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1077B - 工程机械 - Google Patents

工程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1077B
CN1811077B CN2005101302527A CN200510130252A CN1811077B CN 1811077 B CN1811077 B CN 1811077B CN 2005101302527 A CN2005101302527 A CN 2005101302527A CN 200510130252 A CN200510130252 A CN 200510130252A CN 1811077 B CN1811077 B CN 18110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cab
drivers
style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302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11077A (zh
Inventor
本图诚
入野照男
石井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ierr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11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1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11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10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 E02F9/163Structures to protect drivers, e.g. cabins, doors for cabins; Falling object protection structure [FOPS]; Roll over protection structure [RO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08Improving mounting or assembling, e.g. frame elements, disposition of all the components on the super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10Supports for movable superstructures mounted on travelling or walking gears or on other super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10Supports for movable superstructures mounted on travelling or walking gears or on other superstructures
    • E02F9/12Slewing or traversing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的主要部与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的主要部的通用化,易于进行座舱盖式样和司机室式样的式样变更的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具备将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11)的主要部与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41)的主要部通用化的通用构架(12),由该通用构架(12)单体构成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11),通过在通用构架(12)上安装防护部件(42)形成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41)。由此,能够迅速地进行从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1)向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31)的式样变更,或从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31)向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1)的式样变更,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液压挖掘机等的工程机械,特别是涉及在上部旋转体上有选择地设置座舱盖或司机室的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通常,液压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大致由可自行的下部走行体和可旋转地搭载在下部走行体上的上部旋转体构成,通过设置在上部旋转体前端侧上的作业装置进行土方的挖掘作业。
并且,液压挖掘机的上部旋转体大致由以下各部构成:通过旋转装置可旋转地安装在下部走行体上的、构成支撑机构的旋转构架;设置在该旋转构架上并形成从上方覆盖驾驶席的座舱盖或驾驶室的司机室;覆盖发动机、液压泵等设备的外装罩体;与设置在旋转构架后部侧上的作业装置进行重量平衡的配重。
在此,可良好地适用于例如城区等狭小作业现场的挖掘作业的小型旋转液压挖掘机在使上部旋转体旋转时,为了防止乘座在驾驶席上的操作者难以目视配重的后面等是否与周围的障碍物冲突,在将配重等收容在预定的旋转半径的假想圆内的同时,使旋转构架的外周侧沿上述假想圆形成圆弧状。
可是,在这种小旋转型液压挖掘机中,通常具有:具备从上方覆盖驾驶席的座舱盖式样的机种;在包围驾驶席周围的内部形成驾驶室的司机室式样的机种,在这些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和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中,旋转构架的形状不同。
即,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中使用的旋转构架,为了不使形成大致方形的司机室的左前角落部等从旋转构架的外周侧鼓出,通常形成为比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使用的旋转构架大。
这样,在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和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中,由于构成上部旋转体基座的旋转构架的结构不同,在例如组装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时,存在着不能迅速地与可将该液压挖掘机变更为司机室式样的紧急的式样变更相对应的问题。
