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1702A -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81702A
CN1881702A CNA2006100937325A CN200610093732A CN1881702A CN 1881702 A CN1881702 A CN 1881702A CN A2006100937325 A CNA2006100937325 A CN A2006100937325A CN 200610093732 A CN200610093732 A CN 200610093732A CN 1881702 A CN1881702 A CN 18817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detection arm
connectors
shells
acceptance di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937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6645C (zh
Inventor
前川昭人
永岛信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881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1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664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664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engaging or disengaging the two parts of a coupl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1Bolt, set screw or screw clamp
    • H01R13/6215Bolt, set screw or screw clamp using one or more bol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检测出可以开始紧固螺栓的连接深度。根据本发明的ECU侧连接器1可以与塔侧连接器2相连接。当两个连接器装配到特定深度并且相互对中之后,可以通过紧固螺栓4将两个连接器完全连接。在这个连接深度上,设置于ECU侧连接器1上的检测臂32可以与设置在塔侧连接器2上的接收部12弹性配合,并且检测臂32可以击打面对检测臂的表面。到达特定深度后再开始紧固螺栓,可以避免出现诸如塔侧阳性端子1 3的引导端变形和两个连接器1,2损坏这样的问题。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的组装方法。
公开号为H11-54203的日本待审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螺栓紧固连接器的一般构造。这种连接器的构造方式为:在一个连接器的壳体上设置螺栓,在配套连接器的壳体上安装螺母,通过将螺栓拧入螺母内使两个连接器彼此拉近的同时将两个连接器壳体连接起来。由此,即便连接器具有相对较大的连接阻抗,诸如多触头连接器,也可以被连接。
然而,即使连接器被安装成倾斜状态,阳性端子抵在配套连接器壳体的前表面上而没有置于阴性端子内,螺栓仍可能会被强制性地紧固。换句话说,这种连接器没有提供用于检测两个连接器壳体是否已经到达螺栓可以被紧固的深度的功能,因此在这种连接器中存在有阳性端子变形和/或连接器壳体损坏这样的可能。
本发明正是在考虑了上述问题的情况下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改进组装过程的可操作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特别是可以检测到已经到达螺栓能够被紧固的连接深度,从而可以避免出现诸如阳性端子变形和连接器壳体损坏这样的问题,进而可以改进连接器组装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可以相互连接的两个连接器壳体,当这两个连接器壳体装配到特定深度并且基本上相互对中后,通过紧固螺栓将这两个连接器壳体完全连接,
至少一个可以弹性变形的检测臂,设置于两个连接器壳体中的一个上,
至少一个接收部,设置于两个连接器壳体中的另一个上,
其中当两个连接器壳体装配到特定深度上时,检测臂与接收部相配合同时进行弹性返回运动,在检测臂弹性返回时,检测臂能够撞击大致与检测臂相面对的表面。
当两个连接器壳体装配或安装到特定(预定的或可以预定的)的深度并且相对于对方彼此大致对中或对齐时,检测臂与接收部配合同时作弹性返回运动,在检测臂弹性返回的过程中,检测臂能够撞击面对检测臂的表面。这样,通过冲击和/或此时发出的声音可以检测出已经到达螺栓可以被紧固的深度。换句话说,特定连接深度是指两个连接器壳体基本上实现了对中的位置,由此可以避免出现由螺栓紧固引起的诸如阳性端子变形和/或连接器壳体损坏这样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检测臂形成有暴露于外部的开口,接收部与该开口的开口边相配合,使得可以从视觉上确认检测臂与接收臂或部的配合状态。
而且通过视觉确认,还可以更加确保能检测出已经到达螺栓可以被紧固的深度。
优选的是,其中一个连接器将被安装到一个部件,诸如箱体上,该部件在特定位置上具有至少一个安装突部,该突部朝向该连接器突出。
更加优选的是,安装突部伸出一段特定长度,当两个连接器通过紧固螺栓而完全连接在一起时,一个隆起部与安装突部相接触,由此停止紧固操作从而避免连接器的进一步连接。
