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6708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16708A CN1716708A CNA2005100822295A CN200510082229A CN1716708A CN 1716708 A CN1716708 A CN 1716708A CN A2005100822295 A CNA2005100822295 A CN A2005100822295A CN 200510082229 A CN200510082229 A CN 200510082229A CN 1716708 A CN1716708 A CN 17167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oint portion
- holding part
- tubular configured
- configured joint
- retention ta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LENZDBCJOHFCAS-UHFFFAOYSA-N tris Chemical compound OCC(N)(CO)CO LENZDBCJOHFCA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442589 Convolu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6—Means for preventing chafing or fracture of flexible leads at outlet from coupling pa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 H01R13/5221—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having cable seal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4—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fro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终端接头由于彼此之间轻微滑动引起的磨损。一插入式外壳(10)包括阳终端接头(11)和环绕阳终端接头(11)之端片(11a)的容置部(12)。一承插式外壳(20)包括阴终端接头(21)和可适配于容置部(12)中的管状接头部(29)。通过与容置部(12)的外周面基本接触而防止容置部(12)与管状接头部(29)相对移动的止动突起(32A,32B,32C)被设置在管状接头部(29)的内周面的后端处。这样,避免由于两外壳(10,20)相对移动导致的轻微滑动而在终端接头(11,21)之间产生磨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专利公开文献No.H05-182712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插入式外壳和承插式外壳,该插入式外壳具有环绕阳终端接头之端片的容置部,该承插式外壳具有阴终端接头,其中,通过将承插式外壳适配入该容置部中而将所述阴终端接头和端片连接起来。
由于该种连接器的尺寸公差与组装公差,在承插式外壳的外周表面和容置部的内周表面之间形成间隙,因此两种外壳在连接状态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晃动,尽管程度很小。由于晃动会导致由于终端接头之间轻微滑动而产生磨损,因此需要一种对策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研究目的是避免由于终端接头之间的轻微滑动而产生磨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得以实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从属权利要求所述。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第一外壳,其至少部分容纳一或多个第一终端接头,并包括环绕所述第一终端接头的部件的容置部,和
第二外壳,其至少部分容纳一或多个第二终端接头,
通过将所述第二外壳至少部分适配于所述容置部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终端接头可连接起来,
其中,所述第二外壳包括一大致管状接头部,所述容置部至少部分可适配于所述接头部上或中,以及
通过与接合侧相接触来防止所述容置部和所述管状接头部相对移动的一或多个止动突起,被设置在所述容置部和所述管状接头部二者中的至少一个上,它们的位置使得它们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刚好连接就位(处于合适连接位置)时与所述接合侧相接触。
由于通过与接合侧相接触来防止所述容置部和所述管状接头部相对移动的所述一或多个止动突起,被设置在所述容置部前端和所述管状接头部后端二者中的至少一个上,可以避免由于两外壳相对移动导致的轻微滑动而在终端接头之间产生磨损。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通过与接合侧的周面相接触来防止所述容置部和所述管状接头部相对移动的所述一或多个止动突起,被设置在所述容置部外周面的前端和所述管状接头部内周面的后端二者中的至少一个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容纳阳终端接头的插入式外壳,其还包括环绕所述阳终端接头的端片的容置部,和
容纳阴终端接头的承插式外壳,
通过将所述承插式外壳适配于所述容置部中,所述阳终端接头和所述端片被连接起来,
其中,所述承插式外壳包括一管状接头部,所述容置部可适配于所述接头部上,以及
通过与接合侧的周面相接触来防止所述容置部和所述管状接头部相对移动的一或多个止动突起,被设置在所述容置部外周面的前端和所述管状接头部内周面的后端二者中的至少一个上。
由于通过与接合侧的周面相接触来防止所述容置部和所述管状接头部相对移动的所述一或多个止动突起,被设置在所述容置部外周面的前端和所述管状接头部内周面的后端二者中的至少一个上,可以避免由于两外壳相对移动导致的轻微滑动而在终端接头之间产生磨损。
