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8386B - 天线装置和使用其的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和使用其的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8386B
CN1788386B CN2005800003672A CN200580000367A CN1788386B CN 1788386 B CN1788386 B CN 1788386B CN 2005800003672 A CN2005800003672 A CN 2005800003672A CN 200580000367 A CN200580000367 A CN 200580000367A CN 1788386 B CN1788386 B CN 17883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antenna assembly
sub
coil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003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88386A (zh
Inventor
大原正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88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8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88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83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 E05B81/76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 E05B81/78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as part of a hands-free locking or unlocking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64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control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08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wherein the antenna is used
    • H01Q1/3233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wherein the antenna is used particular used as part of a sensor or in a security system, e.g. for automotive radar, navigation systems
    • H01Q1/3241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wherein the antenna is used particular used as part of a sensor or in a security system, e.g. for automotive radar, navigation systems particular used in keyless entr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 H01Q1/3283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side-mounted antennas, e.g. bumper-mounted, door-moun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 H01Q7/04Screened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 H01Q7/06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with core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
    • H01Q7/08Ferrite rod or like elongated co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19Side or rear panels
    • B60R2011/0021Do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天线装置,具有由磁性材料制的芯、导线绕在包含所述芯和所述芯外部区域的预定范围上所形成的线圈、以及在所述线圈内周区域并沿着与所述线圈的绕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以调整谐振频率的子芯。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是外通信装置、所述天线装置、以及与所述天线装置相连并设置在车仓里的内通信装置的组合。

Description

天线装置和使用其的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调整谐振频率的天线装置,特别是用于遥控车门上锁/开锁的车用天线装置;以及使用该天线装置的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近来,对车辆的门用遥控进行门上锁/开锁的无线门上锁/开锁模式得以普及,因而,用到了车用天线装置和使用该天线装置的通信系统。这种无线模式需要允许驾驶者在距离车预定距离范围内就确实地遥控车门的天线装置,以及使用该天线装置的通信系统。
以下参照图11和图12,描述现有的、采取无线模式的车用天线装置和使用该天线装置的通信系统。
图11是以无线模式进行车50的门51上锁/开锁的现有一般通信系统的示意图。传输和接收无线电波以与外界通信的天线装置52,构建在镜移动部(mirror movable unit)54内。镜移动部54安装到设置在车50的门51里的镜固定部(mirror fixing unit)53。镜移动部54可手动或自动地开启或关闭。换言之,驾驶者操作车里的开关,开启或关闭镜移动部54,或者直接手动操作镜移动部54,实现开启或关闭它。