对此,提出了一种具有将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的主要部和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的主要部通用化的通用构架,通过对该通用构架有选择性地安装座舱盖式样的防护构架和司机室式样的防护构架中一方的防护构架,能够迅速地进行从座舱盖式样向司机室式样的式样变更或从司机室式样向座舱盖式样的式样变更的液压挖掘机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76455号公报)。
但是,上述的专利文献1公开的现有技术为,相对于将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的主要部和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的主要部通用化的通用构架,选择具有相互不同形状的座舱盖式样的防护构架和司机室式样的防护构架中一方的防护构架来安装的结构。
从而,由于在形成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时,需要通用的构架和座舱盖式样的防护构架,在形成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时,需要通用的构架和司机室式样的防护构架,因此必需根据座舱盖式样或司机室式样分别使用2种类的防护构架,在增加了部件数量之外,还存在部件管理复杂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的主要部与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的主要部的通用,在座舱盖式样和司机室式样的机种之间易进行式样变更的工程机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适用的工程机械为,由可自行的下部行走体和可旋转地搭载在下部走行体上的上部旋转体构成,上部旋转体由构成支撑构造体的旋转构架和设置在该旋转构架上、从上方覆盖驾驶席的座舱盖或形成驾驶室的司机室构成。
并且,方案1的发明的特征为,旋转构架由通用于设有座舱盖的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和设有司机室的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的通用构架,以及在旋转构架仅为司机室式样的情况下,为了扩大司机室的左前角落部的安装空间而安装在通用构架的左前角落部上的防护部件构成。
方案2的发明为,司机室为在左前角落部从上部旋转体的旋转半径鼓出的状态下设置在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上的结构,防护部件为保护从上部旋转体的旋转半径鼓出的司机室的左前角落部的结构。
方案3的发明为,通用构架由在前部侧安装有作业装置的中心构架、设置在该中心构架左侧的左侧构架、和设置在该中心构架右侧的右侧构架构成,防护部件为使用紧固部件可装卸地安装在左侧构架的左前角落部上的结构。
根据方案1的发明,准备对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和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通用的通用构架,根据是否在该通用构架上安装防护部件,能够灵活运用座舱盖式样和司机室式样这2种类的旋转构架。由此,能够将工程机械迅速地进行从座舱盖式样向司机室式样变更的式样变更,或从司机室式样向座舱盖式样变更的式样变更,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由于座舱盖式样和司机室式样这2种类的旋转构架能够由通用构架和防护部件形成,所以,通过削减该2种类的旋转构架中使用的部件数量,简化部件管理及工时管理,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方案2的发明,由于在上部旋转体的旋转动作等过程中,从旋转半径鼓出的司机室的左前角落部将与周围的障碍物冲突时,防护部件先于从该旋转半径鼓出的司机室的左前角落部与障碍物冲突,能够保护司机室与障碍物冲突。
根据方案3的发明,能够仅通过使用紧固部件将防护部件安装在通用构架的左侧构架上来容易地进行从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向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的式样变更。另一方面,能够仅通过从通用构架的左侧构架上卸下防护部件来容易地进行从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向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的式样变更。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具备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偏置式作业装置的座舱盖式样的小旋转型液压挖掘机的正视图。
图2为示出座舱盖式样的小旋转型液压挖掘机的俯视图。
图3为示出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的俯视图。
图4为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从下面侧所见的仰视图。
图5为示出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的立体图。
图6为示出具有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偏置式作业装置的司机室式样的小旋转型液压挖掘机的正视图。
图7为示出司机室式样的小旋转型液压挖掘机的俯视图。
图8为示出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的俯视图。
图9为示出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为图9中的防护部件单体的立体图。
图11为从图8中的箭头XI-XI方向所见的通用构架和防护部件的安装状态的放大剖面图。
图12为示出具有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摆动式作业装置的座舱盖式样的小旋转型液压挖掘机的正视图。
图13为示出座舱盖式样的小旋转型液压挖掘机的俯视图。
图14为示出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的立体图。
图15为示出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的俯视图。
图16为示出具有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摆动式作业装置的司机室式样的小旋转型液压挖掘机的正视图。
图17为示出司机室式样的小旋转型液压挖掘机的俯视图。
