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1231A - 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1231A
CN1721231A CNA2005100806841A CN200510080684A CN1721231A CN 1721231 A CN1721231 A CN 1721231A CN A2005100806841 A CNA2005100806841 A CN A2005100806841A CN 200510080684 A CN200510080684 A CN 200510080684A CN 1721231 A CN1721231 A CN 1721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air bag
fracture
fold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806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5306C (zh
Inventor
石黑直彦
菊田光宏
前久保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21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1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530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5306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 B60R21/203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using modules containing inflator, bag and cover attachable to the steering wheel as a complete sub-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1Packaging straps or envelopes for inflatabl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7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they are fold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气囊装置具有作为折叠完成体可被收容的气囊和可防止折叠完成体散开的气囊用卷材。折叠完成体以配置基准线为基准,使两端侧以接近配置基准线的方式线对称。气囊用卷材具有配置在配置基准线上方区域的断裂预定部。断裂预定部具有横跨配置基准线向配置基准线的两侧延伸的多个断裂用开口;以及连接部,该连接部将邻接的断裂用开口连接,并在断裂时开口。在各个断裂用开口各自的两端互相邻接的连接部,分别配置在以配置基准线为中心的相对侧。切口凹部设置在覆盖部上沿配置基准线方向的两边。

Description

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以下结构的气囊装置,其具有:气囊,该气囊为袋状,且形成大致长方体状的折叠完成体而被收容;以及气囊用卷材,该气囊用卷材以包裹折叠完成体的方式设置,以防止折叠完成体散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气囊装置,具有在专利第3467114号中所示的结构。上述公报所述的气囊装置中的气囊,以沿着流入用开口上部的开口面,通过开口中心的直线状的配置基准线为基准折叠,以形成折叠完成体,上述流入用开口用于使膨胀用气体流入气囊内部。折叠完成体使折叠刚完成之前的从配置基准线向两侧延伸的两端侧,以接近配置基准线的方式对接,并形成以线对称形折叠的大致长方体形状。
此外,气囊用卷布的设置方式为,将与配置基准线正交的两端侧固定在气囊侧并包裹折叠完成体。在气囊用卷布上与配置基准线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气囊膨胀时可以断裂的断续的多个狭缝,以构成沿配置基准线大致直线状的断裂预定部。
但是,在现有的气囊装置中,假设在靠近配置基准线设置的气囊两端侧的对接部分与断裂预定部的位置相错位的状态,卷布配置在折叠完成体的周围的情况下,当气囊展开膨胀时,有时断裂预定部不能顺利地断裂。这是因为在现有的气囊装置中,气囊用卷布的断裂预定部是沿着配置基准线以直线状设置的。另外,有时也使用以下形状的折叠完成体,即,内部侧的部位也以接近配置基准线的方式对接,形成折叠的部位。于是,这种形状的折叠完成体的情况下,因为内部侧的对接部分很难从外部掌握,所以在将折叠完成体内部侧对接部分的位置设置为大致与断裂预定部的位置一致的这一点上,在提高精度这方面产生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气囊膨胀时,能够使气囊用卷材的断裂预定部稳定地断裂的气囊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具有下述结构的气囊装置来实现。
气囊装置具有:气囊,该气囊为袋状,且形成大致长方体状的折叠完成体而被收容;以及气囊用卷材,该气囊用卷材以包裹折叠完成体的方式设置,以防止折叠完成体散开,
气囊的结构为,具有用于使膨胀用气体流入其内部的流入用开口,并且以沿着流入用开口上方的开口面且通过开口中心的直线状的配置基准线为基准,将折叠刚完成之前的从配置基准线向两侧延伸的两端侧,以接近配置基准线的方式对接,并形成以线对称形折叠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折叠完成体,
气囊用卷材由具有挠性的薄板状原料形成,具有气囊膨胀时可断裂的结构,
气囊用卷材具有覆盖部,该覆盖部具有配置在配置基准线上方区域的断裂预定部,压在折叠完成体的上表面侧;以及固定部,该固定部从覆盖部向与配置基准线正交方向的两侧延伸,固定在折叠完成体侧,
断裂预定部具有贯穿覆盖部内外的多个断裂用开口,使得当气囊膨胀时,覆盖部上沿配置基准线方向的两边间可以分离;以及连接部,该连接部将邻接的断裂用开口间连接,并在断裂时开口,
断裂用开口分别以横跨配置基准线,向配置基准线的两侧延伸的方式设置,
在各个断裂用开口各自的两端邻接的连接部,彼此以分别配置在以配置基准线为中心的相对侧的方式设置,
此外,在覆盖部上沿配置基准线方向的两边分别设置切口凹部,气囊膨胀时可以断裂的边缘侧连接部,介于切口凹部与设置在附近的断裂用开口之间,
覆盖部两边的切口凹部以对应于配置基准线上的流入用开口中心的点为基准,设置在互相大致点对称的2个部位上。
本发明的气囊装置中,在气囊用卷材的覆盖部上沿配置基准线方向的两边设置切口凹部。因此,用气囊用卷材包裹折叠完成体后,能够从切口凹部确认,配置于折叠完成体的表面侧的与配置基准线接近的气囊两端侧的对接部分的位置。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气囊装置中,由于在构成断裂预定部的断裂用开口附近设置气囊用卷材的切口凹部,所以当用气囊用卷材包裹折叠完成体时,如果对接部分相对于断裂预定部有很大错位,则会出现该对接部分从切口凹部露出的状态。因此,在进行气囊用卷材向折叠完成体的卷绕作业时,能够确认对接部分的位置,并调整折叠完成体的形状。其结果,能够防止以折叠完成体的对接部分相对于断裂预定部有很大错位的状态,将气囊装置搭载到车辆上。
