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5816A - 端子接头、设置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及形成该端子接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端子接头、设置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及形成该端子接头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5816A
CN1815816A CNA2006100068635A CN200610006863A CN1815816A CN 1815816 A CN1815816 A CN 1815816A CN A2006100068635 A CNA2006100068635 A CN A2006100068635A CN 200610006863 A CN200610006863 A CN 200610006863A CN 1815816 A CN1815816 A CN 1815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part
stabilizer
resilient contact
clamped nipple
in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068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15816B (zh
Inventor
小林丰
川濑治
野吕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815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5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15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58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3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or blades having a rectang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防止异物进入主体部分,同时通过切割和弯曲形成稳定器。稳定器30形成,同时分成前稳定器31A和后稳定器31B,并在它们之间限定较小的间隙。通过切割和弯曲同时留有孔32A、32B,由主体部分21的左侧板25和底板25形成前后稳定器31A、31B。尤其是,侧孔32A相对较大,并将作为第二支承点的弹性接触件40的自由端40A暴露在外侧。于是,后内板36设置在侧孔32A的内侧,以封闭侧孔32A。例如,通过防止阳性端子接头50的舌片51或其它异物穿过侧孔32A进入,防止弹性接触件40的侧面朝自由端40A塑性变形。

Description

端子接头、设置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及 形成该端子接头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设置有至少一个稳定器的端子接头,涉及设置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和形成端子接头的方法。
例如,阴性端子接头形成具有处于矩形管形式的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内部设置有弹性接触件,并且该阴性端子接头从后面插入到形成在外壳中的空腔中,将容纳在该空腔中,同时固定到线的末端上。稳定器从主体部分的侧表面的末端边缘突出,而用于对安装在其中的稳定器进行导向的导向凹槽形成在空腔的特定位置处。这些稳定器和导向凹槽实现了防止端子接头上下颠倒地插入到空腔中的所谓的错误插入防止功能,和使端子接头稳定地插入的稳定插入功能(参见,例如,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H05-190227)。
如果通过在主体部分的侧表面上形成切口并将该切口部分弯曲形成上述稳定器,则在形成稳定器之后在主体部分的侧表面中留有开口。于是,就有例如配合端子接头的舌片或其它异物穿过该开口进入,与设置在主体部分中的弹性接触件接触并使弹性接触件塑性变形的可能。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进行了改进,并且其目的是尽管通过切割和弯曲形成稳定器,也能防止异物进入到主体部分中。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端子接头,其中至少一个稳定器通过在主体部分的外表面中形成至少一个切口,使该稳定器可至少部分插入到连接器外壳的空腔中,并弯曲该切口部分形成。
其中在通过切割并弯曲形成稳定器之后,内壁设置在主体部分的外表面中留下的孔的内侧,或其附近,以至少部分封闭该孔。
由于在通过切割和弯曲形成稳定器之后留下的孔由内壁至少部分封闭,所以可以防止异物穿过该孔进入主体部分。在弹性接触件设置在主体部分中的阴性端子接头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弹性接触件等因与异物接触而塑性变形,或者减小其可能性。而且,无论端子接头为阴性端子接头还是阳性端子接头,都可以防止端子接头因另一阳性端子接头的舌片或另一端子接头的稳定器穿过孔进入而缠结。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端子接头,其中稳定器通过在主体部分的外表面中形成切口,使稳定器可封闭地插入到连接器外壳的空腔中,并弯曲该切口部分形成,端子接头将插入到空腔中,而稳定器沿着形成在空腔的内壁的特定位置处的导向凹槽受到导向,以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内壁设置在通过切割和弯曲形成稳定器之后留在主体部分的外表面中的孔的内侧,以封闭该孔。