优选地,所述一或多个止动突起只设置在所述管状接头部上。
由于在两外壳连接过程中直到刚好大致连接就位前,都不会由于止动突起与容置部干涉而产生连接阻力,连接操作性很好。
更优选地,在所述管状接头部的一表面上设置一锁臂,
在所述容置部外周面的对应一侧上设置一可与所述锁臂相配合的锁止部。
更优选地,在所述容置部外周面的一或多个侧面,优选在相反侧面上形成一或多个大致沿两外壳的连接方向延伸的导向肋,
在所述管状接头部的内周面中形成一或多个大致沿两外壳的连接方向延伸并可与对应的所述导向肋相配合的导向槽。
更优选地,其中至少部分所述止动突起被设置在所述导向肋的前端表面和所述导向槽的后端表面中的至少之一上。
更优选地,其中至少部分所述止动突起被设置在所述容置部外周面一侧的前端和所述管状接头部内周面的对应侧的后端二者中的至少之一上。
最优选地,在所述管状接头部的一表面,优选为上表面上设置一锁臂,
在所述容置部外周面的对应一侧,优选为上侧,设置一可与所述锁臂相配合的锁止部。
在所述容置部外周面的相反左右两侧上形成沿两外壳的连接方向延伸的导向肋,
在所述管状接头部的内周面中形成沿两外壳的连接方向延伸并可与对应的所述导向肋相配合的导向槽,
所述止动突起被设置在所述导向肋前端的上表面和所述导向槽后端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之一上,以及
所述止动突起被设置在所述容置部外周面底侧的前端和所述管状接头部内周面的底侧的后端二者中的至少之一上。
由于锁臂和锁止部位于管状接头部和容置部的上壁,因此在这些上壁上设置止动突起在空间上存在困难。但是,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导向肋上或导向槽中的一对左右止动突起以及设置在容置部和管状接头部的底壁上的止动突起,可以防止两外壳的竖直相对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至少一所述止动突起(被设置在所述管状接头部的后端处,并且,用于使所述管状接头部的一部分变薄并优选使所述管状接头部的内外彼此相通的一或多个,优选一对凹槽形成在相对应的所述止动突起的相对侧。
管状接头部上设置止动突起的部分通过形成一或多个凹槽而可弹性变形。这样,在两外壳的连接过程中,止动突起与容置部接触,并且在离开容置部的方向上弹性变形,从而减小由于止动突起和容置部干涉而产生的连接阻力。
优选地,所述管状接头部外周面上位于一对所述凹槽之间的区域凹入以形成一薄壁部。
通过形成所述薄壁部,使形成止动突起的管状接头部的区域被制得更薄而更易弹性变形,并且承插式外壳也更轻便。
最优选地,在各个所述止动突起的前端处形成一或多个相对于两外壳的连接方向倾斜的导向面。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方面和优点将更加清楚。应该明白,尽管各个实施例是单独描述的,但它们的特征可组合成附加的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插入式外壳和承插式外壳在连接状态下的纵剖面图;
图2是该承插式外壳的剖面图;
图3是插入式外壳的剖面图;
图4是承插式外壳的正视图;
图5是沿图4中A-A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6是沿图4中B-B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7是插入式外壳的正视图;
图8是沿图7中C-C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9是插入式外壳的侧视图;
图10是插入式外壳的仰视图;
图11是一容置部适配于一管状接头部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12是导向肋和导向槽在配合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承插式外壳的剖面图;
图14是该承插式外壳的侧视图;
图15是该承插式外壳的正视图;以及
图16是该承插式外壳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1-12描述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包括一插入式外壳10和承插式外壳20,该插入式外壳10至少部分容纳一或多个(优选多个)阳终端接头11,该承插式外壳20至少部分容纳一或多个(优选多个)阴终端接头21。在下面的描述中,一个外壳和相配合外壳的连接侧被称为前或前侧。
插入式外壳1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具有向前(与承插式外壳20的连接方向CD大致相同)伸出的容置部12。各阳终端接头11的窄长形的前伸端片11a被容纳或至少部分容纳在容置部12中,并由容置部12至少部分环绕而防止受到外界等的干涉。在容置部12的侧壁(上壁)的外表面上,在相对于容置部12的宽度方向WD和/或前后方向FBD(连接方向CD)的中间位置(优选在大致正中位置)向上(向外)伸出一锁止部13。一或多个肋状突起14沿大致前后方向FBD(大致平行于两外壳10,20的连接方向CD)延伸,优选延伸过从容置部12的前端到后端的大致整个长度,其形成在一或多个位置,优选形成在容置部12外壁(上壁)的外表面上锁止部13的大致相反侧面(左右)。至少在与形成所述肋状部的外(上)表面不同的一个外表面上形成一或多个导向肋15,所述导向肋15大致沿前后方向FBD(大致平行于两外壳10,20的连接方向CD)延伸,优选延伸过从容置部12前端到后端的大致整个长度,并且优选具有大致矩形截面,而且优选大致横向对称地形成在容置部12的侧(左右)壁的外表面上。
在容置部12的外周表面上形成一或多个(优选多个,例如本实施例为5个)辅助突起16A,16B,16C,用于防止外壳10,20彼此在径向(与外壳10,20的连接方向CD交叉的方向)晃动,它们类似于后面将要描述的承插式外壳20的止动突起32A,32B,32C。这五个辅助突起16A,16B,16C被布置在容置部12的后端或靠近或朝向该后端处(该位置优选对应于在两外壳10,20连接过程中刚好连接就位前承插式外壳20的管状接头部29的前端)。