另外,本发明的气囊装置的结构是,断裂预定部断裂时,使以配置基准线为中心,设置在相反侧的多个连接部断裂而开口。因此,即使气囊用卷布以对接部分设置在从配置基准线有一定程度错位的位置的状态,包裹折叠完成体的情况下,在气囊膨胀初期,首先,在接近对接部分侧部位的连接部的附近产生应力集中,该连接部的部位断裂,然后,远离对接部分侧部位的连接部断裂,从而能够使断裂预定部顺利地断裂。当然,在使用的折叠完成体的形状为,在内部侧的部位,也形成以接近配置基准线的方式对接折叠的部位的气囊装置中,即使在设置于折叠完成体内侧的对接部分,以与配置基准线有一定程度错位的状态设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地使断裂预定部断裂。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气囊装置中,只要在配置基准线位于中间的两侧的连接部之间的宽度区域内配置对接部分,就可以使断裂完成前的应力平均化,从而即使折叠完成体的对接部分的位置产生偏差,也能确保每个气囊装置都具有稳定的断裂性能。
与之相对,现有的气囊装置中,在气囊用卷布以对接部分设置在与配置基准线错位的位置上的状态,配置在折叠完成体周围设置的情况下,因为对接部和断裂部分设置在错位的位置上,所以在气囊膨胀初期,很难在断裂预定部的部位产生应力集中,不能迅速地使断裂预定部断裂。尤其是,对接部分偏离配置基准线越大,越难在断裂预定部的部位产生应力集中,而越不能迅速地使断裂预定部断裂。
所以,本发明的气囊装置能够在气囊膨胀时,使气囊用卷材的断裂预定部稳定地断裂。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气囊装置中,气囊用卷材由织布构成;优选具有以下结构,
在连接部及边缘连接部的侧面、固定部侧的部位上设置多个辅助狭缝,以切断与配置基准线相交的丝线。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气囊装置中,在断裂预定部上的连接部及边缘连接部的部位,预先通过辅助狭缝切断与配置基准线相交的丝线。因此,当气囊膨胀时,能够容易地在该部位断裂。
此外,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气囊装置中,如果使至少设置在覆盖部的中央侧的断裂用开口为以下的结构,即,在将气囊用卷材设置在折叠完成体周围时,从外部能够看到气囊两端侧的对接部分,则在进行气囊用卷材对折叠完成体的卷绕作业时,能够从断裂用开口确认折叠完成体的中央附近处的对接部分的位置,因而优选。
相反,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气囊装置中,如果使断裂用开口为以下结构,即,配置为气囊用卷材的卷绕方向相交,该气囊用卷材的卷绕方向与配置基准线大致正交,则即使在收容空间狭小,以靠近周围部件的状态收容折叠完成体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断裂用开口与周围部件的相互干涉,因而优选。
此外,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气囊装置中,如果将覆盖部沿配置基准线方向侧的宽度尺寸,设定为与折叠完成体上沿对接部方向侧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则能够可靠地防止折叠完成体的散开,而且,由于不用增加多余的气囊用卷材,所以对折叠完成体的收容空间小的类型的气囊装置也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方向盘的平面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概略剖面图,对应于图1的II-II部位。
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用卷材的俯视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中的折叠完成体和气囊用卷材的分解斜视图。
图5是在该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中,将卷材设置在折叠完成体周围而形成的卷绕完成体的斜视图。
图6是说明该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中的气囊折叠工序的说明图。
图7是说明该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中的气囊折叠工序的说明图,是说明图6之后的工序的说明图。
图8是另一实施方式的气囊用卷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2表示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用气囊装置M。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的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除非特别说明,均以搭载在车辆上的方向盘W的前进操纵时为基准。在实施方式中,前后、上下、左右方向的表示方式为,以沿着组装方向盘W的未图示的转向轴的轴方向的上下作为上下方向,以与转向轴的轴相正交方向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作为前后方向,以与转向轴的轴相正交方向的车辆的左右方向作为左右方向。
实施方式的方向盘W具有操纵时把握的圆环状的环部R、布置在环部R中央位置处的毂部B、以及连接环部R和毂部B的4根辐部S。气囊装置M布置在毂部B的上部。此外,方向盘W由气囊装置M和除此之外的方向盘主体1构成。另外,方向盘主体1具有:配置在环部R、毂部B、辐部S的各部分上的未图示的金属芯和覆盖层1a,该覆盖层1a由尿烷等的合成树脂制成,包裹金属芯的环部R及辐部S的环部R侧部位;以及下罩1b,该下罩1b由聚丙烯等的合成树脂制成,覆盖主体1下表面侧(参照图2)。
气囊装置M如图2所示,具有折叠后被收容的袋状的气囊3;包裹折叠了的气囊3的卷材20;向气囊3供给膨胀用气体的充气机34;作为覆盖折叠了的气囊3的上面和侧面的气囊罩的衬套42;以及支撑气囊3、充气机34、衬套42的气囊支架36。另外,该方向盘装置M具有以下结构,其经由未图示的喇叭开关被支撑在方向盘主体1上,如果按下气囊装置M,则喇叭动作。
气囊3由聚酯或聚酰胺丝等构成的织布形成,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6A所示,其结构为,使相同形状的圆形乘客侧基布4与车体侧基布5的边缘相互结合而成为袋状。此外,在车体侧基布5的中央处,形成了开口呈圆形的流入用开口6。在流入用开口6的边缘处,形成可插入保持器9的螺栓9a的多个(在实施方式中是4个)通孔7(参照图6A)。另外,通过将开口6的边缘压在大致圆环状的保持器9上,而使气囊3保持在气囊支架36上。在保持器9上,设置多个(在实施方式中是4个)螺栓9a,该螺栓9a贯穿通孔7、气囊支架36的通孔38b、充气机34上的凸缘部34c的通孔34,并被螺母10固定。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气囊3以下述卷绕完成体32的状态组装到气囊支架37上,上述卷绕完成体32是将卷材20设置在折叠完成体12的周围而形成的,该折叠完成体12是以内部设置保持器9,并使螺栓9a从通孔7凸出的状态折叠而形成的(参照图2、5)。