优选的是,该主体部分基本处于矩形或多边形管的形式,
弹性接触件形成在主体部分中或主体部分上,
至少一个突起从弹性接触件基本面对内壁的侧边缘凸出,及
至少该内壁形成有至少一个防止部分,用于通过与突起配合防止弹性接触件最好基本朝主体部分的顶板过度弹性移动。
更优选的是,弹性接触件的宽度中心与主体部分的宽度中心朝着与内壁所设置的侧面相对的侧面偏移。
更为优选的是,通过切割和弯曲从主体部分的一个侧板形成稳定器,
该内壁设置在留在侧板中的孔的内侧,或其附近。
更为优选的是,弹性接触件通过从主体部分的基础板的导引末端向后折叠形成在主体部分中或主体部分上。
最为优选的是,该主体部分基本处于矩形管的形式,
弹性接触件通过从主体部分的底板的导引末端向后折叠形成在主体部分中,
通过切割和弯曲,由主体部分的一个侧板形成该稳定器,
内壁设置在留在侧板中的孔的内侧,
弹性接触件的宽度中心与主体部分的宽度中心朝着与内壁所设置的侧面相对的侧面偏移,
突起从弹性接触件面对内壁的侧边缘凸出,及
该内壁形成有防止部分,用于通过与突起配合而防止弹性接触件朝主体部分的顶板过度弹性移动。
设置在弹性接触件的侧边缘处的突起与形成在内壁中的防止部分配合,以防止弹性接触件朝顶板的过度弹性移动。由于防止部分形成在内壁中,用于封闭留在主体部分的侧表面中的孔,所以穿过该孔可以从外侧可视地确认弹性接触件的突起的状态。如果弹性接触件的宽度中心与主体部分的宽度中心偏移,则如果不设置有内壁的话,用于防止过度移动的突起由于需要与作为外壁的侧表面配合而变长。于是,突起的强度可能较弱。通过使用内壁,通过与内壁配合,可以缩短突起,这有助于加强该突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稳定器分成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彼此间隔开的数个部分。
优选的是,该主体部分基本处于矩形或多边形管的形式,并且稳定器的相应分开的部分由主体部分的不同侧表面形成。
最为优选的是,一个或多个防止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中,从而当从前面至少部分插入到主体部分中的配合阳性端子接头使弹性接触件在其偏转方向以外的方向上偏转时,该防止部分基本与弹性件接触,以防止其损伤。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连接器,包括:
具有一个或多个空腔的连接器外壳,
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其中:
该端子接头将至少部分插入到一个或多个相应空腔中,
该主体部分基本上封闭地插入到空腔中,及
端子接头插入,同时至少一个稳定器在相对应的导向凹槽中受到导向,该导向凹槽基本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形成在空腔的内壁的特定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形成和成型尤其是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端子接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板状材料或毛坯,加工成允许成型或形成主体部分的形状,
通过在主体部分的外表面中形成至少一个切口并弯曲该切口部分形成至少一个稳定器,使稳定器可至少部分插入到连接器外壳的空腔中,及
在通过切割和弯曲形成稳定器之后主体部分的外表面中留下的孔的内侧或其附近设置一内壁,以至少部分封闭该孔。
在读过下面对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之后,本发明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确。应当理解的是,尽管各实施例是分开描述的,但是其单个特征也可以组合到其他实施例中。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阴性端子接头的右侧视图,
附图2是该阴性端子接头的主体部分的平面图,
附图3是该主体部分的左侧视图,
附图4是该主体部分的底视图,
附图5是该主体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6是沿着附图5的线的VI-VI剖视图,
附图7是该阴性端子接头的正视图,
附图8是沿着附图5的线VIII-VIII的剖视图,
附图9是沿着附图5的线IX-IX的剖视图,
附图10是该阴性端子接头的变型,
附图11是阴性端子接头插入到其中的连接器外壳的纵向剖视图,及
附图12是该连接器外壳的后视图。
下文中,参照附图1至12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一阴性端子接头。
首先,描述连接器外壳10,一个或多个阴性端子接头20将至少部分容纳在该连接器外壳中。该连接器外壳1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在内部形成有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穿透连接器外壳10的一个或多个,最好是数个空腔11,如附图1和12中所示。在每个空腔11的前端侧面形成(最好基本悬臂形的)锁定部分12,该锁定部分沿着空腔11的底壁或基础壁,或在该底壁或基础壁上基本向前突出。而且,导向凹槽13形成在该底壁或基础壁上,最好形成在从后面观察时每个空腔11的底壁的横向(右)拐角位置处,或其附近,从而从空腔11的入口延伸到锁定部分12的基础末端附近的位置处,该导向凹槽基本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和/或基本在端子接头20插入到空腔11中的插入方向ID上延伸,以对将在后面描述的阴性端子接头20的至少一个稳定器30进行导向。