更加优选的是,基本上在两个连接器之间的整个外周上紧密接触地安装密封环,由此帮助稳定连接器的姿态。
最优选的是,在两个连接器之间至少局部设置具有一个或多个中间端子的中间连接器,由中间端子电气连接连接器的一个或多个端子。
根据本发明,特别是根据本发明或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两个可以相互连接的连接器壳体,
将所述两个连接器壳体装配到特定深度,由此使两者基本上相互对中,
设置并且紧固螺栓,由此将两个连接器壳体完全连接,
其中在一个连接器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可以弹性变形的检测臂,在另一个连接器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接收部,当两个连接器装配到特定深度时,检测臂与接收部相配合同时作弹性返回运动,在检测臂弹性返回的过程中,检测臂能够撞击大致面对检测臂的表面。
通过阅读下面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以及附图,可以更加清楚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应该理解虽然这些实施方式是分开来描述的,但也可以将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结合起到得到其它实施方式。
图1是一种实施方式中的ECU侧连接器到达特定连接深度SCD之前的局部侧视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中的两个连接器完全连接的局部侧视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中的两个连接器开始连接之前的平视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中的两个连接器完全连接CCS时主体部分的放大平视图。
图5是该实施方式中的ECU侧连接器的横截面。
图6是该实施方式中的两个连接器位于特定连接深度时的局部平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1-6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ECU侧连接器(对应于优选连接器)可以与塔侧连接器(对应于优选连接器)相连接,其中ECU侧连接器将被结合或组合到要安装在例如汽车上的箱体6内或其上,而塔侧连接器将被安装在变速箱3内,两个连接器1,2都优选为通过紧固至少一个螺栓4而完全连接的螺栓紧固连接器。应该注意待连接侧指的是相对于图1中的横向,即前后方向FBD而言的前侧,图1中的垂直方向表示为垂直方向VD(相对于前后方向FBD成不同于0度或180度的角度,最好基本上垂直于前后方向FBD)。
塔侧连接器2具有例如由树脂制成的连接器壳体,其位于或靠近最好在图1中的前后方向FBD上伸长的塔部7的前端上。如图1所示,塔侧连接器2具有插座11,其具有大致为前开口的端部,并且在插座11的后侧处或后侧上安装一个或更多,最好是多个基本上向前伸出的塔侧阳性端子13。塔侧连接器2借助插座11基端旁的密封橡胶14固定或安装到变速箱3上,其中插座11和塔侧阳性端子13至少部分地暴露于变速箱3之外。在变速箱3的外表面的特定位置(预定的或可以预定的)上,具有朝向ECU侧连接器突出的安装突部8,基本上在前后方向FBD上穿透安装突部8形成至少一个用于紧固螺栓4的紧固孔5,最好在紧固孔5的内周表面上或其内形成可以与螺栓4螺旋配合的内螺纹。
ECU侧连接器1具有例如由树脂制成的连接器壳体,其从最好为大致矩形的浅碟式ECU箱体6的前端向前伸出,如图3所示。在ECU箱体6的邻接或接近设置有ECU侧连接器边缘部的边缘部向外突出有连接器21,其与其它装置(未示出)相连接用于控制。另一方面,在ECU箱体6后端的横向(底)面上形成隆起部16,其大致伸向变速箱3,如图1所示。大致在前后方向FBD上穿透隆起部16,形成插入孔31,在紧固螺栓4时螺栓通过或是可以通过插入孔31被松散地插入,在插入孔31的内周表面上,至少局部呈圆周状地安装金属套管17。当两个连接器1,2特别是通过紧固螺栓4完全连接时,隆起部16的前端表面基本上与安装突部8的后端面相接触,由此停止紧固,进而避免连接器1,2的进一步连接。图6示出当两个连接器1,2位于特定连接深度SCD(在该连接深度上,两个连接器壳体的中心轴能基本上保持对中,并且阳极和阴性端子的中心轴能基本上保持对中,下面将对此有更加详细的描述)时的截面图,其中隆起部16的前端面与安装突部8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基本上对应于从图6所示的状态到大致完全连接状态CCS(图2的状态)的连接行程。此时,由于插入孔31被布置成与紧固孔5重叠,最好布置成与紧固孔5大致同轴,因此螺栓4可以通过插入孔31拧入紧固孔5内。
如图5所示,ECU侧连接器1包括位于外侧的外管部22和至少部分位于外部管22内的内管部23,两个管部22,23基本上都向前伸出。塔侧连接器2的插座11最好可以经由密封环15至少部分地插入外管部22和内管部23之间的空隙内。在内管部23的后侧上,一个或多个(最好是多个)弯曲(最好大致为L型)的ECU侧阳性端子24通过至少局部被嵌模和/或模压并大致向前伸出。ECU侧阳性端子24的另一端相对于ECU侧连接器1的横向(上)表面被弯曲成不同于0度或180度的角度,最好是基本上正交或向上,并且优选地通过至少局部被嵌模和/或模压,从ECU侧连接器1的横向(上)表面水平地或向外伸出。