图18为示出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19为示出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的俯视图。
图20为示出防护部件的第1变型例的与图10同样的立体图。
图21为示出防护部件的第2变型例的与图11同样的放大剖面图。
图中:1、31、51、81-液压挖掘机,2、52-下部行走体,3、32、53、82-上部旋转体,4、54-驾驶席,5、55-座舱盖,8、58-作业装置,11、41、61、91-旋转构架,12、62-通用构架,13、63-中心构架,22、70-左侧构架,23、71-右侧构架,33、83-司机室,33F、83F-左前角落部,42、42’、92-防护部件,43、93-安装部,44、44’、94-突出部,45-螺栓(紧固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例举应用于小旋转型的液压挖掘机的情况,参照图1至21对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在此,图1至图1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备偏置式作业装置的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和同样具有偏置式作业装置的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
首先,参照图1至图5对具备偏置式作业装置的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进行说明。
图中,1为座舱盖式样的小旋转型液压挖掘机,该液压挖掘机1大致由可自行的履带式的下部走行体2、可旋转地搭载于该下部行走体2上的上部旋转体3构成,在上部旋转体3的前部侧设有后述的偏置式作业装置8。
在此,上部旋转体3由以下各部构成:构成支撑构造体的后述的旋转构架11、设置在该旋转构架11上的操作者乘座的驾驶席4、覆盖该驾驶席4上方及右侧方的座舱盖5、覆盖发动机、液压泵等设备(未图示)的外装罩体6、设置在旋转构架11的后部侧,平衡作业装置8的重量的配重7.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所示,在以上部旋转体3的旋转中心为O,以通过从旋转中心O到配重7的后端面7A的距离所规定的旋转半径为R时,上部旋转体3从上方看大致形成圆形状,以便被收容到以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旋转半径为R的假想圆C内。
此外,座舱盖5由竖立设置在驾驶席4和作业装置8之间、从右侧方覆盖驾驶席4的侧壁部5A;从该侧壁部5A的上端侧向左侧延伸,并从上方覆盖驾驶席4的顶盖部5B构成。并且,座舱盖5的顶盖部5B如图2所示,为收容在以上部旋转体3的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旋转半径为R的假想圆C内的结构。
此外,配重7以收容在旋转半径为R的假想圆C内的状态弯曲成圆弧状并形成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凸弯曲形状,通过铸造等手段一体地形成。并且,在配重7的上侧部位,与外装罩体6大致形成同一面,并与外装罩体6一同从后方覆盖发动机等设备。另外,在配重7的下侧部位,设有用于增加重量而朝向后方圆弧状伸出的伸出部7B,由该伸出部7B的后端面7A,限定上部旋转体3的旋转半径R。
这样,上部旋转体3通过将座舱盖5、配重7收容在旋转半径为R的假想圆C内,以实现小旋转型的液压挖掘机1,成为即使在市区等狭小作业现场进行旋转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座舱盖5、配重7等与周围的障碍物冲突的结构。
8为设置在上部旋转体3的前部侧的偏置式作业装置,该作业装置8由基端侧可俯仰运动地安装在旋转构架11上的下悬臂8A、可在左右方向上摆动地安装在该下悬臂8A的前端侧上的上悬臂8B、可在左右方向上摆动地安装在该上悬臂8B前端侧上的臂部支撑部件8C、可回转地安装在该臂部支撑部件8C的前端侧上的臂部8D、可回转地安装在该臂部8D的前端侧上的铲斗8E、连接在下悬臂8A与臂部支撑部件8C之间的连杆8F、悬臂缸8G、偏置缸8H、臂部缸8I、铲斗缸8J构成。
并且,作业装置8通过伸缩偏置缸8H使臂部8D相对于下悬臂8A朝左右方向平行移动,在此状态下,通过使下悬臂8A俯仰运动并使臂部8D、铲斗8E回转来进行侧沟等的挖掘作业。
11为构成上部旋转体3的基座的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该旋转构架11如图3至图5所示,为仅由后述的通用构架12构成的部件。在此情况下,通用构架12以其单体构成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11,在安装图8及图9所示的后述防护部件42时,与该防护部件42共同构成后述的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41。
12为构成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11的通用构架,该通用构架12由后述的中心构架13、左侧构架22、右侧构架23等构成牢固的支撑构造体。并且 ,通用构架12以收容在以图2所示的上部旋转体3的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假想圆C内的状态从上方看大致圆形地形成。
13为构成通用构架12的中央部分的中心构架,该中心构架13由后述的底板14、左前纵板15、右前纵板16、横板18、左后纵板19、右后纵板20、配重安装板21等构成。
14为构成中心构架13的基座的底板,该底板14使用厚壁的钢板等形成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形状.并且,在底板14的前部侧上面,竖立设置有左前纵板15与右前纵板16,这些左前纵板15与右前纵板16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一定间隔地对置并向前后方向延伸.
在此,左、右的前纵板15、16如图5所示,成为从底板14向上方突出的突出形状,这些各前纵板15、16的上端侧成为安装作业装置8的下悬臂8A的悬臂托架部15A、16A。此外,左、右的前纵板15、16之间由加强用的连接板17连接,在该连接板17上设置有安装作业装置8的悬臂缸8G的油缸托架17。
18为位于各前纵板15、16的后端侧、竖立设置在底板中央部上面上的横板,该横板18通过由焊接等固定在左、右的前纵板15、16的后端部上而连接在两者之间。并且,横板18从底板14朝向后述的左侧构架22,并沿左右方向延伸。
19、20为位于横板18的后侧、竖立设置于底板14的后部侧上面上的左、右的后纵板,这些左后纵板19与右后纵板20具有比左、右的前纵板15、16的间隔更大的间隔,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置并向后方向延伸。在此,左、右的后纵板19、20的前端部通过由焊接等固定到横板18上,并通过该横板18连接。并且,成为发动机(未图示)以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横置状态搭载在左、右的后纵板19、20上的结构。
21为位于左、右的后纵板19、20之间、设置于底板14的后端部上的配重安装板,该配重安装板21为使用螺栓等安装配重的部件。