用于(最好双重)锁定阴性端子接头20的保持器15最好至少部分安装到附图11中的连接器外壳10的横向(上)侧面上,或该横向侧面中,并且前板17将安装在或安装到连接器外壳10的前表面上。至少部分安装在未说明的阳性连接器中的阳性端子接头50的一个或多个舌片51从配合侧(前侧)至少部分插过前板17的舌片插入开口17A,以至少部分进入空腔11。用于将连接器外壳10和配合阳性连接器彼此锁定的锁定杠杆18设置在连接器外壳10(最好是底部表面或横向表面)上。
接下来,描述阴性端子接头20。
阴性端子接头20通过对冲压或切割成如附图10所示的特定(预设的或可预设的)形状的(最好是金属的)导电薄片或毛坯进行弯曲、折叠、压印、冲压、挤压和/或切割形成,并且整体上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较窄和较长,其中其前部(最好基本是前半部)为主体部分21,或其到主体部分的作用,该主体部分最好基本处于矩形或多边形管的形式,并且其后部(最好基本是后半部)为线连接部分22,或包括线连接部分22,该线连接部分最好处于一个或多个开放筒管的形式,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开放筒管,如附图1中所示。该线连接部分22与线W的末端(最好通过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电连接)连接(参见附图11)。
底板或基础板、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对侧板25、26和顶板或顶部板27将主体部分21形成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FBD空心的形状,该底板或基础板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较窄和较长,该侧板从底板或基础板24的横向(左和/或右)边缘或边缘部分以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最好基本以直角竖立或突出,该顶板或顶部板最好从横向(右)侧板26的基本整个突出末端最好基本朝基本相对的横向(左)侧板25延伸,当从前面观察时最好基本平行于底板24。
(最好基本矩形或多边形的)锁定孔28在底板24的前端附近位置处形成在底板24的至少一部分,最好基本整个宽度上,其中锁定孔28的前边缘起到可与前述锁定部分12的保持突起12A配合的锁定边缘28A的作用。该锁定边缘28A最好受到撞击或压印,以最好基本向内突出基板24的厚度,或者更多,以获得较大的配合余量。
在主体部分21位于锁定孔28后面的位置处,基本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延伸的至少一个稳定器30形成从底板或基础板24的横向(左)边缘或其附近向外或向下突出,当从前面观察时最好基本与横向(左)侧板25齐平,如附图7中所示。
最为特别的是,稳定器30至少分成第一(前)稳定器31A和第二(后)稳定器31B,它们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该第一(前)稳定器31A(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FBD或端子接头的纵向)略微比第二(后)稳定器31B长,并且最好通过从底板或基础板24的横向(左)边缘在横向(左)侧板25和/或底板或基础板24中形成至少一个切口,并在左侧板25的相对应(底部)边缘处弯曲该切口部分,以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最好基本以90°从底板或基础板24向下突出。侧孔32A在切口部分弯曲形成第一(前)稳定器31A的位置处或基本与之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在横向(左)侧板25中。
从横向(左)侧板25的相对应(底部)边缘在底板或基础板24中形成切口,并且随着横向(左)侧板25在装配或成型主体部分21之后以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最好基本以直角弯曲,该切口部分与底板或基础板24形成或限定成不等于0°或180°,最好基本为直角的角度,从而第二(后)稳定器31B从底板24的横向(左)边缘突出。底孔或基础孔32B在切口部分弯曲形成第二(后)稳定器31B的位置处形成在底板或基础板24中。
在装配主体部分21之后,第一和第二(前和后)稳定器31A、31B最好以基本相同的突出高度基本相继对准(基本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FBD或基本沿着插入方向ID),如附图3和4中所示。变窄部分33最好从第一(前)稳定器31A的突出末端的后边缘向后突出,从而使突出末端处的第一和第二(前和后)稳定31A、31B之间的间距变窄。
顶板27的延伸边缘(左边缘)前端部分、后端部分和中间部分最好从上面或外侧与横向(左)侧板25的上边缘或远端边缘基本接触。在顶板27的延伸边缘的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两个前后区域中,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两个前、后内板35、36基本沿着(从而至少部分与之重叠)横向(左)侧板25的内表面向下或向内(或以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最好基本垂直于顶板或顶部板27)延伸,该前、后区域最好不与横向(左)侧板25的上边缘接触。