外通信装置56与天线装置52互动地通信。外通信装置56是车50专有的,并其传输车50专有的代码或其之类。外通信装置56的外形例如是卡式形状,选择该外形旨在让驾驶者即便离开车50时也能携带该装置。
天线装置52与安装在车50的内通信装置的电子电路相连(未图示)。所述电子电路处理自外通信装置56传输来的信息,确定该信息是否是车50的专有代码,并进行门的上锁或开锁。所述通信系统是外通信装置56,天线装置52和所述电子电路的组合。
天线装置52由铁氧体磁芯(ferrite core)、该芯插入其内的中空线轴(hollow bobbin)、绕在该线轴外周的线圈、电容器和电阻组成。线圈,电容器和电阻按串联方式互连,且该连接的两端与所述电子电路电连接,从而形成串联谐振电路。这些未图示。
当车50的门51都关闭时,在驾驶者与车50分离的状态下,无线电电波从外通信装置56传输出去,天线装置52接收该无线电电波,所述电子电路把该无线电电波与专有认证代码进行验证,并进行门51的上锁或开锁。
然而,在现有的天线装置52和使用该天线装置的通信系统中,当车50的驾驶者折叠镜移动部54时,构建在镜移动部54里的天线装置52的方向改变。结果天线装置52的指向性改变,驾驶者在距车50的预定距离范围内,不能总是并确切地完成遥控。
对此,例如在特开2004-364231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构成,在为了固定镜子用的镜固定部内安装天线装置。图12表示该天线装置的构成。在这天线装置里,线圈300是导线绕在绝缘树脂制的中空线轴200外周区域所形成的,且铁氧体芯100插入到线轴200里。
壳体400容纳着线圈300,电容器900和电阻110,且它们通过预定配线互连。导体所制的薄形导出端子500和600通过嵌件成型在壳体400里。壳体400内,除线圈300,芯100,线轴200,电容器900,电阻110和导出端子500及600以外的部分都填入树脂220,诸如硅树脂(silicone)。
所述天线装置具有这一电路结构,其中线圈300,电容器900和电阻110是按串联方式互连,且导出端子500和600设置在这一连接的两端。导出端子500和600电连接到一个设置在车身内、作为内通信装置的电子电路,从而形成串联谐振电路。
由于该天线装置安装到车的镜固定部,即便当驾驶者折叠门镜移动部时,镜固定部也不移动。这样,镜固定部里的天线装置的方向不改变,因此折叠前后的天线装置的指向性不改变。
但是,天线装置的指向性具有该指向性以所安装位置作为原点扩展的特征。驾驶者作遥控时,比起镜固定部往往更关注门把。于是,当天线装置装在镜固定部的内侧时,驾驶者的行为特征使得难获取高的天线装置指向性。
但另一方面,特开平9-12577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即使驾驶者下车时在靠近车的地方也能确切自动地对门上锁、且能充分地改善识别代码隐秘性的无线门上锁/开锁装置。该上锁/开锁装置具有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发射用于启动外通信装置的信号并接收包含来自外通信装置的识别代码的信号。该上锁/开锁装置还具有根据天线装置接收到的信号、用于门上锁和门开锁的门锁控制部。树脂制的门外把(door outer handle)设置在门里。天线装置设置在接近门外把处,且天线装置和外通信装置之间通信距离设为50cm或更短。在这个现有例子中,天线装置的具体安装位置在门外把的内侧。
由于在这个现有例子中,天线装置和外通信装置之间通信距离设为50cm或更短,为了操作该上锁/开锁装置,驾驶者必须接近车门直到这一距离。当天线装置靠近门外把设置时,该上锁/开锁装置往往受到驾驶者操作门外把的动作所导致的冲撞和震动,操作可靠性是低的。
当该上锁/开锁装置安装到车时,谐振频率偏移(resonance frequencyshift)取决于安装位置,因此这偏移需要作调整。然而,在现有天线装置里,这调节不能简易和精确地完成。
本发明致力于这些现有问题。本发明提供谐振频率调整范围大且能进行确切调整的天线装置,以及允许驾驶者用此天线装置、在距离车的预定距离范围内确切地完成遥控的通信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天线装置具有下列元件:
由磁性材料制的芯;
导线绕在包含所述芯和所述芯的外部区域的预定范围上所形成的线圈;以及
在所述线圈的内周区域、并沿着与所述线圈的绕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以调整谐振频率的子芯。
所述子芯也可移动地安装到所述芯的绕线区域的外侧。
由于这一构成,天线装置的谐振频率偏移能够简单地调整。
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构成,换言之,天线装置具有容纳所述芯和所述子芯的壳体。所述芯与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凹部啮合,且具有与第一凹部相平行的凹部。所述线圈形成在该容纳所述芯和所述子芯的壳体的外周区域。所述子芯可移动地嵌入设置在所述芯的所述凹部,以及与形成在所述芯的所述凹部共面地形成的所述壳体的第二凹部,并调整谐振频率。
由于这一构成,谐振频率能够在大范围上调整。
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构成,其中所述壳体作子壳体用,且该个容纳所述芯、所述子芯和所述线圈的子壳体、还被进一步容纳在作全部容纳用的另一个壳体内。由于这一构成,当所述天线装置装到车的预定地点时,所述芯不损坏。
所述线圈可以是把所述导线、以比其它区域里节距更窄的节距、在设定区域上绕线形成。所述芯和所述子芯中至少一个,是由锰(Mn)基铁氧体制的磁性材料所形成。由于这一构成,谐振频率能够在大范围上调整。
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固定所述子芯用的树脂。由于这一构成,在移动所述子芯调整谐振频率后,可以固定所述子芯。所以,即使所述天线装置安装到车或其之类,可以防止所述子芯移位改变谐振频率的偶发事件。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具有下列元件:
天线装置,它设置在安装车门把用的门把固定部;
内通信装置,它与所述天线装置相连设置在车仓里;
外通信装置,它通过所述天线装置与所述内通信装置通信;
所述天线装置具有下列元件:
由磁性材料制成的芯;
导线绕在包含所述芯和所述芯的外方区域的预定范围上所形成的线圈;以及
在所述线圈的内周区域、并沿着与所述线圈的绕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以调整谐振频率的子芯。