22为设置于中心构架13的左侧的左侧构架,该左侧构架22由以下各部构成:以收容在以图2所示的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旋转半径为R的假想圆C内的状态圆弧状地弯曲,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曲框部22A;从该左曲框部22A的前端侧朝向中心构架13的左前纵板15并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前框部22B;连接在左曲框部22A和左前框部22B之间的左角部22C。
在此,左曲框部22A和左前框部22B使用具有大致D字状断面的中空的筒体(管材)形成。并且,左曲框部22A的长度方向中间部通过焊接等与构成中心构架13的横板18的左端部接合,左前框部22B的右端部通过焊接等与中心构架13的左前纵板15接合。
23为设置于中心构架13的右侧的右侧构架,该右侧构架23也是由以下各部构成:以收容在以图2所示的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旋转半径为R的假想圆C内的状态圆弧状地弯曲,并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右曲框部23A;从该右曲框部23A的前端侧朝向中心构架13的右前纵板16并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右前框部23B;连接在右曲框部23A和右前框部23B之间的右角部23C。
在此,右曲框部23A和右前框部23B使用具有大致D字状断面的管件形成。并且,右曲框部23A的长度方向中间部通过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横梁24连接在中心构架13的底板14上,右前框部23B的左端部通过焊接等接合在中心构架13的右前纵板16上。
25为使用多个托架26安装在构成左侧构架22的左前框部22B等上方的地板支撑板,该地板支撑板25从中心构架13的左前纵板15沿左前框部22B向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在地板支撑板25与中心构架13的横板18之间,设置有构成乘座在驾驶席4上的操作者置足处的地板(未图示)。
27为以与地板支撑板25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状态设置在左侧构架22前部侧的防护部件安装板,该防护部件安装板27通过焊接等固定到构成左侧构架22的左曲框部22A的前端侧、左前框部22B、左角部22C的下面侧上,并向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在防护部件安装板27中的左角部22C附近部位上,螺纹设置有用于安装后述的防护部件42的2个螺栓孔(内螺纹孔)27A.
图1及图2所示的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1,由于具有如上所述的仅由通用构架12(单体)构成的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11,所以,该液压挖掘机1在下部行走体2上使上部旋转体3旋转的同时,使用偏置式的作业装置8进行侧沟等的挖掘作业。
在此情况下,如图2所示,由于上部旋转体3的座舱盖5、配重7等收容在以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旋转半径为R的假想圆C内,即使在例如市区等狭小的作业现场进行上部旋转体3的旋转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座舱盖5、配重7等与周围的障碍物冲突。
以下,参照图6至图11对具有偏置式作业装置的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进行说明。此外,在该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中,对与上述的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1相同的构成要素注以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中,31为司机室式样的小旋转型液压挖掘机,该液压挖掘机31大致由可自行的下部走行体2、可旋转地搭载在该下部行走体2上的上部旋转体32构成,在上部旋转体32的前部侧上设置有偏置式的作业装置8。
在此,上部旋转体32大致由后述的旋转构架41、设置在该旋转构架41上的操作者乘座的驾驶席4、形成收容该驾驶席4的驾驶室的司机室33、覆盖发动机和液压泵等设备(未图示)的外装罩体6、设置在旋转构架41的后端部侧以平衡作业装置8的重量的配重7构成。
在此,司机室33如图6及图7所示,形成由前面部33A、后面部33B、左侧面部33C、右侧面部33D、上面部33E等围成的箱状,在其内部形成收容驾驶席4的驾驶室。
在此情况下,如图7所示,上部旋转体32以被收容在以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旋转半径为R的假想圆C内状态、从上方看大致形成圆形状。但是,司机室33为了保证驾驶室内的操作者的作业空间较大,前面部33A与左侧面部33C相交的左前角落部33F为从上述的假想圆C向径向外侧鼓出的结构。
因此,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31,为了在上部旋转体32的旋转动作时防止司机室33的左前角落部33F与周围的障碍物冲突,后述的旋转构架41的形状与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11为不同的结构。
41为构成上部旋转体32的基座的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该旋转构架41如图8及图9所示,由构成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41的通用构架12和安装在该通用构架12上的后述的防护部件42构成。
42为仅在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41的情况下、安装在通用构架12上的防护部件,该防护部件42如图8至图11所示,由后述的安装部43和突出部44构成,并安装在构成通用构架12的左侧构架22的左前角落部。
43为与后述的突出部44共同构成防护部件42的安装部,该安装部43使用钢板等形成向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方形的平板状。在此,在安装部43上贯通设置有与设置在左侧构架22上的防护部件安装27的各螺栓孔27A对应的2个螺栓贯通孔。并且,安装部43通过将贯通于螺栓贯通孔43A中的作为紧固部件的螺栓45螺纹固定到防护部件安装板27的螺栓孔27A中,而固定到左侧构架22的左前角落部。
44为使用焊接等方法而一体地固定到安装部43上的突出部,该突出部44由例如铸钢材料等形成大致L字状弯曲的实心的棒状体,如图11所示,下面侧具有弯曲成圆弧状的大致D字状的断面形状.并且,突出部44如图7及图8所示,从左侧构架22的外周侧向旋转半径R的径向外侧突出,从下侧保护着从该旋转半径R的假想圆C鼓出的司机室33的左前角落部33F.