该第一或前内板35最好基本整体上为矩形,并且其底部边缘最好基本位于主体部分21的中央高度,并起到前防止部分37A的作用。第二或后内板36最好整体上具有矩形形状(最好大于第一或前内板35),并起到至少部分封闭在通过切割和弯曲形成第一(前)稳定器31A之后所产生的侧孔32A的作用。第二(后)内板36的底部边缘位于主体部分21(最好基本靠近底板24的位置)中较低位置(或者突出位置,或更加远离顶板27的位置)处,并且槽口或凹口最好形成在底边缘或远端边缘(例如,略微朝后移动的)的位置处。该槽口的上边缘最好起到后防止部分37B的作用。
另一方面,横向(右)侧板26形成有(最好基本为矩形的)前锁定孔38A,和(最好基本为矩形的)后锁定孔38B,该前锁定孔基本与第一(前)内板35的第一(前)防止部分37A相对应,该后锁定孔基本与第二(后)内板36的第二(后)防止部分37B相对应。
将与配合阳性端子接头50的舌片51接触的弹性接触件40至少部分容纳在主体部分21中。该弹性接触件40在底板24的前端处向后折叠或弯曲,以最好基本相后悬臂伸出,并且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具有较窄和较长的形状。然而,如附图6中所示,当从前面观察时,弹性接触件40的宽度中心最好向左偏移,并且弹性接触件40的宽度中心最好基本与横向(右)侧板26和内板35、36之间间距的中心基本重合。
如附图5中所示,弹性接触件40最好包括基本弓形的弯曲部分41,和延伸部分42,该弯曲部分与底板24的前端连接,该延伸部分从弯曲部分41延伸,并且角度更加缓和。在弹性接触件40不弹性移动的自由状态下,弹性接触件40的自由端40A(延伸部分42的后端)从底板24向上或向内间隔开,从而弹性接触件40只在弯曲部分41受到支承。弹性接触件40以至少弯曲部分41为支承点可向上和向下或在与插入方向ID交叉的方向上弹性移动,同时主要地使该弯曲部分41弯曲。当弹性接触件40基本向下或向外弹性移动时,其自由端40A基本与底板24的内表面接触,从而弹性接触件在前端和后端处,或其附近都受到支承。
(最好基本圆顶形或圆点形的)接触点44最好通过压印形成在延伸部分42的尖端处,或其附近,和/或将顶板27的至少部分与接触点44对应的区域撞击或压印成向下或向内或超弹性接触件40突出,从而形成紧密固定部分45。如附图6中所示,在延伸部分42的后侧处的弹性接触件40的倾斜部分42A最好形成在其中间位置(最好基本在纵向中央部分)比其他部分窄。
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对前突起47和/或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对后突起48形成基本沿着宽度方向(以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最好基本垂直于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基本与弹性接触件40齐平从弹性接触件40的横向(左和/或右)边缘凸出。横向(左和右)前突起47最好基本彼此对称,并略微位于接触点44前面。该前突起47定位使得,基本相对于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与前内板35的前防止部分37A和右侧板26的前锁定孔38A对应。在弹性接触件40不弹性移动的自由状态下,横向(左和右)前突起47的上表面或内表面位于非接触位置处,该非接触位置位于前防止部分37A,和与之相对应的前锁定孔38A的上边缘的略下方或与之间隔开,如附图8中所示。
另一方面,后突起48设置在弹性接触件40的自由端40A处。这些后突起48定位使得,相对于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基本与后内板36的后防止部分37B和右侧板26的后锁定孔38B相对应。在弹性接触件40不弹性变形的自由状态下,横向(左和右)后突起48的上表面或内表面定位在非接触位置处,该非接触位置位于后防止部分37B,和与之对应的后锁定孔38B的上边缘的略下方或与之间隔开。
接下来,描述本实施例的功能。
阴性端子接头20组装或成型成上述性状,并通过压接线连接部分22与线W的末端连接。此处,由于稳定器30最好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具有较长的尺寸,并且通过在主体部分21的外表面中形成切口并弯曲该切口形成,所以将在主体部分21的外表面中形成较大的孔。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稳定器30分成前稳定器31A和后稳定器31B,并通过在不同的相邻板,尤其是横向(左)侧板25和底板或基础板24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切口,并弯曲该切口部分而单独形成。于是,在形成第一和第二(前和后)稳定器31A、31B之后,在主体部分21的不同表面中产生的孔32A、32B小于将产生的孔。而且,后内板36至少部分设置在较大的侧孔32A的内侧,以至少部分封闭该孔32A。
另一方面,使其末端像上面所述那样与阴性端子接头20连接的一根或多根,最好是数根线W经过绑扎和输送至操作地点,在该操作地点处,阴性端子接头20在插入方向CD上至少部分插入到连接器外壳10中。如上所述,在形成稳定器31A、31B之后产生的孔32A、32B较小,并形成在单独的表面上,例如底板24和左侧板25。这能够防止绑扎在一起的另一阴性端子接头20的稳定器等穿过孔32A、32B进入,以产生缠结。配合阳性端子接头50的舌片51或其它异物也变得更不可能进入。因此,可以防止稳定器、舌片51或其它异物与设置在阴性端子接头20中的弹性接触件40碰撞,以将其塑性变形的情况出现。