在前后方向FBD上优选为大致窄长形的一辅助突起16A形成于容置部12的外(底)壁的大致平面区域的中间位置(优选大致在宽度的正中位置)。在容置部12的相反侧(左右)壁上,侧视图优选大致为矩形的一对辅助突起16B大致横向对称地形成在导向肋15的下方或接近导向肋15处,并且在相对于容置部12高度方向HD(即与连接方向CD和/或宽度方向WD的角度不是0或180度,优选大致与连接方向CD和/或宽度方向WD垂直)的中间位置(优选大致在正中位置)。在前后方向FBD上优选为大致窄长形的辅助突起16C优选大致横向对称地形成在侧(左右)导向肋15的大致水平的平直(大致平行于容置部12的底壁和/或大致平行于连接方向CD)外(上)表面上。换句话说,辅助突起16C大致沿高度方向HD从(或以不同于0或180度的角度,优选大致垂直于)导向肋15的各侧面伸出。这些辅助突起16A,16B,16C从容置部12的外表面伸出的距离稍大于容置部12和管状接头部29之间由于尺寸误差和/或组装误差形成的间隙。另外,各辅助突起16A,16B,16C的伸出端面(外表面)都大致为平面。在各辅助突起16A,16B,16C前端形成相对于两外壳10,20的连接方向CD倾斜的一或多个导向面17A,17B,17C。
下面描述承插式外壳20。承插式外壳2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优选大致为一块状整体,并且承插式外壳20的前部(优选大致前半部)可适配或可插入到容置部12中。在承插式外壳20内部形成一或多个(优选多个)腔22,这些腔22在前后方向FBD上大致为窄长形,各个阴终端接头21从插入侧(优选大致从后面)至少部分可插入到这些腔22中。在每个腔22的侧壁(优选底壁)上形成一大致向前(与插入式外壳10的连接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可弹性变形的优选悬臂式锁止部23。承插式外壳20外周面上对应锁止部23的区域上安装一弹性(优选由橡胶制成)密封环24。保持件25优选被至少部分安装到或可安装到承插式外壳20中,或者安装到或可安装到承插式外壳20内,其优选从前面安装。保持件25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包括止挡部25a,腔形成部25b以及防止移动部25c,其中止挡部25a用于防止密封环24优先从前面脱离,腔形成部25b形成腔22内壁的前端部,防止移动部25c用于防止锁止部23在离开阴终端接头21的方向上移动。
承插式外壳20形成有至少一个沿承插式外壳20的侧(上)表面在大致前后方向FBD上延伸的锁臂26。锁臂26在其中间部由一支柱部27支承在承插式外壳20的侧(上)表面上,并且可弹性变形从而以支柱部27为支承点或枢轴向前后倾斜。在锁臂26前端或该前端附近处形成一锁定孔28,当两外壳10,20连接就位时,锁定孔28可与容置部12的锁止部13相配合。
承插式外壳20与至少部分环绕其前部(优选大致前半部)的管状接头部29形成为一整体。管状接头部29具有与承插式外壳20外周面相连接的后端,并朝前方(与插入式外壳10的连接方向CD大致相同的方向)开口。在两外壳10,20彼此连接就位时,容置部12至少部分可适配于或可插入到管状接头部29内周面和承插式外壳20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中。换句话说,管状接头部29至少部分环绕容置部12。在管状接头部29的侧(左和/或右)壁的内表面上形成一或多个(优选一对)与容置部12的导向肋15对应的侧(左和/或右)导向槽30。需要注意,在管状接头部29的侧(上)壁上与锁臂26形成区域大致对应的区域形成凹槽31,以避免与锁臂26发生干涉。
每个阴终端接头21在其前面具有一优选大致为矩形管形状的连接部21a,端片11a从前面至少可部分地插入该连接部21a中。在连接部21a的后端形成一配合部21b,当阴终端接头21插入到腔22中的大致合适位置时,该配合部21b可与锁止部23相配合从而将该阴终端接头21保持在腔22内。阴终端接头21的后端部处的一线连接部(优选包括一线卷曲部21c)与线35连接(优选卷曲、弯曲或弯折而连接)。当阴终端接头21插入到合适位置时,设置在连接部21a中的弹性接触件(未示出)和端片11a彼此弹性接触。所述接触部位于密封环24和锁止部23前面。
在管状接头部29的内表面上或该内表面处形成一或多个(优选多个,例如本实施例中为6个)止动突起32A,32B,32C,用于当两外壳10,20连接就位时防止两外壳10,20在径向(与外壳10,20的连接方向CD交叉的方向)晃动。这六个止动突起32A,32B,32C优选都布置在管状接头部29的后端或后端部29BE,即背端(该位置优选对应于在两外壳10,20连接过程中刚好连接就位前插入式外壳10的容置部12的前端)处或附近。
在管状接头部29的侧(底)壁的大致平直区域上,一或多个(优选一对横向对称的)在前后方向FBD上为窄长形的止动突起32A向上或向内突出。一或多个(优选一对横向对称的)在前后方向FBD上为窄长形的止动突起32B从管状接头部29的侧(左右)壁向内突出。一或多个(优选一对)在前后方向FBD上为窄长形的止动突起32C优选大致横向对称,在侧(左右)导向槽30的侧(上)表面上向下或向内突出。这些止动突起32A,32B,32C从管状接头部29的内表面伸出的距离稍大于容置部12和管状接头部29之间由于尺寸误差和/或组装误差形成的间隙。另外,各止动突起32A,32B,32C的伸出端面(外表面)都大致为平面。在各止动突起32A,32B,32C前端处形成相对于两外壳10,20的连接方向CD倾斜的一或多个导向面33A,33B,33C。
在横向或宽度方向WD,在管状接头部29的侧(左右)壁上形成的止动突起32B与容置部12的对应侧(左右)壁上的辅助突起16B大致对应。在竖直方向VD,在侧(左右)导向槽30的外(上)表面上形成的止动突起32C与容置部12的导向肋15的辅助突起16C大致对应。相对于竖直方向VD上,在管状接头部29的外(底)壁上形成的止动突起32A与容置部12的外(底)壁大致对应。在竖直方向VD,与容置部12的外(底)壁的辅助突起16A大致对应的一防松动部34优选位于宽度方向的大致正中部,形成在管状接头部29的外(底)壁上,在前后方向FBD上为窄长形,优选延伸过管状接头部29从前端到背端(后端29BE)的大致整个长度。
下面描述本实施例的功能。
在连接两外壳10,20的过程中,容置部12至少部分适配于承插式外壳20和管状接头部29之间的间隙中,但是管状接头部29的后端29BE处的止动突起32A,32B,32C与容置部12不彼此碰触,直到两外壳10,20刚好大致连接就位前。这样,确保了在容置部12的外周面和管状接头部29的内周面之间具有足够间隙,从而使容置部12(插入式外壳10)和管状接头部29(承插式外壳20)在与连接方向CD交叉的方向(竖直方向VD和/或横向/宽度方向WD)上相对移动。因此,由于具有止动突起32A,32B,32C和辅助突起16A,16B,16C而在两外壳10,20之间产生的连接阻力很小或不产生连接阻力。