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固定所述子芯用的树脂。
在这一构成里,所述天线装置的指向性是恒定的,且驾驶者可以在距离车的预定距离范围内确切地完成遥控。当安装所述天线装置时,谐振频率可以对应于安装位置预先地调整。所以可以消除安装后谐振频率的偏移(dispersion)。当移动所述子芯调整谐振频率并随后用树脂固定所述子芯,可以防止诸如冲撞这样的外力改变所述天线装置的谐振频率。
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让驾驶者在距车的预定距离范围内、确切地完成遥控的天线装置,以及使用该天线装置的通信系统。结果,通过距一定距离的遥控,车门可以确切地上锁或开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示范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所述示范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的电路图。
图3是说明所述示范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中、芯和线圈的布置位置与磁通量密度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4是所述示范实施例中、用该天线装置所形成的通信系统概念图。
图5是所述示范实施例中、从车仓外侧看去车的门把固定部的附近区域的前视图。
图6是所述示范实施例中车的门把固定部的附近区域的侧视图。
图7是所述示范实施例中从背侧即车仓的内侧看去、车的门把固定部的附近区域的视图。
图8是说明所述示范实施例中天线装置的电特性结果的说明图,该特性是由该天线在Y方向的安装位置作为参量,改变在X方向即车的纵向安装位置所确定的。
图9是说明所述示范实施例中天线装置的电特性结果的说明图,该特性是由该天线在Y方向的安装位置作为参量,改变在Z方向即车的垂直方向安装位置所确定的。
图10是本发明示范实施例中另一天线装置的透视图。
图11是以无线模式、进行车门的上锁/开锁的现有一般通信系统的概念图。
图12是安装在用于固定镜子(fixing)的镜固定部内侧的天线装置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6                  电子元件
6A,900            电容器
6B,110            电阻
10,20,52         天线装置
11,100            芯
12                 凹部
13,23,300        线圈
14                         子芯
15,16,17,18             导电片
15A,16A,17A,18A         电极端子
16B,18B                   连接端子
19,30,400                壳体
19A                        下陷部
19B                        圆柱部
19C                        第一凹部
19D                        第二凹部
26                         门把固定部
26A                        安装表面
27                         门把
29                         子壳体
29C                        第三凹部
29D                        第四凹部
30A                        下陷部
45                         安装部
46                         螺丝
47                         连接线
48                         连接器
50                         车
51                         门
51A                        开口部
53                         镜固定部
54                         镜移动部
56                         外通信装置
100                        线
110,120                   中心线
200                        线轴
220                        树脂
500,600                   导出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下列附图说明本发明示范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以及使用该天线装置的通信系统。相同元件用相同附图标记记述,并略去这些元件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示范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的透视图。如图1所示,凹部(recessed part)12形成在棱柱形(prismatic)芯11纵向方向的整个上表面。这里,棱柱形芯11由镍(Ni)基铁氧体制成且导磁率为1500的磁性材料所形成。
壳体19是由诸如液晶聚合物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的耐热性树脂制成。壳体19具有用于容纳芯11的第一凹部19C,旨在使芯11啮合在大致中央的部位。当芯11容纳在第一凹部19C里时,具有与芯11的凹部12表面相同平面的第二凹部19D,连接到第一凹部19C。子芯14插入到第二凹部19D。与芯11类似,子芯14是棱柱形,是由镍基铁氧体制的磁性材料所形成。
线圈13是铜导线绕在从容纳芯11的区域到容纳子芯14的区域之间(按日文)的壳体19外周区域所形成。这里,铜导线被镀着诸如聚酰亚胺(polyimide)的耐热性树脂。如图1所示,铜导线绕在子芯14的区域里的节距(pitch)比绕在芯11里的节距更窄。
子芯14,在插入到壳体19的第二凹部19D的同时,可移动地安装在线圈13缠绕内区域的内侧及外侧。换言之,壳体19的第二凹部19D和芯11的凹部12具有相同平面,因此,子芯14可以在该平面上移动。在移动子芯14调整谐振频率(resonance frequency)后,用树脂固定子芯14。
