4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Dowfax A211,The Dow Chemical Company制造)的表面活性剂溶液放入烧瓶中,添加413.2份上述溶液,然后将其分散和乳化。在将其缓慢搅拌和混合10分钟的同时,添加50份溶解有6份过硫酸铵的离子交换水。接下来,用氮气充分置换内部体系。然后在搅拌该烧瓶的同时在油浴中对其进行加热,直到内部体系达到70℃。在该条件下,使乳化聚合反应连续进行5小时以得到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3。从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3中分离树脂颗粒,并且分析它们的物理性能。平均粒径为208nm,分散液的固体含量为42%,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1.1℃,重均分子量Mw为32000。
<着色剂分散液1的制备>
-炭黑(R330,Cabot公司制造):45份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eogen SC(第一工业制药社制造):5份
-离子交换水:200份
混合和溶解上述的成分,然后用均质器(Ultra-Turrax,IKA制造)分散10分钟。接下来,使用超声波分散器,以28kHz的超声波对其照射10分钟,从而得到平均粒径为85nm的着色剂分散液1。
<着色剂分散液2的制备>
-青色颜料(铜酞菁B15:3,大日精化社制造):45份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onipol 400,三洋化成社制造):5份
-离子交换水:200份
混合和溶解上述的成分,然后用均质器(Ultra-Turrax,IKA制造)分散10分钟,以得到平均粒径为168nm的着色剂分散液2。
<着色剂分散液3的制备>
-黄色颜料(PY74,Clariant制造):45份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onipol 400,三洋化成社制造):5份
-离子交换水:200份
混合和溶解上述的成分,然后用均质器(Ultra-Turrax,IKA制造)分散10分钟,以得到平均粒径为148nm的着色剂分散液3。
<着色剂分散液4的制备>
-洋红色颜料(R122,大日精化社制造):45份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onipol 400,三洋化成社制造):5份
-离子交换水:200份
混合和溶解上述的成分,然后用均质器(Ultra-Turrax,IKA制造)分散10分钟,以得到平均粒径为176nm的着色剂分散液4。
<防粘剂分散液的制备>
-聚乙烯蜡
(PW725,Toyo-Petrolite Co,.Ltd.制造:熔点为103℃):45份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eogen RK,第一工业制药社制造):5份
-离子交换水:200份
将上述成分加热到95℃,用均质器(Ultra-Turrax T50,IKA制造)充分分散,然后再在压力喷射型Gaulin均质器中分散,以得到防粘剂分散液。在该分散液中防粘剂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86nm,固体含量为21.5%。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1的制备>
-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1:80份
-着色剂分散液1:45份
-无机颗粒分散液(Snowtex OL,日产化学社制造):5份
-无机颗粒分散液(Snowtex OS,日产化学社制造):6.5份
-防粘剂分散液:40份
-聚氯化铝(浅田化学社制造):0.41份
在圆底不锈钢烧瓶中,用均质器(Ultra-Turrax T50,IKA制造)充分混合和分散178.41份上述成分。然后,在热油浴中搅拌该烧瓶的同时,将其加热到47℃,然后在47℃保持60分钟,以制备凝集颗粒分散液。将31份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1缓慢加入该凝集颗粒分散液。
然后,添加0.5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以将体系内的pH值调节为5.4,之后密封该烧瓶。在使用磁密封继续搅拌的同时,将其加热到96℃,并且保持5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其冷却、过滤,并用离子交换水充分洗涤,然后用Nutsche吸滤器进行固液分离。在40℃在3升离子交换水中对其进行再分散,以300rpm的速率搅拌15分钟并进行洗涤。将该操作再重复5次。当滤出液的pH值为7.01、电导率为9.8μS/cm且表面张力为71.1Nm时,使用5A号滤纸通过Nutsche吸滤器进行固液分离,然后连续真空干燥12小时,以得到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1。
对于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1的粒径,体积平均粒径D50为5.4μm,体积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v为1.21。用LUZEX[图像分析仪]观察该颗粒形状,表明其形状因子SF1为133.3,这些颗粒呈马铃薯形。通过调色剂颗粒的动态粘弹性测定可求得该调色剂颗粒在160℃时的复数粘度η*为4.4×102Pas,其损耗角正切tanδ为1.32。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2的制备>
-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1:80份
-着色剂分散液2:40份
-无机颗粒分散液(Snowtex OL,日产化学社制造):6.5份
-无机颗粒分散液(Snowtex OS,日产化学社制造):6.5份
-防粘剂分散液:40份
-聚氯化铝(浅田化学社制造):0.41份
在圆底不锈钢烧瓶中,用均质器(Ultra-Turrax T50,IKA制造)充分混合和分散178.41份上述成分。然后,在热油浴中搅拌该烧瓶的同时,将其加热到47℃,然后在47℃保持60分钟,以制备凝集颗粒分散液。将31份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1缓慢加入该凝集颗粒分散液。
然后,添加0.5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以将体系内的pH值调节为5.4,之后密封该烧瓶。在使用磁密封继续搅拌的同时,将其加热到96℃,并且保持5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其冷却、过滤,并用离子交换水进行充分洗涤,然后用Nutsche吸滤器进行固液分离。在40℃在3升离子交换水中对其进行再分散,并以300rpm的速率将其搅拌15分钟并进行洗涤。将该操作再重复5次。当滤出液的pH值为7.01、电导率为9.8μS/cm且表面张力为71.1Nm时,使用5A号滤纸通过Nutsche吸滤器进行固液分离,然后连续真空干燥12小时,以得到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2。