如上所述,由于容置部12和管状接头部29之间存在间隙,两外壳10,20可较大幅度地晃动。但是,在该实施例中,朝向容置部12突出的防松动部34形成在管状接头部29的内周面上,基本上减小了该间隙。这样,在不明显增加连接阻力的情况下两外壳10,20之间的晃动被抑止。
当两外壳10,20的连接进行到刚好连接就位前时,容置部12的前端与密封环24大体相接触,使密封环24优选在径向和/或纵向上弹性变形,从而产生由密封环24的弹性回复力导致的连接阻力。然后,当两外壳10,20进一步连接时,容置部12的前端与各个止动突起32A,32B,32C的导向面33A,33B,33C基本接触,并且基本在同时,辅助突起16A,16B,16C的导向面17A,17B,17C与管状接头部29相接触。通过这种接触产生小的连接阻力。在两外壳10,20的连接从该状态进一步深入时,容置部12的外周面基本与止动突起32A,32B,32C的外表面滑动接触,和/或管状接头部29的内周面基本与辅助突起16A,16B,16C的外表面滑动接触。通过这种滑动连接产生小的连接阻力(滑动阻力)。这种滑动产生连接阻力,同时避免了两外壳10,20在与它们的连接方向CD交叉的方向上相对移动(晃动)。
即使在两外壳10,20处于连接就位的完全连接状态,利用止动突起32A,32B,32C与容置部12的接触以及/或辅助突起16A,16B,16C与管状接头部29的接触,避免了外壳10,20彼此之间在径向(与连接方向CD交叉的方向)的晃动(相对移动)。止动突起32A,32B,32C与容置部12的接触位置基本位于与容置部12和密封环24的接触区域基本相同的区域中(或外壳10,20的连接行程处),尤其位于朝向管状接头部29的后端29BE比容置部12和密封环24的接触位置稍稍靠后的位置。止动突起32A,32B,32C与容置部12的这些接触位置还位于朝向管状接头部29的后端29BE比阴终端接头21和端片11a的接触部更靠后的位置(比端片11a的前端更靠前),以及/或比锁止部23和阴终端接头21的配合位置更靠后(比端片11a的前端更靠前)的位置。这些接触位置从这样的位置处朝端片11a的前方移动,所述这样的位置是锁臂26前端26F在锁止部13后面的一个位置处沿径向向内的方向推压容置部12上壁的位置。
当两外壳10,20连接就位时,阳终端接头11的端片11a进入阴终端接头21并大体与连接部21a中的弹性接触件(未示出)相接触,结果使相接合的终端接头11,21相连接。另外,容置部12前端的内周面与承插式外壳2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优选被密封环24密封。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通过与容置部12的外周面基本接触而防止容置部12与管状接头部29相对移动的止动突起32A,32B,32C被设置在管状接头部29的内周面的后端29BE处。这样,避免由于两外壳10,20相对移动导致的轻微滑动而在终端接头11,21之间产生磨损。
另外,由于止动突起32A,32B,32C被只设置在管状接头部29上,因此在两外壳10,20连接过程中直到刚好大致连接就位前,都不会由于止动突起32A,32B,32C与容置部12干涉而产生连接阻力。
另外,由于锁臂26被设置在管状接头部29的侧(上)表面处,而与锁臂26相配合的锁止部13被设置在容置部12的对应侧(上)外表面上。在管状接头部29的各侧(上)壁和/或容置部12设置止动突起在空间上存在困难。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大致沿着两外壳10,20的连接方向CD延伸的导向肋15被设置在容置部12的侧(左右)外表面上。大致沿着两外壳10,20的连接方向CD延伸并可与导向肋15相配合的导向槽30形成于管状接头部29的内周面上。止动突起32C被设置在导向槽30后端的侧(上)表面上。止动突起32A被设置在管状接头部29内侧(底)表面的后端29BE处。这样,通过设置于导向槽30上的一或多个(优选一对,左右)向下突出的止动突起32C以及设置于管状接头部29的对应(底)壁上的向上突出的止动突起32A,可以防止两外壳10,20相对竖直移动。
另外,通过设置于管状接头部29的侧(左右)壁上的一或多个(优选一对)向内突出的止动突起32B,防止了两外壳10,20的相对横向移动。
因此,为防止由于轻微滑动而使终端接头之间发生磨损,插入式外壳10包括一或多个阳终端接头11以及一个容置部12,该容置部12至少部分环绕对应的一或多个阳终端接头11的端片11a。承插式外壳20包括一或多个阴终端接头21以及一个至少可部分适配于容置部12上或内的管状接头部29。由于通过与容置部12的外周面接触而防止容置部12与管状接头部29相对移动的一或多个止动突起32A,32B,32C被设置在管状接头部29的内周面的后端29BE处,因此避免由于两外壳10,20相对移动导致的轻微滑动在终端接头11,21之间产生磨损。
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13-16描述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设置了一个用于在两外壳10,20相连接时减小连接阻力的装置。由于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它们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结构、功能以及作用将不再赘述。
形成一或多个(优选一对)侧(左右)止动突起32A的管状接头部29的底壁的后端(背端)29BE,除了其形成止动突起32A的区域外,其余横向区域被切除以形成三个凹槽40。这些凹槽40位于各止动突起32A的相反侧(左右)边处,并穿过管状接头部29的底壁,优选使管状接头部29的内外彼此相通。凹槽40的形成区域在前后方向上从止动突起32A前端前面的一个位置延伸到止动突起32A的后端后面或附近的一个位置(即管状接头部29的后端位置)。通过形成这些凹槽40,形成止动突起32A的管状接头部29的底壁区域(即位于每对相邻凹槽40之间的区域)用作在管状接头部29的径向(与两外壳10,20的连接方向交叉的方向)可弹性变形的弹性支承部41。另外,通过使大致对应于止动突起32A(弹性支承部41)的区域凹入,在管状接头部29底壁后端的外周面上形成一或多个薄壁部42。这样,弹性支承部41比其前面的区域薄。