折叠完成体12如图4所示,为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具体地说,折叠完成体12的构成方式为,以沿着流入用开口6上方的开口面,通过开口6的中心C1的直线状的配置基准线P为基准,将折叠刚完成之前的从配置基准线P向前后两侧延伸的两端3a、3b侧,以接近配置基准线P的方式对接,并以线对称形折叠。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折叠完成体12是将沿前后方向并列设置的2个折叠块部13、13,放在流入用开口6的上部侧的结构。
折叠块部13、13的结构为,以配置基准线P为基准呈大致线对称形,在折叠完成体12的中央,形成以沿着配置基准线P的方式,沿左右方向配置的直线状的对接部16、17。各个折叠块13具有设置在内侧的内侧块部14和设置在内侧块部14的上部侧的折返部15。折返部15以使气囊3前后方向的两端3a、3b相互接近的方式形成。而且,在实施方式的折叠完成体12中,在折返部15、15之间,以及内侧块部14、14之间,分别形成沿配置基准线P配置的直线状的对接部16、17。
充气机34具有在上部有气体出口34b的大致圆柱状的主体部34a,和设置于主体部34外周上的凸缘部34c。在凸缘部34c上形成使上述保持器9的螺栓9a插入的通孔34d。
气囊支架36如图2所示,由分别为金属板制的支架主体37和2个支撑板40、40构成。2个支撑板40、40固定在支架主体37的前后两侧。
支架主体37由大致四角板形状的底壁部38,以及从底壁部38的周缘向上方延伸的侧壁部39构成。在底壁部38的中部,形成开口成圆形的插入孔38a,以使充气机主体部34a可从下方向上方插入。在插入孔38a的周缘,形成通孔38b,以使保持器9的各个螺栓9a能够插入。在侧壁部39的上端,形成向外侧下部延伸的多个卡合爪39a。这些卡合爪39a与衬套42的侧壁部44上的上缘台阶部44a卡合。
固定在支架主体37上的前后2个支撑板40、40的结构为,分别在向左右两侧延伸的前端的未图示的连接部的下部侧,安装未图示的喇叭开关。另外,各个喇叭开关设置在支撑板40的各个连接部与未图示的固定板之间,该固定板配置在支撑板40的下方,固定在辐部S的的金属芯上。另外,各支撑板40具有连接孔40a,以使铆钉45插入。
衬套42由烯烃类、苯乙烯类等的热塑性弹性体等的合成树脂形成。衬套42具有顶壁部43,以及从顶壁部43的外周缘向下方延伸的大致四棱筒形状的侧壁部44。顶壁部43的结构为,侧壁部44的内侧部位成为覆盖在折叠了的气囊3的上部的部位。另外,在顶壁部43的覆盖气囊3上方的部位,设置在气囊3膨胀时向前后两侧打开的2个门部43a、43b。在这些门部43a、43b的周围形成薄壁的断裂预定部(省略图符号),以使门部43a、43b在被膨胀时的气囊3挤压时可以顺利打开。该断裂预定部设置成从上方看为大致H字形的线状。另外,在设置在前侧的门部43a的区域内设置合成树脂制的装饰物46,该装饰物利用向下方凸出的多个卡合爪(省略图符号)固定在门部43a上。
侧壁部44具有贯穿水平方向的多个连接孔44b。作为用于使衬套42支撑在气囊支架36上的紧固部件的铆钉45插入这些连接孔44b中。
气囊用卷材20与气囊3同样地由聚脂或聚酰胺丝线等形成。另外,气囊用卷材20由以使纬线HS沿配置基准线P的方式构成的织布(参照图3)形成。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长边方向沿前后方向的大致长方形。卷材20由压着折叠完成体12上表面侧的覆盖部22和固定部21、21组成,该固定部21、21从覆盖部22向与配置基准线P正交的前后方向侧延伸,在折叠完成体12侧面被固定。另外,在覆盖部22上设置断裂预定部23,该断裂预定部23配置在配置基准线P的上方区域。此外,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卷材20的形成方式为,使前后方向的中央与配置基准线P一致,使其中央线的中心C2与流入用开口6的中心C一致,成为以配置基准线P为基准的大致线对称形。另外,覆盖部22设定为,使沿配置基准线P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W1,与折叠完成体12的沿对接部分16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W2大致相等(参照图4)。
各个固定部21的前后方向边缘部上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位,分别形成大致半圆形切口的形状。在各个固定部21的前后方向的端部附近,形成插入孔21a,该插入孔21a可以使从折叠完成体12凸出的保持器9的各个螺栓9a插入。
断裂预定部23由狭缝24和2个连接部25构成,该狭缝24作为贯穿覆盖部22内外的多个(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是3个)断裂用开口,当气囊3膨胀时,可使覆盖部22上沿配置基准线P的左右方向的两边分离;上述连接部25连接相邻的狭缝24、24间,在断裂时开口。
各个狭缝24的设置方式为,以将分别在狭缝24的两端邻接的连接部25、25,相互配置在以配置基准线P为中心的相对侧的方式,横跨配置基准线P,向配置基准线P的两侧延伸。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设置于中央的狭缝24A,以其右侧24a位于前侧,左侧24b位于后侧的方式,相对于配置基准线P倾斜。另外,狭缝24A以其中央与中心C2大致一致的方式设置。另外,设置在左侧和右侧的狭缝24B、24C的形成方式为,分别以从端部24a、24b略微错位位置的与配置基准线P正交的方向(前后方向)的直线为基准,与狭缝24A线对称。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狭缝24A、24B、24C设置为之字形。另外,在狭缝24C右端24a和狭缝24A左端24b之间的部位形成连接部25,在狭缝24A右端24a和狭缝24B左端24b之间的部位也形成连接部25。
另外,在覆盖部22上沿配置基准线P方向(左右方向)侧的两边,分别设置切口凹部27、27。各个切口凹部27的设置方式为,使气囊3膨胀时可以断裂的边缘连接部28、28分别介于切口凹部27与设置在附近的狭缝24B或24C之间。各个切口凹部27在边缘部形成大致半圆形切口,设置在以卷材20的中心C2为基准,大致点对称形的位置上,该中心C2与流入用开口6上的中心C1对应。右侧的切口凹部27A设置在狭缝24B右端24a的侧面位置上。左侧的切口凹部27B设置在狭缝24C左端24b的侧面相邻位置上。
此外,在覆盖部22上的连接部25及边缘连接部28侧面,与固定部21相邻的部位上,分别设置了辅助狭缝30。各个辅助狭缝30沿左右方向形成,以切断以与配置基准线P相交的方式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经线VS。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的组装。首先,以使各个螺栓9a从通孔7凸出的方式,将保持器9放入气囊3内,并将气囊3通过纵向折叠工序和横向折叠工序进行折叠。