这样,通过在左侧构架22的左前角落部设置防护部件42,在上部旋转体32回转动作时,从以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旋转半径为R的假想圆C鼓出的司机室33的左前角落部33F与周围的障碍特冲突时,通过防护部件42的突出部44先于司机室33的左前角落部33F地与障碍物冲突,能够保护司机室33。
此外,通过使用螺栓45将防护部件42可装卸地安装在左侧构架22的左前角落部,即使在例如防护部件42与障碍物冲突,产生变形、破损等的情况下,通过将新的防护部件42更换并安装到左侧构架22上,能够迅速且容易地修复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41。
图6及图7所示的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31具有如上所述的由通用构架12和由防护部件42构成的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41,该液压挖掘机31使上部旋转体32在下部行走体2上旋转的同时,使用偏置式作业装置8进行侧沟等的挖掘作业。
在此情况下,如图7所示,司机室33的左前角落部33F虽然从以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旋转半径为R的假想圆C鼓出,但仍然能在左前角落部33F的下侧设置构成旋转构架41的防护部件42。因此,即使由于在例如市区等狭小作业现场进行上部旋转体33的旋转动作,司机室33的左前角落部33F与周围的障碍物冲突时,通过防护部件42的突出部44先于司机室33的左前角落部33F地与障碍物冲突,能够保护司机室33。
此外,即使在防护部件42与障碍物冲突,产生变形、破损等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螺栓45更换新的防护部件42并安装到左侧构架22上,能够迅速且容易地修复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41。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11仅由通用构架12构成,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41由通用构架12和防护部件42构成。
由此,例如在组装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1时,即使在发生将该液压挖掘机1变更为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31的紧急式样变更的情况下,仅通过在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11(通用构架12)上安装防护部件42就能够容易地形成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41。
另外,与此相反,在发生将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31变更为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1的紧急式样变更的情况下,仅通过从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41上卸下防护部件42就能够容易地形成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11。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为具备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11与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41通用使用的构架12,在仅有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41的情况下,在通用构架12上安装防护部件42的结构。因此,能够实现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11的主要部与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41的主要部通用化,能够迅速地进行从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1向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31的式样变更,或从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31向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1的式样变更,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由于仅通过相对通用构架12安装、卸下防护部件42就能够灵活制作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11和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41,能够减少用于形成这2种类的旋转构架11、41的必要的部件数量,能够简化旋转构架11、41的部件管理及工时管理,还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
以下,图12至图19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有摆动式作业装置的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以及同样地具有摆动式作业装置的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注以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首先,参照图12至图15,对具有摆动式作业装置的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进行说明。
图中,51为座舱盖式样的小旋转型液压挖掘机,该液压挖掘机51大致由可自行的下部行走体52、可旋转地搭载于该下部行走体52上的上部旋转体53构成,在上部旋转体3的前部侧设置有后述的摆动式的作业装置58。
在此,上部旋转体53由后述的旋转构架61、设置在该旋转构架61上的操作者乘座的驾驶席54、覆盖该驾驶席54上方的座舱盖55、覆盖发动机和液压泵等设备(未图示)的外装罩体56、设置在旋转构架61的后部侧来平衡作业装置58的重量的配重57构成。
在此情况下,如图13所示,在以上部旋转体53的旋转中心为O,由从旋转中心O到配重57的后端面57A的距离所规定的旋转半径为R时,上部旋转体53以被收容在以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旋转半径为R的假想圆C内状态,从上方看大致形成圆形状。
此外,座舱盖55由竖立设置在驾驶席54周围的多根支柱55A和由该支柱55A支撑、从上方覆盖驾驶席54的顶盖部55B构成。并且,座舱盖55的顶盖部55B如图13所示,为收容在以上部旋转体53的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旋转半径为R的假想圆C内的结构。
此外,配重57以收容在旋转半径为R的假想圆C内的状态圆弧状地弯曲并形成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凸弯曲形状,通过铸造等方法一体形成。并且,配重57与外装罩体56大致形成同一平面,与该外装罩体56共同从后方覆盖发动机等设备类(未图示)。
58为设置在上部旋转体53的前部侧的摆动式作业装置,该作业装置58由以下各部构成:可向左右方向摆动地安装于后述的旋转构架61上的摆动支柱58A、可俯仰运动地安装于该摆支柱58A上的悬臂58B、可回转地安装在该悬臂58B前端侧上的臂部58C、可回转地安装在该臂部58C的前端侧上的铲斗58D、摆动缸58E、悬臂缸58F、臂部缸58G、铲斗缸58H。
并且,作业装置58通过伸缩摆动缸58E,使悬臂58B在左右方向上摆动,在此状态下,通过使悬臂58B俯仰运动并使臂部58C、铲斗58D回转来进行挖掘作业。
61为构成上部旋转体53的基座的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该旋转构架61如图14及图15所示,为仅由后述的通用构架62(单体)构成的部件。在此情况下,在通用构架62以其单体构成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61,安装图18及图19所示的后述的防护部件42时,与该防护部件42共同构成后述的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91。
62为构成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61的通用构架,该通用构架62由后述的中心构架63、左侧构架70、右侧构架71等构成牢固的支撑构造体。并且,通用构架62以收容在以图13所示的上部旋转体53的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假想圆C内的状态从上方看大致形成圆形。
63为构成通用构架62的中央部分的中心构架,该中心构架63大致由使用厚壁的钢板等形成平板状并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板64;竖立设置在该底板64的上面侧,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纵板65及右纵板66;位于底板64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竖立设置在该底板64上并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板67构成.