由铜合金或其之类制成的多个类似平板形的导电片15,16,17和18通过嵌件成型(insert molding)设置在壳体19里。导电片15,16,17和18中的导电片15的一端,通过高温焊接(soldering)或铆接(calking),连向形成线圈13的铜导线的一端。导电片15的另一端,作为电极端子15A设置成暴露在壳体19的下陷部19A的底表面上。电阻6B的一个电极,用焊膏(cream soldering)或其之类安装在电极端子15A上。
导电片16的一端,类似于导电片15,作为电极端子16A设置成暴露在下陷部19A的底表面上。电阻6B的另一个电极安装在电极端子16A上。导电片16的另一端,作为连接端子16B突伸到壳体19的圆柱部19B的内侧。
导电片17的一端,连向形成线圈13的铜导线的另一端。导电片17的另一端,类似于导电片15和导电片16,作为电极端子17A设置成暴露在下陷部19A上。导电片18的一端,作为电极端子18A,类似于导电片17,设置成暴露在下陷部19A上且面向电极端子17A的位置。导电片18的另一端,作为连接端子18B,设置成伸到壳体19的圆柱部19B的内侧。电容器6A安装在导电片17的电极端子17A和导电片18的电极端子18A上。
图2是天线装置10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在所述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0中,线圈13,电阻6B和电容器6A按串联互连以形成串联谐振电路。
电子元件6由电容器6A和电阻6B形成。与电子元件6装在一起的导电片15,16,17和18镀上锡或其之类,因而使焊接或其之类更容易。
在具有这一构成的天线装置里,电容器的电容量或线圈的电感量的偏移(dispersion),一般地容易致使谐振频率偏移。当使磁性材料趋近线圈时,磁场变化,线圈的磁通分布变化,因而线圈的电感量也变化。当使磁性材料趋近线圈的磁通密度高的区域时,该变化量增大。
在所述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0中,子芯14可以在芯11的凹部12和壳体19的第二凹部19D上移动。所以,通过磁性材料制的子芯14相对于线圈13移动,线圈13的电感量可以作变化。因此,可以调整天线装置到预定的谐振频率。在天线装置10里,线圈13在绕线内区域的磁通密度高于在绕线外区域的磁通密度。在绕线内区域里,芯11区域内侧的磁通密度高于芯11区域外侧的。
图3是说明芯11和线圈13的布置位置与磁通密度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在图3中,芯11置位于线圈13的绕线区域。若假设线圈13绕线区域外侧的范围是”A”,线圈13绕线区域内侧且没有芯11的范围是”B”,以及线圈13绕线区域内侧且具有芯11的范围是”C”,则磁通量密度以A<B<C的序次变大。
若假设范围”A”和范围”B”之间的边界是”D”,范围”B”和范围”C”之间的边界是”E”,以及范围”C”和范围”A”之间的边界是”F”,则磁通量密度变化率一般地以D<E<F的序次变大。磁通量密度变化率取决于磁性材料的导磁率或其之类。
在所述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0中,在芯11的凹部12和壳体19的第二凹部19D的平面上适当地移动子芯14,可以容易地完成谐振频率的调整。例如,如图1所示,子芯14这样地设置在第二凹部19D上,使子芯14的左端位于线圈13的绕线区域里且不与芯11重叠,以及其右端位于线圈13的绕线区域外侧。在这种情况下,天线装置10的子芯14位于图3的范围”B”里。这一布置表明,谐振频率可以调整到预定值。调整好谐振频率之后,若对于芯14施用诸如硅树脂(silicone resin)的密封剂(未图示)来固定它,则子芯14其后就不会移动,可以避免甚至诸如冲击那样的外力作用时所出现的谐振频率的变化。
在调整谐振频率时,即使子芯14只在范围”B”或范围”C”内移动,线圈13的电感量可以很大地变化。所以,谐振频率调整范围可以增大。这是因为子芯14的移动区域在线圈13绕线区域里具有高磁通密度。
当子芯14都移出线圈13的绕线区域时,即当子芯14移过如图3所示的边界”D”、边界”F”或边界”E”时,电感量变化可以增大。这是因为与子芯14只在线圈13绕线区域内的范围”B”或范围”C”里移动情况相比,子芯14在这情况下在磁通密度具有更高变化的部分移动。结果,电感量相对于子芯14的移动距离的变化可以增大,只稍许移动子芯14,谐振频率就可以很大地变化。
再者,导线是以更窄的、即密节距绕在线圈13的设定区域,但是可以延伸芯11到线圈13的密绕线区域。这表明图3的边界”E”位于范围”B”内。由于这一构成,范围”B”内的磁通密度可以增大,在调整谐振频率时、子芯14移到范围”B”所得到的谐振频率变化可以进一步增大。
在利用磁通密度变化率之间的不同调整谐振频率到预定值时,对应于所要求调整范围大小,可以选择子芯14的最佳移动距离。例如,为实现±1%范围的调整,子芯14要移过磁通密度变化率为最低的边界”D”。为实现±3%范围的调整,子芯14要移过磁通密度变化率为中间值的边界”E”。为实现±5%范围的调整,子芯14要移过磁通密度变化率为最高的边界”F”。因而,可以对应所要求调整范围大小来选择子芯14的移动距离。
在所述移动距离内,线圈13在导线密绕线区域的磁通密度高于非密绕线区域的。所以,如图1所示,线圈13的电感量,在子芯14插入和移出线圈13的导线的密绕线区域场合、比起子芯14插入和移出线圈13的导线的非密绕线区域场合,变化更快和范围更大。这样可以更快速地调整谐振频率。
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0具有下列元件:
芯11;
线圈13,其中导线绕在包含芯11的壳体19外周区域的一定范围内;以及
可移动子芯14。
在完成谐振频率调整后,用树脂固定子芯14。移动子芯14调整谐振频率之后对其加以固定,自此即便天线装置10安装到车或其之类时,子芯14也不移动。
在具有这一构成的天线装置10里,伸到壳体19圆柱部19B里的连接端子16B和18B电连接到作为车里内通信装置的电子电路(未图示)上。
以下描述所述本实施例使用天线装置10的通信系统10。
图4是所述本示范实施例中、用天线装置10所形成的通信系统概念图(conceptual diagram),在该通信系统中以无线模式对车50的门51上锁或开锁。图5是从车仓外侧看去、车50的门把固定部26附近区域的前视图。图6是贴近车的门把固定部26的侧视图。图7是从背侧、即车仓内侧看去车的门把固定部26附近区域的视图,且内部材料或其之类已移走。
在这些附图中,门把固定部26安装到设置在车50的驾驶席侧或前乘席侧的门51里的开口部51A。门把固定部26大于图5和图6中门51的开口部51A,并安装到开口部51A的预定位置,且通过设置在门把固定部26上部的安装部45,固定在门51的车仓内侧。门把固定部26支承门把27。门把固定部26由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绝缘树脂制成。