具体地说,如图6、7所示,首先,在纵向折叠工序中,将使乘客侧基布4和车体侧基布5重合并平坦地展开状态的气囊3,以使左右方向的端部3c、3d分别接近流入用开口6侧的方式,形成沿前后方向的折痕而折叠。首先如图6的A~C所示,将气囊3的右侧部位49形成沿前后方向的折痕,以卷向车体基布5侧并放在流入用开口6上的方式进行卷绕折叠。然后如图6的D及图7的A所示,将气囊3左侧部位50形成沿前后方向的折痕,以卷向车体基布5侧并放在右侧部位49上的方式进行折叠。
然后,在横向折叠工艺中,将纵向折叠了的气囊51,以使前后两端51a、51b(气囊3的前后方向的端部3a、3b)分别接近流入用开口6侧的方式,形成左右方向的折痕而折叠。首先如图7的A、B所示,将纵向折叠了的气囊51的后侧部位52,以后端51b指向后方侧的方式,形成沿左右方向的折痕而折叠。然后如图7C所示,在对应于配置基准线P的位置将后侧部位52折回。同样地,气囊51的前侧部位53也折叠,如图7D所示,以使沿着配置基准线P形成的对接部17配置在中间的方式,形成内侧块部14、14。然后,只要以将端部51a、51b放在流入侧开口6上的方式折回,以使对接部16配置在中间的方式形成折回部15、15,就可以完成气囊3的折叠。其结果,可以形成使折叠块部13、13在前后并排设置的折叠完成体12。
然后,以将覆盖部22覆盖在折叠块部13、13上的方式配置卷材20。然后,只要使螺栓9a插入各个插入孔21a中,就可以使卷材20配置在折叠完成体12的周围,从而形成卷绕完成体32。
然后,以使各个螺栓9a从通孔38b凸出的方式,将卷绕完成体32配置在气囊支架36的底壁部38上。此外,将充气机34的主体部34a从下方插入底壁部38的插入孔38a及气囊3的开口6内,使各个螺栓9a从凸缘部34c的通孔34d凸出。然后,以在各个螺栓9a上拧紧螺母10,使气囊3和充气机34被支撑在气囊支架36上的方式进行安装。
然后,在气囊3上覆盖衬套42,使气囊支架36的卡合爪39a卡合在侧壁部44的上边缘部44a上。同时,使气囊支架36和侧壁部44的连接孔40a、44b相互对齐,插入铆钉45,利用铆钉45使气囊支架36和侧壁部44连接。
然后使未图示的喇叭开关介入气囊支架36的各个支撑板40上未图示的连接部中,与未图示的固定板相连接,从而可以组装成气囊装置M。
这样组装而成的气囊装置M,使用规定的螺栓,将固定板固定于已安装在车辆上的方向盘主体1的未图示的安装座上,就能够安装到方向盘主体1上。这时,完成方向盘W的组装和方向盘W对车辆的搭载。
方向盘W搭载到车辆上以后,如果从充气机主体部34a的气体喷出口34b喷出膨胀用气体,则折叠了的气囊3膨胀,使卷材20的断裂预定部23断裂。然后,膨胀的气囊3向上顶衬套42的顶壁部43,使顶壁部43的门部43a、43b的周围断裂而打开,气囊3从门部43a、43b打开的开口迅速地凸出。
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中,在气囊用卷材20的覆盖部22上沿配置基准线P的左右方向的两边,设置切口凹部27、27。因此,用气囊用卷材20包裹折叠完成体12后,可以从切口凹部27确认,配置于折叠完成体12表面侧的接近配置基准线P的气囊3两端侧的对接部16的位置。也就是说,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中,气囊用卷材20的切口凹部27设置在构成断裂预定部23的狭缝24的附近。因此,在用气囊用卷材20包裹折叠完成体12时,若对接部16相对于断裂预定部23有很大错位,则该对接部16如图4的双点划线所示,成为从切口凹部27露出的状态。其结果,进行气囊用卷材20对折叠完成体12的卷绕作业时,能够确认对接部16的位置,进而可以调整折叠完成体12的形状,从而可以防止以折叠完成体12的对接部16相对于断裂预定部23有很大错位的状态,将气囊装置M搭载到车辆上。
另外,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中,断裂预定部23在断裂时,使以配置基准线P为中心而配置在相对侧的连接部25、25断裂而开口。因此,即使在以对接部16配置在距离配置基准线P有一定错位的位置的状态,气囊用卷布20包裹折叠完成体12的情况下,在气囊3的膨胀初期,首先,在接近对接部16侧的部位的连接部25附近产生应力集中,该连接部25的部位断裂,然后,远离对接部16侧的部位的连接部25断裂,从而可以使断裂预定部23顺利地断裂。
而且,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中,折叠完成体12上的各个折叠块部13,形成将折回部15放在内侧块部14的上部侧的形状。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中,形成于内侧块部14、14之间的对接部17为不向外部露出的结构。但是,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中,即使对接部17配置在从配置基准线P有一定程度错位的位置,也可以使断裂预定部23顺利地断裂。
也就是说,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M中,只要在配置基准线P位于中间的两侧连接部25、25之间的宽度范围内配置对接部16、17,就可以使断裂完成前的应力平均化,即使在折叠完成体12的对接部16、17的位置产生偏差,也能确保每个气囊装置M都具有稳定的断裂性能。
与之相对,在现有的气囊装置中,在气囊用卷布以对接部分设置在从配置基准线错位的位置的状态,配置在折叠完成体周围的情况下,则对接部和断裂预定部在错位的位置上配置。因此,在气囊膨胀初期,很难在断裂预定部的部位产生应力集中,而不能使断裂预定部迅速断裂。尤其是对接部分越是偏离配置基准线,则断裂预定部的部位越是难以产生应力集中,断裂预定部也越不能迅速断裂。
所以,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中,当气囊3膨胀时,气囊用卷材20的断裂预定部23能够稳定地断裂。
另外,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中,在卷材20上,在连接部25及边缘连接部28的侧面、固定部21侧的部位上,分别沿大致左右方向设置多个辅助狭缝30,以将沿着与配置基准线P相交的前后方向设置的经线VS切断。因此,因为断裂预定部23上的连接部25及边缘连接部28的部位,预先通过辅助狭缝30切断与配置基准线P相交的经线VS,所以当气囊3膨胀时,能够使该部位的25、28容易断裂。如果不考虑这一点,也可以是不设置辅助狭缝的结构。当然,卷材也可以不是织布,而是由合成树脂制的薄膜构成,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不设置辅助狭缝的结构。
此外,作为卷材20A,如图8所示,也可以使用在中部具有设置开口为大致平行四边形的断裂用开口55这种结构的断裂预定部23A的卷材。这种情况下,进行气囊用卷材20A对折叠完成体12的卷绕作业时,能够从断裂用开口55确认折叠完成体12中部附近处的对接部16的位置。当然,该断裂用开口55可以仅在在一个部位设置,也可以在多个部位设置。
另外,相反,如前述的卷材20,全部由狭缝24构成断裂用开口的情况下,因为各个狭缝24以与卷材20的卷绕方向(前后方向)相交的方式倾斜地设置,所以配置于折叠完成体12周围时很难将开口部分打得很开。因此,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M那样,使用设置了装饰物46的衬套42,即使该衬套42设置为与被收容的折叠完成体12接近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狭缝24与从衬套42内表面侧凸出的装饰物46的卡合爪相互干涉。因此,在进行衬套42的组装作业时,装饰物46的卡合爪与狭缝24不会钩挂在一起,因而优选。