对于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2的粒径,体积平均粒径D50为5.6μm,体积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v为1.20。用LUZEX[图像分析仪]观察该颗粒的形状,表明其形状因子SF1为133.0,所述颗粒呈马铃薯形。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3的制备>
除了使用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3代替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1和用着色剂分散液3代替着色剂分散液2之外,进行与制造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2类似的操作,以得到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3。
对于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3的粒径,体积平均粒径D50为5.6μm,体积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v为1.23。用LUZEX[图像分析仪]观察颗粒形状,表明其形状因子SF1为134.0,所述颗粒呈马铃薯形。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4的制备>
除了使用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2代替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1和用着色剂分散液4代替着色剂分散液2之外,进行与制造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2类似的操作,以得到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4。
对于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4的粒径,体积平均粒径D50为5.7μm,体积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v为1.21。用LUZEX[图像分析仪]观察颗粒形状,表明其形状因子SF1为133.5,所述颗粒呈马铃薯形。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5的制备>
将75份苯乙烯(和光纯药社制造)加入到已经预热到60℃的30份聚乙烯蜡Polywax 500(熔点85℃,T Toyo-Petrolite Co.,Ltd.制造)中,然后加热10分钟使其溶解。接下来,添加5份青色颜料(铜酞菁B15:3,大日精化社制造)和1份接枝聚合物4,用介质型分散器在60℃分散2小时。排出后将其冷却,以得到着色剂分散蜡。
接下来,将所得的着色剂分散蜡加入到以下的混合物中:200份苯乙烯(和光纯药社制造)、75份丙烯酸正丁基酯(和光纯药社制造)、9份丙烯酸β-羧基乙基酯(Rhodia Nicca制造)、1.5份1,10-癸二醇二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社制造)和2.7份十二烷硫醇(和光纯药社制造),然后在60℃将其搅拌15分钟。然后,添加50份已经添加有24.5份偶氮二异丁腈(和光纯药社制造)的苯乙烯,剧烈搅拌1分钟,以得到分散液。
接下来,在3升烧瓶中,将35份磷酸钙(和光纯药社制造)加入2000份纯水,并且在58℃用均质器(Ultra-Turrax,IKA制造)分散15分钟,然后添加全部量的分散液并且造粒5分钟。然后,在用氮气快速置换的同时,将反应体系的内部保持在75℃,使反应进行8小时,以得到粒径为6.1μm的悬浮颗粒。
然后,将其冷却到室温,添加1N HCl以便通过溶解来去除磷酸钙,使用5A号滤纸进行固液分离。接下来,反复进行使用离子交换水的过滤,直到滤出液显示中性。固液分离后,将固体干燥以得到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5。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5的体积平均粒径D50为6.4μm,并且其粒径分布指数GSDv为1.22。用LUZEX[图像分析仪]观察颗粒形状,表明其形状因子SF1为117.2,所述颗粒呈球形。
在180℃,以6.28弧度/秒的频率,对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5进行动态粘弹性测量,所求得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5的储能弹性模量G1’为2.74Pa/cm2,储能弹性模量G1’相对于62.8弧度/秒的频率下的储能弹性模量G2’的比率为1.7。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6的制备>
将40份苯乙烯(和光纯药社制造)、15份丙烯酸正丁基酯(和光纯药社制造)和0.05份偶氮二异丁腈(和光纯药社制造)在70℃加热40分钟,同时引入氮气,以进行预聚合。将所得的溶液中的1份滴入大约5倍的甲醇中,由此得到的聚合物的Mw经GPC测量为7000。
将下述的着色剂分散蜡加入到所得的溶液中。按下述方法得到着色剂分散蜡。将35份苯乙烯(和光纯药社制造)加入到已经预热到60℃的30份聚乙烯蜡Polywax 500(熔点85℃,Toyo-Petrolite Co.,Ltd.制造)中,然后加热10分钟使之溶解。接下来,添加5份青色颜料(铜酞菁B15:3,大日精化社制造)和1份接枝聚合物5,用介质型分散器在60℃分散2小时。排出后将其冷却,以得到着色剂分散蜡。
接下来,将添加有着色剂分散蜡的所得溶液加入以下的混合物:200份苯乙烯(和光纯药社制造)、75份丙烯酸正丁基酯(和光纯药社制造)、9份丙烯酸β-羧基乙基酯(Rhodia Nicca制造)、1.5份1,10-癸二醇二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社制造)和2.7份十二烷硫醇(和光纯药社制造),然后在60℃搅拌15分钟。然后,向其中添加50份已经加入了24.5份偶氮二异丁腈(和光纯药社制造)的苯乙烯,剧烈搅拌1分钟,以得到分散液。
接下来,在3升烧瓶中,将35份磷酸钙(和光纯药社制造)加入2000份纯水中,并且在58℃用均质器(Ultra-Turrax,IKA制造)分散15分钟,然后加入全部量的分散液并且造粒5分钟。然后,在用氮气快速置换的同时,将反应体系的内部保持在75℃,使反应进行8小时,以得到粒径为6.1μm的悬浮颗粒。
然后,将其冷却到室温,添加1N HCl以便通过溶解来去除磷酸钙,使用5A号滤纸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后,将固体干燥以得到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6。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6的体积平均粒径D50为6.3μm,并且其粒径分布指数GSDv为1.26。用LUZEX[图像分析仪]观察颗粒形状,表明其形状因子SF1为118.4,所述颗粒呈球形。