门把27装到门把固定部26上。驾驶者可以拉开门把27打开门51。门把27由金属片,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绝缘树脂、或镀上金属的这种树脂所形成。
传输和接收电磁波与外界通信的天线装置10,通过螺丝46或其之类,安装到门把固定部26的背面,即车仓内侧的预定位置。
外通信装置56与天线装置10双向通信。这个外通信装置是车50专有的,并传输车50专有的代码或其之类。外通信装置56具有适合携带的小外形,例如是卡形,使得即便驾驶者离开车50时,驾驶者也能够携带该装置。天线装置10连向一个装配在车50内、作为内通信装置的电子电路(未图示)。该电子电路处理外通信装置56传输来的信息,确定该信息是否传输车50专有的代码,并进行门的上锁或开锁。
所述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是外通信装置56、天线装置10和作为内通信装置的该电子电路(未图示)的组合。这里,该电子电路通过连接器(connector)48和连接线(lead wire)47连向天线装置10并设置在车仓里。
在这一通信系统里,该电子电路周期地输出要求传输认证代码的信号到外通信装置56(例如,便携卡),且天线装置10将此信号转换成具有预定谐振频率的电磁波并传输出去。当外通信装置56收到电磁波,外通信装置56把所述认证代码的信号转换成电磁波并传输它,天线装置10接收这电磁波,该电子电路校验所收到信号的认证代码,进行门51的上锁或开锁。
以门把固定部26上的天线装置10的安装表面26A为基准,将天线装置10安装到门把固定部26。这里,如图6所示,门把固定部26装到门51的开口部51A。当这些安装位置移位时,谐振频率就会偏移(shift)。此谐振频率的偏移必须校正,或者其设置必须设定为使该偏移在偏移的容许值内。
例如:图8是说明天线装置10的电特性结果的说明图,该特性是由该天线装置10在Y方向的安装位置作为参量,且改变在X方向、即车的纵向的安装位置所确定的。天线装置10在Y方向的安装位置定义如下。用图6所示的门把固定部26的安装表面26A为基准(原点),沿着垂直于安装表面26A的线100的车仓内侧定义为+Y方向,而门51所在侧定义为-Y方向。在图8中,从图6所示的原点(0点)到安装位置的距离定义为Y方向的距离。
天线装置10在车50的X方向的安装位置定义如下。用图7所示的门把固定部26的垂直中心线120为基准(原点),车50的前方向定义为+X方向,而车后方向为定义为-X方向。在图8中,X方向的距离称为距中心的距离并在水平轴表示。垂直轴表示天线装置10相对于谐振频率f0的偏移量。
如图8所示,谐振频率偏移取决于天线装置10的安装位置。在所述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0中,此偏移可通过子芯14的移动来调整。
图9是说明天线装置10的电特性结果的说明图,该特性乃是由该天线10在Y方向的安装位置作为参量,改变在Z方向、即车50的垂直方向的安装位置所确定的。天线装置10在Y方向的安装位置定义同于图8。天线装置10在车50的Z方向的安装位置定义如下。利用图7所示的门把固定部26的水平中心线110为基准(原点),车50向上的方向定义为+Z方向,而向下方向定义为-Z方向。在图9中,Z方向的距离称为距中心的距离并在水平轴上表示。垂直轴表示天线装置10相对于谐振频率f0的偏移量。
如图9所示,谐振频率偏移取决于天线装置10的安装位置。在所述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0中,此偏移可通过子芯14的移动来调整。
如图8和图9所示,当改变X方向距中心的距离或Z方向距中心的距离时,谐振频率偏离谐振频率f0。对应此偏离适当地移动天线装置10的子芯14,由此来调整谐振频率。
图10是所述本示范实施例的另一天线装置20的透视图。该另一天线装置20采用子壳体(sub-case)29,它具有第三凹部29C和第四凹部29D,其形状与图1所示天线装置10的壳体19的第一凹部19C和第二凹部19D的相同。芯11和子芯14与子壳体29啮合,且线圈23绕在子壳体29的外周区域。具有这一构成的子壳体29容纳在壳体30的下陷部30A,由此形成另一天线装置20。这一构成可以避免线圈23受损。
在容纳后,用诸如硅树脂的密封剂(图上未表出)密封下陷部30A,增加了天线装置20的防水性能,且避免因冲击或其之类引起子芯14偏移其初始位置。
在具有这一构成的天线装置20里,适当地移动子芯14可以简易地调整谐振频率。
在以上的描述中,子芯在形成于芯或壳体的上表面的凹部上移动。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一构成。例如,可以在芯或壳体的大致中心部分形成棱柱形的孔,且子芯可以在该孔内移动。即使凹部是在侧表面或下表面形成、且子芯是在该凹部上移动,也可以获得类似的效果。
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构成,其中在芯或壳体的上表面没有形成凹部,在芯的侧表面或下表面的预定位置涂上粘合剂将线圈固定,然后使子芯在线圈和芯的外周之间的间隙移动。
在以上的描述中,具有更窄节距的绕线区域设置在壳体的外周区域;但是,也可以使用不变的绕线节距并重复地在同一位置绕线。
芯和子芯由镍(Ni)基铁氧体制的磁性材料所形成;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例如,芯和子芯中至少一个可由锰(Mn)基铁氧体制的磁性材料所形成。锰(Mn)基铁氧体制的磁性材料比镍(Ni)基铁氧体制的磁性材料有更高的导磁率,于是可以大大地改变磁场。所以,线圈的电感量可以更大地改变,谐振频率调整区域可以进一步增大。
可以使用由诸如钕(Nd)或钐(Sm)具有高磁力(magnetic force)的稀土制的磁性材料。也可以用由所谓塑磁(plastic magnet)制成的磁性材料,在该磁性材料中,铁氧体或其之类制成的磁性材料的粉末混入塑料内。
以上描述了一种互动式的通信系统,其中车的外通信装置和天线装置这两者都传输或接收彼此的信号;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例如,可以使用具有通信手段的钥匙,其中,插入车门的钥匙孔、进行上锁和开锁的车专用钥匙与外通信装置集成一体。也可以使用具有下列功能的单向通信系统。车驾驶者按下具有通信手段的钥匙的传输按钮,钥匙的传输部传输出专用认证代码的电磁波,且天线装置接收该电磁波并对车门上锁或开锁。
在本发明中,由导线绕成的线圈或其之类所形成的天线装置,安装到固定(fixing)车门把用的门把固定部上。天线装置,设置在车仓内的电子电路和外通信装置,形成通信系统。在这构成里,天线装置的方向是恒定的,且指向性保持恒定,与安装到经常折叠的镜移动部的天线装置不一样。即使当天线装置的谐振频率偏移取决于安装位置时,谐振频率也可以简易地调整,从而改善了生产率。驾驶者可以在距车的预定距离范围内,完成确切的遥控。