另外,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中,气囊用卷材20的覆盖部22设定为,沿着配置基准线P的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W1,与沿着折叠完成体12上的对接部16的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W2大致相等。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折叠完成体12的散开,而且,因为不增加多余的气囊用卷材20,所以对折叠完成体12的收存空间小的类型的气囊装置也适用。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以方向盘用的气囊装置M为例进行说明,但作为可使用本发明的气囊装置,并不限于这一种,如果是气囊以形成将大致线对称形的2个折叠块部并列设置而成的折叠完成体的方式折叠的结构的气囊装置,则对副驾驶座位用气囊装置等的气囊装置也可以使用。
另外,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中,作为折叠完成体12,所使用的折叠形状是2个折叠块部13、13分别在内部设置内侧块部14,折回部15设置在内侧块部14的上方,但可适用于本发明的气囊装置的折叠完成体的形状并不限于这一种,例如,也可以将折叠块部形成沿着左右方向的折痕而折叠成蛇形,或者折叠成卷轴状而形成。

Claims (5)

1.一种气囊装置,该气囊装置具有:气囊,该气囊为袋状,且形成大致长方体状的折叠完成体而被收容;以及气囊用卷材,该气囊用卷材以包裹前述折叠完成体的方式设置,以防止折叠完成体散开,
前述气囊的结构为,具有用于使膨胀用气体流入其内部的流入用开口,并且以沿着前述流入用开口上方的开口面且通过前述开口中心的直线状的配置基准线为基准,将折叠刚完成之前的从前述配置基准线向两侧延伸的两端侧,以接近前述配置基准线的方式对接,并形成以线对称形折叠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前述折叠完成体,
气囊用卷材由具有挠性的薄板状原料形成,具有前述气囊膨胀时可断裂的结构,
前述气囊用卷材具有覆盖部,该覆盖部具有配置在前述配置基准线上方区域的断裂预定部,压在前述折叠完成体的上表面侧;以及固定部,该固定部从该覆盖部向与前述配置基准线正交方向的两侧延伸,固定在前述折叠完成体侧,
前述断裂预定部具有贯穿前述覆盖部内外的多个断裂用开口,使得当前述气囊膨胀时,前述覆盖部上沿前述配置基准线方向的两边间可以分离;以及连接部,该连接部将邻接的前述断裂用开口间连接,并在断裂时开口,
前述断裂用开口分别以横跨前述配置基准线,向前述配置基准线的两侧延伸的方式设置,
在前述各个断裂用开口各自的两端邻接的连接部,彼此以分别配置在以前述配置基准线为中心的相对侧的方式设置,
此外,在前述覆盖部上沿前述配置基准线方向的两边分别设置切口凹部,前述气囊膨胀时可以断裂的边缘侧连接部,介于切口凹部与设置在附近的前述断裂用开口之间,
前述覆盖部两边的前述切口凹部以对应于前述配置基准线上的前述流入用开口中心的点为基准,设置在彼此大致点对称的2个部位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
前述气囊用卷材由织布构成;
在前述连接部及前述边缘连接部的侧面、固定部侧的部位上,设置多个辅助狭缝,以切断与前述配置基准线相交的丝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
至少设置在前述覆盖部的中央侧的前述断裂用开口为以下方式开口的结构,即,在将前述气囊用卷材设置在前述折叠完成体周围时,从外部能够看到前述气囊两端侧的对接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
前述断裂用开口为狭缝状,该狭缝配置为与前述气囊用卷材的卷绕方向相交,前述气囊用卷材的卷绕方向与前述配置基准线大致正交。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气囊装置,
前述覆盖部沿前述配置基准线方向的宽度尺寸设定为,与前述折叠完成体上沿前述配置基准线方向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
CNB2005100806841A 2004-07-14 2005-07-06 气囊装置 Active CN132530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06782 2004-07-14
JP2004206782A JP4364081B2 (ja) 2004-07-14 2004-07-14 エアバッ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1231A true CN1721231A (zh) 2006-01-18
CN1325306C CN1325306C (zh) 2007-07-11

Family

ID=35598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06841A Active CN1325306C (zh) 2004-07-14 2005-07-06 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14228B2 (zh)
JP (1) JP4364081B2 (zh)
CN (1) CN1325306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5829A (zh) * 2010-03-31 2011-10-05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气囊装置及转向装置
CN101636298B (zh) * 2007-03-12 2012-06-27 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乘员约束系统的气囊装置及其车辆乘员约束系统
CN102642512A (zh) * 2011-02-18 2012-08-22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气囊的临时保持方法以及气囊模组
CN101445090B (zh) * 2007-11-26 2013-07-24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罩和气囊装置
CN104648306A (zh) * 2013-11-15 2015-05-27 芦森工业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CN108657106A (zh) * 2017-02-09 2018-10-16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具有容器和柔性覆盖物的气囊模块
CN113039098A (zh) * 2018-12-11 2021-06-25 奥托立夫Asp公司 安全气囊压缩包裹物以及相关安全气囊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96492B2 (ja) * 2004-11-26 2010-01-1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845682B2 (en) * 2005-04-27 2010-12-07 Autoliv Asp, Inc. Airbag cushion folding methods