在180℃,以6.28弧度/秒的频率,对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6进行动态粘弹性测量,所求得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6的储能弹性模量G1’为2.74Pa/cm2,储能弹性模量G1’相对于62.8弧度/秒的频率下的储能弹性模量G2’的比率为1.8。
<调色剂树脂1的制备>
将700份双酚A乙烯氧化物2摩尔加成物、260份间苯二甲酸和2.1份二丁基氧化锡加入到装有冷却管、搅拌器和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器中。使混合物在250℃、常压下反应7.5小时,在10至15mmHg的减压下再反应5小时。然后,冷却到160℃,加入18份邻苯二甲酸酐,反应2小时。接下来,将其冷却到80℃,与乙酸乙酯中的191份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2小时,以得到含异氰酸酯的树脂1。接下来,使268份含异氰酸酯的树脂1的与14份异氟尔酮二胺在50℃反应2小时,以得到尿素改性的聚酯1。
与上述的类似,使700份双酚A乙烯氧化物2摩尔加成物和260份对苯二甲酸在230℃、常压下缩聚8小时。接下来,将压力降低到10mmHg,在该压力下反应5小时,以得到聚酯树脂2。在900份乙酸乙酯中溶解和混合50份尿素改性的聚酯1和450份聚酯树脂2,以得到调色剂树脂1的乙酸乙酯溶液。在减压下令其部分地干燥,以分离出调色剂树脂1。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7的制备>
将200份调色剂树脂1的乙酸乙酯溶液(固体含量38%)、15份聚烯烃Wax HNP51(熔点77℃,日本精蜡社制造)、4份青色颜料(铜酞菁B15:3,大日精化社制造)和1份月桂酰肼放进烧杯中,在70℃用均质器(Ultra-Turrax,IKA制造)以7800rpm的速率搅拌,从而使其均匀溶解和分散。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250份离子交换水和0.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并且均匀溶解,然后加热到70℃并用均质器(Ultra-Turrax,IKA制造)以7800rpm的速率搅拌。将500份所得的悬浮液转移到装有温度计的烧瓶中,在45℃减压搅拌1小时,以去除溶剂。接下来,过滤分离,用离子交换水洗涤,并进行干燥,以得到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7。
对于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7的粒径,体积平均粒径D50为5.8μm,体积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v为1.24。用LUZEX[图像分析仪]观察颗粒形状,表面其形状因子SF1为117.3,所述颗粒呈球形。对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7进行动态粘弹性测量,由此求得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7在160℃时的复数粘度η*为4.9×102Pas,其损耗角正切tanδ为1.30。
<对比调色剂1的制备>
除了使用通过从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1中去除接枝聚合物1而制得的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之外,进行与制备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1类似的操作,以制备对比调色剂1。
<对比调色剂2的制备>
除了使用通过从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1中去除接枝聚合物1而制备的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之外,进行与制备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2类似的操作,以制备对比调色剂2。
<对比调色剂3的制备>
除了使用通过从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3中去除接枝聚合物3而制备的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之外,进行与制备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3类似的操作,以制备对比调色剂3。
<对比调色剂4的制备>
除了使用通过从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2中去除接枝聚合物2而制备的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之外,进行与制备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4类似的操作,以制备对比调色剂4。
<静电潜像显影剂的配制>
向各自为100份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调色剂)1至7和对比调色剂1至4中分别加入3.0份疏水性二氧化硅(TS720,Cabot制造),并且在试样研磨机中混合,以得到外部添加式调色剂(1)至(7)和对比外部添加式调色剂(1)至(4)。而且,用甲基丙烯酸酯(综研化学社制造)被覆平均粒径为50μm的铁酸盐载体芯,以制备1%甲基丙烯酸酯被覆式载体。称取外部添加式调色剂和被覆式载体,以使外部添加式调色剂浓度为5%,并且在球磨机中搅拌5分钟,以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剂(1)至(7),对比静电潜像显影剂(1)至(4)。
实施例1至7和对比例1至4
将静电潜像显影剂(1)至(7)和对比静电潜像显影剂(1)至(4)分别用于由富士施乐复印机Color 635型改造得到的复印机(定影单元是带型),并且评估其显影性。定影单元中的辊隙宽度设定为6.5mm,定影速度调节为200mm/秒,压力调节为2.5kg/cm2,从而在高速低压和低功率条件下进行定影试验。按下述方法进行测量,所评估的问题为(i)从定影单元中剥离转印纸时是否存在阻力(剥离性),和(ii)是否存在沾污(耐沾污性)。结果如表1所示。
<剥离性>
使用富士施乐的P纸作为试验纸。在160℃的定影温度下,用剂量为10.5g/m2的调色剂来进行该试验。目视判断试验纸穿过定影单元后的状态。
<耐沾污性>
使用富士施乐的P纸作为试验纸。使用剂量为10.5g/m2的调色剂,以每次10℃的升温幅度将定影温度从160℃升至210℃,以此来进行试验。目视判断定影时沾污图像的发生状态。如果没有发现,则判断为良好。
实施例8