与天线装置安装到门把的场合比较,门把移动所造成的冲击或震动更难传递至天线装置。此处这些冲击或震动是由例如驾驶者拉动或放开门把时门把对门把固定部的碰撞的偶发事件所造成的。
工业应用
本发明的天线装置和使用该天线装置的通信系统,由于谐振频率的调整范围宽和谐振频率可以确切地调整,对进行遥控车门上锁/开锁等的车用通信装置等是有用的。

Claims (8)

1.天线装置,包括:
芯,由磁性材料制成;
线圈,通过将导线绕在包含所述芯和所述芯外部区域的预定范围上而形成;
子芯,通过在所述线圈内周区域、并沿着与所述线圈的绕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以调整谐振频率,以及
壳体,容纳所述芯和所述子芯,
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与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第一凹部啮合,并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凹部的凹部,
所述线圈形成在容纳所述芯和所述子芯的所述壳体的外周区域,并且
所述子芯可移动地嵌入到设置在所述芯的所述凹部以及与所述芯的所述凹部共面地形成的所述壳体的第二凹部,并调整所述谐振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芯也可移动地安装到所述线圈的绕线区域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是子壳体,并且,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全部容纳用的另一壳体,该另一壳体容纳所述芯、所述子芯和绕在子壳体的外周区域上的所述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是由所述导线在设定区域里以比其它区域里节距更窄的节距绕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和所述子芯中至少一个,是由锰(Mn)基铁氧体制成的磁性材料所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还包括固定所述子芯用的树脂。
7.通信系统,其包括:
天线装置,其设置到安装车门把用的门把固定部;
内通信装置,其与所述天线装置相连并设置在车仓里;以及
外通信装置,其通过所述天线装置与所述内通信装置通信;
其中,所述天线装置包括:
芯,由磁性材料制成;
线圈,通过将导线绕在包含所述芯和所述芯外方区域的预定范围上而形成;
子芯,在所述线圈的内周区域、沿着与所述线圈的绕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以调整谐振频率,和
壳体,容纳所述芯和所述子芯,
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与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第一凹部啮合,并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凹部的凹部,
所述线圈形成在容纳所述芯和所述子芯的所述壳体的外周区域,并且
所述子芯可移动地嵌入到设置在所述芯的所述凹部以及与所述芯的所述凹部共面地形成的所述壳体的第二凹部,并调整所述谐振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固定所述子芯用的树脂。
CN2005800003672A 2004-03-04 2005-02-28 天线装置和使用其的通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883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60366 2004-03-04
JP060366/2004 2004-03-04
JP2004173509 2004-06-11
JP173509/2004 2004-06-11
PCT/JP2005/003298 WO2005086288A1 (ja) 2004-03-04 2005-02-28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8386A CN1788386A (zh) 2006-06-14
CN1788386B true CN1788386B (zh) 2011-01-05

Family

ID=34921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0036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88386B (zh) 2004-03-04 2005-02-28 天线装置和使用其的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372421B2 (zh)
EP (1) EP1630899B1 (zh)
JP (1) JP4254859B2 (zh)
CN (1) CN1788386B (zh)
DE (1) DE602005019263D1 (zh)
WO (1) WO20050862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70674A (ja) * 2005-03-25 2006-10-05 Toyota Motor Corp アンテナ装置
DE102006025081B4 (de) * 2006-05-30 2023-08-03 HELLA GmbH & Co. KGaA Antennen-Elektronikmodulträger, sowie Antennenmodul und Antennen-Locksensormodul
JP4862540B2 (ja) * 2006-08-01 2012-01-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JP4881170B2 (ja) * 2007-01-23 2012-02-22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用コイル部品
DE102007009100A1 (de) * 2007-02-24 2008-08-28 Hella Kgaa Hueck & Co. Funkantennenanordnung für Kraftfahrzeuge