US7942442B2 (en) * 2005-04-27 2011-05-17 Autoliv Asp, Inc. Airbag cushion folding methods
JP4836494B2 (ja) * 2005-06-08 2011-12-14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848141B2 (ja) * 2005-06-08 2011-12-28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1698403B (zh) * 2005-07-07 2013-08-21 芦森工业株式会社 安全气囊装置
JP2007030615A (ja) * 2005-07-25 2007-02-08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06044707B4 (de) * 2005-09-21 2022-03-17 Joyson Safety Systems Acquisition Llc Passive Airbagentlüftung mit Ventilführungstasche
KR100636641B1 (ko) * 2005-11-23 2006-10-23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조수석 에어백 모듈
JP4746980B2 (ja) * 2005-12-19 2011-08-10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753247B2 (ja) * 2005-12-21 2011-08-24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877733B2 (ja) * 2005-12-28 2012-02-15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4898271B2 (ja) * 2006-04-18 2012-03-14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車両、エアバッグ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712769B2 (en) * 2006-09-13 2010-05-11 Takata Corporation Airbag device
US7988194B2 (en) * 2006-09-20 2011-08-02 Tk Holdings Inc. Airbag apparatus
DE102007014062A1 (de) * 2007-01-29 2008-07-31 Georg Fritzmeier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berührungslosen Erfassen einer Einbaulage eines Bauteils
US7845672B2 (en) * 2007-11-26 2010-12-07 Takata Corporation Airbag cover and airbag apparatus
US8272664B2 (en) * 2007-12-13 2012-09-25 Autoliv Asp, Inc. Airbag lateral flap
US7926844B2 (en) * 2008-04-10 2011-04-19 Autoliv Asp, Inc. Airbag assembly and method of packing
US7695013B2 (en) * 2008-05-20 2010-04-13 Tk Holdings Inc. Deployment control device for airbag
JP5322275B2 (ja) * 2009-02-06 2013-10-23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118325B2 (en) * 2009-04-27 2012-02-21 Autoliv Asp, Inc. Inflatable knee airbags and internal tethers produced from single panels of material
US20100270782A1 (en) * 2009-04-27 2010-10-28 Autoliv Asp, Inc. Inflatable knee airbag assemblies with bag straps for wrapping the airbags and optimizing deployment
US8083254B2 (en) 2009-04-27 2011-12-27 Autoliv Asp, Inc. Knee airbag assemblies configured for inflator insertion and inflator-mediated coupling to an airbag housing
US8777262B2 (en) 2009-04-27 2014-07-15 Autoliv Asp, Inc. Airbag assemblies with stabilizer straps
US8500157B2 (en) 2009-04-27 2013-08-06 Autoliv Asp, Inc. Knee airbag assembli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8297649B2 (en) 2009-07-16 2012-10-30 Autoliv Asp, Inc. Inflatable knee airbag having two chambers separated by an internal tether
US8226118B2 (en) * 2009-08-05 2012-07-24 Autoliv Asp, Inc. Safety venting with passively closeable vents
KR101091693B1 (ko) * 2009-08-25 2011-12-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조수석 에어백 모듈
US8407968B2 (en) * 2009-10-16 2013-04-02 Autoliv Asp, Inc. Method of packaging an inflatable airbag cushion including a wrapper and deployment flap
US8272667B2 (en) * 2009-11-03 2012-09-25 Autoliv Asp, Inc. Low-mount inflatable knee airbags having serial chambers
US8500155B2 (en) * 2009-12-22 2013-08-06 Autoliv Asp, Inc. Inflatable airbag assembly with an integral cover