将静电潜像显影剂(2)、(3)和(4)分别用于由富士施乐复印机DocuCentre 1250型改造得到的复印机,以形成初级色、次级色和三级色。测量颜色重叠后相应的光泽度,以求得光泽度之差。所述经改造的复印机是通过将富士施乐复印机DocuCentre 1250型的定影单元改成以下的定影单元来制得:辊隙压力可变,且使用覆盖有全氟烷氧树脂的橡胶辊。设置辊隙压力为2.5kg/cm2,并使用富士施乐的J纸(定量为82g/m2),以此来进行定影测试,并按上述方法进行各种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9
将静电潜像显影剂(2)用于由富士施乐复印机Color 635型改造得到的复印机,并且评估显影性。通过将定影单元改成辊型定影单元(参见“图2的定影单元部分”)来制造所述经改造的复印机。除了定影速度为160mm/秒之外,采用相同的定影条件。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感官评价进行气味试验]
在实施例1至9和对比例1至4中,在占地面积为4.5m×4.5m、高为3m的封闭小室内打印图像面积为20%的1000张图,由20位检验员来判断此时的定影异味。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调色剂颗粒的类型   定影单元的类型   定影速度(mm/秒)   剥离性  耐沾污性   闻到异味的人数
  实施例1   调色剂1   带型   200   良好  良好   0
  实施例2   调色剂2   带型   200   良好  良好   0
  实施例3   调色剂3   带型   200   良好  良好   0
  实施例4   调色剂4   带型   200   良好  良好   0
  实施例5   调色剂5   带型   200   良好  良好   0
  实施例6   调色剂6   带型   200   良好  良好   0
  实施例7   调色剂7   带型   200   良好  良好   0
  实施例8   调色剂2、3、4   带型   200   良好  良好   0
  实施例9   调色剂2   辊型   160   良好  良好   0
  对比例1   对比调色剂1   带型   200   良好  良好   19
  对比例2   对比调色剂2   带型   200   良好  良好   19
  对比例3   对比调色剂3   带型   200   良好  良好   20
  对比例4   对比调色剂4   带型   200   良好  210℃时轻微沾污   19
如表1所示,可以发现,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不产生异味,并且即使在包含高速、低压和低功率型的定影单元的成像装置中,也能表现出定影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具有极佳的定影性,并且可以抑制定影时异味的产生。而且,根据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可以制备具有小粒径的调色剂。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剂、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可以抑制定影时异味的产生。

Claims (20)

1.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所述调色剂至少包含粘合剂树脂、着色剂、防粘剂和接枝聚合物,所述接枝聚合物由树脂基体与大分子单体接枝聚合而制得,所述大分子单体包含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大分子单体的聚合度在10至100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的大分子单体包含阳离子离去基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的阳离子离去基团为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羧基、砜基、磷酸酯基、磺乙基、磷酸甲基和羰基甲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的大分子单体包含阴离子离去基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的阴离子离去基团是选自由如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伯氨基团至叔氨基团以及季铵基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的树脂基体为选自由以下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纤维素树脂、聚烯烃树脂、聚丙烯腈树脂、聚酯树脂和聚酰胺树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的防粘剂的酸值小于所述的粘合剂树脂的酸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的防粘剂在开始定影时的温度下的粘度为30mPa·s或小于30mPa·s。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v为1.30或小于1.30,所述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v相对于数均粒径分布指数GSDp的比率至少为0.95。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的形状因子SF1在100至130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通过正弦振荡法中的温度分散分析,所述调色剂在160℃时的复数粘度η*在3.0×102Pas至1.2×103Pas的范围内,其损耗角正切tanδ在0.6至1.8的范围内。
13.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至少将分散有粒径为1μm或小于1μm的粘合剂树脂的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液、分散有着色剂的着色剂分散液、分散有防粘剂的防粘剂分散液和接枝聚合物混合,以形成至少含有所述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的凝集颗粒,所述接枝聚合物由树脂基体与大分子单体接枝聚合而制得,所述大分子单体包含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
将所述的凝集颗粒加热到等于或大于所述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或熔点的温度,以使它们融合为一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造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得到树脂颗粒分散液,该分散液包含粒径为1μm或小于1μm的树脂颗粒,该树脂颗粒含有粘合剂树脂和接枝聚合物,所述接枝聚合物由树脂基体与大分子单体接枝聚合而制得,所述大分子单体包含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