如图5所示,一个中间连接器29至少部分装入内管部23,并且具有一个或多个大致在前后方向FBD上穿透的孔28。在孔28内至少局部布置一个或多个中间阴性端子25,阳性端子可以从前部或从后部至少部分地插入阴性端子25内。在该实施例中,阴性端子25使ECU侧阳性端子24可以从第一侧(例如后面)被至少部分地容纳,同时使塔侧阳性端子13可以从不同于第一侧,最好与第一侧大致相反的第二侧(例如从前面)被容纳,由此可以电气连接ECU侧阳性端子24和塔侧阳性端子13。在每个阴性端子25内侧(底)面的端部上或靠近该端部的地方(最好不是前后),通过折叠最好大致位于前后边缘或靠近前后边缘处的阴性端子25的一个部分,形成一对用于连接塔侧阳性端子13和ECU侧阳性端子24的弹性触片26,这些弹性触片26可以在横向上(最好大致沿着垂直方向VD)弹性变形。此外,在大致面对弹性触片26的每个阴性端子25的最高表面的位置上向内伸出接触突部27,使得塔侧阳性端子13和ECU侧阳性端子24可以被挤压在弹性触片26和接触突部27之间,从而建立电接触。当两个连接器1,2位于特定连接深度(或位置SCD)时,塔侧阳性端子13的引导端至少部分容纳于阴性端子25内,如图6所示。此时,两个连接器1,2到达使两者之间的空隙减小的区域,由此两个连接器1,2彼此装配呈稳定的连接姿态。此外,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最好在两个连接器之间的整个外周上紧密接触地安装密封环15,由此来帮助稳定连接器1,2的姿态。结果,两个连接器1,2彼此相对于位于特定深度SCD上的另一方对中或大致适当对齐,从而大致将两中心轴对齐,和/或使得塔侧阳性端子和阴性端子25的中心轴大致对齐。这样,连接器1,2不会摇晃。
如图3所示,在外管部22的侧(上)面前边缘上(最好大致为中间位置)形成大致向外凸出的中间部,由此提供最好在宽度方向上延展的检测臂32。检测臂32的导引端部34可以在与两个连接器1,2的连接方向CD相交并且最好是正交的方向上(最好平行于前后方向FBD)弹性位移。在检测臂32的宽度中央(最好大致位于宽度中心)上形成大致在前后方向FBD上伸长的开口33(最好大致为矩形)。另一方面,最好在塔侧连接器22的插座11侧(上)面上稍稍偏后于大致中心的位置突出有接收部12。在两个连接器1,2到达特定深度SCD之前,检测臂32的导引端34在超过接收部12之后至少部分地弹性返回,撞击或击打插座11的侧(上)表面,由此可以检测出已经到达特定连接深度CSD(尤其是通过产生的声音),同时接收部12与开口33的开口边相配合,使得两个连接器1,2可以被保持在特定连接深度CSD上。换句话说,由于两个连接器1,2被基本上对中或对齐并且位于特定深度SCD上,因此如果使螺栓4先穿过插入孔31再拧入紧固孔5内,然后再将其紧固,两个连接器1,2就可以顺利地进入完全连接状态CCS。
进一步如图6所示,当两个连接器1,2位于特定连接深度SSD上,并且接收部12与孔33的开口边彼此相配合时,其中一个锁定面最好可以适度地倾斜,即构成所谓的半锁定结构。这样,如果两个连接器1,2在分离方向上运动,检测臂32的导引端部34就会经过接收部12,从而取消锁定状态(图1中的状态),结果可以使两个连接器1,2分开。
下面,描述按上述内容构造的实施方式的功能。
首先,ECU侧连接器1至少部分地插入(最少是相互地)塔侧连接器2的插座11内。然后,塔侧阳性端子13的导引端至少部分容置于阴性端子25内,并且检测臂32的导引端部34在移动经过插座11的接收部12后至少局部弹性返回,由此击打插座11的上表面。通过此时发生的冲击或感觉或声音可以获知已经到达了特定连接深度SCD。由于此时接收部12与检测臂32的开口33的开口边相配合,因此ECU侧连接器1可以保持在特定深度SCD上,所以可以通过视觉来确认已经到达特定连接深度SCD。在该特定连接深度SCD上,螺栓4先穿过插入孔31再拧入紧固孔5内,然后被紧固或可以被紧固,由此连接状态进一步进入完全连接状态CCS(图2中的状态)。进一步,在特定连接深度SCD上,可以通过在分离方向上给两个连接器1,2施加固定的(预定的或是可以预定的)力而使其彼此分离开,从而取消锁定状态。这使得在例如必须要维修ECU的情况下可以很容易地对其进行更换和快速修复。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两个连接器1,2在开始紧固螺栓以前(相互)装配到特定连接深度SCD上并且基本上相互对中。如果两个连接器1,2没有对中,那么操作者在到达特定连接深度SCD以前会感觉到比平常大的阻力。这样,可以在进行精确调节的同时进行连接器壳体的连接。因此,不会出现给塔侧阳性端子13施加过大力或类似情形的可能。当检测臂32与接收部12弹性配合,然后击打或撞击插座11的表面时,可以检测出已经到达了特定连接深度SCD并且两个连接器1,2可以保持在特定深度SCD上。此后通过开始紧固螺栓,可以避免出现诸如塔侧阳性端子13的导引端变形以及两个连接器1,2损坏这样的问题。
这样,提供了一种能够检测出可以开始紧固螺栓的连接深度的连接器,ECU侧连接器1可以与塔侧连接器2相连接。当两个连接器装配到固定(预定的或可以预定的)深度并且彼此相互对中后,可以通过紧固螺栓4而将两个连接器完全连接。在这个特定深度上,设置在ECU侧连接器1上的检测臂32与设置在塔侧连接器2上的接收部12弹性配合,并且检测臂32能够撞击面对检测臂32的表面。这样,在到达固定(预定的或可以预定的)深度之后再开始紧固螺栓,可以避免出现诸如塔侧阳性端子13的导引端变形和两个连接器1,2损坏这样的问题。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制为上面描述过的和图示出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仍然落入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除下列实施方式外,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1)虽然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是在检测臂击打塔侧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外表面时进行检测的,但是也可以采用其它检测方式。例如,可以采用能够撞击ECU侧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外表面。采用击打方法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采用视觉判断方法在操作时很难辨别,而在某些情况下,采用听觉判断方法很难从周围的噪音中分辩出该声音,但环境允许的话也可以利用击打产生的声音。