在本实施例中,在形成止动突起32A的管状接头部29后端29BE处的各止动突起32A的相反侧边处形成一对凹槽40,凹槽40穿过管状接头部29的底壁,优选使管状接头部29的内外彼此相通,并且,设置止动突起32A的管状接头部29的弹性支承部41被制成可弹性移动。这样,在两外壳10,20的连接过程中,当止动突起32A与容置部12基本接触时,止动突起32A在离开容置部12的方向上弹性变形,从而减小由于止动突起32A和容置部12干涉而产生的连接阻力。
另外,由于通过使每对相邻凹槽之间的区域(即形成止动突起32A的弹性支承部41处)凹入,在管状接头部29外周面上形成薄壁部42,从而使形成止动突起32A的管状接头部29的区域被制得更薄而更易弹性变形,并且承插式外壳20也更轻便。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描述和示例的实施例。例如,下面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除了下列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
(1)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止动突起只设置在管状接头部上,根据本发明,止动突起可以只设置在容置部的外周面上,或容置部的外周面以及管状接头部的内周面上。
(2)尽管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液封型连接器,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非液封型连接器。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包括:
第一外壳(10),其至少部分容纳一或多个第一终端接头(11),并包括环绕所述第一终端接头(11)的部件(11a)的容置部,和
第二外壳(20),其至少部分容纳一或多个第二终端接头(21),
通过将所述第二外壳(20)至少部分适配于所述容置部(12)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终端接头(11,21)可连接起来,
其中,所述第二外壳(20)包括一大致管状接头部(29),所述容置部(12)至少部分可适配于所述接头部(29)上或中,以及
通过与接合侧相接触来防止所述容置部(12)和所述管状接头部(29)相对移动的一或多个止动突起(32A;32B;32C;16A;16B;16C),被设置在所述容置部(12)和所述管状接头部(29)二者中的至少一个上,它们的位置使得它们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10,20)刚好连接就位时与所述接合侧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通过与接合侧的周面相接触来防止所述容置部(12)和所述管状接头部(29)相对移动的所述一或多个止动突起(32A;32B;32C;16A;16B;16C),被设置在所述容置部(12)的外周面的前端和所述管状接头部(29)的内周面的后端(29BE)二者中的至少一个上。
3.根据一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或多个止动突起(32A;32B;32C)只设置在所述管状接头部(29)上。
4.根据一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管状接头部(29)的一表面上设置一锁臂(26),
一可与所述锁臂(26)相配合的锁止部(13)被设置在所述容置部(12)外周面的对应一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置部(12)外周面的一或多个侧面,优选在相反侧面上形成一或多个大致沿两外壳(10,20)的连接方向(CD)延伸的导向肋(15),
在所述管状接头部(29)的内周面中形成一或多个大致沿两外壳(10,20)的连接方向(CD)延伸并可与对应的所述导向肋(15)相配合的导向槽(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止动突起(32C;16C)被设置在所述导向肋(15)的前端表面和所述导向槽(30)的后端表面中的至少之一上。
7.根据一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止动突起(32A;32B;16A;16B),被设置在所述容置部(12)外周面的一侧的前端和所述管状接头部(29)内周面的对应侧的后端(29BE)二者中的至少之一上。
8.根据一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止动突起(32A;32B)被设置在所述管状接头部(29)的后端(29BE)处,并且,用于使所述管状接头部(29)的一部分变薄并优选使所述管状接头部(29)的内外彼此相通的一或多个,优选一对凹槽(40)形成在相对应的所述止动突起(32A;32B)的相反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接头部(29)外周面上位于一对所述凹槽(40)之间的区域凹入以形成一薄壁部(42)。
10.根据一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所述止动突起(32A;32B;32C;16A;16B;16C)的前端处形成一或多个相对于两外壳(10,20)的连接方向(CD)倾斜的导向面(33A;33B;33C;17A;17B;17C)。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197202A JP4345594B2 (ja) | 2004-07-02 | 2004-07-02 | コネクタ |
JP197202/2004 | 2004-07-0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16708A true CN1716708A (zh) | 2006-01-04 |
CN100550532C CN100550532C (zh) | 2009-10-14 |
Family
ID=35514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822295A Active CN100550532C (zh) | 2004-07-02 | 2005-07-01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104831B2 (zh) |