至少混合所述树脂颗粒分散液、分散有着色剂的着色剂分散液和分散有防粘剂的防粘剂分散液,以形成凝集颗粒;和
将所述凝集颗粒加热到等于或大于所述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或熔点的温度,以使它们融合为一体。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造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可聚合单体中至少分散着色剂、防粘剂、聚合引发剂和接枝聚合物,以得到分散液,所述接枝聚合物由树脂基体与大分子单体接枝聚合而制得,所述大分子单体包含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
在水中悬浮所述的分散液以得到悬浮液;和
加热所述的悬浮液以便使所述的可聚合单体聚合。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造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可聚合单体预聚合以制备经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为3000至15000的聚合体;
在有机溶剂中至少分散所述的聚合体、可聚合单体、聚合引发剂、防粘剂、着色剂和接枝聚合物,以得到分散液,所述接枝聚合物由树脂基体与大分子单体接枝聚合而制得,所述大分子单体包含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
在水中悬浮所述的分散液以得到悬浮液;和
加热所述的悬浮液以便使所述的聚合体和所述的可聚合单体聚合。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造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有机溶剂中至少溶解粘合剂树脂、着色剂、防粘剂和接枝聚合物,以得到溶解液,所述接枝聚合物由树脂基体与大分子单体接枝聚合而制得,所述大分子单体包含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羟基、羟烷基和吡咯烷酮基;
在水中悬浮所述的溶解液,以得到悬浮液;和
将所述的悬浮液分离成固体和液体。
18.一种静电潜像显影剂,该显影剂至少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和载体。
19.一种成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图像保持体的表面均匀带电;
在所述的带电图像保持体表面上形成潜像;
用至少含有调色剂的显影剂使已经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体表面上的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
将已经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体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上;
对已被转印到所述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
除去所述转印后在所述图像保持体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
其中,所述显影剂是权利要求18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
20.一种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保持体;充电装置,该装置用于使所述图像保持体均匀带电;潜像形成装置,该装置用于在所述的带电图像保持体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该装置使用至少含有调色剂的显影剂使已经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体表面上的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装置,该装置用于将已经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体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上;定影装置,该装置用于对已被转印到所述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和清洁装置,该装置用于除去所述转印后在所述图像保持体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其中,所述显影剂是权利要求18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
CNB2006100003645A 2005-07-07 2006-01-06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静电潜像显影剂、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31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98524A JP2006048032A (ja) 2004-07-07 2005-07-07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静電荷像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98524 2005-07-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2448A true CN1892448A (zh) 2007-01-10
CN100403173C CN100403173C (zh) 2008-07-16

Family

ID=37597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036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3173C (zh) 2005-07-07 2006-01-06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静电潜像显影剂、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514194B2 (zh)
CN (1) CN100403173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9078A (zh) * 2009-04-13 2010-10-1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黄色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的制法、成像方法及成像装置