US8297650B2 (en) 2010-08-31 2012-10-30 Autoliv Asp, Inc. Inflatable knee airbag assemblies with articulating housings
US8360464B2 (en) 2010-08-31 2013-01-29 Autoliv Asp, Inc. Covers for inflatable knee airbag housings
JP5488539B2 (ja) * 2011-06-29 2014-05-1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791184B2 (ja) * 2011-08-22 2015-10-07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用伸張部材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540276B2 (en) 2011-11-07 2013-09-24 Autoliv Asp, Inc. Inflatable knee airbag assemblies with cushion fold pattern
US8651524B2 (en) * 2011-12-05 2014-02-18 Toyoda Gosei Co., Ltd. Airbag trajectory control envelope
US8505963B1 (en) 2012-02-24 2013-08-13 Autoliv Asp, Inc. Airbag assemblies with strap clamps
JP6054637B2 (ja) * 2012-05-29 2016-12-27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9010804B2 (en) 2013-03-15 2015-04-21 Autoliv Asp, Inc. Airbag assemblies with constrained stabilizer straps
US9156424B2 (en) 2013-10-10 2015-10-13 Autoliv Asp, Inc. Multi-wrap airbags and rel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JP6239348B2 (ja) * 2013-11-15 2017-11-29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9783148B2 (en) * 2015-05-14 2017-10-10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cover with integrated steering panel
JP6527061B2 (ja) * 2015-09-18 2019-06-05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9682678B2 (en) * 2015-11-02 2017-06-20 Autoliv Asp, Inc. Airbag cushion protectors and related methods
DE202015007739U1 (de) * 2015-11-11 2017-02-16 Dalphi Metal Espana, S.A. Beifahrer-Frontgassackbaugruppe, Beifahrer-Frontgassackmodul und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vorrichtung
JP6716957B2 (ja) 2016-02-29 2020-07-01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自動車
JP2017177893A (ja) * 2016-03-28 2017-10-0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の折畳完了体とその折畳方法
JP6589799B2 (ja) * 2016-09-28 2019-10-1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ラッピング材
JP2018176863A (ja) * 2017-04-06 2018-11-15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17124581A1 (de) * 2017-10-20 2019-04-25 Dalphi Metal Espana, S.A. Umhüllung eines gassacks eines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s und verfahren zum verpacken eines gassacks in einer umhüllung
US10696266B2 (en) 2017-11-10 2020-06-30 Autoliv Asp, Inc. Inflatable knee airbag assemblies
US10864883B2 (en) * 2018-03-28 2020-12-15 Toyoda Gosei Co., Ltd. Airbag device
EP3808610B1 (en) * 2019-10-18 2021-11-03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irbag device
US11465580B2 (en) * 2020-04-08 2022-10-11 Autoliv Asp, Inc. Bi-directional airbag cushion wrappers and related airbag assemblies and methods
US11345302B2 (en) * 2020-07-27 2022-05-31 ZF Passive Safety Systems US Inc. Curtain airbag with integral airbag wrap
JP2023540382A (ja) * 2020-09-10 2023-09-22 インプリシット・バイオサイエンス・リミテッド 心筋梗塞の処置のための治療方法および治療薬
US11679733B2 (en) 2020-10-05 2023-06-20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Airbag shield for seat frame
KR102580775B1 (ko) 2021-07-21 2023-09-21 아우토리브 디벨롭먼트 아베 자동차의 조수석 에어백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120852A1 (de) * 1991-06-25 1993-01-07 Kolbenschmidt Ag Aufprall-schutzvorrichtung
US5425548A (en) * 1993-10-14 1995-06-20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Air bag module with a centrally mounted toroidal inflator using a clamshell inflator retention system