JP (1) | JP4345594B2 (zh) |
KR (1) | KR100708569B1 (zh) |
CN (1) | CN100550532C (zh) |
DE (1) | DE102005030321B4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55298A (zh) * | 2011-03-04 | 2012-09-05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3270654A (zh) * | 2010-12-24 | 2013-08-28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壳体 |
CN107453092A (zh) * | 2016-05-31 | 2017-12-08 | Smk株式会社 | 电连接器 |
CN107919572A (zh) * | 2016-10-06 | 2018-04-17 | 株式会社三国 | 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阳螺纹连接器 |
CN109478745A (zh) * | 2016-07-12 | 2019-03-15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801913B2 (en) | 2004-09-28 | 2017-10-31 | Atrium Medical Corporation | Barrier layer |
JP4554376B2 (ja) * | 2005-01-14 | 2010-09-2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07080737A (ja) * | 2005-09-15 | 2007-03-29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コネクタ装置 |
JP4395784B2 (ja) | 2006-03-03 | 2010-01-13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4702205B2 (ja) * | 2006-07-04 | 2011-06-15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8744057B2 (en) * | 2006-07-14 | 2014-06-03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end user feedback |
JP2008108487A (ja) * | 2006-10-24 | 2008-05-08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コネクタ |
US9006707B2 (en) * | 2007-02-28 | 2015-04-14 | Intel Corporation | Forming arsenide-based complementary logic on a single substrate |
JP2008270127A (ja) * | 2007-04-25 | 2008-11-06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コネクタ |
JP5034685B2 (ja) * | 2007-05-31 | 2012-09-26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4941745B2 (ja) * | 2007-06-19 | 2012-05-30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4924247B2 (ja) * | 2007-07-04 | 2012-04-25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012342B2 (ja) * | 2007-09-07 | 2012-08-29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防水コネクタ |
JP2009110896A (ja) * | 2007-11-01 | 2009-05-21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 |
KR101020542B1 (ko) * | 2007-12-12 | 2011-03-09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에이비에스용 커넥터의 전원 터미널 구조 |
JP5082889B2 (ja) * | 2008-01-29 | 2012-11-2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276938B2 (ja) * | 2008-09-16 | 2013-08-2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348774B2 (ja) * | 2009-09-17 | 2013-11-2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雌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の保護構造 |
JP5398464B2 (ja) * | 2009-10-16 | 2014-01-2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WO2011137270A1 (en) * | 2010-04-29 | 2011-11-03 |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 Cell and biofactor printable biopapers |
JP5739644B2 (ja) * | 2010-11-02 | 2015-06-2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給電コネクタ |