在此,左纵板65由位于比横板67还前侧的左前纵板65A、位于比横板67还后侧的左后纵板65B构成;右纵板66由位于比横板67还前侧的右前纵板66A、位于比横板67还后侧的右后纵板66B构成。
并且,左、右的前纵板65A、66A从横板67朝向前方大致八字状地延伸,在左右的前纵板65A、66A的前端部上,接合有支撑上述的摆动支柱58A的带台阶的圆筒状摆动托架68。另一方面,左右的后纵板65B、66B从横板67朝向后方大致平行地延伸,在这些左、右的后纵板65B上搭载有发动机(未图示)。
69为位于左、右的前纵板65B、66B之间、设置在底板64的后端部上的配重安装板,该配重安装板69为使用螺栓等安装配重57的部件。
70为设置在中心构架63左侧的左侧构架,该左侧构架70由以下各部构成:以收容在以图13中所示的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旋转半径为R的假想圆C内的状态圆弧状地弯曲,并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曲框部70A;从该左曲框部70A的前端侧朝向中心构架63的左前纵板65A地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前框部70B;连接在这些左曲框部70A和左前框部70B之间的左角部70C。
在此,左曲框部70A和左前框部70B使用具有大致D字状断面的管材形成。并且,左曲框部70A的长度方向中间部通过焊接等接合到横板67的左端部,左前框部70B的右端部通过焊接等接合到左前纵板65A上。
71为设置于中心构架63右侧的右侧构架,该右侧构架71也由以下各部构成:以收容在以图13中所示的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旋转半径为R的假想圆C内的状态圆弧状地弯曲,并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右曲框部71A;从该右曲框部71A的前端侧朝向中心构架63的右前纵板66A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右前框部71B;连接在这些右曲框部71A和右前框部71B之间的右角部71C。
在此,右曲框部71A和右前框部71B使用具有大致D字状断面的管件形成。并且,右曲框23A的长度方向中间部通过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横梁72连接在底板64上,右前框部71B的左端部通过焊接等接合在中心构架63的右前纵板66A上。
73为使用多个托架74安装在构成左侧构架70的左前框部70B等上方的地板支撑板,该地板支撑板73从中心构架63的左前纵板65A沿左前框部70B向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在地板支撑板73与横板67之间设置有成为乘座在驾驶席54上的操作者置足处的地板(未图示)。
75为以与地板支撑板73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状态设置在左侧构架70的前部侧的防护部件安装板,该防护部件安装板75通过焊接等固定到构成左侧构架70的左曲框部70A的前端侧、左前框部70B、左角部70C的下面侧并向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在防护部件安装板75中的左角部70C附近部位上,螺纹设置有用于安装防护部件42的2个螺栓孔(内螺纹孔)75A。
图12及图13所示的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51,由于具有如上所述的仅由通用构架62(单体)构成的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61,所以,该液压挖掘机51使上部旋转体53在下部行走体52上旋转的同时,使用摆动式的作业装置58进行挖掘作业。
在此情况下,如图13所示,由于上部旋转体53的座舱盖55、配重57等收容在以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旋转半径为R的假想圆C内,所以,即使在例如市区等狭小的作业现场进行上部旋转体53的旋转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座舱盖55、配重57等与周围的障碍物冲突。
以下,参照图16至图19对具有摆动式作业装置的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进行说明。此外,在该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中,对与上述的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51相同的构成要素注以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中,81为司机室式样的小旋转型液压挖掘机,该液压挖掘机81大致由可自行的下部行走体52、可旋转地搭载在该下部行走体2上的上部旋转体32构成,在上部旋转体82的前部侧设置有摆动式的作业装置58。
在此,上部旋转体82大致由后述的旋转构架91、设置在该旋转构架91上的操作者乘座的驾驶席54、形成收容该驾驶席54的驾驶室的司机室83、外装罩体56、配重57构成。并且,司机室83形成由前面部83A、后面部83B、左侧面部83C、右侧面部83D、上面部83E等围成的箱状,在其内部形成收容驾驶席54的驾驶室。
在此情况下,如图17所示,上部旋转体82以被收容在以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旋转半径为R的假想圆C内状态,从上方看大致形成圆形状。但是,司机室83中、前面部83A与左侧面部83C相交的左前角落部83F为从上述的假想圆C向径向外侧鼓出的结构。
为此,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81为了防止在上部旋转体82的旋转动作时,司机室83的左前角落部83F与周围的障碍物冲突,将后述的旋转构架91的形状做成与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61不同的结构。
91为构成上部旋转体82的基座的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该旋转构架91如图18及图19所示,由构成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61的通用构架62和安装在该通用构架62的左侧构架70上的防护部件42构成。
在此,防护部件42通过将贯通于安装部43的螺栓贯通孔43A中的螺栓45螺纹固定到设置于左侧构架70上的防护部件安装板75的螺栓孔75A中,而固定到左侧构架70的左前角落部上。由此,防护部件的突出部44如图17及图18所示,从左侧构架70的外周侧向旋转半径R的径向外侧突出,从下侧保护从该旋转半径为R的假想圆C鼓出的司机室83的左前角落部83F。