(2)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检测臂设置于ECU侧连接器上,接收部设置于塔侧连接器上,但是检测臂也可以设置于塔侧连接器上,而接收部可以设置于ECU侧连接器上。
(3)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螺栓是与形成在变速箱内的紧固孔配合实现紧固的,但是也可以采用可进行紧固操作的其它方式。例如,可以直接通过螺栓来紧固连接器。
附图标记表
1ECU侧连接器(连接器)
2塔侧连接器(连接器)
4螺栓
12接收部
32检测臂
33开口

Claims (7)

1.连接器,包括:
可以相互连接的两个连接器壳体(1,2),当这两个连接器壳体装配到特定深度(SCD)并且基本上相互对中后,通过紧固螺栓(4)将这两个连接器壳体完全连接(CCS),
至少一个可以弹性变形的检测臂(32),设置于两个连接器壳体(1,2)中的一个(1)上,
至少一个接收部(12),设置于两个连接器壳体(1,2)中的另一个(2)上,
其中当两个连接器壳体(1,2)装配到特定深度(SCD)上时,检测臂(32)与接收部(12)相配合同时进行弹性返回运动,在检测臂(32)弹性返回时,检测臂(32)能够撞击大致与检测臂(21)相面对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其中检测臂(32)形成有暴露于外部的开口(33),接收部(12)与开口(33)的开口边相配合,从而能够从视觉上确认检测臂(32)与接收部(12)的配合状态。
3.根据以上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连接器,连接器(1,2)中的一个(1)将安装到部件(3)上,该部件(3)在其特定位置上具有至少一个朝向这个连接器(1)突出的安装突部(8)。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连接器,其中安装突部(8)伸出这样一段特定长度,当两个连接器(1,2)通过紧固螺栓(4)而完全连接(CCS)时,一个隆起部(16)基本上与安装突部(8)相接触,借此停止紧固操作,从而避免连接器(1,2)的进一步连接。
5.根据以上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连接器,其中优选地在两个连接器(1,2)之间的大致整个外周上紧密接触地安装密封环(15),由此帮助稳定连接器(1,2)的姿态。
6.根据以上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连接器,其中在两个连接器(1,2)之间至少局部设置具有一个或多个中间端子(25)的中间连接器(29),并且连接器(1,2)的一个或多个端子(24,13)借助于这些中间端子(25)电气连接。
7.一种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两个可以相互连接的连接器壳体(1,2),
将所述两个连接器壳体(1,2)装配到特定深度(SCD),由此使两者基本上相互对中,
设置并且紧固螺栓(4),由此将两个连接器壳体(1,2)完全连接(CCS),
其中在一个连接器壳体(1,2)上设有至少一个可以弹性变形的检测臂(32),在另一个连接器壳体(1,2)上设有至少一个接收部(12),当两个连接器(1,2)装配到特定深度(SCD)时,检测臂(32)与接收部(12)相配合同时作弹性返回运动,在检测臂(32)弹性返回的过程中,检测臂(32)能够撞击大致面对检测臂(32)的表面。
CN200610093732A 2005-06-17 2006-06-16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Active CN10057664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77700 2005-06-17
JP2005177700A JP4529087B2 (ja) 2005-06-17 2005-06-17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1702A true CN1881702A (zh) 2006-12-20
CN100576645C CN100576645C (zh) 2009-12-30

Family

ID=37519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93732A Active CN100576645C (zh) 2005-06-17 2006-06-16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186135B2 (zh)
JP (1) JP4529087B2 (zh)
CN (1) CN100576645C (zh)
DE (1) DE1020060274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94609B2 (ja) * 2007-07-26 2013-05-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機器用コネクタ