而且,由于侧孔32A相对较大,具有比底部孔32B更大的可能性允许异物进入,并且形成在使得作为弹性接触件40的第二支承点的自由端40暴露在外侧的位置处,所以如果异物穿过侧孔32A进入,则具有自由端可以变形的可能性。在这一点上,由于后内板36设置在内部,以至少部分封闭侧孔32A,所以可以安全地防止异物穿过侧孔32A进入,或减小其可能性。
由于锁定孔28也较大,所以也具有异物进入,以强制向上推动弹性接触件40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前突起47最好从下面基本与前防止部分37A和前锁定孔38A的上边缘接触,和/或后突起48(可能)从下面(或在朝舌片51的插入空间的方向上或向上或向内)基本与后防止部分37B和后锁定孔38B的上边缘接触,从而可以防止弹性接触件40朝舌片51的插入空间变形。而且,由于防止部分37A、37B和锁定孔38A、38B最好设置在两个或多个,最好是锁定孔28后面的两个前后位置处,所以弹性接触件40在受到来自异物的推动力之后不可能向前或向后倾斜。这能够防止作为弹性接触件40的第一支承点的弯曲部分41塑性变形。
在将阴性端子接头20安装到连接器外壳10中的情况下,通过使保持器15保持在部分锁定位置(第一位置)处,阴性端子接头20在插入方向ID上,最好基本从后面插入到相对应的空腔11中,如附图11中的点划线所示。在阴性端子接头20的正确姿势中,稳定器30面向下或者基本面向导向凹槽13。阴性端子接头20受到推动,同时稳定器30基本沿着导向凹槽13、15A滑动,该导向凹槽形成在空腔11的锁定部分12所设置的壁(例如,底壁)中,和保持器15中。
如果阴性端子接头20将不正确定向地插入,例如上下颠倒,则稳定器30在空腔11的(例如,通过形成保持器安装孔16所产生的)切割末端表面上与边缘部分(例如,上边缘部分11A)接触,以防止阴性端子接头20的进一步插入。用这种方法,可以探测或防止阴性端子接头20的不正确(例如上下颠倒)插入。即使阴性端子接头20保持上下颠倒,稳定器30也可能在边缘部分11A下面滑动,如果阴性端子接头20插入,同时向下朝前倾斜,则稳定器30受到支承,以与该边缘部分接触。然而,由于稳定器30具有较大的长度,所以稳定器30在边缘部分11A下面滑动之后在较早的阶段中咬入空腔11的内壁中,从而防止阴性端子接头20的任何进一步插入,以安全地探测或防止上下颠倒插入。
在阴性端子接头20保持基本正确的姿势的情况下,通过沿着导向凹槽13受到导向的长稳定器30,它可以稳定地插入。稳定器30的纵向长度最好大于主体部分21的纵向长度的大约四分之一,最好大于大约三分之一。朝着插入的最终阶段,阴性端子接头20受到推动,同时使锁定部分12弹性变形。当阴性端子接头20插入到基本正确的位置时,锁定部分12向上至少部分弹性恢复,以将保持突起12A至少部分安装到锁定孔28中,并使其与锁定边缘28A配合,从而将阴性端子接头20(最好部分)锁定。此后,保持器15最好朝如附图11中的实线所示的完全锁定部分(第二位置)推动,或者推动到完全锁定部分,并且阴性端子接头最好受到双重锁定,从而不会脱出。
在一个或多个阴性端子接头20至少部分容纳在连接器外壳10中之后,连接器外壳10将与配合阳性端子接头连接,从而至少部分安装在配合阳性连接器中的阳性端子接头50的一个或多个舌片51穿过前板17的一个或多个舌片插入孔17A至少部分插入到至少部分容纳在空腔11中的相对应阴性端子接头20的主体部分21中,并在接触点44和紧密固定部分45之间推动它们,同时弹性移动弹性接触件40,从而受到弹性挤压或夹在它们之间,以将阴性和阳性端子接头20、50电连接。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通过切割和弯曲形成稳定器31A、31B之后留下的两个孔32A、32B之外,侧孔32A相对较大,并将作为第二支承点的弹性接触件40的一部分(最好是自由端40A)暴露在外侧。然而,由于后内板36设置在侧孔32A的内侧处,或其附近,以至少部分封闭侧孔32A,所以通过例如防止阳性端子接头50的舌片51或其它异物穿过侧孔32A进入,可以防止弹性接触件40的侧面朝自由端40A的塑性变形。而且,可以防止阴性端子接头20由于其他阴性端子接头20的稳定器30穿过侧孔32A的进入而缠结,例如在输送绑扎的线W的情况下。
为了防止弹性接触件40朝顶板27过度变形,一个或多个突起47、48形成在弹性接触件40的一个或多个位置,最好是(前和后)两个位置处,即最好总共四个位置处,并且这些突起基本与主体部分21的一个或多个相应防止部分37A、37B和/或锁定孔38A、38B的内边缘或上边缘接触。在这些突起之外,至少在自由端40A处的横向(右)突起48可以与后内板36的防止部分37B配合,并且该防止部分37B位于侧孔32A中,或者基本与之对应。于是,可以穿过侧孔32A从外侧可视地确认弹性接触件40的突起48的状态。
由于弹性接触件40的宽度中心最好与主体部分21的宽度中心偏置,所以如果不设置后内板36和前内板35,则由于弹性接触件40的自由端40A和基础末端的横向(左)边缘处的突起48、47需要和相对应的横向(左)侧板25,即外壁配合,所以它们变得较长。于是,突起48、47可能在强度上较弱。在本实施例中,突起48、47可以通过与后内板36和前内板35配合而缩短,这有助于加强突起48、47。
因此,为了最大可能地防止异物进入主体部分,同时最好通过切割和弯曲形成稳定器,形成至少一个稳定器30,同时分成至少第一(前)稳定器31A和第二(后)稳定器31B,并在它们之间限定一(最好较小的)间隙。该第一和第二(前和后)稳定器31A、31B最好通过切割和弯曲由主体部分的横向(左)侧板25和底板或基础板25形成,同时留有相应孔32A、32B。尤其是,侧孔32A最好相对较大,并且至少部分将作为第二支承点的弹性接触件40的一部分(最好是自由端40A)暴露在外侧。于是,后内板36设置在侧孔32A的内侧,以至少部分封闭侧孔32A。例如通过防止阳性端子接头50的舌片或其它异物穿过侧孔32A进入,防止弹性接触件40的侧面朝自由端40A的塑性变形。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面描述和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述实施例也在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除了下述实施例之外,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也可以作出各种改变。