图16及图17所示的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81,具有如上所述的由通用构架62和防护部件42构成的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91,该液压挖掘机81使上部旋转体82在下部行走体52上旋转的同时,使用摆动式的作业装置58进行挖掘作业。
在此情况下,如图17所示,司机室83的左前角落部83F虽然从以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旋转半径为R的假想圆C鼓出,但仍然能在左前角落部83F的下侧设置构成旋转构架91的防护部件42。因此,即使由于在例如市区等狭小作业现场进行上部旋转体82的旋转动作,司机室83的左前角落部83F与周围的障碍物冲突时,通过防护部件42的突出部44先于司机室83的左前角落部83F与障碍物冲突,能够保护司机室83不与障碍物冲突。
此外,即使在防护部件42与障碍物冲突,产生变形、破损等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螺栓45更换新的防护部件42并安装在左侧构架70上,能够迅速且容易地修复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91。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61仅由通用构架62构成,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91由通用构架62和防护部件42构成。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为具备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61与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91通用着使用的构架62,在仅有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91的情况下在通用构架62上安装防护部件42结构。因此,能够迅速地进行从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51向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81的式样变更,或从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81向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51的式样变更,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构成防护部件42的突出部44以具有下面侧圆弧状弯曲的大致D字状断面形状形成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例如图20所示的第1变型例的防护部件42那样,在突出部44’的下面侧上设置从该下面侧向上面侧凹入,并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凹入部44A’。在将该防护部件42’安装在通用构架12左侧构架22上的情况下,能够在下部行走体2的履带上面与防护部件42’的突出部44’之间形成与凹入部相对应的间隙,操作者可利用该间隙将脚踩在履带上,很容易地出入于司机室33。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了防护部件42由用螺栓45安装到左侧构架22的左前角落部上的平板状的安装部43,和通过焊接固定到该安装部43上的大致L字状的突出部44构成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为图21所示的第2变型例的防护部件92那样,将贯通设置螺栓45用的螺栓贯通孔93A的安装部93和从左侧构架22的外周侧突出的突出部94通过铸造方法一体形成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备偏置式作业装置8的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1和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31。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适用于具备不进行摆动动作的单悬臂式作业装置的座舱盖式样的液压挖掘机和司机室式样的液压挖掘机中。
再有,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工程机械例示了具备履带式的下部行走体的液压挖掘机并对此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适用于例如具备轮式的下部行走体的液压挖掘机、液压起重机等其他的工程机械中。

Claims (3)

1.一种工程机械,由可自行的下部行走体和可旋转地搭载在该下部行走体上的上部旋转体构成,所述上部旋转体由构成支撑构造体的旋转构架和设置在该旋转构架上并从上方覆盖驾驶席的座舱盖或形成驾驶室的司机室构成,
所述旋转构架具有通用构架,该通用构架通用于设有所述座舱盖的座舱盖式样的旋转构架和设有所述司机室的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并且以所述上部旋转体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形成为大致圆形,
所述通用构架由在前部侧安装有作业装置的中心构架、从该中心构架的左侧直到前侧设置的左侧构架、以及从所述中心构架的右侧直到前侧设置的右侧构架构成,该工程机械的特征在于:
具有防护部件,在所述旋转构架为司机室式样的情况下,为了扩大所述司机室的左前角落部的安装空间而将该防护部件仅安装在所述通用构架中所述左侧构架的左前角落部,
所述防护部件由安装部和突出部形成为大致L字状,该安装部向左右方向延伸并安装在所述左侧构架的左前角落部,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安装部比所述左侧构架的外周侧更向外侧突出并向后方弯曲而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司机室为在左前角落部从所述上部旋转体的旋转半径鼓出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司机室式样的旋转构架上的结构,利用所述防护部件的所述突出部保护从所述上部旋转体的旋转半径鼓出的所述司机室的左前角落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部件的安装部为使用紧固部件可装卸地安装在所述左侧构架的左前角落部的结构。
CN2005101302527A 2005-01-24 2005-12-12 工程机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110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15825 2005-01-24