JP5271595B2 (ja) * 2008-04-25 2013-08-21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自動車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5098793B2 (ja) * 2008-05-13 2012-12-12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JP5533136B2 (ja) * 2010-03-30 2014-06-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JP2012156738A (ja) * 2011-01-26 2012-08-16 Nakagawa Special Steel Co Inc アンテナ構造体
JP5811400B2 (ja) * 2011-10-31 2015-11-11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高周波用アンテナ及び高周波用アンテナ装置
US8669909B2 (en) * 2011-11-30 2014-03-11 Panasonic Corporation Antenna, antenna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2014107691A (ja) * 2012-11-27 2014-06-09 Tokai Rika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
JP2014107692A (ja) * 2012-11-27 2014-06-09 Tokai Rika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
JP6229305B2 (ja) * 2013-05-17 2017-11-15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アンテナ装置の製造方法
US9768509B2 (en) * 2013-08-09 2017-09-19 Sumida Corporation Antenna coil component, antenna un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antenna coil component
JP6700585B2 (ja) * 2016-02-29 2020-05-2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
JP6981498B2 (ja) * 2016-04-13 2021-12-15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アンテナ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743520B2 (ja) * 2016-06-27 2020-08-19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装置
CN110892582B (zh) * 2017-07-25 2022-04-1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KR20190046029A (ko) * 2017-10-25 2019-05-0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휴대 단말기
JP7120602B2 (ja) * 2018-04-09 2022-08-17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コイルおよびアンテ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0330B1 (en) * 2000-06-13 2002-06-04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Bar antenna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479957A (zh) * 2000-11-06 2004-03-03 H��I������ɭ 天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07142A (en) * 1950-12-04 1954-04-14 Wladimir John Polydoroff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antennas for radio apparatus
DE1053048B (de) * 1957-08-28 1959-03-19 Telefunken Gmbh Einrichtung zum Abgleichen eines Schwingungskreises
JPS5938773B2 (ja) 1974-01-10 1984-09-19 株式会社東芝 レベルシフト回路
JPS50102234U (zh) * 1974-01-25 1975-08-23
US5272008A (en) 1992-03-16 1993-12-2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ncapsulated oxidation-resistant iron-neodymium-boron permanent magnet
JPH0613213U (ja) * 1992-07-20 1994-02-18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コイル装置
JPH09125776A (ja) 1995-11-06 1997-05-13 Tokai Rika Co Ltd ワイヤレスドアロック装置
JPH10110565A (ja) * 1996-10-07 1998-04-28 Tokai Rika Co Ltd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解除装置
DE10107319A1 (de) * 2000-02-18 2002-01-31 Aisin Seiki Rahmenantennenvorrichtung
JP3714129B2 (ja) 2000-07-14 2005-11-0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ドア開閉装置