JP5681478B2 (ja) * | 2010-12-21 | 2015-03-1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8651901B2 (en) * | 2011-05-04 | 2014-02-18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
JP5626118B2 (ja) * | 2011-05-23 | 2014-11-19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730132B2 (ja) * | 2011-06-03 | 2015-06-0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
EP2826101B8 (en) * | 2012-03-16 | 2019-01-16 |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DE102012013948A1 (de) * | 2012-07-13 | 2014-01-16 | Kostal Kontakt Systeme Gmbh |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
JP2015090843A (ja) * | 2013-11-07 | 2015-05-1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の止水構造 |
US10431992B2 (en) | 2014-06-03 | 2019-10-01 | Traxxas Lp | Battery charger with user interface |
US10396568B2 (en) | 2014-06-03 | 2019-08-27 | Traxxas Lp | Battery charger with user interface |
US20150349554A1 (en) | 2014-06-03 | 2015-12-03 | Traxxas Lp | Battery conn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JP6375246B2 (ja) * | 2015-02-25 | 2018-08-15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の嵌合構造 |
JP6213592B2 (ja) * | 2016-02-25 | 2017-10-18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402125B2 (ja) * | 2016-03-03 | 2018-10-1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875809B2 (ja) * | 2016-09-12 | 2021-05-26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対のコネクタから成るコネクタ装置 |
JP2018067466A (ja) * | 2016-10-20 | 2018-04-26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防水コネクタ |
JP2018181787A (ja) | 2017-04-21 | 2018-11-15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19175628A (ja) * | 2018-03-28 | 2019-10-10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防水コネクタ |
JP7116892B2 (ja) * | 2019-02-22 | 2022-08-1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21197355A (ja) * | 2020-06-16 | 2021-12-27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接続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634528B2 (ja) | 1991-12-27 | 1997-07-3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6186819B1 (en) * | 1999-01-27 | 2001-02-13 | Cardell Corporation | Latching mechanism for a connector |
DE20006550U1 (de) * | 2000-04-08 | 2001-08-16 | Robert Bosch Gmbh, 70469 Stuttgart |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
JP3648432B2 (ja) * | 2000-05-25 | 2005-05-1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慣性ロック式コネクタ |
JP3840039B2 (ja) * | 2000-06-01 | 2006-11-0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慣性ロックコネクタ |
CN1170977C (zh) * | 2001-02-28 | 2004-10-13 | (中外合资)泰州宏达化纤绳网有限公司 | 绳索的生产工艺 |
JP3683516B2 (ja) * | 2001-07-31 | 2005-08-1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機構 |
JP2003133002A (ja) * | 2001-08-17 | 2003-05-09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と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 |
-
2004