JP2005-015825 2005-01-24
JP2005015825A JP4510146B2 (ja) 2005-01-24 2005-01-24 建設機械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1077A CN1811077A (zh) 2006-08-02
CN1811077B true CN1811077B (zh) 2010-05-05

Family

ID=36844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3025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11077B (zh) 2005-01-24 2005-12-12 工程机械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510146B2 (zh)
KR (1) KR101144760B1 (zh)
CN (1) CN18110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11173B2 (ja) * 2011-02-07 2014-02-12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旋回フレーム
JP6522566B2 (ja) * 2016-09-28 2019-05-29 株式会社日立建機ティエラ 小型油圧ショベル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4678A (zh) * 1996-06-04 1998-09-30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带驾驶室的工程机械
CN1201097A (zh) * 1997-06-03 1998-12-09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回转式建筑机械
US6499556B1 (en) * 1999-03-08 2002-12-31 Komatsu, Ltd. Revolving deck for earthmoving machinery
CN1487154A (zh) * 2002-08-01 2004-04-07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摆动式液压铲斗挖土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62622A (ja) * 2000-03-17 2001-09-26 Komatsu Ltd 上部旋回体を有する建設機械
JP2004076455A (ja) * 2002-08-20 2004-03-11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旋回式建設機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4678A (zh) * 1996-06-04 1998-09-30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带驾驶室的工程机械
CN1201097A (zh) * 1997-06-03 1998-12-09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回转式建筑机械
US6499556B1 (en) * 1999-03-08 2002-12-31 Komatsu, Ltd. Revolving deck for earthmoving machinery
CN1487154A (zh) * 2002-08-01 2004-04-07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摆动式液压铲斗挖土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76455A 2004.03.11
JP特开平10-331191A 1998.12.1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200312A (ja) 2006-08-03
JP4510146B2 (ja) 2010-07-21
CN1811077A (zh) 2006-08-02
KR101144760B1 (ko) 2012-05-09
KR20060085560A (ko) 200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3076B (zh) 建筑机械驾驶室结构
KR100693978B1 (ko) 선회 작업기
KR100503840B1 (ko) 휠식 작업기
CN101932773A (zh) 作业车辆
KR20130124168A (ko) 건설기계
CN101242987A (zh)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结构
CN103946459A (zh) 工程机械的车架
CN1673465A (zh) 工程机械
CN1811077B (zh) 工程机械
CN101426980A (zh) 挖掘作业机的悬臂
CN101426981A (zh) 挖掘作业机的臂
JP7145657B2 (ja) 作業車両
JP3701725B2 (ja) 旋回式作業車のトラックフレーム
JP5753123B2 (ja) 建設機械
JP2007205080A (ja)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旋回フレームのメインフレーム構造
JP2005016019A (ja) 建設機械の旋回フレーム
JP5760854B2 (ja) 作業機械
JP4798985B2 (ja) 旋回作業機
JP4303160B2 (ja) 建設機械の旋回フレーム
WO2023139892A1 (ja) フロントローダ
CN1776122B (zh) 旋转作业机
JP4381287B2 (ja) 旋回作業機
JP2004131947A (ja) 油圧式作業車両
JP2003268808A (ja) 旋回型作業機械
JP2000240102A (ja) 建設機械の旋回体フレーム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06

Address after: Shiga

Patentee after: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ierra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05

Termination date: 20171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