JP5595289B2 (ja) * 2011-01-06 2014-09-2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WO2012105652A1 (ja) * 2011-02-04 2014-07-03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コネクタ組立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4574Y2 (zh) * 1986-03-13 1991-04-02
JPS6313283A (ja) * 1986-07-04 1988-01-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ねじ締め型コネクタのロツク機構
JPH0562983U (ja) * 1992-01-30 1993-08-20 株式会社カンセイ 電気コネクタ
JP2583206Y2 (ja) * 1993-02-23 1998-10-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784403B2 (ja) 1993-03-09 1998-08-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嵌合インジケータ
JPH0672178U (ja) * 1993-03-19 1994-10-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599849Y2 (ja) * 1993-09-29 1999-09-2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916573B2 (ja) * 1994-04-15 1999-07-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嵌合表示機構
JP3181021B2 (ja) * 1996-04-17 2001-07-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保持構造
JPH1154203A (ja) 1997-08-05 1999-02-2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ボルト締めコネクタ
JP3656552B2 (ja) * 2001-01-04 2005-06-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端子
JP2003229210A (ja) * 2002-01-31 2003-08-15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
JP2003338345A (ja) * 2002-05-20 2003-11-28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JP2004179032A (ja) * 2002-11-28 2004-06-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6027428A1 (de) 2007-04-19
US20060286855A1 (en) 2006-12-21
US7186135B2 (en) 2007-03-06
CN100576645C (zh) 2009-12-30
JP4529087B2 (ja) 2010-08-25
JP2006351412A (ja) 2006-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645C (zh) 带有嵌入终端的电连接器
CN1294678C (zh) 电连接器
CN1258839C (zh) 防水橡胶套管
CN1893197A (zh) 附密封盒的电连接器
CN1862885A (zh) 浮动型连接器
CN102810784A (zh) 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01044658A (zh) 带有滑动元件的杠杆型电连接器
CN1761108A (zh)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685573A (zh) 电连接器
CN1716707A (zh) 直接安装接头装配结构
CN1728473A (zh) 基板对基板连接用同轴连接器
EP1793458B1 (en) Connector mounting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CN1661861A (zh) 阴性端子接头,用于数个端子接头的坯料以及形成阴性端子接头的方法
CN1251361C (zh) 低插入力类型连接器
CN101222126A (zh) 电连接盒
CN1075256C (zh) 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
CN1245986A (zh) 插接件
CN1284278C (zh) 电连接器及其生产方法
CN1881702A (zh)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351395A (zh) 插口
CN1175527C (zh) 电路板用的联接器
CN1832270A (zh) 自对准连接器
PH12014502636B1 (en) Engine control unit
CN1100237A (zh) 防振的电连接器壳体
CN1819362A (zh) 具有当连接器连接到匹配连接器时容纳撬起力的容纳部分的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