(1)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稳定器分成两部分,但是本发明也可应用于设置一个稳定器或者稳定器分成三个或更多部分的情况。
(2)根据如稳定器的竖立位置和弹性接触件的位置之类的情况,可以合适地选择稳定器形成的表面。
(3)本发明不仅局限于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阴性端子接头,而且也可应用于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稳定器的阳性端子接头。
(4)端子接头的主体部分的形状不仅局限于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矩形管形,而且也可以是如圆柱形或多边形的其它形状。
(5)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具有两组或多组稳定器的端子接头,其中这些组的稳定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分成两个或多个部分,各组稳定器特别设置在端子接头的不同圆周位置(从前面观察时)或边缘处,尤其是其主体部分。
附图标记列表
10              连接器外壳
11              空腔
13              导向凹槽
20              阴性端子接头
21              主体部分
24              底板
25              左侧板
27              顶板
30、31A、31B    稳定器
32A、32B        孔
36              后内板(内壁)
37B             防止部分
40              弹性接触件
40A             自由端(导引末端)
48              突起
50              阳性端子接头
51              舌片

Claims (10)

1.端子接头(20),其中至少一个稳定器(30)通过在主体部分(21)的外表面(24;25)中形成至少一个切口,使该稳定器可至少部分插入到连接器外壳(10)的空腔(11)中,并弯曲该切口部分形成,
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切割并弯曲形成稳定器(30)之后,内壁(36)设置在主体部分(21)的外表面(24;25)中留下的孔(32A)的内侧,或其附近,以至少部分封闭该孔(32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
该主体部分(21)基本处于矩形或多边形管的形式,
弹性接触件(40)形成在主体部分(21)中或主体部分(21)上,
至少一个突起(48)从弹性接触件(40)基本面对内壁(36)的侧边缘凸出,及
至少该内壁(36)形成有至少一个防止部分(37B),用于通过与突起(48)配合防止弹性接触件(40)最好基本朝主体部分(21)的顶板(27)过度弹性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弹性接触件(40)的宽度中心与主体部分(21)的宽度中心朝着与内壁(36)所设置的侧面相对的侧面偏移。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通过切割和弯曲从主体部分(21)的一个侧板(25)形成稳定器(30),
该内壁(36)设置在留在侧板(25)中的孔(32A)的内侧,或其附近。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弹性接触件(40)通过从主体部分(21)的基础板(24)的导引末端向后折叠形成在主体部分(21)中或主体部分(21)上。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稳定器(30)分成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彼此间隔开的数个部分(31A,31B)。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该主体部分(21)基本处于矩形或多边形管的形式,并且稳定器(30)的相应分开的部分(31A,31B)由主体部分(21)的不同侧表面(24,25)形成。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结合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防止部分(35;36)设置在主体部分(21)中,从而当从前面至少部分插入到主体部分(21)中的配合阳性端子接头(50)使弹性接触件(40)在其偏转方向以外的方向上偏转时,该防止部分基本与弹性件(40)接触,以防止其损伤。
9.连接器,包括:
具有一个或多个空腔(11)的连接器外壳(10),
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20),其中:
该端子接头(20)将至少部分插入到一个或多个相应空腔(11)中,
该主体部分基本上封闭地插入到空腔(11)中,及
端子接头(20)插入,同时至少一个稳定器(30)在相对应的导向凹槽(13)中受到导向,该导向凹槽基本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形成在空腔(11)的内壁的特定位置处。