JP3198861B2 (ja) * 1995-02-22 2001-08-1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467114B2 (ja) * 1995-03-29 2003-11-17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385815B2 (ja) * 1995-08-11 2003-03-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ドアを備えた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
US6070904A (en) * 1995-08-21 2000-06-06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Air bag device with breakable retainer strap
JPH106897A (ja) * 1996-06-21 1998-01-13 Toyoda Gosei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430841B2 (ja) * 1997-03-05 2003-07-2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カバー
JP3144354B2 (ja) * 1997-08-26 2001-03-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アバッグ
JP3962207B2 (ja) * 2000-09-01 2007-08-22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構造
US6899352B2 (en) * 2001-09-28 2005-05-31 Toyoda Gosei Co., Ltd Airbag device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6298B (zh) * 2007-03-12 2012-06-27 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乘员约束系统的气囊装置及其车辆乘员约束系统
CN101445090B (zh) * 2007-11-26 2013-07-24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罩和气囊装置
CN102205829A (zh) * 2010-03-31 2011-10-05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气囊装置及转向装置
CN102205829B (zh) * 2010-03-31 2015-04-01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气囊装置及转向装置
CN102642512A (zh) * 2011-02-18 2012-08-22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气囊的临时保持方法以及气囊模组
CN104648306A (zh) * 2013-11-15 2015-05-27 芦森工业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CN108657106A (zh) * 2017-02-09 2018-10-16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具有容器和柔性覆盖物的气囊模块
CN108657106B (zh) * 2017-02-09 2022-04-15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具有容器和柔性覆盖物的气囊模块
CN113039098A (zh) * 2018-12-11 2021-06-25 奥托立夫Asp公司 安全气囊压缩包裹物以及相关安全气囊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64081B2 (ja) 2009-11-11
US7314228B2 (en) 2008-01-01
US20060012157A1 (en) 2006-01-19
JP2006027374A (ja) 2006-02-02
CN1325306C (zh) 2007-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1231A (zh) 气囊装置
US10507784B2 (en) Airbag
EP1574403B1 (en) Airbag with inner walls
JP6443284B2 (ja) エアバッグ
US7360791B2 (en) Airbag apparatus
JP4635293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EP1747951B1 (en) Airbag and airbag apparatus
US7631892B2 (en) Airbag, airbag folding method, and airbag device
CN1781768A (zh) 方向盘用气囊装置
US11097683B2 (en) Airba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3459989B (zh) 驾驶席用气囊装置
US11718256B2 (en) Airbag device
US20050098992A1 (en) Air bag for steering wheel
CN100347010C (zh) 驾驶席用气囊装置
US6830266B2 (en) Airbag device and method of folding airbag
JP2019018790A (ja) 運転席用エアバッグ及び運転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207093B2 (ja) エアバッグ
JP2018203213A (ja) 運転席用エアバッグ及び運転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001018B2 (ja) エアバッグ
JPH03167048A (ja) エアバッグの折り畳み方法およ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H1095294A (ja)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1628797B2 (en) Airbag
EP1547876A1 (en) Airbag and airbag system
US20170129447A1 (en) Airbag and airbag apparatus
US20060249942A1 (en) Airbag restraint for automotive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