CN101859079A (zh) * 2009-04-13 2010-10-1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品红色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的制法、成像方法及成像装置
CN102934032A (zh) * 2010-02-23 2013-02-13 株式会社Lg化学 聚合物墨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57535A (zh) * 2012-02-17 2013-08-2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色调剂、液体显影剂、干式显影剂、显影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39366A (ja) 2006-11-30 2008-06-19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荷現像用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用いた静電荷現像剤
KR20090099343A (ko) * 2008-03-17 2009-09-22 주식회사 파캔오피씨 정전하상 현상용 토너
KR101546673B1 (ko) * 2009-01-15 2015-08-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사진용 토너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1546672B1 (ko) * 2009-01-15 2015-08-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전하 현상용 토너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6493324B2 (ja) * 2016-07-25 2019-04-0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6610A (en) * 1969-07-25 1975-04-08 Agfa Gevaert Nv Manufacture of an electrostatic toner material
JPS6327855A (ja) * 1986-07-22 1988-02-05 Konica Corp 静電像現像用トナ−
JP2760499B2 (ja) 1986-11-05 1998-05-28 三菱レイヨン 株式会社 トナー用樹脂及びその製造法
JP3080144B2 (ja) 1986-11-05 2000-08-21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JP2547425B2 (ja) 1987-09-30 1996-10-23 三井東圧化学株式会社 トナー用樹脂の製造方法
JPH02240663A (ja) 1989-03-15 1990-09-25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用現像剤の製造方法
JPH03105350A (ja) 1989-09-20 1991-05-02 Fujitsu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法
JPH075726A (ja) * 1991-12-19 1995-01-10 Fuji Xerox Co Ltd カプセルトナー
US5314778A (en) * 1992-06-09 1994-05-24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complexed ionomeric materials
JP3953117B2 (ja) 1993-08-09 2007-08-0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H07104514A (ja) 1993-08-09 1995-04-21 Mitsubishi Chem Corp 熱定着用トナー
JPH07181737A (ja) * 1993-12-24 1995-07-21 Shin Etsu Chem Co Ltd 電子写真トナー用バインダー
DE69510740T2 (de) * 1994-08-31 1999-12-02 Mita Industrial Co Ltd Toner für Zweikomponentenentwickler
US5434030A (en) * 1994-09-28 1995-07-18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complexes of ionic dyes and ionophoric or ionomeric polymers
EP0718704A1 (en) 1994-11-29 1996-06-26 Mita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toner and developer
CN1128871A (zh) 1994-11-29 1996-08-14 三田工业株式会社 静电复制色调剂和显影剂
JP2814211B2 (ja) 1995-06-26 1998-10-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
JP3582033B2 (ja) 1996-02-21 2004-10-2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現像用トナー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現像剤
JPH09292736A (ja) * 1996-04-25 1997-11-11 Tomoegawa Paper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3661544B2 (ja) * 2000-02-21 2005-06-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現像剤、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JP3945153B2 (ja) * 2000-06-28 2007-07-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写真用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
JP3918425B2 (ja) 2000-10-17 2007-05-23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65898B2 (ja) 2000-10-23 2007-08-2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2214825A (ja) * 2001-01-17 2002-07-31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電子写真用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109948B2 (ja) * 2002-09-27 2008-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磁性トナー