10.形成和成型端子接头(20)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板状材料或毛坯,它加工成允许
形成主体部分(21),
通过在主体部分(21)的外表面(24;25)中形成至少一个切口并弯曲该切口部分形成至少一个稳定器(30),使稳定器可至少部分插入到连接器外壳的空腔(11)中,及
在通过切割和弯曲形成稳定器(30)之后在主体部分(21)的外表面(24;25)中留下的孔(32A)的内侧或其附近设置一内壁(36),以至少部分封闭该孔(32A)。
CN2006100068635A 2005-02-02 2006-02-05 端子接头、设置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及形成该端子接头的方法 Active CN18158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26669 2005-02-02
JP2005026669 2005-02-02
JP2005026669A JP2006216321A (ja) 2005-02-02 2005-02-02 端子金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5816A true CN1815816A (zh) 2006-08-09
CN1815816B CN1815816B (zh) 2011-08-03

Family

ID=35976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068635A Active CN1815816B (zh) 2005-02-02 2006-02-05 端子接头、设置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及形成该端子接头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147522B2 (zh)
EP (1) EP1689034B1 (zh)
JP (1) JP2006216321A (zh)
CN (1) CN1815816B (zh)
DE (1) DE602006000262T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1241A (zh) * 2010-08-25 2013-05-0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CN107851920A (zh) * 2015-08-05 2018-03-2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端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49872A1 (de) * 2003-10-25 2005-05-25 Daimlerchrysler Ag Mehrpolige Leitungsschnittstelle,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2009245655A (ja) * 2008-03-28 2009-10-22 Yazaki Corp 雌端子構造及びその連鎖端子
DE102008017043B3 (de) * 2008-04-03 2009-09-03 Lear Corp., Southfiel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uchsenanschlussstückes
JP5375564B2 (ja) * 2009-12-02 2013-12-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JP5480612B2 (ja) * 2009-12-17 2014-04-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ューズ用端子
JP5396310B2 (ja) * 2010-03-01 2014-01-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510010B2 (ja) * 2010-04-07 2014-06-0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JP5482556B2 (ja) 2010-08-06 2014-05-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JP5682519B2 (ja) * 2011-09-14 2015-03-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JP5958394B2 (ja) * 2013-03-21 2016-08-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JP2015159094A (ja) * 2014-02-25 2015-09-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接続端子
JP2020068176A (ja) * 2018-10-26 2020-04-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超音波接続構造体及び超音波接続方法
WO2020194797A1 (ja) * 2019-03-27 2020-10-0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90227A (ja) 1992-01-13 1993-07-30 Fujikura Ltd 端子金具