DE10125080A1 (de) * 2001-05-23 2002-12-19 Pemetzrieder Neosid Induktives elektrisches Bauelement, insbesondere Ferritantenne,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nd zum Abgleich desselben
WO2003036760A1 (fr) * 2001-10-22 2003-05-01 Sumida Corporation Bobine d'antenne et antenne de transmission
JP3885630B2 (ja) * 2002-03-26 2007-02-21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耐熱絶縁シート
US6965352B2 (en) * 2003-04-08 2005-11-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ntenna device for vehicles and vehicle antenna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antenna device
JP4107185B2 (ja) 2003-04-08 2008-06-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US7023395B2 (en) * 2003-08-05 2006-04-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ntenna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2005295473A (ja) * 2004-04-06 2005-10-20 Toko Inc アンテナコイ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0330B1 (en) * 2000-06-13 2002-06-04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Bar antenna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479957A (zh) * 2000-11-06 2004-03-03 H��I������ɭ 天线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实开平6-13213U 1994.02.18
JP特开平10-110565A 1998.04.2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5086288A1 (ja) 2005-09-15
EP1630899A1 (en) 2006-03-01
JP4254859B2 (ja) 2009-04-15
JPWO2005086288A1 (ja) 2008-01-24
EP1630899A4 (en) 2008-05-21
US20070080882A1 (en) 2007-04-12
EP1630899B1 (en) 2010-02-10
CN1788386A (zh) 2006-06-14
DE602005019263D1 (de) 2010-03-25
US7372421B2 (en) 2008-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88386B (zh) 天线装置和使用其的通信装置
CN101897081B (zh) 磁性体天线以及天线装置
US7511679B2 (en) Antenna, and radio timepiece using the same, keyless entry system, and RFID system
CN104751095B (zh) 天线装置以及便携式终端
EP2560234B1 (en) Triaxial antenna and core assembly used therefor
CN101859923B (zh) 天线
US8009433B2 (en) Radio control device, electrical actuator and home automation installation including such a device
CN103620868B (zh) 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
CN107293859A (zh) 一种天线装置以及该天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US11329383B2 (en) Ultra-low-profile triaxial low frequency antenna for integration in a mobile phone and mobile phone therewith
CN114188718A (zh) 用于车辆导电表面上的近场通信接口模块的解耦器
CN204497378U (zh) 天线线圈内置模块、天线装置及通信设备
KR101978694B1 (ko) 3축 저주파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키리스 엔트리 시스템
JP4692217B2 (ja) 非接触icカードリーダ装置
EP3800764A1 (en) Wireless power supply
KR20180036348A (ko) 몰딩형 저주파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키리스 엔트리 시스템
KR20110064403A (ko) 비접촉식 무선 데이터 통신의 테그 안테나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의 안테나 구성 및 설치구조
KR101345698B1 (ko) 카드형 차량 무선 송수신기의 안테나 제조 방법
JP4419687B2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KR101929809B1 (ko) 안테나 장치
KR20190133125A (ko) 카드형 차량 무선 송수신기의 안테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150031895A (ko) 카드형 차량 무선 송수신기의 안테나 및 그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Termination date: 201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