- 2004-07-02 JP JP2004197202A patent/JP434559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
- 2005-06-29 DE DE102005030321A patent/DE102005030321B4/de active Active
- 2005-06-30 KR KR1020050057726A patent/KR10070856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07-01 CN CNB2005100822295A patent/CN100550532C/zh active Active
- 2005-07-05 US US11/174,984 patent/US7104831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70654A (zh) * | 2010-12-24 | 2013-08-28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壳体 |
US9118137B2 (en) | 2010-12-24 | 2015-08-25 | Yazaki Corporation | Connector capable of restricting a relative rotational movement between female and male connectors |
CN103270654B (zh) * | 2010-12-24 | 2016-02-03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壳体 |
CN102655298A (zh) * | 2011-03-04 | 2012-09-05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7453092A (zh) * | 2016-05-31 | 2017-12-08 | Smk株式会社 | 电连接器 |
CN109478745A (zh) * | 2016-07-12 | 2019-03-15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7919572A (zh) * | 2016-10-06 | 2018-04-17 | 株式会社三国 | 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阳螺纹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6019187A (ja) | 2006-01-19 |
KR20060048755A (ko) | 2006-05-18 |
DE102005030321B4 (de) | 2009-05-07 |
KR100708569B1 (ko) | 2007-04-19 |
US7104831B2 (en) | 2006-09-12 |
US20060003631A1 (en) | 2006-01-05 |
DE102005030321A1 (de) | 2006-03-23 |
CN100550532C (zh) | 2009-10-14 |
JP4345594B2 (ja) | 2009-10-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16708A (zh) | 连接器 | |
CN1641945A (zh) | 具有可移动构件的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 |
CN1684313A (zh) | 连接器 | |
CN100344032C (zh) | 连接器锁定结构、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
CN1684312A (zh) |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 |
CN1652410A (zh) | 分开式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
CN1761108A (zh) |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815816A (zh) | 端子接头、设置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及形成该端子接头的方法 | |
CN101055955A (zh) |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 |
CN1773782A (zh) | 连接器 | |
CN1578012A (zh) | 连接器 | |
CN1694315A (zh) | 连接器及其装配/分解方法 | |
CN1677757A (zh) | 水密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 |
CN101867118B (zh) | 防水连接器 | |
CN1638205A (zh) | 具有可移动构件的连接器 | |
CN1604399A (zh) | 连接器和连接器系统 | |
CN1265235A (zh) | 内有滤波器的标准插座 | |
CN1171358C (zh) | 连接器及其盖子 | |
CN1691432A (zh) | 连接器及中间连接器 | |
JP2015220048A (ja) | コネクタ | |
CN101030683A (zh) | 杠杆型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
CN1286210C (zh) | 接合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
CN1229663C (zh) | 连接器用插座及其组装方法 | |
CN1612422A (zh) | 一种分离式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
CN1595726A (zh) |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以及组装连接器组件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