FR2711853B1 (fr) * 1993-10-26 1995-12-01 Cinch Connecteurs Sa Organe de contact électrique femelle.
US5791945A (en) * 1995-04-13 1998-08-11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High force contact
JPH0997644A (ja) * 1995-09-29 1997-04-08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用端子
JP3544133B2 (ja) 1999-01-20 2004-07-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雌側端子金具
JP3480693B2 (ja) * 1999-03-16 2003-12-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雌側端子金具
JP3561464B2 (ja) * 2000-08-25 2004-09-02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雄型コンタクト
JP3576488B2 (ja) * 2000-12-18 2004-10-13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雌端子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1241A (zh) * 2010-08-25 2013-05-0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CN103081241B (zh) * 2010-08-25 2015-11-2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CN107851920A (zh) * 2015-08-05 2018-03-2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端子
CN107851920B (zh) * 2015-08-05 2019-09-2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216321A (ja) 2006-08-17
US7147522B2 (en) 2006-12-12
EP1689034B1 (en) 2007-11-28
DE602006000262T2 (de) 2008-10-09
CN1815816B (zh) 2011-08-03
EP1689034A1 (en) 2006-08-09
DE602006000262D1 (de) 2008-01-10
US20060172617A1 (en) 200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15816A (zh) 端子接头、设置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及形成该端子接头的方法
CN1819353A (zh) 端子接头及其形成方法
CN1294678C (zh) 电连接器
CN1684313A (zh) 连接器
CN1139157C (zh) 连接器
CN1122339C (zh) 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组件
CN1976127A (zh) 端子接头和设置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
CN1684312A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CN1716708A (zh) 连接器
CN1819350A (zh) 端子接头,具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形成端子接头的方法以及电连接测试方法
CN1677757A (zh) 水密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909304A (zh) 端子接头及其形成方法
CN1756000A (zh) 一种端子接头以及使用这种端子接头的连接器
CN101034774A (zh)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组装连接器的方法
CN1697266A (zh) 连接器
CN1694315A (zh) 连接器及其装配/分解方法
CN1661861A (zh) 阴性端子接头,用于数个端子接头的坯料以及形成阴性端子接头的方法
CN1645675A (zh) 端子接头、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01052321A (zh) 带扣
CN1855644A (zh) 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01055955A (zh)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103718390A (zh) 防水连接器用端子
CN1253973C (zh) 连接器
CN100341206C (zh) 一种分离式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819356A (zh) 端子接头及其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