JP4277548B2 (ja) * 2003-03-24 2009-06-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
JP4579502B2 (ja) * 2003-05-02 2010-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該構造体を含むトナー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JP2005003945A (ja) * 2003-06-12 2005-01-06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9078A (zh) * 2009-04-13 2010-10-1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黄色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的制法、成像方法及成像装置
CN101859079A (zh) * 2009-04-13 2010-10-1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品红色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的制法、成像方法及成像装置
US8535866B2 (en) 2009-04-13 2013-09-17 Fuji Xerox Co., Ltd. Yellow electrostatic developing toner, developer for electrostatic development, production method of electrostatic developing toner,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859079B (zh) * 2009-04-13 2014-05-2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品红色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的制法、成像方法及成像装置
CN101859078B (zh) * 2009-04-13 2014-06-1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黄色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的制法、成像方法及成像装置
CN102934032A (zh) * 2010-02-23 2013-02-13 株式会社Lg化学 聚合物墨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57535A (zh) * 2012-02-17 2013-08-2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色调剂、液体显影剂、干式显影剂、显影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3257535B (zh) * 2012-02-17 2018-01-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色调剂、液体显影剂、干式显影剂、显影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514194B2 (en) 2009-04-07
US20070009822A1 (en) 2007-01-11
CN100403173C (zh) 2008-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32C (zh) 磁性涂层载体和双组分型显影剂及显影方法
CN1892448A (zh)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静电潜像显影剂、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
CN1151409C (zh) 显影静电图象用的色粉、设备和图象形成方法
CN1324408C (zh) 调色剂
CN1652033A (zh) 用于静电潜像显影的调色剂、其生产方法和使用其的静电潜像显影剂
CN1955850A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图像显影剂和成像方法
CN1614520A (zh) 彩色调色剂及二组分显影剂
CN1818801A (zh) 调色剂和使用其的成像方法
CN1752854A (zh)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显影剂以及制造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
CN1862396A (zh) 使静电图像显影的调色剂和使静电图像显影的调色剂所用的树脂颗粒分散液
CN1749866A (zh) 静电潜影显像用调色剂、显影剂以及所述调色剂的制法
CN1517807A (zh) 调色剂、显影剂、图像显影器和成像装置
CN1776533A (zh) 静电潜像显影调色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661494A (zh) 定影装置及使用该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
CN1521571A (zh) 用于显影静电潜像的调色剂和显影剂及成像装置
CN1532636A (zh) 带静电图象显影用调色剂和其制备方法以及成象方法、成象装置和调色剂盒
CN1867868A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显影剂、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487372A (zh) 用于显影静电图象的调色剂、显影剂、形成图象的方法和成象装置
CN1595302A (zh) 彩色调色剂
CN1359033A (zh) 电子照相显影剂与形成图像的方法
CN1527143A (zh) 彩色调色剂
CN1739067A (zh) 调色剂、显影剂、图像形成装置、彩色印刷色盒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749873A (zh) 色粉、使用该色粉的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
CN1831665A (zh) 显影装置和配有其的操作盒
CN101075100A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图像显影剂和成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